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山川(8划) 青山、青阳山(青龙山、八仙山)、 位于惠安县东南沿海山霞镇下坑村境内。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志》云:县南有青山,山面大海。王闽将张悃尝立寨于此,以御海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悃》) 张悃,光州固始县人。光启元年(885年),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任闽将。清·嘉庆《惠安县志·卷28》载:“张悃,五代时天下割据,兵燹叠告,民各鸟兽四散,乡闾不保,悃集民兵训练之,旗鼓严肃,刁斗时巡。青山一带,盗不敢犯,桑麻无恙,鸡犬敉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 张悃殁后,乡人即在青山建一小庙祀之。《闽书》:“将军张悃立寨山上,以御海寇,乡人因建庙奉祀。”明·嘉靖《惠安县志》亦载:“青山在县南,闽时将军张悃尝立寨于此,以御海寇。既殁,乡人庙而祀之,至今不废。”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在青山始建青山宫。南宋初年,青山王信仰得到官方承认。惠安群众尊张悃为“惠安境主”。青山王信仰至今已逾千年,其地域分布相当广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青山宫》) 在晋江青阳镇。因其地气清而常温,山脉蜿延如龙脊,故名青龙山。后相传古有贤人隐居山之阳,改名为青阳山。山有八石,名八仙石,故亦名八仙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青阳山,在(晋江)二十七都。 山有八石,名八仙石。(八仙石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旁为石鼓山(山有圆石敲之咚咚有声),有庙(石鼓庙),中祀顺正王。宋·郡守真德秀祷雨于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石鼓庙》、《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又有法云寺。 又有八贤祠。” 岱屿、白屿 岱屿,突起于泉州郡城东南60里“蚶江港”海中(古属晋江县永宁里廿二都),介于“石湖”、“北镇”两山之间,与“白屿”相连,在海中以镇水口,古称“岱屿门”。【按:“石湖山”,即“金钗山”,位于今石狮市东北蚶江镇石湖村,上有“六胜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泉州湾·蚶江港》、《泉州山川·金钗山》、《泉州古塔·六胜塔》)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若有出洋,从泉州港口至‘岱屿门’,即可放洋过海,往外国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岱屿》: “岱屿,在府城南永宁里二十二都。突起海中,介于‘石湖’、‘北镇’两山之间。 自州东海行二日至‘高华屿’,又二日至‘□(上“旬”下“龟”)鼊屿’,又一日至琉球国。”[?“□(上‘旬’下‘龟’)鼊”系“□(上‘句’下“龟’,权俱切)鼊(比激切)”之误。□(上“句”下“龟”)鼊,异种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岱屿》: “岱屿,在府东南六十里,突起海中,介于‘石湖’、‘北镇’两山之间。 《志》云:‘岱屿’相连者为‘白屿’,耸出江中,为‘洛阳’、‘圣姑’、‘北镇’、‘石湖’诸港湍流分汇之处。而左右多沉沙,迁徙不常,屡为商舶患。”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岱屿》:“岱屿,在县南大海中,舟楫必经之地,常有戈船守此。详见前晋江县。”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岱屿》: “岱屿,在晋江县东南五十里,介于‘石湖’、‘北镇’两山间。 其相连为‘白屿’,耸出江中,为‘洛阳’、‘石湖’诸港湍流分汇之处。左右多沉沙,迁徙不常,屡为商船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岱屿》: “岱屿,在海中,介‘石湖’、‘北镇’两山间,郡水口山也。海舟由此门出,行二日至‘高华屿’;又二日至‘鼊屿’;又一日,可至琉球国。又有‘护田屿’,地亦相近。 ‘白屿’,在‘石湖港’西,耸出江中,‘洛阳’、‘圣姑’、‘北镇’、‘石湖’诸港分汇之处。左右多沉沙,迁徙不常,屡为商舶患。 此二屿(岱屿、白屿)在海中,亦以镇水口。” 位于晋江南部东石镇,因山峰雄伟而名,亦称青牛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岱峰山》记文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岱峰山》载(《泉州历史网》站长分段按注): “岱峰山,在郡东南。 《闽书》:中有石佛岩(即建于宋·嘉定九年的南天寺,初号石佛岩,亦名石佛寺。)。相传未岩时,石露夜光三道。宋·嘉定中,僧守净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尊,旁刻‘泉南佛国'四大字,宋·王十朋书,字高六尺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南天寺》、《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国朝(清)·康熙间,邑人吴英建寺(重兴)。 近地为青石山,上有塔。淳祐《府志》:‘青石山,巨石峙平野,广袤数里,高十数丈。民遇亢旱,即其顶祷雨。'” 题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岱峰山》收录的岱峰山题咏有: 明·黄凤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诗: 明·黄伯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伯善》)诗: 又: 又: 又: 岱山,又名“铁峰山”、“文章山”,位于永春县一都镇仙友村,离县城近200里,在泉州、三明、龙岩3市交界处,海拔963米。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岱山》:“岱山,湖极高峻,山脊石磴,嵌嵌里许。中开大坪,可容千人。元时剧贼居之,既去,觇其灶凡十八,今呼为十八灶。” 半山腰有始建于宋代的岱山岩。南宋初,著名理学家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曾到永春县城讲学,并至岱山岩访同年进士陈光,见岱山山峰挺拔峻秀,峰尖如枪,且壁立千仞,石崖锈色斑斑如铁,遂改岱山为“铁峰山”。因陈光在岱山岩读书,后人又称岱山“文章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岱山岩》、《泉州人名录·朱熹、陈光》) 岱山上覆盖着5000多亩的原始森林,是永春县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原始森林树种多达70余科近300种,其中有红豆杉、榉树、香樟及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四方竹”等珍稀树种10多种,又有飞禽走兽等野生动物几十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朋山岭,在(晋江)三十九都,距郡城北十里。 自双阳逶迤数里,叠上而高耸起此岭。其南尤陡绝,势如隔限前后,故曰朋山岭隔。 古洛阳未桥时,避险者从此到白虹山,左入仙游以通省会,于此处立关,颜其门之前后曰:‘天分南北,地储祯祥。'今关废,二石存焉。 府、县志以大、小阳为朋山,而不别言此岭,似此岭即为双阳者。然非是。盖此岭去双阳尚远也。” 石狮宝盖山 石狮宝盖山,俗名“大孤山”,位于石狮市东十里许永宁镇境内(古属晋江二十都),海拔209米。绝顶有“关锁塔”(俗称“姑嫂塔”),半山有“虎岫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关锁塔》、《泉州山川·虎岫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宝盖山,在(府城南)永宁里二十都。上有石塔甚宏壮,商舶自海还者,指为抵岸之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 “宝盖山,府东南四十五里。一名‘大孤山’。 绝顶有石塔(关锁塔),宏壮突兀,出于云表,商舶以为抵岸之标。 半山有虎岫岩,东南跨海。 又有玉泉井,在石塔下,随海潮汐以为盈缩。 相近者曰金鞍山,亦名‘小孤山’。”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宝盖山》: “宝盖山,在晋江县东南四十五里。一名‘大孤山’。 顶有石墖(“墖”古同“塔”)耸出云表,商舶望此为抵岸之标。 下有‘玉泉井’,随海潮汐为盈缩。 山半有‘虎岫岩’。 东南跨海,傍有‘金鞍山’,俗呼‘小孤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宝盖山》载: “宝盖山,在(晋江)二十都,距郡城东南四十五里,俗名‘大孤山’。 明·处士赵复隐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复》) 绝顶有石塔,名关锁塔。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宋·绍兴(1131—1162年)中,僧介殊建。又俗谓之‘姑嫂塔’…… 山下有圣泉井,山南五里许有虎岫岩,云石光润,林木青葱,濒海特胜…… 国朝(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都人于山腰建文昌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宝盖山》收录的宝盖山题咏有: 明·黄克晦《登宝盖山》诗:“乱嶂边江出,大孤山最孤。鲛宫依断石,僧路入平湖。急雪飘难聚,飞禽过自呼。青天憎独立,谁复插浮图。”〖注:乱嶂,如屏障之群峰。鲛宫,蛟龙所居之地,此处当指虎岫寺。浮图,也作浮屠,佛教名词,梵文音译,有人称佛教徒为浮屠氏,佛经为浮屠经。也有把佛塔的音译“卒堵波”误译为浮图,因称佛塔为浮图的,此当指姑嫂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明·詹仰庇《咏宝盖山》诗:“宝盖峰孤控海东,西来金马远争雄。手摩霄汉千山尽,眼入沧溟百岛通。虎豹风生幽涧底,鱼龙云起大波中。天涯恍有神仙气,一啸泠然若御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 南安宝盖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宝盖山》:“宝盖山(在县西三十三都),山形如张盖然。”(按:古代南安县治在丰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宝觉山,在法石(今丰泽区东海法石村)东,距郡城东南十里许。 上有海印室(海印寺),旧有‘天风海涛楼',为宋·朱子(朱熹)书,今废。旁有朱子祠。《通志》载:‘楼为蒲寿庚建,以望海舶。'非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海印寺》、《《泉州人名录·朱熹、蒲寿庚》》) 金钗山,又名“石湖山”(或将“金钗山”、“石湖山”误作2山),地处泉州湾中部南畔石湖半岛北端,距泉州郡城南30里,位于今石狮市东北蚶江镇石湖村(古属晋江县永宁里廿二都)。上有“六胜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塔与石经幢·六胜塔》) “金钗山”分东、西两峰,向北延伸约数百丈,状如金钗的两股,故名。其左卓立一峰,曰“石镜”,峰傍有一圆石,名“镜石”;西有小岩,名“狮子岩”、“石狮岩”,古时岩前有石雕泗洲佛像,又名“泗洲岩”。 明·万历卅一年(1603年),“浯屿水寨”从中左所(今厦门)迁晋江石湖,置于金钗山下,称“石湖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寨隘·浯屿水寨、石湖寨》)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金钗山》:“两山延袤若钗股然,故名。梁文靖公(梁克家谥“文靖”)读书堂在其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 “金钗山,在(府城东南)永宁里二十二都。两峰延袤数百丈,若钗股然。 其凹处有塔,号‘六胜'。 旁有‘魁星堂’,宋·梁克家读书之处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梁克家》) 上有‘石狮岩'。”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金钗山》: “金钗山,在府南三十里。 两峰延袤数百丈,如钗股然。今浯屿水寨移置于此。 有‘六胜塔’,颇壮丽。 相接者曰‘石湖山’(误。见下文)。”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金钗山》: “金钗山,在晋江县东南三十里。 两峰延袤数百丈,若钗股然。左有‘石镜’,右有‘石狮岩’,有‘六胜塔’,颇壮丽。 浯之屿水寨移置于此。 相近有‘石湖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金钗山》: “金钗山,在(晋江)二十二都,距郡城东南三十里。以地名‘石湖’,又名‘石湖山’。旧《志》谓‘金钗山’下有‘石湖山’,误。 隆庆《府志》:‘两峰延袤数百丈,若钗股然,上有‘六胜塔’。’ 《泉南杂志》:‘宋·政和初,僧祖慧、宗什等以其地类明州育王山,募缘为石塔,状丽几拟开元?镇国?、?仁寿?二塔(指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开元寺·东西塔》) 《闽书·元·释大圭募修塔疏》有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大圭》) 旁有‘魁星堂’,宋·梁克家读书处,久废。明·寨帅臧京构新之,复废。 其左卓立一峰,曰‘石镜’。 西有小岩,曰‘石狮岩’。《闽书》:‘岩前凿泗洲像,又名?泗洲岩?。东有沈公堤,明·寨帅沈有容筑,以障沙护民田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沈有容》)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宝盖山,府东南四十五里。一名大孤山。……相近者曰金鞍山,亦名小孤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金鞍山》: “金鞍山,一名天马山,在(晋江)二十都,距郡城东南五十里,俗呼小孤山。 中有永嘉室,亦名月庵,宋·道人赵永嘉居之。 山旁一山,土石红赤,名火焰山。 《闽书》:‘宝盖山,俗名大辜;金鞍山,俗名小辜。相传有辜氏女显迹神异。或云大姑、小姑,犹江西二山出于江中,人立二姑庙也。'” 永嘉室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永嘉室》: “永嘉室,在金鞍山。金鞍俗谓之小辜。相传辜氏女显迹神异,故名。 室可二丈许,有赵永嘉者隐焉,常唤虎守室。一日山下人送饷,永嘉酧以草叶一榼。山下人怪之,弃以饲牛,牛食叶,酣睡连日。就问,复采草叶为解,牛乃醒。 或云,与朱文公(朱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同时。尝行山下,遇同人问之,知曾为同安簿厅卒,曰:‘致意朱公,吾赵永嘉也。'文公就访之,相与游览山川之胜,曰:‘此地二百年后,当为车马之区。'后,洪武中,置永宁卫,筑卫城。即其处也。” 南安丰州金鸡山 金鸡山,位于南安市丰州镇(古南安县治)金溪边,与九日山对望。山边有金山村(1999丰州镇析出霞美镇,属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 概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金鸡山》:“金鸡山,俗传尝有金鸡栖其上。上下有渡。(在县西一都)” 清·康熙《南安县志·卷2·疆域志4·山·金鸡山》、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金鸡山》均载(文同):“金鸡山,在县西三里,属一都,‘飞阳’旧地也。相传有金鸡飞止其上,故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飞阳庙》)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金鸡山》: “金鸡山,在南安县西三里。 《寰宇记》:在县西南六里。 《县志》:相传有金鸡止其上,故名。 双溪之水流经其此,谓之‘金鸡’(金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晋江·金溪》) 摩崖石刻 山顶有摩崖石刻2方,相距约5米: 一楷书阴刻直写“鹤立”2字,字径约30×40厘米,两旁分刻“乾隆癸丑仲秋”、“三山陈学圣题”。石刻的文字范围高约1米、宽80厘米。“乾隆癸丑”即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山”即今福州。 一楷书阴刻横书“金溪夜月”4字,字径约56厘米,左侧竖刻“乙酉季春”,右侧刻“江陵李日义题”。石刻的文字范围宽约4米、高约1米。应为清代石刻,具体不详。 德化尤中里金鸡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金鸡山(在县西小尤中团),以形似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虎头山)又西有金鸡山,山阴有金鸡寨。”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金鸡山》:“金鸡山(在尤中里),昔人闻山上有鸡鸣,其阴有金鸡寨。” 德化腾岩角金鸡山 金鸡山,位于德化县雷峰镇腾岩角之东,海拔1212米,与虎贲山毗邻(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虎贲山》)。状似雄鸡啼晓,故名。 金鸡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金鸡岩,在(县西北)新化里。”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金钟山》:“金钟山(位于在坊里上林社),形如覆钟,金液洞在焉。景致幽奇,泉水香冽。”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金城山》:“金城山,山下高洋村。”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 金龟山 金龟山,位于今安溪城厢镇安溪县委党校旁(古属永安里)。 2003 年4月,金龟山建金钱山公园,有园林小路、省心亭、清心阁、绿化工程及夜景工程等。其中,清心阁于2004年8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高度18.72米,建筑单体三层,八角攒尖顶,建筑结构与构造采用明、清形制,整体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代替传统的木结构梁柱体系,与有400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雁塔遥遥相对,并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成为观赏大龙湖的绝佳之处。 金石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金石峰,在(县西) 二十都。山上迭石有赤痕,类丹书。又有石刻‘金石峰'三字。 ” 泉郡虎头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虎头山,在城(泉州古郡城)东北,一名松湾,旧有古松四株,东晋时物也。 按:‘松湾'字镌石在崇福寺口,去此山尚远。虽此山亦有四古松,不必名松湾也。” 德化虎头山(附:酒昙寨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 “虎头山,县西百五十里。有古寨,周围七里余。其中泉石如画,外极高峻,避兵者依之,万夫莫敌。 相近又有一山,亦甚高峻,但乏水。昔有避贼于其上者,贼欲久围以困之,有一女子取酒浣衣以示贼,贼疑有水,因解围去。俗呼酒昙寨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酒坛寨山、虎头山》: “酒坛寨山(在尤中里),极高险,无水泉。昔人避寇其上,贼围而困之。有女子取酒浣衣以示贼,贼疑其有水,解围去。” “虎头山(在尤中里),有古寨,周七里许。中如画图,外极险峻,避兵者依之,万夫莫敌。” 晋江虎岫岩 概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宝盖山》载: “宝盖山,在(晋江)二十都,距郡城东南四十五里。俗名大孤山。……山南五里许有虎岫岩,云石光润,林木青葱,濒海特胜。 上有赵永嘉石刻诗。曰: 《闽书》:‘每八九月,滨海男女携饼餈羊酒徜徉其上,曰游春。'” 题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宝盖山》收录的虎岫岩题咏有: 明·庄一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诗: 又: 明·苏濬(苏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浚》)诗: 明·黄克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诗: 又: 明·朱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梧》)诗: 惠安虎岫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虎岫岩,在县西北□□都。上有石窦,可容三十人。相传尝有虎处其内,人莫敢窥,后有佺道者居于此,虎随遁去。”
景观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虎贲山》:“虎贲山,在金鸡山之东。山势陡拔嵯峨,涧泉清冽,最宜竹茗。山顶有寨,甚险,可避兵。翠微一亭,曰‘有这亭’。” 虎贲岩寺,位虎贲山巅山坳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虎贲岩》) 鹰嘴岩:走出虎贲岩寺东边的树林,有1块往前倾伸的巨石,状如雄鹰展翅,仰望苍穹,昂首博天。站在这里眺望远方,德化城关、雷峰、南埕、水口等乡镇尽在眼前。 “石书房”:鹰嘴岩下有一内凹的天然石洞,是清·德化县浔中沙堤人李道泰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举进士前潜居修读之所。洞室由3块大石组成,面积约10平方米,可置1床1桌;洞顶石缝处有清泉滴落,日聚水数盆,足供住人生活之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道泰》) “风穴”:俗称“风空”,处山南两原石夹缝外,盛夏之日,此穴凉风嗖嗖,热气顿消。 蝙蝠洞:蕴藏成群编蝠,时冲山洞穴傲飞天空,有蔽日之势。 涌光岩:位于山南麓的岩寺,今无存。清·李道泰曾为赋诗:“窃潭罅更幽迢,履齿不段仄桥,文鸟法音呈一部,紫樱步障殿千条,多因寒地铺云絮,似欲烘天动野烧,未许溪童寻此景,犹言灯火是前宵。” 另外,史载虎贲岩寺不远处有个“星山洞”,洞中有余炭,传说是古人炼汞、炼铜处。 山巅有银瓶寨。民国间,中共闽中特委戴云游击队发动“戴云战役”时,曾在次浴血奋战。 摩崖石刻 山巅岩壁上有5处摩崖石刻: “白雪”,落款“瑞图”:明·张瑞图题刻,位于虎贲岩寺东边树林里一块形如石笋的褐色石头上。楷书,高约110厘米,宽约70厘米,笔力不凡,但与传说中张瑞图书法奇逸之态不同,显得端庄、秀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紫云”:明·张瑞图题刻。风格同“白雪”,楷书,约130厘米高、70厘米宽。 “有这亭”:位于虎贲岩寺山门前方约百米处的石壁上,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进士李道泰所题刻。从左至右横写楷书,右下方竖写楷书“道泰”2字。昔日这里曾建有亭,为避兵之处。 “玄门”:字刻为从左至右横写楷书。 “风穴”:字刻为从上至下竖写楷书。 罗裳山,民间简称“罗山”,位于晋江市中部罗山街道罗裳社区(古属晋江县永福里廿八都),距泉州郡城南30里;因唐代诗人罗隐流寓于此而得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罗隐》) 概说 “罗裳山”有东、西2峰,似两牛对峙而卧。东峰色黄,俗称“黄牛山”;西峰比东峰高大,色青,俗称“水牛山”。 “罗裳山”之东有“玉髻峰”。 “罗裳山”是府城案山,古与清源山、紫帽山、朋山并为郡四大名山,泉中谓“清、紫、朋、罗”是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紫帽山、朋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 “罗裳山在(府城南)永福里二十八都。 山之东有‘五髻峰’(应为“玉髻峰”之讹),前有石,高寻丈。”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罗裳山》: “罗裳山,在府南三十里。 其东有‘玉髻峰’。”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罗裳山》: “罗裳山,在晋江县南三十里,为府城案山。 山东有‘五髻峰’(应为“玉髻峰”之讹)。”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罗裳山》: “罗裳山,在(晋江)二十八都,距郡城南三十里。与清源、紫帽、朋山并为郡名山,泉中谓‘清、紫、朋、罗’是也。 山东有‘玉髻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紫帽山、朋山》) 龙湫六井 “龙湫六井”在“玉髻峰”下,6井各相隔半里许,有在高原者,有在平田者,泉脉相通。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罗裳山……又有龙湫六井,其井各相去半里许,有在高原者,有在平田者,泉脉贯通,汲一井而五井皆动。若岁旱,井鸣有声,不三日即大雨。往往有龙出没井旁,树木时有龙爪痕。”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罗裳山》:“又有‘龙湫六井’,汲一井则五井皆动。”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罗裳山》:“罗裳山……其东有‘玉髻峰’……下有画马石,又有龙湫六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龙湫六井》:“龙湫六井,在罗裳山。有在高原者,有在平地者,泉脉相通,汲一井则诸井之水皆动,时有龙起其处。” 画马石 画马石,位于罗裳山东峰“玉髻峰”下,自古列为泉南名胜,传为唐末著名诗人罗隐所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罗隐》) “画马石(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记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罗裳山……相传尝有异人画马于石,每天阴,乡人见马驰骤,复入于石,旧迹尚存。” 明·何乔远《闽书》记此画为罗隐所作。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罗裳山》:“罗裳山……其东有‘玉髻峰’……下有画马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画马石》: “画马石,在罗裳山‘玉髻峰’下。 《闽书》:‘唐末罗隐乞食山下,山下人侮之,隐乃画马于石。每夜出食人禾,追之则马复入石。山下人乃改礼焉。隐为画桩系马,马不复出。今其迹了然云。好事者刀镌深刻,欲与匹辄不久漫昧也。’ 俗传罗隐出语成谶,虽未必尽然,然黄滔赠隐诗有云:‘三徵不起时贤议,九转终成道者言。’隐亦修真学道者流耶?” 《福建通志》记载同《闽书》。 形象 “画马石”刻于玉髻峰下一摩天巨石向东一面崖壁上,画幅长4.02米,高 2.35 米,采用阴刻凿法,用阴纹线条描绘出简单的轮廓,在岩石上浅浅地雕凿出形象来,酷似原始人的摩崖壁画,属于“岩雕”的一种。 “画马石”的“马”,不是传统写实的骏马形象,只是寥寥数笔的写意画,仿佛1匹马系在栏杆之中,构图简练,十分抽象。它左边几笔直且长的竖线条,右边又是几笔几笔直且长的竖线条;中间用2条平行的横线连接着,上面的1条线较平,下面的1条线稍作弧状,这上下两横之间又有几竖短直线相接。其线条流利坚实,但在技巧上显得幼稚和粗糙,不讲究透视原理,也没有细节刻划。 “画马石”前侧有一石,中凹似盘,外刻篆书“马槽”2字。 清·陈一策《五髻峰前观石壁画马》诗 清·陈一策《五髻峰前观石壁画马》(清·乾隆《晋江县志·卷16·词翰·清朝》)诗云: “罗裳之山势□□,五髻雄峰在东侧。烟□秀出削芙蓉,五峰并列争□□。 讨论 有学者认为,“画马石”很可能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摩崖石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原始社会遗存》) “画马石”那高大粗犷简单的崖画风格,酷似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发现的原始人摩崖石刻和崖画:题材大多以野生动物和牧养的牲畜为主,表现手法仅取其侧面,平面造型,把对象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甚至关于马的神话传说也和广西壮族的花山壁画十分相似:崖壁上出现了神人神马,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 福建在周、秦之前,曾是古代闽越族居住的地方,并留下了许多史迹,如著名的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图象文字等。从“画马石”那浓郁的原始风格看,似乎比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图象文字更古老。 后来,因为罗隐曾经寄居“玉髻峰”下,人们即将二者联系起来,穿凿附会为“罗隐画马”的传说。 正统崖刻 与“画马石”同一崖石,有1方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的崖刻。 “正统崖刻(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崖刻字幅高2.12米、宽1.36米,全文竖刻楷书10行,计111字,记载当年该地灾荒无征秋禾,里长林良吉先贷完纳一事。 德化高卿罗城山(豪城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县南三里有凤翥山……又南曰罗城山,一名豪城山,山形如覆釜,四围峭峡,顶上平坦,旧为寨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罗城山》:“罗城山一名豪城(位于在坊里高卿社)。形如覆釜,四围峭拔,顶上平坦,有水泉。大剧山南为大剧岭。高峻而长,可七里许。属永春。岭顶立虎豹关,永、德交界。” 德化萧坑罗城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罗城山》:“罗城山,在(清泰里)萧坑社长基乡。宋·苏十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一侯》)募义兵拒元于此。” 罗水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卓笔山》:“卓笔山(位于在坊里上林社),一峰独耸,卓立如笔。” 卓云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卓云山(在县北八都),山势极高,云雾腾滃,竟日不散。” 武荣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武荣山,唐尝改县为武荣州,疑因此山得名。 ” 武城山 武极山 昆山 概说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 “昆仑山,县东北三十里。势高耸,望之若祥云。 南有‘伏虎岩’,清泉石室,最为幽胜。 又南为‘灵鹫山’,一名‘乌石山’。”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昆仑山》: “昆仑山,在恵安县东北三十里。 《志胜》:山势高耸,望之如祥云然。上有清泉石室,宋·蔡襄尝读书于此。大中祥符间有僧道养居山南岩下,能伏虎,因名‘伏虎岩’。”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泉州山川·伏虎岩》) “昆山寺”遗址 昆山的外围,早已遍烙人类刀削斧凿的疤痕,而在昆山东南面,却是山深林密,岩峭洞幽,别有一番风景。 自三朱后宅村走进四瓣山,沿崎岖山道拐进昆山山口,山脚下是三面青山搂住一湖绿水的“昆山水库”(廿世纪70年代人工筑就)。 绕水库由古道而上,是仙床、“莲花岩”和“鹦鹉岩”,然后是古“昆山寺”遗址。 古“昆山寺”坐落在一张由巨岩构成的“太师椅”,背靠峭壁,左右悬崖是隆起的“扶手”。 “昆山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年间,寺中原有玉佛1尊。 1932年,为配合中央红军进攻漳州和牵制敌人兵力,这里曾成立“抗捐大同盟”,联合武装力量反抗国民党强征“油园捐”。寺院被前来围剿地下党的国民党军焚毁,寺院的僧人为掩护地下党,被用石臼活活锤死。现遗址所在地是昆山林场,只留有或完整或残断的老石柱。 古“昆山寺”遗址附近有2处宋代摩崖石刻: 一是“天开石洞倚岩雄,门对竽江四玲珑。入眼波光随印照,千云万水一山中。开山僧无有题。” 一是“天池玉乳。源头活水许谁知,滴滴清凉应此时。削壁拓开无尽藏,直教饮者热烦除。庚寅终夏释无有山僧手辟并题。” “庚寅”应是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比同山脉始建于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的“虎岩寺”要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虎岩寺》) 北宋·惠安菱溪谢庄岭人(今属泉港区涂岭镇)谢履有诗曰:“蛇冈蹑龟背,虾屿踞龙头。岸隔诸番国,江通百粤舟。”一派海船通番景象。 站在摩崖石刻的位置面向大海,至今仍可以看到惠安辋川“五峰山”(蛇冈,在“龟背”后面)、惠安辋川鲤鱼岛(龟背)、昆山山脉尽处(龙头)3种景象,而“虾屿”(泉港钟厝村,在“龙头”前面)已被填为盐田。 “观音洞” 古“昆山寺”右上方的山冈上,陡陡的山路旁突然冒出1扇大盖帽檐似的巨石,遮下了1个大岩洞,称“观音洞”,当年曾有僧人在此占洞为室闭门苦修,至今还残留有1截乱石砌成的外墙。 其他 由“观音洞”踏上几百级台阶,沿途花草树木怪石山泉,有诸多山间风景。而后越过山梁,到那另有一个山坳里的“老鼠田寺”,也可以就此下山去。 悬崖底下又是一汪碧水澄滢的人工湖“前烧水库”。 “昆山”西坡“岩窟寺”周围的岩石也颇有特色。古寺左右两边突出山崖的巨石形成了峭壁,一落百丈,峭岩顶端则如摩天高台。古寺的左侧,千年古树遮阴了整个山谷。谷间峭岩争奇,青苔小径迂回,其间凉风习习,水声叮咚,谷壑幽深,另有一番洞天胜境。 昆山东南坡的古朴,在于它的路。昆山的山道皆是曲折蜿蜒的小径。这样的小径石阶,从昆山寺遗址往上300多级,到达山顶之后,再翻过山梁可到达那边的“岩窟寺”和“老鼠田寺”。 昆仑山
昆仑山拔地而起,盘据数里,峻峭壮丽,四面群山环立,东面对着虾蛄山,东北面是大办山,南面为小龟山,北部对着虎仔山。山下,桃溪水自西姗姗而来。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昆仑山(在县东十五都) ,山势峻拔,盘踞数里,人以拟于昆仑仙山焉。” 山上有始建于明初的昆仑寨和昆仑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寨隘·昆仑寨》、《泉州儒道释寺庙·昆仑洞》) 松洋山 松洋山,雅称“崧山”、“崧洋山”,是惠安县主山,位于惠安县螺阳镇五音村,距惠安县城东南约30里。 五音村原称“康边村”,后谐音称“坑柄村”;因“坑柄村”有“五音石塔”,民国时改称“五音保”,建国后为“五音乡”、“五音大队”,现名“五音村”。 惠安县东南沿海之最高者 松洋山,北接九峰山,乃惠安县东南沿海之最高者。山之绝顶呈弧形隆起,全由花岗岩构成。漫山遍野松林茂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 山川·九峰山·惠安九峰山》 )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松洋山》:“松洋山,在县东南三十余里,高大甲于县境诸山,为一方巨镇。”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6·山川·松洋山》:“松洋山,北接九峰,乃邑山之最高者。”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松洋山》:“松洋山,在惠安县东南三十里,山最高大,为一方巨镇,顶有两石对峙。” 清·郝玉麟等《福建通志·卷3·山川·泉州府·惠安县·松洋山》:“松洋山,在县东南。” 松洋洞 概说 松洋洞,习称“崧洋石洞”,在松洋山之阳。洞上岩石镌有“松洋洞”3字。洞口仅容1人侧入,中乃廓然,可容200余人。洞口石罅有老藤直垂3丈余,不枯不萌,入者缒以下。该洞现已无法真正进入其中。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松洋山》:“山北有洞,亦曰松洋洞,洞口仅容一人,中宽广容二三百人。宋、元之季民常避难于此。”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松洋山》:“山北有松洋洞,洞口仅容一人侧入,其中可容二三百人。宋、元之末居民避乱于此。”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6·山川·松洋山》:“有洞,仅容一人侧入,其中廓然,容二三百人。洞口石罅有老藤,直垂三丈余,入者缒以下。不枯,亦不萌。宋、元末,居民避乱于此。” 清·郝玉麟等《福建通志·卷3·山川·泉州府·惠安县·松洋山》:“山谷幽深,宋、元末居民多避乱于此。” 关于唐•韩偓诗刻 唐末,著名诗人韩偓入闽居泉避乱,后梁·乾化三年癸酉(913年)尝登松洋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偓》)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30·寓贤·唐·韩偓》有记:韩偓“避地入闽,游松洋洞。” 时韩偓题诗纪之,后人把此诗刻于崧洋洞石壁:“微茫烟水碧云间,拄杖南来渡远山。冠履莫教亲紫阁,衲衣且上傍玄关。青邱有地榛苓茂,故国无阶麦黍繁。午夜钟声闻北阙,六龙绕殿几时攀?” 清·道光《惠安县续志·志11》载,该诗刻于惠安县崧洋山崧洋洞。 然韩偓《松洋洞》诗,所寻无所获,崧洋洞亦未发现石刻痕迹,且《全唐诗》及诸种《韩偓集》亦未收,学者存疑。然见于陈澍辑、张大川补刊之《螺阳文献·附录·十八峰传墨·卷2·七言律》中。此书乃清•光绪癸未年(光绪九年,1883年)开雕,宣统己酉(宣统元年,1909年)补刊,泉州城内上峰“二铭馆”藏版。 民国廿七年(1938年 )三月,弘一法师往游惠安,弘一法师弟子高文显伴往。高文显无意中在图书馆里披阅《螺阳文献》,获得韩偓《题松洋洞》逸诗,抄给弘一法师观赏。弘一法师即重新手书成1副中堂以赠,今存。后高文显《韩偓》一书附有“韩诗(弘一大师真迹)”影页,并在《韩偓·跋》记:“是年暮春,我又伴他(弘一法师)往游惠安,我于无意中在图书馆里披阅《螺阳文献》,获得韩偓《题松洋洞》(惠安县城南)的逸诗一首,抄给老人看时,他马上戴起眼镜来,重新写成一中堂给我,作为游惠水的纪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 附弘一法师》) 磐峰石磐 松洋山绝顶石坡上,有1片花岗岩大石磐,呈弧形隆起 ,称“磐峰石磐”。 飞炉古地 “磐峰石磐”后侧中间,有1间“磐石宫”小宫庙,俗称“宫仔”。 磐石宫原是1间石宫仔,祀土地神,石砌。2004年按原状重修,门楣镌刻“崧洋飞炉古地”,并向左、右及前面加以扩建。 相传某夜,康朗之母在睡梦中恍惚见磐石宫土地神降临康家,还有1个香炉飞来,异香扑鼻;顷刻肚子剧痛,生下一男婴,乳名“阿炉”。后阿炉入私塾,老师说香炉火光闪闪,甚为明亮,改名“朗”。由此之故,康朗出仕后,即以磐峰名号,又把崧洋山上土地公宫仔称“飞炉古地”。磐峰殁,炉仍飞去,不知所之。 《惠安县志·卷11》载:“飞炉古地,在县治南十二余里菘洋山。山上有宫仔一间,传宫内香炉飞入康家,而康朗生。后磐峰殁,炉仍飞去,不知所之。至今宫仔石 楮镌字犹存。 ” “蟹眼石空”祷雨处 “磐石宫”门前两侧的“磐峰石磐”上,天生2块巨石对峙,相距30米,圆形,一样大小,高约两丈,状如“飞炉”,谓之“蟹谷”。2块巨石上天生2个小洞,从远处眺望,宛如天生2“蟹眼”, 晶莹如生,山因称“蟹目岭”。 双“蟹眼”之间,有一直径50厘米圆洞,名曰“蟹眼石空”(“石空”:泉语“石孔”),深不可测, 用七八尺长的竹竿伸下去,捅不到底。泉水源源自洞内溢出,四季不涸,称“蟹眼吐涎”。据传,“蟹眼石空”直通东海,其水有海水味道。每年春、夏,“蟹目岭”若盖雾,即雨。 故而遇旱,“蟹眼石空”处就成为古时乡民乞雨之所。“蟹谷”左巨石上镌有“祷雨处”3个大字,尚存。 “乞雨”词(方言)为:“黄天呀!乞雨,穿白衫白裤。三伐跪一步,田园做草埔,蕃茹晒落裤,孩子饿肠锐肚,大人真无步,到处都叫苦,乞求天公落雨。”相传,在“蟹眼石空”乞到“蟹”即有雨,乞到“虾”则无雨。 康朗书斋 康朗,字用晦,号磐峰,明·前康铺坑柄村(今五音村)人。正德三年(1508年)生,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康朗》) 康朗未及第时,曾于松洋山筑室读书,甚简陋。及任官,康朗在距其家2里许的九峰山之阳建“崧洋别业”,后人称“康朗书斋”。今倒塌无存,仅留墙基遗址和旗杆石。 《惠安县志·卷34》载: “崧洋别业,在邑南九峰之阳,大中丞康朗书斋也。 崧洋山在诸山中,别号巨镇;中丞兄弟之侄,就山筑室读书。初甚陋,宦后,乃辟而大之。 传闻中丞未及第时,襄惠公读《礼》家居,尝到崧洋山,曰:‘此山磐迂回环,当出明贤。'及至中丞书斋,斋头对联:‘庭户舞云烟,咫尺天衢万里,山中飞红紫,分明春色一家。'襄惠公见之,遂心大折。然细研联句,似与中丞文翰有殊,或多事者为之也。 【按:张岳,字维乔,号净峰,谥襄惠,惠安张坑延寿(今净峰镇西头村)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总督湖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旷地无过五亩阔,看山不尽一亭低 ',则书斋大概也。” 《族谱》记载,“康朗书斋”门前两旁还有一自题联:“懒筑坦墙,恐天地笑人迂拘;大开门户,放山川入我胸怀。” 五音石塔 五音石塔,在康朗家庙东侧水沟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康朗家庙》) 传说,明·嘉靖(1522—1566年)间,黎太爷到松洋山下坑柄村拜访康朗,见康氏宗祠(即后来的康朗家庙)处有“燕子归穴”和“金龟石”风水佳地。古人传说:“金龟塞水口,纱帽九十九。”黎太爷忌之,唆使康朗用“金龟石”打造石塔。康朗听从建议,雇工开采“金龟石”,由条石堆垒建造1座石塔。 此塔立体梯形,高约4米,底宽2米左右,四周用条石砌成;塔顶横置5条从“金龟石”开采来的青石板,每条6尺左右,宽窄长短不一。当轻轻敲打此5条青石板,竟能发出宫、商、角、徵、羽 5 种音调的声音,响亮动听,因此命名此塔“五音石塔”。五音村因此得名。 “文革”中,“五音石塔”遭破坏,1984年在原址复旧重修。与塔身的基石相比,塔顶的5条青石板颜色更深,看上去也更古老,应是原物。 五音廿四景 松洋山峰峦叠翠,奇石嶙峋,多所滥觞附会,称“五音廿四景”。 除上述“崧洋石洞”、“磐峰石磐”、“飞炉古地”、“蟹眼石空”、“康朗书斋”、“五音石塔”、“祷雨处石”外,还如: “崧洋石壁”:指松洋洞内后人所镌韩偓题诗的石壁。 “文房四宝”:位于松洋山右侧,由4块石头组成:其中有1块巨石高2丈左右,是砚台;砚台上面有1块墨;左边1块大岩石,形似毛笔;还有1块大石头,四方平面如纸。 “八仙围棋”:“文房四宝”东侧,有1片大石头磐,天生8个石空,每个石空距离不远。传说吕洞宾、李铁拐等八仙曾到此石头磐聚会下棋,故名。 “休憩站石”:位于松洋山路旁。传说五代末赵匡胤的父亲避乱,挑着赵匡胤、赵光义(原名赵匡义)2个儿子登崧洋山,精疲力尽,放下担子,躺在此石上休息,怨叹世乱,民不聊生,盼望来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睡梦中呓语:“一担两天子,岂无太平日。”醒后,非常高兴,把2个儿子抚养长大,后来 赵匡胤(宋太祖)、赵光义(宋太宗)兄弟 2 人 果然先后为帝。 “匡胤练武石”: 位于松洋山东侧。传说,宋朝赵匡胤幼时随其父在松洋山东侧避乱,生活过一段时间,他懂事的时候,每天早上用小拳头打在1块大石头上练武,时间长了,石头被打出几个石空。后人将此石名为赵匡胤练武石。 “ 震动风石 ” :位于 松 洋山西南面,在 “休憩站石” 后面,是 1块数丈高的大岩石。大石被风吹动,石头石头缝里会发出轰轰的声音。 “叠石奇观”:在坑柄北门口,叠石,高3丈余。 康朗 幼时在峙仔私塾馆读书,课余常到白云寺玩耍,发现该寺野僧私藏民女。有1次小康朗欲惩治野僧,不慎被野僧扣留,他巧妙脱出虎口,誓曰:“来日若显,誓平五里内的淫僧寺庙。”明·嘉靖间,康朗返乡省亲,铲平坑柄北门口寺庙,有一野僧爬此石顶坐禅,引起人们好奇围观。 “神蛙含露”:孩儿山古称“美女峰”,山川秀丽,绿草如茵,山景如画。山上一石似蛙,人称“神蛙”。相传“神蛙”口中含露,如遇旱灾,口里便喷露成雨,喷灌周边土地。又传此山有“天、地、人”3座活穴的古坟墓,天穴无人入葬,地穴葬康朗祖母,人穴为黄姓所得。 “松鼠护林”:松洋山上,漫山遍野松树茂盛,故名“松洋山”。过去“松洋山”松鼠繁多,它可以捉住松树的害虫,保护松树。 “猛虎展翅”、“金睛虎眼”、“雄狮镇关”:松洋山上的西南方,有1只猛虎,威武勇猛,经常下山伤害人畜,人称“虎将”,幸得松洋山西南对面有1座“西球山”,山上1只雄狮,吼声洪大,震动山谷,镇住关口,制服猛虎。因此,猛虎就不敢轻举妄动了;遇到雄狮,猛虎的金睛虎眼就变呆了。 “金鸡孵蛋”:松洋山西南方有一山似金鸡母,展开翅膀正在孵卵。相传,八仙围棋以后,肚子饿了,就来吃金鸡蛋,屡吃不尽。 “两鹏朝天” :松洋山南一侧有山,如2只大鹏鸟举翼朝天。 松崎山 松崎山,古称“阳调岩”、“阳调坪”,位于南安县(古县治丰州)西卅四都,与“凤栖山”相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凤栖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阳调岩,在(县西)三十四都松崎山。山有坦平地,可三百余丈,气常温和,其上有岩,乡人祷雨多应。”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凤栖山》:“旧《志》:(凤栖山)相近有松崎山,气常温,古名‘阳调坪’。” 净峰,原称“净山”,又称“钱山”,因其山形别称“尖山”,因其山质俗称“岩山尾”,位于惠安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净峰镇(古属惠安县廿七都)。 《泉州府志》载:“净山,一名‘尖山’,亦名‘净峰’,在二十七都。” 形势 净峰其地海岸曲折,突兀于海中有3个半岛,自北而南依次为莲城、小岞、崇武(大岞)。居中的小岞半岛早时是岛,孤悬海外,人来人往,得随潮起潮落,这一大片滩涂俗称“七里湖”。 “七里湖”畔,在一片广袤平畴间有一孤峰挺拔突兀而起,海拔95.8米,即净峰(净山)。山形似倒置陀螺,又如惠东女斗笠,圆丰端秀。其西南接连大陆,东北濒临浩渺无涯的海洋,站在遥距百里的泉州“清源山南台岩”,犹可见其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南台岩》) 净峰今虽已与陆地相联,但山上多怪石,如水啮射状,且石缝中常能捡到贝壳,因此净峰可能是因为地壳运动由海底上升形成的。故明末清初资料仍称“在县东南海中”。 明·嘉靖张岳《惠安县志》:“净山一名‘尖山’,圆丰端秀,下瞰东溟,上多怪石,如水啮射状,最高峭拔者三,可登以观日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净山,亦在县东南海中,一名‘尖山’,圆净尖秀,下瞰东溟。上多怪石,如水啮射状。最高而峭拔者三峰,登之可以观日出。”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净山》:“净山,在恵安县东南海中。圆净尖秀,下瞰东溟。上多怪石,如水啮射状。最高而峭拔者三峰,登之可观日出。” 清·光绪卅年(1904年)《净山寺告示》中载:“惠邑东行三十里,有一山焉,巉岩高矗,屹然凌虚,前挹文笔(山)之秀, 后则‘狮山’蹯峙。远眺‘岞江’,万顷汪洋,鱼龙叫啸;平望‘崇武’,蔚然一簇。” 原称“净山” “净峰”原称“净山”。 “净山”之得名,盖因其山俨然有天竺之称、石洞丹丘之实,正是仙、释、道家人物栖隐佳境。 峰上有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7年)的“净山寺”(今存,名“净峰寺”)。清·光绪卅年(1904年)《净山寺告示》中载:“峰头卷石凌虚,形容古怪,野鸟飞尘,一纤不染,正浮屠家所谓‘净土’者焉,故山名曰‘净’。净山者,邑之所载‘东极名山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净峰寺》) 同时,唐之前和元之后又不乏隐士居此修道练功,“相传有仙人羽化于此”。依迹登巅,丹灶药炉,累累可辨。清·许少熙在洞穴摩崖上题刻并赋诗导游。 明·嘉靖张岳《惠安县志》:“(净山)傍有石窦,其中洞深,宋·灵运道人居此。产红丹石。” 清·嘉庆《惠安县志》:“净山傍有石窦,宋·灵运道人居此。” 未有惠安,先有“钱山” “净山”又名“钱山”,其得名也古,可能与山巅掘地屡得唐、宋、元年号的古钱有关。 然而民间历来有“未有惠安,先有钱山”之说。(按: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始析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宋·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 民间还附会说:八仙之一的李铁拐是当地人,事母至孝,有一天柴烧完而饭未熟,一时心急,举足人灶代柴,以至致残;适逢吕洞宾路过,且怜且敬,遂超度他为仙。他带走的火筷,化为神通广大的铁拐。他临走时在“净山”的古井中放置能生子钱的通宝大钱,供母亲每天取用,故“净山”又称“钱山”。古井今仍在。 清·光绪卅年改现名“净峰” 明·嘉靖(1522~1566年)初,时任祠祭郎中的张岳(号净峰,谥襄惠)因重祖母及母忧,回惠安守制,在“净山”结草堂“山心精舍”读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清·光绪卅年(1904年),为纪念张岳逝世350周年,因张岳自号净峰,当地贤达学士遂将“净山”改名“净峰”,“净山寺”改名“净峰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净峰寺》) 民国·弘一法师曾赞叹:“净峰寺爰有襄惠,为世仰之,山增而高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弘一法师》) 位于惠安县沿海大、小岞一带的山脉,有大岞山、小岞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大岞山,在县东南海中。山顶有洞,由小石门入丈余,折而右,转巨石如屏,可蔽内外,中容数百人。一人持戟守门,千百人攻之不可入。明初居人避倭乱于此,寇不能攻。嘉靖三十八年,倭寇犯郡,继而自祥芝、石湖、乌浔分道出海,参将王麟追败之于此。” 有大岞八景:龙喉吼烟、孤屿冬青、白鹤升天、狮石晚照、渔翁撒网、滴水弹琴、军马洞天、玉罄传音。 明·丁一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咏岞山》: 明·黄克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咏岞山步丁肖鹤(丁一中)旧韵》: 狮石岩 位于西岞山西侧的巨大岩石,形似狮头,朝西张开大口。岩上有明·李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恺》)“狮石台”题刻。“狮石晚照”早已成为“大岞八景”之一。 明·戴一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一俊》)《岞山题景·狮石岩》: 龙喉岩 位于惠安大岞山山下,东西二峰之间。是岩由上、下两块大岩石掌持,中夹一狭长而尖、形似舌头的片石,宛然有如龙喉,故名。喉间可容数十人。 上颚岩壁之中,刻有明·布政使戴一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一俊》)所题“龙喉”二字及对联:“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 龙喉岩下临汹涌大海。每当晓日初生,巨浪拍击岩礁,水花飞溅,有如吐珠喷雪,蔚为奇观,“龙喉吼烟”为“大岞八景”之冠。 明·戴一俊《岞山题景·龙喉》: 诗山 诗山,原名“高盖山”,因山顶平坦如盖,故名。位于南安市诗山、码头、金淘3镇交界处,海拔535米,距今南安市区25公里。 形势 诗山绵亘三四里,东北隅有鹏峰、梧埔山等,仙洞笔架山东立,天柱文章山西峙,高盖山前拱,南插凌云,北呈硕笔五台山。四山环翠为屏,中间绿水似带,言胜概者,必以此山为首。古时人们称诗山镇为“山头城”。 在诗山镇,林、陈、洪诸姓相继拓荒于斯,以其地域特征而各自择取名称,形成溪东、霞宅、下坂为主体的自然村落。至于人丁较少的温、蓝、赵、庄、蔡、罗、戴等诸姓,亦保留其祖先留传的小村落。 “高盖山”因唐·欧阳詹更名“诗山” 高盖山是唐代诗人欧阳詹的故乡,其后来称为“诗山”,还有“诗门”、“诗村”、“诗溪”等地名,均与此有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高盖山》: “高盖山,在(县北)十一都。山顶方平如盖。 唐·欧阳詹母葬其下,詹拜墓有诗云:‘高盖山前日影微,黄昏归鸟傍林飞;坟前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道早归。’后人因詹诗,又呼此山为‘诗山’。 按:韩愈《欧阳生哀辞》,詹殁时其父母俱在,而郡志载詹哀母诗,殊不合。窃详愈与詹为友,而哀辞作于詹初殁时,其言必可信无疑也。哀母之诗岂好事者假托而为之欤?”(按:古南安县治在丰州) 《泉州府志》:“高盖山,在十一都,距县(时南安县治在丰州)北五十里,与永春界,山顶方平如盖;亦名‘诗山’,以欧阳詹得名。” 民国《南安县志·卷29·人物志5·唐儒林·欧阳詹》:“其文章雄深往复,言多有合于周、孔之道。著文集十卷,李贻孙序之,谓其精于理,切于情,宜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而诗名尤踔绝一时,人因名其发祥之山曰‘诗山’,村曰‘诗村’,溪亦曰‘诗溪’。” 传说一:唐·德宗见欧阳詹诗写得好,便问他家居何处,得知他住在高盖山,就赞赏道:“真诗山也!”诗山从此得名。 传说二:南宋·朱熹于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重游泉州时,应永春陈之柔之邀游泉州,为瞻仰欧阳詹胜迹,漫游高盖山,拜读欧阳詹诗作,深为感慨地说:“此诗山也!”后人遂改此地名为诗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陈之柔》) “四景十二奇” 高盖山(诗山)名胜古迹颇多,明·进士、同安人张定曾总结为“四景十二奇”,并赋诗咏之。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高盖山四景十二奇》: “《高盖山四景十二奇(七绝)》十七首(同安人,山东参政张定?子信,进士): ‘突出奇峰万仞高,攀萝扪葛敢辞劳。四围环拱圆如盖,保障诗村气势豪。(高盖山)’ ‘悠悠舒卷本无心,虚室名传岁月深。倘使从龙苏巨旱,胜他敛迹寓禅林。(白云室)’(“白云室”:欧阳詹读书处。) ‘泉南天堑古诗山,拥出梵宫隐约间。欧氏轻财兴福地,增辉佛日照尘寰。(资福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资福院·高盖山资福院》)? ‘当年祝寿表微衷,特向山阴拓数弓。漫道华封为盛事,诗山人亦效呼嵩。(万寿岩) ’ ‘名山钟秀画屏开,梵刹鼎新绝点埃。借我登临完一览,个中景物宛蓬莱。(秀峰岩)’ ‘蔚蔚佳城(“佳城”:意“墓地”)气色苍,问何年久葬于唐。归官哀母人安在,留有遗诗纪一章。(欧阳坟) ’(“欧阳坟”:为欧阳母祖坟,即欧阳詹《拜母氏坟》中的“母氏坟”,在白云室之旁500米处。今封土已不明显,但花岗岩石碑犹存。) ‘独板桥头小洞天,浮云归宿景萧然。幽栖莫道无幽思,不尽高风仰昔贤。(云归洞)’ ‘伊谁架造板桥横,浮带榕根两畔生。漫道崎岖难跋涉,当年曾有‘四门’行。(木根桥)’(按:“四门”:欧阳詹举进士后选任“四门助教”(即“四门博士”),泉人习以“四门”指称。) ‘伊谁筑砌倚云山,百尺层层半岭间。石级苔封尘迹少,任教落叶点成斑。(百层阶) ’ ‘怪石天然状若龟,一拳别自显神奇。胜他赑屃途中立,徒作千秋镇石碑。(千岁龟)’ ‘天生片石怪然成,中注渊泉若有灵。洞口四时流不竭,呼童接竹引来清。(圣水洞)’ ‘石生五色郁真龙,造就浮屠响碧空。衣钵相传归只履,个中埋玉气融融。(普光塔)’ ‘绝胜云钧与钓台,突然山顶数椽开。只因旱魃侵人境,到此迎龙接雨来。(迎雨台)’(注:“旱魃”:古代神话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 ‘凿破桐阴一脉清,朝昏混混透龙声。源头有本方如是,昔日宣尼每亟称。(透龙泉)’ ‘山君顿伏灭无踪,灵显禅师号此宫。法力一施空扫地,而今不复展威雄。(伏虎宫)’ ‘灵邱簇簇傍山巅,师葬二亲阅几年。多少荒坟埋蔓草,一抔独秀石峰前。(佛祖墓)’ ‘古迹犹存土一丘,当年遗祝历春秋。洪基如故神何在,野草寒花满地愁。(古迹坛)’” 诗词 宋诗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宋诗》: “《登高盖山绝顶谒欧阳坟(七绝)》(邑人戴梦申,进士,判簿): ‘高登绝顶近斜阳,亟向欧坟爇(“爇”:烧)瓣香。一冢缘何千古贵,只因有子破天荒。’” 明诗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登诗山欧阳詹故里(七律)》(郡人何乔远?匪莪,侍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 ‘欧阳博士久辞世,千载诗山尚著名。今日真因公一至,何峰得与此争横。 “《谒欧阳坟(七律)》(欧阳模?八仙,邑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模》) ‘慈母千秋有古坟,诗山缥渺带晴云。傍林鸟雀今何在,滴泪丛荆古自芬。 “《登诗山(七古)》(郡人、榜眼、尚书杨道宾谥文恪,荆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杨道宾》) ‘汉人拓土今人有,唐人名山今未朽。山高云叆独鹤翔,仿佛当年题诗叟。 “《游高盖山(七律)》(邑人戴廷诏?赞美,布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廷诏》) ‘名山高盖几经游,览古直须到上头。草蔓石门迷旧室,云连穹宇护灵丘。 清诗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4·诗歌·清诗》: “《九日登诗山(七律)》(邑人戴华昌?仿周): ? ‘探寄(“寄”:应为“奇”之误)直上碧峰巅,培塿群山兴洒然。宝塔崚嶒秋色度,蟹源淡涌水香鲜。 “《游高盖山白云室次谢亶肃韵》(五律》):(戴华昌) ‘飘然游此地,踏破白云乡。四面峰齐拱,千秋室未荒。 “《游白云室次谢亶肃韵(五律)》(邑人戴标香?仰园,举人): ‘峰腰幽曲处,石室傍云乡。花落岩头翠,苔迷客路荒。 “《重九游诗山步戴方伯韵(七律)》(邑人吕玉珩?声楚,廪生): ‘由来此地也经游,今日依然到上头。但看古今双片石,谁知天地一荒丘。 “《游白云室(七律)》(邑人,归化训导叶为章?海门,岁贡): ‘崛起文章第一家,傍云成室绕烟霞。千年遗迹颓垣在,百代风徽一室赊。 “《题白云室(五律)》(吕玉珩): ‘重阳临胜地,石室隐丘阿。树古留残雪,山空映碧波。 “《登高盖山七律》(廪贡生侯采封?邦璧): ‘登高一览众山空,多少奇观在眼中。路过木桥黄叶落,光摇宝塔晓晴烘。 “《诗山怀欧阳四门(五律)》(林学洲?瀛士,橙圃): ‘去去诗山路,堂堂山上诗。昔贤有高咏,嗟我动遐思。 另,清末·南安诗山大庭(今属码头镇)人戴凤仪有《诗山怀欧阳四门》诗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凤仪》) “振衣独上此高冈,欲祝先生一瓣香。万古山灵钟间气,七闽文物破天荒。 附一:鹏峰 鹏峰,位于诗山东北隅,在霞宅村境内。朱熹手书“鹏峰胜地”4个大字刻于岩上。 清·戴凤仪尝游鹏峰,寻朱子之墨迹而感赋曰:“名山何幸住名流,况有银钩铁笔留。苔藓不侵尘不蚀,寥寥四字亦千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凤仪》) 戴少斐览胜怀古:“鹏峰胜地久驰名,徽国文公过化徵。借问峰峦何所似?北溟鲲化九霄鹏。” 解放后重新划分行政村管理,为缅怀朱子的教化,霞宅村陈姓和赵、庄二姓择“鹏峰”2字为行政村名以表感念。 附二:芹山 芹山,又名昆山,位于南安市北高盖山与洪林山之间,古南安十都境内,即今南安市码头镇高山村。 若从北望,芹山紫气氰氯,峰顶耸起三台,三峰并峙,山形如笔架,当地人认为这是孕育文人之地,称之为笔架山。 倘从西而望,芹山则宛如一端坐仙翁,伸臂舒掌,世人形容其曰“仙人献掌”。 先是,欧阳詹之祖父因见芹山风景幽美,乃于唐·开元癸酉(733年)之前由晋江潘湖移居南安码头高山村芹山之麓。考《南安县志》及《诗山书院志》,均载有《高盖山资福院碑记》一文,其文为唐·天宝二年癸未(743年)名士普茶昆所撰。资福院乃南安市历史最悠久的寺院,由此也确证欧阳詹中进士时,其祖父已掣眷定居南安市码头镇高山村60年。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与时贤陈知柔曾慕名来游芹山,兼瞻仰唐贤遗址。时欧阳之家仕宦者多,家眷已随任外迁,历经沧桑变幻,欧阳旧居已倾圮成废墟。朱熹乃立一石碑,并亲笔题书“欧阳古地”4字,以示不忘。此碑约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被乡人建宅时埋于地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陈知柔》)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高盖山》:“宋·朱子(朱熹)尝与陈之柔道经诗村,访其(欧阳詹)故址,书‘欧阳古地’石碑,以志不忘。乾隆间,碑为乡人埋去。今宜清出,俾百世后兴‘高山仰止’之思云。” 民国期间,高山村乡民翻建旧宅时,“欧阳古地”石碑曾经出土,后又移往附近烂水田掩埋。该烂水田位于村中先锋水库内侧,水库是在1958年兴建,烂水田地势高于水库水位,所埋石碑未被挖掘,当属完好无损。
英山
英山由中峰、“翁山”(又名“驼背山”)、“鹰山”(俗称“英山”)3峰组成,乡民大多聚居在英山以内的盆地上。 “翁山”,是西北最高峰,因山峰如戴斗笠,山腰状似驼背,形若老翁而得名。翁山北坡,离主峰100米处有座滴水岩。岩后有片巨大黑岩石,顺岩而上顶峰,有泉水直泻而下,滴在滴水岩后的石头上,天长地久,水滴石穿,形成蜂窝状。 “鹰山”,与“翁山”相邻,即俗称“英山”、“馨山”。 英山下有“英溪”,即“英洋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英溪》) 英山下,有1座英都最早兴建的寺庙,名“西峰延寿院”。相传,旧时“延寿院”规模宏大,有数十名僧侣,为南安一大古刹。据说,北宋年间,永春岵山岩僧陈普足(封号“昭应”,即“清水祖师”)曾游历此院。他原拟于西峰择地建院坐化,后因嫌山上有女人往来,不够清净,转而到安溪蓬莱另建“清水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仰山》、《泉州宗教·佛教·宋·清水祖师》、《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安溪蓬莱清水岩》) 英山区域内有“石佛”、“滴水”、“古迹”、“翁山”、“狮子”、“云从”、“湖内”七岩寺。 (按: ①“石佛”:石佛岩,在南安市仓苍镇蔡西村妙峰山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石佛岩》、《泉州山川·妙峰山》) ②“古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古迹山》。 ③“云从”,亦称“云从室”、“龙山精舍”、“云从古室”,坐落在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既是寺庙也是书院,今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云从古室》) 与英山相近者为“九仰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仰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英岌山》: “英岌山,在县(南安古县治在丰州)西五十里。 山势盘踞数十里,中峰尖而势差伏,旁二峰两翼◇张,如鹰振翮。一名‘鹰山’。下有‘英洋溪’,俗曰‘英溪’,与安溪县接界。 相近者为‘九仰山’,众山九面环仰此山,因名。” 清·康熙《南安县志·第2卷·疆域志4·山·英山》、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英山》均载(文同): “英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属廿七都。 中峰尖而势差伏。 旁二峰: 一峰为‘翁山’,形如籧篨(“籧篨”,亦作“籧蒢”,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又名‘驼背山’,若老翁然,居其下者多寿考(“寿考”:长寿)。 一峰为‘英山’。两翼如鹰羽张举,又名‘鹰山’,安溪县治之对山也,又名‘馨山’。下为英洋溪。昔人得古木如佛像,有异香,因琢以为像,筑岩供奉,名‘馨山岩”,又名‘三公山’。山多竹,细劈造扇,轻莹如绢。产茶甚佳,名几与岕松争传,而新出香味尤远过之。 兹山有‘七首岩’,为‘石佛’,为‘滴水’,为‘古迹’,为‘翁山’,为‘狮子’,为‘云从’,为‘湖内’,俱奇胜也。”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英山》: “英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属二十七都。 三峰隐隐,耸立如屏。 中峰尖而势差伏。 旁二峰: 一为‘翁山’,形如籧篨。又名‘驼背山’,若老翁然。居其下者多寿考。 一为‘英山’,两翼如鹰羽张举,又名‘鹰山’,安溪县治之对山也,又名‘馨山’。下为‘英洋溪’。昔人得古木如佛像,有异香,因琢以为像,筑岩供奉,名馨山岩(在山南),又名‘三公山’。山多竹,细劈造扇,经营如绢。产茶甚佳,有凤冈茶、古迹岩白茶,能消痰、除积、涤热,名几与岕松争传,而新出香味尤远过之。 兹山有‘七首岩’,为‘翁山’,为‘石佛’,为‘狮子’,为‘滴水’,为‘宝湖’,为‘古迹’,为‘云从室’,名人题咏甚多,俱奇胜也。 又有‘石泉寺’。寺前有巨石,其平如几。石上有四马蹄,俗传为仙人迹。洪艮圃有《石泉八景》诗。”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苦竹岭,在县东,接仙游县境。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县西北百九十里有官田岭,接尤溪县界,亦曰尤岭。岭下有跃龙寨,宋·元符中建。” 周山,位于永春县西南20里九、十都,在“达里山”东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达里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周山》:“周山(县西九、十都),在‘达里山’之东北。形势雄壮,绵亘三十余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周山》:“周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形势雄壮,绵亘三十余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画角山,在郡城东南。独石耸立,其状如角,巅可望海。 《闽书》:‘南乡诸山,惟孤、吴、横、角四山知名。'孤为宝盖,吴谓灵源,横谓横山,角即画角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帘幕贵山》:“帘幕贵山,在东西里,形似贵人立帘幕间。” 姑恓岭,或作“姑牺岭”,位于今德化县西北桂阳乡彭坑村(古属杨梅上团),与钟山对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钟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德化县·姑恓岭》:“姑恓岭,在(县西北)杨梅上团,与钟山对峙。”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姑牺岭》:“姑牺岭,在桂阳社彭坑村,与钟山对峙。僧道徽寂于蔡岩,其姑郑氏于岭上哀号寻之,因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蔡岩》)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矿山崎》:“矿山崎,在尤中里。从大仙峰迢递而南,直奔戴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为郡邑诸山之祖。产铁矿,有矿处皆官山,采矿熔铁例纳邑进士山租,俗呼进士山。” 明心山 明心山,亦称“明心岩”,位于古南安县治丰州西北五都(今南安市梅山镇明新村),与罗东镇交界处。 概述 “明心山”海拔500米;半山腰有始建于元代的“明心寺”,今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明心寺·梅山明心寺》) 山上有梅山、洪梅、罗东3镇界碑。 明·何乔远《闽书·卷9·方域志·泉州府·南安县·明心山》: “明心山,在县西北。 其山高大明秀。上有‘明心寺’,祈雨甚灵。”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明心山,在(县治丰州之北)六、七都。其山高大明秀。”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明心山》: “明心山,在县北三十里,属五都,与十八、九都联界。旧《志》作‘六、七都’,误。 其山高大明秀。上有‘明心寺’,祈雨甚灵。”
明代,黄河清有《题明心岩》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河清》)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题明心岩(七律)二首(黄河清) ‘委蛇小径入悬崖,为访刘郎到上台。向我昙花偏索笑,傍僧青鸟不疑猜。 ‘何事登山自作劳,新情随处寄林皋。若教佛醒僧应醒,一任山高我亦高。 明·黄河清《游记》 “明心山”多有泉水。黄河清还建有“四泉亭”,供文人骚客游览时休憩远眺,自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河清》)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明心山》:“有‘四泉亭’,邑人黄河清为记。” 此《记》,明·何乔远《闽书·卷9·方域志·泉州府·南安县·明心山》、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52卷·泉州府部艺文2》、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四泉亭记》均有收载,个别字稍异。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四泉亭记》: “《四泉亭记》(明·黄河清,进士,通政)(明《闽书》作“邑人黄河清《游记》”,清《古今图书集成》作“《游南安明心山记》(黄河清)”) 出县治十里许,遥见一峰,若立若卓,若文笔,若削玉,若莲花,高出水际者,明心山也,予素望而爱之。 一日,游至岩麓,岩道险绝(清《古今图书集成》无“岩”字),但闻入耳声潺潺。讯舆者曰:‘非泉声乎?’岩栖信宿(“信宿”:连宿两夜),觅一藤杖,令二僧随携肴醴,溯所闻处。 出岩百余武,树林茂密,风习习然(清《古今图书集成》无“然”字),有泉自树杪鸣丛薄间,铮铮琮琮(清《古今图书集成》作“淙淙”),断续相应。循(清《古今图书集成》作“侦”字)树根出,入于深潭,潭畔多田畦,岁饮其润。伫立良久,又前数武(“数武”:数步),一树立道,周若张盖。树下小池一区,周遭可丈许;上有乱石,流泉汩汩(清《古今图书集成》作“??”)嗽石齿,注于池。予席池旁流觞焉。 又里许,泉自高盖山尖飞动蜿蜒,如舞白虹而下;至山腰,一石蹲立如青壁,泉循壁泻,如垂乳,如悬罄(清《古今图书集成》无“罄”字);瀑声浏浏,趋于壑,壑趋于溪。予跨一石平如砥(砥:磨刀石),面壁而坐,观且听,听且吟,吟且酌。 酌移时,僧曰:‘前一泉,更清洒可爱,留余兴往。’移步(清《古今图书集成》无“步”字)里许,远望氤氲,银汉浮闪,古木杂丛,藤蔓累累(清《古今图书集成》作“古木杂藤,蔓累累然”)。泉流蔓中,如蛇,如蚓,迤演而行。初不闻声,遇石穿罅,始砑砑然赴于洼。洼中之石,凸者,门(清《古今图书集成》作“凹”字)者,跂者,伏者,卧而僵者,皆成奇象。草木生泉中,作四时青。掬泉咽之,清冷入骨,洒酒酬泉,投肴核为侑。 从者报日暝(“日暝”:天黑),予弗知也。将登舆,见一坪,约可十余人坐(清《古今图书集成》作“约可坐十余人”)。语僧曰:‘亟为予作‘四泉亭’,予将记之。’应曰:‘诺。’” 囷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 “囷山(在县西二十九都),山势峭拔秀锐,其状如囷,每风雨雷声多出其下。 昔留从效(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刺郡时,航海者率以此山为标准。 岁大旱,祷于山下,雨随至。其坛尚存。” “囷山龙窟,在县西二十九都。其中泉冷如冰,或云有龙居焉。”
驷马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驷马山,在(县西北)崇善里。其势若驷马奔腾。”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1·舆域·山·驷马山》: “驷马山(在新溪里),山势如马,亦名‘驷岭’,俗讹为‘赤岭’。 唐·天祐(904—907年)中建‘安常院’。其下有石,广二丈余,人呼则应,名曰‘应石’。 又有‘双鲤石’,在驷岭霞坑潭,巨石两片,形似双鲤,亦名‘筊杯石’。 又有‘龙虎石’、‘芹石’。‘芹石’有五片,在岭林芦汀、霞坑二水合流之处。高广数丈,可坐数十人,回顾驷岭。明·参政吴鹏大镌‘芹石’二字。” 在驷马山下蓝溪珩内湾处,两岸及溪中怪石嶙峋,形象之物皆极相似,有石猿、石鸡、石棺等,尤以石牛为最肖。相传清·道光(1821—1850年)间解元林文斗有《咏石牛》诗:“怪石崔巍号石牛,溪边独立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春草欲抽难下咽,长鞭任打不回头。于今鼻上除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参山,在安溪县长泰里。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参山》: “参山(在长泰里),自凤山迤而东为参山。山半有石嵌,可容数十人。 黄氏世居是山之下。 黄氏,本州黄守恭之孙也。守恭,唐·垂拱(685—688年)时人,家本素封为长者,所居州西城外。昼梦有僧欲化其宅为寺。守恭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耳。’忽见千手千眼菩萨腾空而上,不数日,宅中桑树尽生莲花。守恭即舍宅为寺,今州开元寺也。守恭因请释匡护为择地,分居其子于四安,则南安、惠安、同安、安溪,而参山其一云。”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 ·凤山· 安溪 凤山 》、《泉州人名录 · 黄守恭 》、《泉州儒道释寺庙 ·开元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