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山川(6—7划) 目 录 6划: 7划: 六 划 圭峰,位于泉港区峰尾镇(古属惠安县),在湄洲湾南岸的峰尾半岛上。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圭峰,在县东北四十里,与黄崎山对峙于海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崎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圭壁山,在罗裳(晋江罗裳山)之东,其形如圭,故名。” 晋江华表山
形势 华表山海拔259.5米,北与“罗裳山”对峙,南与“灵源山”相连,隶属“灵源山”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罗裳山、灵源山》) 华表山顶峰为“万石峰”,有巨石耸立,与相近尖耸的“高州山”双峰角立如华表然,故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高州山》) 山上有“草庵”、“紫竹寺”,山下有“龙泉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摩尼教·附草庵》、《泉州儒道释寺庙·紫竹寺》、《泉州学校·泉州书院·龙泉书院》)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华表山》:“华表山,在晋江县南四十里。顶有巨石耸立,形如剑然。”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华表山,在(晋江)五都,双峰角立如华表然。 麓有‘草庵’,元时建祀摩尼佛。 明·黄凤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诗: ‘琳宫秋日共跻登,木落山空爽气澄。细草久湮仙峤路,斜晖暂作佛 坛灯。 庵(草庵)后有‘万石峰’,有‘玉泉’,有‘云梯百级’诸题刻。 又有石,形如虾蟆,春夏间常吐雾,漫山布满,与海雾参连。” 华表山古寨 “华表山”山巅,建有古寨,故俗称“寨墙山”。古寨遗址构件尚存。“华表山古寨”,1999年6月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寨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180米,两端狭长围合。寨墙以青褐色花岗岩乱石垒筑,残高1~3.2米不等,墙基宽3米。有寨门2,已倒塌。 “华表山”区域是古泉州通往安海的交通要道之一。 康熙十二~十五年(1673~1676年),平西王•吴三桂(封地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封地广东)、靖南王•耿精忠(封地福建)相继起事反清,史称“三藩叛乱”。 耿精忠邀继守台湾的郑成功之子郑经济师,康熙十三年(1674年),郑经率师入闽,与耿精忠分地自战,活跃于闽南、粤东。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敛兵退保思明(厦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经》) 是年清廷诏自福宁府(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县)至漳州诏安每一、二十里置边界寨,以截内外。据载,时清军据泉州府城,在晋江建造了“灵水寨”、“前埔寨”、“水头寨”等10多处山寨;但现存只有“东石古寨”和“华表山古寨”2处。 “华表山古寨”没见记载,或认为“华表山古寨”即“灵水寨”。 清·邵廷采《东南纪事·卷22》载:“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年)春正月,诏筑边界寨,自福宁及诏安,率一、二十里置寨,量地险要,截内外。滨海数十里,无复人烟。” 又载:是年六月,郑经“以屯田道郑时英监理盐法,驻东石。大清师筑‘灵水寨’以逼东石。右武卫杨忠率兵趋浔尾南北场掘盐,贪利,舍舟开至深沪,阅两日夜,泉州大军侵晨骤击,忠殊死御,不敌,中炮没于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载:“灵水砦,在五都,周一百一十八丈八尺,门二。” “华表山”地属五都,临近灵水;据观测,古寨规制与“灵水寨”一一相符;而且至今“五都”范围并没有发现第2处古寨,可以推定“华表山古寨”即《县志》记载的“灵水砦”。 南安华表山 亦名灵瑞山、芝瑞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华表山,在(县南)四十四都。双峰夹拱如华表状,山之麓旧尝产芝,亦名灵瑞山。” 清·乾隆《泉州府志·山川》作“亦名芝瑞山” 西山岩 元·王翰游历此地,篆书“海天一色”刻于岩上,笔法圆润,颇有古意。 山上有虎岩寺(伏虎岩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虎岩寺》) 达摩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达摩岩,在(县西)还集里。一名玳瑁岩。” 达里山,或作“达理山”,又称“笔架山”,位于永春县西八都,距“周山”西南5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周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达里山,在(县西)八都,与‘马德山’相接。峰峦苍翠,障于县学之西,又号‘笔架山’,下有‘达理仙祠’。”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达理山》:“又(周山)西南五里为‘达理山’。峭拔苍翠,亦名‘笔架山’,茂林清泉,六月如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乐屿(在海中),在县北十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县治)东北海中有乐屿,旧有民居,明初迁于内地。” 乌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晋江县·乌屿》:“乌屿,在(府城东)鸾歌里三十八都。四面潮水环绕,居民辐辏。旧有石路,潮至则没,行者病之;宋·宝祐中始作桥以通往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乌屿桥》)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 “后洋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最高,下为平畴。一名大洋山。 又西北六十余里有朝天山,以势若插天而名。上有天宁岩。 又西北曰铁矿山,产铁。” 行辇山,俗称“下辇山”,位于晋江市北部池店镇(古属晋江县卅五都),在狮山之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狮山》) 元·至元十三年(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丞相伯颜陷临安,宋恭帝降,南宋·遗臣奉恭帝兄赵昰入闽,欲图恢复。五月,赵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为幼主端宗,年号景炎元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陈宜中、张世杰率舟师,奉赵昰及卫王赵昺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十二月,元兵由浙江抵泉州,招抚使蒲寿庚与州司马田真子献城降元,闭城不纳端宗一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相传,南宋·幼主南行至晋江县卅五都(今晋江池店镇)下辇处,后名“行辇山”,俗称“下辇山”,村称“下辇村”。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狮山》:“又(狮山)南为‘行辇山’,俗曰‘下辇’。”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狮山》:“山(狮山)前有‘行辇山’,相传宋幼主南行至此下辇,故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行辇山》: “行辇山,在‘狮山’前‘下辇铺’,俗名‘下辇’。相传宋幼主遭蒲寿庚之叛,南行至此下辇,故名。 《闽书》按:‘宋·淳祐《府志》已载是山,其时未有幼主事,恐或传闻附会之误。’ 明·朱辂诗: ‘古庙荒村里,英灵向此依。昔经玉辇驻,今见夕阳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回龙山 (在府城东鸾歌里三十七都),山势遇海而止,有回顾州治之状,因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回龙山,去石头(丰泽区东海法石石头山)十里(与石头山相连)。山势自北山(清源山)分支,尽于海,有回顾州治之状。”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吉山、崎山》:“吉山、崎山,俱在梅上里。下有三峰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汤岭,在(县西北)下涌团汤头村,有温泉出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汤岭》:“汤岭,在梅上里。有温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宋) 》收录宋·柳德骥《汤岭温泉》曰:“化工何事起炎凉?偏使山中泉作汤。地气爞爞烧石乳,水香郁郁喷硫黄。暄波常涌无冬夏,热溜长澌历雪霜。闻道骊山有温谷,岂惟神女为秦皇?” 德化舟山 观音岐,又称“白泥岐”,位于德化县浔中镇,与三班乡交界处,产磁土。山巅南侧有“碧象岩”,奉祀观音佛祖等。(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碧象岩》) 池溪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池溪岩,在(县西)翔云山之西南。宋·蔡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尝游此山。山背有石若碑状,长二丈余,面平如削,下有石趺,浑然天成。”
羊岭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羊岭山(在县北十八、九、二十都),地名黄羊,故岭以羊名。” 向龙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向龙山(县北二十一二都),起伏屈曲,若龙蛇之拱向。”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牝牡山,在(县东西永安里)罗渡之西,俗呼公母林。”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尖山,在(县东)三十一都,其山尖圆秀净,又名净山。” 七 划 泉州灵山 灵山,位于泉州城(古亦晋江县治所在地)东门外约3里鹿园(今属丰泽区东湖街道),现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山形似狮子戏球,山高仅50多米,下瞰东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东湖》)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灵山》:“灵山,在晋江县东南二十里,下瞰东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山》:“灵山,乡名‘圣墓’。在(晋江)三十七都,下瞰东湖。” 伊斯兰教圣墓 “灵山”南麓有伊斯兰教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 “伊斯兰教圣墓(唐):丰泽区东湖街道灵山”,1988年1月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伊斯兰教圣墓”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唐·武德伊斯兰教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卒葬灵山】 明·何乔远《闽书·卷7·方域志·灵山》载:唐·武德(618~626年)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崇为“圣墓”,山曰“灵山”。 《泉州府志》引用此说:“‘圣墓’在灵山。灵山有默德那国二人葬焉。相传唐·武德中来朝,有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于此,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名曰‘灵山’。” 【墓制】 墓的正中有卷棚歇山式花岗岩石亭,四圆柱,歇山顶。据明·周道光《碧玉毬记》载(见下文):“墓之前右有小阁,为礼拜所;左有疎轩可憩,面西而南,户可以远眺……”小阁和疏轩早圮,现石亭为1962年重建。 现存两墓并列,坐北朝南,位石亭正中,规制相同,是伊斯兰教圣徒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长眠之处。墓盖用花岗岩雕刻,长方形,分3层,呈阶梯状,通高60厘米。顶层为截面呈圆栱状的墓顶石,券形,长1.55米,刻工简朴无华。中层素面。底层长方形,长2.15米、宽1.10米,四面环刻浮雕莲花瓣图纹。墓盖底下为覆盖墓坑的石板。 按:据明·周道光《碧玉毬记》载(见下文):“陟其巅,中有鬣封者三,即圣墓也。”则明·嘉靖(1522—1566年)时,圣墓尚有墓封3,今仅存2(沙仕谒、我高仕),另一或称别有穆斯林圣者墓。 【墓廊】 墓后北、东、西3面依陡壁用块石砌筑高约3米的半圆形挡土墙,以阻挡山洪流沙的浸漫。 依墙建仿传统木结构形式的花岗岩石构墓廊(柱廊),平面如马蹄形,长11米,进深1.04米。据考,柱廊为元代以前遗物(一说唐代)。 前檐廊共10柱9间,左右对称,中央3间屋盖略高起,形成主体,左右为从体,象征中央厅堂3间及左右廊庑各3间。廊柱上下两端偏细,颇似织布的棱子,有石础。古建筑专家称之为“棱形柱”,这种“梭柱”最早见于公元4世纪时中原地区的建筑物中,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 后檐廊柱贴近挡土墙设立,直柱,无石础。共15柱,比前檐多5柱,即在3间“厅堂”及左右相邻2间“廊庑”的后檐柱每间中央增设1柱,以减小横楣跨距,便于用短而直的横楣趋就建筑体形的弧线转折。 【墓廊内外碑刻】 墓廊内、外,竖元、明、清碑刻7通: ①伊斯兰历722年斋月[元·至治二年(1322年)]阿拉伯文重修圣墓碑,位墓廊正中。辉绿岩石雕琢,阴刻阿拉伯文,记述三贤、四贤事迹,和一批居住在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修复圣墓的史实。 ②《郑和行香碑》,位墓廊西侧。碑文曰:“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祐。镇抚蒲和日记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和》) ③清·康熙三年(1664年)福建汀邵延等处总兵官陈有功、陆路提标左协中军游府陈美重修圣墓碑。 ④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夏必第重修圣墓碑。 ⑤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孝廉郭拔萃重修圣墓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拔萃》) ⑥清·嘉庆廿二年(1817年)署福建全省提督军门、漳州总镇马建纪重修圣墓碑。 ⑦清·同治十年(1871年)钦命提督福建全省陆路军务执勇巴图鲁江长贵等重修圣墓碑。 众多历代穆斯林伊斯兰式石棺墓 “圣墓”一侧近旁的开阔地,有数以百计的宋、元时期来自世界各地的阿拉伯穆斯林古墓,以及明、清时期泉州穆斯林的伊斯兰式石棺墓,上刻伊斯兰教常用的“云月”图案或《古兰经》片段。其中明代丁氏回族墓群(陈埭丁氏祖墓群)规模较大,已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届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许多泉州地区的回民和穆斯林总要集体来此“游坟”,首先拜谒两位先贤墓、诵念《古兰经》,然后祭扫各自的祖坟。 另外,“圣墓”近旁还有承天寺祖师塔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承天寺》) 明·尤烈隐处 尤烈,字子伟, 号思所,晋江人。嘉靖廿九年(1550年)进士,累官至江西佥事,投传归,隐居“灵山”,起云南参议,竟辞不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尤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山》:“明·尤烈隐处。”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初冬,福建巡抚汪道昆访尤烈,游灵山,寓吴权书舍,题《访尤使君游灵山,寓隐士书舍,时林大夫携酒同往》2律记游,镌于“风动石”南侧岩壁上。 明·隆庆(1567—1572年)间某年除夕前1日,,泉州知府朱炳如偕李焘出郭,寻尤烈未遇,各咏2绝。由晋江县主簿张训于隆庆五年(1571年)秋刻之于“风动石”北侧岩壁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朱炳如、李焘》) 上两刻均详见下文“风动石”。 风动石 在“圣墓”对面100米处,是古城十大胜景之一“玉毬风动”,是福建省3个风动石之一。 【形状】 灵山山门之左有盘石,上有一巨石如悬,撼之可动,俗称“风动石”,雅称“碧玉毬”。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灵山》:“前有盘石,上有悬石,撼之辙动摇不止,一名‘碧玉毬’。”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山》:“《名胜志》:山门之左,盘石可觞,坐百人,中一巨石兀然动摇,明·知府周道光名曰‘碧玉毬’,石刻三大字。” 周道光还同时题刻“天然机妙”4大字。 【明·周道光《碧玉毬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山》收录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泉州知府周道光《碧玉毬记》,曰: “泉州郡城之东为仁风门,门之外半里许,稍折而东南,遵湖冈行望之,垒状郁肰,祥光瑞霭,隐隐呈露其中,若有真藏焉者。问之土人,曰:‘此灵山圣墓也。’ 考之郡乘不载,见于山叙者曰:‘北山(清源山),府城之主山也。其东支为「石壁」、「石头」、「圣姑」、「红虾」(赤城山)诸山,疑圣姑之名即此。’(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石壁山·泉州石壁山、石头山、清源山、圣姑山、赤城山》) 盖自异域之教流入中土,有回回教者,其始祖不知何代姓氏,乐此邱而藏焉。余心异之,别驾关朱明公先期集同志者五六人偕余往焉。 入门,迳路甚湫隘;登其堂,境界觉别;陟其巅,中有鬣封者三,即圣墓也。 墓之前右有小阁,为礼拜所;左有疎轩可憩,面西而南,户可以远眺,望霓源、宝盖,隐约横亘;蚶江、法石,周遭环抱,不暇悉数,而东南之胜概,一览在目。 门之东有比邱尼庐,后为浮屠藏蜕之地。 门之左有石一区,旷而夷,上可坐百人,中有卷石,其形似丸,而下不属,势重万钧。然以一夫撼之,则兀兀然动摇,亦奇观也。或曰此山之形类狮,而是石则类球。再考之郡志,府城之南十里有狮山,则此特以意象言之,而非其名之正也。余以此石类毬,而其色苍然,沈碧似玉,因名之为‘碧玉毬’。 吾闻大道无名,元始无形,太极一丸也。两仪肇判,天地卵丸也。二曜成魄,日月跳丸也。须弥为芥子,泰华为稊米,动静互根,名实奚辨?矧山之名曰鼓、曰帆、曰旗、曰炉、曰笔、曰帽,似兹者不可殚述,皆得象斯得名者也,又何独于毬焉疑之! 佥曰:‘大哉言欤!名称之矣。’” 【明·朱梧《咏碧玉毬》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山》收录明·朱梧《咏碧玉毬》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朱梧》,曰: “湖边球石碧琅玕,太守题名拥紫坛。涌月寒开云母殿,流星秋泻赤瑛盘。 【注: 【“风动石”南侧岩壁勒汪道昆2律诗】 在“风动石”南侧岩壁上,勒有汪道昆2律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汪道昆》) 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初冬,时任福建巡抚的汪道昆访尤烈游灵山,寓吴权书舍,题《访尤使君游灵山,寓隐士书舍,时林大夫携酒同往》2律记游。诗曰: “君从彭泽上书还,独向祗园借榻安。留客聊将欢喜食,逢人不著惠文冠。夜阑高枕听钟磬,晓起大观咏海滩。最是名山堪自适,莫投车辖且加餐。” “白社无如隐叟豪,青山况复得吾曹。自携家醖来精舍,更喜盘餐出远庖。松柏森森礱石蹬,芙蕖冉冉媚江皋。已拼此日持鳌饮,聊慰他时汗马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山》仅收录第1首前4句,题作《都御史汪道昆行部造谒赠诗》。 【“风动石”北侧岩壁勒朱炳如、李焘诗】 在风动石北侧岩壁间,镌有朱炳如、李焘诗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朱炳如、李焘》) 朱炳如于明·隆庆间任泉州知府,某年除夕前一日,偕李焘出郭,寻尤烈未遇,与李各咏二绝。由晋江县主簿张训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秋刻之于灵山。 朱炳如诗曰: “白云长日对灵山,中有仙人自往返。我欲从之踪迹渺,岩僧指点翠微间。” “凌风跃马到空山,所谓伊人去未还。独坐书斋谁是主?令人吟望海云间。” 李焘诗曰: “硕人高蹈隐灵山,闻说群仙日往还。愧我嚣尘犹未脱,无缘晤语白云间。” “对酌清樽看暮山,硕人尚未杖藜还。荒村寂寞烟霞杳,空有梅花满谷间。” 明·黄凤翔《灵山诗》 明·黄凤翔《灵山诗》(《田亭草诗集》): “磊磊碧石台,碧碧白梅树;远瞰平田畴,近临樵牧路。 【黄凤翔,字鸣周,号仪庭、止庵、田亭山人,泉州文山铺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榜眼),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卒于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德化灵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灵山(在县东清泰里),奇峰峭壁,常兴云气。岁旱祷雨辄应。”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灵山》:“灵山,奇峰削壁,常兴云气,遇早祷雨辄应,故名。” 永春灵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灵山,在(县南) 四十一、二都。山外一呼,崖谷响应,人谓神灵,故名。” 灵源山,唐称“大平山”、“鹏山”,后又改称“吴明山”、“吴盟山”、“吴山”、“灵源山”,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北面14里处灵源街道灵水社区(古称“灵水村”)背后。 “灵源山”海拔305米,是仅次于紫帽山的晋江第2高峰,登上山顶,可眺望东南大海,观金门全岛;其山脉从晋江东北纵贯西南,雄跨4里,林木苍郁,多幽崖怪石,历代摩崖石刻甚丰富,是泉南名山。 “灵源山崖刻(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郡治前山 灵源山在“罗裳山”南10里、泉州郡城(古“晋江县治”在泉州郡城内)南40里,是泉州郡治前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罗裳山》) “灵源山”山脉蜿蜒数十里,高出东南诸山。山上有石曰“望江石”,登临可南瞰大海外如在眉睫。绝顶又有“紫霞峰”(或作“紫云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吴明山》:“吴明山,在(府城南)仁孝里五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灵源山》: “(罗裳山)南十里曰‘灵源山’,蜿蜒数十里,高出东南诸峰。” “又有石曰‘望江石’,南瞰大海外如在眉睫。 绝顶又有‘紫霞峰’。”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灵源山》: “灵源山,在晋江县南四十里。其山蜿蜒数十里,高出东南诸山。” “上有‘望江石’,南瞰大海外如在眉睫。 絶顶有‘紫云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源山》: “灵源山,在(晋江)五都。” “山雄跨四里许,高出东南诸山。” “上有石曰‘望江石’,南眺大海,可历数百余里。北顾郡治,山川城郭历历如绘。” “《闽书》:‘山南一支为「乞雨山」,上有「七星墩」,乡人于此祷雨,掘得炭者即雨。’” 代有别称 唐称“大平山”、“大鹏山”、“鹏山” “灵源山”因山顶平,唐时称“大平山”;又以其山形如飞鹏,称“大鹏山”、“鹏山”。 相传隋·开皇九年(589年)[或说梁·天监元年(502年)],有僧人一尘于“灵源山”顶“紫云峰”立庵,祀奉观音大士,称“紫云室”。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灵源山》:“一名‘大平山’,以山顶平正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源山》: “外顶高大而平,亦名‘大平山’。” “唐时道士蔡明濬居之。” “又有紫云峰峦、「紫云室」,其地四时花木阴映。” 唐·贞元八年(792年),晋江青阳道士蔡明濬(又作蔡明浚,号灵源)来“紫云室”隐居。时欧阳詹曾居此山读书3载,与蔡明濬同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五代之前)·著名道士·蔡明濬》、《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北宋,“紫云室”是林知读书处。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源山》:“下有‘灵源庵’,宋·林知读书处,知卒即葬此山……” 【按:“灵源庵”是后来“紫云室”扩建后的名称。见下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知》】 北宋末南宋初,曾写下传世之作“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人林外,也曾读书“紫云室”。林外卒后亦葬此山,庐墓就在今“灵源寺”入口处。 【按:林外(1106~1189年),字岂尘,号肇殷,晋江永和镇马坪村(古“马平村”)人;林知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外》、《泉州儒道释寺庙·灵源寺·灵源山灵源寺》】 北宋·嘉祐称“吴山”、“吴明山”、“吴盟山” 北宋·嘉祐(1056—1063年)间,有御史吴中复、吴中纯昆季隐居于“灵源山”修道,后有灵迹,乡人于山西北麓立“吴明宫”奉祠之,山因亦称“吴山”,或“吴明山”、“吴盟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吴明山》: “又名‘吴山’…… 旧传吴氏昆季隐其上,后著灵迹,乡人立庙于其麓,曰‘吴明宫’。”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灵源山》: “亦曰‘吴山’。 《志》云:‘山西北麓有「吴明宫」,亦曰「吴明山」,昔有吴氏隐于此,后人为宫以祀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灵源山》:“旧名‘吴明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源山》: “一名‘吴山’,又名‘吴明山’。 宋时有吴氏昆季隐居于此,后乡人祠之及其二媪。”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吴明山祠》:“吴明山祠,在五都灵源山背。相传吴氏昆季隐居于此,殁后祈祷辄应,乡人祀之。” 后称“灵源山” 其后,因“时见山中涌出灵源”,纡回于山下,大旱不竭,称“灵源泉”,随名其山为“灵源山”,沿用至今。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吴明山》:“山之巅有‘灵源泉’出石罅,大旱不竭。”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灵源山》:“上有‘灵泉’,大旱不竭。”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灵源山》:“以有‘灵泉’,大旱不竭,改今名(灵源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灵源泉》:“灵源泉,在灵源山巅,其泉出于石罅,大旱不竭。” 南宋·乾道~淳熙间僧守净扩建山顶“紫云室”为“灵源庵” 南宋·乾道~淳熙(1165—1189年)间,僧守净扩建山顶“紫云室”,改称“灵源庵”,即“灵源寺”前身,后俗称“旧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守净》、《泉州儒道释寺庙·灵源寺·灵源山灵源寺》) 元末,“灵源庵”因火烧毁。 沐讲禅师 本名张定边 “沐讲禅师”本名张定边。 时有陈友谅(1320—1363年),湖北沔城人(今湖北仙桃)人。出身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天完红巾军”,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陈友谅杀文俊,遂并其军,自称宣慰使,旋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今江西、安徽、福建诸地。至正十九年九月(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在采石杀徐寿辉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仍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骁将张定边为太尉。 “大汉”政权建立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历龙湾、江州、鄱阳湖几次重大战役。至正廿三年(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中流矢身亡。 时太子陈善被逮,张定边保护陈友谅次子陈理驻守武昌。朱元璋“大明军”围攻武昌,陈理出降,张定边遂剃去须发,易服逃出,一路遁至泉州,见灵源山风水佳绝,便寻地盖1座草庐,依南宋旧号“紫云室”,供奉观音菩萨,隐居空门,法号“沐讲”,人称“沐讲禅师”。 明·洪武初于山腰建新寺 明·洪武(1368—1398年)初年,“沐讲禅师”在灵源山腰建新寺。 新寺分为上、下2寺:上名“天公案(观)”,因常有紫云盖顶,号“紫云寺”,后毁;下仍名“灵源庵”,后改名“灵源禅寺”,俗称“新宫”。(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灵源寺·灵源山灵源寺》) 与吴懒翁最厚 吴懒翁,原为泉州东门教书先生。 元、明交替,泉州城内乱局未了,只得携唯一的亲人——名叫温明的孙子逃出泉州城,向晋南逃难,行至灵源山下灵水村(时有柯、陈、方、李4姓人家)。 相传,时灵水村虎患严重。吴懒翁认为老虎也是通人性的,向乡人自荐可以给老虎写个文告,让其搬家,不再为害乡里。乡人奇而留之。 次日,吴懒翁果然写了1篇《诮虎文》,文章中发泄了他久积胸中对时局的悲愤:“吾念乡闾,久不宁谧,鏖战之后,郡城萧索,百万馁鬼,啾啾坏壁……”认为时局已如此不堪,老虎也应该寄予同情。他先是与老虎商量,让它们搬走,不要再害人,如果执迷不听,还求山神“备闻斯义,亟行摒逐,毋或曲庇”。然后,他带着乡人,敲锣打鼓上山祭奠山神,对着山林大声诵读1遍《诮虎文》,又将祭文焚化了。从此以后,灵源山上再也不见老虎踪影。 “灵水四姓”十分敬重吴懒翁,尊称其“东门先生”,都愿意无偿拨出一些田地让他在村中建基立业。吴懒翁不愿意接受无偿赠予,遂拿出一笔钱买了村后李家一处菜地建屋安居,带着孙子吴温明在山边开垦荒地过活。吴温明长大后,就在灵水村娶妻生子,传衍“灵水吴氏”一大家族。而吴懒翁最先起盖房屋的地方,就成了“吴氏大宗祠”的风水宝地。 “沐讲禅师”既在“灵源山”驻禅,常到周围几个村落化斋结缘,但因操北方口音,沟通不便,只有灵水村的“东门先生”吴懒翁最与禅师谈得来。 “沐讲禅师”深谙风水地理之学,因为住的时间长了,渐渐有更多人和他相识,都来请他看风水,所以晋南不少姓氏记载祖先墓地,都写着是张定边所勘定。 其实,“沐讲禅师”更拿手的是为人治病,无论是内科、外科,请教他,总能一帖病除。遇家庭贫穷的,他就不给开药,自己采摘一些青草药给煎汤,吃了一样有效。 只因“沐讲禅师”广施恩德,不计报酬,所以大家都感激他,保护他,尽管明太祖·朱元璋一再下令,到处搜捕宿敌,“沐讲禅师”还是在“灵源山”住得好好的。 “沐讲禅师”既与吴懒翁结成知己,也视懒翁孙子吴温明如同子侄,见他诚笃好学,便将医道向他传授一二,叫他就“灵源山”上采摘青蒿、爵床、墨旱莲、鬼针草等十几味青草药,加上茶叶炮制成1种药丸,具有疏风解表、调脾健胃、祛痰利湿的功能,对一般常见的伤风、感冒、中暑、痢疾都有疗效,可作家备良药。因为是出自佛门的药方,就将这药丸命名为“菩提丸”。吴家子孙世代相传,都会制“菩提丸”,几百年来,不仅自用,也销售城乡各地,风行海内外,也就是当今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的“灵源万应茶”的前身。 清·嘉庆廿年于山巅建朱子祠 清·嘉庆廿年乙亥(1815年),乡人于山巅摩崖镌“魁”字,并建祠祀朱熹。今俱无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源山》:“嘉庆乙亥冬,镌‘魁’字于山巅,建朱子祠,额曰‘奎峰堂’,乡之绅士祀焉。” 摩崖石刻 “灵源山”有摩崖石刻8处。 明·万历廿三年“灵壶天”石刻 “灵源山”南麓近灵水村处有一巨石,状如酒壶斜倚,蜿蜒的涧水流经石下,清响潺潺,使人有置身壶天之感。 石上镌“灵壶天”3大字,楷书,每字径0.25米;刻于明·万历廿三年乙未(1595年)。上款“主人吴淳夫偕弟华京偶题”,下款“乙未笋江周继京仝”。 【按:吴淳夫(1572—1629年),明·晋江灵水村人,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淳夫》】 明·万历四十六年《泉州府告示》石刻 “灵源寺”山门东龙眼林中,有巨石方广丈余,一面平整如削,上镌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为禁伐风水林的《泉州府告示》石刻1方,面积1.6×1.3米,字径0.07米。全文200余字,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明·万历四年“步云关”石刻 由《泉州府告示》石刻向北,顺山径走300多步,有两堵岩壁相对,其中形成1条4~5尺宽的狭窄小道,势若关隘,拾级而上,可达崖顶。 小道南面的1扇岩壁上,镌“步云关”3大字,楷书,每字径约2尺,笔法雄健,款题“万历四年(1576年)十月之望,源山主人吴可承书”。 明·隆庆六年《游紫云室坐月唱和》诗石 “步云关”石刻左侧是座巨岩,岩壁镌刻着明·隆庆六年(1572年)秋,泉州府同知丁一中偕安平陈浩泉、黄鳌泉诸人《游紫云室坐月唱和》诗5首,刻石2方,一方1.7×2.5米,一方1.7×0.9米,字径10厘米以上。惜年久风化,有些字已难辨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 “望江石”石刻 距“步云关”北行150米处,一石高耸,顶平如台,方广数丈,登台远眺东南,石井江蜿然入海,烟霞帆景,历历在目。 石壁上镌“望江石”3个行书大字,楷书,隽秀飘逸,字均5尺见方,下落款“万历三年(1575年)吴可承书”。 “云岫”石刻 “云岫”,镌于半山间,篆书,字径0.55米。 宋·壬戌年“灵泉井”石刻 自“灵源寺”旁西顺石磴道下行百步,古木巉岩间有一石井,宽、深各仅3~4尺,井水澄清甘洌,宋代凿,名“吴六娘井”,号“师姑井”,亦称“灵泉井”。 “师姑井”侧崖壁上,镌有“灵泉井”崖刻,楷书,字径0.18米,落款“宋·壬戌年”。【按:“宋壬戌年”:应是“北宋·乾兴元年壬戌,1022年”】 《泉州府志》:“灵泉井,在灵源山顶,大旱不竭,号‘师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源山》:“灵泉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灵泉井》: “灵泉井,在灵源山顶。大旱不竭,号‘师姑井’。 宋《志》云:名‘吴六娘井’。宋有吴六娘者,居山背凿此,故名。” 民间附会,吴六娘是宋代医神吴夲之妹。 吴夲,原籍安溪,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生于同安县白礁村(后划归漳州龙海县,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吴夲不茹荤,不娶妻,有道术,17岁起即云游四方,拜师业医,主要活动地点在漳州和泉州。景祐三年丙子(1036年)显化于白礁,百姓奉为神。历代经过朝廷敕封,称“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俗称“吴真人”、“保生大帝”,庙宇遍及闽、台各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宋·吴夲》) 传说,吴夲之妹吴六娘,自小随哥学得医理精通,在妇科、儿科的造诣尤其深。兄妹因为采药来到灵源山,看山势雄奇、地气温润、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更有一种兰蕙散布在巨石林木间,叶片长而有光泽,花茎大于韭茎,一茎五花攒簇,色白如玉,香闻里许。六娘看了喜爱,强要吴夲跟她留在这里隐居,兄妹便找了一处山洞暂住,在洞外搭了几间小屋,以便收储研制草药,接待四方前来求医的人。 后吴夲云游他方,吴六娘就独自在灵源山住下,继续为人治病。她在山路边凿了1口3~4尺宽、2尺来深的石井,水质甘甜,可以疗病,汲水者众,然井水总是满满的,一点也不见减少。旱天不涸,雨天不溢,可供500僧众饮用。人们将这口井称“灵泉井”,又称“仙姑井”、“吴六娘井”,称吴六娘住的山洞“仙洞”。据说六娘也会作诗,有两句诗“洞里烟霞无人共,时闻仙香特地来”传了下来。 因六娘一生仁爱救人,感动天帝,让她驾云上天,位列仙班。来求医的人亲眼见到,六娘要上天时,一脚跨上彩云,一脚踏在山石上,将山石印了个足窝,人们遂称该石为“仙踵石”。为纪念六娘,人们在“仙踵石”旁建1座亭子,称“仙踵亭”;又建1座“吴娘妈庙”,塑像祀奉。庙宇分香到很多地方,现在晋江深沪、塘东等地都有“吴娘妈庙”,至今香火犹传。 正统十二年“石镜道人之塔”刻石 灵源山顶,过“紫云室”废垣转东南百步,有1堵似碑碣的天然岩石屹立丛石间,高约4~5米,宽3米多,形状扁薄,外廓稍作椭圆形。 该石朝南的立面平展如削,居中竖刻“石镜道人之塔”6个行楷大字,每字字径45厘米;左右两侧各刻行草题款2行约百字,每字字径10厘米,但年久刻文漫漶不清,能辨出的只有“大明·正统丁卯(正统十二年,1447年)八月……友人……立石”字样。 石镜道人,明初·晋江杏田人,姓王名文昭。 《杏田王氏族谱》记: “文昭公,显从公长子,讳亢麟,号石镜,出家为僧。” “石镜与龟湖‘五通庙’僧无际同学道,变卖田租二百石筑‘紫云室’,并藏塔题云‘石镜道人之塔’。” 问题是,《族谱》既称王文昭“出家为僧”,又称其“与龟湖‘五通庙’僧无际同学道”,自号“石镜道人”,岂不“佛”、“道”不分,自相矛盾? 其实,从《杏田王氏族谱》可以查到,王文昭的曾祖父王在中(字文甫,号质叟)是1个虔诚的“明教”教徒。杏田王氏尚保留的1份《质叟处士 王公墓志铭》记载,王在中有2个女儿英娘和廉娘,都嫁给青阳“明教”头面人物庄震远,王家与青阳明教家族庄氏关系密切。此外,王在中本人信仰“明教”诚恳,他不求仕进利禄,安于躬耕务农的恬淡生活,其家境虽然富有,却“不以口腹为害禽兽,唯食鱼菜”;他不仅自身食斋茹素,还要求子孙后代“尊奉教命,服膺不忘”。 当时流行在闽南的“明教”,兼有“佛教”、“道教”2个教派的宗教特征,时人称为“亦佛亦道”;其崇拜的摩尼光佛造像也是几分像“佛”几分似“道”,后人称之为“道貌佛身”。很可能王文昭仍是继承其先人,信奉“亦佛亦道”的“明教”,故自称“石镜道人”,修行于灵源山“紫云室”,而世人又以他为“僧”。如是,则“紫云室”遗址和“石镜道人之塔”也算是“摩尼教”(“明教”)遗址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摩尼教》) 怪石奇趣 灵源水库盘山公路北边的“狮仔峰”有一巨石突出,俨然似1头振鬣欲跃的雄狮,故名其峰。《灵水吴氏族谱》记载此事:“……右向东南,俨然一狮,紫云常临,而青烟时覆,灵动变化,夜则奔走食东南禾麦,昼则潜伏隐灵源之紫雾,灵奇转化……”“雄狮石”又恰巧与对面山峰上天生一圆形“狮球石”遥遥相对,成“雄狮弄球”之势。 在灵源水库下山涧右边,有一堵高、宽数十丈的石崖,崖顶两块方形巨石并排,天然纹道构成两个老人的头部造型,远远望去,酷肖1对和善可亲的翁妪,人称“公婆石”。 此外,灵源山山间还有“七星墩”、“玉犬吠日”、“金蟾望月”、“老蚌生珠”、“灵龟听经”诸般名色的怪石,皆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题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源山》收录的灵源山题咏有: 元·王翰《咏灵源山》诗: “旭日照高岺,天风振远林。不因沧海色,那识白云心。 【按:王翰:元代任过潮州路总管,元亡后寓居晋江沙堤,常盘桓“灵源山”上,自称“友石山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翰》】 明·王慎中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 “拘拘有妄身,一一不能舍。形骸自束缚,日使道心寡。 “丹崖元室倚云弧,一径纡回万壑殊。有客入门苔不扫,无僧说法鸟相呼。 “风高绝顶失攀援,直欲凌空去不还。仙犬忽闻苍翠里,冥鸿半落有无间。 “仙掌花繁点客袍,禅关遥入紫云高。群峰东凑趋青霭,一室中虚现白毫。 石狮灵秀山 石狮灵秀山,位于石狮市西南灵秀镇境内,海拔174.2米,与泉州城东的“灵山”、晋江安海“灵源山”互为犄角,成鼎足之势,并称泉州“三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灵山、灵源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灵秀山》:“灵秀峰,在府城南弦歌里十九都。挺拔千仞,烟云出没,林木苍蒨,为一郡之胜。”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灵秀山》:“灵秀山,在晋江县南五十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秀山》:“灵秀山,在(晋江)二十一都,距郡城南五十余里。” 形势 “石狮灵秀山”前有高耸的“宝盖山”,面向深沪湾,远眺一片白浪滔滔。山中奇峰秀岭,群山环绕左右;下有江水青池,折流而东,泻出岩谷之间。 “灵秀山”是石狮市西南部最高峰,其根脉由晋中“罗裳山”逶逶而来,峰岭峭拔奇伟,如拱如揖。东至东山,西至坑尾山,南至横山,北至莲花山和大别山,周环20余公里,状如飞鹤。“灵秀”一峰,其垂脉又分为5个小山峰,分别排列于前提、牟尼山、东山、大山墩、莲花山和乌石山,成“五峰朝鹤”奇观。 胜景 据记载,古代“灵秀山”胜景胜迹众多,惜多泯佚,唯“金相院”(空相院)及其周边的一些古迹留存完整。【“空相院”为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僧人如默重建,后改名“金相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金相院》)】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灵秀山》:“上有小岩,其石潮上则润,潮退则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秀山》: “隆庆《府志》:‘上有小岩,昔人结庵其侧,海潮至则石润,退则石燥,因名‘海潮庵’。宋(乾道五年,1169年)·石起宗读书其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金相院·海潮庵》、《泉州人名录·石起宗》) 【“海潮庵”位于“空相院”圣殿后小岩旁,是历代文人雅士唱吟诗书之处。】 《闽书》:‘山旧有空相院、凌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龙泉、青莲池、濯足池、待月桥、君子石、盘陀石、灵蛇洞诸胜。’”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灵秀山》:“上有小岩,潮至则石润,潮退则石燥,名‘海潮岩’。” 《容卿蔡氏族谱》也提到灵秀山35峰、40十余处名石等景胜。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十二奇”:“胜地方圆,有白鹤井、百丈泉、应潮窟、鸡鸣岗、牛眼石、香烟石、出米石、中山景、仙脚迹、‘空相兰花’、‘钟鼓鸣禅’、‘真武踏龟’。” 现代开发 廿世纪50年代,“石狮灵秀山”作为军事管制区,禁止经济开发和民事活动。直到60年代,附近容卿大队村民才在“灵秀山”麓兴建水库,建立果林场、养鸡场,自然景观逐渐恢复。 1987年,析晋江县4乡镇置省辖县级石狮市。 石狮建市后,容卿华侨蔡清洁返梓,与村人共议开发“灵秀山”。初步规划为:以修复、扩建“金相院”为中心,逐步恢复原有名胜景点;并着眼于开放改革的需求,相应兴建旅游、度假、疗养多用的“灵秀山庄”等设施,将“灵秀山”建成以“金相院”为中心的公园式的文化旅游区。 2005年,福建省林业厅批复同意在“灵秀山”建立省级森林公园,是集休闲娱乐区、植物科普区、登山览胜区、野营活动区、寺庙景观区等为一体的专题景区。 目前,“灵秀山”毗邻环城路外西环路,是石狮市总体规划中的4个城郊公园之一,占地近5000亩,是石狮的“城市后花园”。 南安灵秀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灵秀山(在县东三都),屹然特立,秀丽可爱。其后又有灵秀岩,中有石室,祀宾头卢尊者;岁旱,祷雨多应。”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 “灵瑞山,在县南三十里。横列县治之阳,若屏障然。中有孤峰特起,曰灵瑞岩。麓有龙泉,一名龙泉山。 《志》云:山北十里有峰崎山。又北三里为辋川山,有居民数千家。” 灵馨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灵馨岩,在县东北□□里。相传昔有樵人于此采杉获异者,故名。” 位于南安市康美、洪濑、梅山三镇交界处,山中有久负盛名的佛教名刹雪峰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雪峰寺》) 清·釋如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如幻》)《杨梅山》: 虎厅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虎厅岩,在县西北十九都杨梅山下。岩中有石如虎形。” 山势高耸如发髻,原名崎髻山;又因与鸿渐山并峙,远看似一对乳峰,也叫双乳山。位于南安市石井镇西北隅郭前村境内,海拔426米,是戴云山脉南伸滨海的余脉,诸峰逶迤,惟杨子山独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杨山,在(县南) 四十三都。昔杨肃尝游此山,因名。又名杨子峰。” 山脚有大慈林,山腰杨山书院遗址旁边有有朱文公祠,山南麓有清水岩。廿世纪80年代初,公布为南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崎髻山改名杨子山 杨子山原名崎髻山,其改名杨子山,与唐末·结庐山中岩下读书、采药的樵夫杨肃(亦称杨樵,水头人)有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杨肃》) 一说开闽王王审知慕杨肃名,请其为王后治疾,杨肃手到病除,辞却重金之谢。于是王审知封他为“太乙真人”,崎髻山也改名杨子山。 一说景福二年(893年),南安民间医生杨肃为皇太后治愈痼疾。唐·昭宗封崎髻山为杨子山,敕封杨子山的杨肃读书处为杨林书院,这是史料记载中泉州最早的书院。 杨林书院遗址和碑刻、摩崖石刻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书院·杨林书院》。 杨崎山 陈五郎山,在安溪县北感化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陈岩山,在县西二十六里。中峰尖耸,东、西二峰屹立,谓之二台。 昔有萧姓者开路于山左,通龙岩、尤溪二县。凭虚架石,下瞰深谷,过者股忄栗。峰回路转,如羊肠一线,几三四里,行者仄足而过。地名马跳石崖,刻字曰‘一夫关’。下临石涧,俯视深箐蒙翳,但闻水声,即陈岩溪之上流也。石梁横其上,曰‘高骞桥',亦名‘马跳桥’。自七都至六都,必逾此桥。 而西又九十余里为县之一、三都,地渐入漳平界矣。” 陈君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陈君岩,在府城南聚仁里二十五都。邑人 陈珏 尝庐墓于此,乡党孝之,因以名山也。 ” 陈平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陈平山,在(县南)二十九都。相传唐时有陈平 者,精地理术,乘牛过此,遂暝目而化。从者至,见其土自涌,尚留一峰示之,后人因谓山曰陈平,墓曰牛客。” 陈店岭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陈店岭,在县西十七都鹤堂山之东北。东属惠安,西属晋江。唐末晋安陈转运使居此。” 陈田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鸡母岫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嘉靖初,官兵败汀漳贼于此。 山之东南十余里曰河涧山,盘回起伏,凡九十九峰,一名大池岩。 相近又有矿山,产铁。”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县西北百余里为鸡髻寨山,地甚险阻,峰如鸡髻,中有石门隘。”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鸡髻寨峰》:“鸡髻寨峰,状如鸡髻,势极险阻。汤泉、东西里交界中立石门隘 。” 德化鸡髻崎山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鸡髻崎山》: “鸡髻崎山(在龙兴里),形似鸡冠,因名。 自麓至巅,路十余里,为下六里及上游等府必经之途,不殊蚕丛九折。” 清末·戴希朱曾登临此山,并作七绝《登接天山》:“谁是山高可接天?此间霄汉宛相连。我来欲向苍穹问,何日乾坤获转旋。”[按:戴凤仪(1850—1918年),讳希朱,号敬斋,清末民初·南安县人。光绪八年(1882年)乡试举人。著名教育家、诗人。任过短暂的内阁中书(奉政大夫)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凤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鸡暮山 (在县南三十九都)。” 佛耳山,又名佛天山、佛天尖,位于安溪县西北祥华乡(古属崇信里)西南部,西北至东南走向,跨祥华乡白坂、白玉、美西等8个村,以其状肖佛耳而得名;海拔1535.5米,是安溪的第3高峰。西南麓与漳州华安县仙都镇相连。 记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佛天山,在(县西北)□□里。五代·詹君泽因爱佛耳山,来监小溪场,至请置县;县成,遂隐此山。以山形如佛,故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志》云:县西北八十里有佛耳山。其山峭绝而高大,可耕可庐。一名佛天山。”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佛天山》: “佛天山(在崇信里),以形名,又名‘佛耳’。 詹敦仁谢令隐此,作堂‘清隐’,自为记,记文别见。又有《题佛耳山》诗。始,敦仁悦是山,将隐其下,披荆榛,见鹿群。敦仁曰:‘无惊使骤。’遂即鹿傍,结庐居之,鹿与人驯扰相得。 是山也,在崇信里,其名‘崇信’者,以留从效辟敦仁书有‘崇待笃信’之语,故以名里。” 五代·后周詹敦仁隐居地 佛耳山下乃詹敦仁隐居地。詹敦仁,字君泽,祖籍河南光州固始,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任清溪(今安溪)开先县令,一年后请辞。显德三年(956年),詹敦仁周游全县,独爱此僻静地,择佛天岩(又名九峰岩,位于佛耳山半山腰)结草为庵,取名“清隐堂”,定居下来。他曾撰文称,佛耳山“有田可耕而食,有山水可居而安”。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詹敦仁父子俱封侯,并敕赐庙号,易名“灵惠庙”。詹敦仁在佛耳山繁衍后代,如今佛耳山周边的白坂、白玉、美西、新寨等七、八个村庄居住着上万詹姓村民,他们都尊詹敦仁为一世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敦仁》、《泉州沿革·上》、《泉州专祠·灵惠庙》) 佛耳山山峰幽奇,山体峭绝高大,风景俊秀。顶端岩石中有奇泉泊泊溢出,四季不绝。周围千岩万壑,适逸交错,林木蓊郁,泉水琤淙;每逢晨昏,日霞交映,晦明变幻,蔚为奇观。古称“有我的高,无我的秀;有我的秀,无我山尖上一鸿长。”詹敦仁曾赞之“美如佛”。 现山上仍有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如望云亭遗址、佛耳开天石刻、慈顺夫人詹妈李氏墓、佛天岩及洞穴奇特的仙人洞等。 佛耳山顶是一小块平地,约100多平方米,四周巨石林立,悬崖峭壁。 山顶原有望云亭,如今遗址已不可考。相传詹敦仁隐居佛耳山期间,远客带来其父詹世隆的书信。他喜出望外,在佛耳山顶筑建望云亭,并以 “伏拜家君手书,不学偶成一绝”为题,作诗一首题写墙上:“十年采尽北山薇,不管兴亡与是非。回首白云长在望,爱山成癖自望归。”此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詹敦仁必至望云亭,向东北九峰山方向放眼远眺,遥寄念亲之情。后来日久成俗,中秋节上佛耳山登高成为詹氏族人世世代代的传统。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上百上千村民集中登临佛耳山顶,常通宵达旦逗留,或祭拜祖先,或赏月观日,或许愿祈福,日出后方下山 。 詹敦仁之媳詹妈李氏墓亦山顶平地中央,碑文“敕封慈顺一品夫人二世詹妈李氏墓”。 佛迹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佛迹山(在县东三都),唐·光启中,忽夜有光现山上,刺史王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令踪迹之,得石,上有巨人迹,长二尺四寸,广半之,今见存山之旁。”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谷口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都。众山森列其中,盘邃如谷。”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 “《志》云:县(县治在丰州)西南二十里有谷口山,峭拔森列,其中盘邃如谷。 又南为五峰山,有石室灵泉之胜。” 谷平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谷平山(在县东十四都),山势平夷,上有田数亩,半衍宜谷,故名。” 谷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谷山(在县东十八、九、二十都),界南安县。下有腴田数亩,宜谷,因名。” 吴亭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吴亭山(在县东三都),上有吴氏墓亭,因名。其下为县学。” 吴田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吴田山(在县东北十五、六都),山顶平处有四十余亩,昔有 吴 姓者耕隐于此,因名。 ”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县东南三里曰花石山。(明)嘉靖二年(1523年),官兵拒贼于此。” 花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花山,在(府城西北)常建里四十七都。” 赤城山,又称“赤虾山”、“赤马山”,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古晋江县临江里卅六都),与“石头山”、“桃花山”相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石头山、桃花山》) 明·何乔远《闽书》:“石头山,与‘赤城山’相连。”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灵山》:“(桃花山)相近有‘赤虾山’。”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45卷·泉州府部汇考·泉州府山川考·赤虾山》:“赤虾山,一名‘赤虾埭’。……拱辅于郡城之东者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赤城山》: “赤城山,在(晋江)三十六都,距郡城东南十里许,土色纯赤。 《闽书》:‘相传晨昏间有赤马出食人禾,追之则入山中,故又名?赤马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桃花山》载:“赤虾山,与‘桃花山’相连,下有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赤水格山》:“赤水格山,在大戴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之北,状如狮蹲。山腰为赤水格市。” 赤石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赤石岩,在县东□□都,峭立如赤壁。” 德化妙峰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妙峰山》: “妙峰山,在县东隅。山顶有妙峰庵、龙山观,今废。 明·庠生郭昉诗:‘爱竹地铺金玉影,看松风送管萧声。一心如水无尘染,两足生云衬步行。’” 南安妙峰山 南安妙峰山,亦称“石佛岩”、“石佛山”,位于南安市仑苍镇蔡西村西北,在“九仰山”对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仰山》) 山上有宋代弥陀佛造像,是迄今为止福建省所发现的最大宋代立佛石像。 “妙峰山弥陀造像(宋):南安市仑苍镇蔡西村”,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康熙《南安县志·第2卷·疆域志4·山·妙峰山》、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妙峰山》均载(文同): “妙峰山,在县(古南安县治在丰州)西北五十里,属廿七都。 峰势奇特,石峨若削。 宋·淳熙(1174—1189年)间,清溪(今“安溪县”)民子文凿巨石为弥陀像,高可数丈,亦名‘石佛岩’。岩幽而泉冽,独擅奇胜。 至明几废。金粟洞僧本然者,夜梦一羽衣愬厄,晨过妙峰,按其状隐隐如梦中,随白卫帅王某、令吴渊复兴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紫帽山·金粟洞》) 后又几废,近乃又一新焉。 明·黄文简(黄凤翔谥“文简”)登临,有诗咏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清·康熙《南安县志·第2卷·疆域志4·山·九仰山》、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九仰山》均载(文同): “(九仰山)对面为石佛山。 山有石高七丈许,如佛身然。其横出者,长可偃卧一人,望若佛掌。相传昔有童子牧牛,置两笠石上,亭午望之,若增高数丈者。乡人奇之,因镌佛像。” 阿弥陀佛立像雕刻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1966年“破四旧”时被炸毁,砸为两段,身首异处。2004年修复,仍可见接痕。 石佛造像面南,依整座天然山岩雕琢而成,通高6.32米,宽2.4米,身高6.12米,莲座高0.20米。形象丰满圆润,发作螺髻,双耳垂肩,面相端庄,左手掌心向上于胸前,右手作与愿印,身穿袈裟,衣物线条清晰,两足微露,立于莲花座上,雕刻技艺水平较高。正面衣褶下方刻铭文一段,详细记载了造像雕刻年代及捐刻因理。 还在遗址上发现两块石构件和1座“石厕(池)”。石构件其中的1块可能是原有寺院断柱,另一块从石上的“十字”孔眼推测,可能是用来固定笨重物品的夹石。“石厕(池)”呈圆形,与农村常见的“厕池”十分类似,系在整块石上打凿而成,约4平方米,深1米多,池内长满水草。 如今,在石佛所在的岩山上建有寺宇,还保存有完好且造型奇特的“石池”、“石船”、“石饭铲”、“石棺”等,且有1条4公里多长的石阶通到山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园林山》:“园林山,在新化里东北。花木森列,四时鬱葱,登览如入园圃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苏墓山》:“苏墓山,在清泰里之南。山形如壶。其东有苏十万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一侯》)。”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均山,县东北百八十里。山势峭拔,延广数十里。”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均山》:“均山在清泰里,古为善均里,山因里得名。” 丽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