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巡检司

  祥芝巡检司城[晋江县廿一都祥芝村(今属石狮市祥芝镇)]
    ——置司建城。
    ——、清拉锯战战场之一。
    ——毁弃。
    ——遗址。
  乌浔巡检司城[晋江县十六都乌浔村(乌浔澳,今晋江市深沪镇科任村)]
  港边巡检司(晋江县)
  深沪巡检司城[晋江县十六都深沪村(今晋江市深沪镇)]
    ——方位。
    ——明·洪武置深沪巡检司并建城。
    ——史迹。
  围头巡检司城[晋江县十四都围头村(今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
    ——南宋立“宝盖寨”。
    ——明初置“围头巡检司”(徙永春县“陈岩巡司”置于此,改名“围头巡检司”。明·洪武廿年建城。)
  鹧鸪巡检司和鹧鹕口城台(晋江入海口突出部,古属晋江县卅六都,今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鹧鸪山)
    ——地理位置。
    ——南宋设寨御寇。
    ——明末建立铳台(城台)(崇祯二年泉州知府王猷建。史继偕为作《记》。崇祯二年又筑建“溜石铳台”互为犄角。)
    ——清初鹧鸪巡检司的设置(康熙十九年移“祥芝巡检司”于鹧鸪,改称“鹧鸪巡检司”。鹧鸪司历任巡检名录。)。
    ——鹧鸪巡检司遗址。
  涂岭巡检司(惠安县)
  沙格巡检司(惠安县)
  峰尾巡检司城[古惠安县八都峰尾村,今泉港区峰尾镇。]
    ——旧城。
    ——大环城(新城)。
    ——现代。
    ——附:界碑遗存。
  獭窟巡检司城(惠安县)
  黄崎巡检司城(黄崎城,莲城卫城。惠安县净峰镇。)
    ——明·洪武始建。
    ——清改设黄崎汛。
    ——古城现状。
  小岞巡检司城(小岞城,东山城。惠安县东小岞镇东山村。)
    ——北宋置小兜巡检寨。
    ——小兜巡检寨所在地。
    ——置巡检司于小岞现址并建城。
    ——沿革。
    ——现状。
  涂岭废巡司(惠安县)
  石井巡检
    ——南宋·绍兴十四年置“石井巡检司”于石井下坊村。
    ——元代移驻晋江安海。
    ——明·洪武廿年徙同安东坑。
    ——明·万历六年又移“澳头巡检司”驻南安石井澳(明·正统十二年置“澳头巡检司”。明·万历六年移“澳头巡检司”复置“石井巡检司”于南安石井澳。)
  连河巡检司[明·洪武初置于南安县(时县治在丰州)南四十六都南莲河,洪武廿年徙同安峰上。]
  卢溪巡检司(南安县)
  源口渡镇巡检司(安溪县城西北50里龙兴里源口渡镇。北宋·大中祥符置“三县巡司寨”于德化县左岭下。明·正统复置巡检司于安溪源口渡。明·嘉靖移司白叶堡(以源口巡检司移入白叶堡守御。诗词。)。后仍归于渡口。)
  高镇巡检司[德化县东西团(今赤水镇)。沿革。明·隆庆禁巡检司“棍徒”乱收费碑。]
  安仁巡检司[德化县西黄认团(嘉靖十六年划隶大田县)]
  高浦巡检司城
    ——明·洪武设高浦巡检司并建城(镇北关。古同安县南嘉禾里廿二都,今厦门岛内思明区滨海街道曾厝垵社区白石炮台遗址一带)。
    ——明·万历迁白礁为“白礁巡检司”(今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白礁村)。
    ——清·顺治再迁灌口为“灌口巡检司”(同安县灌口,今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
    ——清·乾隆三迁福鼎县秦屿(今宁德市福鼎市秦屿镇)
  塔头巡检司城[同安县南廿二都浯洲屿(今金门岛)塔头村]
  官澳巡检司城[同安县十七都浯洲屿(今金门岛)]
  田浦巡检司城[同安县东南十八都浯洲屿(今金门岛)]
  陈坑巡检司城[同安县十八都浯洲屿(今金门岛)]
  峰上巡检司城[同安县东南十八都浯洲屿(今金门岛)]
  烈屿巡检司城[同安县东南廿都浯洲屿(今金门岛)]
  苧溪巡检司[同安县西十三都(今厦门市同安区西南)苧溪畔]
  彭湖巡检司(澎湖屿)
  附一:安海城
  附二:辋川城

祥芝巡检司城

   祥芝巡检司城,位于古泉州郡城(亦晋江县治)东50里、晋江县廿一都祥芝村(今属石狮市祥芝镇)。

  祥芝位于泉州湾口南畔,地处石狮市东北部,距石狮市区中心13公里;南邻古永宁卫城,西连蚶江镇,三面环海,东临台湾海峡。

  置司建城

  泉州郡城东南50里石湖镇,旧置有“石湖巡检司”。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徙“石湖巡检司”于今处,称“祥芝巡检司”,并筑小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祥芝巡检司城》:“祥芝巡检司城,在二十一都祥芝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六,东、西辟二门(乾隆《泉州府志·城池》作“有南、北二门”)。(在晋江县东南。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明《泉州府海防图》附有祥芝巡检司地图并注释:“巡司城东抵外洋大海,南至永宁及郡城,与崇武所相对。值汛期,夷船多窥伺潜入者,为郡咽喉重地云。”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祥芝巡司载:

   “祥芝巡司,在府东五十里。

  旧置于东南五十里之石湖镇。洪武二十年改徙今处,并筑小城。”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祥芝城》:

  “祥芝城,在二十一都。

  明·江夏侯周德兴造为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窝铺六,有南、北二门。”

  祥芝巡检司作为东南海防要地,隶属于永宁卫,初置弓兵100名,曾配合永宁卫官兵在此歼灭入侵的倭寇。后永宁卫军政驰废,到万历(1573—1620年)间,祥芝巡检司仅存弓兵18名。

  、清拉锯战战场之一

  郑成功“抗清复明”,祥芝成了军与清军展开拉锯战的战场。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郑成功部将林察率水师在祥芝与清军激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康熙二年(1663年),清军攻打蚶江、祥芝,军守将王默吴全率部抵抗,不敌阵亡,军余部退往厦门。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后,康熙十六年(1677年),盘据台湾的郑经出师闽南,派遣水师驻扎泉州一带,“水师四镇陈升、五镇蔡冲琱、七镇石玉、八镇陈胜分守蚶江、祥芝、崇武、獭窟,以固晋、南、惠沿海。”直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提督万正色攻克泉州沿海及金、厦两岛,郑经最终退守台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经万正色》)

  毁弃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颁布“迁界”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30里,片板不得下海。祥芝巡检司官署也在这一年“迁界”时被烧毁,名存实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康熙十九年(1680年),祥芝巡检司移设于鹧鸪(位于今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村),改称“鹧鸪巡检司”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祥芝城最后1次修葺,但其军事要塞作用已大大减弱。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祥芝城》:“国朝(清)·康熙五十六年修。”

  随着岁月流逝,祥芝城最终被毁弃,湮没无闻。

  遗址

  现在,祥芝巡检司城几乎荡然无存,仅存残基、墙石。遗址一带民居错落,在祥芝镇祥渔村的东北方向有个角落,留存“东城”地名,亦称“巡司城”,即为当年东城址。

  城内唯保留1座重修的“祥芝东城城隍庙”。庙前碑文有载,因祥芝巡检司隶属永宁卫,故迎奉永宁卫忠祐侯城隍于此。

乌浔巡检司城

  乌浔巡检司城,位于古泉州郡城东南90里、晋江县十六都乌浔村(乌浔澳,今晋江市深沪镇科任村)乌浔山,距福全所城东偏北方约6公里,控扼左右两个小港湾。

  乌浔巡检司旧置于安溪县大西坑,寻徙置此。明·洪武廿年(1387年)周德兴筑小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乌浔巡检司城》:

  “乌浔巡检司城,在乌浔村。(在十六都)(在晋江县东南。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周围一百五十丈(480米),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5.76米),为窝铺凡四,东、西辟二门,各建楼其上。”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载:“乌浔巡司,在府东南九十里。旧置于安溪县大西坑,寻徙置此。有小城,亦洪武二十年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乌浔城》:“乌浔城,在十六都。明·江夏侯周德兴造为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一丈八尺,窝铺四。有东西二门,各建楼。”

港边巡检司

  港边巡检司,在泉州府城南、晋江县廿都,元建,明·洪武廿年(1387年)徙十六都之深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晋江县·港边巡检司》:“港边巡检司,在府城南二十都。元时建,国朝洪武二十年徙于十六都之深沪,故址犹存。”

深沪巡检司城

  方位

  深沪巡检司城,在古泉州郡城(当时晋江县治设在泉州)东南75里、晋江县十六都深沪村(今晋江市深沪镇),距福全千户所城东北方约10公里,与乌浔巡检司城相近。

  深沪湾古称“永宁澳”,是泉州外港重要口岸,东滨大海,北永宁卫,南福全千户所,西邻浔美,通南日,接铜山。由深沪至永宁卫为“佛堂澳”,是海寇出入必经之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深沪巡检司城》:“深沪巡检司城,在深沪村(在十六都)。(在晋江县东南)。”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深沪巡司(乌浔巡司)相近又有深沪巡司。”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深沪城》:“深沪城,在十六都。”

  明·洪武置深沪巡检司并建城

  元代,在泉州郡城南25里置有“港边巡司”。明·洪武廿年(1387年),周德兴将“港边巡司”徙置于深沪,改称“深沪巡检司”,同时筑司城,并造烟墩(烽火台)。深沪巡检司隶属于永宁卫,设9品司官,驻防正7品武职把总及5品千总,此制一直沿袭至清。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深沪巡司》“元置于府南二十五里,曰‘港边巡司’,洪武二十年徙置于此,改今名,并筑城戍守。”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深沪巡检司城》:“周围一百五十丈(480米),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6.4米),为窝铺凡七,南、北辟二门,各建楼其上。(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深沪城》:

  “明·江夏侯·周德兴建为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窝铺七。有南、北二门,各建楼。

  国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

  深沪巡检司城呈四方形,内外都用石块垒成,中间实以沙土碎瓦砖石。城墙顶上还筑有垛子,守兵可在城上巡视防卫。南、北二门门顶呈圆弧形,城门上还建有城楼。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修司城时,为方便百姓出入,东、西两边再各开建城门,成四方皆有城门。

  史迹

  司城内东北角有1处大型涵洞,地势较低,暴雨时雨水汇集此处流出城外。涵洞入口处在今下井边,出口处在东门附近的城墙根。出口有八仙桌桌面大。近出口处的涵洞顶部,有两三丈长的石块,被大火焚烧得爆裂开来,焦黑一片。嘉靖(1522—1566年)间倭寇陷深沪司城,有些老弱妇孺躲进涵洞。倭寇在洞口堆积柴草放火,鼓风入洞,所有的人都被薰死在洞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司城巡检的府衙,或说在紧靠城隍宫的东侧,原址不可考,仅留下“衙埕”的地名。

  明·洪武廿年(1387年)建司城时,其东南隅就并建有城隍庙,嘉靖(1522—1566年)间增祀抗倭而死的深沪巡检司巡检汪芳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深沪城隍庙》)

  司城内还有仙公洞。此庙在建司城以前的宋、元时就存在,庙门朝南。建城时,仙公洞围入城内,庙后连着司城北门城墙,作为当境神佛。仙公洞代奉吕洞宾等八仙木雕像,原先规格颇大。庙门原有石刻门联,文字深奥不常见,罕有人认识完全,只知上下联一边全是“山”字头,另一边全是“艹”字头。该对联石门框在1985后大炼钢铁时被抬到东垵打铁店去垒砌厂房,再后听说又被运到土屿去起磨,至今已下落不明。

  清·道光廿三年癸卯(1843年),在南门口离城门不到10丈处的大路中央,建1所祀关夫子的宫庙,来往行人就从庙的两旁行走。庙中木雕关帝神像高2尺多,现存1对青草石雕的“石鼓”及锒嵌在壁上的2幅石雕。庙前的1对旗杆夹石已非原物。

  至廿世纪40年代初,深沪巡检司城尚存完整的南门门洞及其附近的几十丈土城墙,还有东、西门贴石的石斗门。现仅存正西北角转角处1段旧城墙,长3丈,从地面算起高2尺处用方石条横直层层交叉叠成,与本地花岗石同质。

  1954年,在原晋江地委(今泉州市委)党校内出土1枚明·洪武间的深沪巡检司铜印,现藏于泉州海交馆。

  铜印呈正方形,上带近似长方形扁纽,纽颈作弧状,边长5.8厘米,厚1厘米,通高8.3厘米。印面周以边框,框内自右至左铸为“九叠篆”书阳文“深沪巡检司印”3行6字;印背另有行楷阴文刻款,右镌“深沪巡检司印”,左刻“洪武拾柒年捌月”

  该印所提示的信息,引起两个疑问:①“洪武拾柒年(1384年)捌月”早于史载的深沪巡检司创置时间。②出土地点是明代广平仓遗址,今地名仍沿旧称。《八闽通志·公署》载:“广平仓,在府治东北,旧泉州卫军仓也。”设大使、副使两名文职官员,与深沪巡检司无涉。“深沪巡检司印”为何出现在广平仓?这些均有待考究。

围头巡检司城

  围头巡检司城,位于古泉州郡城(亦晋江县治)东南80里、晋江县十四都围头村(今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距“福全所城”西南方约14里,控扼通往安平港、厦门港的海岬。

  围头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在晋江东南沿海围头半岛最南端突出部,东临台湾海峡,西依围头湾,南部围头海角正面距大金门岛仅5.2海里,是大陆距离台中和大金门岛最近的地方。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围头巡检司城》:“围头巡检司城,在十四都围头村。(在晋江县东南)”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围头镇》“围头镇,府南八十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围头镇》:“围头镇,在晋江县南一百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围头城》:“围头城,在十四都。”

  南宋立“宝盖寨”

  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在泉州城南10里置“宝林寨”。嘉定十一年(1218年),因海寇冲突围头,泉州太守真德秀“宝林寨”兵戍围头,立“宝盖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元代,“宝盖寨”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围头镇

  宋置宝盖寨。

  《志》云:宋·淳熙十三年,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宝林兵戍围头,立寨曰宝盖,而以法石为重地是也。

  元寨废。”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古迹·隘·围头镇》

  “宋置‘宝盖寨’。

  旧《志》:淳熙十三年,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宝林寨’,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徳秀移宝林兵戊围头,立寨曰‘宝盖’,即此。”

  明初置“围头巡检司”

  徙永春县“陈岩巡司”置于此,改名“围头巡检司”

  明初,徙永春县“陈岩巡司”置于此,改名“围头巡检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围头镇》“明初,徙永春县陈岩巡司置于此,改今名。”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围头镇》:“明置廵司。”

  明·洪武廿年建城

  洪武廿年(1387年),周德兴经略海防,创筑司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今无存。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围头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六十丈(512米),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5.76米),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各建楼其上。(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围头镇》“有城,周不及一里。洪武二十年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围头城》:

  “明·江夏侯周德兴造为司城。周一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窝铺四。有南北二门,各建楼。

  国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

鹧鸪巡检司和鹧鹕口城台

  地理位置

  鹧鸪,亦称“鹧鸪口”,《闽书》作“圣姑”,位于晋江入海口突出部(今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鹧鸪山),古属晋江县卅六都。古时这里“海洋多暗礁伏石,非潮涨,巨舟不得行”,被视为“咽喉阨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清·顺治十七年(1660),泉州水师将领刘盛志,曾约束汛兵不得扰民,并重修顺济宫。其所立《碑记》称:“鹧鸪去城可十余里,山麓垂环,岛屿相望,民庐数千户,衣冠文物辈出,为吾泉巨麓要津。”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鹧鸪镇》:“鹧鸪镇,在晋江县。”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晋江“东南行至法石、石头、圣姑(鹧鸪)、岱屿,别名蚶江,此又晋江入海之水门也。地饶鱼盐,而苦卑湿。”

  古泉州港有“三湾十二支港”之称,“法石港”便是支港之一,也是泉州城区与港区水陆转运的重要枢纽。从蟳埔到法石,古时沿江码头众多,这些码头都是为法石港服务的,如今仍存“美山码头”、“文兴码头”(合称“江口码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法石港》)

  南宋设寨御寇

  有宋一代,泉州海上丝路大兴,财富剧增,致盗贼眼红,屡有侵犯。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武功志》所载,南宋时泉州发生过多起海寇扰境事件:

  绍兴廿六年(1156年),“海寇奄至安平镇”

  乾道七年(1171年),“岛寇毘舍邪掠海滨”

  乾道八年(1172年),毘舍邪“复以海舟入寇”

  淳熙七年(1180年),“海舟贼沈师作乱,泉郡大震,戍将某统领战死。知泉州程大昌趣统制裴师武讨之,贼遁去”

  咸淳(1265—1274年)末,“海贼寇郡境,时西域人蒲寿晟寿庚兄弟在泉,俱无赖,击贼退之,以功累官沿海都制置”等。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泉州人名录•程大昌蒲寿晟蒲寿庚》)

  因此,左翼水军在泉州沿海设立“宝林”、“法石”、“永宁”

  嘉定十年(1217年)真德秀首知泉州。嘉定十一年(1218年)四月海寇王子清赵希◇等作乱,将逼近泉州郡城,真德秀授方略破之。战后,真德秀遍行沿海,审视形势,发现泉州原有“宝林”、“法石”、“永宁”3寨,沿海又有“石湖”、“宝盖”、“小兜”等寨,但自开禧(1205年一1207年)以来,主将多用非其人,州郡又无权过问,致泉州沿海“武备空虚,军政废坏”,“盗贼屡作”,严重威胁海上商船往来的安全。

  真德秀上书枢密院,在《申枢密院措置沿海事宜状》中指出:“泉之为州,控临大海,实闽陬要会之地。国家南渡之初,盗贼屡作,上勤忧顾,置兵立戍,所以为海道不虞之备者,至详且密……今来左翼水军三寨:曰‘宝林’、曰‘法石’、曰‘永宁’……‘宝林’所屯水军三百,其数为多,‘法石’虽有一百二十余人,然正为防海冲要之地,其数尚少。”他还在《请修治海军政状》中疾呼:“今诸贼在海,人船已多,若不及早殄除,则日增月益,其害未有穷已。”请准使寨兵由左翼水军统领改由州郡节制指挥,并增设“围头寨”

  另方面,真德秀亲率观察推官李方子、晋江知县徐叔用、左翼军副将邱童等人,重新部署整顿泉州湾的“法石”、“永宁”、“石湖”、“围头”、“小兜”等海防要塞,合理调整寨兵,增备各寨兵船,加强寨兵的水战操练和防区巡逻,规定寨兵可以预支1个月钱粮,以备随时出海捕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李方子》)

  到明代中后期,倭寇蜂起,泉州海防任务愈发艰巨。据史料记载,“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正月,倭寇掠南安英山等处;3月,又一支在浔美登岸焚劫;4月,至车桥焚屋杀人,直至城下,官军以石拒退;又一支从法石登岸焚劫,亦至南门城下,焚屋而去……”类似这样的倭寇劫掠多次出现,对于泉州的危害极大,对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更构成了严重威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明末建立铳台(城台)

  崇祯二年泉州知府王猷

  明代末期,沿海海防形势日益严峻,法石“鹧鸪口”重要的海防战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视。

  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王猷来任泉州知府;崇祯二年己巳(1629年),建立“鹧鸪口铳台”,亦称“鹧鸪口城台”,安放9尊“大将军铳”(即铳炮),旁边营房中还配有百子铳、神飞炮等较小型火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猷》)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0·名宦2·明泉州府知府·王猷(同治补刊本)载:

  王猷,字壮其(明)东莞人。……天启七年(1627年),任泉州知府……

  崇祯己巳(崇祯二年,1629年),郊外尽甲,中丞公移泉乘城守,简械缮糈,循行四封,见鹧口为郡东南门户,乃筑城台高百尺、纵横二十四丈,中建房五,安九大炮各重八千钧;旁为火房三,列百子、神飞各炮。凡縻白金四百有奇,皆出俸资,不征民间一钱。台募兵二百人、领兵哨官一员、监督把总官一员,月给之饩。自是扼塞要害,寇至港门,众炮齐发,一夫之守,雄与百人,贼不敢响迩焉。

  复分士绅守郡城,人数雉。侦得内应奸囮,悉磔诸市,城得无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鹧鸪口铳台》:

  “鹧鸪口铳台,在三十六都(今蟳埔一带),临海。

  明·天启七年知府王猷建。周二十四丈,高一丈八尺。”

  史继偕为作《记》

  铳台成,郡人史继偕为作《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史继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鹧鸪口铳台》:

  史继偕记:

  使君以丁卯(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莅泉,即泉属邑无弗治也。以间巡行四封,则亟议城鹧鸪口,曰:‘是郡东南一大要害哉。郡三面阻山,北枕清源,西连清溪、桃源诸邑,延袤数百里,叠嶂千里,若削壁然。独递东而南,一望茫茫,巨浸中无关门结草之限,又无旁邑辅车之势。海上之峨岢,恣所出入;天堑之险,寇与我共。先是虽曾设两游一寨,而势分力单,卒有警,不相为应,即犄角奚赖也?’

  询之荐绅先生,若父老佥谓:‘「车桥」之下、「浯屿」之上,地名「鹧鸪口」,有海门焉。外从兹入,实阖郡东南门户。海洋多暗礁伏石,非潮涨,巨舟不得行。仅龟屿前一线,舴艋可通。宜宿一军为咽喉阨塞。而战守之具无逾火器,若创筑城台,备列铳炮,寇至港门,列炮齐发,一夫之守,雄于百人。使贼不得向迩,欲战不得。伺其困怠,出锐兵歼之,此百全之势也。无奈今徵发四应,缮械庀舟时诎,谓何耳?’

  使君曰:‘是在不谷。’

  乃上之备兵方伯吴兴公。公谓然,且臾之诹吉鸠工画址董作。

  港故有石,崒突起海中,而旁逼左岸,据势乘便,台定于此,功可迄立。资石于山,累之,崇丈有寻,纵广之为丈二十有四,中建房五,安大将军铳九,重各八千觔,人猝不能举移。旁为火房三,以列百子铳、神飞炮之属。

  凡用中金四百有奇,皆使君自捐俸赀为经费,司理宣城侯稍营佐之。嗣而直指山右公协助三十镪,则以为今筑营房之用。是役也,靡借于公帑,亦弗渔闾右一钱。举大役而民不知,若自天成地出焉者。

  登台左右顾,岱坠如鼓,紫帽如旗,石湖、溜石二浮图如干天马奔踏而来,如金鞍宝盖。山川之气脉,关锁益增而固。合形家者言,无论要害,以报成,中丞公洎直指公崱叹使君备豫也。

  余庇君宇下,值海氛告警,不无戒心。若客岁冬,抚计未就,内外居民,日惴恐。礮声震于郊闉,讹言四起。驺人帕首、靺鞈将事,干掫达夜不得休。即向裨将云霄之战,捷声颇振,再合镇口,抵死拒敌,创重而却,资械随以散亡。此无他,角力波涛,呼吸转盼,难逆睹也。如城台据势乘便,立于不败,以制寇之入,可不谓远算长策乎哉!

  台募兵二百人,领兵哨官一员,监督把总官一员,月给之饩云。

  君名,字某,别号壮其,丙辰进士,粤之东莞人。”

  崇祯二年又筑建“溜石铳台”互为犄角

  崇祯二年(1629年),“鹧鸪口铳台”各项设施刚刚布置就绪,海寇突入江口。福建副使蔡继善(原任泉州知府)“乃申令募壮士分伏要害,以邀其归,贼骇遁去”

  此役后,蔡继善捐俸,委命周斌在溜石亦筑建一铳台(“溜石铳台”),周长20余丈,高1.4丈,下层配备“大发熕、大神飞炮十八门”,上层配备“百子铳佛郎机四十门”,有军士300名,与“鹧鸪口铳台”互为犄角。

  “鹧鸪口铳台”的创建,为清代“鹧鸪巡检司”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清初“鹧鸪巡检司”的设置

  康熙十九年移“祥芝巡检司”于鹧鸪,改称“鹧鸪巡检司”

  明朝在泉州设置泉州卫、永宁卫两个卫所,崇武、福全设千户所,祥芝、深沪、围头、乌浔设巡检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明》)

  明代后期,卫、所军政驰废,如祥芝等巡检司原有弓兵各100名,到明·万历年间各仅存18名;“祥芝巡检司”官署也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时烧毁,名存实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没落篇·清·辛丑播迁》)

  “三藩”之变,郑经出师闽南,泉州沿海战略要地如崇武、鹧鸪、秀涂、蚶江、祥芝、永宁、深沪、围头、东石等,成为清军与郑军反复争夺的据点。鹧鸪口在这场拉锯战中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几度易手,直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提督万正色克复泉州沿海及金、厦两岛,郑经退回台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正色郑经》)

  随后,清廷对泉州沿海的驻防进行调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祥芝巡检司”移设于鹧鸪,改称“鹧鸪巡检司”。时建有小城,周150丈,南北2门;“鹧鸪口铳台”居城中。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鹧鸪镇》:

  “改祥芝司移驻此。

  旧《志》:祥芝司,在县东南五千五里,旧在县南石湖镇,复移于此。有城,周一百五十丈,南北二门。

  今设有鹧鸪廵司。”

  “鹧鸪巡检司”设巡检1名,弓兵18名。此外,驻泉州清军右营派一员千总驻汛蚶江,汛兵248名,分防日湖、祥芝、古浮、五堡、石狮、水头、浦边、塘市、青阳、法石、鹧鸪、径边、后渚、上庵等十四汛。其中,鹧鸪汛汛兵18名。

  由于设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的“鹧鸪口铳台”鹧鸪口铳台在历次战斗中首当其冲,破损严重。因此,新设置的“鹧鸪巡检司”暂时租赁民房处理公务,没有新建官衙。

  自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鹧鸪巡检司”设置后,隶属于晋江县管辖。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泉州府增设蚶江海防通判,又称“蚶江分府”,“鹧鸪巡检司”改隶蚶江海防通判。

  鹧鸪司历任巡检名录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国朝·鹧鸪司巡检》收录康熙廿五年~道光九年历任鹧鸪司巡检有:

  李慧仁:顺天吏员,康熙廿五年(1686年)任。

  李洪魁:顺天吏员,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任。

  陆鑑:顺天吏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任。

  徐之虬:池州吏员,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任。

  赵宏道:陕西吏员,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任。

  王家美 宛平吏员,康熙六十年(1721年)任。

  王尚速:大兴吏员,雍正五年(1727年)任。

  倪□:宜良吏员,乾隆五年(1740年)任。

  沈明禹:石埭吏员,乾隆十年(1745年)任。

  谢文升:武清吏员,乾隆十九年(1754年)任。

  龙相清:湖北江夏监生,乾隆卅四年(1769年)七月兼署。

  何乔:直隶宛平吏员,乾隆卅五年(1770年)三月兼署。

  徐大坤:安徽婺源吏员,乾隆卅五年(1770年)十一月任。

  吴家骥:江西新城监生,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二月署。

  徐大坤: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二月回任。

  刘圭:直隶大兴供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二月任。

  李俊儒:直隶大兴监生,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九月任。

  卢光燮:浙江嵊县监生,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署。

  李俊儒: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回任。

  顾南溥:江苏华亭县人,己卯(乾隆廿四年,1759年)顺天副榜,就职州判,递捐分发试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九月任。

  李飞鹏:河南新宁县,由附贡生考取供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七月署。

  李俊儒:嘉庆元年(1796年)十一月回任。

  熊寿佺:江西新昌监生,嘉庆二年(1797年)十二月代理。

  刘骏:直隶宛平供事。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署。

  金瑞安:直隶宛平供事,嘉庆四年(1799年)六月署。

  王保衡:河南祥符吏员,嘉庆五年(1800年)十月署。

  朱启元:浙江山阴吏员,嘉庆六年(1801年)六月任。

  傅调元:直隶通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月署。

  黄登科:甘肃宁夏人,充食宁夏镇标前营名粮,在印房供差,嘉庆十四年(1809年)四月任。

  傅调元:嘉庆十九年(1814年)八月回任。

  汪揖:江苏武进监生,嘉庆廿年(1815年)二月署。

  黄登科:嘉庆廿年(1815年)六月回任。

  谢得琛:广东平远监生,嘉庆廿一年(1816年)九月署。

  胡桂:山东胶州监生,嘉庆廿二年(1817年)正月任。

  杨维城:江苏金匮监生,道光元年(1821年)二月署。

  胡桂:道光二年(1822年)二月回任。

  汤松:江苏吴县供事,道光三年(1823年)二月署。

  胡桂:道光四年(1824年)三月回任。

  潘振玉:直隶大兴监生,道光四年(1824年)十二月署。

  黄镇华:直隶天津监生,道光五年(1825年)六月任。

  秦师韩:河南郊县监生,道光九年(1829年)四月署。

  朱启元:道光九年(1829年)十一月回任。

  “鹧鸪巡检司”遗址

  “鹧鸪巡检司”遗址位于如今沿海大通道堤坝之外的的“鹧鸪口铳台”处,民国时改建为1座四四方方的双层碉楼,俗称“枪城”,上、下皆布有多个长方形开口的枪眼。通过1条1米多宽、二三十米长的曲折石板桥,即可到达。桥中一段被倾倒了满满的蚝壳。

  枪城后方有一栋石头砌成的附属建筑物,过去曾被当作民兵营房使用。

  枪城之外有一条长长的石板路,像极从陆地探伸而出的一条缆绳,把枪城牢牢地拴在了海边。

  枪城向江一面,立有一块“鹧鸪巡检司遗址”碑。遗址临水处有1座灯塔。遗址处有着1座小宫庙,宫门正上方匾额“鹧鸪古地”。旁边有1个被圈住的内湖,养殖着海鲜。

涂岭巡检司

  涂岭巡检司,在惠安县北十三都。元·元统二年(1334年)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撤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惠安县·涂岭巡检司》:“涂岭巡检司,在县北十三都。元·元统二年建,国朝·洪武二十年省,故址犹存。”

沙格巡检司

  沙格巡检司,在惠安县北十都。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洪武廿年(1387年)徙八都峰尾村。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惠安县·沙格巡检司》:“沙格巡检司,在县北十都。洪武二年建,二十年徙于八都峰尾村,故址尚存。”

峰尾巡检司城

  峰尾巡检司城,位于惠安县城东北40余里、惠安县八都峰尾村(现属泉港区峰尾镇),是泉港区历史上惟一的1座古城。

  旧城

  明·洪武廿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江夏侯·周德兴经略闽省海防,设卫置所,以备防御倭寇侵扰。周德兴亲自巡防全省沿海各要地,兴建诸巡检司,拨民兵防守,分隶于各卫所,以互相策应。

  峰尾地形是半岛形态,突入湄洲湾,与惠安东周半岛成为扼守湄洲湾海防的核心门户,它北障沙格,南拒黄崎,与兴化府之吉口、湄洲诸岛互为犄角。周德兴把原设置于沙格的巡检司迁移至峰尾,在惠安知县阎宏的帮助下,在石狗尾至东楼之高阜处营造峰尾城 (俗称“旧城”),以“控制大海,其巡警守备各画地为界”

  时城垣周围150丈,厚1丈,高1丈8尺(含女墙),窝铺6,西、北辟二门,建城楼于其上,2门内各建兵马司1所。城中有营房30间,供弓兵居住。“借崇武为其捍蔽,而为之声援,内外相犄,其置周密。”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峰尾巡检司城,在惠安县北八都峰尾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六,西、北辟二门,并建楼于上。二门内,各建兵马司一所。(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

  清初·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载:“峰尾镇,在县东北四十余里。旧名沙格巡司,在县东四十里。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改置于烽尾村,筑城为守。”

  峰尾巡检司巡海范围北至乐屿,南至白屿。清•周弘祖《海防总论》载:“乐屿、白屿为峰尾巡检司界。”

  大环城(新城)

  峰尾旧城范围较为狭小,只能容纳峰尾巡检司防守人员,且与峰尾村民居分离,不能起到保护峰尾居民的作用,兼以“据高乏泉”,饮水都成问题,一旦敌人困城,守城官兵将不战自乱。

  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峰尾巡检司某倡议迁据。上宪批准后,巡检及其后任江吉泰即鸠资庀材,修筑新城,并得到惠安两任知县萧继美叶春及和峰尾民众的大力支持,移于溱集之地。筑造大环场面,“广而倍之”,兼容民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叶春及》)

  重建后的大环城,“环城周围300多丈,城墙洞3丈,高4丈,内外砌石中间填土。城墙上设人行道,阔6尺,设东、西、南、北4大门,女墙500,楼橹4,挖掘浚沟以护城。城外辟有教场,为弓兵训练之用。”还在“旧城顶”制高处筑烽火台,“斥堠相望”

  新城前后历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功成。峰尾司江吉泰为之题词:“镇海永胜,镇峰永全。”

  叶春及在其笔记中写道:

  “黄崎拒其南,沙格遮其北,外面掎以击蓼,庶可以固守矣。”

  “迩年倭人,寻转峰尾而去,习水势者骇之……复有峰尾新城,与黄崎鼎立。合八都而聚峰尾。”

  现代

  由于水陆交通便利,这里自古是名埠良港、渔商重镇,峰尾商家大兴海上贸易,峰尾城内商铺云集,管弦弹唱通宵达旦,有“小上海”之称。

  抗日战争爆发后,峰尾引起日寇注意,多次遭受日本飞机的轰炸。1937年秋,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为防暴露目标,实行坚壁清野,令拆除各地城垣。于是当地驻军便拆峰尾城垣之石以筑炮台,雉堞城垛丧失殆尽,只剩下4个城门。

  廿世纪中叶,峰尾民众又挖城基以筑校舍,至“文革”期间,主体结构拆毁殆尽,新、旧峰尾城遂荡然无存。只留下少许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城基石,和“城内”、“城外”、“城边”、“南门”、“西门”、“南街”等古地名,以资追忆。

  附:界碑遗存

  2016年8月2日,在泉港区界山镇鸠林村安平桥的桥墩边发现峰尾巡检司界碑。鸠林(南庄)等村原属仙游县连江里(今枫亭),明 •嘉靖 (1522—1566年)间才划归惠安。

  界碑材质为花岗岩,高约1.8米,宽约0.8米。正面镌刻“永宁卫崇武千户所峰尾巡检司为界”。背面篆额“大清安平桥”,底下为当年捐建安平桥者名单,捐款者的姓氏有等。石碑的底部有段长约10厘米的榫,原先应是竖立在某个地方,曾屡遭迁移,几易其所至今,但移动范围应不超出安平桥周边半径500米。

  碑文可证,峰尾巡检司隶属于永宁卫崇武千户所。

  鸠林村安平桥处于两条溪的交汇处,河道纵横,桥梁众多。安平桥所在的溪流名南庄溪,东面还有1座泰和桥。此处古为港澳,海水可达。桥北是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及太平港(枫亭港)。

獭窟巡检司城

  獭窟巡检司城位于惠安县城南二十五都獭窟屿,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岛峙海中,前头山障其北,覆釜屿萦其南,是以南北之风皆可使舟。巡司之城纵横仅百余步,贼舟乘潮而登恐难防守,增堞浚濠,多设楼橹,斯万全可保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獭窟巡检司城在惠安县南二十五都獭窟屿。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二尺,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县南又有獭窟巡司,在獭窟山下,本南安县之芦溪巡司,后改徙焉。”

黄崎巡检司城

  黄崎巡检司城,古称“黄崎城”,亦称“莲城卫城”,位于惠安县城东南东周铺(莲城)卅二都黄崎山南面的莲花山小山上,故称“莲城”;城的西北部有黄崎村(今净峰镇城前村),城以村又得名称“黄崎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黄崎山》)

  “莲城卫城(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洪武始建

  明·洪武四年(1371年),惠安知县时汝楫在县城设县前铺时,开辟1条从县城通往海滨的双向驿道,一路往东通往黄崎,一路转向东南通往崇武,长各50里,专递盐场海汛文书。

  为防范倭寇侵扰,洪武廿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周德兴在崇武、黄岐(莲城)、小岞(东山)、獭窟(浮山)、峰尾5地同时建城。

  时莲城卫城城垣周围150丈,厚1丈2尺,高连女儿墙2丈,窝铺凡8,辟南北两门,建楼其上;城中有营房30间,驻弓兵100名,归崇武千户所管辖。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黄崎巡检司城,在惠安县东南三十二都黄崎村。周围一百五十丈有奇,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载:“黄崎巡司,在黄崎山下;本置于德化县东北清泰里,曰清泰巡司,后改徙于此。”

  莲城卫城(黄崎城)三面环海,东近台湾海峡,旁为黄竿岛和黄牛屿,南与小岞东山城成犄角相望,西面是避风小港水头海,北连湄洲湾与峰尾城成犄角相望,下临东海头,地控惠东北沿海前哨要冲,一直是重要军事要地。

  清改设黄崎汛

  到清·施琅收复台湾后,莲城卫城的军事重要性慢慢淡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康熙廿四年(1685年),改设黄崎汛,隶属于崇武汛,辖汛兵65人、马4匹;其中本汛驻兵40人、小岞汛10人、辋川汛5人、峰尾汛5人、沙格汛5人。

  道光(1821—1850年)间,黄崎汛隶属金门左营,配备金门左营千把总1人,有汛员1人,驻兵40人,哨船1艘。

  古城现状

  莲城卫城今存,但残破不堪。北城门已不见踪影,只存南城门(拱形)1处还算完整。城楼已毁,全城墙碟、箭窗、垛子、烽火台已倒塌不存。

  城墙除东南、东北部保存较好外,其余部分塌倒殆尽,只留城基。现存城墙旧址实测周长约520米,残高2.7米,宽2.25米,厚1.1米,总面积1700平方米。

  沿着一条花岗岩条石铺成的道路进入城中,已不见窝铺、营房,也不见地基。城里地势高底不平,被附近东莲和杜厝村民开荒成耕地约有30亩。

小岞巡检司城

  小岞巡检司城,俗称“小岞城”,现称“东山城”,位于惠安县东小岞镇东山村(古卅都小岞村)。小岞三面临海,东对台湾海峡,北濒湄洲湾,与莆田县湄洲岛隔海相望,西北与莲城半岛(黄崎城)相邻,南与崇武大岞互为犄角。

  《惠安文化志》载:“东山城遗址,在惠东小岞镇东山村北隅,原称‘小岞城’,后惯称‘东山城’。”

  “东山城遗址(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置小兜巡检寨

  宋代,小兜巡检寨是泉州府重要的海防军事据点之一。

  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始置惠安小兜巡检寨,有戌兵。元丰二年(1079年),拔禁军100人增防小兜水寨,巡缴晋、南、惠、同四县沿海地。后来,撤回小兜寨正规部队禁军,改为招募当地民兵,又增额防守土兵10人。乾道七年(1171年)增200人,嘉定十二年(1219年)郡守真德秀造营房62,额管310人。至淳祐(1241—1252年)间,小兜水寨仍有防守士兵310人、括责船3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明·万历《泉州府志•宋•军制》载:

  “宋初,泉州营地各有屯驻,大约军额三千二百有奇……额军之外有诸寨土兵,晋江石湖,惠安小兜,南安石井、潘山,德化云峰里,计戌兵一千五百有奇。”

  “元丰二年拔禁军一百人增防小兜水寨,巡缴晋、南、惠、同四县沿海地。”

  《泉州府志•诸寨土军》载:

  “元丰二年,海寇猖獗,拔禁军一百人置寨弹压,后抽还禁军,改招土军,增十人。”

  “乾道七年增二百人,嘉定十二年郡守真德秀造营房六十有二,额管三百一十人。”

  真德秀《申枢密院措置沿海事谊状》载:“本州沿海四寨,其紧要者二,在晋江曰石湖,在惠安曰小兜。”

  小兜巡检寨所在地

  关于小兜巡检寨所在地,有两说。

  崇武说

  一般认为,宋时的小兜寨在崇武,崇武就是宋时的小兜寨。

  地方志记载:“小兜寨在惠安县守节里”,古时崇武正属守节里廿七都,宋、元时守节里的行政中心设在今张坂黄田。

  清初《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守御崇武千户所》:“宋·元丰二年,以海寇猖獗,置小兜巡司,巡徼晋江、同安、南安、惠安四县沿海地。元仍置巡司。明初因之。”

  清·嘉庆《惠安县志·兵制》:“小兜寨(即今崇武)土军,专巡檄晋江、南安、同安四县沿海之地。”“即今崇武”为文本中的小字按注,非常明确。

  小岞说

  现代的地方史研究者提出异义,认为小兜寨不是在崇武,而在小岞。

  《泉州府志》诸寨土军载:“小兜巡检寨,在惠安县守节里大岞北,为自海入洲界首,专管晋、南、惠、同沿海地。”清·嘉庆《惠安县志·兵制》删去“守节里大岞北”句,并确定“即今崇武”,是不审慎或有意为之。

  要确定宋·小兜寨的所在,必须具备在大岞北的古军事要塞,且位置是泉州与莆田两郡入海口交界处,并属于惠安守节里廿七都等条件。符合这3个条件的,只有净峰镇黄崎城和小岞镇小岞城。

  黄崎城位于惠安县东部,与莆田县忠门镇隔海相望,属现在净峰镇的莲城卫城。明·叶春及《惠安政书》载:“黄崎移自德化清泰里。”兹北为峰尾司,又北为南日寨,南为小岞司,又南崇武所。巡检司建于明·洪武廿年(1387年)。其军事要寨设置、位置基本符合,但是,净峰莲城古时属温陵里卅二都;元·元贞六年(1295年)惠安设置4乡18里34都,黄崎属卅二都;明代属吉庄铺,后析东周铺,黄崎属东周铺一直至清末。黄崎巡检司从来不属于惠安守节里廿七都,显然不是宋时的小兜寨。

  小岞城则完全符合以下3个条件:

  一是自宋代开始即为大岞北的军事要塞。北宋·熙宁间即设土军守寨,有石寨一、烟墩三。

  二是位于泉州与莆田两郡入海口交界处。小岞城建于小岞镇南寨三山之巅(现属东山村),北接莆田湄洲,前盱崇武大岞,后盼黄崎,四面环列海屿,前后皆湾澳。

  三是宋代属惠安守节里廿七都。

  《泉州府志》载:“太平兴国二年,洪进纳土,乃复为州,六年析晋江地置惠安县。庆历八年(1048年)乃领三乡,置十八里。”惠安西南为崇武乡,管辖太康里、守节里、礼兴里、民安里、长安里。守节里管辖廿五都(现张坂上仑至后曾一带)、廿六都(门头至山霞镇青山一带)、廿七都(现大岞到东岭镇的刘厝到小岞一带)。元代崇武乡改为行满乡,除崇德里五都变动外,其他行政区域设置都不变,小岞属廿七都守节里管辖。元末至明初,由于天灾人祸,惠安人口大量耗损,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惠安县的行政区域进行调整,小岞才被划归卅都黄坑铺,一直到清代。

  明•何乔远《闽书•方域志》载:“二十七都,宋·守节里。山曰大岞、尖山、小岞。”《泉州府志•山川》载:“净山一名尖山,亦名净峰,在二十七都……。小岞山在净山东十里,滨海地产紫菜。”这也进一步证明宋时小岞和净峰部分区域属守节里廿七都管辖。

  此外,清·道光《惠安县志》:“小岞城,在县东黄坑铺小岞澳……宋·参知政事李文会祖居于此。”李文会的祖籍地正在小岞乡后内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文会》)

  因此,小兜巡检寨在惠安县守节里、大岞北,属廿七都崇武乡管辖,这些显然不是明初建崇武城的概念,更不是因建崇武城而移小兜寨至小岞的史实。清·道光《惠安县续志•关隘》载:“崇武关,即宋·小兜寨,在县东南,距县治四十五里,明·周德兴始造。”也明显有别于清·嘉庆《惠安县志·兵制》“小兜寨(即今崇武)”的说法。

  因此,宋时小兜寨不是现在的崇武,而应该是现在的小岞镇。至于是在小岞城南边,还是在不远处的南寨村,则尚不能确定。

  置巡检司于小岞现址并建城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泉州府为泉州路,至元十九年(1282年)调扬州合必军三千人镇守泉州,设万户1员(鲁花赤),撤除沿海诸要塞。南宋·郡守真德秀苦心经营的泉州沿海海防设施全部被撤除。终元一朝,泉州沿海基本没有海防军事设施。

  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移小兜巡检寨于小岞现址,置巡检司,并建城。(按:时在惠安县督建惠安、崇武、辋川、莲城、小岞5城。)

  清初《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守御崇武千户所》:“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沿海地方,设立城池,移司于小岞,而置千户所于此。”

  《泉州府志·卷12·公署·小岞巡检司》:“小岞巡检司,在县东三十都小岞村,洪武二十年自二十七都小兜徙此。”

  清·道光《惠安县志》:“小岞城,在县东黄坑铺小岞澳,明·江夏侯建。北接黄崎,南通大岞,相为犄角,极东为东溟之水,通海外诸夷。宋·参知政事李文会祖居于此,明·永乐年间,垒沿海五城置屯兵戌卒以御寇,此其一也。”

  此条记载显然有问题。周德兴于洪武廿年(1387年)建小岞巡检司城,永乐(1403—1424年)年间又垒一城,相距不到30年的时间内,小岞这个弹丸之地两城并存,是不可能的。最大可能是其中1座旧石寨是宋代遗留下来的小兜寨。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小岞巡检司城,在惠安县东三十都小岞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二尺(乾隆《泉州府志·城池》作“广一丈,……周一百九十二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小岞城依山势而建,设有烽火台,其视野开阔,山下的海滩和远处海面的船只动向一览无余。城墙平面近方形,条石内外叠砌,周长450米,高4.2米,宽1.85米;城上有垛口,城墙左侧还铺有宽敞跑马道。南、北、东设拱形城门,拱门高3米,宽2.4米,厚1.85米。城内有升旗台、兵营;还开了1口古井,供士兵用水之需,今存。

  沿革

  明·?洪武廿一年(1388年),朝廷命汤和行视福建、广东沿海各地,筑城增兵,二十三年(1390年)又命令沿海各地巡检司设置军船2只,巡视海上盗贼。

  洪武廿五年(1392年),实行“卫所军与诸都互调”,小岞巡检司军户即与福全千户所互调,人口发生了较大的迁徙移动。

  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修小岞巡检司城。《泉州府志·卷12·公署·小岞巡检司》:“成化十八年,巡检孙约重修。”

  明末,郑芝龙李魁奇钟斌等扼控制东南沿海,横扫各地卫所、巡检司,“如入无人之境,彼寨游安在哉!”再加上“南日徙入南澳,湄洲撤入平海,浯屿移入厦门,复移石湖”,整个沿海防御空虚,正如蒋德璟策海》所云,各沿海守御巡司“惟不会御,亦不能哨……沿海各寨巡检司无将、无兵、无饷、无舟”。小岞巡检司的海防设置也名存实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芝龙蒋德璟》)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沿海“迁界”,小岞城遂成废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复界”后,民众陆续迁回故地,小岞东山城才又重新驻兵防守,配额10名,归黄崎汛管辖。

  现状

  物换星移,岁月沧桑,小岞城因历代失修,加上抗日战争初期群众挖土拆石建民房而大坏。

  现城楼城门城墙已坍塌三分之二,仅存北城拱门,以及残墙约187米(残高4.2米,厚1.85米),建城时供守城卫兵取水的古井尚存。北门迄今原形还在,城门高3米、宽0.2米,门口还有2座石狮。

  1988年修葺,1990年竣工。

涂岭废巡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涂岭废巡司,在县北三十里涂岭山北,元·元统二年(1334年)置,洪武二十年废。故址犹存。”

石井巡检司

  石井巡检司,南宋·绍兴初设于南安县治丰州西南四十都石井下坊村(今属南安市石井镇);元代移置晋江安海镇(今晋江市安海镇);明·洪武从安海徙同安县东坑镇;明·万历六年复置于南安石井澳。

  北宋·熙宁置防海水寨于南安石井澳

  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石井澳设有防海水寨。

  石井去县(时南安县治为丰州)80里,山势陡拔,寨门之外为大海。同安浯州(今金门县)渡船由此往来,晋江安平商船亦出入于此。

  《南安县志》“水寨建于熙宁间,时石湖、石井又有防海水寨。”

  南宋·绍兴十四年置“石井巡检司”于石井下坊村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在南安县(时县治丰州)南75里滨海石井港口南侧下坊村(下枋,今南安市石井渔业码头后面小山麓)置“石井巡检司”,亦称“石井巡检司寨”,管理船舶出入口岸事务。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南安县·石井巡检司》:“石井巡检司,在县西四十都下坊村。宋·绍兴间置。”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石井废巡司》“又石井废巡司,在县(南安县,县治丰州)西南下坊村,宋·绍兴十四年置,北距州城六十里,南去石井镇(此指“安海”)十五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石井镇》:

  “石井镇,在南安县南七十五里滨海。

  宋·绍兴十四年置廵司在下坊村,去石井十五里。”

   《南安县志》:

  “石井巡检寨,绍兴十四年(1144年),额管一百六十人;乾道七年(1171年)增二百人;淳熙(1174~1189年)间增管三百六十人。”

  “南安唯极南一带亘入晋南之界,突扼海际,是曰‘石井澳’,沙碛四露之地,本无藏积可以窥视伺,然海寇欲犯安平(今安海),石井即其南岸首登之地,旧设巡司于此,又备弓兵以置巡逻。”

  下店与下邦(下枋、下坊)等古称“华封”,华封是“下坊”谐音,早先下店大桥头(原为渡头,摆渡至下尾山》至下邦之间南北贯穿1条街道,有数十间商品小店,称店口街,是水头沿店口街至金门县的主要交通大道(官道),十分繁荣。“石井巡检司”驻地即设于此街。

  至绍兴卅一年(1161年),“石井巡检司”置管额(管理人员及兵员)160人,乾道七年(1171年)增至200人,淳熙(1174~1189年)间有360人,为宋代泉南海防巡检管额最多的巡司。

  元代移驻晋江安海

  安海(今晋江市安海镇),古称“弯海”、“湾海”,位泉州府城(亦晋江县治)南20余公里濒海处八都。

  北宋泉州设市舶司后,安海建津榷税,称“石井津”。北宋·开宝(968—975年)中易名“安海”、“安海市”。建炎四年(1130年)置“石井镇”(行政编制)。

  南宋·绍兴廿六年(1156年),海寇奄至,安海镇官自镇西偏循东北筑土城,叠石为5门备之。后圮。
元代,将位于南安下坊村的“石井巡检司”移驻晋江县安海市。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南安县·石井巡检司》:

  “元徙于晋江安海市,故址尚存。”

  “元置石井镇巡司于此(晋江安海)……”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石井废巡司》载:“元移置于晋江安海市。”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石井镇》:“元移于晋江安海市。”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围头湾·安海港》)

  明·洪武廿年徙同安东坑

  入明,晋江安海与南安石井分别析出设镇,南安石井镇沿用“石井”为名,而晋江安海镇则改称“安平镇”

  明·洪武廿年(1387年),“石井巡检司”从安海徙同安县东坑镇。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南安县·石井巡检司》: “明初洪武二十年,徙巡司于同安县之东坑镇。”

  明·万历六年又移“澳头巡检司”驻南安石井澳

  明·正统十二年置“澳头巡检司”

  澳头巡检司,位于南安县治丰州西四十一都。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置。

  明英宗实录·卷153·“正统十二年闰四月辛巳”条》:“设福建泉州府南安县澳头巡检司,置巡检一员,从南安县知县俞宗玉奏请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澳头镇,在(南安)县西。有巡司,正统(1436—1449年)间置……”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澳头巡检司》:“澳头巡检司,在县西四十一都。明·正统间建。”

  明·万历六年移“澳头巡检司”复置“石井巡检司”于南安石井澳

  明·万历六年(1578年),“澳头巡检司”革,改移南安四十三都“石井澳”下坊村,复置为“石井巡检司”以防南汛,抵御倭寇。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古迹·泉州府·南安县·石井巡检司》:明·正统(?),又自澳头移廵司于此。”

  明末清初·顾炎武《肇域志·“福建泉州南安县”条》:“石井巡检司,原系‘澳头’,万历六年改。”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石井废巡司》“《会典》:石井巡司,旧系‘澳头’,万历六年改。”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石井镇》:“明·正统(?)又自澳头移廵司于此。”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澳头巡检司》:

  “后移四十三都‘石井澳’。

  久废。”

  在石井澳“石井巡检司”邻近小山头上,筑有1座烽火台(古称“烽燧”,俗称“烟楼”),遇有寇警,升烟为号,山因此得名。

  在石井镇鸿渐山麓海边,沙滩上有2石夹立。明·泉州郡守程秀民曾破贼于此,石刻“海上视师”4字,阴刻楷书,2行,分刻于两石,每石2字,字径95×100厘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程秀民》)

连河巡检司

  连河巡检司,在南安县(时南安县治在丰州)南四十六都(今与厦门翔安区交界处南莲河)。明·洪武(1368—1398年)初置,地滨海。洪武廿年(1387年)徙同安峰上。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撤。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南安县·连河巡检司》:“连河巡检司,在县南四十六都。洪武初设,二十年徙于同安之峰上,故址尚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载:“连河巡司,在县南,洪武初置。二十年,徙同安之峰上。故址犹存。”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关隘·连河廵司》:“本朝·顺治十八年裁连河廵司,在县西南九十里。明·洪武二十年置,后废。”

卢溪巡检司

  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在南安县城(时县治在丰州)置都巡寨;元·至顺(1330—1333年)间徙于南安县西北卢溪桥,改卢溪巡司;明·洪武廿年(1387年)徙惠安县獭窟屿(参见《獭窟巡检司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南安县·都巡寨》:“都巡寨,在县东三都潘山。宋·绍兴间置,元·至顺间徙于卢溪桥,改为卢溪巡检司。国朝·洪武二十年徙于惠安之獭窟屿。今卢溪故址尚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都巡寨,在县城东潘山下,宋·绍兴中置,东距郡城十里。元·至顺间徙于县西北卢溪桥,改卢溪巡司。明·洪武二十年徙于惠安县之獭窟屿。”

源口渡镇巡检司

  源口渡镇,位于安溪县城西北50里龙兴里。

  北宋·大中祥符置“三县巡司寨”于德化县左岭下

  先,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在德化县左岭下建巡检司,管德化、永春、安溪三县,称“三县巡司寨”。元丰三年(1010年),迁德化县西30里云峰里五店村。元废。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公署·属署·源口渡巡检司》

  “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泉州提刑奏置巡检司于永春、德化,始议寨于永春,凡三议,卒于德化左岭下五州辐辏,遂即其地建司。

  元丰三年(1010年),迁于德化西云峰里丘店村,主德化、永春、安溪,谓之‘三县寨’。”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巡检司》:

  “巡检司,宋太平祥符间,泉州提刑奏置巡检司于永春、德化,始议寨于永春县,凡三议,卒以德化左岭下五方辐辏,遂建司其地。

  元丰三年,迁于德化西云峰里丘店村,主德化、安溪、永春,谓之“三县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三县巡司寨》:

   “《志》云:县有三县巡司寨,在县西三十里五店村。

  (北)宋·祥符(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以左岭为五州所辐辏,因置寨于此,管德化、永春、安溪三县。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移此,元废。”

  明·洪武廿年(1387年),移置同安浯州屿(今金门岛),为“高浦巡检司”

  明·正统复置巡检司于安溪源口渡

  明·正统(1436—1449年)间,复置巡检司于安溪县龙兴里源口渡镇,为“源口渡镇巡检司”。然而关于源口巡检司具体设立时间,却有正统十年(1445年)八月、正统十一年(1446年)五月、正统五年(1440年)3说。

  明英宗实录·卷132·“正统十年八月庚戌”条》“设福建泉州安溪县源口渡巡检司,从县丞徐省躬也。”

  但明英宗实录·卷141·“正统十一年五月己卯条”》则载:“复置福建泉州安溪县原口渡巡检司,从县丞余省躬奏请也。”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公署·属署·源口渡巡检司》

  “其后,设于本县龙兴里,专属本县。国朝尝裁省。

  正统五年(1440年),知县公奏重设。正统十一年(1446年),巡检马郁建公堂三间。后坏,巡检陈文举重建。”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巡检司》:

  “其后设于龙兴里源口,专属本县。明尝裁省。

  正统五年,令鸿具奏重设,以防私盐。”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源口渡镇,县西北五十里。旧有巡司,后废。(明)正统五年(1440年)复置渡,即龙潭溪渡处。”

  明·嘉靖移司白叶堡

  以源口巡检司移入白叶堡守御

  白叶坂,位于安溪县崇信里(今安溪县祥华乡白叶坂村),界于泉州、漳州、延平3府边境。

  明·嘉靖廿五年(1546年),安溪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剧寇”陈日晖聚集饥民据覆鼎、大小尖山(今金谷乡洋内村与湖头镇山都村交界处)、白叶坂等地安营扎寨,出掠安溪、南安、永春、龙溪、长泰、同安诸县,劫富济贫,官兵不能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农民起义》

  嘉靖廿六年(1547年)冬,义军进击安溪县城后,直捣同安郭外。福建参政吴鹏、福建按察司佥事、分巡兴泉道余爌率兵镇压,义军撤回安溪。余爌率部紧追,进迫白叶坂口,相持近1个月,才将义军被镇压下去。

  嘉靖廿七年(1548年),为防后患,余爌于在白叶坂村建白叶坂寨(白叶堡)。

  嘉靖廿八年(1549年),题准以源口巡检司移入白叶堡守御,称“白叶坂巡检司”。又因常年有泉州卫千户点委军士屯戌,讹称“白叶坂守御千户所”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公署·属署·源口渡巡检司》“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题准以巡检司移入白叶堡守御,但印信犹未改铸颁降。”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1·舆域·山》:“白叶山(崇信里),山产白竹叶,地名‘白叶坂’。嘉靖二十七年,佥事余爌于此平贼,筑城堡,移源口巡检司戍守之。今废。”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白叶坂》:“白叶坂守御千户所,有城堡,三山都督御史陈达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巡检司》:“嘉靖三十五年(?应为廿五年),贼发白叶堡,佥事余爌平之,移司堡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余爌》)

  白叶坂寨依山设险,围以石城,周环一百三十丈,上覆楼房,以栖屯兵。中盖分司厅1座;东为巡检司,移源口渡巡司就之,而以弓兵一百名隶焉;西为守御千户所,以泉州卫千户点拨,而以输戍官军二百名隶焉。清·乾隆《安溪县志·卷之二·规制类·属署》:“白叶坂守御千户,在白叶堡城内。泉州卫千户点委,带泉州卫军二百名屯戌,一年一替。”

  诗词

  ·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收录关于白叶坂军的诗词3首:

  “龙津渡犒白叶坂军,和徐三桥韵(前人):

  ‘忽报将军传羽檄,喜闻郊外选徒声。秋江鼓吹鱼龙静,山郭旌旗豺虎惊。
  习习谷风生俎豆,瀼瀼清露缀繁缨。投醪饮罢齐歌舞,却笑当年万里城。’”

  “阅白叶堡戍卒过太湖岩(前人):

  ‘百丈山头路,萦纡半入云。披莱寻佛迹,磨藓认碑文。
  院静天花落,泉流地脉分。停杯僧话永,飞雨过松林。’”

  “和韵(李澜,举人,邑人):

  ‘登眺舒望眼,有僧卧石云。林深迷故迹,池漾涣真文。
  树影高低见,琴声左右分。君亲愿未慰,愧宿太湖林。’”

  后仍归于渡口

  后,源口巡检司又复设源口渡。至万历卅三年(1605年),因巡检员久缺而裁革。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巡检司》:“后仍归于渡口。万历三十三年革。”

高镇巡检司

  高镇巡检司,位于德化县北140里东西团(今赤水镇),临近赤水古街。

  沿革

  明英宗实录·卷74·“正统五年十二月丙申”条》:“设福建……德化县高镇、安仁……十一巡检司……”

  ·弘治黄仲昭《八闽通志·卷41·公署·德化县》:“高镇巡检司,在县北东西团……正统间典史李昌奏请创设。”

  ·万历《泉州府志·卷4·规制志》:“高镇巡检司,在(德化)县北汤泉里湖岭地方,今圮。”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高镇,在县东北百四十里;旧有巡司,(明)万历(1573—1620年)末革。”

  《明史·志21·地理6·福建》:“德化,(泉州)府西北……又西北有高镇巡检司,本东西团,后徙治,更名。”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 “高镇巡检司,在县北汤泉里。明·洪武间设,后圮。嘉靖九年(1530年),知县许仁斥东西团刘坑乡慈济宫,改建前堂一间,东西廊二间,门楼二间,绕以墙;后移于湖岭。万历(1573—1620年)间,裁巡检司署;废址犹存。”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0·武卫志》:“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置高镇巡检司,括民丁统于巡检为弓兵。本司额设七十名,往役者复其家。弘治(1488—1505年)间,以田赋定差役,而民间雇值倍之。嘉靖(1522—1566年)季,闽中被倭,军门议各司弓兵多逃亡,始减兵数,雇值征赢充饷。高镇巡检司弓兵只存十二名。”

  1992年《德化县志·第25篇军事·第2章军事组织·第1节组织机构》:“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高镇巡检司,设弓兵70名。嘉靖末弓兵逃亡,仅存12名。”

  1992年《德化县志·第25篇军事·第2章军事组织·第2节地方武装》:“明代……设高镇巡检司,并设巡检一员。”

  梳理志书记述,高镇巡检司沿革为: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始置巡检司于东西团,额设巡检1员、弓兵70名;后圮废。正统五年(1440年),典史李昌奏请重新创设。嘉靖九年(1530年),德化知县许仁斥东西团刘坑乡慈济宫以为司署,改建前堂1间,东西廊2间,门楼2间,绕以墙;后移于汤泉里湖岭。嘉靖(1522—1566年)末弓兵逃亡,仅存12名。万历(1573—1620年)末,裁革巡检司署;废址犹存。

  明·隆庆禁巡检司“棍徒”乱收费碑

  在邻近赤水古街的1处古道边,立有1块明·隆庆五年(1571年)禁止“乱收费”的石碑。落款“德化县事、泉州府检校文宗洛立”

  宋、元时期起,赤水便是泉州及沿海诸县通往闽中驿道的必经之地,是行旅客商南来北往的重要商贸集散地,今古街遗址尚存。明代设立的高镇巡检司,即临近赤水古街,是南北军事关防要隘。

  从碑文可知:

  置巡检司后,赤水古街尚未兴起,只有零星几家店铺在做买卖。巡检司棍徒”(兵丁)见常有商贩往来路过,有利可图,就拦路设卡收取过路费。“该司棍徒依盘诘之名,行征商之计,每货一担,要讨税银三分,每牛一只,要讨税银五分。有欲要向官府告究者,恐诬违禁,故人以脱去为辛,谁肯费时申言。”“夤缘积弊百有余年。”

  隆庆五年(1571年),文宗洛到此查访民事时,得知此百年“积弊”,当即下令清查痛究,通商惠民,“泉州府德化县为去积弊,革商税,益贫民,以肃冶体事……晓谕商民人等知悉,今后敢有仍前抽分勒税,许即挐送,以作凭从重究遣,仍仰司永宜遵守毋违,须至禁谕者。”“刻石以垂永久”

  自此,禁令立,乱象除,客商往来更加频繁,赤水古街渐渐兴起。

安仁巡检司

  安仁巡检司,位于德化县西黄认团。

  明·正统五年(1440年),德化县典史李昌奏请创设。(按:典史:知县属官,掌缉捕、监狱。)

  明英宗实录·卷74·“正统五年十二月丙申”条》:“设福建……德化县高镇、安仁……十一巡检司……”

  明《八闽通志·卷41·公署·泉州府·德化县》:“高镇巡检司,在县北东西团。安仁巡检司,在县西黄认团。(上二巡检司俱正统间典史李昌奏请创设。)”

  据《永春州志》载,嘉靖十六年(1537年),割德化黄认一团等置大田县,隶延平府。安仁巡检司即属大田县管理。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4·规制志》:“安仁巡检司,在(德化)县治西,今属大田县。”
万历(1573—1620年)间裁革。

高浦巡检司城

  高浦巡检司,终其一生曾三易其址,每1次变化都代表着1个时代的终结:

  明·洪武至万历年间的“高浦巡检司”,在海禁政策下以主动预防的方式守卫海疆避免倭寇侵扰;

  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为“白礁巡检司”,在开海大环境下主动融入大航海贸易中承担着保驾护航的经济调解功能;

  顺治至乾隆年间为“灌口巡检司”,以桥头堡的角色见证了明、清两代陆军与海军的博弈,也是中国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1次冲突的体现;

  乾隆年后为“秦屿巡检司”,在再次的海禁中充当禁锢的抓手,巡检司的生命也就此走到彻底的尽头。

  明·洪武设高浦巡检司并建城

  高浦巡检司城,后世俗称“镇北关”,位于古同安县南嘉禾里廿二都(今厦门岛内思明区滨海街道曾厝垵社区白石炮台遗址一带)。

  据《同安县志》,明、清的同安县廿二都,属“嘉禾里”,在今厦门岛内。22都1图:曾厝湾、小高浦;廿二都2图:塔头、古浪屿、东澳。当年小高浦,位于曾厝湾与塔头之间,即今厦门岛东南部思明区滨海街道曾厝垵社区白石炮台遗址一带。该处是个海滨岬角,控扼厦门港入口处。小高浦的地名今不存,其所在方位可能与曾厝垵重叠。曾厝垵原名“高浦”,亦称“禾浦”氏于宋、元之交入住该地,至明代人丁兴旺,高浦也就被“曾家湾”、“曾家澳”、“曾厝垵”取代。另,曾厝垵肇基祖曾光绰之弟曾光英也在同期入住杏林高浦,并繁衍产生“曾营”

  “高浦巡检司”江夏侯·周德兴设于明·洪武廿年(1387年),并建司城(俗称“镇北关”),属同安县管辖。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同安县·高浦巡检司城》:“高浦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四十丈,广七尺,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在县南二十二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明制,每处巡检司驻扎“弓兵”100名,由“巡检”统带,以为防御,并在巡检司城的外围置“烽燧”(警戒哨),布“斥堠”(侦察兵)。

  “高浦巡检司”设立之初,看重的便是曾厝垵的地理优势。其地直面担门,是扼守九龙江口及厦门湾的岬角。周德兴欲其和塔头巡检司一起,担当嘉禾屿防海的前卫。但永乐(1403—1424年)之后,明朝的海防不断内缩,地处厦门湾腹地的嘉禾屿西侧一隅,反而承担起更大的海防作用。

  在高浦、塔头巡检司成立不久,明朝又在高浦以北、鼓浪屿以东的嘉禾屿(厦门岛)西岸设立了“永宁卫中左所”,随后即渐成了厦门岛的军事中心。景泰三年(1452年),闽南的海防中心“浯屿水寨”内迁“中左所”;隆庆四年(1570年),“中左所”又成为浯铜游兵的驻地。不断入驻的高级别将领,使得中左所城地位一再提升,直至垄断了厦门岛的一切军事、政治、经济业务。隆庆(1570年)以后,月港使出的船只,大多经由厦门港、曾家湾候风出航,船只出海的最后一道稽核工作因涉及太多利害关系,很自然的会被把控在所城的长官手中,“高浦巡检司”慢慢形同虚设,驻防弓兵人数也日渐减少。万历八年(1580年),“高浦巡检司”革废

  “镇北关”南面距海边约50米,遗址尚存南、北残墙2段,相隔约3米,共长约35米,高0.5—3米,厚约0.5—1.5米,呈南北走向,墙体依山势而建,以三合土及砾石混合夯筑于岩坡上。南段残墙长约20米;北段残墙长约15米,与岩石相接处开一拱门,门高1.9米,宽0.95米,门边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镇北关”摩崖石刻。

   明·万历迁白礁为“白礁巡检司”

  据《大明会典》记载,同安县将“高浦巡检司”转移至泉州府同安县的最西边白礁(今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白礁村),万历九年(1581年),改设为“白礁巡检司”,时“高浦巡检司”转移来的弓兵只剩14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同安县》:高浦巡检司“本置于县西积仓坂尾……万历九年改为白礁巡司。”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4·规制志》、清·康熙《同安县志》均载,高浦巡检司在同安县南二十二都高浦村,旧在县西积仓坂尾移此,万历九年革,乃改设白礁,建司于允龙山下。

  清·杜臻《粤闽巡视纪略》载:“白礁巡检司错入龙溪境,负山面海,陆行﨑岖,咫尺不易,度水道则瞬息耳,颇为匪□所窟宅。”

  “白礁巡检司”亦建有司城,白礁也由“礁江”变成“礁城”。时至今日,白礁村仍存有些许建城的痕迹,如“西门”、“东门”这样的角落,以及建城的标配“关帝庙”

  “白礁巡检司”的设立和建城,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在1957年以前,白礁尚属同安县管辖,但远离县城,其所在位置是同安县乃至泉州府唯一一处位于九龙江干流边上的陆地。白礁地域错入龙溪,负山面海,陆则咫尺孔道,水则瞬息海澄,民贫彪悍,贼故不敢犯,而沈命之徒时出没。需要有力者予以镇压。

  ②距离白礁两三公里的海沧原设有“濠门巡检司”,后迁至嵩屿,使得该地出现治安真空,应予以补缺。

  ③隆庆(1567—1572年)开海后,九龙江出海口南北两岸的海上贸易活动兴盛,白礁也深度参与其中,泉州府为了避免该地饷银落入漳州手中,需要第一级的稽核单位从中分利。

  清·顺治再迁灌口为“灌口巡检司”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颁布“迁界”令,在东南沿海实行“迁界”;以江东桥、龙江、莲花、灌口一线为界,其东、南沿海一概划为界外,百姓以县为别迁徙至以上4处所在的界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时角美、海沧等沿海地区,因处于军的海上打击范围,无法驻防,清军欲从漳州和泉州方向向厦门靠拢,必须依仗白礁所在地区作为缓冲,权衡之下,选择同安县属的灌口和龙溪县属的龙江作为驻军要寨,应是上选。因此,“白礁巡检司”必须重新择址建城。

  因白礁隶属同安县,巡检司被优先选址在灌口(今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而不是在距离上更近的龙江。《大清一统志》载:“灌口镇,在同安县西五十里灌口寨,移高浦司驻此……明·万历九年移于白礁,后又移于灌口寨。”

  灌口本来就受深青驿站的长期影响而形成基本墟市,此时又因白礁巡检司迁移及迁界时百姓的大量入住而形成规模。《广东副都统墓志铭》有载:(陈昂)世居高浦,国初迁滨海居民,徙灌口。”说明:①杏林高浦所在的沿海百姓在迁界时被安置在灌口。②“高浦千户所”也难逃“迁界”命运,走到了尽头。

  “高浦巡检司”则换了个方式在灌口重生。灌口的地理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一方面,灌口地势平坦又背靠仙灵旗,能使清军发挥陆战优势;另方面,灌口是进入九龙江下游军势力范围的海陆枢纽,向西可通过龙江抵达九龙江干流,向南可通过灌口港(今称为马銮湾)直下军指挥中心厦门岛。因此,灌口除了从白礁迁移而来的巡检司外,还设有灌口龙江营,常驻“参将一、守备二、千总二、把总四、兵九百名”,到雍正八年(1730年)又设都司1名驻防灌口汛,兼辖茂林寨、角尾、沈渔孚深、青莲花等塘汛。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曾曰:“灌口地当孔道,军兴旁午,供亿甚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蓝理》)

  清·乾隆三迁福鼎县秦屿

  “灌口巡检司”在灌口的作用,已经偏离了巡检司该有的本分。从清军在此经营的方式看,巡检司对其战略的贡献仅仅只是提供一座城而已;或许,在大部分时候,不过是维持界外守卫的任务。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已具备反攻能力,灌口成为军事指挥中心。清军出灌口,驻军龙江,主动出击,很快地便拿下了九龙江以东同安县和海澄县的沿海地方,不久,更是顺利攻下海澄县和厦门岛,就此终结了与军在九龙江下游的割据对峙。

  之后“复界”,原来被定义为弃土的界外,重新恢复,百姓们在20年余后得以回归故土。此时的灌口已然失去去陆海枢纽地位,但这20余年经营的繁荣却未受影响,反而愈发生机,成为安仁里、积善里的绝对中心。

  乾隆卅一年(1766年),闽浙总督苏昌“灌口地方,水陆交冲,原设巡检微员,难资弹压”为由,上疏建议“请将金门县丞,移驻灌口”,与该提案同时被批准的还有“又福鼎县山□秦屿地方,为海疆扼要之区,请将灌口巡检移驻山□秦屿”。就此,灌口从巡检司蕞尔小城摇身一变成为同安县的副县,而“灌口巡检司”则在使命完成后又被转移至秦屿重新建城。

  秦屿(今宁德市福鼎市秦屿镇),位于晴川湾虎口,是战略要地,《福建通志》“福宁则三沙、沙埕首冲,秦屿次之”。明·嘉靖(1522—1566年)间,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寇乱,大筼筜巡检司迁移至秦屿,到了清初“迁界”时,秦屿因处界外,巡检司北迁至潋城,这才有了苏昌所奏秦屿亟需治安驻扎的事实。

塔头巡检司城

  塔头巡检司,位于同安县南廿二都浯洲屿(今金门岛)塔头村。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同安县》:“塔头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四十丈,广八尺,高一丈七尺,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在县南二十二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4·规制志》载,塔头巡检司在县南廿二都塔头村,旧在石湖,徙此,今议革。明·万历《泉州府志·卷11·规制志·武卫志》载,塔头改设白礁。清·康熙《同安县志》载万历九年(1581年)裁革。

官澳巡检司城

  官澳巡检司城,位于同安县东南十七都浯洲屿(今金门岛),去峰上20里。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同安县》:“官澳巡检司城,在(县东南)十七都。周围一百六十丈,广六尺五寸,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民国《同安县志·卷 17·武备》:“明初,官澳巡检司旧设弓兵额一百名,万历(1573—1620年)时存三十二名。”

  有曰,彼民勇于战斗,峰上置有精兵,倭未敢越峰上,而攻官澳。然非官澳则峰上之守孤,亦唇齿辅车之势。

田浦巡检司城

  田浦巡检司,位于同安县东南十八都浯洲屿(今金门岛)。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同安县》:“田浦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六十丈,广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东西辟二门。?(在县东南十八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万历(1573—1620年)间裁革(清·康熙《同安县志》载为万历九年)。

陈坑巡检司城

  陈坑巡检司城,位于同安县十八都浯洲屿(今金门岛)。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同安县》:“陈坑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八十丈,广一丈一尺,高一丈七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在县东南十八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万历年间裁革[清·康熙《同安县志》载为万历九年(1581年)]。

峰上巡检司城

  峰上巡检司,位于同安县东南十八都浯洲屿(今金门岛),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峰上巡检司去官澳巡检司20里,居浯州最东,贼船突至,首当其冲。其澳曰料罗,料罗为泉州门户,宜急守。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同安县》:“峰上巡检司城,周围一百九十三丈(马巷厅志、万历《府志》同。清·乾隆《泉州府志·城池》作“周一百三十丈”),广一丈,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在县东南十八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民国《同安县志·卷 17·武备》:“峰上巡检司,旧设弓兵额一百名,万历(1573—1620年)时存三十八名。”

烈屿巡检司城

  烈屿巡检司,位于同安县东南廿都浯洲屿(今金门岛)。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同安县》:“烈屿巡检司城,在(县东南)二十都。高、广、门、铺之数,俱与陈坑巡检司城同。(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司城规模:城周一百三十五丈(马巷厅志、万历府 志作为一百八十丈),基广一丈一尺,高一丈二尺(万历府志、马巷厅志作一丈七尺,窝铺作四,门一)。

  民国《同安县志·卷17·武备》:“烈屿巡检司,旧设弓兵额一百名,万历时存一十九名。”

  烈屿为外屿,绝海上,城据险乘高,与金门隔潮并峙。海上有警,则烈屿先受其锋。岁遇二汛,有寨遊兵船在于浯屿、担屿巡哨。

苧溪巡检司

  苧溪巡检司,位于同安县西十三都(今厦门市同安区西南)苧溪畔。此处是古代同安来往漳州的交通要道,北宋时邑人徐诚垒石为桥(苧溪桥)。

  明·正统五年(1440年),一说正统元年(1436年),设苧溪巡检司把守要路,有弓兵30名。万历(1573—1620年)间[清·康熙《同安县志》载为万历九年(1581年)]裁革,并司白礁;存弓兵14名。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4·规制志》:“苧溪巡检司,在(同安)县西十三都,正统元年设。”

  《明英宗实录·卷 74·“正统五年十二月丙申”条》:?“设福建候官县竹崎……同安县苧溪桥……十一巡检司。”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11·规制志·武卫志》:“苧溪巡检司原设三十名,今并司裁革。”

  民国《同安县志·卷 17·武备》: “苧溪巡检司,正统元年添设,弓兵三十名,后改设白礁。万历时存一十四名。”

  清代地方平静,此地仍设苎溪汛,“安兵五名”嘉庆《同安县志)。

彭湖巡检司(澎湖屿)

  彭湖巡检司,在泉州府东南三十五都海岛中,元建,明·洪武廿年(1387年)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晋江县·彭湖巡检司》:“彭湖巡检司,在府城东南三十五都海岛中。元时建,国朝洪武二十年徙其民于近郭,巡检司遂废。”

附一:安海城

  安海城在晋江市安海镇。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安海港》。

附二:辋川城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惠安县屡被倭患,因议建辋川城;四十一年(1562年)城始就。

  清嘉庆《惠安县志城池》载:“辋川城,明•嘉靖四十一年知县玉成继美所建,里人倾资捐助,城周七百余丈,高一丈八尺,门四,东北小门各一。”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辋川镇,县东北十里。阻山负海,民居繁密。嘉靖三十七年,县屡被倭患,因议城之。四十一年,城始就,周四里,与县城相犄角。”

  城墙毁于1958年“大跃进”,但至今北部城基还依稀可见,城东北后任渔澳处还残留城墙256米,残高0.7—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