泉州山川(2—3划) 目 录 总叙(古晋江县) 2划: 3划: 古晋江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上篇》: “叙山上篇:旧志不详,脉络亦多错漏,今改订之。此篇专叙其脉络也。 按郡城山脉起于白虹,晋邑得郡山之正干。 自白虹而下为尖峰,即鹫峰也。尖峰而下,四十九鞍、五十仑;凹处曰鞍,凸处曰仑。而为隔岐、亭寨,迤而东为九投,为湾坵,迤而西为花山,即花溪山。又迤而东为玉叶,一名打石山。自玉叶而下,以次而西者,为笔架,为建兴,为玉锦(亦称玉枕,一名打石岭),为护庵,为大阳。自大阳而下,以次而东者为小阳,为朋山岭隔,为将军,乃特耸而为清源。此郡城之巨镇也。 由是(清源山)而更东者为旗山,为赐恩,乃由东北城濠盘石而入城隅之崇福寺。由是耸于城内之东北者为虎头,稍迤而南者为云山,即提署后。迤于城之正东者为鹦鹉。从云山以西过开元寺,迤而薄城之西南者为升文,即龙头山;为莪山。城中诸山为白虹以下所团结,以布绕于城中。凡此皆正干相承之脉络也。 其自白虹西南为南安高衢岭,即姑舅岭;及大帽。此右肩外护也。 由隔岐东转北为仙游白叶、钟石。又由小髻东转而北,为惠安大帽及大小覆船。此左肩两重外护也。 由花山而西为大坪,为进屏,为八尖。又由建兴北而西为龙兴,为香炉,为东庵。此右肩两重内护也。 其自湾坵以次而东者为小鸠,为大鸠,为五羊,为小髻。迤下以次而西者为双髻,即丰山也;为新庵,为鸡笼。此左肩顺势之内护也。 玉锦而下有大帽与鸡笼对峙,则濠溪水口山也。其自清源后而东者为笏石,转而北为南山,由南山而东为十八相。由南山转向北而东者为赤崎,为古坪,为万安,以抵于洛阳桥。此又近局左肩之外护也。 自清源而东,一支为瞻迹岭,至五里亭;一支为三脚室,至田头亭。此又近局左肩之内护也。 其自赐恩而凤山,为近城之左辅。 自赐恩而马头而黄积,即七里庵岭头,亦即为梁相山;而瑞峰岭,由瑞峰而黎山,而灵山。为近城内局之左砂。 自瑞峰转而东北为浔尾,迤而东南为云谷。自云谷而南为石头,为宝觉。自云谷而东为石鸡。由石鸡逆而北为赤城,为桃花。由石鸡转而南为万岁,为圣姑,挽而顾郡城者为回龙。此皆护城外局之左砂也。 其自大阳西南为南安之吴亭,则近局右肩之内护也。 自南安吴亭而为翠屏,为潘山,则为近城之右砂也。 其为郡城之前堂,则皆发脉于南安,由西而东抵于海。城南之山紫帽、华表、罗裳为众山之枢纽,而皆起于南安之一片山。 由一片而东为南安大乌石,而后至紫帽,其山数面,晋江得其三,南安得其一。先拱清源而后由南而东以绕郡城。自紫帽北东行者为鼓雷,为石龟,为石龟,此护至筍江者也。自紫帽南而东行者为小乌石山,为双凤,为洋屿,此护至浯江者也。自紫帽又南以东者为龙首,为白塔,为行辇,此护至溜江者也,而自白塔之南以东者为狮山,为雁塔,为高甲,即东山;以至于溜石,则与左砂灵山对峙,为江水所出入。此皆城南之内堂也。 其自南安一片而南为福平,为大石,转而东为驷行;又东至于华表,分为三支:其东行者为高州,为罗裳。罗裳分二支,皆北向。其西行者为象陷,为石龟。其东行者为圭壁,为青阳。由华表而西南行者为灵源,为玉兰,为安海。由华表而东南行者为结草。由结草而东南者过虺湖、龙湖、井尾、福全而为深沪之石壁。由结草而东而后南者,过石狮市,而为关锁塔之宝盖。由宝盖以东为金鞍。由金鞍以东为灵秀,而抵于祥芝。由金鞍以北而耸为丰山,皆以转顾郡城。而由宝盖以西又为永凝之益辅,则与深沪之石壁对峙,如守海门者然。至由祥芝日湖等越海又有小队、大队、白屿、岱屿,无非郡城之外护。凡此者皆城市之外堂,而兼固水口者也。 要之城北之屏皆白虹所盘旋,城南之堂皆一片所环绕,而南安一片亦自白虹以西纡回盘曲而来,起讫自相照应。 此其大略也,而脉络已可考矣。” 二 划 南安九峰山 南安九峰山,位于南安市丰州镇西华村(古属南安县三都),地处清源山与九日山交接山脉之中,,东距清源山5公里,距泉州市区8公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九日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九峰山,其山九峰突起……在县(古县治在丰州)东北三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九峰山》:“县东北又有九峰山,九峰突起,上有西华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西华岩寺》) 泉港九峰山 泉港九峰山,位于泉港区界山镇南部鹅头村,古属惠安县廿九都。 九峰山海拔131.7米,东望湄洲湾,西邻天马山脉,南毗涂岭镇陈潼关,北对仙游塔头山。共有猫山、矮山、石门山、鸟子埔山、下山虎、石鼓坪、烟墩山、凤尾山、状元帽9座峰头,故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九峰山在(县南) 二十九都。山势蟠踞翔伏,其峰有九。”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九峰山,县南二十五里。群峰争雄,其数有九。” 明代曾在山顶建有1座官寨,并派官兵长期驻扎此地。明末为避免清军杀戮,官兵就在山寨旁盖寺尊佛,出家为僧,经过几番拓修改建,称“九峰禅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九峰禅寺》 ) 九峰山上峰峦奇特,怪石嶙峋,加上历史遗迹, 有“九峰八景”: “烟墩古迹”:烟墩是清·康熙(1662—1722 年)间报警台,在墩台最高处耸立着1座烽火台。(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司城·泉州墩台·九峰山烟墩》) “灵龟候驾”、“神帽降邪”:这是两块肖形山岩,位于山头。“灵龟候驾”伏在大悲殿左侧,似昂首观望的巨龟,谓是观音大士坐骑 。“神帽降邪”高约2米,宽4米,石顶两端微翘,酷似1顶庞大的佛帽,谓是观音大士降邪宝物,里面扣着十万八千个凶鬼恶煞。 “钟磬传音”:位于九峰禅寺天王殿左边,是1块石磬。山风起时,石磬周围林涛阵阵,似钟罄声声。天王殿右侧原有1块石头木鱼,与石磬两样佛器互为应照,数年前被炸毁。 “观音授禅”、“蛤蟆听经”:九峰山东面山腰有1块3米高的观音坐像石,观音端坐宝座,似在讲经;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山脚下有1块高1米的蛤蟆石,构成“观音授禅”、“蛤蟆听经”奇景。民间谓石蛤蟆原是残害百姓的蛤蟆精,被观音降伏,化为一石,自此日夜授经点化。 “击鼓兆祥”:在南向的山腰,两圆柱形石鼓相垒。民国以前,有求胎的善男信女在山路上以石击之,相传击中上鼓者生男婴,击中下鼓者育女婴。光绪(1875—1908年)间有福州总督前来击鼓求胎,美其名曰 “击鼓兆祥”。 “二狮欢腾”:从仙游地界南眺九峰,蜿蜒起伏的山峦呈两头雄狮相向腾跃之势,据说原在“两狮”之间还有一圆形巨石,状似狮球,解放初被炸毁。古堪舆先生认为是“二狮欢腾”之相,乃状元吉地。 安溪九峰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九龙峒,在县西北九十里。嘉靖二十六年,盗陈日晖据覆鼎山、大小尖、白叶坂、九龙诸峒为寇,出没泉、漳、汀之交,亘百数十里。官兵寻破之于白叶坂口,遂追擒之。白叶坂与九龙相近也。” 位于德化县治东北。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九坐山在(县北)□□里,重峦迭嶂中有石龛,广阔数丈,唐·正觉禅师由九仙山来,宴坐其间。”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县东二百里又有九座山,其山重峦叠嶂,道路险巇。” 九仰山 九仰山,俗称“报恩山”,在古南安县治(丰州)西廿七都。上有“禄寿”、“延寿”(又称“西峰延寿院”)2院,皆唐时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九仰山》: “九仰山,在(县西)二十七都。众山九面环仰,故名。 下有‘石泉院’,邑人多于此祈保佑其父母,又名‘报恩山’。” 清·康熙《南安县志·第2卷·疆域志4·山·九仰山》、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仰山》均载(文同): “九仰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属廿七都。 上有‘禄寿’、‘延寿’二院,皆唐时所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八尖山,在(晋江)四十七都,距郡城北八十里。《闽书》:‘山前后相连,长十里许,大小累累,其尖有八。’”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八仙崎》:“八仙崎,在(在坊里)上林社。群峰拥翠,上有大石盘。” 位于德化县春美乡,是泉州西北的门户,泉南入闽中的要冲。科举时代曾出过两名翰林,故旧称“双翰”。 该乡上春村与三明市大田县毗邻,上春村的十八格很早就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辟为“官道”,是闽西、闽中地区官员进福州城的要道(现古道古桥尤存),也是永春直隶州州官巡视属县大田的必经之路。民国年间,原清代设立的“双翰市”移往十八格,十八格成为德化西北部与闽中、闽南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和土特产集散地之一。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七台山》:“七台山(位于清泰里),在县正东六十里。巉岩耸峙。众山莫偶。上平广有水泉,可屯聚。” 三 划 晋江大帽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大帽山,在(晋江)四十四都大河内官坪乡后,以形如帽,故名。上有顾新山(顾珀号新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顾珀》)读书室。 按:大帽山,晋江、南安、惠安皆有。 《府志》此条引《闽书》云:‘自白虹西下,至姑舅岭,即高衢岭。有鞍四十九,有仑五十,逶迤南安,从葵山而至双阳、清源焉,是牵于南安之大帽也。'不知四十九鞍五十仑在尖峰山,至隔岐亭处,不在南安。 而据《闽书》所言,亦不知大帽在高衢岭顶,抑在岭下。至葵山,从大阳生去,非从葵山而后至双阳也。 《府志》于五洋山云:‘在大帽山西。'而不明言惠安,亦混。盖若指此,则五洋山在此山之东,不在西矣。 总之,皆不知此大河内之大帽山也。观图自明。” 南安大帽山 南安大帽山,位于古南安县治丰州西卅都(今南安市柳城街道帽山社区,该社区位于大帽山下,以山得名),是南安与古同安两县的接界山。其同安部分,位于今厦门市翔安区北部,距翔安区政府驻地24公里,东北与南安市接壤,西南与新圩镇相连。 大帽山境域面积24.3公里,其中大帽山山脉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564.3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大帽山》: “大帽山(在县西卅都),延袤十余里,山顶巨石九层,亦有如帽者,故名。 按:同安县东大帽所记形势,与此大同小异,盖亦二县接界山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大帽山》:“又(□山)西二十里曰大帽山,广袤十余里,顶有巨石九层如帽,与同安县接界。” 清·康熙《同安县志》:(大帽山)“去(古同安县城)东三十里,其形端圆,广袤十余里,如大帽然。” 大帽山旧有漳泉古道,从翔安区北面新圩路尾顺岭脚宫蜿蜒而上,穿大帽山的埔顶、新厝村,过东面的猪槽寨,经南安九溪、黄山通往晋江、泉州等地。 安溪大帽山 德化大帽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大帽山,在县北七十里,脉自九仙山(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九仙山》)来,绵亘数十里,卓起大峰,状若大帽。”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大帽山》:“大帽山,圆若覆帽。一在县北隅,一在清泰里东南隅。” 泉州大旗山 大旗山,系戴云山脉自然延伸至德化县城的一个小峰峦,北依戴云,南临浐溪,西望雪山,东屏县治,溪流环绕山前,形如玉带,山中有西华岩(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西华岩》)、古塔、古樟等,“登山带三分仙气,进殿生一片禅心”。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龙浔山,(德化)县治东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龙浔山》)……其西有大旗山,峰峦回顾,环拱县治,势如展旗。”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大旗山》:“大旗山,在县西隅,形如展旗,拥卫县治。旧城堞环其巅。” 大鹏山,位于永春县治之北桃城镇大坪村,距永春县城5公里。南麓有“环翠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环翠亭》) 形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大鹏山(在县北二十四、五都)突起万状,形如鸟翼。”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大鹏山,县城北。形如飞鹏垂翅,绝顶三峰,秀出云表。其旁重冈叠嶂,左为白马悬钟,右为云龙大羽,若鸟张翼下趋,平处结为县治,实县之主山也。” 大鹏山共有5个山头: 一为“绝顶三峰”,与戴帽山、天马山遥遥相望,如飞鹏垂翅,故以名山。 最高峰俗称“大尖”,海拔847米,山尖圆锥形,顶部平坦,可安放1张“八仙桌”并4条椅子,据传系桃场颜氏先祖为“风水”人工营造的;左、右峰分别海拔810米和770米。站在峰顶,东可眺望湖洋、东平、东关,西可遥望达埔、吾峰,北可看清介福和德化三班,南可俯视岵山、县城、五里街。 山凹有大坪村(古称“大鹏村”),地形称“云梯”,地属大鹏岩主峰龙脉结穴;村中有“垂云寺”,又称“大鹏岩”。在大坪村正后方,有1片面积近百亩的油杉林,据说是全省面积第2大的成片油杉林。在“大鹏岩”左200米处,还有1棵树龄达150年的“油杉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垂云寺》) 二为“二尖”,亦称“尾贡”,海拔约740米,位于“大尖”东北方,乃大尖山脉绵延至东北的最后1个山峰,故俗称“尾贡”。山峰除有1条山脉(称“锯齿”)延伸与“大尖”相连外,其他3面均为陡峭山崖。站在峰上,往东俯视洋上、外丘村所在的山沟犹如1条巨龙,旁边的戴帽山与之遥相呼应;往东南方面望,可一览整个永春县的东半部。 三为“小尖”,位于大坪村东面,海拔约600米,与右上方“大尖”有1条小山脉相连,两者遥相呼应,峰顶亦有人工营造的圆锥形山尖,然形状较“大尖”为小,故称“小尖”。“小尖”紧临县城,南面山势陡峭,环翠村就在山下。据传这里的地形称为“仙人撒网”,“小尖”即1位巨人之首,而永春县城就像1张网,中间的小山脉就是仙人伸出的手,紧紧抓住这张网。 龙脉 在永春民间,历来视大鹏山为神山,自古有“永春两条龙”之说,指大鹏山的山脉走向攸关永春人文兴衰。 第1条“龙”或称“西龙”,由“大尖”侧向西南蜿蜒而下,经大羽山、康山(万春寨)西脊往下,于“英式格”复起折向东南为金峰山,金峰山东端化为梅花山(今永春一中所在)。 第2条“龙”或称“东龙”,由“大尖”侧向东南,经“小尖”、吊灯寨、卧龙山至留安山(双鱼山)。 “东龙”稍逊于“西龙”,因而古人采取人工堆垒培植的方式加高“大尖”、“小尖”以增强气势。历史上最隆重也是最后1次堆垒加高,是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永春知州翁学本支持下完成的,翁学本还为此事留下《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碑记》。 《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碑记》 清·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民间人士黄文炳等人捐资千余元,永春州知州翁学本大力支持,修筑大鹏山龙脉,事竣,在垂云寺外环坪公路2.5公里处立“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碑记”。碑高2.2米,宽1.6米。(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翁学本》) 民国十九年《永春县志·卷17·艺文志》载:“大鹏山下鸡心石之上百许步,大道旁有巨石一片,上刻翁学本修筑山龙记。” 碑文楷书,阴刻,曰(部分文字弥漫不清): “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碑记 城之北,有峰巍然,昔人取其象之轩举,而名之曰大鹏山,曰云梯,盖桃源之主山也。侧出一峰,俗称学龙,两峰峙形如文笔,婉蜒而下,直抵城关。比多圳塌脉动,络几断,堪舆家以兹山人文攸关,常深惜之。 丁卯(同治六年,1867年)夏,余牧是邦,乡父老述所闻,以修筑请。 余考《州志》,自宋迄明理家继起,会状联登,入国朝初,人文山夏不少,而近自周君凤翔以后,不获题名雁塔者比八十年。因思乡父老所请,未为□□□□□□,其时幸的年报丰稔,不于此时大为经营,尚复何时? □□□□黄文炳、颜文华、郑金文、林吉英、林隆兴、郑兴文、刘文扬、查智柒、刘帮英、林永美、王万城等十一人慷慨输资壹仟壹佰元,董其事余正中、周同彩、郑金城、方扬祖等。 启工于戊辰季秋,三月告峻,聒人者六力心平地锥覄一箕簸吾往也,有者……戊子于斯遂信炎请。君子生于斯,长于斯,聚国于斯,今而后其地灵人杰,□迨人杰而地愈灵也,乡父老不可谟言…… □其始未而勒诸石。 同治柒年岁次戊辰冬十有二月 楚南翁学本?兰畦氏撰并书。” 诗词 明·刘鏊明《大鵬山和李藿思先生韵》:“相看莫不是昙花,到处青山兴共赊。绣佛前齐今忏悔,品泉新试紫茸茶。” 清·张嘉猷(永春人)《游大鹏山》:“绝磴盘千级,闲僧占一峰。乱云低度涧,疏壑静闻钟。禅榻无忧梦,尘寰不定踪。可容频依杖,穿偏岭头松。”〖注〗磴:山路的石级。偏:通“遍”。 清·邱人龙(永春人)《鵬山》:“京华十载返鹏山,绕寺松林又一湾。黄叶栏边花有色,碧烟厨畔竹生斑。残碑诗好僧知和,古树秋闲鹤自还。惆怅旧游零落尽,独留孤剑滞江关。” 大坪山,历史上曾称“法石山”、“云麓山”、“云谷”、“云谷山”、“大平山”、“太平山”、“大棚山”、“大坪”,民间俗称“狮山”,今定名“大坪山”,位于泉州旧城区之东约2.5公里,今属丰泽区东海镇辖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云谷山,亦名‘太平山’。” 《泉州府志》载:“云谷山,亦名‘大平山’。” 清·乾隆卅四年己丑(1769年),重修“云麓禅寺”和“三翁宫”,里人曾式冕为撰《云麓三翁宫记》立碑记事,该碑现存“云麓禅寺”。碑文多涉及云麓山(今“大坪山”)情况。(全文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三翁宫·清乾隆曾式冕《云麓三翁宫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和《泉州府志》有载。 形势 泉州城北“清源山”山脉向东南蜿蜒至“灵山”,“灵山”之左为“大坪山”。“大坪山”向东,又连大、小“桃花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灵山·泉州灵山、桃花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在‘灵山’左。” 《泉州府志》载:“在‘灵山’左。” “大坪山”海拔130.8米,登顶西望,可鸟瞰整个泉州城区。其区域内,有大坪村、大山边、山兜村、云谷村等自然村。 民间俗称“狮山” 过去,站在丰泽街向东看“大坪山”,整个山形轮廓像1头大狮子,向西南趴着。主峰是巨大的狮身,丰泽街尾的“大坪山隧洞”上的小山头是“狮头”,山腰有两块灰黑色的石头似“狮眼”,其上两边有两只下垂的耳朵。故民间又俗称“狮山”。 “灵山”有“风动石”,明·泉州知府周道光命名“碧玉毬”,盖因其石与“狮山”(大坪山)形成“狮子戏球”之势。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山》收录周道光《碧玉毬记》有曰:“考之郡志,府城之南十里有‘狮山’,则此特以意象言之,而非其名之正也。余以此石类毬,而其色苍然,沈碧似玉,因名之为‘碧玉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灵山·泉州灵山·明·周道光《碧玉毬记》》) 古时,乡人按狮子的各个部位,给大坪山各处起地名,如“狮头岩”、“狮子墓”、“狮尾石”等,现大部不存。原来在“大坪山”西边,曾有个“西头”小村落,亦称“狮头村”。西头村所在的位置,在一条从“圣墓”到江口码头的古道边上,即大坪山“狮头”下的路边。廿世纪70年代初,尚存遗迹。 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迹 远古时代,“大坪山”即有人类居住。 2008年8月,乡人在“茶寮”发现6块黑色的、边缘有人为敲击的石块,经专家鉴定是旧石器时代的燧石刮削器,石料和制作工艺与漳州、厦门及广东潮汕一带出土的旧石器十分相似,年代最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年以上。 南宋末·宋端宗敕赐山名“云麓” “云麓”之得名,与宋未帝罡(端宗)南来泉州的传说有关。 端宗遭元兵之难南迁,欲作都泉州,招抚使蒲寿庚闭城不纳。端宗乃移驾由“通淮门”外前往东南,此时层云叠起,自山之麓前来拥盖圣驾,端宗因而留宿“法石寺”,并敕赐山名“云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宋末元初蒲寿晟等诗刻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记载,原“白鹿庵”左峰(山巅西北侧)石上有诗刻2首(今无存): 一是宋末元初蒲寿晟作: “源山多秀气,松柏高姿龄。曳杖渺云涛,天风吹冷冷。” 此诗载蒲寿晟《心泉诗集》。但该诗是攀登“清源山”所见所感,不是从“云麓山”远眺“清源山”的情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晟》) 二是无名氏作: “青霞道士老无齿,松下煎茶手自分。话到夜阑山月落,又随白鹿入深云。” 宋、元“海丝之路”通道 “大坪山”西北与“灵山”、“瑞峰岭”、“清源山”毗连,东南的“国公爷山”连接大、小桃花山,逶迤至宋、元古港“后渚港”。 “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由后渚到泉州有3条大路,“大坪山”正位于两条陆路中间,大坪山谷中有连接两条古大路的南北向山道,因路边的巨石曾有“宣教李?公神道”并排2行各3字摩崖石刻(今淹没在山边村“水尾宫”处小水库中),讹称为“公神道”。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刺桐港》、《海丝之路》) 元末郭姓回族肇基大坪村 大坪村位于原“云谷室”前,这里的郭姓回族,一世祖为郭仝,来自浙江富阳,元末随任泉州提举的祖父郭钦入闽,自筑书舍于此,教授生徒,号“云谷主人”,72岁卒,葬皇迹堡竹殊山“壁上挂灯”穴。 “大坪山”曾为郭氏氏族墓葬地,大坪村的大路尾,至今遗存阿拉伯式郭氏祖坟。此墓墓围长6.9米×6.6米,墓长3.5米×宽1.8米;墓碑高90厘米×宽57厘米×厚度18厘米。墓碑为原物,但无时间可据,墓两侧有新立“大坪郭氏墓”石刻,墓系成立回族村时重修。 至今位于大坪山间的大坪社区仍居住着郭姓回族1000多人。 明·正统八年“云谷”石刻 “云谷”石刻在大坪村南一曲径通幽处,今废。 云谷村现存一巨石,上阴镌“云谷”2个大字,大字双侧并阴刻上、下款识,上款“正统癸亥”,字径为6厘米×6厘米;下款为“无际?应劭立”。 正统癸亥为明·正统八年(1443年),僧无际?应劭为正统年间“云麓禅寺”僧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山上有‘云谷’二字,僧应(应为“应劭”之讹)勒镌。景泰三年(1452年),知府胡志和祷雨于此。今废。” 《泉州府志》亦载:“山上有‘云谷’二字,僧应(应为“应劭”之讹)勒镌。” 明·成化十三年前蔡清读书其上 明代理学家蔡清(宅在泉州西街孝感巷内),大约在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中解元前,曾在“云谷寺”独善山房读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闽书》:明·蔡文庄 清尝读书其上,其作《独善山房记》中云:‘予尝一栖云谷,亡何而归,时时以望东山之隈。旧日竹松杳霭,犹依依有迎人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还收录明·蔡清《题云谷山独善山房》:“山矗矗,水簇簇,白云一片卧空谷。卧空谷兮浑无声,乘风起兮应为霖。”应是写景泰三年(1452年)泉郡知府胡志和祈雨于此的故事。 今大山边村“水尾宫”处有小水库,据说这里原是蔡清垂钓过的山涧池潭,今干涸时还能看到池底石上镌刻“宣教李?公神道”6字。 据说赤土水库下也有崖刻,但已淹没。 明·黄克晦《咏云谷山》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收录明·惠安诗人黄克晦《咏云谷山》: “寺外欲归日已醺,耽幽翻不惜离群。西风双树别孤月,中夜千山共一云。 诗中之寺应是“云谷寺”。黄克晦到过此寺,并见过东郊鹿园养鹿女于“云谷山”花下放牧群鹿。相传“云谷寺”原祀“上帝公”,在今之云谷小学还可看到冠服赤脚踏龟蛇的神像,应是道教遗迹。 【按:黄克晦(1524-1590年),字孔昭,以号吾野山人行于世,明·崇武所人(今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嘉靖三年甲申(1524年)生,万历十八年(1560年)卒。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明末清初郑成功史迹 “大坪山”是古代扼守泉州城交通要道。 明末清初,郑成功决定攻取泉州城,与其叔父定国公•郑鸿逵屯兵于泉州城涂门外的“桃花山”、“大坪山”,作进攻泉州城的部署。 至今,“大坪山”留有“马路”(大坪社区塔仔巷的山路,传郑军在此遛战马)、“国公爷山”(原名“石鸡山”,因定国公•郑鸿逵屯兵于此而名)、“饲马山”(郑军放牧战马之处)、“打铁山”(郑军打造兵器之处)等地名。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郑鸿逵》) 明、清燕支苏氏墓群 燕支苏氏墓群,位于大坪山隧洞口山上(今属城东镇玉田村),为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苏懋祺墓、苏大山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祖闾苏古民居》) 苏懋祺(1571—1620年)字子迪,号修翼,明·泉州祖闾苏人。初受业于李光缙,明·万历甲午(1594年)举人,历长汀教谕、河北乐亭教谕、北京新河县知县。卒后祀新河名宦祠,《泉州府志·明循绩》有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缙》) 苏大山(1869—1957年),字君藻,号荪蒲,泉州祖间苏人。清末进士,曾参加同盟会,先后在汕头、厦门、泉州等地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解放后任泉州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福建省文史馆员,是泉州著名诗人、文史学家、藏书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大山》) 清末山兜村吴氏始建祠堂 吴氏祠堂,位于山兜村。始建于清末。2000年新修建落成。面积约200多平方米。 该村吴氏为延陵衍派,祠堂前墙壁上镶有24幅优美的孝子石雕艺术图像。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吴氏》) 明、清时期佛教摩崖群雕 在大坪山西麓山腰处(山下即山兜村)有一处佛教摩崖雕像。巨石悬崖上雕刻着一尊观音及十八罗汉群像。 观音雕像左侧浮雕十八罗汉,分成若干组随意排列,或坐或站,或正面或侧身,或执物或徒手,姿态不一。大者高0.48米、宽0.2米,小者仅高0.15米、宽0.09米。此罗汉群像经长期风雨剥蚀,有的不易辨认,然其整体形象尚栩栩如生。 摩崖雕刻年代应系明、清时期,现大坪山佛教摩崖群雕已被批准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摩崖雕像外,周围还发现刻有精致花纹的石香案及数方寺庙建筑构件散落四处。该处疑为古“云谷寺”遗址。 清·嘉庆十二年泉州太守伊靖阿刻石“名崇月旦” 离“云谷”2字西南不远处,还有1石刻“名崇月旦”4字。这4字,乃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满人正红旗监生伊靖阿任泉州太守时,给云谷隐逸名人郭微(本地人)的赠匾刻石。 郭微字彦美,号云谷,博通内典诸子百家,能书善画,尤其能用指头画“水墨牡丹”,结庐于此处崖下。 寺庙 大坪山古有“云麓禅寺”(云谷室、法石寺、云谷禅寺)、“三翁宫”、“白鹿洞”、“白鹿庵”、新院、“狮山寺”等。(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云麓禅寺、白鹿庵、三翁宫、狮山寺》) 现代辟为“郑成功公园” 在郑成功诞辰380周年之际,由泉州市政府投资1200万元、社会各界集资640万元,于“大坪山”巅(海拔高度166.2米)兴建郑成功骑马锻铜塑像。(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塑像总高度38米,其中:塑像高30米,外表为锻铜拼接,内以铜铁片网空间结构为骨架,造型为郑成功身跨骏马,头戴头盔,身披战袍,腰佩利剑,右手高招,侧望台湾海峡,寓郑成功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挥师东渡,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基座平台高8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网架结构。 “大坪山”自然景观丰富,最主要的有生态森林公园。在大坪山南麓有成片茂盛的天然亚热带森林。山上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及灌木丛。在“狮山寺”往西,山上有多棵参天古榕,郁郁苍苍,蔚为壮观。 现“大坪山”已辟为“郑成功公园”,集景观、休闲、娱乐、锻炼于一体,成为清源山风景区的一部分。 大岞山 大岞山,简称“岞山”,位于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在崇武城外东北3.5公里濒海处。 (按:明末清初,大岞仍悬在海中为岛屿,现已与大陆相联,成为崇武半岛的最东端,是国家一级天然渔港的所在地,最多可容纳渔船1500多艘。) 双峰争雄 大岞山由东、西两峰组成,如虎豹争雄。双峰间峭岩凌虚劈海,其间夹峙一水汹涌的海湾——“簸箕湾”。 大岞山的西峰称西岞山,其东西距离约2公里,南北距离约1公里,面积约200万平方米。主峰高113米,北面后山高111.4 米,东有龙喉山高84.6米,西有鹤山高59.4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大岞山》: “大岞山,在(县东南)二十七都,特出海中。 有洞,可容数百人……山之阳,多怪石,中穿一洞。洞之中,豁然明朗,可容四五百人。旁有小石门,仅可单人而入。门内丈许,折而右转,有巨石如屏风,以蔽内外。一人持戟守之,虽千百人莫敢犯。永乐(1403—1424年)间,海倭入寇,民多匿洞中,倭寇百计攻之不克,遂舍而去。 ” 《崇武所城志·山水》载,大岞山“其山势连绵不断,到海已尽,高插天外。上有奇胜曰‘龙喉',状宛然如龙渴饮大海”。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 “又大岞山,在县东南海中。 山顶有洞,由小石门入丈余,折而右,转巨石如屏,可蔽内外,中容数百人。一人持戟守门,千百人攻之不可入。明初居人避倭乱于此,寇不能攻。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犯郡,继而自祥芝、石湖、乌浔分道出海,参将王麟追败之于此。 ”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大岞山》: “大岞山,在恵安县东南小岞南海中。 山顶有洞,由小石门入丈余折而右转,巨石如屏,可蔽内外,中容百人,一人持防守门,百人攻之不得入。明初居民避倭寇于此,寇不能攻,乃舍去。 山石有如钟罄者,叩之,声闻数里。” 【按:明•洪武时,置崇武千户所,大岞筑有捍寨,为屯兵之所、崇武藩篱;后渐废。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旧址复建 大岞捍寨,捍寨内为官厂,周垣40丈,雉堞若干堵。登台远眺,可察贼艘。清代裁崇武千户所,设汛,于大岞山置炮台3,以资守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泉州守御千户所城 •守御崇武千户所城》、《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大岞八景 “大岞八景”: 龙喉吼烟、军马洞天、狮石晚照、渔翁撒网、孤屿冬青、玉磐传音、白鹤临渊、滴水弹琴。 龙喉吼烟 大岞山西峰东麓(东、西二峰之间)有奇岩, 由上、下2巨石相撑持,中夹一狭长而尖、形似舌头的片石,似巨龙张腭露喉,喉间可容数十人,名“龙喉岩”。龙喉岩下临汹涌大海,每年三、四月,大量雾气弥漫——从“簸箕湾”到龙喉岩到整座大岞山;每当旭日初升,直射龙喉,巨浪拍击岩礁,水花飞溅,吐珠喷雪, 水光晶红似珠,似从“龙喉”吼出“烟云”,堪称奇观,形成“大岞八景”之冠的“龙喉吼烟”。(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泉州守御千户所城•守御崇武千户所城•人文•龙喉吼烟》) “龙喉岩”上颚岩壁之中,刻有明·布政使戴一俊所题“龙喉”2字及对联:“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一俊》) 明·戴一俊《岞山题景·龙喉》:“万顷波涛百仞山,苔封灵迹绝躋攀。洞深疑有蛟龙在。笙鹤时闻驻引间。” 狮石晚照 西岞山西侧、“龙喉岩”之右,有巨大岩石,屹立在凭海的岩壁上,状似狮头,朝西张开大口,名“狮石台”,登之可观日出,景称“狮石晚照”,也是“大岞八景”之一。 岩上有明·李恺“狮石台”题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恺》) 明·戴一俊《岞山题景·狮石岩》:“独上狮台俯碧渊,悠然鹤氅挟飞仙。波声吼怒偏摇地,石势狰狞欲擘天。”[注]:悠然:闲适貌。氅:鸟的羽毛,汉晋间有人用以制衣服,叫鹤氅。挟:夹在腋下,指带着。狰狞:状貌凶恶,形容怪石嶙峋。擘:剖,分开。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在大岞山东坡“龙喉”背面,有“大岞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海拔84.6米。(详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原始社会遗存•惠安崇武大岞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明•曾龙山《大岞山记》 明•嘉靖惠安进士曾龙山为撰《大岞山记》,曰: “城之东有岞山。山距城五里许。濒海耸翠,壁立千尺,其石偃蹇突怒负土,上出龙喉牛角、石室石罄,争怪献奇,磊落万状。 东北拒海,不知其几千万里。海静山空,则浑涵太虚,呼吸溪壑、泛影浮光,跃金沉璧;肃气时临,则狂澜惊波,阴风怒号,渀渀氵疆氵疆,逆走横击。 其上则岩树毶毶,林花掩苒,松径纡迥,山云不碍。其下则野船穿渡,村舍隔林,江空石露,蜃楼忽成。朝散滃雾,暮渤敲蒸。春妆如浓,秋饰如薄。靡漫勺约,幽冥辽复。郁郁纷纷,态度无定。 斯亦海涯之穷览极观也已! ” 诗咏 明·丁一中(字肖鹤)《咏岞山》:“鼓角殷殷碧海湾,旌旗飞渡万重山。孤城三面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地脉西来盘胜概,天声东去控诸蛮。振衣坐俯沧波渺,又共儒生色笑间。”(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 明·黄克晦《咏岞山步丁肖鹤旧韵》:“十年避乱别江湾,不道清游更此山。野寺长风吹古瓦,海门惊浪破重关。石间龙气遇腥雨,天外禽言绝岛蛮。乡国升平归思切,钓矶应伴白鸥闲。”(注:“避乱”:明 ·嘉靖卅八年(1560年),倭寇陷崇武城,黄克晦避乱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栖真岩,在(县西)二十二都大安山下。有大石穴,可容数百人,泉一脉自石窦中出,岁旱不竭。”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大安山,县(县治在丰州)西北十七里。地势幽阻,上有栖真岩,岩穴中容数百人。下有泉,岁旱不竭。”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大宇山,在(县西)二十六都。下有大禹铺,今改禹为宇。”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大宇山,在县(县治在丰州)西北二十三里,一名鸡笄山。土肥泉甘,多产枣栗。下有翠屏峰、詹道岩诸胜。” 大雾山(大帽山) 位于晋江南部英林镇。古名画角山,海拔123米,上有独石耸立,其状如角,山顶可望海,故名;后谐音讹为大觉山。 《闽书》载:“南乡诸山,惟孤、吴、横、角四山知名。”孤为宝盖山,吴为灵源山,横为横山,角即画角山。 山顶岩石千姿百态,乡人随其形状号为“燕子归巢”、“黄峰出穴”、“七星坠地”、“狮头”等名,山上多岩隙,人可侧身而入,据说有通道可达山下。 大尖山,亦名“云顶山”,位于德化县赤水镇南侧吉岭村。因山下陡上尖,故名“大尖山”;又因一山独耸云端,又名“云顶山”。 大尖山海拔1350米,山峰像1头雄踞山顶的巨狮,雄狮的耳、鼻、颈颚等维妙维肖,清晰可辨。山体四周皆是悬崖陡峭,巨石峥嵘,孤峰挺立,直插云天。山巅全无树木,但奇异的是竟有一甘泉涌出,今泉池犹存,池畔有“化十方资,乙丑记”石刻。山顶绿草逢生,如发饰头,别具秀色。山下古木参天,苍翠浓郁,清静幽雅。山麓有“龙峰岩”寺。山南侧有“七星坠地”、“半月沉江”等景观,还有舍利石塔墓古迹,是全县独一无二的最大石塔墓。(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龙峰岩》)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金鸡山)又西有大尖山,峭峡奇险,耸峙尖削,有泉出其顶。”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大尖山》:“大尖山,在新化里上翰社吉岭乡。孤峰耸拔。山顶有泉,久旱则溢,久雨则微。麓有‘龙峰岩’。亦名‘云顶山’。” 民国《德化县志》载:云顶山“峰顶有泉,久旱不竭,久雨不溢,有四足鱼。” 清·举人赖其俊有诗赞曰:“一山矗立大尖名,何代开山作化成。泉敲石上鱼常乐,树绕岩边鸟竟鸣。浮出玉莲人不识,飞来锦轴寺峥蝾。探幽末了登临与,处处风光入眼明。” 云顶山两侧山坡上还遗留很多古矿洞矿遗迹。《泉州府志》记载,宋代时就已在此开矿冶铁,是德化早期三铁工场之一。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大洋山》:“大洋山,在县治北,峦阜逶迤,两翼舒展,有鸾翔凤舞之势。明·知县秦霑改建学宫于其阳。”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大仙崎》: “大仙崎,秀削如抽笋,距大戴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北二十里。 国朝(清)·举人林江远诗:‘孤峰直上更无前,丰骨棱棱欲峙天。绝顶洪濛胎日月,仙风几阵散朝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大仙峰》: “大仙峰在尤中里。双峰插汉,如仙人角髻立于云表,亦名云盖山。可望见大田县,上有仙峰岩。 明·大学士张瑞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诗:‘翘首苍冥咫尺加,大千世界落飞霞。九霄丹露承仙掌,万壑晴云盖碧纱。崱屴峰前开佛国,嵯峨岩上散天花。分明灵气通无际,谩说蓬瀛去路赊。’”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大官岭》:“大官岭,在县西北尤溪界首。” 大寨山 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西部山区的龙居村境内。 山中心制高点上有一天然巨石,中凹背展,形如交椅,俗称“石交椅”。 元·至正年间,李大曾在山顶广筑一寨,名为大寨,并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此据险称帝,进行多年的反元斗争。大寨遗址今还残存十多间墙基石及当年从内村埋倒虹汲引水上山的遗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罗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大羽山,在(县东)十九、二十都。重岗迭障,若鸟张翼。下趋平夷处,始为县治。盖县之主山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大眉小眉山,在县东北长泰里。与南安县连界。”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题大眉小眉山》黄锐(宋知县):‘一岭复一岭,一巅复一巅。步丘皆力穑,掌地也成田。线引山腰路,针穿石眼泉。眉山同是号,此处合生贤。'”(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8·征文·诗》亦收录该诗)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大眉山、小眉山》:“大眉山、小眉山(在 长泰里),二山也,其形如眉,又名眉田山。宋令黄锐有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万安山,在(晋江)三十八都洛阳江南岸,距郡城东北二十里。 《闽书》:‘唐·观察使柳冕置万安监,牧马于此,故名。万安桥在其下,桥未兴时,曰‘万安渡’。’又宋·淳祐志云:‘万安渡因山得名。’按此说自妥。 旧志又云:‘考是江南北无万安山,柳冕置监乃在烈屿浯洲。’《耆旧传》:‘是江险多覆舟,被以美名,盖取安济之义。’ 二说不同,姑两存之,则非矣。盖是山阴在桥南,何得言无考者?未详也。” 泉州万岁山 万岁山,又名“万岁坡”、“万遂山”、“法石山”,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古晋江县鸾歌里卅六都),在泉州府城(亦古晋江县治)东南10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万岁山》:“万岁山,在晋江县东南十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45卷·泉州府部汇考·泉州府山川考》:“万岁山,在府城东南,上有‘法石寺’……拱辅于郡城之东者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万岁山》载:“万岁山,‘岁’,府志作‘遂’,误。一名‘法石山’。在三十六都,距郡城东南十里许。下有‘法石寺’。” 北宋·乾德二年因陈洪进得名 北宋·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削平四方,南唐·清源军节度、泉南等州观察使陈洪进惧,遣使遣使两入奉表纳款,自称清源军节度副使、权知泉南等州军府事。 乾德二年(964年),改清源军为平海军,授陈洪进平海军节度使、泉漳等州观察使、检校太傅。陈洪进在此筑坛,为皇帝祝颂,高呼“万岁”;此山即称“万岁山”。后陈洪进还葬其妻和女于此山,并在墓附近建寺(即佛教的“功德院”)以资冥福。该“功德院”后又称“法石院”、“法石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万岁山,宋·陈洪进为节度时,筑坛山上,以效嵩呼,因名。”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万岁山》:“宋初,陈洪进筑坛遥祝,以效嵩呼,后人名其地曰‘万岁坡’。”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45卷·泉州府部汇考·泉州府山川考》:“宋初,陈洪进筑坛遥祝,以效嵩呼,后人因名其地,曰‘万岁坡’,大书刻石为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万岁山》载: “五代·陈洪进尝筑坛于此,以效嵩呼,后人因名其地为‘万岁坡’,石碑尚存。 后洪进妻及女葬焉。” 北宋·嘉祐四年蔡襄记“法石白”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泉州知州蔡襄作《荔枝谱》,记录有泉州荔枝优良品种“法石白”即出于“法石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泉南著述·荔枝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万岁山》载:“是山产荔极佳,宋·蔡襄《荔枝谱》有‘法石白’。”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八月,王十朋起知泉州,冬十月到任。乾道五年(1169年)冬卸任,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离开泉州。王十朋有《出郊观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诗,还谈“法石白”,曰:“荔子今亡‘法石白’,江山长带佛头青。老僧能说陈王(指“陈洪进”)事,遗冢犹传女子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南宋·绍兴二~四年“极目”石刻 “万岁山”上有石刻“极目”2大字,今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万岁山》载:“上有石刻‘极目’二大字。” “极目”石刻朝南向,镌于山腰1块巨石上。石刻无框,幅高宽145×90厘米。榜书2大字“极目”,楷书,竖写。左下落款“德燦”。 识者推断,德燦应是宋代福建南剑州尤溪县(今三明市尤溪县)人庄光[建炎二年(1128年)进士]。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中有“德燦”的相关记载:“庄光,字德燦,尤溪人……与韦斋同讲学,韦斋称其识明志高,杰然自拔于流俗。” “韦斋”即朱松(朱熹之父)。朱松曾任尤溪县尉,与庄光是一同讲学的好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就出生于尤溪。绍兴二~四年(1132~1134年),朱松离开尤溪,任泉州监泉州石井镇税。 此期间庄光到泉州拜访好友朱松是很自然的事,并留题“极目”字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松、朱熹》) 联系下引宋末·南外宗正赵必晔诗句“层岩极目字,结画清可模”,似是对“极目”石刻的真实描写,也可判断“极目”摩崖石刻所刻时间不会晚于宋末。 诗刻二首 “万岁山”上原有诗刻2首,不知刻于何时,今无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万岁山》载: “又有诗,曰:‘青霞道士老无齿。松下煎茶手自分。话到夜阑山月落,又归白鹿入深云。’盖其处旧有‘白鹿洞’云。 又诗曰:‘源山多意气,松柏高姿凌。曳杖渺云涛,天风吹冷冷。’ 二诗字迹遒古,皆失名氏。” 宋有碧桃道人隐此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万岁山》载:“《闽书》:宋有碧桃道人隐此,既殁,南外宗正赵必晔作诗怀之。中有句曰:‘精蓝有西意,遗构空山隅。层巅极目字,绪画清可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必晔》) 宋末元初蒲寿晟隐居法石山 蒲寿晟,或作蒲寿宬、蒲寿成(“山”字头),字镜泉,号心泉,蒲寿庚之兄,宋末元初阿拉伯人(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称“宋末西域人”),居泉州法石。 蒲寿晟出身行伍,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知广东梅州。咸淳九年(1273年)诏为吉州知州,不赴任而返回泉州。 南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宋端宗(幼帝)遭元兵之难南迁,欲作都泉州,曾驻跸“法石寺”。驻泉州的闽广招抚使蒲寿庚降元,闭城拒命不纳。端宗只好奔粤。 元·至元廿三年丙戍(1286年)三月,元世祖遣御史程文海诏求江南才俊,蒲寿晟赴试,中第一甲第一名;然蒲寿晟“专情风月,不问世事”,始终隐居“法石山”,自称“处士”,未出仕。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晟、蒲寿庚》) 永春万岁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万岁山,在(县东)十五、六都太平寺后。上有一石,刻‘万岁山’三大字,磨之不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均山(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均山》),县东北百八十里……相近者曰飞仙山,两峰角立,悬崖峭壁,瀑布飞流,高数千仞。”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飞仙山》: “飞仙山(在清泰里),两峰角立,悬崖削壁中有瀑布泉,数千仞飞流直下,溅沫成雾,最为奇观。亦名岱仙漈。飞仙亭俯临之。 毛一夔诗:‘足快寻幽兴,奇观岂但泉?有山皆入幻,无木不先天。云鸟千崖共,岩空一字悬。浮生能免事,微醉亦飘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毛一夔》)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明)》收录明·赖垓《飞仙山》诗,曰:“旁午明岚杂紫烟,寻幽客醉唱云眠。千岩影纳凌霄阁,百道泉飞驾电鞭。杰峙何年悬绝磴?远游今日挟飞仙。流连壁上情还剧,回首斜阳又一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赖垓》)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 清·邑廪生黄遂权(清·黄宪文祖父)《飞仙山》诗,曰:“为访灵岩结伴行,阴阴山径鸟交鸣。双尖插汉笼云白。万仞飞泉挂练青。阁倚悬崖临一切,石客坐客话三生。夜来触景联长句,皎月当空斗柄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宪文》) 清·邑监生黄守仁(清·黄宪文子)《秋日登飞仙山》诗,曰:“蹑屐登仙岛,清秋景致嘉。悬流千丈直,飞阁一层斜。烟老苔妆石,山深鸟语花。敲诗还踏月,老衲点龙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守仁、黄宪文》) 岱仙漈 岱仙瀑布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溪水流经山势雄浑的飞仙山峰,从榜上村的水尾山峰缺口飞流直下,称岱仙漈。(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石牛山》、《泉州水利·岱仙漈》) 飞凤山,位于德化县水口镇凤坪村与上湖村交界处,古属清泰里邱坂社。 概说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飞凤山》: “飞凤山在(清泰里)邱坂社,为县东北界。高千仞,石笋嶙峋如锯齿。极巅一石,形似飞凤,因名。相传有女仙驾凤来此。 黄完文诗:‘嵯峨天半耸晴空,世说灵娥宅此中。凤宿何年成怪石,人从遗迹挹仙风。松涛传籁层台冷,海日扶轮古洞红。更看彩霞天际抹,恍疑身在蕊珠宫。’” 飞凤亭 飞凤岩,俗称飞凤亭,始建于清·乾隆廿五年(1760年),位于飞凤山顶。 亭内设神龛,供奉马氏仙家三姐妹(仙妈)神位。 (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飞凤岩》) 清·黄宪文《游飞凤山记》 清·乾隆《 德化县志·卷之十五·艺文志(下)·记(国朝)·游飞凤山记》: “游飞凤山记 黄宪文 飞凤山,邑东北极隅,距吾湖山三十里。四面荒村,孤蜂特起。极巅一巨石,崚崞秀削、迫云霄问。遥望石壶,对飞仙漈。上盖亭,垣瓦栋梁旨石砌,深广各丈许,高如之。中奉三仙真,归传仙秉凤到此,因以为号,是亦神其事耳。 岁戊戌仲秋既望,风高气爽,商意正佳,发游览之兴,呼犹好偕行。 诘旦出门,缓步二十里。 日午,少憩茂林之下,遂寻径登山。遥望巑岏,巍然天末。迤逦一岭约里许,乔松怪石,天赫位置。拂石趺坐,淗清泉而饮之,直忘其孤峻也。岭半稍夷,抵山门中一矮屋,草构数椽,紫竹参差,山花满径,风景亦自不俗。沐盥罢,从室西升,盘屈委蛇,凡百十级。 由亭后转入亭门,时日色西横,余晖返照,岩花未落,幽草半庭,金飔拂入衣袂,觉飘飘然有神仙气。整农礼毕,纵览山色溪光,烟村茅屋,碧蓝历落,不觉秋心一片与云水相忘矣。 道人携蔬樽至,就洞口微酌数杯,则巳东山月出,大如斗,凉如冰,光彻于岩洞之上。俯视村墟,犹未得分广寒一照也。予数爱孤光,不忍就枕,徘徊俯仰,形神欲绝。忽闻钟磬音,疑是云璈之奏天半,回视古陵秋乌,拍拍欲飞,更阑假寐,渺然清梦,与神往复。觉来佛火犹明,炉烟微缭。灵鸡米断,梵钟蚤催。 方欲拥被卧听松涛,犹子报曰:‘朝晖见矣。’捉衾起坐,则远空彩霞斜抹,而阳乌一轮滚出海天,如珠如炬,尺五之移,芒射不可睨测,而俯视则犹然昏黑。天上人间之判,大都如是耳。遂索楮走笔,即景记之。 觅径松阴,翩然而返。”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三髻山在(县北)十四都。山势连亘,中起三峰,若三髻然。傍有灵湫,岁旱祷雨多应。”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其(指大帽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大帽山》)西南曰三髻山,绝顶拔起三峰如髻。有仙人桥,横跨两崖,崖甚深杳。又有灵湫,亦深广。” 三笏山 位于安溪县蓬莱镇区沿三上公路西行8公里。有古人标点的“三笏摩天、九峰插汉、狮仔参前、酿泉时出、巨石飞腾、龙湖别洞、炉案长横、御轮积翠”八大自然景观和九峰岩庙宇。 三绢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小乌石山,在(晋江)三十三都,距郡城南十里。山顶有海岸庵,山半有玉泉庵、蔡公泉。 宋·曾公济《蔡公泉记略》:‘密学 蔡公昔自史馆来漕,按部之暇,独得斯泉。既去,以书来,言郡南峤之西山麓有泓泉,其味甘美。予与僧洞源寻访,久之始获。好事者闻,因疏源迅流凿池潴之,架亭庇之,郡民朝夕提汲,酌饮不绝,因名曰‘蔡公泉’。时(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也。治平间(1064—1067年),令王克俊刻‘蔡公泉’三字于石上。’” 小郡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白云岩)下又有小身瑞迹岩。石室天成,下有三小石搘之,上一石长二丈余,室中一石长丈余,各镌佛像于其上,长略与石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白云岩》) 小岞山 小岞山,位于惠安县东部小岞镇(古属卅都)。 小岞镇是1个滨海小镇(全镇面积约7平方公里),北、东、南3面环海,是1个小型半岛,名“小岞半岛”。小岞是海防重镇,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置小兜巡检寨,明·洪武廿年(1387年)置“小岞 巡检司”,并在东山村(古惠安县卅都小岞村)建城。(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巡检司城• 小岞巡检司城》) 小岞镇后内村尚存南宋•端明殿学士(副相)李文会府宅(今为“沙堤 李氏宗祠”)(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文会》、《泉州民居·李文会府宅》、《泉州民系·泉州宗祠·沙堤李氏宗祠》) 小岞山北对黄崎山,南控大岞山,惠安邑境诸山之东趋于海者,至此3山而止。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小岞山,在(县东南)三十都。” 明·嘉靖《惠安县志·山川》与 清·乾隆《泉州府志·山川》均 载:“小岞山,在净山东十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小岞山》:“小岞山,在恵安县东南四十里、浄山东十里,北面黄﨑,南控大岞。县境诸山之东趋于海者至此三山而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高漈山》:“(高漈山)东七里许为马蹄岭。宋·陈蔚统军拒元既被害,所乘马载之驰归,过邑东南关,身首分坠,遂自奔至此,蹄脱,复奔至白马埕奋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高漈山》) 马德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马岭山(在县南十三都),势若马之奔驰。下有龙潭庙。”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马山在二十都。其形若马饮泉,又若眠牛,故山之左曰牛坑,右曰马坂。” 马旗山 马旗山,又名展旗山,在安溪县长泰里。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马旗山》: “马旗山(在长泰里),山中有三层漈,龙潭凡三,幽黝深静。上有龙王庙,旁祀一尉。 按:尉尝祷雨于此,诃责道士必求见龙,龙见形示尉。尉还,大雷雨击尉,毙之,故祀于庙旁。《宋志》:“参村龙潭庙,方二丈余,侧有大石,遇祷雨时,龟见则旱,蛇见则雨。”明·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旱甚,令黄怿免冠帅士民祷潭下,三步一拜,果雨。三十一年(1552年)六月,令汪瑀望潭请水,徒跣路拜,雨亦随应。 是山也,又名展旗山,以山形有跃马展旗之象,上有鬼穴通清水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