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水利(10—17划)

目录

  10划:
  真如溪(真女溪)、真涌泉井、
  桃溪
(桃林溪,永春溪。位于永春县。源出永春“雪山”。入南安,与“蓝溪”合为“晋江”达于海。永春县的“母亲河”。)
  洛阳江
[乐洋江,洛洋江。泉州郡城东北部。流域(江源。洛阳江。)。得名“洛阳江”三说(西晋洛阳氏族南渡说。唐宣宗微行说。“乐洋江”之辩。)。诗两首]
  留公陂
丰谷陂、五坎坝、陈三坝。南宋·留元刚倡筑。明·嘉靖十二年屠倬修。明·嘉靖十四年王士俊重修。清·乾隆怀荫布修筑。现代。凌斜溪涌溪(在德化县北,发源于戴云山阴卢地溪,合九仙山东张岩溪水为赤水西溪,经上涌乡、梅上里、清泰里、螺潭,入涌口与浐溪汇为大樟溪,达于永泰县。)郭坂溪(发源于戴云山之阳李山溪;经德化县,合诸水后汇于涂坂。)涂坂溪(位于德化县城西5里涂坂村,国宝、花桥、盖德3溪汇于此,为浐溪上流。)、涅盘井、浦口坝、桥尾坝、浩浦埭 、淞江斗门 、桂阳寨井(德化县桂阳乡桂阳村桂阳寨)

  11划:
  黄田溪(附:碧溪)、黄坑溪、
  清洋陂
[陂洋陂。泉州城南、烟浦埭之西,在古晋江县卅一、二都沙塘里(今晋江市北部磁灶、青阳、池店、紫帽一带)。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述。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述。]、清水泉、清白源井(清玉泉井。鲤城区东街门楼巷内)
  峰崎港添崎港梅塘溪康溪盖竹溪(盖德溪。在德化县盖德乡。发源德化县斤山,东北流经凤山、三福、盖德,合雪山、金液洞、三漈溪水汇于涂坂,入于浐溪。)、绿潭、曹主簿井

  12划:
  温泉(汤。南安城山温泉(南安市码头镇新汤村)安溪汤泉。安溪横山汤。安溪小横汤。安溪金汤。安溪华汤。安溪蓬溪汤。安溪大深汤。永春汤泉。德化温泉。
  溜石陡门、植壁港
(石狮市南部蚶江镇南部石壁村)傅埭惠安县东北湖头溪(附:下湖溪、龙潭溪、吴浦渡)湖坂溪董坂溪、隔头井

  13划:
  蓝溪
[官桥溪。位于安溪县。概说。史料记述。诗词撷录(明·林伯春《蓝溪次曾状元韵》。明·黄怿《舟行蓝溪写怀二首次紫峰?陈先生韵》。)]雷潭溪(发源德化县杨梅乡铁钉尖山北麓,流经杨梅、安村、西墘等村汇入后亭溪)溥泉井、溪潭(弓潭)嵩浦埭(黄北埭,泉州府城东北鸾歌里[今属洛江区]、鼓雷山陡门陂(晋江三十四都兴贤里)鼓雷山龙井

  14划:
  寨前溪(发源于德化县湖岭)缨溪(发源于德化县浔中镇格仔后金鸡山下,流经仙境、龙翰、浔中村,南流入浐溪下游董坂溪。概述。题咏。)、蔡公泉(鲤城区江南常泰街道乌石村)

  15划:
  蕉溪
(在德化县东北10公里。源出戴云山东南麓霞山尾为祥云溪;合上洋溪绕虎贲山东南行,经李溪、潘祠、蕉溪、溪美等村,至蕉口入浐溪。)、樟木泉、镇西池(七丈潭)、澄果东溪(证果东溪。惠安县北十二都。)

  17划:
  戴云九派

  18划:
  瀑布泉

十划

真如溪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真如溪,一本作真女溪(在县北十二都)。发源横溪岭,历涂岭,官桥会于柳青宫前,过林田。……流入添崎港以达于海。”

真涌泉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真涌泉井,在(府城东边)护安院前,水清而甘。”

桃溪

  桃溪,又称“桃林溪”、“永春溪”,源出永春“雪山”,下南安、晋江,是晋江上源之一“东溪”在永春县境内的称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雪山》、《泉州水利·晋江》)

  源出永春“雪山”

  桃林溪,源出永春县西北与德化县交界处的雪山,南流,县境内诸水来汇,溪流渐大,是永春主溪流。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桃溪

  “桃溪,在县西四、五都。其源自县西北,南流与山踝水合,过‘漈溪桥’。

  又有一水由‘登瀛桥’来会,名‘肥潮溪’。

  又过逵口村,有桥名‘芳桂’,其下为‘卓埔溪’;复有白象坑、达理山、龙堀、马氏山、石漈山,凡五水来会,溪流始大。

  自是而往,又有苦竹、竭漈头、徐流三水来会。”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桃溪

  “桃溪,县治南。其源出县西北六十余里之‘雪山’,山高峻,多积雪,接德化县界。
水初名‘仙华’,绕流而南出,经群山间,为陈岩、埔兜等溪。又东折为‘洑溪’、‘磁灶’等溪,至‘石鼓溪’始通舟楫。流经县治,为县前溪。复曲折流,为‘留湾溪’。又东南出,历马甲、钟山、山门、南涧、滑石等滩,皆险崖激浪。

  至县东十五里之西涵滩,则桃溪咽喉也。(北)宋·开宝三年(970年),令林滂以马甲诸滩险阻,凿之以通舟楫。”

  “《志》云:溪自‘雪山’下至西涵,出水江村,凡九十余里,舟楫通行。自石鼓至水江村,凡三十里,其众水之会于‘桃溪’者,先后凡十四支。

  ‘桃溪山’,在县西北二十余里。旧《经》云:‘?桃溪?之水,盖以山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桃林溪》留从效微时居此(指永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明史·地理志·福建·泉州府·永春·桃林溪》:“西北有‘雪山’,‘桃林溪’出焉。”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山川·桃溪》:

  “桃溪,源出州西北‘雪山’南流,为‘新华溪’。

  经‘陈岩山’曰‘陈岩溪’,又东为‘埔兠溪’,又东经‘东平山’为‘洑溪’,又北为‘磁灶溪’,又东至‘徐山’曰‘石鼔溪’,始通舟楫;经州城南曰‘县前溪’,又东出‘云龙桥’,曰‘虎尾溪’;转而东北,湾环如月,是为‘留湾’;又东南绕‘花石山’朝水口山出,为‘长澄潭’,潭下乱石参错,激水湍猛,为马甲、钟山、山门、南涧、滑石、西涵诸滩。西涵在州东十五里,‘桃溪’之咽喉也。”

  “在(永春)州境众水之会入者,凡十有四。”

  入南安,与“蓝溪”合为“晋江”达于海

  “桃溪”至永春县东“知政桥”(后改名“云龙桥”,位于永春城关南面的“桃溪”上),自西涵而下,出南安县水江村,与安溪“蓝溪”水合于“双溪口”,即“晋江”上源,称“黄龙溪”;下流入晋江县界(称晋江),以达于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云龙桥》、《泉州水利·蓝溪、晋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桃溪》“至(永春)县东‘知政桥’,流入南安县水江村,历经‘双溪口’,以达于泉州大海。”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桃溪》“自西涵而下,出南安县水江村,合于‘双溪’,即‘晋江’上源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桃林溪》“桃林溪,在县(古南安县治在丰州)西二十里,自安溪县(应为“与安溪县蓝溪合流”)流入界……下流俱入晋江县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桃溪》:

  “桃溪,即‘永春溪’,自永春州东南流入,经南安县西北至‘双溪口’南,与安溪水合为‘晋江’

  《寰宇记》:‘桃林溪’在南安县西二十里,自龙溪县界来,与‘锦田溪’合入晋江县界。

  《府志》:上流有二派:一接永春东关之水,曰‘水江村’,右有四水来汇;一接‘小姑山’之水,曰‘塔口村’,左有八水来汇。二派至便口而合流,达于‘洪瀬渡’,诸溪水来汇者共四十四溪。又与晋江‘凌叙溪’之出涧埕渡者,同达于‘双溪口’。”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山川·桃溪》:“又东南流入泉州府南安县界,为‘晋江’之上源。”

  《明史·地理志·福建泉州府·永春·桃林溪》:“东迳南安县(古南安县治在“丰州”),北合‘蓝溪’,为‘双溪口’;又东迳南安县,南合于‘黄龙溪’。”

  永春县的“母亲河”

  “桃林溪”是永春县的“母亲河”

  隋·开皇九年(589),划南安西北二乡置“场”,因其境内主溪流两岸桃树成林,桃花缤纷,名溪“桃林溪”,名场“桃林场”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延钧称帝,升“桃林场”“桃源县”,以“众水会于桃溪一源”而得名。

  五代·后晋·兴福三年(938年),因“四时多燠”永远如春,闽·王昶“桃源县”“永春县”,沿用至今。

  现永春县还保留着许多带有“桃”字的地名,最重要的当属“桃城镇”,是县城所在地。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

洛阳江

  洛阳江,一名“乐洋江”,位泉州郡城东北部,是古晋江县、惠安县2邑界江。

  流域

  江源

  “洛阳江”主干流发源于泉州郡城东北部、今洛江区罗溪镇朴鼎山(海拔753.5米)南麓,流经罗溪镇鼎底、马甲镇后坂、后曾、过溪、道坝、溪东,在山边村注入乌潭水库,西南为“河市溪”,流经河市镇下庵、杏墩、下河市。过河市镇后始称“洛阳江”,故或称“河市溪”“洛阳江”之上源。

  洛阳江

  过河市镇后,始称“洛阳江”

  “洛阳江”与支流“后深溪”在下庄汇合,继续向东南方向流经坑下、西埭、大宅、城东乡后埭,在桥南村注入“洛阳江”内海(位今洛江区与惠安县之间),最后在东海街道后渚港注入泉州湾。

  “洛阳江”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洛阳江》:“在州东二十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洛阳江,在府城东北鸾歌里三十八都。源出惠安县界,至县境入于海。”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

  “洛阳江,府东北二十里。纳境内诸山溪之水及惠安县西北之水,流经府东,入于海。群山逶迤数百里,至江而尽。”

  “《志》云:县境东北诸水注于康溪,达于‘濠市溪’,至于‘留公陂’斗门。其别流为‘长溪’,受大帽等山十余水。又别流为惠安‘沙溪’,受覆船等山八水,俱至‘留公陂’斗门,汇为‘洛阳江’而东入海。

  ‘留公陂’旧名‘丰谷陂’,宋·右史留元刚筑以灌田,今俗呼‘陈三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元刚》、《泉州水利·留公陂》)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洛阳江,县西三十里,与晋江县分界。县境山溪之水,多汇流于此而入海,亦曰‘洛阳港’。”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洛阳江》:

  “洛阳江,在恵安县西南三十里,西与晋江县分界,恵安南纪之水俱汇于此入海。”

  “《方舆胜览》:洛阳江,在泉州东二十里,发源恵安,至晋江入海,广三百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洛阳江》:

  “洛阳江

  《府志》:在县东北,距城二十里。晋、惠二邑界江也。合晋江东北诸山‘康溪’、‘长溪’、‘留公陂’陡门,东入于海。江上有桥,名‘万安桥’(洛阳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洛阳桥》)。”

  得名“洛阳江”三说

  西晋洛阳氏族南渡说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307—313年),衣冠南渡,京都洛阳世家大族南渡至此,为纪念故地,遂名驻地水流为“洛阳江”

  唐宣宗微行说

  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在今洛阳镇置万安监,为牧马场;附近“洛阳江”通海面,有渡口,即“万安渡”

  相传,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唐宣宗·李忱即位前曾微服南行,经过此地,览山川之胜,叹曰;“大类吾洛阳。”后人们便称此江为“洛阳江”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洛阳江》:“又《图经》云,唐宣宗微行览山川胜概,有类吾洛阳之语,因以名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唐宣宗尝微行,览山水胜概,有类吾洛阳之语,因名。”

  明·陆应阳纂、清·蔡方炳増辑《广舆记》亦沿此说。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唐宣宗微时游此,谓山川胜概有类洛阳,江因以名。”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洛阳江》:“旧《志》:江北群山逶迤数百里,至江而尽。相传唐宣宗微时尝逰行至此,览山水胜概,有类吾‘洛阳’之语,故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洛阳江》:“《广兴记》:唐宣宗微行,览山川之胜,叹曰:‘大类吾洛阳。’”

  “乐洋江”之辩

  或认为“洛阳江”“洛洋江”、“乐洋江”的同音讹称。

  北宋·王存主编《元丰九域志》载泉州有“乐洋江”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洛阳江》:“《九域志》:泉州有‘乐洋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洛,沈括曰:义同‘落’。《九域志》作‘乐洋’。然洛阳之称,其来久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洛阳江》:

  “《闽书》、宋·《淳祐志》引沈存中《笔谈》云:‘水以漳、洛名,甚众。洛,落也。’水落于下,谓之洛,旧号‘洛洋’。

  《九域志》作‘乐洋’。以‘落’为‘乐’,误矣。

  后又以‘洛阳’名之。以好事者云唐宣宗出家时至此,谓风景类西洛,则不根为甚。

  宣宗尝至同安夕阳寺,西‘洛’之说似非无据。”

  诗两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洛阳江》:

  “古谶‘洛阳沙平,泉南公卿’。

  明·郑之铉(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之铉》)

  ‘一望双桥出,洛江到眼明。蛎房潮始壮,鼠麯地深生。
  打网劳防水,呼鱼点作兵。海氛殊警急,并里不胜情。’

  

  国朝·陈万策(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万策》)

  ‘潮信通泉涧,清澜到海流。衣冠来晋室,景物似中州。
  两岸村烟接,长虹架水浮。涛翻风入夜,浪静月当秋。
  车马尘踪满,壶尊雅客游。渔歌连日动,一叶櫂轻舟。’”

留公陂(丰谷陂、五坎坝、陈三坝)

  公陂,旧名“丰谷陂”,俗称“五坎坝”、“陈三坝”,在泉州郡城以北约12.5公里处, 横栏于洛江区双阳街道坝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陈三坝村之间,西侧成为人工湖,是泉州最早的水库堤坝,至今仍为该地重要水利设施。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留公陂》:“留公陂,在四十一都爱育里,旧名丰谷陂,在谷口,今俗呼陈三坝。”

  公陂(洛江区)”,1998年3月列为泉州 市文物保护单位。

  公陂(南宋):洛江区双阳街道坝南村、惠安县洛阳镇陈坝村”,2009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留元刚倡筑

  留公陂系留从效的八世孙、南宋· 绍兴卅年(1160年)右史留元刚倡筑,陈三家族捐资兴建。后人为纪念留元刚,称公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宋·右史元刚筑。深广丈尺见下顾珀碑文。陡门有五,氏庄在焉。堤埠台广,望之屹如长城。真文忠真德秀记之(此记失载)。”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留元刚真德秀》)

  明·嘉靖十二年屠倬

  明·嘉靖六年丁亥(1527年)留公陂左堤缺。清·乾隆《泉州府志·卷61·明乐善》:“大雨连绵,溪涨海溢,留公陂之左堤缺,田没,民苦赔赋,因循六、七年。”

  嘉靖十二年(1533年)泉州太守屠倬于陂左筑石陂。陂南坝南村现存明·公碑1块,碑高2.45米,宽0.86米,厚0.15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屠倬》)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

  “明·嘉靖十二年癸巳,土堤为溪涨射啮,守屠倬因陂左筑石堤三十六丈,深九丈五尺。

  邱养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邱养浩》)为记:

  ‘陂邻洛海,群溪合流,率汇为巨浸,奔放横决,湍悍啮堤,堤善崩。民荐堤之荐崩,田没为沮洳。屡易主,民如寄客,虽简其赋,缓其徵,而不可以必留。

  公治泉之明年,廉得其状,乃召诸长老,躬行相度,衡水势之高下,曰:是不可斗,宜分而杀之。乃捐羡缗,乃简徒庸,始事讫工,凡二十有六旬而石坝成。长三十有六丈,广半之。堤岸、陡门,以次修治。增圯补颓,咸有经绝节劳,人人欢悦。

  厥功既成,曩之毒田,化为甘壤。民庶相与谋:勒贞珉以永不忘。告子曰:愿有纪。子曰:循吏之不见于世也远矣。叔敖召杜,史以循称,凡以芍陂、钳卢之役,至今光昭简册。公兹杰迹,利物厚生,永永不极,论古对能,讵有愧哉?

  纪其曷辞,系之诗曰:

  维泉有陂,在邑之东。海若构灾,逭诛蛟龙。灌莽百里,大浸崩潈。嘉谷罔殖,痌我三农。公曰予责,御灾键患,佚道使民。民曰不倦。乃令乃期,亲督以麾。庶民子来,孔力且时。公曰瘁止,手拊摩之。有堤如虹,有坝如坊,洪流溢川,是泄是当。贯畦浮塍,开宝洒涧,不我为壑,亦不以叹。维反乎覆,桑田以复。夏稻冬稌,随时代熟。民糇不愆,神糈亦续。民曰我公,说以先民。饱我惠我,维公之仁。维公不居,曰我何有?民之戴之,如纩挟肘。宪宪我公,文武吉甫。公乎陂哉,其与不朽!’

  后民建祠祀,以筑时县丞林才杰董役有功,并祀之。汪旦为记(此记失载)。”

  具体主持修筑工程的是王汝云王汝云,晋江沙堤(今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人,为人“守约好施,尚义强干”屠倬遣人到沙堤礼聘。王汝云欣然接受,并宣布“敢干秋毫怠事,方令官有常刑”。完工后,屠倬“躬诣宴劳,簪花鼓乐”,欢送王汝云

  明·嘉靖十四年王士俊重修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陂坏,郡守王士俊(字方南)又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

  “越二年乙未(嘉靖十四年,1535年),陂又坏,守王士俊重修。

  顾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顾珀》)为记:

  ‘留公陂距郡城二十五里许,旧名丰谷,宋·右史留元刚筑也。纵六十步,衡一百三十尺,深视衡十之二。外捍海潮之入,内防溪流之出,创五陡门以时蓄泄。晋江、惠安之田,利其灌溉者可二千六百余亩。厥赋二百三十石有奇。其崇若垣,其跨若虹,其获倍他壤,水旱所不能灾也。实维公之庸,故名留公陂。真文忠公记焉。 

  余少时至其处,每叹其功之伟而虑其有后忧,盖水发源于白洋覆船山,会于诸溪,暴雨泛涨则射啮无余,陂能保其不坏乎?陂坏则溪水泊于海,稼其能奏功乎?时予偶然之见,犹来意其言之必符也。

  迨嘉靖癸巳,土陂果射啮于溪涨,郡守屠东厓公询众议,因陂左筑石陂二十二丈(此句与记不符,盖记载三十六丈也),以杀其汹涌之势。民方赖之,适更任南阳,去未几而陂坏。

  王方南公嗣来,以此告公,遂发公帑赎金为倡,经始于丙申(嘉靖十五年,1536年)仲冬,越丁酉(嘉靖十六年,1537年)孟夏落之。用是水顺故道,复潴于田。今春大旱,谷种多有不入土者,独此得以及时树艺而获丰年之登,方南公之惠溥哉!’”

  董其役的仍是王汝云。为表彰王汝云功德,众人推举王汝云“乡宾”清·乾隆《泉州府志》载入“乐善传”

  清·乾隆怀荫布修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

  “国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洪水冲决,郡守怀荫布(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怀荫布》)、邑令王勋檄巡检林懋懿修筑。此条乾隆《府志》所叙微混,略订之。”

  现代

  1963年,政府以旧堤为基础,重建为花岗岩石堤,1964年2月基本建成。坝址上游流域面积119.5平方公里,石砌拦河坝,总长150米,高3米。拦河坝设排洪闸5孔,每孔净宽2.5×1.4米,由人工启闭,连接成石板路桥10孔,宽4米,高1.7米,条石板宽1.65米,桥下由2.17×0.7×0.08米的杉木闸板19块连成活动闸板,平时可拦蓄来水,汛期排泄溪洪。石砌滚水坝总长90米,净高2.8米,顶宽3米。南岸设置引水灌溉闸1座,灌溉渠道3公里,引水灌溉双阳农场阳江管区农田1200亩。此外,南岸尚可受益,城东乡后埭村农田400亩;北岸可引水灌溉惠安县洛阳镇陈坝村农田500亩。1990年,实际灌溉面积1000亩。

  村西南笼仔山堤涵,存明代汪旦的断碑2小块。

凌斜溪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凌斜溪:

  府志:在郡西北。源发自休田山,西南流会花山饮坑之水。

  县志:西流五里,至南安涧埕渡,合永春之水出双溪口;又有石壁陂水自花溪林来,大房陂水自圆觉墌来,观音陂水自建兴山来(当在山后),会为大埔陂,达于韩陂。至南安牛角潭,合永春、安溪之水出金鸡(“鸡”,原作“溪”,非。此盖去金溪远矣)。桥曰黄龙渡。东流至石塔山,入于笋江。江畔有石笋,江以此得名。

  按:此即白虹正干,以西凡尖峰、隔支、九投及花山右之大坪、进屏、八尖、建兴,后之龙兴、香炉、东庵以及大阳、小阳、朋岭、将军诸山之水,皆注于笋江者。

  此条所谓在白虹正干之右,由南安合永春、安溪水同注城南之晋江以入海也。”

涌溪

  涌溪,发源于戴云山西麓的德化县赤水镇,流经上涌镇、葛坑镇,环绕德化县北部,为德化县境内第2大河流。

  上游为戴云山阴卢地溪,与九仙山东张岩溪水汇合为赤水西溪,至上涌镇合东坑洋溪始名“涌溪”;又汇山茶溪折东流经曾坂(曾坂溪),复向东北合香林溪,至李田又合葛坑溪、中坑溪,东流入彭坑尾,东南流再纳左溪(梓溪)水后,入水口镇湖坂村涌口与浐溪汇合称为“大樟溪”,入永泰县(古称“永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九仙山》、《泉州水利·戴云九派、左溪、滻溪、大樟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

  “涌溪,在县北,即戴云山水也。

  九溪之北流者凡二(张岩、卢地),合为赤水,西溪东流,迤逦为上涌、下涌、山茶、曾坂、百叶、湖头、李田、涌口等溪,益折而东北,距县百八十里曰九窦溪。又东北七八十里为螺潭,入永福县界。”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涌溪》

  “涌溪,在东西里。发源戴云山阴,曰卢地溪。

  合九仙山东张岩溪水,为赤水西溪。

  至上涌乡合中兴坑水,入梅上里为下涌溪、曾坂溪,山茶溪、香林溪,湖头溪。(按:民国志载:“合东坑洋溪,始名为涌溪。”)

  至清泰里为九窦溪,受左溪水,过螺潭,入涌口与浐溪汇,达于永福。”

  涌溪自西溪至湖坂村涌口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453平方公里。

  涌溪支流有左溪、雷潭溪、后亭溪、东坑洋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左溪、雷潭溪、后亭溪、东坑洋溪》)

  涌溪水路,自桂阳乡涌溪开始可以放木,流经久住、丘坂,至涌口与浐溪汇合。涌溪沿岸盛产木、竹,向来漂运频繁。1987年,仍有少量木、竹沿此漂运到公路边。

郭坂溪

  郭坂溪,发源于戴云山之阳李山溪;经德化县,合诸水后汇于邑西涂坂(今浔中镇土坂村)。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郭坂溪》“郭坂溪发源戴云山之阳,为李山溪;经苏坂、东厝乡,合东埔溪水;至邱店村,合猛虎溪及赤水格以东诸水,经郭坂,受新村溪水。南下为自泉溪、石山溪、苏溪,汇于涂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泉州水利·蕉溪、涂坂溪》)

涂坂溪

  涂坂溪,位于德化县城西5里涂坂村(今浔中镇土坂村),国宝、花桥、盖德3溪汇于此,为浐溪上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郭坂溪、盖竹溪、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涂坂溪》“涂坂溪,在县西五里。郭坂、盖竹二溪汇于此,为浐溪上流。”

  按:民国志作“国宝、花桥、盖德三溪汇于此”

涅盘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涅盘井,在(府城东边)棠阴里三十九都。唐僧黄涅盘以卯位忌风,凿此井以镇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涅盘井》:“涅盘井,在仁风门外。唐僧黄涅盘以卯位忌风,凿此镇之。”

浦口坝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浦口坝》:“浦口坝,在南门外三十四都。水自新桥而来,横冲南岸,湮没数乡。深五丈,广六七丈。里人黄际芳于嘉庆丙寅年(1806年)倡筑,众旨输助。同事者黄元贵元新逊诲伯道,而际芳始终之。费白镪千余。”

桥尾坝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桥尾坝》:“桥尾坝,亦在南门外三十四都。(桥尾坝与浦口坝)二坝均受新桥之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浦口坝》)黄际芳于道光壬午年(1882年)舍田筑基,身任其劳,命其弟际洁文顺邦辰仲玉同里人吴明观傅应龙郭缕观经理之,计店停租,因田出卖,又縻白镪二千余钣焉。”

浩浦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浩浦埭》:“浩浦埭,在三十七都、三十八都鸾歌里。宋·嘉定七年(1214年),丞赵彦寓修,久而壅淤。淳佑三年(1243年)废为田,隶于学。今为民田。”

淞江斗门

  淞江斗门位于晋江市西园街道王厝社区,1999年6月列为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明·永乐十五年(1414年)重修。

  现存斗门1间,花岗岩条石砌筑,长8.7米,宽2.9米。旁有永乐十五年重修碑1通。

桂阳寨井

  桂阳寨井,在德化县桂阳乡桂阳村桂阳寨內。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开凿。

十一划

黄田溪(附:碧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黄田溪,县西北百五十里,有岱山,北接德化县界,溪源出焉。

  南流有碧溪诸水,出群山中,先后来会,入安溪县界。”

黄坑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黄坑溪,在(县南)十八都。发源鹤岭坑,过九斗丘桥。……由马山埭以入于海。”

清洋陂

  清洋陂,又称“陂洋陂”,位于泉州郡城之南、烟浦埭之西,在古晋江县卅一、二都沙塘里(今晋江市北部磁灶、青阳、池店、紫帽一带)。北宋·熙宁(1068—1077年)初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烟浦埭》)

  所谓“陂”,有“池塘”、“堤岸”之义,这里指的是农田引水工程。泉州城南有“陂”82条,而“清洋陂”是其规模最大者。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清洋陂》:

  “清洋陂,在府南。

  陂八十有二,清洋陂最大,邑南诸洋俱受溉焉。

  自烟浦而西,水之小者为溪,大者为浦。溪浦分流之际,则筑土为陂,以溉溪旁之田。自南安县之九溪,至府西南之高溪,凡三十六水,合流数百里而为陂;自陂而下,为拱塘、苏塘,萦回复十余里,所溉田千有八百顷。

  宋·熙宁初筑。

  (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累石为,以防霖溢。且为三垛以泄水,长一百八十丈,广二丈有咫。修小陂于支流者五,为斗门于下流者七;陂之南北,增筑长各三,倍其长之数焉。

  凡诸港、浦、埭、塘,皆古人填海而成之,所谓闽在岐海中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陂洋陂》:

  “陂洋陂 即清洋陂,宋·熙宁(1068—1077年)间晋令危雍筑。在三十一、二都沙塘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危雍

  《方舆纪要》:陂八十有二,清洋陂最大,邑南乡诸洋俱受溉焉。

  自南安县,西有荣第、嶰坑诸山之水并流,历洋板远济,其旁复有三水来会,乃入于磁灶溪。又有洪岭、湖洋五峰诸山之涧并流而东,复有五水来会,入于葛洲溪,与磁灶溪俱达于清洋陂,分经大桥至潘湖,小桥至黄江,复会于吟啸浦。自东北历结砖桥,则汇湮浦埭,出溜石六陡门。自东南流,则至陈埭。所溉之田,曰潘湖洋,曰吟啸洋,曰池店洋,曰仙店洋,曰沟头洋,曰下埭洋,曰涵江洋,曰陈翁洋,曰孤坑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烟浦埭·六陡门》)

  旧《志》云:溉田千八百顷。

  万历《府志》:

  其先,每岁之春,运土筑作,一遇霖溢则坏。

  淳熙七年(1180年),邑人林邦闻、僧了性,始累石垾之,且为三垛,以泄时水,长一百八十丈,广二丈有咫。修小陂于支流者五,为陡门于下流者七,陂之南北增筑石垾各三,倍其长之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了性钱楩》)

  嘉靖十年(1531年),知县钱楩督都民吴邦助等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钱楩》)

  今长三千六百八十丈,阔六百一十丈,深二丈,溉田如故。”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

  “清洋陂,在府南。陂八十有二,清洋陂最大,邑南诸洋俱受溉焉。

  自烟浦而西,水之小者为溪,大者为浦。溪浦分流之际,则筑土为陂,以溉溪旁之田。自南安县之九溪,至府西南之高溪,凡三十六水,合流数百里而为陂。自陂而下,为拱塘、苏塘,萦回复十余里,所溉田千有八百顷。

  (北)宋·熙宁(1068—1077年)初筑。

  (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累石为,以防霖溢。且为三垛以泄水,长一百八十丈,广二丈有咫。修小陂于支流者五,为斗门于下流者七,陂之南北,增筑长各三,倍其长之数焉。

  凡诸港、浦、埭、塘,皆古人填海而成之,所谓闽在岐海中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陂洋陂》:

  “陂洋陂 即清洋陂,宋·熙宁(1068—1077年)间晋令危雍筑。在三十一、二都沙塘里。

  《方舆纪要》:陂八十有二,清洋陂最大,邑南乡诸洋俱受溉焉。

  自南安县,西有荣第、嶰坑诸山之水并流,历洋板远济,其旁复有三水来会,乃入于磁灶溪。又有洪岭、湖洋五峯诸山之涧并流而东,复有五水来会,入于葛洲溪,与磁灶溪俱达于清洋陂,分经大桥至潘湖,小桥至黄江,复会于吟啸浦。自东北历结砖桥,则汇湮浦埭,出溜石六陡门。自东南流,则至陈埭。所溉之田,曰潘湖洋,曰吟啸洋,曰池店洋,曰仙店洋,曰沟头洋,曰下埭洋,曰涵江洋,曰陈翁洋,曰孤坑洋。

  旧《志》云:溉田千八百顷。

  万历《府志》:

  其先,每岁之春,运土筑作,一遇霖溢则坏。

  淳熙七年(1180年),邑人林邦闻、僧了性,始累石垾之,且为三垛,以泄时水,长一百八十丈,广二丈有咫。修小陂于支流者五,为陡门于下流者七,陂之南北,增筑石垾各三,倍其长之数。

  嘉靖十年(1531年),知县钱楩督都民吴邦助等重修。

  今长三千六百八十丈,阔六百一十丈,深二丈,溉田如故。”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危雍了性钱楩》、《泉州水利·烟浦埭·六陡门》)

清水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清水泉,在(县南)扬山之顶。泉自石罅中出,祷雨多应。”

清白源井

  清白源井,又称“清玉泉井”,位于鲤城区东街门楼巷内。(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织造 ·明·织染局与“清玉泉井”》)

  清白源井”: 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峰崎港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峰崎港,在县东五十里。县境驿坂诸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驿坂溪》),发源大帽以东等山,汇流入峰崎港以达海。”

添崎港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县东北四十里又有添崎港,其上流为证果、真如等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真如溪》),悉由此入海。”

梅塘溪

  以下游梅塘及梅塘村而名,源于晋江清透溪,于梅塘闸注入围头澳,全长8.2公里,流域面积18.4平方公里。

康溪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康溪:府志:在郡城东北,上自北髻山(即小髻、双髻)。与乾元、院山二水(不止二山之水)合流,至林田桥,过龙济、永安二桥,流为濠市溪。溪中巨石峻激。石狮山、白水岩、香岭山三水与施陂之水皆来会,至留公陡门,入于洛阳江。

  按:此即小髻、双髻、新庵、鸡笼诸山之水,留公陂入洛江者。”

盖竹溪

  盖竹溪,或作“盖德溪”,是“浐溪”支流,在德化县盖德乡(古盖竹乡)。发源德化县凤山村石牌格斤山,东北流经凤山、三福、盖德,合雪山、金液洞、三漈溪水汇于涂坂(土坂村),入于浐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斤山、雪山》、《泉州水利·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盖竹溪》

  “盖竹溪,在盖竹乡。发源斤山,合雪山、金液洞、三漈溪水汇于涂坂。地多修竹,可消暑。

  黄宪文诗:

  ‘山居三伏侯,草阁晓晴时,襬(按:系“襱”之误)襶既所厌,咿唔亦非宜。

  浩然发遐想,清溪良可嬉。乃仿柳州兴,聊为阮子思。

  徐徐寻沧浪,步步浥涟漪。四面茂林多,傍汀绿竹猗。

  入耳细流喧,触目清阴垂。绕树众蝉鸣,两岸群鸥随。

  贪看不觉远,爱景忘其疲。盘礴解衣履,跏趺引樽卮。

  临流濯缨冠,掬水鉴须眉。爽气入我怀,清风砭人肌。

  已将尘虑抛,更使烦心怡。日影倏然西,晨光遂已熹。

  扶筇归别墅,月色在茆篱。’”

绿潭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绿潭,在(府城北)棠阴里三十九都。有‘绿潭瀑布’四字镌于石。”

曹主簿井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曹主簿井,在(县东)下尾。石阑上有‘主簿公’四字,故名。”

十二划

温泉(汤)

  南安城山温泉

  城山温泉,位于南安市码头镇东南1.1公里处新汤村,境内城山因有温泉而名村为新汤。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温泉,在(县北)城山前。凡四池,三热而一温。”

  温泉边立阴刻竖写隶书“温泉胜地”四大字碑刻,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南安知县谭子俊所书。碑花岗岩,长方形圭首,高0.94米,宽0.61米,厚0.1米。

  安溪汤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汤泉,在(县西)龙兴里。”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汤·温泉汤》:“温泉汤(龙兴里)。”

  安溪横山汤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横山汤,在(县北)感化里。石砌有亭。”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汤·横山汤》:“横山汤(感化里)。”

  安溪小横汤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小横汤,在(县北)常乐里。”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汤·建口汤》:“建口汤(常乐里)。”

  安溪金汤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金汤(在县西依仁里)。”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汤·上金汤、下金汤》:“上金汤、下金汤(俱依仁里)。”

  安溪华汤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华汤(在县西依仁里)。”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汤·华汤》:“华汤(依仁里)。”

  安溪蓬溪汤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蓬溪汤,在县西北崇善里。旧名便材汤。”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汤·蓬溪汤》:“蓬溪汤,在汤港滩旁,旧名便村汤。(崇善里)”

  安溪大深汤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汤·大深汤》:“大深汤(感德里)。”

  永春汤泉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汤泉,一在县东十四都龙洋桥下,一在县西二十五都真武殿后,一在县西南七都登瀛桥之北。其汤较热,泉源始出,可熟生物。”

  德化温泉

  德化温泉,一在清泰里蕉溪桥下,一在梅上里汤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温泉》

  “温泉,一在清泰里蕉溪桥下,南北七泓,沸者可宰牲,和者可盥浴。一在梅上里汤岭。

  廪生郑大夏赋:

  ‘……(佚文)涌沸,焮斯腾斯;畴火而煽,孰炉而炊。气熏蒸其焱焱兮,凭温温而探之;妙阴阳之鼓熯兮,洵不可臆而知。

  尔其浟湙潋滟,浺瀜沆氵养;烘烘隆隆,火寻(“火寻”合一字)和滃畅。尽水而凉,此何炀炀!抑人有言,羿射九日而坠块坎得离妃,故焞焞兮炎上。

  若乃风晨月夕,游兴正浓;想涤骸垢,冀整肌容。骚人结伴而戾止,过客驻车而适从。泳游澣濯,荷造物之为依举烽。允为水而不成冰兮,解冻凝之鬃松。

  其或淡今说古,比拟汤泉。七地散出,语本(北宋·苏轼,号东坡居士。庐陵六一(北宋·欧阳修,庐陵人,号六一居士,题咏流连。将军布疑浣,丞相井惊燃。唐取以名宫兮,又胡为乎明皇更之而不然?怅兹泉之僻处兮,曷不于通都大邑也,而在丛山复岭之偏?遂表识以无闻兮,待选胜于名贤。

  羌亭毒之神奇兮,独于是泉而酝酿也;毋亦禀性之不栗冽兮,鸿溶之异相也;若宝积之阜锡兮,疑广州之廉让也。一泓温克兮,消融寒涨也。

  爰为歌曰:阳燧煦煜,大地回春。纳涧投渠,得气之纪(“纪”不叶韵,疑为“纯”之误)。沾濡浥注,太和纷纶。可濯可湘,无劳燎薪。搜奇览胜,聊且问津。

  乃赓载歌曰:溪以蕉名,冶工不识。有温其泉,万川之特。临流溯游,悦怿无极。蕞尔微区,孕灵增色。’

  黄宪文诗:‘人云源石始温泉,炎液流黄然不然?盥沐无劳烟火力,他年应继七汤传。’”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宋)》:

  “蕉溪温泉(贡士颜克宗):

  阴阳炭兮天地炉,融液好景人间无。木酸火炎两不用,清流自沸跳明珠。

  何当扬波激沧溟,大块不许氛翳生;何当翻波湔酷吏,群黎坐使心眼明。

  尧舜君民均一视,匹夫匹妇皆使被。洗除烦苛不择地,奚止一泓而已矣!”

溜石陡门

  明·庄际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际昌》)居家(泉州)时,捐资修筑晋江溜石陡门,扩大规模,内蓄溪流,外捍海潮,42乡田地得以灌溉。

植壁港

  植璧港(植璧即石壁),位于今石狮市南部蚶江镇南部石壁村,莲山西北隅,距宝盖镇玉澜浦40里。据传,宋代建村时,村北海滩中有石陡起,形似峭壁,故称“石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玉澜浦》)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植璧港》“又(玉澜浦)南四十里有植壁港,汇横山以南诸溪涧水而入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植璧港》:“植壁港:植璧即石壁,在石狮市(“市”:集市)南。凡横山以南,龙湖、虺湖诸水,俱会此而入于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植璧港》:“植璧港,汇横山以南诸涧之水入于海者。”

傅埭

  傅埭,在惠安县东北,其上流为“西充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西充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傅埭,在县东北,其上流为‘西充溪’,汇东北诸溪水出‘傅埭’以入海。”

湖头溪(附:下湖溪、龙潭溪、吴浦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

  “湖头溪,在县治西北。源出覆鼎诸山(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覆鼎山》),引而南,诸山溪水皆会焉。至县北三十余里,有马上滩、渊滩,当溪阻石数百丈,水从石罅中出。(明)正统间(1436—1449年),始凿石通舟楫。

  又有下湖溪,出铜钹山,即同发山也。

  又有龙潭溪,出县西北五十里天马诸山,合诸山水并流汇湖头溪,历数滩至县治西北,为吴浦渡,会于蓝溪。蓝溪盖众水之宗矣。(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水利·蓝溪》)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溪·湖头溪、下湖溪、龙潭溪、吴埔渡》:

  “湖头溪,自县北常乐、覆鼎诸山发源,至建口渡,历新魁渡,又合坑源诸山之水,至感化为下林渡,而来苏升平诸山之水注焉。溪有马上滩、渊滩,当溪阻石数百丈,水从石罅出。明·正统(1436—1449年)间,邑人李森凿使深广,遂通舟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森》)。上有湖头市,百货所集,号小泉州

  下湖溪,发源铜钹山,自还集里至龙兴里,汇龙潭溪。

  龙潭溪,发源自龙兴、崇信二里,达于源口渡。湖头溪之水,至此分而为二。

  其下为伽蓝滩,势甚奔激,而白叶坑、后洋、阳益诸山之水又注焉。

  中迳汤港滩、便峒滩、仙人跳滩、流倒藤滩、溪口滩、芒洲滩、石圳滩,东渊滩,至于县治西北,为吴埔渡。”

湖坂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湖坂溪》:

  “湖坂溪,在南埕社。受石牛山水,浐溪之水口也。下与涌溪合流,入水福,达于乌龙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石牛山》、《泉州水利·浐溪、涌溪》)

  监生黄守仁诗:‘清流如带汇长湖,掩映云山入画图。一叶轻舟时泛月,风光得似剡溪无?”“平湖◇水碧又明,错落人家两岸生。夜静楼头闲徙倚,溪声隐和读书声。’

  庠生黄好仁诗:‘百里东流又转南,湾环如带碧拖蓝。渔舟晚唱前汀去,月满湖山影满潭。’‘沿溪深处石嵯岈,松竹阴森间野花。错落烟村多傍水,西湖风景似非耶?’”

董坂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董坂溪》:“董坂溪,在县东浐溪下流(民国志作“浐溪中游”),受缨溪之水。东下十里许,为虎跳港,峭石簇立如列树,溪狭水激。稍下为溪口,受大云、下仓溪水。又二十里至于龙门。”(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金鸡山》、《泉州水利·浐溪、缨溪、龙门溪》)

隔头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隔头井,在县西四十三都。深不及二尺,取之不竭,其地临海,随潮消长,而味独淡。”

十三划

蓝溪

  概说

  蓝溪,位于安溪县,又称“官桥溪”“晋江”“西溪”的最大支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晋江》)

  发源于安溪县芦田乡莲花山(海拔1225.2米)南麓,流经芦田、西坪、虎邱、官桥,至城厢乡仙苑渡口汇入“西溪”,全长52公里,流域面积551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0.5‰,水源丰富。

  主要支流有“后格溪”、“内赊溪”、“芳亭溪”、“竹园溪”、“龙口溪”等。

  史料记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蓝溪,在县治南。即‘龙津渡’。发源万山中,环绕一邑,水清而碧。”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

  “蓝溪,在县治南。

  源出县西北九十里北岩诸山,东南流,合群山溪之水,至县西南五里澳下渡,始通小舟。又东至龙津桥,而流益大,溪色深碧,故曰‘蓝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龙津桥》)

  又东南流,入南安县界,至珠渊渡,达双溪口,为黄龙江之上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黄龙江》)

  《志》云:溪自县治西而东,下流接南安界。群滩错列,凡十余处,为行舟之阻。

  溪之别派,则一出县西九十里九峰山,逆流而东北入龙溪县之九龙江。一出县西北七十余里之同发山,逆流而西北入长泰县。”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溪·蓝溪》:

  “蓝溪,自北岩、根竹、吟诗诸山发源,合新康龙踪诸山之水,至大洋渡,又合依仁龙塘、乌岩诸山之水,至澳下渡,始通小舟;又流为凌渊渡而溪稍大,至于薛坂渡与吴埔渡,溪又合为一;入常洲渡,其下有芦濑滩,抵黄龙渡,曰蓝溪。

  龙津渡在其下,绕县东南为学前滩,历北地湾,东出罗渡,迳葛盘滩、石佛前滩,参峒滩、翠屏滩、夹门滩、象前滩、溪友滩、西渊滩、田隙滩,至南安珠渊渡,达于双溪口,入于晋江。

  又有派出崇信里之九峰山,有水逆流东北,则入于漳州龙溪县之九龙江;又一派出还集里之同发山,有水逆流,西是入于长泰县,是又蓝溪外之别派也。

  翠屏滩夹溪皆石,峰立如屏,嵌嵌翠丽,人呼‘掬石港’。

  蓝溪以水香如蓝名。

  宋有驿在县治,名‘蓝溪驿’也。

  芦濑滩以溪岸多芦花名。滩头之溪名曰‘芦溪’。溪中有巨石数十,皆鸟兽之状。

  薛坂,云古有居士居此,不知是何也。渡头有石,刻‘仙苑’二字,苍雅奇古,不知何代人书。久没溪中,常见光怪。明·隆庆(1567—1572年)间,浴溪者得而出之。或传为朱文公朱熹所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蓝溪》:

  “蓝溪,即安溪,自安溪县西北南流经县城西折而东,绕城南又东流至南安县西北之双溪口,北与桃溪水汇为晋江。

  《明统志》:源出万山中,环绕一邑,水深而碧,故名。

  《县志》:有二源:一出县北覆鼎诸山,南流与龙潭溪合,至县西北五里为吴埔渡;一出县西北吟诗诸山,合县西诸水至澳下渡始通小舟,至吴埔渡而二水汇合,总名曰‘安溪’,亦曰‘蓝溪’。又绕县南,又东出罗渡入南安县界。

   旧《志》:自罗渡而下至双溪口,诸水来汇者共二十有七。

  按:安溪北源即湖头溪也,西北源《舆图》作碧溪,二流至县西北魁斗村东南而合,南流经县城西南,有‘归溪’水自县西南来北注之。‘归溪’,旧《志》及《通志》俱未载。”

  诗词撷录

  明·林伯春《蓝溪次状元韵》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

  “蓝溪次状元韵(林伯春):

  ‘羊肠路入最高峰,倦倚东风点瘦筇。芳草有情春意远,青山依旧暮云重。
  新来梵阁添奇观,前度诗人带老容。寄我此身天地里,梦回林杪一声钟。’”

  【按:“状元”:指南宋·晋江人曾从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从龙》】

  明·黄怿《舟行蓝溪写怀二首次紫峰?先生韵》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

  “《舟行蓝溪写怀二首,次紫峰?先生韵》(前人):

  ‘怪石滩头震怪音,舟师忙指揖升沉。闽中风景多如此,回首凭阑虑转深。’

  ‘更鼓分明空谷音,独怜世态有浮沉。乾坤何处非儒业!好吐丹心九陛深。’”

  【按:
  ①嘉靖志署名“前人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8·征文·诗》仅录其第2首,明确作者为“知县黄怿
  ②紫峰?先生”陈琛紫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
  ③ 黄怿:安溪知县,明·嘉靖五年(1526年)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怿》)】

雷潭溪

  雷潭溪,发源德化县杨梅乡铁钉尖山北麓,流经杨梅、安村、西墘等村汇入后亭溪;是涌溪支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涌溪》)

  雷潭溪全长26公里,流域面积120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20亿立方米。

溥泉井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溥泉井,在(府治南)集贤坊内。味甘。”

溪潭(弓潭)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溪潭,在县西北七都。上中下三函如窦,三泓如瓮,水各入泓中,其声如钟,又名弓潭。”

嵩浦埭

  嵩浦埭,即黄北埭,位于泉州府城东北鸾歌里(今属洛江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嵩浦埭》:

  “嵩浦埭(在鸾歌里),即黄北埭,水由四十一都陈三坝而来,下通洛阳江,方围三百六十丈,深二丈,灌田园千余顷,居其地者数百户。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雨水滂沱,埭岸尽崩,不耕者三年矣。

  嘉庆三年1798年,郡城东隅生员蔡宝华宝树过而伤之,捐白镪五百余银修筑,非有庄田在内也。乡老许日全等,于四年五月立碑纪德。后宝华选训导,宝树岁贡。

鼓雷山陡门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鼓雷山陡门陂》:

  “鼓雷山陡门陂,在三十四都兴贤里。

  万历《府志》:长一十里,阔四丈余,灌三十三、三十四两都之田。创自明初,后圮。正德庚辰,义民吴赐等砌筑,设陂夫四十名,专司启闭。

  知县沈崧《记》:

  ‘出府城西南三里有雷峰水利,上接山涧,下通海潮,特以无所蓄泄,岁常寡登。乡人因筑大闸,朝放汐闭,灌田万顷,有司为之免其夫役以偿其劳。据故老遗记,景泰六年1455年也。

  是后水冲,颓圮益甚,久不克修,农者病焉。乡耆吴赐等请于台察,公以水利重务实切民瘼,复设陂夫并力筑守。余兹承命,来兴是役。敛财鸠工,阅数月而成焉。诸里老幼,咸壮其功。

  余谓是闸也,使有景泰之筑而无今日之修,则前功巳废;使有今日之修,而非公之德,且工繁费广,赐等其能奈之何哉!是又后人所当念者。’”

鼓雷山龙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鼓雷山龙井,在十九都。宋·庆历间,有龙蟠绕于井,因名。”

十四划

寨前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寨前溪》:“寨前溪,在县西,源出湖岭。南流者入李山溪,西流者自尤溪转入永福(今永泰),合大樟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大樟溪》)

缨溪

  缨溪,发源于德化县浔中镇格仔后金鸡山下,流经仙境、龙翰、浔中村,南流入浐溪下游董坂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金鸡山》、《泉州水利·浐溪、董坂溪》)

  概述

  缨溪,发源于德化县浔中镇格仔后金鸡山下,流经仙境、龙翰、浔中村,南流入浐溪下游董坂溪,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河道长度8.6公里,河床坡降平均为44.16‰。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缨溪》“缨溪,在县东二里。发源金鸡山,经龙翰乡,入于董坂。”【按:民国志作“流经龙翰、西墩,南流入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胜迹·缨溪》:“缨溪,在县东北里许,泉石幽佳。”

  题咏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胜迹·缨溪》:

  “邑进士李道泰筑别业于此,编为八景;子监生缀以诗,今景不复睹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道泰李鼐》)

  里人毛一夔诗:‘先生补置林泉手,纵出东山逸兴余。过雨溪犹辋水画,栖松楼似有巢居;云依半刹禅无语,鸟踏空庭迹是书。石丈不酬高客拜,试询幽意更何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毛一夔》)

  李鼐《缨溪八景》诗:

  ‘巢松阁:满湖烟雨蛰龙舒,绿浸楼空数架书,暮窗半闭轻钗落,闲杀风涛陶隐居。

  落月潭:半插青山接石阴,碧轮穿透绿平沉;跳波练影争春暖,好泻幽泉入绮琴。

  磨石村:堤横掩映画图中,杓覆青杨莫教通。鸡声数点催犁蚤,绿到平畴晓日红。

  荇带院:晚钟佛火绕林虚,敲彻孤僧欲定初;茶铛烧尽鹤癯梦,一道溪云半入庐。

  二峡涧:明河倾倒小龙湫,星落嵯峨带阁浮;幽咽泉流风过处,声声唤出瞿塘秋。

  流春桥:晴虹一带锁溪门,闲送飞花第几村;似忆灞陵添客思,解鞍欲上绿杨屯。

  杨柳沜:暗黄催尽晓莺飞,翠浪丝丝欲染衣;拟解小舟寻远屿,斜烟春水带孤晖。

  桃花涯:尽翻锦浪满溪风,前度 刘郎 应未逢;三十年来微笑后,从他历乱水流红。’”

蔡公泉

  公泉,位于鲤城区江南常泰街道乌石村(古属晋江县卅三都)后面小山坡上。

  公泉摩崖石刻”: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泉州知府蔡襄[至和三年(1056年)和嘉祐三年(1058年)两知泉州,见下文“按”]在泉州城南的小乌石山访得一泉,终年不断,遂交代地方好生保护管理,供民众饮用和灌田,以利乡民。后人作亭其上,因名公泉”

  治平元年甲辰(1064年),晋江县令王克俊寻访至此,在摩崖刻公泉”3 字以为怀念,落款“治平甲辰四月二十八日,晋江令王克俊,今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据说,当年公泉”泉水丰盈,泉眼处盈积成小水塘,清泉顺势而下,不仅供山下村民日常用水,还泽及乌石村几百亩土地。近代水塘被填掉,泉眼周围也被封实,仅余摩崖石刻。泉眼被封时,在封土下面接了1条水管,将泉水引至山下,现在大半个乌石村的人家还在使用公泉”之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

  “公泉,在(府城南)常泰里三十三都。

  曾公济记:‘宋·皇祐(1049—1054年)中,蔡襄知泉州,与僚属登山求水,有泉自石罅出,后人作亭其上,因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公泉》:

  公泉,在三十三都乌石。

  宋·皇祐中,郡守蔡襄登此山,有泉自石罅出,其味美。好事者作亭其上,因名。

  治平(1064—1067年)中,县令王克俊刻‘公泉’三字于石。”

  【按:上两引文中“宋·皇祐(1049—1054年)中,蔡襄知泉州……”、“宋·皇祐( 1049—1054年)中,郡守蔡襄登此山…… ”,时间不确。

  ① 蔡襄曾两知泉州,一在至和三 年(1056年 )二月,当年六月即离泉再知福州,在泉州时间仅5个月(是年闰三月)。二在嘉祐三年(1058年)三月,七月到任,为期18个月,至嘉祐五年(1060年)秋蒙召还京。

  ②皇祐(1049—1054年 )期间蔡襄的行迹与泉州无涉。蔡襄于庆历六年(1046年)秋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庆历八年(1048年)丁父忧离职,皇祐三年(1051年)服除,复入修起居注。皇祐四年(1052年)迁起居舍人,进知制诰兼判注内铨。一直到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在泉州市人民政府1984年6月立的“经本府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背面,镌碑文曰:“北宋·泉州郡守蔡襄在此疏浚甘泉,便民提汲,乡人誉曰‘公泉’。治平元年(公元一〇六四年)晋江令王克俊刻石。”

十五划

蕉溪

  蕉溪,在德化县东北10公里,是“浐溪”支流。源出戴云山东南麓霞山尾为祥云溪;合上洋溪绕虎贲山东南行,经德化县李溪、潘祠、蕉溪、溪美等村,至蕉口入浐溪。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112平方公里,河床坡降为18.2‰,年平均径流量1.338亿立方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水利·浐溪》、《泉州山川·戴云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蕉溪》:“蕉溪,在县东北十五里。源出戴云山之阳,为祥云溪。合上洋溪水,绕虎贲山东行至蕉口,入于大通。”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邑岁贡方今泰《蕉溪春行》诗曰:“寻春春暮更留情,杖履沿溪不计程。夹岸群花如解语,团沙浴鸟自呼名。温泉小憩宜童冠,北蛉重临愧老成。何处牧樵偏适趣?轻讴唤出翠微声。”

樟木泉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

  “樟木泉,在(府城南)永福里二十七都。

  旧传五代·周·显□中,岁旱,祷于庙,一夕雷震古樟木,有泉自木中出,因而成井,汲之不竭。”

镇西池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镇西池,在(府治西)义城门内(乾隆《晋江县志·舆地》作“在义成门内”)。俗名七丈潭,池阔数亩,深七丈。中有小山阜,圆如星,水环绕四面,岁旱不竭。旧与木塔对峙。世传城西居民富庶,以此为镇星。”

澄果东溪

  澄果东溪,或作“证果东溪”,位于惠安县北十二都。源出“凃岭山”,东南流汇“真如溪”水,又东南入“添崎港”注于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真如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澄果东溪(在县北十二都),发源‘定光寺’后,过‘无量桥’。……流入‘添崎港’以达于海。”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证果东溪》:

  “证果东溪,源出惠安县北之凃岭山,东南流至下卢,汇‘真如溪’水。‘真如溪’出横溪岭,东南流与‘证果东溪’合;又东南入‘添崎港’注于海。

  旧《志》:‘添崎港’在县东北,县境北纪之水汇于此。”

十七划

戴云九派

  戴云山,位于德化县西北五十里,由大戴云、小戴云、中尖山、白鹿贡、莲花池贡、牛皮尖、大格贡等7座山峰组成。其小戴云三峰耸峙,顶有方池,水深不可测;分为九派,下注九溪:其北流者张岩、卢地,东流者双芹、槽场、上洋、上云、中兴坑,南流者东埔、李山,灌注德化县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载:

  “戴云山,县西北五十里高耸霄汉,雄跨十里,尝有云气覆之。巅有池,深不可测分为九派,下注九溪:

  一曰张岩,二曰卢地,水皆北流。

  三曰双芹,四曰马槽场,五曰上洋,六曰上云,七曰中兴坑,水皆东流。

  八曰东埔,九曰李山,水皆南流。

  灌注县境。”

  又载:

  “涌溪在县北,即戴云山水也。

  九溪之北流者凡二(张岩、卢地),合为赤水,西溪东流,迤逦为上涌、下涌、山茶、曾坂、百叶、湖头、李田、涌口等溪,益折而东北,距县百八十里曰九窦溪。又东北七八十里为螺潭,入永福县(永泰)界。(即涌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涌溪》)

  其五溪之东流者(双芹、槽场、上洋、上云、中兴坑),二溪合为龙潭,为左溪,合于九窦溪;其上洋之水,过涵口,至县东北百七十里之石狮渡;上云之水为浆溪,过焦口,亦入石狮渡;中兴坑之水为林翰坑,会于县前溪。

  其二溪之南流者(东埔、李山),合流为白泉、石山、苏溪、涂坂等溪,经城西,为西门溪。折而东流,为县前溪。回环曲折,俗谓之腰带水,总名曰浐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胜迹·戴云山》:“戴云山……小戴之峰,三山耸秀……上有方池,其深莫测……水分九派,注下九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戴云山》

  “戴云山,在新化里。高逼霄汉,雄跨三十里,上常有云气覆之。其东为大戴云,西为小戴云(误。应为“东为小戴云,西为大戴云”)

  小戴三峰耸峙,顶有方池,水深不可测。分为九派,下注九溪:南流三溪,曰猛虎溪、东博溪、李山溪;东流四溪,曰祥云溪、双芹溪、黄石林溪、后宅溪;北流二溪,曰中兴坑、卢地溪。”

  涌溪、浐溪均发源于戴云山,是闽江尤溪水系的大樟溪的北、南两大上游。涌溪、浐溪会于水口乡,始称大樟溪,后经永泰县注入闽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大樟溪》)

十八划

瀑布泉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瀑布泉,在(县西)永安里。雨后奔泻如瀑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