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陶瓷(下卷:明、清)

  
  德化瓷都地位的确立。
  磁灶制陶技术的改进。
  德化阶级窑的诞生。
  德化白瓷技术趋于成熟

    ——德化白瓷。
    ——“象牙白”。
    ——遗存。

  青花瓷
    ——概说。
    ——安溪青花瓷。
    ——永春青花瓷。
    ——德化青花瓷。

  装饰艺术与瓷雕。
  瓷器外销

    ——外销。
    ——造型和文饰革新。
    ——馆藏。

  技术外传。
  发展。
  德化明代月记窑。
  安溪尤俊明代蛋式窑址。
  安溪明、清古窑址
    ——魁斗扫帚仑窑和龙门溪坂窑。
    ——尚卿尤俊蛋式窑址 。
    ——龙涓福昌古窑址。
    ——魁斗草北窑、尾溪深仔窑,尚卿翰苑上山窑。
    ——尚卿科洋琵琶仑窑。

  南安明代窑址。

  
附一:窑神崇拜
    ——各地的窑神崇拜。
    ——德化窑神林炳(“窑坊公”林炳。 窑坊公信俗。 )
    ——磁灶窑神罗明。

  附二:德化县古窑址一览
  附三:德化瓷烧制技艺

    ——烧制技艺。
    ——瓷雕技艺
(历史沿革。工艺特征。工艺流程。)

  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实行海禁、迁界,泉州港处于衰落时期,但由于手工业和商业资本有了萌芽,私商仍然活跃于海上,加上泉州经历唐、宋、元海外交通的繁荣,陶瓷盛名久为外人仰慕,行销势头不可抑止,因此泉州的制瓷技术仍有新的提高,产品仍然大量输出,促进泉州陶瓷业向新的高度发展。

德化瓷都地位的确立

  明、清时期,泉州陶瓷生产有新的发展。

  现泉州地区已发现的明、清窑址达326处,是已发现的宋、元窑址的两倍半。从分布的情况来看,大多集中在德化、安溪这些山区县。德化有195处(其中清代窑址177处),安溪有105处。而沿海晋江、南安等县发现的明、清窑址不多,晋江7处,南安仅3处。

  山区县瓷窑的发展和沿海县的衰退,原因可能出在燃料问题上。明、清时期常见的阶级窑,在烧成过程中要耗用大量的木柴。据新编《德化县志·第八篇·陶瓷》(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称,一座仅四间窑室的窑炉,烧68小时,用去松柴14—15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生活用柴量很大,再加上雨水较山区少,树木生长慢,过量砍伐造成燃料短缺,长途运输又要花去大量运费。其次,德化、安溪的瓷土质量明显高于沿海地区。因此,明、清时期德化、安溪的陶瓷生产的规模比沿海地区大得多。

  宋、元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德化,到明末清初时确立了瓷都的地位。从分布区域来看,已从原来集中于城关一带扩大到全县各处,北部的上涌、割坑都发现窑址。据说在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从事制瓷业的人数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新编《德化县志·第七篇· 工业》,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明、清时期德化陶瓷业以白瓷(建白瓷)和青花瓷最为著名。

磁灶制陶技术的改进

  明初(1368—1398年),晋江人吴复在江苏溧阳当县令,告老还乡时,请来宜兴陶师罗明,到晋江磁灶传授制陶技术,并和磁灶原有的技艺揉合起来,研制坩、钵、缸、瓮等大件陶制品,获得成功,以后一直成为磁灶陶器特有的优良产品。(参见下文《窑神崇拜·磁灶窑神罗明》)

德化阶级窑的诞生

  明初,德化窑炉砌建技术有新的创造,在全国首先出现装烧容量大、节省燃料、易于控制烧成火焰的半倒式的阶级窑,泗滨、后所、乐陶、宝美等地就用此窑烧制陶瓷。

  明中叶,德化阶级窑技术传到日本等国家。日本人铃木已代著的《窑炉》一书指出:“阶级窑在德化最早发现,同时也最著名。日本的窑是深受德化的影响而设计,所以日本人把福建德化窑估计为串窑的始祖。”

  明末至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蛋式窑在德化诞生;因其外形如蛋壳,故称蛋式窑。蛋式窑又称阶级窑、德化窑。阶级窑窑体高大,一般由4—5 级组成,每级之间有隔墙,下 置通火孔,窑室顶部作圆拱形。每室均开窑门。燃料全用松柴。一座四间的蛋式窑,每次可装430担瓷器,用8个熟练工人装七天,烧68小时,耗松柴约2.85万斤(14.25吨)。

  阶级窑(蛋式窑)特别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高的白瓷。在烧制过程中,大量使用匣缶本(“缶本”合一字),一缶本(“缶本”合一字)一器更能保证烧制质量。采用这种方法,是与明、清时期德化制瓷业大量生产艺术陶瓷的需要相适应的。

德化白瓷技术趋于成熟

  德化白瓷

  阶级窑的出现,使德化创于宋、元的建白瓷技术趋于成熟。明·万历《泉州府志》提到:“磁器出晋江磁灶地方,又有色白次于饶磁……又有白瓷,出德化程寺后山中,洁白可爱。”

  德化白瓷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的法国人誉称其为“中国白”(BLANG DE CHINE),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享有“国际瓷坛明珠”殊誉。直到现在,荷兰等欧洲国家还是这样称呼。

  明代德化窑的白釉瓷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自胎及釉在工艺技术方面都极力追求玉器质的温润凝重。产品釉质细腻,光泽如绢,瓷色白中闪黄,凝脂似玉,胎白质坚,宛如象牙。胎釉结合紧密,浑为一体,肉眼可见一种莹润的感觉。由于原材料配方不同,或在烧成过程中窑内位置不同所处的气氛差异而产生的窑变现象,造成产品的质地和釉面色泽效果也不同,可得纯白如乳、白中闪红等多种瓷色。釉色一种白中微泛粉红,俗称“孩儿红”,言其如婴孩肌肤;另一种白中略见素黄,俗称“猪油白”。又以其瓷质釉色色度深浅变化,分为“珍珠白”、“象牙白”(又称“乳油白”)、“鹅绒白”、“鸭绒白”、“葱根白、”、“虾须白”等名贵瓷种。与其他地方生产的瓷器相比,德化窑的产品因其釉质纯净更使人有冰清玉洁的感觉。

  至明代晚期,德化窑白瓷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当时泉州人陈懋仁《泉南杂志》曰:“德化县白瓷,即市中博山佛像之类是也……初似贵,今流播甚多,不甚重矣。”德化陶瓷制作工艺从造型到釉色也都登上了新境界,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具瓷器。”

  明代德化窑白瓷的主要特征有:

  一是胎骨:胎骨洁白,坚实致密,俗称“糯米胎”,带有晶莹的光泽,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结合紧密,浑然一体,温润雅致。叩之声音清悦悠扬,扰如敲击金属,铿然作响。

  二是釉水:明代德化白瓷的釉灰量较少,是典型的钾钙质釉,釉水相对比较温润、亮泽,呈色温润如玉,剔透光滑,釉层薄,经过烧制后生成的玻璃成分相当高,极有利于透过这层薄釉面,显现出胎体的白度。因此,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虽年代久远,但由于其釉质莹厚细腻、如脂似玉,看起来仍如刚出炉般透亮。坯釉结合紧密,半透明度高,在灯光背景下,更见雅致。

  三是工艺造型:明代德化白瓷器型大多简洁、大方,纹饰简练豪放.制作十分精细,雕塑工艺独一无二,与清代德化瓷的繁复、纹饰纤细繁琐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是艺术风格:明代白瓷,特别是瓷雕艺术水平较高,人物栩栩知生,雕刻线条流畅,形象传神,衣纹简练,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独特的纯净莹润的釉质和典雅可爱的形体,在我国瓷塑艺苑中独树一帜,是现代雕塑所难以比拟的。

  清朝中叶,德化白瓷烧制技术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第一瓷厂研制出了一种白中微闪黄的瓷种,与明代的“象牙白”瓷相近似,定名为 “建白瓷”,有的人为了省事则笼统地把德化窑白瓷称之为“建白瓷”

  “象牙白”

  “象牙白”是德化白瓷的代表。

  “象牙白”又称“乳油白”瓷,是明代德化窑制瓷匠师选用本地优质瓷土材料,按一定配比,在氧化焰气氛下烧制而成的一个珍贵瓷种。从窑址出土的标本上看,“象牙白”瓷质地坚韧莹润,细腻匀洁,素静淡雅,稳重大方,在白色中微闪黄色,犹如凝脂,深带象牙白质地的温润感。

  明代“象牙白”瓷产品主要以适应市场需要的造型为主,以高层为导向,除了部分订制外销的产品外,大部分造型都是民间百姓常用的日常用器具,如碗、盘、盆、杯、碟、壶、炉、盒、洗、盏以及文人墨客和宗教方面的用品和陈设品等。

  明代是德化陶瓷史上瓷塑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当时作品很多,如观音达摩弥勒如来文殊布袋和尚文昌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寿星、关公、童俑以及各种瓷塑人物造像。同时,也造就了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等一批瓷塑艺术大师,尤以何朝宗为代表的“象牙白”瓷塑雕像最具特色,而被誉为“东方艺术”、“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匹美。”

  “象牙白”瓷的的主要特征有:

  1、器物造型厚实丰满,装饰部分讲究自然大方,手拉坯或捏塑接口处过渡流畅。胎体细腻,胎质坚硬,这种德化独有的中低温材料配方的瓷质,是闽南周边窑场乃至于景德镇窑的白瓷所不能比拟的。

  2、釉层均匀,釉面莹润,玻璃相好,釉色白中微闪黄色,似象牙色,犹如凝脂。

  3、叠烧器物内壁有支钉痕迹,其它器物足底有谷壳匣钵砂的痕迹。

  4、瓷雕作品深带艺术匠师的个性风格,一般在背部或某个适当位置都盖有作者的图章,得意之作有时还加上其它款式的图章,如年号款、地名款等,作品内壁主体可见印装合缝的痕迹。

  遗存

  民国元年(1912年),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大量11~15世纪的德化窑瓷器。

  1997年在法国打捞出来的一艘明代中国商船,从沉船中挖掘整理出1000多件明代德化象牙白瓷器,有茶壶、碗碟以及观音弥勒佛等,现存巴黎博物馆开设专馆展示。

  英国伯利大厅是威廉·塞西尔建造的。伯利15201598)为女皇伊丽莎白一世的财务大臣。他的后代于1605年被封为伊捷特伯爵。第五代伯爵(16481700)是工艺品收藏家,收藏物品中有明末清初制作的中国和日本瓷器。

  这些瓷器有一些现在仍在伯利大厅展出,其中属于德化窑制作的有明代后期乳白釉福德正神土地公)瓷塑、清初葫芦形印花纹水罐、冰裂纹半透明釉缕空碗、乳白釉八角形刻字杯、灰白釉童子拜观音瓷塑、灰白釉和乳白釉鹰立岩石瓷塑、灰白釉冰裂纹雄鸡瓷塑、康熙初年乳白釉缕空花纹碗、康熙年间乳白釉堆贴蟠龙纹花插、乳白釉弥勒佛瓷塑、乳白釉仿青铜器爵形杯、灰白釉堆贴梅花杯、狮戏球瓷塑、渡海观音瓷塑、双人骑狮瓷塑、乳白釉童子观音瓷塑和彩塑鸟立树干等作品共29

  这些作品有的在国内也是极为罕见,对研究明末清初德化瓷的釉色品种、制作工艺和德化瓷外销欧洲的情况,提供了新的资料。

青花瓷

  概说

  青花瓷是以氧化钴矿物制作颜料,绘在瓷胎上,淋釉后入窑烘烧而成,因其花色青蓝,因此称之青布瓷,也叫釉下彩。

  明、清时期,随着青花釉下彩绘技术的传入,泉州安溪、永春、德化等县民窑作为外销青花瓷的重要产地异军突起,产品以品质优良、装饰简朴大方、图案生活气息浓郁、造型经济实用,在明、清时期“海禁”解除的年月里,大量销往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的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的水下沉船考古发掘出水了大批的泉州窑青花瓷,证实了泉州青花瓷曾大量外销的史实,其中,南中国海的“泰兴号”沉船(Nigel Pickford & Michael Hatcher: The Legacy of the Tek Sing ,2000.),出水了几十万件的泉州青花瓷。

  泉州青花瓷的技术传播有一种走势,即从安溪到永春再到德化。安溪陶瓷生产基础较弱,发展较慢,工艺技术水平较低;永春、德化陶瓷生产基础较好,发展较快,且形成的工艺特色较明显。

  泉州青花瓷的氧化钴色料,从光绪复刻的乾隆《泉州府马巷厅志》记载:“碗青,金门古湖琼林掘井口取之,江西景德镇及德化、宁德各窑所需。”(转引自叶文程林忠干《福建陶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说明明、清时期,至少是乾隆时期,金门青已在泉州各地窑场使用。从泉州考古采集的青花瓷标本比较,泉州青花瓷的氧化钴色料,有发色差的土钴、金门青、江淅料、云南珠明料及进口的苏麻黎青等。

  漳州与泉州接壤,漳州窑青花瓷生产工艺的传入和烧制比泉州早(吴其生、李和安《中国古陶瓷标本大系——华安窑》,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年),从青花瓷的成型工艺、釉下青花彩绘工艺、青花装饰图案风格看,漳州青花瓷对泉州青花瓷的生产工艺影响最大,应有技术传承关系。

  安溪青花瓷

  至今发现的明、清时期安溪县生产青花的窑址126处,主要分布在参内、城厢、魁斗、蓬莱、尚卿、金谷、长坑、蓝田、龙门、大坪、龙涓等11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

  从考古调查采集的标本看(福建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文物考古普查资料——安溪部分》,1977年油印本),明代早期是安溪青花瓷的创烧时期,安溪魁斗镇的草北窑和尾溪深埯仔窑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草北窑和深埯仔窑由宋、元时期的青瓷发展到明代早期的釉下彩绘青花。因此,在窑址采集的标本中发现:有釉下彩青花排点纹、卷草纹、单字纹(一、十、米、福、禄、寿、元、玉等)、火焰纹等装饰的器物保留有宋元的风格,即器物敞口、浅腹、矮圈足、足底露胎、足心乳凸,最显著的特征是圈足刀法向内倾斜呈“倒梯形”

  到明代中晚期,安溪青花瓷进入兴盛阶段,青花纹饰除新出现的蕉叶纹、荷叶纹、菊瓣纹及单字款外,又增加了各式各样的山水人物、花鸟花卉、符咒及词句文字等,而器型的款式也有了新变化。这一时期安溪青花瓷已收入明·嘉靖 《安溪县志》载:“磁器色白而浊,昔时只作粗青碗,近则制花又更清,次于烧磁。……皆外县人氏业作之云。”“外县人氏业作”,应为景德镇或与安溪交界的漳州窑的青花瓷工匠到安溪烧制青花瓷,并传教烧制工艺。嘉靖五年纪年墓(叶清琳“略论安溪历代瓷器的特征”,《福建古陶瓷以及外销东南亚贸易研讨会论文集》,新加坡,1998年打印本)考古发掘出土的青花瓷,也进一步佐证了安溪青花瓷生产的事实。

  明代是安溪青花瓷的产生、发展时期。早期受宋元风格的影响较大,发展较慢,窑场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地区,以魁斗村的草北窑、尾溪村的深埯仔窑和翰苑村的上山窑为代表;中期主要分布在与漳州华安县交界的龙涓地区,以珠塔村的内窑和庄灶村的庄灶窑为代表;晚期主要分布在边远的长坑地区,以月眉村的月眉窑为代表。

  清代是安溪青花瓷的全盛时期,发现的窑址遍及全县。早期主要以翰苑村的双溪窑、灶坪村的下尾水窑、银坑村的葫芦仑窑、科洋村的琵琶仑窑、科名村的宫仔尾窑等为代表;中期以科洋村的琵琶仑窑、科名村的宫仔尾窑、翰苑村的双溪窑、云集村的云集窑、扶地村的扶地窑为代表;晚期以翰苑村的双溪窑、银坑村的葫芦仑窑为代表。

  安溪青花瓷器型从单一性发展到多样性,釉下彩绘青花装饰从单一的图形、文字发展到图案丰富多彩的山水人物等,装饰工艺也从手绘发展到提高生产效率的印青花。主要器型有碗、盘、杯、碟、瓶、炉、灯盏、壶、罐、匙等,胎白或灰白或灰色,质地坚硬或较松脆,釉色白中微泛青或青白。青花装饰丰富,装饰图案主要有:松、竹、梅、牵牛花、菊花、草叶、卷草、狮、鹿、缠枝牡丹、双喜缠枝花、蝙蝠、石榴、“福”、“禄”、“寿”,单句和整段诗词等地方民间生活题材的植物、山水人物、动物、吉祥文字及诗词的青花纹饰。典型青花堂号、商号款有协盛、阮玉、尚玉、泉玉、瑞玉、合源等。

  一般说,安溪青花瓷造型粗,圈足高,胎质灰白或灰,含杂质较多,釉色白中微泛青或微泛灰,釉下装饰图案简单,多数缺乏生气和活力。明代青花器型矮、小,圈足,底露胎有乳突,与同时期白瓷器型的制作工艺相同;明末清初生产工艺有了明显的进步,烧成工艺采用一钵一器,以圈足,底施釉为主;清代中期青花瓷处于全盛时期,需求量大,烧成改用大窑、大匣钵装烧,有时一个匣钵装烧好几件器物,间以同类型器物“对口烧”。早期青花料搭配处于初始阶段,青花发色暗灰或淡褐色或灰褐色;到兴盛、全盛期,青花料搭配成份比例适当、科学,发色青亮,层次感较强,积料处有锡斑点沉积;装饰图案由早期的简单发展到题材丰富,但大多数器物所画青花图案较粗糙,艺术含量较低。

  永春青花瓷

  永春青花瓷是在唐、宋、元青瓷、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乾隆《永春州志》载:“泥产山中,穴而伐之,便而出之,碓舂细滑,入水飞澄,陶净石渣,顿于石井,以漉其,乃搏埴为器……”

  从窑址采集的标本看(福建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文物考古普查资料——永春部分》,1977年油印本),湖洋碗芸窑和碗窑坑是明代永春青花瓷生产的代表性窑址。

  湖洋碗芸窑是在元代青釉瓷的基础上改烧青花瓷的,该窑采集的青花瓷标本留有明显的元代制作工艺特征。碗芸窑烧制青花瓷比碗窑坑要早。因此,永春青花瓷的始烧年代应为明代早期。

  碗芸窑青花瓷的器型以碗为主,敞口,浅腹,圈足。胎灰,质地坚硬。釉青白,时有泛绿。足底有乳突,不施釉。外壁釉下绘青花,纹饰有点状纹、卷枝草叶纹、缠枝纹、折枝花果,内底釉下双圈,在圈内草书“福”、“禄”、“寿”、“花”、“三”、“大”、“叁”、“天”、“玉”、“杉”、
“井”、“仁”、“东”等以及一些小草纹状的图案。碗窑坑窑青花器型以碗为主,兼有杯、碟、罐等。碗:敞口、浅腹、圈足;胎灰白质坚;施白釉,圈足内外露胎,足底有乳突。釉下青花纹饰有卷草纹、点状纹、叶纹等。

  清代永春青花瓷主要分布在介福、苏坑、东平、湖洋等四个乡镇。窑址有介福的陈兰窑、黑坝窑、外窑、长垅窑、风流岭岭头窑、过路溪窑、白格窑、南社岭脚窑,苏坑的瓷窑埯窑、窑后山窑、圣人格窑,东平的石蔗山窑,湖洋的碗窑仑窑等。

  青花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碟、盆、匙、瓶、罐、炉等,尤以碗、盘最多。胎呈白或灰白质坚,施白釉,釉面莹亮。青花色泽浓重、淡雅有致,结构随意,地方民间气息浓郁,纹饰取材丰富,主要有:卷草纹、云龙纹、折枝花果纹、牵牛花纹、飞凤纹、牡丹纹、圈点纹、缠枝花纹、缠枝蝴蝶纹、缠枝“喜”字纹、寿字纹、佛手纹、诗句、山水人物等,以及随意极强的小草、小动物、小花、小水滴、小火焰等各种细小的装饰纹饰。青花款识主要有:元月记、成、吉、永、宝珍、双、开源、合珍、成化年制等堂号、商号及吉祥底款。

  一般说,永春青花瓷造型粗,留有元、明时期白瓷的痕迹,胎灰白,釉色白中泛青,釉下装饰图案结构较差,发色略带灰或暗淡。永春青花瓷始烧于明代早期,窑场大多分布在与德化交界的介福、苏坑、湖洋等乡镇,永春青花瓷产品器型、装饰等方面对德化青花瓷的烧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烧制特点、青花料搭配同安溪。虽然永春青花瓷生产比德化早,但德化与永春交界,地域相连,所以清代德化青花瓷的绘画艺术对永春青花瓷的影响较大,使一些永春窑场生产的青花瓷绘画风格与德化青花瓷相同或相近。

  德化青花瓷

  德化青花瓷以烧造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产量高、品种多而成为外销大宗商品。在已发现的明、清古瓷窑中,80%以上都生产青花瓷。2000年轰动世界的“泰兴号”沉船打捞出35万件的德化青花瓷。

  德化青花瓷始烧于明代中期(陈建中《德化民窑青花》,文物出版社,199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陈素轩墓出土的《墓志铭》已采用釉下青花色料撰写铭文,可见德化青花瓷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正处于创烧阶段。德化的青花瓷烧制的迟于安溪、德化,其原因是明代德化白瓷倍受欢迎,供不应求,顾不上转产烧制青花瓷。

  从考古资料上看(徐本章主编《德化县文物志》,德化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99年),德化青花瓷可分为初创期、兴盛期、全盛期和衰退期。

  初创期自明代中至清初顺治时期。这一时期处于试烧阶段,主要窑场分布在靠近永春的浔中、三班镇和与尤溪县交界的葛坑镇,窑址以浔中的东头窑、龙浔的屈斗宫窑丙址、葛坑的下仓尾窑、石坊窑、双溪口窑和苏田窑为代表。

  兴盛期为清早期,自康熙至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朝廷实行海禁,居民内迁,人才、资金内流,促进了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查阅民间《族谱》发现,城关及周边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从事瓷业,农忙务农,农闲务瓷,亦农亦瓷。在地方史志上也出现了官员和文人墨客赋诗咏颂瓷业景象(徐本章叶文程《德化瓷史与德化窑》,华星出版社,1993年)。窑场主要分布在浔中、三班、上涌等乡镇,代表性窑址有浔中的石排格窑、后所窑、东头窑、三班的新窑、梅岭窑、上涌的后寮埯窑、杨梅的牛头尾山窑等。

  全盛期为清代中晚期,自嘉庆至道光时期。这一时期青花瓷占主导地位,基本上取代白瓷成为德化瓷业的主要产品;窑场遍及全县的大部分乡村,产量大,品质优良,装饰图案题材丰富。

  衰退期为清末至民国时期。这一时期青花发色明显淡化,构图层次感差,器物造型粗笨,开始出现印青花及其它色釉瓷种。窑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代表性窑址有:浔中的前欧窑、茶林埯窑、东头窑、岭兜窑,三班的上寮窑等。

  德化青花瓷自明代中、晚期兴起之后,到清代进入了兴盛和全盛时期。从历次考古资料统计(陈建中《德化民窑青花》,文物出版社,1999年),除美湖、盖德两个乡镇外,全县共发现青花窑址177处。现在上涌镇下涌村龙头窑、花树格窑等10多处古窑址,发掘出沉积着丰富的青花瓷碗、洗、盘、炉及生产工具的堆积层,人们从中可以了解明清时期上涌赖氏烧瓷业的盛况。

  明代德化青花瓷的兴起时期,器型以碗为主,间以少量的罐、杯、碟等。胎灰白或白,质坚,施乳浊釉,透明度较差,且白中微泛青。青花色料以土钴为主,含铁成份较高,发色灰黑,较暗淡。青花装饰图案简单,以单字、单项图案为主,结构简洁大方。如葛坑下仓尾窑采集的青花瓷碗:敞口、鼓腹,矮圈足,底露胎,有乳突,外壁釉下青花,内底饰釉下青花单字草书“春”、“花”、“玉”、“香”等。

  清代德化青花瓷的兴盛和全盛期,器物造型增多,有碗、盘、杯、碟、水注、壶、罐、盒、匙、炉、瓶等。德化青花瓷胎洁白,质坚,釉色洁白,透明,晚期时有出现乳浊、缩釉现象。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有“绘青花”“印青花”两种,取材图案纹饰广泛,内容丰富,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类:

  1、动物图案:有云中飞凤、团凤、展翅团凤、梅中鸣雀、云中飞龙、草中游鱼、林中飞凤、水中追鱼、火龙、戏龙、林中飞雀、雄狮飞云、麒麟回头、团凤祝寿、松鹤图、草中蝴蝶、云中蝙蝠等。

  2、植物图案:有石榴花木、水草、菊花、缠枝花、梅花、葡萄、牵牛花、灵芝草、松枝竹、兰花、缠枝藤草、牡丹、葵花、芭蕉、杨柳、佛手等。

  3、点线图案:有点圈纹、卷浪纹、点纹、斜线交叉纹、网格纹、水波纹、竖线纹、曲线纹、飘带纹等。

  4、山水人物图:有山水风光、风景附名诗句、婴戏图、城楼图、湖中垂钓、水乡人家、异石花草、水乡生活、柳条飘扬、神话传说、仙游图、高士图、三星图、晨读图、对奕图等。

  5、文字图案:有单字“寿”、“喜”、“丰”、“福”、“多”字或诗句“志在书中”、“粒粒皆辛苦”“咬得菜根,百事可为”、“晨兴半柱香”、“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等。

  6、边饰图案:有竹叶、蕉叶、莲纹、卷线纹、雷云纹、树叶纹、缠枝纹等。

  一般说,德化青花瓷沿袭历代烧瓷的传统技术,青花造型精细,胎白质坚,釉面洁白、莹润,时有白中微泛青,釉下装饰图案内容丰富,青花彩绘工匠绘画技术稳定,笔法如同行云流水,图案大方,层次感较强。在明代中期处于兴起时期,窑场远离县城,器型矮小,圈足,底露胎有乳突,器型少,以碗为主;清初的兴盛,器型增多,胎薄,质坚,透光性好,多烧圈足,底施釉,器型向粗大发展;到了清代中期,德化青花瓷进入全盛,产量大,器型样式多,采用大窑烧成,出现一钵多器、“对口烧”等提高产量的烧成方法,产品质量不稳定。德化青花瓷起步较晚,青花色料配方较合理,早期发色青中暗黑,积料处出现冰裂状的“蚯蚓走泥纹”,到了兴盛、全盛期,青花发色青亮,在白色胎釉的照映下,发出莹亮的色彩,层次分明,时有锡斑点沉积;装饰图案早期比较简单,且层次较差,发展到兴盛、全盛期的装饰图案丰富多彩,结构搭配合理。许多德化陶瓷画工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所创作的画面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

  德化窑青花瓷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景德镇窑青花传统工艺的深刻影响,承袭了景德镇窑的一些特点,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图案体材较为雷同,造型上德化窑也多模仿景德镇窑产品,表现出共同的时代风格。只是相对于景德镇窑官窑风格,德化窑民窑气息浓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1、胎釉,相较于景德镇窑胎质细腻不同,德化窑青花瓷糯米质感较强,胎体润滑致密,胎釉为传统的德化窑白瓷的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呈青白色或纯白色,釉质肥厚莹润。由于德化窑青花瓷钴料采用金门料与江淅料混合使用,钴料中含铁量较多,往往在聚釉多处造成崩裂现象,俗称“蚯蚓走泥纹”,呈现于图画之中,成为德化窑显著的特征。

  2、在装饰图案上,德化窑青花承袭了景德镇窑明代以来的一些画风以外,更多的表现滨海风光,山水景色,生活气息较浓,写意题材占较大比例。青花盘的装饰纹样丰富多彩,题材广泛,纹样简约,画风自由洒脱,笔触粗犷,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富有浪漫的情趣。青花盘的装饰艺术,以物构景,以景抒情;题材源于生活的基础强,构图简洁舒展,笔法豪放,画风朴实,用笔粗犷大方;图案活泼朴素,清晰秀丽,充满生机,具浓厚而鲜明的地方特色。纹饰中既有文人高仕琴棋书画的生活场景,也有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及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等,也有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及吉祥图案。其题材与构图作风多沿袭景德镇窑民窑中晚期以来的装饰,如莲塘游龙、携琴访友、溪山行旅等。青花瓷盘装饰部位多饰于内外腹壁或内底中心,以求达到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目的。

  3、底款:在德化窑青花瓷底款中,多为印章款识,这些款识全都在青花盘的底部。相较于景德镇窑官窑中帝王年号款、干支纪年干款等不同,德化窑青花盘中最为常见的而且大量使用的是商号款和窑场作坊的标记,表现出德化窑外销瓷强烈的商品竞争意识。青花盘上常见的款识主要有“源利”、“兴记”、“和美”、“万利”、“月记”、“盛美”、“合兴”、“玉瑞”、“盛兴”、“永吉”、“上珍”、“义珍”、“美玉”、“和裕”、“胜记”、“福兴”、“兴记”等。

装饰艺术与瓷雕

  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德化瓷器种类更加丰富,除了饮食器皿、文房用具和陈设供器之外,各种人物雕塑造像、模仿动植物造型的艺术品更是令人赞不绝口。明·崇祯十年(1637年),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具瓷器。

  装饰

  装饰上,明代开始有贴花、堆花工艺,均属白瓷本色装饰。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用钴蓝手彩的釉下青花瓷进入装饰领域,成为德化窑一大地方特色。正德青花蓝中带黑,多作花草,绘法古朴。

  彩瓷、烤花,一直沿用砖瓦结构、同木炭为燃料的小炉。

  至清代,德化釉下青花大量发展,达到全盛。清代青花蓝中泛青,描绘精细,浓淡分明,题材广泛。进入民国,青花色调浅淡,画法简朴,多作花鸟山水,或兰竹花草,画技逊于前代。

  自清代始,德化自制多色的釉上彩绘颜料,所绘古彩瓷,画工精细,色彩考究。清末,手工彩绘成为主要装饰方法。民国初,乐陶孙为创改釉下青花为五彩等作品,参加南洋陶瓷装饰画展赛获优等奖。民国间,釉下青花渐被釉上新彩所取代。但手工彩绘技术难于掌握,花样规格不一,工效较低,无法使用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瓷雕

  德化瓷雕源于佛、道宗教的神仙佛像,始于宋,北宋即有篾划剖花技术;盛于元,至明代形成独特风格而誉满天下。

  雕塑造像大多是宗教信仰偶像,也有少量历史人物,其中尤以佛教的观世音达摩弥勒罗汉以及民间信仰的福德正神、八仙、关帝、寿星最为常见。这些雕像作品形态千变万化,单是观世音的造型,就分为杨柳观音、鱼篮观音、送子观音、威德观音、读经观音、朝圣观音、千手观音等不下十数种。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技术工艺日趋成熟,德化制瓷业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明代(1368—1644年)著名的瓷塑家有何朝宗何朝春张寿山心默子林朝景陈伟林捷隆等人,何朝宗名列首位。清代有林捷生林子信林希宗,清末民初有苏学金许友义等,皆以技传世。1915年,苏学金首创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奖,县令吴承铣“极深研究”匾额;1930年,许友义(号云麟)为仙游龙纪寺精心雕制的“五百罗汉系列瓷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开创古今系列瓷雕的新纪录。在中国雕瓷史上,“何派”独树一帜。(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朝宗》)

瓷器外销

  外销

  明、清时期,泉州特别是德化生产的白瓷和青花瓷,除供应国内消费之外,仍有相当数量外销,海外市场是其主要导向,销售的范围比宋、元时期广,其流播范围,以东南亚为最,远至非洲,欧美等地都有发现。台湾成为泉州瓷器外销的中转站。

  明·天启四年(1624年),德化窑瓷器从福州、泉州、漳州、厦门港口转运台湾赤嵌港,再由荷兰东印度公司销往世界各地。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由福州输往日本的中国瓷器有2.7万件,大多数为德化窑瓷器。

  明代,一商船于南澳海域沉没。2009年发掘,命名“南澳一号”,出水大量德化窑产品。

  清·康熙(16621722)间,德化上涌赖圭十(康熙十九年[1680]),廿多岁时,迁居台湾省彰化院务三家春,8个孙子也相继越海往台湾,经销德化瓷;同时他们还以台湾为德化瓷的中转站,将德化瓷器销往东南亚诸岛国。(据德化上涌镇《氏族谱》)

  清·乾隆六年至九年(1741~1744年),宝美苏明裕苏重光从事陶瓷业致富,建“长福堡”(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民居·长福堡》)。乾隆卅三年(1768年)前,苏明裕苏重光改建当时最大的阶级窑——尾库窑,并创立“万源”、“瑞源”商号,产品销往国内外。

  1745年·乾隆十年)1月11日,瑞典东印度公司“哥德堡号”商船从广州满载中国货物启程回国,同年9月12日沉没于哥德堡港区。1986年开始发掘,持续了10年。据唐纳利P.J.DONNELLY)说,船上载有福建德化瓷商品。

  1752年·乾隆十七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哥德马尔森商船在南中国海海域沉没。1984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发掘,出水瓷器14万件,内有大量德化白瓷和青花瓷。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纽约“中国皇后”号从中国返航时,装载德化窑瓷塑观音、瓷宝塔和青花容器等大量中国瓷器。

  清·嘉庆三年(1798)德化解元郑兼才《窑工》民国《德化县志·卷16·艺文志》诗咏:“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徙。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足见当时德化瓷业的生产与外销盛况。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泗滨颜嘉猷利用蔡牵船队多次运载瓷器销往香港、台湾,直至安南(今越南)地区,成为当地巨富。

  ·道光二年(1822年“泰兴号”商船在印尼一侧的中国海海域沉没。1999年被荷兰商人迈克·哈彻(或译作米歇尔·哈彻”)打捞出水,除去残损的65万件,获35万多件瓷器,德化青花居多,于2001年在法国斯图加特纳高拍卖公司悉数公开拍卖,创下成交额2240万马克的空前记录,引起海内外轰动。

  清末,德化吴大光吴德标远涉荷兰经销德化瓷器,后分别于光绪卅一年(1905 )卅二年(1906 )卒于荷兰。

  造型和文饰革新

  随着东西方航线的开通,更多的中国陶瓷传入欧洲。德化瓷器销往欧洲,为适应西方习俗,在保持传统民族风格的同时,也在造型上进行革新。朱培初介绍和分析,1718世纪德化生产销往欧洲的啤酒杯,是荷兰商人提供本国或德国的金属或陶器的式样来德化定制的。德化的特品瓷塑也有很多是表现荷兰人生活的,如“打猎”生动地表现荷兰人在打猎时的场面。至于表现荷兰人及欧洲商人们骑马、骑狮、骑龙的作品就更多了。这类荷兰商人的德化瓷塑在欧洲流行了很长的时间。

  明、清时期德化窑还专门生产供伊斯兰教徒使用的器具,在印度尼西亚博物馆里收藏有两件釉外云彩大盘和一件白地青花中碗,都写有阿拉伯文字,大意是赞颂主宰安拉、至圣穆罕默德和其他圣贤。专家们认定这些都是德化窑的产品。(参见叶文程林忠干《福建陶瓷·第八章·第四节》)

  馆藏

  据叶文程林忠干《福建陶瓷·第8章·第3节》和《中国白(Blace de China)——德化瓷器》:福建工艺美术,1982年第2期):

  在英王·爱德华七世的陈列室里,有与德化窑产品相同的梅花杯。欧洲其他国家的皇室、贵族很喜欢收集这些精美的瓷器。

  在丹麦国家博物馆收藏有26件德化瓷器,其中有1件是1690年(清·康熙廿九年)王室贵族的财产。

  英国博物馆收藏的德化瓷器,最早的是产于明·正德十年(1511年)。(注:据德化《陶瓷大事记》:明·正德六年[1511年],里人献象牙白瓷香炉给德化盖德的济山庵。这件白瓷香炉辗转流落到国外,后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英国最早的“中国白”纪年瓷器收藏品。)

  牛津、剑桥博物馆的德化窑产品有300多件。

  此外,据德化《陶瓷大事记》,还有德化瓷印章: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欧洲第一枚德化瓷印章在爱尔兰被芝特拉思发现。

  道光廿年(1840年),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博物馆展出德化瓷印章。

  道光卅年(1850年),英国人埃德蒙·格蒂研究德化瓷印章的专著《关于爱尔兰发现的中国印章》在贝尔法斯特出版,这是欧洲研究德化瓷的第一本著作。

技术外传

  德化窑的乳白釉瓷器流传至欧洲时,欧洲瓷业正处于萌芽时期,工艺技术较多地师从了德化白瓷的风范。

  1470年(明·成化六年),意大利威尼斯人依德化制瓷法开始试制瓷器。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法国人波特拉特在鲁昂设立瓷厂,是为法国瓷厂的先驱。法王给了他特许证说:(赋予)制造像中国瓷器盘、碗、壶、瓶等专利权。

  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法国圣科得、查得雷(钱蒂蕾)瓷器工厂仿制中国德化窑白釉瓷和孔雀绿釉瓷。丹麦的哥本哈根皇家瓷器工厂,也吸收了德化的工艺技术。

  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德国麦森瓷厂仿制德化白瓷,参加是年春季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

  1725年(清·雍正三年),意大利威尼斯瓷厂仿制成功德化白瓷。

  雍正年间(1723~1735年),德化赖奎十率胞弟和妻儿徙居台湾府彰化院务三佳春,从事德化瓷器贸易,后又在彰化建瓷窑,从事瓷器生产。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英国伦敦切尔西瓷厂、博屋瓷器工厂仿制德化窑“中国白”瓷器。

  许多华侨出国,泉州沿海一带的陶瓷工匠也出国谋生,他们不仅带去当地生产的陶瓷器,而且把陶瓷制作技术传播到侨居国。晋江磁灶姓工匠,于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以前,在菲律宾南怡罗戈省美岸社传授制造一种叫“文奈”的中国瓮。据说现在美岸制造的“文奈”还具有明代瓷器工艺的影响。直至清末和解放前,还有许多磁灶工匠到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经营陶瓷业。磁灶工匠为中菲两国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发展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 ,德化陶瓷业进一步发展,从业人数达2.7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据解放后考古调查,晋江地区所属10县(市),发现明、清古窑址284处,占全部古窑址440处的60.5%。其中南安境内4处、安溪119处。

  从明、清古窑址分布来看,山区的安溪、德化占80%,沿海的晋江、南安仅占20%。这是因为宋、元时泉州海外贸易十分繁盛,为适应瓷器大量外销的需要,沿海的窑场普遍兴起。明、清以降,泉州海外交通衰落,瓷器外销受到打击,加以沿海地区的瓷土、燃料来源不足,成本高,而山区有些地方瓷土丰富,林木燃料充足,特别是德化县的浔中、三班、盖德等地,瓷业都持续发展。

  徐曼亚《瓷史》谈到清中叶以后到民国初年德化窑的分布说:“窑几遍于全德,如双翰、上涌、瑞流坂、南埕、东、大路下、石路、奎斗等处,清中叶巳停。至今窑地之尤存,瓷质可证,家传用器,又有其瓷,平埔、尾山、岭兜、石排格,清末窑记废。至清初中叶崛兴之后所窑、后井,除器用外,多已兼制美术玩品,如后所之十八手观音,后井之各种瓷佛,早驰名于国际,此均系大窑。洞上之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之瓷窑。至清末东头、黄祠、乐陶、高阳各大窑,亦皆继起,可谓极盛一时。迨民元而来,因德瓷被日本瓷之打击,已渐见衰落,窑已废半。”

  德化陶瓷的烧制技术,既保留历代科技成就,在明、清时期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其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灃陵并列“中国三大瓷都”

  到道光、咸丰年间,泉州瓷业生产规模萎缩,产品质量下降,生产趋向衰退。

德化明代月记窑

  位于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洞上,是明、清时期兴盛一时的名窑,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如今,还可烧制瓷器的龙窑在全德化仅存3座,其中以月记窑最为悠久,是研究中国古法烧制柴窑的必选之地,现辟为德化陶瓷创意园区。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家徐曼亚《瓷史》中说:“洞上之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之瓷窑。”

  现在的月记窑约半个月烧1次,主要烧一些陶罐、茶壶和创意艺术品。每次装窑要四五天时间,点火时后要烧24小时,烧窑时12个人看火添柴。

安溪明、清古窑址

  安溪县155处古窑址中, 明、清有119处。

  其中,仅龙涓乡就有24处,分别为珠塔村5处,吉山村5处,福昌村4处,庄灶村3处,黎山村2处,灶坪村2处,长塔村1处,石塔村1处,半林村1处。“灶坪古窑址(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珠塔、吉山、福昌、灶坪古窑址纳入“安溪瓷窑址(宋至清):安溪县”,1985年10月列为第二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上文《宋元·安溪古窑址·概说》)

  魁斗扫帚仑窑和龙门溪坂窑

  安溪仿哥窑青瓷的烧制,以魁斗镇扫帚仑窑和龙门镇溪坂窑为代表。

  烧制方法均为单件匣烧,全器满釉,器底露胎,胎色土黄或灰白,胎质有粗松和细密两种。

  器形有碗、洗、罐、炉、高足杯等,以碗为主。装饰有划花和印花两种。

  釉色有青黄、油灰、翠青、粉青、乳白等色调。

  器表多为细开片,呈现铁锈斑或鳝鱼血纹,玻璃质感强,垂釉和聚釉,加上黑斑点和釉色衬托,成为各种蛇皮色,显得格外美观。

  胎体厚重,碗足壁粗厚,碗心隆起,有印花,有阴印或阳印“福”、“禄”等字。器底心多留有乳钉,或呈火石红。碗的口沿外折。

  凡此种种皆显示,安溪窑于元末明初仿制浙江哥窑器。

  尚卿尤俊蛋式窑址

  安溪县尚卿乡尤俊村窑内湾发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古代瓷窑。经考证,该古窑属于明代中后期的蛋式窑,属于明代典型的蛋式窑。这种较为完整的蛋式窑在安溪是首次发现。

  该古窑群分布在窑内湾东西两坡上,遗址面积达3万平方米,标本丰富,但器形较为单一,以碗盘为主,纹饰有牵牛花、石榴花、菊花等,色彩鲜丽,作风端重。

  根据标本分布和尤俊村谢氏总谱的记载分析,窑内湾曾有5个瓷窑,其中4个已被夷为平地。而保存较为完整的这个古窑窑体高大,共有5级,3—4级之间有隔墙,下放通火孔,每室均开窑门,窑室顶部呈圆拱状,外形如蛋壳,故称蛋式窑,又称阶梯窑。

  离尤俊村数里之遥的蓬莱镇温泉村,明代船运可直达泉州。因此,当时尤俊村的瓷器完全可能经温泉村上船,再从泉州港起锚,飘洋过海远销东南亚各国。在新加坡博物馆内,就存有酷似尤俊村瓷窑出土的瓷器。

  龙涓福昌古窑址

  福昌古窑址,位于安溪县龙涓乡福昌村,1974年调查发现,为明、清时代烧制青花瓷遗址,列入福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内窑、牛桐垵、贞牛坑等处,多为日用器皿,釉下绘青花与印青花并存。

  明初,福昌村氏2世祖王乐逸发现在本村羊头坪、大坂、芦田招坑等地储存丰富的高岭土(瓷土),就运用手拉坯成型等方法,生产出碗、盘、碟、盏等日用瓷。后代子孙不断改进制瓷技术,烧制出青花瓷,釉下彩绘青花装饰从单一的图形、文字发展到图案丰富多彩的山水、人物等,装饰工艺也从手绘发展到生产效率更高的印青花,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顶窑、牛桐垵、贞牛坑、内窑成了著名的制瓷基地,产品销国内外。1974年西沙群岛出土的青花瓷,就有部分产于福昌。

  1985年,福昌窑出土的青花瓷碎片,经鉴定确认为明、清产品。在福昌村村委会的陈列柜中,摆放着一些产于明朝的残缺的碗盘瓷器。

  魁斗草北窑、尾溪深仔窑、尚卿翰苑上山窑

  安溪的明代早期青花瓷,以魁斗镇草北窑、尾溪深仔窑及尚卿乡翰苑上山窑为代表。3处窑址分布范围大体相同,每处不超过800平方米。有的局部遭破坏。

  草北窑和深仔窑,从现场调查看,仿哥窑青瓷与排点纹青花瓷同窑共存;上山窑是划花黄釉瓷和乳白釉墩子式碗与排点纹青花、简单写意青花共存。这些显示安溪窑是从青瓷和白釉瓷中转烧青花瓷,是划时代的变革。

  初创阶段,纹饰简单,只有排点纹和卷草纹两种;产品也单一,只生产碗类。碗的特点是大口、浅腹、矮小圈足。口径与足径的比例为2倍多,有摆放不稳的感觉。足内壁斜削,露胎,沙底足,修削不规整,器心与足底多留有乳钉。碗心普遍饰有“一”、“十”、“米”纹或3至5行排点纹,或饰火焰纹,或行草书写 “福”、“禄”、“寿”、“元”、“玉”等单字款。烧制方法,单件匣烧,上满釉,釉乳浊或白而泛青,足端蘸细沙入匣钵正烧。青花色调呈灰青、淡青,多数一器浓淡不一。

  明·嘉靖五年(1526年)墓葬出土这类瓷器,表明安溪至迟在嘉靖五年就已生产青花瓷器。

  尚卿科洋琵琶仑窑

  安溪明代成熟期青花瓷,以尚卿乡科洋村琵琶仑窑为代表。“科洋古窑址(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窑址因地处丛山峻岭之中,保存较为完好。窑炉湮没,瓷片、窑具散布在草木丛生的地上,范围约2400平方米,暴露堆积层约1.5米。

  主要生产碗、盘类。烧制为单件匣烧,全器满釉,足端削釉露胎,胎色白而细密,釉面光洁润泽,制作规整,色料清新鲜艳,绘画技艺高明,图面宛如水墨画。

  盘的绘画题材多是诗、画组合,如梅雀图、兰石图、秋菊图等。图面题写诗句,如“玉蕊倚石开”,“明月花下有清香”,“白菊皆可爱”等。最独特的是有以书写诗、词、赋作盘面装饰内容的,例如“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在窑址中还发现,青花瓷盘残片上题写六言诗:“水土造为美器,丕须木火通明;兆垒参由专役,煅烧五形为成。”以诗词形式高度概括烧制陶瓷所包涵的 5种物质,这在中国古代窑场中是仅见的珍贵实物资料。

南安明代窑址

  南安市明代窑址发现3处,除南安市东田乡南坑、高山二处系宋窑延续外,尚有青林窑址,在东溪中段山美水库东南岸的九都镇青林村西北山坡、山美水库水位60米处,计4窑,面积约300平方米,其中2窑破坏较严重。1977年发现。器型以碗为主。

附一:窑神崇拜

  各地的窑神崇拜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人就会制作陶器,烧制陶瓷的窑工为福佑禳灾,将有功于陶瓷制作者奉为窑神,建庙奉祀。

  各地奉祀的窑神不同。如:

  宁封子:原为神话人物,是黄帝的陶正,主管制陶,后为道教吸收,汉族民间敬为陶神。

  神农(炎帝):《太平御览》《周书佚文》云:神农耕而作陶。”

  《墨子·尚贤》“昔者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反于常阳。”

  昆吾《吕氏春秋·君守》昆吾作陶。注:昆吾为夏伯,制作陶冶。”

  后来,又将老子雷公也作为窑神。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号太上老君。道教信奉者炼丹,尊老子为炉神,窑工也尊老子为窑神。

  雷公是司雷之神,窑工供奉雷公为窑神,是希望得到自然神的恩惠。窑神庙中的雷公也指制瓷能匠,据陕西《白水县志》记载,白水县窑神庙所供奉的窑神是当地制瓷名匠雷祥。(马书田《华夏诸神》)

  也有供奉山神、土地、牛、马为窑神。山和土地是烧制陶瓷的原料,窑工要感谢和祈求山神和土地神保佑。牛、马是烧制陶瓷的重要工具,将它们奉为窑神是对劳动工具的崇拜。  

  各地供奉的窑神不同,河南密县供白居易为窑神,贵州苗族供鲁班为陶神。陕西铜川耀州窑神为德应侯,河南宜阳县的德应侯庙也是窑工供奉窑神之处。中国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供风火仙师赵万硕为窑神。

  德化窑神林炳

  泉州德化窑工奉祀窑坊公林炳为窑神。德化窑坊公信俗是德化仅存的与陶瓷烧制技艺相关的民间信仰习俗。“德化窑坊公信俗(德化县)”2011年12月列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窑坊公林炳

  林炳,北宋·德化县在坊里瑶台市(俗名“窑台”,今宝美村)人。

  林炳先祖林禄,东晋时南迁福建,任过晋安郡(今福州)太守,死在任上,追封晋安郡王。约在唐太宗武则天执政期间(627—712年),林禄后代迁到德化,后来又因故举族外迁,仅事瓷的林炳留住福全山下瑶台(时称“草埔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禄》)

  宋代早期的德化瓷窑,均是平顶条形或方形小窑,难于大批量生产,适应不了日益扩大的出口需要。相传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林炳率先尝试“拱大窑”,但高温焰火一冲便塌顶,屡试不成。林炳经常苦思冥想地摸索分析大窑坍塌的原因,疲极,就在败窑前打盹。一次,他梦见一仙女“袒露双乳,凸起大腹,口吐烟雾”,从空中飘然而至,一手指着塌顶的瓷窑,一手指着自己的乳房,似乎要说什么。林炳惊醒,忽有所悟,遂一改过去做法,按“凸腹”之意将主窑室改砌为拱圆穹顶“大窑炉”(亦称“鸡笼窑”);按“露乳”、“吐雾”之意在主窑室两旁砌两个小“奶窑”(亦称“狮耳”),并砌窑囱拔焰消烟。砌就投烧,不但主窑室得到护持不再坍塌,容量还扩大了十几倍,且热度倍增,烧出的瓷器更显洁白、剔透。竟一举功成。

  后来,林炳又利用有坡度的山地,把多个窑房串连起来,既增加容量、加固窑体,又充分利用烧成过程中的热能,增加产量。这为窑房以后演变发展成“龙窑”(亦称“蛇目窑”)奠定了基础 (邻近祖龙宫不远的屈斗官古窑,就是根据这种圆顶窑改进而成的)。

  当窑工门问林炳灵感所由自,他说是梦中仙女指点。在旁人的一再追问下,他信口说这仙女就是九天玄女娘娘。(按:九天玄女是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人头鸟身,为圣母元君的弟子、黄帝之师。)

  消息传开,各窑仿砌,林炳不辞劳苦奔走指教。林炳还在当时泉州知府的授权下,于现祖龙宫处建立“瓷庠”(陶瓷学校),亲自传授技艺,现场指导。据日本有关陶瓷文献记载,宋代有一个叫加藤四郎的日本人来德化学陶艺,将砌鸡笼窑的技术带回日本,砌成“德化窑”,并尊奉林炳“陶祖神”

  林炳首创的大窑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林炳因此被朝廷敕封为“烧成革新先行”称号。自古以来,德化窑工供奉的是“陶于河滨”——虞圣大帝。为感激九天玄女指点的恩德,瓷乡人虽仍尊虞圣大帝)为瓷业圣神,还按照林炳梦中仙女的容貌姿态塑像建庙奉祀九天玄女娘娘,庙称玄女娘娘庙”,又称“玄女宫”

  后来,林炳应聘赴江西传艺,一去杳无信音。德化窑工们认定林炳已升天而去,便在当地所建“玄女宫”中,塑林炳像在玄女之右,尊为窑坊公。 当时,做瓷的各窑都在仿塑、侍奉窑坊公。每建新窑,都要迎窑坊公监窑,举行祭窑仪式。

  “玄女宫”代有修葺,曾改名“白沙宫”、“窑尾宫”(雅称“霞美宫”),清·同治(1862年—1874年)间又改名“祖龙宫”,意“龙窑之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祖龙宫》)

  窑坊公信俗

  数百年来,德化陶瓷行业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窑坊公的信俗。 到明、清时期,“窑坊公”信仰在德化已非常盛行,受到所有业瓷者的重视,由此成为行业习俗。

  一、祖龙宫的祭祀

  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窑坊公·林炳诞辰之日,德化县瓷乡人都要在祖龙宫举行独特的祭祀活动,既是为了纪念林炳光大瓷业所作巨大贡献,同时也祈愿自己在来年的陶瓷生产制作中能够顺利如意。

  这个活动有两个特点:① 参与奉祀的不是一般的善男信女,而是那些从事陶瓷业的大小老板、陶瓷艺人、 窑工。②中国传统的敬神祭祖典礼通常是以三牲、蔬果之类食物为供品,而德化制瓷人在祭祀窑坊公时,除上述之外,还精选自己的创新瓷器、新开发并获得订单的作品、获奖作品为供品。这种拜陶瓷文化的祭祀方式,在全国各地的庙宇中大概是绝无仅有的。

  仪制:

  圣殿内大厅设置供桌若干(如摆不下可摆到庭院中),神龛前摆放三牲、蔬果之类食物供品的馔盘,靠外者摆放各乡村瓷窑选送的瓷品。

  祭祀活动持续1个白天,从半起鼓开始,先由事先选出主祭官朝拜,然后请道士主持祭祀仪式;道士间隔性地发文书、请神、读祭文,一天内重复数次,其间插有高甲“八仙”戏到神前祭拜,以及道士舞、舞龙、鼓奏、南音演唱、南狮等表演。

  过去,在祭祀的当天晚上,祖龙宫前还有“舞香龙”活动,亦称“舞草龙”。用竹篾编扎成一节一节的龙身骨架,捆上干稻草,若干节排列成1条草龙(最多时有108节),再在草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火,在宫前迎舞,场面壮观。这种习俗解放后失传,成了历史记忆。

  二、私祭

  德化各主要产瓷村以村落为单位,各自在祖厝,或较大民房,或祠堂,设坛敬奉陶瓷窑业诸神虞圣大帝九天玄女“窑坊公”等,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窑坊公·林炳诞辰之日,奉祭如仪。

  此外,新窑炉第一次使用,或旧窑炉重新启用,或每次的烧窑点火,都要迎“窑坊公”监窑,并祭土地公,举行祭窑仪式。“窑坊公”被尊为窑炉保护神,土地公被尊为财神和境主的保护神。神龛尺寸依据所选神像大小而定,一般设在窑头左侧正面窑墙中部。窑坊公土地公的排列位置,依风水先生推算而定,一般是土地公在左,“窑坊公”在右。

  新窑炉第一次使用、旧窑炉重新启用的点火仪式比较隆重。在神龛位前摆桌设坛,坛桌上摆放猪头、菜碗、三茶五酒以及其它祭祀必备的水果、糕点等。仪式开始,由瓷窑业主先点燃1对蜡烛置窑坊公土地公神位前左右两侧,接着点3柱香,合手拿香,立于坛桌前,恭请窑坊公土地公就位,而后将香插到神位前香炉内;三至五分钟后,瓷窑业主手拿圣杯,乞求窑坊公土地公庇佑窑炉红火兴旺、烧好瓷、卖好价钱,而后“卜杯”,阴阳卦象为应允,其它卦象要重新再求,直至乞求应允后,瓷窑业主开始烧纸钱,并把烧着的纸钱放入火膛内的细柴堆点火。窑火点燃后,瓷窑业主要给烧窑师傅发红包,恭喜发财。对新窑炉第一次使用,还经常请木偶、南音、高甲等地方戏班演出,酬神娱人。

  平常每次烧窑的点火仪式比较简单。一般不摆桌设坛,只买一些水果、糕点敬奉,由烧窑师傅点1对蜡烛和3柱香,恭请窑坊公土地公就位,乞求庇佑窑炉红火兴旺、烧好瓷、卖好价钱;而后烧纸钱,把烧着的纸钱放人火膛内的细柴堆点火。窑火点燃后,瓷窑业主给点火师傅发红包,恭喜发财。

  磁灶窑神罗明

  泉州晋江磁灶奉罗明为窑神。

  吴友湖《磁灶陶瓷与梅溪氏》载:磁灶氏五世祖吴复(1384—1467年),讳而生,字习初,号淳斋,明·永乐年间贡生,先后任江苏省溧水县学训导、正堂达27年。他为官清正,爱民如子。为解决家乡磁灶陶工的生计,返乡时从宜兴聘请宜兴陶瓷匠师罗明到磁灶传授陶瓷技艺。后来,磁灶陶工尊罗明为窑神,称罗明仙师罗明仙祖。至今,磁灶陶工在工场中仍奉祀罗明像,每年九月二十三日设筵烧香敬奉。(参见上文《明—清》)

附二:德化县古窑址一览

  到目前为止,德化全县发现古窑址共237处。分布在16个乡镇、67个村。

  一、浔中镇:

  窑址分布在11个村,共96处。

  浔中村(14处):西敦边鼓垄窑(宋、元)、东头外窑(宋、元)、东头内窑(明、民国)、东头九间窑(又称“仑仔窑”)(清、民国)、东头杏脚窑(清、民国)、东头田边窑甲址(清、民国)、东头隆泰窑(清、民国)、东头福源窑(清、民国)、西敦谢厝窑(民国)、西敦王厝窑(民国)、西敦叶厝地窑(民国)、东头田边窑乙址(民国)、东头福兴窑(民国)、东埔窑(民国)。

  宝美村(26处):岭兜前欧窑(宋)、屈斗宫窑甲址(宋、元)、祖龙宫窑甲址(宋、元)、拱桥垄窑(宋、元)、公婆山窑(宋、元)、寨后窑(宋、元)、五斗垄窑(又名“虱母岭头窑”)(宋、元)、后店仔窑(宋、元)、后窑(宋、元)、石排格窑甲址(宋、元)、后深按窑(宋、清)、祖龙宫窑乙址(明)、水堀垄窑(亦称“后窑乙址”)(明)、甲杯山窑(明)、屈斗宫窑乙址(明、清)、屈斗宫窑丙址(明、清)、岭兜窑(明、民国)、石排格窑乙址(亦称“车碓岭右窑”)(清)、岭兜月记窑(清)、下井亭窑(清)、尾库窑(清)、后井窑(清、民国)、潭边窑(清、民国)、石排格窑丙址(清、民国)、程田寺格窑(民国)、石排岭窑(民国)。

  丁墘村(5处):太平宫窑(宋、元)、庠柄山窑(宋、元)、窑按窑(清)、崇道宫窑 (清)、丁燧窑(民国)。

  丁溪村(4处):西门头窑(明、清)、坂头窑(清)、坪埔尾山窑(清)、坪埔窑(民国)。

  隆泰村(16处):凤阳陶铸坑窑(宋、元)、后所大草埔窑(宋、明)、凤洋桐上窑(明、清)、凤阳大路口窑(明、清)、乐陶宫兜窑(明、清、民国)、六车窑(明、清、民国)、后所窑(明、清、民国)、宏祠窑(明、清、民国)、坂上大珍窑(明、清、民国)、后所虎头山窑(明、清、民国)、乐陶格仔窑(明、清、民国)、后山洋水尾窑(明、清、民国)、后山洋堀仔窑(明、清、民国)、六车寨仔山窑(清)、乐陶窑(清、民国)、凤阳宫山尾窑(民国)。

  龙翰村(1处):黄竹林窑(清)。

  高阳村(25处):蜈蚣牙窑(宋)、蜈蜞垄窑(宋、元)、后溪窑(清)、岭头窑(清)、大路后窑(清)、窑按窑(清)、孝坊山窑(清)、宝寮格窑(又称“破寮格窑”)(清)、杨坪张窑(清、民国)、大路巷窑(清、民国)、布伏山窑(清、民国)、按园窑(清、民国)、窑按窑甲址(清、民国)、窑按窑乙址(清、民国)、杉林烘窑(清、民国)、石僻仔窑(清、民国)、后湖窑(清、民国)、后宅窑(清、民国)、羊广岭窑(清、民国)、草埔窑(清、民国)、松柏林尖窑(清、民国)、梅垄窑(清、民国)、今厝荇窑(清、民国)、陈公窑(清、民国)、土厝坂窑(民国)。

  英山村(1处):罗溪窑(清、民国)。

  世科村(2处):释仔山脚窑(清)、改良场窑(民国)。

  石山村(1处):初溪窑(宋、元)。

  石鼓村(1处):解路窑(又称“科荣窑”)(民国)。

  二、盖德乡:

  共6处。均在盖德村:碗坪仑窑(宋)、宫后头公田仑窑(宋)、后坑垄窑(宋)、后垄仔窑(宋)、碗洋坑大坂内窑(宋、元)、碗洋坑大坂外窑(宋、元)。

  三、三班镇:

  窑址分布8个村,共28处。

  三班村(4处):窑垄山窑(又称“上寮内窑”)(宋、明、清)、火炉脚窑(明)、上寮外窑(明、清)、桐岭窑(明、清)。

  泗滨村(6处):尾林窑甲址(宋)、大垄口窑甲址(宋、元)、大垄口窑乙址(宋、元)、梅岭窑(俗称“南岭窑”)(明、清、民国)、尾林窑乙址(清)、溪碧窑(清)。

  东山洋村(3处):乌鲁坪窑(宋)、新墘寨窑(明、清)、下村林窑(清)。

  蔡径村(1处):洞上窑(清)。

  岭头村(1处):东坪窑(宋、清、民国)。

附三: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烧制技艺,是德化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产品有生活器物和瓷雕工艺品,尤以后者最为著称。其两者的烧制技艺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渗透。德化陶瓷品历来是中国贸易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称。

  “德化瓷烧制技艺(德化县)”2005年10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瓷烧制技艺(福建省德化县)”2006 年5月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烧制技艺

  据德化县考古发现的238处唐至清的德化瓷窑址,结合县博物馆馆藏新石器时代的硬陶、印纹陶片、当地古墓出土的瓷器及大量的古窑址的标本分析推测,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元,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

  唐后期,德化陶瓷业已较发达,编纂了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

  宋代,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各式青瓷、青白瓷、白瓷及少量黑釉瓷。

  元代,德化开始建造“鸡笼窑”,陶瓷烧制由宋初的还原烧成技术发展为氧化烧成技术,产品质地莹润、如脂似玉。

  宋、元时代,德化瓷大量外销,成为当时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中赞德化“瓷市甚多、制作精美”;现意大利博物馆还珍藏他带回的德化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

  至明代,德化陶瓷制作工艺从造型到釉色都登上了新境界,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具瓷器。”

  明末清初,德化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特别是“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德化青花瓷器,进一步证明德化瓷的生产和外销在清代已达到全盛时期。

  瓷雕技艺

  历史沿革

  德化瓷雕始于宋,是为适应宗教文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艺术品种。

  随着瓷塑技艺的日臻成熟和瓷土、釉料原方的不断改进以及烧成工艺的长期积累,到明代,何朝宗利用当地含质地纯良的高岭土为原料,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登上了一个艺术高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 “瓷质温润细腻、晶莹剔透,瓷塑精致典雅、巧夺天工”等特点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珍宝”,为中外人士所瞩目,享有世界艺术瑰宝的崇高地位。清代至今,德化瓷雕虽在各时期都有一定演变和发展,但还是基本继承 何朝宗 的艺术风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朝宗》)

  明末清初,德化瓷雕塑进入鼎盛时期。

  晚清以后,德化瓷业衰落,瓷雕艺术凋萎失色。但少数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乃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其作品 “捏塑瓷梅花”、“木兰从军”、“关公等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德化瓷雕与“建白瓷”、“高白瓷”一道被誉为现代中国瓷坛的 “三朵金花”,产品远销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后,德化全面推广窑炉改造和烧成技术革新,大力实施 “科技兴瓷、艺术兴瓷” 战略,建设多处陶瓷工业区,陶瓷成为德化的支柱产业,瓷雕发展日新月异,又有新飞跃,先后被命名为 “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瓷都”。1993年,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词:“德化名瓷 瓷国明珠。”

  德化瓷塑在故宫博物院,南京、上海、广州博物馆,以及英国、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且为镇馆之宝。

  2017年8月,106位德化陶瓷艺术家的181件作品在国家博物馆两个展厅展出,分别以“云端高淼”“人间万象”为主题。展出的白瓷作品既有传统佛造像、人物塑像等仿古之作,也有日用陈设摆饰等新品,代表了当前德化白瓷制作最高水平。  

  2018年5月26日,“瓷彩·中国白”德化陶瓷艺术精品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展出四川博物院所藏德化陶瓷藏品及当代德化县非遗大师的德化陶瓷雕塑作品共计100余件。

  工艺特征

  德化有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自宋代形成以来,历代能工巧匠利用这种有温柔美感的独有瓷质,发挥他们的 “巧想妙得”和技艺,使德化瓷雕达到材质、题材、技艺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材质

  德化白瓷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瓷土内氧化钾含量高达6%,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而质地优异,瓷胎细密,透光度极其良好,为其它地区白瓷所不及。

  德化釉为纯白色,从外观上看,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 “猪油白”、“象牙白”之称。流传欧洲后,法国人又称为“鹅绒白”、“中国白”等。

  (二)艺术风格

  德化瓷雕是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兼收并蓄,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它的形象刻划吸收石窟艺术养分,面部刻划细腻,表情静谧安逸、端庄慈祥;雕像的衣服多取迎风飘举之势,气势飘逸,静中取动;衣纹处理深得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神韵,深而洗练,主次分明。各雕像的性格特征也很鲜明,如达摩的庄严,观音的温柔,寿星、罗汉之类的诙谐等。

  德化瓷雕冲破了官窑的种种繁琐羁绊,没有宫廷用瓷的富丽工臻意味,而充满着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民间生活气息。它取材广泛,构图简洁明快、流畅舒展,抒发着豁达乐观的胸襟。  

  它的佛像大都摒弃彩饰,追求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刻划、浮雕装饰并用,或浮印兼施,其积釉处浓淡分明,层次丰富,将工艺美与材质美融为一体,呈现出温文尔雅、高贵含蓄、浑然天成的名窑气质,相得益彰。其中,尤以明代何朝宗所作的瓷观音最为著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朝宗》)

  德化瓷雕题材丰富。宋至明,有如来观音达摩弥勒罗汉、祖师、王母、帝君、八仙、麻姑、寿星等等。明以来,取材范围更为广泛,如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吹箫引凤,哪吒闹海,历史人物屈原苏武班超关羽岳飞郑成功李白杜甫卓文君蔡文姬穆桂英梁红玉西施昭君貂蝉等,戏剧故事梁山伯祝英台黛玉葬花、红叶题诗等。瓷观音已成为德化瓷雕的传统产品的代表,有72种姿态造型、大小规格200多种。此外,还有虎、豹、狮、象、龙、凤、鹤、鹿、牛、马、麒麟等动物和盆梅、花鸟,都成为瓷雕题材。

  工艺流程

  德化瓷塑作品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瓷塑人物上,传统技艺有捏、塑、刻、搓、削、刮、接、擦、划等。作品的制作成型工艺,以“模制”(模塑)为主,兼有少量“捏制”(捏塑)。

  (一)捏塑法

  捏塑技艺,即用手捏成。一般用于两种情况:

  一是对小件或形体较矮小(高10厘米以下)的作品, 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捏塑”成型的作品内里一般是实心的,表面雕刻修整工艺与模制品相同;底座可向上内里挖空,也有底座不挖空的,通体均为实心。干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一千多度的高温烧制。

  二是对“模塑”作品使用的人物手、足和附加装饰如 珠串、花饰、缨络等小配件,也用手工“捏塑”,而后粘接上主体。“捏塑”工艺精巧纤秀,造型逼真。珠子大小要一致,颗粒匀圆;花朵要细而薄;手足及指关节与整体比例要适当,灵活如生;手臂上端做成实心圆柱状,以方便插入袖口。(见下文)

  (二)模塑法

  以瓷雕人物为例:

  1.制作“土模”

  先参考有关人物蓝本或画稿,进行样品的构思设计,并以泥土做成一定规格的实心型主体样品。

  修整完备后,根据坯体脱模的需要分解为部件,一般分为头部、身部与底座3部分,各部分又被分别切割作前、后片块。

  将样品各部件以纯净粘土制作成“模范”

  “模范”与样品部件开脱后,清除模中余泥杂质,经再次修整,入窑烧成工具陶模,俗称“土模”

  2.制作“样坯”

  把瓷泥投入洁净的“土模”中,推挤压迫均匀,剔除多余坯泥,候稍干后离模脱出。

  对脱模后的各种部件进行修整,主要是剔除部件上的多余泥料,特别是注重头部五官、毛发的修整,力求精细。

  擦水贯穿于整修工艺全过程,用软湿布擦坯,使之利于部件粘合和雕刻。

  3.合模。

  将要拼合的各部件胎面擦水后,用泥浆粘接。一般先分别拼合头、身、座的前后片块,再将3部分连接成整体,最后上“捏塑”的手、足及附加装饰,形成完整的形象,俗称“合模”

  “模塑”制作的雕塑品内里是空心的,人物的雕塑,身体带座的是分开模制而后粘合的,座的底面常呈椭圆形。座与身体下部粘合时,有两种情形:一是接合处略小于底径,一是在接合处做成小孔,以利透气焙烧。也有身体直接到底而不带座的,内里透空,底面边缘较宽厚。

  4.修整。

  修整工艺包括雕刻、擦水、推光等。雕刻和推光皆采用金属或竹制刀具进行。

  雕刻主要对各部位连接部、脸部五官、头发及衣服皱折进行刻划,使之比例协调,连接自然得体。

  推光的工具俗称“利子”,对坯体表面所有线条及光面,进行精工推压刮削,要求用刀均匀,深浅适宜,流利自然,表面不留痕迹。

  5.烧制。

  修整完成晾干后,浸入釉水匀透,底部接触面无釉露胎,即可入窑装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