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陶瓷(史前—隋)

  史前
  夏、商、周

   永春苦寨坑窑址(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西南面苦寨坑山坡上)
      ——发现和发掘。
      ——专家组的结论。
      ——碳十四年代测定。
      ——“2016年我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
      ——保护和开发。
   永春尖山窑址(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交界的寮田)
      ——发现与考察。
      ——考古挖掘。
   永春其他商、周古窑址简说。
   南安后寨山周代遗址
(南安县水头镇大盈村后寨山)
  西晋——南朝
   概说。
   溪口山窑址(晋江市磁灶镇下官路村西双溪口山西坡)
   九日山六朝古墓(南安市丰州九日山下)
  隋
    松仔岭隋墓(南安市丰州前埔头北松仔岭下)

史前

  在泉州新石器遗址,伴随着石器出土的陶器,属于东南沿海印纹陶的文化系统。

  1956年在永春牛头寨、鳌山新石器遗址,出土不少印纹硬陶。

  1958年8月,在德化县浔中公社(今浔中镇)丁溪村,曾发现过云尾山、牛尾寨、驷埔山等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到石锛、印纹陶片和釉陶片。

  1960年在南安丰州狮子山、寨仔山等地新石器遗址,出土不少印纹硬陶。

  1974年,在德化县美湖公社(今美湖乡)保健院后面的后坪山山坡上,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有石锛、石斧、石矛和 零碎的印纹陶片。

  在鹧鸪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出土了陶网坠、陶纺轮等用器。

夏、商、周

  永春苦寨坑窑址

  苦寨坑原始瓷窑址,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西南面苦寨坑山坡上,西北距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约500米,东南距永春县介福乡约3公里,海拔高度674米。

  “苦寨坑窑址(青铜时代):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苦寨坑窑遗址(夏、商):永春县”,2019年10月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和发掘】 

  廿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在苦寨坑山地种植芦柑时,发现一些破碎的陶瓷片,初步鉴定为商周时期的器物残片。经专家多次现场调查,并确认一处古代窑炉遗迹。2008~2009年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相关信息第1次被录入国家文物数据库。

  2014年10—11月,考古人员发掘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12月,对周边开展区域调查,发现在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西北方向约500米处的苦寨坑,也有一处原始青瓷窑址,且规模更大。(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陶瓷·夏商周·永春商周古窑址·尖山窑址》)

  2015年1月进行试掘,确定内涵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11月底至2016年1月中旬,由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泉州市博物馆、永春县博物馆进行野外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35平方米,共揭露9座有叠压打破关系的窑炉遗迹。

  整个发掘区地层可分8层,山坡下部地层堆积较厚,近山顶处较薄。揭露出的9条龙窑遗迹,面积约300平方米,均依山而建,沿着山坡向上掏挖洞穴而成,分布密集;窑炉结构分层次建造,下层窑炉废弃后又在下层尾部建一个新窑炉。

  窑炉遗迹保存较好,已是典型的龙窑形态。窑炉均为斜坡式,由火膛和窑室两部分组成。已清理出的窑炉, 残长约3.84米,内壁宽约1.24米,呈斜坡状。窑炉的火膛处左右壁有圆弧状和“凸”形两种,窑室平面呈长方形。从发掘情况看,几乎所有窑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晚期窑炉或人类生产活动的破坏,但大部分窑炉结构保存较好。

  发掘出土有大量陶瓷器标本及1件石器,陶瓷器绝大部分为原始青瓷和窑具,少量陶器。原始青瓷器形有尊、罐、豆、钵、纺轮等。

  器物均采用贴片法分段制作,再粘接而成,胎多呈灰色或黄白色,胎土大多较细,质地坚硬,也有一部分因火候低致胎质松软。釉多呈青灰、青绿色,部分略偏褐或泛黄。装饰技法、纹饰与印纹陶相同,采用刻划、拍印、戳印、堆贴、镂空等手法,纹饰有弦纹、菱格纹、方格纹、直条纹、圆圈纹、戳点纹、鼓钉纹、云雷纹、水波纹、篦齿纹、凸棱纹等;大部分器物外壁均有纹饰,腹部拍印方格纹、菱纹、直条纹为主,肩部戳印圆圈纹、锥刺纹,并间以弦纹、篦齿纹等。大部分垫饼亦拍印有直条纹,少量方格纹和菱格纹。

  窑址里出土的大部分陶瓷器以及垫饼残片均被人工有意识地打击过,因此发现大量刃部较为锋利的陶瓷片,很多陶瓷片上还可见打击痕迹。

  装烧工艺方面,从部分器物的肩部、口沿出现叠烧以及与垫饼粘连的痕迹分析,应该有部分器物采用叠烧工艺,有的还用垫饼作为器物之间的间隔具。大部分器物采用单件烧造。说明当时工艺已较复杂,能制作较大器型;出土的瓷器施釉工艺已经十分清晰,可以看出制作工艺相对成熟,尤其是施釉工艺。

  经初步认定,该古窑址属商晚期、西周早期时代。这批珍贵的原始瓷标本,对于研究我国原始青瓷窑炉的结构形态、窑业技术及原始青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专家组的结论】

  2016年1月,国内顶级专家团来到永春,聚焦苦寨坑,进行专项研讨。这些专家除王莉英外,还包括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博物馆、德化陶瓷博物馆等国内顶尖的考古专家。专家组实地考察了苦寨坑窑址考古发掘现场,观摩了出土文物标本,听取了考古发掘情况汇报,经过认真研讨,专家们慎重地得出了结论。

  在与会专家组联合署名的《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考古发现专家研讨会专家意见》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永春苦寨坑古窑址考古发掘是一次规范的考古发掘;此次考古发掘揭露的9座烧造原始青瓷的窑炉遗迹大部分保存较好,结构清楚,层位关系明确,这一发现填补了福建地区早期龙窑发展阶段的缺环,是研究我国早期龙窑起源及其演变序列的珍贵实物资料;苦寨坑发掘出土的原始青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高,器形、纹饰丰富,区域特征明显,流通范围清楚,填补了原始青瓷发展阶段的空白。这些原始青瓷器有自身区域特征,也有外来文化因素,是研究夏商代窑业技术以及福建闽江、九龙江流域考古学文化交互传播和影响的极其重要的考古资料。

  专家组还建议对窑址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加大考古发掘和研究力度。

  各级文物考古工作者,又一次走进漫漫荒山。经过艰苦的调查、勘探,除了辽田尖和苦寨坑两处,随后考古人员在苦寨坑窑址周边区域约2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现10余处规模较大的夏商时期的窑址群和聚落遗址,说明当年在这个区域就有规模庞大的手工业生产区域,填补了福建夏商时期陶瓷手工业遗存的空白。原始青瓷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脉络逐渐清晰。

  【碳十四年代测定】

  发掘结束后,采集了6件碳标本送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

  2016年8月,测定结果为,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的年代为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8世纪中期,即相当于中原时期的夏代中晚期、商代中期,距今3400-3700多年。所测年代序列基本与窑炉叠压打破关系相符。

  【“2016年我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

  2017年4月,“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获评“2016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

  评选意见认为:  

  “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烧造原始青瓷的窑址,碳14年代测年约为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即夏商时期。

  9座依山而建的窑炉大多保存较为完好,为土洞式长条形的龙窑,与之前原始青瓷的另一起源地浙江东苕溪流域是不同的技术体系。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的并存,说明了东南沿海广大的印纹硬陶生产区域,从技术上讲是可以创制出带釉的原始瓷器。

  区域考古调查发现在周边地区还有10余个窑址,这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区域。”

  专家点评意见认为: “该窑址的发掘为探索中国原始瓷器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里不但是原始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而且北传至闽江流域,或与中原地区也有一定的联系。”

  总之,苦寨坑窑址的发现,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将中国烧制原始青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

  此前,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烧制原始青瓷的古窑址为浙江湖州瓢山窑址,其时代可追溯至夏晚期。而苦寨坑窑址年代的确定,将中国烧制原始青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泉州与浙江同时成为我国原始青瓷的最早发源地。

  同时,此前泉州市发现最早的瓷器生产窑址是晋江溪口山南朝时期青瓷古窑址。苦寨坑窑址的发现,可填补我市陶瓷烧制历史从硬陶到青瓷过渡的空白,将泉州瓷器烧制历史向前推进1000~2000年。

  二、德化龙窑始祖。

  龙窑又称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

  由于苦寨坑窑址窑炉遗迹保存较好,出现火膛、窑室、出烟室结构,已是典型的龙窑形态,并且在第一期窑业生产中就出现窑具,已使用垫饼作为间隔具,这些对研究我国龙窑起源以及夏商时期的窑业技术有着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苦寨坑窑址出现的龙窑,毫无疑问的证明它是德化龙窑的始祖,将德化龙窑建窑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确定德化瓷始烧年代。

  在同一个窑址能同时找到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说明 苦寨坑窑址 是夏商时期硬陶向青瓷过渡阶段留下的。从印纹陶片的发现、墓葬青釉瓷的出土、原始青釉瓷片的出现到原始青釉瓷窑址的发现,给德化瓷始烧年代问题找到了答案——德化窑始烧年代应为夏商时期。

  四、为福建省闽江流域和晋江流域夏商周时期文化现象找到源头。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闽江流域的昙石山、黄瓜山、黄土仑,晋江流域的音楼山、深沪等地,发现了一大批史前印纹陶器,但是,考古工作者一直找不到这些史前陶器的产地。

  通过对苦寨坑窑址(夏商)和基本同时发现的寮田尖山窑址(商周)现场考察和深入研究,发现两古窑址发现的陶器与闽江流域和晋江流域发现的史前印纹陶器的文化类型(造型和纹饰)相同或极为相似,推测闽江流域和晋江流域发现的史前印纹陶器应是永春、德化生产的,通过人类迁徙逐步带到沿海。

  【保护和开发】

  2018年3月,永春县对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进行全面评估勘查,编制完成《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总体规划》。

  2018年9月列为福建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后,永春县制定《福建省永春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纲要(2018—2030)》。

  2019年1月,获批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永春尖山窑址

  尖山,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交界的寮田(或称“辽田”,属永春介福乡)。尖山窑址在尖山山坡处,距德化三班镇4公里,山上杂草丛生,周围分布着成片的柑桔园,有一条机耕路与公路相通。

  辽田尖山窑址(青铜时代):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与考察】

  2007年初,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2007.4~2011.12),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一位姓村民在寮田尖山为祖先扫墓时,发现大量古代陶瓷碎片。

  2007年10~11月,泉州市考古队、福建省考古所、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入寮田尖山现场调查考察,在尖山周围几千平方米的范围内找到了许多原始瓷片和印纹软陶、硬陶陶片,有的瓷片表面有一层淡青色的釉,有的是由一个个圆点装饰的图案,有的像用竹片在上面戳成“S”形的“戳点纹”,有的像绳子压下去的“绳纹”、“网纹”,这些都是原始青瓷的典型花纹;同时发现一些红烧土块。

  2007年10月,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把第1次调查采集到的标本选取10件送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进行   “PIXE”(质子激发X荧光能谱)检测。从测试结果看,上述标本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胎体含铁量高,介于1.46—2.53%之间。②釉层CaO含量特别高,介于10.63—22.25% 之间。以上数据与德化窑以前发现的唐、宋、元、明各时期标本相比,上述成分含量明显偏高,与原始青瓷含铁量2%左右,CaO含量在16%—20%左右比较相符。  

  根据标本的胎釉、纹饰、造型及所含成分,可以确定这批瓷器标本为原始青瓷。  

  2007年11月,福建省考古所郑辉陈兆善两位研究员对辽田尖山做进一步调查。由于瓷片分布范围很广,估计这里很可能有窑址存在,于是开始寻找和窑址有关的东西,终在铲平山坡的一处断面后,发现一个宽约1.1米、高约1.3米的弧形窑炉残断面,未经考古发掘不知残长;尽管与黄色的泥土混在一块,但两侧窑壁上长期火烧留下的厚厚的烧结层还是非常显眼。发现窑壁就证明了这里确实有窑址存在。并且认为,原始瓷标本分散范围这么广,可能窑址不只这1座。  

  2008年至2009年进行的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辽田尖山古窑址信息第1次被录入国家文物数据库。

  【考古挖掘】

  2012年12月6日,尖山窑址列为德化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国家文物局列为2013年抢救性考古挖掘项目。

  2013年初,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泉州市博物馆、德化县文体新局、永春县文体新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2014年10月下旬至2014年11月中旬, 完成第一期发掘工作,发掘面积50多平方米,共发现4座窑炉遗迹。在尖山窑址发掘出一个较为完整的龙窑窑址。该遗址分两层,下层遗址的时间比较久远,估计曾废弃过。后又在下层窑址的尾部建一个新窑,上面的窑垮塌后叠在一起。经测量,该窑的内壁宽1.24米,残长3.84米。窑里面呈斜坡状,当时烧制瓷器时平铺在窑床上,前面有清晰的窑炉结构,尾部还有烟囱。同时还发现大量原始青瓷标本。  

  2015年11月27日开始二期发掘。新发掘的尖山古龙窑址长3米多、宽1米多;不仅有硬陶,甚至有原始青瓷,表面花纹多样、精美,但未发现完整的器物。  

  总之,从2007年以后,尖山窑址共发现8条青铜时代斜坡式龙窑遗迹,但火膛破坏严重,仅窑室与火膛交接处尚存两段窑壁;窑室平面近似长方形,从前部向尾部逐渐收窄,前部内宽1.24米,中部内宽1.16米,尾部内宽1.11米。出土物以原始瓷器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钵、豆、纺轮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黄白色。

  永春其他商、周古窑址简说

  新中国成立后,永春县境内发现的先秦文化遗址(其中多属商、周时期)有数十处,分布在一都到湖洋一带的广阔地区,尤其密集分布于五里街、桃城、蓬壶、达埔。如:

  五里街的九兜山遗址、康山遗址、大宗山遗址、许厝山遗址、铜鼓山遗址;

  桃城的长安山遗址、化龙山遗址、新宫山遗址、覆船寨亲边山遗址;

  蓬壶的马头山遗址、杰山遗址、鳌山遗址、吴山遗址;

  达埔的大宫山遗址、凤山庵遗址、寨心尾(又名茶心山)遗址;

  石鼓的后圳古遗址、格仔寨遗址,岵山的大杏山遗址;

  一都的大湖尾遗址,湖洋的贡子山遗址,锦斗的虎坪山遗址。

  在这些文化遗址中,采集到的文物以印纹硬陶居多,沉质软陶次之,釉陶少见,纹饰有相同之处。出土文物较多的是罐、壶、钵等器物残件,器壁厚薄不匀,有手工制作、慢轮修整留下的手捏痕迹和旋转刮削面,特别是釉陶的装饰弦纹明显是轮制的。采集的陶片有做工较精美复杂的纹饰,还有作为装饰品的石环。此外还发现有春秋战国的刀币,先秦的五铢、圈点陶罐、陶豆等。

  永春早期窑址如此密集,主要原因是永春境内遍布“伊利石型低温陶瓷黏土”。这样的黏土成分相当均衡,具良好塑性,不需添加其他材料,并只需低温烧制就可以成瓷 。

  南安后寨山周代遗址

  1974年,在南安市水头镇大盈村后寨山,唯一发现福建省成批周代青铜器遗址,遗物中不少原始青釉器。器表有青绿色、豆绿色、深绿色和黄绿色等。说明在3000年前泉州已有烧制青釉器的技术。不过,当时烧成温度不高,釉水与器体不甚密贴,出土时釉层多已斑驳,露出胎骨,有的近似于釉陶,是原始瓷器。

  早期的陶器为粗陶,用陶土以手工捏制,内外不施釉,直接入窑以阳火烧制。质地粗糙,耐火实用。主要产品有饭钵、“茶鼓”(茶壶)、风炉、药罐、火钵等。

  另一类为釉陶,质地较细,制作较精,多带花纹图案装饰,装匣钵入窑,以阴火烧成。产品多为生活用品,如大小缸、瓮、钵、罐、瓶、碗、碟、杯、盏等。

  由于粗陶和釉陶价廉实用,易于烧制,其技术在泉州沿用至今。

西晋——南朝

  两晋、南北朝时期,泉州远离中原战乱,中原氏族南下入闽,带来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为后来泉州港的贸易商品生产提供了文化、技术支持,其中在窑业技术方面尤为显著,摆脱了以前原始瓷胎、釉结合的问题,开始烧造青瓷器。青瓷器不但用作生活用的器皿,也作为墓葬中的主要随葬品。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在泉州之南的古镇晋江磁灶,出现烧制小型生活用陶技术,南朝、隋、唐以后进一步发展清《西山杂志》:“故磁灶是以陶瓷而得名。”

  1968年,德化县在修建城关至三班的浔三公路时,石排格附近公路旁古瓷窑址发现魏、晋时期青釉谷仓、青釉罐、青釉壶和托子(时代可能较晚)等器物。

  从南朝溪口山窑址到墓葬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佐证,也回答了这一时期泉州窑是否烧造青瓷器的问题。

  溪口山窑址

  南朝溪口山窑址位于晋江市磁灶镇下官路村西双溪口山西坡,东北面为梅溪,南临仙葬墓,西连狗仔山。(“晋江地区文物考古普查资料”,1977油印本)

   “溪口山古窑址(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磁灶古窑址(南朝至宋、元):晋江市磁灶”,1961年5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窑址1956年发现,其年代始于南朝晚期延续至初唐,是迄今为止在泉州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窑址。

  窑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破坏严重,地表已垦为农田。从周边遗留的瓷片、窑具及尚存1米左右的堆积层可以看出,当年的生产已有相当规模。采集的标本器型不多,出土产品以罐、缶本(“缶本”合一字)、盆为主,碗、盏次之,还有盘、瓮、盘口壶等。器物细泥胎,胎呈灰或浅灰色,质坚或松;施青釉,呈青色、青黄色或青中泛黄,由于胎釉成份及烧成温度的原因,胎釉结合性差,再加天长日久胎体吸水,导致大部分标本釉面脱落;大多粗糙而笨重,内壁留有手工制作的痕迹。窑具主要有垫座及生产工具。

  该窑址在1982年进行过试掘,开3米×4米探方一个,出土青瓷及窑具标本105件。器型有盘口壶、罐、盘、钵、瓮、灯盏等;窑具有托座、圆形垫饼及三角支钉,从器物的装烧痕迹推断产品采用叠烧工艺。(陈鹏等:福建晋江磁灶古窑址,《考古》,1982年第5期)

  溪口山南朝窑址的发现,把泉州窑的历史向前推了一大步。南朝时期窑址的青瓷标本、烧窑用的窑具及烧制工艺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由此推论泉州地区在汉、晋时期已建窑烧瓷也是可能的。

  南朝青瓷器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也为后来周边唐至五代窑场兴起提供了窑业技术的保证。更重要的是该窑址的发现,解决了闽南地区这一时期墓葬出土青瓷器烧造窑口的问题。(曾凡《福建陶瓷考古概论》,福建地图出版社,2001年)

  九日山六朝古墓

  1956年,厦大历史系林惠祥教授带领考古实习队在南安丰州九日山下,发现六朝古墓,其后又多次发现。其中有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墓葬,随葬品中有双耳罐、四耳罐、碗、钵、带盘小杯、花插、小瓶、虎子、斗、博山炉、浅圆盘等19件瓷器。六朝时交通极不方便,除内有青瓷小盂1、平底小碗1件为浙江传来的青瓷器外,其他器物从数量上看,到周边省市去采购的可能性不大,且器型与装饰工艺又与周边地区出土的不同,因此依照当地风俗规制在当地烧造的可能性较大。

  松仔岭隋墓:1950年,厦大考古队在南安丰州前埔头北松仔岭下发现隋墓,墓砖文为开皇十六年(596年),随葬品中有注水式瓷罐、双耳瓷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