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守御千户所”

  守御崇武千户所城
     [惠安县崇武镇崇武半岛南端(古惠安县廿七都)]
     ——崇武地理形势(地形地势。山峰。沙湾。岛屿、海景。)
     ——北宋·太平兴国置崇武乡守节里。
     ——北宋·元丰
二年置小兜巡检寨。
     ——元改小兜巡检司。
     ——明·洪武置崇武千户所并建城(周德兴经略海防。崇武所城。崇武千户所机构设置。后屡修葺。附:西门楼。)
     ——大岞捍寨。
     ——抗倭与战事(永乐廿二年。嘉靖廿四年。嘉靖廿八年。嘉靖卅七年。嘉靖卅八年。嘉靖卅九年。嘉靖四十二年。嘉靖四十三年。隆庆元年。隆庆三年。万历元年。明末清初。)
     ——人文(概述。龙喉吼烟。海门深处。靖海云峰。)。
     ——诗词拾遗。

  守御福全千户所城
     [古晋江县十五都大氵晋村(今晋江市东南金井镇福全村、溜江村)]
     ——沿革(明·洪武廿年设福全千户所并建城。明、清屡有修筑。近现代废毁。)
     ——城池规制。
     ——兵备(机构设置。巡视警戒范围)
     ——地貌。
     ——“十三境、十七庙”。
     ——战事。
     ——人文渊薮。
     ——元龙山石刻。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吊福全城遗址》和现代·陈泗东按。

  守御金门千户所城
     [金门城,金门旧城。古同安县十九都浯州屿(今金门县)西南高地上。]
     ——备海要地。
     ——明·洪武廿年始建“金门千户所”城。
     ——明·永乐十五年增建。
     ——明·正统八年增筑各门敌台。
     ——所城原规制。
     ——金门千户所机构设置。
     ——明·嘉靖十四年俞大猷守御金门。
     ——明·万历廿七年金门城毁废。
     ——清·顺治七年为郑成功抗清复明基地。
     ——顺治十四年清廷裁撤金门千户所驻军建制。
     ——康熙二年十二月清军堕金门城。
     ——康熙十九年清军再克金门,总兵陈龙重修城墙,并设总镇署驻扎。
     ——康熙廿一年迁总镇署至后浦,金门所城渐废。
     ——现代。

  守御中左千户所城

     [中左所城,厦门城。古同安县城西南五十里廿三都嘉禾屿厦门海滨(今厦门岛西南部、厦门市思明区新华路)]
     ——沿革(明·洪武始筑城。始称厦门。明·永乐、正统不时修筑。明·景泰浯屿水寨迁驻“中左所”。明·嘉靖官军败贼于白石头澳。明·隆庆设浯铜游兵。明·万历福建南路参将移驻“中左所”。明·天启击退红夷侵犯。南明·永历改为思明州。清代屡废屡修。民国大部拆除。现代。)。
     ——所城规制。
     ——中左所职官和机构设置。
     ——明·天启初添设泉南游击于中左所。
     ——清·顺治十四年裁撤中左所编制。

     ——历史遗迹。
  守御高浦千户所城

     [高浦城。古同安县西南十四都(今厦门市集美区杏林街道高浦社区)。]
     ——地理形势。
     ——沿革(明·洪武始建城。明·永乐增高城垣。明·正统八年增筑四门敌台。明·正统十四年高浦之战。明·万历增筑“外台”。清初城毁。)
     ——所城规制。
     ——高浦千户所机构设置。
     ——乡贤。
     ——现状。

守御崇武千户所城

  守御崇武千户所城,位于惠安县崇武镇崇武半岛南端(古惠安廿七都),在惠安县城东南70里、泉州郡城东80里。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1个比较完整的史迹。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崇武千户所城》:“崇武千户所城,在惠安县东南二十七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崇武千户所 》:“守御崇武千户所,在惠安县南七十里,西去府城八十里。”“属永宁卫。”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崇武所城》:“崇武所城,在恵安县东南四十里,为海道入州界首。”

  “崇武城墙(明)”1988年1月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地理形势

  地形地势

  崇武地处惠安东南海滨,北屏湄洲湾,南障泉州湾,沧波浩荡,岞山耸峙,地势险要。

  崇武半岛属石蛋地形,地势平缓,面积不及20平方公里的崇武,海岸线却长达28.8公里。狭长的半岛上,遍布着基岩裸露的十几个小山丘。花岗岩山丘延伸入海而成岬角,经潮汐和风雨的长年侵蚀,呈现出一片片质地坚硬的岩群,迭峰垒石,悬崖峭壁,磊落万状。成书于明·嘉靖廿年(1541年)的《崇武所城志·山水》曰,崇武具“龙脉形势”,“金水行龙,其势甚微,而脉甚旺”,“城兜海石当严禁革,勿致凿伤。”

  山峰

  耸立于后海和岞口两大沙滩之间的五峰山,由丰山(原名“蜂山”)、旗山和东山组成,东南1公里为崇武古城,西北濒临大港构成岩岸。

  丰山中为主峰,高55.8米;南为前峰,高49.6米;北称后山,高48米。后山临海高巅处有一3米多高的巨石,棱角分明。基座是圆滑向海倾斜的孤立大石坛,石坛上镌有“险石”2字,似乎摇摇欲坠,其实万钧之力也难推动。

  崇武城坐落的地方是一个莲花穴,城中有海拔近30米高的巨石称莲花峰。

  位于崇武半岛东端,临海耸立“岞山双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岞山》)

  沙湾

  岩群把海岸分割成十几个沙湾,有数百米长的,更多在千米以上。个个潮退一弯新月,浪涌千堆白雪,洁净明丽,各有特色。最突出的是:

  “东澳内湾”:这是崇武最引人注目的沙湾。西连“靖海云峰”,东接“三屿”小岛。北有高34.7米的赤山为屏幛,是明代设墩台的地方。东澳内湾的沙滩,长达3000余米、宽70多米,潮间带坡度较大。

  “西沙银蛇” :西起“高雷倚壁”岩群,朝东横贯崇武港,似一条沙岛把港池隔成两半。“西沙银蛇”长近3000米。北侧为崇武港内港池,南侧是坡度平缓的浅海滩地,远处是万商云集的泉州大海湾,近旁是繁荣热闹的崇武商市区。“西沙湾海滨乐园”经初步建设已于1997年开始运行。

  “后海沙湾”: 其面对的海湾因在城的北方而称“后海”,地图标为“大港”,可惜它一直不成港而只是个湾。“后海沙滩”西起蜈蚣山岩群,东至港乾村前,长3000余米。潮间带坡度平缓,夏季更是平似明镜。

  “岞口沙滩”:位于后海湾的西南侧,古时为龙溪的出口处,是大商船也可停泊的海港。如今龙溪早已成为沙地,海港也不存大。长2000余米的一弯沙滩夹于阁仔山和五峰山之间,沿岸是一大片苍郁的防风林带。

  岛屿、海景

  环绕半岛距陆岸不远的海面,散缀着十几个小岛和礁屿,宛如嵌珠镶玉,星罗棋布,形状各异,千姿百态。

  据记载:“崇武大海中,春二、三月常蜃楼海市,如楼阁人马,千形万状,仿佛烟云之中,久之乃散。”

  北宋·太平兴国置崇武乡守节里

  《崇武镇志》载:(崇武)大约在唐代后期出现汉人聚居的村落,先有小兜、大岞,随后又有溪底、峰上。”“现有居民祖先最早入住在宋代中期。”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时分拆此地为崇武乡守节里。明《崇武所城志》:“宋·太平兴国六年置惠安县,分拆此地,名曰崇武乡守节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

  北宋·元丰元丰二年置小兜巡检寨

  崇武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三面临海,西连陆地,地势起自大雾山脉,婉蜒起伏。它夹在湄州湾与泉州湾之间,往北与莆田的南日、湄州互为犄角,往南与晋江的永宁、祥芝互为犄角,东临台湾海峡,近处海域遍布岛屿与礁石,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崇武地处险隘,“捍海疆而控东溟”,是海道入泉州 “界首”,成为海防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置小兜巡检寨,作为东南沿海首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崇武千户所》:“宋·元丰二年,以海寇猖獗,置小兜巡寨,巡徼晋江、同安、南安、惠安四县沿海地。”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崇武所城》:“宋置小兜巡司寨。”

  《惠安县志》

 “宋时曾在此(崇武)设置小兜巡检寨。”

  “宋·元丰二年(1079年)朝廷增派禁军100名防守小兜(即祟武)水寨。

  嘉定十二年(1219年)泉州郡守真德秀在崇武重建营房62间,驻守士兵310名,凿水井五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元改小兜巡检司

  元改小兜巡检寨为小兜巡检司,明初因之。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崇武千户所》:“元仍置巡司。明初因之。”

  《惠安县志》载:“元时改巡检司。”

  明·洪武置崇武千户所并建城

  周德兴经略海防

  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将小兜巡检司移至距此东北一海之隔的小岞,而在原小兜寨置千户所,以“崇尚武备”之意改名“崇武”,隶属永宁卫,并建崇武千户所城。此时惠安设5城,即崇武城、獭窟城、小岞城、黄崎城、峰尾城。从此,祟武所城为惠安五城之一。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崇武所城》:“明·洪武二十年,移巡司于小岞山,改置千户所,于此筑城,周七百三十七丈,门四。”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18·兵制·崇武千户所》:

  “崇武千户所:

  洪武初,倭寇登岸,令民三丁抽一以防之。

  二十年,遣江夏侯周德兴建立沿海城池防倭,编入户籍,遂为定制。”

  当时驻防的军士“十人为队,队有小旗一人;五队则有总旗一人;十队为百户所,有百户一人;十百户为千户所,有正、副千户统之。”

  崇武所城

  崇武所城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垒成。

  据说,崇武古城座落在“三腿蟾蜍”风水穴。蟾蜍的头是北城门外的大石坛,尾巴是南城门外的海门深处岩群,东澳内湾和西沙银蛇海滩是两条后腿,前腿只有1条即“后海沙湾”,另1条缺,或称是隔着五峰山的“岞口沙湾”

  建城后,洪武廿三年(1390年),在崇武城内建千户所仓1座2廒(已废);洪武廿八年(1395年),崇武千户所千户钱忠修葺门楼;永乐二年(1404年),钱忠又在所城西北增建千户所仓5座,贮米以供官军俸粮(已废)。永乐十五年(1417年),朝廷拨款,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墙4尺,增建东西2月城。成为一套较完备的古代战略防御工程体系,明代守丞丁少鹤丁一中)曾有诗句赞道:“孤城三面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崇武千户所城》:

  “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因小兜巡检司旧址而广之。城周围七百三十七丈,城基广一丈三尺,高连女墙二丈一尺;为窝铺二十有六,城四方各辟一门,并建楼其上。

  二十八年,本所千户钱忠因门楼敝坏,重修葺之。

  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旧城四尺,及砌东西二月城,各高二丈五尺。”

  明《崇武所城志》:“祟武千户所……周围七百三十七丈,军房九百八十七间,设军以守之。其城厚一丈五尺,城面即马路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崇武千户所 》:“洪武二十年, 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沿海地方,设立城池,移司于小岞,而置千户所于此。城周四里有奇,后不时修筑。”

  崇武千户所机构设置

  崇武千户所除所本部外,还设有教场、兵营、垾寨、屯田所、烽燧等机构。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41·公署·郡县·泉州府·武职公署》[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

  “崇武千户所,在惠安县东二十七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以小兜巡检司旧址创建。两廊列十百户所。

  教场,在所城东门外。

  营九百八十七间,在本所城中,今仅存七百一十七间。

  垾寨一处,在惠安县东南二十六都青山。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创建。

  屯田:新旧二所共田地七十二顷,计旗军二百四十四名。晋江县一所,在县北四十一都下庄;惠安县一所,在县西北十五都大中。

  烽燧二十二处,俱在惠安县。海头(在六都)、下头(在七都)、后黄、峰尾(上二处在八都)、大山、高山(上二处在九都)、萧山(在十都)、炉头、下朱(上二处在十一都)、后任(在三十四都。上十处俱县东北)、白沙(在县西南十九都)、白崎(在二十三都)、柯山(在二十四都)、獭窟(在二十五都)、大岞、古雷(上二处在二十七都)、赤山(在二十八都)、程埭、小岞(上二处在三十都)、尖山(在三十一都)、青山、马头(上二处在三十二都。已上一十一处俱县东南)。”

  后屡修葺

  其后几百年间,明·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天启(1621—1627年)、崇祯(1628—1644年),以及清·顺治(1644—1661年)、康熙(1662—1722年)、道光(1821—1850年)年间,崇武所城有几次较大的增筑或重修。

  崇武所城最终形成的规模:城墙周长2567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基宽5米、墙高7米;有窝铺26座、城堞1304个、箭窗1300个。四面设城门,内门每扇高3.2米,宽1.3米;前门每扇高2.6米,宽0.9米;东、西、北3座城门相似,各有城门两道,城门上各设烽火台1座;南城门外加设一照墙。城墙上设烽火台、瞭望台,城墙内设2至3层跑马道。城四周还各建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沟;城内的十字大街相接4个城门,城内莲花山制高点还设有瞭望台,城内还建有捍寨、墩台、馆驿、军营、演武厅等。

  由于古城从兴建到后期不断修筑,从泉州府各地征调而来的工匠之多可想而知。在明·万历元年(1573年),崇武地区人口仅有1201人,其中军户420人,而匠户就达285人,占近四分之一。

  清·顺治三年(1646年),崇武所官军编制废除。 清代设水陆汛,重兵把守,有水师哨船守此门户。

  崇武所城自道光廿一年(1841年)最后1次大修后,失修历140多年,损坏颇甚。

  1980年至1987年,分3次进行全面重修。

  附:西门楼

  西门楼,在崇武 古城西城门内。楼与城同时建,岁久倾坏,嘉靖四年(1525年)八月重建,上祀关帝神像。 楼下的瓮城地形开阔,历代很多记载抗倭御寇的碑刻都立于此,其中有明•李恺撰《崇武所侯爱民御寇碑记》、明•庄应祯撰《重建捍寨记》碑刻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恺庄应祯》)

  《崇武所城志•门楼》载:

  (西门)楼同城建,岁久倾坏。嘉靖四年(1525年)八月,掌印会议,以西门路当往来之冲,无楼不成边防,劝捐重建,规模视昔尤壮。近里中鸠众修整,益加华丽。上祀关帝神像,下竖侯爱民御寇石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肜》)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吏部郎来崇,登楼(西门楼)题曰:‘举酒浥南溟,谁将鸣琴歌日;登台瞻北斗,我当缙笏拜天。’”

  大岞捍寨

  大岞捍寨,昔屯兵之所、崇武藩篱,后渐废。

  嘉靖卅九年(1560年)崇武所城一度失守后,当政认识到大岞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千户朱紫贵于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正月初三日在旧址复建大岞捍寨,五月十八日竣工。大岞捍寨内为官厂,周垣四十丈,雉堞若干堵。登台远眺,可察贼艘。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年)八月,庄应祯《重建捍寨记》叙建寨事并为朱紫贵叙功。碑刻立于崇武古城西门楼下瓮城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应祯》)

  碑文曰:

  “崇江在惠之南峤,自洪武筑城以备倭夷,置守御千户所,召军士隶于屯营,其间居民庐舍杂处,崇墉短堞,枕盻洪涛,盖天堑百二之胜也。倭缘是不敢窥边者垂二百余年。承平既久,衅孽渐萌。顷岁,漳、潮之玩宪不逞者,闢易竄倭岛中,诱致其国之人浮舟楫入寇。方庚申(嘉靖卅九年,1560年)夏,署篆者失备,倭乘雨夜,夤缘攀堞,城为之一陷。

  说者谓大岞捍寨,昔人屯兵之所,于地理有关,实崇武之藩篱也,藩篱撤去,庭户势能不溃危乎?于是千户侯朱紫贵,图修复之计,上其议于兵备道公。既获允,遂捐己俸,不足者,军民敛余缗助之。迺寻厥旧址,审厥面势,增厥式廓,鸠工贞度,荷土垒石,登登陾陾,版锸具举,众不告劳。以辛酉岁(嘉靖四十年,1561年)正月初三日甲子经始,越五月十八日乃竣事。

  内为官厂,罩所谓贼石于其中,周垣四十丈,雉堞凡若干堵。登台远眺,则风帆上下,了然在目。入崇武城而东望之,隐然荷叶之状。以察贼艘,以镇风声,而崇江百二之胜,于是乎复完矣。

  先是,城之未破也,贼舟出没于张坑、小岞之港,所在患之。侯乘兵舸一鼓而获三十余俘,以献海道公。戊午(嘉靖卅七年,1558年)守獭窟澳贼由莆阳攻惠安,侯领兵人援,登城督战,斩贼首掷于城下,贼解围而去。士大夫制彩缯赠之,题曰‘保障奇勋’。比陷崇武之日,侯躬冒死战,右臂创甚,而气弗衰也。赴兵备道请兵克复;置毒井中,贼多中药以毙;用间谍得其机密,贼谋夜袭惠安,数次俱被驰报,不果发。及克服崇武,军士逃亡山谷中,侯为之请给月粮,还定安集,甚加意焉。又为之请官帑百金,修葺雉堞之圮毁者,不费军士一钱。兵荒之后,厉气暴作,令之设斋醮,秉虔露祷,为之请命于帝,病者起,绝者苏,死者得瞑目矣。至是,捍寨落成,人益感之,谋勒石以遗不朽。

  属予转粤藩,归自京师,崇江之父老来谒予求记,因具述侯之功阅以告。

  予闻之,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邱陵是也。夫人才为干城保障,其障其险,非特山川邱陵比也。地理之说,堪舆家言,儒者不道也。王命南仲城彼朔方,夫宣王之御朔方,岂专恃城?文武吉甫之宪,显允方叔之猷,布列于屏翰,所以壮干城者深矣!方今寇贼奸宄,国家思得良将以讨平之。

  迹所闻,侯入援惠安,有体国之忠焉;斩俘献馘,有敌忾之勇焉;置毒设间,有沉机之智焉;抚定给粮,有恤士之惠焉;修齐禳厉,有保民之诚焉。循此五物,而勉修不怠,可以投鞭断流,标注纪烈,荡涤海外之妖氛,而子孙带砺之盟与国无极,即吉甫方叔不多让矣。兹所谓入险者,而区区大岞寨之胜,足多乎哉!

  侯名紫贵,字思让,余早岁之同邑庠友也。尝缮儒业,尤精于武经、将传诸书。宁不乐余之说,而思自激昂张大乎!是为《记》。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年)八月,赐进士第、朝议大夫、广东布政使司右参议、前尚宝司丞,邑人庄应祯撰。”

  抗倭与战事

  祟武建城之初,由各地抽丁防守,至今还有“百家姓,万人丁”之称(现尚有98姓氏),兵士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为捍卫古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中叶以后,东南沿海一带 “倭患日炽” ,惠邑县属 “一岁三四至”,作为东南前哨的崇武城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留下许多千古传扬的悲壮故事。这里的“护龙官”、“崇山官”、“崇报祠”、“元饲宫”、“十二爷官”等,都是古城军民为纪念抗倭牺牲的英雄而建造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永乐廿二年

  明·永乐廿二年(1424年),倭寇一千多人从大山登陆,烧杀抢掠。崇武千户张荣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力战身死,终于保住古城,崇武城免却一场灾难。

  嘉靖廿四年

  嘉靖廿四年(1546年)春三月,海贼犯小兜海门,抢掠渔船、商船,千户朱肜率兵击贼,大胜,系贼俘献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肜》)

  七月,海贼李大用掠大岞、五峰、溪底、赤湖、凤阳诸村,千户朱肜率军民击贼,贼退。

  这些事迹后来被载入邑人李恺撰立《崇武所侯爱民御寇碑记》。

  嘉靖廿八年

  嘉靖廿八年(1550年)海贼李大用复大举犯城,朱肜率军民迎战,贼退。

  嘉靖卅七年

  嘉靖卅七年(1558年)四月,倭寇攻陷福清,进逼惠安,卸任知县林咸及乡宦李恺张宇等率众坚守7昼夜,援兵至,倭方撤走。

  越月,倭寇从海道攻崇武城,崇武所千户钱储身先士卒,奋力死守7昼夜,敌多折伤,退去。清初·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崇武千户所》:“嘉靖三十七年,倭贼来犯,官军御之,贼不能陷。”

  嘉靖卅八年

  嘉靖卅八年(1559年)春三月,倭寇围攻崇武城。崇武千户钱储督守北门,百户王铁督守南门。相持十余日,敌攻不下,退去。

  同年夏、秋之交,曾三引贼攻城6昼夜,未遂退去。

  嘉靖卅九年

  嘉靖卅九年庚申(1560年)正月,倭寇偷袭崇武城,四月初二日,全城军民浴血奋战,由于孤立无援,粮尽,千户郭怀仁朱紫贵失守城陷。千户钱储与百户王铁为掩护民众撤退,战殁。城陷42日,倭寇大掠,燔军民居所,钱储父子兄弟满门10余人死难,军民死伤枕籍。五月十一日,闽宪万育吾万民英)亲自统率军队反击,复崇武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钱储》)

  曾承芳为撰立“兵宪万育吾公克复崇武城记”碑。原立于崇武通衢亭中,后移嵌中亭观音寺(亦称莲西观音堂)左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承芳万民英》)

  嘉靖四十二年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春,居民方下田,倭骤登陆,戚继光指挥击敌,敌退。

  嘉靖四十三年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破倭于仙游。俞大猷曾督师崇武,固关御敌,凭险护民,威镇海疆,“寇莫敢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大猷》)

  隆庆元年

  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亲临崇武指挥剿倭,于城内西门街中段北侧制高点莲花山置中军台,了望东、西、北三面海域往来舟楫,以察敌情;又设墩台,置烟堠,夜遇寇至则举火,昼逢敌侵则举旗。戚继光挥毫题书“锁镇海邦”镌在北城门额。该石刻长150厘米,高40厘米,字繁体、楷书。

  隆庆三年

  隆庆三年己巳(1569年)四月,倭寇200余人侵同安地界,分巡检事蔡惠谴指挥张奇峰袭破之,斩俘无遗,倭患平定。

  同年秋日,泉州府丞丁一中与昭勇将军欧阳枢等,督师崇武,黄吾野陪行,并于大岞山龙喉岩西侧岩壁间勒下唱和诗。诗刻高3.50米,宽2.50米,字径0.2米,分为3方,有七律6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欧阳枢黄吾野》)

  第1方是丁一中《秋日督师崇武城登岞山龙岩观后作》2首:

  诗一曰:“海宇新逢瘴雾收,余氛犹事运前筹。长风宜破鲸鲵浪,逸兴闲过鸥鹭洲。细柳已能闲远略,群英亦解抱先忧。沧溟万里平如掌,蓬岛相携驾鹤游。”

  诗二曰:“鼓角殷殷碧海湾,旌旗飞渡万重山。孤城三面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地脉西来盘胜概,天声东去控诸蛮。振衣坐俯沧波渺,又共诸君色笑闲。”

  跋曰:“大明隆庆己巳奉政大夫温陵郡丞前司徒郎丹阳少鹤 丁一中书。同游者昭勇将军 欧阳枢,庠生张文德文静张时春申昂达,其薄何沂汪有泮刘伊林藩也。”

  第2方是欧阳枢次韵2首:

  诗一曰:“霜涛乍落雨初收,俾卒新停五夜筹。云拥陈蛇来海儌,风吹皋鹤到沧洲。为怜民命纡神略,还惜山行缓国忧。露冕逍遥文士满,抽毫立马喜同游。”

  诗二曰:“旌旄移驻海东湾,结驷来登郭外山。绝岛此时应尽欵,孤城终夜可无关。石容擘地分双峤,海色横天限百蛮。叨上龙岩闻郢曲,夕阳樽酒意闲闲。”

  落款:“武荣新田欧阳枢次韵。”

  第3方是黄吾野《秋日奉陪都阃欧阳新田先生集诸彦登龙喉岩,用仁守韵二首》黄吾野,名光晦,字孔昭吾野其号,崇武当地人。嘉靖卅九年(1560年)倭寇陷崇武时,其兄被害,吾野奉母避居泉州,此次是10年后重返家园。

  诗一曰:“海天南望战尘收,漠漠平沙罢唱筹。渔艇已鸣烟外橹,农人又住水边洲。登临好尽千岩胜,潦倒宁知百岁忧。况是将军今却毂,一时文藻忝名游。”

  诗二曰:“十年避乱别江湾,不道清游更此山。野寺长风吹古瓦,海门惊浪破重关。石间龙气过腥雨,天外禽言绝岛蛮。乡国 升 平归思切,钓矶应伴白鸥闲。”

  落款:“邑人黄吾野。”

  万历元年

  万历元年(1573年)十二月十一日,沈有容统舟师24艘由崇武港出发追击逃往台湾的海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沈有容》)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崇武,北拒清军;之后,又遣驻守崇武的水师扬帆东海攻复台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裁撤崇武千户所建制。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崇武所城》:“本朝·顺治十四年(1657年)所裁。”

  人文

  概述

  西沙湾东出,路断脉连,四周奇峰怪岩,野趣纷纭。乍山八景引人流连忘返:“龙喉吼烟”、“孤屿冬青”,“白鹤升天”,“狮石晚照”,“渔翁撒网”,“军民洞天”,“玉罄传音”,“滴水弹琴”

  今日的崇武城仍保存着宋、明、清历朝所修建的寺庙庵堂30多座,主民宅也有数十处。其中有宋代的“云峰庵”、“水潮庵”,有明代的“关帝庙”、“东岳庙” ,也有敬奉海神妈祖娘娘“天妃宫”,以及纪念当地有功人物的“灵安王宫”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云峰庵、关帝庙—崇武关帝庙、东岳庙—崇武东岳庙、灵安宫—崇武灵安王宫》)

  崇武是个石头王国、“中国石雕之乡”。崇武的石雕手艺,独具玲珑、纤巧、繁细、流丽的艺术风格。在崇武古城南门外海滨,现代建有“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城”,列为福建省12个旅游精品工程和泉州市十大风景区之一。“石艺城”占地面积9公顷多,由江口山延伸的“海门深处”和庵山之巅的“靖海云峰”,中间夹一洁净柔软的小沙湾搭配而成。设置25个景区,拥有500多件石雕精品。最突出的景区有:龙壁龙柱、惠女乐园、戚继光像、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人物观赏、华夏诸神、动物世界、观音坡及石灯笼、“鱼龙窟”岩雕。

  龙喉吼烟

  龙喉岩,在大岞山西峰东麓,地属大岞村。岩右有巨石,称“狮石台”,登之可观日出。

  “龙喉、狮石台崖刻(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岞双峰如虎豹争雄,双峰间峭岩凌虚劈海,其间夹峙一水汹涌,有奇岩由上、下二巨石相撑持,似巨龙张腭露喉,中含片石,狭长而尖,形似舌,故名。旭日初升,直射龙喉,水光晶红似珠,从喉中喷出,形成“大岞八景”之冠的“龙喉吼烟”曾龙山《大岞记》说:“其石偃蹇突怒……争怪献奇,磊落万状。”

  明·戴一俊有《岞山题景之一:龙喉》诗,盛赞龙喉之景“万顷波涛百仞山,苔封灵迹绝跻攀。洞深疑有蛟龙在,笙鹤时闻驻此间。”【注释】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东汉末则为五尺六寸。跻;登,升。笙鹤:岞山西峰西麓有白鹤升天胜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一俊》)

  龙喉岩与其右的狮石台为天然石景,其上有明代题刻6处:

  ①龙喉上腭岩壁间,有明·布政使、惠安人戴一俊卓峰“龙喉”2字题刻,字径20厘米,气势飞扬。旁镌对联1副:“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字径20厘米,楷书竖写,落款戴一俊

  ①龙喉上腭岩壁间,有明·布政使、惠安人戴一俊卓峰“龙喉”2字题刻,字径20厘米,气势飞扬。旁镌对联1副:“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

  ②泉州府丞丁少鹤丁一中)《秋日督师崇武城登岞山龙岩观后作》七律2首,楷书,字径8厘米。(见上文 “抗倭”章 )(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

  ③~④泉州卫指挥佥事欧阳枢及诗人黄吾野唱和诗各2首,皆楷书,字径10厘米。(见上文“抗倭”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枢黄吾野》)

  ⑤~⑥龙喉岩北侧有明·嘉靖湖广按察副使李恺所书“狮石台”何乔远所书“人间蓬岛”,皆行书,字径40厘米。(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恺何乔远》)

  明代府、县文武官员、文人学士登游龙喉岩者甚众,题咏者还如:

  《万历甲寅秋千户侯黄慰绚徐梦阳祖镰朱孔阳胡埏偕予乔远门生陈敬法祖烶倪九云游龙喉赋此》诗,倪九云七律1首,祖烶七绝1首。

  佚名《和少鹤 二太守游岞山》诗,五律1首 。

  佚名《咏龙喉》诗,七绝1首。等等。

  海门深处

  崇武古城南门外即临大海的峡道壁谷间,有大片岩群名叫“海门深处”

  岩群由崇武港东侧的江口山延伸入海而成。有“海门深处”4个大字镌于高耸的陡壁上,楷书竖写,笔力雄劲。据《崇武所城志》载,“海门深处”4字“不知何年何人笔,或云吾野先生。”黄吾野乃崇武人,是明·嘉靖年间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布衣高士,去世后牌位被奉入福州乌山高贤祠。他的书、画作品现均未见,无法考证这“海门深外”4字是否出自他手笔;也不知是先有名而后题写,或是因题写而后得名。

  “海门”之谓有3说:

  一为“通往龙宫之门”。此处石岩不见高峻,最高处距海平面也不超过10米,却甚怪异。那一片灰白色的盘石交迭、峡道壁谷相连的岩群中,天然辟出一道整齐划一、颜色黝黑的石路,直伸向大海深处。大潮退尽,亦不见尽头。习谓从此石路步入水,便可达东海龙宫。

  二为“镇守海疆之门”。民国初,山家余馨山曾为“海门深处”赋诗云:“石瘦因风削,天长为水牵。海门关不住,空设几千年。”南城门处照墙外侧题写的“威镇海门”,海边岩壁上镌刻的“破万里浪”,是崇武军民决心把守海疆大门的写照。

  三为“海交开放之门”。崇武人自古以海为田。这里是历史悠久的渔航名港,尤以“商船渡台捷径”著称。早在北宋年间,崇武港就常有外地商舶停靠,或候潮进泉州港,或就地交易货物,在海门深处近侧曾出现商市称“汉口街”。崇武人也破门而出,航行琉球诸国,民间称这为“做琉球”。明初因海疆不宁,实行海禁,但只要战事稍息,私人海上贸易仍很活跃。清代,崇武成为商船渡台捷径,即使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航船渡台仍十分频繁。

  “海门深处”西南方百余米海中,有小岛酷似海龟,人称龟屿。岛上巨石圆滑,石缝间布满海螺、蛤贝、牡蛎。周围水深莫测。退潮时有沙线连接陆地,可涉水而过。

  靖海云峰

  与“海门深处”只隔一数百米长小沙湾的东侧,有岩群称“靖海云峰”,俗名“庵妈后”

  这里是庵山的临海之巅,在崇武城东南,一大片高近30米的巨岩,兀立海峤,任凭浪涛冲击,巍然不动。“海门深外”的岩石好似经过雕刀精工切割,显得峥嵘瘦削。而“靖海云峰”的岩石却是一大片形成整体,浑圆肥实。

  庵山因有宋代建的佛庵而得名。庵堂又因山临大海常在云雾中而取名“云峰庵”,明·黄吾野张得山重修此庵,并在此隐居多年。

  古城墙蜿蜓于庵山之上,气势磅礴。明·万历年间曾在城墙上建一楼阁,取名“朝阳”,为文人聚会之地。古楼早已不见,后人就其基座改建为“文昌阁”。如今在这里建有1座海拔46米高的国际航标灯塔,高耸云天。

  庵山上古有一水塘称“荷包穴”,其水香甜沁人心脾。今在石坛上建的“靖海庵”内有一石穴,泉水清甜,汲之不尽。

  庵山大石坛上,有形似大交椅的石头,冬季能挡北来烈风,夏季可遮午后骄阳,晨迎万道霞光,夜观满天星斗,人称“皇帝殿”。传说清代乾隆皇帝曾由任狼山总兵官的崇武人张浩亭陪伴来崇,在此地坐观捕鱼船队出海。

  靖海云峰大石坛下,有一岩石似巨人耸立海水中,人称“鹿石”,可发声预警风浪。

  诗词拾遗

  明·秦钟震《咏崇武》:“一派孤城似驾鳌,万家烟火掇风淘。青山走势小兜尽,沧海支标大岞高。蛟蜃阶前光咫尺,帆樯岛外影纤毫。尘襟狮石泉堪沁,海阔天高白发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钟震》)

  明·王约《崇武观潮》(《惠安县志·卷32》收录):“篙师波里立,万坎皆为雷。云物任神幻,风波自阖开。帆轻与水去,雁高从天来。应想闺中子,眼穿郎未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约》)

守御福全千户所城

  守御福全千户所城,位于古晋江县十五都大氵晋村(今晋江市东南金井镇福全村、溜江村),北距泉州80里,东临台湾海峡,北接深沪镇,南连围头港。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福全千户所城》:“福全千户所城,在晋江县东南十五都大氵晋村。”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福全千户所》:“守御福全千户所,府东南八十里,北距卫城二十里。(属永宁卫)”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福全所城》:“福全所城,在晋江县东南八十里大溜村东北,距故卫城(指“永宁卫”)二十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福全城》:“福全城,在十五都。

  明·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福全千户所城》、《八闽通志·卷41·公署·郡县·泉州府·武职公署·福全千户所》,以及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福全千户所》、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福全城》等有载。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福全所城》有记。

  “福全城石刻(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全所城(明、清):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溜江村”,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明·洪武廿年设福全千户所并建城

  唐·光启(885—888年)间,福全一带已有军队戍守开发。

  至宋代,福全已是一个人烟稠密的港口,“濒海之民,不是高帆健橹,疾榜击汰,出没于雾涛风浪中,习而安之,不惧也。趋利之多,自昔为然。”此地正是东西洋交汇所在,番舶避风门户,所以包括圳上、大溜在内的福全港早就成为泉州海外贸易的12港口之一,成为船运货物集散地。至今,福全古港轮廓尚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古港·深沪湾·福全港》)

  14世纪,倭寇屡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巩固海防,下令设立沿海卫所。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设福全千户所,与崇武、中左(今厦门岛)、浯州(金门)、高浦(今属同安)并列为5大千户所,均隶属于永宁卫,为当时闽南沿海军事要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倭患》)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福全千户所城》:

  “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周围六百五十丈有奇,城基广一丈三尺,高连女墙三丈一尺,为窝铺凡十有六,城四方各辟一门,并建楼其上。”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福全千户所》:

  “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有城,周不及四里,后以时修筑。领潘径寨。

  《海防考》:所西南接深沪巡司,与围头、峻上诸处并为番舶停留避风之门户,哨守最切。福全、深沪有备,寇不能犯矣。”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古迹·福全所城

  “明·洪武初置千户所。

  二十年筑城,周六百五十丈,门四。”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福全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造为所城。周六百五十丈,基广一丈三尺,高二丈一尺(《八闽通志》记:“连女墙三丈一尺”),窝铺十有六,为门四,建楼其上。”

  明、清屡有修筑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都指挥谷祥等增筑;正统八年(1443年),都指挥刘亮增筑。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裁撤千户所建制。但为防卫需要,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又修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福全千户所城》: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四尺,并筑东西北三月城。

  正统八年(1443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正千户蒋勇增筑四门敌台,各高二丈五尺。”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福全所城》:“本朝·顺治十四年(1657年)所城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福全城》:

  “永乐十五年(1417年),都指挥谷祥增高城垣四尺,并筑东、西、北三月城。

  正统八年(1443年),都指挥刘亮、千户蒋勇,增筑四门敌楼。

  国朝(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修。”

  近现代废毁

  1937年抗战军兴,国民党政府恐古城被日寇占领当作据点,竟征召民工拆毁福全古城墙。

  1958年“八·二三”金门炮战期间,城墙材料再次被拆除运往前线砌筑炮台,城石被拆除殆尽,仅留夯土城基遗址长约2000米、宽5米及南、北水关。村中则在原城墙处环植绿树以为标记。

  现代,福全村民与旅港澳乡亲捐资修复北门、西门和西面一段城墙,部分恢复了往日的旧观。

  城池规制

  按上文所述,明·洪武廿年(1387年)始建时,福全所城周六百五十丈,基广一丈三尺,高连女墙三丈一尺,设窝铺十六,四方各辟一门,各建门楼其上。永乐十五年(1417年)增高城垣四尺,并筑东、西、北三月城。正统八年(1443年)增筑四门敌台,各高二丈五尺。

  所城外墙皆以1米左右长,24厘米见方的花岗岩条石纵横交叠垒砌,内以角石垒砌成内墙,中间夯土填实,相当坚固。

  福全城廓形似葫芦,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多以丁字连接,因此自古有“葫芦城,丁字街”之称。据说当时出于军事防卫的需要,北门街、西门街、泰福街、文宣街、庙兜街、南门的前街和后街等,都连接如丁字形,称之为“丁字街”。时至今日,福全古城的城墙残垣犹存,城内长街短巷也皆保存旧时格局。

  所城的4座城门遗址仍存。

  东门旁面朝海,左边有石塔,为福全的镇水塔。据说此塔原本有一剑形塔尖,后塔尖因故被移,遂被称为“无尾塔”。塔北有一方形巨石,为“印石”,这“一剑一印”遥遥相对,被认为是福全的风水所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史迹·无尾塔》)

  西门和北门则在现代重建。福全村人严守自古以来的村俗规定:婚丧喜事都须从西门出入,不得通行北门。

  明·成化十年(1474年),所城西还建有迎恩亭等,后废。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晋江县·迎恩亭》:“又福全千户所城西亦有迎恩亭,成化十年千户蒋辅建亭;西有庵为憩息之所。”

  兵备

  机构设置

  福全千户所设置的机构有所本部、教场、兵营、垾寨、屯田所、烽燧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41·公署·郡县·泉州府·武职公署·福全千户所》:

  “福全千户所,在晋江县东南十五都。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两廊列十百户所。成化五年(1469年),正千户蒋辅重建。

  教场,在所城东门内北偏。

  营八百五十三间,在本所城中,今仅存五百八十一间。

  垾寨一处,在晋江县南十都潘径。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创建。

  屯田新旧二所共田地六十七顷二十亩,计旗军二百二十四名。南安县一所,在县北九、十都东埔。惠安县一所,在县北二、三等都涂岭等处。

  烽燧十处,俱在晋江县。安平(在县西八都)、坑山(在十六都)、东门外、洋下(上二处在十五都),陈坑(在十一都)、石悃(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石菌”)、潘径、隘埔(万历《泉州府志》作“塧埔”)石头、萧下(上五处在十都。已上九处俱县南)。”

  巡视警戒范围

  福全千户所巡视范围包括晋江至南安一带,号称“北到大岞,南到料罗”。大岞属惠安,料罗湾在金门。
按明初编制,福全千户所驻军定数为1120名,兵分3种:守城训练的称“见操军”“往操军”;配合永宁卫、漳州卫轮班戍守浯屿水寨的称“出海军”;屯田种粮的称“屯田军”

  福全所城的官兵数量似乎偏少,有3个原因:

  一是福全地处岬角,战场正面、战略纵深均无法展开,兵员多了也没用。

  二是福全所城周边,有晋江县所属3座巡检司城:东偏北方约6公里有乌浔巡检司城,东北方约10公里有深沪巡检司城,西南方约7公里有围头巡检司城。每座巡检司城内,各驻扎晋江县派出的巡检2名,各统带民兵“弓兵”100名。这些巡检司虽均属于晋江县地方管辖,并非永宁卫下属机构,但海防城池密布,可互为犄角,随时支援。

  三是福全所四周,警戒哨所密布,可免遭突然袭击。隶属守御福全千户所管辖的,在距福全所城西北方约18公里的晋江县十都潘径村(今晋江市东石镇潘径村)有“垾寨”1座;设在福全所周边的“烽燧”(警戒哨所)有10处:安平、坑山、东门外、洋下、陈坑、石菌(或作“石悃”)、潘径、增埔(或作“隘埔”)、石头、萧下,俱由福全所派兵驻守。明·天启元年(1621年)后,鉴于海上倭警频传,又增设鲎连、石壁、广山等3座警戒“墩台”

  地貌

  当地民谚将福全独特的地貌总结为:“三山沉,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三山沉”指城中的3个水池(龟池、下街池、官厅池),3池中均隐隐可见形状各异的小山丘:龟池中有状如石龟的小山丘,下街池中有形似石燕的山丘,官厅池内则有形如水獭的小山丘。

  “三山现”指屹立城内的三台山、元龙山和嵋山。

  元龙山是全城最高点,旧时登上元龙山顶就可远眺金门。往昔战争时期,元龙山是观察城内外的瞭望台。元龙山周围还有供一城军士汲用的“万军井”,抗倭时淬砺兵器的“打铁井”,集城中诸水出水关的“官厅池”一系列水系。如今,元龙山上不仅有修葺一新的关帝庙,同时也是城中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

  “三山看不见”则是因为人们在3个小石坡上建造了3座庙宇,所以如今只见庙不见山。

  “十三境、十七庙”

  福全所城建成后,朱元璋派宿将蒋旺任福全所世袭千户,下辖千名兵士。当时福全城主要居住从四面八方征调来的军人和家属。在倭寇猖獗、数陷沿海诸城的明代,附近乡民纷纷移居城内,至今当地仍流传着“十三乡入城”的传说。至明朝中、后期,福全人烟稠密,居住千多户人家,住宅林立,有“百家姓,万人烟”之说。众多祠堂、祖厝成为福全古城的一个特色。至今,古城尚有等40多个姓氏,全村人口1500人左右。

  当时政府为便于管理,将古城划分为“十三境”,城中各境均有该境自奉的保护神,另还有全城共同奉祀的庙宇4座(关帝庙、城隍庙、妈祖庙、临水夫人庙),共17座庙宇。

  城隍崇拜最为鼎盛。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城隍爷诞辰日定为村中“圣节日”,是日全村家家户户均要大摆筵席宴请亲友,同时还要延请高甲、提线木偶等传统戏班到此彻夜演出,盛大的庆祝活动持续5~7日。每逢此时,村中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堪比春节。

  临水夫人据说是古时一村民因向临水夫人求子成功,而自古田县的临水宫请至福全东山境的,如今依然香火旺盛。

  还有留鄂公庙,宋代始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留鄂公庙》)

  战事

  在倭寇猖獗、数陷沿海诸城的明代,福全所城于嘉靖(1522—1566年)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万历十六年(1588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数次击退来犯的倭寇和海盗,雄震一方,确保社会安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嘉靖初年,福全正千户蒋继实,曾轻舟袭取倭寇,擒酋首李文信。倭党林凤等聚众来追,拿出船上瓷器当飞镖,一阵飞射,打得贼众头破血流。

  《晋江县志·武功志》记载,自嘉靖卅四年(1555年)至四十三年(1564年),倭寇大规模侵犯泉州沿海城镇,几乎年年都有发生。泉州城、永宁城、安海城数次遭受攻击,永宁城曾两度被陷,福全城亦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

  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十四年(1616年),倭寇2次攻击福全,海上“喧喊可闻”,被福全正千户蒋学深击退。

  明、清之交,福建沿海是郑成功与清军的战场,“三日清,两日明”。后清廷大肆推行“迁界”,福全亦属界外,如《福全城隍宫碑记》所述:“所城内外寺院、民居,悉遭毁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康熙廿二年(1683年)“复界”后,清廷招沿海迁民复归故里,回归福全城的居民人数已远不及前,人丁减少“十无二存”。村落已成废墟,乡人重兴家园,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复界”后重建的。当时利用废墟上的碎砖乱石砌筑房屋,创造出“出砖入石”的建筑形式,福全村中尚保留着许多这样的墙体。

  人文渊薮

  早在筑城之初,福全即设朱子祠及私塾。在明代,福全不仅是一处海疆军事要塞,还先后出了十几位举人、进士,有“无姓不开科”的说法。万历年间,福全人蒋光彦和后山王三阳,曾在福全许家巷圆通庵读书,两人先后中进士。最著名的当数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蒋德璟,故居至今尚存。此外,还有不少名将、宿儒、巨贾、神童见载于史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人名录·蒋德璟》、《泉州民居·蒋德璟故居》)

  福全古城是许多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祖籍地,几乎全村每个家族都与台湾或者海外有关系。由于土地贫瘠,福全人迁到台湾、南洋历史悠久。清·康熙(1662—1722年)中,台湾成为福建辖下的一个府,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全人主要是迁往台湾。一些福全人在台湾经商致富,回老家翻修重建房屋;有的族人迁到台湾后,对老家念念不忘,外迁族人还与本族人签订合同契约规定:如果(外迁族人)回来的话,本族人应分房子给他住。故里的祠堂、祖厝成为外出游子寄托思根念祖感情的所在。福全氏祖厝始建于咸丰(1851—1861年)间,当时家兄弟以家贫相继往台,待家计渐丰,派出1人回家乡建置产业,把根留在故里。福全氏家庙、氏祖厝,是清·光绪(1875—1908年)间在台湾艋甲经商的林宏炉捐资独建的。而今,福全的祠堂、祖厝又成为一拨拨台胞寻根谒祖之地。到清末和日本占据台湾时期,福全人到台湾的少了,主要是前往南洋。

  元龙山石刻

  在福全村元龙山南崖石上,有明代摩崖石刻9处,保存完好。1991年4月列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1.楷书“天子万”,字径0.50米,无上下款。此系未完成石刻,应缺1字。

  2.楷书“元龙山”,字径0.45米,位于“天子万”之东侧。

  3.楷书“山海大观”,字径0.4米,位于“天子万”之东侧。

  4.诗刻,字幅1.07×0.47米,字径0.035×0.035米。

  5.楷书“海山深处”,字径0.33米,仅此一处署名,知为明·隆庆年间泉州知府所题。

  6.“桃源洞”,字径0.10×0.13米。

  7.“仙足迹”2处,一处长0.78米,宽0.36米;另一处长0.3米,宽0.12米。

  8.“吉龙飞渡”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吊福全城遗址》和现代·陈泗东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吊福全城遗址》(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福全所在晋南门外滨海,离城七、八十里。明·倭寇之乱,千户正所长蒋铿、副所长刘拱,因择险要之处,筑城为坚守计。倭果攻福全,率所兵及乡壮丁御之。阅四月攻不下,遂委去而陷永宁卫城,近亦拆矣。

  前临大海后依山,遥瞰云边赤嵌湾。(原注:福全所东望,大海茫茫,与台湾、澎湖对面。每夜战舰上之火,皆可遥见。而探海灯光及门庭,亦不以为怪。)
  万里楼船仓猝至,一夫慷慨可当关。(原注:前之可守者以城,现城已拆,而海疆又多事矣。)
  当年千户固边防,团结军民战法良。
  誓死登陴冲怒发,风云叱咤扫□枪。
  泉厦交通此适中,往来唯借一帆风。
  若逢海上烽烟急,争划鸿沟楚汉雄。
(原注:泉厦轮船往来均经福泉所,离岸甚近。)

  【泗东按】

  此诗作于抗战中,当时澎湖、台湾均为日本所占,而日舰经常停在福泉港外,夜照‘探海灯’于岸上,使居民提心吊胆。今澎、台已交还我国,尚为国民党所据,祖国未能一统,不胜感叹!”

守御金门千户所城

  守御金门千户所城,又称“金门城”、“金门旧城,位于古同安县城东南50里十九都浯州屿(今金门县)西南高地上,地势高耸险要;城南有南磐山。四面环海。

  备海要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城池·泉州府·金门千户所城》:“金门千户所城,在同安县东南浯州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金门千户所》“守御金门千户所,在同安县东南五十里,本浯州屿。”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金门》:“金门,在同安县东南五十里海中浯州屿。”

  《泉州府志·卷4·金门千户所》:“金门千户所,在同安浯洲屿,北倚山,东西南阻海。”
金门古名
“浯洲”,又称“仙洲”、“浯江”、“浯岛”等,北临围头湾,南临料罗湾,西隔厦门岛,东隔台湾海峡,距离台湾150海里。

  “金门千户所”的军事地位重要,仅次于泉州卫和永宁卫的“左、右、中、前、后千户所”5所,与永宁卫所领“福全千户所”(晋江县城东南)、“高浦千户所”(同安县城西南)、“中左千户所”(同安县城西南)、“崇武千户所”(惠安县东)互为犄角,有“金与厦共为海洋之锁钥、全邑之藩篱,而尤要于厦”之称。

  明·洪武廿年始建“金门千户所”城

  “金门千户所”,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屯戍海疆所置,隶属“永宁卫”,并建所城,从各地迁徙军户戍守。周德兴称此城“固守金汤,雄震海门”,得名“金门”;下辖峰上、官澳、田浦、陈坑4个巡检司,亦各建司城,每城周长180丈左右,高1丈8尺左右,基广1丈左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金门千户所城》:

  “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周围六百三十丈,高连女墙一丈七尺,城台广一丈,为窝铺二十有六(乾隆《泉州府志·城池》作“高二丈五尺,……窝铺三十六”),东、西、南、北辟四门,各建楼其上。”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金门千户所》

  “洪武二十年置(属永宁卫),筑城周三里有奇;辖县东刘五店等五寨、县西洪山等三寨。

  《海防考》:‘所东有官澳巡司,相近又有料罗、乌沙诸处,皆番舶入犯之径。其控扼要害,则在官澳、金门。’”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金门》:“有城,周六百三十丈门四,明·洪武二十年创筑,置千户所于此,辖县东‘刘五店’、‘澳头’、‘牛岭’、‘秽林’、‘踏石’等五寨,县西‘洪山’、‘西山’、‘天宝’等三寨。”

  《泉州府志·卷4·金门千户所》:“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筑,外环以壕,深广丈余,周围六百三十丈,基广一丈,高一丈七尺,窝铺三十六 ,门四。”

  明·永乐十五年增建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3尺,并砌西北2月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金门千户所城》:“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并砌西北二月城。”

  《泉州府志·卷4·金门千户所》:“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增高三尺,筑西、北、南三月城,各建楼。”

  《马巷厅志·金门镇城》:“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增高城垣三尺,并砌西、北二月城。”

  明·正统八年增筑各门敌台

  明·正统八年(1443年),都指挥刘亮、金门千户所千户陈旺增筑各门敌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城池·泉州府·金门千户所城》:“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陈旺复增筑各门敌台。”

  《泉州府志·卷4·金门千户所》:“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千户陈旺增四门敌台。”

  《马巷厅志·金门镇城》:“正统八年,千户陈旺,增筑四门敌台。”

  所城原规制

  金门千户所城平面四方形,占地面积约25公顷。

  综上所述,所城初建时,外环以壕。城墙周长630丈(约2016米),连女墙高1丈7尺(约504米),城台宽1丈(约3.2米),设窝铺26个,东、西、南、北辟四门,各建门楼其上。永乐十五年(1417年),增高城垣至2丈5尺(约8米),增设窝铺至36个;城墙内砌跑马道,宽约3米,仅单层;并砌西北2月城。正统八年(1443年),复增筑各门敌台。

  外墙以长约0.6—0.8米宽、高曰0.25—0.3米、厚约0.6—0.8米的黄花岗按一道横一道竖排以T形叠砌。内墙以夯土填实。

  4座城门均2层,圆拱形制,用花岗岩以顺丁砌筑。4座城门处城墙的厚度比其他处稍厚。城门上皆建城楼,均前卷棚、后燕尾的2进寺庙式建筑。

  西、北、南3门筑有瓮城(月城),基本为半圆形平面,城墙厚约4.2—408米,比主城墙稍薄;对外的交通门道大都位于侧面,与主城门曲折相通,利于防御。

  敌台(墩台)分别处4城门一段距离处的城墙外侧,凸出城墙外,能从上而下攻击兵临城下的敌兵。

  所城内中心有关帝庙、上帝宫庙,两庙毗邻而建,关帝庙居北,上帝宫庙居南,合称“纕带庙”。千户所署、城隍庙等也位于城中心。城中还有正交十字街,4条街道分通4座城门。

  当时的驻军,从外地调集至金门城的军士及家眷,如等姓氏,在此繁衍生息、落户生根。于是在北门月城外,逐渐发展成1条长约百米的南北向市街,号称“台澎金马第一古街”。古街为店屋形态的建筑形式,南侧靠墙的一端称“街顶”,北侧叫“街下”,现存。

  金门千户所机构设置

  金门千户所机构,有所本部、教场、兵营、垾寨、屯田所、烽燧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41·公署·郡县·泉州府·武职公署·金门千户所》[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

  “金门千户所,在同安县东南十九都。洪武二十年?(1387年) ,江夏侯周德兴创建。两廊列十百户所。

  教场,在所城北门外。

  营八百六十间,在本所城中,今仅存五百六十五间。

  垾寨八处,俱在同安县。洪武二十一年创建。刘五店寨(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欧山寨”、澳头寨(上二寨在十七、八都)、牛岭寨、秽林寨(上二寨在三、四都)、瓯山寨(在五都。已上五寨俱县东)、洪山寨(在七、八都)、西山寨(在一、二都)、天宝寨(在九、十都。上三寨俱县西)。

  屯田一所,在漳州府龙溪县南二十一等都,共田三十五顷三十亩,计旗军一百三十名。
烽燧六处:南安县四处:石井(在四十三都)、溪东(在四十五都)、街内、下吴(上二处在四十六都。已上四处俱县西南);同安县二处:白石头(在县南十都)、叶了(在县东南十九都)。”

  明·嘉靖十四年俞大猷守御金门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号虚江)应武会试,得中武进士,名列第5;擢正千户,守御金门。莅任之后,俞大猷加强练兵与海防整饬,使金门守备森严,沿海盗匪却步。嘉靖十八年(1539年),海寇频发,俞大猷上书监司论其事,监司怒夺其职,去。

  俞大猷任守御金门千户所千户时,练兵之暇,常到背城面海的城南对海胜地南盘山观海抒怀,石壁上题刻虚江啸卧”4个大字。后人作歌曰:“啸于斯,卧于斯,流芳百世肇于斯。”石刻与文台宝塔相距约30米。“啸卧栖云”“金门八景”之一。

  俞大猷离开金门20年后,其门生杨宏继守金门,特借此构石为亭纪念老师,名“啸卧亭”,并题联于亭柱上曰:“啸喝气雄吞宇宙,卧休神隐静风波。”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大猷》)

  明·万历廿七年金门城毁废

  明中叶后,卫所制度逐渐削弱,金门城渐废毁。

  《马巷厅志·金门镇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毁。”

  清·顺治七年为郑成功抗清复明基地

  南明·永历四年(鲁监国五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三月郑成功入粤勤王,七月败回,八月袭取建国公·郑彩占据的中左所(厦门岛),以及金门一带岛屿,从此,金、厦便成为郑成功抗清复明基地。

  《明通鉴·附编》载,清·顺治七年 (1650)秋八月“明·郑成功取厦门、金门”

  即此,金门城也就成了南明·鲁王朱以海晚年寄居的城堡。

  顺治十四年清廷裁撤金门千户所驻军建制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廷裁撤金门千户所驻军建制,所城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金门》:“本朝·顺治十四年所裁。”

  康熙二年十二月清军堕金门城

  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初一日,郑成功在金门祭海誓师,率水师东征收复台湾;令长子郑经留守金、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郑经》)

  康熙二年(1663年)十月,清•水师提督施琅、海澄公黄梧、总督李率泰、陆路提督马得功会攻厦门。清军破厦门,十二月施琅复进克金门、浯屿,郑经走铜山(今东山)。史称:“遂堕其城,焚其屋,弃其地,迁沿海遗众于界内而还”,金门城备受破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康熙十九年清军再克金门,总兵陈龙重修城墙,并设总镇署驻扎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再度攻下金、厦,军总兵吴国俊降。清·总兵陈龙重修金门城墙,并设总镇署。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金门》:“有总兵官镇守。”

  《马巷厅志·金门镇城》:“清·康熙(1662—1722年)间重修,设总兵驻扎。”

  康熙廿一年迁总镇署至后浦,金门所城渐废

  后因堕城毁舍,人烟稀少,康熙廿一年(1682年)迁总镇署至后浦(今金城),金门所城遂渐废。

  《马巷厅志·金门镇城》:“后因堕城毁舍,人烟稀少,乃移镇后浦,城遂渐废。”

  现代

  因常年战乱,民生凋敝,金门城早已没落,退化成一般的、6个甲头的聚落。城墙也早已破败,残存的金门城墙石材,也在1949年后被台军拆除用作军事防御工事,仅存夯土及部分基础砌石遗址。城内的明代遗构,除“文台宝塔”外,基本无存。

  2007年,虽重修金门城,但新建的东、西、南、北4城门形制,并没体现明代“金门千户所城”的原有特征。

守御中左千户所城

  守御中左千户所城,亦称“中左所城”、“厦门城”,位于古同安县城西南五十里廿三都嘉禾屿厦门海滨(今厦门岛西南部、厦门市思明区新华路)。东抵大海洋100里,达金门所南至无际大海100里。与担屿险要相会,西与海澄五澳合界。北至同安内港与高浦所相望。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中左千户所城》:“中左千户所城,在同安县南嘉禾屿厦门海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中左千户所》“守御中左千户所,在同安县西南五十里(属永宁卫)。本名嘉禾屿,为厦门海口。”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厦门》:“厦门,在同安县西南五十里洿中‘嘉禾屿’。”

  “厦门城遗址”,1961年列为厦门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重新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城遗址”,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明·洪武始筑城

  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以备倭患,将永宁卫辖下左、右、中、前、后千户所里的中、左千户所官兵1240名调嘉禾屿戍防,设“守御中左千户所”,亦称“嘉禾所”,洪武廿一年(1388年)建置完成,仍隶属永宁卫。

  洪武廿七年(1394年),建成城池,称“守御中左千户所城”,与金门所城、高浦所城,以及永宁卫城、镇海卫城互为犄角。厦门至此有“中左所”之称,属福建都指挥使司。

  《明太祖实录·卷 231·“洪武二十七年二月己亥”条》:“是月,城同安县嘉禾山置永宁中左千户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中左千户所城》: “洪武二十七年徙永宁卫中左千户所官军于此守御。筑城周围四百二十五丈九尺(乾隆《泉州府志·城池》作“基广九尺”),高连女墙一丈九尺,为窝铺二十有二,东、西、南、北辟四门,各建楼其上。”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中左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移永宁卫中左所官兵于此,筑城戍守,周二里有奇。”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厦门》:“有城,周四百二十五丈,门四,明·洪武二十七年创筑,徙永宁卫中左千户所于此,辖‘东澳’、‘伍通’二寨。”

  有捍寨2处:东澳寨、伍通寨,俱在同安县西南二十二都,洪武廿七年创建。烽燧8处:俱在同安县西南。厦门、高浦、径山(上3处俱在廿二都) ,东渡、下尾、流礁(上3处俱在廿三都)、井上、龙渊(上2处俱在廿四都)。

  始称厦门

  洪武廿七年(1394年)城成,周德兴“中左所城”命名“厦门城”。自始,“厦门”一名,方见于正史记载。有明一代,“嘉禾屿”、“中左所”“厦门”3个名称并用,但略有区别:“嘉禾屿”、“中左所”多指全岛,“厦门”则仅指“厦门城”内一带。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11》:“同安县寨十有四,西南曰‘厦门’。”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二十三都,其地为莲坂、毫灶、吴仓、厦门……”

  清·道光《厦门志·周凯序》:“厦门处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之门户。”

  清·薛起凤《鹭江志·总论》

  “鹭岛者,泉东南岛也,以其为泉之门户,故曰‘门’也。”

  “鹭岛四面环海,为漳泉之咽喉,台澎之门户。”

  “厦门”命名之所由来,还有多种说法和推测,莫衷一是,但不管如何,“厦门”这个地名从此逐渐为人所知、所用,延续至今。

  明·永乐、正统不时修筑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3尺,达2.2丈(7米);四城门还各增砌月城。正统八年(1443年),都指挥刘亮等加筑四门敌台。时“中左千户所”辖有同安县西南东澳、伍通2寨。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中左千户所城》:

  “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四门各增砌月城。

  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韩添复增筑四门敌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中左千户所》“永乐(1403—1424年)、正统(1436—1449年)以后,不时修筑,辖县西南东澳、伍通二寨。”

  明·景泰浯屿水寨迁驻“中左所”

  “金门所”原设有“浯屿水寨”,福建巡抚焦宏认为其“孤悬海中”,明·景泰三年(1452年)迁驻“中左所”,但仍用旧名。

  ·黄仲昭《八闽通志·41·公署·郡县·泉州府·职公署·浯屿水寨[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

  “浯屿水寨,在府城西南同安县嘉禾(嘉禾屿,今厦门岛)

   旧设于浯屿,后迁今所,名‘中左所’。

  每岁分永宁、漳州二卫军士更番备倭于此。永宁卫官二十六员,旗军二千二百四十二名。漳州卫官一十二员,旗军六百五十六名。”

  至万历卅年(1602年),又因“浯屿水寨”“崇武所”太远,迁晋江石狮。

  明·嘉靖官军败贼于白石头澳

  嘉靖卅八年(1559年),“中左所”官军败贼于所西白石头澳。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中左千户所》“《海防考》:所西有白石头澳,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官军败贼于此。为岛夷出没之所,向来设兵戍守。

  明·隆庆设浯铜游兵

  明·隆庆四年(1570年),设浯铜游兵,驻“中左所”,有兵536人,由浯铜把总1员管辖,卫所又贴驾军300名,哨船20艘。

  明·万历福建南路参将移驻“中左所”

  明·万历廿年(1592年),福建南路参将移驻“中左所”

  明·天启击退红夷侵犯

  明·天启二年(1622年),红夷(指荷兰人)来犯,击退之。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中左千户所》“天启二年(1622年),红夷突犯,总兵徐一鸣据城守拒,贼败却。”

  南明·永历改为思明州

  南明·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中左所”改为“思明州”,设置六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清代屡废屡修

  清·康熙二年(1663年),闽浙总督李率泰堕城。

  康熙廿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后,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在明代古城内成立水师提督衙门(今厦门市公安局附近);康熙廿四年(1685年),拆除旧城墙,重修重建“厦门城”,并将城墙周长扩至600丈(约1920米),城墙增高至9.6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乾隆十七年(1752年),“厦门城”再次重修、扩建。

  鸦片战争时,英军攻占“厦门城”,城垣渐废。

  民国大部拆除

  廿世纪初,“厦门城”城墙依旧完好,内、外城轮廓分明。

  民国八年(1919年),由林尔嘉任会长的厦门市政会倡议开辟马路,方便交通,厦门古城墙及附属设施大部分被陆续拆除,仅存北面城墙一段,总长约80米,西北至东南走向,城墙残高2—7米,呈斜坡状,顶宽3.5—6米。墙体两侧以花岗岩条石干砌而成,中部以三合土填筑。条石长1.4米,宽0.28米,高0.3米,以横、纵相间的形式排列。

  现代

  1994年,为纪念厦门建城600年,厦门市政府拨款15万元,修复古城墙64米,复建城垛28个,清理环境,立碑建亭,铺造通路。

  近年,“厦门城”遗址辟为“遗址公园”

  所城规制

  据上,“守御中左千户所城”平面呈环形,墙体内部夯土,外皮以花岗岩条石“丁顺”垒砌。初建时,周长425丈(约1360米),基广9尺(约2.9米),高连女墙1丈9尺(6米),设城垛496个、窝铺20个,东、西、南、北辟4城门(东“启明”门、西“怀音”门、南“洽德”门、北“潢枢”门),各建楼其上。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增高城垣3尺,达2.2丈(7米);四城门还各增砌月城。正统八年(1443年),加筑四门敌台。清·康熙康熙廿四年(1685年),拆除旧城墙,重修重建,并将城墙周长扩至600丈(约1920米),城墙增高至9.6米。

  城内,明代建有城隍庙、东岳庙、真武庙等。

  中左所职官和机构设置

  中左所设指挥正千户1员、副千户1员、指挥百户1员、镇抚1员;其机构除所本部外,还设有教场、兵营、垾寨、烽燧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41·公署·郡县·泉州府·武职公署》[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

  “中左千户所,在同安县西南二十三都。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谢柱徙永宁卫中左千户所创建。两廊列十百户所。

  教场,在所城南门外。

  营,九百八十七间在本所城中,今仅有七百一十四间。

  垾寨二处,俱在同安县西南二十二等都。洪武二十七年创建东澳寨、伍通寨。

  烽燧八处,俱在同安县西南。厦门、高浦(万历《泉州府志·武卫上》作“欧舍”)、径山(上三处在二十二都)、东渡、下尾、流礁(上三处在二十三都)、井上、龙渊(上二处在二十四都)。”

  明·天启初添设泉南游击于中左所

  明·天启元年(1621年)十一月,添设泉南游击于中左所,以统水陆将领。

  《明实录》:

  天启元年(1621年)十一月戊午,“新设福建泉南游击,裁浯彭游钦总为名色把总,仍改浯彭游为浯铜游——从巡按御史郑宗周之议也。

  先是,闽海置将,北路驻福宁,中路驻兴化,南路驻漳州。泉郡陆兵有新、旧两营,原额八百七十员名;水兵有浯屿、浯彭、冲锋三寨游兵,船计七十九只。缘未有专将,乃以水兵隶南路、陆兵隶中路,事体不便。至是,始设游击于中左所,以两营、三寨隶之。”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4·军制》:“泉南游击统辖浯屿寨军、浯铜游兵,天启初设,以备红夷,兵三千人。寻裁。”

  清·顺治十四年裁撤中左所编制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裁撤中左所编制,另委提督总兵官镇守,分巡兴泉道及泉州府同知驻其地。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厦门》:“本朝·顺治十四年所裁,有提督总兵官镇守,分巡兴泉道及府同知驻其地。”

  历史遗迹

  古城墙主体,是一段上坡小道。

  在“厦门城”城墙遗址平地最右侧,立有2处石碑:①厦门市人民政府立的“厦门城遗址”碑,正面碑文有:“由市人民委员会于一九六一年一月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府于一九八二年三月重新公布。”②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的“厦门所城墙”碑,正面碑文有:“经本政府于二00五年五月十一日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厦门市公安局北侧的出米岩山上,遗存“厦门城”北城门遗迹和残墙2处。截止2003年考古发现,其中城北残墙长120米,残高1.5—4.5米,顶宽3.5米;东北残墙长1.5米,高1.7米。

  岩壁上存有摩崖石刻:

  ①清·乾隆廿六年辛巳(1761年)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题刻2处,相距约10米:

  一为“瞻云”2字,隶书横刻,字径0.5米;右侧直题“乾隆辛巳荔月”,左下方落款直书甘国宝题”,均楷书。康熙廿三年(1684年),首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厦门城”内建提督署,署中有澄心堂、足观堂、八风亭、方池、怪石诸胜。“瞻云”2字意即此地居高可以瞻望风云变幻;又说乃借《史记》称赞帝“其仁如天,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之典,寓歌颂“康乾盛世”之义。

  一为曼倩偷”3字,刻在1块状似仙桃的岩石上,字径0.4米;左侧署和庵,行书。曼倩偷”东方朔偷桃典故。东方朔(前154—前93年),字曼倩,西汉文学家,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诙谐滑稽,善辞赋,《答客难》为代表作。后世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并将他编写成仙人,是神话中太白金星的化身,王母娘娘的蟠桃三千年一结果,东方朔就曾偷了3次。

  【按:甘国宝,字继赵,号和庵,清·福州府屏南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武进士。乾隆廿六年(1761年)六月擢福建水师提督。】

  ②清·光绪(1875—1908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题刻“山环水活”4个大字。“山环”,指古城东面有玉屏山,北面有万石岩,西面有狐尾山;“水活”,指古城向南面对着大海,时而碧波万顷,时而惊涛拍岸。

  【按:杨歧珍(1836——1903年),字西园,回族,清·安徽寿州(今属淮南)人。投军从戎。光绪十八年(1892)擢福建水师提督。】

  “厦门城”城墙最高点,有宽阔平台1处,面积约100平方米,此亦为“厦门城”最高处,台面上的高炮掩体设施为厦门解放初期驻军所筑造,用于架设高射炮,防备国民党军的飞机来轰炸。

  古城墙下,有1座现代建设的石构碑亭。亭柱有联:“溯曩昔,闽海雄风留旧垒;看今朝,鹭江丽日煦新城。”碑亭正中央立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94年11月20日立的《重修厦门城墙碑记》。

守御高浦千户所城

  高浦千户所城,简称“高浦城”,位于古同安县西南十四都安仁里(今厦门市集美区杏林街道高浦社区),是厦门市历史上所建第1城。

  地理形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高浦千户所城》:“高浦千户所城,在同安县西南十四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高浦千户所》“守御高浦千户所,在同安县西南六十里。(属永宁卫)”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高浦所城,在同安县西南六十里。”

  古代,高浦是1处大陆伸向海中的小半岛的岬角。南宋·朱熹曾著文赞其“环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则龙聚,龙聚则地真。”

  高浦古时雅称“鹤浦”,面积仅1.3平方公里。地处厦门西海域北部半岛上,是白鹤山支脉向东南沿海中延伸的突出部,东、西、南三面紧抱螯江,北倚杏林白鹤山,犹如白鹤傲立水边,因称“鹤浦”

  高浦水陆交通发达。北行陆路4里,至杏林社(今集美区杏林街道杏林社区),有陆路通同安县、漳州府;杏林社边就是杏林湾;西行陆路5里,至马銮社(今集美区杏滨街道马銮社区),马銮社边就是马銮湾。高浦东面临海,水程2里至浔尾社(今集美区集美街道浔江社区)。

  高浦南临大海,与嘉禾屿(今厦门岛)的高崎渡头(今湖里区殿前街道高殿社区高崎社)、石湖澳(今湖里区殿前街道高殿社区寨上社附近)隔海相望。若循海路,水程35里,可直抵稍后建成的中左所(即厦门城,今厦门老市区工人文化宫一带)城下。

  早在宋时,高浦就被誉为“同邑名区”。元、明时,高浦还是战略要地,“为滨海要冲”、“沿海重地”,“向称重镇”

  沿革

  明·洪武始建城

  明·洪武廿一年(1388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建置。洪武廿三年(1390年)徙“永宁卫中右千户所”官兵戍高浦,更名“守御高浦千户所”,仍属永宁卫指挥使司管辖。时有官兵1258名[比其后驻扎在“永宁(卫)中左千户所”(厦门城)的操海旗军1204名,还多54名],其中操海旗军1034名、屯种旗军224名,由1名“正千户”、2名“副千户”、1名“司吏”、1名“镇抚”、10名“百户”等武职官员统领。

  同时,在1处山丘高地筑城,名“高浦千户所城”,洪武廿四年(1391年)建成。“高浦”者,浦之高地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高浦千户所城》: “洪武二十三年,徙永宁卫中右千户所官军于此守御。筑城周围四百五十丈,高连女墙一丈七尺,城基广一丈,为窝铺一十有六,东、西、南、北辟四门,俱砌月城,并建楼其上。”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守御高浦千户所》

  “洪武二十三年,徙永宁卫中右所官兵戍此,更今名。筑城周不及三里,辖县西高浦、大员堂、马銮等三寨。

  《海防考》:所西有松屿,与海澄县之月港相接,为滨海要冲。”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明·洪武二十三年(1389年),徙右宁府(?“右宁府”应为“永宁卫”之讹)中左千户所于此,筑城,周四百五十丈,门四,辖高浦、大员、马銮三寨。”

  明·永乐增高城垣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增高城垣3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高浦千户所城》: “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

  明·正统八年增筑四门敌台

  明·正统八年(1443年),增筑4门敌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高浦千户所城》: “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赵卸(去右旁,左加“王”)(乾隆《泉州府志·城池》作“赵瑶”)复增筑四门敌台。”

  明·正统十四年高浦之战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为了反抗明廷的横征暴敛,沙县人邓茂七、尤溪人蒋福成等人,先后发动起义,震动大半个闽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

  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邓茂七部将陈敬德攻占同安县城。据《明英宗实录》载,起义军开始联络“海贼”(海上渔民起义军)协同行动。三月,“海贼”围攻镇海卫玄钟千户所(今漳州诏安县梅岭镇玄钟村);四月,又攻下广东潮阳县……

  该年(正统十四年),“海贼”也围攻了高浦千户所城及其周边村庄。瑶山乡(今集美区杏滨街道前场村瑶山社)邑绅周彝训率民团抗击,马陷泥潭,受伤而死。其子周怀炯为救父,杀入敌阵,同时阵亡。周彝训的尸体漂到马銮村海边小岛“屿仔”,被马銮村民收葬,奉为“屿仔尾公”周怀炯的尸体则漂到瑶山村海边,被瑶山村民收葬,奉为“有应公”

  明·万历增筑“外台”

  明·万历卅年(1602年),为提高城池防御能力,在城外东北方增筑“外台”

  清初城毁

  南明·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四月,郑成功反清部队工事官冯澄世,为修筑氵丙州新城及厦门岛内的高崎寨、五通寨、湖莲寨,下令拆毁高浦所城,将石料装运,修筑新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高浦千户所裁撤,“高浦城”毁废。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本朝·顺治十四年(1657年)所裁。”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农历三月,郑成功誓师出征台湾。八月 ,清廷颁布“迁界”令,史称“辛丑播迁”。高浦村民四散逃避无存,“高浦城”被彻底拆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康熙廿二年(1683年)六月,清·水师提督施琅督师攻克澎湖;八月,郑克塽刘国轩之议,修表交印归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下旨解除海禁。高浦众多氏族返回故地重建高浦村,在原宅院基础上修葺,并重修十字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所城规制

  如上所述,始建时的“高浦城”,辟东、西、南、北4座城门,4城门上均建有门楼,并在4座城门外各加砌1座月城(瓮城);城墙周长450丈(约1440米),城高(含女墙)1丈7尺(约5.44米),城基宽1丈(约3.2米);城墙上设有供士兵站岗、休息的窝铺16座。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增高城垣3尺,达2丈(6.4米)。正统八年(1443年),又分别在4城门一段距离处的城墙外侧,增筑凸出城墙外的敌台(墩台)。万历卅年(1602年),在城外东北方增筑“外台”

  比较之下,“高浦千户所城”只有当年同安县城的一半大(同安城墙周长795丈许,约合2544米);比同年建成的“金门千户所城”还小(“金门城”墙周长630丈,约合2016米);比洪武廿七年(1394年)建成的“永宁(卫)中左千户所城”(即“厦门城”)要大(“厦门城”墙周长425丈9尺,约合1362.88米)。

  “高浦城”内,“高浦千户所”公署居中,两廊并列10座“百户所”公署。城中,有营房1025间,另有城隍庙、旗纛庙2座庙宇。此外,还有1座官仓“高浦仓”,由文职官员“高浦仓副使”负责管理。

  据《鹤浦旧志》记载,明代最鼎盛时期,有三十几支宗姓家族在这里安家落户,古城内外民房庙宇鳞次栉比,人口数万。彼时,在城内外的5条大街上,所开设的作坊、店铺多达数百号,且日夜经营,有“不夜城”之称。

  “高浦城”城外,西门外是水田,田地淖深,东南城墙外是滩涂,潮涨则没,潮退泥泞,均不利于敌人攻城。北门一带为陆路要冲,人烟稠密,民房甚至建到城墙边上。“教场”,也设于北门外。东北方向,地形平坦开阔,是高浦城防御的重点。

  高浦千户所机构设置

  高浦千户所除所本部外,还设有教场、兵营、垾寨、屯田所等军事机构。如此,以高浦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墙组成内外3道防御圈,加上水田、滩涂、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防御严密。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41·公署·郡县·泉州府·武职公署·高浦千户所》[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

   “高浦千户所,在同安县西南十四都。

   洪武二十三年徙‘永宁卫中右千户所’创建,更今名。两廊列十百户所。

  教场,在所城北门外。

  营一千二十五间,在本所城中,今仅存八百八十五间。

  垾寨三处,俱在同安县西十五、六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创建高浦寨(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下崎寨”)、大员堂寨、马銮寨。

  屯田新、旧二所,共田地六十六顷二十二亩,计旗军二百二十四名。南安县一所,在县东南三十二都三峰等处;同安县一所,在县西一、二、三等都萧田等处。

  烽燧五处,俱在同安县。下崎(在三都)、东关浔、亭泥(上二处在四、五都。已上三处俱县北)、刘山、西卢(上二处俱在县南十一都)。”[按:至万历卅年(1602年)前后,烽燧增至7处。]

  乡贤

  郑崇,原籍福建长乐,明初从军,侧身行伍。洪武廿四年(1391年),江夏侯·周德兴檄筑高浦千户所时,被调任卫所总旗使,从此居焉,为高浦氏1世,至今已传衍21世,蕃衍1300多人,蔚为村中旺族。

  郑升,号龙屿,明·万历卅二年(1640年)举进士,官至漕运总督。

  范方,明·天启元年(1621年)乡试解元(乡试第1名),官户部员外郎。范方博学多识,品性端严,为乡里推重,与黄道周气节相尚。李自成攻陷北京时被俘,拒不投降而被杀。

   郑羽飏,贡生。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致力恢复社学——朱文公祠故地的“鳌江书院”,栽培本村子弟。乾隆十九年(1754年),太学生郑绍?仁赓继其后,又捐资翻修书院,扩大规模,重振科甲气象。虽然此时高浦文气已渐衰微,但仍于嘉庆廿二年(1817年)有郑用锡奋登进士榜。书院重兴以来,有清一代高浦中举者,仍有七人。

  现状

  在高浦社区鹤浦路右侧,还存有明代留下的3处片段古城墙;其中比较完整的1段,约10米长,由石板垒成,藏身于杂草丛中。

  2021年,在高浦社区最主要的出入口高浦北路重建成高浦城城门。新修建的城门是城墙、城门、城堡组合形态,总长47.55米;其中主城门跨度15.61米、宽4.42米、高8.35米;副城门及城墙为31.94米,副城门宽3.04米、高5.95米。

  此外,还将依次修缮伯府、衙等古建古厝,以及鳌江书院、衙书轩、伯府懋斋、大关理学等历史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