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14划)

  碧霄岩寺(清源山碧霄岩)碧虚观碧象岩德化县浔中镇、三班乡交界处观音岐。始建不详。“观音公婆山”传说。明•万历重建始称碧象岩。明·崇祯张瑞图为撰楹联。清·嘉庆重修。现代重建。规制。、碧翠岩(白翠岩、柏翠岩。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碧翠山南侧。沿革。规制。)
  蔡岩[蔡岩寺。德化县桂阳乡彭坑村罗城中坑坂钟山北麓。北宋·天圣释了他、郑道徽创建香林寺。郑道徽自雕木像置钟山岩洞中。蔡渭与蔡岩洞。沿革(北宋·元祐始建寺。南宋·宝祐重建。清·黄凤仪《题蔡岩》诗。现代重建。)。规制(概说。祖师殿。中殿。后落。横楼。)]蔡庄宫
  鼎仙岩(永春县湖洋镇仙溪岩屏山[又名鼎仙山]上)熙春宫(玉华宫)魁星岩[詹岩。永春县城西南10里石鼓镇桃场社区奎峰山(即“魁星山”)。沿革。规制。摩崖造像。人文。诗词。]
  霁云殿[佑圣宫,玄武殿,真武殿,圣殿,观海楼。晋江市安海镇圣殿巷(古属圣殿境,现兴胜社区),五代初草创为佑圣宫。北宋·大中祥符改建为玄武殿。元·至正廿五年重修。明·永乐初取海上浮槎雕作神像。明·正统间改名“江南第一灵坛”。明·隆庆重建。明·万历卅一年加铜重铸新钟。清·康熙廿六年仍旧地重建。屡有修葺。分香。现规制(概说。历朝文物。)]
  缨溪宫
[荇带院。德化县浔中镇浔中村诗敦。沿革(明•嘉靖始建“荇带院”。清•康熙更名“缨溪宫”。民国移今址重建。现代重建。)。规制(概说。正殿。左殿。右殿。)。云济史公祖师灵感杯诗。民俗活动(进香。做醮。寿诞。祈福。驱灾。舞狮。)]慕西寺、路边宫、境主宫、静观寺(仙公寺。惠安县辋川镇城内莲花山麓。沿革。规制。)聚星宫[统军庙。德化县城关浔中村富东街(原岳尾街)。沿革(南宋·景炎始建“统军庙”。清代重建改称“聚星宫”。近现代迁现址重建。)。规制。]、嘉应庙(九龙三公宫、三公宫。晋江市东石镇第四社区沙堀街。九龙三公。沿革。分炉台湾。规制。)、寨王公宫(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北部山巅宝兴寨)

碧霄岩寺

  碧霄岩寺,位于清源山碧霄岩。

  元·至元廿九年(1292年),泉州路达鲁花赤、广威将军阿沙在碧霄岩摩崖刻石为三世佛像的同时所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住持僧圆晖鼎新。廿世纪60年代毁于暴风雨。1988年12月在原址重建,1991年8月竣工。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山川·清源山·碧霄岩》)

碧虚观

  碧虚观,在清政坊内(今东街东段北侧)。明初已废,确址莫详。《八闽通志》有载。

碧象岩

  碧象岩,位于德化县浔中镇、三班乡交界处观音岐(白泥岐)南侧。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观音崎》:“观音崎,一名‘白泥崎’,产磁土。碧象岩在其巅。”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碧象岩》:“碧象岩,在观音崎之巅。”

  始建不详

  “白泥岐”早有寺庙,始建年代不详,奉神佛以庇采土瓷工。

  碧象岩所在“观音岐”,原称“观音崎”、“白泥岐”、“白石岐”,处德化县城东南、浐溪中游南岸,是戴云山脉中的一环,海拔738米,方圆约7平方公里,因富藏白而泛青的优质瓷土、釉石而名。

  “白泥岐”周围的宝美、浔中、隆泰、三班、泗滨、奎斗、高阳、丁墘、苏洋等是德化著名瓷乡,历代乡民都到“白泥岐”采挖瓷土、釉石制瓷,自宋至清出现过岭兜前欧、屈斗宫、佳春岭、太平宫、胡枫林、大垄口、祖龙宫、岭兜、桐岭、南岭、月记窑、后所、六车、乐陶、后井、东头、洞上等上百处名窑,烧制出各种精美的瓷器,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著称于世,通过泉州港源源销往国外。

  “观音公婆山”传说

  “白泥岐”山腰,有左、右两座山峰对峙相望,俗称“观音公婆山”

  传说,该两座山峰本是相连的,历代乡民尽皆来此采土制瓷。久而久之,瓷土洞越挖越深,竟穿透了宝美至乐陶两村之间的大山,其中有1个瓷土井洞几皆掏空,于上石层即将崩塌,而百余位土工起早摸黑,在深处兀自挖掘不止。

  某日清早,有俩白发翁媪拄杖至此,对着洞内呼唤危险,可内里人众置若罔闻,坚执不出。翁媪见此,叹气相携消弭。转瞬,出现1位身着红色短衫、藕色长裤的绝色女子,袅袅婷婷立于山坡,笑吟吟地向对面矿洞外的人招手示意。此事很快传至洞内,矿工们好奇那女子的到来,更想一睹芳容。待众人竞相出洞后,“轰隆”一声巨响,矿洞瞬间崩塌,山坡女子随之驾云空中,拂手消逝不见。人们惊慌之余,方知那翁媪和女子均由观音菩萨化身,是来救难的。百余人不由感激涕零,纷纷跪着向适才观音现身处膜拜。

  此后,人们便把那由于崩塌而分成的两座山峰称为“观音公婆山”

  明•万历重建始称碧象岩

  据《族谱》等载,明•万历(1573—1620年)间,当地民众公推乐陶(今属浔中镇)陈志言孙风栖,德化城内邱厝邱逢源,宝美(今属龙浔镇)苏馥吾林则宇,泗滨(今属三班镇)颜钟台,以及吴丽孚等人组董,陈志言为主董,发动等姓村民共同重建“白泥岐”寺庙。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碧象岩》:“明•邑庠生陈至言,里民邱逢源苏馥吾颜锺台孙凤栖林则宇吴丽孚,同舍田山建,祀大士吴济川像。山产磁土,乡民挖取戕损,勒界禁之。其麓有仙迹石。”

  正殿供奉一代制瓷大师、山北隆泰后所村何朝宗“白泥岐”瓷土、釉石塑成的观音大士善财龙女达摩三代祖师吴公真仙吴济川)诸圣像,从此,寺称“碧象岩”“白泥岐”改称“观音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朝宗》)

  寺庙之所以命名“碧象岩”者,盖所谓“‘碧’者,石之青美也;‘象’者,象教之简言也”

  明·崇祯张瑞图为撰楹联

  张瑞图(1570—1641年),明·晋江人。万历卅五年(1607年)进士及第(探花)。天启六年(1626年)官至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二年(1629年)涉“阉党”案罢,次年被遣归。落职归乡后,张瑞图优游田园林壑,忘情山水,崇祯十四年(1641年)卒于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张瑞图曾到德化寻幽访景,留下多副墨宝题字,其中为“碧象岩”撰写楹联,曰:“怎得山?因佛得山,个个峰峦成佛骨;那知佛?缘山知佛,声声梵语皆山名。”

  此联原镌于碧象岩殿堂圆柱。

  清·嘉庆重修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碧象岩》:“库生陈凤呜诗:‘何年碧象灵岩栖?踏碎琼瑶尽作泥。烨烨宝光开佛土,晶晶白气压丹梯。天花散满山花烂,竹影参差云影齐。欲觅仙踪归觉路,空余片石漫留题。’”

  (按:据清·乾隆《德化县志》“陈凤鸣捐款三两银子”和氏等有关《族谱》记载,陈凤鸣应为清·乾隆前人士。)

  清·嘉庆十二年(1807 年),碧象岩重修。

  现代重建

  民国廿五年 (1936 年)重修。

  解放后至“文革”期间,因年久及缺乏维护,碧象岩宇及泥塑观音佛像均遭损坏。

  2000年9月,由原创建碧象岩之等姓氏后裔再次募资重建,翌年第1期工程竣工。

  规制

  碧象岩坐北向南,背枕“观音崎”主峰,孤峰独耸,山巅状似牡丹,山体如凤,有“双凤朝牡丹”之称。其风水盛传为“四面来风”:东为“五凤飞翔”,乃为浔中镇凤洋村境内的五凤山而来,传说山上原有座“五凤寨”,寨中栖有5只凤凰,逢平安盛世,人们就会看到凤凰凌空翩翩起舞;西为“紫云缭绕”,指德化县十大道教圣地之一、三班镇蔡径村的“紫云洞”;南为“天马行空”,指位于三班镇与永春县交界的天马山,两峰状如马鞍,高耸插天,故名;北为“金鸡报晓”,指雷峰镇李溪村的金鸡山。

  碧象岩建筑面积580多平方米。

  正殿大门,悬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圆通宝殿”、新加坡佛教协会会长妙灯法师书写的“古刹重光”横匾。

  正殿砖木结构,长18.5米,宽10米;层顶重檐歇山式,上盖金红色琉璃瓦。殿堂为四点金皇宫式结构。

  佛龛上方悬挂泉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陈怀晔“佛光普照”,以及中国舜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书法家、台湾师大教授陈大络所题的“碧象岩”横额。佛龛中供奉由派”技法瓷雕高级工艺美术师邱双炯等重塑的观音菩萨善财龙女,以及地藏王、达摩三代祖师吴公真仙吴济川)等塑像。

  主殿两厢建有僧寮、斋堂等。

碧翠岩

  碧翠岩,又名白翠岩、柏翠岩,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碧翠山南侧。

  沿革

  碧翠岩是明朝湖头人李祖闰所建。山顶陡坡处有一片几十丈高的白石崖,呈灰白色,山因名白翠岩;岩寺建在白石崖下面,亦名白翠岩。由于山林茂密,松柏苍劲,翠竹挺拔,满眼碧翠,又因方言中“白”、“柏”、“碧”发音相近,因而也称 “碧翠岩”、“柏翠岩”

  建寺以来,屡有修葺。

  相传明、清时岩寺中有1口洪钟,钟声可传至五里八乡,“碧翠钟声”因此成为“湖头十景”之一,可惜洪钟 早已遗佚。

  钟的来历,民间传说有二:

  其一:岩寺建后不久,寺中来一位老人,声称有祖传铸钟术,愿为岩寺铸1口大钟。得到僧人许可后,大钟铸成,重数百斤,金光闪闪。老人在离开岩寺时反复交代,须待他走到泉州时方能敲钟。但当老人刚走到牛屎岭,寺僧耐不住好奇,举锤敲击大钟,钟声洪亮。老人听到钟声,叹气道:“钟声只能传到此地矣。”说完现出真身,驾云而去。据说此老人便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

  其二:明末,碧翠岩慧真长老和狮子岩火炎禅师在化斋时,遇老叟病卧路上,便把他抬回碧翠岩医治。老叟病愈后一问,才知道他是个铸钟大匠。为报答救命之恩,老叟决意为这两座岩造一大钟。要造大钟,需要大量生铁。老叟带着两岩寺的大小和尚,到五阆山青洋乡去挖铁矿,并在科名乡建大炼铁炉,炼了3年4个月才告竣工。炼好铁之后,老叟率众和尚精心铸造了1口巨钟,名“天宫钟”。此钟有1人多高,数百斤重,金光闪闪。铸钟老人把大钟悬挂在钟架 后,就离开碧翠岩。临走时,嘱慧真长老火炎禅师,一定要等他离开七七四十九天后,才能敲钟。老叟走后,有一天慧真长老火炎禅师又外出化斋,寺里的沙弥偷偷地敲了一下大钟,其响声如雷,经久不息,传向远方。火炎禅师慧真长老听到钟声先后赶回,无奈钟声的余音整整响了1个月。他们仔细查看巨钟,才发现钟的内壁铸有偈语云:“天宫乐曹造此钟,七七鸣撞声悠长;韵波闻处缘化及,急忘敲 扣岂无缺!”两位老和尚看罢,慌忙望空叩拜,祈求神祗相祐,驱凶化吉。自此,他们化缘所及,也就局限在这钟声传闻所及之处。

  明、清时期,碧翠岩住有僧人,更有传言为明朝末代皇子的隐居之地。

  规制

  碧翠山形似雄狮,两侧各建有1座岩寺——碧翠岩和狮子岩,相传有地道相通。碧翠岩所在为狮头,岩宇上方凸出的石头,犹如张开的狮嘴上腭,岩寺坐落其中,若含于狮口之中。

  碧翠岩主要建筑物有圆通殿、僧舍等。

  正殿是1间近百平米的平房,屋顶木瓦构建,内供奉北极大帝 (俗称上帝公)、观音菩萨如来佛祖魁星诸神祇。柱上有联:“碧水扬波观自在,翠林古寺佛如来。”

  岩寺下方有放生池。

蔡岩

  蔡岩,亦称“蔡岩寺”,位于德化县桂阳乡彭坑村罗城中坑坂钟山北麓,距香林寺3里许,是香林寺的附属寺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钟山》、《泉州儒道释寺庙·香林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蔡岩》:“蔡岩,在梅上里钟山涧旁。石洞广丈,深倍之,距香林寺三里许。”

  “蔡岩(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天圣释了他郑道徽创建香林寺

  了他(984-1080年),法号智云,俗姓,雍熙元年(984年)生于泉州郡城蔡巷1家商人家庭。

  了他10岁入塾,通读诗书,兼学医卜星相之术。17岁辍学从商,十几岁即肩挑货郎担行走各地村落,贩卖布匹、大米、草药等生活用品,后曾云游德化各地村落。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30岁时,了他悄然离家到德化葛坑湖山(今葛坑镇湖头村)西林寺削发为僧,成为西林寺方丈僧守珍大禅师的第1代传人。经10年修持,乾兴元年(1022年),了他与师弟慧海(俗名郑道徽,德化梓溪人)分别授任西林寺正、副主持。

  了他郑道徽一起化缘筹集资金,又与桂阳林庚一交换湖山(今德化葛坑湖头村)之地基,重建寺院。工程历时12年,天圣元年(1023年)竣工,仍旧名“西林寺”;天圣二年(1024年)赐额“香林”了他郑道徽先后任香林寺住持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香林寺》)

  郑道徽自雕木像置钟山岩洞中

  北宋·天圣(1020—1032年)间,香林寺僧郑道徽四处觅寻归真宝地,最后确定钟山北麓岩洞。其洞口天然,宛如神凿,郑道徽自雕木像置岩洞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释道·宋·道徽》:“尝遍历东南诸名山,有神人告之曰:‘你福地在钟山下蔡岩。’遂还,自雕木像置岩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蔡岩》:“宋·天圣间,僧道徽自雕木像置其中。”

  蔡渭与蔡岩

  蔡岩之名,与蔡确之子蔡渭有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确蔡渭》)

  蔡确,北宋•晋江人,居泉州郡城蔡巷(今称“菜巷”)。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元祐更化”蔡确因支持王安石变法,被罢左丞相,先后徙知陈州、安州、邓州,又于元祐二年(1087年)因《车盖亭诗》文字案贬徙岭南,元祐八年(1093年)卒于贬所。

  蔡确被贬时,蔡渭任下正议大夫,受株连。蔡渭先是惊返泉州蔡巷老家,朝廷又派人来泉州追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渭》)

  家与德化香林寺原住持释了他家是菜巷比邻。元祐四年(1089年),蔡渭即逃入香林寺避难,隐居与香林寺相距3里许的钟山北麓岩洞(今属桂阳乡彭坑村罗城中坑坂,与香林寺一山之隔)。此岩洞宽6米,深4.5米,后即称“蔡岩洞”

  蔡谓《题钟山回文》描绘此处景色:虹绕路看真屈诘,鹤来人拟共留攀。风回谷响斜枝亚,曰逗林开细草斑。空翠湿霞朝染袂,石坛蒸霭暮沉山。同谁有兴嘉逢偶,松爱清阴云爱闲。”

  时任香林寺住持僧郑道徽见永春、德化两县捕快还在追寻蔡渭下落,便劝其改着僧服,躲过追捕,转而隐匿香林寺中7年之久。

  沿革

  北宋·元祐始建寺

  元丰三年(1080年),释了他79岁,在香林寺前龙潭石崖下趺坐圆寂,肉身历几月不腐,门徒裹尸塑像祀于香林寺后殿,奉为香林寺开山祖师,称许公祖师

  元祐五年(1090年),当地信众即在“蔡岩洞”前凿地195平方米,建成1座木结构岩宇,歇山式,屋顶雕龙塑凤,3进,有寺庙和护厝,称“蔡岩”

  元祐八年(1093年),郑道徽趺逝于“蔡岩洞”之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蔡岩》:(僧道徽后趺逝于此(蔡岩洞)。下有清泉,自石窦泻出,境甚幽异。”

  传说,郑道徽坐化前,告其姑曰:“姑以后若欲见访,可投菜叶于涧中,叶止处予即在也。”是年秋,其姑登桂阳乡彭坑村(古属杨梅上团)山岭相寻不得,于岭上往来哀号,该岭后即称为“姑恓岭”(“姑牺岭”)。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姑牺岭》:“姑牺岭,在桂阳社彭坑村,与钟山对峙。僧道徽寂于蔡岩,其姑郑氏于岭上哀号寻之,因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姑恓岭》)

  其姑又按郑道徽生前吩咐,循涧寻至桂阳乡彭坑村罗城中坑坂钟山下“蔡岩洞”,果见其遗体。

  几年后,郑道徽肉身不腐,乡人认为他已成佛,乃就其肉身塑成高80公分、重130公斤佛像,与释了他肉身塑像同祀于香林寺后殿,合称“郑祖师”,奉为香林寺开山祖师。并奉郑道徽为蔡岩开山祖师。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释道·宋·道徽》:“后趺逝于此(蔡岩洞)。其姑觅之不获,于岭上往来哀号,今为‘姑牺岭'。逾旬得之,神色不变。乃舁归香林寺(民国志在“香林寺”下加“泥塑焉”),真身犹存。”

  南宋·宝祐重建

  蔡岩寺于南宋·宝祐(1253—1258年)重建,或传绍兴卅二年(1162年)重建,形成现有规制。
后世屡经修葺、改建。

  清·黄凤仪《题蔡岩》诗

  清·咸丰(1851—1861年)间,台湾府教喻黄凤仪致仕回乡,曾谒寺,有《题蔡岩》诗:“紫气东来绕石钟,林泉流水贯长虹。姑凄岭畔天然阁,玉佛深居万世雄。”

  按:黄凤仪(1805—1861年),字仲凤,号梧斋,德化县桂阳王春人。清·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先后任福建长乐县、漳州府训导,台湾府教喻。(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仪》)

  现代重建

  1966年秋,蔡岩寺毁于“文革”,僅存洞口正殿祖师殿)和全寺地基而已。

  1982年小修,以续香火。

  1985年元月,修整翻新祖师殿,塑郑公祖师像于岩内,1986年秋落成。又依宋代造型、风格和规模复建全寺,1988年竣工。

  规制

  概说

  蔡岩寺后钟山与桂阳莲花峰对峙,邻近群山环绕,苍林密布,松荫竹影,世称“钟莲竞秀"。寺前奇花异木千姿百态,前人誉为“林海神山”、“佛国乐园”

  蔡岩寺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1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0平方米,保留宋代风格和规模,3落,由2殿和横楼组成。

  寺庙白墙饰有花鸟虫兽。屋顶雕龙塑凤。

  寺内尚存宋代佛像和宋代信徒捐建的石阶,明·永乐(1403—1424年)敕封二佛的诏书,明、清时期山东武定知州林鹏搏的题刻楹联,台湾教谕黄凤仪的题诗等。

  祖师殿

  前落为“祖师殿”,坐南向北(未丑兼丁癸),三面含在岩洞中,正面朝向丑山,面积12平方米。
殿前悬掛常明灯。

  殿中神台供奉许公祖师”、“郑公祖师2佛塑像,均盘膝趺坐,高可3尺,头顶红帽,身穿龙纹法衣,金箔外饰,光洁明淨,面宽方圆,眉目清朗,耳大垂轮,鼻若悬钟,不见鼻孔,唇紅如朱,神态和蔼安详;腿上披一红布,上书祖师”4字。这2尊祖师造像原为宋代所塑,祀奉千年,廿世纪90年代初被盗,如今寺内供奉的佛像是现代重塑的。

  两祖师塑像两旁,奉有郑道徽生前雕刻的黑面木像和清水祖师塑像,皆2尺多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安溪清水岩》)

  祖师座前依序摆设佛家6类正规的供具,即花、香、水、灼、果、灯,依次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其中最常用的是香炉1个,花瓶、灼台各1对,称“五具足”

  中殿

  中落为“中殿”,坐丁癸兼未丑,占地面积60平方米,是全寺最大的佛堂,为僧人和信徒从事佛事活动的场所。旧为木质结构,现改为水泥钢材和砖木結合。殿內有东西廂房和左右回廊,右廊作人行通道与寺门相连。

  殿堂正中奉祀释迦牟尼观音弥勒3尊佛像。东廂祀护法神伽蓝佛,西廂祀土地神。

  后落

  后落与“中殿”组合在一起,是生活用房,上、下2层,上层为僧舍,下层为接待处。

  横楼

  横楼位于殿宇右边,朝向乾巽兼戍辰,2层,造型模仿香林寺的香山社学的建筑设计,与主寺紧密相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香山社学》)

  横楼依其高低不平的地势,建成楼级式的四木扇(“木扇”合一字)三合间。上层隔为3间,第1间厨房,第2间厅堂,第3间学堂,面积较大,可供书塾教室或崇佛之用。下层地狹,只有2间,充作库房。

  明、清时横楼曾作学馆。现虽按原来形制重建,但不作学堂之用,曾将香林寺失火后遗存的古佛迁来本楼供奉。

  楼前新建1座小花园,广植奇花异木。

蔡庄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玉霞村蔡庄。始建未详,建筑面积30平方米,主祀顺正府、元帅,配祀七大巡、五夫人、班头爷。

鼎仙岩

  鼎仙岩,位于永春县东部湖洋镇仙溪岩屏山(又名鼎仙山)上。岩屏山是戴云山东南余脉。

  “鼎仙岩(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理学家朱熹多次到永春拜访恩师蔡兹和好友陈知柔陈光,曾履迹岩屏山,留题“溪山第一”;又在一座东面西巨石上再题“仙苑”二字,署名晦翁。临下山,环顾山川胜概,曰:“兴此岩也,必聚众仙。山有仙则名,此山必仙众而鼎甲,宜易名鼎仙山。”由于朱熹的题赞,仙溪民众即在山上建起鼎仙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陈知柔陈光》)

   现存岩宇为明·万历年间仙溪人郑三洲碧池重建式样。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添建环 楼。1987年重修。

   岩宇为悬山式土木结构,面阔七间,院落宽敞,僧舍禅房齐备。正殿称大悲殿,奉祀观音菩萨和南海祖师等佛像,佛道合一。岩内悬铁钟一口,敲之声可闻十里之外,系清代遗物。寺中额匾“鼎仙岩”、“大悲殿”、“泽被万方”、“功参上乘”,落笔沉稳,雍容得体,是清·光绪年间林一桂所书。

   文献记载,清代诗人连步青曾游于此,赋《游鼎仙岩歌》长诗,有句云:“我闻仙溪之上有鼎山,乃是飘飘碧落之洞天。石骨岚光斗秀削,丹梯翠栈相勾连。”

   近代陈亦修《鼎仙岩》云:“鼎仙胜景是溪山,高士留题数百年。寺内钟声闻远社,春前茶圃尽含烟。云深日暮林归鸟,夜静天开日照禅。宝刹庄严佛胜地,如来独坐对西天。”

   鼎仙岩还是永春水仙茶和闽南水仙茶的发源地。

熙春宫

  又名玉华宫,位于泉州市区通政巷中段,年代莫考。

  宋代,巷中有熙春坊一座,后来坊废,小庙便以坊名称之。清·道光五年(1827年)重修,历三年告竣。 廿世纪50年代该宫改为通政居委会,90年代初复为熙春宫,兼作老人活动中心。

  熙春宫坐北朝南,两进硬山式结构,占地约100平方米。该宫一进大门顶悬挂“熙春古地”匾额。正殿神龛原奉祀许真君。清·道光十五年(1837年)里人黄人彦(清道光举人)撰写的庙誌,刻在黑片页岩上,至今仍嵌在正殿右侧壁上。

  许真君,东晋道士,名逊,字敬之,世为许昌人,生于吴·赤乌二年(239年)。及长刻意为学,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经纬之书,尤嗜神仙修炼之术。晋·太康元年(280年)尝为旌阳县(今湖北枝江县)令,在职期间,为政清廉,治法简易,吏民悦服拥戴。后知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遨迹江湖,寻求至道。得西山逍遥山(今江西南昌),日以修炼为事,不求闻达乡党;相传他少有道术,尝点石化金以足逋赋;疗人疾病,拯人艰危,克斩孽蛟,全活民命;能御大灾,捍大患。据传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在西山飞升成仙,屡显神灵,护国庇民。北宋·徽宗赐号“神功妙济真君”,后人尊为净明道始祖,称为许真君或许旌阳。

魁星岩

  魁星岩,本名“詹岩”,取“文曲华世”、“光昌文运”之意而名“魁星岩”,位于永春县城西南10里石鼓镇桃场社区奎峰山(即“魁星山”),是全国仅有的2处供奉“魁星”的寺庙之一。

  “魁星岩(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岩摩崖石刻(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岩西方三圣造像(五代):永春县石鼓镇桃场村”,2001年1月列为第五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岩摩崖造像(南宋):永春县”,2019年10月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古奎峰山(魁星山)下的桃场(包括今石鼓镇桃场社区、桃星社区、桃联社区),是永春最早的行政中心,桃林场、桃源县治所和最早的永春县城均设在这里。其桃场社区上场堡,乃隋·开皇九年(589年)始设的桃林场(今永春县)古址,时“内而聚堡千家,外而列肆数里”

  魁星岩寺宇肇建于五代,称“詹岩”,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僧圆觉重建,次年改名“魁星岩”

  明·何乔远《闽书·方域志》有载:

  “魁星岩,古桃林场焉。今其村曰‘上场’,延旧也。山置学宫,岩石峭拔。旧有‘詹岩’,荆棘荟翳。

  (南)宋·乾道(1165—1173年)中,名僧圆觉诛茅新之;明年,邑第进士者二人,曰陈朴颜应时,因名岩‘魁星',镌之崖壁,琢石佛三十余身。

  山下有泉,泉上石篆‘文曲华世’四字。皇朝邑人颜廷榘者,官长史,有诗名;其生时泉竭,及将卒之三日,泉忽涌出,人咸异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廷榘》)

  其右为龟山。”

  明·正统(1436—1449年)、清·康熙(1662—1722年)年间重修。

  现存寺宇系清代建筑,廿世纪80年代后重修。

  规制

  寺宇重檐歇山式土木结构,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举架五橼袱,占地800平方米,素称“擅山林泉石之胜,近十里内,名刹此为第一矣。”

  中厅奉祀释迦文殊普贤,厅右崇奉闽南清水祖师,厅左祀奉“魁星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清水祖师》)

  “魁星公”“雕形奇古,世间罕匹”,据说是宋·乡人颜应时取巨型樟木全相雕成的。魁星头上长着刺发,瞪眼龇牙,散发披肩,袒胸露腹,青筋突暴,性戾乖张,疾恶如仇,其右手上举,提笔点斗,一足踩鳌,一足踢斗,貌似狰狞却不觉凶恶。

  殿内悬挂“光昌文运”匾,上款“丁丑略永,览魁星岩,接氏诸文人,题此赠之”,落款“状元及第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立”,并加盖马负书印”、“易斋”篆章;是乾隆廿二年丁丑(1757年),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到永春,游览魁星岩时所题。

  大殿遗存有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兴泉道佟沛年题写的木刻联:“胜地钟灵,山色溪声,尽入彩毫干象纬;名蓝郁起,朝钟暮鼓,好舒衣裓受天花。”

  楹联:“魁主经天,圣德巍巍司造化;星君显世,神光赫赫启文明。”

  供桌上的双层多角形须弥座上有圆形柱石,正中阴刻“佛”字,再上面是2块圆盘石,最顶上是覆桶状的塔顶,正中凹陷处阴刻汉字两行15字:“孟冬吉日。嘉靖拾伍年,住山比丘方仗。”(按:嘉靖十五年为1536年,“方仗”即方丈。)

  殿周另有现代雕立的“魁星公”石雕像,高12.6米,重150吨,形态仿大殿木雕像,右手握如椽大笔,左手攥宝墨金锭,右脚独占鳌头,祥云之上托“三元及第”方斗。

  殿后有“乡贤祠”,为祀颜廷榘陈朴颜应时等而建。民国《永春县志·卷16·祠祀志》载:桃陵先生祠,在魁星岩后石崖上,祀明·左长史廷榘祠像,至今存。”“左史之名,久而益彰,至今田夫野老,下至丱角学童,几无不知有桃陵先生者。”祠联曰:“乡崇博雅文风美,贤应魁星地无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廷榘》)

  大殿左后侧50米处,有一石构的和尚塔墓,形制奇特。

  魁星岩尚存一北宋石水槽,上镌“政和三年”(1113年),为该岩现存最早遗物。

  摩崖造像

  乡贤祠后30米,有巨岩削壁。《闽书》乾隆《永春县志》均载:“岩壁琢石佛三十余身。”皆毁于祸乱,今仅存3尊。

  这3尊仅存的佛像是“西方三圣”摩崖造像,立式全身,位于魁星岩大殿后左侧悬崖绝壁间,为宋代雕刻,慈祥端庄,丰腴圆润,兼具唐风,依天然巨石因势雕琢而成,雕工细腻,技法娴熟,气势雄伟。

  中为阿弥陀佛,头呈螺状发式,额嵌宝珠,身披袈裟,袒露右臂,露足踩双莲,头顶蕉屏形光圈火焰。像高3.30米,焰高4.00米。

  左为大势至菩萨,头戴僧帽,双耳垂肩,着宽袖衣衲,中结蝴蝶结,露足踩双莲。

  右有观音大士菩萨,头戴平古帽,饰耳坠,露左腕,亦着宽袖衣衲,中结蝴蝶结,露足踩双莲。

  人文

  魁星岩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晚唐·韩偓曾寄迹于此,并留有诗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偓》)

  南宋·乾道(1165—1173年)间,乡人颜应时陈朴尝在此读书,后同登进士。

  明·永春桃林场人颜廷榘晚年隐居于此,今尚留有其读书处。山门外左侧有颜廷榘手书“文昌台”3大字石刻竖碑,落款桃陵颜廷榘之别号),高1.38米,宽0.55米,厚0.13米,字体高古拙朴,笔力苍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廷榘》)

  明·宰相李廷机、诗人黄克晦曾联袂登游,郑庄彦王豫王天策也有题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黄克晦王豫王天策》)

  魁星岩与金峰山遥遥相对,互为犄角。因形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则有回旋余地,故明代曾为抗倭要地。

  清·太平军义军领袖林俊也曾据此为重要活动据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俊》)

  魁星岩山中除石雕佛像外,尚有“迎云”、“佛桌”、“佛迹”、“吟台”、“崆峒元石”、“文曲华世”、“魁”等7方摩崖题刻。其中“魁”字大字题刻最为引人注目,是清·乾隆廿二年丁丑(1757年),福建陆路提督马负游览魁星岩,在题大殿“光昌文运”匾时乘兴题镌。“魁”字60厘米见方,笔法俊逸。旁题小字“灵岩毓秀,奎斗钟英,大魁天下,佑启文明”,落款“乾隆丁丑题于永春魁星岩三韩马负书(“三韩”指辽东地区),并有马负书印”篆章。

  摩崖巨石上还刻有明、清书法家王豫颜廷榘和无名氏的咏景诗4处。

  清初知县王宝善所书刻的“魁星岩”3大字,虽历经风雨侵蚀,仍依稀可辩。

  诗词

  魁星山叠嶂嵬嵬,林壑幽美,风光旖旎,时引骚人墨客,唱和其间。

  明·左史、永春人颜廷榘游此地时,历选其胜,分韵赋诗,依情工画,标为十二胜景,并写下《魁星岩胜景(十二首),分别题为:“万松巢鹤”、“半岭迎云”、“茂林幔绿”、“广庭秋月”、“梅盘仙榻”、“烟罗鸟道”、“吟台悬壁”、“竹坞佛泉”、“斗石钟灵”、“山阴禊迹”、“曲涧春流”、“崆峒通云”

  如其中《竹坞佛泉》诗曰:“泉声何处滴冷冷,苦竹丛边空自清。伏地已知随佛幻,出山犹似隔林听。他年卓锡曾留偈,此日摩崖信有灵。惟是真源流不绝,遥分一派到岩扃。”

  明·永春人颜孟德?《游魁星岩》(清·乾隆《永春州志》收录):“青台闲上几盘桓,岩里魁星带影看。隔岸云流溪水净,满楼风落石峦寒。天开瑞色浮朱拱,鸟弄歌声绕画栏。弹指明年秋信早,文光又见五云端。”【注:①“盘桓”:徘徊,逗留。②“石峦”:岩石构成的小山。③“朱拱”:红色的呈弧形的建筑结构。④“秋信”:秋试的信息。秋试,也称“秋闱”,明清科举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试,即乡试,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试”,由朝廷派出正副主考官主持,被录取者称“举人”。】

  明·万历甲申(1584年),王豫颜廷榘游魁星岩,于魁星岩右侧岩壁题勒《邀国史游魁星岩》诗:“航海梯山兴未酬,更来泉石访清幽。人间何事须蓬岛,座有嘉宾是胜游。”

  明·永春人郑庄彦?《再游魁星岩》(清·乾隆《永春州志》收录):“吾生清梦此山幽,五载曾经两度游。脱履登堂僧熟面,飞花入户客凝眸。风松绝地栖孤鹤,石壁横云挂逸虬。世网尘缨今解却,人生何处觅丹丘。”[注]逸虬:无拘无束地伸展着且盘曲如虬龙一样的树枝。世网尘缨:尘世的事情像束缚人们一样的罗网和绳子。丹丘:即元丹丘,是旷达欲仙的隐者,李白有《元丹丘山居诗序》,在《将进酒》中有“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之句。

  明·永春王天策 《魁星岩同范卿颜廷榘范卿左史宴集》“采芳从词客,再来寻山宫。孤亭漫新草,鸣禽出密丛。溪流何浩浩,四野披春风。睥睨临下界,烟火剧生浓。登临兴未歇,歌啸入寒空。正喜今朝集,日忽逼下舂。仰见众星灿,俯视佛灯红。佳会岂常得,殷勤言笑中。悠悠寄一杯,兹道未为穷。”[注]左史: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一说左史记言,即内史;右史记事,即太史。唐宋亦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修记事之史)、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修记言之史)为左、右史。山宫:指魁星岩。下舂:古代妇女常在晚上舂米,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有“邻女夜舂寒”之句,这里指天色已晚。

  3尊石雕佛像左侧,有清·翟茳(字湘芷,生平不详)题刻2诗:

  (一)“出城三四里,信步到魁岩。陡壁遗仙迹,鸣泉涌石嵌。苍烟凝桔柚,僧舍隐松杉。绝顶盘桓处,云栖岭半衔。”

  (二)“日暮山含紫,林寒叶缀红。霞光明远浦,黛色淡晴空。俯视群峰下,俨然碧汉中。帝阍应可接,奚虑雾烟笼。”

  清·乾隆丙申(1776年)秋,江西人章大任(字可堂,生平不详)登临魁星岩,在3尊石雕佛像左侧岩石上,勒诗2首:

  (一)“桃园穷览胜,携伴陟层峦。山志魁星号,碑余佛迹嵌。嫩藤牵薜荔,浓黛老松杉。眺赏情何极,半峰落照衔。”

  (二)“云锁峰头白,霞气树梢红。数声清磬响,一望海天空。城廓秋烟外,村墟暮霭中。兴来贫觅句,谁剪碧纱笼?”

霁云殿

  霁云殿,古称“佑圣宫”;因祀奉玄武上帝,又称“玄武殿”、“真武殿”,俗称“圣殿”;宋、元、明期间,安海海外交通贸易繁荣,在殿顶可见海港船舶往来 , 又名“观海楼”

  霁云殿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区最高处的东北侧圣殿巷(古属圣殿境,现兴胜社区),与奎光阁相邻,南望大海,北倚城垣,门临石街,是泉州地区保存较完好的道教殿宇、古泉郡八都安海镇都主(安海24境境头),曾是安海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与安平桥、龙山寺并称为安海三大胜迹。“台瞻玄极”是安海胜景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古桥梁·安平桥》、《泉州儒道释寺庙·龙山寺》)

  “霁云殿(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代初草创为佑圣宫

  故老相传,霁云殿始建于五代初,闽王·王审知为子治病,画祀帝君像,果见效,即令立庙祀之。灵水道人草创,名“佑圣宫”,又称“玄武殿”。帝君即玄天上帝,又称玄武上帝,属北方、水,故玄天上帝也被尊为水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晋江县•江南第-灵坛》:“江南第一灵坛,在府城南八都,五代•晋•天福间建,匾曰‘佑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霁云殿》“霁云殿,在安平,古名佑圣宫。”

  《安平志•佑圣宫》:“因忆故老相传及考旧 《志》,谓五代··天福之初,闽王之子有疾,遣使行祷,即召住山灵水道人奉香火赴治,果痊。遂请力士以画塑状,送四表乡人敬之,每至上元,妆送行香,绕境祈安以为故事,迄今犹盛。盖人心所归,福灵显应也。然当时,未有祠宇,帷绵蕞而已。”(按:“绵蕞” 一词出自《汉书•刘敬叔列传》, 意为创始、草创。)

   《安海志》“安海霁云殿,古称佑圣宫,因祀奉玄武上帝,又被称玄武殿。”

  北宋·大中祥符改建为玄武殿

  北宋,安连济涉居安平镇(今安海)时,佑圣宫(玄武殿)已存,在安平镇东北门外。《安平志•安平诸寺•佑圣宫》黄南石《玄帝殿记》“玄帝殿,古曰‘佑圣宫’……唐·安连济来居……嗣而佑圣宫在本堡东北门外。”[按:“唐•安连济”有误。安连济为唐•安金藏之后,徙居安平镇的时间是北宋。]

  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因避讳,改玄武真武,安海玄武殿(佑圣宫)亦改称真武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真武庙》)

  元·至正廿五年重修

  元代毀于兵,至正廿五年(1365年)重修。

  《安平志•黄南石玄帝殿记》:“元代毁于兵,至正二十五年里人魏友端募缘重修之。”

  明·永乐初取海上浮槎雕作神像

  明·永乐(1403—1424年)初,乡人取海上浮槎雕真武上帝金身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霁云殿》“明·永乐间,海上一片浮槎随潮往来。里人取雕真武上帝像,而金其身……

  《安海志》:“明·永乐初,海上浮一木,随潮而入,潮退不去,里人取以塑帝像,而金其身,灵星煊赫,遐迩瞻依。漳人盗取以去,乃以香木代之。”

  从明·永乐(1403—1424年)年间开始,每年端午节,安海霁云殿龙王爷都举行采莲歌舞《唆啰嗹》活动。(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音乐舞蹈·唆啰嗹》)

  明·正统间改名“江南第一灵坛”

  明·正统(1436-1449)间,当代张天师题匾“江南笫一灵坛”,辟为泉南一带道教正一派的传法道场,又名“圣殿”,实际上是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在泉南地区的分坛。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晋江县•江南第-灵坛》:“江南第一灵坛,在府城南八都,五代•晋•天福间建,匾曰‘佑圣’,国朝·正统改今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霁云殿》“……额曰‘江南第一灵坛’。”

  《安平志•佑圣宫》:“古佑圣宫记曰……当代天师真人书其额曰‘江南第一灵坛’。”

  此后,嗣汉天师府一直对安海等泉南地区有较深的影响。

  如,晋江安海金墩人黄汝良(1562—1647年),字名起明起),号毅庵。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天启五年(1626年)官至南礼部尚书。崇祯八年(1635年)致政归。(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汝良》)

  黄汝良崇尚之道,自称“道人”。其《重修安海西塔募缘疏》(《安海志•塔坊•西塔》收录)署题为“万历丙午(万历卅四年,1606年)九月 日,道人黄明起书”

  黄汝良与龙虎山张天师素有往来,与嗣汉天师府关系密切关系密切。据《安海志•寺庵•龙山寺•安海龙山寺古剎考》:“尚书黄汝良张天师,师告曰:‘汝安海观音善才守炉,故香烟不断。’”《续修龙虎山志•序》署题:“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温陵黄汝良书。”

  明·隆庆重建

  嘉靖卅八年己未(1559年),安海真武殿毁于倭乱。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霁云殿》“嘉靖己未,倭寇庙毁。”《安海志》:“明·嘉靖己未遭倭乱,殿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隆庆(1567—1572年)间重建,迁址于城内东北高地,为一建筑群,除砌3层台上造真武殿外,西角有山门,台前钟、鼓楼,西有三清殿,北有麒麟普化天尊殿,南有五帝大殿,西廓列卫护神;并以乡贤蔡经之地作檀樾祠。

  据《安平志》载,其地甚广,东连家宅,西接楼店,北倚城垣,南临石街。是役动工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之冬,隆庆二年戊辰(1568年)竣工,黄南石为作《玄帝殿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霁云殿》 “ 隆庆间, 柯实卿 作募疏,化 蔡经 地为檀越 ( 檀越 祠) ,砌三层台,构真武殿,匾曰 ‘武当行宫’。殿下有钟 、 鼓楼台,山门匾曰 ‘霁云别界’。”

  其建筑群,按《安海志•宫殿•霁云殿》记述:

  “明·隆庆间,士大夫耆老纠众醵金,在蔡经之地为檀樾(檀越祠),建三层台,结真武殿,匾曰‘武当行宫’,旁列四法师;座前铸铜为祭器数千斤,以供香火。

  殿前有石砌月台,角接灵星三门,有石琢香炉,花木荫森。转西有三清殿,北向有麒麟普化天尊,南有五帝大殿,西廓列卫护神,台前(两侧)钟楼、鼓楼;西角山门,匾曰‘霁云别界’。”

  殿前西门坊上,也有“路入天台”字样。

  因山门匾曰“霁云别界”,真武殿即称“霁云殿”

  今门、坊均已无存。

  【按:“武当行宫”:“武当”指武当山,“行宫”即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殿。全国称“武当行宫”者为数不多,已知有佛山市三水区的玄帝殿、扬州市东关街武当行宫等,可见安海霁云殿在泉南道教玄天信仰的地位。】

  明·万历卅一年加铜重铸新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霁云殿》“旧有钟千余斤,蔡廉扛匿,乡绅黄菊山究还。万历三十一年(1604年)添铸新钟。”

  《安平志•安平诸寺•霁云殿》苏琰曾为撰《重建霁云殿碑记》,还记苏琰有《真武台新钟记 》苏琰,明·晋江县安海梧山村人,隆庆三年已巳(1569年)生,万历卅七年已酉(1609年)举人,万历四十一年癸丒(1613年)进士,后为御史。霁云殿重建竣工于隆庆二年(1568年),时苏琰尚未出生;而万历卅一年(1604年)添铸新钟时,苏琰尚未科举。该两《记》应是苏琰为诸生时所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琰》)

  清·康熙廿六年仍旧地重建

  明末清初,郑成功以安平(安海)为基地反清复明,两军交战,安平首当其冲,顺治十三年(1656年)惨遭清军“丙申焚毁”。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迁界”,霁云殿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海丝之路·没落篇·迁界》)

  康熙廿三年甲子(1684年)“复界”,廿六年(1687年)仍旧地重建霁云殿。时因“复界”之初,资金紧缺,未能恢复明·隆庆时的全部建筑群。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霁云殿》“国朝·顺治一十八年迁界,庙毁。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复界,二十六年仍旧地重建。”

  乾隆(1736—1795年)间,黄燮有诗叙霁云殿当时景况,曰:“百尺层台紫雾间,道人何处欲跻攀。烟霞护阙蓬莱迥,羽辇通霄鹤鹊间。朱绂有声能万里,玉京无路入三山。窗扉四面长疏豁,勾引神仙驾凤还。”[按:黄燮,安海金墩人,翰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吴锡龄榜进士,铨选知县。]

  屡有修葺

  以后,霁云殿屡有修葺。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年),重铸霁云殿宝钟。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因岁久倾废,都阃府公谋于境内人士重修之,即于是年告成 。”

  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又因后殿之圯”重修,辛酉年(1801年)告成,碑为“董事膳镌,敬文堂刻。”

  同知十年辛未(1871年),“因岁久倾颓,住持僧严安谋于境内而重修。”同知十一年(1872年)告竣,碑为“住持僧严安敬立。”

  光诸三年丁丑(1877年),修葺棂星三门,翰林庄俊元撰联:“非元武不足当也,捋众星实寰拱之。”边款:“光诸丁丑年”、“俊元、柯合成号敬。”(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俊元》)

  (引文见之相关碑记。)

  解放初,霁云殿曾先后辟为晋江县烈士纪念室和郑成功纪念馆。

  廿世纪50年代,霁云殿为养正中学使用,作为外地女生宿舍。

  近年由晋江市政府拨款重修。现被养正中学安排为退休老师们的娱乐活动场所,正门处挂“晋江市养正中学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牌子。

  分香

  在泉州湾,滨水而居的乡镇都与安海霁云殿结了神缘,而分香到泉州义全宫、深沪崇真殿、南安水头上帝宫、晋江罗山梧桉上帝宫。信众定期来安海霁云殿拜圣谒祖。

  霁云殿还分香到台湾、金门、澳门、南洋群岛。

  现规制

  概说

  现存霁云殿是清·康熙期间复界后,按明代建筑风貌“仍旧地重建”的主殿,除此之外,其他宫室楼亭皆无存,仅庭院里散落着一些苍苔斑驳的石栏杆等构件。今天的霁云殿虽被层层民居高楼所围绕,但它建筑于高台之上的宫殿式“台榭风格”引人瞩目。

  霁云殿占地面积约579平方米,坐北向南。殿顶雕有宝塔、双龙、鸟兽,燕尾脊。

  殿前建有平整向上的3层台18级石阶,拾级而上,殿宇就建在高台之上,顶级(或说门楣)高度与镇南安平桥(五里桥)头星塔(白塔)塔刹葫芦尖齐,为安海镇区内最突屹高耸之殿宇。原站在殿前可观望安海街市景物,但而今钢筋水泥楼房渐高,霁云殿与其庭院似乎自成一界,殿前已无法观望至街区。(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古塔·星塔·安海星塔》)

  霁云殿(真武殿)匾曰“武当行宫”,单进,面阔3间,进深3间,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九脊重檐,回廓环拱大殿,有高出7尺的中殿。殿皆以石铺地。两旁道房2层遮阳,围以石栏杆,3层围栏石柱而不遮阳。

  霁云殿祀坐殿北极玄天上帝真武大帝),身着龙袍,腰束玉帶,头戴冕旈,手执欶版,脚着朝靴,神颜庄严,慈目带烕。旁列四法师,座前铸铜为祭器数千斤,以供香火。

  另存有真武大帝出辇偶像,身着铠甲,玉带束身,祥云披肩,携带灵芝,发束双髻,手御玄剑,跣足龟蛇。

  中殿地下室门通东廓,据说古时地下室 饲有 一大蟒蛇,被奉为神物 ,意 北极大帝脚踩龟蛇。

  历朝文物

  霁云殿18级石阶的树下两旁,分别立着2尊形态怪异的石狮子,口中无齿,作人立状,立于基座上。这两头石狮子与平常所见石狮的模样、神态有较大差别,颇似金门的“风狮爷”。寻常所见的石狮四肢蹲伏,而这两头石狮却作人立状;此外,寻常石狮常常口中含珠,而这两头石狮中的一头却将珠抱于怀中,另一头则揣他物。两狮憨态十足,若笑若思,虽然静立,却又给人跳脱活跃之感;又如仰望天空,千年沉思。这两头石狮历史较为久远,但究竟何年何月所雕刻,不得而知。专家认为,霁云殿这两头石狮应与金门的“风狮爷”颇有渊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俗·风狮爷》)

  殿前月台的青石雕香炉系明·天启(1621—1627年)间物件,造型酷似泉州开元寺大石埕正中的石雕焚香炉 。 明代进士柯实卿撰写的碑记也保存完好。此外还有2个石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柯实卿》)

  殿前石柱镌清·翰林庄俊元所撰联曰:“元武不足当也,众星共环拱之。”(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庄俊元》)

  殿顶一石柱刻有“崇祯十一年”(1638年)等文字。

  殿内墙上,嵌有清·乾隆十六年 (1751年)、嘉庆六年(1801年),同治十一年(1872 年)重修碑各1通。

  庙侧两石柱上,刻有明·崇祯年间至清代捐修庙殿的人名及金额。

  殿内还有精美的麒麟壁画与古朴的莲花石柱底座等。

缨溪宫

  缨溪宫, 原名“荇带院”,位于德化县浔中镇浔中村诗敦缨溪东滨、东榜山西麓,与清代进士、云南开化知府、里人李道泰的墓地隔水相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道泰》)

  诗敦,俗称“西墩”,方圆5里,由十来个自然村组成,位于德化县城东北塥,距城里许;清代属在坊里,民国为诗敦保,现与凤池村组合成浔中村,隶属浔中镇。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缨溪宫》:“缨溪宫,在县东瑶市社溪上。有老松二十八,盘郁苍古,泉石幽佳。”

  “缨溪宫(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明•嘉靖始建“荇带院”

  缨溪宫主祀史公祖师

  史公祖师 ( 1441—1464 年) ,法号 妙应 ,俗名 史云济 ,明 ·晋江县浮桥 坊埚 人(今属鲤城区) 。 史云济 原为儒士,曾 乡试中举, 厌弃仕途 , 天顺( 1457—1464年) 前期, 游历德化县九仙山, 寓居诗敦, 其地 缨溪东畔 坑美 原有 庄 氏书房,供族人子女上学, 史云济 即 设 帐 教书于 此。

  不久, 史云济 即 在 坑美 祝发为僧,结庵修行。 清 ·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缨溪宫》: “ 宋 (?应为 “明”之误) ·永安岩僧 云济 曾结庵于此。 ”

  及 后 , 史云济 转而 下榻荇菜岩(今 德化 赤水镇铭爱村与大铭乡大铭村的交界处 ),与 铭山( 铭爱村) 周进隆 、 周进宗 兄弟结 金兰之交 , 并 结识 在附近 “蛇岳洞” 修行的 蛇岳氏 ,遂选定此处为出家居地。

  天顺八年( 1464 年), 史云济 身穿袈裟,手持法器, 在荇菜岩小涧大岩石上 架 柴成塔火化,时年 方 二十四,方圆百里信众称 “活佛” 。 圆寂 前, 嘱 其徒 在其 化后悬 骨骸(或说 舍利子 )于 大椿杪 ,并 遗言 “六十年后永安于此” 。

  弘治十一年( 1498年), 周进宗 侄儿 周琼六 捐献山场,筹建寺庙,按 史云济 遗言,取名 “永安岩” 。嘉靖三年( 1524年),椿树梢 史云济 的 骨骸(或说 舍利子 ) ,紫云间法乐齐鸣 , 周琼六 和 周进宗 孙 周孟士 等 人 取 史云济 骨骸 (或说 舍利子 ) 塑佛像, 奉 祀于永安岩 (即荇菜岩) 正殿 , 尊为 “ 史公祖师 ” 。 (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宗教 ·佛教·明·其他名僧· 史公祖师 》、 《泉州儒道释寺庙 ·永安岩》 )

  嘉靖( 1522-1566年)间 , 诗敦 邓 、 李 、 庄 姓与其他族姓( 史 、 朱 、 林 )先民一起, 就 坑美 原 史云济 设帐教学的 庄 氏 书房 改建 为 “荇带院” 庙宇, 塑 “ 史公祖师 ” 像供奉 , 并将 史云济 住过的 角落 确称为 “史厝坑” 。

  民间传说,嘉靖三年(1524年)周琼六等人取史云济骨骸延师为塑金身崇奉于永安岩时,塑像师傅暗自留下史云济1段指骨,拟带回乡侍奉。返途经诗敦,夜宿氏书房,次早要上路时,放置书案上的褡联(可背在肩上的行李袋)竟拿不起,乃告之里人。众谓史云济与诗敦人情深,自择宝地开基于此。因集众议,就史云济指骨为塑金身崇奉,并把书房改建为“荇常院”,以报史云济设帐育人之恩。

  万历卅三年(1605年),永安岩僧真录重塑史公祖师像。

  清 •康熙更名“缨溪宫”

  清•康熙元年~廿一年(1662—1682年)间,乡贤李道泰(进士曾任云南开化知府)更名“荇带院”“缨溪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李道泰》)

  缨溪景物秀丽,李道泰曾编有“缨溪八景”;其子李鼐为作《缨溪八景》8诗。“荇带院”“八景”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李鼐》、《泉州水利 •缨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缨溪宫》:

  “监生李鼐诗:

  ‘枫枝桕叶换山容,落尽寒崖晚后钟。最是开人颜色处,都归二十八株松。’

  ‘石门不卷夜明帘,水阁松阴尽覆檐。却讶日来非此地,稚川一幅景初拈。’”

  民国移今址重建

  民国卅二年(1943年),史公祖师正身、二副像,以及大使公像、佛轿3架,遭焚于县府大庭。民国卅三年(1944年)重塑诸佛像,并前往西天寺开眼。

  民国卅四年(1945年),里人邓世开主事,偕同李德瑶庄国洸蒋泰山陈华开林其瑶等人,在原址右侧(今址)依原样重建“缨溪宫”,坐向辰戌兼巽乾(坐东向西),木结构,歇山顶式屋脊,由主殿、朴巡亭组成,占地面积约670平方米。

  现代重建

  1966年“文革破四旧”,缨溪宫诸佛塑像毁,1967年原旧宫庙遭拆毁,明代的“荇带院”宫匾、楹联、壁画等文物佚。

  1985年,里人重塑史公祖师金身,农历八月初八日开眼;增塑金面祖师、三代祖师保生大帝等神像。

  1987年,缨溪宫重修主殿屋顶,宫殿上漆,依旧制重建朴巡亭(桥亭)。

  1988年,塑金面史公祖师象,农历十二月廿四开眼。

  1992年,塑三代祖师保生大帝、舍人、印童(文、武)、元帅像。

  1993年,重修宫厅、朴巡亭。

  1998年置建旧宫址楼房(5层,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费资75万元),2004年置建宫右侧楼房(5层,使用面积550平方米,费资31万元),2008年置建农贸商住楼(7层,使用面积10000平方米,费资425万元),资产为诗敦内外洋、新寨、城后诸姓氏所共有。

  2000年,德化县城范围扩大,诗敦纳入规划。2011年(辛卯年)农历九月初八日,缨溪宫开工鼎新重建,2012年农历十一月竣工,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占地面积1218平方米,费资120余万元。2013年1月15日(农历壬辰年十二月初四)史公祖师等佛像晋殿;1月26日(农历壬辰年十二月十五日)举行重建竣工庆典。

  2013年2月,《缨溪宫史志》付梓出版。

  规制

  概说

  堪舆家称,在诗敦东北部、龙翰水尾、缨溪东畔,有一峰突耸,名溪心寨;山势沿村子东南面的双髻山,经磨石岭、东榜山,折向西南至缨溪东岸,起起伏伏如 1条正在爬行的大蛇,蛇头为溪心寨,蛇尾缨溪宫,是“蛇形风水”

  缨溪宫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其中宫宇(含正殿、左殿、右殿)坐辰戍兼巽乾,木结构歇山顶式,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附属建筑有戏台、桥亭(朴巡亭)、楼房3幢。

  民国时,缨溪宫前左侧曾植有樟树1株,胸围2.4米,树高20米,树冠直径15米。

  宫庙四周围着大理石砌起的半米高的墙垒,两边对称着可供人们休憩的八角亭。

  庙宇巍然而立、斗拱交错,屋顶琉璃红瓦,檐角高翘,雕龙画凤,排列各式各样的珍禽异兽。

  宫内尚存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铸的铜钟1口、清·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刻制的木质签诗牌1块(详见下文)。

  正殿

  庙前并排安放有3个古香古色的青铜香炉,正中1个上面镌刻有“缨溪宫”字样。

  大门廊4根龙柱,至顶各盘旋着两条腾云驾雾、张牙舞爪的青龙。门联:“缨陂无求,心驰物外;溪山有致,意在人间。”“云间瑞气萦瑶市,济世佛光耀龙浔。”

  正殿上面的牌匾端写“缨溪宫”3个大字,是乡贤、原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蔡尚思1986年8月19日所题。厅堂还悬挂诸多牌匾,如“神威显赫”、“古彩重辉”、“人杰地灵”、“云海普济”、“钟灵玉秀”等。

  厅堂黑漆木柱有联:云济皈依,修成正果永安荇菜;妙应普度,坐化法坛再显缨溪。”

  神帐木雕镶金镀银、花卉图案,供奉史公祖师塑像6尊,有史公祖师正身(高86厘米)、二副(高48厘米)、三副(高38厘米)、四副(高31厘米)、五副(高28厘米)、金面(高55厘米)。

  正殿还供奉林公祖师三代祖师)塑像1尊(高1尺5寸)。

  三代祖师俗姓,名公珌,又名,讳扬庇,行少五,法号自超,德化暗林口龙派6世林成甫次子,南宋·隆兴二年甲申(1164年)十二月初四日辰时生,居上涌莹格敦。20岁时(1183年)徙永福仁义里霞孤山出家,复游小白川,拜天石崧为师,3载后归德葬亲。庆元四年戊午(1198年)登龙湖山,见山顶平凹如船,十二峰环绕,一水纤回,宛然一小天竺转绎,遂建草庵于龙湖山修行,广行施济,除瘴疫,保丰收,功德无量,知过往未来之事。嘉泰二年壬戌(1202年)十二月初四日辰时坐化,号称公三代祖师”

  正殿前供奉文印童像(高8寸)、武印童像(高8寸)各1尊。

  左殿

  左殿供奉大使公塑像(高56厘米)、吴真君塑像(高1尺5寸)、舍人塑像(高12寸)各1尊。

  大使公本尊系五代·闽王·王审知, 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敕封“朝天圣侯”。唐·咸通三年(862年)三月初九日生,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羽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王审知》)

  吴真君保生大帝·吴夲,又称大道公,字华基,号云冲,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生于泉州府同安县白礁村(现划归漳州市龙海县,属漳州台商投资区)。生前是名医,景佑三年(1036年)吴真人因上山采药坠崖卒,身后被尊为神,自宋迄明勅封15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宋•吴夲》)

  右殿

  右殿供奉法主公塑像2尊,有正身(高55厘米 )、二副(高36厘米);以及五谷仙塑像(高46厘米)、吴仙公塑像(高48厘米)各1尊。右殿前供奉赵公元帅塑像(高10寸)、康公元帅塑像(高10寸)各1尊。

  法主公,又称张公法主”、“张公圣君”,即张慈观张自观),南宋·闽清人,绍兴九年(1139年)七月廿三日酉时生。全真道道人,炼性于德化蕉溪山石鼓岩。传说绍兴(1131~1162年)间张自观萧朗瑞章朗庆3道人入石牛山石壶洞与魈魅斗,后夺其洞坐化。后人在石壶洞塑张自观萧朗瑞章朗庆像祀奉,分别尊称为张公圣君”、“章公真人”、“萧公圣君。明·正德(1506—1521年)间,敕封公法主”神号。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年),又在石牛山麓建石壶殿(石壶寺),为张公法主张自观)祖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宋•其他著名道士•张自观》、《泉州儒道释寺庙·石壶洞与石壶殿》)

  五谷仙炎帝神农氏,又称神农大帝,同黄帝并列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是个十分善于耕稼的部落首领,是时,天下五谷,神农耕而种之;造陶冶斧斤,为铸耜锄耨,以垦草莽。晋·王嘉《拾遗记卷1》 云: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故尊炎帝号称神农“五谷帝仙”。道教兴盛后,将其纳入神系,为主农业兴旺的尊神。

  吴仙公,又称吴公真仙,名岩说,字辅德,道号济川,元·德化九漈(今盖德乡有济村)人,至大三年(1310年)七月廿五日生。吴济川是道家正一派在德化的开山祖师,晚年与徐友山隐居德化西陲金液洞修炼。至正廿六年丙午(1366 年)十月初九日羽化,徐友山募缘为其塑像,将遗骸分为两半,装入2尊雕塑的仙像体内,1尊在金液洞建洞宇奉祀,另一尊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有济村建圣天宫奉祀,尊为吴公真仙,俗称吴仙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元—清•著名道士•吴济川徐友山》、《泉州儒道释寺庙·金液洞、圣天宫》)

  赵公元帅,俗姓,名、字公明,生于商末农历正月初五日,乃虚构人物,为道教神明,神号“正一玄坛元帅”,民间称作“财神爷”。神像顶盔披甲,身着战袍,手执铁鞭,黑面浓须,骑跨黑虎,形象威猛。神诞日为农历三月十六日。

  康公元帅,亦称“仁圣元帅”,为四方郡社之神。神像红脸黑须,身披甲胄,左手执金斧,右手执玉玺,庄严无比。神诞日为四月初十日。

  云济 公祖师灵感杯诗

  宫内尚存的1块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年)刻制的木质签诗牌,共27杯。

  【按:泉俗到庙宇求签,需以“卜杯”请神认可。所谓“杯”,即“圣杯”,是打卦用具,以2块木片或老竹片制成,形如“腰子”,其内切面称“阳”,外表面称“阴”。“卜杯”前两片相合,先向神像祈请所求,然后将“信杯”轻轻掷地,视其卦相:如2杯的内切面都向上,称“笑杯”,或“阳杯”;2杯的外表面都向上,称“阴杯”;1杯内切面向上而另1杯外表面向上,称“胜杯”,或“信杯”。如此共连续抛掷3次,取3杯。】

   签诗牌文曰:

  “云济 公祖师灵感杯诗

  清·乾隆癸丑年端月吉旦

  信信信:所求皆康泰,登科感圣恩。前程方广大,事事称心情。
  信信阳:空山无好宝,努力枉虚行。泥龙何作雨,莫听野地神。
  
信信阴:日出在东方,万事大吉昌。求官皆进职,选出紫衣郎。
  信阳阳:残花遭雨打,缺月被云巡。行人都阻滞,惹得事如毛。
  信阴阴:五谷皆大熟,人民贺太平。并无半点事,百福自咸臻。
  
信阳信:中阳两头圣,所求事无定。但看中秋月,天开月再明。
  信阴信:求官皆进职,科举立功名。作事方如意,财喜必登门。
  信阳阴:白虎林中坐,青龙飞上天。不见神仙面,空手倚栏杆。
  信阴阳:初来财禄聚,久后定不祥。春夏皆大吉,秋冬有损伤。
  阳阳阳:此卦大不祥,强为有损伤。劝君休挐力,莫把作寻常。
  
阳信信:久雨未放晴,风吹雾赶云。但看初旬月,天开月再明。
  阳阴阴:青龙飞上来,再问大贤才。中间迁正穴,必定得横财。
  阳信阴:先阳后信阴,祸患却相侵。官非皆退敌,无减亦无增。
  阳阴信:宝镜似明月,团圆畅我情。婚姻宜结合,琴瑟得和鸣。
  阳阳信:耕作须用力,淘沙始见金。早禾无足贵,秋节自冬成。
  阳阳阴:两阳下一阴,鬼贼却相侵。见官休下狱,免得苦呻吟。
  
阳阴阳:登山寻百宝,枉费用心机。莫道钱筒满,空手且回归。
  阳信阳:求财皆有益,时得贵人扶。神明同庇佑,事喜定无忧。
  阴阴阴:阴君传紫诏,命里不相逢。天曹先注定,任他走无门。
  阴阴信:禾苗当挺秀,根节有虫伤。莫怨神共佛,天灾恐不祥。
  阴阴阳:两阴下一阳,姻缘不久长。算来皆注定,破坏有损伤。
  阴信信:月色清明朗,光辉照满天。五湖并四海,凡事称心情。
  
阴阳阳:阴保阳又保,不用生烦恼。任他走东西,到底还归我。
  阴阳信:行船波浪急,反覆莫欺天。善事多可作,恶事莫近前。
  阴信阳:心高志浮云,求谋事不成。家中恐怪异,妻子哭连连。
  阴阳阴:久旱何时雨,枯焦未得伸。早求西方倒,免得受艰辛。
  阴信阴:叶落根还在,不久又迎春。眼前无秀色,后有光精神。”

  民俗活动

  缨溪宫史公祖师有进香、做醮、寿诞、祈福等庙会活动。

  进香

  进香,俗称“请火”,是最大场的庙会,1950年前年年举行,一般订在每年正月上、中旬(特殊情况例外)。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进香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二是到其他寺院互相探望、交流,或到永安岩谒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永安岩》)

  【准备】

  在当年做醮即将结束时,由法师把“笅杯”高扔,连起三信杯,择定明年哪一天、往何处寺院进香。

  至期,合境弟子分组轮值,谓之“首事” ,并卜选“头人”(组织领导者)。召开首事会,分工负责,具体安排,主要是出火签、写礼帖、印符篆、做旗子,与对方寺院具体联系等。

  【起驾】

  法师立坛,发文书(请真神降临)。法师请起马,菩萨入轿,上车。

  进香队伍序列:除礼仪上的安排外,总原则“先文后武”。火头铳(指挥行动发令)→→进香牌(配以小锣表明庙会主题)→→左右并行大灯1对(设木灯架,手执木柄,灯内点烛火),上书“缨溪宫进香”→→菩萨名旗(史公祖师张公圣君等)→→车鼓队,红旗队,五音队(南音队),花鼓队,三通鼓队→→舞龙队,舞狮队→→进香旗(配以香线锣),火香篮,枪刀旗(护卫之意)→→鼓对队[彩旗、正副鼓(正鼓配一磐子,负有鼓对指挥之意);还有小钹一、铜钟一、小哨呐一,及其他小打击乐器]→→张公圣君神轿(8人分组轮流拾),后随凉伞、轿后锣、鼓对队→→史公祖师神轿2副,后随凉伞、轿后锣、鼓对队→→史公祖师正仙,后随凉伞、轿后锣→→火头先生坐轿(轿上铺红毛毯以示对先生尊重)。

  【旧时进香寺庙均在名山深处,要步行,队伍简化了。如果是游街,则増加不少文艺队伍,如南音队、民间舞蹈队(蚌舞、弄球、阁队)、舞狮、舞龙队、紫狮舞等。现代交通便利,车辆众多,大寺庙基本通公路,参加进香队伍都坐汽车,菩萨坐于轿内也上汽车。】

  【到界】

  队伍到寺庙护界将军亭,停止前进,锣鼓声息,不得喧哗。进香首事(头人)、火头铳1支、先生和正担先到寺庙与长老联系,并于各殿点香烛,奉糕点,送进谒拜帖。随后,火头铳点响,停留在护界亭的队伍闻声立即锣鼓大作,队伍依序往寺庙进发。

  【入寺】

  队伍停于寺前埕,锣鼓大作,法师依张公圣君、二副、正仙次序请下马,舞狮队拜佛,入寺后略作休息。

  【过炉】

  在正殿排设供品,寺住持长老在正香炉(正殿正中大香炉)燃香末。法师祷告诸佛:“缨溪宫 云济祖师 诣寺拜谒诸佛,进香首事祈求庇佑合境人丁兴旺、四季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并求恩准赐予香火回宫奉侍,共庇缨溪合境安宁!”卜信杯得允准后,用法器铜剑将正炉香火挑到火香篮中香炉内,此时旗幡摇飘、锣鼓大作;如上法挑3次正炉香末,专人照护,常以白粿作燃料加添炉内,务使香火长旺。

  [按:待返回本宫后,法师再以同法,将火香篮香炉内的香火挑入缨溪宫正殿的正炉,再加香末燃点(寓长奉之意,谓之过炉)。]

  【回驾】

  挑取香火后,法师、进香主事代佛辞谢。此时锣鼓大作,再请起马、入轿,并向寺庙长老辞行 。

  队伍回驾,到护界亭时暂停,锣鼓暂息,法师向寺庙发“回头表”(即代佛辞谢之意)。然后法师赶到队伍之前,以麻蛇横盘路上,让队伍人人跨过麻蛇继续前行(防止有其他非正神打扰之意)。

  沿途乡里如有设供者,都预先送来请帖,并于队伍临近时,礼佛人接佛,同时派人接抬佛轿。队伍都到设供之处绕供筵一周再休息(以为礼貌),法师祷告何乡里接供及信士姓名,祷求祖师庇佑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等。之后,由先生送礼贴,代佛谢礼,接佛人点香送行,接抬佛者再抬佛轿行一小段路,交由原来人接过佛轿,队伍继续前行。

  【接驾】

  史公祖师回驾入境时,留镇本境的境主公朝天圣侯大使公)接驾。

  【游街】

  回驾入境,稍作休息后,开始游街活动。境主公前导,所有文艺队伍均入队参加,沿途接受供筵,法师祷告均如上法,祈求庇佑。

  【巡洋】

  游街后,队伍巡行本境各角落,驱除邪祟,保护子民平安和五谷丰登,接受供筵。

  巡行到垵坑外洋一桥下小溪滩处 ,尊古俗举行 镇符 。 传该处系垵坑水尾,外属诗敦,常有魈魅出没、兴风作浪,史公祖师于此镇符,以示镇压之意。

  镇符之后,举行菩萨欢乐竞跑活动,即从镇符小溪之北稻田处(沿途都是水田)为起点,各佛轿排列整齐,火头铳为发令信号,铳声一响,各抬轿者抬着佛轿沿水田竞相追赶比赛,力争冠军,表示进香即将胜利结束、魈魅已被镇压、竞赛欢乐之意。

  随后,继续完成巡洋之程。

  【入宫】

  完成游街、巡洋、镇符等,队伍回到宫前,佛轿停于前埕,此时锣鼓喧天,旗幡摇飘,鞭炮震天,舞狮拜佛,法师请下马,进殿。

  法师于殿前向外施法,以鸡血酒等,代佛给沿途护驾之将兵犒军。到此,进香庙会宣告结束。

  做醮

  做醮,是一种集体祈禳形式,告慰诸佛进香顺利结束,祈求从此更好庇佑乡里、弟子和诸信士平安,各业发展,五谷丰收。

  醮会每年1次,时间为紧接进香结束之后的当晚;若无进香,则另择日举行。

  届时,由进香轮值继续主事,设坛摆奉供品,请法师做道场,朝请史公祖师朝天圣侯大使公)、张公法主法主公)等诸神,为本境民众消灾解厄,保安赐福,庇佑合境族民兴旺发达,吉祥如意。

  寿诞

  缨溪宫祭祀、庆寿纪念日,史公祖师为农历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四日;大使公朝天圣侯)为农历三月初十日。

  境内信众轮值主事,设坛、排敬诞、奉供品,请法师做道场,朝请合宫诸佛共享同庆。

  是晚,爆竹连响,锣鼓喧天,放电影、唱戏、演木偶,善信叩谢,接连祭祀数天至半月之久。

  祈福

  祈福,是境内众信祈求合境平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形式。缨溪宫祈福每年5次,即农历二月初二日、三月初九日、六月初二日、立秋日和冬至日。

  届时,境内信众轮值主事,备办荤素果品、香烛金纸等供奉,由法师祈福,恭请史公祖师朝天圣侯张公法主等全宫诸神驱除妖魔恶煞、虫灾病害、畜禽瘟疫、虎狼山猪,保佑境泰民安、吉利安康、家家安庆、户户宁安、三阳开泰、百福俱臻。

  驱灾

  旧时,一旦发生疫病流行,或田园庄稼重大病害虫灾,或家禽牲畜瘟疫,乡人束手无策,会随时举行迎神请佛驱灾活动。解放后,因具备科学手段,驱灾习俗即不再出现了。

  舞狮

  【历史悠久】

  诗敦舞狮历史悠久。相传明•嘉靖(1522—1566年)后,为迎合庙会活动,诗敦舞狮便颇为盛行,境内坝口嵛、垅仔头、邓厝嵛、龙舞兜等角落习练场所密布,艺人辈出,逐渐远近闻名,素有“师兄”称誉。

  清·康熙(1662—1722年)间,李光培技艺超群,科中武举。

  清末民初,诗敦舞狮达到鼎盛,技能高手层出不穷,如李荣随李光土李乃揪庄国酒庄光江庄光亲庄大焕邓奕对邓世开邓世秀林正中林明德等人,舞狮技巧熟练,武功动作精湛。一次,舞狮队随同史公祖师进香永安岩,途经赤水,以机智灵活的高超武功表演,获得“吞铁球”、“舔芥菜”、“登高饮水”的美好佳话流传。一年春节间,县城“五关佛”巡行,路过云龙桥时,邓奕对足穿木屐,手舞狮球,倒行通过石栏杆;舞狮者灵巧自如,俯向石墩边取果,观众惊叹不已,喝彩不停。

  新中国成立后,舞狮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涌现出林荣着林良基林万冶庄克枝庄大练庄克实等一批新秀,吸收其他舞狮形式,创新丰富艺术内涵,1995年元宵获得中国泉州广场民间文化艺术节表演三等奖。

  【技艺】

  舞狮通常与武术结合,为群体表演,配备单刀、双刀、钢叉、钩枪、铁靶、木棍等道具,有三战、四朋、十八步、三十六步、鹿拳等武术套路。表演时配有鼓、锣、钹,敲打节奏协调,场面气氛热烈。

  也有单独表演的,一般用于观供、拜佛。

  舞狮表演艺术不断创新提高,有翻滚、攀登、走险气功等,如狮子戏球、狮子瞻桥孔、狮子走桥栏、狮子腾空饮水等高难技巧。

慕西寺

  位于泉州郡城顶埔,面积350平方米。有现代于右任书楹联:“广化虚空天亦小,净如功德水之清。”

  《慕西觉苑鼎新记》碑:

  “昔侍师祖公时,尝思□一精舍供老人养道。

  一九三七年,友人庵梅云彼有空地一片在泉城执节巷内,地名顶埔,面积约八分,东、南各至界,西至界,北至路内,有枣园、古井,因亦名枣园,原献之。

  鉴其地势高而静,四面空旷,甚适也,乃受其赠,乃筑一堂四室,左右厢房,四周绕垣为界,迎师祖居之。弘一法师为书额曰‘慕西觉苑’,并偕演本法师流连焉。后师祖南游,业权付其徒子孙王真莲陈寂香

  一九七九年归省,虽经沧桑,而残屋尚在,界垣犹存,缅志师祖,不禁.潸然。遂决自立鼎新,作为先师祖转逢大和尚永久纪念堂。庵梅之吉吉(“吉吉”合一字)天福君又具书证之。

  还星(指“新加坡”)后,倾砵赀汇交真莲寂香等料理,八一年冬经始,不日成之。

  爰述因缘,嘱立石垂后云。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五日 释广净王真莲陈寂香

  《慕西觉苑重修碑记》:

  “泉州北门顶埔慕西觉苑始建于一九三七年,乃广净法师为供其师祖转蓬老和尚开元寺退隐后梵修道场筑,坐南朝北,四房一厅,两厢耳房。后遭动乱,破坏不堪。治平道泰,落实宗教政策,市府批列为开放寺庙。

  爱国侨僧广净老法师素关桑梓佛教,舍资改建,朝南。后由四周开阔高楼新村,寺观与环境不相协调,而再度倾资全部翻建,双檐式大殿,重塑佛像,纪念堂楼,尊客堂,功德堂,两厢楼,石塔,及附属建筑,使兰若庄严壮观,尤胜于昔,美化新村,体现广净老法师爱国爱教之热忱,堪为典范和楷模。

  爰勒贞珉。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九日  慕西觉苑常住立”

路边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路边村。始建于清,建筑面积30平方米,主祀福佑帝君,配祀八王府(大人公)。

境主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长春村。始建于明,建筑面积20平方米,祀相公爷

静观寺(仙公寺)

  静观寺,俗名仙公寺,位于惠安县辋川镇城内莲花山麓,是典型的儒、道、释三教合一寺院。

  沿革

  始建年代不可考,应在元代。辋川城地处海滨,明永乐八年(1410年)始建妈祖庙。民间传说:“仙公寺是石江铺下江村五公山的五阮者戡地来此建寺落脚。”据《惠安县志》,五公山五阮者即公、公、公、公、公。据传五公山石刻“五公符”和民间流传的“五公谚”“仙公遁,二山连”之句,二山即仙公寺所在地的莲花山和临海的狮子山,该寺西边狮子山大岩石上留有数记“仙人迹”。这说明仙公寺的始建年月应是辋川地域从海岛进入半岛的时期,而辋川城在明成化四十一年(1485年)建桥前即为半岛。

  “三教合一”特色,是明正德(1506—1521年)年间莆田、仙游仙传来的由林龙江创建的三一教(原称夏尼教),现在南星村和下湖村都有遗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三教祠》)

  故而,静观寺的香火前后经历了孤岛人迹罕至时期,也经历了辋川与陆地相连而造桥建城、人口逐渐增加而走上繁荣昌盛的“万城”时代。

  廿世纪30年代,静观寺曾作为民团团部和税收机关,之后常常成为辋川街街政、民间事务的议事点。1930年又成为莲山小学的最初校址(后改名为中心小学),中共地下工作者都在此任教并开展活动,解放前夕中共辋川地下支部在此成立。

  近年小学全部迁出,静观寺(仙公寺)已重建,且初具规模。

  规制

  静观寺建筑面积350平方米,连寺前围墙、花圃近600平方米。坐北面南略偏东(寅辛亥已),背负莲花山莲花石(称小文笔),朝南可俯观辋川城外的凤凰、麒麟诸山,西连狮子山,为辋川港渡头。

  寺前有百米围墙。围墙西边设大门,门额楷书“静观寺”;东边开小门。入寺者必须拾级而上。

  寺为两院合一建筑,三通门,由山门、两廊、天井和主殿组成。天井为坍墀式,由两廊而上。主殿面阔进深各3间,抬梁拱斗结构,硬山式屋顶。西半部为文昌祠,奉孔子朱熹文昌帝君牌位。东半部前落为仙公厅,奉祀氏九仙;后落为三宝殿,奉三宝诸佛,还有圆寂后的僧侣牌位。两院旁门相通,前门各自独立。

聚星宫

  聚星宫,原称“统军庙”,位于德化县城关浔中村富东街(原岳尾街)的浔中镇政府大门边,在龙浔山南侧。

  沿革

  南宋·景炎始建“统军庙”

  陈蔚(约1250~1276年),字,南宋末·德化县清泰里龙山(今南埕连山村)人。元兵南下,德佑二年(1276年)占领南京,南宋朝廷迁都福州,8岁的赵罡即位福州,称端宗,改元景炎。陈蔚率义军勤王,幼主授其福建路都统使,敕封忠义统军都督。陈蔚虽屡破元军,但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率残部数十骑与元兵决战于永春龟龙桥,兵败殉国,犹伟身白马上驰归德化,至南关(双港头天后庙旧址)堕其首,过东关(今岳尾),身滚马下兀立。陈蔚葬于德化县城龙浔山东北麓(东关驾云亭山麓岳尾),今尚存。后人嘉其英勇忠义,分别于陈蔚所经各地立庙祀之。(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蔚》)

  景炎元年(1276年),乡人就陈蔚尸身所过之龙浔山南侧岳尾建庙祀之,称“统军庙”。(原址不详)

  清代重建改称“聚星宫”

  约清·雍正十年(1732年),乡人于岳尾(原址不详)重建。主祀“统军爷”陈蔚,配祀大使公、天后娘妈妈祖)。

  光绪十一年(1885年)毁于火灾,后在旧址重建。因此宫是德化县道教发祥地之一,寓意众星聚集,改称“聚星宫”

  近现代迁现址重建

  1942年7月,迁建于现址城关富东街(原岳尾街),驾云亭山东南麓,增祀公元帅。

  1995—1996年初和2000年两次修缮扩建。

  规制

  聚星宫坐北朝南,系古宫殿式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规制简约。
屋脊双龙守护葫芦,屋檐边角上斗拱翘脊双凤呈祥,屋内雕龙画栋,花岗岩石埕。配有假山和放生池。
庙门设计新颖,金亭外观典雅。
宫内供奉统军爷大使公天后娘妈妈祖)、公元帅。
现代许复进撰联:“聚胆忠诚求一统,星火义勇冠三军。”

嘉应庙

 嘉应庙,因祀九龙三公俗称“九龙三公宫”简称“三公宫”,位于晋江市东石镇龙江东路(东石旧街)街尾(今属第四社区沙堀街),是东石古代仙迹境的“当境”庙,所祀三公爷境主公19914月列为晋江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三公

  庙中所祀“九龙三公”“三公爷”),指家三代忠良,主祀魏天忠,配祀魏国佐魏了翁。庙内东壁石碑记其事。

  魏天忠魏国佐之子,宋端宗·景炎1276—1277年)间授御史。时元军大举南侵,魏天忠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护送幼帝逃至泉州,泉州招讨使蒲寿庚闭城不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蒲寿庚》),端宗·赵昰赵昺失散。魏天忠端宗航海由东石走张家港今清透溪,再至同安刘五店转金门,遭元兵包围阻击。当夜雷雨交加,宋室君臣舟从烈屿穿过,奔漳州漳浦县白水营(今龙海县白水乡),元将阿剌罕率军突至,端宗君臣急走华安九龙岭,其时群臣失散过半。元军追至,遣使迫端宗自尽,君臣惊慌失色。为迷惑元军,争取逃亡时间,魏天忠挺身而出,呵斥元使;请帝赐其九龙袍加身,代饮鸩而死,时五月初四;死后全身发黑,怒目圆睁,立而不仆。时人感其忠烈,厚礼葬其于九龙溪畔虎头山(属华安县华封村),为其营建公墓,穴名“虎眼穴”,内有1块天然“虎眼”石;后人建庙奉祀,称“九龙,而后又增祀其祖魏了翁、其父魏国佐,称“九龙三公”

  魏国佐,字延龄魏了翁长子,魏天忠之父。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徐俨夫榜进士进士,初任江西潭州推官,再任福建漳州推官。咸淳(1265—1274年)间元军侵宋,时魏国佐任云黔粤五军都统制,率军拒元兵血战于江右。

  魏了翁,字华父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魏天忠之祖父。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知多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马抗金。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谥文靖。魏了翁还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词人,与真德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真德秀》)齐名。《宋史》有传。

  明·洪武(1368—1398年)初,明太祖·朱元璋家三代忠良,特敕封府三公谥号;并敕建“昭明宫”祀享。原昭明宫有联:“虎穴山中留胜迹,龙溪界上著英灵魏天忠又因着宋帝九龙袍殉国,故又有“九龙三公”尊号。漳州华安县华丰镇湖底村石门头(旧名侯卿乡)有一座“九龙三公宫”,是后人为纪念他们而建立的。

  沿革

  嘉应庙始建年代不详,但东石自来流传着“浮石钟灵”的传说。

  “公墓营筑在漳州九龙溪畔虎头山“虎眼穴”(参见上文)。当时魏天忠有一个外甥在漳州当赋徭官,时常骑马得从公墓前经过,须下马施礼拜揖,甚感不便,即派人拓路从墓后经过。谁知拓路时伤碍着“虎眼”,突然天乌地暗,雷雨交加,山洪暴发,把公墓冲毁,穴中天然“虎眼”石随波逐流沿九龙溪浮游到晋江东石海面。

  恰东苏二世祖顺德公(1370—1427年)正在海中放缯,卵石浮游入网,一连3次,去而复来。顺德奇之,戏言曰:“汝果灵圣,能帮我满桶鱼而归,我定将汝带回。”果若所愿,顺德即将灵石带回放于海头宫。
  
过几天,乡中群童游戏,一童拾卵石与别石相撞,忽指破血流,神态恍惚口念佛语谶诗99首,乡贤急录,遂将浮石及谶诗珍藏置于境主宫里。

  明·洪武廿三年庚午(1390年),东石乡人集资,由东宅氏献地,把旧境主宫迁建砥仔头,在旧境主宫址重建新庙奉祀灵石,历3年竣工。

  洪武廿七年甲戌(1394年),东石人聘名师塑魏天忠坐像,将浮石(虎眼石)置于神像胸腹中。佛像体态魁伟,两眼晶莹且能自由转动,栩栩如生,十分传神;配祀其父、祖。庙堂立匾“浮石钟灵”“永镇仙迹”。因神明显赫,有求必应,应者必灵,命庙名“嘉应庙”,俗称“九龙三公宫”,虔诚祭祀。

  正德、嘉靖年代(1506—1566年),嘉应庙遭倭寇焚毁。万历(1573—1620年)间里人黄守用倡修,武举人蔡惟景秉元在庙中设立演武场。

  后经康熙、乾隆、道光、光绪、民国几次修葺,屡有废兴。抗日战争时期又遭日机轰炸,大殿倾斜。

  “文革”期间,庙宇没落。1980年重缮,恢复祀仪。1989年4月筹资依旧制复建。2012年8月再建山门。

  每年的五月初四魏天忠殉国日,是“九龙三公”祭典日。

  分炉台湾

  晋江与台湾一水之隔,从东石坐帆船,一昼夜便可抵达台湾。明代以前,就有东石人到台湾谋生。明·嘉靖(1522—1566年)年间,去台人数渐多。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成功》),东石人多有在军水师并随他前往台湾的。到清代,又有不少东石人渡台谋生,定居台湾,后裔繁衍在台湾东石(与祖居地同名)、布袋嘴、桥仔头、海埔等村庄。

  渡台的东石人不忘祖家,将故乡三公爷的香火分灵过海,建庙奉祀,嘉应庙成了渡台祖庙。现台湾有东石嘉应庙分炉23处,如台湾布袋镇嘉应宫、新温嘉应庙、北港仔嘉应宫、高雄路竹乡三公宫、布袋光复里安天宫、嘉义盐地仔龙珠宫、彰化诏安里竹安宫、高雄前镇区三公宫、台北青龙宫等。

  布袋镇是台湾沿海城镇中少数不以妈祖为主要信仰的乡镇,东石乡闽南移民繁衍至今已有3万多人,他们都没有另建宗祠,而是把九龙三公宫当作祭祖场所,所以现在台湾还有布袋嘴真无通,祭祖祭三公的民谚。

  最早,东石乡人年年在三公宫挂灯朝拜,以示崇敬。久而久之,演化为闽台两地共有的“数宫灯”和会灯习俗,流传至今。每年上元节(元宵节),东石仙迹境娶新妇的人家,总要到嘉应庙挂一盏彩灯,名“数宫灯”。而迁居台湾的东石人也仿效此法,上元节派人返乡,并互报宫灯数量,以祈祝添丁进财,日子红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岁时记·元宵·晋江东石数宫灯和会灯》)

  每年农历五月初四,也都有台湾乡亲组团前来进香谒火的。

  规制

  复建后的嘉应庙(三公宫)坐北朝南,三开间,上、下两落(前殿和后殿),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三公宫规模不大,红砖外墙,建筑华美;前后两殿的正脊、戗脊上堆塑彩瓷片雕成的双龙抢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色彩斑斓;庙门前堂装饰也十分精美,荟萃了闽南石雕工艺的精华。

  山门朝向东南,雄伟壮丽,正中石匾额是世界佛教僧伽会前副主席瑞今法师题的1尺见方隶书“仙洲古地”;石刻门柱联由三公宫分灵过海峡的台湾省嘉义县北港仔嘉定宫敬捐,曰:“龙翔江海绕晴光,华夏江山一统;宫隐仙洲襟皓月,闽台香火同源。庙门口两边有盘龙大柱和1对高1米多的石狮子。

  庙宇与山门之间,用围墙圈出一片宽敞的石埕,以白石方砖铺砌。广场分上、下两层,下层东筑戏台,西建喷水池、九龙壁。围墙内外镶嵌众多碑刻,如临街墙上为台湾总统府资政王玉云手书的2尺见方大字“浮石锺灵。”

  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大门上悬挂瑞今法师手书“嘉应庙”匾额,大门框两侧镌联:“浮石锺灵,四境苍生成仰佑;朝山毓秀,千秋圣迹可尊崇。东西墙上有浮雕、影雕各种山水、人物、花鸟图案。

  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单檐硬山顶,仿木石构架,红砖外墙。殿前两边立盘龙柱。大殿正中是神龛,龛上高悬“神威显赫”匾额,内祀三公爷塑像,体态魁伟,英气凛人:正中魏天忠,身着金色缎制九龙袍,黑脸(示魏天忠饮鸩而亡)长髯,双目圆睁,不怒而威,胸腹之中的浮石(虎眼石)仍存;左、右两尊为魏国佐魏了翁,满面红光,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后殿还存有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本境苏户敬献的石香炉1只,该炉座浮雕莲瓣,炉体高1.48米、直径1米,重1600多斤。殿内墙上嵌有清·道光廿八年(1848年)重修碑刻1方。

  庙内镌录众多前代文人的题壁诗,其内容多与“浮石钟灵”传说有关。如明·崇祯进士、湖南长沙府推官、晋江塔头人蔡江门为嘉应庙作诗:“浮云蔽日几春秋,石砾丹心负国忧。钟复两淮千古志,灵光三节万年留。”还有明·崇祯年间的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土黄景昉、明·天顺间南京军机蔡日升、南澳总兵蔡光宗等。更有郑成功施琅和历代地方名士的多副楹联,如“九龙浮石三公梦,两岸乡亲一水分”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景昉郑成功施琅》)

  庙东傍建造一座小巧玲珑的琉璃瓦六角亭,内立文物保护碑石。

寨王公宫

  寨王公宫,位于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北部山巅宝兴寨,祀明末清初寨王·许仁。(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卫邑所司寨城·铳台(城台)与寨隘·宝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