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沿革

(下:元—中华人民共和国)

  
     ——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于泉州。
     ——至元十五年升泉州路总管府。
     ——泉州路一度改为泉宁府,后复。
     ——诸司及其他。
     ——福建行中书省废置不一(福建行中书省的设置。福建行中书省的治所。治所在泉州的福建行中书省和分省的记录。)

     ——元末。
     ——人口。

  明

     ——福建全省平定。
     ——定为泉州府(洪武元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府署与职官。疆域与里至。调整。)
     ——卫所司。
     ——嘉靖间议割惠安县隶属兴化府、割惠北地以设枫亭县的风波。
     ——人口。
     ——福建(泉州)市舶司。

  清

     ——清初泉州府仍沿旧制(清初沿旧制。疆域与里至。职官。变动。)
     ——厦门的
氏政权。
     ——雍正十二年析置永春直隶州[划永春县、德化县、大田县置永春州。永春州和本州及二属邑疆域(永春州。本州。德化县。大田县。)]
     ——雍正十二年泉州府及五属邑疆域(泉州府。晋江县。南安县。惠安县。安溪县。同安县。)
     ——兵备道。
     ——海关。
     ——人口(清初泉州府。清·雍正后的泉州府和永春州。)
     ——田赋。

  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宋末元初,泉州登上空前繁华的顶峰,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中国最大的两个商港之一。城内“市井十州人”,“还珠入贡频”;“舶司所在,诸番辐辏”。外国人集居城南、东门仁风村、浮桥街等地,同泉州人民和睦相处,互相通婚,建置田宅,长期定居,繁衍子孙。据估计,当时在泉州居留的外国商人、旅行家、传教士“数以万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还丝之路·元代》)

  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于泉州

  元初,仍称泉州。改小兜巡检寨为小兜巡检司。于泉州府南设港边巡检。

  至元十二年(1275年),意大利游历家马可·波罗伴送元朝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路经泉州,手记《东方见闻》(即《马可·波罗游记》)中,认为当时泉州港比埃及亚历山大港更为繁荣。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分省附置泉州者》《元史》云:“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升泉州路总管府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改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为行中书省,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元·至元十五年,升泉州路总管府,隶福建行中书省(其后改隶不一)。领司一(置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县仍旧。”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元曰泉州路。”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建置沿革》:“元·至元十五年升泉州路总管府。”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分省附置泉州者》《元史》云:“十五年,改为行中书省,升泉州路总管府。”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元·至正(?应为“至元”)十五年,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录事司一(初期为南、北二录事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合而为一)、县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

  “元《百官志》:

  泉州总管府为上路(原按:元尝置平海行中书省于泉州,后迁行省于福州,遂自为泉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一员(原按:以蒙古人任),总管一员(原按:以汉人南人任),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员,推官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司狱一员。

  儒学教授、学正、学录各一员,训导六员。(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县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泉州路总管府儒学设如上,县学设教谕1员、训导2员)

  石井书院山长一员。

  蒙古学教授、学正各一员。(至元十八年[1281年]10月,在泉州置蒙古提举学校官2名)

  阴阳学教授、学正各一员(原按:《元史》无学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泉州路始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广平仓监纳大使、副使各一员。

  平准行用库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丰衍库大使、副使各一员。

  杂造局大使、副使各一员。

  都税务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清源站正提领、副提领各一员,脱脱禾孙、副脱脱禾孙各一员。

  录事司达鲁花赤一员,录事一员,判官一员,典史一员。”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元·至元十五年,改泉州为泉州路,县属仍旧。设东西团、清泰里,小尤、杨梅团四巡检司,明初因之,洪武二十年废。”

  泉州路一度改为泉宁府,后复

  大德二年(1298年),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大德)二年,改泉州为泉宁府。”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大德二年,改泉州路为泉宁府。”

  大德六年(1302年)二月,泉宁府复为泉州路,隶属江浙行省。

  至治年间(1321~1323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复立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隶之。

  其他

  至元十五年(1278年):惠安在玉埕设置盐管勾司,管理全县盐务。

  至元十九年(1282年): 调扬州合必军三千人镇守泉州,设万户一员(鲁花赤),撤除沿海诸要塞。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泉州市舶司并入盐运司,在泉州设置福建盐课市舶都转运司。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二月:复置泉州市舶提举司。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在泉州设镇抚司、海船千户所。

  至元间(1271—1294年) :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延佑七年(1320年) :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至正二年(1342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来泉州,至正十四年写成伊本·白图泰游记》。书中记述泉州后渚港“大海船百艘,小船无数”,赞誉“刺桐港为世界最大港之一”

  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将泉州城垣扩建为30里。

  福建行中书省废置不一

  福建行中书省的设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7·职员·方面·诸司附·元·福建行中书省》:

  “福建行中书省:

  按《元史》:‘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相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福建行中书省,或置于福州,或置于泉州,或并入江西,或并入江浙,废置不一。又尝改为行尚书省,设官与行中书省同。详见《沿革志》。

  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签省各二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都事、管勾、照磨各一员(自郎中至照磨,皆行省幕官也。行中书省吏,有知印二人,通事二人,蒙古译史四人,回回译史三人,令史、宣使各二十五人,典史八人,皆依《三山续志》纂入。后仿此)。

  随省官属:按《三山续志》不载随省官属职员,而《元史》有之。《泉州志》平海省职员亦载焉。今增入。检校所检校一员(按《元史》有书吏二人)。理问所理问、副理问各二员,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都镇抚司都镇抚、副都镇抚各一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分省附置泉州者》按:“元设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或置于福州,则为福建行中书省;或置于泉州,则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

  福建行中书省的治所

  元代的福建行中书省的治所非常混乱,多有变动,如前述“福建行中书省,或置于福州,或置于泉州,或并入江西,或并入江浙,废置不一。又尝改为行尚书省。”“或置于福州,则为福建行中书省;或置于泉州,则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

  “元·至元十四年,置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

  十五年,置福建行中书省。

  十六年,改置宣慰使司,省罢;俱治福州。

  二十年,复置行中书省(宣慰使罢)。

  二十二年,改置宣慰使司,并入江西行省。

  二十三年,复置行中书省(宣慰司罢)。

  二十四年,改为行尚书省。

  二十八年,改置宣慰使司,并入江西行省,改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按治帅府,漕司、军民司属。

  二十九年,复置行中书省(宣慰司罢)。

  大德元年,立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徙治泉州。(平章高兴言:“泉州与琉球相近,或招或取,易得其情。”故徙之。)三年,改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仍徙治福州。

  (据《三山续志》如此。

  考之《元史·本纪》,谓:“至元十五年,属赣州行中书省,增置提刑按察司。十七年,徙行省于泉州。二十年,改按察司为福建闽海道,并泉州行省入福州,罢福建宣慰司,复立行中书省于漳州。二十一年,以管如德为泉州行省参知政事。”

  而《地理志》又谓:“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于泉州,十五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十八年迁行省于福州,十九年复还泉州,二十年仍迁福州,二十二年并入杭州。”

  《百官志》又谓:“二十三年,并入江浙。”

  俱与《三山续志》不同,未知孰是?

  窃详《三山续志》修于元致和间,一代典籍尚存,必有所据,而《元史》则修于易代之后,典籍未免散逸,容有未审,疑当以《三山续志》为正。且《元史》、《本纪》、《地理志》、《百官志》本一书,而自相矛盾如此,决难尽信也。)

  至正十六年,复改置行中书省。(按《元史·百官志》:“是年复置福建行中书省,此后不复废。”而其下又言:“二十六年,置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不知何也?)”

  治所在泉州的福建行中书省和分省的记录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福建行省尝置于此。”

  根据以上和地方志的记录,理出治所在泉州的福建行中书省和分省的有:

  至元十五年行中书省于泉州

  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于泉州,十五年(1278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于泉州,十五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建置沿革》:“是年(指“元·至元十五年升泉州路总管府”当年)置行中书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分省附置泉州者·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元史》“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十五年,改为行中书省,升泉州路总管府。”

  至元十七年五月福建行省并入泉州行省七月徙隆兴,翌年迁福州

  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月,福建行省并入泉州行省,七月徙泉州行省于隆兴(今南昌)。至元十八年(1281年)迁行省于福州。

  《元史·本纪》:“至元……十七年,徙行省于泉州。”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八年迁行省于福州。”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建置沿革》(至元)十八年(行中书省)徙福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分省附置泉州者·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元史》(至元)十八年,迁行省于福州路。”

  至元十九年行省复迁泉州,翌年仍迁福州

  至元十九年(1282年),行省复迁泉州。廿年(1283年),改按察司为福建闽海道,泉州行省并入,仍迁福州。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九年(行省)复还泉州,二十年仍迁福州。”

  《元史·本纪》:(至元)二十年改按察司为福建闽海道,并泉州行省入福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分省附置泉州者·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元史》(至元)十九年,复迁泉州。二十年,仍迁福州。”

  至元廿一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九月并入江淮行省廿二年并入杭州

  至元廿一年(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廿二年(1285年)并入杭州。

   《元史·本纪》:(至元)二十一年,以管如德为泉州行省参知政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分省附置泉州者·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元史》“二十二年,并入杭州。”

  大德元年二月在泉州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三年改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徙治福州

  大德元年(1297年)二月,在泉州置福建平海行中书省,辖诸州;三年(1298年)改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徙治福州。

  《三山续志》

  “大德元年,立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徙治泉州(平章高兴言:“泉州与琉球(今台湾)相近,或招或取,易得其情。”故徙之。)。

  三年,改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仍徙治福州。”

  《元史·成宗本纪》:大德元年春,“改福建省为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徙治泉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大德元年,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治所。三年,省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大德元年,立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以泉州为治所,辖诸州。”

  《泉州府志·建置沿革》“大德三年(1299年),罢福建行省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徙治福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大德)三年,改行中书省为宣慰使元帅府,寻皆罢。”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7·职员·方面·诸司附·元·福建平海行中书省》:“福建平海行中书省:(按《三山续志》:“大德元年立。徙治泉州。”)本省及幕官职员与福建行中书省同(但签省省一员)。随省官属职员与福建行中书省官属同(但理问所惟理问一员,都镇抚司惟都镇抚一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分省附置泉州者》按:福建平海行中书省“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佥省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都事、勾管、照磨各一员,随省官属检校所检校一员,理问所理问一员,都镇抚司都镇抚一员。”

  对于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于大德三年(1298年)徙治福州的记载恐有错误,时间应是大德六年(1302年)二月。依据是:

  ·庄弥邵《罗城外濠记》载:“皇帝龙飞之六载(大德六年,1302年),省并江浙,立宣慰司,行省右丞札刺立丁公领使司帅府。”

  弘治《兴化府志·卷7·户纪·山川考·东厢·乌石山》载,县城东厢乌石山上摩崖石刻有“左丞雨,右丞雨”,记载:“大德庚子(大德四年,1300年),春耕乏雨,行省右丞札刺立丁持节过莆,议捐俸修庙学,大雨随至。莆人咸喜,曰:‘此右丞公雨也。’文学椽庄邦元请于郡官,刻兹岩石以志。”

  这表明在大德四年(1299年),札刺立丁仍任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右丞。

  【至正十八年复立泉州分省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复立福建行中书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泉州路隶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复立泉州分省。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至正十八年,立泉州分省。”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7·职员·方面·诸司附·元·福建行中书省》:“分省:按《元史》:‘至正十八年,福建行省右丞朵歹分省建宁,参政讷都亦分省泉州。’”

  ·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至正十八年,立泉州分省。”

  元末

  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泉州发生一起持续十年之久的“亦思巴奚战乱”,战乱平息后泉州随即被陈有定占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至正)二十六年……至是,天下大乱,福建诸路及广东潮州俱平章陈有定据而守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至正)二十二年,西域那兀那纳等窃据其地。未几,陈有定据而守之。”

  人口

  元初,尽管宋、元交战,人口损耗巨大,泉州地区人口亦有增减,但据史料估计,泉州府总人口仍达81万。

  到元末 至正(1341—1368年)中 ,据《泉州府志》载,泉州路七县“大约户八万九千六十,口四十五万五千五百四十五”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0·食货·户口·泉州府》:“元,户八万九千六十。口四十五万五千五百四十五(据《元史》修)。”人口比南宋中减少了66%。

  主要原因:

  ①元后期的残酷压迫剥削,致社会经济严重破坏。

  ②至正二年至十四年(1342—1354年),泉州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仅水灾就有5次之多),出现“泉州旱,种不入土,人相食”

  ③至正十七年(1357年),泉州爆发亦思巴奚战乱,历时十载,“哀鸿遍野,遗骸遍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

  福建全省平定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十二月: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领舟师2万人从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攻克福州。汤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参政袁仁招谕兴化、漳、泉诸路。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6·拾遗·泉州府·元》:“至正二十八年二月,泉州、漳州皆降于大明。(出《元史》)”

  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平定福建全省,并建立起省级政权。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

  “国朝·洪武元年,尽平其地。

  置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福州、建宁、泉州、漳州、汀州、延平、邵武、兴化八府。

  置福建都指挥使司,领福州左、右、中及福宁、镇东、泉州、永宁、兴化、平海、漳州、镇海一十一卫。

  又置福建行都指挥使司,领建宁左、右、延平、汀州、邵武五卫及将乐守御千户所。

  置福建等处提刑按察司,分福宁、建宁二道(福州、泉州、漳州、兴化属福宁道,建宁、汀州、延平、邵武属建宁道),兼察诸府、县、卫所。

  三司并治福州府,而行都司则分治于建宁。”

  定为泉州府

  洪武元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

  洪武元年(1368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罢录事司,属福建布政司;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当年,朝廷遣官弓量田土,按田地、山林、池塘、海荡,分官、民、职、学四等以实定赋。

  洪武二年(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称“八闽”

  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军政大权,并直属中央。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隶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国朝·洪武元年,平其地,改为泉州府,属福建布政司,罢录事司,领县仍旧。”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明初,曰泉州府,领县七。”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建置沿革》:“明·洪武初改曰泉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明》:“洪武元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

  “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定为泉州府,罢录事司,属福建布政司,仍领七县。

  按: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赛甫丁·阿迷里可叛,据泉州,官军讨平之。二十一年(1361年),回寇那兀纳作乱,又据泉州。回寇平,陈友定寻攻泉州,陷之。明命汤和陈友定,平之,始定泉州府云。”(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泉州府,领县如宋,德化居第五;晋江、南安、惠安、安溪、德化、同安、永春。置高镇巡检司,万历(1573—1620年)间裁。”

  府署与职官

  洪武二年(1369年),因朱元璋部队驻在当时泉州府署,泉州府署(原今中山公园旧体育场一带)便迁到当时的晋江县学地、风云雷雨坛及宋州东仓故址(即今东街泉州军分区一带)。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泉州府的职官配备为:

   “《明史·职官志》:洪武六年(1373年),分天下府三等: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知府,二十万石以下为中府知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知府。

  泉州府知府一员,同知一员,通判一员,推官一员;

  经历司经历一员,知事一员;

  照磨所照磨一员,检校一员;

  司狱司司狱一员;

  税课司大使一员;

  织染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宣德三年[1428年],明廷在泉州设染局,遗址在今泉州市区东街门楼巷内。正统间[1436—1449年]?明廷在泉州设织造局。址在今泉州市区西街古榕巷内。)

  广平、永宁二仓各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晋安马驿驿丞一员;

  阴阳学正术一员;

  医学正科一员;

  僧纲司都纲一员,副都纲一员;

  道纪司都纪一员,副都纪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训导四员。”

  县的职官配置,如德化县,·乾隆《德化县志·卷11·秩官志·文职载:“明设知县一员,县丞、主簿各一员(永乐间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训导各一员,高镇巡检司巡检一员(万历间裁),阴阳学、医学、僧道司各一员。《百官志》云:‘知县以下职掌大略同古。’”

  疆域与里至

  ·黄仲昭《八闽通志·2·地理·疆域·泉州府》:“泉州府,在布政司西南四百一十里。东抵大海,西抵漳州府长泰县界,广二百八十里,南抵大海,北抵延平府尤溪县界,袤三百八十里。”

  ·黄仲昭《八闽通志·2·地理·里至·泉州府》:“泉州府,东至大海一百三十里,西至汀州府五百五十里,南至大海一百四里,北至兴化府仙游县一百五十里,东南至大海八十三里,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七十里,东北至兴化府一百七十里,西北至延平府尤溪县四百里。自府治至南京三千二百五十五里,至京师七千二百五十五里。”

  调整

  洪武十八年(1385年),建永春医学、阴阳学于县南三皇庙内,至明末废。

  洪武廿五年(1392年)九月,福建按察分司置宁武道、延汀道、漳泉道三道,泉州府属漳泉道。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月,福建按察分司调整为建宁道、福宁道二道,泉州府属福宁道。

  洪武年间(1368—1398年),议迁南安县治于诗山山头社,于山头城建社稷坛、东岳庙。后迁治未成。

  正统三年(1438年),安溪县官制缩编,被裁去县丞、主簿各一员,后又裁去训导一员。

  万历十一年(1583年),安溪县龙兴里析分为兴一、兴二两里,连同在坊里,全县共有18里。此建制沿用至民国初期。

  万历卅五年(1607年),泉州府通判移驻晋江安海。

  卫所司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置泉州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复置永宁卫,领左、右、中、前、后、福全(治晋江县十五都)、高浦(治同安县十四都)、嘉禾(治同安县二十三都)、金门(治同安县十九都)、崇武(治惠安县二十七都)十千户所。泉州卫治本府,而永宁卫并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则分治于晋江县二十都。”

  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置卫指挥使司于府治西,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洪武十七年(1384年), 明廷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

  洪武廿年(1387年),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明史·卷132·周德兴传》载:德兴至闽,按籍匳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民户抽三丁之一充戍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

  在泉州,置永宁守御卫和5个守御千户所,分别设置沿海巡检司19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 卫邑城、泉州守御千户所城、泉州巡检司城》):

  永宁卫:改永宁寨为永宁卫(今石狮市永宁),并筑城,把泉州卫内陆山区巡司推进到海岸线和近岸岛屿。

  崇武千户所:移置千户所于惠安崇武,并管辖峰尾、獭窟、黄崎、小岞五个巡检司。

  福全千户所。

  中左千户所:即今厦门。

  金门千户所: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金门旧名浯洲,又名仙洲、浯江、沧浯等。因与中左千户所所共扼福建东南海口,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 之称,故于设守御千户所时取名为“金门”

  高浦千户所。

  他如移小兜巡检司于小岞;另筑峰上、官澳、陈坑、烈屿等处巡检司;石湖巡检司改徙于今石狮市祥芝;港边巡检移置晋江市深沪,改称深沪巡检司,与永宁崎角相;源口巡检司(安溪)迁往同安浯州屿,为口浦巡检司。

  洪武廿三年(1390年),沿海卫所每百户及巡检司都设置2艘船在海上巡逻。

  洪武廿五年(1392年),“卫所军与诸都互调”,如小岞巡检司军户与福全千户所互调,崇武千户所与漳州驻防互调。于是人口发生了较大的迁徙移动。

  洪武廿七年(1394年),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奉命督造永宁卫城,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窝铺三十二,门五,各建楼其上。城外濠广一丈六尺,间砌大石,深浅不同,为东南海防重镇。在嘉禾屿(古称嘉禾里,属泉州府同安县辖地,即今厦门市)设永宁卫中左所,筑城戍守。

  至洪武卅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后增设:永宁卫,管辖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浦5个守御千户所,巡检司45个,筑卫所司城16座,以加强海防。

  正统五年(1440年),复设源口巡检司(安溪),后移白叶阪。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八月,余爌请准筑安溪县白叶阪城堡,周围一百四十丈,垒石为基,垒土为墙,中为分司,西为武所,东为巡司,共百余间。泉州卫派千户一员领兵三百名戌守。

  嘉靖三十年(1551年),复设源口巡检司(安溪)。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复设澎湖巡检司,派兵驻守。

  万历二十年(1592年),因源口巡检司(安溪)巡检员久缺,被漳州府推官龙文明裁革。

  万历三十年(1602年),徙浯屿水寨于石湖,把总沈有容重建寨城,周五十二丈,基广一丈四寸,高一丈四尺,门一。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卫、邑”城、泉州守御千户所城、泉州“司、寨”城》)

  嘉靖间议割惠安县隶属兴化府、割惠北地以设枫亭县的风波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底,倭寇攻陷兴化府城,恣肆屠戮、劫掠,府城焚毁殆尽,官吏、士绅及百姓死伤无数,《愿治堂疏稿》“环列数万余家,盖荡然一平野矣。”嘉靖时期沿海县城或卫所城沦陷的难计其数,然而府城的沦陷这是第一次,全国震动。

  为此,莆田籍御史林润嘉靖皇帝《请恤兴化府事宜疏》,其中有“请求割邻境界属以宽民力”一项,主张割福州府属福清县、泉州府属惠安县归属兴化府,藉此调剂补充兴化屠戮殆尽的人口空虚和解决征收税赋的困难。

  兴化府随即申乞析惠安县北十五里(今泉港区)、莆南二十五里(今莆田市秀屿区)、仙游二里(今枫亭镇),以枫亭古镇为中心,设立枫亭县。

  惠安县士绅闻讯后沸沸扬扬,引起了一场围绕“割地置县”的争议。都御史张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岳》)之侄、贡生张宇遍访全县各地,尤其是深入惠北民众中,广泛征求意见,然后上《呈寝议割地建县文》,在论述割惠安县隶属兴化府之“六害”后,条分缕析地陈述了割膏腴的惠北以立枫亭县之“八不可”。朝廷最终打消了割惠安隶属兴化府、割惠北地以设枫亭县的设想。

  清·嘉庆《惠安县志》收录“明·张宇《呈寝议割地建县文》”曰:

  “呈为乞遵祖制,存封疆以绥罢民,以靖地方事。

  某自十一月伏见府檄下县,称御史奏乞惠安改属兴化府,兴化府申乞枫亭立县,析莆南二十五里、仙游二里、惠安北十五里,共成新县。某等访之人情,酌之时势,二者皆所不便。谨列上呈,用备采择。

  自昔建郡立邑,皆因山川形便,与其人情所宜。惠,褊邑也,系宋·太平兴国(976—984年)析晋江东乡之十六里疆域为一小县,历元及今,七百年余矣,一隶于泉州。而兴化辖属莆阳、仙游二邑,不闻病其为小,欲拓而大之也。今以倭患之故,便用藉口,欲务棼更。以某等之愚度之,二者均不可割。割之于惠有害,而兴化未见其益也。

  先自割县而言之。

  民受事于泉州,地近而便,去兴化近者一倍,远者再倍。倭毁之后,民情惮于奔走。害一也。

  泉州为惠治属,惠之人童而游焉,长而习焉,故上下之体势,乐于相安。骤移而之兴化,愚民至府,势孤力微,吏胥狡猾,挟官府之临之,为刀为机;而惠安之赤子,半为鱼肉。害二也。

  改属兴化,而钱粮狱囚行移,系籍于泉州者,势非二三十年难与俱改,是必两属而后可。尔莆为新郡,泉为旧邦,送往迎来,一邑而供二府,害三也。

  莆阳以城陷自解,权时科派必多,取办于惠,因循日久,遂成定制,害四也。

  惠安驿银不足,仰给于泉之各属者,岁四之一。巡司弓兵亦如之。今一改革,在泉必曰非我属也,靳之而弗予矣。不知兴化能处给如泉乎?吾知其不能也。害五也。

  岁苦倭暴,棘而请救于泉,则曰非我辖地也。惠孤城,力难独完;贼狡,窥见此隙,且愈生心。害六也。

  是谓割县之害。

  而割图以立县,尤有八不可焉。

  今民之困甚矣,省冗官、去闲务、抚养生息,与民相安,尤惧民之不聊生也。今一创县,设官分职,民重增此一县之费,固非期所以息民矣。然其费犹在后,尚未论也。较其近,则城池之筑、衙宇廨舍之立,谓将以给之官,则官之帑藏既竭矣。将欲责办于民,吾巩非今之民所能堪也。时诎举赢,不可一也。

  割三县合成一县,莆割里二十五、仙游割里二、惠割里十五,如是枫亭,为四十里之县,亦庶几矣。惠安仅二十里,则视枫亭仅得其半。况复倭后,邑里萧条,丁粮消耗,迩而奉例省并,则彼二十里者,止可十里。古人裒多以益寡,今欲损寡以就多。图里不均。不可二也。

  惠地西北倚山,东南滨海,斥卤不生五谷,民业渔盐,末作以就口食。今若割十五里以去,则近枫亭而便于割者,皆其西北之腴。而此之仅存者,特其弃余之海地尔,肥瘠不均。不可三也。

  惠米额,官民通万八千,官米不差者六千,实差民米仅万二千有奇。今割有半,则存者可得六千而已。一县之中,岁有官吏之禄、有师生之粮、有院司之按临,此其势之必不可免者也。且又当南面之孔道,宾客过从,上下迎送,供亿造繁,率取办于六千粮之中。岁费不支,不可四也。

  盐米旧亦无差,六千之中,半系盐籍。欲仍其旧不差,则民米不满四千,无有能自为役之理。欲告盐而均之,则在盐者,复以祖制致办。民盐分争。不可五也。

  惠财赋出自西北,人物出自东南,今以地属枫亭,出财之地去矣。士夫、举监、生员通计,进士十三人,举人九人,生员四百有奇。今较割去之都,进士生员仅十之一,举人无一有焉,悉在见存图里之中。岁当优免之数,及凡宾兴迎送,与夫士夫问遗之礼,又不知其几也。独以此数里者当之,使将如旧以行,则力苦于不给,惫愈甚也,欲与时而俱革,是居中国而去人伦,无君子也,将何以为理乎?典礼不称。不可六也。

  邑小,城无千家之聚,贼至乘城,城内丁壮籍不满千,所恃惟民兵尔,里割兵与之俱割矣。全惠之兵计六百,割半以去,则此三百兵者将何为乎?且守仓库者,兵也;卫官廨者,兵也;县官跟随与凡勾摄追呼,亦兵也。公私杂役,皆此半留之兵任之。兵不实城。亦不可七也。

  峰尾北通吉了,一帆之便,惠倚以为门户;辋川去县不十里,平时峰火相属,堠望时至,譬之人其咽喉也。故本道方图筑城一,弃而之他,兵旅动静,不相关白,贼由海道疾也,奄忽登岸,荡无关隘之障,而惠且愈单外。弃地失险,不可八也。

  是谓割里之不可。

  然此害与不可,特自惠而言尔,使真有益于兴化而害惠安,割犹可也。某等之愚复谓于兴化无益,则今之建议者,何苦虚取祖制而纷更之也。盖御史之议,岂不谓莆残毁,将割惠安以自广乎。不知惠地硗确,民贫不任一县之赋,其属于泉,特以职事相统摄尔,非能有实益于泉也。泉州治开于晋江,旧时一府之费,晋江以大县独供焉。不足则均之于南安、同安等县。而惠独以其瘠而贫也,诸百征输,不与他诸县齿。以隶于泉,概之曰七县,则亦徒具一县之名籍而止尔。在泉无益于泉,则改而之兴化,岂能有益于兴化哉?

  至兴化府之议,谓于枫亭立县,以遏南贼,以广声援。不知贼风汛浮海而至,则东沙、鹅头、青山诸处,迫近兴化,皆贼登岸之所。若由南陆行,则彼以数万之众,长驱直驰,径由枫亭城下而去,恐非枫亭所能御也。且兴化一城尔,有县、有府、有卫,又有监司之长临之其上,上下相协,以保一郡。纵使不能杀贼,而于以自守有余矣。不此急图,曰必设县而后可。夫县新设,则凡兵粮器械所资,以为备者,蔑乎不足恃也,棘则复请于兴化尔,为兴化者不反以多县为累乎?夫在惠安者既如彼,而其在兴化者复无益又如此。

  故愚等愚直,谓今封疆已定,分守素明,二议皆可,且无以为过。不自度愿乞行下兴化,士大夫毋私其乡,有司毋私其郡,大小臣工务期奉法遵职,轻徭薄赋,以保境息民为务。惠不必割而民自苏,县不必立而守自固。不然,则自宋元之季,疆敌外侵,大资内溃,其间变故亦屡矣。视今何啻十倍。而其时之官吏及乡士夫间,亦岂无通古今练国体之人,曾不闻有出一喙,建一议。若今割县割都之纷然者,岂真昔愚而今智耶,其故可知矣。

  某等参人情、酌事势,区区之见若然。又以其关一邑之大计也,故不敢避狂瞽之嫌,具陈如左。伏惟省览,俯赐施行,地方幸甚,疲民幸甚。”

  人口

  洪武十四年(1381年):据史料推算,泉州府七县人口总数为351000左右。

  成书于弘治二年(1489年)的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0·食货·户口·泉州府》载:“国朝,户四万一千八百二十四。口一十八万八百一十三。(其中)晋江县户一万八千七十九,口六万七千四百有七;南安县户六千三百九十五,口二万二千三百四十三;同安县户六千七百一十一,口三万八千九百二十六;德化县户一千一百七十三,口四千九百七十一;永春县户一千九百有八,口五千八百六十六;安溪县户二千三百八十,口八千六百七十五;惠安县户四千五百有六,口三万二千六百二十五。”

  嘉靖元年(1522年),泉州“郡总户数为四万二千三百三十七,丁口二十一万二千九百零三。”其中惠安县全县在籍军民盐匠等共4549户,38821口。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于实行“禁海”,泉州经济日渐衰落,加之倭患、瘟疫,“户四万八千二百四十三,丁口十六万九千九百三十五。”人口为历史上低谷。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据万历《泉州府志》载,泉州人口外流台湾、南洋者甚多,泉州府七县仅有“户四万八千七百零四,口十九万三百四十九。”其中晋江县户21368户,丁56159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惠安县在籍军民盐匠共4324户,30795口。

  福建(泉州)市舶司

  洪武三年(1370年) ,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冲绳)的贸易。

  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

  永乐元年(1403年),复设福建(泉州)市舶司。

  永乐三年(1405年),在泉州城南设接待外宾的来远驿。

  景泰三年(1452年),邢部禁止福建(泉州)通琉球。

  景泰年间(1450—1456年),漳州月港民间对外走私贸易兴起。在此后的100多年间,以月港、锦江(石码)为中心的商业港埠逐渐取代泉州港。

  成化八年(1472年),福建市舶司由泉州迁置福州。近400年的泉州市舶史到此结束。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明》)

  顺治元年(1644年),建立统一的清帝国,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等盟旗。省下分道、府、县三级。与府并行的有直隶厅、州;与县并行的有厅、州。至清末,福建省共有9府2州,58县2厅。

  清初泉州府仍沿旧制

  清初沿旧制

  顺治元年(1644年),泉州府仍沿旧制,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明初曰泉州府,领县七,今因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建置沿革》:“本朝因之,属福建省……旧领县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国朝因之。晋江附郡城为七邑首县。”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国朝因明之旧,以县去府远而丁粮少,列为末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

  疆域与里至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

  泉州府东至海百二十里,南至海百有三里,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七十里,西至汀州府五百五十里,西北至延平府五百五十里,东北至兴化府百六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三千二百五十五里,至京师七千二百五十五里。

  府倚山为险,滨海称雄,北奠吴会之藩篱,西连岭粤之唇齿。一有不虞,不惟八闽数州同忧共患而已。盖水陆异用,战守殊趣,一隅之地,而千里之形在焉。论泉南者,第谓其土膏民沃,华实所资,抑末矣。

  职官

  府、县职官的品秩,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清》载:“《大清会典》:康熙间(1662—1722年)定各府知府为正四品,同知为正五品,通判为正六品,知县为正七品,府经历、县丞为正八品。其余各职员多省焉。”

  泉州府职官的配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清》载:

  “国朝:

   泉州府知府一员;

  同知二员[原设一员,乾隆六年(1741年)增西仓同知一员,今裁];

  蚶江分府一员[乾隆四十六年(1787年)设];

  通判一员;

  推官一员[康熙六年(1667年)裁];

  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一员[国初二员,康熙四年(1665年)裁。二十一年(1682年)复设一员];

  经历司经历一员;

  照磨所照磨一员[雍正八年(1730年)裁];

  司狱司司狱一员;

  税契大使一员(今裁);

  广平、永宁二仓大使各一员(今裁);

  晋安驿驿丞一员(今裁);

  僧纲司都纲一员;

  道纪司都纪一员;

  阴阳正术一员;

  医学正科一员。”

  县职官配置,如德化县,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1·秩官志·文职》载:“国朝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1665年)裁,十七年(1678年)复],训导一员[生员廪膳二十名,增广二十名,附学无定员],阴阳学、医学(按:后应有“备一员”字样)。”

  变动

  雍正九年(1731年),南安县在十七都罗溪乡(今罗东镇)分设县丞署。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设置石狮分县,以晋江县县丞孙象治移驻石狮,带管安海。至三十五年(1770年),石狮县丞移驻安海。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门通判移马巷。当时,金门的都增至六个(同安十五至二十都),并辖有大嶝、小嶝、刘浦、仓湖、后浦、烈屿六个保。

  咸丰元年(1851年)七月,福建全省实行保甲制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

  厦门的郑氏政权

  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为基地,抗清复台,行政中心设在厦门,军事大本营设在金门。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在厦门置思明州。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2.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厦门、金门一代由郑经占据。

  康熙三年(南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清兵攻占金、厦,实行迁界,金门成废墟。

  康熙十三年至十八年(1674—1679年),金门复为郑经所踞,此时郑氏政权中心在台湾,金门成为双方拉锯作战的突出部。

  康熙十九年(1680年),思明州废。清兵入金门岛,金门仍沿袭旧制,隶属同安。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郑经》)

  雍正十二年析置永春直隶州

  划永春县、德化县、大田县置永春州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为永春直隶州,属福建布政使司,州治在永春,并划泉州府德化县、延平府大田两县属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建置沿革》:

  “禹贡扬州南境。周为七闽地,后属越秦,为闽中郡地。汉为冶县地,晋以后为晋安县地,陈、隋为南安县地。五代闽分置永春县,属泉州(按:宋史志作闽曰‘桃源’,《府志》作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闽·王延钧升‘桃林场’为‘桃源’,晋·天福三年(938年)始改曰‘永春’,皆与《寰宇记》不同。)

  宋、元、明不改,本朝因之。

  雍正十二年升为永春州,直隶福建省,领县二(德化县、大田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至雍正十二年,永春别升为州,而割德化属焉,晋江犹弁冕四邑,地大物稠,盖东南泽国之保障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雍正十二年,总督郝玉麟奏升永春为直隶州,割德化及延平府之大田县隶焉。(大田县,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割德化黄认团及尤溪、永安、漳平三县地置。)”

  永春州和本州及二属邑疆域

  【永春州】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36·永春州》:

  “永春州(指全州,含永春、德化、大田),在福建省治西南四百一十里,东西距三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五里。

  东至兴化府仙游县界八十里,西至龙岩州漳平县界三百里,南至泉州府南安县界四十五里,北至福州府永福县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南安县界三十里,西南至泉州府安溪县界三十里,东北至永福县界一百九十五里,西北至延平府永安县界四百一十里。”

  【本州】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36·永春州》:

  “本州(指永春)境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九十里。

   东至南安县界三十里,西至漳平县界四十五里,南至南安县界四十五里,北至德化县界四十五里,东南至南安县界三十里,西南至安溪县界三十里,东北至仙游县界六十里,西北至漳平县界一百五十里。

  自州治至京师七千一百四十五里。”

  【德化县】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36·永春州·建置沿革·德化县》:

  “德化县,在州北少西三十里。东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

  东至兴化府仙游县界八十里,西至大田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二十里,北至福州府永福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本州界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七十里,东北至永福县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延平府尤溪县界七十里。

  汉冶县地,晋为延平、晋安二县地,宋、齐以后为沙村、晋安二县地,唐为尤溪县地。五代闽置德化县,属福州,后改属泉州。宋、元、明不改。本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永春州。”

  大田县】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36·永春州·建置沿革·大田县》:

  “大田县,在州西北二百六十五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

   东至延平府尤溪县界七十里,西至龙岩州宁洋县界一百里,南至德化县界六十里,北至延平府永安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德化县治二百里,西南至龙岩州漳平县治二百二十里,东北至延平府沙县治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永安县治一百七十里。

  汉冶县地,晋、宋以后为沙村县地,唐以后为尤溪县地,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始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四县地置大田县,属延平府。本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永春州。”

  雍正十二年泉州府及五属邑疆域

  雍正十二年(1734),由于升永春县为永春直隶州,并划出德化县属之,时泉州府仅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5县。

  泉州府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建置沿革》:(泉州府)领县五。(旧领县七,雍正十二年升永春县为州,直隶布政使司,以徳化县属之)”

  据·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所载,时泉州府疆域为:

  泉州府在福建省治西南四百二十里

  东西距二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三十三里东至海一百三十里西至漳州府长泰县界一百五十里南至海一百三里北至兴化府仙游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海八十三里西南至漳州府龙溪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仙逰县界九十里西北至永春州界一百五里

  自府冶至京师七千二百五十五里。”

  晋江县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建置沿革·晋江县

  “晋江县,附郭。东西距二十八里,南北距二百三十三里。

  东至惠安县界二十里,西至南安县界八里,南至海一百三里,北至兴化府仙逰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海八十三里,西南至南安县界三十里,东北至海八十三里,西北至南安县界二十里。

  汉冶县地,晋以后为晋安县地,陈、隋因之,南安县地唐·久视元年(700年)始分置武荣州于此,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开元六年(718年)始析南安县置晋江县,为州治。五代、宋、元因之。明为泉州府治,本朝因之。”

  南安县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建置沿革·南安县

  “南安县,在府西少北十五里。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

  东至晋江县界八里,西至安溪县界六十七里,南至同安县界八十里,北至永春州界九十里,东南至晋江县界二十五里,西南至同安县界一百一十里,东北至兴化府仙逰县治一百七十里,西北至永春州界九十里。

  汉冶县地。三国分置东安县,晋武帝改曰晋安,属晋安郡。宋、齐以后因之。陈置南安郡,隋废郡改县,曰南安县,属建安郡。唐·武徳五年(622年)于县置丰州,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圣历二年(699年)又于县置武荣州,三年(700年)又废。久视元年(700年)于县东北界置武荣州,寻改泉州,以南安属焉。宋、元因之,明属泉州府,本朝因之。”

  惠安县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建置沿革·惠安县

  惠安县在府东北五十里

  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九十五里东至海四十五里西至晋江县界三十里南至海四十五里北至兴化府仙逰县界五十里东南至海五十里西南至晋江县界三十里东北至仙逰县界四十五里西北至仙逰县界四十五里

  汉冶县地,晋以后为晋安县地,陈、隋为南安县北,唐为晋江县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始析置惠安县,属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本朝因之。”

  安溪县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建置沿革·安溪县

  “安溪县,在府西一百五里,东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八十五里。

  东至南安界二十五里,西至同安县界六十里,南至南安县界二十五里,北至永春州界六十里,东南至南安县界四十里,西南至同安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永春州界九十里,西北至龙岩州漳平县界一百七十里

   汉冶县地,晋以后为晋安县地,陈、隋因之。五代·南唐分置清溪县,属泉州。

  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曰安溪。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本朝因之。”

  同安县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建置沿革·安县

  “同安县,在府西南一百三十里,东西距一百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

  东至南安县界四十里,西至漳州府龙溪县界七十五里,南至海八十里,北至安溪县界五十五里,东南至南安县界四十五里,西南至龙溪县界七十五里,东北至南安县界四十里,西北至漳州府长泰县界五十里。

  汉冶县地,晋以后为晋安县地,陈、隋及唐为南安县地。五代闽始分置同安县,属泉州。宋、元因之,明属泉州府,本朝因之。”

  兵备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台厦厅。

  雍正五年(1727年):管辖兴化、泉州两府海防、兵备权力的兴泉道自泉州移驻厦门。

  雍正五年(1727年),改澎湖巡检司为澎湖厅。

  乾隆四年(1739年),在厦门现中山公园南部魁星石下建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道署。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帝国主义霸占驻厦门的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道署,任意拆毁原有建筑物,改建成高出厦门城的洋楼,而且随意侵蚀附近的民居和冢墓,肆意破坏道署后山的园林。著名爱国诗人林树梅义愤填膺地写下《观筑夷楼》七律一首:“危楼三叠势凌空,版筑劳劳夕照中。地接鲸波帆影乱,栏齐雉堞笑声通。民居官舍嗟同毁,旧鬼新魂怨不穷。俯瞰孤城如斗大,玻璃窗牖自玲珑。”道署被占后,官吏们被迫迁移到“闽海关监督署”办公。

  雍正十二年(1734),驻厦门的福建分巡兴泉海防兵备道改称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管辖兴化府、泉州府和永春直隶州的海防、兵备。

  同治二年(1863年)夏历四月,英方归还强占18年之久的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旧署。同年曾宪德到厦门任巡道,重建道署。

  海关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任厦门水师提督时奏请设署“闽海关”(福建海关),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等事务。泉州府属设立海关口馆10所,即:南门外口馆、法石口馆、安海口馆、东石口馆、马头山口馆、厦门口馆、厦门港口馆、刘五店口馆、鼓浪屿口馆、排楼门口馆,隶属闽海关管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立闽海关监督署(俗称“户部衙门”)。

  雍正七年(1729年)在晋江县安海设立户部税馆,名鸿江澳。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式开辟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设海防通判于蚶江,“挂验巡防,督催台运暨近辖词讼”,欲渡台者由通判给照,禁止偷渡。

  人口

  清代的人口数据,由于没有进行过普查,加上行政区域变动、隐报、瞒报等因素,史载并不详实,只能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推算估计,仅作参考。

  清初泉州府

  清·顺治元年(1644年)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泉州府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清·顺治元年(1644年):《泉州府志》描述:“方今兵燹之余,濒海之百姓,破家殒命者,已十去其五。”时泉州府7县约有人口185600人(不包括隐口)。

  顺治十四年(1657年),惠安县4274户,10790口。

  康熙五十年(1711年),泉州人口约33万人。其中惠安县人口14226人。

  雍正二年(1724年),泉州7县旧额111518丁口,新编66521丁口,合计丁口178039人。

  清·雍正后的泉州府和永春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为永春直隶州,属福建布政使司,州治在永春,并划泉州府德化县、延平府大田县2县属之。

  时泉州府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5县,永春州领永春、德化、大田3县。

  乾隆廿六年(1761年),泉州府所辖5县总计人口约495600人,其中男丁约16万;人口为清初的2.7倍。

  据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户口》载:“原额军民人丁共十二万七千七百七十九,滋生人丁一万一千九百十四。”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户口》:“原额军民人丁二万八千四丁,又滋生人丁六千一百十四,又新増屯丁二千四十三。”(按:时永春州含大田县)

  嘉庆八年(1803年),惠安县有31254户,248754口。

  道光九年(1829年),原泉州府7县人口增至2521639人,为历史上第2次高峰;是年安溪总人口为254765人。永春州(含大田县)人口118980户,506258人;其中永春73764户,297341人。

  道光十一年(1831年),按各乡造册申报,惠安县有17015户,496025口。

  田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田赋》:“田地一万六千五百一顷七十六亩,屯田地一千六百二十八顷六十七亩五分,额征银共一十三万七千九百三十六两四钱六分零,米共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一石六斗七升零。”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田赋》:“田地三千七百十三顷七十二亩三分六厘零,屯田地一千八十五顷九十四亩一厘零,额征银四万四百四十六两二分七厘零,米三千一百五石七斗六升六合零。”(含大田县)

民国

  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

  八月十九日(公历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泉州随即光复,清统治结束。

  泉州光复后,革命党人叶青眼带领学生和敢死队进入南安、安溪、永春,宣传革命,安抚军民。福建军政府派福建省参事兼闽南安抚使宋渊源南下安抚,相与配合,安溪、南安、永春先后易帜光复。安溪县设正堂,原知县李祖衡改任第一任知事。

  九月二十一日(公历11月11日)惠安宣告光复,县知事曹士元潜逃泉州;12月,曹士元等率领200多名士兵返回惠安,改冠易服,当起民国的县知事。

  民国元年(1912年):

  成立中华民国,改为民国纪年。北京国民政府取消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福建全省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道,原泉州府、永春直隶州所辖各县隶属南路道(址设厦门)。

  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

  民国二年(1913年):

  3月,废永春直隶州,改置永春县,隶属厦门道,县署设永春城关。

  安溪县正堂改设为县公署。

  民国三年(1914年):

  6月2日,国民政府废除清制,制定公布各省所属道区表。

  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泉州府、永春直隶州、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

  思明府改名厦门道,安溪归属厦门道;厦门成立思明县,道尹驻思明县;金门隶属思明县,派分治员驻金门。

  民国四年(1915年):

  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归厦门道管辖。

  民国十四年(1925年):

  各县知事改为县长。

  民国十六年(1927年):

  废道。福建省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各县公署改为县政府。

  民国十八年(1929年):

  安溪县公署改设为县政府。

  民国廿一年(1932):

  10月,安溪县初行保甲制。

  民国廿二年(1933年):

  11月,十九路军于福州发动“福建事变”

  11月21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12月6日,将福建划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省和福州、厦门两特别市。泉州属“兴泉(泉海)省”

  民国廿三年(1934年):

  1月3日,兴泉省政府成立。同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所设4省取消。

  7月,福建省政府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训令,按所谓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之规定,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设立专署,将福建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泉州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五县。

  民国廿四年(1935年):

  10月,福建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和厦门市,泉州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晋江县,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惠安、仙游、莆田10县。行政督察区最高长官为专员,故习称“专区”;专员还兼任驻地县县长(抗战后改为专员专职,不再兼任)。

  民国廿六年(1937年):

  1月1日《泉州日报》载,晋江县人口约67万,比清·道光年间减少12万人;当时晋江县政府所在地的泉州城区人口约有20万人。

  民国廿七年(1938年):

  4月,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泉州城移至永春。

  民国卅一年(1942年):

  民国卅一年(1942年),专员公署与保安司令部合署办公,专员兼保安司令。

  不久后各行政专区又分设区署及区保安司令部。

  民国卅二年(1943年):

  9月,各专署辖区又加调整,析德化县归第六区,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

  沿革

  1949年8月至11月:除金门县外各县相继解放。

  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全省划为八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9月9日成立,驻地泉州(现市区庄府巷24号),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

  1949年12月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令,析德化县(原属永安专署)归泉州区辖,1950年10月正式接管。

  1950年:3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命令更改本省各专署名称,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4月1日起正式实行。俗称泉州专区,10月称晋江区专员公署

  1951年1月1日:奉准县、市分设,划泉州城区及近郊成立泉州市(县级市),即日泉州市(县级市)人民政府成立,6日启印办公。晋江县治由泉州城内迁至青阳镇今址。

  1951年2月:省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八个地区设立专员公署,为省人委会的派出机构。3月17日奉省人委命令,“晋江区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晋江区专员公署”,4月1日启印。时晋江专署辖10个县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同安、泉州市。

  1955年,晋江专署改为晋江专区。

  1956年5月9日:省委、省人委决定撤消闽侯、建阳、永安三县区,析闽侯专区的福清、平潭、永泰和永安专区的大田共四县归泉州区辖。泉州时领十四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同安、福清、平潭、永泰、大田、泉州市),为历史上辖区范围最广的时期。

  1958年7月24日:划出同安县归厦门市。

  1959年8月15日:省政府决定恢复闽侯专区建制,福清、平潭、永泰三县仍划归闽侯专区。泉州时领十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大田、泉州市)

  1963年:设三明专署。5月27日省政府通知,划出大田县归三明专署辖。

  1967年:由于文革局势混乱,6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晋江专区(泉州)实行军事管制。6月30日,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968年:9月23日,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0月18日,原地委、专署和各直属机构印鉴停止使用。

  1970年6月18日:省革委会决定调整行政区划,划出莆田、仙游县归莆田地区,同时同安县划入晋江地区。

  1971年6月17日:晋江专区改称晋江地区。

  1973年7月23日:同安县复归厦门市。泉州时领七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德化、永春、金门、泉州市)。

  1978年3月29日:省委通知,根据《宪法》规定,省下按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派出机构。晋江地区革委会改称福建省晋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5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消晋江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泉州市升为省辖地级市,市府设在原公署所在地(市区庄府巷24号)。原县级泉州市改为鲤城区(县级)。1986年1月1日正式实行,泉州时领七县一区(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鲤城区)。

  1987年:析晋江县4乡镇置省辖县级石狮市(县级);1988年9月30日,中共石狮市委、石狮市人民政府举行挂牌仪式。

  1992年:晋江县改为设晋江市(县级)。

  1993年:南安县改为设南安市(县级)。

  1997年:鲤城区析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三个县级区。

  2000年:惠安县析置泉港区(县级)。泉州时领三市五县四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

  人口

  解放初, 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同安10县总人口约230多万人。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泉州总人口达481万多人,其中男性占总人口数的50.32%,女性占49.68%。

  1990年第 四 次全国人口普,全市总人口达582万多。

  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 三市五县四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总人口约728万 。

  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泉州常住人口约812万。从人口分布地区看,相比10年前,除惠安、永春、安溪、泉港、德化常住人口有所减少,其他县(市、区)人口均有所增长,特别是环湾地区。晋江是泉州市人口最多的地区,达198.6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近四分之一。此外,常住人口中具有市外户籍的迁入人口为200多万,可知“新泉州人”已占全市总人口近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