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邑


  古
晋江县城
(附郭)
  古南安县
(丰州)
     ——南安县治丰州沿革。
     ——疆域与里至。

     ——早期小城。
     ——明·嘉靖卅八年始建县城(南安知县夏汝砺始垒石筑南安县城。黄养蒙《南安新城记》。黄潈清诗赞南安新城。洪垣星《崇德祠序》。)
     ——明·万历、崇祯修建。
     ——清·顺治重建(概说。龚必第《南邑祖侯筑城碑记》。)
     ——清·康熙~咸丰屡修。
     ——民国拆毁。
     ——南安县治(县署。谯楼。县丞署。典史署。尉厅。监狱。南安县治原规制。民国廿六年县治迁址溪美。县治旧址踏勘。)

  惠安县城
(螺城。惠安县螺山之阳。)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置县。
     ——疆域与里至。
     ——明·嘉靖卅六年始建城。
     ——屡经葺治。
     ——规制。
     ——民国拆毁无存。

  安溪县城
(凤城)
     ——建城前。
     ——疆域与里至。

     ——城池(明·嘉靖四十一年始建城。詹彬《喜登新城有赋》。朱安期为《记》明·万历前、中期继修。明·万历卅一年辟复古吉字街。明·万历后期相继修治。清·顺治十三年重建。李光龙《清令韩晓重造新城碑记》。清代修葺。民国拆毁。)
     ——县署(明·嘉靖《安溪县志》记。南宋·淳祐余克济《重建鼓楼记》。明·嘉靖詹彬《明令蔡常毓重建安溪县碑记》。清·康熙《安溪县志》记。)

  永春县城
(在泉州西北,县治位大鹏山南)
     ——永春县沿革(唐·长庆二年析南安县地置桃林场。五代·闽国·龙启元年升桃源县。五代·闽国·永隆四年改名永春县。北宋·开宝二年县治迁大鹏山南。清·雍正升永春州。近现代)。
     ——疆域与里至。
     ——城池(旧无城。明·嘉靖四十三年始筑城。清代屡修。兵营与教场。)

  德化县城

     ——德化县沿革(唐·贞元置归德场。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始立德化县。南唐•保大七年划属清源军。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属泉州。)
     ——疆域与里至。
     ——明·嘉靖卅六年始建城(乡绅陈石等倡建。知县邓景武肇建。)
     ——明·嘉靖卅九年缩周长。
     ——嘉靖四十二年倭寇过西门而不攻。
     ——嘉靖四十四年增开北门。
     ——万历十九年增开南门(德化知县丁永祚增开南门。庄国桢《记》。)
     ——崇祯十四年增高城垣。
     ——清代屡修。
     ——民国毁。
     ——2001年复建北城垣。
     ——公署县署。典史廨。儒学教谕署。儒学训导署。驻防厅。分司行署。丞厅。簿厅。尉厅。)

  同安县城(银同城,银城,铜鱼城。厦门市同安区大轮山下。)
     ——同安县沿革。
     ——疆域与里至。
     ——南宋·绍兴始建城。
     ——附:铜鱼石和铜鱼池。
     ——历代屡毁屡修(元、明。清。)
     ——民国拆毁。

古晋江县城

  唐·开元六年(718年),或载开元八年(720年),析南安县东南15个里置晋江县,兼今惠安地。晋江县为泉州附郭,县治与泉州州治同在郡城内。一直到1951年成立泉州市(县级市),县市分设,晋江县治始由泉州城内迁至青阳镇今址。1992年:晋江县改为设晋江市(县级)。(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泉州府城》)

  古晋江县的疆域、里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地理·疆域·泉州府》(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晋江县,附郭。东抵惠安县界,西抵南安县界,广二十七里;南抵大海,北抵兴化府仙游县界,袤(南北距离)二百六十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地理·里至·泉州府》(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晋江县,东至惠安县界二十五里,西至南安县一十五里,南至本县围头巡检司一百八里,北至仙游县一百六十七里,东南至大海一百一十里,西南至同安县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惠安县五十五里,西北至德化县一百八十五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江县,附郭;今编户百二十九里。”

古南安县(丰州)

  南安县治自古以来在丰州(今南安市丰州镇),位于今泉州城区西北5公里、晋江中游的北岸。直至193612月,南安县治才迁到南安溪美今处。

  南安县治丰州沿革

  早在原始社会,晋江中游北岸、今丰州一带就成为集落,原始人以渔猎为生。汉属冶县地。

  三国始,今丰州址即建立行政中心,到唐朝的近500年中延续存在,然名称却有6次变动: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东安县,属建安郡。时即在丰州建置一个小城,作为东安县县治。

  ②晋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属晋安郡。

  ③梁在丰州置南安郡。

  ④隋废郡,改南安郡为南安县,初属泉州(州治在今福州),后属建安郡。

  ⑤唐初置丰州于今址,丰州地名自此始;贞观(627—649年)初废。

  ⑥圣历二年(699年)置武荣州,以丰州为州治。这一期间,无论名称如何改动,以今丰州址为行政中心的官府所管辖的区域,一直都包括木兰溪、晋江、龙溪三个流域,是闽南的中心。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城池》:“南安县治在府城西十五里,古武荣州也。”

  唐·久视元年(700年),由于海外交通发展,而丰州属内陆港口,地面狭窄,交通不便,武荣州治即向东南南移5公里今泉州城区,建置新城,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4县;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此后,泉州成为新的政治经济中心,丰州逐渐失去其重要性,沦为一般的南安县城。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汉冶县地。三国·吴置东安县,属建安郡。晋改曰晋安,属晋安郡。宋、齐因之。梁置南安郡为治。隋废郡,改县曰南安,初属泉州,后属建安郡。唐初置丰州于此。贞观初州废。圣历二年为武荣州治,寻改泉州。开元(713—741年)中,州治晋江,县属焉。后因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南安故城》:

  “南安故城,今南安县治。

  本汉·治县地。

  沈约《宋志》:吴立,曰‘东安’。晋武帝改名‘晋安’。

  《晋志》:建安郡,领南安县,旧曰‘晋安’。

  《元和志》:南安县东北至州十八里。

  《九域志》:县在州西十三里。

  《府志》:宋·大中祥符(1008—1046年)间始建,治在莲花峰南。元·至大三年(1310年)迁郡城西,至治二年(1322年)仍复旧所。

  按:《隋志》:南安县名始于隋改,而《元和志》谓陈立为南安县,二説不同。《元和志》县字当是郡字之讹,盖陈立南安郡,及隋平陈,郡废,而移其名于县耳。”

  1936年12月,始将南安县治从丰州迁往南安溪美。

  疆域与里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地理·疆域·泉州府·南安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南安县,在府城西十五里。东抵晋江县界,西抵安溪县界,广七十三里;南抵同安县界,北抵永春县界,袤(南北距离)一百七十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地理·里至·泉州府·南安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南安县,东至晋江县一十五里,西至安溪县七十五里,南至同安县一百二十里,北至永春县一百里,东南至福全千户所八十里,西南至本县康店驿六十里,东北至惠安县六十里,西北至仙游县二百一十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南安县,府西十五里。东北至兴化府仙游县百七十里,西北至永春县百里。”

   早期小城

  早在唐朝以前,丰州应建有小城,后废。1950年还发现有唐朝子城砖,但具体无考。

  宋代,在南安县治周边建有明远楼、应魁亭、绿野亭。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南安县》:

  “明远楼,在县治之左。宋·郑丙有《新建楼记》。”

  “应魁亭,在县治前武荣坊之南;宋·大观二年(1108年)主簿朱廷杨建。”

  “绿野亭,在县治前半里许。取古诗‘春回绿野家家酒,风软甘棠处处花’之意以名;宋·大观二年 ( 1108年 ) 主簿朱廷杨建。 ”

  明·嘉靖卅八年始建县城

  南安知县夏汝砺始垒石筑南安县城

  明·嘉靖卅八年(1559年),南安知县夏汝砺始垒石筑南安县城,即丰州城,时城垣周长774丈,高2.16丈,设门4。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用石铺马路700余丈,开城壕之未通者200余丈,引万石陂水环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万石陂》)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县无城,嘉靖中备倭患,因甃石为城,复浚濠焉。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四十八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南安县城》:“南安县城,周七百七十四丈,门四,引万石陂水环城为濠。明·嘉靖三十八年甃筑。”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城池》:

  “旧无城,明·嘉靖三十八年倭寇警,知县涂光裕失守,夏汝砺继之,始甃石(“甃石”:砌石,垒石)为城。城辟四门:东曰‘熙和’,西曰‘平城’(?应为“平成”),南曰‘文明’,北曰‘拱华’。门各有楼。有月城,周围七百七十四丈有奇。堞二千四十四,敌楼七,窝铺三十六。

  四十三年,用石铺马路七百余丈;开城壕之未通者二百余丈,引万石陂水环城,会双阳、九峰之水,襟达于鹏溪陡门,绕学宫前,入黄龙江之大溪。”

  黄养蒙《南安新城记》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收录时人黄养蒙《南安新城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养蒙》),文曰:

   “南安新城记(明·黄养蒙,进士,侍郎)

  凡郡邑之有城池,所以宿兵,守御,防宄(“宄”:奸邪之人),古之制也。顾承平之世视为迂缓,而识治者每先之。

   南安旧为武荣州,后改为邑,以隶郡。郡之属,惟南安居上游,为郡襟喉地,最重而要。

  当元·至正(1341—1368年)间,以罹兵火,侨寓郡治,尝一议筑城而罢。

  明兴,垂二百年,又尝屡议之而又罢。盖自先朝以来,休养日久,民生不见兵革,故议者成以是为过计。

   嘉靖戊午岁(嘉靖卅七年,1558年),倭入犯且急,先令光裕申议举行,未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会贼破县,民居荡毁,于是天子震怒,易置守土之臣,侯以谪去,而广右汝砺自通城简来代,侯至,怃然曰:‘城固当筑,虽劳民亦佚道(“佚道”:使百姓安乐之道)也。’乃力请于上官,咸然之。

  于是度地,正方程,工计费。维时兵事方兴,公私告匮,首请发公帑之羡,约得金七千有奇,而复以阖邑之丁田与税地之金济之。群材胥具,众工毕集。侯乃躬率士兵,祇告于神曰:‘汝砺承简命守兹土,夙夜为民祇惧(“祗惧”:敬惧谨慎),肇建斯城,有敢徇私者,神其殛之。’又合士民谕之曰:‘余为南安,用图永逸。凡诸劳费,非为若厉,所不与同心者,众共弃之。’复申饬于众曰:‘惟兹大事,尽慎厥初。惟石必巨,惟土必固,惟基必深,乃庶其无后悔。’于是执役之徒受命,罔敢不恪。

  经始于嘉靖己未(嘉靖卅八年,1559年)秋七月,以辛酉(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告成。其垣墉之坚厚完固,皆足以垂不拔;而合闉(“闉” :城门雉堞之峻,栋宇扉闑(“闑”:门橛,古代竖在大门中央的短木)之崇,又皆焕然华丽,重威肃观。下逮城壕、马路、堤岸、桥梁,与夫防御之具,莫不综理经画,曲得其宜。盖自是南人乐帡幪(“帡幪”:帐幕之类的物品)之庇,而百世享金汤之利矣。

  余尝综其始终,以为侯之功其不磨者三,而其难有四:

  始邑遭倭患,民庶流移,井里萧条。自侯城成而民还故业,世享其利,是功在南邑,一也。

  邑距郡十里,凡薪蒸粟米之费,郡所取给诸邑者,皆由南安而达。自侯城成,诸邑通道,郡无咽喉之患,贼亦不敢西向而窥伺,是功在郡城,二也。

   永春、安溪、德化,皆僻介万山,贼至则群窜郡城,人多积少,其势易困而难久。自侯城成,可以捍蔽诸邑,贼有腹背之虞,则不敢越我而攻,是功在邻邑,三也。

  然当侯之始事,民多不便,或则谓邑多水患,兹举必罔功,是其为说善能惑人,若是者难。

  郡惟晋江附郭,诸需皆晋出,而利于协济者则欲入邑于郡,曰:‘是可与晋并力固守,且多省费。’于时一和群咻,而持议者方盛其气,力以相撄,若是者难。

   遭时诎乏(“诎乏”:困乏),大工遽兴,急之则胥怨以谗,而参以不与者之心,则其说易行而谗易入,若是者难。

  兴事之初,不免坏室庐,毁田地,存此伤彼,则不无不平之憾,而怨谤由生,若是者难。

   夫侯履孤危之冲,际众难之会,使其心少一疑阻,未有不为其所怵而夺者,而侯独断然为之,从容周悉,竟以成功,岂非卓尔有立者哉!

  侯既擢守福宁,邑之士民相与建碑以颂侯德,而以记来请。余因备列其始终之端,以付诸石,使人知侯所以成功者,其难如此。

  侯姓,讳汝砺,乡进士,广西融县人。”

  黄潈清诗赞南安新城

  城成,邑人黄潈清作四咏以纪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潈清》)

  民国《南安县志·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喜南安新城讫功,城扁四门,曰‘熙和’,曰‘拱华’,曰‘文明’,曰‘平成’,作四咏以纪之(七古)(黄潈清):

  ‘熙和门外双阳山,逶迤十里开名寰。新城百雉中屹立,夹龙两水会前湾。邑中父老相顾语,昔年沟壑今粒餐。南安之民今复安,孰知此功成独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双阳山·泉州双阳山》)

  ‘拱华门外峰如莲,八石天开势自然。此华万古称不老,直待夏至倍增妍。维昔濂溪爱此华,为与君子相比贤。孰知我公百世功,直与此华同贞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莲花峰》)

  ‘文明门外紫帽峰,上有高塔凌苍穹。长溪西来走其下,汪汪百顷蟠黄龙。新城控带平原上,水若增深山增崇。我欲题塔拟殊绩,愿借巨笔如长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紫帽山》)

  ‘平成门外九日巅,捧驾寺中祝万年。南安新城今鼎建,卜与皇图历亿千。东峰相西高士,勋德及民孰公前。年年九日人登高,应有重刻岘山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

  明·万历、崇祯修建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城池》: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知县袁崇友为增高三尺,四隅添设角楼四座。

  三十二年(1604年)地震,城堞多圮,知县周绍祚修之,改角楼为‘潮音阁’、‘关帝庙’、‘聚星阁’、‘玄天阁’。

  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吴廷谏复增修之。

  【1956年在丰州村东门发现有阴刻“月城”字样的城砖,应为万历(1573—1620年)间增高城墙的遗物。】

  崇祯三年(1630年)冬,知县李九华以洪水荡坏重修。

  十四年(1641年),知县韦克济复增高二尺。”

  清·顺治十三年重建

  概说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南安县城》:“本朝·顺治十三年……屡修。”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城池》: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海疆警急,当事者撤防兵及县官入保郡城,海寇遂阑入(“阑入”:擅自闯入),劫掠一空,堕城以去。

  十三年(1656年)春,知县祖泽茂即原基重建,改‘熙和’曰‘富春’(今东门富春地名至今犹存),‘平城’曰丰乐’,‘文明’曰‘武荣’,‘拱华’曰‘长寿’,盖即以邑内四铺之名名之,建楼如旧;周九百五十九丈(3196米),高二丈七尺(8米);敌楼六,铳台一百七十有六。惟堞仅得旧数之半(1022垛),并二为一,以省守者。”(城墙外设有护城河。)

  龚必第《南邑侯筑城碑记》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收录龚必第《南邑侯筑城碑记》,文曰:

  “南邑侯筑城碑记(清·龚必第,进士,推官)

  武荣,故丰州地,滨海依山,夙称淳厚。旧无城,创自汝砺,始嘉靖之季倭寇内讧,乃以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秋兴工,越辛酉(嘉靖四十年,1561年)夏告成。阅今百有余年,邑居聚落,安堵无恙。

  壬辰(顺治九年,1652年)春,关东祖泽茂莅兹土,敬士抚民,百凡励精,沐浴歌咏者非一日。甲午(顺治十一年,1654年)冬,寇氛匪茹,变生意外,城之坏,盖似有气数焉。侯目击心恻,议筑新城,爰酌诸里役,计见年之丁米,扣全年之供应以充工资,而即以下年接役焉。上无烦于公帑,下无损乎锱铢,遂不日报竣,殆若有神助者。侯经营课督,心力俱殚,周遭行视,划若熨若,雉堞门楼如旧,隆巩倍之。邑父老爰锲石以颂侯遗爱,窃心慰焉。

  经始于丙申(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初五日,告竣于二月二十日。为门四,耸以高楼,数如之;为敌台六,为炮台百七十有六,为垛子八百五十有九。高二丈七尺,周围九百五十九丈,木瓦灰石之材以数计之。缩捄度削之役,以工计之,费实不赀(“不赀”:不可计算,不可估量)。然皆情协众擎,谊切乐输。陾陾冯冯(“陾陾冯冯”:众多貌),迄用有成。

  昔人云:‘众志成城。’今也众力成城。夫用力之难也,百倍于志,则能用其力,犹之能用其志也。今我侯能用其力,兼能用其志焉。以是知我侯岂弟子惠之深,而吾邑风俗淳厚之犹旧也。是为记。

  侯讳泽茂,号滋渊,岁进士,关东人。”

  洪垣星《崇德祠序》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南安知县祖泽茂在原基重建南安邑城竣,武荣民众建崇德祠祀之,洪垣星为作《崇德祠序》,颂明·嘉靖南安知县夏汝砺始建、清·顺治祖泽茂重建的功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垣星》)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序》收录“崇德祠序(洪垣星,进士,主事),文曰

  “武荣旧无城,创自我侯始。越百余年城已坏,而复完则自我侯始。

  上世士愿工朴,商悫女憧,熙熙然安堵也。武荣犹有古遗风焉,故诸郡邑皆有城,而武荣独无。迨嘉靖(1522—1566年)之季,倭寇内讧,遍地蝟毛,而武荣乃苦无城。侯莅兹土,爰始创之,民藉以安。从而祠之,用报功也。迄今阅数世,民犹颂德不衰。

  迄丁亥(清·顺治四年,1647年)以及甲午(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七八年间复为贼所窥者三。已而为所隳,旋遁去。邑之人相率请侯调兵来集复焉。亡何而市虎横行者且三数计,而武荣又苦无城。侯恻然谋劝告输于里老,咸欣欣愿从也。爰仍故址,经始于丙申(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岁朝之五日,报成于二月之二十日。陾陾(众多貌)登登,百堵皆兴,较之旧尤加壮焉,而民又藉以安。

  夫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哲前言之矣。侯之创斯举也,实与古哲有同心焉。独计以九百五十丈之城,而成功仅四十有五日,虽古‘子来,不日成之’(语出《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义,何以过是?

  余适公会于里社之次,邑父老相率告以故。余跂然曰:‘有是哉!古之有祠也,修明圣教则祀之,效忠国家则祀之,有功民社则祀之。今侯兴复城墉以卫民生,殆于国家民社兼之矣;而且捐修文庙,为后学倡,圣教亦藉修明焉,则祠之也,其谁曰不宜?’于是鸠工会计,经费三百余金。富者效资,贫者效力,乐输者惟恐后。

  里语有云:‘今之死于寇、死于疫、死于财者,比比有也,而独不能死于贫。’武荣民贫已有极,偏地得邀庇于贤父母。即我辈自多难以来,濒死者数,亦几几乎以贫而幸免。所赖贤父母之力,尤居多焉,殆真所谓不能免于贫者乎?岂造物者别有深意,将所云劳苦空乏、拂乱动忍者,其谓是欤?则相率而乐输也,又谁曰不宜?而况夫比闾(泛称“乡里”)之众,席庇我侯,已阅数载,或以恩,或以义,有不容自后者乎?

  昔之祠侯也,以报功也;然功犹有涯,德无涯也。今之祠侯而仍因侯旧,以经始也。虽侯亦藉侯而益彰焉,匪惟报功,实以崇德也。爰额之曰‘崇德祠’,不亦可乎?后有同心者,应共勉之。

  是为《序》。”

  清·康熙~咸丰屡修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南安县城》:“康熙三年、八年屡修,乾隆十一年重修。”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城池》:

  “康熙三年(1664年),洪水为灾,自东北至东南隅,冲坏者数十丈。四年(1665年),知县刘翊汉重修之。七年(1668年),西南隅又崩。八年(1669年),知县刘佑续修之。嗣后东、西北三处城门楼又圮,惟南门楼存。

  雍正九年(1731年),邑诸生陈士鈵捐田十一亩为缮城费。

  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吴翼祖重建四城门楼。十七年(1752年),大水,知县崔国栋修之。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靳汉文以城外濠泥塞水浅,灌田无成,集邑中绅士倡捐,鸠工浚深之。

  嘉庆八年(1803年),知县柳成梅重修四门城楼。

  咸丰七年(1857年)四月,永春土匪林俊窜入县城,楼渐坏,知县宋志璟重葺东门城楼一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俊》、《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清·咸丰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泉州的响应》)

  民国拆毁

  民国廿六年(1937年),军阀势力将南安县治强行迁至溪美。

  日寇侵华期间,1939年5—9月间,日寇派飞机14架次分两次入侵丰州古城上空,狂轰滥炸。后国民党政府以防日寇再次轰炸丰州为由,下令把丰州古城墙全部拆毁。

  现丰州古城未见城基,只存少部分护城河。

  南安县治

  县署

  南安县署地址在北宋以前无可考。传说,古南安之郡、县治所在丰州桃源村莲花峰南麓周井一带。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县署》:

  “南安,梁·天监(502—519年)间为郡治(南安郡),隋·开皇(581—600年)间为县治(南安县)。县署前无可考。

  至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始建今所[南安县城(丰州)南端武荣门内(即1937年南安县治迁溪美前之县府大堂)]。绍兴(1131—1162年)、嘉定(1208—1224年)间,县令邱之立张端方阜周相继修葺。左有‘明远楼’,宋·郑丙有《新建楼记》。后有‘雪堂’,一名‘致爽’,亦名‘梅堂’。又楼三间,额曰‘黄华境界’。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毁于兵,尹李日晔重建。

  泰定(1324—1328年)间,寇兵交讧,官吏靡所栖止,寄治郡中城隍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南安县城隍庙》)

  至治二年(1342年)乃复旧所。十四年(1354年)复遭寇毁,尹常瓒李宗闵,丞马麻相继修建焉。

  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县王罕,永乐九年(1411年)知县余庆,天顺二年(1458年)知县邹琏,复相继重修。中为正堂,左幕厅,右神祠,前为露台。甬道中建‘戒石亭’,两序为吏六房,前为‘仪门’。正堂后为穿堂、‘宴息堂’,右为‘架阁库’。堂后中为令廨,东为丞廨,西为簿廨,典史廨在幕厅后。仪门内西偏为狱,仪门外东偏为‘寅宾馆’,西偏为‘羁候所’,南为‘谯楼’,即县大门也。

  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县陈廷忠增建吏舍,移武荣坊及左右‘旌善’、‘申明’二亭于仪门外。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入寇,‘谯楼’毁。三十九年(1560年),知县夏汝砺重修。
万历二十年
(1592年),知县蒋如京辟‘仪门’前地,重建大门,塞东西二龙须巷,徙‘谯楼’于邑治之东南。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毁于兵过半。十三年(1656年),知县祖泽茂重建。

   康熙七年(1668年),知县刘佑继修。十一年(1672年)复移建‘谯楼’于县前。五十年(1711年),知县李承祖重修大堂。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知县成城重修‘宽济堂’及内署,并大堂两廊科房。三十八年(1773年),知县甘运漋重修后进厅房一连五间及西直头二间。四十三年(1778年),知县姚任道重修大堂及两廊科房、头二门、二堂、三堂、内署,并内幕书房。

  嘉庆十一年(1806年),知县盛本移建厨房于内署东、花厅后。

  咸丰七年(1857年),会匪(指林俊滋事,毁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俊》、《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清·咸丰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泉州的响应》)

  同治初年(1862年),知县宋志璟派捐修复,惟两廊科房及署内东边三间排号绿绮轩者未建。轩为幕宾所居,内细竹,其荣枯可占县之兴替。令离任,有军犯失火,焚去最后五间排一进。今墙壁犹存。”

  谯楼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谯楼》:

  “谯楼,旧在邑治前,为县大门。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毁于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知县夏汝砺重建。置北寺巨钟于其上,以警晨昏。

  万历二十年(1592年),知县蒋如京以形家言,徙于东南巽方。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吴廷谏因邑人黄鼎象之请,量移前十数武,又重新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鼎象》)

  崇祯五年(1632年),知县李九华重新。

  清·康熙七年(1668年),楼尽圮,巨钟无损。知县刘佑议重建,以地方多艰,未果,悬钟于城隍庙堂之右。”

  县丞署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县丞署》:

  “县丞署,在县署东。

  宋·绍兴四年(1134年)陈安国建。中有‘寒碧轩’、‘绩文斋’、‘尚梧轩’,宣和三年(1121年)张豸立。

  清·雍正九年(1731年),移驻十七都罗溪乡。

  乾隆元年(1736年),知县曹銮建盖衙署。旧署改为‘丰州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丰州书院》)

  咸丰三年(1853年),会匪(指林俊毁焉,丞赁住民屋。今改为科员。”

  典史署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县丞署》:

   “典史署,在县署西。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典史范锦重,三十六年(1771年)典史蔡馨仙,五十三年(1788年)典史李赓飏,相继重修。

  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土匪,遂赁住民房。

  今并官亦废。”

  尉厅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尉厅》:“尉厅,在县门内东北。‘甲伙库’、‘阅武亭’皆在厅侧。其右为‘景仙堂’、‘安靖堂’、‘豫轩’、‘清啸轩’。久废。”

  主簿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主簿》:“主簿,在县治西。旧有‘寄隐堂’、‘冷香亭’、‘西斋’。久裁。”

  监狱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监狱》:“监狱,旧在捕署口,与县署二门毗连。咸丰(1851—1861年)间坏。”

  南安县治原规制

  原南安县署一直沿袭明清规制。

  中为正堂,左幕厅,右神祠,前为露台。其间,4株高大榕树分植两旁(1958年因“大炼钢铁”砍伐殆尽)。甬道(堂前居中路曰甬道)中建戒石亭,亭废后,戒石立于通道左侧。戒石上勒“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等字。

  甬道两序为六房,为分掌吏、户、礼、兵、刑、工等六曹官吏办公之处。

  前为仪门。

  仪门内西端为狱仪门,内为监狱。

  仪门外东偏为“寅宾馆”(寅,作“敬”解),西偏为“羁侯所”(羁,作“拘留”解),南为谯楼,即县堂大门。前内、外建二亭,左为“旌善亭”,右为“申明亭”

  正堂后为穿堂、“宴息堂”,右为“架阁库”(藏帐藉文案之处)。

  正堂中为县令廨,东为县丞廨,西为主薄廨,幕厅后为典史(县尉)廨。

  民国廿六年县治迁址溪美

  民国廿六年(1937年),南安县治由军阀势力强行迁至溪美,历时900多年的县府大堂尽行拆毁,县署凡能够继续使用的砖木等物被载运一空,仅余县堂一门建筑物与大堂的几段残垣断壁。

  1949年前,大门整体建筑包括贴柱、板壁、与两厢小屋、两侧板壁前的两只龟鳖所驮之石碑犹存。

  廿世纪50年代开始,县堂旧址陆续为丰州供销社、丰州粮站、丰州农机厂分别据用,先后兴建为商店、粮店与工厂等。未被利用的中间部分作为废弃的露天场所,由于遍地草被,后人不知历史,竟以“后草埔”名之。其实丰州原有“后草埔”,位于丰州医院门口。那里最早是稠密的民居带,但由于械斗、瘟疫等原因,民居迁走他处,住宅任其倒塌,年深月久竟夷为平地。后来丰州影剧院即建于此,建筑物与围墙用的空地就是原来的“后草埔”

  县治旧址踏勘

  原整座南安县堂占地南北纵深183米(不含“一门”前的空地),东、西宽度最窄处为20米,最宽处为50米,总面积6885平方米,有效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整座建筑采用土木结构,一应木料,质量上乘。

  县堂前大门俗称“一门”,起自今丰州南门新街第3、4幢新楼中段。

  “一门”后,经一段10多米长、5—6米宽的斜坡石路,即县堂仪门处,俗称“二门”(现为南门新街第1、2幢与第3、4幢楼之间隔巷道)。

  从“二门”往北,直到现今照相馆及其毗连的木家具店与粮站旧办公楼的北墙为界,东与“丰州书院”隔巷为界,西至旧农机厂西墙为界。

  从“一门”一片空地的两侧起至上述地段,有一道“同”字壳的公界墙围护,这公界墙宽约1米,高约10米,全部由碎砖、瓦片参土夯实,异常坚固厚实。

  现南门新街1—4幢、丰州中心小学校门、宗吉会堂、锦版宗吉楼、其西侧外操场、丰州供销社百货商场、办公大楼与农肥农药门市部和仓库,以及散布在这些建筑物之间的几座民居,统统均为旧县堂属地。

惠安县城

  惠安县城,在惠安县螺山之阳(即南部),称“螺城”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置县

  惠安县地处福建东南部,位于北纬25°,东经115°,在泉州东北50里,与仙游毗邻,居福建交通要道。

  据史书记载,惠安县域古为七闽地,秦属闽中,汉属冶县,东汉属会稽,三国吴属东安,晋属晋安,宋齐属晋平,梁陈属南安,隋属泉州,唐属武荣州,五代属晋江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始析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唐·晋江县地。宋·太平兴国六年析置惠安县,属泉州。元因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恵安故城》:

  “恵安故城,在惠安县。

  《寰宇记》:去泉州四十五里,本晋江县北乡;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置。

  《通志》:旧县治在县东北六都龙屈岭下,故址尚存;后徙于罗山(应为“螺山”)之阳,即今治。”

  宋代,县治之左建有鸣皋堂。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惠安县·鸣皋堂》:“鸣皋堂,在县治之左。宋·龙溪侯来知是县,惟一鹤随行。莅止斯堂,与士友商较古今,鹤侍其旁,时或一鸣,声彻云霄,因名。”

  县治右有石盘亭。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惠安县·石盘亭》:“石盘亭,在县治右。旧用堪舆家之说建石亭于此,以关县治水口。成化(1465—1487年)间知县张桓重建。”

  疆域与里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地理·疆域·泉州府·惠安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惠安县,在府城东北五十里。东抵大海,西抵晋江县界,广八十里;南抵大海,北抵仙游县界,袤(南北距离)一百五十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地理·里至·泉州府·惠安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惠安县,东至大海四十五里,西至晋江县界三十五里,南至惠安场盐课司三十五里,北至仙游县大帽山六十里,东南至崇武千户所五十里,西南至晋江县五十里,东北至仙游县枫亭驿六十里,西北至仙游县一百二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惠安县,府东北五十里。西北至兴化府仙游县百余里。”

  明·嘉靖卅六年始建城

  明·嘉靖卅一年(1552年),总督王忬以倭寇攻浙江,议置城,未果。

  嘉靖卅六年(1557年),惠安知县俞文进呈请省垣建城,始建惠安县城,当年十一月动工,翌年十月竣工。时城垣周长986丈5尺、高1丈9尺,基宽1丈2尺,上宽1丈,内外皆砌石。开“启明”、“永安”、“通惠”、“朝天”4门和上、下2水关;濠广3丈。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明·嘉靖间,因倭寇,始筑城浚濠。”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惠安县城》:“惠安县城,周九百八十六丈,门四,濠广三丈。明·嘉靖三十一年(?)甃筑。”

  明·嘉靖卅七年(1558年),即惠安县城竣工当年,倭寇陷福清县后直逼惠安,知县林咸率士民坚守,城得以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泉州人名录·林咸》)

  屡经葺治

  明·万历卅八年(1610年)重修,增设敌楼和炮台以加强防御。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惠安县城》:“万历三十八年修。”

  入清,又屡经葺治,如顺治四年(1647年)、康熙十七年(1678年)修筑,乾隆十六年(1751年)加修。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是后屡经葺治。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三十五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惠安县城》:“本朝顺治四年、康熙十七年修筑,乾隆十六年加修。”

  规制

  惠安城池建置后,历各时期重修加固,渐臻完善。相传,除泉州城外,惠安城垣较他县为佳。

  惠安县城西北靠山,东南平原,南、北长2700米,东、西宽775米,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包括北关),似椭圆形。又因地势关系,城之东、西略为低平,南、北两端较为隆起,中部低斜成洼状。故若从西郊登火山而俯瞰全城,则宛然如巨舰,故俗传惠安县城为“船穴”

  惠安城墙基广1丈2尺,高3丈有奇,夯厚8尺左右,城墙内外均用条石砌成,中用土夯实,城上雉堞(即女墙)高约6尺,长约8尺。建城后几经地震、水灾破坏,依然存在。

  民国初年,土匪蜂起,曾数度围攻惠安城,且曾使用云梯,城几破者屡,然虽危而终安。惠民为防不虞计,乃集资献策,于城垣上每隔十数垛女墙加建1座小枪楼。楼约1丈见方,以丈多长石板为楼板,以三分一之长伸突于城垣外,再在其缝隙中及三面突出的楼壁各开凿数十个枪洞眼,使守卫者可自由向各方射击,使犯敌不敢轻易逼近,即使用云梯也万难得逞。沿城数十座小枪楼俗称“燕子巢”。从此,惠安城池益加坚固。

  城之东、西、南、北各辟1门。西门与北门间又辟水关门2,东门与北门间也辟水关门3。西北水关门均以条石间格叠成方水可流通,而人不可出入。东北3水关门,则惟其中门用疏栏木栅,既能通水,又可开阖。除水关门外,四城门均筑有城楼。

  东城门上横额,系用白花岗岩制成,上镌“东纳百川”。两扇城门用整棵杉木并制而成。门内稍后数尺,又设1道闸门,平时升吊于城楼之上,如有急警,即从城楼放下,借以加固。西城门设置与东城门同,门额题“西环万嶂”4字。

  南、北两门,正当交通要道,盖自京师而省会,直达南疆,其时惠安正当其中,为大小官吏驾所必由,商贾行旅所必经。故城门、城楼的构筑设计,均较东、西两门略大,且在城楼门之前又加1道城门,称“首门”“首门”“二门”之间构成1所约似长方形的大庭院。南城“首门”横额镌“天南雄柱”“二门”上镌“积庆门”;北城“首门”横额镌“斗北望京”“二门”上镌“厚镇门”

  城垣之外,周围又环1条城濠,俗称城濠沟。濠宽1—2丈,各城前均设有吊桥,据传原来吊桥桥板均为木制,遇警即吊起断绝交通,后改用石板,有警即拆去。濠沟后来不大清理,于是淤塞而至干涸,被农民围填而为田,渐废。

  各门之内皆于左边砌有石阶可登上城垣。阶宽约丈余,亦以整条长石板砌成,此外东水关内稍北及西水关内以北城垣边也各砌一登城石阶,其宽度都与城门内各阶同,惟东水关边石阶其雕工较为精致,俗称“美人阶”

  民国廿年(1931年),闽南民军陈国辉陈育才驻惠安时,因仁世医院设在东城门外水关口附近城濠沿之处,各方都有不便,故由陈育才发起,以惠安县立竞新小学(现惠安县进修学校校址)门前为起点,朝东增辟1条公路,经凤池、崇德小学操场(现均在实验小学校址内),直达城垣外,此门俗称“新门”

  民国拆毁无存

  民国廿一年(1932年),为开辟新路,将部分城墙拆毁,条石被附近居民利用修建房屋。

  1939年,当时的惠安县政府为防暴露目标招致日机轰炸,下令拆除所有城垣,城基改筑环城公路。至此,古老的城墙荡然无存。

安溪县城

  安溪县城址设于凤城。

  建城前

  安溪原为南安县地,唐·咸通五年(864年)置小溪场,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南唐置清溪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名安溪县。(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1地舆类·建置》:

  “安溪县,在泉州府西一百十五里。

  本隋南安地。唐·咸通五年,析西二乡置小溪场。五代·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南唐使詹敦仁监场事,以‘地沃人稠,溪通舟楫,可置县’请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从之,遂置县治。

  宣和三年,寇盗蜂起睦州清溪洞,时恶其名,改为安溪。

  元仍旧。

  国朝因之,属泉州府;统四乡,编户一十七里。”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县》:

  “县,在蓝溪之阴,凤山之阳,于唐为小溪场。至詹敦仁为场长,请县之,名曰‘清溪’。敦仁有《新建县记》,别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

  宋·宣和三年,盗起睦州清溪洞,恶其名,改曰‘安溪’,取溪水安流之义。

  嘉定(1208—1224年)中,令陈宓辟东、南二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宓》)

  宝庆(1225—1227年)初,令颜振仲辟西街而三焉(指构成有东、西、南3条街),顾土堑垒石为隘门而已。”(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振仲》)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宋因之(指“清溪县”)。宣和三年改为安溪县。”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安溪故城》:

  “安溪故城,今安溪县治。

  本南安县地,五代·(指“闽国”)置县,宋改今名。

   《寰宇记》:县在泉州西一百五十七里。唐·咸通五年(864年)析南安县西界两乡置‘小溪埸’,江南伪命,乙卯岁(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升为‘清溪县’。

  旧《志》:宋·宣和三年(1121年)睦州清溪洞盗起,时恶其名相同,故曰‘安溪’。”

  疆域与里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地理·疆域·泉州府·安溪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安溪县,在府城西一百五十里。东抵南安县界,西抵同安县界,广八十五里;南抵南安县界,北抵龙溪县界,袤(南北距离)一百九十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地理·里至·泉州府·安溪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安溪县,东至南安县七十五里,西至同安县一百一十里,南至南安县界三十里,北至龙岩县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康店驿八十里,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三十里,东北至永春县一百里,西北至漳州府南靖县三百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安溪县,府西百五里。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漳州府漳平县二百四十里,东北至永春县百里。”

  城池

  明·嘉靖四十一年始建城

  安溪县旧无城。嘉靖间(1522—1566年)倭警频发。嘉靖卅九年(1560年),倭寇突袭安溪,县不能守,公私残毁,众议建城,报可,并请德化县令张大纲度基定址。议定,适新任安溪县令陈彩到任,即行动工,逾年而城以内工役就绪而城未建,陈彩丁忧去。蔡常毓接任,继筑而成。全部工程起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年)五月,讫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年)十二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旧无城。嘉靖三十九年倭自仙游、永春突犯,四十一年始议筑城,四十四年城始完固。”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县》:“明·嘉靖三十九年,倭寇突至,县不能守。四十一年,始议筑城。相址者德化张大纲(德化知县),成城者先后令陈彩彬庵蔡常毓(字需成,号前峰,江西参议、晋江朱安期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大纲》)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安溪县城》:“安溪县城,周二百二十六丈,门四。明·嘉靖四十一年创筑。”

  詹彬《喜登新城有赋》

  安溪县城垣竣工时,詹彬(安溪人,嘉靖进士,户部主事)写下《喜登新城有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彬》):

  “溪山表里称雄居,此日登临更豁如。雉堞崚嶒浮翠巘,楼台缥渺逼苍虚。
  黄龙旧喷千湾水,丹凤新衔万里书。丧乱久经今贴席,何人意气不安舒?”

  朱安期为《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0·风俗人物之七·征文·记》收录晋江人、参议朱安期“明令陈彩蔡常毓新造县城记”。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52卷·泉州府部艺文2》亦有收录,题“《安溪县新造县城记》朱安期,文同。曰:

  “安溪,泉岩邑也,与永春、德化两县俱居山谷中,壤地相接,素患寇攘,筑城设险宜亟久矣。明兴二百年来,辄议辄寝,甚至垂成而罢。

  坊,居里之一,余十六里皆崇冈牙错,垅坂缘亘,贼睨以为巢。若远而感化,迩而长泰,诸数里之民屡受其荼毒;警报至,则弃邑而避,莫为拯援,势使然也。嘉靖(1522—1566年)间,剧发搜治(《方舆汇编》作“蒐治”),粗赖为安。乃当路者谆谆一劳暂费之论,终莫能使上下相孚,以举斯役,则以坊居之民与数里之民,量较利害,彼此相持,忌骚动惮糜费为之;长者亦每阻于厉谤,落落难合,莫毅然任其责;而又率三四年一迁,或有故以去,孰能操意悉力,措无穷之惠,就难成之功哉?

  迨庚申(嘉靖卅九年,1560年)七月,倭奴倡乱,由仙游出永春,突至安溪,公私残毁。民始震悔,帖然相率请于当道,奋议城役;当道可之,使德化大尹大纲度基定址,自西南及东畔一带,依溪险阻,可以为基,议定,而邑侯至。时邑治残破,井里萧条,侯不阻其难,程土物,分财用,称畚锸,平板干,命日量工,不愆于素。逾年而城以内工役就绪矣,乃以忧去。

   邑人方皇皇焉,惧斯役之罔终也,于是蔡常毓继至。当城工未毕之际,物力匮竭之日,民之几懈而谤怨将腾。侯乃一意抚绥,说以先民,民益趋事忘劳,思以体上官之意,而民可绩(《方舆汇编》作“戢”)。侯亦得以悉心经画,随宜调度:患外城多圯,则砌以石;患土心易坏,则坚以葺;四门虽完,而门楼未建,串楼未覆,则无壮形势而垂久远;水门未开,泊岸未治,则无便民用而防水患。凡百偕作,自迩及远,自内及外,无不坚致完密,用以垂帡幪之庇于邑人,而建不拔之基于治所者,综有条理,而其功不磨也。

  城功(《方舆汇编》作“工”)既完,而邑治未建,堂奥弗尊,出令无所。侯用忧惕,乃复展转区画,庶民趋之,不日成之,而堂阶宅奥,咸焕然一新。侯之功益又大矣!

  于是邑士大夫、耆庶等思以永侯之功,相与建碑以示勿忘。邑学博世清学颜以职在庠序,乐观厥成,生员吴主恕承命谒余,以记请。

  余惟天下之势,不极不反;天下之事,不激不成;人情不大更变,不通不久。于今日安溪城成,大有慨焉。昔以承平极治之世,垂二百年议之而不足,今以凋瘁残伤之后,不三四年成之而有余。人情岂甚相远哉?否泰相仍,盛衰倚伏之机,大抵然也。天有是时,则人有是事,使非侯兴之于始,则无肇斯役之功;非侯得民感孚之深,经略匡济之裕,则何以竣二大役,不费公帑,不动声色,如此成功之速哉?是皆可书也。

  是役也(《方舆汇编》无“也”字),邑人詹彬咨询协谋,预营其始;典史杨明课督诸务;阴阳训术陈可宗专司会计;分董其役,则耆民陈宇吴主谦等。城成而以报于巡抚军门公、巡按察院公。分巡兴泉道公亲临阅视,饬戎练兵。郡守,二守一中,咸嘉乐成而纪庆绩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彬万庆丁一中》)

  工起于壬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方舆汇编》作“五月”),讫于丙寅(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腊月。周围约六百六十余丈有奇(2178米),城垣连女墙垛子高二丈一尺(6.93米),阔一丈八尺;门四,水门(水关)二,东曰‘朝宗’,西曰‘阜成’,南曰‘迎薰’,北曰‘拱极’。费出通县丁米融派并税亩等项,计七千四百两有奇;串楼则官给银,每丈六钱,照里班分定界址起盖。

  戊辰(隆庆二年,1568年),余为之记。乃今侯始至,新饬(义“整顿”)邑治,兴学纪事、阅城碑并刻,厥绩懋焉。

  侯讳仲章,直隶旌德人。侯讳,江西庐陵人。侯讳常毓,广东东莞人。”

  明·万历前、中期继修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县》:

  “万历五年(1577年),令俞仲章复以泊岸土薄善崩,更用石砌筑以护城,长凡十三丈。

  二十三年(1595年,四月)复崩(县城东隅泊岸崩),水且啮城,令章廷训复增筑(增筑泊岸,至次年五月完工),长三十三丈,高一丈五尺许,教谕滕养志为记。

  二十九年(1601年),令廖同春辟子城于南门,额曰‘迎秀’。”

  明·万历卅一年辟复古吉字街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县》:(万历)三十一年,令高金体开古吉字街,塞旧门,辟新门,稍东之,额曰‘任兴’,刑部侍郎、邑人詹仰庇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0·风俗人物之七·征文·记》收录詹仰庇(邑人,刑部侍郎)”《明令高金体辟古吉字街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曰:

  “邑治阳居正南,阴则北街环之,旧有东西两道,相配如翼,纵横方正,形如‘吉’字。街后西畔一路,没入民居,堙为蔬圃。按《旧志》:‘豪势家不便居宅,遂致东开西塞。’阴阳不和,脉络不通,譬之天道有春生无秋收,譬之人身有左肱无右股。邑荐绅士民,由来病之,后先拘挛,难于发端。

  临安金体来莅邑,询谣俗利病兴革所宜,邑父老子弟以其事闻。

  侯曰:‘有往制,固不可莫之复也。抑古称‘惠迪吉’,夫遵职循理,恺悌廉平,以庇覆尔闾阎畎亩,其吉在令;恪志奉公,孝弟敦睦,率若化诲,其吉在尔民。讵直阴阳之说是究是图哉?’遂命辟之。旬日之间,康庄如旧,东西相偶,什伍胪列,庶民往来,啧啧称便。

  父老子弟谓予记之。

   予谓原陉、都鄙、市廛,经环野涂九七五轨之数,载在《周官》,靡不详备。孔子美蒲沟洫墙屋,襄公占陈道无表树,政有纪纲,无巨细也。侯采群议,顺舆情,扫数十年窃据之地,以为坦坦,周复自此,而饬之馆宇,时其启闭,所关岂小小哉?侯为政,无伸豪右,无抑闾左,无曲法出,无奇法入,平谳而亭,平礼而施,戛戛乎挈矩父母也;宜有斯举,以便蒸黎。

  或曰:‘街以‘吉’名,‘吉’从士从口。四民先士,士吐词摛藻,手口相应,左右逢源,彼美西方,久塞忽开,有右文之象焉。作人兴学,动与吉会,此又天人之符,教成之征也。’敢并记之。”

  明·万历后期相继修治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县》:(万历)四十七年,洪水为灾,城垣圯坏,令周之冕贺详王用予相继修治,增砌泊岸。”

  清·顺治十三年重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六里。”

  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安溪县城被海兵所陷,城坏;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一月初五日,安溪知县韩晓动工重建城垣,历时50天完工,较旧城更为壮观。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并盖串楼,增筑城东一带泊岸。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县》:

  “迨我皇清·顺治十二年乙未岁四月十一日,邑被海兵所陷,城复于隍。

  越丙申孟春,令韩晓集教谕张晃、署典史李彩暨诸绅衿士民商议依旧筑造,度其基,周围六百六十余丈有奇,垣连雉堞,高二丈一尺,阔一丈八尺。门四,水门二,较旧加壮。榜其四门,东曰‘定涛’,西曰‘安泰’,南曰‘澄清’,北曰‘拱秀’。

   董其事者,邑人太史李光龙也;佐理者,坊里人、别驾张韵、训导吴洪俊、举人石金和、典史翁长祉也;分督者,庠衿林一火廷(“火廷”合一字)王曾李日熏李光埙,乡耆黄咸许增勋陈振雷潘景录吴逞卿,坊长吴宗隆、乡壮吴庚、训术陈启镰也。

  自兴工告竣,计五十日,详在李光龙碑记中,录于后。

  丁酉年,并盖串楼,而墉愈固。城东一带,泊岸久被水荡,复增筑,临流石砌稍宽,士民镌其石曰‘公堤’。”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安溪县城》:“本朝顺治十六年(误,应为“顺治十二年”)城燬于寇,十三年重建。”

  李光龙《清令韩晓重造新城碑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0·风俗人物之七·征文·记》收录李光龙(邑人,翰林检讨)”《清令韩晓重造新城碑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龙》),曰:

  “邑离郡(泉州)计程可九十里,直郡西北隅,编里一十有八。其山水从四百里外蟠簇飞峙,萃于凤山、龙津,故邑以溪名,犹郡以泉名,首县(晋江)以江名,匪永(永春)、德(德化)所同也。《泉郡志》称:‘安溪感化里,号小泉州。’盖以是溪居海上流,人物货财,水陆辐辏,盐铁大利,直通上四郡,不独邻郡连邑也。城在斗口,去常乐、感德、崇善三里约二百里而遥,去长泰只约十余里而近,与南安连界。以故郡之征发期会,朝下夕至;县之追呼于山,再程始达。其民又多恃远而顽,殊少急公。治平且然,一遭荒乱,县之疲于奔命,可胜道哉?

  考城始于嘉靖丙寅(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易三县官,经营五载而始就。其初屡中倭故,非极乱不图治,欲议战先议守,以今揆古,天时人事,大抵然矣。闽中山海交煽,十载未靖,而海国为甚。泉属邑六城,同时摧堕,民鸟兽散。其情形则非攻非守,无战无知,痛心骇目,真古今未有之祸。即取二十一史中,稽其荒乱,以古覆今,能不重为叹恨?

  犹幸我朝盛治,威灵震叠,王师一怒,余魂釜游。凡受封疆寄者,仰承王猷,冀宽九重南顾忧,有不恨寇如仇,爱民如子,竭生平之蓄积,以赴功能之会者乎?恨深则骨勇,爱极则心慈,既勇而慈,乃设险守国,势又不得不用吾民也。用其力,则触目尽骨髓干矣;用其财,则三年酷派仅余荒亩矣。向鸟兽散者,颠踣川谷,招呼不前,市如墟矣。当事即仁勇,使无一腔精诚,溢于格调之外,兼运以智计,伸之缩之,纵之操之,则能猝办应骤,五十日而成城,极倥偬焦劳之会,而有从容暇豫之风,士无讥,民无怨哉?六邑是役,皆干城之选,而吾韩晓,则邑父老子弟所睹记彰彰者矣。

  考摧城之变,在乙未(顺治十二年,1655年)初夏。时王师前锋政入关,贼慑而遁,然尚沿海岸也。逮秋日,而中军入泉,泉、漳诸邑城,同时报复,王即首谕大选士为域民而抚之,于是海内之奇杰响赴,遴其最,畀为岩邑令。

  (指韩晓,下同)首得吾邑,单车抵署,谒庙斋神,尚迟偏师一扫也。非凭城无以固志,乃大集一邑绅士衿耆,使各献议,佥询协同,酌以特裁,恭详于部、抚、按、道、镇、府、馆诸大人,罔不谐嘉,报命于大将军世子,敬以丙申(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朔有五日,刑牲启土礼。委僚属合督之,绅士副督之,吏史耆老分六门,限丈尺,众督之。

  其用财节取诸众现当之九甲,而十甲纾其劳也。其用民夫,自坊及里,由近暨远,迭为番休,什伍而均节之也。

  其审形势,则以三方临河,湾环如带,独北拥山麓,贼从所窥伺,力新则功坚固始基之也。

  其用备筑诸器物,使田家及匠作新旧半之,俾役丁自携,完日偿之,不滥派溢额重苦民也。

  其用收贮给散,不专寄耳目,令督员互相勾稽,侯时自摘发之,虽有巧,难作蠹也。

   其自用精神,朝夕畚插间,终始无怠容,则我绅士愧之;劝勉慰其懈者,而间以意外之惠奖赏其勤者,则匠丁怀之。或谓远里追呼不前,恐误期会,奈何?愀然曰:‘凋残未苏,忍恣驱之?与其重虐,宁可获罪。’斯其精诚恻怛沁人脏腑间若此。

  民初以虑始为难,疑未即赴,赴亦惜力。既而鼓舞邪许,一洗悍习,自相伍者十之,贫富不较,劳逸不分,至婢仆子女亦群趋将事,往来使君车下。侯笑而过之,禁令毋叱喝之也。最异者,日役工千有四百,计五十日,不啻数万。转石运砖雉堞辘轳间,保无错趾折肱之患。夫民构一巨室,时日匪祥,或以病告,不则跌矣;况兹大役,而卒保康吉,绝无不虞,神若或阴相之矣。识者谓侯深时利之学,精人和之道,得道者多助,复城一事,聊见其端。
城竣,而侯蒿目山中,又起而用兵矣。以二月望有五日报成于王,周围约六百六十余丈有奇,垣连女墙,垛子高二丈一尺,阔一丈八尺。门四,水门二,较旧加高壮。匾南曰‘澄清’,北曰‘拱秀’,东曰‘定涛’,西曰‘安泰’。门四,水门二,较旧加高壮。登高而望之,真如凤舞龙翔矣。

  于是二学师率庠友及与有城劳者,咸乐厥成,谓侯是役,宇我,屋我,招徕而固护我,我等可无余力再竭,彰大功以垂永久?佥谓余光龙:‘若日久从侯乘城,详睹侯之精诚感孚,人天交佑,非但勤慎廉敏而已,当颂扬毋后。’

  余以不文辞者再,以草野衰废辞者三,众固强之,惟侯亦不以拙朴乏伟观嫌也。敬与绅士合词而缕述之,以勒于石,树之道左。其费计◇千◇百◇十有奇,征自十八里九甲免役之数。其与督工若官、若吏、若衿、若乡耆及乐助诸姓名列于碑阴。

  时皇清·顺治丙申(顺治十三年,1656年)季春之吉。”

  清代修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安溪知县曾之传重修周围城垣。

  雍正二年(1724年),安溪知县邱镇修理小东门外泊岸。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安溪县城》:“雍正二年修葺。”

  雍正十年(1732年),安溪知县蒋廷重修小东门城垣楼堞。

  乾隆五年(1740),安溪知县蓝应袭修大东门城墙;乾隆十六年(1751年),安溪知县周辑敬修小东门下城垣。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安溪县城》:“乾隆五年、十六年重修。”

  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修大西门城垣。

  至此,安溪县城城墙基本完成。城廓东至大东门(今看守所、先声小学),西至西门(原安溪车站周围),南至南门(今文庙周围),北至北门(今防疫站南面民房),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750米。

  民国拆毁

  民国十四年(1925年),李敬慎修安溪至湖头公路。在码头(今中百公司仓库处)借刘厝书房做车站。第一次拆除城墙(西门下至中百公司仓库地段)供车辆出入。

  民国十九年(1930年),省防军陈佩玉带兵进驻安溪,团部设在文庙。县城原有的街道宽度只有2~3米,的专车无法通行,因而陈下令拆掉城墙,沿城垣旧基建设环城马路。拆掉城墙后,在城西建设码头,开辟码头至石狮口(今中百公司商场),新街道与复新街(今中山路)相连接。同时拓宽复新街,改两旁住宅为商店。从码头至大东街路段改称中山路。又拆除下西街关帝庙以下小巷至现皮革厂与顶巷相连接,加以拓宽,再拆文庙泮宫供汽车通行至明伦堂团部。从此安溪县城无城墙。

  县署

  明·嘉靖《安溪县志》记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公署·县署》:

  “县治:在凤山之下。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詹敦仁请立县治。宋·绍兴(1131—1162年)、嘉定(1208—1224年)、淳祐(1241—12524年)间,县令韦能惠陈宓黄坚叟赵盏夫及至元(1335—1240年)间县尹何克明相继重建。国朝洪武(1308—1398年)、正统(1436—1449年)年间,知县侯士举潘靖复相继修建。正统十四年(1449年)毁于寇,惟仪门独存。景泰(1450—1456年)间,邑人李森捐资助建正厅。天顺(1457—1464年)间,知县杨纪复建后堂、谯楼,并修六房。天顺七年(1463年),典史谢日新始是暮厅。

   县正厅:詹敦仁初建。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县令韦能惠重建。绍熙五年(1194年),县令昭先修之。厅后有堂三间,匾曰‘吏隐’。吴丙曰“美锦’。咸淳间,县令林泳匾曰‘琴堂’。俱久废。国朝正德(1506—1521年)间知县龚颖、嘉靖(1522—1566年)间知县黄怿相继修之,匾曰‘琴堂’, 日久而渐坏,至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知县汪瑀从而饰之,改其扁曰‘清慎勤’。

  幕厅:宋尉厅在丞厅之左。国朝建县厅之东,匾曰‘赞政’。

  吏舍:在县厅前。东为吏、户、礼,西为兵、刑、工。

  戒石亭:在县厅前甬道中。铭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仪门:五间。天顺(1457—1464年)间知县杨纪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知县汪瑀修。

  谯楼:古者,国无大小,必为台门。后世易之以楼,亦诸文三门之制,礼以高为贵之意,所以严等威重教令也。安溪谯楼久倾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知县汪瑀重修,有联句云:‘头上即青天,夜月满楼如鉴照;眼前皆赤子,春风到处尽弦歌。’前知县黄怿有联云:‘钟声震动江山晓,鼓韵调和天地春。’

  三省堂:先儒谓:“当官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县汪瑀既匾于堂,又惧其懈,乃复匾‘三省’于堂后,以寓退省之意。教谕李錀记。

  知县衙:在县厅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县易广礼再建后衙一座、亭一座。二十八年(1549年)知县汪瑀重加修饰。

  清军馆:在县厅西,今废。

  典史衙:在县治东。国朝嘉靖二年(1523年)典史涂玺建。

  咨贤堂:在典史衙之东。嘉靖十六年(1537年)典史邹奇建。

  架阁库:旧在厅事之右,谓之‘省库’。陈复斋有联云:‘得从膏血里,安用鬼神知。’又有常平库在厅事之左。俱废。惟架阁库见存。在厅后之东,见一间。

  县狱:宋在县内西。有勘厅三间,匾曰‘尽心’,咸淳五年(1269年)修,改名‘求生堂’。下为两廊、四囚房。国朝建在仪门内,西四间,今狱门改谯楼西内。

  公廨:在县治内。东西六房,吏分居焉,

  申明亭:在仪门外左。

  旌善亭:在仪门外右。”

  南宋·淳祐余克济《重建鼓楼记》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安溪县令黄坚叟重建鼓楼,淳祐二年(1242年)竣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坚叟》)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记》收录“《重建鼓楼记》余克济(邑人,知州)”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0·风俗人物7·征文·记》亦收录,题“《宋令黄坚叟重建鼓楼记》余克济(邑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余克济》)
文曰:

  “方唐之季,是邑仅以场名(小溪场),至保大(943—957年)中始改为县(清溪县)。时则清隐先生詹敦仁清隐肇基此土,首披荆棘以创县治,虽仿佛古子、男之制,而间关草昧,百度犹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

  我宋龙兴,版图混一,膺民社之寄者,皆奉天子之命而来。讯之图谍,仁宪而下,增敞旧址。至于在木,以县前地形高仰,乃平而就下,建鼓楼于其上,俾四承之会,顺流而南,自此风气以开,民物丰阜。
  近世得人,邑治之中,百废具举。于是公堂有宇,既已鼎新;敕书有楼,又尝再葺。惟鼓楼日两衙,夜五漏,所以宣德而耸观听者在是,历年滋久,东倾西坠。

  嘉熙四年 (1240年)冬,三山坚叟来宰兹邑,以为阙典。明年(淳祐元年,1241年)鸠工度材,即冬至之日始事,尽撤朽腐而新之,又明年(淳祐二年,1242年)冬十月毕工。正楼居中,挟楼旁翼,二亭两峙,东为‘宣诏’,西以‘观民’。材木魁梧,势面雄壮,杰出乎溪山之上。

  篆县额者,苏潮文?也。”

  明·嘉靖詹彬《明令蔡常毓重建安溪县碑记》

  安溪知县蔡常毓在接前任陈彩继续修完安溪县城之外,还于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十二月同时重建安溪县衙,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年)五月先期县城竣工。邑人詹彬(户部主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彬》)为作《明令蔡常毓重建安溪县碑记》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0·风俗人物之七·征文·记》收录。曰:

  “君子之简命于上,以其民与事寄之而已。将欲民之安与,则必省工作,薄科敛,日取民情之所以欲逸、欲富、欲寿者,日兢兢焉而后可使之安;将欲事之集与,则必备饩廪,程工力,日取事体之孰利、孰害、孰缓、孰急者,日兢兢焉而后可使之集。是民之与事本不相离,而欲安民与集事亦两不相能也。矧乃兵燹荐臻,输将益棘,民之生日促,事之来蝟兴。求以安民,而事之丛有不容已者;求以成事,而民之窘有甚可哀者。欲得两利而兼济焉,诚难矣!以余观于邑侯蔡前峰蔡常毓有厚感焉。

  邑自后周·显德中,余始祖敦仁公开先县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循是迄今,城池未设,非特财力称诎,抑亦以溪山为固,无事于设险也。迩因倭贼煽祸,奸人胁从,邑治被其灾者三焉,官廨民舍,荡无一存。前令彬庵?陈彩至,始度地筑堵城之,郛廓仅完,而侯以忧去,内之虚者犹故也。

  前峰?侯继至,经营造置,聚财鸠工,县堂公宇,楼橹神祠,以次修举,建学之议,亦日以就绪。民不告病,事因以理。邑老稚观者,啧啧称叹复见太平之盛。拟之侯,其难易较然也。

  侯之时,民虽疲而适兴事之始,事虽侈而适劳民之初,其财其力,犹可以愤起者。今之时,视之昔为何如也?方张之水,崩崖流石,及其杀也,力不能漂一羽,其势则然。是侯所遭不为异与?使前乎令者得二侯之用心焉,则顺时成功,民恃为安。纵有寇患,当不至是烈也。使继侯非如侯之贤能焉,则惮劳避谤,贻患后人,将日圯月颓,其所费当百倍于今,又未可知也。天下之事,谋始者固难,而成终者尤难。往往能善其始矣,而率以不善继者败之何限也。推此,则侯之功孰巨孰细,必有能辨之者。侯亦何修而得此哉?

   尝读《诗》,卫遭难,文公徙居楚丘,营治宫室,终之致民富庶。诗人诵之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夫虚浮则无实,浅率则易穷,人能操心诚实而渊深,则何所为而不成?侯悃愊无华,行从其言,所以致此者,有其本矣。又孙子田忌曰:‘取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是我二胜而一负,彼二负而一胜。’夫马不加多也,一品拟之,而坐得胜算者,诚调度之有方耳。施之治财干事,亦犹是也。观之心以得其本,观之度以得其才,事更有大于此者,尚望我侯为之,况于一邑哉?

  邑博石轩?世清性所?学颜、乡先辈南崖?蔡志学警庵?吴焜率庠生彭昊吴主恕等诣余求文为记。余宜以不文辞也,顾侯之功,犁然有当余心,且席帡幪,又安敢以辞为哉!

  是举也,耆民王淋彭恕等呈请,侯遂以状白于抚院公、巡院公、分守公、守巡公,郡守公,佥报可。其年冬十二月始事,越明年丙寅(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夏五月告成功。

  公堂匾曰‘忠爱”,堂后耳房曰‘架阁库’,后穿亭扁曰‘公廉’。又后堂扁曰‘退思’,堂之东曰‘赞政厅’,西曰‘土地祠’;甬道中曰‘戒石亭’,两旁各五间,为房科书办卷宗。前为仪门,门外东西二亭,曰‘申明’、‘旌善’。外为谯楼,楼之东曰‘南北预备仓’。堂之东畔数步许,为典史衙。规制如旧,而宏壮伟丽,视昔焕然百倍矣。计费金五百有奇,咸出于侯之赎金俸资。士民感侯之义,各致助有差,故成功迅速如此也。

  董其役,典史杨明、乡官晴溪?詹洧(余叔)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洧》),若把总官黄大任、阴阳官吴主信、耆民陈恩吴主谦分督其役,皆有功于县治,例得兼书,庶来者尚有劝也。

  侯讳常毓,字需成,领已酉科(嘉靖廿八年,1549年)乡荐,历今官,广东东莞人,前峰其别号也。

  是为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

  “县治:五代时始建于詹敦仁;宋县令韦能惠孙昭先陈宓黄坚叟赵盏夫先后修建;陈宓重建县厅,有文。明·嘉靖(1522—1620年)间倭寇煽毁,令蔡常毓营造县堂公宇,学宫、神祠以次修举。皇清·顺治(1644—1661年)间,令关弘异重建县堂阶前长亭。今康熙十二年(1655年)春,令谢宸荃重修大堂及赞政厅,并东西两廊房科衙宇。

  鼓楼:嘉熙(1237—1240年)中,令黄坚叟重建,邑人、知梅州余克济记。元令何克明重修建。明令侯士举潘靖接踵兴修。令蔡常毓重建于倭毁之后,邑人户部郎詹彬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令贺详以谯楼太高,萧墙太迫,改为正门,移楼于后。前以豁观,后以壮镇,改匾额曰‘龙凤名区’。从邑之有凤麓、龙津而名也。

  正堂。

  赞政厅。

  知县衙。

  典史衙。

  寅宾馆。

  吏廨。

  库:旧厅事右有架阁库,谓之‘省库’,宋时库也,今见存。左有常平库,今废。

  县狱:宋在县内西。有勘厅三间,匾曰‘尽心’。咸淳五年(1269年)修,改名‘求生堂’。下为两廊,囚房四。明建于仪门之外。万历(1573—1620年)中,令陆万里作内狱,郡人侍郎乔远记。

  申明亭。

  旌善亭。”

永春县城

  永春县(清为“永春州”),在泉州西北,县治位大鹏山南。县城垣今无存。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36·永春州·古迹·永春故城》:

  “永春故城,今州治。”

  “《寰宇记》:(永春)县在泉州西一百五十九里。”

  王存《九域志》:(永春县)在州(指“泉州”)南一百三十里。”

  永春县沿革

  唐·长庆二年析南安县地置桃林场

  永春原属南安县地,唐·长庆二年(822年),析南安县西北两乡置桃林场,治所在今石鼓镇桃场村。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本南安县地。唐·长庆二年,析为桃林场。”

  古桃林场位于今永春县城西3里,初创时筑有小城,城周不及2里,具体情况无考。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古桃林场城,在县西门外三里。今名上场,在县前溪之南。城周不及二里,民聚居其中。溪之北曰上西门,为商贾贸易之所,路通尤溪、大田、龙岩、漳平诸处,颇称殷繁焉。”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36·永春州·古迹·永春故城》:

  “本南安县地……”

  “《寰宇记》:……唐·长庆二年析南安西界两乡置桃林场。”

  “《府志》:桃林场,在县西南魁星山下,今名上场村。又有桃源驿,先在西门义烈祠,后移县东,今之学地犹名驿前村。”

  五代·闽国·龙启元年升桃源县

  五代·闽国·龙启元年(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桃林场为桃源县,属泉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五代·唐·长兴四年,闽置桃源县。”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古迹·永春故城》:“五代·(指“闽国”)(桃源县)。”

  清·乾隆卅七年(1772年),永春知州张所受《新筑卫城坝碑记》有曰:“永春州治,负鹏岫,襟长溪,溪水自西而东注,昔贤及闽志所谓巽水缭环,文物风土恍惚桃源,因以为号焉。”

  清·乾隆卅七年(1772年)进士、邑人周凤翔《永春人物风土纪》云:“永春古称‘桃源’,以众水会于桃溪一源,故曰‘桃源’。”

  五代·闽国·永隆四年改名永春县

  五代·闽国·永隆四年壬寅(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改桃源县为永春县,无城。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升泉州为清源军,永春县属之。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县境有乐山,其草木四时不变,故名‘永春’。”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晋·天福初,闽又改为永春县,仍属泉州;县无城。”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古迹·永春故城》:“《寰宇记》:……福州伪命,壬寅岁(闽·永隆四年,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改为永春县。”

  清·乾隆卅七年(1772年)进士、邑人周凤翔《永春人物风土纪》云:“山川缭绕,丽若图画,淡烟积霭,悠扬晴空,四时多燠,故曰‘永春’。”

  北宋·开宝二年县治迁大鹏山南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永春县治自石鼓镇桃场村迁址大鹏山南。

  宋代,永春县属福建路泉州。元代,属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

  宋代,县治周边建有魁星亭、班春亭、平远台。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永春》:

  “魁星亭,旧名‘豁然’,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邑令黄瑶重建,易今名。(在县治之左)”

  “班春亭,宋·淳祐七年(1247年)邑令林光廷建。(在县治之左)”

  “平远台,在县治东。宋·绍圣四年(1097年)邑令张叡筑。”

  清·雍正十二年升永春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建总督郝玉麟请准,升永春县为直隶永春州,辖德化、大田2县,直隶福建布政使司。原县城改称州城,县治改称州治。

  近现代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仍为永春县,属厦门道。民国十六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9月9日,永春县划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50年3月14日起,属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18日起,属福建省人民政府晋江地区专员公署。1955年3月12日起,属福建晋江专区。1971年6月17日起,属晋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5年6月,晋江地区改为泉州市(原泉州市改为鲤城区),属泉州市。

  疆域与里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地理·疆域·泉州府·永春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永春县,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东抵南安县界,西抵漳州府龙岩县界,广一百九十里;南抵南安县界,北抵德化县界,袤(南北距离)九十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地理·里至·泉州府·永春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永春县,东至仙游县一百一十里,西至漳州府龙岩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安溪县九十里,北至德化县六十里,东南至南安县澳头巡检司四十里,西南至安溪县一百里,东北至兴化府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德化县五十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永春县,府西北百二十里。东北至兴化府仙游县百十里,西南至安溪县百里,西北至德化县五十里。”

  

  旧无城

  永春县旧无城,明·嘉靖(1522—1566年)初,为防汀、漳寇窜扰,知县柴镳始建“永辉”、“永丰”、“永薰”3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柴镳》)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县无城。”

  明·嘉靖四十三年始筑城

  嘉靖卅九年(1560年),倭寇攻永春县,捣毁3门,破坏民房,知县万以忠失守,始议筑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嘉靖四十年(1561年),永春知县林万春委德化知县张大纲督之,令里班分段筑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竣工。

  城周长518.2丈,宽0.8丈,高1.9丈。设门4:东曰“迎晖”,西曰“来德”,南曰“文明”,北曰“拱极”。城南濒临桃溪,东、西、北各浚濠以护城,长如城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嘉靖间因倭寇筑城,周不及三里。今编户十四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城池·永春州城》:“永春州城,周二里三百三十六歩,门四,环城有濠,西隅滨江。明·嘉靖四十三年筑。”

  以后,又在城门东、西两隅各增辟一门,东曰“水门”,西曰“河通门”,又顺溪筑坝以护城。

  清代屡修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城池·永春州城》:“本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六年(1751年)相继修。”

  兵营与教场

  永春自建县后即有常备兵员。宋代,本县有警捕弓手60名。明代,永春县有机兵 150名、乡兵75名。永春县升永春州后,清·乾隆三年(1738年),永春设千把总7员;汛兵 256名,其中驻州城 200名,余分驻县内各汛。此外,尚有民壮50名,黄阪巡检司弓兵18名。后略有增减。

  县城汛兵的营房不详。不过,现永春宾馆及其北面墙外,原有一南北向土墙截断桃源路段而与合吉巷连接(土墙中夹一石块,上书“狮王”,群众便以狮王为地名称该地)。民国初期,这片土地俗称“武营”,应系清朝县城汛兵驻守的营地。民国廿年(1931年)拓通桃源路后,鹏翔小学以“武营”旧址作操场。

  历朝兵员操练的场地称教场。明·嘉靖(1522—1566年)间,知县柴镳始建教场于白马山下,后知县谢裘移建於北门外,即现华侨中学入门处,旧俗称该地“北教场”。雍正十二年(1735年),知州杜昌丁乃移建于西门外,即今所称“西较场”。场内建有演武厅,每次学使来州考试武生,阅骑射武术于此。民国十四年(1925年),“西较场”改为永春县公共体育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杜昌丁》)

德化县城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古迹·德化故城》:“德化故城,今县治。”

  德化县沿革

  唐·贞元置归德场

  德化县辖地,建县前分属尤溪县和永泰县。唐·贞元(785—804年)中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地),隶属永泰县,辖今浔中、三班、盖德、霞碧、雪峰、南埕、水口一带,场址设在今德化县治。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古迹·德化故城》:“《府志》:唐·贞元中,析永泰之归义乡置归德场。”

  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始立德化县

  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升长乐府(今福州)永泰县归德场为德化县(或作“归德县”),辖归德、永宁、集贤3乡。

  闽国·天德三年(945年)属闽国东都(今福州)。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古迹·德化故城》:

  “后唐·长兴三年升为德化县。治在龙浔山南、丁溪之北。”

  “五代(指“闽国”)置。”

  南唐•保大七年划属清源军

  南唐•保大七年(后汉• 乾祐二年,949年),德化县划属清源军(泉州),同年析尤溪县南部的常平、进城2乡归德化县,辖区增为5乡。终南唐,清源军领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长泰9县地。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属泉州

  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惠安县建立,泉州始领7县(晋江、南安、同安、德化、永春、安溪、惠安)。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宋仍属泉州。”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

  疆域与里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地理·疆域·泉州府·德化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德化县,在府城北一百八十五里。东抵兴化府仙游县界,西抵延平府尤溪县界,广二百里;南抵永春县界,北抵福州府永福县界,袤(南北距离)一百四十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地理·里至·泉州府·德化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德化县,东北至仙游县一百三十里,西至尤溪县二百四十里,南至永春县六十里,北至福州府永福县二百五十里,东南至晋江县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安溪县二百二十里,东北至永福县界一百七十里,西北至尤溪县界一百七十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德化县,府西北百八十五里。东至兴化府仙游县百三十里,北至延平府尤溪县二百四十里,东北至福洲府永福县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安溪县二百二十里。”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城池部·汇考6 (第22卷)》:“德化县城池,在府城北一百八十里。”

  明·嘉靖卅六年始建城

  乡绅陈石等倡建

  嘉靖卅六年(1557年),邑南大卿乡(今丁墘村)致仕乡绅陈石为首纠集林榕李景春等,向知县邓景武建议筑德化县城池。

  民国《德化县志》载:

  陈石,字阳东,大卿乡人。以岁贡司训电白(电白县,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练达精致,有匡济才。

  邑旧无城,屡经寇乱,民遭荼毒。致仕家居,请于邑令邓景武筑城保之;培科荣、凤翥二文峰,劝教乡族读书。自是邑多文雅。”

  《龙浔陈氏兰阳豹尾志》载:陈石归林后,以私藏培文峰于邱岩山,又募众捐金培凤翥山二丈有奇。县治前无水门,居民患之。公力言于官,开上、下二水门,以利于民,至今赖之。”

  知县邓景武肇建

  嘉靖卅六年(1557年),德化知县邓景武为御倭,考虑创建城池,适又有陈石等人的建议,即肇建德化城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邓景武》)

  既成,城周837丈,高1丈3尺,下石上砖。开2门:东为“东安”,西为“西清”。城东、西、南外各建桥1座,即今“云龙”、“龙津”、“鸣凤”3桥。集市有城内上市、下市。(明、清以来,先后又有城东、城西和浐溪南岸的东关市、西关市和南关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wt.com《泉州古桥梁·云龙桥、龙津桥、鸣凤桥)

  是城之建,早于泉州府属的永春县城嘉靖四十年(1561年)、安溪县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旧无城。嘉靖间筑城御倭。今城周三里;编户十三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城池·德化县城》:“德化县城,周三里三百二十歩……明·嘉靖年筑。”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城池》载:

  “邑旧无城。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县邓景武申请建筑。

  南临浐溪,东自龙浔山麓环山而上,北绕大洋山(后称“凤凰山”),西抵大旗山巅,下达于溪。周八百三十七丈,高一丈三尺,下石上砖。开二门,东为‘宾阳’(始为“东安门”,万历间改为“宾阳门”),西为‘有年’(始为“西清门”,万历间改为“有年门”)。”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城池部·汇考6 (第22卷)》:“旧无城,明知县邓景武始筑城,周围八百三十七丈,高一丈五尺。”

  明·嘉靖卅九年缩周长

  嘉靖卅八年(1559年),张大纲衢翁)抵任德化新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大纲》)

  嘉靖卅九年庚申(1560年),倭寇袭扰仙游、惠安、南安、安溪、永春等县,危及德化,张大纲考虑城周过广,守卫困难,遂缩小西北面的城垣,截大洋(凤凰山)、大旗2山于城外,城墙周长由837丈缩至668丈;并增高西北(涂厝格)城墙;凿护城河深1丈余,建“北镇楼”以供瞭望敌情;东门筑月城,东、西2门均建敌楼。防御基础设施至此完备。倭寇侦知德化县建有城池,乃放弃攻袭计划。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城池》载: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知县张大纲改缩西偏城垣,截大洋、大旗二山于城外,存城垣六百六十八丈,视旧制增高西北,浚濠深丈余;建‘北镇楼’以资远瞭。东筑月城,东、西二门俱建敌楼。

  岁贡陈石

  ‘岁庚申(嘉靖卅九年,1560年),倭寇倡乱,剽掠永春,将克日唾手德化,谍知有城乃遁去。时邑侯张衢翁,思(指邓景武筑城之功,因喟然叹曰:「公当其劳,我享其逸;德化之有城,不惟邑人世世戴公,余亦阴受公赐矣!顾制阔而艰于守,可若何乃申改而狭之。

  城之东如其旧,西则改从县后山而下,循田中趋西门,周围六百六十八丈,高则合东西城皆增之。北城及西门建敌楼,外凿濠深丈余。东门城楼,视西北高广过之,外筑月城,登其上屹然金汤。

  次年辛酉(嘉靖四十年,1561年)夏,蓬壶叛民吕尚四率胁从者三万人,环攻十有余日,势甚猖獗,而我师卒能乘胜直捣巢穴,盖以城完而守固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

  噫!侯固有功于民,而侯能成侯之志,是亦有功于侯者也。嗣后屡经寇变,深山穷谷之民,扶老携幼,鱼贯而入,寇退则反。盖自有此城,而人民以安,县治以固,二侯之奇勋伟绩,岂特彪炳一时哉!语曰:有功德于民则祀之,其二侯之谓欤!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城池部·汇考6 (第22卷)》:“知县张大纲改筑小之,约周六百六十八丈有奇,建东、西二门。”

  嘉靖四十二年倭寇过西门而不攻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月,倭寇进攻德化下涌寨(今上涌镇下涌村)、郭坂寨(位今国宝乡)失败后,兵临德化城西门,望城兴叹,转遁仙游。

  清·乾隆《德化县志》载: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倭寇千余入德化,至下涌攻寨,半月余弗克。

  倭乃扶伤出郭坂。时方筑寨,基高四五尺。乡民集其上,负竹筏屋门以御矢石,竟日不避。倭亦重伤归营,民乃下拾战具。次早,倭见之,辄去。

  过邑西门,往攻仙游。五十余日,总兵戚继光援至,倭遂溃。”

  嘉靖四十四年增开北门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泉州府检校、署德化知县谢启光修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德化知县何谦增开北门,名曰“拱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谦》)

  清·康熙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城池部·汇考6 (第22卷)》:“后知县秦霑开北门;知县何谦就城北龙潯山建北镇楼,设窝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霑》)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城池》载:

  (嘉靖)四十三年五月,大水坏东西城垣,署知县、泉州府检校谢启光葺之。后屡有水患,时坏时葺。

  (嘉靖)四十四年,知县何谦开北门,名曰‘拱辰’;建敌楼,设窝铺。”

  万历十九年增开南门

  德化知县丁永祚增开南门

  万历十九年(1561年),德化知县丁永祚增开南门,名曰“来风”。至此,德化县城有东西南北4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永祚》)

  清·康熙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城池部·汇考6 (第22卷)》:“知县丁永祚始辟南门。”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城池》载:“万历十九年,知县丁永祚开南门,名曰‘来风’。”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城池·德化县城》:“德化县城……门四。”

  庄国桢《记》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城池》载:

  “侍郎庄国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国桢》)记:

  ‘德化县,泉郡之西北鄙也。由五季创邑治,逾六百余年弗克城。城自嘉靖丁巳(嘉靖卅六年,1557年)邑侯景武始。然其时仅为东西二门。迨乙丑(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侯复建门于其北,而南犹阙焉。

  丁永祚始至,登陟城垣,眺瞩方隅,俯而若有思也。已而叹曰:「《传》有之,南门者,法门也。在昔圣人南面听政,向明而治。小之郡若邑,大之天下,于以布法坊民一也。即德化壤地褊小,介在万山中,然亦天子附庸国。业已周环雉堞矣,而门仅三面,向明之方阙焉弗备,其何:其示民?且也郡于今日,人文焕发,彬彬才俊。每春秋比士,列荐书常数十计,邑去郡不二百里,而寥简特甚,即比士于乡,鲜有应者,斯其故岂尽在士?或亦德之地脉未开耳!夫龙浔山若枕,而丁溪水汇于其前若带,固胜区也。必山泽通气,而后休祥启焉,文明臻焉。今者门制有阙南,北限艮,山泽之气,毋乃犹塞而弗通欤!第令更建门于南,背接峦嶂,面瞰溪流,若引诸纡萦之水,纳之襟裾间,用疏达其湮郁,而宣融其文明,庶几有蔚然而起者。」

  侯以燕语博士先生,诸弟子闻之,皆曰:「侯实将有大造于我,奈何爱区区之力而以烦公帑耶?」遂相率诣于侯。

  侯为躬度厥址授之,而又捐俸倡焉。经画已具,畚锸咸集。始于辛卯(万历十九年,1591年)之二月,数旬而功竣。’”

  崇祯十四年增高城垣

  清·康熙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城池部·汇考6 (第22卷)》:“知县李元龙增高三尺,重筑北敌楼。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城池》载:“崇祯十四年(1641年),知县李元龙增高城垣三尺,分雉堞为一千垛,重建‘北镇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元龙》)

  清代屡修

  清·康熙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城池部·汇考6 (第22卷)》:“康熙十五年,因溪水坏城,复加修葺。”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城池·德化县城》:“本朝康熈年间屡修,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城池》载:

  “国朝·顺治四年(1647年),寇(指尤溪王继忠墩四门敌楼。寻以城北荒寂,田地湾湿,闭‘拱辰’门。

  康熙十五年(1676年)四月十六日,大雨,溪水暴涨,自浪淹城。沿溪一带,城垣庐舍,尽湮为壑。伪知县蕖丽生督民修筑未就,伪知县辜锟继成之。仍旧址改‘来风门”为‘解阜门’,‘有年门’为‘金成门’,并建敌楼。东南开水门一,西南开水门二。

  二十五年(1686年),知县范正辂缮葺城垣,重建‘宾阳’、‘北镇’二楼。今‘北镇楼’废,址犹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范正辂》)

  五十年(1711年),知县殷式训奉文修理城垣。开新门于城之西北隅,移教场于学宫后山。人文由是不振,绅士乃赴宪呈请复旧。

  六十年(1721年),知县熊良辅奉文修理城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熊良辅》)

  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鲁鼎梅奉文修理城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鲁鼎梅》)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维修。

  嘉庆元年(1796年)重建敌楼。十六年(1811年)重修被洪水冲毁的城垣。

  咸丰三年(1853年)城楼被林俊起义军所毁,至六年(1856年)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俊》、《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

  光绪卅年(1904年)五月初七夜,傍溪城垣被洪水毁七十余丈。卅三年(1906年)重修。

  实际上,自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清朝末年,德化县城因水毁、兵燹以及功能改变等原因,前后修建、复建、改建达17次之多。

  民国毁

  民国十六年(1927年),永春军阀尤赐福毁坏城南沿溪城垣入城。

  民国廿年,军阀陈国辉闻知民间传说德化城西北的凤凰山和东南程田寺后的薜萝峰,山形似凤,称为“双凤”,遂以有利“双凤入城”为借口,拆除西北城墙,其城砖一部分筑于县公共体育场南面围墙,一部分运往其家乡诗山建公园。

  1953年,泉州至永安公路改线,又拆除西北残垣。残余城垣亦因故毁外,只剩部分遗址。

  2001年复建北城垣

  2021年,德化县府后“驾云亭公园”扩建工程竣工,配套有德化古城北城垣的复建。

  德化古城北城垣的复建工程,始自涂厝格至县医院后山,全长近1000米,城墙、城堞用灰色仿古砖砌筑,北面墙体嵌有旧“龙浔十二景”青石影雕12幅。

  公署

  县署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公署·县署》:

  “县署,在龙浔山西南,浐溪之北,即唐·贞观(627—649年)中归德场治所。

  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场为县,因置廨。东西相距,前横阔二十二丈,后横阔四十四丈,直深四十八丈四尺。

  宋·熙宁(1068—1077年)间,知县事陈居方营缮旁为仓库、吏舍,中为大堂,后为宅堂。
绍兴十三年
(1143年),知县事吴崇年凿山广其基,为室十有二间。知县事蒋雝继建‘’缊仁堂’于廨东。辛次膺为之记。

  乾道七年(1171年),知县事陆洝建‘清真堂’于廨西,又有‘梅台’及‘秋香’、‘驯雉’、‘盍簪’、‘绿野’、‘绿锦’诸亭。建年失详。

  淳熙四年(1177年),外门及大堂毁。知县事林叔度重建大堂。五年(1178年),知县事刘隆重建外门。十一年(1184年),知县事郑旦之改‘绿野亭’为‘学道堂’,‘绿锦亭’为‘双清亭’。

  绍熙元年(1190年),知县事季元才建中门。

  绍定三年(1228年),复燬于火。知县事林倚建中堂。黄之望继营厅事。蘖彦琰建重门及鼓楼。胡应梅于门内立两庑,东为吏舍,西为仓库、犴狱,厅事后西为书院,旁为‘百花亭’。

  淳祐四年(1244年),知县事黄忠叟建大门。己酉(淳祐九年,1249年)冬,吴一鸣于大门外立‘宣诏’、‘班春’二亭,新四围墙垣。

  元·至元丙子(前至元十三年,1276年)、至治壬戍(至治二年,1322年),县署两毁。尹翟彬、簿李德仁、达鲁花赤千奴、尹沈思蕴、尉王良质相继建修。

  明·洪武(1368—1398年)间,知县王贞、丞余表、簿古彦辉大加修葺,规制完整。

  正统十三年(1448年),毁于沙寇邓茂七,典史王志安重构正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明》)

  景泰七年(1456年),厅复毁。天顺六年(1462年),知县李青重建,并建仪门。

  正德十四年(1519年),知县张绂重建谯楼,记:

  ‘泉,闽之雄郡,德为泉之属邑。群山崒嵂,一溪迤逦,小涧会溪为‘丁’字之形,有文明象,而德邑爰立。然地广人稀,里户沿革,十仅存半。县治仪门之外,旧有水门,上设谯楼,悬钟鼓以司更瞭望。尤库狱,捍御攸关也。

  余乙亥(正德十年,1515年)秋,蒙授职莅此。目其谯楼,东西厦瓦压于上,级圯于下,旋葺旋颓。粤丁丑之夏,朝觐归,像蚀栋筒,颓复过半。凡出入、启阖、司更、瞭望,实维有艰。矧邻封流寇猬集,觊觎启侮,用切战兢,而我邑民庶,又困于诛求之烦,不可以纤毫扰也。载思之无何,乃自捐俸及圉夫之余者三十两,市杉百株。尼于上命,弗遂营葺,日复一日,而倾圯尤甚。乃佥谋请支公帑无碍官银七十两,再凑市杉、佣匠、买料,申蒙巡按侍御用命允。爰就戊寅(正德十三年,1518年)季冬交承兴工,令民之敦悫耆年者董其事。迄己卯(正德十四年,1519年)孟夏落成焉。翚飞高建,非藉是夸壮观,实足以捍患而御侮矣。此后保障有道,庶几无虞乎?

  或曰:‘长府可仍,奚庸屑屑为此?’殊不知惟事事乃有备,有备乃无患。此古之格言,为政之大要也。’

  嘉靖元年(1522年),知县胡呈章重建‘申明’、‘旌善’二亭。始建未详年代。

  九年(1530年),知县许仁重修县廨,前为正堂,左幕厅,右架阁库。两廊为六房、承发科。幕厅东为典史廨,架阁库旁为吏舍,际留仓。仪门内,西为狱,外东为土地祠,外左为‘申明亭’,右为‘旌善亭’,南为谯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许仁》)

  二十七年(1548年),知县绪东山重修县署。(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绪东山》)

  四十四年(1565年),知县何谦重建后堂及土地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谦》)

  天启五年(1625年),知县桂振宇建‘寅宾馆’于仪门之东,匾曰‘虚受’。以仪门西为‘纠察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桂振宇》)

  国朝·顺治三年(1646年),寇(指尤溪王继忠毁县署。六年(1649年),知县王榜构内外堂及后廨。八年(1651年),知县何之旭构狱屋五间。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知县范正辂捐俸建两廊、六房、吏舍,修内、外堂,‘寅宾馆’,土地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范正辂》)

  举人谢青钟《记》:

  ‘德,九邑耳,规制他无足述,旧惟县署及学宫巍焕之观,殆与上国齿,载诸邑乘详已。

  鼎革初,山寇一炬,尽成焦土。迨戊子岁(顺治五年,1648年)邑侯实始经营。然听事之堂,仪立四壁,后宅前楼,潦草粗具而已。历任因仍,遂成旧贯。及甲午(顺治十一年,1654年)再变而寇攘,甲寅(康熙十三年,1674年)再变而海踞,丙辰(康熙十五年,1676年)之夏,天吴肆虐,又从而漂荡之,并所谓四壁粗具者,倾颓腐圯,駸駸乎不可复问矣!

  今父母公,世胄名科,学术经济,雅有渊源。膺简命来莅兹邑,慨然以百度维新为己任,劝农桑、剔蠹弊,读法,课艺,兴学,明伦,凡所以整躬率物者,无非本经术为治理。期年之内,百里尽登衽席。乃捐俸鸠工庀材,初葺正堂,次建两庑,修谯楼,次设常备两仓,又次建土地祠、寅宾馆、赞政堂,以及库司、架阁、铺屋、狱堂。凡昔所有,莫不厘备。既垩以丹,洵美而文,荒陋于焉改观。深山父老,成欢忭感叹。共谓前代二百余载隆盛之规,废几五十年所矣,不意今朝复见昌明景象,而不劳民,不伤财,是侯之仁且能也。

  夫修废举坠,不失旧观,古人一燕息嬉游之所,犹且载笔金石,以传不朽,况兹奉法莅民地欤?是不可以无记。爰叙梗概,寿诸枣梨云。’

  乾隆五年(1740年),知县黄南春于廨右再建土地祠。十年(1745年),知县鲁鼎梅重修大堂及两廊、仪门、谯楼、‘申明亭’、‘旌善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南春鲁鼎梅》)

  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建申明、旌善二亭;五十一年(1786年)重建接水亭。

  咸丰三年(1853年),被响应太平天国的林义军所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清》)

  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留荫亭。

  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大仙楼。

  典史廨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公署·典史廨》:

  “典史廨,在县署东偏。

  明·嘉靖九年(1530年),知县许仁修建。三十二年(1553年),典史关一德捐俸重修。

  国朝·顺治四年(1647年),与县署同毁于寇,典史李潜鳞移建于‘来风门’之东。

   康熙十五年(1676年),水圮。十六年(1677年)冬,典史颜志美仍就县署东旧址重建。前为门,中为厅事,后为内廨。”

  儒学教谕署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公署·儒学教谕署》:

  “儒学教谕署,在县治西后宅,与县廨毗连。

  顺治四年(1647年),寇毁。十二年(1655年),训导林甲继捐俸建一厅四房。先是,训导与教谕同署,康熙四年(1665年)奉文裁教谕,十七年(1678年)复设。四十九年(1710年),教谕陈文海捐俸修葺,堂西建旁舍一所,廊房四间,周以垣墙。五十年(1711年),教谕力子侗捐俸重修,于堂东建书房二间,堂前建‘露亭’,改造大门。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夏,教谕曾晋捐俸修建。

  知县鲁鼎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鲁鼎梅》)劝捐序:

  ‘生民之大经曰教曰养,是故圣人虑逸居之无教,而董之以师儒之职,腊之予庠序学校之地,所关至钜也。然非其人,则政不举而事且弗具,城阙佻达有由然矣。

  德邑学博铭三,以鸿才硕彦,英年受职。甫至,即申明先王之教,慨然以造士为己任,邑人士靡靡然从之。所居讲舍不足以蔽风雨,曾君念学校之地,教所自出,不容苟且,方具牍请帑,以肃冠裳之会,而及门诸生谓讲业请益之席,未可迁延申请,重烦案牍。弟之于师,古人皆有执贽之义,愿与同人醵金而理之。或者曰:‘不可。吾师式化德邑且期月矣,野处之秀,闻风者喁喁向往,则是举也,谁不愿以束脩请诲,岂其门外麾之欤?’诸生不能决,请于余。噫,异哉!生等之勇于义,而曾君之化之有成也。由前之说,为义之正;由后之说,为见之大。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序其语弁之于簿,俾吾德邑之俊秀欲挟贽而来学于君者,得与名焉。将学校振饬而教化彰明,养道于是乎有终矣。则吾不知善在君也夫,抑善在德邑也夫!’”

  儒学训导署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公署·儒学训导署》:

  “儒学训导署,在县治西上市。

   康熙二十年(1681年),训导李蚤春以谕、训同署,窄狭难居,捐俸买置一厅一房,建门左、右为房二间。二十七年(1688年),训导方祚隆捐俸筑墙于其右,建上、下二间。”

  驻防厅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公署·驻防厅》:

  “驻防厅,在上市新街。

  先是,顺治五年(1648年),副将蔡调羹以西门内民舍为副总府。十一年(1654年)寇毁。十四年(1657年),汛防千总徐登创于上市北街之南。

  康熙十五年(1676年)水圯。十六年(1677年),千总马虎移今所。”

  分司行署

  分司行署,原在县治东宋代教场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建,明末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附旧署》:

  “分司行署,在县治东宋教场地。

  明·洪武九年(1376年)知县王贞建。

  景泰五年(1454年),知县李青修。

  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县张绂重建。后废。

  今建为图南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图南书院》)

  丞厅

  县丞厅,原在县治东南沙坂。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建。明·永乐(1403—1435年)间,因德化县人口不满万户,按例不再设县丞,丞厅遂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附旧署》:

  “丞厅,在县治东南沙坂。

  宋·建炎三年(1129年)建。

  明·永乐(1403—1435年)间,以县不满万户,丞罢,厅废。”

  簿厅

  主簿厅,原在县治西偏。北宋始建,明·永乐(1403—1424年)间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附旧署》:

  “簿厅,在县治西偏。

  宋·淳熙二年(1175年),主簿赵师(上“雨”下“必”)重建厅东为‘三友堂’。

  绍兴十一年(1141年),主簿黄廷瑞修。

  明·永乐(1403—1424年)间废。”

  尉厅

  县尉厅,原在县治东三百余步。北宋始建。明·永乐(1403—1424年)间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附旧署》:

  “尉厅,在县治东三百余步,坐南向北。

  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建西偏为‘讲武亭’。

  庆元三年(1197年),县尉赵汝鬯重修。

  嘉熙(1237—1240年)间,以射主山为嫌,移基于北。

  淳祐七年(1247年),尉孙应凤仍旧址重建。东为甲仗库,东偏为‘双瑞亭’,有池可二亩,凭水为阁。尉洪格为记。

  明·永乐(1403—1424年)间废。”

同安县城

  同安县城,别称“银同城”、“银城”,又名“铜鱼城”,位于今厦门市同安区大轮山下。

  同安县沿革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同安故城》:

  “同安故城,今同安县治。

  本南安县地,五代·(指“闽国”)置县。”

  “《寰宇记》:……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四乡置大同场。福州(指“闽国”)伪命,己亥岁升为同安县。”

  西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在位)时,许濙奉旨平越,驻师营城(今同安小西门)。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地设晋安郡(郡治位今南安市丰州镇),同年又分晋安郡地置县,因域内有“梅山”,古名“同山”,其地古称“大同”,遂名“同安县”“同安之名始此”。当年又裁撤并回晋安郡。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永丰、明盛、绥德、武德4乡置大同场,场治即后来的同安县城。
唐·乾符三年(876年),从大同场析出武德乡置武德场(今长泰县)。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王延钧称帝,建闽国,改元龙启,升大同场为同安县,领永丰、明盛、绥德3乡,隶属泉州府。时同安县东西广115里,南北袤135里,辖境包括今厦门市全境(除海沧区海沧街道、新阳街道、嵩屿街道、翔安区莲河村外)、金门县及龙海区角尾镇等地,地形图犹如1只梭子蟹,故闽南民间俚语曰:“南安一条篾,晋江一块碟,同安一只蠘(音qi,义“螃蟹”)。”此后沿设,至清末基本稳定。

  代,同安县先后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

  元属泉州路。

  明、属泉州府。

  清·乾隆四年(1775年),析置马巷厅。

  民国三年(1914年)1月,自同安县析出嘉禾里(今厦门市区)及金门岛、大嶝岛、小嶝岛置思明县。翌年(1915年),又析思明县大小金门岛、大小嶝岛及周边岛屿设金门县。

  民国廿四年(1935年)4月,析出同安县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

  1949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同安县先后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泉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泉州)、晋江区专员公署、晋江专区。

  1953年11月,析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

  1957年4月,析同安县灌口镇之锦宅、金山2乡归龙溪县(今龙海市),其余12乡划归厦门市郊区。

  1958年7月,同安县划归厦门市。

  1970年6月,又划同安县属晋江专区。

  1971年3月,划南安县大嶝公社,和石井公社的莲河、霞浯2个大队,归同安县。

  1973年6月,同安县复归厦门市。

  1997年5月1日,同安县撤县设区,改为厦门市同安区,地域不变。

  2003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市翔安区,管辖原同安区东部的大嶝镇、新店镇、马巷镇、内厝镇、新圩贞5镇,基本是古同安县翔风里与民安里为核心的地域。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

  疆域与里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地理·疆域·泉州府·同安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同安县,在府城西南一百三十里。东抵南安县界,西抵漳州府龙溪县界,广一百一十五里;南抵大海黄牛澳,北抵安溪县界,袤(南北距离)一百三十五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地理·里至·泉州府·同安县》(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同安县,东至南安县一百二十里,西至漳州府一百五十里,南至大海八十里,北至安溪县一百五十里,东南至晋江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深青驿六十里,东北至康店驿六十里,西北至漳州府长泰县八十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同安县,府西南百三十里。西至漳州府百五十里,西北至漳州府长泰县百二十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四十八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同安故城》:

  “《寰宇记》:县在泉州西南一百六十二里。……”

  “《九域志》:在州西南一百二十五里。”

  南宋·绍兴始建城

  同安古城墙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位于大轮山下的同安县县城,系土夯所筑;绍兴十八年(1148年)成。始建时周长2544米,高约3.8米,顶宽3.6米。设城门5个:东曰“朝天”,西曰“厚德”,南曰“铜鱼”,北曰“拱辰”,西北曰“庆丰”

  该城东西长,南北窄,形似束腰银锭状,遂名“银城”,亦称“银同城”

  县有“铜鱼石”,是县城南门桥头东溪溪底的3块因长年溪水浸染成古铜色的鱼形巨石。该城又因有“铜鱼城”之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银城》

  “银城,即今县。

  宋·绍兴十五年创筑,外环以濠;十八年,城始就。二十五年(1155年)朱子为邑主簿,与监税曹沆备城西北,寇不能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其制东西广而南北隘,如银锭然,故曰‘银城’。

  又城南溪有二石(应为“三石”),状如鱼,色若铜鼓,亦名‘铜鱼城’。

  庆元(1195—1200年)、绍定(1228—1233年)间,相继修浚。”

  清·康熙《大同志·卷1》:同安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创筑县城,城因“东西广,南北隘,如银锭样,故名‘银城’。南溪有三石,状若鱼,色若铜,故又名‘铜鱼城’。”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同安故城》:“旧《志》:县城东西广而南北色如银然,亦曰‘银城’;又城南溪有二石,状如鱼,色若铜,亦名‘铜鱼城’。”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同安县城》:“同安县城,周八百四十六丈,门五,各为重门。宋·绍兴十五年创建。”

  附:铜鱼石和铜鱼池

  铜鱼石和铜鱼池,位于同安南门桥头,在夹县东、西两溪之水会合处。此处自古有3块形似鱼、颜如铜的天然大石,据说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将其命名为“铜鱼石”。当水深时,“铜鱼”在水中若隐若现,仿佛互相追逐嬉戏,栩栩如生。但因“铜鱼石”在溪浒,常被溪洪、沙泥埋没。据说朱熹还留下“铜鱼水深,朱紫成林”的谶语,因而后世士子“全视铜鱼显晦以卜盛衰”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8·山川》载:

  “同安夹县东、西两溪之水,会合于铜鱼桥……两溪会合处有‘铜鱼’、‘金车’两石,为水口雄镇……

  (铜鱼石)石形如鱼、色如铜,故名。古讖曰:‘铜鱼水深,朱紫成林。’又曰:‘铜鱼石上排金车,此是公侯宰相家。’……

  朱子为题字刻石曰‘中流砥柱’……(按:绍兴廿三年(1153年)秋七月至绍兴廿六年(1156年)七月,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

  朱奇珍记:‘石以鱼名,何肖形也;鱼以铜名,何肖色也。名之者谁?紫阳夫子也。夫子俯察地理,引城濠之流以注焉。泉流活活,三鱼潜跃,圆珠前吐。’”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朱熹与同安铜鱼石“中流砥柱”题刻》)

  “铜鱼石”是古同安县文明的象征,历代地方官对保护“铜鱼”十分重视,明、清以来先后6次修复。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县李春芳开清池,显出石鱼3尾、石珠1颗,同时修盖“铜鱼亭”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同安县令朱奇珍(长沙举人)重新疏浚铜鱼池,并立碑作记。碑记有文见上引文。

  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唐孝本尽拆亭边浮店周围环以石栏。

  乾隆廿六年(1761年),知县邹召南仍拆浮店,永禁架屋,开浚城河,通水入池。

  嘉庆二年(1797年),县令吴堂浚清城河,引水入池,严禁开厕池上。

  原“铜鱼池”东西长14米,南北长23米,占地面积322平方米,池畔建有铜鱼亭、土地庙等。直到廿世纪50年代,同安居民还可登亭远眺、临池观鱼,铜鱼池和与之相连的金车石,也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品茗吟咏之处。
廿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亭毁、池填、铜鱼沉埋砂砾之中。

  2000年5月,“铜鱼池”中被埋的3块“铜鱼石”和1颗石珠被清出,重见天日。

  2008年下半年,投资260多万元,重修为同安双溪公园“铜鱼池”景观工程,总占地4400平方米,2009年竣工。复原的“铜鱼池”以亭、池为中心,还修建休闲中心广场和喷泉,并重立破损的记载有“铜鱼池”修复历史的铜鱼碑。“铜鱼池”池壁上还刻立1幅清·嘉庆(1796—1820年)间同安版图。

  历代屡毁屡修

  同安县城建后,屡遭水患兵祸破坏,历代曾多次修筑。

  元、明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银城》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安溪山贼陷城,明年复修治,寻圮。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沙尤贼复陷城。

  景泰(1450—1456年)初,因旧址增修。”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修,改称东门为“迎阳”,西北为“镇兑”,南门为“来薰”,北门为“绿野”,唯西北门延旧称“庆丰”

  嘉靖卅七年(1558年),为防倭寇进犯,用砖加筑城墙1米,西门、北门增筑重门,偏设哨所59处。翌年修城时又增筑敌楼10所。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银城》“嘉靖三十七年,因倭寇增筑。明年,积雨城坏,贼大至,官兵用木栅捍蔽御却之。后复屡经修葺。”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同安县城》:“明·嘉靖三十七年重修。”

  万历廿五年(1597年)再修,周长扩至约2710米,高约7.4米(比宋代夯土墙增高近一倍),改称东门曰“鸿渐”,西北门曰“朝阳”。其后,为仿荷虏进犯同安城,土城墙上筑炮台10座。

  清

  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亡;清兵入关,长驱南下。清·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八月廿六日,城墙被清兵用炮轰陷,雉碟无存。清兵破同安,知县叶翼云、教谕陈鼎均死难;清兵屠城4日,同安县军民死难5万多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7·忠义·明忠义1·陈鼎》:

  陈鼎,更名命鼐,字子凝,号象图,同安人。祖籍漳州北溪,仍入漳庠;天启丁卯(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年变后,躬自耕稼,混迹缁黄。

  戊子(清·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郑成功(克同安)署为同安教谕。大清兵至,城陷,在籍吴江知县叶翼云死之,自缢于明伦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永华。”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8·孝友·国朝孝友1·陈永华亦记有此事:陈永华,字复甫,同安人,子。为诸生。缢死明伦堂,永华奉母以逃。城陷数日,乃为胔僧,入城求父尸于敬一亭,负归殓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永华》)

  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兵再次大举来犯同安,郑成功鉴于无险可守,拆部分城墙及官民入氵丙州岛,夯筑新城(新城已无存)。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同安县城》:“本朝·顺治十二年重筑。”

  清朝占领同安后,为稳定统治,同安城墙屡坏屡修。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同安县城》:“康熙十七年、二十四年重修,乾隆二十二年加修。”最后1次修整是光绪廿九年(1903年)。

  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11月,同安同盟会员陈延香等还在同安5城门及县署遍插五色共和国旗。

  民国拆毁

  民国十五年(1926年),奉省令拆毁南门至小西门的城墙,修筑马路。

  同安古城墙遗址,现仅残留东门至南门傍溪的一段,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孔庙前东溪西畔,长450米,顶宽4米,距溪床高5米,大部以条石砌筑,间有夯填红泥,无垛堞。1996年,重修孔庙前城墙76米,并复建城墙垛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