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8划—中)

  武庙(泉州武庙。安溪武庙[安溪县城大东街]登庸武庙[惠安县县城中新街]后塘武庙[惠安县山霞镇下坑村]
  虎岫寺
[石狮市宝盖山东麓之虎岫岩山,属永宁镇塔石村(古属晋江县廿都)。沿革(唐玄宗时始建“真武宫”。南宋·绍兴改为“虎岫庵”。明·洪武定名“虎岫寺”。明·嘉靖敕封“虎岫禅寺”。重建和扩建)。规制。题咏。]、虎岩寺[伏虎岩寺、昆山寺。泉港区涂岭镇虎岩村东500米的昆山南麓的伏虎岩(俗称虎岩山)。始建。蔡襄读书处:清泉石室。沿革。规制。诗词、题联。崖刻。观音亭。]虎头山庙虎夫人宫(五夫人宫。泉州府城西街五夫人巷。)、虎贲岩德化县雷峰镇瑞坂与李溪两村交界处的虎贲山巅东侧山坳中。始创于宋。明·万历、崇祯两次重建。清初·李道泰置寺田。现代翻建。规制。周边胜迹。、虎屿岩寺[ 虎屿岩三世佛堂。惠安县辋川镇西部的坪埔、试剑和庄上3村的西北侧虎屿岩山巅。沿革(兴衰隆替。与泉州开元寺渊源颇深。)。规制(寺庙。观音洞。)山中怪石林立。]
  净峰寺
净山寺。惠安县净峰镇净峰山。沿革。弘一法师挂锡此寺。规制。李铁拐的传说。摩崖题刻。、净真观(紫泽宫,泉州府治北希夷坊、今泉州一中校内)净住庵、净慧寺(适南亭净慧寺,适南亭观音佛祖宫。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适南亭东侧。沿革。2012年《适南亭净慧寺重建碑志》。规制。)
  岱山岩
铁峰岩,大山岩。永春县一都镇仙友村岱山。沿革。朱熹陈光与岱山岩。规制。诗词。岱屏岩(大平岩。安溪魁斗镇蓬庭村大岩山上。)
  定明院
(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石峰山麓。沿革。规制。定明八景。)定惠庵、定应宫(定应堂)、定光庵
  泗洲宫、泗洲佛宫、泗洲堂、泗洲寺
、泗洲文佛宫泗洲公宫。惠安县辋川城东尾头桂林山东侧)
  法石寺
[西方禅寺。丰泽区东海法石万岁山(古属晋江县卅六、卅七都)。宋初陈洪进始建为西方禅寺。南宋题咏。宋末少主驻跸处。元易今名法石寺。明代屡修,后废。]法华庵(道教净明派。沿革。规制。李鼎法云寺(法云院、禅苑)、法林寺(福田寺,福林寺。德化县上涌乡上涌村蒋垅村落凤凰山下。)、法藏禅寺(释雅寺,紫帽山南侧紫帽镇浯垵村铁灶山)

武庙

  泉州武庙

  清代武庙在提督署东(中山公园西侧原黎明大学旧址内),南向,祀关帝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武庙》“在萼辉铺提署之左,前系提督东教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提帅张云翼建,称武庙,朔望行香,春秋致祭,而秩祀之典尚在涂门庙(关帝庙)。至嘉庆间(1796—1820年)提帅颜守英始移秩祀之祭于此庙。后中殿坏,嘉庆十八年(1813年),伯爵军门许文谟捐修,住持僧然中董其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铺境·附二:泉州城区与附郭旧铺境稽略·萼辉铺》、《泉州人名录·张云翼》、《泉州寺庙·通淮关岳庙》)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为黎明高级中学,遂废。

  安溪武庙

  位于安溪县城大东街。

  1988年,在安溪武庙遗址出土一尊明代达摩造像。造像花岗岩质,石高0.87米,宽0.59米,厚0.30米;浮雕,坐态,光头,凹眼,凸目,高鼻,丰腹,身穿袈裟,衣薄有飘拂感。左手捏珠,举至胸前,右手抚膝,侧视,神态如生。今收置县文庙。

  登庸武庙

  登庸武庙,位于惠安县螺城镇中新街,其地古称“登庸”,在打铁巷与花园三环路交叉口北50米,是惠安县道教协会驻地。

  “登庸武庙碑刻(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登庸武庙距今约700至800年,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供奉主神关帝,配祀关平周仓送子娘娘等。

  梁檐匾悬匾“神勇”2 字,对面门梁有红底金字匾“山西一人”

  楹联: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传为明·方孝孺撰。按:岳飞谥“武穆”,孔子谥“文宣”。)

  “昔为汉室忠良将,今作人间福禄神。”(传为清·乾隆皇帝撰)

  “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

  “登史论功勋,武穆以前谁与匹;庸德臻神圣,文宣而后惟斯人。”(现代曾平少撰、李慕韩书)

  留存清代碑刻。

  每年阴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六月廿四,登庸武庙均举行神诞活动,每次3天,拜祭、巡街、唱大戏、作法会等。

  后塘武庙

  后塘武庙,位于惠安县山霞镇下坑村,因庙后有一口形如关刀的后塘潭故名。2001年2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奉关圣帝君,是本村“境主公”。寺庙创始人是二房十四世贡伯合益)。时村民靠捕鱼为生,全村有49对渔船,相传有一次狂风突袭遇险,虔求关帝庇佑平安返回,因倡议建庙,4年竣工。

  1950—1960年曾作为下坑小学。文革期间作为副业石粉厂。1994—1995年重修。

  全庙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56平方米。庙宇坐东北朝西南,由山门、两厢、卷栅式拜亭、前殿、后殿(主殿)组成。

  庙前有方形大石埕,石埕周围砌围墙。两侧竖立东西小山门。埕前有前、后放生池二个。

  前殿面阔5间,进深3间,穿斗结构,歇山顶两披。

  后殿主祀关圣帝君,神案旁竖立一把82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殿中绘像配祀五虎将中的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殿前竖立二块高1.07米、宽0.7米的捐资芳名录及碑记。

  庙东新建戏台1座。

  楹联: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义若龟鉴,忠肝若铁石;敢问何谓浩然之气,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

  “两道蚕眉锁住汉家社稷,一双凤眼勘破氏奸雄。”

  “天地间日星河岳正气,朋友内兄弟君臣大伦。”

  “先武穆称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此日心中惟有汉,当年眼底已无曹。”

  后殿门槛两侧有两块各高2米、宽0.8米的乌石,用金字撰刻一副200字长联,1995年里人李江泉撰、洛江张君竹书,是惠安县最长的石刻对联。联曰:“自结义桃园,为匡扶汉室,睁一双凤眼,展两道蚕眉,驰赤兔追风马,舞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智覆七军,威张九土,功盖三分,纵览春秋,羡左羊谊烈,管鲍情深,辄铄目澄心,捋髯昂首,使胸膛腾血气,肝胆激黎元,历千载韶光,灵慈神圣,赫奕豪雄,楮香不断;乃怀忠武庙,洎赏憩游区,傍四美霞溪,临独燃烛屺,背苍林踞虎峰,朝碧水飞舟浪,誉三李闻九苏,名扬全邑,秀蕴六工,艳凌五采,纡筹经纬,喜山海物华,渔农类盛,更蟠瓜累累,翔羽潜鳞,任翡翠丽琅玕,琳琅妍市肆,引八方俊彦,蹩躠蹁跹,留连眷恋,锦绣纷呈。”

虎岫寺

  虎岫寺,位于石狮市宝盖山东麓之虎岫岩山,属永宁镇塔石村(古属晋江县廿都)。背倚宝盖山,西连关锁塔(姑嫂塔),东接永宁古城(鳌城),再往东,便是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虎岫鸣钟”是古代永宁十八景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宝盖山》、《泉州古塔·关锁塔》、《泉州“邑卫所司”城·永宁卫城》)

  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虎岫寺》:“虎岫寺,在(府城东南)二十都。”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虎岫寺》“虎岫寺,在二十都。”

  “虎岫寺摩崖石刻(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考史志和陈留碑载及其他资料,虎岫寺的具体沿革为:

  唐玄宗时始建“真武宫”

  虎岫寺始建于唐玄宗·李隆基时(年号先天、开元、天宝,712—756年),称真武宫,供奉真武大帝(泉州俗称“上帝公”)。

  传说,当时虎岫岩下有一小井,突然井上升起祥云,云上金光四射,隐约显出1尊北极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法像,里人异之,遂依样塑其真容金身于井上。后又修建宫宇以护之,名“真武宫”,属道教宫观。

  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虎岫寺》:“旧为真武宫。”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虎岫寺》“旧为真武宫。”

  南宋·绍兴改为“虎岫庵”

  南宋·绍兴廿五年乙亥(1155年),永宁塔石保村民蔡梦良蔡汝霖捐资“造真圣圣龛一所”以奉真武大帝,改“真武宫”为庵,匾曰“虎岫”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虎岫寺》:“宋·绍兴中改为庵,匾曰‘虎岫’。”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虎岫寺》“宋·绍兴中,改为庵,匾曰‘虎岫。”

  现存宋代石龛1座、南宋·蔡梦良修建石龛碑记。

  明·洪武定名“虎岫寺”

  明·洪武廿四年(1392年),定名“虎岫寺”,成为佛、道合一的寺庙。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虎岫寺》:“国朝·洪武二十四年改为寺。 ……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虎岫寺》“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为寺。”

  明·嘉靖敕封“虎岫禅寺”

  明·嘉靖(1522—1567年)间,云静法师(俗姓,石狮坑东人)主持该寺,筹建高达3丈2尺的中枢大殿,奠定了虎岫寺的主体建筑规模。

  其后,云静3度云游京师,并设坛讲经。嘉靖帝曾御设罗天大醮会,召云静参加讲经,深受嘉许,敕封“虎岫寺”“虎岫禅寺”。虎岫寺“云石光润,林木青葱,濒海特胜”,自此与真鲤寺、石佛寺(南天寺)、西资寺并誉为泉南四大胜概,而虎岫寺为泉南四大胜概之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南天寺、西资岩》)

  重建和扩建

  清初寺废。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虎岫寺》“后废。”

  后有清一代,虎岫寺历经4次重修、扩建。现存清·同治八年(1863年)重修碑记。

  民国廿二年(1933年),塔石村旅菲华侨李逢耀在吕宋募捐,银江村李苍岩在乡主持,对寺院进行全面整修、扩建,翌年竣工。虎岫寺焕然一新,寺宇从佛、道合一变为儒、道、释三家济济一堂,蔚为壮观。

  “文革”期间,虎岫寺遭严重破坏。

  1983年后,诸乡贤倡议重建虎岫寺,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关夫子殿、文昌祠等8个殿宇等,并铺设了1条宽5米、长1公里的水泥大道;台湾企业家杨清钦、菲律宾名流杨华彬还捐建2个大山门。

  规制

  现虎岫寺占地80亩,主体建筑有真武宫、中枢大殿、观音堂、文昌祠、森罗宝殿、祈嗣妈堂、双塔、半月池、山门路亭、幸福院、老君祠等。

  真武大殿位于虎岫寺中间,高3丈2尺,宏伟轩敞,华栋雕梁,称杰构;特别是中枢大殿檐沿的青石盘龙石柱,其姿胜似龙腾虎跃,在全省可谓无双。真武大帝祀像为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真武殿两壁龛中塑有形态各异的三十六神将,执黑旗。

  大殿东侧为聚星阁及禅房,聚星阁上、下堂分别供奉如来佛祖、十八罗汉三夫人妈

  殿西设观世音菩萨佛堂。

  大殿埕前是“飞来塔”,塔临一池,名“半月池”。大埕东为关夫子殿,西为森罗宝殿。

  大殿后山腰建有祀奉文昌公魁星爷的文昌祠。

  虎岫寺西侧悬崖,有历代名家题写的石刻5处。

  题咏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庄一俊《题虎岫寺》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

  (一)“天风吹落海云关,岩穴虚明渐可攀。时风凌空诸鹤下,更闻说法一僧闲。鳌城吞吐中秋月,虎岫逍遥落日天。释子若逢相借问,近来俯仰在人间。”

  (二)“远近寒山暮不同,洞门时失海南峰。孤城岛外人烟断,数屋潮边野村重。遂有渔郎下击鼓,始参释子出鸣钟。十年蓟北关心地,此日登临理病悰。”

  明·庄际昌题联:“寺建隆基通北极,龙钟虎岫镇南关。”

  【庄际昌,万历四十七年巳末(1619年)状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际昌》。

  〖注〗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先天、开元、天宝。北极:北方之神真武帝君;早称玄武,宋·真宗避所尊圣祖赵玄朗讳,改名“真武”;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尊为“镇天真武灵应祐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清·翰林庄俊元联云:“帝建隆基通北极,灵钟虎岫镇南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俊元》)

  清·吴鲁题联:“据虎岫,挹龙波,一剑英威天地泰;望鳌城,罗雁塔,三清镇定古今春。”

  【吴鲁,光绪庚寅(1890年)状元。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鲁》。

  〖注〗虎岫:虎岫岩山;一剑:真武祀像仗剑。鳌城:永宁卫城鳌形,俗称鳌城。三清:即道教居于三清天、三清境的三尊神,分别为元始天尊天宝君)、灵宝天尊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清·晋江举人许衡简游历虎岫寺,作一长达118字的楹联:

  “名山合有神栖,念吾邑背负清源,胸临紫帽,一百里崇冈枕带,地尽灵凭。况是处崖悬石翠,巢壑林荫,面泽国而辟洞天,试观前埔回潮,孤钟响彻波浪壮;

  环境总资宇庇,忆昔日北争辽蓟,南割台澎,数十年沿海生灵,创深倭变。惟此地浪少鲸翻,极长鳌城,仗神功以绥民命,若论南洲开封,一剑威加节□雄。”

  此外,明代诗人苏浚黄克晦朱梧等人也都曾游历虎岫寺,留下诗作或联句。现代陈丕显叶飞伍修权杨成武赵朴初傅杰虞愚梁披云等各界人士也为虎岫寺题赠墨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浚黄克晦朱梧》)

虎岩寺

  虎岩寺,又名“伏虎岩寺”,原名“昆山寺”,位于泉港区涂岭镇虎岩村东500米的昆山南麓的伏虎岩(俗称虎岩山,山高322米,原属惠安县)半山腰,海拔150多米,距福厦公路2公里,有公路直达寺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伏虎岩》)

  “虎岩寺(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

  虎岩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与僧道养(或作道善)有关。

  ·嘉庆《惠安县志》载:“伏虎岩在昆山南,宋·祥符1008—1016年)中僧道养隐此,能伏虎。元·泰定1324—1328年)中,连应元刻其事于石上。

  ·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释·宋·道善》:道善,祥符中居伏虎岩,与虎同寝,时抱虎子示人。元·景泰间,邑人连应元刻其事于岩石。

  比较上两《县志》,有些差异:僧名一作道养,一作道善,应为道养《惠安县志》不载道养乡籍,《晋江县志》则明确道善是晋江人,因此收入晋江志。ƒ连应元刻石事,《惠安县志》称在元·泰定(1324—1328年)中,而《晋江县志》误为元·景泰间,元无景泰年号,景泰(1450—1456年)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

  另外,连应元连应玄,清代避讳改,元·泰定1324—1328年)间惠安坝头人《凤阿氏坝头族谱·隐士得道》载:“讳应玄致爽公七子,六宣义公之孙,隐于六都虎岩寺。道养事为:道养精习律乘,并能伏虎,每朝出暮归,虎均伏于山下等候,返期必有携肉啖之。有一次道养外出归来,藏肉于身后,对虎开玩笑道:“吾今无肉啖汝,愿以躯代。”言毕,头入虎口,虎不慎合口,僧亡。虎误伤其主,不胜悲悼,遂跳崖自毙。后人塑像尊奉道养伏虎祖师祀之,伏虎岩、寺因此得名。

  蔡襄读书处:清泉石室

  清泉石室在寺左东严摩崖石刻旁,亦称水岩洞,是北宋·蔡襄(谥忠惠)读书处。·嘉庆《惠安县志》载:虎岩寺“有清泉石室,蔡忠惠卢氏家焉。忠惠尝读书于此。洞后有块大石长5米左右,石上有现代林常德题刻“恒德报恩”4个大字记此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襄》)

  蔡襄,仙游枫亭人,官至端明阁大学士。蔡襄的外祖父卢仁是烽火岛上(现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卢厝自然村)人。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卢仁将儿子卢锡和外孙蔡襄送到虎岩寺读书。据说当年蔡襄卢锡读书时,还在洞旁搭了竹屋作为憩所,岩壁上至今仍找得到当时凿石架竹时留下的十几个岩孔。(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卢仁卢锡》)

  清泉石室30平方米,1块长12米、3层楼高庞然磐石覆顶岩洞顶刻有“水岩洞”3大字,洞前1块大石雕成地藏王佛像。洞中冬暖夏凉,有泉水自洞壁淌流而出,四时不竭,铮琮有声,故名;每逢雨季,便有细小水帘悬于洞口。洞内设有石桌、石凳、滴水观音、土地公、九仙祖等。岩洞背部登最高处有一个脸盆大的位置,用石敲击,会发出咚、咚、咚的声音,俗称石钟石鼓

  沿革

  ·崇祯间1628—1644年),女尼增建小阁、庭台。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光绪(18751908年)年间重修。

  民国廿四年(1935年),居士章寿卿陈春桂吴成法等主持修葺。章寿卿,涂岭望族。曾于虎岩寺与中共地下党人相识,受进步思想启蒙,多次资助中共惠安工委。1930年9月惠北暴动失利,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章寿卿资助革命活动一事被告发,被迫离乡避祸,后家人买通关节,得以返家。

  “文革”废毁,1983年按清代规制修复。

  其地划归泉港区后,2002年全部翻建,只有中殿加深保持原状,公路直接修到寺前,寺北增设一个大广场(停车场)。

  规制

  寺宇坐落半山腰,坐东朝西,占地413平方米,临崖砌石高筑,规模崇宏。由三宝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斋厨、禅房、游廊和庭台组成。

  三宝殿(大雄宝殿)面阔3间,硬山式屋顶,殿额“大雄宝殿”横匾。殿内有3位坐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观世音菩萨,右伏虎真人殿里墙壁上画有精美的罗汉图。

  三宝殿右侧为观音殿,左侧斋厨,再外各有1间禅房,乃在同一水平线上一列组成单进结构;又以游廊彼此勾通,出入皆由廊门。

  三宝殿前面有一偌大庭台,面积阔大。庭台和庭台边小阁均为明•崇祯(1628-1644年)间增建的。殿前游廊台阶下大庭台两侧种有五色茶花和含笑花。大庭台前面筑有栏杆护卫,靠栏杆中央增设一龟池,中央筑假山1座,引来泉水喷射水柱,带动石猴推磨。宝殿门前构筑在一水平线上一列组成单进结构,以游廊彼此相通,进入游廊就可以看到对面的药师佛

  北禅门内是客厅。客厅的西墙壁上有块水磨乌青石雕刻的4个大字:“知足常乐”禅门对面上写有红色“随缘”两个大字。客厅两侧是禅房和卫生间。

  庭台外栏杆右侧有1棵近千年历史的枷木冬(木冬”合一字)树,树身周径约3米,苍劲挺拔,枝叶纷披;其北面树叶保持枷木冬(木冬”合一字)原形,南面树叶呈茘枝树叶形状,又称“鸳鸯树”

  出庭台是禅寺南门,门边有棵古老柿树,树龄一百多年,春夏柿叶茂盛,秋时落叶,冬如枯木死树。柿树边有块大方石,高约3米,长5米多,宽近3米,此石传说系出米石,而大石上设有石桌,石凳。

  山中多峭岩怪石、天然石洞,如“雷公石”、“山米石”、“池龟石”、“群龟竞走石”等,还有屈曲幽深的虎洞,宁谧岑寂的仙翁洞、师姑洞,以及莲花洞、玄女洞、通天洞等,洞窟相互依傍;又多泉洞流水。寺后大石顶有仙脚迹,传说八仙云游路过虎岩寺时所留。

  东严摩崖石刻(见下文)边有棵松龄几百年老松树,一株老松两种叶,甚为奇观。

  诗词、题联

  元·南史隐曾作七绝3首,诗曰:师当日此山中,寝处惟同大小空。师去洞封空亦逝,天将丘壑付贤翁。 ”“仙庐佛寺首鳞差,下有三间隐者居。得道能令龙虎遁,突渠驯服弗工夫。”“昔日方壶老应玄,谪来人世不知年。玉皇未有催归诏,留作昆山作地仙。”

  元·南史隐还曾撰一联曰:忠惠当年此读书,驾碧海之苍龙,文章经济;公昔日留诸谒,伏苍岩之白虎,佛法禅心。”据说,元·泰定(1324—1328年)间,连应元曾将南史隐此联镌刻于岩石之上,今已无踪迹可寻。

  明·黄元亨(字幼嘉,号二易,前黄镇人,官四川合州知州)有诗赞曰:“徒倚依林末,轻风送夜薰。山开疑有月,树隐半为云。流水人偏静,谭经虎共闻。落花兴未倦,挥麈看星文。”

  明·朱秩(前黄镇三朱人,朱一龙子;诸生。)游虎岩寺,题诗1首:“伏虎事空几十春,洞门泉石对斜曛。我来也是伏虎侣,为唤山灵扫白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一龙》)

  清末民初·惠安“四俊士”之一、乡土诗人杜唐印陶)吟咏:“虎踞岩头恣觊觎,道人居后伏衔符。风虽似啸频生谷,水亦还泅不负隅。未拜山神经稽首,欲吞野鬼复张须。清泉石室书声日,为问斑奴听也无。”

  崖刻

  山中有宋、元、明、民国等摩崖石刻共8处。

  寺旁山上有1个大“佛”字崖刻,号称闽南第一大旁有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胡日休等人崖刻。

  寺庙左方,有·至正六年(1346年)惠安县达鲁花赤烈子正纪游题刻,文曰:“惠安县达鲁花赤、显校尉烈子正公,因接济军马报余,游昆山访隐士。涂岭巡检王经张普禄罕同来者。至正六年丙戌重九后三日题。

  蔡襄自福州移知泉州时,曾到过涂岭,重游少年读书处——虎岩寺,书刻“伏虎胜境”4以表感恩之情。此原挂虎岩寺山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女尼增建庭台、小阁,凿去一半别开廊门,乃摹仿其手迹另刻于寺前左侧枷冬(左“木”字旁)树旁石崖上,字径均为25厘米;崖刻今存,但第3字已缺,第4字左上部也缺了一角。(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襄》)

  寺庙右侧大石有崖刻:“昔日方壶老应玄,谪来人世不知年;玉皇未有催归诏,留作昆山作地仙没有题款,或说是伏虎禅师道养写的,或说是南史隐所撰。

  寺后有“东岩”2字崖刻,大40厘米见方。

  民国廿四年(1935年),乡人章寿卿等主持重修虎岩寺,并赋诗刻于摩崖,曰:“再扣禅门秋已深,岩花零落菊留金;人情险处从头诉,佛也低眉感不禁。”

  水岩洞后有块大石长5米左右,石上有现代林常德亲笔题刻“恒德报恩”

  观音亭

  虎岩寺左旁山下,有座年代久远的观音亭,民国廿七年(1938年)重修。

  观音亭左边是观音大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地藏王佛像;右边是两间厢房。

  殿前大门口有一平台,正中间放着1个鼎形辉绿石雕成的大香炉。平台下面是1个长方形的放生池,池边水中有1块形似乌龟头的巨石,通体褐黑,龟头伸出在半月形的莲花池水面上,似低首汲水;从左侧观看,整块巨石与岸连为一体,而观音亭外观如同1“玉印”,形成石龟驮印奇观。

虎头山庙

  虎头山庙,在泉州古郡城东北虎头山(一名松湾,今泉州一中分校一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虎头山·泉郡虎头山)。南向。宋、元立庙,解放后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虎头山庙》载:

  “虎头山庙,在郡治北。

  《闽书抄》:

  神许仁,燕人,任泉州司马。存心正直,爱民如子,殁而神灵,民祀之。

  明·万历(1573—1620年)间,有黄廷南者,自粤中航海归闽,船搁浅,呼神明拯护,幸无事。一日扶乩,神书传姓氏,且云:‘元妃李宜人三子,籍燕京,皆诸生,而身繇乡进士来佐郡也。’廷南无以报德,为揭而悬之庙中。

  嗟乎!宋、元之际,名宦湮灭,无称者可胜道哉。夫以林德阳之忠隐,义倡宗仁,郡乘三修,堇纪拾遗。彼闽越接壤犹若是,何况泉距燕八千余里哉。

  虎头庙当泉山(清源山)之脉耸起,其神素灵。夫神无妄也,固谅廷南言匪虚耳。”

虎夫人宫

  虎夫人宫,讹称五夫人宫,位于泉州府城西街五夫人巷3号之南侧。

  南向,始建未详,祀虎夫人·孝妇。廿世纪80年代末尚存,后毁。

  相传,该处小巷住一姓人家,中年得子。氏子及长,妻陶氏,勤劳贤惠,夫妻俩对两老十分孝敬,邻里称道。不久,氏子病卒,陶氏对翁姑如亲生父母,人称“陶孝妇 ”。一次,陶氏回娘家归省,时泉州发生瘟疫,病死多人,人心惶惶,她仍决意回城 照顾翁姑。临行前夜,陶氏睡梦中突见一道金光从天而降,朦胧中有1只老虎来到床前,她起身骑上虎背。老虎带着她跑出家门,沿泉州古城跑了一圈又一圈。数日后,泉州瘟疫之患消弭,原来是金甲神被陶氏的贤惠和孝行所感动,相助驱除古城瘟害。后陶氏照顾到翁姑去世,又驾虎离去。

  孝妇”去世后,里人感念她骑虎驱瘟之德及其为人,在其所居住的巷里建宫塑像奉祀,名“虎夫人宫”, 并以名巷,称“ 虎夫人巷 ”

  后来,因“虎”、“五”谐音,宫讹为“五夫人宫”,巷讹为“五夫人巷”

虎贲岩

  虎贲岩,位于德化县雷峰镇瑞坂与李溪两村交界处的虎贲山巅东侧山坳中。古时游客登山拾级而上,今已有盘山公路直达山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虎贲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虎贲岩》“虎贲岩,在新化里虎贲山。”

  始创于宋

  虎贲岩始建不祥。

  但·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收录有:

  “虎岩纪游(县尉孙应凤):

  ‘月出山越高,行月益□忙。树影遍空白,疏星避月光。
  总非往者见,不从意内量。聪明此一进,境界因文忘。
  深坐庭露淹,山僧促回廊。鼓钟奏天乐,经行重山堂。
  暮戢动朝梵、初日升屋梁。佛心光见日,林晖洞八方。
  细雨霏日中,飞烟青逐黄。出门绕山径,两道夹修篁。
  茗根千百个,却于山隈藏。径深见奇巘,云与戴云望。
  因之曳竹杖,集伴凌高冈。他年记此际,风花带天香。’”

  从诗中“山僧”、“回廊”、“鼓钟奏天乐”、“山堂”、“暮戢动朝梵”、“佛心”等记述看,知宋时已有岩寺和僧人。

  明·万历、崇祯两次重建

  明·万历十六年戍子(1588年)和崇祯(1628—1644年)年间,僧应阳、僧惶衷2次重建。

  据古寺遗留下的铁钟铭刻,有明·万历十六年戍子(1588年)僧应阳建字样。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虎贲岩》又载:“明·崇祯间僧惶衷建。”

  清初·李道泰置寺田

  清·李道泰(德化县浔中沙堤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举进士前,曾在虎贲岩寺近旁“石书房”(实为一大石洞)潜居修读,任官后在李溪的梅坂置田4亩,献供寺院出租支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道泰》)

  清·乾隆《德化县志》收录有李道泰3首吟咏虎贲岩的诗,可一窥当时虎贲岩面貌。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虎贲岩》:“国朝进土李道泰诗:‘谁削奇峰作虎蹲?雁山云寨未须论。犹疑委宛探幽穴,却认异花藏去春。坐不施蒲频聚叶,径因就石每穿筠。数声磬发空林杪,茶罢僧床月照人。’”

  ·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

  “《虎贲岩》(李道泰):‘石栈峦深古洞边,桃花谷口漾春烟。鹤飞甚处消游眼,一锁寒云不记年。’”

  “《道中逢友招游虎贲岩》(李道泰):‘秋兴在山不事招,相逢共策马蹄遭。多因石巧行思缓,半为林深谈舌饶。篁影疏将孤寺出,野容淡把数蜂描。拟同剪烛欢宵永,不放空山尚寂寥。’”

  现代翻建

  民国期间匪乱猖獗,游人渐稀;1935年又不慎失火寺毁。

  1940年,华侨陈助子陈伯章于此重建一佛堂;美湖人许礼接慕名而至,住持掌管近半个世纪。

  1996和2013年,瑞坂、李溪乡民又两次捐资翻建,拆去旧木房,重建新庙宇,初具规模。

  规制

  虎贲岩山门边有1株丹桂,树高7米,树龄600年,为“德化十大古树之一”。其枝干苍劲斑驳,但仍枝繁叶茂,八月中秋前后开花,花橙红色,花期20天左右,呈现“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红”的绚丽景观,十分珍稀。

  岩寺整体“同字型”:正中为大殿,殿前有双重石阶和宽阔大埕,大殿和大埕两侧各建有1列厢房。

  大殿坐辛向乙,砖木结构,长19米,深10米,高5.5米;屋顶为悬山式,翘脊,屋架为穿斗抬梁式;殿前廊4柱;开列3门,大门上方额匾“大雄宝殿”;主殿供奉如来文殊普贤陈公祖师古平祖师等佛像。殿左挂有明·崇祯十年(1637年)所铸古钟1口。

  周边胜迹

  “虎贲岩”寺右侧不远处曾建有亭,称“有这亭”,为避兵之处。山巅有一开阔处,约百米外一巨大石壁耸立路旁,摩崖镌刻“有这亭”3个大字,出自李道泰之手。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虎贲山》“国朝(清)·进士李道泰诗:‘有这亭宜绝壑边,万竿修竹雨和烟。避兵三百六三日,举似山僧已二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道泰》)

  寺宇东边的树林里,有1块形如石笋的褐色石头,明代刻有“白雪”2字,楷书,高约110厘米,宽约70厘米,落款瑞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瑞图》)

  “虎贲岩”寺东边的树林,有1块往前倾伸的巨石,状如雄鹰展翅,仰望苍穹,昂首博天,称“鹰嘴岩”,站在这里眺望远方,德化城关、雷峰、南埕、水口等乡镇尽在眼前。

  “鹰嘴岩”下有一内凹的天然石洞,洞室由3块大石组成,面积约10平方米,可置1床1桌;洞顶石缝处有清泉滴落,日聚水数盆,足供住人生活之用。清·德化县浔中沙堤人李道泰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举进士前,曾潜居此洞修读,称“石书房”

虎屿岩寺

  虎屿岩寺,旧称“虎屿岩三世佛堂”,位于惠安县辋川镇西部的坪埔、试剑和庄上3村的西北侧虎屿岩山巅开阔处,距惠安县城约3.5公里,与今泉港区涂岭镇接壤。有坪埔和试剑两条水泥路可直通山顶。

  虎屿岩因山势酷似老虎而得名。站在虎屿岩巅,视野开阔,西为惠安最高峰大雾山,东有湄洲湾和辋川海,稍南是万亩良田“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蜿蜒如带的林辋溪;眺望新建的泉(州)福(州)高速公路历历在目。

  沿革

  兴衰隆替

  “虎屿岩三世佛堂”始建年代不详。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始建于宋。

  或说,其始建于元·至正(1341—1368年)间,时当元末,兵荒马乱,有一看破世情的知府出家,在此开山,依一形似老母猪的天然巨石(“石猪母”)建寺隐居,故虎屿岩又俗称“知府洞”、“猪母洞”

  “虎屿岩三世佛堂”历代兴衰隆替,但香火绵延不断。

  民国时,佛堂左侧观音洞曾是中共惠安地下游击队的活动点。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借“剿共”之名,烧山毁寺。

  1998年,泉州开元寺监院、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道元法师曾莅临虎屿岩考察,力促重建三世佛堂。 1999年于原址重建,称“虎屿岩寺”,2001年寺又添修,更具规模。

  与泉州开元寺渊源颇深

  自建寺以来,该寺与泉州开元寺渊源颇深,住持基本来自泉州开元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元寺》)

  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来自泉州开元寺的达弥法师感于“昔僧徒日盛,咸称盛焉”,重新开山住持。

  廿世纪30年代的住持广禅法师,剃度前曾是十九路军师长,擅长拳脚功夫。

  又如传净法师,19岁就依广开上人于虎屿岩出家,曾是惠安科山寺、泉州开元寺当家,其徒道元也为开元寺住持。

  规制

  寺庙

  虎屿岩寺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单进、挑梁、硬山式屋顶,彷古建筑,由山门和主殿组成,面阔3间。

  山门有主门和左、右侧门,由4根花岗岩顶梁构成门廊。主门额上镶有黑色花岗岩打磨的“虎屿岩禅寺”匾,其下是“大雄宝殿”牌。现存虎屿岩禅寺寺名为前世界佛教协会会长释瑞今所题。

  正殿供奉“三宝佛”,侧殿供奉观音菩萨

  佛堂的主要楹联:

  “罗汉松风扬觉海,莲花皓月照慈舟。”

  “普净觉海除众苦,广说佛道悟群生。”

  廊上的四柱楹联:

  “普事一切善知识,志求无上佛菩提。”

  “如来为说广大法,汝等应生欢喜心。”

  佛堂右侧,有3棵时间久远、高大青翠、迎风摇曳的罗汉松,俗称“佛树”,相传由元·至正(1341—1368年)间僧尼所栽。

  观音洞

  佛堂左侧毗连观音洞。

  洞窟由数块花岗岩堆垒而成,可容百余人,为蝙蝠所居,无蚊无蝇,冬暖夏凉。洞前石壁高处镌有1米见方的“佛国”楷书2字。洞中鹅卵石铺地,有天然石桌石凳供人休憩。

  洞内近洞口处依岩壁浮雕1尊观音菩萨坐像,高1.15米,宽1米,头戴毗卢冠,端庄凝眸;周边还浮雕善财龙女、鹦鹉及柳枝净瓶,均鎏金。线条流畅,雕工精致,至今完好。据山门旁石碑文载,此造像刻制于元·至正三年癸未(1343年)。

  观音洞中北侧又有洞,称“龙喉”, 仅容一人爬过,深不见底,无人敢下。

  山中怪石林立

  虎屿岩山势巍峨,四周丛山,中峰独秀,罗列着许多怪石,自然形成18条迷人的巷道,俗称“十八巷陌”

  特别时在佛堂附近及观音洞周围,奇石嶙峋,形态各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石猪母”(亦称 “瑞象”)、“石莲绽苞”、“百鸡报晓”、“石犬吠日”、“供果”、“印石”和较远处的“天门”等。

净峰寺

  净峰寺,原名“净山寺”,位于惠安县净峰镇净峰山。从泉州前往,可出后渚大桥,顺沿海大通道,经百崎湖湿地、南面山、青山湾、崇武直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净峰》)

  “净峰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净峰寺弘—法师旧居(民国):惠安县净峰镇山透村”,2001年1月列为第五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净峰寺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

  宋代高僧灵运道人曾驻锡并圆寂在净峰寺。清·嘉庆《惠安县志》载:“净山傍有石窦,宋·灵运道人居此。”清末许少熙曾书刻灵运道人居此

  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年)坍塌

  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在废墟上重建李仙祠(中)、文昌祠(左)和观音殿(右)。

  清·光绪卅年(1904年)重阳节,一群当地贤达学士赴净山登高把酒。是年是张岳(谥襄惠)逝世350周年。张岳自号净峰,且于明·嘉靖(1522—1566年)初任祠祭郎中时因重祖母及母忧,回惠安守制,曾在净山结草堂“山心精舍”读书。为纪念张岳,这些贤达学士一时兴起,举人张春祺提议将净山改名净峰,净山寺改名净峰寺,得众人附议。民国·弘一法师曾赞叹:“净峰寺爰有襄惠,为世仰之,山增而高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挂锡此寺

  1935411日,弘一法师感念净峰“峰峦苍古,颇适幽居”自泉州来净峰寺挂锡,10月离去。其居室在正殿那一列建筑的最边上,现辟为纪念堂弘一法师盛赞净峰寺有如世外桃源,曾有“终老于是”之想,书写“慧水胜景”四字刻石匾额于寺中。

  弘一法师净峰寺静修宏法半年,完成了《行事钞记》、《南山钞记》、《戒疏记》等几部解典的点注,手书《大悲咒》一卷。

  弘一法师临行前留下一首《将去净峰留题》的志别诗,其条幅现存泉州开元寺。序云:乙亥首夏来净峰,植菊盈畦,秋晚将归去,犹含蕾未吐,口占一绝,藉以志别。诗曰:“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传说这里是李铁拐成仙处,故弘一法师为寺作了一联:“是真仙灵,为佛门作大护法;殊胜境界,集僧众建新道场。”

  弘一法师还为寺的客堂题了一联:“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

  大雄宝殿内又有弘一法师一联:“皈依佛法,僧勤修戒定慧;弘扬大乘,理利益诸众生。”

  规制

  寺宇规制,因山形地势所限未能崇宏壮观,但却清寂别致。虽年代湮久,规制依然。

  从景区停车场径直向上,历数十石阶,即山门。山门有联:“净土无尘,东溟碧水连洛伽;逢峦有路,南山彩霞捲潮音。”

  入山门,有亭,正对亭子的斜坡为“醒园”“醒园”二字为弘一法师所题。“醒园”大门外右侧,有清·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净峰寺山门书赠的天然图画碑刻,高一丈,阔二尺余。“醒园”内有放生池、弘一法师题写的石碑;还有面朝大海的二层楼阁一座,外面凌空有八仙雕塑,内有几尊佛祖造像。

  “醒园”沿石蹬向上,即寺门。寺门内先是海月楼,1932年传贯法师建。海月楼面对浩渺大海,目极千里,碧波万顷。

  出海月楼,向右上几级台阶,是净峰寺正殿。

  正殿由观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宝殿组成,一字排开。现存建筑多是清·光绪廿八至卅年(19021904年)重修和1980年以后全面复修的。这种集儒、道、释并祀一处的现象,并不多见。

  寺中另有陈景如撰联:“净土无尘,为俗客僧家留胜地;峰峦有意,招天风海色上高台。”

  山上有观日亭,亭柱有联:“放眼呼来沧海日,倾心问及净峰天。”

  李铁拐的传说

  李仙祠祀仙祖,即八仙中的李铁拐

  传说李铁拐有一条瘸腿,不能着地,所以只留下一个足印。

  又说李铁拐是当地人,事母至孝,有一天柴烧完而饭未熟,一时心急,举足人灶代柴,以至致残;适逢吕洞宾路过,且怜且敬,遂超度他为仙。他带走的火筷,化为神通广大的铁拐。他临走时在净山的古井中放置能生子钱的通宝大钱,供母亲每天取用,故净山又称“钱山”。古井今仍在。

  摩崖题刻

  入山门石蹬西侧岩石上,刻有王庄题诗:“登山联袂乐吾曹,绝顶方知出处高。◇迈脚跟难立稳,看来危险尽波涛。”

  观音殿前岩石上,刻有惠安山霞乡曲江人张春棋题诗灵运道人居此》“灵山灏气泊(“艹”头)云天,运会乘除数百年。道骨至今犹不朽,人情何苦世情缠。”

  张春棋诗刻左侧岩上,刻有惠安人许赓颺(字少熙)的《光绪壬寅(光绪廿八年,1902年)冬助募重建纪事》“梵宫依旧耸山颠,浩劫沧桑不计年。世态浮沉如幻梦,金刚自在此中仙。”

  净峰寺前下侧崖壁上,刻有“光绪丙午(光绪卅二年,1905年)花朝曲江张春棋寿田甫题”诗四首:

  其一:“名山自古聚名仙,世事沧桑任变迁。幸赖此间邱长者,重新创建耸巋然。”

  其二:“寺宇清高不染尘,我来春色一时新。从今修炼疑犹晚,愧我劳劳寄此身。”

  其三:“当年灵运卧云端,且喜山巅岁月宽。俯视江河真日下,何人砥柱力廻澜?”

  其四:“东望巍峨壮帝居,绿窗朱户拥图书。我今乘兴枯肠索,但愿斯文振阙初。”

净真观

  净真观,五代时为紫泽宫,北宋·崇宁(1102—1106年)中改今名净真观,位于泉州府治北希夷坊、今泉州一中校内。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净真观》:“净真观,在府治北希夷坊。旧为紫泽宫,宋·崇宁中改今名,(南宋)绍兴间(1131—1162年)重建……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净真观,在府治北希夷坊。旧为紫泽宫,宋·崇宁中改今名。绍兴间重建。后废。”

净住庵

  净住庵,在府城西“招顺巷”,确址待考。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建,明·正统十四年(1519年)增建。后废。《八闽通志》有载。

净慧寺

  净慧寺,习称“适南亭净慧寺”、“适南亭观音佛祖宫”,位于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适南亭东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适南亭》)

  沿革

  该地有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司户王元架桥于河以通苏厝、沟头,名“双化桥”。绍兴十五年(1145年),又于河右建亭,因亭八角重檐,叠斗为檩,层层缩小,如蜘蛛网,俗称“蜘蛛亭”;在“蜘蛛亭”东侧建净慧寺(即今前殿),供观音菩萨

  历代均有修葺。

  元代,法助禅师重建净慧寺。

  明·天启(1621—1627年)间,邑人、建极殿大学士张瑞图于金陵(南京)得木质观音立像,恭迎返乡,供奉于净慧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民国六年(1917年),筑护厝3间于殿右。

  1929年己巳,晋南佛教会长广懿入主净慧寺,扩建三宝殿(后殿),额“净慧寺”,书门联:“净身至诚入法界,慧心慈悲渡众生。”

  廿世纪50年代,广懿弘法南洋,1957年募缘将寺庙修葺一新。

  廿世纪80年代又作部分修缮,重塑佛像金身,并增建1座新楼作为僧尼歇憩之所。

  2012年重建。

  2012年《适南亭净慧寺重建碑志》

  2012年重建后,适南亭净慧寺建委会为立《适南亭净慧寺重建碑志》。全文曰:

  “适南亭净慧寺重建碑志

  适南亭净慧寺座落于泉南清沟苏厝。

   畴昔,苏厝、沟头,河阻塘隔,来往假于舟楫。宋·绍兴十四年(1144),司户王元架桥于河。桥于夜间常幻化为二,故名‘双化桥’。河右黑泉涌冒,乃建‘蜘蛛亭’镇之。亭八角重檐,叠斗为檩,层层缩小,如蜘蛛网。又倚亭置寺,供观音

  元·至德六年(?元无“至德”年号,存疑)法助禅师重建之。

  明·大学士张瑞图于金陵(南京)得木质观音立像,崇奉返乡,途中稍憩于亭。欲行,观音扛抬不动,咸谓卜安焉。亭遂名‘适南’,盖谓金陵观音缘适泉南福祉。张瑞图为书联曰:‘一树桃花红锦雨,满堤杨柳绿丝烟。’

  民国六年(1917年),众请转运大士莅上,筑护厝三间于殿右。

  己巳年(1929年),晋南佛教会长广懿入主,扩建三宝殿,额‘净慧寺’,书门联:‘净身至诚入法界,慧心慈悲渡众生。’五十年代,广懿弘法南洋,募缘将寺修葺一新。

  岁转星驰,垣颓屋倾,榱栋有覆压之惧,佛像有失容之虞。四众弟子,同深乐善好施之情,修证菩提;十方善信,俱酬仗义疏财之愿,襄臻觉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醵资六百五十万元,展拓祗园,恢扩殿宇,焕奕兰若,峥嵘龙象。伟名寺之观瞻,壮古刹之威仪。是乃硕德宏勋,功无虚弃,福不唐捐。

  净慧寺坐东朝西,临水泽而瞻紫帽,襟横塘而带河沟。形若梭子,中鼓前后尖。水涨水退,梭起梭落,寺撼而佛动。钟山川之灵秀,萃梭穴之佳气,又屡得名禅师入主,地发其秀,佛昭其灵,人虔其诚,里居其安,香火近千年,炽盛而勿替。

  花木含妙谛,河塘蕴禅机。慧日偕法云流晖,潮水共梵呗协韵。清净妙境波萝蜜,涤虑澄尘般若门。法不孤起,遇缘则生。积德开觉路,行善证法身。心佛本一源,佛渡有缘人。至诚皈依,佛在心中。

  适南亭净慧寺建委会  

   溪涧散人·苏千培敬撰

  佛历二五五六年公元二〇一二年吉月榖旦”

  规制

  净慧寺为典型的2进闽南古大厝形制,红色地砖、白色条石。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7间,分前、后殿,殿右陪护厝及楼房。

  寺庙额曰“净慧寺”,门联:“净身至诚入法界,慧心慈悲渡众生。”均为住持广懿书于1929年。

  前殿匾曰“圆通宝殿”。殿内供观音菩萨立像,系明·天启(1621—1627年)间建极殿大学士张瑞图迎自南京的。大门内有柱联:“祥光普照西方日,德泽均霑南海潮。”为清末王式文(字伯清,号云汀)所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王式文》)

  后殿匾曰“三宝殿”,奉三世尊佛及十八罗汉。有柱联:“普令众生得法喜,犹如满月显高山。”弘一法师锡福林寺时,专门为适南亭观音佛祖宫所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弘一法师》)

岱山岩

  岱山岩,又名“铁峰岩”,讹称“大山岩”,位于永春县一都镇仙友村岱山(又名“铁峰山”)半山腰,离县城近200里,遥对天湖山九十九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岱山》)

  “岱山岩摩崖石刻(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岱山岩始建于宋。相传,岱山上原有“鬼仔洞”,住有众多小鬼,经常下山骚扰一都百姓。安溪清水岩清水祖师到岱山显灵,将香炉飞进“鬼仔洞”内压制众鬼,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某年大旱,山下闻及一阵钟鼓声,乡民循声而上,跪在香炉前许愿,果然天降喜雨,当年粮食丰收后,人们即兴建岱山岩,供奉清水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清水岩·安溪清水岩》)?

  宋代高僧杨公长居岱山岩,年老后择此显化,后人为立杨公化台”石刻1方,现存。

  明·万历(1573—1620年)间,德化九仙山派德行和尚(号智空)的第9弟子真慈和尚(号福全)结室岱山岩,为“岱山房”开山祖(共传21世)。

  真慈和尚圆寂后,在紧邻岩寺处为其建墓,树一小石碑,题:“铁峰山开山师僧福全墓。”

  真慈和尚之徒慈受和尚也在岱山显化,即施公祖师,后人在岩寺西面依山建“西居堂”供奉,岱山岩日兴。

  九仙派“岱山房”13世通兴进添,于明·隆庆二年戍辰(1568年)在古道边建造墓地,合葬10世圆寂师祖福种山和尚、11世定国奇新和尚,俗称“和尚双葬墓”

   通兴进添圆寂后,葬古道旁。清·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年),其徒心玉积忠为其建墓,墓地呈圆形,面积100多平方米。

  “文革”中,岱山岩毁,廿世纪80年代重建。

  朱熹陈光与岱山岩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9年),永春县民苏里(今一都镇)碧溪陈光与理学家朱熹同年中进士,曾在渭北权知新州,因对朝庭不满,弃官回乡隐居岱山岩潜心治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光朱熹》)

  《永春州志·卷14》载,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到永春城讲学,并至一都岱山岩访同年进士陈光,在文昌阁下塌,批注《四书》,与陈光吟诗唱和。

  朱熹见岱山壁立千仞,石崖锈色斑斑如铁,遂改岱山为“铁峰山”,故岱山岩又名“铁峰岩”;还亲自题匾“月蓬第一峰”挂于护界亭,后人将他的手迹刻于岱山峰顶石壁上。后来,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明、清被定为必读注本。

   朱子研究专家束景南朱子大传》中,以陈光朱熹“去年渭北望卿频,今日深山屐齿新……”一诗,判断“似朱熹到岱山及赠诗非止一次”

  规制

  岱山岩主要建筑物有正殿、珠树阁、文昌阁、西居堂、清净门、护界亭等。

  山门前的5处摩崖石刻,分别镌于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崇祯三年(1630年)和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十二年(1747年,2处),均楷书阴刻,记载着明、清时期乡人为兴建岩宇、舍民田以供香资之事。

  寺外正殿左、右两边有两块紧靠着的石头,形如天成的大钟、大鼓。传说原来钟大于鼓,不合情理,被朱熹“金笔”劈为两半,裂缝整齐,从中长出翠竹,其形如箭,人称“箭竹”石鼓至今敲击仍可发出“咚咚”声。

  大鼓外围1块巨石,刻有朱熹墨迹“寒竹风松”,笔势刚劲,结构严谨。

  寺顶龙飞凤舞,寺内佛像形态各异。

  正殿内主要供奉清水祖师

  有现代陈诗忠撰、吴捷秋书楹联:“岱岳迥昏晓,揽尽名区景色;山人扪头牛,消融欲办声华。”“岱峰引袖拂寒星,予怀浩渺;山寺吟诗随古月,此意清和。”

  寺后有“望卿泉”

  从文昌阁俯视山下茫茫林海,最引人注目的是“齐齐松”。这里的松树长得一样的齐和高。传说,朱熹多次到岱山拜访陈光,与当地青年文士陈文义亦交好。陈文义勤奋好学,朱熹甚器重之。一日,朱熹目送陈文义下山归去,视线被前面高大挺拔的松树遮住了。他生气地把手中大笔一挥,说:“这些树长得这么高就好了。”次日,奇迹出现了,那些松树尾梢好像被一把巨大的无形的剪刀裁得整整齐齐,人们因此称之为“齐齐松”

  诗词

  南宋·朱熹陈光曾留下唱和诗。明·永春进士颜廷榘、清·永春知州骆起明等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上名人诗句由氏后裔妥善保存流传至今。岩寺重修后,这些诗句重书于白石灰墙壁上。

   朱熹《赠陈光》:“一钱一剑出新州,五柳凭谁添酒筹?岱壑不嫌松共老,碧波偏向桂招游。不为身后百年计,自是人间第一流。我欲门前张雀网,先将车辙到山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陈光《和朱子咏岱山岩“去年渭北望卿频,今日深山屐齿深。珠树香沾千涧雨,莲峰翠滴四时春。渔人有意休相问,樵子无心不与亲。石榻盘思忘岁月,瓶罍悬羞罄故人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光》)

  颜廷榘《铁峰岩》“峰如青铁路逶迤,客到何曾预作期?石鼓不鸣泉自响,珠花未结雀来迟。阁中经藏谁僧演?檐外虹横有雨垂。此际清机应共语,香风夜讯白莲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廷榘》)

  骆起明《无题》:“一泓法水浴龙蛇,岱岳篙高堪与期。石鼓无声天籁寂,磐钟未响月光迟。铁崖面壁雀僧隐,碧雨澄清仙吏垂.真是高山多仰止,昔贤早已到仙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骆起明》)

岱屏岩(大平岩)

  岱屏岩,又称大平岩,位于安溪魁斗镇蓬庭村大岩山较为平坦的山坳上,与清风洞仅隔一个小山尖,钟鼓相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清风洞》)

  始建于宋,重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安溪县志》载:顶堂带云雾,中有湖,景甚佳,康熙二年(1663年)乡人建庵其上。“山之顶,有神甚灵,水涝旱干,每祝祷辄应。以此历千年,民之奔走奉事如一日也。”

  主殿建筑高大森严,坐西朝东,典雅古朴,为宋代建筑风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供奉清水祖师;旁有护屋。主殿厅壁上画着水墨壁画,题有“鹤算龟龄、凤毛麟角”和清末民初清风洞名僧礼钵所题“佛国仙家”四个大字。

  从大门到大厅有三副对联:
  “岱仰巍峨人仰首,屏增清洁佛增心。”
  “岱巍巍,神赫赫,祖述宪章师文武;屏烈烈,扎莫莫,菩心慧眼萨慈悲。”
  “岱岳明神灵万载,屏峰古佛佑千方。”

  左、右两殿不尽相同,据说这是该庙由两个师傅依同张图纸分工合作建造的缘故。

  寺内尚存宋代柱础及其他珍贵文物。

定明院

  定明院,位于安溪县崇善里谷口(今金谷镇金谷村)西北隅石峰山麓,是唐代安溪兴建的15座佛寺之一。石峰山顶青石嶙峋,形似神龟,又称石龟山。

  沿革

  定明院始建于唐·光化三年(900年),历代多有修葺。

  现存建筑格局是民国十五年至十六年丁卯(1926—1927年)重建时奠定的。

  2000年依原址原格局重建。

  规制

  定明院建于石峰山龟形福地,门迎蓬莱清水岩,背负火炉山,古称:眼前即是蓬莱,面清水,背火炉,翠竹黄花沾法雨;心向何须天竺,环蓝溪,坐金谷,长松细草荫慈云。

  山门在金谷古街道左端。

  院宇为闽南风格两进五开间庭院,抬梁构架,呈重檐歇山式;左右过水建有钟鼓楼。厅中龙柱柱基为宋代遗物。窗、梁透刻龙凤花草木雕,细致精巧;墙壁上的石雕、人物山水栩栩如生。

  始建时供奉释迦牟尼观音佛祖,明末起增祀德化龙湖寺三代祖师,成为龙湖寺分炉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龙湖寺》)

  楹联:

  “光化始招提,千秋炉霭游丝柱,杜兰香去,绿萼花来,大菩萨低眉普渡。
  定明多般若,四代灯传净钵新,皓月薄被,清风细抹,这头陀祝发婆诃。

  此长联为清·赵元慧拜谒定明院时所题,同治八年己巳(1869年)桂月其曾孙、生员赵丕成将此联刻牌挂在定明院,保存至今。赵元慧,金谷人,雍正二年(1724年)举人,曾任四川隆昌知县。赵元慧与定明院渊源颇深,曾读书该院,深受佛家影响。卒后,就葬在定明院对面。其学生写一挽联“居官自是众人母,归老独为学者师”刻于墓前石烛之上。“文革”期间,许多坟墓及石烛均被毁坏,独此石烛长明。(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赵元慧》)

  赵元慧还为定明院撰联:寺建定明,法传南海;观閒自在,活见如来。

  另有古联记载曰:

  “龟麓结庵,一山卓锡神初定龙湖坐化,三代传灯火独明。

  “定慧有为因,试参猊座,静摄尘心,于此间持诸净戒;
   明灵原弗隔,来自龙湖,平分香界,真可谓不二法门。

  近年又将供奉山西夫子(关帝)和保生大帝·吴夲(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夲》)的蕊珠宫迁建在定明院左前方,与定明院遥相呼应。

  定明八景

  古人曾标题定明八景”:“百岁石榴,火炉参天,石龟夜叫,佛堂清净,钟铎成案,涧水清音,石壁秋泉,池沼荷香。

  现代重新整顿景观,新定定明八景为:榴敲诗韵,樟奏风歌,涧水清音,门迎清水,钟铎成案,石烛长明,石壁圣泉,佛堂清净。

定惠庵

  定惠庵,在府城东,确址未详。宋·德祐间(1275—1276年)建,明·成化七年(1471年)重建。后废。《八闽通志》有载。

定应宫(定应堂)

  定应宫,亦称定应堂,在府城西街甲第巷与孝感巷之间北侧。南向。元季建。祀魁星,为定应境境庙。今废。《八闽通志》有载。

定光庵

  位于晋江县龙湖镇衙口村,1999年6月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始建,清初和1998年重修。

    庵占地面积约497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由外埕、山门、钟鼓楼、庑廊、厢房、大雄宝殿、后殿组成。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硬山顶。

泗洲宫

  泗洲宫,在府城后城中段北侧。南向,正对隐居桥巷。始建未详。祀泗洲佛。廿世纪60年代毁圯。

泗洲佛宫

  泗洲佛宫,在府城广平仓口梅花桥畔。南向。始建未详,今废。

泗洲堂

  泗洲堂,在府治西。元·至顺二年(1331年)建,明·永乐二年(1404年)重建。址约今孝感巷北大春巷一带,其地旧有泗洲塔。堂、塔俱早废。《八闽通志》有载。

泗洲寺

  泗洲寺,在府治东,确址无考。始建未详,明初已废。《八闽通志》有载。

泗洲文佛宫

  泗洲文佛宫,位于惠安县辋川城东尾头桂林山东侧、井沟池畔。

  嘉靖年间,辋川建城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内的城墙上都嵌有泗洲文佛石头像,靠壁搭建小宫,俗称“泗洲公宫”。后城废,宫、佛亦不见,仅存东尾头桂林山东侧的泗洲文佛宫。另外,城南观音宫附近的“泗洲公宫”遗留有一头像,存于信众家中。

  东尾头泗洲文佛宫坐北朝南(壬丙亥已),宫不高,略呈方形;规模很小,面积仅约25平方米,宫旁有一六角形小亭。宫壁上文佛浮雕保存完好,高36厘米,宽43厘米。雕工精细古朴。龛中还同时保存两尊不知名神祗,体小,一高20厘米、宽10厘米;一高15厘米、宽18厘米。

  泗洲公宫虽小,偶像仅为壁上浮雕,但历来信者甚众,几乎是全城膜拜。经近年重修后,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佛诞都要热闹一番。

 

法石寺

  法石寺,初名“西方禅寺”,位于古泉州郡城东南5里、丰泽区东海法石通港西街近旁万岁山,已废。(按:万岁山亦称万遂山、法石山,古属晋江县卅六、卅七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万岁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法石寺》:“法石寺,在(府城东南)三十七都。”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法石寺》“法石寺,府东五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法石寺》“法石寺,在三十六都通淮门外万岁山。”

   宋初陈洪进始建为西方禅寺

  五代时,泉州节度使陈洪进葬妻及女于万遂山(万岁山)之阿,建隆元年(907年)在其山建寺以资冥福,乾德四年(966年)改为“西方禅寺”。(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法石寺》:“五代时陈洪进葬其妻于山之后岗。宋·建隆元年创寺以资冥福。乾德中改为西方禅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法石寺》“宋初·节度使陈洪进葬妻及女于山之阿,建隆元年建寺,乾德四年改为西方禅寺。”

  南宋题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法石寺》收录南宋题咏2首:

   黄公度《自法石早归》“避暑寓祗园,黎明度远村。桑麻迷杜曲,鸡犬散桃源。迳草细将合,溪流深不喧。幽怀未能惬,城廓已朝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公度》)

  王十朋《出郊观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亦见《王十朋全集·卷47》)(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清源太守鬓如蓬,未遂归农又观农。农事正兴天不雨,谁能唤起老黄龙。”

  “二麦青黄雨失时,老农相顾但嗟咨。使君徒用虚文劝,稼穑艰难未必知。”

  “我昔躬耕陇亩间,也知农事最艰难。才疏政拙心劳甚,无补于民合挂冠。”

  “卖刀买犊慕龚遂,重谷务农思鲁僖。僚友共怀忧国愿,守臣非皱职田眉。”

  “无术能销旱魃灾,吁嗟求雨只空回。鲰生岂是为霖手,明日真人出洞来。”

  “万岁名山两度来,精庐潇洒绝尘埃。禅师妙得兵家策,杖屦飘然去不回。”(自注:谓长老禅师。)

  “荔子今亡法石白,江山长带佛头青。老僧能说陈王事,遗冢犹传女子灵。”

  “一径通幽庭面墙,鸟啼林静木苍苍。碍人眼界宜斤斧,放出山光接海光。”

  南宋末·胡仲弓苇航漫游稿》《次法石寺即事韵》“近郊来往熟,驯犬向人迎。半是吟将老,何时隐得成?日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归路霜钟外,微闻三数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胡仲弓》)

  宋末少主驻跸处

  南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入闽,陈宜中张世杰率舟师奉少主端宗·赵昰等,由福州航海至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闽广招抚使兼“主市舶”蒲寿庚闭门不纳。十二月初八(1277年元月),元兵抵泉州,蒲寿庚与泉州司马田真子献城降元。端宗一行只得移粵趋潮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时端宗驻跸处即在“法石寺”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法石寺》“宋末,蒲寿庚谋据郡降蒙古,少主至泉城北,不敢入城,驻跸于法石寺,即此。”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法石寺》“《方舆纪要》:宋·蒲寿庚据郡降元,少主至泉城外不敢入,驻跸于此寺中。”

  元易今名法石寺

  元代,“西方禅寺”易名“法石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法石寺》:“元易今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法石寺》“元易今名。”

  明代屡修,后废

  明·永乐(1403—1424年)、景泰(1450—1456年)、天顺(1457—1464年)间相继修葺,至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仍存。清·道光(1821—1850年)间修《晋江县志》时已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法石寺》:“国朝·永乐、景泰、天顺间俱尝修建……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法石寺》“明·永乐、景泰、天顺间相继修,后废。”

法华庵

  位于泉州市区三教铺(今后城旅游文化街东端)宜春境内宜春宫之右,并列西向,祀仙公,是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净明派宫观,也是泉州净明道派的中心。 

  道教净明派

  “法华”系属道教净明派,又称净明忠孝神仙道教。“法华”原是经名,即《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谕达真空品第十六》载:“以言经名为法华,遍满虚空,普资仙道,接引迷惑,得出三界(即天界、地界、人间界),得睹上仙。”元代正式以“净明”为道派名称。

  净明派主要流传于江西南昌地区,托称其道法出自东晋道士许逊许逊的信仰由来已久,隋、唐时期在南昌西山游帷观盛行的孝道派,即奉许逊为祖师。游帷观始建于东晋,唐时称铁柱观,后改称玉隆观。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敕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并赐匾额“玉隆万寿宫”。宋、元·净明派就以江西南昌西山万寿宫为宗坛,成为净明道的传播中心。

  净明道的教义宗旨为“忠孝廉慎、调养心性为基,内炼修养为本,外行符水炼度为用”,顺应当时社会文化的需要,吸收儒家的伦理思想,提倡忠孝神仙。

   南宋初,金兵压境,家国不宁。建炎二年(1128年),道士何真君祈请许真君救度,行授“度人净明大法”。于是周真公等人在玉隆万寿宫建立翼真坛,传度弟子500余人,形成新的道派。日后子弟云游四方。 

  元初,在南昌西山又出现一位隐居儒士刘玉(1257~1308年),自称于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遇见净明法师胡慧起,预告净明大教将兴,五陵之内当出八百弟子,以刘玉为师。元·元贞二年(1296年),他又自称许真君亲降其家,授中黄大道、八极度真诠和《灵宝坊记》,乃“开阐大教,诱诲后学”,以神授旨又教庄乡人,并为人祈祷禳解,一时从学者颇多,遂成新的净明道派,从其学说渊源,仍是旧净明道的创新发展。

  沿革

  南宋偏安东南,泉州遂成东方大港,经济繁荣。净明道和其他宗教一样,随着大量移民入闽,也相继传入泉州。因此,宜春境内的法华庵始建年代,可推测为南宋·绍兴(1131年~1162年)年间。

  明·万历时为江右李鼎修持之所。李鼎升化后,辟为庵堂奉祀。后历经兴废廿世纪80年代宜春乡贤捐资在原址重建。

  规制

  法华庵以《妙法莲华经》取名。 

  法华庵坐东朝西,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由天井与大殿组成。进殿的大门上嵌“法华庵”石匾额,大殿金碧辉煌,殿上悬挂“法华重光”字匾,殿宇雕龙画栋,鸟草翠飞。殿中石柱刻“华严经声、钟声,声声升天庭;法助国事、境事,事事入地道”楹联。神龛中供着重新塑造的李鼎仙公)坐像,神态慈祥。

  李鼎

  明·万历时,有彭又朔修道于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逍遥万寿宫志·卷15》载有李鼎《定宇天光记》,记中曰:“时于也,方拥□操箕在弟子之末。” 

  法华庵的仙公,即是李鼎,他是新明道的传道弟子,自江西南昌来泉州传道,居泉州城内三教铺,居法华庵传授弟子,其时应在明·万历(1573年~1619年)年间。

  李鼎持斋法华庵时,相传能导引辟谷。辟谷分为自然辟谷和人为辟谷。气足不思会,为自然辟谷;人为辟谷是不食烟火食,而食别的药草果实等类,亦称断谷。李鼎每晨向东吸杯水,端坐凝神,是属人为辟谷。一日忽辞众弟子,自己一人登上龟山,入狮岩端坐,弥日不食,定期与众弟子告别,后坐化于狮岩。弟子就其遗蜕朔像奉祀于狮岩,又另作栗主(神牌)供奉于宜春境内的法华庵,这就是后人尊称他“李仙公”。 

法云寺(法云院、禅苑)

  法云寺,位于古晋江县三十七都(今丰泽区东海、城东一带)青阳山。泉州刺史王延彬始建于唐·天祐(904—907年)年间,初名栖隐寺。北宋·治平(1064—1067年)中改名法云院,寻改“禅苑”。明·洪武廿四年(1391年)改为法云寺。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仍存;黄凤翔嘉靖十七年—万历四十二年生人,1538—1614年)还写有游历诗,称寺中“相逢有老僧”,相与“煮茶”、“说法”。但至清·道光修《晋江县志》前,法云寺已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法云寺》:“法云寺,在(府城南)三十七都。唐·天祐间刺史王延彬建,名‘栖隐’。宋改‘法云院’,寻改‘禅苑’。国朝·洪武二十四年改为寺。……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法云寺》:

  “法云寺:亦在青阳山。唐·天祐间,刺史王延彬建,匾曰‘栖隐’。宋·治平中,改‘法云院’,寻改‘禅苑’。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为寺。后废。

  明·黄凤翔《寺中夜游》诗:‘湖海无知已,相逢有老僧。煮茶烧落叶,说法剔残灯。瀑水三天雨,寒蟾一钵冰。纷纷车马路,应隔几千层。’”

法林寺

  法林寺,又名“福田寺”、“福林寺”,位于德化县上涌乡上涌村蒋垅村落凤凰山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法林寺,在东西里上涌乡。”

  “法林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高僧郑炳四(法名“真慧”)于上涌雪竹尾坐化,乡人缅怀其功德,建“法林寺”塑像供奉于寺中,称“郑公真慧祖师”。

  原寺庙为3进院落。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宿法林寺》(曾晋):‘朝日戒车徒,雪飞山径路。向夕栖禅林,明月照高树。岩壑何豁险,仙钟鸣巳住。法侣期雏来,朔风吹屡度。伊余远行迈,讨探灵栖趣。澹虚观我身,山水有余幕。独立眺九蜂,空花夜深雨。’”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陈拱在此聚众抗清,该寺遭清兵围剿时烧毁,仅存护界亭1座和护界将军塑像。次年上涌等5保鸠工庀材,重建正殿及护厝,并重塑郑公祖师等佛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拱》)

  1966年“文革”期间,法林寺佛像、护界亭、屋顶翘脊等装饰被毁,仅存空寺。

  1982年,信众集资修缮,重塑真慧祖师保生大帝观音佛祖供奉。1983年竣工。

  1990年春,台胞林瑞祥郑悦义张桂造捐资,重修寺院,装塑诸佛像。寺院坐寅向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法藏禅寺

  法藏禅寺,原名释雅寺,位于紫帽山南侧紫帽镇浯垵村铁灶山。始建于南宋,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紫帽山·铁灶山佛国·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