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湖
【七星湖,星湖,万婆湖。
原泉州郡城小东门外(今温陵北路东侧)。】
东湖成因。
唐代“东湖亭”与“二公亭”
——东湖亭(唐·贞元九年泉州刺史席相饯士“东湖亭”。欧阳詹《东湖亭序》。)
——二公亭(为席相、姜公辅二公而建。欧阳詹《二公亭记》。)
——“东湖亭”与“二公亭”为两亭辩
唐·乾符建“福远庙”。
唐、五代辟园。
北宋:植荷、置客舍。
南宋·乾道王十朋题咏。
南宋·庆元六年刘颖开浚东湖。
南宋·淳佑三年颜颐仲疏浚东湖。
明初
——明初另成一“方湖”。
——洪武初泉州卫指挥李山辟“小东门”对东湖。
明·嘉靖“万婆湖”的传说。
明·正德至万历东湖题赋
——陈琛《东湖八咏》。
——庄一俊《过东湖莲花犹开》。
——黄凤翔《东湖重泛》。
明·万历境况。
明·天启五年重浚东湖
——泉州郡守沈翘楚重浚。
——何乔远《东湖浚湖记》。
1991年辟为“东湖公园”。
东湖,曾称“七星湖”、“星湖”、“万婆湖”,位于原泉州郡城小东门外(今温陵北路东侧,地属丰泽区),是晋江下游江水冲积而成的自然沼泽大湖,正对古泉州罗城(鲤城)的小东门,堪舆家称“鲤鱼吐珠”。“星湖荷香”还是古泉州十景之一。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东湖》载:“东湖,城东一里。郡境诸湖,此为最大……一名‘万婆湖’,有‘万婆祠’。”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东湖》:“东湖,在晋江县(县治在泉州郡城)东一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东湖》:
“东湖,在东关外三十七都鸾歌里及三十九都棠阴里。以万媪显灵于此,亦名‘万婆湖’。又以后积七星墩,名‘七星湖’。
(按:旧《志》作三十七至三十八都鸾歌里,误。盖湖在三十七、三十九两都,与三十八都无干。七与九连,非与八连也。而三十九都又为棠阴里,非鸾歌里。)”
东湖周边,古多景物。湖东北岸有“鹿园”,象坑桥西有“东禅少林寺”,湖西北隅有“仁风门”(东门)城楼,斗埔建有“万氏妈宫”,湖东有“灵山圣墓”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鹿园》、《泉州寺庙·少林寺、万氏妈宫》、《泉州府城》、《泉州山川·灵山》、《泉州古墓·圣墓》)
“东湖”,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湖成因
据水文地质学观点,湖泊乃地表形态演变中之寿命最短者,其成因多种多样。而东湖在古代曾属晋江古河曲之一部,因上流水源减少及陆地上升,终成湖泊。
据《汉书》载,西汉时晋水从金溪而下,溪水分向南北而泛滥。《泉州府志》称,“洋屿”岩壁有蛎壳之附着,说明洋屿古时曾处于海平面间;若然,则江南低洼地多在水下,更无论矣。至于江北,则淹没丰州一带,经清源及赐恩两山之南崖,东阻于象山与圣墓山,而南向沉洲、下围,连及江南,浩瀚一片,全属泽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洋屿》)
当时泉州城区几全淹没,仅些小洲渚,如今之中山公园高阜,傅府山,龙头、虎头二小屿;至于释仔、英哥两小丘等则微露头角耳。以是《汉书》始有“东瓯王走泉山,山瞰大泽”之记载,因清源山之南直至池店尽是汪洋一片也。
三国时,则有王郎走泉山,游“朗山”之记载。“山瞰大泽”亦指清源山南,河水仍在泛滥,犹停渚于东湖。同时龙头山已经成陆,可供游览,王朗曾游此,因名“朗山”。
东晋、十六国时,东湖因陆地续升,水面续降,江南江北大部成陆。但晋江尚留一支河曲从鸟墩、白水营注入清源山麓,水位虽减,但仍属汪洋一片,故中唐·林蕴《泉山铭》仍有“山瞰大泽”之语。该大泽以“牛臀石”作为尾闾,溢流倾泻,水量大而冲力猛,使东湖水面四向广阔。其后东湖面积因陆地续升而缩小,然尚不明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南著述·泉山铭》)
勘其遗迹,知隋、唐时东湖西岸,尚抵今第一医院之南北一线(当时二郎及忠义二巷俱在水下),东湖水西北尚弥漫今大城隍口、崇福寺与党校等地,湖水东抵圣墓山下,北至东岳前沿,南侧浩渺无际,与晋江河道几不分界。
由于陆地续升,造成晋江主流与其河曲隔离,北门洋水面从而续降,含沙遂少,致使“牛臀石”难于磨损。从此,东湖北面水源被阻,水流大减,东湖西岸不得不退缩至二郎巷以东,使大壕(即涂、新二门间之水沟)以北大部成陆。此时约值隋末唐初,故泉州最初之罗城得以筑于二郎巷西畔,延至马鞍山而西进。
然湖水持续下降,迨及中晚唐间,马鞍山以北一带亦几成平陆,故子城得以垒成正规长方形。斯时,“祟福寺”侧尚有浅泽,因呼为“松湾”(尚是东湖小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祟福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东湖》载:“唐时周四十顷,后渐壅塞。”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东湖》:“《府志》:县境诸湖,此为最大。唐时周围四十顷,后渐壅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东湖》引《闽书》曰:“郡境诸湖,此为最大。唐·贞元(785-804年)中……此时湖面可四十顷云。”
唐代“东湖亭”与“二公亭”
唐时,“东湖”有“东湖亭”与“二公亭”。此时的“东湖”,东起东塘头,北至“东禅寺”,西抵东门兜,西南至民生崎下,南迤湖心村以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少林寺·附一东禅少林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东湖》引《闽书》曰:“郡境诸湖,此为最大。唐·贞元(785-804年)中,席相为守,置酒湖上宴游,举秀才欧阳詹为《记》。湖上复有‘二公亭’,亦詹所记。此时湖面可四十顷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泉南著述·闽书》)
东湖亭
东湖亭,致迟在唐·贞元九年(793年)前就存在,建在东湖中一大阜上,系之以桥。
唐·贞元九年泉州刺史席相饯士“东湖亭”
席相,唐·安定人。贞元七年(791年)以河东令来任泉州刺史,敷教兴文。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登进士第2名(时称“龙虎榜”),未授职即回乡省亲。贞元九年癸酉(793年)七月,首荐于阙下的邑贡生8人将西上京都赴试,席相置酒“东湖亭”饯送之,邀欧阳詹与因直言忤唐德宗而贬为泉州别驾的宰相姜公辅作陪,且有丝竹匏桐以娱之。席间,各献华章,观者如市,泉人以为盛事。欧阳詹为作《东湖亭序》。
从此,席相每在东湖亭宴送赴京应试的贡士,以为常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席相、欧阳詹、姜公辅》)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东湖》:“唐·欧阳詹有《东湖宴序》。”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东湖亭》:
“东湖亭,在晋江县。
《舆地纪胜》:唐守席相宴赴举秀才于此,欧阳詹为《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东湖亭》载:“东湖亭,唐·刺史席相宴赴举秀才于此亭。欧阳詹《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4·政绩志文秩1·唐·刺史·席相》:“癸酉岁(贞元九年,793年),詹与邑贡生八人将西上,相以乡饮礼饯送之。更设宴东湖亭,修宾主礼,款洽备至。一时老幼来窥,尽室盈岐,闾里之士,皆以为荣,竞劝于学。”
欧阳詹《东湖亭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东湖亭》收录“欧阳詹《东湖亭序》”全文,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1051卷·泉州府部汇考7·泉州府部艺文1》以“《泉州宴赴举于东湖序》(前人)”、清·康熙《南安县志·第17卷·艺文志1·序》、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序》亦以“席使君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序(唐·欧阳詹)”收录,文字略有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东湖亭》“欧阳詹《东湖亭序》”文曰:
“贡士有宴,我牧席公(席相)新礼也。
贞元癸酉岁(贞元九年,793年),邑有秀士八人,公将首荐(“首荐”:《方舆汇编职方典》、康熙和民国《南安志》作“荐之”)于阙下。古者相觌相祖(“相觌相祖”:指人相见与相别),有享有宴。享以昭恭俭,宴以示慈惠。二典为用,鲜或克兼。诸侯升俊造于天子,遣之日,惟行乡饮酒之礼,则享礼(“享礼”:康熙和民国《南安志》作“飨礼”)也,胾肉元酒(“元酒”:康熙和民国《南安志》作“玄酒”),莫饮莫食。公念肉不使食,则仁不下浃;酒不使饮,则欢不上交。方欲激邦俗于浇漓(“浇漓”:浮薄不厚。《方舆汇编职方典》作“淳醨”,同“淳漓”,多指风俗的淳厚与浇薄),致民人(《方舆汇编职方典》作“王人”)于德行,而贤者仁未伊浃,才者欢未我交,其若蚩蚩(“蚩蚩”:敦厚貌,一说无知貌)何?
秋七月(“秋七月”:民国《南安志》作“秋八月”),与八人者乡饮酒之礼既修,乃加之以宴。餚移已膳,醴出家醖(“醖”:酒;酿酒),求丝桐匏竹以将之,选华轩胜景以光之。
后一日,遂(“遂”:康熙《南安志》作“复”,民国《南安志》作“又”)有东湖亭之会。公削桑梓之礼,执宾主之仪,揖让升堂,雍容就筵。乐遍作而性情(康熙《南安志》无“性”字,民国《南安志》无“情”字)不流,爵无算而仪型(康熙和民国《南安志》无“型”字)有肃,锵锵(“锵锵”:康熙和民国《南安志》作“跄跄”。走路有威仪的样子)焉,济济(“济济”:整齐雄美,有威仪的样子)焉。于是老幼来窥(“窥”:民国《南安志》作“观”),尽室盈歧(“岐”:道路)。非其亲懿,则其闾里,皆内讼(“内讼”:由内心对自己进行自我审判)而誓迁善焉(《方舆汇编职方典》作“而选善焉”)。
呜呼(《方舆汇编职方典》作“于戏”)!行其教不必耳提而口授,移其风不必门扇而户吹。公斯宴,则风移教行其间矣,真尽心竭诚(“诚”:民国《南安志》作“力”),奉(“奉”:康熙和民国《南安志》作“致”)主化民之宰也。
烟景未暮,酒德俱饱,有逡巡避位而言曰:‘夫诗者,所以(“所以”《方舆汇编职方典》作“有以”)美盛德之形容。君侯因片善附小,能回一邑之心,成一邑之行,而(康熙和民国《南安志》无“而”字)昭吾人恭俭于嘉享(“嘉享”:谓祭祀时神灵歆享。康熙《南安志》作“嘉飨”),示吾人慈惠于清宴。回人心,成人行,周(周公)、孔(孔子)之才也;昭恭俭,示慈惠,管(管子,管仲)、晏(晏子)之贤也。不有歌咏,其如六义(“六义”:《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何?’
是日,人有甘棠頖宫之什,客有天水姜阅、河东裴参和、颖川陈诩、邑人济阳蔡沼佐赞盛事,亦献雅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沼》)
小子公之甿(“甿”同“氓”),幸鼓微声先八人者鸣,俸豆伺彻,时在公之侧,睹众君子之作,遂从卜商(《方舆汇编职方典》作“遂作十商”)之后,书其旨,为首序(康熙《南安志》、《方舆汇编职方典》无“为首序”3字)。”
(民国《南安县志》无“是日……为首序”文字。)
二公亭
为席相、姜公辅二公而建
“二公亭”建于东湖另一奇阜上。
席相与姜公辅常游东湖,得一奇阜,有意建亭。贞元九年(793年),邑人感二公之德,即二公钟赏之阜,请之于县,得构巨亭,3日成之,二公莫知。因“地为二公而见,亭从二公而建”,遂号为“二公亭”;同年三月二十五日,欧阳詹为撰《二公亭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二公亭》:“二公亭,在东湖大阜中。郡人为唐·刺史席相、别驾姜公辅构。欧阳詹记。”
欧阳詹《二公亭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二公亭》收录“欧阳詹《二公亭记》”。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1051卷·泉州府部汇考7·泉州府部艺文1》亦以“《泉州二公亭记》(欧阳詹)”收录。
文曰:
“胜屋曰亭,优为之名也。
古者,创栋宇才御风雨,从时适体,未尽其要,则夏寝冬室、春台秋户,寒暑酷受,不能自减。
降(《方舆汇编》无“降”字)及中古,乃有楼观台榭,异于平居,所以便春夏而陶堙郁也。楼则重构,功用倍也;观亦再成,勤劳厚也。台烦版筑,榭加栏槛,畅耳目,达神气,就则就矣,量其材力,实犹有蠹。
近代袭古增妙者更作为亭。亭也者,藉之于人,则与楼观台榭同;制之于人,则与楼观台榭异(《方舆汇编》作“殊”字)。无重构再成之縻费,加版筑栏槛之可处,事约而用博,贤人君子多建之。其建之(《方舆汇编》无“其建之”3字),皆选于胜境。
今年暮春月,邦牧安定席公(席相),别驾置同正(“置同正”:《方舆汇编》作“置同正员”)、前相国(《方舆汇编》无“前相国”3字)天水姜公(姜公辅),念兹邦川逼溟渤,山连苍梧,炎氛时回,湿云多来,又日临胃次,斗建辰位,和气将徂,畏景方至。《月令》云:‘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方舆汇编》作“可以居高明”),盖谓是月。’况地理卑庳(“庳”:《方舆汇编》作“埤”),而不择爽垲以荡夫污廅乎?
因问风俗,相原隰郭东里,所共得奇阜,高不至崇,卑不至夷,形势广袤,四隅若一。含之以澄湖万顷,揖之以危峰千岭。点圆水之心,当奔崖(“奔崖”:《方舆汇编》作“奔腾”)之前,如镜之钮,状(《方舆汇编》无“状”字)鳌之首。二公止旌舆以回睇,假渔舟而上陟。幕烟茵草,翫怿移日,心谋意筹,有建亭之算,而未之言也。
二公既归,邑人踵公游于斯者如市,登中隆,观媚丽,前来后至,异口同辞曰(《方舆汇编》无“曰”字):‘(此处《方舆汇编》多一“昔”字)汉帝不曰:百姓安其田里而无愁怨之声者,其由良二千石乎?是谓政平教成、时和境清(《方舆汇编》无“时和境清”4字),使俗泰而民以宁者也。《虞书》不曰: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是谓翼帝藩皇,调阴序阳(《方舆汇编》作“调阳序阴”),使物阜而民以昌者也。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宁;姜公昔岁之弼谐,吾徒是以昌。且以之宁,又以之昌,恺弟君子也?《诗》云:‘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二公(《方舆汇编》多一“者”字),真吾父母矣。兹阜二公攸选,尚而加爱,务休讼简,必复斯至,上露下芜,忍令父母憩之乎?’
遂偕发,为公就亭之(此句《方舆汇编》作“言为公就亭之功”),如墙而前,陈诚于县尹。县尹允其请而为之办。
方经蹠等周(《方舆汇编》无“等周”2字),环当上顶,诫奢训简,以授子来。于是家有余粮(《方舆汇编》作“余力”)、圃有余木,或掬一抔土焉,或翦一枝材焉,一心百身,蠭(同“蜂”)还蚁往。蓁莽可去以自薙,瓦甓无陉而奔萃。一之日斤斧之功毕,二之日圬塓(《方舆汇编》作“圬墁”)之佣息,再晨而成,二公莫知。
层梁亘以中豁,飞甍翼而四翥。东西南北,方不殊致。糊白坟以呈素,雘頳壤而垂绘。通以虹桥,缀以绮树,华而非侈,俭而不陋。烟水交浮,岩峦叠廻。精舍奉其旁达,都城企其遐际。容影光彩,摇漪入澜(《方舆汇编》作“漪入澜澄”),指朱轩于潭底,阅云岑乎波里。爌潢油演,如飞若动。又钓人飘摇(《方舆汇编》作“飘飖”)于左右,游禽出没乎前后。一眄一睐,千趣万态。税息之者,若在蓬壶方丈之上。二公重清旷于旧赏,纳忠恳乎群庶。寻幽探异常于斯,劳宾祖客常于斯,加以平畴间辟,通途在下,可以亲耕耨,可以采讴谣。作一亭而众美具。
噫!天造兹阜,其固与人为亭欤?不然何不远郛郭而博敞诡秀之。若此非常之地,意待非常之人。故越千万祀而至二公方觌也。
邑人想之,复言曰:‘事无隐义,物有正名。地为二公而见,亭从二公而建。斯亭也,可署曰「二公亭」。’虽蒭荛之云中,实有谓二公不忽,遂以为号。
小子艺忝于文,曾观光上国。去之日,历越游吴;归之辰,逾荆泛汉。会稽之兰亭,姑苏之华亭,襄阳岘首,豫章湖中,皆古今称为佳境。或栋宇犹在,或基址未没,山川物象,遍得而览。方之于此,远有慙德。懿哉!
二公智周德厚,卜地如此,感民若彼,詹非饰说(《方舆汇编》作“俱非饰说”),入吾邑者、升吾亭者知之。
古之制器物、造宫室,咸有铭颂以昭其义;斯亭也,岂无效古(《方舆汇编》作“敩古”)而为之章句者。小子薄劣,不敢议其事,粗述其旨,姑为之记,兼借二公之名于记左(《方舆汇编》作“纪于左”)以为邦荣。在位元寮(《方舆汇编》作“宾僚”),亦以次序从公而列。
贞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记。”
“东湖亭”与“二公亭”为两亭辩
《闽书》及府、县《志》历来认为,“东湖亭”和“二公亭”是两个亭子,“东湖亭”建在席相刺泉之前,“二公亭”建在席相刺泉之时。
然而,“东湖亭”常与“二公亭”混为一谈。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晋江县·东湖亭》:“东湖亭,在东湖中。唐·刺史席相、别驾姜公辅得奇阜,因构其上,郡人呼为‘二公亭’。相尝宴赴举秀才于此,欧阳詹为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东湖亭》最有代表性:“‘东湖亭’即‘二公亭’,非有二也。盖是亭成于贞元九年三月,席公即于是年秋七月宴。詹此亭序所云:癸酉岁即九年也。若先有‘东湖亭’,何必别构‘二公亭’乎?《闽书》及府、县《志》皆作两亭者,误。”
这个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一是因为两亭的建造过程清楚,二是欧阳詹在一年之中分别作有《东湖亭序》和《二公亭记》,三是在东湖为什么就不能建两座亭子呢!
唐·乾符建“福远庙”
古人凡潮水所及之臣浸,均按例建龙王庙主禳之,故东湖之东岸(后称东塘头),唐·乾符(874—879年)间建有一“龙王庙”,面南,遥对龙须沟,以司其潮之出纳。该庙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重修,绍兴十一年(1141年)赐名“福远庙”,其旁植榕,于今为改。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福远庙》:
“福远庙:在三十八都城东东湖。唐·乾符间建,宋·绍兴八年修,十一年赐额‘福远’。
《闽书抄》:‘福远庙,龙神也。唐·乾符中,僧大员筑室东湖,时有白龙出没湖中,因立庙。宋·绍兴中,郡守赵意诚、傅公直祷雨有应。’”
唐、五代辟园
唐时东湖既属郊园,又是水国,湖水盛旺,一向清澈。其含远山,吞浯江,朴而雅,为广大泉人游览胜地,官盖、缙绅、士子、商贾之迎送、聚契,多会于此。春秋佳日,游屐甚众。
至五代末,则连“崇福寺”一带之水亦已退尽,陈洪进得扩建“崇福寺”于松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泉州寺庙·崇福寺》)
北宋:植荷、置客舍
大约从北宋起,“东湖”即广植莲荷,并置客舍。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晋江人、进士苏随《东湖纪梦》诗云:
“梦乘鸾凤到仙家,侍女风流魏月华。琥珀盏斟千岁酒,琉璃瓶种四时花。
金函藏篆文刊玉,石刻题名箓点砂。一枕北窗初睡觉,日移门外柳阴斜。”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随》)
南宋·绍兴黄公度诗
黄公度,南宋·莆田人,绍兴八年(1138年)状元,同年授泉州府推官,绍兴十二年(1142年)秋离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公度》)
时黄公度赋有《宴二公亭》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二公亭》收录,曰:
“百年遗址俯郊坰,十里苍波带古亭。隔岸楼台春去远,满湖烟雨酒微醒。
苔碑缺落庭松老,野鹤去来汀草青。风物不殊天竺路,扁舟髣髴旧曾经。”
南宋·乾道王十朋题咏
自唐至南宋,“东湖”湖水盛旺,水深源大,历经数百年而不淤。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知泉州,乾道五年(1169年)冬卸任,翌年春离开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时王十朋赋有题咏东湖的诗若干首。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二公亭》收录3首,曰:
“《东湖》:
‘微凉散梅润,浓绿敷桐阴。送客出东郊,驾言事幽寻。
湖光照我眼,荷香清我襟。平畴入远望,岁有其自今。
牛眠种已毕,蛤吠苗初新。古亭怀二公,遥望罗千岑。
邂逅得良友,欣然契予心。乔松喜客来,凤枝出清音。
手持荷叶杯,共对莲花斟。东湖异西湖,有诗不妨吟。’
《东湖二公亭之二》:
‘?二公亭?插芰荷闲,绿盖红妆四面环。若把西湖比西子,?东湖?自合比东山。’(注:东山:浙江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保王安原隐居处。)
《次韻知宗游‘二公亭’》:
‘前日同登?二公亭?,清源入望清更清。宗英载酒挟两客,破暑共作城东行。
?东湖?未到闻人说,香有荷花如郑隰。社中未为三笑游,亭上姑寻?二公?迹。
衔杯适意论交情,江山照眼增双明。聊效韩公文字饮,奚用鼎沸笙篁声。’”
南宋·庆元六年刘颖开浚东湖
由于陆地持续上升,东湖湖底淤泥局部露出水面。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刘颖知泉州;次年,刘颖鸠资,付给15禅寺钱米,令募工疏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颖》)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东湖》:“宋·庆元六年,郡守刘颖浚之,积土湖中为四山,置斗门四;于西南隅引为‘放生池’,岁久侵废。”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东湖》:“《府志》:……宋·庆元六年,郡守剼颍浚之,积土湖中为四山,置斗门四于西南隅,引为‘放生池’,岁久浸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东湖》引“隆庆《府志》”曰:
“宋·庆元六年春,守刘颖以钱米畀十五禅寺,使募工开浚一万四千七百七十五丈,冬复开浚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丈有奇。每丈各深四尺,积其土为四山。
西南隅置陡门四,所以通潮。因以为‘放生池’,作亭其上,曰‘恩波’,为集拜之所。
复徙‘宝胜’废院额,创东湖‘放生祝圣宝胜禅院’,合五院课入以益之,俾专主其事,且司湖之启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4·政绩志文秩1·宋·知州事·刘颖》:“刘颖,庆元五年以中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知泉州。以钱米畀十五禅寺,使募工开浚‘东湖’,助以壮城之卒,因以为‘放生池’,凡二万九千余丈。”
刘颖开浚东湖,使水深保持4尺,周29000余丈,积其土于历年浮出洲渚之上,成大小不一的4座土山。4土山各筑一亭。明《永乐大典》载:“四亭为‘丰泽’、‘湖光’、‘聚星’、‘绿野’,今皆废。”而《泉州府志》只提刘颖建“恩波亭”及“祝圣禅院”,又建四斗门(闸门)于湖之西南岸。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恩波亭》:“恩波亭,宋·庆元六年,守刘颖浚东湖,置陡斗,因以为‘放生池’,作亭其上。今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祝圣禅院》:“祝圣禅院,在仁风门外‘东湖’上。宋·庆元(1195—1200年)间,郡守刘颖建。以湖为‘放生池’,构亭其土,额曰‘恩波’,今废。”
现代陈允敦先生推测:“上称‘四山’之中,有原‘东湖亭’及‘二公亭’所在者,该二山只是堆土加大,其时新堆者应系‘圣山’及‘晋表’二山(山名皆后称者)。尤其是‘圣山’居湖之中央,堆得最大,《府志》称‘刘颖求石于建平(即今南平),访湖石于世家’,故于其上创建‘祝圣禅院’,规模宏丽,为该湖游览胜所。”即所谓“湖中突起而韶秀者庙岛也”。
古时每岁为祝帝寿,例须放生,即鸠资购鱼鳖等水族投入湖中,使其自由生长,严禁捕捞,此举原已逐岁行之于“浮桥”(笋江桥)。奈“浮桥”距城远,难以管理,今已建寺于湖中,遂将“斯举移于此湖,并度僧于寺以司之”,“合五院课入以益之”。于是将“圣山岛”及“祝圣禅院”加意修饰,前添敞卷,后缀余轩,旁建僧舍,门外挂联云:“仁心为质,大德日生”,广植修篁,兼栽榕树,成为消暑胜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笋江桥》)
“东湖”经刘颖疏浚后,湖水顺利进湖,藉4座斗门控制,终年水位咸宜,既利放生,又资灌溉。每有游人供献花种及木苗,如腊梅、紫薇、芭蕉、南天竹等,寺僧因宜而分植于四岛,速其园林化。
此后,“东湖”四时烟树弥漫,岛上竹洲花坞,绿荫满目。湖上翠鸟成群,水中锦鳞游泳,夏有青蛙奏鼓,秋有蜩螗歌风,自然声色兼具。倚岸植莲,绿环洲渚,红艳半塘,凉风送晚,香气袭人。
南宋·淳佑三年颜颐仲疏浚东湖
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郡守颜颐仲再次疏浚东湖。东湖周广5万余丈,积其土为“大山”、“竹仔山”、“白皮仔山”3山,合南宋·庆元五年所积4山俗称“七星墩”,后即改称东湖为“七星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颐仲》
《永乐大典》称,三山皆置亭,曰“胜概”,曰“含虚”,曰“澄碧”。亭旁山周,各植篆竹,与原四岛合称为“七星墩”,东湖也因此别称“星湖”。“东西相望,前后相续,组成七星伴月之东湖胜景。”岛皆重缀綺树,且增构二虹桥(似是重修连接湖心与斗埔间之“氵高祐桥”及东塘山已废之唐古桥)。“复修丰泽斗门,置僧司之。”各岛重加绿化,铺石径,构回廊,“游人出没于竹丛蕉荫间,华而不移。”“不久诸亭皆坏,惟剩‘含虚’一亭,充颜公生祠,改称‘涵虚’。”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东湖》:“淳祐三年,守颜颐仲复浚,又积土湖中为三山,郡人因名湖曰‘七星湖’。后复废。”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东湖》:
“《府志》:……淳祐三年郡守顔頣仲复浚,又积土湖中为三山,俗名曰‘七里墩’。
明初分为上、下二塘,中有岸为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东湖》引隆庆《府志》曰:
“岁久浸废,豪民势家窥请为田。
淳祐三年,守颜颐仲接故牍仍畀寺僧浚之,始于附郭,不足则均之旁近,以及□外。各视产高下,率以产几千,赋役七丈,使集佣夫,官售其直。凡浚五万五千余丈,又积其土为三山,中造二桥,复丰泽陡门,置水利局,僧司之。
明初分为上、下二塘,塘中有岸为界,在水漈、田庵之间。上塘属三十九(“九”,旧作“七”,非。)都,课米一十九石;下塘属三十七(“七”,旧作“八”,亦误。)都,课米一十四石。塘内仅出鱼荷,依界采捕输课,犹未免有赔貱之累。”
“中有‘七星墩’,即宋·庆元所积四山、淳祐所积三山也。”
有宋一代,东湖臻于全盛。
元代缺乏记录。
明初
明初另成一“方湖”
圣山岛以北,因早期深度较大,明初“东湖”另成一潭,称“方湖”,俗呼“布袋潭”。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东湖》:“又相近有‘方湖’,深四丈,广二百八十丈。”
新中国成立前,“方湖”尚留遗迹,今已被填为平田。
洪武初泉州卫指挥李山辟“小东门”对东湖
明·洪武(1368—1398年)初,泉州卫指挥李山增高泉州罗城,同时又于“仁风门”、“通淮门”之间增辟“小东门”。时泉州罗城状如鲤鱼,俗称“鲤鱼城”,小东门即“鲤鱼嘴”,直对东湖,堪舆家称“鲤鱼吐泡”、“鲤鱼吐珠”。不过,小东门点缀风水而已,实际意义不大,故又俗称“半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罗城·泉州新罗城—“鲤城”》)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
“明·洪武初,(泉州卫)指挥李山复增高五尺,基广俱二丈四尺,凡内外皆甃以石……合全城观之,状如鲤。又于‘仁风’、‘通淮’之间,辟‘小东门’。
《闽书》云:(小东门)门直东湖之嘴,早日初升,湖光潋艳,如鱼饮湖水者然,因号为‘鲤鱼城’。后门塞楼废。”
明·嘉靖“万婆湖”的传说
万婆湖也称“万家湖”。明·《天下一统志》引“李谊《二仓记》”载:“城之东隅有‘万家湖’者,渺弥十里。”
传说明·嘉靖(1522—1566年)间,倭寇进犯泉州,在东湖畔,见一老妪打草鞋,鞋长三四尺,觉得很奇怪,便问这鞋是给谁穿的?老妪手指东门城头回答,给吾儿穿的。倭寇往城头一看,只见一壮汉背靠城楼,脚伸城下,吓得仓皇逃遁。老妪姓万,人称万氏妈。后来,东湖也称“万家湖”。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东湖》:“一名‘万婆湖’。有‘万婆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万氏妈宫》)
明·正德至万历东湖题赋
陈琛《东湖八咏》
明·陈琛(1477—1545年)有《东湖八咏》,今录5首:
“泛舟:‘莲塘有草两岸清,天地无风一水平。自在小舟吾自乐,耳亦鼓吹任蛙鸣。’
钓鱼亭:‘袖有丝纶不可量,从教鱼子乐洋洋。乘槎直欲到东海,钓取鲲鲸万丈长。’
柳堤:‘杨柳堤头乱絮飞,沉吟春意澹忘归。夜深踏遍天心月,又有风来面上吹。’
莲塘:‘长日炎炎正午天,万花无复敢争妍。小凫净拭亭亭立,不是濂溪亦爱莲。’
百花庄:‘万紫千红春满园,小车花外喜睛喧。闲将物理观皇极,一度花开是一元。’”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
庄一俊《过东湖莲花犹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东湖亭》收录明·嘉靖(1522—1566年)间庄一俊《过东湖莲花犹开》诗:
“来往东湖半里程,田家几处不知名。客惊落叶城中下,人在荷花水上行。
八月风光翻夏赏,一年景象报秋成。登临不觉停骖久,好听前村长笛声。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
黄凤翔《东湖重泛》
明·黄凤翔(1538—1614年)《东湖重泛》诗:
“重携杯酒泛晴湖,水送西风病欲苏。倚艇芳莲疑旧识,穿花野鸟狎相呼。
数声短笛千山暮,一棹寒灯万壑孤。对月已成秋兴赋,何如张翰意莼鲈。”
【注:“张翰意莼鲈”:张翰,晋代吴郡人,仕齐王冏为大司马东曹掾。因秋风起,思故乡莼菜、鲈鱼,即命驾归。】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明·万历境况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东湖》:
“万历《府志》:下(旧作“上”,非。)塘水由七里(“里”,乾隆府志作“星”,误。)坑来,俗呼“洗脚坑”是也。(“洗脚”,《县志》作“洗嘉”,误。)上(旧作“下”,非。)塘水由尚书塘来,二水俱从清源山诸坑而下。南有二陡门,左名龙须涵,右名郊水涵,俱通溪潮,遇旱则开陡门以放溪潮入塘,灌溉湖心、水漈(府县志皆作“钞溪”,误。)等洋田。
此湖有灌田之利,有纳课之害,乃势家豪民忍于填垦,是诚何心!
(按:
此条诸《志》之字多误。
隆、历《府志》“三十九”都作“三十七”,“三十七”都作“三十八”;
万历《府志》“下塘”作“上塘”;“上塘”作“下塘”;
乾隆《府志》“七里坑”作“七星坑”;
《县志》“洗脚坑”作“洗嘉坑”,又皆以“水漈”作“钞坑”。
此等均涉影响。
《府志》“七星坑”缘“七星墩”而误;实“七里坑”水下流,乃经“七星墩”也。
《县志》“洗嘉”缘土音“洗脚”而误,俗腔“脚”近“嘉”,然实又是“世家坑”,所云“洗脚”已是“世家”之讹,更作“洗嘉”,直无谓矣。)”
明·天启五年重浚东湖
泉州郡守沈翘楚重浚
岁月推移,湖床继续不断上升,加以浜湖巨户占湖为田之风益炽,大量侵占沿岸浅底,围堰造田,致令湖面大缩,加以滥捕水族,东湖逐渐沦为小泽,放生亦徒俱空名。
当时湖水仅拥2源:西来者集“清源山”南麓涧泉,先注入仁风街北之“尚书塘”,溢出之水量较多而落差亦较大,注入湖之西部(时呼“西塘”),使该塘深度持稳,有淤皆往东移;东来涧水经象坑大桥入于“东塘”,量小势弱,冲刷乏力,遂使“东塘”水面日缩,小量淤积则向西移。两淤皆汇于湖的中部,构成一南北走向长堤,北接“圣山”(即庙岛),南连“月岛”(亦名“斗心”),堤之中部自留一涵,以充东水西泄之口。
明·天启五年(1625年),东湖淤塞严重,泉州郡守沈翘楚重浚东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沈翘楚》)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东湖》:“明·天启五年重浚。”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东湖》:“《府志》:……天启五年重浚。”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东湖》:“明·天启五年,守沈翘楚重浚,何乔远为建‘揽古亭’其上,并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揽古亭》:“揽古亭,明·何乔远为天启五年守沈翘楚重浚东湖建。乔远为记。今废。”
为控制水位及卸泄淤泥,曾重新调整南岸四斗门[龙湫涵、六斗门(后改称者,湖心与水氵祭间之堤)、东沟涵]的高度,于是湖水重见清碧。
郡守沈翘楚又筑“宾客庐”及“宿候所”于湖上,并建“揽古亭”于凤亭山(“二公亭”废址)上。东湖粉饰一新,地方志有“亦比溱洧,悦我士女”,“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之颂。郡中士庶之饮宴、团拜及劳宾、迓客者,多会于此。酒罢,或相与畅游东湖,或彼此携手登岸,折柳赠别。
东湖东南岸葭苇丛生,青苍一片,虽较边远,游人罕至,但蓣天苇地,冬至而葭白四飞,胜似柳絮因风,也为七岛生色不浅。西北两岸距城较近,游人较多,寺僧密集栽垂柳,夹植芙蓉,花时红绿相间,映带之远,西南起水氵祭,东北至象坑,翠柳婀娜。加以宋代起遍植榕树,“万婆庙”、“福远庙”及东禅少林胜迹周近皆已苍劲挺拔,绿荫蔽门。
其时后渚港运畅通,海外琛贡或官商进奉,进口物常有珍禽奇兽,其轻细者如鹦鹉、猕猴之属,皆迳输入城,转呈京师。至于体大量重者,则暂存近郊,设栅栏以供寄畜。湖东北岸,昔为后渚、浔美及乌屿诸大码头入城之要冲,故于其山坡设养牲所。曾有犀象之寄存,但次数固少,麋鹿等则不断有托养者(直至清·水师提督孙开华尚以多余之猴、鹿集养于此),故称“鹿园”。此园虽不正式对外开放,毋如游人抵此,常设法一览为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鹿园》)
象坑桥西,仁风西畔濒湖处,建有巨型庙宇“少林寺”(即南少林寺),游客亦多顺便瞻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少林寺》)
何乔远《东湖浚湖记》
何乔远为作《东湖浚湖记》。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东湖》收录,曰:
“泉之东湖,在古最钜。其时人民错莫于武荣山(南安丰州)之下,湖之延袤,北距北山(清源山),南距海,东距山,西距今郡城之‘行春门’[原名“通淮门”,嘉靖卅七年(1558年)改]。《汉书》闽越王保‘泉山’大泽中,是其处也。其后郡阁之、庐舍之、田畴之、坟墓之,历岁悬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罗城·泉州新罗城(鲤城)·明屡朝相继修葺·天顺后屡朝复相继修葺》)
今之‘东湖’,坳堂杯水而已,而庐舍之、坟墓之、田畴之,尚未有已也。
北山(清源山)之石叵(中“口”改“垂”字)仄(下“人”改“義”字)魏邕,湖水潢漾,以映以荡,则无有回禄祝融之虞;原田则水可车可戽,岁是以收。离坎之会,文明兴焉。设涵置闸,启闭通海,古之法也。猫人之眉目轩张,血脉流畅,则无札瘥疵疠,和阜嘉生,岂不美欤!
宋四百年,泉州浚湖(“湖”,原误作“河”。据乾隆《晋江县志》改),太守二人而已。其一曰刘公颖,其一曰颜公颐仲。二公浚湖,封泥(“泥”,原误作“源”。据乾隆《晋江县志》改)为山,凡七培(左“土”改“山”)嵝。刘公四之,颜公三之,名‘七星’矣。余未闻也。
去今七百有余岁,乃有沈公。公始来泉,见湖之美,徙宾客庐宿候馆作新于湖上。自冬徂春,湖则大早,块不可破。公出私钱谓予曰:‘吾将遵海而南,放乎七星,用洒其厓,以滋灌溉。谁与我共此?’
予曰:‘古卿大夫与先生谋宾介(原缺“宾介”二字,据乾隆《晋江县志》补)焉,至于息正息介,徵否惟所欲。夫子欲之,则远请从。’
于是为公大召役卒,一月而竣。举其阏土,联湖为堤,比于斗柄,毋置岸傍,生田畴心。堤下桥之,堤上亭之,亦拟溱洧,悦我士女。公不督鄙,谓可图事。余于是为公作亭记之。昔在唐·贞元,邦牧席公、姜公来游斯湖,俯察遐观,欧阳四门(四门博士欧阳詹)名亭,载厥盛事。碑堙文存,为重刻之,以与记公之碑参伍并峙。
予于是告于邦人曰:‘史白之渠,由来尚矣。召信臣汉家循吏,亦惟与水相出入。白井、苏堤,本以兴利,名胜随焉。白不云乎?如法蓄泄,濒湖千顷可无凶岁。苏不云乎?失今不治,葑无湖也。沈公浚湖,水气通矣,火患熄矣,原田每矣,文明兴矣,血脉畅矣,眉目轩矣。《书》载六府,水火居二。民于水火,恶其有余,又恶不足也。圣王治天下,能使菽粟如水火。公兹浚湖,水火菽粟哉!美哉禹功,江淮河汉而已乎?献浍沟洫,何巨何纤?然则有土地民社之君子,不在颛簿书徵,发期会间,明也。公为政大不胜书,在湖言湖。’
(按:此条当与下‘尚书塘’参看,然今日填垦更甚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尚书塘》)
1991年辟为“东湖公园”
清及民国近300年,“东湖”湖水无疏浚,逐渐淤塞,景物日非;又豪强侵吞,筑庐营墓或辟田畴,东湖胜景不复存在。
1991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动工重建东湖,辟为“东湖公园”,耗资人民币2000多万元,1994年春节基本竣工正式开放。因福厦公路穿过东湖原址,故复建规模不及其半。
重建的东湖公园为综合性公园,总面积308亩,其中水域115亩。以中心湖水体为核心,环湖建了人文主景——“星湖荷香”(中轴线)、“祈风阁”(至高点),并建“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揽古亭”、“波恩亭”等,建桥7座,还建了儿童乐园、游船码头、双舟朝阳。同时根据各个景点的人文景观,创作了“百鲤广场”、“石泉松屏”、“星湖草坪”、“荷里飘香”、“刺桐瑞林”、“东湖鲤泉”等16个植物景观、园林小品和草坪,营造12处景点山石,铺设形式各异的林间路9490.03平方米, 园内绿化覆盖面占全园85%以上,铺植草皮6.5万平方米,以本地树种为主,种植各种树木近2万株,各类花卉灌木近4.5万株,为提供公园四季不同时期绿化美化环境所需花木、苗木,还建了花木苗木基地3.5亩。
重建的“二公亭”在西大门跨龙门桥处。亭柱有2联:
“甲第破天荒,永怀姜、席二公德;人文夸海国,迈步关山万里程。”
“凭眺湖山烟霭外,笑谈今古画图中。”
1998年,“东湖公园”入选百家中国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