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泉州府城隍庙(明烈王庙。附:资寿寺)
     ——城隍信仰。
     ——北宋·嘉佑建明烈王庙。
     ——南宋·真德秀祝文。
     ——明初·重建并正式改名城隍庙。
     ——明·嘉靖
俞咨伯择资寿寺故址重建并陈让《记》。
     ——关于资寿寺。
     ——清·数次重修。
     ——原规制和现状。
     ——麒麟壁。

  晋江县城隍庙(鲤城区镇抚司巷西段北侧今泉州六中内)
     ——
沿革
     ——清·乾隆十七年昌遇自《记》
     ——清·乾隆十七年陈大玠《记》
     ——清·道光八年萧汉杰《记》
     ——原规制和现状
     ——现代·陈泗东《幸园笔耕录》记述

  南安县城隍庙(南安市丰州镇丰州村)
     ——北宋·大中祥符始建。
     ——代有重建重修。
     ——附:明·隆庆傅夏器《重修南安城隍庙记》。
     ——现规制(仪门一。仪门二。左右厢房。中殿。大堂。)

  安溪县城隍庙
     ——清溪显佑伯主(安溪城隍。成神。神验。)
     ——大东街城隍庙:旧庙(安溪县凤城镇大东街。南唐·保大始建。明·洪武重建。明·嘉靖十七年重建。明·嘉靖四十四年再重建。近现代。规制。楹联、匾额。春巡。)
     ——凤冠山城隍庙:新庙(安溪县城凤冠山麓东岳寺东侧。肇建。规制。)
     ——传衍。

  永春城隍庙(原址永春县城西门内)
     ——宋·开宝始建。
     ——宋至清初屡修。
     ——清·雍正升格为永春直隶州城隍庙。
     ——廿世纪80年代后复建为三座(新建永春县城隍庙。永春古直隶州城隍庙。桃城城隍庙。)

  德化县城隍庙(德化县治西)
     ——沿革。
     ——清初·王宠受《修城隍庙序》。
     ——清·乾隆九年鲁鼎梅重修《记》。

  永宁卫城隍庙(鳌亭宫。石狮市永宁卫城东南。)
     ——沿革。
     ——分灵。
     ——规制(概说。山门与广场。门楼。前殿。拜亭。主殿。东西厢房。其他。)

  石狮城隍庙石狮市凤里街道城隍街
     ——明·万历肇建。
     ——清·康熙重建。
     ——石狮置分县。
     ——清·乾隆重修。
     ——近现代重修。
     ——分炉。
     ——信仰扩播。
     ——规制(戏台。门楼。殿堂。其他。)

  深沪城隍宫
  龙宫城隍庙(鲤城区九一路东段北侧、龙宫巷口东端)
  崇武城隍庙(惠安县崇武镇莲花山东南坡)
     ——沿革(宋为诚应庙。明改城隍庙。
清初重建。近、现代。
     ——规制。

  辋川城隍庙城隍宫。惠安县辋川镇辋川村标美顶自然村)

  泉州府城隍庙(明烈王庙。
附:资寿寺、六贤祠)

  泉州府城隍庙,民间习称“大城隍”,位于北门模范巷与县后街交界处(今新村小学址),故庙前通道旧称城隍口街。1961年6月列为泉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府城隍庙》:“府城隍庙,在府治北,即资寿寺故址。”

  城隍信仰

  民间盛传城隍神能通灵山川、调风致云,监察官民,劝善除恶,以保民为职,是保护城池之神。城隍信仰自唐宋以来,在泉州就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宋代以后,城隍祠遍天下,“或赐庙额,或颁封爵,至或迁就附会,各指一人以为神之姓名”《明史·卷49·礼3·城隍》)。宋、明两朝的城隍神,大多是历史上的清官,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泉州祀韩国华韩琦父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国华韩琦》)为城隍。

  北宋·嘉佑建明烈王庙

  泉州最早的府城隍庙 是明烈王庙,位于宋·州治西(明·察院行署之右,今镇抚司巷,约泉州六中菲友体育馆一带)。

  明烈王庙的创建时间,历来说法不清。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府城隍庙“故址旧在治东萼辉铺,(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侍郎赵涯建,名明烈王庙。”《府志》作嘉佑三年(1058年)建。而创建者赵涯,却是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以侍郎衔出知泉州、兼领福建路市舶提举(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太守名录》),因此或作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建。

  南宋·真德秀祝文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至嘉定十二年(1219年)、绍定五年(1232年)至端平元年(1234年)真德秀西山)两知泉州,留下两篇城隍祝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真西山文集·卷48·城隍》真德秀在遇旱时为民求城隍祝文云:“城隍之有神,犹郡国之有守,幽明虽殊,其职于民则一而已。某叨蒙上恩,来镇此土,深唯责任之重……朝夕兢兢,不敢自忽。至于蠲除灾祸,丕降福祥,则神之职也。”

  《真西山文集·卷50·东顺正、西明烈、明德王祝文》是另一则祭城隍祝文,云:“夫既食民之食,则当忧民之忧。此某于今兹之旱,所以惶惧怵迫,而有求于神也。守之忧民如此,神之忧民其可已乎。然守能忧之,而不能救之;能忧而又能救者,神也……民既乏食,必将饥饿流离以死,神其忍之乎!”

  明初·重建并正式改名城隍庙

  有明一代,城隍信仰进一步得到普及。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所以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他为城隍钦定官职,封京城城隍为帝,开封城隍为王,府城隍为威灵公,州城隍为灵佑侯,县城隍为显佑伯;并规定新官上任,须斋戒沐浴祭祀城隍,宣誓忠于神明、忠于职守,才能入衙理事,且逢每月初一、十五,地方官员都应祭拜城隍,以阴阳互为表里,实现人神共治。

  明·宏治《兴化府志·卷20·礼记·礼乐志·上官礼》就载:“礼部咨各布政司、府、州、县,新官到任,于本处城隍庙,会请应祀神袛。比至城外,斋宿三日,第四日清晨,父老等引导入城,遍谒诸祠,如仪致祭。其祝词曰:某官奉命来官,务专人事,主典神祭,特与神誓,神率幽冥,阴阳表里,予有政事未备,希神默佑,使我政兴务举,以安黎庶;予尚怠政奸贪,陷害僚属,凌虐下民,神其降殃……神其鉴知。”

  因此全国掀起一股建庙、封神的热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府城隍庙载:

  “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鉴察司民显佑伯。三年(1370年),改称城隍之神。

  四年(1371年),知府常性重建。

  永乐间(1403—1424年)晋江知县宋仲祥、正统间(1536—1449年)知府熊尚初、正德间(1506—1521年)知府葛恒继修。”

  明·嘉靖俞咨伯择资寿寺故址重建并陈让《记》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泉州大旱,南门桥头十字街又发生特大火灾,燔民居370余间,促使泉州知府俞咨伯广邀名家方士,相地堪舆,仔细审察泉州的山川形势,决定选新址重建城隍庙。经郑重研究,城隍庙新址选定资寿寺故址,即今址。而原城隍庙改作参将署。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府城隍庙》载:“嘉靖二十三年,庙改参将署,知府俞咨伯改建今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府城隍庙》收录陈让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让》),曰:

  “高皇帝平定埏区,正位建元二年己酉(洪武二年,1369年),诏封天下城隍神爵号,视地为差。三年(洪武三年,1370年)诏定天下所祀岳渎,城隍皆依本称,无爵号。谓神通灵山川,调风致云,奋雷顺雨,春秋秩祀焉。四年(洪武四年,1371年)勅郡邑里皆立厉坛,以神主其祭,监察官民善恶。官履位,必先假庙与神誓,期阴阳表裏协于正直,以顺承天庥,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而理于义,以曲成民物。固聪明圣智达天德者能知之,未易与世论也。心粗者多眇慢,心惑者多谄渎,不讲于幽明之义矣。

  惟圣人观于天道,惟阴与阳,观理于阴阳,惟神与人;观天地神人之心,惟公与正;观天地神人之心之所甚爱者,惟君与民。制为礼乐,以理民义,祭祀神祇,以祈幽祉。事虽在礼乐,敬在鬼神,故明德馨香,上下昭假,百瑴殖好,民用又康。虞夏以来,未之有改也。神祀举亦为民义,民义举亦为神道。序秩其事,先后轻重,合体履之,乃知其物不二,直所从事之异路,有能与不能尔。人之所能,神所不能者,人其任之;人所不能而神能者,神其不任耶?爽德怠事,皆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泉郡城负清源而临晋水,崇雉周池,神与郡诸侯皆受命于天,以保民为职,位分相当,通气效能,表里共治,若昼夜、寒暑、晦明、舒肃成嵗,实有其理,非假借神道而为言也。

  庙旧在卫西,逼近台省诸署,湫隘喧嚣,圮剥殆尽。岁甲辰(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大祲,郡侯蒲山俞咨伯、别驾少华,思祈神贶,载辑民休,乃相谘议,谓神聪明正直,能调和风雨,福善祸淫,助我绥育黎庶。今庙若兹,甚非所以妥安神灵,昭致慈惠精意者。时诎不可用民,惟资寿寺废且尽,门堂寝室仅存,费一功百,积高居幽,实惟神明之隩,正直府治之阴,足称阴阳表裹之义,其惟迁哉。庙东北旧有晦翁朱熹小山丛竹亭,不二亭旧为欧阳行周欧阳詹读书室。可庀崇福废寺余材,肆一修治,庶几不遗古义,时效吾侪景行之思者。朱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欧阳詹》、《泉州学校·小山丛竹书院》)

  至是,厥功聿成,庙貌巍峨,联匾彪章,丹青焕耀,清斋有舍,缁流有次。远近来观,莫不欣喜。谓蒲山公高潜神参,制义达权;少华公协德明阴。少府双华 公继至,罔不同心与德。谓幽明之路可通,果繁昌之福可坐而致;贤哲之迹可寻,果为善之类可乐而生也。

  词曰:

  嶒嶒榕城,其隍渊渊。溁穿潮汐,屏翰深坚。通节内外,保民御奸。英灵超蜷,配合山川。神司民物,与天同心。涝宜开荠,旱则为霖。繁殖百谷,康阜黎黔。萃亨元吉,辟除氛祲。神秉正气,出入乾坤。居高领会,镜观无伦。分别淑慝,不见不闻。恶除其本,善裕其昆。汉祀纪灌,宋重生辰。民义尚荒,安能事神?肆惟我侯,精意明禋。聿迁胥宇,凡以为民。神灵厥居,彷佛乐胥。岂曰彷佛,帝眷在兹。幽明共治,返于古初。之于天下,如视诸斯。”

  关于护国永隆资寿讲寺

  护国永隆资寿讲寺,简称资寿寺,原在州北桂香坊,即今府城隍庙一带。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护国永隆资寿讲寺》:

  “护国永隆资寿讲寺,在府治北桂香坊内。

  宋·景德中陈洪铭刺漳州,舍宅施田建庵,为兄洪进祈福。后改‘永隆资寿院’,元赐今名,国朝·永乐间重建。

  其地先有封崇寺,五代时留从效旧第也。周显德三年舍为院,名‘报恩’,后改‘封崇’,入本寺。

  ……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护国永隆资寿讲寺》载:

  “护国永隆资寿讲寺,在府治北桂香坊内,俗呼北藏寺。

  宋·景德中,陈洪铭刺漳州,舍宅施田建庵,为兄洪进祈福。后改永隆资寿院。元赐今名,明·永乐间重建。

  其地,先有封崇寺,五代时留从效旧第也。周·显德三年舍为寺,名‘报惠’,后改‘封崇’,并入资寿。

  嘉靖间设参将府于原城隍庙,乃改资寿寺为府城隍庙。

  按:《府志》:‘又有北藏院,在府治东北,今废。’而《县志》无之。恐北藏院即北藏寺,无两处也。但载宋·蔡襄《院中见初荷华》诗云:‘初花绕过小荷身,晓露沾红点点匀。莫为悲心偏倚望,清江元有未归人。’(似在水心亭一带)附见于此。”

  据上,资寿寺是由永隆资寿院和封崇寺合并而成的。

  永隆资寿院地原为宋初陈洪进之弟陈洪铭宅田。北宋·景德(1004—1007年)中,陈洪铭任漳州刺史,舍宅施田建庵为兄祈福。后庵改名永隆资寿院,元代赐名护国永隆资寿讲寺。明·永乐(1403-1424年)间重建。

  封崇寺地原为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旧第(《清源留氏族谱》称“在子城东隅”),周·显德三年(956年;《清源留氏族谱》作保大三年丁巳,945年)舍为寺,名报惠寺(或作报恩寺),后改名封崇寺,后并入资寿寺。

  资寿寺在明·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仍存,至嘉靖廿三年(1544年)设参将府于原城隍庙,乃改资寿寺为府城隍庙。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留从效蔡襄》)

  清·数次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府城隍庙载:

  “国朝(清)岁增春、秋二祭。

  乾隆间,修中、前二殿、东西两庑及六贤祠(后为七贤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专祠·七贤祠》)

  三十四年己丑(1769年),再修山门,移水沟。陈隆祺等有《记》。

  兹又朽蠹,道光十年(1832年),邑绅士劝捐重修,现在兴工未竣。”

  原规制和现状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的修萁,有两项可载:一是山门。城隍庙的山门宽约30米,重檐歇山顶结构。二是照墙。照墙位于山门对面,高5米、宽19米。墙分三堵,正中是“麒麟壁”

  道光十年(1832年)府城隍庙的重修,是最后一次大修。整个城隍庙占地十余亩,形成了照壁、山门、前殿、中殿及后殿的完整格局,其规制同府衙,甚为雄伟壮观。

  山门面宽三间,重檐歇山式。门外即麒麟照壁。

  前殿为硬山顶 ,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无堵墙结构,当心间的花岗岩龙柱精巧细致 。

  中殿为重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六间,内部斗拱出挑部分附有精美的飞天乐伎,殿顶棚设平拱天花。

  后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顶,建筑规则与前殿略同,为清式结构。

  庙内有宋代石经幢、小石塔、南宋·绍兴(1131—1162年)铸的铜钟。

  楹联:“冥冥晓晓天,是是非非地。”

  廿世纪50年代,府城隍庙逐步破损,但建筑群基本保存完整。后来改作麻袋厂。“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庙宇毁弃;1972年又拆庙创办小山小学(现新村小学)。 现仅存后殿。

  麒麟壁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修的照墙,分三堵:正中一堵,用交趾陶镶嵌一大兽,下配嵌砖雕的元宝、如意、葫芦、古钱、犀角等;左、右两堵,各嵌砖雕的灵芝、牡丹、鹿、鹤等。雕嵌工艺精湛,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但关于中堵所嵌大兽为何物,寓意是什么,有两种不同看法。

  一说是麒麟,故该墙民间俗称“麒麟壁”。麒麟龙首牛尾,麟身偶蹄,作步云回首顾盼状。麒麟下配之物,以及左、右两堵的灵芝、牡丹、鹿、鹤等,都是民间熟知的吉祥物。因此,“麒麟壁”暗喻福、禄、寿俱全。

  一说“麒麟壁”上的神兽不是麒麟,而是犭贪,即独角兽。传说,犭贪的胃口很大,什么都吃。它吞食了山中的奇花异草、珍禽瑞兽,又到人间来吞食金银财宝。后来,它看到太阳从东海面冉冉升起,又想冲过去一口吞下太阳,结果跌进海里淹死了。又一说,犭贪只是淹得半死,被路过东海的八仙救了,从此成为李铁拐的坐骑。“麒麟壁”上的犭贪,脚下踩着各种奇珍异宝,还不满足,仍贪婪地盯着云彩中的太阳,一幅贪得无厌的嘴脸。

  1973年,麒麟壁移至泉州开元寺西塔东北侧加以保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开元寺·麒麟壁》)

晋江县城隍庙

  晋江县城隍庙位于鲤城区谯楼西北侧今泉州六中内(镇抚司巷西段北侧)

  “晋江县城隍庙”: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古代晋江县治在今泉州城,晋江县城隍庙即位于泉州城内,始建于唐,历宋、元、明屡有迁徙,原址和规制莫考。

  明·万历(1573—1619年),在北门谯楼前(今附属第二医院内)建魏公祠,即生韩古庙(供奉北宋名相魏国公·韩琦),晋江县城隍附祀焉。(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韩琦》 )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晋江知县黄昌遇倡建今所。后经三次重修和扩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县城隍庙》

  “县城隍庙,在府治北云山铺。

  旧附祀于生韩古庙。

  国朝(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晋江)知县黄昌遇建今所。昌遇自《记》……又陈大玠《记》……例得并书,亦十七年立。

  嘉庆九年(1804年),邑人捐修,并设立东、西驷厩;二十二年(1817年)复捐补葺。

  道光八年(1828年),邑人复捐修。萧汉杰《记》。”

  清·乾隆十七年昌遇自《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县城隍庙》收录乾隆十七年(1752年)昌遇自《记》”曰:

  “我晋之有城隍也,始于唐。历宋、元、明屡有迁移,规制殊不可考。

  万历间,建魏公祠于谯楼前,因其地为公诞降处而以邑城隍崇祀其中。颜之曰‘生韩古庙’,相沿几二百年。然近市湫隘,庙貌未扬,无以壮观瞻,即无以妥神灵。

  己巳(乾隆十四年,1749年)夏午,予甫莅任,心窃为之惶然,筹改建而未得善地。岁辛未,相度形势,得地于谯楼西北民居,委洛阳司懋懿履勘议值。邑绅廷凤首先捐金购地,而邑人士复踊跃乐输,河间令为汉鼓舞之力居多。惠绅文煇董其事,伐木取材,鸠工集力,经始于冬月,阅今春而庙成。

  复扩庙后余地为后殿,左右翼以两廊,堂后盖亭,前殿崇神像,后殿安神棲,东西有庑,复塑善恶类应之像以彰惩劝。厥宇轩轩,厥墉言言,门屏宏敞,金碧辉然,庶足以壮观瞻而妥神灵,其将福我百姓于无穷矣。”

  清·乾隆十七年陈大玠《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县城隍庙》收录乾隆十七年(1752年)陈大玠《记》”曰:

  “泉郡城隍在府治西北,相传为国华司其神。宋时公知泉州,惠政覃敷于民,民思其德,因奉其神以享祀勿替焉。志载,公之子生郡舍,后人建韩魏公祠于郡厅,即“生韩古庙”也。明·万历中,魏公祠于府城隍庙旁,而以古庙专祀邑城隍;并传魏公乃泉山三台神诞降笃生,即今司邑城隍之神也。向尝疑之,然事虽无足征,而理实有可信。古来名臣,忠诚慈惠,载诸史册,炳若日星。沐膏泽者,相与凛为神明,荐以馨香,亦理所固然也。惟是庙处谯楼东偏,体制未隆,殊为阙典。

  己巳(乾隆十四年,1749年)夏,邑侯公莅事初,即以鼎建念。公固勤于庶务,且重民依,首新学宫以崇圣,继建书院以课士,而于桥梁、门楼、有关民俗与民风者,莫不次第兴修。辛未卜于提帅府西,直指公署旧基为郡宅中胜地,首倡廉金庀材,兴工始于孟冬,而民以今春庙貌崇隆,规模巍焕,允矣神灵所居歆也,奉邑城隍崇祀焉。公治晋三载以来,民之顽者醇,好者良,案牍虽繁,鸣琴可治。今岁恭逢圣母万寿恩科,一邑上士登鹗荐者十有六人,而一元三魁,人文之盛甲于闽中。且公入闱分校,所得皆知名士,诚足为荣榜光。是晋公致治之所感孚,教化之所渐摩,而实地灵神庥有默默相之者。公膺卓荐,行将入觐天颜,邀荣擢而登显仕,其政绩勋名当与公父子后先相绍美矣。他日士咏民讴,又曷有穷期欤?

  诸父老请予言勒于碑,因序其事而为之记。

  公讳昌遇,江南江宁人,癸巳恩科举人。首先捐银购地者,邑绅州牧廷凤;勤劳董事者,惠绅别驾封中翰文煇。”

  清·道光八年萧汉杰《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县城隍庙》收录道光八年(1828年)萧汉杰《记》”曰:

  “庙建于乾隆十七年,距今七十六载矣。虽屡修葺,难弥湿漏。

  今春久雨,堂上通梁朽折,右判渍摧,两庑倾坏。因与住持僧循扶仕鼎综理其事,并仗廷光天椿同其劝捐,幸皆欣诺。即于二月半兴工,易樑柱、整石庭,自大堂至二门,丹漆一新。仍修饰庙主左右判官泊马君诸神像,从此神居永奠,其福我邑者更靡有涯矣。

  是役也,择材选工,出纳课督及土木工费,全赖君合纪其略。列捐账目以志功德,以劝来兹。僧循扶复募建山门,改照墙及两边门为前进,而门居中,縻白镪七百余钣。”

  原规制和现状

  晋江县城隍庙原规制同县衙,由山门、前殿、拜亭、后殿及东西廊庑组成,规模很大,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 。

  前殿面宽五开间20.75米,进深三间7.40米,重檐歇山顶。

  后殿面宽五开间20米,进深六间19.40米;前接拜亭,东西两侧有廊庑与前殿想通。

  拜亭前有古榕数株,巨木参天,气象肃森。

  民国五年(1916年),于其地创办泉州私立中学(俗称“泉中”,解放后改为泉州六中) ,该庙改为校舍至今。 前后殿原供奉的神像和东西两庑善恶类应塑像荡然无存。

  现尚存山门、东西两庑、拜亭和正殿。 2003年落架大修。

  山门内石埕,乾隆十七年(1752年)立的《晋江邑侯公新建城隍庙记》(黄昌遇撰文,碑额篆,文楷)、《鼎建晋江县城隍庙碑记》(陈大玠撰文,碑额篆,文楷)花岗岩碑记,尚保存完好。

  现代·陈泗东《幸园笔耕录》记述

  现代·陈泗东《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收录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并加按时撰 “县城隍庙”附编末,曰:

  “《晋江县志》云:‘县城隍之祭,旧附祀于生韩古庙。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黄昌遇改建于府治西北云山铺。即今所也。’

  又据《泉州府志》所载黄昌遇所撰碑记称:‘明万历间建韩魏公祠于谯楼前,……而以邑城隍崇祀其中。’‘然近市湫隘,庙貌未扬,无以壮观瞻。’‘岁辛未(1751年),相度形势,得地于谯楼西北民舍……始于冬月,阅今(1752年)春而庙成。复扩庙后余地为后殿,左右翼之两廊。堂后盖亭,前殿崇神像,后殿安神栖,东西有庑。’

  此庙后殿及庙门已毁,其他尚存,保持清初建筑规格。今为泉州六中校舍。

  神权早付东流水,建筑仍然见古风。二百余年存厥宇,匠心独运有良工!”

南安县城隍庙

  南安县城隍庙,位于南安市丰州镇丰州村丰州中心小学东面。

   “城隍庙(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大中祥符始建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城隍庙》:“城隍庙,在县署左。宋时建。”

  丰州镇为州、县治所,由来久矣。早在唐代,丰州是武荣州治所时,在今丰州村建有“东岳行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唐》)

  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始在唐“东岳行宫”故址建为“城隍庙”。时武荣州共建有2座城隍庙,一在今长汀县内,称“北城隍”;一在丰州村,称“南城隍”“南城隍”的规模大于“北城隍”

  自宋代建庙以来,南安历任新官上任都要遵照祀典,择日参拜,巡视“城隍庙”

  每年的五月十一是城隍爷的诞辰。

  代有重建重修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城隍庙》:

   “明·洪武(1368—1402年)初,知县王罕重建;寻圮。弘治七年(1494年),知县黄济重建。正德(1506—1521年)间,知县唐爱修。隆庆(1567—1572年)间,知县邱凌霄修。

  清·康熙(1662—1722年)间,知县刘佑李橒陆峤;雍正(1723—1735年)间,知县汤启声王裕瑸刘浴;乾隆(1736—1795年)间,知县曹銮元玉衡吴翼祖崔国栋相继修葺。”

  1998年重建。时曾清理出明·弘治七年(1494年)、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重建碑记两方;明·嘉靖廿八年(1549年)、明·隆庆四年(1570年)、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重修碑记3方。如今这5方石碑记嵌在庙里东、西两厢的壁上。

  附:明·隆庆傅夏器《重修南安城隍庙记》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收录明·隆庆(1567—1572年)傅夏器《重修南安城隍庙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泉州人名录·傅夏器》),文曰:

  “重修南安城隍庙记(傅夏器?锦泉

  邑有城隍,其神佐官司安治百姓,以幽佐明,以隐助显。春生开阳,秋杀闭阴,俾无夭阏(“夭阏”:夭亡;夭折)。为生灵菑民,于是乎事之如官长;水潦旱熯(“熯”:干热),于是乎祷之;螟蝗疠疫,于是乎禳之;善恶辜戾(“辜戾”:罪过),于是乎鉴之。夫既已事神矣,得无庙貌重乎?既已重庙貌矣,得无时修乎?

  南安邑治已旧,而城隍之有庙,则在邑治东偏,其来亦已旧,迭兴迭废,已难具举。宰邑时尝修之,中筑堂陛,旁列六房,俨如官司听治,崇等级,列椽曹,以与下民从事。未几,倭寇艾(“艾”:通“刈”,此处指“凌犯”)我邑,庐庙虽幸不毁,而残破已甚。
凌霄莅任之二年,政洽人和,乃慨然叹曰:‘庙宇之不修,势且日就圮。有神不能事,其焉能治人?然兵兴饷急,将安所取办?’于是捐俸以为倡,而僚属百姓皆承公德意,欣欣然子来共成也。

  乃饰前堂宇以耸外观,乃广后堂署以邃内居。栋梁楹桶代其腐者,瓦甓砖石易其贵者,丹垩圬青新其墁者。像之金碧,望若琼瑶;貌之威严,嵌若干戚;旁之逻卒,森若椽曹。盖规制乃备而一新也。

  既讫工,众归公功,索记于予。

  余惟古之君子劳于民治,惟日不足,明之而制政,幽之而祷神。盖宣化明教之和,明罚敕法之严,敛赋处役之均,兴利防患之勤,虽日孜孜;而大水大旱之变,大疫大祲之灾,盗贼兵戈之劫数,寒暑晦明之淫戾,犹戚戚然为民忧,求诸己而不足,复于神乎是求,讵非惟日不足盛心哉?

  公之斯举也,其心惟不足也。公明察而有威,清惠而有节,不苟媚,不诡随,可以事神矣。敬为公记。至于神效其灵,民盈其福,明公之政,与神同永。余虽不佞,尚能为公记之。”

  现规制

  而今重建的南安城隍庙处闹市背后,已被周边的高楼大厦保围。其建筑规制与古县署相似,由仪门(一门、二门)、左右厢房、中殿(公廨)、大堂(公堂)、后堂组成,4进结构,规模宏大。在主轴建筑西侧,还有“三清坛”、“星君堂”、“功德堂”等附属建筑。

  仪门一

  类似寺庙的山门,位于巷道入口处,称“一门”

  “一门”方柱横梁,构造简单,额“南邑城隍庙”,柱联“察理阴阳事,赏罚善恶人。”联首绘“阴阳鱼”标识。

  入“一门”即1段长约70米的甬道,右墙上书“无量天尊”4大字。

  仪门二

  甬道尽头右侧是“二门”,即门殿。

  门殿开3门,正门额匾“南安城隍庙”,两侧门额匾分别是“除恶扬善”、“保国安民”。门廊石柱有联“到此地回头缓矣,入是门把念省些。

  门殿背面正中置有精巧的活动戏台。

  左右厢房

  “二门”内进深11米多,左右两厢各3间,供奉黑白无常及皂隶鬼卒。

  中殿

  离戏台数步是中殿(公廨),宽5间,深2间,两侧供奉四大护法神将和左右班头爷。

  升腾的檀香后有二十四司(吏部司、刑部司、阴阳司、过察司、命禄司、启达司、采访司等)神像。

  大堂

  大堂正殿开3门,门额分别为“明镜高悬”、“灵为永昭”、“古刹重光”

  殿内悬匾“威镇南邑”、“尊力灵通”等。

  正中神龛,顶上悬挂“感应”金字匾额,龛中供奉城隍爷·显佑伯坐像,左右侍立文、武判官。龛前供桌两侧分立千里眼、顺风耳。

  大殿内现存1对宋代石柱,多副雕刻的石柱楹联,殿前有瓷雕龙虎。

  大堂和后堂由东西厅和护厝环护,构成“同”字形,层层相连,回廊中有木雕和泥塑的大小神像200多尊。

  安溪县城隍庙

  安溪县城隍庙,古称清溪城隍庙,现有旧庙、新庙各1座。旧庙位于县治东,称大东街城隍庙;新庙位于县城凤冠山麓东岳寺东侧,称凤冠山城隍庙。

  “城隍庙(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显佑伯主——安溪城隍

  成神

  凡有县就有城隍神,而安溪城隍伯主以一县之主宰,被泽五邑(泉州、南安、晋江、安溪、惠安),宋、清两代独被敕封伯爵,如清·嘉庆帝(或说道光帝)敕旨加封“钦加普护清溪显佑伯主,享有金冠龙袍宠荣,有别于其他地方城隍爷披挂红袍的装束,素有“八闽第一、五邑无双”之称。

  安溪城隍爷身着龙袍。民间相传: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太后生乳疮,御医无能诊治,帝广贴黄榜诏示天下。清水祖师·陈普足揭榜进京,路遇安溪城隍爷和罗内境主正顺尊王,结伴同行,执榜求见君王。仁宗宣3人上殿,却只见陈普足一人跪于殿下,问其故。曰:“同行二人衣衫褴褛,未敢面君。”帝宣2人上殿,命太监取来两件旧龙袍给他们。安溪城隍爷当即穿上,罗内境主则翻面而戴。3人一起治愈了太后之病,龙颜大悦,赏赐龙袍。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清水岩·安溪蓬莱清水岩》)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城隍庙》

  “按:

  城隍,古不载祀典。后世以为高城深池,捍外卫内,其英灵之气,或炳而为神,不可以无祀。其祀与山川、社稷同义。世人不察其理,往往以人道处之,面目、冠裳,侈加封号,失之矣。

  本庙,洪武三年(1370年)封天下府城隍‘监察司民成灵公',县城隍‘监察司民显佑伯'。洪武三年六月,诏革封号,止称‘城隍之神',与风云、雷雨、山川并坛而祀,其义始正。安溪无城池,城隍似不必建。今县无城池者皆建,从时制也。犹庙而祀之,人道以处之,则沿袭前代之失而未改耳。”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城隍庙》:“按:洪武元年(1368年)封天下城隍,府威灵公、县显佑伯。三年(1370年),诏革封号,第称‘城隍之神’。县僻一隅,吏不虔奉诏书,称‘显佑伯’,像衣黄如故,至今仍之。而民间言:‘永乐时,神有功于朝,诏封为伯。’齐东之语也。”

  神验

  传说中,清溪城隍十分显赫,灵验非凡。

  清·乾隆《安溪县志》有3处记载:

  一是“正德上章执徐(庚辰年,正德十五年,1520年)春仲甲申,吉水公令安溪之四月,忄心(悯)兹邑民,久罹虎患,乃焚文于城隍之祠,矢神必获。越翼日乙酉,果戮其一;越三日戊子,又戮其一,民胥神之。”时教谕邹鲁曾目击其事,特作《戮双虎赋》

  二是“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二十八日,蔡寅率众数千突至安溪,正欲攻城,忽见有甲骑自东门出。疑有援兵至,遂惊退。时共以为城隍显灵,邑令李钰大书‘保我黎民’匾额,并识其事于庙。”

  三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十一日,县民陈福挟仇将田主王益让杀死于后塘陇地方,屡审,坚不承认。邑令庄成斋戒沐浴,具牒亲祷于城隍神。翌日,带犯赴庙复讯,冤魂忽附于犯妻黄氏身上,向伊夫历历质证,并将凶器指出。始俯首无辞,案乃定。观者无不称异。令题匾于庙,以纪其事。”

  另民间传说: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轰炸安溪县城。人们发现天上有二只老鹰与飞机对垒盘旋。飞机投掷诸多炸弹,县城群众却无一伤亡。日机飞走后,城隍庙法事人员发现城隍公、城隍妈神像满脸汗滴,顿悟老鹰是城隍公妈的化身。消息传出,各街头群众自发举行“犒众”之仪,敬献黄豆,寓意为神兵提供子弹,或让神明洒豆成兵,抵御外侵。

  晋江沿海一带,至今还流传“清溪城隍显圣保佑渔民”故事。传说约百余年前的一天,晋江有200多艘渔船出海捕鱼,忽然迎面来了1只小船,船中站立一位老汉,大声疾呼:“我乃清溪显佑伯主,特来指点汝等,即刮台风,渔船须从速调头返航。”当渔船全部进港内后,暴风雨突至,渔船安然无恙。为此,渔民中广泛传唱“清溪城隍显威灵,警报台风事是真。渔船返航安无恙,众夸伯主保渔民”歌谣。自此,泉州、晋江、石狮、南安等沿海的民众除设坛崇祀清溪城隍伯主神位外,不少人还时常到安溪城隍庙焚香敬奉,祈求平安获福。不少地方还设立分炉,敬奉清溪城隍。

  新加坡也广泛流传有清溪城隍显灵的故事。二十世纪40年代,日寇南侵新加坡。有一次,日军出动大批飞机轰炸新加坡各地,各处一片废墟,而民国十七年(1928年)自安溪分炉至新加坡的城隍伯主五舍公城隍庙之所在地,却丝毫未损。因此,当地华侨、华人对安溪城隍伯主更加虔诚奉祀,并先后在韭菜芭、杨桃园构筑两座雄伟壮观的清溪城隍庙宇,至今仍香火鼎盛。而两地城隍庙每年组团到安溪城隍庙寻根,谒祖进香,祈求安溪城隍庇佑之举也成惯例。

  大东街城隍庙(旧庙)

  安溪县城隍庙原址位于县治东(今凤城镇大东街安溪县实验小学内),是福建省最早兴建的城隍庙之一。

  南唐·保大始建

  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安溪置县(时称清溪县)。保大十四年(显德三年,956年)五月廿八日破土动工,在县治东始建城隍庙,显德七年(960年)四月十五日竣工;五月廿八日定为城隍诞辰日。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城隍庙》“城隍庙,在县治东。南唐保大十四年建。”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城隍庙》:“城隍庙,在县治东。南唐·保大十四年建。”

  据《八闽通志》及州府志载,安溪城隍庙始建年代在全省仅迟于长汀县城隍庙(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随郡迁建)和福州城隍庙,居第3。

  明·洪武重建

  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

  景泰二年(1451年)邑人陈贞德修。成化(1465—1487年)间县令谷廷怡吴英续修建,成化十五年(1479年)典史蔡珍建后堂3间。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城隍庙》“国朝景泰二年,邑人陈贞德修。成化年间,知县谷廷怡吴英相继修建。成化十五年,典史蔡珍重建后堂三间。”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城隍庙》:“明·景泰二年邑人陈贞德修,成化间令谷廷怡吴英续修建,十五年典史蔡珍建后堂三间。”

  明·嘉靖十七年重建

  明·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年)孟冬,安溪县令殷楘(字叠泉)与县尉邹奇(字仲高,别号紫崖)重建,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年)季秋竣工。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城隍庙》“嘉靖已亥,知县殷骛重建,以后堂改为神寝。”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城隍庙》:“嘉靖中,令殷楘重建,邑人、云南副使詹源记。”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记》收录“《重建安溪城隍庙记》[詹源(副使)]”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0·风俗人物之七·征文·记》亦载,题“《明令殷楘重建安溪县城隍庙记》[詹源(邑人,副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源》)

  文曰:

  “重建安溪城隍庙记

  詹源(副使)

  古者开建国邑,必设城隍以为保障,而遂祀其神,为其有捍御功也。故我朝稽古定制,城隍之神备载祀典,而自京师以旁达四方郡县,莫不庙而祀之无间。安溪城隍在县治东界,相承至今,随时修建,因仍苟且,未有能恢张振作而高大之者。故其木植蠹腐,规制卑隘,日将就圯,殊失崇奉之意。

  嘉靖丁酉(嘉靖十六年,1537年)冬,邑侯叠泉?公至自江右下车之始,如制告庙行事,睇观恻然,即有志兴作而未遑也。既及期,政通人和,遂与邑尉图为重建之计,乃曰:‘营缮大事,匪财弗克,顾今公私俱困,无所于取,吾当举议以为众倡。’于是首捐俸金,君从而助之。复命耆民省谕民间,听其愿输助成,而不强其所不欲。民之平日尚义皆感义乐从,争相荐贿。不逾月,银以两计者约二百有奇,而公贮民力俱不输。侯乃白于当道,获报可而遂行之。

  召匠抡才,诹月量工,指示经画,务从高大。中为正堂,左右夹之以厦,覆以重檐,周以回廊,前为拜台,后连寝室,东西翼以两庑,外为大门,次为仪门,纵横修广,各中于度。始事于戊戌(嘉靖十七年,1538年)之孟冬,越明年己亥(嘉靖十八年,1539年)季秋而落之。易卑隘而就亢爽,更蠹腐而为闳壮,缭以周墙,加以涂墍,饰以丹雘,巍峨绚烂,跨耀云霄。民远近来观者,莫不称叹,谓自有县治以来未之有睹也。

   邑耆吴标等谒予请记。

  予惟昔孔子臧文仲之居蔡为不智者,以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也。今侯之庙城隍,人或以是议侯者,殊不知臧文仲之事,本非人道之所宜,而徒生事媚神徼福,故(康熙志作“孔子”)讥之。若侯城隍之建,则固以其有功于民,合诸祀典,是正民义之所当务,而非有所徼而为之也,谁得以是而议侯哉?

  且乐因循以自废者,往往忽神民之事于弗理,是固有所慢;喜纷更以自扰者,或至假神民之事以行私,是又不免有所欺。侯能敏于从政,不废是役,又能克治以营公,倡义以集事,而不为私图,则固无所慢,且无所欺于神,而况于民乎?无所慢者,才也;无所欺者,心也;不可以没诸侯也。

  是故为之记,以俟知侯者考焉。

  ,字文范叠泉其别号也,籍江西星子,由胄监丞南海,以升今职。其他兴建之功尚多,兹其大者。(康熙志略此行)

  仲高,别号紫崖,浙之余姚人。

  明·嘉靖四十四年再重建

  明·嘉靖卅九年(1560年)毁于倭,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县蔡常毓重建。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城隍庙》:(嘉靖)三十九年毁于倭,令蔡常毓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清代屡修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县谢宸荃重修前后殿宇。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城隍庙》:“皇清·康熙十二年,令谢宸荃重修前后殿宇。”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邑令戎式弘重修,邑令续修。

  清·康熙五十四(1715年),邑令曾之传新建后堂住持丈室。

  清·乾隆十年(1745年),邑令何隆遇铺拜亭前石坪。

  清·乾隆廿年(1755年),邑令庄成重修。

  近现代

  民国卅年(1941年),国民兵团副团长秋星派兵1连驻庙,城隍伯主正、副身塑像等被迁出,暂奉祀于北街隘子头民舍,其余神像被拆毁。

  民国卅二年(1943年),官方基建,隘子头城隍临时庙宇又需拆迁,由承建者另行择地于北门桥边再建一临时庙宇,有1厅2房及下落,并于同年迁入。

  1953年,城隍伯主正身迁入东岳寺东厢奉祀。1966年东岳寺拔充别用。1985年,城隍伯主神像迁在东岳寺檀樾祠奉祀。

  1958年和1986年,第1进与第5进先后为县教育部门拆建为宿舍,仅存2~4殿。

  规制

  大东街城隍庙坐北朝南,背凤山,面蓝溪。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

  宫殿式建筑,绿瓦盖顶,屋檐翘脊装饰以双龙抢珠,衬以人物、花草,五彩鲜艳。大门外有水井1口,泉甘水洌,供民汲用。

  原殿宇广阔,5进4天井(今存2~4进)。

  大门内为一进,左右有连接盖顶的两房,中留人行通道,如两房间铺以木板,可作为朝北内向的戏台。

  步过大门即达庙内大埕,埕两边各有古榕1株,交遮成阴。

  二进为两厢,分立魁梧雄伟的塑像:左厢为稽查、考功、赏善3司,右厢为速报、地狱、罚恶3司。

  三进为正殿,前含拜亭,后连寝舍,面宽5间,进深3间,重檐式,抬梁架,彻上露明造;殿外有盘龙石柱,雕琢精巧。殿正中穹窿藻井,外向为透孔金饰圆形棂窗,雕梁画栋;殿中供奉城隍伯主清溪显佑伯主)正身,座后则立有高大的城隍伯主镇殿塑像,黄袍金冠。殿堂外翼有东西两厢,各有宽阔走廊,其东厢吊挂大钟一口,钟下塑直符使者,后立护法韦驮、阳判官;西厢安架大鼓1面,旁立值日使者、主簿、阴判官。

  两廊有门通第四进大埕,厅上奉城隍伯主及夫人(城隍妈)并坐塑像,俗称城隍妈厅。

  厅后第五进为僧舍。

  楹联、匾额

  庙中原挂满溢美楹联和匾额,如:

  楹联:“宠锡袍冠八闽第一,褒封伯爵五邑无双。”

  明·相国张瑞图题:“阴骘下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明·进士秦钟震亲书庙联:“为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必昌。”并为安溪十八里名撰写楹联,长排于正殿中梁柱外向两廊。(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秦钟震》)

  清·状元庄俊元题:“功德秀河山,前龙津,后凤麓,十八里归依福地;声灵昭纶纟孛,东阳钟,西鳄鼓,第一长詹拜公门。”(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庄俊元》)

  清·安溪知县叶绍芬“燮理阴阳”黄宅中“是梦觉关”李钰“保我黎民”庄成“真英灵”

  清·庠生、邑人陈子瑞题:“神所凭依将在德,尔于幽独毋自欺。”“看彼世人诡谲心肠,莫怪此公吐舌;睹斯色相黑混面目,真令我辈惊心。”

  还有:

  “赏惩善恶因果有报,燮理阴阳判断无差。”

  “善恶报应,莫道竟无前世事;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进庙来,先自问平日所行何事;归家去,莫忘记今朝俯首通诚。”

  “善报恶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孽镜高悬,善心人不妨当头一照;影衾多愧,恶念者应怕有物潜窥。”

  “善恶到此难瞒,不必阶前多叩首;瑕瑜从来了彻,岂容台下细摇唇。”

  “地狱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时方才省悟;孽镜曾悬台上,但要过得意去也肯慈悲。”

  春巡

  历史上,安溪官府十分重视城隍每年的春巡之事。清代恭迎城隍、设醮盛典非常隆重。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二月,安溪知县夏以槐特立“示谕”碑。

  历年设醮之日,规定在上年腊月十六日在神前掷杯奉准,翌年二月初二日贴出文告,把日期昭示全县,规定不论晴雨都要设醮,次日迎傩。每年做醮完毕撤坛,当夜12时由4位首人恭请清溪城隍伯主整顿衣冠坐上8座交椅。翌晨5时左右,由首人鼓吹恭迎出庙。

  城隍出巡路线为:从东门出,沿河沟、山边到祥云渡,行至凤山氏祖墓(俗称状元墓),再按原路回到祥云渡凤池庵设帷幕安奉(今路线为:东出山门→凤山路→八三一路→祥云路→深内→县制药有限公司→凤山氏祖墓→返回→深内→凤池庵)。

  至10~11时之间,城隍庙关起大门,庙内所有官曹衙役、兵马差事(均须以人装饰代替),以八、九爷领头,按序排班行进。由4个首人拈香侍候,主持僧人负责点名。点毕,整队环厅绕行,再大开庙门吆喊而出,与仪仗和大鼓吹、八音、台阁、戏阵排成纵队,出西门迎接伯主进城巡游各街、巷、县衙、儒学、校场(今路线为:凤山路→八三一路→祥云路→深内→县制药有限公司→凤山黄氏祖墓→返回→深内→凤池庵→迎接城隍伯主进城→祥云路→新华路→城关南市场→河滨路→茶叶大酒店→城关医院→文庙广场→县外贸公司→凤华制衣有限公司→河滨北路→凤声路→新安路→凤山路→城隍庙)。

  古时仪式十分复杂。

  队伍行进至县衙门口时,县令香案亲自顶礼迎接。

  队伍行进到南门巷口,全队稍停,清溪城隍伯主换上法衣帽,然后由仪仗队排驾,鸣锣开道,鼓箫齐鸣,4个首人随八、九爷及城隍伯主入孔庙绕泮池1周。

  然后下南校场(刑场),主持僧人身穿袈裟、手带法器随行。到达校场,即挥动手中法器摇铃,呼叫有冤之魂准予前来鸣诉;队伍绕行1周后,乃出场与等候在一边的民间大鼓吹、戏阵等队伍取县城街道巡游。

  巡游队伍一般于当日下午3时左右方进庙卸驾,再由主持僧人就四街各定若干人选,逐一进行投掷卜杯,获准杯者为明年新首人。此后,进行新旧首人交接礼仪,晚上再按路线巡游,由新首人负责工役、火把、灯笼,一般至夜10时许结束。

  凤冠山城隍庙(新庙)

  凤冠山城隍庙(新庙),现代肇建,是比较典型的三教合一庙宇。

  肇建

  1990年1月,依安溪蓬莱大墘林门新加坡侨亲陈美英倡议,按旧庙形制,择地重建安溪城隍庙(新庙),定凤山之麓东岳寺东侧为新庙址。陈美英独资兴建1至3殿,1992年1月完工。

  之后,又有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杨桃园城隍庙联谊会捐资续建4、5两进殿宇。

  继之,再有诸多分炉及信众陆续捐建其他配套设施。

  1999年1月,安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新城隍庙竖立文物保护标志。

  规制

  新庙东南向,与东岳寺并肩联臂,居高临下,依山势递升兴建,5进,递落10层,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按古建筑体式土木结构和雕饰,红墙碧瓦,飞檐翘脊,梁栋雕龙绘凤,金碧辉煌,更胜旧观。

  第一殿面宽5间,辟3门,檐口辉绿岩龙柱,门堵、窗棂分别以青白石雕刻鲤鱼跳龙门、双龙戏珠、双狮抛球、狮凤牡丹、松鹤莲荷、竹鹿等。屋架构件,如吊筒分别透雕花竺、垂莲、嫦娥奔月、吹箫引凤。殿中神像依旧制。

  第二殿为城隍殿,为主体建筑,重檐歇山式,彻上露明造,穿斗式。宽、深各5间,前加拜亭;拜亭沿用古联:“宠锡袍冠八闽第一,褒封伯爵五邑无双。”门前两侧挺峙1对辉绿岩龙柱,神龙驾雾,精雕细作,出自前代名匠,原为旧庙所立,业经三度迁徒于此。

  庙内诸神均仿旧庙体式,设龛祀清溪显佑伯主,正、副3尊城隍神像均坐正殿,八爷、九爷伫立两旁,两廊祀考功司、赏善司、惩恶司等六司,及马夫等塑像,森严肃穆。

  第三殿为城隍寝殿,殿中神像依旧制。

  第四殿为罗汉殿,奉祀观音佛祖、十八罗汉,两侧分别有十八地狱和二十四孝石雕像。

  第五殿为释迦殿,供奉三宝世尊。

  庙中尚存留宋·仁宗皇帝当年敕封的纯金玉玺。该敕封印绶文革中落入私人手中,带往广东、海南等地达20余年,最后流落至龙涓被截留收回。

  楹联:

  拜亭有联:“宠锡袍冠八闽第一,褒封伯爵五邑无双。”

  清·庄俊元所撰联:“声灵昭纶悖,东阳钟,西鳄鼓,第一长詹拜公门;功德秀山河,前龙津,后凤麓,十八里归依福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庄俊元》)

  陈德耀等撰联:“环门一水映天碧,隔岸三峰照眼青。”“隐处也难逃洞鉴,入门各自检平生。”

  庙内珍藏城隍伯主之印,据传系宋代皇帝所赐,玉质方形,边长7.5厘米,高5厘米,印文为“敕封清溪显佑伯印”繁体篆书,印座上雕有一头上有“王”字纹的卧蟾蜍,寓解理阴阳、灵显威赫之意。

  庙内现存《示》、《造船碑记》2块古碑刻,立石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二月,由知县夏以槐撰。《示谕》碑长44厘米,宽70厘米,碑文为“安邑敕封显佑伯城隍尊神,理阴赞阳,每年季春,士民仿效古礼,设醮迎傩。”《造船碑记》碑长210厘米,宽110厘米,记载当年为解决每年春斋醮迎傩之资,置造溪船两条,自泉州运盐至安溪,并免收税费,“取其余息以为醮费”

  传衍

  安溪城隍庙历经千载,分炉建庙,远至港、澳、台、东南亚及日、美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海内外分炉300多处,在闽台和东南亚等地均有较大影响。

  明末清初,安溪先民即将香火带入台湾,嗣后分炉到台北、台南、高雄,直至全岛各地。据《中寮安溪城隍庙沿革志》载,安溪城隍庙自清初在台湾传衍至今,其分炉已达222座,是台胞寻根谒祖和研究安(溪)台(湾)关系史的重要文物。

  自清代起,安溪城隍庙在晋江、南安、泉州、石狮等地有70多处分炉分别立庙供奉。

  新加坡有韭菜芭城隍庙和杨桃园城隍庙等分炉。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亦建有诸多分炉。

永春城隍庙

  永春城隍庙,原址永春县城西门内。

  现复建为3座:一是新建永春县城隍庙,位于永春县城西门外偏北向仰贤地方;二是永春古直隶州城隍庙,位于永春县城西门内、原州城隍庙旧址西侧;三是桃城城隍庙,位于永春县城桃城小学旁。3座城隍庙均为廿世纪80年代后复建,均祀城隍爷辅德尊侯。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神诞。

  宋·开宝始建

  永春城隍庙,始建年代不详,或说永春置县后始建。

  永春置县前为桃林场,隶属于南安县。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王延钧升桃林场置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名永春县,沿用至今。

  北宋·开宝(968—976年)年间,永春县城由桃场迁今址,永春城隍庙应始建于此时。

  先,城隍庙在县丞厅左,民弗使,乃迁桃源驿东。后庙毁。

  宋至清初屡修

  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永春县令林敝梁垌重建。后复毁。

  明·成化五年(1469年),重建中正堂3间以供奉城隍,东西两庑奉懻曹司。正德十四年(1519年),永春知县杨太古建后堂、两厅及仪门。

  清·顺治三年(1646年),永春城隍庙毁于倭乱。顺治八年(1651年),永春县令郑名于县城西门内原址复建,未竣。顺治十八年(1661年),永春县令马生麟重建。雍正八年(1730年),永春县令周于仁修葺。

  清·雍正升格为永春直隶州城隍庙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县升级为永春直隶州,辖永春、德化、大田3县,永春县城隍亦升级为州城隍,永春县城隍庙改称“永春直隶州城隍庙”,为3县共有的城隍庙。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永春知州郑一崧重建大堂、大门、二厅及后堂,为3进门9架斗拱。前门殿旁塑黑、白2无常,两厢塑礼、吏、户、刑、兵、工六部。

  1958年,华侨李俊承捐资重修庙宇及戏台。

  廿世纪80年代后复建为三座

  “文革”期间,永春县城西门内城隍庙毁废。1973年,城隍庙全部拆除,在原址建县邮电局、县百货公司2大楼。

  廿世纪80年代开始筹划复建城隍庙,先后有3座落成,即新建永春县城隍庙、永春古直隶州城隍庙、桃城城隍庙,祀奉的都是城隍爷辅德尊侯

  新建永春县城隍庙

  1993年,福建省政协委员、香港永春同乡会名誉会长颜彬声捐资200万元,首倡重建永春县城隍庙,还有很多港澳台同胞和马来西亚侨胞的捐款,择永春县城西门外偏北向仰贤地方(永春医院右边往里)的环城路外永(永春)德(德化)大(大田)氏大宗祠之地,依古制建成,1995年竣工。

  庙坐北朝南,规制宏大,有正门及西门2个入口。

  山门牌坊式样,开3门。梁披云为题中门“城隍庙”额匾,两侧边门有额“抱朴”、“守真”。柱联:“庙宇巍峨开新境,神威显赫□□□。”“天网恢恢疏不漏,庶民察察众难欺。”

  主体宫殿式,前庭宽广,殿前有拜亭。

  正殿临门左、右特奉黑白无常塑像,长舌托链,面目狰狞。

  大厅悬匾“明镜高悬”、“辅德尊侯供奉供奉城隍主神辅德尊侯,旁边是二天子、阴阳大师。两厢走廊塑礼、吏、户、刑、兵、工“六部”阴吏,六房齐备,称“六房客”

  后殿为城隍爷城隍娘娘休息之处。

  两旁还有十八层地狱。

  永春古直隶州城隍庙

  20世纪初,在永春县城西门内、原州城隍庙旧址西侧(邮电、百货大楼后靠环城路),重建永春古直隶州城隍庙。

  庙坐北朝南,庙宇2层,1楼为社区活动场所,2楼为城隍庙,供奉辅德尊侯

  桃城城隍庙

  廿世纪初,在永春县城桃城中心小学旁,修建城隍庙1处,规模较小,名“桃城城隍庙”,供奉辅德尊侯作境主公。

德化县城隍庙

  德化县城隍庙,位于德化县治西。

  沿革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庙祀·城隍庙》:

  “城隍庙在县治西。

  宋·绍定三年庚寅(1230年),寇毁。壬辰(绍定五年,1232年)冬,知县黄之望改建于县治仪门之东。

  明·宣德元年(1426年),知县何复迁返旧址。

  嘉靖元年(1522年),知县胡呈章重建正寝二殿及两庑、中亭、大门,规制宏整,庭植柏树。

  国初(清初)知县王宠受修。

  康熙(1662—1722年)间,知县和盐鼎再修,未竣。二十三年(1684年),知县傅以履、汛防把总何演荣同修。

  雍正十二年(1734年),知县黄南春重修。

  乾隆九年(1744年),知县鲁鼎梅捐俸重修。先是,庙无门屏,堂廊空旷。自北镇楼废,汛兵借住西畔房庑,人马喧杂,及是增设完密,复即马王庙旧址捐建营房以栖汛兵,庙貌乃肃。……

  按:城隍古无祀典,惟吴越有之。汉、唐而后,天下始为通祀。盖高城深池,捍外卫内,其英灵之气,当炳为神也。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监察司民显祜伯。六年(1373年),正诸神封号,改称某州某县城隍之神庙。制如公廨,设公座、几案、笔砚如守令,俾之监察庶民。每岁春秋,与风云、雷雨、山川并坛而祀。邑厉祭,则掌印官牒告于庙,奉神主之。各乡厉祭,里民亦告于神,请主其祭。”

  清初·王宠受《修城隍庙序》

  清初德化知县王宠受重修城隍庙时,曾发布一篇《序》征集捐款。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序(国朝)》收录“修城隍庙序(王宠受)”,文曰:

  “邑城陛与令匹治,令听于明,神视于晦,又能以冥漠视听,赞令行径直不回之事,故朝廷邑一令,即庙一神,令治处百里称侯,神爵司百里为伯,比于渎岳相视五等班次,称公、称侯、称子、称男之例,故贤侯称神,言令与神台也。

  龙浔庙宇,昔因宋旧址而新之,至绍定(1228—1233年),庙灾,复改于治东。宣德(1426—1435年)岁,迁返旧址。至嘉靖(1522—1566年)而寝殿廊庑始完。今寒燠久更,惭就倾圯。当草昧之初,革陈鼎新,予朔望告祷,见两庑倾欹,司营像坠,乃捐俸新之。

  夫丁亥(顺治四年,1647年)兵燹,阖城焦土,惟此与关壮缪关帝二庙岿然灵光,亦可谓民敬贼畏矣。昔制立庙如公署,几座笔研,无不毕具,俨与令同,神顾不可最耶?

  有能醵金共焕新者,敬神也,亦爱吾令也夫。”

  清·乾隆九年鲁鼎梅重修《记》

  清·乾隆九年(1744年),德化知县鲁鼎梅重修城隍庙,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庙祀·城隍庙》收录《记》一篇,当为鲁鼎梅所作。文曰:

  “城隍之神,土地民人之所倚毗者也。自京师以迨郡县,皆有庙祀。官其地者,下车必谒,朔望必谒。春秋展祭,载在祀典,非以神能默桐吏治,而绥佑一方也哉?

  邑有城隍庙,自宋以来,代有修葺。予来令此,始至之日,入庙斋宿,见堂庑倾颓,规制未备,怒然惧其不足以妥英灵也。爰捐俸庀材,斫之砻之,丹之漆之。殿堂阶戺,旧者修,缺者建,兴工于癸亥(乾隆八年,1743年)八月,观成于甲子(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逾年而功始竣。盖不敢以事神之事,迫于劳民,而崇报之意有必备焉耳。

  夫邑之中,令与神皆有事于兹土,而民情幽隐,令之刑赏所未及者,惟神祸福之。天听崇高,令所劳心焦思而为民祈祷者,惟神默相之。神之功伟矣,而可以湫隘嚣尘亵之哉?

  《记》曰: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祀之则致敬,致敬故尽物,则斯举也,还以为吾民祈报于神之灵。且使邑之人,知善善恶恶,此中又有赫赫难欺者在,而益加谨毖也。

  庙既成,因缀以所见而记之。”

  永宁卫城隍庙 

  永宁卫城隍庙,古称“鳌亭宫”,位于石狮市永宁卫城(古称“鳌城”)东南,在南门与小东门之间。是泉州地区少有的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城隍庙,全省亦少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城·永宁卫城》)

  “永宁城隍庙(清):石狮市永宁镇永宁村”,1996年9月列为第四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明·洪武(1368—1398年)初,赐封各地城隍爵位,“京都为明灵王,府为威灵公,州为忠佑侯,县为显佑伯。”

  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置永宁卫,建卫城,建城必有城隍,时亦建永宁城隍庙,但仅建主殿(今后殿);周德兴上奏明太祖·朱元璋,因永宁卫指挥使官阶二品,敕封永宁卫城隍为“忠祐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卫城·永宁卫城》)

  清·乾隆朱莲撰《重修鳌城迁建石狮城隍庙记》有曰:“城隍之神视官,故乡社不立城隍庙。石狮之有城隍庙,自我永宁卫建奉卫城隍始也。卫城隍原封忠祐侯,是司于卫者,视卫之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石狮城隍庙》)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乡人蔡铭标等倡议集资扩建,其重修碑记、碑序尚存。

  光绪(1875—1908年)间,永宁卫港边佘马堆前往菲律宾,向南洋乡侨筹募资金,再行修建整修,挺高门楼,形成现在格局。

  传说,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入永宁,想烧毁城隍庙,用稻草将城隍庙围住,并浇上煤油,但“三烧城隍庙而不得”,最后只得撤走。

  1992年整修。

  分灵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攻陷永宁卫城,有姓携带永宁卫城隍神像逃到凤里(今石狮市所在地)定居,继续供奉。民众遂于万历廿年(1596年),在宽仁择地兴建城隍庙,延续永宁卫城隍规制。石狮城隍庙有一对联记载此事:“鳌城香火分来久,狮地风云拂去多。”(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石狮城隍庙》)

  清•乾隆卅年(1765年),永宁商贾林振嵩渡海于台湾鹿港创立“日茂行”商行,至道光(1821—1850年)年间成为鹿港首富。道光十九年(1839年),“日茂行”家及地方士绅自家乡永宁恭请城隍至鹿港建庙,由于永宁城隍庙古称鳌亭宫,故鹿港城隍庙亦沿用祖庙“鳌亭宫”为庙名。

  除石狮、鹿港两地城隍外,分灵各地的城隍也不在少数,如在晋江安海的青石、山仔、桥头万宝殿、陈埭的塘头、锦尚(厝上),惠安的崇武、东园,以及南安的水头郑厝等地,还有台湾的台南、台中、嘉义、金门等地。至于永宁城隍随着华侨远居海外而分灵国外者也不乏其数,如泰国的未卡城、新加坡柏城街,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缅甸等华人聚集的地方。

  规制

  概说

  永宁卫城隍庙居高临下,背靠五虎山,面向深沪湾深沪山“背五虎而面金狮”之称。

  永宁卫城隍庙坐北朝南偏西,3进,5开间,建筑面积1407平方米,占地2800平方米,是座宫殿式建筑群。以中轴线为基准,由山门、广场、门楼、前殿、戏台、拜亭、主殿(后殿)、左右厢房组成。前、后殿均为重檐歇山式屋顶,余为单檐歇山顶。

  庙宇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建筑,台基用白色花岗岩垒成,夯土墙体以红砖包裹在外。建筑宏伟壮观,规制完备,结构严整精美。

  山门与广场

  大山门在最南端,高挺,3层,斗拱层层向外加高凸出。

  山门内为新建的大型广场(大石埕),广场中置照墙,墙上大书隶体“永葆安宁”4字。

  门楼

  过广场是门楼。

  门楼前台阶下摆放1尊1997年10月在卫城小东门出土的古铁炮。古铁炮为明·嘉靖(1522—1566年)间铸造,炮身可见浮雕铸文,“重二十四百觔”(约1200公斤)。炮口已断裂,可见当时炮战的剧烈。古炮之旁有石刻的“清代永宁城图”

  门楼前侧还树有石碑,曰:“凡善士信女乘兴造庙到此住止,以申敬神之诚。谨白。”

  大门前有1对青石鼓,雕工精美。

  门廊两侧墙上分别有“雷厉”、“风行”大字石匾,书法遒劲、端庄大气,平视有浮雕之感。

  大门上悬匾“圣旨,敕封忠祐侯”(绿地描金镂空盘龙)、“永宁福地”。门联:“庙貌巍峩,聿求多福;声灵赫灈,有感斯通。”

  正门后挂着1块大算盘,长9尺,宽3尺。每碰到什么纠缠不清的烂帐,或是难解的纠纷、多大的冤屈,乡人总说:“得去让城隍庙的大算盘算一算。”

  前殿

  前殿左右两边,分别供奉扶敕使者、武略将军和纠察功曹、崇威将军。

  前殿有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的青石雕件,落款为“弟子蔡名标敬奉”

  前殿侧壁,嵌有4方道光廿三年癸卯(1843年)的碑刻,其中东侧壁为《重修永宁城隍庙序》1方,西侧壁为《重修永宁城隍庙碑记》3方。

  前殿后设戏台,为节日酬神之用;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台板可拆卸往两边移开。

  拜亭

  拜亭在主殿前。拜亭内侧悬匾“惟世是辅”

  拜亭前(主殿门口)两侧有1对清·道光(1821—1850年)间惠安工匠雕刻的青石石狮,右边一只脚踩绣球,左侧一只脚戏仰卧的幼狮,工艺精湛,堪称石雕精品,曾运赴北京参加全国石雕艺术展览。

  主殿拜亭正面基台,有一长方形石条,上面留有两道刀剑砍划的痕迹和一些血红斑点,传说是明代抗倭将军尤天爵留下的,称“将军血”尤天爵,晋江永宁人,祖籍福清,袭职永宁卫镇抚,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年)抗倭力战,倭寇陷城,尤天爵惨死此处。《氏家谱》载有尤天爵事迹。

  主殿

  主殿(后殿)面阔5间,进深3间。殿前有檐楼,抬梁式木结构。

  殿堂悬匾“扬善罚恶”、“佑我黎民”

  正中神龛祀奉忠佑侯·城隍爷,左、右奉祀城隍夫人阎罗王天妃广泽尊王等尊神。

  城隍神像的左前有手拿“生死薄”的文判官颜真卿立雕像,右前有手拿“善恶薄”的武判官立雕像,昭示城隍的职责是管理亡魂、剪恶除凶。

  东西厢房

  东、西厢房在主殿双侧,配祀二十四司、四大将军、三夫人、役吏差官等近百尊神像,佐神、隶役等配备齐全,等级分明,俨然一派完整的阴间王朝封建王朝州府衙门官吏系统。

  其他

  城隍庙中书法、联文、木雕、石雕、砖雕,均出自明、清高手。

  庙中有楹联数十对。

  城隍庙使用了大量的木制件,举目望去,梁枋、窗棂、斗拱、雀替等到处都是精美的木雕制品。

  主殿木雕窗户精美。

  主殿长廊檐角随处可见壁画和雕刻,尤以石雕、砖雕、木雕工艺精湛,号称“三绝”

  主殿东壁的砖雕极为罕见,雕有麒麟、孔雀、牡丹花、松柏,寓意祥瑞。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与龙、龟、凤并称“四灵”,或说这只神兽是能辨曲直邪佞的“獬豸”。墙雕上还有1只猴子爬在树上拿着1根树枝捅蜂窝,形象生动有趣,此外还有鹤、凤、灵芝等。浮雕采用象征寓意的民间传统艺术手法,如猴子、蜜蜂,谐音“封侯”,鹤、灵芝寓意“福禄长寿”。原来对面的西壁也有1幅,已毁。

  城隍庙旁,存有民国初年崖刻3方。?

石狮城隍庙

  石狮城隍庙,位于石狮市区凤里街道城隍街(古称“券内”、“宽仁街”);其西侧有“凤里庵”、隋朝古石狮(石狮其地即据此命名)及清代施琅“南邦寄重坊”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凤里庵》、《泉州人名录·施琅》、《泉州牌坊·概叙与现存·南邦寄重坊》)

  “城隍庙(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狮城隍庙(清):石狮市凤里街道城隍街,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肇建

  今石狮市地域,自古是晋江县的辖地,明、清时期属晋江县第十九都及二十四、二十五都一部分。今石狮市区古称“凤里”

  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旨经略海防,在泉州府城东南37公里、晋江县永宁里廿都(今石狮市永宁镇)置永宁卫城;按制,建城必有城隍,时亦建永宁城隍庙,但仅建主殿;周德兴上奏明太祖·朱元璋,因永宁卫城指挥使官阶正三品,敕封永宁卫城隍为“忠祐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司寨城·泉州卫城·永宁卫城》、《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永宁卫城隍庙》)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登陆攻陷永宁卫城,到处烧杀掠夺,卫城百姓只得纷纷逃亡。

  据传,时有姓背负永宁卫城隍神像逃到凤里,路过观音亭下街,攀登石台阶时体力不支,慌乱中不慎跌倒在地,城隍爷脸颊也给撞伤了。此时众人已疲惫不堪,商议后,就在此地土地寺庙中搭起棚子,把城隍爷神像供奉起来。据说城隍爷脸颊的“伤痕”后来屡次聘请工匠粉饰修补,但都是没过几天油漆就会脱落,“创伤”赫然如初。

  万历廿一年(1593年),信众在券内(今宽仁)择地兴建石狮城隍庙,延续永宁卫城隍规制。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廿八日城隍爷生日,石狮善信都到永宁城隍庙进香。

  按:另据清《温陵氏家谱》记载,石狮城隍庙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安之土地寺庙中,盖暂寄居”,与券内(宽仁)土地庙合二为一。

  清·康熙重建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为断绝沿海百姓对郑成功抗清活动的援济,清廷厉行“迁界”,史称“辛丑播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传说,当时永宁卫城百姓有等15个姓氏内迁石狮,根植宽仁,其后裔至今仍称为“卫内人”;永宁城隍庙中的应山夫人关帝等神明随之迁来,移入石狮城隍庙。

  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迁移石狮的永宁卫城居民倡仪重建城隍庙,庙分前、后两殿,前殿供奉城隍(忠佑侯),后殿供奉从永宁卫迁来的其他神像,奠定了建筑规模。

  康熙廿二年(1683年)八月,施琅收复台湾。康熙廿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下旨全面解除海禁,福建沿海陆续“复界”,居留石狮的部分居民回迁永宁,石狮城隍庙中大部分神明重新被迎回永宁,当年在石狮重建的庙宇则称为“鳌城迁建石狮城隍庙”,简称“城隍庙”(永宁卫城俗称“鳌城”)。 

  石狮置分县

  “复界”后,随着航运、商贸、渔业的发展和闽台对渡贸易的兴盛,石狮、安海等地的经济迅速复苏。为加强管理,清廷将原设于莆田县的兴化同知移驻泉州,改称“西仓同知”,管理安海、石狮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通判驻镇安海,“西仓同知”专管石狮事务。

  乾隆廿六年(1761年),江苏阳湖进士黄宽就任“西仓同知”

  乾隆卅年乙酉(1765),黄宽“西仓同知”官署移驻石狮街,朔望入庙,焚香顶礼,水旱步祷皆应,遂捐整庙貌,示禁肃清,还捐献“万年炉”(今存)。

  据清·道光《彰化县志》等载,乾隆卅一年(1766年),随着泉台经贸的发展,为加强对彰化的治理,清政府将设置在石狮街的“西仓同知”移驻彰化,改称“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并将驻镇安海的泉州通判改派驻守同安县。同时,在石狮街增设“晋江县石狮分县”,以晋江县贴堂县丞孙象治移驻石狮街,“管理石狮、安平(安海)一带地方赌博、私宰、斗殴及民间雀角等事,其命、盗案件及事情重大者,仍由县(晋江县)办理。”

  乾隆卅五年(1770年),石狮县丞移驻安海通判署,但石狮县丞官署一直保留“石狮分县”名称,其管理职能也始终未变,延续到宣统二年(1910年)。

  “石狮分县”自乾隆卅一年(1766年)设立后,历任县丞都恪遵旧典,重视对石狮城隍庙的保护。

  清·乾隆重修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石狮城隍庙,朱莲为撰《重修鳌城迁建石狮城隍庙记》碑记。

  【按:朱莲,永宁卫人,进士。其先祖朱亮是安徽合肥人,明·永乐年间以战功升授永宁卫后千户所百户,入籍永宁。】

  清·乾隆朱莲《重修鳌城迁建石狮城隍庙记》曰:

  “乡进士、文林郎、候选知县、原任漳州府学训朱莲

  城隍之神视官,故乡社不立城隍庙。石狮之有城隍庙,自我永宁卫建奉卫城隍始也。卫城隍原封忠祐侯,是司于卫者,视卫之官。迨徙建石狮,虽仍旧时封号,但属在乡社,且出于播迁,土著欺玩侵占,旧卫人多方守护,先君子尝从事焉。

  乾隆乙酉(乾隆卅年,1765年),西仓分府公移驻石狮,朔望入庙,焚香顶礼,水旱步祷皆应,捐整庙貌,示禁肃清。厥后改授石狮分县,历任恪遵旧典,则城隍所凭依在官不在民矣。

  癸已(乾隆卅八年,1773年),弟子员商琏尤基覃等,绘原庙全图,赴前邑侯执礼公,控近居所占庙屋地基,立送分县象治公,谐勘押还。虽地基未究而庙屋克复。盖其神视官,官则重之。

  溯卫自顺治辛丑(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而庙则于康熙丁未(康熙六年,1667年)告成。后殿附奉旧卫各神,复界迎归过半,故独名为城隍庙。所经卫人修葺者屡,迄今不无倾圮。

  监生商世祐偕弟贡生世楠世稽等念先世居卫,其尊人乡宾讳毓俊公在日有志重修。遂于岁之孟冬,从中殿至门塾外大亭拆卸修建,并妆饰神像,为费不赀惜焉,因而鼓舞卫人共修癸已岁(乾隆卅八年,1773年)控复之庙屋。

  余嘉世祐等,匪但能壮神光,抑且善成父志,不忘所自,爰志诸石,以劝后人。

  乾隆肆拾叁年(1778年)拾贰月谷旦,旧卫耆老(下列16人姓名,略)同勒石。”

  近现代重修

  清·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重修石狮城隍庙东西厅,委托蔡汝泉等人往菲律宾募捐,得到侨胞的鼎力支持。现存有“大清同治戊辰年桐月”“重建城隍庙东西厅碑记”,得知当年共有遍布闽南100 多个乡村的619位菲律宾华侨为重修城隍庙捐款。

  光绪十八年(1892年),再次修葺和扩建。光绪廿八年(1902年)重修中殿。

  民国十二年(1923年),石狮地方官绅、巨商及华侨捐款扩建,成现在规制。

  民国廿一年(1932年),庙前街道拓宽扩建,石狮城隍庙同时建造临街的2层排楼,排楼对面隔街的戏台,以及重修后殿、东西厅廊。1933年碑记记载的捐资华侨人数达1400多人,涉及闽南的厦、漳、泉地区,当年主持城隍庙重修的人员前往菲律宾募捐时,同时在菲律宾采办钢筋、水泥回国,因此,城隍庙的建筑中西合璧,风格独具特色。

  1990年,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国内信众捐资300多万元,重修庙宇。

  分炉

  清·乾隆(1736—1795年)初年,石狮移民即将城隍信仰传入台湾,并首先在鹿港兴建“鳌亭宫”,嗣后香火传衍到台南、台中等地。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放晋江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贸易后,“鹿港奉天宫”与石狮城隍庙有着深厚的神缘关系,其所奉7位千岁即分香自石狮城隍庙开山殿七代巡。《鹿港奉天宫志·石狮七王府》载:七位千岁,原奉祀于石狮城隍庙后开山殿内……与本宫所供奉者相符……”

  如今台湾岛内台北、台中、彰化等地有石狮城隍庙分灵庙宇10多座。

  香港、澳门也建有庙宇供奉石狮城隍爷。

  光绪廿四年(1899年),旅菲律宾的石狮侨亲在马尼拉树日大街兴建城隍庙,奉祀“忠祐侯”。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都有石狮城隍庙的分灵庙宇。

  信仰扩播

  近代,民间流传不少关于石狮城隍爷排解乡村纠纷和械斗的传说,致石狮城隍爷信仰向周边扩播。泉南有谚云:“石狮城隍出辇,械斗就免。”

  1924年,晋江县前港18个村与后港20余村因风水争端而酿成械斗,牵涉近百村,损失惨重。后延请石狮城隍爷巡视两方地界,督令他们拆除各自的防御工事,方消弥这场持续半年多的大规模的封建械斗。

  廿世纪30年代,石狮附近蚶江莲埭村的强、弱房(即氏与氏)械斗,以及鸿山东埔与伍堡械斗,也均因延请石狮城隍爷巡境解决,方得平息。因而石狮城隍信仰日益深入人心,东埔等不少村落也因此敬奉石狮城隍。

  永宁洋厝村旅菲华侨李祖乳返乡欲建造南面楼房,因动用乡人土地颇为艰难,乃先组织“父母会”即婚丧喜庆互相帮助之民间组织,接着迎请石狮城隍为盟主。于是,该楼得以建成,石狮城隍遂成为其家中镇宅之神。由于该村不少人参加“父母会”,信仰石狮城隍爷的人也越来越多。

  规制

  石狮城隍庙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沿中轴线对称排列戏台、门楼、拜亭、前殿、中庭、东西廊、大殿等。建筑比较精细,石雕及木雕工艺均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

  戏台

  城隍庙临街,门楼前方有1座戏台,2层楼高,封顶。

  戏台与主体建筑之间,隔以民国年间扩建的街道。

  门楼

  门楼分上、下2层,骑楼式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与底层格局及装饰风格相近,上下呼应。有1个正门、4个侧门,颇有中西合璧的南洋韵味。

  正门处突出,立面成圆拱型。底层的庙门上方悬挂清代书法家郑板桥手迹“城隍庙”及清代“敇封忠佑候匾额。楹上挂着1对黑底金字的对联,清代台湾举人许献琛许荣简)所撰,曰:“阴阳非有两般理,善恶祗凭一点心。”正门门棂饰以透雕图案和花鸟木雕,两侧有泥塑青龙柱护门。正门后上方挂着1块大算盘,是城隍爷用来计算老百姓在阳世的是非功过的工具,也是城隍爷善恶分明、秉公执法、公正断案的象征。

  正门两侧各有2个侧门,也有龙柱、壁雕及镏金木雕装饰,也都有门神和相应的对联。如左侧边门对联:“鳌城香火分来久,狮地风云拂去多。”还如:“心不善百跪百拜何益,意已诚一炷一杯亦香。”“利己损人休来求我,所行何事先去问心。”(注:“鳌城”:永宁卫城别称。“狮地”:指石狮这个地方。)

  殿堂

  进入门楼正中门向内,先后有前庭、前殿、中庭、大殿等设置。庙内内部结构虽是两进分段设置,但一体打通,宽敞大气。

  大殿进深2落,共分7殿,单檐歇山或两面落水的屋顶,屋顶的大小和装饰的繁简有所差别。外墙大多以石雕组成。(按:所谓“7殿”,并非指正规意义上的“殿堂”,而是奉祀神灵的7个角落。)

  入正中门后过前庭是第1殿(前殿)。左右边殿供奉1对青脸獠牙的鬼差,身边配有4位明清朝服、手持棍棒的公堂官吏。

  往里走是第2殿(拜亭两侧走廊)。右殿塑立1尊手执白鹅毛扇、高举“一见大吉”白令牌的将军(白无常),左殿塑立1尊手执铁链、高举“赏善罚恶”火令牌的将军(黑无常)。据《道教神仙大观》载:“‘无常’是城隍庙不可缺少的要角。凡是城隍出巡赛会,必为行列的最前端。‘无常’又称七爷、八爷,又叫长爷、短爷,又叫黑、白无常,习惯上尊称为二将军,从祀在城隍庙,专押解人犯去神祗前审判。七爷姓,名必安,因为他身高脸白,所以有长爷及白无常的称呼。八爷姓,名无救,因为他身短脸黑,所以又称为短爷及黑无常。”

  再往里走是第3殿。左、右殿各置一大型的玻璃龛,内分2层,排列着24司官员塑像,形像与人同,龛文标示“彰善司”、“罚恶司”、“福德司”、“财政司”、“吏部司”、“保防司”……第3殿右中廊还塑1匹千里马和马前高举马鞭、明清朝服的马舍爷,专管供神明出差查访案情、甄别是非、拘捕人犯归案的官员乘骑的宝马。

  步入第4殿,便是天坛,祀奉玉皇大帝天公)。《道教神仙大观》“他总管神祗,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人间祸福、生死、寿夭、吉凶等人生命运的最高神。”?

  第5殿,是石狮城隍庙的主殿。正中殿祀奉被敕封“忠佑侯”城隍爷,特大的1尊是坐殿城隍爷,其前小尊的是出辇用的城隍爷。殿前右有红面判官,左有黑面判官。后殿正中祀观音。左右有边殿(厢房)。右一边殿祀奉武安尊王广泽尊王土地公,右二边殿祀奉城隍夫人;左一边殿祀奉观世音菩萨,左二边殿“开山殿”“内台执法”场所,祀奉七代巡”

  第6殿(右边殿,庙后二楼)是“太岁殿”,祀奉斗姆元君和值年六十太岁爷,专管岁月运途。《道教神仙大观》说:斗姆既为九星之母,当主天地万物之生。”右前侧神台上供奉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身披金盔金甲,脚踏风火轮,右手执九节神鞭,左手掐灵官诀,怒目而视,镇守观门。左右两边是六十太岁爷,道教根据天干、地支五行 相生相克的原理,与每年的本命相冲相刑相克者,称犯太岁。

  第7殿(左边殿)是阎王殿,祀阎王爷《道教神仙大观》说:“是专门主宰冥间地府之神。手下有判官、无常、牛头、马面等无数兵卒。”他们对奸刁诡诈、为非作歹者,各有治理绝招。

  其他

  石狮城隍庙内有30多块匾额。早的为清代古匾,近的也大多是书法名家所题。庙内还有楹联40多幅。

  殿内有10根雕龙柱,雕艺精湛:前殿2根,实木雕就,红漆木柱上金龙盘绕;主殿4根,镂空石雕花柱,上面还镌有“八仙”、“西游”的人物形象;侧廊4根,亦是镂空石雕花柱。

  正殿中现存1个与众不同的香炉上,古朴且富有年代感,镌有“乾隆乙酉”(乾隆卅年,1765年)、“万年炉”、“石狮忠祐侯”字样,由西仓同知黄宽捐献。

  两廊尚存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庙宇、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东西厅、光绪廿八年(1902年)重修中殿、民国廿一年(1932年)重修戏台、后殿、东西厅廊等4方碑记。

深沪城隍宫

  深沪城隍宫位于晋江市深沪镇,地当深沪司城东南隅的南门,于洪武廿年(1387年)建司城时并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城·巡检司寨城》)。按明·洪武二年(1369年)诏命,以京都城隍及天下城隍祀于城南。历代屡经兴废重修,最后一次重建是1983年5月。

  庙宇坐北向南,二进悬山顶,庙前有数百平方米的大埕,左边立有“城隍宫大埕”地名牌。

  庙中正中供奉司城城隍神像,作坐堂状,三绺长须,脸色黝黑。宫庙里还塑有两尊与人等高的差役立像,手执棍棒,另外还有几尊站着的城隍属下塑像。宫中右侧有1匹高大的泥马及1个马夫。宫门内侧悬挂着一把3尺多长的大算盘。

  左龛供奉深沪巡检司巡检汪芳山神像,五绺长须,面如烈火,骑赤马銮铃雕鞍,右手执刀,左手拉缰。神像后边1方石碑,刻“荣任本司籍四川芳山 公神位”、“嘉靖戊午(1558年)五月廿六日守死”等款识。

  清·道光《晋江县志》:“明·巡检汪芳山,成都人,嘉靖间任深沪巡检。戊午年(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贼由海登岸,度势难敌,密令民从小路逸走,以身由大路逆之,故为迟缓,使民得以尽脱。遂死之。所全活万余命。时五月二十六日也。民为葬于本郡,勒石纪事,即上帝殿旁为位,以其死难之日祀之,至今不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

  “深沪巡检司祀名宦汪芳山墓:在深沪村乌墩山。

  汪芳山系成都人。嘉靖间倭寇劫掠深沪,芳山脱民使走,自御之,不敌而死。民葬于此,祠祀之。

  国朝·太史肯构《吊墓诗》云:‘海氛肆虐遍江皋,大节凌云保二毛。壮气尚堪吞倭猲,雄风犹见战波涛。草露垂珠凝碧血,山花摘翠染征袍。至今墓田无人拜,玉垒峰寒万丈高。’”

龙宫城隍庙

  龙宫城隍庙位于鲤城区九一路东段北侧、龙宫巷口东端,为泉州周边一些城隍庙的祖庙。

  始建于唐末·禧宗(874—888年)时,祀四海龙王,庙号龙王行宫。

  南唐·保大(943—957年)年间,增祀汉·忠祐侯纪信大将军,城隍、四海龙王并祀,遂改称龙宫城隍庙,亦成为旱时祈雨、涝时求晴的当然场所。

  宋、明以来,官民到龙宫祷雨、祈晴渐成长典定例。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求雨屡验,为民御灾疗病,普沾其泽,功德在民”,泉州知府胡胜详奏请朝廷褒扬龙宫城隍神。光绪十八年(1892年),帝准其奏,颁旨加封“昭威”,龙宫城隍神成为泉州郡城单独受到清朝皇帝加封褒扬的城隍神,备极殊荣。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泉郡各界为庆贺忠祐侯加封“昭威”的盛事,集资扩建重修庙宇,规制宏大。中轴线自北而南,有正殿、拜亭、大石埕、前殿、凉亭、外石埕和龙王井,西侧辟有菜园连珪成片,东侧建有护厝排楼,东北侧龙宫池也因之更名放生池。庙里并铸造庆贺加封“昭威”的铸钟。

  民国十二年(1923年),晋江县县长陈元墀重新殿宇,粉箔神像金身,拓护厝东侧为闽南风格园林,园内有花木池亭、曲栏长廊、仙桥幽径,自成庙园格局。此时的龙宫城隍庙,占地达二十余亩。

  1964年,泉州市区拓建九一路,宫庙被拆毁夷平,庆贺加封“昭威”的铸钟移置开元寺。

  1993年,部分信众在原址周边地角搭盖简易小屋继续供奉龙宫城隍神,惠安张坂、东园,晋江安海、灵水,紫帽山,以及南安等地的城隍庙,闻讯争相前来谒祖进香。

  1995年春,在里人张清泉倡议带动下,信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重建古庙。

崇武城隍庙

  崇武城隍庙,位于惠安县崇武镇莲花山东南坡,处城域中心,古属崇武所城兴贤境员通铺;其背临西门街,东近南门街,东北方为中亭街,面对武功大夫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宅武功大夫第》)。

  沿革

  宋为诚应庙

  宋为诚应庙,祀张悃张悃于建炎(1127—1130年)间封灵惠侯,夫人辛氏历封招顺夫人”、“显庆妃。(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悃》、《泉州儒道释寺庙青山宫》)。

  《崇武所城志•庙祀》载,城隍庙“宋时为诚应庙,其神姓

  明改城隍庙

  ·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将小兜巡检司移至距此东北一海之隔的小岞,而在小兜寨置千户所,以“崇尚武备”之意改名“崇武”,并建崇武千户所城,自是崇武始有城。(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邑卫所寨城·守御千户所城》)

  崇武城竣之日,择中土兴贤铺“诚应庙”建为“城隍庙”,前殿祀城隍神·显佑伯,后殿祀灵安王·张悃、安庆妃·辛氏,并以风、云、雷、雨、军、牙六纛之神附祀此庙。

  《崇武所城志•庙祀》“后改为城隍庙,祀王、妃于后殿,祀城隍于前厅。

  朱元璋曾对各级城隍分封品秩:都级城隍为王,正一品;府城隍为威灵公,正二品;州城隍为显佑侯,正三品;县城隍为显佑伯,正四品。崇武城隍爵位“伯”,可见明代崇武城的建制相当于县级。

  嘉靖(1522—1566年)间,守御崇武千户所千户朱肜为书城隍之神额匾《崇武所城志•庙祀》“宾海金书城隍之神(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肜》)

  万历廿八年(1600年),都指挥胡熊重建,庙内旁祀元帅、嘉应侯诸神。

  关于元帅,系唐·镇帅某。乾隆《泉州府志·卷16·坛庙寺观》载:帅祠,在县治(指南安县治丰州)北坑口长寿福地,祀唐·镇帅某。《闽书抄》:神名失传,钱塘人,统兵剿寇于武荣桃林间,因镇抚其地,卒葬罗溪山。甚著灵响,民藉其庇,立庙祀之,后赐庙额昭惠。’”

  关于嘉应侯,晋江东石有九龙三公宫,又称嘉应庙,台湾嘉义布袋镇也有1座九龙三公宫,也称嘉应庙,奉祀南宋抵御外族而捐躯的忠臣魏了翁魏延龄魏天忠祖孙三代。崇武城隍庙奉祀的嘉应侯是否为魏了翁祖孙,待考。(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嘉应庙

  万历卅三年(1605年崇武人、北京神机营游击将军陈滨署祈阳县黄宪卿暨阖所武毅侯捐俸重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滨》)

  天启元年(1621年),何实吾环砌盖石。

  清初重建

  清初迁界”圮废

  ·顺治十八年(1661年)起迁界,人民移散,崇武城房屋焚卸殆尽,城隍庙仅存。但历经二十余年乏人顾守,两廊及前殿俱已荒芜,中、后二殿倒坏。(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复界后小修

  康熙十九年(1680年复界后,陆汛兵以此为营,拆墙垣埕石垒筑寨堡。后,崇武人、四川遵义副总兵官刘琯捐俸小修。

  康熙五十五年重建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崇武人、肇庆协镇吕明、广东虎门右管都司林麒倡建,举张鸣麟等董工,于当年三月十四日开工重建城隍庙,历时15个月,翌年五月竣工落成。

  这次重建,留下3篇碑记,碑未见,但碑文见于《崇武所城志》,泉州玄妙观管委会编《泉州道教碑文诗词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3)收录。

  (一)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城隍庙序》,文曰:

  “古建庙祀神,为光于俎豆者,重福国泽民也。

  崇自明建筑所城以来,城竣之日,安集民居,爰择中土兴贤铺建庙一座。前殿祀显佑伯·城隍爷尊神,后殿祀灵安王安庆妃宝像。庙貌壮观,神光赫奕,晋庙祈祷,有叩必应。且荷神庥,万户老少享安怀之福,肄业士子登书升之庆。至于梯帆出人、商旅往来,获丰利而安旋者,全赖神光之帲幪而保护。则斯城隍一庙,真边庭宝刹、崇疆之福神也。

  然地址海滨,暴风不时为患,稍有倾坏,随即修葺。

  按《所志》[指·崇祯七年(1634年)陈敬法《崇武所城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南著述·郡邑志乘·崇武所城志],万历乙巳(万历卅三年,1605年,里人游击将军公讳暨阖所武毅侯捐俸重新,壮观永固。

  追本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奉旨播迁,人民移散,通城房屋焚卸殆尽,仅存斯庙。计近二十余载乏人顾守,两廊及前殿俱已荒芜;中后二殿故址虽存,未几倒坏。

  及康熙十九年1680年,奉文复回,里人遵义副府捐俸整葺,颇安神居,计今又越三十余载矣。

  瓦桷朽坏不堪,若不修葺,异日必难收拾。兹逢圣世熙皞,万民乐业,正百废俱兴之会,安可置境主一庙而不重葺更新哉?

  于是爱集公议,择本年三月十四日动土兴工,并就神前祈祝,佥举张鸣麟等董工完竣。用是普告当道绅衿暨我里硕德君子及诸淑女贤媛,喜结芳缘,乐助金钱,积毛成裘,重新斯庙,庶神居华殿,人植嘉祉。凡我同人,永受神庇于无穷矣!

  是为序。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年端月穀旦敬志。

  (二)

  梁国宝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撰《复修城隍庙序》(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梁国宝》),文曰:

  “崇之有城隍庙也,盖数百年于兹矣。

  粤稽宋时,有神姓讳,明聪正直,能为人御灾捍患。建炎1127—1130年间,海寇蜂作,神显其灵,阴讨除之,诏封灵惠侯。景炎元年1276年,晋封灵安王;夫人辛氏,初封招顺夫人,晋封显庆妃;庙号诚应庙

  明国初,改为城隍庙。合所千户侯塑神像,祀于后殿;前殿祀城隍·显佑伯,而以风、云、雷、雨、军、牙六纛之神,并附祀此庙焉。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年,都指挥晴川公讳,捐俸募众重建。庙旁祀元帅、嘉应侯诸神。

  乙巳岁(万历卅三年,1605年,里人游击将军公讳,署祈阳县公讳宪卿,丹□雕饰。

  天启辛酉(天启元年,1621年实吾?公环砌盖石,庙庭整肃。

  逮本朝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濒海播迁,居民纷纷各鸟兽散,室庐荡然,无有存者,独斯庙赖神灵以不坠。则神之回澜砥柱,有非盛衰之气运所得而转移者,盖其刚大之正气,浩乎与天地同际矣。第荒烟寂落,遍野哀鸿,鼓网钟尘,庙祀乏主。二十年来,故宫禾黍,神亦恫乎有余悲矣。

  至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底定,人民复业,里人副总兵公讳捐俸修葺神居,聊蔽风雨。

  越今又三十载矣,遗迹仅存,堂宇凋敝。异时栋折榱崩,千秋灵爽,其何借以式冯?崇诸父老忧之,爰萃同志者,共发菩提,鸠工以庀,狐集而成。经始自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年三月十四日,迄今五十六年丁酉1717年五月,凡十有五月而庙成。董其事鸣麟世德士忠等七人。首先倡义捐俸乐助者,里人现在肇庆协镇公讳、广东虎头门右管都司公讳也,夫礼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神之。丰功峻德,彪炳史书,夐乎与日月争光,华岳并峙,千百世下莫不闻风向德,慕义无穷!

  是役也,上自邑中诸缙绅先生,下逮野夫游女,咸口宣力效诚,竭撅输将,急公恐后焉,则神之感激于志气者深也。

  今者松栋云牖,轮焕巍然,庙貌聿新,河山壮色。履斯庙者,徘徊四顾,洋洋巨观也哉!自兹以往,福国庇民,卜世卜年,奠皇国于巩固。其自畿辅以及乡国,远近山泽之所尸而祝之,宁特崇人之春秋俎豆、百世不祧已哉?

  庙成,里人世胄廷勋千里征言于余。予祖居螺阳,先茔叨庇世荫,幸喜诸君之共襄盛事,而庆崇之人将于是乎获福无疆也,不敢以不文辞,为叙始末,使后之人兴废举坠者,悠然生观感之思,而备采风之便,得有所考证,以志千古垂不朽云尔。

  是序。

  赐进士第出身、文林郎、知广东镇平县、知县加一级、兼潮州府同知通判事、辛卯科广东省文武两闱乡试同考试官、前庚午科经元、里人梁国宝盥手拜题。

  康熙五十六年岁次丁酉1717年阳月谷旦立。

  (三)

  陈学苏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重修城煌庙序》,文曰:

  “国家大典,所重在祀。功德及民,庙食无替者,国之制也。

  崇有城隍庙,去惠安县四十里。昔盛时,人烟稠密,滨海而处,自官司宦家以至士庶,莫不具瞻而崇祀之,是大有功德及民之所为也。迫沧桑忽变,栋宇将颓,父老过斯庙,叔“心”字底)然靓废而思兴焉。

  今幸鸣麟当道倡义于上,所在庙宇,百废俱兴。还念城隍庙,通城所系甚重,虽数椽亦大观,屡经宰信鸠众募缘,卒难遽成,遂谋于总镇台公讳。公曰:‘赫赫奕奕,穀我士女,而忍听庙宇倾圮,甚非所以崇典答神庥也。’于是,公乃醵金鼎新。犹惧工费浩繁,非假众擎难胜重任。尤赖诸善宰发舍笠投钱为因善果,或以财物,或以工力,共成盛举。不特庙貌雄丽,其为斯土固金汤,为斯城壮屏翰,功德宁有涯哉!

  康熙六十一年岁次壬寅1722年蒲月穀旦,陈学苏拜题。

  近、现代

  民国时期,1928年冬崇武成立民团组织,即在城隍庙里设兵工厂制造枪械,1936年又把庙堂改为联保办事处驻地。1940年7月16日,日本侵略军在崇武登陆,到处烧杀劫掠,竟纵火把城隍庙焚烧成墟。1946年,地方士绅发动集资重建前殿。

  1990年后,在旅台乡人鼎力支持下,民间自发成立筹建小组,广泛集资,经几年努力,终依原貌全面复建,并重塑诸神像。

  主要庆典日是崇武建城奠基之日的阴历七月十二日。

  规制

  崇武城隍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主建筑占地近500平方米,由门殿、拜亭、前殿和后殿组成,屋面均为硬山式两面坡。殿前铺设大石埕,埕外为麒麟照墙。

  庙前石埕两侧安放1对青石狮子,整体高近2米,造型呈祥和欢乐状态,雕作精细。从底座镌刻落款看,系光绪廿八年壬寅(1902年)由五峰村著名石雕艺师蒋双成和其子蒋添泉雕作。

  门殿五开间,三川门结构,全部壁堵嵌入历史人物故事的高浮雕石堵,构图造型繁复,多用精巧镂透。

  门殿内为拜亭。拜亭前台阶正中是1片宋代的石雕云龙图,造型和雕工古朴。

  前殿三开间,祀城隍显佑伯;两侧走廊通后殿。前殿大门前原有1对高约50厘米的宋代石雕狮子,今无存。

  后殿五开间,祀灵安尊王张悃(青山王)和王妃显庆妃。风、云、雷、雨、军、牙六纛诸自然神立牌附祀于此,还祀元帅及嘉应侯等人物神。

辋川城隍庙

  辋川城隍庙,又称城隍宫,位于惠安县辋川镇辋川村标美顶自然村,即辋川古城北门内靠近水关口城脚处。2006年6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有城必有城隍。辋川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建城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巡检司城·辋川城》),即建造城隍庙。城隍庙几经兴废,但原址不变,地基残墙从未绝迹。1999年修复一新。

  庙坐北向南(正子午),面积200平方米,由山门、拜亭、两廊和主殿组成,面阔、进深各三间,挑脊抬梁硬山式建筑。主门三通,中厅东西各一侧门。

  主殿奉祀显佑伯(城隍爷)金身塑像,殿前陪以文官武伴塑像,东殿祀大人神像,西殿祀宋代护国名将杨延平(俗称大使公)塑像。标美自然村(原忠保境)奉城隍爷和大使公为境主。

  大殿厅口有两根青石浮雕大龙柱。东西两侧壁上分别绘有《二十四孝图》和《家将创业图》,庙门彩绘四大门神。下厅上绘有无常夜叉。

  大门柱联:“明明白白毋欺己,是是非非不放人。”

  史载:“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掠辋川,积骸盈野。”相传为纪念先人罹难,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十一日为辋城标美村“无头节”。逢此日,村民都要到城隍庙及祖厝烧香祭拜。历史上,辋川城隍庙还曾为抗倭防匪的大本营,庙东西不远处设有烽火台的烟楼山和山巅奇石高耸的莲花山相犄角,一有情况,二山瞭望哨相呼应,城隍庙为中军指挥所,全村丁众服从指挥,同仇敌忾,英勇杀敌。

  在抗日战争的1936年夏,辋川城连遭3次敌机扫射轰炸,城隍庙在当时不但作为群众防空疏散的指挥所,还一度因莲花山上的小学被敌机轰炸,无法上课,把课堂暂时迁入比较隐蔽的标美顶城隍庙及陈氏宗祠。当时辋川地下党同志及进步教师曾在此对学生和民众进行抗敌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并发动民众参加抗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