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农民起义

  北宋
    ——太平兴国三年仙游林居裔起义(起事。围攻泉州城。退守莆仙山区。影响。)

  南宋
    ——建炎至绍兴廿年闽南农民起义蜂起
(建炎杨勍农民武装 进攻安溪。绍兴十三年“临汀寇”纵横漳、泉、汀、建四州。绍兴十三年安溪农民武装起义到处爆发。绍兴廿年永春农民武装起义。)
    ——开禧二年过海龙、罗动天逼泉郡。
    ——绍定三年汀州农民武装晏彪部进兵永春、德化。
    ——宝祐六年永春农民武装暴动。
    ——景炎元年义兵抗元
(德化苏一侯。永春蓬壶陈姓、东园蔡姓。南安陈龙复、吕大奎。)

  元
    ——元初的治安管制。
    ——抗元不止。
    ——元末农民军四起(至正三年泉州刘应总起义。至正十年同安农民军侵掠泉州海滨。至正十一年农民军进攻安溪县治。至正十二年仙游农民军进攻泉州。至正十四年晋江董二起兵反元。至正十四年安溪李大据险称 “帝”。至正廿年永春陈占起义。)

  明
    ——洪武元年惠安陈同率农民武装反明。
    ——正统十四年沙县邓茂七农民军袭击泉州暨属县(背景。起事。进袭泉州。)
    ——弘治四至五年漳平温文进农民军进抵安、永、德。
    ——正德元年至嘉靖四年广东、汀漳农民武装屡屡进军闽南(正德元年。正德二年。正德三年。正德五年。正德九年。嘉靖元年。嘉靖二年。嘉靖三年。嘉靖四年。)
    ——嘉靖十二年和十七年永安农民武装两次进攻安溪(嘉靖十二年。嘉靖十七年。)
    ——嘉靖廿五年安溪陈日晖起义。
    ——嘉靖卅八年同安农民武装进攻安溪龙门。
    ——嘉靖四十年
(汀漳农民武装出没永春、德化。饶平、永定农民武装袭安溪。永春吕尚四起义。)
    ——嘉靖四十一年和四十三年广东农民军进攻泉州下属诸县。
    ——隆庆元年仙游苏校、萧学寿农民军突入永春蓬壶。
    ——万历十五年永春赵天王起义。
    ——万历四十七年永春丘峰岩起义。
    ——崇祯十五年
(仙游林隆农民军流入永春、德化。南安张六角、林隆,安溪吴少子、戴厚等起义。南安林良顺起义。)

  清
    ——顺治四至五年抗清农民武装起义烽火连天(尤溪王继忠夜袭德化县城。安溪林艮等起义。永春民众起事。南安庄廷书、张益攻占德化县城。同安林祚、陈藩农民军相继进攻安溪。反清义军进逼惠安县城。永春陈邦哲起义。安溪龙涓、感化、来苏里等地农民起义。郑耀星农民军攻打惠安县城。)
    ——顺治十五年德化许于敬起义。
    ——康熙十六、十七年漳平蔡寅起义军进攻安溪。
    ——康熙十八年安溪红巾军起义。
    ——康熙四十九年漳平陈五显在安溪起义。
    ——康熙六十年安溪陈洛、郑坚暴动。
    ——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
    ——乾隆五十七年同安苏叶农民军游击安平。
    ——咸丰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泉州的响应
(咸丰二年。咸丰三年。咸丰四年。咸丰五年。咸丰七年。)
    ——咸丰十一年永春、安溪农民暴动。
    ——同治三年永春刘光居、南安谢险起义。
    ——同治四年永春民暴动。
    ——同治十三年杨辅清在晋江县被捕就义。
    ——
光绪德化陈拱抗盐税斗争。
    ——光绪廿六年永春陈旺、德化王寮昌准备起义失败。
    ——光绪卅一年安溪高义起义。

  古代对聚众与官府对抗的农民起义,旧史书概蔑称“盗”、“寇”、“贼”、“乱”等。

北宋

  太平兴国三年仙游林居裔起义

  起事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平海军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陈洪进赴开封入觐,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进《献地表》纳土归宋。在此及之前,陈洪进大肆搜刮,向宋王朝进贡了大量金银和贵重物品,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了林居裔领导的农民起义,朱维干《福建史稿》(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2)称之为 “宋代福建第一次农民起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林居裔,原名林茂恩,仙游游洋镇(又称游洋洞,时属泉州莆田县,今仙游东北游洋乡古邑村)人。

  北宋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林居裔率众起义,自称西平王,聚众数百;先活动于仙游游洋和莆田百丈岭一带山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6•福建2•兴化府莆田县》曾说游洋山区地势“至险峻”,易守难攻。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7·人物·泉州府·良吏·宋·黄禹锡》:林居裔负险倡乱。”

  围攻泉州城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十二月,林居裔农民军向泉州方向发展,进围泉州城。围攻泉州的兵力,《宋史》“万余”,清·道光《晋江县志》“十余万”。当时整个漳、泉地区仅有151978户,莆仙山区人口有限,即使沿途有惠安、晋江、南安的农民参加,也不可能达十余万人;应以《宋史》所说为是。

  时杨克让任两浙西南路转运使(漕使,驻福州),率领在福州的屯兵南下泉州支援。农民军在城内外官兵的夹击下,撤围退走,后又遭泉州兵马都监王继升率骑兵夜袭,损失较大。

  《宋史•卷276•王继升“游洋洞民万余叛,攻泉。”

  《宋史•卷270•列传29•杨克让》:“太平兴国初……会钱亻叔陈洪进来归疆土,以克让为两浙西南路转运使。泉州民啸聚为盗,克让在福州,即率其屯兵至泉州,与王明王文宝共讨平之。四年,徙知广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7·人物·泉州府·良吏·宋·黄禹锡》:(莆田令)禹锡……密遣长子陈靖乞兵于漕使杨克让……既而等以兵至,贼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禹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宋·太平兴国初,仙游盗起,众十余万攻郡城,城中兵仅三千,势危急,通判乔维岳固守,转运张克让(“杨克让”之误 )率兵破贼,围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卷19•太宗纪》和《八闽通志•卷37•乔维岳传》同此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乔维岳》)

  退守莆仙山区

  林居裔遂退回据守莆仙山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廷就近调兵收讨,破之,林居裔力绌请降。

  明•弘治《八闽通志•卷60•灵显庙记》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廷“诏就近调兵收讨”,前锋陈应功“越溪谷鏖战”,为农民军击杀。

  《宋史•卷276•王继升传》载:王继升“夜袭破之,擒其魁,械送阙下,余党悉平。”

  《八闽通志•卷80》陈铸《西林院记》载:林居裔“侵撼邻封。及败,尚据此土。太平兴国四年,遣偏师伐之,且谕以不死,遂率众降。”

  影响

  林居裔起义失败后,宋廷以游洋民风强悍,为加强治理,对福建部分行政区域进行调整,特设兴化县和太平军(寻改兴化军) ,以游洋为县治和军治[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移军治于莆田 ]。兴化县辖原仙游县的游洋镇(今仙游县的游洋、石苍、象溪一带),莆田县的百丈镇、永福县(今永泰县)的陈山头和福唐县(今福清市)的潦头、百丈岭、下庐岭一带。兴化军领莆田、仙游、兴化3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北宋》)

  《八闽通志•卷80》陈铸《西林院记》载:“因置军(兴化军)焉。”

  《闽书 •卷 23 •方域志•兴化府莆田县》 载: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析泉州游洋镇置太平军,寻改兴化军。复析泉州之莆田、仙游,及福州之永福、福清地,合游洋、百丈镇六里置兴化县,是为军治所。

  五年(980年),以莆田、仙游来属。

  八年(983年),转运使杨克让以游洋地不当要冲,请仍移军治于莆田。”

南宋

  建炎至绍兴廿年闽南农民起义蜂起

  建炎杨勍农民武装进攻安溪

  建炎年间 (1127—1130年),杨勍率农民武装进攻安溪,还集里(今蓝田乡)郑振(或作“杨振”)率乡兵御之。

  ·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义勇·宋·郑振郑振,字叔亨,还集里人。建炎寇乱,率乡兵御之,贼遂遁。”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宋·建炎中,盗杨勍寇安溪,还集人杨振率乡兵御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郑振,安溪还集里人,于建炎中率乡兵破杨勍寇。”

  绍兴十三年“临汀寇”纵横漳、泉、汀、建四州

  绍兴十三年(1143年),以管天下伍黑龙满山红等人为首的长汀县农民武装纵横于漳、泉、汀、建4州,泉州志书称“临汀寇”“临汀寇”曾进攻安溪县境,统制刘宝在小尖山扎寨防守(安溪县金谷乡洋内村与湖头镇山都村交界处)。双方曾在小尖寨展开剧烈战斗,争夺这据点。(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寨隘·小尖寨》)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绍兴十三年,临汀寇至,统制刘宝即小尖山筑寨御之。”

  绍兴十三年安溪农民武装起义到处爆发

  绍兴十三年(1143年),安溪县农民武装起义到处爆发,主要首领有还集里的曾少龙陈大刀詹铁叉周老虎何白旗等,并联合“数万寇掠郡邑”,福建路安抚司命郑振率兵镇压,义军分别遁避。·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义勇·宋·郑振“绍兴十三年,曾少龙周老虎何白旗陈大刀蜂起为寇,聚众数万人。帅司檄击之,贼闻各遁去。”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绍兴十三年,郡盗四起,号曾少龙周老虎何白旗陈大刀詹铁叉,拥众数万。帅司檄郑振击之,贼遁去。”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三月,为稳定民心,朝廷下令免除漳、泉、汀、建四州的民户赋役1年。

  绍兴十五年(1145年),起义军为统制刘实(或作“刘宝”)和周虎臣陈敏所统领的地主武装镇压。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绍兴)十五年,山寇出没漳、泉,统制刘实将兵讨平之。”

  绍兴十六年(1146年)詹铁叉率农民武装继续进行斗争,声势甚猛,郑振又率兵镇压,交战中被义军所杀。·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义勇·宋·郑振(绍兴)十六年,有詹铁叉者尤锐。率众与敌,手杀数十人,力不能支,遂死焉。乡人哀而祀之。”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绍兴)十六年,詹铁叉复来寇,郑振率众与敌,手杀数千人,遂死之。”

  绍兴廿年永春农民武装起义

  绍兴廿年(1150年),永春农民武装起义,统领陈敏建碧溪寨(现属一都)、陈岩寨(现属蓬壶)与农民军对抗。

  开禧二年过海龙罗动天逼泉郡

  开禧二年(1206年),过海龙罗动天等攻掠临漳(漳州),逼泉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开禧二年,有剧贼号过海龙罗动天等攻掠临漳,逼泉郡,泉城昼闭。 ”

  绍定三年汀州农民武装晏彪部进兵永春、德化

  绍定三年(1230年),汀州郡农民武装晏彪部进兵永春、德化,被招捕使陈□所败。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宋·绍定三年,汀、邵盗晏彪等分党破龙岩、长泰,遂由漳境径犯德化及永春。招捕使陈□遣偏师擒其酋归,所掳掠人有更生之喜。建祠泉州行春门外,与真西真德秀并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宝祐六年永春农民武装暴动

  宝祐六年(1258年)十二月,永春农民武装打死二都隅总陈士英;第二年进逼县城,打死十都隅总卓子信

  景炎元年义兵抗元

  德化苏一侯

  景炎元年(1276年),德化苏一侯募义兵抗元于罗城山、太平城。陈蔚统军与元兵战于永春龟龙桥。(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一侯》)

  永春蓬壶姓、东园

  景炎元年(1276年),永春蓬壶姓、东园姓举族参加抗元。

  南安陈龙复吕大奎

  景炎元年(1276年),南安人陈龙复吕大奎举义兵积极抗元。(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龙复吕大奎》)

  元初的治安管制

  前至元十五年(1278 年)五月,元廷招降漳、泉、汀、邵各郡畲族起义军,并诏减泉州当年租赋之半。

  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元廷令泉州行省派兵扫荡所辖州郡山寨未归附者。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6·拾遗·泉州府·元》:“至元十七年正月,敕泉州行省所辖州郡山寨未即归附者率兵援之,已援复叛者屠之。(出《元史》)”

  前至元廿一年(1284年),严禁福建军民诸色人等习学相扑或弄枪棒,违者教师及习学人并决(杖)77下。此后,又禁止汉人藏兵器,畜马匹。

  抗元不止

  前至元廿四年(1287年),安溪民众数千人连成15寨抗元,遭福建行省郎中孙显镇压。

  前至元廿五年(1288年)三月,泉州民众2000多人起义进攻长泰,被官兵镇压。

  前至元廿五年(1288年)十一月,安溪感化里 (今湖头镇)张治囝(或误作“张治国”)组织农民武装起义,十二月游击于泉州及附近诸县。时惠安县为防备张治囝的侵掠,筑虎窟寨。(按:史料关于张治囝起义和游击泉州的时间记载不一,应与地方志为准。)

  《元史·卷15·本纪15·世祖12》(至元)二十四年……乙亥,湖头贼张治囝掠泉州,免泉州今岁田租。”

  《元史·卷14·本纪14·世祖11》(至元)二十四年……十一月……获福建首贼张治囝,其党皆平。”(道光《福建通志·元外纪》亦作“二十四年十一月”)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6·拾遗·泉州府·元》:(至元)二十五年十二月,湖头贼张治国掠泉州。免泉州今岁田租。(出《元史》)”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至元)二十五年十二月,湖头贼张治国劫掠郡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元·至元二十五年,湖头贼张治囝掠泉州。”

  前至元廿五年(1288年),循州农民军万余人进攻泉州,被剿灭。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是年(至元廿五年,1288年)甲寅,循州(今广东惠州一带)贼万余人寇泉州,讨平之。”

  前至元廿六年(1289年)五月,南安县陈七师聚众起义,被官兵镇压。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6·拾遗·泉州府·元》:(至元)二十六年五月(道光《福建通志·外纪》作“二十七年夏五月”),泉州南安县贼陈七师反,讨平之。(出《元史》)”

  泰定三年(1326年)泉州民阮凤子起义,攻占城邑。

  元末农民军四起

  至正三年泉州刘应总起义

  至正三年(1343年)元月,泉州刘应总起义。元廷命江浙行省遣兵镇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至正三年正月,泉州民刘应总作乱,命江浙行省遣兵捕之。”

  按:本条其他史料记述的时间、姓名有异。如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6·拾遗·泉州府·元》:“至治三年(1323年)正月(道光《福建通志·元外纪》作“至治三年春”),泉州民留应总作乱,命江浙行省遣兵捕之。(出《元史》)”

  至正十年同安农民军侵掠泉州海滨

  至正十年(1350年 ),同安农民军侵掠泉州海滨,遭泉州府达鲁花赤(监郡)偰玉立镇压。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至正)十年,同安盗掠泉州海滨,监郡偰玉立俘其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偰玉立》)

  至正十一年农民军进攻安溪县治

  至正十一年(1351年)冬,有农民军进攻安溪县治,泉州府达鲁花赤(监郡)偰玉立派兵镇压。清·康熙《安溪县志·卷 12·疆圉险要志·弭患》:“元·至正十一年冬,贼攻县治,监郡偰玉立捕获之。”

  至正十二年仙游农民军进攻泉州

  至正十二年(1352年)夏,仙游农民军进攻泉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至正)十二年夏,仙游流贼剽掠泉州,有司御之,遁去。”

  至正十四年晋江董二起兵反元

  至正十四年(1354年),石狮沙堤人(时属晋江县)董二聚众500余人,自称“元帅”,起兵反元,遭官兵镇压,董二仓卒不及备,“率其众,挈家下海而去。”

  至正十四年安溪李大据险称“帝”

  至正十四年(1354年)夏,安溪李大(李岱戴)在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龙居大寨据险称“帝”,联合南安吕光甫,攻打长泰等县,七月围攻泉州郡城不克。(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大》、《泉州史迹·龙居大寨》)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至正)十四年夏,安溪盗李大、南安盗吕光甫,聚众劫掠。”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至正)十四年夏,安溪盗李大、南安盗吕光甫聚众为乱,七月,围泉州不克。 ”

  八月,谴刘广仁进攻仙游,杀达鲁花赤倒剌沙

  至正十六年(1356年),李大率众攻打同安,不久转占长汀,遭长汀罗良(后升任福建行省右丞)镇压而失败。

  至正廿年永春陈占起义

  至正廿年(1360年),永春人陈占(花石人)与胡知等据占仔(在石齿山)和湖安寨反抗官兵,先后攻打兴、泉二郡。东门郑克智聚众与敌,陈占在云龙桥畔设伏,杀郑克智及其族众300余人。

  后陈占为元·陈友定所败。

  洪武元年惠安陈同率农民武装反明

  洪武元年(1368年),惠安陈同率农民武装反明。

  洪武三年 (1370年),陈同进击永春、德化、安溪3县,泉州卫千户姚得龚胜率官兵4000人“围剿”,被陈同打败。后陈同被明·驸马都尉王恭擒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

  正统十四年沙县邓茂七农民军袭击泉州暨属县

  背景

  永乐十八年(1420年),山东发生打着白莲教旗号的民变事件,持续几个月,史称唐赛儿白莲教叛乱”。这次民变事件时间虽短,却暴露了当时百姓税收重、徭役多、生计艰难的社会弊病。民变遭镇压后,朝廷采取了减免税收、抚恤百姓的诸般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并未从根源上阻止地方官员、豪绅联手对百姓进行压榨。

  正统九年(1444年),福建参政、左布政司宋彰,勾结土豪劣绅以“矿盗日炽”为由,将浙江矿工叶宗留王能等合伙开办的宝峰银场兼并为官办银场,并大幅提高地方银矿课税,从而引发轰轰烈烈的叶宗留矿工叛乱。

  矿工起义尚未平息,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邓茂七又在福建沙县领导佃农起义,与叶宗留遥相呼应。

  起事

  邓茂七(?—1449年),原名邓云,江西建昌 (今南城)人。早年因杀死地主豪绅,流亡至福建沙县(今属三明市),改名邓茂七,为梅列乡姓地主的佃农。因为人“勇悍自智”,后来还被推举为地方“巡警总甲”

  正统十三年(1448年)一月间,邓茂七与弟邓茂八等人,号召附近各乡佃农拒送“冬牲”(即以鸡鸭等作为副租)和拒绝送租,于是,沙县县令派兵抓捕邓茂七

  四月,邓茂七为自保,遂聚众起事,诛杀县官、巡检等,“刑白马,歃血誓众,兴兵反”, 自立为“铲平王”,附近各县贫苦农民前来归附者众,短期内队伍迅速发展至数万人,先后攻占光泽、邵武、顺昌等县城,控制整个闽西北地区。最盛时,连续攻下全省20余州县,力量达30余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正统十三年,建昌人邓茂七聚众杀人,县官捕之,遂拒捕,率党劫掠上杭、汀州,据杉关,攻光泽、邵武、顺昌,劫掠库藏,与尤溪贼合攻延平,拒官军,杀都司,分遣贼将寇掠各县。”

  最初,起义军是为农民争取利益而战,但随着队伍的壮大,部分将领私欲膨胀,军队开始干些打家劫舍、抢钱抢粮的勾当,甚至血洗乡里。譬如屠戮泉漳官道上的同安县积善里,反抗邓茂七军的乡绅刘雄一家几近全员遇害,只有刘雄之妾吴氏携3岁幼子往邻乡避过一难。

  进袭泉州

  正统十三年(1448年)十二月,邓茂七率主力围攻延平府(今南平市),正统十四年(1449年)初在攻击延平时受伤,遣部将陈敬德(江西建昌府人)、吴都总进攻泉州。不久,邓茂七即因伤不治而亡。(参见《明史·丁瑄传》)

  正统十四年(1449年)初,农民军从尤溪古迹口逾大官岭进入德化县境,占据县治(时德化尚未建县城), “烧毁公廨,结寨山谷,远近闻风降附。”接着从天马塥至苏坑隘等地攻入永春。永春苏里人郭荣六少习兵法,有智勇,教尤麟儿大姓百余人以玫刺之法,“引精兵逆战”,大败陈敬德荣六中流矢。

  于是农民军又出奇兵绕道安溪,陷毁安溪县治,县公署仅存仪门;进而袭击泉州。

  此时泉州府城空虚,卫所之兵一时调动不到,“群盗四起”,民情骚动,“守者不敢御。”由于将吏不听令,泉州知府熊尚初只得与晋江县主簿史孟常、阴阳正术杨士弘分领兵丁数百,拒义军于城南古陵坡(现晋江市磁灶镇五龙村)。义军人多势众,“乘势长驱,军民鸟散”,一场激战,官兵大败,熊尚初及其属下均被执,就地处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熊尚初》)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明·正统十四年,沙寇邓茂七作乱,分党掠郡境,县民被害。已,复攻郡城,郡守熊尚初逆战于古陵,死之。”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1·平浙闽盗》载:英宗·正统……十三年……十二月…… 邓茂七遣别将陈敬德吴都总等,由德化、永春、安溪寇泉州。知府熊尚初逆战于五陵坡,兵败被执,不屈死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邓茂七农民军)为攻郡城。郡守熊尚初自提民兵,与晋江主簿史孟常、阴阳正术杨士洪拒于城南古陵坡,被执,皆死之。”

清 · 乾隆《 德化县志 · 卷 10 · 武卫志 ·盗贼(附) 》: “明·正统十四年,沙寇 邓茂七 遣贼将 陈敬德 攻陷县城,毁县治,结寨山谷。出寇永春,复分寇诸县,远近望风降附。将至郡城,知府 熊尚初 请调卫军未下,自提民兵与晋江典史 孟常 、阴阳正术 杨仕洪 拒战于城南古陵坡,被执,皆死之。 ”

  至都督刘得新陈荣、御史张楷等率军分道入闽,八闽始定。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巡按御史张海上其事,乃遣都督刘得新陈荣与都御史张楷等分道入闽,平诸贼,函贼首赴京,八闽始定。 ”

  弘治四至五年漳平温文进农民军进抵安、永、德

  弘治四年(1491年),漳平县农民武装首领温文进在安溪大深设寨驻军,后攻占安溪县城;弘治五年(1492年) 并分兵进攻永春、德化,郡县骚动。副使司马垔督官兵讨平之。

  蔡清在弘治五年(1492年)的《答当路陈民情书》(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 ·书》收录)中说:“去年漳贼温文进倡乱,不三四日抵安溪县,县民匆卒委弃资产,奔入泉。欲从陆行,则恐贼伺其隘,万一无生;姑投溪舟,而人众利先,溪舟小不足任,载胥及溺,皆无辜之民也。可胜痛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弘治四年,漳平盗温文进寇安溪,攻陷县治,郡城一时骚动,副使司马垔督官民兵讨平之。”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弘治四年,漳平盗温文进寇县,攻陷县治,副使司马垔督兵平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宏治五年,漳平盗温文进攻陷安溪县,分掠德化,泉郡骚动。副使 司马垔 督官民兵讨平之。”

  正德元年至嘉靖四年广东、汀漳农民武装屡屡进军闽南

  正德元年

  正德元年(1506年),广东农民武装90人,自南靖、长泰进军安溪、永春、德化,沿途官兵不能抵挡。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正德元年,广东寇始入漳、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正德元年,广东盗入闽,寇漳州。盗不满九十,自南靖流掠长泰,所过俘质男女,索金帛,官兵不能御。遂至安溪、永春、德化,剽掠而去。”

  正德二年

  正德二年(1507年),广东农民军袭击安溪和晋江安海。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正德)二年,(广东寇)复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正德二年,广东盗寇安海,官军袭之,为所杀,遂肆掠而去。”

  正德三年

  正德三年(1508年):广东农民武装再次进攻安溪、南安、永春、德化等地,沿途官兵不敌;后自去。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正德)三年,(广东寇)至县焚掠,势甚猖獗。”

  正德五年

  正德五年(1510年),广东农民武装再次袭击永春、安溪、南安至晋江安海。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 正德)五年,(广东寇)复至,屯聚村落数日,劫掠甚惨。”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正德)五年,(广东农民武装)复寇永春、安溪、南安,至晋江安海,肆掠甚惨。”

  正德九年

  正德九年(1514年),汀漳农民武装进攻安溪县城及附近乡村,后进兵南安、永春、德化等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正德)九年,汀、漳剧盗劫掠县邑、乡村,居民避窜。”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正德)九年,汀漳盗流入泉属,肆掠而去。”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正德)九年,汀漳盗流入永春、德化,肆掠而去。”

  嘉靖元年

  嘉靖元年(1522年)秋,广东惠州及汀漳农民武装游击南安、安溪、德化、永春诸县。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嘉靖元年,广东及汀、漳盗蜂起,流劫乡村,至永春,知县柴镳率兵民御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柴镳》)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嘉靖元年秋,广东、汀漳盗流掠南安、安溪、德化,遂入永春。”

  嘉靖二年

  嘉靖二年癸未(1523年)正月初一,广东、汀漳农民武装新大总部自德化、永春分数路进攻安溪,其中一部在花石岭遭官兵伏击,至覆鼎被官兵包围,后突围而去。其它农民武装乘虚袭击安溪。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嘉靖二年癸未,广东、汀漳盗寇泉,民兵义土战死者甚众。覆鼎兵设伏以待,贼知有备,奔安溪。辛亥,兵与贼战于高坪,败掳泉州卫经历葛彦。”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嘉靖)二年正旦,广东、汀、漳盗 新大总至自德化,掠永春,官兵邀之花石岭,锺旺辉死之。戊申,覆鼎兵设伏以待,贼突围去,郭显七等死之。他贼闻覆鼎有备,奔安溪,大肆掠劫。”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嘉靖)二年元日癸卯,贼至,自德化掠永春(民国志载为由永春入德化,再由德化入永春),官兵邀之花石岭。戊申,覆鼎乡兵设伏以待,贼突围去。他贼闻覆鼎有备,奔安溪,官兵亦以是日败之于加胡隔。辛亥,泉兵与贼战于高坪,泉州卫经历葛彦被掳;乙酉,漳泉合兵复战于霞村,漳州通判施福被掳,俱赎回。贼仅九十三人,狡而狠。六月贼复至,七月入兴化,杀掠甚惨,兴泉合兵数千攻之。一交锋,辄败。相持数日,我兵不能获其一矢,饱欲而去。”

  嘉靖三年

  嘉靖三年甲申(1524年)十月初四日,广东、汀漳农民武装 复攻永春,御史简霄令按察佥事聂珙督安溪知县龚颖、永春知县柴镳、南安知县颜容端、德化知县梅春、同安知县周惟会、龙溪知县黎艮,以及周边官兵等,各率部合围,同月廿四日义军被围困于德化小尤中,遭残酷镇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龚颖柴镳》)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嘉靖)三年十月初四日,广东、汀、漳盗复来寇,御史简霄按部檄按察佥事聂珙,督本县知县龚颖与诸县知县颜容端柴镳梅春合捕之。至二十四日,灭于德化小尤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

  “(嘉靖)三年冬十月寇永春。

  初四日,知县柴镳败之于高坪。

  十一日,战于小姑,御史简霄檄按察司佥事聂珙督诸县兵击之。

  二十二日,知县南安颜容端、德化梅春、安溪龚颖、同安周惟会、永春柴镳之兵,迫至鸡母岫;龙溪知县黎艮亦以所部兵来会。是日,贼自鸡母岫(在德化县盖德乡五华山鸡髻崎)奔入邑之小尤中团。

  二十四日,官兵追及,贼穷,奔入里民黄舜大家,遂围之。邑义士涂洪三度其当夜遁,独持短兵同于要路,截杀无遗。旧志载:是时杨梅中张永成督义勇剿杀有功,附记之。”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记》收录林俊(刑部尚书)”《平寇记》曰:

  “漳、泉介潮、赣、汀、延,林箐绵密。民生长不识吏,盗薮也。国家同仁子育,驯复纵,乃者连寇漳、泉。嘉靖癸未(嘉靖二年,1523年),深入于莆,已乃遁。事闻,议备兵于泉。是冬,尤寇入永福,闻备兵而退者三。

  甲申(嘉靖三年,1524年 ),大巡按延,授方略擒斩四百而畸,尤寇靖。按汀,汀寇又靖;按泉,饶汀寇适入永春,君偕守巡廷用议选锋周视饷,泉守、尹晋江张文宿隶焉。视师,尹永春柴镳、南安颜容端、德化梅春、安溪龚颖,幕同安周惟隶焉。武臣孟英与材官议士过使者流又隶焉。汀兵备俊民尹黎艮提龙溪之兵,来隶总镇、藩臬,又选会城之兵会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高越》)

  腊月丙辰,寇自南桐趋九斗入龟洋,奔小尤中。我兵翼击。庚申连战连捷,擒斩百六人,贼无一漏,被虏遂生。还袭永定宿城三十有七人取之。士民大悦曰:‘壮哉公!师不越逐费不及民征不逮远捷而神,乃是刘珙之平郴寇,虞允文之遏金兵,功儒生为烈者也。’群言之越文宿靖记。

  噫,韪矣!昔蜀人像益州请记苏洵谓:‘无待于像。’然竟记之。闽固殂豆君者,况记乎!然又谓:‘民易治,急而生变,虽齐鲁亦然。是固三边骄子,亦均之民也,奚自而齐鲁之。记膚公为贼念焉。’

  嘉靖乙酉(嘉靖四年,1525年)仲春望日”

  嘉靖四年

  嘉靖四年乙酉(1525年),漳州、泉州又合兵进击 广东、汀漳农民军残部。至七月,农民军残部仅存93人被驱入兴化,兴化、泉州共合兵数千攻之,相持数日不能取胜,农民军自行撤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

  “(嘉靖)乙酉,漳、泉复合兵战于霞村,掳漳州府通判施福,俱赎回。

  贼(指“广东、汀漳盗”)仅九十三人,狡而狠,七月入兴化,杀掠甚惨,兴、泉合共兵数千攻之,辄败,相持数日,不能获其一矢,饱欲始去。 ”

  嘉靖十二年和十七年永安农民武装两次进攻安溪

  嘉靖十二年

  嘉靖十二年( 1533年)八月初五日,永安农民武装攻占安溪长泰里(今参内乡),后又3次进攻崇信、新康等里,泉州府同知李东、通判柯迁等督兵镇压。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嘉靖)十二年八月初五日,永安寇攻劫长泰里。是年凡三至崇信、新康等里,杀掠甚惨。本府同知李东、通判柯迁督兵平之。”

  嘉靖十七年

  嘉靖十七年(1538年)十月,永安农民武装进攻安溪感化、龙兴等里,安溪知县殷楘督兵镇压,在石珠岭捕获义军二总、三总。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嘉靖)十七年冬十月,永安寇劫感化、龙兴等里,知县殷楘督民兵追至石珠岭,获其二总、三总。”

  嘉靖廿五年安溪陈日晖起义

  嘉靖廿五年(1546年) ,安溪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剧寇”陈日晖聚党据覆鼎、大小尖山(金谷乡洋内村与湖头镇山都村交界处)、白叶坂等地安营扎寨,出掠安溪、南安、永春、龙溪、长泰、同安诸县,义军劫富济贫,官兵不能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覆鼎山》、《泉州史迹·小尖寨、白叶坂寨》)

  嘉靖廿六年(1547年)冬,义军进攻安溪后,直捣同安郭外。福建参政吴鹏、福建按察司佥事、分巡兴泉道余爌率兵镇压,义军撤回安溪。余爌率部紧追,进迫白叶坂口,义军与之相持近1个月,后被镇压失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余爌》)

  为防后患,官府于嘉靖廿八年 (1549年)在安溪县祥华乡白叶坂村建造1.3万平方米的白叶堡城堡,共百余间,调泉州卫官军200人,和源口巡检司添额兵员100名,屯守驻防,今尚存遗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 ·白叶坂寨》)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嘉靖)二十六年剧寇陈日晖聚党据覆鼎山、大小尖、白叶坂诸峒,不时出掠。参政吴鹏与督饷佥事余爌按兵捣其穴,擒其二百余人,遂平之。遂置白叶堡以备寇害。惠安兵部侍郎张岳作《平寇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嘉靖卅八年同安农民武装进攻安溪龙门

  嘉靖卅八年(1559年)四月二十八日,有农民武装百余人,自同安进攻安溪依仁里(今龙门镇),被典史姜衮督兵俘斩。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嘉靖)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有贼百余自同安来依仁,劫掠林浩家。典史姜衮督兵擒斩之。”

  嘉靖四十年

  汀漳农民武装出没永春、德化

  嘉靖四十年 (1561年) 汀漳农民武装出没永春、德化。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

  “(嘉靖)四十年五月,汀漳盗自永春崎安流入德化小尤中而去。”

  “是年,程乡河坝汀漳诸贼首苏阿普廖铣赖宗藩等连续出没,无有宁日。一月抄掠四五次,庐舍焚毁一空,民死不可胜计。田地荒芜,每米四升,银钱一;盐三斤,银钱一。 ”

  饶平、永定农民武装袭安溪

  嘉靖四十年(1561年)九月初,广东饶平农民武装300余人,伪造兵巡道“捕贼虎牌”,进驻安溪县治。初五日,马三岱欲劫掠饶平农民武装资财,引“倭寇”与农民武装大战于县治前十字街,马三岱被打败后逃走,饶平农民武装杀死“真倭”10余人。

  ·康熙《安溪县志·12·疆圉险要·弭患》

  九月初间,又有广饶贼三百余人,伪给捕贼虎牌于兵巡道,来驻县治作贼。

  至初五日,马三岱复来出哨,闻饶贼剽掠有赀,欲并而有之,大战县前十字街,三岱等败走,时饶贼亦杀真倭十余。

  是月,永定农民武装首领清江总又率千余人袭击安溪。

  该年,安溪县治及城内社稷、山川、邑厉三坛毁于兵燹。

  永春吕尚四起义

  吕尚四,明·永春县六、七都(属今蓬壶)人。

  【抗倭】

  嘉靖卅九年(1560年)四月倭犯永春;六月再犯,啸达埔,被吕伯三吕尚四率乡兵截杀;为御寇,吕伯三吕尚四进一步扩大乡兵队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嘉靖)四十年辛酉……正月,(倭)历劫晋江屿头、沙塘、陈坑、石菌等处。分巡佥事万民英募永春蓬壶吕伯三与)吕尚四等,(二月)兵至石菌,与贼战,败死者五百余人吕伯三也为贼所杀)。千户王道成委罪于吕尚四吕尚四遂萌逆念而回。”(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倭患·嘉靖年间泉州成为“倭患”重灾区·明嘉靖四十年》、《泉州人名录·万民英》)

  【聚众反】

  当年夏,吕尚四回乡,道府还“仰县追纸甲”。时县无正官,又值荒年米贵,吕尚四和八乡的潘文备等拒命,组织了八乡潘君禅、锦斗林文焕、五斗赵天龄等起义造反,是永春县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农民起义,聚众万余,“邑诸良家子弟归者十九。”

  【陷永春县城】

  民国《南安县志·卷49·杂志3·纪兵》:

  “是年(嘉靖四十年),叛民吕尚四党与巨万,将攻永春,致仕教官蔡钟等,生员刘梦麟等,各捐金饷兵四百余人,日操夜守。贼避之,取间道往南安。

  于是县坊太平、东关十九都兵共一千五百余,皆来应典史侯爵调度,密约德化,克日捣巢。适知县林万春力主招抚之,散民兵,而永春(闰五月十六日凌晨)遂陷,执万春去。”

  【攻南安城】

  民国《南安县志·卷49·杂志3·纪兵》:(嘉靖)四十年五月,(南安)诗山民褚铎与其党林耿陈子国又作乱,合永春贼吕尚四攻南安城。知县夏汝砺率士民协力固守,卒以获全。

   千户王道成往抚之,不听,执道成去。”

  攻德化县城

  民国《南安县志·卷49·杂志3·纪兵》:

  “指挥欧阳深受檄,委督兵追获贼党,(六月初三日)林耿乃入寇德化(县城)。知县张大纲率兵出战,大破之。(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深》)

  适郡人徐用恺为贼营医,素有心计,预结大姓尤万教等,乘贼败,纵火焚巢,释知县林万春、千户王道成,操戈以应。”

  【投倭被杀】

  民国《南安县志·卷49·杂志3·纪兵》:尚四计穷投倭,为人所杀;褚铎亦为永春所擒。二贼悉平。”

  吕尚四之兄吕尚二和部属任文焕等坚持斗争,至隆庆元年(1567年)失败。

  嘉靖四十一年和四十三年广东农民军进攻泉州下属诸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二月,广东陈绍绿率农民武装3000余人进攻安溪、永春、德化,后被官兵招抚。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广东大埔人蓝松山余大春率农民武装进抵永春,与香寮客 (香寮地名,在今漳平) 苏阿普范继祖等会合,联兵进攻德化。

  隆庆元年仙游苏校萧学寿农民军突入永春蓬壶

  隆庆元年(1567年)九月,仙游苏校萧学寿率农民武装300余人突入永春蓬壶,欲联合吕尚四余部,为永春知县谢裘所镇压。

  万历十五年赵天王在永春起义

  万历十五年 (1587年),赵天王在永春小姑南山庵聚众起义,不久失败。

  万历四十七年永春丘峰岩起义

  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林君泽张心吾黄明夏等聚众在永春丘峰岩起义,被官兵剿平。

  崇祯十五年

  仙游林隆农民军流入永春、德化

  崇祯十五年 (1642年) ,仙游林隆率农民武装攻入永春湖洋,流入德化。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崇祯十五年)仙游贼林隆复起,掠永春湖洋,流入大地等乡。时南埕乡民有勾通者,势宦索之急,遂拒捕。宦逼知县自督兵剿之,竟剿一察,邑民皆汹惧,总兵郑□为抚谕之,乃安。”

  南安张六角林隆,安溪吴少子戴厚等起义

  崇祯十五年(1642年) ,南安张六角林隆,安溪长泰里吴少子戴厚等聚众起义,以青巾为号。次年秋遭官兵镇压,余部向防海都督郑芝龙投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芝龙》)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

  “崇祯十五年,南安张六角林隆,又长泰里吴少子戴厚等倡乱,众各数百,号以青巾。诸寇惟最猖獗,破三洋寨,杀戮甚惨;攻感化大寨,不克而去。

  十六年 (1643年)秋,(安溪)邑令施酬素同泉州卫游击洪日升,率兵壮追剿至感德康槌,大破之,斩级数十,擒其首王开等。

  盗势稍阻,各赴防海都督郑芝龙投诚。后吴少子之党藉称赴抚,船过蓝溪,邑众截流尽歼之,而寇遂息。”

  南安林良顺起义

  崇祯十五年(1642年) ,南安林良顺等在革斗栳聚众起义,进永春、德化。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

  “崇祯十五年,郡城宦幹收租虐民,南安民聚众革斗栳,贼因以起。

  魁林良顺率党五千余由永春入德化英山、后格等处焚掳。时承平久,闻贼皆惊窜,无敢御者。知县李元龙遣署捕督兵战于后格,失二人。贼益张,入屯草吉垆,有黄举和尚老张六合等贼应之。

  游击黄日升提兵追捕、杀黄举和尚老张六合于小尤上格。良顺复出,陷山湖寨,攻火烽寨。”

  崇祯十六年永春林尔涵等起义

  崇祯十六年(1643年), 永春林尔涵林从王国志等在姜仑聚众500余人起义,被官兵剿平。

  顺治四至五年抗清农民武装起义烽火连天

  顺治四至五年(南明·永历元—二年,1647—1648年) ,泉州抗清农民武装起义烽火连天。

  尤溪王继忠夜袭德化县城

  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尤溪王继忠夜袭德化县城。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国朝·顺治四年二月,尤溪贼王继忠夜袭县城,各官俱逃匿民家一日夜,援兵始至,继忠搜掠奔回。”

  安溪林艮等起义

  顺治四年 (1647年)六月,安溪林艮响应郑成功抗清,裹素为号聚众起义,旬月发展到数千人,后被总镇韩尚亮镇压失利,转攻永春;九月份义军又发展到1万多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是年,农民起义遍及安溪全县。主要有:陈尔峰起义于龙涓;李连山苏乔林起义于感化;张鼎柱倪怀池起义于来苏里。清将邵惟真孙光翰率兵陆续击败各路义军,义军余部坚持斗争近10年。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2·疆圉险要志·弭患》:

  “(顺治)四年,海警频闻。

  六月间,林艮等聚众,以裹素为号,旬日至数千。旋为总镇韩尚亮所破,遁窜永春。九月复炽,众几盈万。

  又南安杜宗文、同安林祚陈藩等继至抢劫。陈尔峰起于龙涓,李连山苏乔林起于感化,张鼎柱倪怀池起于来苏,邑里沸腾,几无净土。赖有防将邵惟真孙光翰之勇谋,破林为于曾坑渡,围杜宗文于仙洞寨,追林艮等于光德东青隔,斩陈藩于澳江。最骁勇,被诛,贼颇丧气。

  是年之腊,孙光翰直抵赤岭老营,未能剪纷裂之势。

  五年戊子(1648年)以后,山寇倚乎海兵,借派饷为延掠者,盗伙蜂起,邻里秦越。所恃邑中兵壮,锐锋声震。兼以乡壮向导,随在扑灭者,不可胜数。

  至丙申年(顺治十三年,1656年),有弃帽顶寨故巢,投诚于海澄公黄梧者,题为后镇都督,旋授海澄城守,百姓始得安枕,不独安溪为然也。彼反侧子亦兔脱而远遁,绝无势援。僻陬虽有小丑如李高等,不旋踵而授首。

  ……其有功于安邑者,惟邑令徐腾鲸之复任劳来,韩晓之重建城池,详在传记中,固昭昭听睹间也。”

  永春民众起事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永春知县潘际昌横征暴敛,永春民众奋起反抗,联合大田县林艮部众于十二月初三日攻破县城,杀潘际昌及训导胡万鉴

  南安庄廷书张益攻占德化县城

  顺治四年(1647年)九月,南安庄廷书张益率义军万余人攻占德化县城,杀知县黄琮。至顺治五年(1648年)冬,清·右路总兵马得功才率兵重占县城。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

  “(顺治四年)九月,南安寇庄廷书张益率众万余围县城,毁文庙,焚冲霄塔、云龙桥,割禾为粮,沿乡派饷,城中食罄茹草。时七邑皆有啸聚,援兵难行,守将弃城遁,知县黄琮遂遇害。群寇入城掳掠,廨署、民庐焚毁靡遗。

  邑逾年无官,贼亦自相屠杀,各乡皆练乡勇以自保。

  五年冬,提督马得功统兵恢复,张益庄廷书等相继授首。”

  同安林祚陈藩农民军相继进攻安溪

  顺治四年 (1647年) ,南安杜宗文,同安林祚陈藩等率农民武装相继进攻安溪。

  反清义军进逼惠安县城

  顺治四年 (1647年) ,反清义军进逼惠安县城,被清军韩尚亮部击退。

  永春陈邦哲起义

  顺治五年(1648年)春,永春十九都农民陈邦哲率众起义,攻破湖洋堡与月城堡,没收豪绅财产散给农民。后邦哲兵败被捕,惨遭磔刑。

  安溪龙涓、感化、来苏里等地农民起义

  顺治五年(1648年),安溪县龙涓、感化、来苏里等地暴发农民起义,四月廿三日进占安溪县城。后被清将邵惟真孙光翰率兵击败。

  郑耀星农民军攻打惠安县城

  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廿三日,郑耀星为首的抗清农民军数万人攻打惠安县城。七月被清兵击退。

  顺治十五年德化许于敬起义

  顺治十五年(1658年),德化许于敬交通啸聚于大田、尤溪、永春山谷间的李高起义。次年被乡兵追逼,总兵林忠遣人诱降,杀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

  “(顺治)十五年,叛民许于敬本富家儿,见有以招抚得官者欲效之。时有贼魁李高啸聚于大田、尤溪、永春各县山谷间,于敬阴与交通,遂劫东厝寨,结巢吉岭大尖山。知县何之旭请提镇遣副总督兵捕之。奔,从李高于永春之四五都。

  明年正月,何之旭自率乡兵攻之,复奔入德化。追之益急,遂迎战,杀伤相当。逼之,反为所乘,失数十人,复遁于十八灶。乡兵日夜尾之,投诚。总兵林忠遣人诱令由永春赴泉州投降,县白提镇杀之。”

  康熙十六、十七年漳平蔡寅起义军进攻安溪

  康熙十六年(1677年)四月,漳平县蔡寅劫夺官兵饷银后起事,活跃于漳平、安溪交界处;七月廿五日,蔡寅曾率数千人进攻安溪县城、新康、湖头等地。清·乾隆《泉州府志·卷73·祥异·纪兵(附)》(康熙)十六年……四月,山贼蔡寅以白巾为号,伏苎溪桥,劫夺官兵饷银;遂屯聚数千,掠乡村,两界人被其害。”

  康熙十七年(1678年)四月,蔡寅率数千人包围安溪县城28天。后提督率兵从翁格进援,蔡寅失利撤走。清·乾隆《泉州府志·卷73·祥异·纪兵(附)》(康熙)十七年是月(?应为“四月”),山贼蔡寅又率众攻安溪二十八日,郡城兵至,乃解。”

  时总兵会剿,蔡寅军大败,转投郑经清·乾隆《泉州府志·卷73·祥异·纪兵(附)》“时总兵会剿,捣其穴,遂至仙人旗山下,大败之,贼始逃散;蔡寅入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经》)

  康熙十八年安溪红巾军起义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年),安溪红巾军起义,游击同安,被官兵击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康熙)十八年己未,有红巾贼众以千计,由安溪来同安,沿乡焚劫,官兵击散之。 ”

  康熙四十九年漳平陈五显在安溪起义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漳平陈五显 纠集张振王富苏标等聚众2000余人,在安溪还一里太湖岩聚众起义。

  陈五显等人起事的原因,在于时大饥荒,岁歉收乏食,粮商富户又屯粮不出售。清圣祖实录·卷246》 (中华书局《康雍乾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载“清·康熙五十年五月乙酉二十一日谕大学士等”云:陈五显各处贴揭帖,揭帖内称……‘若各处富户,不将屯积米石粜卖,我等必抢夺’等语……伊等原非盗贼,因年岁歉收乏食,不得已行之耳。若即官兵征剿,未免又生一事。朕意遣部院大臣侍卫径行招安,即可平服。”

  陈五显曾出击永春、安溪、德化、漳平等县。康熙五十年(1711年)兵败,溃退安溪天湖岩。十月, 兴泉道佟沛年、守备余健、安溪县令辜文麟率兵镇压,四面合围,农民军先后归抚,太湖岩被毁。陈五显就抚后被解送京师杀害。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康熙)四十九年,岁洊饥,十一月漳平盗陈五显聚众二千余入德化,劫赤水格街,攻陈吴寨,掳人勒赎。官兵追索数十日,至尤中里漈头洋与贼遇,总统戴口驰据高阜发炮,贼亦发炮,我兵有大松数十为蔽。知县王调元率乡兵合战,贼多死伤。涂家寨正临其右,连发百子铳数门击之,遂奔溃,遁入安溪之天湖岩,势穷就抚,械送京师伏法。”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朱批奏折》(《康、雍、乾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载:“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十七日闽浙总督范时崇等奏:‘窃思永春、德化匪类聚众扰民,虽经解散,尚有陈五显惧罪潜逃,伏处深山,未能即获……陈五显见臣等牌内,皆乞其代请饶命,始肯来归……已于十月二十六日据差去各员,将陈五显等二十一人一并押解到省。’”

  康熙六十年安溪陈洛郑坚暴动

  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台湾朱一贵(福建漳州人、台湾罗汉门[今高雄市]农民领釉)率数万农民起义,迅即攻下台湾府城(今台南),占领全岛(除淡水外)。泉郡骚动。

  五月,安溪县常乐里(今剑斗镇)陈洛郑坚聚众在天湖岩暴动,以响应台湾朱一贵起义,又啸聚于永春石鼓岩,流掠德化。未几,遭官兵镇压而失败,并被捕送泉州府杀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康熙六十年,朱一贵据台湾作乱,泉郡骚动。总督觉罗满保、水师提督施世骠旋讨平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世骠》)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盗贼(附)》:(康熙)六十年五月,台匪朱一贵倡乱,有奸民陈洛郑坚等闻警窃发,啸聚于永春石鼓岩,遂流掠德化近山诸村落。知县熊良辅请官兵捕之,复亲率乡兵穷追,贼势遂蹙。俄而台湾告平,贼党旋散,执获贼首解赴泉州府枭示。自是德邑永宁。”

  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林爽文起义,提督任承恩率兵由晋江蚶江渡海入鹿港征战。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陕督福康安又统兵由晋江渡台将其镇压下去。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滋事,提督任承恩率兵由蚶江渡入鹿港征战。五十二年六月,陕督福康安为将军,统兵由晋渡台平之。”

  乾隆五十七年同安苏叶农民军游击安平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七月,同安苏叶农民军进击安平(今晋江市安海镇),并游击兴化、泉州、永春、德化、长泰,遭泉州摄理知府墙见羹镇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同安匪徒苏叶寇安平,事觉,余党僧佛赐罗赐等肆掠兴、泉、永、德、泰,泉州府墙见羹率兵拏获问罪,安平乃免。”

  咸丰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泉州的响应

  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等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至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南京)陷落,史称“太平天国运动 ”。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到咸丰七年(1857年),泉州出现一系列响应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

  咸丰二年

  咸丰二年(1852年)八月,太平军占领湖南郴州,进攻长沙,清廷调泉州、漳州及汀州兵前往湖南救援。

  咸丰三年

  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永春州学训导翁宗琳奉命创办“团练”以防“会匪”

  四月初六,闽南小刀会在同安灌口起义,随后占领漳州、厦门、同安、安溪等地。

  四月十五日,晋江三合会首领、东石人蔡俭响应小刀会起义,率众千人占领安海。八月攻泉州府城,未克。后失败被捕遭害。

  四月,红钱会首领林俊率数千人在永春金峰山起义,先后攻克德化、永春、永安、大田、尤溪、沙县、仙游等7县,围攻延平、兴化、泉州三府城及南安、惠安二县。(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俊》)

  四月,邱二娘林杯领导惠安西部农民在笔架山高明王宫起义义军活跃在惠安、仙游、晋江等县边境配合红钱军。(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邱二娘》)

  夏,南安罗东人潘榜潘宗达在罗溪、炉内发动农民起义。八月,潘宗达率军配合红钱军攻克仙游县城,杀知县黄曾惠,改仙游县为兴明县,宗达出任知县。3个月后,清军反扑,义军主动撤出。

  五月初旬,安溪“乌钱会”首领彭格陈圣(或作“陈盛”)、吾都陈羡兰等人,响应太平天国,聚众吾埔,公开竖旗,率众攻陷安溪县城。后失败,为官府通缉,潜逃实叻(新加坡)。(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圣》)

  冬,清廷令福建巡抚王懿德和以在职御史奉诏回原籍的泉州人陈庆镛办理“团练”以镇压农民起义军 ,陈庆镛即在泉州西街建立团练总局,筹划镇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庆镛》)

  咸丰四年

  咸丰四年(1854年)年初,总兵钟宝三率官兵5000人包围退守永春福鼎帽顶寨的林俊红钱军。三月八日夜,寨内粮草被安溪湖头练总李维霖 收买的内奸焚毁。三月十二日,清兵发动进攻,林俊被迫放弃帽顶寨,率部二百余人 退守南安炉内一带。

  四月二十四日,邱二娘胡熊率义军进攻惠安县城,泉州府派兵赴援,未克退走。

  十一月,闽北红钱会首领黄有使在永春州被捕就义。

  咸丰五年

  咸丰五年(1855年)五六月间,由于叛徒出卖,邱二娘在惠北后坑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十四日,被御史陈庆镛在泉州南校场凌迟处死。年仅22岁。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林俊为烈王,红钱军成为太平军的一个组成部分。

  六月初八,红钱会林俊潘宗达攻下尤溪县城,杀死知县金琳

  咸丰七年

  咸丰七年(1857年)一月,安溪等四姓聚众3000多人起义,随后义军攻占漳平县盖洋的温坑峪等地。常乐里(今剑斗镇)郑坚陈洛亦聚众起义,未几遭镇压被杀。清·把总林朝雄率兵勇围剿被杀,义军乘胜进攻漳平县城。

  四月,林俊潘榜潘宗达义军围攻南安县城及泉州城,未克而退。随后,林俊挥师北上,欲与入闽的太平军会师。七月二十一,在顺昌县仁寿乡仁寿桥被地方团练开枪击中,落水身亡。

  咸丰十一年永春、安溪农民暴动

  咸丰十一年(1861年),永春代理知州陶绶锦以办案为名,下乡肆行勒索,被西向乡民杀死。事发后株累甚众。

  同年,安溪县永安里(后垵)谢拈为首的乡民屡次抗粮抗捕,遭驻同安记名总兵杨和贵率兵镇压,屠杀70余人。

  同治三年永春刘光居、南安谢险起义

  同治三年(1864年),永春刘光居、南安谢险聚众据鹤山寨起义,活动于永春、德化、大田之间。闽浙总督左宗棠派兴泉永兵备道朱明亮率湘军入永春镇压,屡遭失利。永春知州周式濂用反间计诱杀刘光居谢险走脱,后被友人出卖,在福州被捕杀害。

  同治四年永春民暴动

  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永春州城隍庙东设立税厘局,征收“厘金”。吏役欺凌百姓,激起民愤,上场颜必魁带领民众进行抗捐斗争,纵火烧毁税厘局。

  兴泉永兵备道朱明亮率湘兵入永春“剿办”。八月十八日,湘兵围攻上场堡,杀戮数十人,堡被毁;社山、东山、石鼓等村姓亦受株连,庐舍被毁几尽,数百百姓被害。永春知州周式濂主张安抚,被革职,披枷带锁解送省城查办。

  同治十三年杨辅清在晋江县被捕就义

  同治十三年(1874年),原太平天国辅王杨辅清逃亡海外归来,在晋江县被叛徒马融出卖,被捕后就义。

  ·光绪德化陈拱抗盐税斗争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德化县爆发陈拱领导的农民反暴抗税斗争。

  陈拱(1857~1893年),又名焕拱”、“开成,字伯垂,清·德化县城西鹏都(今丁溪村坪埔)人,曾参加童生武试;及长,在云龙桥头南端塔雁街(下桥街)经营1间小米店。

  光绪十六年(1890年),永春州刑幕朱林午派亲信翁其珠(又名有光)把持德化县盐局、税局和赤水盐馆,勾结德化知县周廷献,串通土豪劣绅,设“盐册”,以强暴手段专卖“官盐”,价高质次,且缺斤少两,民苦不堪言。

  与丁墘武举人张品隍受民众推举,为首上告至县衙,知县周廷献蓄意诬以“嚣民闹事”,令典史拘禁陈拱。后得机逃脱,继续控诉于州、道,均未得受理。是年农历八月初旬,代表民意上告至省城,连呈30状,省衙不得不派员到永春州衙查询。知州刘朝缙收受翁其珠等人贿银千两,反诬以“恶人作乱”、“蓄意谋反”罪,派兵入德化塔雁街米店围捕陈拱究办。陈拱从店后门出逃,潜抵李山“戴云寺”,得武僧林水(江西人)同情。时陈拱之弟陈众亦寻兄觅迹至“戴云寺”陈拱陈众林水3人遂结义共议抗暴,准备相机举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戴云寺》)

  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下旬,聚众数百人于上涌“法林寺”,众推为首领,林水为军师,陈众为先锋,竖立“举义大元帅陈开成大旗,登坛拜将练兵,择日祭旗举事;广发《反盐税锄恶檄文》,提出“订丙寅,焚盐馆,杀其口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法林寺》)

  八月初二日,陈拱率义兵300多人,由“法林寺”出发,当晚攻占赤水盐馆,开盐仓济民,捉拿苛恶盐吏2名,押至“三公格”枭首,以平民愤。

  义军乘胜进击县城。原知县周廷献连夜逃至永春,翁其珠亦携眷潜逃。初四日,陈拱攻占东岳庙盐、税两局,大开盐仓,分发“官盐”予民,尽焚盐、税两局。初六日,陈拱率义军攻打县城东门,城内武秀才邱旺内应开城门迎接,一举攻占县衙,尽烧盐册。临堂理事,告示安民,不扰市肆。新任知县邵书升率部分官军潜入城内考棚(试院,遗址在今鸣凤桥北端青少年宫与县财政大楼间),暗中勾结、纠合城郊乡兵,于初九日分3路反扑县城东南西3门。南、西2门乡勇同情陈拱,攻城不力未破;攻打东门乡勇在地主、劣绅苏江带领下,从岳美街冲入城内,与龟缩在考棚的官军会合,反扑县衙。陈拱率义军奋起迎击,终因武器简陋、缺乏训练、战斗经验不足,战死90余人;部将罗考为保护陈拱也战死。带领20余名义军孤军突围,退入龙翰、李溪、雷峰一带,后分头至双芹、梓溪、陈坂、黄树林、后宅、东溪等地继续招募义兵,以图再起。

  九月初旬,又招聚义军数百人,于戴云山莲花池誓师练兵。初九重阳日,再次祭旗。十一日,重集于上涌“法林寺”。十五日,经上涌,出小铭,与官军再战于赤水,砍杀官军多人,然终不敌而溃,义军部将王惠遭伏击身亡。陈拱率义军驻扎“戴云寺”休整。

  陈拱造反”事报至省城,旋又入奏京都,光绪帝诏令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带兵1营驻永春州城,入德化围剿。初以招抚,陈拱未受骗,后以白银千元悬赏缉拿,并逼令乡户具保,凡窝藏或知情不报者株连全族。又烧陈拱住宅、祖宇,挖其祖坟。

  至十一月初旬,省城又一再增援数百官军分扎雷峰、长基等地。时陈拱正聚义军于瑞坂官洋,以罗城寨为据点,利用险要地形设伏,派义军讨战诱敌,陈拱林水亲上罗城寨指挥,官军中计大败,死伤无数,有的退入水口一带,有的头目被处分,有的队伍被调离德化。

  陈拱与官军对垒达2个月之久,相持不下。后官军一再增援,又尽耍种种手段。

  光绪十七年(1891年)腊月,陈拱陈众至安溪招募义兵回来,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初一日不幸于科山上格(今属大田县)被诱捕解县,廿六日被杀害于德化城南后埔林。三月,军师林水陈拱外出时,被叛徒设宴灌醉杀害。

  林水陈众先后被害,官军尽力围攻官洋。陈拱突围退至上涌,半路又遭伏击,几经辗转至赤水草村。是年六月十六日,被孙开华围捕于尖山蜈蚣仔厝。陈拱被捕前,母卢氏?悔娘被捕入狱;妻曾氏?前娘(浔中科荣曾丕之女)化装行乞寻夫至官洋与陈拱相会,后亦于逃难中失散,被捕解县变卖。

  陈拱被捕后解省,极遭严刑拷打。光绪十九年(1893)被杀害于福州,年37岁。德化民众感之,捐资于县前岭(即高阳岭)脚建陈焕拱祠”崇奉,并编写《陈拱歌》,广为颂扬。

  陈拱被平定后,泉州提督孙开华、永春知州刘朝缙、德化知县周廷献被革职查办,永春州刑幕朱林午被判处死刑、因逃脱被通缉追捕,把持德化盐局为非作歹的翁其珠被瘐死狱中,翁其珠的幕后主谋翁栋被斩首示众。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拱》)

  光绪廿六年永春陈旺、德化王寮昌准备起义失败

  光绪廿六年(1800年) ,永春大饥荒,陈旺与德化王寮昌准备聚众起义,事泄被害。

  光绪卅一年安溪高义起义

  光绪卅一年(1905年),祖籍安溪大坪福美的台湾抗日志士高扁(后改名高义),从台湾回归大陆,在长泰岩溪湖珠东磜土楼聚众起义,声言“反官不反民”,声势颇壮,常出没于安溪、华安、长泰、同安边境,劫官济贫,清吏难敌,后由安溪知县 谢金元 招安受编。(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