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岁时记(五)

  祭社(八月)
  重阳(九月初九)
  霜降
  立冬
补冬。
  下元(十月十五,水普)
  冬至(冬节。十一月中旬。)
    ——搓冬节丸(圆)。
    ——冬节小年兜。
    ——谒祖。
    ——扫墓、修坟。
    ——谚。

  小寒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释义。
    —— 腊八粥。

  尾牙(十二月十六日)
    ——“土地公”说。
    ——“牙商”说。

  大寒
  祭灶
(送神。十二月廿四,或廿三日)
    ——送神。
    ——谚。
    ——附: 醉司令。

  掸尘日扫尘日、迎春日。
  天神下降(十二月廿五日)
  年兜大年十二月三十、小年二十九,除夕。
    ——备节。
    ——馈岁。
    ——挑水盖井。
    ——辟火符。
    ——钉桃符、贴春联。
    ——竖年。
    ——放炮、祭祖、烧天金、祭神、祭路。
    ——拜岁。
    ——吃年夜饭。
    ——掩火种。
    ——守岁。
    ——坐年。
    ——避债戏。
    ——火盆光、跳火墩(概说。“跳火墩”程式。)
    ——烧大人。
    ——树火烛。

祭社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八月: 祭社。《安溪县志》:安溪以初一日祭社。又,是月多祭墓,俗云墓门开。十月中亦有祭墓者,名为送寒衣。《惠安县志》:酒食以祀土谷之神。按:此祭唯此二县行之,他县于割稻时报赛阡陌间而已。”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黄帝内经》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九”为个位数中的最高数——“至数”,而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偶数为阴,奇数为阳”定向,“九”当属阳,“九九”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源自上古时代的天地崇拜和古时中原地区传统的古礼——“射礼”,本是我国北方民族登山庆祝骑射得胜的一种习俗。《西京杂记》记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重阳糕),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曹丕钟昙书中又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宣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中原战乱,贵族纷纷南迁入闽,散居晋江沿岸。他们把中原“重阳节”习俗带到闽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晋江》)

  唐代,因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人们又赋予“重阳节”登高思亲之意。此后,每逢重阳时节,南迁泉州的中原人后裔又每登丰州西南端九日山,向北遥望中原故地,饮酒赋诗,寄托乡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云:“九日:登高,饮茱萸菊酒,唯士人间行之。”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九月九日重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士人每登高山,饮茱萸菊酒,此即‘太华峰头作重九,左手持鳌右酒杯’之遗意也。”

  又传说:住在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于是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登高(糕)——避灾,即为“重阳糕”

  后来,“重阳节”渐成泉州人世代相袭的传统佳节。上至官家,下至黎民百姓,九月初九都成群结队佩戴茱萸,合家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儿童则站在高处放风筝。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重阳日不宜雨。谚云:‘重阳无雨一冬晴。’”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冬来晴雨视重阳,云:‘重阳无雨一冬睛。’”

霜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

  “霜降日下雨,冬稻白秕歉收,晴明则结实有收。

  九月骤寒飞霜太早,谓之青霜,冬稻忌之。”

立冬

  立冬是农历廿四节气之一,是我国气候暑往寒来的一个分界线,立冬之前是为深秋,立冬之后,冬季之始,严寒将至。为适应气候季节性的变化,增强体质以抵御寒冬,泉人城乡家家户户在立冬日“补冬”。民间认为在立冬时刻进补者效果最佳,諺云:“立冬饮水也有补”,反映民俗对“补冬”之重视。

  所谓“补冬”,就是在立冬之夜想方设法大力进食营养补品。补冬的食物有猪、牛、羊、狗、兔、鸡、鸭、鹅、火鸡、鸽、鹌鹑等肉类,红膏蟳、鳖、鳗等水产品,以及水鸭、鹧鸪、斑鸠等野味,依家庭经济而异。

  “补冬”一般以鸡、鸭与中药“四物”(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或党参、川七合炖最为普遍;也有把西洋参或高丽参切片,包在鸡、鸭肫之中缝好合炖,让小孩子吃了长身体。即使贫寒之家,也做一锅猪肉咸饭,配鱼丸豆腐汤;富有之家,山珍海味中加参、茸、冬虫夏草、海狗鞭等名贵中药者司空见惯。

  过去,因为食品较稀缺,为了能在这天能让家人“补冬”,不少人未雨绸缪,预作准备。事先喂养鸡、鸭、鹅、兔等家禽家畜;家中成员较多的农户,自己喂养了山羊;沿海渔民,也会喂养家犬以备补冬之用,因羊肉、狗肉发热量最高。农民特别是严冬也要出海的渔民,更喜爱“红焖狗肉配烧酒”来补冬。

  出嫁的女儿,也常在该日给父母送去鸡、鸭、猪蹄、猪肚之类营养品,让父母补养身体,聊表孝敬之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

  “立冬日及十月朔日不雨,主一冬和暖。谚云:‘十月初一晴,柴炭土样平。’

   以后又宜雨。谚云:‘十月雨连连,高山也是田。’

  是月二十六日若晴,则晴弥月,风亦然。”

下元

  下元,农历十月十五日。

  道教信奉天、地、水“三官大帝”,其中水官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太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普度众生,称“下元水官解厄”,是日称“下元”

  “下元”日,道观做敬祭祀。

  当日或早数日,泉州凡溪滨铺境皆做“水普”,祭祀水中鬼魂,规模不等。唯南门新桥的观音渡头,每年都做规模颇大的“水醮”(水陆道场),远近民众到此“赞筵”,添祀供品,送给水鬼穿的纸衫纸裤挂满江浒。“水醮”前后5天,都由道士举行宗教仪式,超度水中亡魂;其间还有杂技表演。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新桥、车桥等处,则于九月十日间作盂兰胜会,以超度溺者。届期演戏陈牲,且翦纸衣、焚纸钱,放水灯于水曲,谓之‘水普’。有放烟火、作人物者。

  《帝京景物略》:中元节诸寺作建盂兰会,夜以水次放灯,曰放河灯。又于中元夜,缚烟火作凫雁龟鱼,水火激射至萎花焦叶。

  府、县署亦于冬杪‘普度’,届时必焚通度关牒,用府、县印及城隍神之印,则以度狱囚之鬼云。

   城外诸乡,亦结‘盂兰会’;有不举行者,咸于七月晦日祭之。”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水官解厄》:“十月十或十五日,俗谓‘水官解厄’之时,凡商舰渔舟,每备物献之,以祈奠安。”

冬至

  冬至是农历廿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当公历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俗称“冬节”

  “冬至”之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是一年中黑暗最长的一个晚上;“夏至”则是白天最长,故有“冬至暝,夏至日”之说。

  搓冬节丸(圆)

  闽南,“冬节”前夕家家户户一定要“搓圆”,而且明确规定是搓“冬节圆”“冬节圆”“冬节”应节食品。

  做法是将糯米粉捏成细条,分开小粒放在掌心中搓成丸子,放在锅里蒸或煮,添上食糖。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还可以将一部分糯米粉拌上红粉,成为红、白相伴的小丸,粒粒珠圆玉润,象征着团圆完满。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冬至日舂米作粉,搓圆投之沸汤中,掺以沙糖,合田薯树片,以荐先祖;或以红桔数粒、春花数蕊。
黄梧阳喈南)《冬至搓圆》诗云:‘捧出巨箩看吉兆,一双福桔一枝花。’又云:‘看他摘来成珠巧,端合前身是姓麻。’

  儿童则泥粉装人形龙凤鸡犬诸物,蒸熟之倾之经久。”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冬至捣糯米粉为馄饨子,荐于家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采《桐城杂事诗》”曰:“孝廉陈翊霄?云程有《桐城杂诗》五十首,自注刊刻,亦采风之遗……又(句):‘春声隐隐彻烟邨,亚岁汤圆旧事存。并与儿童添百戏,巧妆生趣及鸡豚。’注:冬至供汤圆子,儿童和米屑作鸡豚之类。”陈云程,清·晋江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举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云程》)。

  泉州人吃丸子,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丸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全家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曰:

  “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

  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

  冬节小年兜

  古人轻“夏至日”而重“冬至节”“冬至”“清明”、“七月半”“年兜”为一年中4个重要节日,特别为人所重视。泉州延续此风,历来有“冬节小年兜”的泉谚。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岁首的元旦日,隆重庆祝,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又改称“亚岁”

  五代·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王令至节馈酒见惠,作诗代简谢之》(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筹建理事会辑录: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资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云:“竹里梅花斗雪开,欺寒破暖与春回。今朝佳节书云物,会见王郎送酒来。”此诗的“至节”“冬至节”,既称之“佳节”,又有县令“馈酒”,其气氛与“夏至日”大不相同,可见至迟在五代,泉州人已轻“夏至日”而重“冬至节”

  宋·《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冬至:州人不相贺,祭祠堂,舂米为圆饣甫之,谓之‘添岁’,仍粘于门。”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十一月冬至》

  “十一月冬至。

  《唐书·礼乐志》:冬至受群臣朝贺。

  里社则不相贺,惟各家以糯米和糖为丸,祀家神祖先,谓之‘添岁’,仍粘丸于门扉间。”

  节前,家家舂米西(“米西”合一字)、蒸糕、做粿、包菜包,如同过年。

  谒祖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

  入夜,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春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小吃·春卷》)。

  大宗望族者,还于“冬节”开宗庙祠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十一月冬至》“大宗巨室,则具牲牢(“牲牢”:犹牲畜),陈庶馐,大祭祠堂,谓之‘冬蒸’。祭毕则合族共馂(“馂”:分吃祭品),以尽其欢。”

  扫墓、修坟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与“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

  “冬至雨,除夕晴。冬至晴,除夕雨。谚云:‘干冬至,湿年兜。’

  冬至若在十一月上旬,岁暮寒;在中旬,冬及春皆和暖,在下旬,寒在春后。

  冬至前米价高,后必贱;低则反贵。谚云:‘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冬来……若冱寒则占冬至,云:‘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

小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大寒、小寒日雨雪,损牛羊。”

腊八节

  古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或作“蜡月”),“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亦称“腊日”

  释义

  所谓“腊”,本为“岁终之祭”,腊祭对象是列祖列宗以及5位家神[指“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后改为“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汉·应劭《风俗通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无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都要搞祭祀活动(猎祭、腊祭),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而由于农历十二月时腊祭最为集中,故是月即称“腊月”。此风俗起源于周或秦、汉时期。

  腊祭之日称“腊日”。汉代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汉代后,才明确冬至后的第3个戌日为“腊日”,为祭奉诸神的日子。汉·应劭《风俗通·祀典·灶神》汉·荀悦《汉纪》“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日”,始于南北朝。南朝·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明确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又因当时佛教传入,十二月初八也是佛祖释伽牟尼成道日(法宝节),是佛教节日,“腊日”即称“腊八节”,自此相沿成俗。唐·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腊日,寺院送面油与门徒,却入疏教化上元灯油钱。”

  腊八粥

  “腊八粥”亦称“七宝五味粥”“腊八节”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人们用喝“腊八粥”这种方式开启过年模式。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不论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至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祀祖,同时馈赠亲朋好友和合家团聚食用。

  全国各地“腊八粥”花样繁多,但总不外乎以大米加上数种干果熬制,有时加入的干果竟可达20种以上。在泉州,常选用的干果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龙眼干(桂圆)、榛子、葡萄干、白果(银杏)、牛角乌(菱角)、乌豆、红豆、花生等。在腊月初七晚上,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熬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次日清晨。

  “腊八粥”熬好之后,先敬神祭祖,之后分赠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共享(不能超过正午),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现在,泉州熬煮“腊八粥”的人家虽越来越少,但其却换了另外形式传承下来:

  一是寺庙,如少林寺、承天寺、清源山南台寺、石笋公园接官亭寺庙等,与佛祖释伽牟尼成道日(法宝节)的纪念法会结合起来,每年的“腊八节”都循例向善信施放“腊八粥”各数千人份,同时邀请本地书法家、仁人同寺僧一道现场书写春联免费赠送,传送吉祥祝福。

  二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当日上午,一些地方,如鲤城区印象汇外广场,安溪县城,德化县赤水镇、龙浔镇等,结合“腊八节”开展的 各种爱心活动、文体活动,免费施放“腊八粥”

  三是一些单位、公司、工厂的食堂,当日早餐免费向职工提供“腊八粥”,以示节日祝愿。

尾牙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

  古俗,泉州以至整个闽南,民间从农历二月起至十二月,每月的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因之,全年共有22“牙”,二月初二为“头个”,十二月十六为“尾个”(泉语“牙”、“个”同音)。

  然而,关于“做牙”的起源、意义和形式,又有两说。

  “土地公”说

  每月的初二和十六,是祭祀“土地公”的日子,也称“土地公日”。当日,一般农家、商家、渔民及海陆运输者都要敬祀“土地公”,全年22次,以“头个”、“二个”……“尾个”称之。

  “头个”是农民敬奉土地公的特别日子,祈求来年好收成,“头个”后即开始备耕。

  “尾个”是商家、厂家为答谢土地公、门口公1年来的关照,并犒劳工人一年辛苦而设的酬谢酒宴,“一敬神二敬人”,在闽南已成惯例。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腊月十六日:商贾皆祭土地神,牲醴(“牲醴”:指祭祀用的牲口和甜酒)极丰。”

  民国《南安县志·8·风俗志1·岁时土风·十二月十六日》:“十二月十六日,商贾皆祭土地神,牲醴极丰,遍请亲友,以馂(“馂”:吃剩下的食物)其品物。”

  “牙商”说

  “做牙”的风俗最初起于“牙商”“牙商”即古时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收取佣金的“中人”(经纪人)。他们每月要举行两次“牙祭”,供奉财神爷,祈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道:“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

  商家最重“三大牙”:二月初二“头牙”,六月十六“半年牙”,十二月十六“尾牙”

  “尾牙”这一天,城乡店家行交商号,均要备办丰盛三牲礼品孝敬“土地公”“门口公”,焚香点烛,祈求明年生意兴隆,然后烧金纸冥币,燃放鞭炮。

  入夜,东家设宴款待伙计,以酬谢犒慰伙计们一年之辛劳,也习惯于这时分红。

  “吃头牙摸嘴须,吃尾牙面忧忧。”“尾牙”对有些雇员来说是个难关,东家也于这时宣布雇员来年是否续聘。菜肴再好,所有伙计也无心品尝,个个提心吊胆。有的老板不便明说,就在出最后一盘全鱼时(有的地方在中间出鸡时),如鱼头(或鸡头)指向在座的哪个雇员,就表示该雇员将被解雇;如鱼头(或鸡头)指向老板自己,就表示全体雇员将被继续聘用。也有的东家手中提着酒壶,为雇员斟酒,东家为水先斟头杯酒,就表示明年不再雇用他了。故俗谚有云:“尾牙无好顿”

大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大寒、小寒日雨雪,损牛羊。”

祭灶

  祭灶,又称“送神”,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廿三或廿四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即官府在腊月廿三日,一般民家在廿四日,水上人家则为廿五日举行“祭灶”

  送神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祀灶,或二十三日。俗谓灶神是夜上天,以一家所行善恶奏于天也。

  又言:此日百神有事上帝,画舆马仪从于楮(俗称“草鞋甲马”、“神马纸”),具牲馔,焚而送之;至正月四日乃迎而复之,如送之礼。”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送神:……又是日煮蔗糖,估浮图七级,家家买之以祀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十二月二十四日,扫净屋尘,用蔬菜、酒、果祀神及灶,谓之‘送神’。”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二十四日祀灶》:

   “二十四日祀灶,或二十三日,俗谓灶神于是夜以一家善恶奏于天也。

  又言:此日百神有事上帝,画舆马、仪从于楮(“画舆马、仪从于楮”:将车马、仪卫随从画在楮纸上,俗称“草鞋甲马”、“神马纸”),具牲馔,焚而送之。”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供祀,还烧供纸制的舆马仪从,或用竹蔑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供灶王爷上天坐骑。

  供品果合主要是灶糖,必有糖鸡、糖塔。塔谓登高而上天,鸡既作牲礼又可带路。

  用灶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泉人一般还供一大碗番薯粉芡,意让灶君吃得嘴上粘糊糊的。总之,是想塞住或糊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别胡说八道。晋江则用用蚵仔煎祭“灶君公”

  有的地方不允许女性参加祭灶。

  

  送“灶王爷”腊月廿四日上天后,于正月初四日迎回复位,称“迎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岁时记·迎灶君》)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腊月念四日多有风,正月初四日多有雨,俗名‘送神风、迎神雨’。”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送神:……其日恒多风,至接神日多雨,故云:‘送神风,接神雨。’”

  附:醉司令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醉司令:……二十三日……

  《岁时记》:都人以是夜备酒果送神,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抹灶门上,谓之‘醉司令’。

  又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灶神姓,又姓,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
察洽《杂五行书》曰:灶神名子郭

  又,杜公瞻引《五经异义》:灶神姓吉利,夫人姓搏颊云。”

掸尘日

  亦称“扫尘日”、“迎春日”

  祭灶过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廿四起到除夕止,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扫尘日”、“迎春日”,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择日(晴阳天)打扫环境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腊月廿四,掸尘扫房”的风俗由来已久。按民间的说法,因“尘”“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特别的是,掸尘时要用稻草和一根比人的身高还长的木棍扎成长扫把,将房子屋梁上、墙角的灰尘和蜘蛛网等脏东西打扫干净。然后把那些稻草留着,等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再点燃稻草,供男人们跳“火墩”

  古时传说:人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常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的坏话。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令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又令王灵宫,凡遇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灶君发觉此事,便让每户人家在腊月廿四前扎个长扫把将蜘蛛网扫掉,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夕,王灵官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团聚欢乐,因而避免了一次杀戮。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天神下降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民俗谓“天神下降”,设香案于神前。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二十五日:俗谓天神下降,设香案于神前。”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二十五日天神下降》:“二十五日,俗谓‘天神下降’,设香案于神前,备极虔诚。”

年兜

  大年腊月三十、小年腊月二十九,此日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故称除夕。泉俗称“年兜”,为一年之中最为重要最为隆重的节日。此时严寒将尽,新春即要来临,故古诗有云:“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

  备节

  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粿,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晋江炊粿,是用面粉、糖、熟番薯糅合发酵的“发粿”“发”字象征吉利,“发粿”从来是晋江侨乡祭祖敬神必备的食品。过年炊发粿还有讲究:头一个要做得特别大,放在蒸笼顶格蒸,这是正月初一敬“天公”用的“天公糕”“天公糕”若发得高高,上面绽裂开来,就是蒸得成功,是新一年顺遂的好兆头。除了炊发粿,还有米粿、薯粉粿、麸头粿许多花样,薄皮厚馅。

  德化的“米粿”,用细辗磨成的米粉蒸成圆盘状,有淡、有甜、有咸。

  还有不少人家在厅堂摆上一盆“年兜花”,意“以花迎春”。过去,传统的“年兜花”是素雅的水仙(须雕刻)、腊梅,只有家境宽裕的人家才舍得花钱添购,且花期较短,须掐算好时间用清水培植,使其花蕾能在春节绽放;如今,水仙、腊梅已很普遍,红掌、杜鹃、蝴蝶兰等也成为常用之物。

  馈岁

  馈岁又称“送年”。除夕前一、二日,亲友间互赠鱼肉、糕粿、干味等。现主要是婿家对娘家、下辈对上辈、下属对上级“送年”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除夕》:“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

  挑水盖井

  除夕日,家家户户该洗的东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以示年年有余。后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压石头,把水井口盖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盖用水。

  现在使用自来水,此习俗已不存。

  辟火符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辟火符:里胥于除日印辟火符,分贴各家门首,主人给制钱四文,借以度岁。符纸用青蓝色,长四寸许,广三寸,中画老人像,上作两蟠龙,旁两行四语:左曰‘姓无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

  按:

  《道德经》曰:月中仙人宋无忌。

  《白泽图》云:火之精,曰宋无忌(见《史记·封禅书》索阮注)。

  又,‘家有壬癸神’贰语出佛书。然则所画者,殆元冥之神;所言者,乃呼水禁火也(详《尺五天随笔》)。”

  钉桃符、贴春联:

  除夕日,家家户户贴红纸春联,逢门必贴,无论前后,无论大小。

  另有白头春联和丁忧春联:

  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二、三寸长的白纸额头,此俗莆田和泉州都有。其缘起与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斗争有关。其时闽人因抗清和不肯剃发,被杀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清朝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各户人家都要贴红纸春联,并以违者杀头相威胁。人们迫不得已遵命贴上红联,但却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沿承成俗。

  丁忧春联,是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为哀感句子。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

  早在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或画上神荼”、“郁垒两个门神,用以驱鬼压邪。

  到了五代,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神荼”、“郁垒。据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今南京)定都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并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竖年:

  除夕贴好春联后,拿两根甘蔗,分别贴上红纸,放在古厝两扇大门后,谓“竖年”。泉语
“蔗”、“佳”音似,意“新年渐入佳境”;又意“家门不倒”。至大年初一,这两根甘蔗分切摆盘上桌,招待客人 。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门侧,殆取渐入佳境之意。

  桐荫吟社黄谋熙敬堂)先生云:‘佳境到头休嚼尽,大家珍重岁寒心。’”

  放炮

  从大年三十午后到初一整天,祭祖敬天公贺新岁,要放好几次鞭炮,驱邪添喜。

  祭祖、烧天金、祭神、祭路

  泉州民俗认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节日。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除夕……至夕,祭先及神,谓之‘辞年’。”

?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除夜祭祖,谓之‘辞年’。”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除夕》:“是夕明烛焚香,祭先及神,谓之‘辞年’。”

  是日中午,每个家庭皆尽力备办丰盛菜肴,祭祀敬奉祖先。同时,摆香案,面向天井空中“祈年拜天”,俗谓“烧天金”。主妇们还挎着装满筵碗的神篮大庙进小庙出,敬过神佛敬“地基主”、敬过往亡灵“好兄弟”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祭路:既夕,或陈庶馐于门外以祭路,遵古五祀之意也。

  《东阳县志》:除夕具酒馔于门前设祭,谓之赛路神。”

  拜岁

  “拜岁”亦称“度岁”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除夕……泉人度岁,皆以米粉为糕粿、饽饽之属,留宿饭于明日,谓之过年饭。”

  除夕晚上年夜饭后,撤去宴席,各家各户要留下1碗白米饭,以作“隔年米”,也称 “过年饭”“过年饭”上放上红蛋、“九鬃芋”、红包,插上1朵红纸折成的“春花”(或称“春枝”),和红橘、柿饼、红枣等果盒及三牲、糕粿,供奉厅堂祖龛之前。也有人多作几碗“过年饭”,置房中或是灶台。

  “过年饭”意为“年年有余”;红蛋示“喜气”“九鬃芋”有许多芽,闽南人称之为“芋子芋孙”,喻“护子护孙”,象征人丁兴旺、子孙满堂;“春花”“新年新希望”;红包示“财气”;果盒中之品示“吉祥”

  “过年饭”摆放的时间,要延续到正月初四,即俗称为“散正”之时。

  吃年夜饭

  是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团圆饭)。

  民俗对合家吃团圆饭和“围炉”过年历来十分重视。闽南俗谚:“清明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某(妻)。”在外地工作者务必赶回,即便远在南洋、香港者,也力争赶回参加除夕团圆之庆。

  此时厅堂上红烛高烧,摆上丰盛菜肴酒席,围上“吉祥喜庆”的绣花桌裙,由家长拈香,向列祖列宗跪拜,男女家人一齐跪拜,恭请祖宗降临饮宴,并庇佑合家大小平安,兴旺发达。

  泉州的年夜饭,照例要有鱼,取“年年有余”吉兆。对海外归来的华侨来说,照例有家乡“传统菜”——炒米粉、芋圆、菜包等。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除夕》:“又泉人度岁,以米粉为糕粿、饽饽之属。”

  无论吃不吃,大年夜还得煮些米饭,盛放着过夜,称“过年饭”。米饭上置放芋、红枣、红柑、钱币,用来祈祝未来的日子多子、多福、多财和丰收。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除夕》:“又泉人度岁……留宿饭于明日,谓之‘过年饭’。”

  聚餐后长辈要给晚辈分压岁钱,又称“分过年钱”。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古时也有以彩绳穿铜钱编作龙形,置于孩子床脚的。

  掩火种

  旧时煮饭烧柴火,当夜灶里要“掩火种”,意为兴旺。

  守岁

  守岁,古称“围炉”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除夕……至夕……设酒食聚饮,达旦不寝,谓之‘守岁’。”

  ·乾隆《德化县志·3疆域志·风俗(附)(除夜)令稚予爆竹燃炬守岁。”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除夕》:“设酒食聚饮,坐以待曙,谓之‘守岁’。”

  除夕夜,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然后再进行“围炉”,守岁迎春。灯明蜡亮长明到次日,一家人紧门闭户,围坐炉前守岁 等“年”过。俗谓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

  德化民俗,晚饭后,合家围坐边侃边搓糯米、薯粉“丸”,供春节招待客人“甜嘴”

  坐年

  坐年原是泉州道教习俗,即善男信女在大年夜到道教偶像供奉地点坐年守岁,和神明一起过年。但是,泉州普遍“道(偶像为“神”)”、“释(偶像为“佛”)不分, 统称为“佛”。因此,道、释寺庙都有人坐年。

  泉州市区的人们一般会到关帝庙、玄妙观、马甲仙公山等地“坐年”。午夜12点是新、旧年的交界点,午夜11点到次日1—2点这段时间,在这些寺庙里坐年的人最多。人们在寺庙里烧香、祭祀、颂经,为家人乞求平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通淮关岳庙、玄妙观》、《泉州山川·仙公山》)

  避债戏

  按照旧俗,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

  除夕夜,泉州东街玄妙观常例演戏敬神,通宵达旦。负债之人为避债主追讨,是日辄往元妙观看戏。由于看戏的多是穷人,债主若追债至戏场,是会惹上众怒的。因此债主即使知道,也暂作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债主不向看戏人讨债的风俗。故玄妙观的年兜演戏,民间称“避债戏”

  火盆光、跳火墩

  概说

  除夕夜,在门前庭设火盆,炽炉炭、烧杂木爆竹;城内或设火炉于室内,牵子女围坐,称“火盆光”

   “过炎”习俗常见于农村。在空埕处设火盆或架木为篝火,使青少年跨越之,称“跳火墩”。(“墩”谐音“裙”。亦称“跳火盆”。)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除夕……至夕……炽炉炭,烧杂木爆竹于庭前,或超而越之,谓之‘过炎’。(〖夹注〗《吴中风俗记》:人家各于门首燃薪,谓之相煖热,此即其意云。)”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火盆光:村中于入夜拾柴枝焚门外,少年跨而越之。城内亦有烧木骨(“木骨”合一字)拙于火炉,牵子女团坐,俗谓‘火盆光’。

   《熙朝乐事》:除夕人家祀祖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粉盆,烟焰灼天,灿如霞布。”

  民国《南安县志·8·风俗志1·岁时土风·除夕》:

   “炽炉炭,烧杂木,爆竹于庭,或超而越之,谓之‘过炎’。
《吴中风俗记》:人家各于门首燃薪,谓之‘相煖
(“煖”:同“暖”)热’,即此意也。”

  这种“火盆光”、“跳火墩”习俗,有人认为意义是年谷大熟,燔柴报天,以示来年好运;亦有人认为意在以火祓除附在身上的不祥之气,是1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跳火墩”程式

  农村除夕夜团圆饭吃罢,在门外旷地上用干稻草、干地瓜藤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烧起火堆,或烧起火盆,待火烧旺后,凡家中大小男子成员(妇女不参与“跳火墩”)逐一依此从熊熊火堆上由外朝里跳跃过去,就是男婴亦要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由在家兄弟替跳。

  “跳火墩”时,大家边跳边念谣词。谣词各地大同小异,诸举数例:

  “发彩啰!火盆跳入来,新年大发财;火盆跳出去,新年有福气;火盆跳向东,新年银钱满厅房;火盆跳向西,新年财源人厝内。”

  “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又无虑;跳过东,五谷吃勿会空;跳过西,钱银满屋内。”

  “发彩啰!新年好海路;发彩啰!新年好虾蚝。”(沿海)

  “年兜冥,跳火盆。公挑金,婆挑银。阿爸惊火熏,阿母笑扪扪。阿兄相火痕,阿嫂烧着裙。阿叔放炮乒乓响,畅煞一群囝仔孙。”(崇武)

  火墩跳后,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将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好运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待到篝火将熄,各家主妇即把其余烬收置火笼、火盆中,端进屋里藏于床下,俗称“添旺”、“挑金挑银”,寓意火红兴旺。

  现“跳火墩”活动罕见以家为单位进行,常为村里或宗族组织。

  烧大人

  传说,人间过年,天上的仙人到了年底也有仪式。 一到年底,天兵天将们就要换防了,这时候,家家户户就按着家里的人口数扎起约十厘米高的小纸人,称“替身大人”,再派家里的小孩子为代表,拿着全家的“替身”,跟着“斋公”(道士)周游铺子(老泉州的行政区域分为36铺72境)做法事,将全家来年的灾祸都附在小纸人上,请求天兵换防时,将纸人和灾祸一起带走。

  树火烛

  在安溪县湖头、金谷、蓬莱等乡镇,长期以来流传着除夕之夜树火烛、守年兜的民俗。这也是一年中最为火热、隆重的过节仪式。 其俗已有数百年历史,寓驱邪迎新之意,还有聚合人心、加强邻里感情沟通的作用。

   除夕当天,在祖祠前用碗口粗的木材垒起两根直径超过1米、高度高过祠堂屋脊的木柴柱子,中间不间断地捆扎上鞭炮、烟火。

  年夜饭一结束,老人点燃火烛,一阵阵鞭炮声响起,男女老幼围坐在火烛四周,或品茗吃糖果,或唱南音、讲故事,或大人给小孩分发压岁钱,互道吉利话,其乐融融。与此同时,家家户户在屋内的八仙桌下升起一盘木炭火炉,桌上摆开“三牲”瓜果奉敬祖先。

  屋外的火烛一直要燃烧到正月初一的凌晨,鞭炮声也同时不断。围观者不时可回屋围坐在八仙桌旁,或打牌,或尝蜜橘,等到大年初一的头遍鸡叫,男女老幼倾巢而出,围着火烛唱起“祝福歌”,气氛十分活跃。

  天将破晓,火烛欲灭,年轻人和小孩继续在屋外玩“攻炮城”的游戏,大人则返屋开始祭祀活动,守年兜活动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