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名录(庄—下卷)

  庄有恭(字容可,号滋圃)
  庄奇显(字允元,号九微。万历癸丑榜眼及第。年三十五卒。著述。
  庄钦邻[字寅卿,号阳初,明·泉州北门城口普明村人(时属晋江县)初宦至吏部郎中。再起至南京右都御史掌院事。终冢宰。遗迹。]、庄钦止(字日知,明·晋江人)
  庄谦才(字宗美。行状。董工北京明都宫殿)
  庄鳌献(字叔瞻,号任公,明·晋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兵科给事中,贬浙江布政司照磨。事福王。)
  庄履丰(字中熙,号梅谷)、庄履朋(字中益,明·晋江人)
  庄士元(字君聘,号仁山)
  庄弥邵(字德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本传。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本传。清·道光《晋江县志》本传。
  庄震孙(字元振)
  庄圭复(字生道,号容斋)
  庄槩(字世平,号遁庵
  庄恭(字仪甫,号拙斋。行状。评价。
  庄鹏(字万里,号翠峰)
  庄逢辰(字士明,静斋先生)、庄思齐 庄纫兰、庄圭复(字生道,号容斋)、庄方(字邦直,南宋 ·晋江人)、庄壬(字子中,南宋·惠安人。家世。永嘉县嘉。海丰令,卒于任所。)、庄朝宾[字于观,明·惠安县张坂镇群贤村社内自然村人(今属泉州台商投资区)]

庄有恭(1713~1767年)

  字可容,号滋圃,清·泉州晋江清源铺佐才里(今丰泽区北峰浦西村)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宅·国朝宅》:“大学士庄有恭故宅:在清源铺佐才里。旧《志》作萼辉铺。误。有恭父,原晋江人。 ”

  少时天资敏捷,一目数行,过便成诵。有一次乡中私塾先生出独角兽试以对,许多人对“大花猫”、“大老虎等,先生均不满意。庄有恭比目鱼对之,先生赞许。日后先生十分器重这位门生,悉心指点,使他学业大进。

  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殿试第一(状元)。初授编撰,后入值上书房,任侍经筵官,迁翰林院侍读学士。

  乾隆十六年(1751年),庄有恭出任江苏巡抚。乾隆十九年(1754年),御史杨开鼎奏劾江南污吏,朝廷敕令庄有恭稽查其实。庄有恭严惩污吏,赏罚分明,复奏一清。有些官吏害怕了,纷纷带上财礼向庄有恭求情,都被他一概拒绝。任上,庄有恭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请大修三江水利。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庄有恭因未经奏闻,擅自批准死罪犯人收赎,被革职发配军台效力。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庄有恭赦罪起用,任浙江巡抚。时宁海塘埧年久失修,海潮冲垮堤埧,民屋倒塌,良田受淹。庄有恭上任后,着手筑建和拓宽塘埧,此后乡民安居乐业,不再苦于水患。因政绩显著,得到乾隆皇帝嘉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庄有恭调任江苏巡抚,又疏通太湖出水处及吴淞江、娄江、东江,减少上游没淹之患。乾隆皇帝故意考问庄有恭上下轻重缓急是什么意思?庄有恭道:君为上,臣为下,官为轻,社稷重,享乐缓,河务急。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皇帝召庄有恭入京,升授协办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次年,因包庇贪赃的下属官员,乾隆皇帝大怒,将庄有恭革职查办,又念其在浙江、江苏任巡抚时治水有功,士民德之,给他赦免。不久起补福建巡抚。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庄有恭病卒于福州,享年55岁。

庄奇显(1588-1622年)

  奇显,字允元九微,明·晋江青阳人。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年)榜眼及第,官至南国子司业。三十五岁卒。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77·九微先生奇显》据清·雍正九年《郡志稿》为作《传》。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奇显》亦有传。

  万历癸丑榜眼及第

  庄奇显出身书香门第,少早慧,博览经典,涉猎群书。十九岁登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贤书(即解元郭应响榜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周廷儒榜一甲第二名(榜眼)。初授翰林编修。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奉神宗之母慈圣太后遗诏,往河间诸路开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庄奇显秩满,父母受封,随之丁父忧,归家守制。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庄奇显服阕赴京,补南京国子监司业,专心致志于教学研究和培养门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奇显》:庄奇显,字允元。万历癸丑进士。年二十六,殿试第二人,授编修。郡中鼎甲至奇显而六,而年少为最。庚申,补南国子监司业。”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77·九微先生奇显庄奇显,字允元,晋江人,之玄孙。年十九登万历三十四年贤书。四十一年进士,殿试第二人。官至南国子司业。”

  年三十五卒

  天启二年(1622年)三十五岁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奇显》:

  “年三十五卒。

  临殁,作绝命词谓:‘非求生,求见老母一日;非憾死,憾虚父母此生。求者空求,憾者永憾,不忠不孝,谁结吾局?’读之人人呜咽。闻辽东事败,抚床扼腕。

  [临殁之时,闻满洲部努尔哈赤取下沈阳、辽阳,经略袁应泰、巡抚御史张铨、总兵官贺世贤等均战死,辽东失陷,庄奇显犹抚床扼腕,道:“不得马革为殉,空毙牖下,不胜恨恨!”]

  奇显孝友天植,与人交,开胸见胆,心贯金石,不永其年,时哀惜之。”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77·九微先生奇显“三十五而卒。”

  著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奇显》:“所著有《通鉴删》、《性理删》、《尚书指南》行世。其《指南》书,门人黄矩孕衍之为便览。”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77·九微先生奇显“著有《尚书便览》行世。”

庄钦邻

  庄钦邻(1580-1668年),字寅卿,号阳初,明·泉州北门城口普明村人(时属晋江县);庄天夔之子。

  初宦至吏部郎中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庄钦邻》:

  “庄钦邻,晋江人。万历辛丑进士。

  初为兵部主事,疏军政积弊,不避权贵,上《十大可忧疏》。

  历转吏部四司郎中,以忤珰削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钦邻》:

  “庄钦邻,字寅卿

  万历辛丑联捷进士,授饶州推官。丁外艰,起补衢州,按狱公平。饶、衢建祠祀之。

  分校浙闱。

  升兵部主事、吏部郎中,侃侃不避权贵,被挤归。

  天启五年起吏部郎中,以不狥党,弹劾削籍归。”

  庄钦邻万历廿八年庚子(1600年)中周起元榜举人;万历廿九年辛丑(1601年)联第,与里人徐缙芳李梦样蒋光源许懈等,同登张以诚榜进土。

  初授饶州(江西上饶)推官,仅6个月就丁外艰归家守制。服除,起补衢州推官。庄钦邻在饶州、衢州推官任上,“击捕豪猾胥吏,按狱虚公持平”,雪图赖之冤,破失律之议,其写成的判决书都成铁案。

  其间曾分校浙江秋闱,得潘扬春等诸多秀土,皆先后登第行取京秩。

  擢兵部主事。疏陈军政建设,曾上《十大可忧疏》,但都未引起重视。

  转吏部四司郎中。凡经他所选进者,皆天镛国器,时称庄钦邻公启事”,意庄钦邻在用人上非常严肃慎重,有如晋·山涛领吏部一样。庄钦邻因黜落一有权势而无才干的举子夏嘉遇,考选落等,归里多年。

  一直到天启五年(1625年),庄钦邻复起用为吏部郎中,掌铨部,执掌举官任官事务。值魏忠贤薰焰,专宠信权,朝廷内外不知皇上,只知魏忠贤庄钦邻“正色立朝无所屈”魏忠贤之爪牙崔呈秀霍维华“恩幸”之名给庄钦邻官加二级,庄钦邻不肯徇私破例,不受;又“裁魏珰厮役冒滥门功者七十余人”。首辅顾秉谦、太宰李宗延、科道李恒茂石三畏等高官请讬书函,庄钦邻也—一予以拒绝。因忤魏忠贤,值庄钦邻迁太常寺少卿,遭弹劾、诬告而削籍归乡。

  再起至南京右都御史掌院事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庄钦邻》:

  “怀宗即位,引用直臣,累迁户部左、右侍郎。翰林黄道周抗疏言事,忤旨,钦邻上疏论救。

  旋改南京都御史、掌院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钦邻》:

  “崇祯初引用直臣,起南京府丞、通政使司,迁顺天府尹,晋户部右侍郎,旋转左。
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守制,少詹事黄道周参纠之,忤旨下狱。钦邻范景文合疏论救,坐罚俸。

  升南京右都御史、掌院事。”

  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伏诛,庄钦邻被起用为南京府丞。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南闱,庄钦邻事前对考试进行严密安排,摈绝贿赂,诸弊一肃而清。

  晋通政使司,公务繁重,但“事关民隐,必急白之”。时张献忠李自成寇起,有山东狂生叩阍疏事曰:“临清宜筑城,以遏流氛云云。”左通政寝不以闻,及当事失守被逮,抚按赐死;狂生复参论通政使司阻隔,波及右通政葛屺瞻庄钦邻认真审查案牍,发现事属无限牵延,不足为据,即上书为其昭雪,得以放还。

  迁顺天府(今北京)尹。

  接着升为户部右侍郎,旋转户部左侍郎。时负责度支者人不敷出,财经赤字,一筹莫展,只好向各地摊派,增二十八万之额兴。这种悖于国家征收办法,加重百姓负担,各省迟迟不执行。庄钦邻从大局出发,协助支度,以个人名义,驰书抚藩,请各地撙节,“以固根本。”

  其时,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守制。少詹事、福建漳浦人黄道周上疏参纠,居然被定为“忤旨”,并被逮下狱。庄钦邻范景文(累官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二人合疏论救,被处以罚俸。

  后升为南京右都御史、掌院事,“严饬诸御史,勿依势作威,旁侵郡国权。”

  终冢宰

  终任首辅大学士(宰相、冢宰),未几以母老乞归,丁内艰,终制不出。清·康熙七年(1668年)卒,年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庄钦邻》:“召为吏部尚书。以母老乞休,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钦邻》:“会廷推吏部尚书,列名上。上曰:‘冢宰非某不可。宽直廉明,必能董率百官,无负委任。’三辞不允,乃趋朝受职。未几,以母老乞归。丁内艰,终制不出。年八十八卒。”

  泉州民间习称庄钦邻冢宰”。永春湖洋祠有“前少师,后冢宰的对联,“少师”指北宋时三朝元老庄夏“冢宰”庄钦邻。(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庄夏》)

  遗迹

  庄钦邻故居坐落于泉州北门普明村池仔前,坐东向西,总面积为312.2平方米。大门两侧尚有砖壁雕。庭院里原有两条500多年前的石官椅,现只存一条,长3.03米,高0.49米,宽0.45米。故居北面屋边有一口古井,称“冢宰井”,井口直径0.3米。

   庄钦邻墓在洛江区河市镇天花山,为糖水灰构筑,基本保留明代原墓葬风貌。墓后有“锦帐插芙蓉”的崖刻,前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施琅墓。

庄钦止

  庄钦止,字日知,明·晋江人。嘉靖卅一年壬子(1552年)岁贡,历江州训导、德化训导、湖口教谕、廉州教授、南京武学教授(未之任),终虹县知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2·人物志·宦绩3·明·庄钦止》:庄钦止,字日知。嘉靖壬子岁贡,授江州训导,调德化,升湖口教谕,廉州教授。所至讲明经学,称夫子。又调南京武学教授。未之任,旋升虹县知县。冰蘖自持,不取民间一钱。以不能逢迎上官,拂衣告归。卒年九十七。”

庄谦才

  庄谦才,字宗美,自号桃源主人,明·泉州庄府巷人,宋少师庄夏六世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夏》)

  行状

  庄谦才洪武廿九年丙子(1396年)应天举人,洪武卅年丁丑(1397年)联第进士,授行人,升刑部主事、刑部郎中,永乐四年(1406年)官山西参议,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湖广参议,洪熙元年(1425年)以老告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2·人物志·宦绩3·庄谦才曰:庄谦才,字宗美。洪武丁丑联捷进士,授行人,升刑部主事。历官山西参议,赈劳匮,理冤狱,黜冗秩,锄豪梗,作兴士类,晋人称为夫子。改湖广参议。洪熙初,以老告归。”该书“卷70·典籍志”载其有《桃源集》。

  另《泉州府志·卷47·明循绩》亦载其“洪武丙子应天举人,丁丑联第进士,授行人,升刑部主事,历郎中,凡谳狱未平者,悉取正焉”

  董工北京明都宫殿

  明初建都南京,及成祖·朱棣夺取建文帝位,登上皇帝宝座,决定迁都北京。于是自永乐四年起,便在北京周围修筑城墙,造宫殿,设置园林,营造大规模的建筑群体,历15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基本建成。永乐十九年,成祖正式迁都北京。

  在大建北京城的第3年,工程进人重要阶段,亟待加强管理。明成祖察知庄谦才的性行才能为同僚所推崇,便下诏将他自太原调来,“董工北京”谦才全力以赴,“作息有常,劝惩有法”,日夜操劳,屡著成绩。经过12年努力,由他精心监管营造的重大工程有故宫、天安门、正阳门、天坛等。

  故宫,旧称紫禁城,在北京市中心,是明朝的皇宫,清代继续沿用。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工艺水平最高的古建筑群体,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约3公里。布局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金銮)、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翼为英武、文华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御花园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宫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敬神的地方。故宫的建成,倾注了庄谦才的大量心血。

  天安门,原叫承天门,清·顺治整修后改称天安门,是明王朝皇城南面的正门,也即午门。门前建有7座跨越金水河的汉白玉石拱桥,国家举行盛大庆典,须在天安门上颁诏,再由礼部官员颁告天下。它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阳门,俗称“前门”,为北京内城正门,在天安门广场南侧,面对故宫,高42米,面阔7间,雄伟壮观。

  天坛,位于北京外城东南部,是帝王用以祭天和祈求丰年的地方,总面积273公顷,分南北两部分。谦才先建北部的祈年殿,高38米,直径38米,是一座鎏金宝顶三层攒尖式全木结构的圆形建筑,中竖4根大柱子,代表四季,外圈两排,各竖12根柱子,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时辰,建筑风格独特。其附属建筑有皇乾殿、祈年门、神库、神厨等。南部为清时所建。

  谦才离职前建成的,尚有东侧的鼓楼、西侧的钟楼等等,形成北京城中轴线的建筑规制。

  永乐十九年(1421年),谦才调任湖广参议时,为了便于向北京运输建筑材料,特于辖区内每10公里处设置安乐所,供应食宿汤药,仍然时时挂念北京城建筑工程的情况,急其所需。

  洪熙元年1425年),庄谦才以老告归。自赋《归赋》云:“解组归来七十几,眼中白发故人稀。亲朋若问当时事,台阙曾看对紫微。”

庄鳌献

  庄鳌献,字叔瞻,号任公,明·晋江人。

  《明史·卷258·列传140·傅朝佑》附有庄鳌献事迹。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庄鳌献》有传。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7·给事庄任公先生鳌献“雍正九年郡《志》”清·乾隆《泉州府志·卷45·人物列传·明列传12·庄鳌献(同治补刊本)据“《通志》、《明史》”为作传。

  崇祯四年进士

  庄鳌献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举人、崇祯四年辛未(1631年)联捷进士,授庶吉士。

  《明史·卷258·列传140·傅朝佑·附庄鳌献鳌献,字任公,晋江人。”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给事庄任公先生鳌献庄鳌献,字任公,晋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庶吉士。”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庄鳌献》:庄鳌献,字任公,晋江人。崇祯辛未进士,选庶吉士,”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45·人物列传·明列传12·庄鳌献》:庄鳌献,字叔瞻,号任公,晋江人。崇祯庚午、辛未联捷进士,授庶吉士,”

  改兵科给事中,贬浙江布政司照磨

  崇祯六年(1633年),庄鳌献由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上《太平十二策》,忤旨,贬浙江布政司照磨(杭州通判),赋归。

  《明史·卷258·列传140·傅朝佑·附庄鳌献“崇祯六年,由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上《太平十二策》,极论东厂之害。忤旨,贬浙江布政司照磨。”

  《明史·卷258·列传140·傅朝佑“当时台省竞言事,言不中多获谴。章正宸庄鳌献李汝璨之徒好直谏,朝佑尝疏称之。”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给事庄任公先生鳌献

  “改兵科给事中。

  上《太平十二策》,首在格君心、开言路,终以折狱用刑。谓:‘秦、晋蠢动,以中州为渊薮,必有跋扈酿乱者。及今不创,祸将靡极。’又谓:‘番甲之设,本以缉奸盗,非以网缙绅。中使岂有韬略,何故委以监纪重任?’语多激切。

  疏入,谪浙藩照磨。

  道周赠诗云:‘当年稽首十二策,我远不及庄任公。’”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庄鳌献》:

  “改兵科给事中。

  上《太平十二策》,首格君心、开言路,终以折狱用刑。谓:‘中州为形势之区,今秦、晋蠢动,以此为渊薮,必有跋扈之雄借以酿乱者,及今不创,祸将无及。’又谓:‘番甲之设,本以缉奸盗。非以网缙绅。中使非有龙韬豹略,何故委以监纪重任?’语多激切。

  疏入,谪判杭州。

  黄道周赠诗云:‘当年稽首十二策,我远不及庄任公。’”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45·人物列传·明列传12·庄鳌献》:

  “改兵科给事中。

  其冬,上《太平十二策》,首格君心、开言路,终以拆狱用刑。谓:‘中州为势之区,今秦、晋蠢动,以此为薮,是必有跋扈之雄将以酿乱者。及今不创,祸将靡极!’又谓:‘番甲之役,本以戢奸盗,非以网缙绅。中使非有龙韬豹略,何故委以监纪重任!’语憨直激切,皆极论东厂之害。

  疏入,谪浙江布政司照磨,遂赋归。黄道周赠诗云:‘当年稽首十二策,我远不及庄任公。’”

  福王

  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明亡,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翌年(1645年)改元弘光,为南明。庄鳌献福王,起故官兵科给事中。弘光政权仅1年即亡,庄鳌献归隐泉州葵山,未几卒。

  《明史·卷258·列传140·傅朝佑·附庄鳌献鳌献事福王,复官,久之卒。”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给事庄任公先生鳌献“后归隐葵山,庐父墓侧以终。著有《葵山文集》。”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45·人物列传·明列传12·庄鳌献》:福王时起故官,未几卒。所著有《葵山文集》。”

庄履丰

  庄履丰,字中熙,号梅谷,明·晋江青阳人,庄一俊之孙。

  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选庶吉士,历翰林编修、修撰、题注起居、充经筵官。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2·修撰庄梅谷先生履丰据旧郡《志》、何镜山何乔远镜山)撰《文集·序》为作传,曰:

  “庄履丰,字中熙,晋江人。祖一俊,仕浙江参政,有诗才。

  履丰万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转修撰,题注起居,充经筵官。丁外艰,卒。

  履丰天性至孝。事父望槐,饮食起居惟恐伤之。弟履朋,举进士,为郎,早夭无嗣;当其病时,度不可起,中夜吁天,愿以身代。

  为人长厚冲抑,见人一善,若自己出;或闻有过,葢覆周旋,如其自计,惟恐失名而丧位。其他所先容而汲引者,惟恐人知。至其迈往之气,有时勃发,必奋为义。常熟检讨用贤抗疏,忤时相张居正,杖阙下,人多避声迹,履丰独左右之。同郡司寇朝选劳堪陷毙狱中,适履丰还朝北上,属所善为经纪,禭賵乃去。

  才具敏赡,每有撰属,当食篝灯,率尔成文,不劳草创,而隽气飚举,博达宏阔,川涌岳停,世人推服之。

  弟履朋,亦有隽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6·人物志·文苑2·明·庄履丰》:

  “庄履丰,字中熙

  万历丁丑进士,选庶常,授翰林编修。相国尚为诸生,邸舍相邻,见其文奇之,曰:‘莹如秋月,清如寒潭,馆阁中人也。’遂与定交。越年癸未,殿试第一人,服其鉴。

  丙戌分校礼闱,所取皆名士,同郡何乔远黄汝良与焉。

  重修《会典》成,转修撰,寻题注起居,充经筵官。丁外艰,卒。

  履丰天性至孝,才具敏赡,每有撰述,不劳草创,而隽气扬举,巧思勃发。既能敛才就格,又未尝以格掩才。著有《梅谷集》,黄汝良为之序。

  弟履朋亦有隽声。”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2·修撰庄梅谷先生履丰学派》:

  “按:

  吾郡青阳氏,世多令德,代有伟人。梅谷先生资禀笃厚、孝友肫至,以文学著称。传称其力护用贤、赠赙朝选,其扶持善类,诚可风世也。

  再,洪朝选一事,文简黄凤翔谥文简)撰封翁小石公《墓志》,谓公适竣事北上,与相值,颂言出之,且周旋禭賵。或怵太史,是相君所甘心也,而奈何强预人事?封公独寄声慰曰:‘儿即以此得罪,无恨;老父亦无恨矣。’即此可想见家学之槩余。镜山先生叙文备详云。”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何乔远洪朝选黄汝良黄凤翔》)

庄履朋

  庄履朋,字中益,明·晋江人。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进士,户部四川司主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3·人物志·宦绩4·明·庄履朋》:庄履朋,字中益。万历癸未进士,授户部四川司主事,推管本科。每奏事,未尝不称善;经理部务,精勤敏练,为大司徒赏识,履朋益竭精力,务答知已;竟以劳瘁病剧卒。”

庄士元

  庄士元,字君聘,号仁山,明·晋江青阳里人。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2·郎中庄仁山先生士元据《清源文献》、李叔元《青阳五先生传赞》为作传,曰:

  “庄士元,字君聘,晋江青阳里人。

  自童年端重,不烦父师教诏,而言动尽有绳检,人称谓‘颜回’。闭户下帷,穷探玩索,庶几深潜纯粹之学。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试春官,编修得其文,以白大学士公,亟加称赏,洎揭榜置名第二。时方试馆职,士元以濡迹权门为耻,竟不入选。

  授知广德州。原本经术饰吏,而政尚简静,轻徭省讼,吏戢民安;尤兴学劝礼,垂意作人广德,自前守欧阳南野而后,州人以士元并称焉。

  转比部员外郎。己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会试,檄入帘,所得皆知名士。给事吴时来抗章劾,逮治狱;士元为问官,改拟谪戍。当国怒甚,持卷四日不下,然畏公议,不果驳。公得栖迟岭外,旋复柄用,士元曲全之力为多。

  已而转本部郎中。曹诠预有江西督学之注,会当虑囚,士元得命广东,行抵家,已有足疾,披阅招移,用是劳疾剧,卒于高之化州。

  士元宽宏简默,近于仁者,仁山乃其自号,要其质与行,诚足当之。叔元曰:‘敏德为泉南《易》宗。而,其传心高弟,蔡于省之授庄士元李维征之授苏浚,皆《易》学渊源’云。”

庄弥邵

  庄弥邵,字德修,宋末元初·晋江人,庄夏孙。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6·人物·泉州府·名臣·宋·庄弥邵》、清·乾隆《晋江县志·卷13·人物志·隐逸·庄弥邵》等有传,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31·监丞庄徳修先生弥邵》据《闽书》、《永春志》为作传。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本传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6·人物·泉州府·名臣·宋·庄弥邵》:

  “庄弥邵,字德修,晋江人,之孙。父,大理正。

  弥邵用荫补承务郎,擢临安府通判。广平天目山寇(乾隆《泉州府志·忠义》作“讨平天目山寇”),以功权知安吉州,有惠爱。

  除军器监丞。轮对,首以‘进德修业’为言,且谓:‘广殿大廷文对,礼貌亲而情意疏,广厦细旃之讲,诵说多而推行少。’上嘉纳之。

  进军器监。

  兄弥坚,字德操,登进士第,为编修官。弟弥大,刑部郎官。宋亡,蒲寿庚同荐于元,俱不之官。”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本传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31·监丞庄徳修先生弥邵

  “庄弥邵,字德修

  以父荫补承务郎,监福州水口镇。

  擢临安府通判,讨平天目山寇,以功权知安吉州,有惠爱。

  除军器监丞。轮对,首以进德修业为言,且谓大廷之对礼貌亲而情意疏,细旃之,讲诵说多,而推行少。上嘉纳之。立朝多所论谏,与弟弥大刑部郎中咸有声。

  宋亡,弃官归田里。时蒲寿庚降元为中书丞,辟宋故臣之在泉者复其官,弥邵弥大改各路治中,皆不赴。”

  清·道光《晋江县志》本传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7·人物志·隐逸·宋·庄弥邵》:庄弥邵孙。以荫补承务郎,监福州水口镇,擢临安通判。讨平天目寇,以功权知安吉州。除军器监丞。立朝多所论谏,与弟刑部郎中弥大咸有声。宋亡,弃官归里。时蒲寿庚附元为中书左丞,辟宋故臣之在泉者复其官,弥邵改肇庆路治中,弥大改广州路治中,并不赴。”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夏蒲寿庚》)

庄震孙

   庄震孙,字元振,元·晋江人;庄夏元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夏》)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36·训导庄元振先生震孙《清源文录》曰庄震孙,字元振,晋江人;庄夏之元孙。元末荐授郡训导。”

庄圭复

  庄圭复,字生道,号容斋,南宋末元初·晋江青阳人。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36·徴士庄容斋先生圭复何镜山何乔远)撰《氏族谱序》、新《志》、节张廷芳撰《墓志》为作传,曰:庄圭复,字生道,号容斋思齐之子,晋江青阳人。笃志励行,以文学名。少从游于丘葵,值宋季流乱,手未尝释卷;诚信孝友,建祠宇,立祭田。宋亡,隐于青阳,吟咏自如。至顺(1330—1331年)间,福建闽海道知事清江范梈学行闻于朝,诏书屡下,终不起。年九十一卒于家。”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7·人物志·隐逸·元·庄圭复》:庄圭复,青阳人。笃志励行,以文学名,少从游于丘葵。值宋季流乱,手未尝释卷,诚信孝友,建祠宇,立祭田。入元,隐于青阳,吟咏自如。至顺间,闽海道知事清江范椁圭复学行闻于朝,诏书累下,终不起。年九十一卒于家。”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张廷芳丘葵》)

庄槩

  庄槩庄概,字世平遁庵·晋江人。蔡清(谥文庄之受业师。成化(1465—1487年)间岁贡,尹广西陆川 六年,改江西信丰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8·县令庄遁庵先生据《蔡文庄文集》、《郡志·岁贡》为作传,曰:

  庄槩,字世平,晋江人;宋少师藻斋公之后。父松崖,广西佥事。

  成化间岁贡,尹广西陆川,以考绩改任江西信丰县。

  虚斋 蔡文庄送先生尹信丰《序》称:‘受业师遁庵 先生家素贫,用素约,不独未仕时为然,前此尹陆川六年,而贫约如故,吾先生之所以为人者可知。’

  又曰:‘先生博学高志,少年声光驰八闽,阅世益深,抱负益壮,所养益不凡。其所施为,不以官之崇卑、地之广狭限者。’

  《闽书》载其‘知信丰县有节概’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2·人物志·宦绩3·明·庄概》:庄概,号逊庵。成化间岁贡,知陆川。考绩,改信丰,有风概。蔡清尝受业焉。其令信丰,为序送之,曰:‘业师逐轩,家素贫,用素约。尹陆川六年,贫约如故。其所施为,不以官之崇卑,地之广狭限者。’可知其人矣。”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8·县令庄遁庵先生学派》:

  “按:

  先生为松崖之子。松崖趾美先德,官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仁恕清靖著闻。故先生仕迹亦以清白世其家,其源流远有端绪。《郡志》称其莅官有风,未曾立传。

  今考之文庄 蔡虚斋赠送《序》言,称‘先生学博志高,到官贫约如故,所养益不凡’,其表扬师门之节,固信而可征也。”

庄恭

  庄恭,字仪甫,号拙斋,明·晋江人。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8·副使庄拙斋先生》据《闽书》、《清源文献》为作传。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恭》亦有传。

  行状

  庄恭成化五年己丑(1469年)联捷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出为江西按察佥事。成化廿三年丁未(1487年),升兵备副使。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8·副使庄拙斋先生

  “庄恭,字仪甫,号拙斋,晋江人。

  为诸生时,从莆吴淳夫 仲珠学,而与黄未轩 仲昭友。

  成化五年登进士第,授刑部主事。给事中韩文等以论两宫事被拷讯,首疏廷救之。

  升员外郎,出为江西按察佥事。风采飚发,雷击斧断。行部南安(江西南安府),上犹令望风解去。

  入与试事,得丰城杨廉于落卷,拔擢之。

  成化丁未,赣寇大哄,祸延闽、楚、粤三省,朝议知负文武才,升为本司兵备副使,逾月巨魁授首。建昌瑞州寇复作,势张甚,出奇歼之,前后俘馘无算,余悉平定安辑。捷闻,玺书嘉劳,赐金币宝钞。

  南城张升、广昌何乔新为乡邦计,咸请即本土超擢为藩使或观察使,会丁祖母忧,归,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恭》:

  “庄恭,字仪甫,号拙斋

  成化己丑联捷进士,授刑部主事。给事中韩文等以论两宫事,被拷讯,首疏力救之。

  升员外郎,出为江西按察佥事。

  入与试士,得丰城杨廉,于落卷拔之。

  丁未,赣寇大哄,祸延闽、楚、粤三省。朝议知文武全才,升本司兵备副使。踰月,巨魁授首。建昌、瑞州寇作,有妖术,能腾空陷阵,因厌禳法出奇歼之,前后俘馘无算。捷闻,玺书嘉劳,赐金帛宝钞。丁祖母忧,归,卒。”

  评价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8·副使庄拙斋先生》:

  “孝友无间,先赀悉让诸弟,俸余则推赡戚族。

  善物色后进,奖掖不倦。识蔡文庄蔡清于童年,期以大儒;见李文祥,指为年家。铮铮所交游来往,惟周翠渠 张东海 弼雍康僖 数人。

  当宪宗时,阉王直幻术,李孜省最用事,而孜省江右人也,屡欲得为重。绝不与通。

  年位不满,世人惜之。

  孙如愚,新兴令;启愚,肇庆府教授;并有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庄恭》:

  “孝友无间,待人情礼备至。

  当宪庙时,王直李孜省最用事。孜省屡欲得为重,摈不与通。

  年位不满,世人惜之。

  孙如愚,新宁令;启愚,肇庆教授,并有声。”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

庄鹏

  庄鹏,字万里,号翠峰,明·惠安县人。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8·教谕庄翠峰先生》:

  庄鹏,字万里翠峰其号,惠安人。

  成化丙午(成化廿二年,1486年)乡荐,就选,授新宁教谕。议经术、考古、制器,端文字程式,以变易学者习尚,学者始知所向方。

  福州御史以言事出知武岗州,复为藩府所挤,人多敛迹,独与往来。会有中以飞谤者,遂解职事,归。

  独肆力学问,延接后进;处乡里,是是非非不苟。

  净峰 张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撰《墓志》云:

  ‘某生晚,不及先生壮时也。独记顷年屡以通家子谒拜先生,一室雅靓,图书笔砚之外无他物。先生终日整襟端坐,点勘书史,虽分注小字,亦精细不苟,是时年几六十矣。

  与人言,纵横穿贯,举古今,理乱事,理物情之变,能使听者竦然。至闻人有善与义当勇为者,必咨嗟称赏,惟恐人不及知。

  其好学乐善如此。’”

庄逢辰

  庄逢辰,字士明,人称静斋先生,元末明初·晋江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8·人物·泉州府·隐逸·国朝·庄逢辰》:庄逢辰,字士明。生于元季,躬勤种艺以奉母。虽在乱离中手未尝释卷。母卒,丧葬一据考亭朱熹《家礼》。国朝统一寰宇,或劝其出仕,辞曰:‘向遭乱离,首领且不保,今幸际太平足矣,敢饕荣进乎?’日惟教子读书,乡后进多师事之,称静斋先生。后以子恩赠大理评事。”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7·庄士明先生逢辰据泉《郡志》、《闽书》为作传,曰:庄逢辰,字士明,晋江人。元季,躬耕养母,虽在乱离中,不释书卷。母卒,丧葬一据《朱子家礼》。洪武(1368—1398年)初,或劝之仕,不答,日惟教子读书,后进多师之,称静斋先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7·人物志·隐逸·元·庄逢辰》:庄逢辰,元季躬勤种艺养母,手不释卷。母卒,丧葬一据朱子《家礼》。洪武初,或劝其仕,笑不答。日惟教子读书,后进多师事之,号静斋先生。子。”

庄思齐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7·人物志·隐逸·宋·庄思齐》:

  “庄思齐,与弟公茂,俱之子。

  家青阳,有子五人。宋·幼主南奔,五人者与潮州司户参军蔡若济倡义迎幼主驾。语张世杰,欲効铅刀一割之用。壮之。会蒲寿庚闭城拒驾,遂不果。

  后三人惧寿庚之杀,散处四方,独思齐公茂归隐青阳故山以奉父老,终身不出。

  子圭复。”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庄圭复》)

庄纫兰

  庄纫兰,清·惠安县螺城镇金山边自然村人。乾隆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漳浦县学训导迁台湾县学教谕,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任湖北省施南府来凤县知县,嘉庆元年丙辰(1796年)死节

  清·道光施南府志·卷28·艺文》收录知府王协梦书来凤知县庄纫兰死节事》:

  “余守施之明年,将有修志之役。来凤令君上前令纫兰死事状,览其义烈,有足纪者。

  来凤故属散毛土司,其地有小坳,界连蜀之酉阳。乾、嘉之际,白莲难作。先是,匪目韩漋煽乱。岁癸丑(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摄尹君以计擒之,并其党杨龙等置之法。逾年,公受代。

  嘉庆丙辰二月,讹言纷至,公患之。忽乡民报忠崇里夹牛洞贼匪于十五日劫夺行旅,人情汹惧。悌恭里陈松才,革役也,通贼为内应,诡陈形势,愿自效,劝公剿之。十七日,公偕外委王清带兵三十人,典史张宁率民壮乡勇百余人,行至杨柳沟红岩沱,贼大至望水堡峡口,左右夹击。官兵阵亡者八人,王清受创逸,乡勇死者十之八,公因被掳。匪目田谷登劝之降,公骂不绝口,遂遇害。七月破贼,降匪黄金印指其瘗所,始得归葬。

  公之陷贼也,尉大呼入阵,白刃攒刺,所乘马为贼所砍,与马俱坠溪桥下,亡其尸。十八日,训导甘杜命其子文郁携印乞援于龙山县。俄而贼已入城,学署被围,乃乘间至翔凤山麓自沉于水,妖僧佛忏拯之,迫降,不屈,仍令其徒送归。是夜如厕缢焉。

  事平之后,赐恤荫,敕祠昭忠祠。夫以死勤事,祭法也;列于俎豆,宜矣。”

庄圭复

  庄圭复,字生道,号容斋思齐之子,南宋末元初·晋江青阳人。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33·庄容斋先生圭复据明·何镜山撰《庄氏族谱序》、新《志》节《张艿墓志》为作传

  “庄圭复,字生道,号容斋思齐之子,晋江青阳人。

  笃志励行,以文学名。少从游于丘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丘葵》),值宋季流乱,手未尝释卷。诚信孝友,建祠宇,立祭田。

  入元,隐于青阳,吟咏自如。至顺(1330—1333年)间,福建闽海道知事清江范梈学行闻于朝,诏书屡下,终不起。

  年九十一卒于家。”

庄方

  庄方,字邦直,南宋·晋江人。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李待问榜进士,历富沙钟官(?)、福建机幕,知韶州,改琼莞,罢归,后起京西参议。

  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卷67·人物·泉州府·良吏·宋·庄方》:

  “庄方,字邦直。晋江人。

  隆兴初登第,历富沙钟官(乾隆《泉州府志·循绩》作“历富沙镇官”)。莆守擅放民租,朝旨漕司核实,判官王佐以委,且言守虚诞之过。汲黯矫诏以对,谓减放皆实惠,守得释。

  为福建机幕。或请更盐钞,法下帅司, 历陈不可。帅贾选以闻,事遂寝。

  知韶州,改琼莞,政尚廉靖(乾隆《泉州府志·循绩》作“政尚廉静”)

  ‘钟官’未详。”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0·人物志·宦绩1·宋·庄方》:庄方,字邦直。隆兴元年进士,历富沙镇官、为福建机幕。或请更盐钞事,下帅司,历陈不可,遂寝。知韶州,改琼莞。政尚廉静。罢归,后起京西参议。卒。”

庄壬

  庄壬,字子中,南宋·惠安人。

  家世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7·人物·泉州府·良吏·宋·庄壬》:庄壬,字子中,惠安人。”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宋·庄壬》:庄壬,字子中,惠安人。”

  庄壬是永春氏始祖庄森之次子庄章派下裔孙,惠安县凤阳氏奉为开基始祖。

   庄壬庄传,乾道八年(1172年)黄定榜进士;叔父庄岳,淳熙(1174—1189年)间进士,历官秘书承事郎,后赐学士致仕;嘉定元年(1208年)庄壬又举进士;“一门三进士”传为佳话。

  子三:长庄宽夫,后裔分居东官岭刊(《永春桃源庄氏谱系》或说“庄宽夫庄壬长兄庄芥之长子”);次庄从夫,后裔分居霞厝刊;三庄敏夫,随庄壬在浙江永嘉任所,后裔失考。

  永嘉县嘉

  庄壬举嘉定元年(1208年)戊辰科郑自成榜第一甲第五名进士,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县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7·人物·泉州府·良吏·宋·庄壬》:

  “嘉定戊辰进士,尉永嘉。

  盐寇掠境,宪司符夜至。谓:‘白郡待命,则缓兵致寇。’亟发卒偕寨兵,俘盗数辈。

  上谒,郡守杨简迂,怪恚不先白,建旗立与巡检其下,将斩之。巡检惧,亟拜,壬山立不动。通判以下为叩头请曰:‘尉能权以济事,可旌也,何诛焉?’意解,同僚抑令拜且谢,竟不屈,拂衣去。

  诸台壮其志,交章荐之。”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宋·庄壬》:

  “嘉定元年进士,尉永嘉。

  盐寇掠境,宪司符夜至,亟发卒,偕巡检率寨兵俘盗数辈。

  杨简不先白已,会僚属建纛,立与巡检纛下欲行军法。巡检拜叩祈免,不动,守以下皆为请,曰:‘尉权以济事,可旌也。’意解,同僚抑令拜且谢,竟不屈,拂衣去。”

  海丰令,卒于任所

  后擢海丰县令,遂定居海丰,为海丰氏始祖。卒于任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7·人物·泉州府·良吏·宋·庄壬》:“终海丰令。尤工于诗。”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宋·庄壬》:“仕终海丰令。”

庄朝宾

  庄朝宾,字于观,明·惠安县张坂镇群贤村社内自然村人(今属泉州台商投资区)。

  嘉靖廿六年(1547年)丁未科李春芳榜进士,与庄应祯同榜。历南京工部主事、郎中,知瑞州,广西按察副使,贵州左参政,广西左参政,后致仕归。(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庄应祯》)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庄朝宾》:

  “庄朝宾,字于观,惠安人。

  嘉靖丁未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转郎中,出知瑞州。精明仁恕。

  升广西按察副使,分部右江,驻宾州。去州一舍为贼巢,时出剽掠。朝宾至,议戍守事宜,次第行之。又以八寨贼鸱张已久,而土官韦起云勇略可任,即属以兵,复以思恩九司巡检分镇马八寨。听令惟谨,在镇三年,人呼为‘菩萨’。

  升贵州左参政,改广西。广西自古田剧酋韦银豹劫库之后,地方靡宁。朝宾区画城守,酌置屯戍,所部晏然。

  后致仕归。

  著有筠阳、巾笥二集。”

  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卷53·秩官·明》:“左参政……庄朝宾,嘉靖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