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桥梁(6—9划)

  6划:
  安平东桥(东洋桥,东桥,三里桥。晋江市安海镇金墩村南东洋港湾。南宋·绍兴肇建。明•嘉靖废。清·康熙重建。清·道光后多次重修。现状。)、西城桥[德化县汤头乡岭脚村。地理位置(宋代剑州路驿道经此。德化西线瓷帮古道重要节点。)。沿革(明·天启架木施屋。清初屡毁屡建。)。规制。]、竹仔篮石桥(竹仔林石桥。南安市英都镇大新村竹仔林自然村。)、尖岭桥东坑岭桥。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尖岭溪上、江市桥(惠安县螺阳乡新亭尾村林辋溪上)

  7划:
  陈坑桥(晋江县十一都陈坑,今属晋江市磁灶镇)陈翁桥(晋江市陈埭镇横坂村)
  应龙桥、应台桥
(漈桥。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社区应台亭石塔旁)
  龟山桥、龟龙桥
[永春县五里街镇高垄村西边街边(古属廿都)。沿革(南宋·绍兴始建。明代三次重修建。清·乾隆重建。现代改造加宽桥面)。规制。]
  苏埭桥
(晋江市陈埭镇)吟啸桥(隐龟桥。晋江市梅岭街道双沟社区加沙村北。唐始建为木桥。北宋·咸平始为石桥。明·万历修。清·乾隆重修。现状。)严浦桥延寿桥、岐山桥、吴店桥、谷口桥、花桥(上涌花桥。县西花桥。)、利济桥(惠安县张坂镇苏坑村)

  8划:
  金溪桥、
  青濛桥、青龙桥
(惠安县辋川镇峰崎村。沿革。现状。)
  建隆桥、官桥、岭脚桥、林田桥、鸣凤桥
[南门桥。德化县城解阜门(南门)外(今德化龙浔镇浐溪上)。明代时坏时葺。清初屡修。附:康熙间陈应奎《修鸣凤、龙津二桥序》。清·乾隆八年重建。近、现代改扩建。]

  9划:
  济龙桥、济虹桥(九漈桥,济虹廊桥,有济桥。德化县盖德乡有济村。沿革。规制。)、济美桥(承泽桥。德化县水口镇承泽村东。沿革。规制。)
  虺湖桥、结甎福利桥
吉珍桥。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西北。沿革。规制。、适南桥、信筊双桥(双龙桥)、奖溪桥、狮子桥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村溪底)

六 划

安平东桥

  安平东桥,即“东洋桥”,俗称“东桥”,位于晋江市安海镇东金墩村(黄墩)南的东洋港湾,横跨金墩(黄墩)与东石井林之间,公路未开前,是安海至东石的必经之路。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东洋桥》(安平桥)相近又有东洋桥。”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东洋桥》:“东洋桥(府城西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安平东桥》:“一名曰‘东洋桥’。在八都安海港。”

  古代,安平东桥与安平桥(安平西桥)为姊妹桥,有诗曰:“安海城边水若濛,一桥西跨一桥东。”“海畔双桥碧草连,东西形胜锁长川。”两桥合为安海“双桥跨海”景观,是古安平八景之一。在公路未开前,安平东桥是安海至东石的必经之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安平桥》)

  “东洋桥(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绍兴肇建

  南宋·绍兴廿二年(1152年)十一月,安平桥建成,乡人复请于泉州郡守赵令衿建安平东桥,赵令衿许之,请史进督建,绍兴廿三年(1153年)三月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令衿》)

  安平东桥形制如安平桥,为石墩石梁桥,南北走向,原长660丈(或作“八百六十五步”,1324米),约为安平桥(811丈,俗称“五里桥”)的三分之二,俗称“三里桥”;宽1.2丈。墩长方形或单向舟形,共243墩,酾水242道。深水区筑护栏。桥上建有东、西2亭。

   《安平志·卷3·水利志·桥渡·东洋桥》《清源旧志》曰:

  “东洋桥,宋·绍兴二十二年十一月,因安平桥成,父老复请于郡守赵令衿曰:‘镇东南隅,渡名东洋,其港深阔,愿复得桥。’公许之,乃由里人、进士、临漳尹椽史进督建。不半载而成,长八百六十五步,分二百四十二间。”

  建成时,赵令衿《东桥碑记》,有文曰:“凿石横空,架梁为陆。水光清明,山势杳窕。朝日东升,暮云焕发。使龙蛇之窟宅,肆蚶蛎之栖托。一日肇兴,千古用壮。坦然砥平,四民帖泰。向之临深履危者,今则阔步徐行,无复留碍。往来慰悦,老稚呼舞。观者山立,叹未曾有。”

  赵令衿并写下《咏东洋桥》诗:“为问安平道,驱车夜已分。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月照新耕进,山收不断云。梅花迎我笑,为报小东君。”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东洋桥》“亦绍兴中建,酾水二百四十二道,长四百三十二丈(?)。”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东洋桥》:“宋·绍兴二十二年,郡守赵令衿建。酾水为二百四十二道,长八百六十五丈(“丈”应为“步”之误)。”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安平东桥》:“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守赵令衿偕进士史进建。长六百六十余丈,广一丈二尺余,酾水二百四十二道。”

  明•嘉靖废

  明•嘉靖卅六年(1557年),为防倭寇侵扰,晋江县令卢仲佃在安海筑造石城,刚建到一半,倭寇悍然侵入烧掠而去。后来,安海乡贤、安徽池州知府柯实卿继续筑造,拆东洋桥之石以作城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巡检司城·巡检司城·石井镇巡检司城》、《泉州人名录·卢仲佃柯实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安平东桥》:“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县卢仲佃拆桥石造安平城,桥遂废。”

  清·康熙重建

  桥废后,无桥无路,来往通行诸多不便,乡人于是筑土堤为路,然海浪涛涛,土堤经常被冲毁。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施琅之侄、安海人施韬重建,后又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安平东桥》:“国朝·康熙五十一年,施韬重建,又废。”

  清·道光后多次重修

  清·道光后多次重修,桥头有清至民国重修碑6通和公禁碑2通。

  如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安平东桥》:“道光元年(1821年)周仕鼎蔡时绍萧允迪等重建。”

  光绪五年(1879年),安海慈善家林瑞佑林瑞岗昆仲合捐白银1500多两,对安平东桥进行全面翻修,“凡直栏横槛,基址梭尖,一一重新坚固。”

  最后维修的时间应在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今残留的1个桥墩上留下“民国丁卯”几个模糊的字刻,但那时的东洋桥下已渐淤积,乡人开始在桥周围海造田搞种植。 

  现状

  至廿世纪60年代,东洋桥四周已成沃土,只留下1条海道,海上桥变成了路上桥;随着公路的发展,路上桥也失去了作用。1968年又拆桥以修水利。

  现安平东桥(东洋桥)仅存残躯48米、桥墩20座,无复昔日风采。

华美桥

  华美桥,位于南安市蓬华镇华美村北水尾。清·同治年间教谕洪荣率众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
华美桥为跨溪单孔石砌拱桥,桥长10米左右,宽约2.4米。

  南端桥边立石牌一通,阴刻楷书“华美桥”3字,碑长方形圭首,高1.84米,宽0.65米,厚0.13米,清代探花、太史黄贻楫所书。

  清·戴凤仪曾为华美桥题诗:“卓午停车华美桥,凭栏四眺景偏饶。千林如画溪如筑,色色声声处处超。”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贻楫戴凤仪》)

西城桥

  西城桥,位于德化县汤头乡岭脚村旧街路仔一角,横跨岭脚溪,是乡村水尾桥,今尚完好。取名“西城”,或因古代岭脚村位德化县西部边陲,又因乡村繁荣如小城。

  地理位置

  宋代剑州路驿道经此

  古代,岭脚是泉州通往剑州(南平)的重要过道。自宋代始,泉州欲往剑州(南平),是要规避福州大义江之险的,而选择经南安、永春、德化、尤溪至剑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德化就设上壅驿(上涌),从上壅驿往汤头岭脚有1条溪石铺通的古道,往剑州路的驿道即 经岭脚北上,西城桥就是这古道上1座极为重要的桥梁。

  明·曹学佺《名胜志》(《舆地名胜志》、《大明一统名胜志》)载:(泉州)宋自西北取剑州,路出城西义成门,至南安汰口驿、永春桃源驿、德化龙浔驿、上壅驿,抵尤溪县,迤逦经西芹至延平,避福州大义江之险。”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西城桥》:“自涌岭桥至此,往尤溪廿九都大路。”

   德化西线瓷帮古道重要节点

  “西城桥”还是德化西线的瓷帮古道重要节点。

  据《海丝闽南·瓷帮古道》介绍:德化境内有南、东、西3条主要“瓷帮古道”线路。其中西线,经龙浔驿、石山铺、邱店铺、赤水铺、上壅驿、半林铺、汤头铺、汤尾铺、中腰铺等,再由人工挑至尤溪廿九都“古迹口码头”,经闽江抵达福州台江区“硋埕”(瓷市),分销全国,有的还从福州港出海。这条瓷路到尤溪古迹口仅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故在宋、元时期,特别是在清中、晚期颇为繁华。这一点,可从德化西半片上涌、葛坑、杨梅等地明、清古窑址众多,及德化窑工在尤溪县建“山头窑”从事陶瓷生产得到佐证。

  相传,至廿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城桥”头还有一厚实墙基的建筑遗存,疑为“汤尾铺”遗址。在岭脚村水尾山坡上,有个俗称“瓷窑垅”的地方,山上常发现成片的白瓷、青花瓷片以及匣钵等烧瓷器具遗物。当时的水碓在离此地不足百米的岭脚溪边。

  岭脚村因瓷而生、因瓷而富,也是往来官民商旅经常落脚之处。岭脚村很早就有古街道,位于现旧街路仔一带,由溪卵石铺成。街道长约100米,宽3米多,两边有店面近20家,盐店、布店、糖店、酒坊、药铺、客栈、染坊、餐饮店、打铁铺及日用品店,有戏班子常驻于此。据德化地方志载,宋时即在岭脚村设有“汤尾关”,明朝改“汤泉隘”,负责官方交办的边防检查及关税征收等事务。

  沿革

  明·天启架木施屋

  明代之前为木条桥,明·天启元年(1621年)始架木建屋,建为木质结构桥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西城桥》:“西城桥,在汤岭下。距汤头十里,架木施屋。明·天启元年建。”

   清初屡毁屡建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兵乱焚毁,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建。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洪水冲圮。乾隆十一年(1746年)再建,为单孔石拱桥。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西城桥》:

   “国朝·顺治丁亥(顺治四年,1647年)寇燬。己亥(顺治十六年,1659年)冬,尤溪僧募建。

   康熙乙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水圯。乾隆十一年十一月,庠生苏廷望、里人王仕卿周天作黄国辅募筑拱桥。长十丈,阔一丈四尺,高三丈。知县鲁鼎梅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鲁鼎梅》)

  规制

  现存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单孔石拱桥,由卵块石砌成,如一飞虹横跨岭脚溪。

   “西城桥”离水面高8.3米,桥面宽3.7米;溪水面宽15米,石拱桥面长(含引桥)53.76米。拱桥坦弧长26.06米,大理石每层按7块与8块“工”字形错开干砌,共105层,约787块。

  虽年代久远,石缝仍十分紧凑,没有半点分离倾斜迹象。石缝间生着几棵阔叶林木,但丝毫不影响石拱桥坚固程度。

竹仔篮石桥

  竹仔篮石桥,又作“竹仔林石桥”(泉语“篮”、“林”同音),位于南安市英都镇大新村竹仔林自然村石狮祠山下右侧小溪上。保存基本完整。

  “竹子蓝石桥(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镌于桥板上的文字记载,桥始建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冬,重建于元·延佑二年(1316年),明·万历三年(1575年)及卅一年(1603年)又先后2次重建。

  长期以来,英都人外出多从水路到泉州。但自明末清初厦门港崛起,英都人则多通过这条路往同安,跟同安、厦门、漳州进行物资交流,很多华侨也从这条路过去,通过厦门的码头下南洋。

  桥长6.4米,宽2.33米,属石墩石梁桥,单孔,两边桥墩靠近岸上。

  桥面由4条大石板直铺而成,桥板最长5.23米,最宽0.66米,最厚0.36米,每条有十几吨重,在古代靠人扛船拉到位,实属不易。

尖岭桥

  尖岭桥,又名东坑岭桥,在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尖岭溪上。

  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建。整座桥呈东南、西北走向,三条长花岗岩石条拼砌搭建在小溪两岸乱石中,是为桥面。桥长约21.8米,宽约1.5米,距水面高约5米。今桥周围草蔓丛生,已将桥身掩藏大半。

  桥面有石刻“戴云寺云腾广昭共舍 淳祐十年等字样,虽历经风雨冲刷,仍清晰可见

江市桥

  江市桥,位于惠安县南里许(即今螺阳乡新亭尾村)林辋溪上。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惠安知县彭元达建。离任后,邑人绘其像于学堂东庑祀之。

七 划

陈坑桥

  陈坑桥,位于晋江县十一都陈坑(今属晋江市磁灶镇)。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里人陈公亮建。至清·道光(1820—1850年)撰《县志》时已圮。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陈坑桥》:“府东南七十里有陈坑桥,宋·淳熙(1174—1189年)初建,酾水百四十道,甃路八千余丈。”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陈坑桥,在晋江县东西(?时晋江县治即泉州府城)七十里。宋·淳熙初建。酾水为一百四十道,并甃石路八十余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陈坑桥》:“陈坑桥:在十一都。《方舆纪要》:宋·淳熙元年(1174年)里人陈公亮建。酾水百四十道。《县志》:甃路八十余丈。今圮。”

陈翁桥

   陈翁桥,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横坂村。

  “陈翁桥(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陈翁桥》:

  “陈翁桥,在二十九都茅坂里、前头里交界处。结甎桥之水经此入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结甎福利桥》 )

  宋·建隆(960—963年)间建。旧传陈洪进筑陈埭并造此桥,故名。(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明·崇祯壬午(崇祯十五年, 1642年)重修。

  国朝·康熙三十三年(甲戍年,1694年)修。”

  陈翁桥东西走向,长170米,宽2.90米,22墩23孔石梁桥,方形墩。桥面以 5~6条石板铺成,有护栏。

  桥两端存石将军4尊,高1.3米,像座上刻:“晋江茅坂堡卢村石神福利绍熙正月”。桥中石板上刻有“崇祯壬午年重修”、“康熙甲戍年再重修”

  现已塌落两孔。

应龙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 11·津梁志·城外各都之桥·应龙桥》:“应龙桥:在二十五都。《通志》:宋·嘉定五年(1212年)里人吴谦光建。《县志》云:万历《志》作‘端拱(988—989年)间建 ’ 。”

应台桥

  应台桥,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社区应台亭石塔旁,原名“漈桥”,今无存。(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应台亭》)

龟山桥

  位于泉州临漳门外现石笋公园内,架通山川坛与接官亭,全长92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龟山桥》:“龟山桥,出临漳门外,第三桥。宋·淳《志》:以上三桥(甘棠桥、棠阴桥、龟山桥)庆元四年(1198年)了性重修,嘉定己卯(嘉定十二年,1219年)真文忠真德秀立石。”

龟龙桥

  龟龙桥,位于永春县五里街镇高垄村西边街边,是永春至德化古道上的名桥。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7·地理桥梁·泉州府·永春县·龟龙桥》:“龟龙桥,在二十都。”

  “龟龙桥(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南宋·绍兴始建

  龟龙桥,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僧法师募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7·地理桥梁·泉州府·永春县·龟龙桥》:“宋·绍兴二年僧法师募众建,长二十有九丈。”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永春州·龟龙桥》:“龟龙桥(州西),宋·绍兴间建。”

  明代三次重修建

  明·嘉靖三年(1524年)和嘉靖卅一年(1552年),永春知县柴镳罗汝泾两次重修。万历八年(1580年)重建。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永春州·龟龙桥》:“明·嘉靖间知县柴镳罗汝泾节次重修。”

  (按:柴镳,字仲和,明·浙江临海人。正德(1506—1521年)举人。初知闽县,嘉靖三年(1524年)改知永春,在任6年,擢汀州府通判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柴镳》)

  清·乾隆重建

  清初毁于洪水,乾隆二年(1737年),蓬壶氏家族尤元愈及其子尤锡观、侄尤锡兰尤元会之子)等捐资重建。

  现代改造加宽桥面

  廿世纪60年代,部队为过汽车,又用钢筋混凝土改造加宽桥面。

  规制

  现存“龟龙桥”是清·乾隆二年时所建。

  石梁桥,保留宋代桥梁建筑特点;全长17.7米,宽5.2米,2台4墩5孔,船形桥墩,墩上叠涩,桥面铺盖大石板。

  桥头有“龟龙桥”3字古碑。

  现存碑刻有明·万历八年(1580年)梁道凝《重建龟龙桥记》,清·乾隆三年(1738年)方正汾《重建龟龙桥碑记》。

苏埭桥

  苏埭桥,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桥梁所在地古称“晋江县廿九都海尾乡苏埭里”)。

  九十九溪之水有1支从4处灌流苏埭。南宋·绍兴廿四年(1154年)僧守徽在其上倡建4大桥,计23孔;又于田塍径道造4座小石桥并砌石板路与4大桥相连接,以通泥淖难行处,4座小石桥计114孔。4大桥、4小桥统称“苏埭桥”,长2300余丈(约8000米),共137孔,是石梁桥和石板路相结合的典型建筑。现存遗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九十九溪》)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苏埭桥》“又苏埭桥,在府东南十里。宋·绍兴二十四年,创建大桥四,计二十三间。又于田塍径道造小桥百十四间,以通泥淖难行处,长二千三百余丈。”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苏埭桥》“苏埭桥,宋·绍兴二十四年僧守徽建,凡大桥四,共长二千三百余丈。(府城东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苏埭桥》:

  “苏埭桥,在二十九都苏埭里。九十九溪之水,分一支灌苏埭者,经流其下。桥凡四。

  《方舆纪要》:宋·绍兴二十四年,僧守徽建,又造小石桥,百四十间,长二千四百余丈,以通泥淖难行处。”

吟啸桥

  吟啸桥,俗称“隐龟桥”,位于泉州城南门外10里的晋江市梅岭街道双沟社区加沙村北(古属卅都,旧属陈埭镇)、潘湖南畔,横跨九十九溪之上。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吟啸桥》:“吟啸桥(府城东南)。”

  “吟啸桥(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始建为木桥

  唐·日辉(万历《府志》作“日映”)禅师架木为梁。

  时有欧阳詹,字行周,晋江潘湖欧厝人(今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少时读书龙头岭(位于吟啸桥西北的紫帽山侧),往来潘湖村,必经此桥,常在桥上吟啸。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龙虎榜”,称“开闽文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五代·泉州刺史王延彬余廷相继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延彬余廷相》)

  明·万历《泉州府志》:“吟啸桥,在三十都白石,九十九溪水出青阳陂,历大溪及沿江斗门,经此达烟浦埭,抵溜石六里陂入海。唐·日映禅师架木为梁。刺史王延彬继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吟啸桥》:“唐僧日映架木为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吟啸桥》:“吟啸桥,在三十都白石。九十九溪之水,出清洋陂,历大桥及沿江陡门,经此通烟浦埭,抵溜石六里陂入海。唐·日辉禅师架木为梁,刺史王延彬余廷相继修。”

  北宋·咸平始为石桥

  北宋·咸平(998—1003年)中,邑人王养及僧行珍(或作“行津”)始为石墩石梁桥。长35丈(实长87.2米),广丈余(实宽3米),高约5米,16孔17座桥墩,最大跨径6.5米。因唐·欧阳詹尝吟啸于此,故名“吟啸桥”。又因该桥“弓”形拱式,中间高而首尾低,远望似拱桥,后世俗称“隐龟桥”(按:“隐龟”,泉语“wn gu”,驼背之意,形其状)

  明·万历《泉州府志》:“宋·咸平中,里人王养及僧行津始为石桥。长三十五丈,宽丈余。欧阳詹尝吟啸于此,故名。”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吟啸桥》:“宋·咸平间,里人王养及僧行珍始建。桥以欧阳詹尝游憇啸咏于此,故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吟啸桥》:“宋·咸平中,邑人王养及僧行珍始为石桥,长十五丈(?),广丈余。《图经》:唐·欧阳詹尝吟啸于此,故名。”

  吟啸桥是当时南北陆上交通要道。往北经御赐桥、新桥入泉州城,再出城北洛阳桥,便通福州至江、浙而达京师;往南经古陵,过国殇宫、厚皮岭、潘镜、康店驿,可达漳、厦,直至潮、汕、广南。

  明·万历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吟啸桥》:“明·庄一俊诗:‘子考盘处,潘湖是故村。偶寻山水迹,乘兴到桥门。逝者空怀古,鸥来欲断魂。平田野望阔,吾此驻黄昏。’”(按:庄一俊,字君斐,晋江青阳人;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至浙江参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

  明·万历(1573—1620年)间,里人王万重修。

  清·乾隆重修

  清·乾隆卅二~卅八年(1767—1773年)重修。

  《重修吟啸桥记》碑在吟啸桥北桥头,清·乾隆卅九年(1774年)立,高220厘米、宽88厘米,庄文进撰,记重修吟啸桥事并录捐资人名百余;特别是记有赴台湾垦荒致富的乡绅吴洛捐资首倡修桥并终始其事,成为晋江与台湾渊源历史研究的1件实证。

  【按:庄文进,字悔庭,清·泉州府晋江人。乾隆廿一年(1756)以台湾府凤山县籍考取举人,乾隆卅一年丙戍(1766)中进士第三甲,随即回归祖籍泉州。后任福宁教授。

  额刻碑题“重修吟啸桥记”,楷书横排,字径10厘米;碑文楷书,竖排22行,字径3厘米,字迹已模糊不清,难以识别。据《晋江碑刻选》(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5),碑文全文如下:

  “重修吟啸桥记

  欧阳行周欧阳詹先生居潘湖,常乘小舟往来吟啸于烟浦(即烟浦埭)之下,后人因以名其村与桥。桥以‘吟啸’名,志前贤旧迹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烟浦埭》)

  唐、宋以来,易木为石,废而复修者屡矣。其姓字、年代修载郡乘,不具详。

   自明·万历(1573—1620年)间里人王万修之迄今,而倾圮特甚,风雨水潦为行人苦者,盖亦多年矣!

  岁丁亥(乾隆卅二年,1767年),余读礼家居,谋所以捐修之计。赠司训为料工召匠,指画成规,并捐金为倡。嗣而封中宪大夫回自海上(指台湾),又加意怂恿修复、捐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洛》)

  余于是广徵乡好义绅衿父老,协力共襄,随分捐资。不多时而计其资赀粗可供费,遂诹日兴工,就桥十四柱中缺者补之,倾者修之,基址既固,柱梁继作,各就砥平。惟当中一柱为全溪要冲,其中独深丈余,基址不可倅(“倅”同“卒”,匆促之意)定。而此年来雨水以时,未尝值旱干,候延至癸巳春闰水稍涸,始可定基砌柱。柱就成而水仍弥满如故。共费番银陆佰余大员。昔患倾危者,今始得歌利济焉!

  是役也,倡议于丁亥(乾隆卅二年,1767年)腊月,启工于戊子(乾隆卅三年,1768年)春月,大修于庚寅(乾隆卅五年,1770年)之春,告成于癸巳(乾隆卅八年,1773年)之冬。

  倡修者则赠公、诸生瑚琏;协捐者则诸生天定承俞,乡宾攀泽希伯德卿,乡人黄研奇;终始其事者则封君及余弟文回;而余得视其成焉。

  既告竣,应勒缘起于石,并将捐赀绅衿父老详列于后。

  赐同进士出身、例授文林郎、截取知县、教授福宁府儒学、前教授泉州府儒学、加一级、里人庄文进拜手撰。

  计开(下捐款人百余名及其捐额,略)共捐银伍佰陆拾柒大圆壹中圆。

  乾隆叁拾玖年(1774年)春月吉旦勒石。”

  现状

  廿世纪80年代整修。

  2014年,因吟啸桥附近建设晋阳湖公园,吟啸桥石墩、护栏遭部分损坏,后保护性修复,成为晋阳湖公园的1个重要景观点。

  吟啸桥目前基本完好,长42.6米。现存桥墩11座,净跨6.2米。桥面用石桥板铺就,每条桥板长约5米,每墩6—10板不等,以6—7板为多。两侧有护栏,尚有粗雕栏杆12对,高约5尺,3尺多见方,顶端束腰,首尾两端各4对雕成球冠,桥中间4对雕为四方冠状,粗壮古朴。

  桥两端各有石雕护桥武士2尊。清·乾隆卅九年(1774年)庄文进所撰《重修吟啸桥记》碑1通(见上文),立于北桥头。

严浦桥

  在二都,宋·嘉定二年(1238年),僧人宗佑重修。

延寿桥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琼田延寿桥,在县东五里,宋建,为梁百二十九间,长二里许。自元以来增修,为县南诸溪汇流处,东出辋川入海。”

岐山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岐山桥》“岐山桥:在十二都,原系永宁陈佩兰建。(清)道光丙戌年(道光六年,1826年)陈锡倡众重建。”

吴店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吴店桥》:“吴店桥:在二十七都。宋·淳八年(1248年)筑,蔡常卿建,凡四十间。《县志》:并石路一百七十丈。”

谷口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谷口桥》:“谷口桥:在四十一都。周·显德三年(956年)建。”

花桥(上涌花桥。县西花桥。)

  上涌花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花桥》:“花桥,在上涌乡虎跳港。往桂阳社经此。乾隆九年(1744年)知县鲁鼎梅建。”

  县西花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花桥》:“花桥,在县西二十里。往小尤中经此。耆民林渐谋募建。 ”

利济桥

  利济桥,位于惠安县张坂镇苏坑村。始建于宋。2006年6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八 划

金溪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金溪桥》:“金溪桥:在四十七都。宋·乾道八年(1172年)继辨建。”

青濛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青濛桥》:“青濛桥:在三十四都。《县志》:在紫帽山东、龙首山北。宋·淳化(990—994年)中建。”

青龙桥

  青龙桥,位于惠安县辋川镇峰崎村北麒麟山下,与下埭村大路交界处,横跨林辋溪出海处,是古代峰崎港时代惠安县城与辋川直至惠北的交通要道。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惠安县·青龙桥》:“青龙桥(县东)。”

  “青龙桥(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南宋·宝祐(1253~1258年)年间,差不多在建造盘光桥的同期,惠籍僧人、洛阳白沙寺住持道询始建青龙桥。桥为石墩石梁桥,南北走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盘光桥》、《泉州宗教·佛教·其他名僧·道询》)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惠安县·青龙桥》:“宋·宝佑中僧道询建。”

  当时此处众水交汇,惠安“凡中纪之水,若菱溪、驿坂、茭市、龙津之会于峰崎港者皆出桥下至辋川入海”造桥质量要求很高,因此桥墩借鉴洛阳桥的造桥方法,筑成半船型,以减轻山洪暴发、众水汇聚奔腾入港的冲击力。

   根据现在港汊、地理环境看,原桥全长近三十五丈,宽一丈三尺五,桥面铺用5条石板,石板的长、宽、厚都超过洛阳桥和安平桥的大部分桥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洛阳桥、安平桥》)

  元·大德(1297—307年)间,里人(号崇禧散吏)首次重修。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惠安县·青龙桥》:“元·大德中里人、进士何冏修。

   明·天顺七年癸未1463年)成化二年1466年),泉州承天寺僧人大章木行等主持第2次重修。成化廿一年(1485年)后,随着潮汐变迁和辋川桥的建成,青龙桥的作用逐渐降低。

   清·雍正八年(1730年),邑人黄待举第3次也是最后1次重修。此后便一直荒坏失修。

  现状

  青龙桥现已成断桥,残长35.8米,宽3.9米,尚存45每孔净跨10.3。半船形桥墩端部叠涩出檐。桥面各节原石板5条,现有断缺;最长者12.8米,宽1.4米,厚0.68米,重达32900公斤,长宽厚都超过洛阳桥和安平桥的大部分桥板;其中1块桥板上,“大明岁次癸未年(天顺七年,1463年)众寺重修”的字刻还很清晰。石板已部分缺损和断裂,但仍为通道,供行人来往。

   距残桥南侧约50米处,尚存明代重修巨大石碑刻1。碑上镌大书“青龙桥”,石碑右上镌小书白沙老人立”,左下镌小书崇禧散吏书”。碑下有碑文,字迹漶漫。依稀可见“成化二年1466年)十月”、“天顺癸未年(天顺七年,1463年)十月,喜舍金谷财”等字样,并两次提到“承天寺僧”参与修建青龙桥。南宋·始建者道询曾兴建并主持洛阳白沙寺,后卒于白沙寺,白沙老人应指是人。崇禧散吏元·何囧成化、天顺俱是明代年号。1块碑刻,竟有南宋、元、明3代的人物和记事,实属怪异。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南宋·道询始建桥后曾立有“青龙桥”碑刻,后废;元·大德何囧修桥时重立,并自书“青龙桥”3字;明代第2次重修时,又将记事补刻于石碑靠座处。

建隆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建隆桥》:“建隆桥:在一二都,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建。”

官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官桥》:“官桥:在二十七都。明·成化四年(1468年)里人庄士彻林崇重建。”

岭脚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岭脚桥》:“岭脚桥:在四十一都。国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施韬建。有碑。”

林田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林田桥》:“林田桥:在四十七都。宋·端拱二年(989年)建。”

鸣凤桥

  鸣凤桥,俗称“南门桥”,位于德化县城解阜门(南门)外,跨浐溪两岸,连接龙浔镇南门社区与浔中镇风池社区。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鸣凤桥》:“鸣凤桥,在南门外。”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鸣凤桥》:“鸣凤桥,在解阜门外。”

  明代时坏时葺

  “鸣凤桥”不知始建于何时。

  至明代,南北筑石坝,长架简便木桥。然背倚雉堞,地甚卑下,又处浐溪、丁溪汇流所经,屡有水患,迭修迭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浐溪、丁溪》)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鸣凤桥》:“地卑下 ,屡遭水坏,然为舆徒要冲,时坏时修。”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鸣凤桥》:“地甚卑下,傍城为岸,南北筑石坝,架木桥。浐溪、丁溪汇流,屡有水患,然舆徒要冲,时坏时葺。”

  清初屡修

  清 · 乾隆《 德化县志 · 卷 4 · 山川志 ·桥渡·鸣凤桥 》:

  “康熙庚午(康熙廿九年,1690年),知县范正辂题曰‘攀龙附凤?[按:范正辂,字载瞻,清·浙江鄞县人。康熙五年(1666年)举人,康熙廿五年(1686年)任德化知县,卒于官。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范正辂》]

  历任邑令俱有修建。

  雍正(1723—1735年)年间,知县黄南春修建者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南春》)

  附:康熙间陈应奎《修鸣凤、龙津二桥序》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序(国朝)》收录陈应奎《修鸣凤、龙津二桥序》,曰

  “《修鸣凤、龙津二桥序》(陈应奎

  佛家以桥梁居八福田之一。而王政首务,必使民无病涉者也。邑治旧有四桥,兵劅之后,继以阳侯为灾。负郭居民,晨星落落,不能率彼故迹。而在南门者为‘鸣风桥?,由永(永春县)达郡(泉州)孔道,南北必经之地;在西门为‘龙津桥?,则西北一带所归往者也。二桥均不可废,历任贤牧随时修治,行道称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龙津桥 》 )

  夫一水之阳,望若蓬瀛,虽有方筏,需时待济,呼吸缓急之间,难登彼岸。若长虹亘空,往来如意,不待济而已无弗济。今夏霪水,溪流涨急,二桥波臣攫夺,山潦时出,略杓难施,往来阻绝,咫尺千里。原任父母简翁恻然念之。幸逢二太公祖视篆兹邑,下车询疾苦,见民方病涉,爰捐廉俸与父母,召某商度,倡募以兴复之。

  【按:

  ①父母简翁:指清·康熙(1662—1722年)中德化县令严居敬,江宁府上元县人(今并入江宁县,属南京市)。民国《德化县志》载有康熙卅五年(1696年)夏,德化干旱,知县严居敬祷雨。康熙卅六年(1697),上年大饥,本年又饥。知县严居敬煮粥以赈饥。

  ②二太公祖”:指王延庆王一导严居敬之后的继任者,依次为佟世男(辽东人)、王延庆(山东章邱人)、王一导(湖广黄冈人,康熙四十年(1701年)任,仅1年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一导》】

  某以告同人及邑父老曰:

  ‘凡济人者与求自济者,孰缓孰急?今 王 公祖之莅吾邑也未久,德之欲留公祖以抚我民也以期月计,若父母方挂冠赋归,飘然事外,信宿之藏(疑为“辕”之误),且不及挽矣。而谋济我民也,不啻其急于自济;吾辈求自济者也,顾反缓之乎?

  夫力虽不齐,愿不可啬,苟人人且勿作济人想,只作自济想,曰:‘吾非此弗济,则随力所至,裒寡为多,锱铢之与钧镒,均之不落虚空,又何患二桥之难成?若当道大人、四方仁人君子悯众之难济,见公太祖与父母欲济我德人之切且急也,行且发大愿,力倾赀施舍。吾知灭汉虽遥,不须乌鹊;而长江纵远。无藉鼋鼍也。独是桥云尔哉!?

  至若取材于山,程工于匠,力役几何,资费几何,则必有父老谙练者出而董之。将俾福田之种,预是事者,皆有其应,尤予之所眷望矣。”

  清·乾隆八年重建

  清·乾隆八年癸亥(1743年),鲁鼎梅来任德化知县,是年十二月重建斯桥,梁以木;宽 6.6尺,旁翼栏楯;乾隆九年甲子(1744年)二月落成。鲁鼎梅自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鲁鼎梅》)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鸣凤桥》:

  “乾隆八年(1743年),知县鲁鼎梅重建。

  《记》:

  ‘邑南门之外有鸣凤桥,背倚雉堞,前迎凤翥,卧波拱翠,浐水、丁溪合流其下,实西南往来要津也。地卑岸窄,不利石梁。自明以来,长驾栈道,中经水圯,迭修迭废。前令君尝葺之,未几,复渐次就颓。

  岁癸亥(乾隆八年,1743年),余初莅邑 ,过斯桥则有倾坏之优,虑其缓之,而愈难图也。爰令生员张天溱、耆民陈当度董而新之,旁翼栏楯,木取其坚,工鸠其良。经始于是年十二月,落成于甲子(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糜金百四十有五两。而行者遂有履坦之安。

  夫芳草洲边皆野渡,穷崖泽畔亦驾小梁,偶有倾坏,则厉揭维艰,修理宜急矣。然或地当通衢,拥棹横江,往来行人犹可舍陆乘流,以济一时之使。至若地处山陬,不通商舶,则往来行旅,专藉桥梁,一有倾坏,其不便于民,较通邑大都有舟楫之利者为尤甚,其修理尤不可缓也。德邑地僻人稠,山多田少,若谷若货,岁取足于他郡者什之二三。山溪阴隘,水运无由,商贾之经由其地者,率皆负贩,而桥适当西南往来之冲,通商利民,买交糸焉而不可废颓者。此令之所不敢不汲汲以图也。

  抑尤有虑焉,桥地当冲要,汇流所经,而森脆易朽,其不能梁以石,而使之久而不敝者,地势使然也。不能梁以石而梁以木,而能使之历久常新者,人力相继之所可为也。

  先民有言:‘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是用记其资之易、成之还,以望来者。?

  近、现代改扩建

  因“鸣凤桥”是出入德化县城的交通要道,近、现代屡有改扩建。

  民国卅年(1941年),“鸣凤桥”被洪水冲毁,复架木便桥。

  1958年,筑坝引水,坝上铺马齿(石跳)通行。(据《德化县交通志》)

  1966年,桥址拦坝建电厂,坝上设置“石跳”供行人往来。(据《德化县志》)

  1976—1978年6月,拆坝重建成空腹式石拱桥(联拱石桥),长63米,宽12.6米,主高6米。有13孔:其中 3大孔(中孔净跨20米,两侧边孔各净跨13米),大拱两肩各有3个小拱,两边小孔与岸相连的肩上各有2个小拱。水泥桥面,两侧有人行道及护栏。桥两端建岗亭。

  1984年,建沿溪北路时,拆除岗亭。

  2013年又进行桥面拓宽改造。将该桥上下游两侧各悬挑加宽2.5米作为人行道,将原人行道改造为机动车道。

九 划

济龙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济龙桥》:“济龙桥:在四十五六都。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建。”

济虹桥

  济虹桥,原名“九漈桥”,又名“济虹廊桥”、“有济桥”,位于德化县盖德镇有济村(古名“九漈村”)东100米,飞架于济水之上。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济虹桥(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济虹桥桥墩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桥上长廊始建于洪武五年(1372年)。天启二年(1622年)重建。清代、近现代多次重修。

  昔时,济虹桥为有济村交通要道,村民在此集市贸易。

  1984年重修。

  规制

  济虹桥为石墩廊屋式木质结构,桥长33.3米,宽6米,桥身高3.8米,桥墩高6米。桥外有层重叠的雨披,用于保护桥梁并供人们避风遮雨歇息。

  桥中供奉观音大士,左右侍立红孩儿、龙女。

  桥下有深潭,俗称观音妈潭”。潭里石壁刻有文字,随水位高低而出没,字迹尚存。

  桥旁有1条120多米崭新木栈道,沿河而建。

济美桥

  济美桥,又名“承泽桥”,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承泽村东,是通往水口和仙游的古交通要道。《德化县志》有载。

  “济美桥(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建;或说始建于明·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年)。

  民国廿一年(1932)、卅七年(1948年)、1955年和1962年先后进行维修。

  2016年,受台风“鲇鱼”带来的短时强降雨影响,承泽村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济美桥被冲毁。

  2018年7月启动修缮工作,采取加固、原貌修复的原则,采取古建施工工艺,修旧如旧。经数月施工,2019年1月上旬竣工,大大提高了原来桥梁的承重力。

  规制

  济美桥南北走向,是单孔平梁式的木构廊桥,廊屋式结构,长22.5米,内宽3.2米,距水面8米。

  桥屋建9开间40柱,层面双坡顶,铺青瓦;内部采用七檀抬梁式木构梁架。

  桥面木板铺砌,4个木脚分两组由杂木支撑,别具一格。

  桥身两侧鳞叠1层风雨挡板。

虺湖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虺湖桥》:“虺湖桥:在十六都。国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施韬建。”

结甎福利桥

  结甎福利桥,俗称“吉珍桥”,位于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西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结甎福利桥》:“结甎福利桥:在二十九都沟头里,吟啸桥之水经此入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吟啸桥》)

  “结甎福利桥(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结甎福利桥,元·大德五年(1301年)僧法助建。清·康熙(1662—1722年)间施韬修。1986年华侨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法助》)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结甎福利桥:元·大德间僧法助建。……以上俱府城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结甎福利桥》:“元·大德五年僧法助建。国朝·康熙间施韬修。”

  规制

  石梁桥,南北走向,全长60米,宽3.3米,酾水11道;方形墩10座,中孔净跨4.4米。桥面以石板铺成,每间5至6条不等;两侧由条石与短柱榫卯搭连为栏。

适南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适南桥》:“适南桥:在二十九都。宋·绍兴(1131—1162年)间,司马王元建。元·大德六年(1302年)修,僧法助重建。《县志》:吟啸桥之水东分一支,至陈埭西陡门经此。”

信筊双桥(双龙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信筊双桥》:

  “信双桥,在郭坂社,距心慈桥十里。

  乾隆九年(1744年),知县鲁鼎梅重修。

  廪生乘龙记:

  ‘去邑治西北二十里为郭坂乡,戴云双溪合流于此。有两桥焉,相对如筊,即古所谓双龙桥也。创于唐,重新于明,兴废几更。我朝康熙甲子(康熙廿三年,1684年),洪水漂坏,邑侯捐俸创建,经今六十余载。岁久复颓,河梁日暮,游子苦之。

  乾隆癸亥(乾隆 八年,1743年)秋,贤侯公来莅斯土,百废俱兴。甲子( 乾隆 九年,1744年)春劝农经此,见颓毁过半,遂捐俸重修。取材鸠工,命董之。深感侯之心于利济也,爰踊跃会同人郑橙等,计日量工,不期年而桥成,盖视旧制完固有加矣。继自今往来河梁者,如履康庄,无复有日暮之叹。侯之利济所暨,岂独德之人己哉!宜戴德者之欲寿诸贞珉,以志不朽也。

  是役也,经始于甲子(乾隆九年,1744年)之冬,告成于乙丑(乾隆十年,1745年)之夏。不文,亦私幸董事之,庶几无咎焉。因敬为之记。’”

奖溪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奖溪桥》:“奖溪桥,在新化里。宋时建,今废。宋·县尉孙应凤诗:‘夕照斜阳柳外鸦,杏园衰谢野人家。欲寻春色无寻处,尽在桥边野草花。’”

狮子桥

  狮子桥,位于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村溪底氏祖厝外,横跨底溪(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水利·底溪》);大约始建于明·弘治、正德(1488—1520年)间,桥龄已有五百多年。

  狮子桥为干砌石板桥,桥长10米,宽3米。离水面高约7米,由东西两边各5条石板在中间石墩对接而成,每条石板长1丈,宽1.8尺,厚0.9尺,单条重量在千斤以上。桥上可容4人拉手并排通行。目前仍可行驶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