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产

目录

  4划:文石
  5划:石砻白石永春漆篮
  6划:
“老其苏”枳术末
  7划:纸织画
  8划:金汁、范志万应神曲
  9划:秋石丹神香保和堂白塔疔膏
  10划:养脾散(荣元斋养脾散、永春参桂养脾散[李和元大养脾、李和元养脾散、猪肚散。沿革。主要成分与功效])、莲花峰茶丸、烟草、盐利
  13划:蓝田毛笔(沿革。制作。)
  14划:蔗糖
  15划:稻、
  16划:
糖画

四 划

文石

  亦称“霰石”,珍贵矿石。盛产于澎湖列岛,主要三大产地为望安、白沙、西屿。

  外形粗糙,必须剖心始能辨别是否为珍贵的“霰石”晶体。“霰石”晶体五色交错,自然成纹,以有眼而色黄最珍贵。经精雕细琢,可成圆璧、方圭、念珠、手串、戒指、袖扣、领带夹、等饰物,也有琢成花卉、人物、鸟兽、鱼虫等工艺品,玲珑剔透,精美雅观。

  澎湖文石蕴藏量远比地中海西西里岛丰富,且品质优,花纹美。望安文石大多黑质,花纹瑰丽,常有一圈圈石眼;白沙文石同属黑质,花眼较圆且漂亮;西屿文石大多颜色浅绿,表面泛黄花或白花。

  古代浙江文人范君亻炎有诗赞曰:“澎湖一岛类瀛洲,石韫山辉品望优。敲凿得来文自显,磨砻琢就彩应浮。漫嗤落落输双瑚,最爱粼粼重九邱。海澳只今非易觅,十分珍贵胜鸣球。”

五 划

石砻白石

  石砻位于南安县丰州镇西侧,盛产独具特色的花岗岩白石。

  石砻白石开采年代久远。唐代建泉州城垣及开元寺双塔时,就开始采用。闽南各地历代所筑寺观、石塔、碑坊,以石砻白石建者不少。《南安县志》载,清·嘉庆年间南安县令单可垂于石砻大石上题刻“独立千古”四大字,以示千年不衰。

  石砻白石有七大特点:①质地洁白,花纹细致,磨光如镜。②石面不生青苔,家禽粪便沾污干后自脱,不留痕迹。③雨季或盐渍不潮,雨后立干。④日落之后,散热迅速,石面清凉如故。⑤精密度高,抗压力强。⑥耐酸性特强(可达98%)。⑦耐热度高(可达600度C)。

  近代国内一些著名建筑物,多有采用,如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44根大柱,中国历史博物馆、南昌八一纪念塔、广州宾馆、上海博物馆、集美鳌园等。还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国。

永春漆篮

  永春漆篮已有近500年历史,是著名的漆器手工艺品种,以仙夹镇龙水村制作的漆篮最为著名。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军人郭进保和几位结拜兄弟到永春垦荒屯田。郭进保到龙水村时,他所携带的行李中有竹漆盘之类的器具,因而启发了他的后人在漆盘的基础上创造 有提手的漆篮。

  永春漆篮花色品种很多,以圆形格篮格盘为主。圆形格篮大小不一,分四层迭合而成,若把各层分开,可各自成为独立的器皿,它既可当作日常生活用具,又可作为摆设观赏的工艺品。篮上还分别画有人物花鸟、鱼虾水族、古迹风光等。

  永春漆篮大小品种一百有余。最大的直径42厘米、高72厘米,可盛装二三千克物品,能提 能挑。逢年过节,装满食品,吊挂在通风透气的悬梁上,就是一个既卫生又别具特色的“空中菜橱”。最小的漆篮常被用来收藏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只有0.15米高,0.12米宽,精巧玲珑。

  这种漆篮造型端庄、轻巧坚固、耐酸耐碱、经久不腐、不褪色不变形、不怕热水烫洗,一件漆篮可用上几十年。

  永春漆篮在闽南一带广为流行,是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等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女儿陪嫁、互相馈赠的礼品。19世纪初,龙水村的手制漆篮流传到南洋各地,许多华侨返回 海外时,还一定要带上龙水村产的漆篮。

  制作漆篮需要用二十多种原料,基本以黄金箔、细竹篾、生漆、桐油、夏布、冬粉为主要原材料,再经过制胚、水煮、上桐油、裱布、涂漆等三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这些工序都是手工制作。

  制作步骤:

  1. 篮胚:毛竹按规格裁剪,然后按照所要制作的漆篮规格进行破篾,制成不同长短宽窄的篾片或篾丝,过篾后篾片为经,篾丝为纬,手工编织成篮胚。不可思议的是那些篾丝,既长且细,最细的只比头发粗一些,柔可绕指。编成篮后,由于所用的竹丝十分细,篮身会显得特别紧密,也特别轻巧 。

  2.灰土:将编织好的篮胚放入加石灰及稀土的水中煮,将煮好的篮胚修割整形,再涂上一层桐油灰,连续涂抹三次后再用砂布磨灰,然后在上面刷清油及乌油。

  3.漆工:先将生漆加工,刷磨篮身后将篮子洗干净,然后在上头遍漆,过水磨后再上一遍漆,将上完漆的漆篮放在外面晾晒,等油漆干后可以上金箔,安金线上朱红,打金治后安上金朵。

  4.堆工:先制作漆面,然后再印出花形,粘上蓝朵,然后再修花纹。

  5.画工:先将做好的成品篮晒干,然后将土灰去掉,在竹篮的提梁、篮盖、篮体上精心绘饰所需要的图案,最后则是安金。

六 划

“老其苏”枳术末

  “老其苏”系清·乾隆初年安溪县湖头镇后溪陈鸿豁所创建的药局。陈鸿豁医术精湛,尤精通伤寒、月内等症,一生行医济世,医德甚高。一个游方和尚化缘来到湖头后溪横山,耳闻目睹陈鸿豁的为人,便将枳术末秘方授予陈鸿豁

  “老其苏”枳术末与湖头养脾散齐名,有“湖头养脾散,后溪枳术末”之称。其以10多味纯正中药材精心研制而成,但必须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加减变化。具有消积补脾健胃功效,主治气病涨风、腻油、腹泻、呕吐、厌食等症。

  枳术末味道苦涩,每次约10克同白汤空腹服下,或将其灌人猪小肠内,系住猪小肠首尾煮熬后服汤;若将含有枳术末的猪小肠一起吃下,效果更尤佳。

  “老其苏”枳术末在解放前销售量其巨,日平均50斤以上。文革期间,由于中药材紧缺,配方难全,加上“割资本主义尾巴”等诸因素影响,日渐式微。改革开放后,随中药材市场日益繁荣,进行家庭作坊式小批量生产。

七 划

纸织画

  纸织画是永春县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编织工艺,始创于唐,历史上曾与 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中国四大家织”,永春亦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纸织画之乡”。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始创于唐

  永春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

  隋·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灭陈。陈后主·陈叔宝的儿子陈镜台携两个胞弟及宗族,引部属大批兵将南奔南安桃林场(今永春),在桃林场肥湖陈岩(今永春蓬壶仙洞)和慕仁里溪西(今永春石鼓乡)定居。随陈镜台到永春的,还有皇室的乐师、舞伎、画师等全套宫廷百工人员,他们发扬纺织、造纸、竹片编织的优势,制作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随军的宫廷画师把中国画技巧与竹编技巧结合,创造出纸织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隋唐五代·隋唐时期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的数量不断增多·中原汉民入泉》 )

  至盛唐,永春已有9家以专营此业为生。

  唐文宗(年号太和、开成,828—840年)时,郑维有诗云:“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拂簦盼来同绢素,侧理纵横未足珍。阿谁巧作维摩手,就里挥毫称绝伦。远山一角都八妙,烘云托月景偏真。能使倪遇羡绝技,更令顾痴卟通神。讶是天孙云织锦,七襄偶尔落凡尘。王墨吴装 供驱使,马尘龙雾 亦停匀。经营惨淡关意匠,远擅桃园物色新。”

  贵族珍藏品和皇家贡品

  永春纸织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很早就成为贵族珍藏品和皇家贡品。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记载,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一代权奸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全部抄没,其中就有“纸织”画一项。

  清·康熙乾隆皇帝也十分喜爱纸织字画。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永春纸织瑰宝———清·高宗(乾隆)御制诗十二扇屏风。故宫博物院曾从所藏2000件清代屏风中精选出62件代表作品向公众展出,永春纸织字围屏也在其中,由此可见它的珍贵。 

  这件永春纸织字围屏,通高240厘米,宽693.6厘米。屏面以极细的纸丝编织而成,边框全部以彩锦包镶,下部镶绦环板。共12扇,每扇屏心上都有乾隆皇帝御笔题行书七言律诗一首,由右向左依次为:《夏日瀛台作》、《喜晴》、《曝书》、《秋日郊行》、《七夕后一日立秋》、《琼华楼对雨》、《秋夜泛月》、《青龙桥晓行》、《野景》、《闻雁》、《盘山怀古》和《冬夜遣兴》。这12首诗的创作时间都在乾隆七年(1742年),收录于《高宗御制诗文集》。

  估计这件围屏的制作年代最迟不晚于乾隆十年(1745年),可能是某位官员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贡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围屏,采用双层纸丝编制的方法制成,字体明显低于纸面,边缘还可以看出剔刻的痕迹。作品做工精致,集编织、书法、雕刻艺术于一体,很好地反映了永春纸织工艺的风貌和水平。 

  制作

  永春纸织画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编织工艺,其画近看纸痕交织、经纬分明,远观则似有一层薄纱覆盖、朦朦胧胧。其色彩淡雅,线条流畅,逼真含蓄,强调光线跟景物的变化,很有立体感,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若晨雾中出水芙蓉。古诗形容:“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

  其种类通常分为六尺长、三尺二寸宽的,五尺长、二尺八寸宽的,四尺长、二尺六寸宽的,五尺长、四尺八寸宽的四种规格。

  纸织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过程要经过构思、绘画、剪裁、编织、补色、点神、裱褙等工序:

  ①构思:如同绘画一样,首先要对一副纸织画 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体裁、内容进行构思。永春纸织画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从人物、故事到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经常表现的内容有“福禄星寿”、“皆大欢喜”、“白鹤朝天”、“嫦娥奔月”、“木兰从军”、“十八罗汉”、“寿图八仙”、“八骏马”、“鸳鸯戏水”、“八仙过海” ,乃至《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等故事人物等。

  ②绘画:绘制者在一张宣纸上绘好事先构思好的图画或写字。它和中国画比较,绘画时用笔、下墨、着色不一样,色彩更浓,层次更分明,轮廓更突出。

  ③剪裁:用特制小刀,按一定规格细心地将画好图画的宣纸裁成一条条纤细的纸条,其宽不到2毫米,头尾不断,保持一致,作为经线;另外,取洁白的宣纸,切成大小和经线一样的纸条,作为纬线。裁功要求很高,每裁一条都要平行、一样大小,均匀一致;如果裁得宽窄不齐,织成后必然经纬不直。

  ④编织:象织布一样,用一架特制的织纸机,将经线和纬线按画面用手工双梭交穿,轻轻细织。编织时要控制力度,还要掌握气候变化,讲究经纬交织和编织技艺,把绘画与编织融为一体。编织是关键工序之一,如果织得不紧不密,或出现断丝,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⑤补色、点神:根据画面需要,补上各种颜色。

  ⑥裱褙:纸织画做好后,要进行裱褙,以作保护,利于久存。

  近代

  昔时,纸织画艺人严守技艺秘密,“传媳不传女”,“父子相传、外人不传”,使纸织画几乎陷入人亡艺绝境地。廿世纪30年代,仅存李桂亭、章难亭、玉华亭、黄芳亭四家。

  解放后,黄芳亭老艺人黄水源夫妇公开授徒,同时,在继承传统技法基础上大胆创新,使黄芳亭艺术日臻完美。民间艺术家也积极进行整理、改造,试制出一批既有传统特色又富时代气息的作品,让濒临湮没的这一传统工艺重放异彩。

  1987年,永春县成立纸织画研究会,纸织画作坊增至12家,生产厂家达40 多家,并成立全国首家民办纸织画科研所——永春玉亭纸织画工艺研究所。该所规模不断扩大,还创办了永春纸织画艺术学校,学生200多人。

  永春纸织画著名艺人周文虎创作的百米《中国古典万里长城图》曾获国家金奖,1998年创作的百米《百虎图》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这两幅作品还分别获得“吉尼斯世界之最”和美国“名人世界之最”

  随知名度提高,永春纸织画已走出国门,先后被选送到40多个国家展出,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各国和港、澳、台地区;还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

  唐末·光启二年(886年),王潮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攻占泉州后,因士卒多为光州固始人,习惯麦食,以后就在泉州一带传授发展种麦。

  北宋初(960年后),政府劝喻江南及闽、粤等地种植麦、粟、黍、豆等,并从淮北提供种子。

  北宋末南宋初,金兵入侵,大批中原人民流徙福建,推动福建各地多种大、小麦,泉州种植大、小麦已很普遍。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知泉州的王十朋(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有诗云:“小麦含花大麦黄,一年春事已相将。”

灵源万应茶饼

  产于晋江灵源山下,是一种治疗中暑、感冒、腹泻呕吐等疾病的传统药品。

  灵源万应茶饼原是灵源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灵源寺》)的“镇寺之宝”,相传创制自张定边,迄今有600多年历史。

  张定边陈友谅的部将。元末,陈友谅朱元璋大战兵败后,张定边逃至晋江灵源山削发为僧,自号沐讲禅师。时值长期战乱、瘟疫肆虐,沐讲禅师即率众僧在灵源山中采摘多种药草,用井水泡制药茶挽救苍生,并研制出“菩提丸”。此药丸疗效颇佳,且用水一泡便可饮用,极为方便,民间口碑相传。后寺僧将其视为“镇寺之宝”,不断改进,代代相传。

  廿世纪50年代初,灵源寺僧人王广武“菩提丸”改制成“茶饼”,即万应茶饼。1958年,灵源寺僧还俗,便将药茶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当地的晋江曾林、灵水两村村民,于是两村人各自创办了一家茶饼厂。到了廿世纪80年代,两厂合为灵源制药厂一家生产。

  灵源万应茶饼采用59种中草药手工制成,其制作步骤为:

  1.挑选药材:将木香、丁香、小茴香、肉桂、党参、白术、大黄、藿香等59味草药分门别类。

  2.切制、粉碎、捶打:将分配好的药草依次放入铡刀下切成碎块,放石磨下研成粉末,后放入石臼中捶打。

  3.发酵:将研匀的59味草药粉末混合配料,置大缸中自然发酵。

  4.蒸煮、压块:药料发酵后取出、蒸煮,将蒸煮好的药料倒在制桌上,用模型压成约1寸长、半寸宽的长方形小块。

  5.晾晒:压块成型的茶饼冷却后成批放在竹片上,通过日光直接晒干,分装即可。

  现在,在保持古老配方和产品质量不变的基础上,生产流程已有大的改良,机械化程度和灭菌要求大大提高。

八 划

金汁

  晋代就有以人屎入药的记载,《本草纲目》和《医事别录》分别称为黄龙汤、人中黄、还元水或粪清。《本草纲目》还记载了几种制法。

  花桥亭根据传统民间方法炮制而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施赠药物。此药自光绪四年(1878年)创办泉郡施药局时便开始制作,故有“有花桥亭便有金汁”之说。

  金汁系人粪加工制作而成。每年冬至到大寒,取健儿粪便,加清水稀释,搅匀成汁,以棉纸纱布清滤,加入黄土少许,入瓮,粗碗覆盖密封,埋入地下至少一年,年久弥佳。其汁呈微黄(如浅茶色),无毒无味,疗暑热湿毒极效。花桥亭每年均制作近百缸,并详细记载年份、分布地点,依次逐年取用。

范志万应神曲

  范志万应神曲,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吴亦飞研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老范志大厝·吴亦飞与“范志万应神曲”·吴亦飞、范志神曲、附老范志万应神曲的组方及其他》 )

九 划

秋石丹

  秋石的功用和提取,宋代沈括《苏沈良方》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有记载。泉州秋石丹的生产历史悠久,清代泉州人黄锡福于道光二十年创制。当时,氏依先祖得异人传授良方,在泉州东门外东禅寺后夏厝铺尾以炼秋石丹为业。黄锡福去世后,其子黄清反继承秘制,因居偏僻之处,恐顾客未尽周知,1918年设“老源兴”号于东门城脚21号作为发售处,世代相传。以后因有假冒,1960年注册商标才将“老君牌”改为“健童牌”,沿传至今。

  老源兴秋石丹系以清洁的人尿为主要原料,掺入精选药物,配水专用秋露,采用阴阳提炼,经过掺水、搅拌、澄清、沉淀、入锅火炼、烈日爆晒、,如此反复数次;最后所得为粉状白色结晶,无杂质,味清纯,洒于炭火不噼啪作响。它可代盐调食物或用开水冲服、用鸡蛋泡服,有健脾壮胃功 效,能治疗过劳伤饥、郁逆咯血、隔食积食等症,为居家珍藏防身至宝,誉为劳力第一圣药

  因制丹工艺复杂,操作吃力,费工费时,能坚持生产的不多。1976年黄清反去世后,其子黄源赐继承祖传秘制秋石丹,现在城东仕公岭炼丹,采用现代科技改进和完善提取丹药的方法,得以沿传。

神香

       南宋时期,泉州氏家族就大规模从事蔑香制作。1975年,泉州后渚港发掘出土的宋代古船中,有2000多公斤的香料,就是当时蒲氏生产蔑香的主要原料。

  元末,曾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蒲寿庚后裔逐渐衰落,一部分迁往晋江东石;明末清初,又因官府歧视外族,氏后裔再度迁往永春等地避居,同时带来制作蔑香的传统工艺。避居永春五里街的氏后裔继续从事传统的蔑香生产,并且传入该县的汉口村蒲氏宗亲,后因历史变迁逐渐外传。现汉口村有200多家神香生产厂,产值上亿元,为中国最大的神香出口基地。

  现永春五里街还有蒲庆兰香室”。原称庆兰堂,是氏先辈经营蔑香的商号。1928年,永春兴建五里街,1930年建成,蒲庆兰香室亦于同期入驻。如今,附近尚有近10户蒲氏宗亲。

保和堂白塔疔膏

  “保和堂”老铺在泉州市区西街台魁巷头,是明代著名理学家蔡清(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蔡清》)后裔开设的,专售祖传秘制疔膏。因以白塔为标记,其疔膏又称“白塔膏”

  白塔疔膏的制法,是把一定配方的麝香、丁香、茯苓、朱砂、冰片、松香等10多味中药材,浸于桐油中,加人黄丹(用铅与硝、硫黄制成为黄赤色粉末)拌匀,入锅煎熬两个多小时,不断搅拌,熬至无滓,滴水成珠时,将锅离火,待膏凝固,用竹签把膏药取出摊于油纸而成。

  白塔疔膏对疔疮或痈疽,无论初起、已成、溃后,均可应用。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祛腐生肌,被视为“外科圣药”

  保和堂白塔疔膏的历史最少有200多年。蔡氏后辈得异人张壬淑传授疔膏秘方,反复应用验证,调整药物比例,找出专治一切疔毒兼治外科诸症的最佳配方,使之“应手奏效,识者珍之”。疔膏经世代传授秘制,传至蔡喜才的父亲已是清·嘉庆年间,蔡喜才继承父业,“白塔膏”在闽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远销至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1952年,蔡喜才去世,“保和堂”由他的3个儿子轮流坐庄,10天一轮,各自制膏销售。这3个儿子先后去世后,妻在由妻接,妻亡由子接,以血缘关系继承祖业,让名闻遐迩的白塔疔膏沿传下来。

十 划

养脾散
(一)荣元斋养脾散

  清·乾隆(1736~1795年)间,安溪县尚卿乡欧阳廖氏12世祖廖拱辰欧阳廖心斋)在湖头湖头街(今湖头中山街)开设药局,店号“荣元斋”。店联:“荣卫有方功参造化,元精克补术绍岐黄。”       

  “荣元斋养脾散”廖拱辰根据民间秘方结合临床经验研制的,历200多年不衰。养脾散由肉桂、党参、桔皮、山查等30多味地道中草药精心炮制,分大养脾、小养脾两种,具有养脾和气、补气消积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呕酸吐水,腹部 涨满,食欲不振。小孩拌服麦芽糖尤佳。

  由于子孙繁衍,现有“老荣元”、“正荣元”之分。

(二)永春参桂养脾散

  永春参桂养脾散,是永春县达埔镇岩峰村院前“和元堂”药铺祖传秘制药散,原名“李和元大养脾”、“李和元养脾散”;又因常与猪肚熬制为药膳猪肚汤,民间俗称“猪肚散”。现为永春五里街永春制药厂生产。

  沿革

  “和元堂”药铺开设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是永春历史上最早开设的中药铺。传至清· 雍正(1723—1735年)间,岩峰氏11世李维铨壮年习医,悬壶济世,研制丹膏、丸、散中成药方剂数十种之多,其中养脾散即在宋代药方参苓白术散基础上研制而成。

  而据《永春县志》载,“参桂养脾散”是清·道光(1821—1850年)年间达埔岩峰李和元祖传秘制药散。

  咸丰(1851—1861年)间,氏14世李曾闪号斋轩(李维铨的曾孙)秉承祖业,其性聪慧,悟性高,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中年时更精于中药炮制。时值晚清,民不聊生,就诊者患营养不良引起脾胃虚弱症状者居多,为便于患者治疗和服用,李曾闪汇集祖上方剂之精髓及本人临床经验,进一步研制出易携带服用的养脾散、胃苓散、小儿 疳积散、消积散等十多种内服药粉,开始规模生产,同时将“和元堂”药铺更名为“李和元”药铺。

  新编《泉州市志·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中成药加工》载:“永春县李曾闪在达埔乡开设“和元堂”药铺,监制‘养脾散’和‘胃苓散’,相传已150余年,至今产品畅销国内外。”

  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永春医药公司成立永春制药厂,李缵锠携子李世涉加入该工厂。按照传统配方,大量生产养脾散,每年出口东南亚各国和省内外各地达10多万瓶,以满足各地病人需要。

  1968年,永春制药厂把“李和元养脾散”改名“永春参桂养脾散”,注册“鹭江牌”商标。

  1979年,李世涉之子李瑞和加入永春县医药公司,专司养脾散炮制。

  1985年,永春县医药公司根据需求,扩建厂房500平方米,增加设备,扩大生产。

  主要成分与功效

  参桂养脾散由党参、肉桂、金线莲、莲子、淮山、白术、砂仁、丁香、金桔、茯苓、苦菜、香薷等几十种中药合理配伍,选材和炮制上都特别讲究。药材必须优质地道,如莲子在福建、湖南等地都有,但唯有福建产的才好;炮制技术则火候控制是关键,过或不及都不行,这一点特别难。

  参桂养脾散性平和,功能养脾建胃、开郁消积止呕、去湿利尿、增进纳食,用于治疗水土不服及 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脘腹涨满、腹泻下利、四肢水肿、黄疸、脸黄肌瘦等,疗效独到;对小儿积滞内停而面黄肌瘦者有独特疗效。

  养脾散的吃法有多种,可根据不同需求和喜好选择:①开水冲服。②早饭前用冷开水先将养脾散浸湿,加点糖(调味)或猪油(润肠),再用煮沸的米汤冲服。③在养脾散里打个鸡蛋,加糖,再用沸米汤冲服。④将整个猪肚洗干净,往里面塞进些许养脾散,用线扎好,熬炖服。⑤用骨头汤或小肠汤冲养脾散服。⑥炒猪肺加养脾散服食。

莲花峰茶丸

  莲花峰茶丸系南安茶厂独家生产。

  莲花峰茶丸原产自南安市丰州莲花峰,起源自莲花峰宋代莲花峰寺僧净业的秘方。800年前,莲花峰顶石亭寺盛产石亭绿茶,净业就地取材,将石亭茶叶与桔梗、半夏、藿香、砂仁、扁豆、车前子、蓬莱草、肉桂草、鬼针草、麦穗红、茵陈、香薷、桑叶等40余种中草药混合炮制,用手捏成一团一团的丸剂,放入焙笼里烘烤,然后用白纸包好保存。用时加牛顿草煎熬,当茶饮之。

  此物具有祛风散寒、清热解暑、祛痰利湿、理气和中功效,可治四时感冒、伤暑夹湿、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病。

  当初,莲花峰茶丸只作为僧家自奉或款客之用。由于疗效显著,很快流传民间。再后来,上山求药的香客和游人日渐增多,供不应求。

  清代,伴随石亭茶的出口,莲花峰茶丸也远行东南亚各国、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湾地域。当时,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都设有专卖茶庄,有的则由中药行经销。鸦片战争爆发后,海运不通,一度出口中断,停止生产。

  1955年,周恩来总理到印尼出席万隆会议,听到华侨谈论“南安的石亭茶和莲花峰茶丸现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回国后曾指示有关部门应重视发展生产,引起当地政府重视。经南安茶厂对莲花峰茶丸秘方的挖掘,并得到泉州名中医傅若谦吴淑仲的支持,1973年试制成功,出口外销,注册商标为“莲花峰牌”。1975年参加广交会展销,受到国内外药商的欢迎。

烟草

  原产拉丁美洲厄瓜多尔等地,1558年传到西班牙,1560年传到菲律宾等地。

  明·万历间(1573~1620年),烟草由菲律宾吕宋岛经海路传入泉州,安溪、惠安普遍种植。因烟草引进自吕宋,泉州人将其称吕宋烟;又因其外名Tobacco,音译为淡巴菇。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谢振荃修《安溪县志》,亦载:“烟草三种,来自海外,明·万历年间始有。”

盐利

  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泉州建制自此始。

   唐·开元至乾元年间,泉州海盐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开征盐税。1991年版《泉州市税务志》:“唐·开元年(713年)复兴税法,征收盐税。”“乾元元年(758年),实行榷盐法,取盐利兼征盐税。”但当时取盐是用煎法还是晒法,没有文献记载。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三月,宋廷许泉州等地盐货通商,官为置场厅,商旅可以博买。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卷86·拾遗·泉州府·宋》:“太平兴国八年三月,金部员外郎奚屿言奉诏相度泉、福、建、剑、汀州、邵武、兴化军盐货,请许通商,官为置场厅,商旅以金银钱帛博买,每斤为钱二十五文,可省盘盐脚钱,复免散失。从之。(出《宋朝会要》)”

  1991年版《泉州市税务志》载,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泉州行产盐法,散盐于民,敷盐钱(盐课)随夏秋两税征收”。说明当时实行分散个体生产,很可能是煎盐法。即把海水熬成盐卤后,用铁盘或竹盘盐制。为避免竹盘焚毁,在它受火的一面,用石灰涂五、六分厚,即可用来煎盐。这种竹盘甚至比铁盘更耐用,且煎成的盐,比用铁盘煎成的更洁白。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晋江、惠安二县,于临水仓设场,榷买食盐,收取息盐钱,禁私贩”(1991年版《泉州市税务志》)。

  煎法工具小,又要消耗大量燃料,费工亦多,不能规模生产。在海滨设盐场专卖,应该已采取晒法制盐。晒法是在海滨选择适当地点,引海水于修好的滩池中,经日晒风吹,使粗盐结晶析出,这是海盐生产技术的一大革新。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知泉州,停止食盐官营专卖,允许盐民出售食盐,增加收益。(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四月,朝廷蠲福建沿海诸州贫民纳盐。

  南宋· 景炎元年(1276年),惠安县东南濒海有盐亭一百二十所,年产盐5500吨。

  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元代晒盐已有一定规模,而且不止一处。1991 年版《泉州市税务志》亦载:“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惠安、浔美、浯洲、氵丙洲四处盐场。原盐由官府设局卖引,抽取盐课。”

  如惠安盐管勾司设置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管理全县盐务,址在玉埕。至大二年(1309年),改惠安盐管勾司为司命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惠安颁行黄册法(专门记载田赋钱粮的清册),废盐课司,改置转运分司。

  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惠安后港、埕边一带盐业最盛,海盐生产已由煎法改为晒法。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惠安全县有盐丁820人,盐田地386.91顷,年产盐十一万担。

  安溪不产盐,但民以转贩海盐牟利。清·康熙《安溪县志·卷4·风俗人物之一·贡俗(附土产)》在述及当时安溪的情况说 :

  “其民食盐、铁之利焉。盐则转贩海滨,致之市落,小民负任入鬻大田诸县。”

  “盐运掌盐,闽之盐课,有常额焉。异时侦捕之吏,绝民间私行盐,而负任者饥。晋江侍郎言于分巡佥事余爌得弛禁(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顾珀余爌》),其来已久,而负任入大田,以私盐厉之,则小民复无所牟衣食。盐别取道于永春,以入大田诸县,等为私也,何必使吾小民失锱铢之利,移之以益他县也?”

  清·乾隆元年(1736年)惠安全县盐丁1883人,盐田地36482亩,盐丘4775丘。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 八月十五日,惠安北部山腰、前黄、普□、钟厝、叶厝田地被大海潮冲塌1875亩,后改筑盐埕1595亩,自此山腰开始晒盐。

  清·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惠安崇武民众自发抗盐税,攻入盐馆,将存盐哄抢而尽。

十三划

蓝田毛笔

  蓝田毛笔,出产自安溪县蓝田乡下石祭(“石祭”合一字)村氏。2010年,蓝田毛笔制作技艺列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3 年张才枝获批为该项目传承人。

  沿革

  据《族谱》记载,蓝田氏制笔技艺源自明·万历元年(1573年)氏第13世祖,代代传承。

  至1979年,下石祭(“石祭”合一字)村还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笔,销往安溪县城和泉州市区、厦门等,足迹遍及闽南,是当地一大副业。

  随着硬笔逐渐普及,毛笔需求减少,生意越来越清淡,做毛笔的也越来越少了。1995年,当地村民因蓝田水库建设迁入安溪县城新跃街(蓝田街)定居,均放弃了这门传统技艺,唯氏第29代传人张才枝坚持下来,继承 祖上名号,在街上开设“文益笔庄”,门楣招牌店名系泉州市书协主席周焜民所题。

  现在,蓝田毛笔制作只余安溪张才枝“文益笔庄”和台湾鹿港张金涂“新文益笔墨庄”两家,其祖上均为蓝田氏,张才枝张金涂还是堂兄弟,均继承祖上的制笔工艺和“文益”名号。张才枝之叔 1948年往台湾谋生,以制笔为业,1989年曾回乡省亲;过世后,传给儿子张金涂

  制作

  蓝田毛笔所用毫毛有羊毫、狼毫、兼毫,制作要点在于“尖、齐、圆、健”“尖”即笔头尖尖,不可含有杂毛;“齐”指笔尖毛(笔毫)要整齐;“圆”指笔尖沾水后呈圆形;“健”指要有弹性,笔头下去铺得开,收得拢。

  制笔全系手工制作,工序大致有12道:整毛、泡水(将毫毛泡入石灰水,时间需24个小时)、齐毛、配料、 梳毛(梳毛时要拌均匀以增加硬度)、分枝 、盖毛(盖毛时毫毛尾部一定要齐整)、扎笔头(用嘴叼线来扎,需扎两遍)、装竹竿、修毛(用牙刷辅助)、整毛头、刻字兼包装。

  其中泡水、齐毛、配料、梳毛、分枝、盖毛、扎笔头统称“水作工”,是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在水盆中通过去绒、齐材子、垫胎、分头、做披等一系列工序,将各种笔料加工制作成半成品的毛头;需一手握紧牛骨梳,一手攥着羊毛或狼毫等反复梳洗、整理、排列、组合、分类,做成刀片状的刀头毛,再缕析毫分,把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毛用剔毛刀一一剔除,进行“齐笔”、“造型”做披毛,圆盖成笔头。

十四划

蔗糖

  五代之前

  福建种植甘蔗,制糖历史悠久。早在闽越王时代,就有石蜜的制造。《西京杂记》载:“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灼五百支。”据考证,石蜜是一种蔗糖与牛乳混合制品,坚硬如石,故称石蜜。

  比较明确的说法,泉南的甘蔗种植业显然始于唐朝,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加藤繁《支那经济史考证》就持此说。他说:福建“在宋代以前,推测已经是盛产蔗糖了,大概是因为地方偏僻,著书家未加以记述。”又说:“唐宋之际……福建已有发达的制作砂糖业。”

  五代时泉州已盛产砂糖。五代·福州林阳山瑞峰院志端禅师,福州人。年青时依本州南涧寺受业。24岁,参谒明真大师,师泉州人,俗姓。一日“斗机锋”,有僧问明真“如何是万象之中独露身?”明真举一指,其僧不举。志端于是冥契玄旨。明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志端答:“竹箸一文一双。”又有僧人夜里参谒明真志端问:“阿谁?”僧答“某甲。”志端又说:“泉州砂糖,船上槟榔。”僧良久不作答,志端问:“会么?”僧答:“不会。”志端说:“你若会,即廓清五蕴,吞尽十方。”

  宋

  宋代以后,泉州种蔗榨糖相当普遍。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载:甘蔗“今江、浙、闽、广、蜀州所生,大者亦高数丈。叶有两种,一种似荻,节疏而短,谓之荻蔗;一种似竹,粗长,榨其汁以为砂糖,皆用竹蔗,泉、福、吉、广多作之”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也说,泉州土产有甘蔗。

  宋·吴自牧《梦梁录》云,泉南仍杭州集市所售蔗糖之一主要产地。

  元

  ·意大利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载:武干市(或译为“温敢”,今泉州永春县)“这个地方以大规模的制糖业著名,出产的糖运到汗八里(北京),供给宫廷使用。在它纳入大汗版图之前,本地人不懂得制造高质量糖的工艺,制糖方法很粗糙,冷却后的糖,呈暗灰色的糊状。等到这个城市归入大汗的管辖时,刚好有些巴比伦人来到帝廷,他们精通糖的加工方法。因此被派到这个城市,向当地人传授某种木灰制食糖的方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泉南著述·马可·波罗游记》)

  明·嘉靖《惠安县志·卷5·物产》亦载:“宋时王孙、走马埭及斗门诸村皆种蔗煮糖,商贩幅凑,宋置监收其税。”并记载白砂糖的制法:“凡煮糖取蔗入碓舂烂,用桶实之。……浆液自窍入桶,酌入釜烹炼。俟其浆渐稠,挹置大方盘中冷结,遂成砂糖”;“至正月复取黑砂糖煮之,劈鸭卵投釜中疾搅之,使渣滓上浮、辄去、至尽。”乃成为“白砂糖。其响糖、糖霜皆煮白砂糖为之”

  元初的制糖方法,据至元十年(1273年)编的《农桑辑要》载:“煎熬法……将初割倒茬,去梢叶,截二寸,礁捣碎,用密筐或布袋盛顿压挤取汁,即用铜锅内,斟酌多寡,以文武火煎熬……熬至稠黏,似黑枣合色,用瓦盒一只,底上钻箸头大窍眼一个,盆下用瓮承接,将熬成汁用瓢盛顿盆内,或倒在瓦罂内亦可,以物复盖之,食则从便。”

  相传黄泥盖糖脱色法是元代南安长者发明的。明·何乔远《闽书·卷150·南产志》载:初,人莫知有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压于漏端,色白异常,遂获厚赀,后遂效之。这则记述还被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编撰名著《糖史》(2010 年更名《蔗糖史》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时所引述。

  黄泥盖糖脱色法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称之为“黄泥水淋法”乾隆《泉州府志·卷19·物产》沿用《闽书》此说:初,人不知盖泥法,相传元时南安有一姓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明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泉州晋江凤池(池店)人李五,自小随兄经商,后承兄业,往来于江、浙、漳、广一带。他发动里人和邻村的村民种蔗榨糖,大构仓舍,榨季时大量收购外运。现池店李五纪念馆中,还陈列有明代榨糖的石碾。(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五》)

  在一次暴风雨中,李五一座糖仓倒塌,数天后清理仓库,发现被泥土覆盖没有溶失的黑糖,色变为灰白,其味更清甜。因之,他把制糖最后一道工序采用泥土覆盖,生产出赤砂糖,其质量明显优于其他蔗糖,销路越来越好。李五是凤池人,所卖糖的产地又以凤池为主,故称“凤池糖”

  李五以南糖北运为主,用大船销往海内外,尤其江、浙、京、津为多。明·正统九年(1444年),浙江宁波鄞县瘟疫蔓延,传服泉产凤池糖(赤砂糖)可治之,刚好李五到此卖糖,即开仓施糖。因讨糖者日多,应接不暇,他找一泉水最多又交通方便的水井,每日倒糖于井中,任民众自行汲取,不日病疫得到控制。民众感其恩德,把该井称为李五恩公井”(现尚存)。

  何乔远(1558—1631年)《闽书》记:“泉州附山之民,垦辟硗确,植蔗煮糖,黑白之糖行天下。”

  《闽书》记载白糖的制法:“先取蔗汁煮之,搅以白灰,成黑糖矣,仍置之大漏中,候出水尽时,覆以细滑黄土,凡三遍,其色改白。有三等,上白名清糖,中白名官糖,下名奋尾。……官糖取之再行烹炼,劈鸡卵搅之,令渣滓上浮,复置瓷漏中,覆土如前,其色加白,名洁白糖也。”

  明·王世懋《闽部疏》(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一月书):“蔗有二种:饴蔗,节疏而短小;食蔗,节密而长大。凡饴蔗捣之入釜,径炼为赤糖。赤糖再炼,燥而成霜,为白糖。白糖再煅而凝,则曰冰糖。”

  明代开始使用蔗车及与之相配套的流水作业工程。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康熙《南安县志》最早记载使用蔗车。南安是最早使用蔗车的地方。

  《南安县志·卷7·车税》:南安蔗车税,税一百九拾两……按,此条系崇祯中有牙税之征,因南安无牙税可征,故详请将蔗车税抵补。蔗车时有兴废。欲执为定额亦难矣。”

  关于蔗车的结构,清·张尚瑷《糖车》诗描述云:闽南多蔗林……制糖常有格,锯齿磨轮形,驱牛负其轭。楂如谷磨◇,汁似漕床滴,坎地置瓷罂,涓涓受沥液。傍为釜甑具,炽火燔以负。既济功斯成,粲然熬波白,作甘配酸碱,饴饧随俗适。记述了蔗车和与之相配套的整个工艺。蔗车的使用,甘蔗不必切断,可直接放入蔗车夹碾;其次,可将蔗汁一次性榨出;其三,可以连续作业,中间不需停顿,大大提高生产率。

  清

  清代,蔗车普遍使用并有所改进,《天工开物》说蔗车的辊筒是用木制的,清·康熙年间闽浙总督刘兆麟也说:闻南安县芒蔗,用木车磨煮糖,名曰蔗车。乾隆时期黄叔◇《台海使槎录》则把蔗车称为石车,可见当时已改用石头制造辊筒。石头辊筒体重耐磨,榨蔗能力远胜于木制辊筒,使用石辊筒是一个进步。

  在泉州天后宫,保存有清·嘉庆七年(1802年)泉郡苏宁福青糖砣。该砣为方形,青石质,铭文:嘉庆壬戌年(1802年)公订。泉郡苏宁福青糖砣。”

  至道光(1821—1850 年)间, 黑砂糖、白砂糖、响糖、冰糖、牛皮糖等品种已甚为普遍。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3·物产志·货之属·糖》:“糖,有黑砂糖、白砂糖。其响糖、冰糖、牛皮糖,皆煮白砂糖为之。”

  198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宁波市文管会发掘宁波灵慈宫遗址,在大殿遗址出土了一个石砣,上有“囗囗砝码。叁佰叁拾◇。温陵糖帮、冰糖公砣。(清)同治甲子(1864年)建置铭文。泉州与宁波贸易交通往来,从宋代开始就关系密切。泉州糖历来是泉州郊商运往宁波的主要商品之一。泉州宁波郊商经营的主要商品也是泉州糖。

十五划

  1956年,在永春五里街附近小山上,采集到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其中最珍贵的是印纹陶大瓮1件,内壁印有粟粒和穗稿纹。其稻粒、稻稿和现在的相象。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晋江流域的闽越族先民已知种植水稻。(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史迹·五里街遗址》)

  汉·吕后时(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下令:“毋予蛮夷、外粤(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汉书·南粤传》)。说明外粤当然包括泉州,在汉初还是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为主,但已开始从中原引进铁制农具。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一些地主庄园的依附人口和自耕农跟随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带来农业技术的传播,如推广牛耕、铁制农具,以及选种、积粪肥田等。

  到晚唐,牛犁耕种就很普遍了。《泉州府志·王审邽传》载:“唐·乾宁元年(894年),权泉州刺史三年……在政十二年,喜儒术,通春秋,善吏治,流民还者,假以牛犁,定其庐舍……”(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王审邽》)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南安县小溪场置为安溪县,詹敦仁(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为县令。在詹敦仁诗作中(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筹建理事会辑录:《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资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许多地方提到与种稻有关部门的事。

  詹敦仁有诗曰:“晋江两岸趁春风,耕破云山百万重”,说明泉州山区开辟梯田已很普遍。

  五代时安溪人的主食,应是粳、稻。《行至双溪口,午炊,主人开瓮求诗,作此》:“洗杓开春醞,淘粳作午饮。”《耕》:“雨脚收晴趁晓耕,山妻馈饷杂香粳。”《稻田论》:“阿郎割稻妇担归,儿女啼饥饭未炊。”

  还有关于“秧马”的记载。《丙辰年大旱,作真龙行》:“秧马早归田,菜甲修长圃。”一般都认为,秧马是北宋时期新发明的插秧农具,至元明时还在使用王宏均等: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但詹敦仁此诗写于丙辰年(956年),时为五代末年,北宋尚未建立,而就“早归田”的语气看,似是当时一种司空见惯的农具,没有什么新鲜感,“秧马归田”“菜甲修圃”一样,均为平常的农事现象。

  同时期,沿海出现围海造埭以种稻谷。如五代末(约955年),陈洪进据泉、漳二州时,派遣家丁为主要劳力,主持在郡城东南郊荒滩上,以泥沙条石筑锁海长堤,长20里,设闸门7个,引流洗卤,围垦造田。这是泉州历史上一次大规模围海造田,改造盐碱土的工程。后人纪念他,把堤内一大片埭田名为陈埭,至今地名犹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泉州水利·陈埭》)

  到宋代,为增加稻谷产量,开辟梯田和围海造埭已成为的重要手段,良种也开始引进。

  《福建通志·物产篇·湘山野录》载:“宋·真宗(998—1022年在位)以福建田多高仰间,占城(今越南)稻耐旱,遣使求其种,得一十石,以遣民使莳之,种有六十日、有百日可获者,八郡皆有之。”《泉州府志》亦有同样记载。

  占城稻穗无芒,粒较小,耐旱,对土地肥力要求亦较低。试种后效果不错,就在福建全省推广了。如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惠安县内民间就开始种植占城稻。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江淮两浙旱灾,宋真宗派人来福建,取去占城稻种三万斛(宋制一斛合五斗,约五十升),分给三路种植,并颁布栽种方法。收成时,亲率郡臣参观收割,设宴庆贺丰收。占城稻是早熟品种,为水稻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提供了条件。不过直到民国初,泉州山区无霜期短,双季稻耕作制度并没有普遍推开,仍盛行单季稻。

  据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18·经籍志》记载,北宋·温陵曾安止在绍圣初(1094年)撰《禾谱》五卷,介绍水稻的各个品种、特征、栽培方法。他将《禾谱》献给苏东坡苏东坡认为该书文既温雅,事迹详实,惜其不谱农具,故为之赋《秧马歌》附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安止》、《泉南著述·禾谱》)

  南宋·绍兴间(1131—1162年),惠安人温革把宋代农业和园艺技术收集起来,撰成《分门琐碎录》20卷30门,这是泉州人完成的第一本农艺专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温革》、《泉南著述·分门琐碎录》)

  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曾安止的侄孙、耒阳令曾元谨追述苏东坡曾安止《禾谱》“惜其不谱农具”之责,作《农器谱》三卷,又续三卷。周平园作序曰:“凡耒耜、耨鎛、车戽、蓑笠、铚刈、篠篑、杵臼、斗斛、釜甑、仓庾,阙类惟十,附以杂记,勒成三卷。该考之经传,参合今制,无不备者。是可补伯祖(指曾安止之书,成苏东坡之志矣。其序牛犁,盖一篇之管辖也。

  南宋为巩固偏安局面,不得不注意发展农业,一些地方官吏也能切实施行。嘉定十年(1217年)和绍定五年(1232年),真德秀两知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真德秀第二次知泉时,他抓住农业为基础,提出指导农业生产的科技方针。他亲自撰写《劝农文》曰:“时不可常,天不可恃,必殚人力,以迓厥施。尔耒尔耜,必举以时;尔陂尔渠,必勤以治。唯根是培,唯莠是拔……身居黄堂,心存阡陌。十日不雨,则忧干旱;五日之雨,又虞水患。”他还亲自主持沟通洑田塘水利,严察下属。在真德秀治泉期间,泉州岁屡丰登,民得温饱。

  明·嘉靖《安溪县志》已有记载“水、旱稻之分,粳、糯稻之属,早、晚稻及单、双稻之别。”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4·风俗人物之一·贡俗·土产(附)·谷类·稻》:“稻,有粳,有糯。有一年一收者,谓之大冬稻,其米粒大。有一年二收者,春种夏熟为早稻,秋种冬熟为晚稻。又有一种畲稻,能耐旱,地肥则长。”

  另有红稻,又名“御稻”,是清代康熙帝发现并试验培育的一个优良品种。清·刘宝楠《释谷》曰:“此米盖稻之最贵者。”《养吉斋丛录》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前,圣祖康熙帝于丰泽园稻田中偶见一穗,与众穗迥异。次年命择膏壤以播此种。其米作微红色。”康熙帝为此作了30多年的试验和培育。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官居文渊阁大学士的安溪湖头人李光地以母丧未葬乞假二年回乡获准,康熙帝赐诗宠行,并于陛辞时赐赠红稻种一石,嘱其试种于安溪乡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李光地《奏陈伏读御序情由并报御赐红稻种成玉粒始末奏摺》(《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向康熙帝报告说:“臣去岁陛辞时,蒙皇上赐发红稻一石,俾臣试之本乡。臣谨于春间就居宅之前择地栽播,其种比闽中诸种吐穗成实皆先十余日,其米颗比诸种尤较长大;续即栽晚季之秧,今亦已油油畅发,恭惟降比嘉种,实冥贻于帝天,故粒我蒸民,爰广被于疆界,斯诚泰平之盛瑞,不比朱草灵芝、抑且为卜世之休征,同符公刘后稷矣。理应将收获情形报闻,但不知明岁可否广传民间,抑且暂谨收贮,恭候旨下遵行。”

  康熙帝览奏摺后,除朱批知道了三字外,还在广传民间四字旁加朱圈认可。因此可认为,至少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李光地就引进红稻到安溪栽种。此后,该稻品种推广民间,在安溪全县以至闽南一带播种。至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安溪仍普遍种植。

  清·雍正十二年至乾隆四年(1734~1739年),安溪旱稻品种畲粟由闽浙总督郝玉麟推广种植。乾隆四年(1739年)安徽巡抚陈大受下令各州县采购引种。

  清·乾隆《泉州府志》载:“早秫春种夏收,安溪出,晚秫春种冬收,安溪出。”

  到道光(1821—1850年)间,泉州稻的品种已甚多。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3·物产志·稻之属》载:

  “稻之属,有杭稻二种。《说文》谓稻为粳、糯、禾余(“禾余”合一字)属也。今之食米皆粳稻,酿酒则糯稻也。《闽中记》:闽人以糯稻酿酒,其馀蹂粉。岁时以为糰粽粿糕之属,晋邑尤尚。

  早稻:春种夏收,有赤白二种。

  晚稻:秋种冬收,有赤白二种。

  大冬:春种冬收,有赤白二种。

  寄种:与早稻同,下种至十月乃结实,赤色。

  青晚:种与收,迟早稻一月,赤色。

  占城稻:耐旱,其色有白、有斑、有赤,种至熟仅五十馀日。

  白香:春种秋熟,殻黄、米白、味香。

  白柳:秋种。

  连江早:春种。

  黄蓝:米微似白香,春种。

  三公早:米白,有一公、二公、三公三样,秋种。

  已上秔稻。

  早秫:春种夏收,有赤殻白米、白殻赤米二种。

  晚秫:秋种冬收。

  大冬秫:春种冬收,或白或赤。

  已上糯稻。”

十六划

糖画

  糖画,即以糖做成的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糖灯影儿。原为四川特色的民间工艺,何时传入泉州不详。

  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距今400多年历史。褚人获《坚瓠补集》载,明俗四川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时戏称为糖丞相。后来,四川民间艺人又将中国皮影、民间剪纸等艺术造型手法融于一体,不用印铸模具,而改为直接操小铜勺,舀糖液绘出皮影图案,逐渐演变成今日的糖画艺术。

  糖画的工具为一面光滑的大理石、一只小火炉、一口小铜锅、一把勺子再加上一把小铲刀。

  点燃火炉,将配制好的糖块放入铜锅中熔化。糖块是褐色的,放到锅里一热就慢慢变成稠稠甜香的糖汁。糖块是普通的白糖加水合成的,其中还加了一种特殊的不传“秘方”,使糖汁更加黏稠。

  糖画以勺子为笔,以糖浆作墨,泼糖作画。 用勺子舀起了一勺热乎乎的糖稀,勺子向前斜伸,微倾,手臂缓缓移动,手腕轻轻抖动,晶莹的糖汁被泼落向大理石板;其手法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一气呵成,或为大龙,或小鸟,或蜻蜓,或鲤鱼……少顷,石板上的“糖稀”渐凉渐干,嵌进一根竹签,再经一番刮、点、压、顿定型,用小铲刀轻轻地撬起来,一幅如皮影的糖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