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10划—下)

  圆通庵(车桥圆通庵。仕曹巷圆通庵。许家弄圆通庵。)、圆通寺(圆通院。泉港区前黄镇后张村外烟墩山麓。)圆通堂(安溪县芦田镇紫云山半山麓的三洋村)圆方堂 、圆智庵
  桂香宫、桂坛宫

  留鄂公庙[留从效庙,尊王公宫。晋江市金井镇溜江村。沿革(南宋·嘉定五年留氏肇基溜江。始建“留鄂公庙”。代有重修。)规制。]留厢使庙(永春县)、留山宫(惠安县琼田铺)
  浯渡宏济院
[塔堂宫,塔堂庵。泉州南关外浯江铺(古属晋江县卅五都)。始建于宋。清·道光重建。]浯江宫
  浦东宫
(一堡宫)、浦西宫(二堡宫)
  高桂宫
(井亭宫。泉州府城井亭巷中 、高山宫
  莲花庵、
莲山宫[丁宫,莲山妈祖宫。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丁宫自然村。沿革。规制(概说。门前埕。前厅。主殿。)。明、清文物。]
  桃源宫(唐王宫。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沿革。规制。陀罗尼经幢。)桃源殿永春县城环城路边)
  资福院
(潘湖资福院[资福宫、福汝寺、资福寺。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沿革。现规制。嘉惠塔。]。高盖山资福院[南安十一都高盖山(今诗山镇“诗山”)山腰之南高盖岩。民国《南安县志》记述。唐·释道昆《碑记》。戴凤仪“按”。诗词。]
  阆苑岩
(安溪县城厢镇同美村阆山卧狮形岩上)珠明院、栖隐寺、陵岩寺(凌岩寺)、积善寺(附:五老亭)恭厚宫、彩华宫 将军宫
  离相寺
[荐福院、离相院、二相院。泉港区山腰街道塔山东麓。肇建于唐·天祐为荐福院(肇建于唐·天祐。肇建者郑济时。唐代遗存)。北宋·治平改名离相院。元·至正重建改名二相院(南宋末毁。元·丁酉年重建。关于卢勤)。明·正德改名离相寺。清代以后的废兴。规制(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金炉。综合楼。种柱苑。西门。土地庙。)]
  笔架寺
[仙公祠,仙宫寺。泉港区紫山镇半岭村笔架山。沿革(汉·范侯公修炼之所。明·洪武改称笔架寺。明 •嘉靖张岳重修。其他。)。规制。]、钱库宫(德化县水口镇梨坑村)、浮山寺(后堂寺。惠安县张坂镇浮山村。唐·光启肇建。明·洪武拆为后堂寺。、娲媓宫(丰泽区东海街道宝山社区生态路)、晋兴堂(庐岭庵。晋江龙湖鲁东村内。规制。沿革。)

圆通庵

  车桥圆通庵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圆通庵》载:

  “圆通庵,在三十五都南门外车桥。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里人重修。

  明·黄克晦(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克晦》)诗:‘寺外青苔径,将行却自留。水风双树老,暮雨一峰愁。诗壁因名读,经蹄得旨休。僧言山翠色,更在向东楼。’”

  仕曹巷圆通庵

  位于泉州郡城仕曹巷,始建未详。废祀。

  许家弄圆通庵

  位于泉州南门外结草山西麓,即今晋江市永和镇许家弄村。始建于隋代,金堂供奉观自在菩萨。

  圆通庵屋脊正中,原有座尺来高、青黑色的应庚塔。古代遗留下来的寺庵中碑志曰:“殿顶宝塔灵异尤著。相传昔有士人于庵前池掘土得之,举而置诸殿脊顶中,塔为磁制,年代制者未详。若四方祸福将至,塔辄斜曲向其方,所历有微验,靡或爽焉。”据村里群众说,至解放初,有个破除者把它摘下扔到庵前水池里,随后怎么捞也没捞到。从此结束了应庚塔奇观,只留下种种谜团无法解惑。

  另庵后有房,古之名贤,尝隐于此讲学授徒,如杨景辰相国、蒋德诠学士、王三阳工部等。

  2001年重新修建。新建的圆通庵占地一千平方米,为三落仿古式建筑,主体石木结构。前落为山门,山门左为钟楼右为鼓楼;中为大雄宝殿,正中祀奉三世尊,左右两边祀奉十八罗汉;后落为藏经阁。其中山门有:“圆融无碍襟怀浩荡包环宇,通达十方誓愿弘深渡众生”、“暮鼓晨钟驱魍魉,经声佛号指迷津”;殿内有:“圆妙三摩地,通连大梵天”、“梨花开出清净色,山鸟啣来吉祥云”等颇具意义的佳联。庵内外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体古香古色、规模宏大,遂成晋江著名的庵院之一。

圆通寺

  圆通寺,又称“圆通院”,位于泉港区前黄镇后张村外约500米处的烟墩山麓(距石湖驿路1里许,古属惠安县鳌塘埔)。

  圆通寺是古老禅寺,始建于宋(960—1279年)。多次重修拓建,至元、明两朝,规模不小,香火旺盛。至明·嘉靖九年(1530年)著《惠安县志》时已废。

  明•张岳《惠安县志·坛庙寺观·卷11》载:“圆通院亦在鳌塘埔,今废。都御史康盘峰?有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康朗》)

   康朗诗曰:“石耳峰边逢暮春,圆通寺里晚晴新。天高树际惟归鸟,日落钟声不见人。岳岫烟霞清旅梦,禅房花木定愁身。那堪更逐缁麈转,欲问无声未有因。”

  后重建,清末日渐衰落。

  1927年,为打倒军阀陈国辉,曾在此召开会议。

  1932年3月13日,中共惠安县委在三朱后宅村朱文法家举行会议,次日在该村的圆通寺组织了武装骨干300多人,发动惠北武装抗捐活动,历经多个自然村,包围了惠北朝林村匪巢,从西北面切断敌人后路,并发展了不少的地下党员,在圆通寺成立“惠北抗捐大同盟”指挥部。 

  “文革破四旧”,寺内佛像尽毁,禅院几成废墟。

  1988年,乡人集资修葺佛堂和1间侧室。2006年7月,由群普片捐资20多万元在旧址重新修建。

  现寺院坐西北朝东南,两进五开间,总面积260平方米,由场院、佛堂、廊道和僧舍组成。辉绿岩大门楣上刻“圆通古地”篆书。

圆通堂

  圆通堂,位于安溪县芦田镇紫云山半山麓的三洋村。

  始建于明代。供俸家将(五郎六郎七郎) ,当地称五使公(大德禅师)、六使公七使公。三洋村和邻近的朝阳村村民姓,故尊奉之。

圆方堂

  圆方堂,在府城会通巷北段西侧,门牌68号。西向。始建未详。祀观音菩萨。解放后政府收为公产出租。今仍为民居。

圆智庵

  圆智庵位于惠安县城圆智庵街;街因庵得名。

  庵中楹联:圆顶由来空色相,智珠着处放光明。”相传是北宋宰辅韩琦撰书。

  韩琦之父韩国华任泉州太守时,与婢女连理(原名智珠)生下韩琦连理忍受不了主母虐待而削发为尼,法名圆顶韩琦高中状元后,与亲母相认,因亲母不肯还俗,便创建圆智庵以供奉,并撰联。

  据说圆智庵是惠安最大的尼姑庵,曾有尼姑80人。为增加收入,尼姑不时要参加制苎。因不能随便外出,每次制苎丝后,都集中在巷口等待苎丝的经纪人兑换苎片领取工资,日久即留下苎巷口地名。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琦韩国华》)

桂香宫

  桂香宫,在府城东街相公巷南口东侧,为行春铺桂香境境庙。始建未详。西向,面积60平方米,主祀相公爷,配祀紫薇星君金大巡。近年东街拓改时,北移数米。

桂坛宫

  桂坛宫,在府城桂坛巷西口南侧。始建未详。祀保生大帝,为集贤铺桂坛境境庙。原废,2000年恢复。西向,面积8平方米。

留鄂公

  鄂公庙,后称留从效庙”,又称“尊王公宫”,位于晋江市金井镇溜江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名宦祠·附名宦专祠之祭·留鄂公庙》:留鄂公庙,在府治东南留湾庙后浦。”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闽书抄》”曰:鄂公从效庙。在郡东南留澳。”

  沿革

  南宋·嘉定五年氏肇基溜江

  留从效,字元范,永春人;氏第27世。五代·闽国时,留从效闽王·王审知属下泉州散指挥使。南唐时,为清源军节度使、泉漳等州观察使,后累授同平章政使兼侍中、中书令,封封鄂国公、晋江王。(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至氏第34世、留从效后裔留汝猷(字大用),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举进士,回乡省亲时途经福全,嘉定五年(1212年)后即携子孙迁入择傍海处肇基定居,名居住地“留村”,“留江”,名海湾曰“留湾”。时留汝猷为感谢朝庭赐他进士的恩德,曾书写1篇“赐进士,怀恩德”之词。后裔即尊留汝猷为入留1世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氏·溜江氏宗祠》)

  留汝猷之孙留尚贤,定村名“留澳”。后来,因近水依存,各名称中“留”字均加“氵”旁,名“溜江”、“溜湾”等。又将留汝猷“怀恩词”石刻成碑,立于留澳海边。

  始建“鄂公庙”

  2年后,姓为追其先祖留从效治理晋江的功迹,上奏朝庭,获旨建庙。姓即于立石碑处兴建庙宇,且把该“赐进士、怀恩德”石刻筑于后侧殿墙,中殿供留从效像,取名鄂公庙”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名宦祠·附名宦专祠之祭·留鄂公庙》:“祀五代时鄂国公·留从効,今废。”

  姓入留之时,曾带来广泽尊王公神像,为庇佑族人,在鄂公庙”建成后,即将广泽尊王附祀庙内供奉,成为“留澳”最早的挡境神,故其庙亦习称“尊王公宫”。乡中一些属于神明排解的法事道场,都在这里进行。渐渐致鄂公庙”之名日隐,而“尊王公宫”之名日显。传统上,溜江渔民每年年终均相约集聚在尊王公宫内,商议或以“信杯”决定下年出海之事,至今仍然。

  代有重修

  鄂公庙”历代均有重建、重修。现建筑为民国时期重建。

  廿世纪50年代前,乡里的许多机构都曾经在“尊王公宫”这里占据了它的一定地位。诸如开办溜江阅书报社,设立爱群保和保甲办事处,住过抗战驻防军和暂作溜江学校教室等之用。

  50—80年代,鄂公庙”一直是溜江大队渔业生产队的队务管理处。80年代后是销售渔具和粮油的小店铺。90年代末“溜江老年人协会”又将它作为老人活动场所。

  1997年重修,称留从效庙”

  规制

  庙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坐北向南。大殿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2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单檐硬山顶。庙内尚存宋代覆盆式柱础及棱形石柱。

  庙门口尚存宋代辉绿岩门墩1对、方首石栏杆柱16根和界石碑1通。

  庙前门柱为辉绿岩质,上粗下细,镌刻楷书楹联:“神降彭城参日月,忠扶宋室壮河山。”(按:“彭城”:氏堂号。)

  后侧殿墙宋·留汝猷“怀恩词”石碑上的文字和花纹已模糊难辨。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闽书抄》”曰:“庙后有岩石,淳祐(1241—1252年)末,一夕晦冥,钜石忽移置岸上。该石至今犹存,上刻“飞来石”3字。

留厢使庙

  位于永春县。祀神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姓留,名失传,生五代·后梁·乾化间(911~915年),后晋·天福七年(942年)补厢使团练。

  厢使为唐肃宗时,在禁军中选择善骑射者,置御前射手,分左右厢。到五代后梁时,京师置四厢,诸军分二厢。厢置使,掌城郭烟火事。

  在契丹进犯中原时,留厢使移居桃林(永春),生前对移居地永春的开发作出贡献,民怀其德。死后,乡人立庙祭祀。

留山宫

  留山宫,位于惠安县琼田铺。

  明朝初年,惠安县分为三十四都,相公爷遍布各都,有从南安坑口 分灵单独建官的,也有分灵进其他宫庙的,甚至有分灵在自己的厅房内祀奉的。留山宫的田都元帅即在此时由惠安东门外的诸多善男信女到南安坑口(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坑口宫》)虔诚恭请,恳求分神而来,成为留山地区的“境主”,定每年六月十六日为圣诞日。

  明·嘉靖(1522—1566年)间,惠安县令叶春及毁淫祠,全县的宫、观、寺、庙几乎全部毁掉,留山宫亦毁,神袛暂遁。

  清初,惠安分为七十二铺,部分宫、观、寺、庙有所恢复,重新修建,但很少有单独修建的“相公宫”。那时留山宫遗址属琼田铺,管辖二十四个村落,村民共同捐资,翻修扩建为铺主官,奉祀铺主“天上圣母,圣皇夫人”;留山宫原有的田都元帅仍进宫敬奉,按旧例每年六月十六日举行圣诞庆典。后来又不断修饰装潢。

  宫内有木雕、石刻,并镌刻楹联云:“留守惠东郊,重新庙宇;山祠环螺岫,永壮威灵。”

浯渡宏济院

  浯渡宏济院,后俗称“塔堂宫”、“塔堂庵”,位于泉州南关外浯江铺(古属晋江县卅五都),左有挑水巷同富美码头,右通新桥头(顺济桥)。

  始建于宋

  浯渡宏济院始建于宋。明·永乐(1403年—1424年)间重修。入清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浯渡宏济院》:浯渡弘济院在(府城南)三十五都。宋季建,国朝永乐间重修。……存。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6·庙寺观·浯渡宏济院》:“浯渡宏济院。在三十五都。宋季建,明·永乐间重修。今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浯渡宏济院》:浯渡宏济院。在三十五都。宋季建,明·永乐间重修。今废。

  清·道光重建

  清·道光(1821—1850年)间,浯渡宏济院重新修建,宫内供妈祖,并作为泉州郊商的会所“泉州鹿港郊公堂”

  “鹿港郊”即在泉州从事与台湾鹿港对渡贸易的商人所成立的同业公会组织。1984年6月,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泉州鹿港郊公堂”的遗址上立有石碑,碑文:“清代,泉台贸易频繁。这里是经营台湾鹿港生意的商业行会馆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清·几禁几弛》)

  时“鹿港郊”在浯渡宏济院留有两件实物:

  一是道光四年(1824年)在寺院前捐建有佛教“窣堵婆”式石塔。

  塔身一面浮雕佛像1尊,另一面镌“鹿港商捐资,锦里(即蚶江)黄清文董事重修,道光四年公立”字样。浯渡宏济院因此俗称“塔堂宫”、“塔堂庵”,地名即称“塔堂宫口”

  此石塔目前保存在开元寺内,但只存仰莲式覆盆、鼓形塔身及瓜楞形塔基,塔刹部分已毁坏。

  二是铸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鹿港郊”铁钟。

  铁钟高100厘米,口径59.5厘米;呈圆筒形,下部稍大,圆肩,上有双龙钮。钟身铸阳文“泉郡南关外浯江铺塔堂鹿港郊公置。鹿港郊商捐资铸造,献给泉郡南关外浯浦塔堂庵”,并铸有“美记号、建源号”“鹿港郊”46家商号名称。

  铁钟原悬挂在“塔堂宫”,现收藏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

浯江宫

  浯江宫,位于泉州郡城南门土地后马房南端,始建未详,祀土地公,已废。

浦东宫(一堡宫)

  浦东宫即一堡宫,位于泉州郡城一堡街。始建于明代,面积1215平方米。主祀日月太保英烈侯,配祀苏夫人

浦西宫(二堡宫)

  浦西宫即二堡宫,位于泉州郡城二堡街。始建未详,祀吴大帝。废祀。

高桂宫(井亭宫)

  高桂宫,俗称井亭宫,在泉州府城井亭巷中23号门前屋角处(古属高桂巷)。明、清时是万厚铺高桂境境庙。

  始建未详,坐东向西,祀相公爷,配祀赵天君。 民国时期倒塌,新中国成立后因各种原因无法重建,乡邻只好集资将其供奉在这个屋角。现宫西向,面积40平方米。

高山宫

  位于鲤城区浮桥镇高山村。始建未详,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主祀福佑帝君,配祀保生大帝

莲花庵

  莲花庵,在府城旧馆驿内汪衙巷西端(门牌119号)。始建未详。今废。

莲山宫

  莲山宫,又称“丁宫”、“莲山妈祖宫”,位于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南部丁宫自然村,背临山腰通往郭厝的道路,主祀“天上圣母”妈祖,是泉港区道教协会所在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莲山宫(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莲山宫始建于明·永乐(1403—1424年)间,清·康熙(1662—1722年)、乾隆(1736—1795年 )年间均有维修。

  宫宇曾两度被人为毁损,1962年按原貌整修,但较为简陋。

  “文革”期间又遭严重破坏。

  1990年重建,1991年竣工,同年举行开光庆典。

  2001年又按始建规制重建。

  规制

  概说

  莲山宫坐东南朝西北,背临山腰通往郭厝的柏油路,占地面积3996平方米,建筑面积2222平方米。整体由门前埕、前厅、两廊、天井、主殿组成。对面有1株参天古榕。

  宫宇木石结构,2进3开间,宽敞明亮。硬山式屋顶,翘脊飞檐,七彩琉璃瓦。屋脊檐角饰满龙凤雕塑,龙舞爪凤展翅,各呈腾空欲翔之态。宫宇的建构有影雕、浮雕、圆雕、透雕、线雕等,石雕质朴大方,木雕古雅精美,尽展雕凿之技艺。

  门前埕

  莲山宫正对面建有1座龙池,与宫宇遥相呼应,四周石栏雕刻莲花图案。池中建有1座龙池亭,亭上飞檐翘首,六角高耸;亭子内顶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

  宫前石埕宽阔,右边是戏台、戏房,是妈祖圣诞或其他佛事焚香敬神的主要场所。

  宫宇正前方 有1座四角拜亭,面积约10平方米,高3米许,亭檐高翘,琉璃瓦晶光闪耀。亭中摆设香案,五六个香炉终日香烟缭绕。

  前厅

  门前廊2米深,廊壁由一图紧拼一图的岩雕砌成,廊顶是密密集集的木雕,镌刻人物、鸟兽、花木、山水,繁而不杂。

  正门上方镌刻“莲山宫”3字,字上镀金,配以赭红底石板,与墙壁上的影雕、楹联的底石一致,和谐大观。楹联:“莲映岩阿千古秀,山环荻水万年春。”(相传千百年前郭厝是一片芦草坡,有一条大河流经此处注入峰尾海,河名荻水,郭厝古称荻洲。)

  大门左右两扇辉绿岩雕窗玲珑别致,以圆为框,留新月弧,镂去另边半满月形并以竹状石柱为窗棂。

  主殿

  主殿面阔3间,进深3间,抬梁结构,雕梁画栋,流光溢彩。

  主殿正中有1对须两人合抱的辉绿者透雕龙柱:龙身婉蜒盘绕,龙首昂然向上,龙爪雄劲有力,宛然在波涛云海间邀游。

  禹门侧各有二仙童守立,八仙各持法宝驾游其间。

  两侧廊壁嵌立着两对清·乾隆六年(1741年)修建宫宇时留存的石柱,柱联均道出宫内所祀妈祖乃脉系湄洲:“天与湄洲崇圣迹,神临荻水度重光。”“圣母光荣承玉旨,莲山秀丽映湄洲。”

  殿内正中有齐壁高的玻璃佛龛,1尊比真人稍大的妈祖神像端坐其内,凤冠霞帔,手持玉笏,端庄慈祥。

  明、清文物

  宫内珍藏几件明、清时期文物:

  陶制茶壶1件。

  青磁花瓶1件。

  细磁小香炉1件。

  灰质大香炉1件。灰质大香炉大如脸盆,制工奇特,为钢丝铸灰浆而成,外壁一排排整整齐齐地嵌入指甲一般大小的五彩螺贝。

  石鳟鱼1件。重约三四十公斤,鱼身高约两尺,鳞片历历可见,鱼尾直翘向土,鱼头在下但昂然上翘,睁眼张口,神态稚憨驯顺。石鳟鱼原立于化金亭顶,其口、颈即为出烟通道。后来亭毁,石鳟鱼作为文物另作收藏。

  据说,原宫中还曾珍存1对花瓶,瓶内之水常年未换,奇的是水随潮涨而满潮落而消,插入花枝3日可生根,惜佚失已久。

桃源宫

  桃源宫,原为“唐王宫”位于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坐落于莲花峰周井堡(古南安郡治,今南安丰州镇)内北门。

  “陀罗尼经幢(北宋):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1961年5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源宫陀罗尼经幢(北宋):南安市”,2019年10月列为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据传,这里在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就建有佛祖庙。宫中存有石墩,为城北文英楼(又名“神仙坊”)遗物,传晋时为物,边长各0.45米,每面都刻有佛像;原有2块,厦门大学运走1块,1块留宫内。

  ·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傅实奉敕率军入闽时,僖宗御赐太宗·李世民像1帧。傅实后就武荣周井堡居之。为表示效忠朝廷,光启885888年)傅实建唐王宫供奉李世民像,每早按仪朝拜,从未间断。殿内至今保存着最早1对楹联:“鼠雀有时资守土,君王异日得还宫。”每到元宵节,村民皆按唐朝帝都长安结灯仪式,以此答谢皇恩。据说,桃源宫之前两侧数米原来各竖有一方下马碑,镌刻“军民人等到处下马”8个大字,可惜已失。

  后三教并祀,改称桃源宫,祀观音、睢阳二忠、炎帝田都元帅雷海青太尉等。

  桃源宫代有修葺,最近1次是2002年。每次修葺都是依旧制重建的。

  规制

  桃源宫坐西北向东南,面阔、进深各三间,两进屋顶为单檐歇山式

  大门悬挂一黑色匾额,上“桃源古地”。大殿中立匾“唐室一人”,下厅主匾为清·光绪丙午年(光绪卅二年,1906年)南安知县谭子俊立的“惠此南国”

  大殿两侧各分列四幅壁画,讲述雷海青骂奸臣以身许国”、“殿前受赐”、“皇宫救火”等8个故事。这些壁画是2002年修葺时邀请莆田一著名画家创作的。

  大殿后部,由一堵木墙隔开,旁有小门。供唐太宗·李世民塑像。李世民塑像前立着徐茂功魏征程咬金秦叔宝四大塑像。塑像也是2002年重塑的。大殿后部的门平常都锁着,不让人随便碰,有人参观才打开。

  宫内有古木名“及第花”(茶花),高6米多,径约0.66米,冬十二月开花,红花复瓣,相传植于明代。

  陀罗尼经幢

  陀罗尼经幢位于桃源宫内天井正中,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为“南安县清信女弟子葛门陈二十二娘……夫葛二十七郎舍资创建。建经幢的目的是为“考妣二亲追荐……同保平安,特抽襄贿虔于当境神仙坊”建经幢,并凿井一口。经幢保存完好,为现存经幢之典型,对研究宋代佛教雕刻艺术有重要价值。1961年5月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陀罗尼经幢出现倾斜而修缮。

 

  陀罗尼经幢石构,八角7层,通高7.8米。除基座为多块花岗岩石砌成外,其余系一大整块的花岗岩石雕就,巍然耸立,造型美观,雕刻精致,保存完好。

  基座为八角形须弥座,八角转角柱各雕一尊侏儒大力士,束腰每面各雕一重翼飞天浮雕。其上为八角形水波纹平座,上置有覆盆。

  经幢第一层幢身浮雕双龙戏珠。第二、三层浮雕佛像。第四层为经幢的主要部分,每面分行竖刻“尊胜陀罗尼经咒”,上额横刻“奉为今上皇帝资崇佛幢一座”。四至六层施用挑檐翘角,间以仰莲一朵,每面翘角装有铁环,为串联铁索之用,幢身每面浮雕各式佛像。第七层幢身与檐均作方形,出檐处分雕飞天羽人。幢刹呈葫芦形,直指碧空。

  陀罗尼经幢:幢,梵语叫“驮缚若”,意译为幢。幢的本意就是旌幡,原本是我国古代作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一种旗帜。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徒在长筒圆形绸伞上写经叫经幢,为了便于长久保存,又将经文刻于石柱上叫石幢,后来亦称为经幢。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莲花峰·唐王宫》、《泉州人名录·傅实》、《泉州岁时记·元宵·南安桃源上元点灯》)

桃源殿

  桃源殿,位于永春县城环城路边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二进土木结构,正殿重檐歇山顶。存清代石刻二方。

  隋、唐年间,中原移民永春时建真武宮,五代时改名桃源殿。

  北宋·开宝(968—976年)年间,拓大鹏山南坡地造县公署,郑进购东城地以居族,后廿九年,其子懋从潮阳军巡检在迎晖门外开垦荒地并建上帝宫,祀奉玄武。

  明·嘉靖元年(1522年),为玄帝行宮。奉祀玄天上帝、法主公、李公元帥、观音佛祖。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拆宫以攻陷县城,郑南峰献近宫田一亩四分扩建行宫。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玄帝行宫”匾额,张瑞图亦书“桃源古地”,避名讳改称桃源殿。

  1934年,姓华侨捐白银三万元雕金辇轿三辆,境内外善信亦修葺行宫;邑绅创设佛学会及慈儿院,容纳失学儿童就读;释觉印常于此义诊,施舍草药。

  1939年4月16日,弘一法师桃源殿(永春佛教会所在地)升座宣讲《佛教之简易修持法》,令众僧如“饮一勺水,而知大海味”。此次讲演,由李芳远笔录成册刊行。

  文革期间,神塑像及辇轿存于桃东村。

  1985年重修。拆旧殿时,挖到宋代柱楚四枚、明代柱楚二枚。1996年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谢宗信来殿视察时题“桃源古地”

资福院

  潘湖资福院

  潘湖资福院,前身为“资福宫”,别称“福汝寺”、“资福寺”,位于泉州城南十里许卅五都(或说府治东“卅六都”)潘湖(今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

  沿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晋江县·欧阳氏宅》:欧阳氏宅,在府城南三十五都潘湖。环湖百余里四十余家,唐、宋时弦诵相闻,宾荐岁不乏,擢第者几三十人。后废为资福院。”

  唐·咸亨四年癸酉(673年)九月,潘湖欧阳氏1世欧阳韶(号伯善欧阳詹之太祖)挥金布谷,在潘湖湖口田洋始建资福宫(宫址现为潘湖塔西侧,旧曰“菜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鄱湖宗祠》)

  久视元年(700年)秋,由欧阳琮欧阳衍先后扩建。其时曹溪惟节禅师云游于此,喜览湖山胜景及佛道儒三教甚兴,而为构院宇,额曰“资福院”

  欧阳詹(756—800年)少年时尝读书于此。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与当时著名青年文士贾陵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庾承宣等22人同登金榜,皆天下选,时称“龙虎榜”欧阳詹为泉州登进士第一人。(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天复二年(902年),黄滔笃信于佛教,深仰欧阳詹的文品为人,曾寓居潘湖探望其仲孙黄仁颖,常至资福院祭敬。(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滔黄仁颖》)

  原寺规模颇大,从大殿至放生池有100余米长。其后殿两阁(北为“文山阁”,南为“临漳阁”)比前殿高,为歇山式。

  明代,资福院废弃,其地后来建起了民房。明·弘治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资福院》:“资福院,在(府治东)三十六都。……废。”

  2000年11月,另择潘湖村西北角一地重建。

  现规制

  资福院背靠狮山,前临放生池,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为前殿、拜亭、东西护屋(原西为文山堂,东为儒林堂)、大雄宝殿、僧舍。

  前殿为3开间拜堂。道士蔡明溶为题大门联:“资奉矗矗,文山毓哲闽越古地;福泽簇簇,儒林宾兴弦诵圣迹。”横披“文林至宝”

  大雄宝殿为3层仿古建筑,5开间、3进深,重檐歇山顶式;前石埕面积约400平方丈。殿中祀观音佛祖,东祀上帝爷,西祀弥陀佛、祖师孔子

  罗山甫题大雄宝殿联:“大夫怀章,献京都法宝;雄狮活穴,屹郡南圣殿。”横披“文山儒林”

  殿中柱联:

  “三教浮屠,闽越古地,弟子云集:四门纲纪,龙虎仙迹,巍第临漳。”

  “积德通昌寿比南山,慈悲为怀福如东海。”

  “湖光闪闪显弟子敬心,仙气氲氲昱信众虔诚。”

  “恪昭上祀有愿发愿,恭逢圣院信男信女。”

  “开闽文宗发祥圣地,俊儒龙榜邹鲁胜迹。”

  殿东西旁相隔座蜷狮宫和伏龙宫。

  嘉惠塔

  嘉惠塔,俗呼“潘湖塔”、“欧塔”,位于资福院东北角,已埋沉在小巷民宅之间。

  嘉惠塔原是资福院的附属建筑物,石构3层实心方塔,通高2丈有余(约7~8米),型制为平面方形实心宝箧印经式。在塔的最上层,四面镶有浮雕佛首像,头戴唐代僧人的毗卢冠。

  第2层的3个面上,浮雕有重修石刻记,1个是宋代的,2个是清代的,字迹已弥漫不清。从早期保存下来的拓本可知其文字,南面是“大宋·淳熙七年(1180年)岁壬寅□八月辛巳朔二十八日戊申众缘重建”,西侧是“大清·康熙卅一年(1692年)壬申八月廿九日丙午里人姓鸠工重修”,北侧是“重修于大清·嘉庆四年(1799年)冬”

  相传塔尖装有相轮刹,内有夜明珠,已无存。

  高盖山资福院

  高盖山资福院,位于南安十一都高盖山(今诗山镇“诗山”)山腰之南高盖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诗山》)

  民国《南安县志》记述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资福院》:

  “资福院,在十一都高盖山腰之南,俗名高盖岩。凭山为院,地极幽敞。
唐·咸亨辛未
(咸亨二年,671年),曹溪惟节禅师云游至此,睹山川佳丽而乐之。癸酉(咸亨四年,673年),有欧阳公挥金布谷为构院。字中有古桧,老干虬枝,唐时所植。
清·乾隆
(1723—1795年)间重修,侯培光?长书重修。”

  唐·释道昆《碑记》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载有“高盖山资福院碑记(唐·释道昆)”曰:

  “武荣(指“丰州”)之北五十余里,有山曰‘高盖’。名山秀爽,树林蔚苍,可鸟兽之栖迟,实狮子之窟宅也。

  粤自咸亨辛未(咸亨二年,671年)间,曹溪惟节禅师云游至此,睹山川之佳丽,领乐道之妙趣,遂乃驻锡。披榛结庐,法席云兴,四维仰赖。

  时癸酉(咸亨四年,673年)之秋,有欧阳公挥金布谷,遂构梵宇,额曰‘资福院’。丛席演化,道振名山。民安物阜,老幼歌吟。

  师于开元癸丑(开元廿一年,733年)十二月四日端然奄化,春秋八十有二。荼毗(僧人死后的火葬谓之“荼毗”)至山,诸维礼备。异香满地,瑞气迎空。仰之敦诚,闻之叹呀。骸骨销琼珠之络,顶门放金碧之光。爰取舍利入塔于山顶。嗣法者十有八,悟道者莫计其数。然则师之遗迹也,道化一时兮无穷,名芳千载兮不朽。

  其门人高庵,思古圣之遗风,恐飘零于末裔,于是乐成其事,请予为志。予览禅师之迹,敬述其事以为记云。”

  戴凤仪“按”

  民国《南安县志·卷29·人物志5·唐儒林·欧阳詹后,有戴凤仪“按”,备一说。曰:

  黄璞《闽川名士传》、宋祁《唐书》、黄仲昭《八闽通志》,俱载欧阳四门(四门博士·欧阳詹为晋江人。旧志又载:欧阳氏宅在泉州城南三十五都鄱湖(“鄱湖”:即“潘湖”)。环湖百余里,四十余家。唐、宋时,弦诵相闻,宾荐岁不乏人,后废为‘资福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考公贻王式书,谓先与蔡明浚罗山甫有鄱湖合炼奉养之契,同居者三年。知公在潘湖未久也。至谓废为‘资福院’,则讹传甚,附会甚。

  是院(指高盖山资福院)在高盖山腰,为四景之一。

   尝阅唐·释道昆《高盖山资福院碑记》云:咸亨辛未(咸亨二年,671年),曹溪惟节禅师云游至此。癸酉(咸亨四年,673年)秋,有欧阳公挥金布谷为构院宇,额曰‘资福院’。据此,则‘资福’决在诗山无疑矣。

  道昆所记建院事,不曰‘有欧阳行周公’欧阳詹行周,仅曰‘有欧阳公’。记建院于高宗·咸亨癸酉(咸亨四年,673年),距‘四门’登第于德宗·贞元壬申(贞元八年,792年),先后尤隔一百二十年。以家世核之,‘四门’以上皆为闽越官,则皆可称欧阳公,不必专属‘四门’也;以年代核之,则知建院确是四门之祖,非始自‘四门’也。

  李葵南《志稿》云:相传‘资福院’是之曾祖建者,斯言良非无据也。

  建院既属‘四门’之祖,则知其祖若父世居诗山之旁,而‘四门’毓秀于此,确凿可征矣。”

  诗词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宋诗》:

  “《游高盖山资福院(七律)》(戴梦申):

  ‘行到院前晓雾收,盈眸林木翠如流。四时花映禅窗秀,半夜钟敲丈室幽。
  昔日常从云里望,今朝果在个中游。尘缘了了求何事,惟有心先天下忧。’”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游诗山资福院(七绝)》(翰林院学士吴希贤):‘飞锡归来自掩关,白云亦羡老僧闲。他年相忆青霄上,落尽昙花人未还。’”

  “《游诗山资福院次学士韵(七绝)》(户部尚书郑凯):‘寻真迢递扣松关,梦觉西窗事事闲。露冷云间庭舞鹤,江风月落野潮还。’”

  “《游资福院次吴学士韵(七绝)》(江西布政陈迁):‘一拳打破利名关,到此令人心自闲。麈尾不挥尘不动,任他元鹤自飞还。’”

  “《游高盖山资福院(七律)》(邑人戴元佐?盖山,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元佐》)

   ‘高盖峰头晚树阴,秋来乘兴此登临。参禅不索杯茶去,采药方知草径深。
  烟火近村催薄暮,山禽傍寺促归心。名贤仰止思难企,龙虎声称冠古今。’”
(“龙虎”:指唐·欧阳詹高中“龙虎榜”)

阆苑岩

  阆苑岩,位于安溪县城厢镇同美村阆山海拨400米处的卧狮形岩上,寺名取自唐·大诗人李商隐“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栖鸾”。 是安溪名岩之一。

  “阆苑岩(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代,其时乃“巨石相拱成殿”,想必相当简陋,原主奉阆苑祖师(菩提达摩圆觉禅)。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安溪县志》中载:“唐·普照禅师下锡于此……”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游览至此,标题“阆岩夕照”,为“清溪八景”之一。他的题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至今还万人吟诵。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褒赞:“天地英雄气,云露浩荡春。”

  登阆山入口处,残留一段宋时寨墙,寨门有“阆苑仙境”的勒石,两侧的“雾绕阆岩,人在空中揽胜;云飘宝殿,客来天上烧香”犹历历在目。进此山门后,山路陡峭。极目远眺,蓝溪如练,公路似带;探头院外,陡崖似壁,细泉泻涧。传说中宋·名将杨文广平闽十八洞之一的“铁松洞”,即在此峰顶。

  “自李唐之后,岩寺迭新。”现存的阆苑岩依山临壑,东向,成“虎落山”单檐歇山顶构式,坐北朝南,宽深三间。还附设有四大将庙、山门亭阁、钟鼓楼等。殿堂供祀着清水祖师。两旁对联:紫阳标八景,阆岩夕照其一;广舆记万山,清溪胜地无双。”

  历史上产白茶闻名。朱熹题门柱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今尚残存数株,是研究茶叶品种的重要例证。白茶其貌不扬,萎黄孱弱,长在庙外峭壁石笋夹缝之间,惟有夏至正午、冬至子刻,才有日月之光映射得到。叶呈白色,奇香扑鼻,质高无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事》)

  去堂西百米本有一庵,相传乃一位敢谏的妃子被贬至此所建。现残垣断壁处仍汩汩流淌一眼细泉。

  岩宇北侧,有一峭拔石笋,高15.8米,周长18.3米,色如琥珀;上覆一石,面平可坐十多人;石笋与石崖仅裂一罅,岈然成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洞而出,蔚为奇观。朱熹标题“阆岩夕照”即指此。

珠明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珠明院》:“珠明院:在龙首山,内有四卿堂。今废。 ”

栖隐寺

  栖隐寺,在府治西,确址莫详。明初已废。《八闽通志》有载。

陵岩寺(凌岩寺)

  陵岩寺,《八闽通志》载在府治西,内支院凡三十六。《明处士愧新 公墓志铭》作凌岩寺,在肃清门外。元末明初尚存,成化年间(1465—1487年)已废。

积善寺(附:五老亭)

  积善寺,在府治西南文圃山(即傅府山西麓)。始建未详,似应在北宋。初为院,后改寺。南宋初改为南外宗睦宗院。

  北宋·皇祐(1049—1054年)中于寺内建亭,后名五老亭。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宫室·泉州府·晋江县·五老亭》:

  “五老亭,在府治西南积善寺内。

  宋·皇祐中建,郡守陆广吕方平李沂李成曾公济为五老会于此,后郡守潘珏王景纯柯述谢履林植复会于此,故名。

  今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五老亭》

  “五老亭:在府治南积善寺内。

  《福建通志》云:宋·皇祐中建。郡守陆广与郡人吕方子李沂李成曾公济为五老会于此。后郡守陆藻(《府志》、《通志》皆作“潘珏”)与郡人王景纯柯述谢履林植,复会于此,赋诗赠之曰:‘五老三百七十五,俱生仁祖承平时。名齐卢阜久传世,身异商山深采芝。’”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泉州历史事件·南外宗正司》、《泉州人名录·柯述谢履陆藻》)

恭厚宫

  恭厚宫位于泉州郡城甲第巷内宫后巷。清建,1995年重修。面积20平方米。主祀温星君,配祀仪大人武汉春王

彩华宫

  位于泉州郡城西街裴巷。始建未详,面积45平方米。祀文武尊王,配祀池王爷

将军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亭店后树。建筑面积40平方米,祀将军。

离相寺

  离相寺,历史上曾名荐福院、离相院、二相院,位于泉港区山腰街道塔山东麓、今泉港区中心城区北面驿峰公路环岛东北角,距公路约四五十米。其地宋代始隶属惠安县德音里七都(古德音里包括六都、七都上下、八都上下),清代属惠安德音里七都安埕铺。2001年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山系戴云山余脉。相传,远在南北朝,就有高僧到塔山开基建寺。后来塔山上曾筑七星宝塔,山因塔得名,迄今已逾千年;其南建钱蔡宫,东有离相院,西有华林院,构成“东钟西鼓南宫北塔”之势。

  肇建于唐·天祐为荐福院

  肇建于唐·天祐

  离相寺的肇建,各本《惠安县志》均记述为“唐·天祐六年(909年)建”,初名“荐福”。是年王审知受封闽王,正当王审知在福州、王审邽在泉州大修寺院的时候。(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审知王审邽》)

  离相寺的地点,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离相寺在七都”清·嘉庆《惠安县志》“离相院在县北蔡林铺”两处记载有异,因蔡林铺不属于七都,属古八都。幸好明·万历惠安县令叶春及《惠安政书》“七都”地形图,清楚地标记着离相寺所在的山。或许担心后人模糊,还特意在山形下加注了“塔”字。因此可以确定,离相寺建在塔山,古属七都(清属安埕铺)。且迄今未发现古八都境内有离相院。可见清代《县志》有误,究其原因,应是因为塔山位于八都和七都的交界处,撰文者一时疏忽所致。

  肇建者郑济时

  离相寺的肇建者,明·嘉靖张岳所纂《惠安县志》的记述是“里人氏”清·嘉庆《惠安县志》进一步明确记述为“里人、金紫光禄大夫郑济时

   郑济时(字洪父)与陈国忠(字义卿)一同住于院中,传习诗书,开一方文教之风。郑济时陈国忠殁后,并祀于惠北十都(今属泉港区南埔镇先锋一带)灵应庙。此后近千年的封建时代,尽管荐福院演变为离相院、二相院、离相寺,此处始终长期兼作书院,化育一方文教。从离相院书院走出的周围乡里诸姓英才俊彦、登科入仕者辈出不穷。(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学校·泉州书院·离相院书院》)

  《县志》记载,“盐仓陈国忠“青屿郑济时”“皆光州固始人,避地入闽,遂家此”。据郭民富考证:郑济时陈国忠皆唐末光州固始人,应是在天复二年(902年)王潮王审知兄弟执掌闽地时避乱入闽的(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到惠安前,陈国忠曾寓居江苏南汇县东北十二里的盐仓(四团湾)或海宁定海的盐仓,郑济时曾寓居福建海澄县东海中的青屿。

  2009年,在离相寺所在的塔山之西隅、古华林院遗址,发掘到一个宋代陶罐,阴文竖刻“盐仓大王”四个字,应指盐仓陈国忠,可见陈国忠也是古华林院敬祀的神祗之一。

  相传当时建筑规模宏大,为9进院落结构,有99院,至今路边田地留有院路(贯通寺内诸院之间的路径)、门口东侧低洼处大片田地留有寺池的名称。

  唐代遗存

  至廿世纪90年代初,寺院东南角尚保存有1口唐代古井。井壁为细碎石块所砌,井盘由1方整块大石板凿穿而成,井水清洌纯净,寺内用水即取自此井。1997年修建驿峰公路,此井恰位于路当中,不得已将之填覆。

  至今,寺内尚存有1尊唐代蓝色香炉,1方唐代饲马槽(由整块石凿成),唐时两对石柱(字迹尚可辨认)、1粒柱础,1节旗杆石。

  北宋·治平改名离相院

  北宋·治平(1064—1067年)年间,改额“离相”

  元·至正重建改名二相院

  南宋末毁

  南宋末遭兵燹焚毁。

  离相寺所在的今泉港,南宋末小皇帝曾逃经。涂岭秀溪云门寺因宋室遗臣陈节匿居于寺而惨遭兵燹焚毁。小皇帝据说曾从塔山脚下的杨厝东京路难逃,曾辉煌于两宋的前郭氏因忠君保皇而惨遭灭族,族人星散迁徙甚而依附他族。与前郭氏渊源极深的离相寺自然是劫数难逃。

  元·丁酉年重建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里人卢勤主持重建。明《惠安县志》“元·丁酉年里人卢勤重建。”当时,不知是“离”、“二”方言谐音,还是为了纪念始创者郑济时陈国忠传道授业倡导文化的恩德,“离相院”改名“二相院”

  元代有两个丁酉年:

  一是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此时距南宋灭亡的1279年仅18年,东南沿海人心未属,社会尚未安定,不大可能重建离相寺。

  二是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年)。据至正十六年(1356年)调任宁德尹的今泉港籍进士卢琦《永春学记》记述:“彼释、氏之宫,布满天下,在在华丽。”可见当时元统治者政策调整,并不禁止,兴佛之举蔚然成风,显然更符合重建的时代条件。且与卢勤同里的卢琦已经进士及第为官15年之久,条件相当成熟。重建离相寺应即该年。(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卢琦》)

  关于卢勤

  至于“里人卢勤,史无明载。这个“里”,应指离相寺所在的德音里。

  德音里在元代属惠安北部忠恕乡,包括古六都、七都、八都,大概范围是今前黄镇大部分、山腰街道全境、峰尾镇全境和后龙镇一小部分。圭峰卢厝(今属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就在德音里,元代惠安唯一的进士卢琦就出自圭峰家。有人推测,卢勤是受卢琦之托重建离相寺的。

  《德音里氏族谱》系卢厝氏古谱(现存惠安档案馆),内无卢勤之名。但离相寺东南面的莲花山下,曾有一村名称后卢,今已废村,只保留后卢、后卢尾、后卢潭、后卢沟、后卢埔等地名,地名中均有。这片土地处于今离相寺前面,相传是卢琦的田产。可以肯定与卢勤必有渊源,有人认为卢勤是受卢琦之托,居于后卢经管田园及寺院事务的族人。

  明·正德改名离相寺

  明·洪武六年(1373年)、廿四年(1391年),朝廷先后诏令各府、州只存寺观一所,因之遭废。后重建。

  民间相传,正德(1506—1521年)间,明武宗·朱厚照(习称正德皇帝)下江南时,曾游历至今泉港地界,随行的官员中有左相郑杞(仙游人)、监军郭游(今泉港区山腰镇前郭村人)。在禀告当地民情时,郭游提及二相院,言之文风昌盛、才俊代出。朱厚照起了雅兴,当即微服前往,遇一高僧仙风道骨,言谈高雅,即赐予随身御扇,并赐“二相院”“离相寺”,作为僧人的修持场所。自此,离相寺方始正式成为佛教寺宇,点香祀佛。

  万历(1573—1620年)初年,离相寺名列惠安8所“宏寺”之一。

   清代以后的废兴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沦为废墟。(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民国十九年(1930年),住寺主持昭明法师等重建。离相寺原本是砖木结构,由于地处偏僻,常有歹徒骚扰。一日,昭明法师独自一人在寺中,有两个贼人闯入寺中企图抢劫寺中文物。他本着慈悲心怀不予正面冲突,而故意用手掌劈柴煮茶。贼人见状,心虚而退。后来,离相寺即改修为水泥砖石结构,天井加罩铁丝网,以保护这一方古迹。

  “文革”初期“破四旧”彻底拆毁,荡然无存。

  1983年重修。1997年又拓建主殿。

  2003年受西邻工程施工震动,殿宇鉴定为危房。2005年,选址于原址寺之东南全面重建,历5载竣工,耗资1000多万元。泉港区佛教协会、泉港区念佛团等机构驻此。

  规制

  寺宇坐北朝南(子午壬丙),二进三开间,依山顺势而筑。北边42.1米,南边44.7米,东边75.2米,西边71.7米,共占地面积3188平方米,建筑面积共4000多平方米。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山斗栱式仿古屋顶,由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卧佛阁、藏经阁、综合楼组成,前有宽阔石埕,东西两侧均有两层护厝楼,外有条石围墙,金炉、花圃、种柱苑、放生池、院路等配套设施完善。

  山门

  山门位于寺院正面,坐北朝南,2009年建。3门4柱,牌坊式九踩斗栱建筑,宽11.8米,高10米,其中中门宽6.3米,两侧门分别宽2.75米。前额“离相寺”,左额“庄严”,右额“法界”

  飞檐翘脊,四角外展挑出成燕尾状。正中屋脊为人字形双坡顶,两边略低,如翼相佐。配以琉璃瓦筒饰顶,加之飞龙、白鸽、祥云、花草等图案。

  门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饰乳白色花岗岩石,与朱红杉制木斗拱相承,榫卯相接,层层上托。柱联:“离两边,不落中间应无所住;相万法,缘起性空而生其心。”

  内额“回头是岸”“报恩”,右“知恩”,系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大和尚墨宝。

  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山门的东西两边,东钟西鼓,相向而峙。重建于2011年6月。

  楼为四角亭式阁楼,面积约3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琉璃瓦顶,重檐挑栱,翘角饰以鸱尾,顶端置一塔刹。

  东楼的第一层东边20.1米,西边15.7米,南边6.8米,北边9.8米。分别设寺务处、念经团及会客室。

  西楼坐西朝东,前为花圃,外由石制勾阑围成。建筑面积87.5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第一层东边9米,西边8.5米,南边10.9米,北边9.2米。第一层设作泉港区佛教协会(成立于2001年)会址。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与山门落差约3米,入山门拾阶17级方到石埕,再拾阶5级方登宝殿。台基高约1米,外饰乳白色花岗岩,前廊作须弥座式。大殿高处悬挂赵朴初题的“大雄宝殿”额匾。

  殿宇为硬山式屋顶,重檐红瓦,斗栱雀替,燕尾挑出,螭龙翘脊。主体钢筋混凝土框架,汉式重檐石砖木结构。殿顶以朱红琉璃瓦为主,屋脊有双龙腾云驾雾成回望法轮状,四角肃立金刚护法和八仙雕塑,辅以鸱尾、吉鸟、祥云、莲花、法器。

  殿宇坐北朝南,面阔21.1米,进深24.6米,主殿高约15米,2层,建筑面积共850多平方米。第一层面积519平方米;第二层面阔13.7米,进深16.5米,面积350平方米。

  殿廊宽敞,进深5.3米,中置铜炉、食台。外沿矗立3对石柱,台阶两侧是1对青色花岗岩石雕龙柱,其余4根文化柱,自西向东浮雕着释迦摩尼佛的传说故事。正面为廊道,有四槏柱,连着6扇漆画木雕板壁,形成左、中、右三道门,两边窗棂为“双龙嬉戏”、“万字莲花”等镂空石雕图案,东西两侧墙体各有4个青色仿古螭虎圆窗。柱与柱之间,梁枋相接,花篮斗栱,雕刻精致,色彩鲜艳。殿廊柱联有:“以普贤行悟菩提,超大愿云周法界。”“离远尘缘清净地,相去超高法性身。”

  大殿内有12柱,通柱顶端饰有飞天。以圆柱为界,形成中殿、东殿、西殿。中殿顶额为黑底金字“相好庄严”匾,佛座上供奉三世佛,中为释迦摩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佛祖盘坐莲台,妙相庄严。东殿匾额为“升无上道”,供奉文殊菩萨和韦驮护法。西殿匾额为“德功深甚”,供奉普贤菩萨和珈蓝护法。
二楼供奉卧佛,长约4米,宽高各约1米。

  殿内柱联有:

  “离相即如相,深观般若;性空原不空,偏照光明。”

  “离却凡尘,广沐恩波离苦海;相来吉地,咸沾渥泽相华严。”

  “得一向意勤求佛道,说微妙法饶益众生。”

  “离尘登平台,无论春秋冬夏;相风入高座,不分南北西东。”

  “离凡尘,静听佛声,声声自应;相吉地,聚观世色,色色皆空。”

  观音殿

  观音殿又名大悲坛,祀观音菩萨,位于大雄宝殿东侧,坐东朝西。

  观音殿因地制宜,成凸字结构。主殿面阔10.1米,进深9.9米,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其中凸出部分是单脊悬山式廊亭,以1对青色花岗岩浮雕龙柱架筑,上端斗栱承托,饰以花斗吊篮。廊亭中置有石制大香炉,香烟缭绕。

  主殿采用钢筋混凝土歇山式梁柱建筑,屋脊为双龙拱塔状,雕琢精致,琉顶管瓦,绚丽多彩。殿门两边有1对花岗岩圆柱配以三扇木雕花屏,墙体为古式方砖凸柱肚墙,饰以万字诀花纹,有青色方形镂空窗。殿内宽敞明亮,2对圆形石柱上,朱红色梁枋相连,椽柱相承。

  内殿模仿山水佳境,送子观音菩萨慈眉善目,左金童,右玉女,诸罗汉神态各异,分列山居,泉水泠然。殿联有:“离俗绝尘,极目泉山,岚气氤氲弥梵宇;相君归隐,骋怀闽海,波光潋滟联书斋。”

  金炉

  位于寺院东侧、观音殿北边。

  炉系六角塔式建筑,底座为花岗岩石砌成。共三层,高约7米。第一层为2.5米,朝西处设有洞口,上书“金炉”二字,为善信焚烧金纸之处。每层的六面墙体都嵌有方形影雕石材。顶置葫芦刹。

  综合楼

  综合楼位于寺院北面,大雄宝殿后。

  楼房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顶。建于2009年,系普集斥资捐,东边12.9米,西边15.4米,南边40.6米,北边42.1米,建筑面积2925.5平方米。

  内设东、西二梯,中部5层,东西各4层,成品字形。其中中楼一层为膳厅,二楼为展厅;东侧一、二楼为厨房;西侧一楼为功德堂,二楼为客厅;三、四层作僧寮。第五层为藏经阁,供奉观音菩萨

  种柱苑

  种柱苑位于大雄宝殿西面。苑以旧条石铺设成路,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2005年建。收集旧寺旧柱若干,均为旧物。许多旧柱上镌刻楹联,未知何时何人撰写。如:

  “离一切凡尘灾物,相十方色界虚空。”

  “离末俗千般苦海,相来人一片婆心。”

  “莲花座长春风暖,杨柳枝头甘露香。”

  “离成慈航云永护,相华严法雨宏开。”

  西门

  西门位于寺院西侧,只开1门,且偏在右侧。

  2009年山门未建前,此处曾作正门,因此也作四柱三门牌坊式七踩斗栱造型,但规制逊于正门。四柱为钢筋混凝土外饰花岗石材,上为杉木梁枋架构,顶为琉璃瓦筒,重檐翘脊,四角外挑。屋脊雕有飞龙腾云驾雾,张牙舞爪,饰以花草。

  外额“离相古地”,左“智慧”,右“般若”,取“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为般若智慧”之意。

  内额“南山喝云”,右“同登”, 左“彼岸”,为2008年普集重建时题写。“喝云”指以明朝亘信禅师为首形成的佛门一大宗派——喝云派。“南山”指喝云祖庭漳州南山寺。

  土地庙

  位于寺院东南角,寺务处南边。坐东朝西,面阔1.9米,进深3.2米,建筑面积约6平方米。内供土地之神。

笔架寺

  笔架寺,原称“仙公祠”、“仙宫寺”,位于泉港区紫山镇半岭村笔架山最顶峰“天桥”之下。

  笔架山毗邻惠安紫山,与洛江区马甲的双髻山遥相对峙,因巅峰3峰相连形似笔架而名。主峰海拔781米,是泉港区第2高峰,山上奇石错峙,层峦叠翠,巅峰之下峭壁沟壑,之间得一巨石相接,谓之“天桥”。笔架山还与涂寨的文笔山遥遥相对,形成惠安“笔架巍峨搁文笔”的地理构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双髻山[仙公山]》 )

  “笔架寺(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汉·范侯公修炼之所

  范侯公,是汉武帝时仙游九鲤湖氏九仙(兄弟9人的母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双髻山(仙公山)·附:氏九仙》]

  相传,范侯公一心向道,无奈机缘未到,难登仙界。

  氏九仙成仙后,其长应天真人有心度化之,带上范侯公驾云南下,但见笔架山奇峰突兀,风景幽绝,别是一处洞天胜地,遂将足下祥云化为巨石连接沟壑之间,宛然1座“天桥”。站立桥头,应天真人道:“舅舅,此地即通仙界,你敢舍身跳下吗?”范侯公俯身一看,万丈悬崖,冷气森然,这一跳岂不粉身碎骨?不禁双腿发抖。应天真人长叹一声,一掌将范侯公推下天桥。范侯公惨叫着坠落,哪知身体如羽毛般飘飘落于地上。范侯公此时方悟出应天真人良苦用心,恨自己道心不坚,悔之莫及。应天真人道:“舅舅,此地即你修持之所,好自为之吧。”

  范侯公破岩凿壁,在“天桥”下垒石为观,笃志修持,又劳苦筋骨,垦荒种植。一日正愁没有五谷种子,忽然天空下声鹤唳,只见1只白鹤口叼净瓶翩然而至,瓶中流出了金黄色的谷种。自此,白鹤随范侯公一同修炼。若干年后,范侯公驾鹤西去。至今笔架寺前留有净瓶巨石与鹤者2处遗迹。

  至东晋(317—420年)年间,附近黄田村民始依山凿壁,建造“仙公祠”塑像奉祀范侯公

  后又增建三宝殿、观音堂,融释、道于一炉,一时香火鼎盛。

  明·洪武改称笔架寺

  明·洪武卅二年(1399年,即建文元年),惠安知县陈永年登此山,因山上有3个峰峦,形似“文人投笔之架”,从此改称为“笔架山”;山之中部的“仙公祠”因山得名,始称“笔架寺”

  陈永年多次到笔架寺拜奠,并主持修葺寺宇,使破败的笔架寺焕然一新。

  明•嘉靖张岳重修

  明 •嘉靖(1522—1566年)间,张岳捐资重修三宝厅,在寺前依崖构筑鹿砦护墙(现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张岳》)

  张岳,明•惠安东岭镇人,正德十一年(1516年)进士,嘉靖(1522—1566年)间官至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

  张岳少时家贫,未中进士前常寓居笔架寺,读书讲《易》。民间流传关于张岳与其家居今洛江马甲芦田的襟兄王良的两种版本传说:

  一说:某年初秋,王良为儿子办满月酒,张岳提着1篮番薯粉前往祝贺。王良很是鄙视,当有客人埋怨他家棉被臭虫多时,便趁机当众奚落张岳带来臭虫。张岳不甘羞辱,拂袖而去。日落时被风雨所阻,夜宿笔架寺,放倒1尊雕像为枕,和衣睡卧在神龛之侧。更深时,忽闻唤声:大人,劳烦你抬起头让小神翻翻身。”张岳惊醒,心生诧异,便发誓出人头地后当重修笔架寺。于是,他离群索居 ,到笔架寺穷经勤读,终于在25岁高中进士入仕,宦至高位,还了心愿。

  一说:张岳家贫,而其襟兄王良却是人称“芦田的富户。某年秋,张岳王良家作客,因找不到换洗的裤子,只好穿上老婆的花內裤前往。王良素来看不起张岳,想羞辱张岳一番,故意谎称丟失一樽九龙杯,当着客人欲对张岳搜身,想使他现出里面的花短褲当众出丑。张岳拍案而起,遂拂袖而去。归家时路过笔架寺,天色已晚,便投宿寺中。半夜醒來,屋外大雨滂沱,他仰望屋顶,透過瓦缝卻能看到天上月光。张岳心生诧异,觉此寺不凡,便暗暗发愿:“他日若出人头地,定修建围墙,重修三宝厅。”从此,张岳离群索居,在笔架寺內穷经苦读,终在25岁时高中进士入仕,宦至高位,还了心愿。

  其他

  清·咸丰三年(1853年),惠安农民起义军领袖邱二娘于此地起兵反清。义军失败后,笔架山成了盗匪啸聚之地,笔架寺也遭受一定程度破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邱二娘》)

  1980年后,黄田村民依照旧制重新修复,并增建亭阁3处。

  规制

  现存有3条共10公里长通往笔架寺的东晋古石阶,共有石砌台阶1750级,保存完好。

  从半岭村的邱二娘遗址往上走不远,即笔架寺停车场,从这里上石阶古道可直达山顶笔架寺。古道边上有立一石碑,上刻“惠安笔架寺”,旁边还有一小石刻,镌“仙路直上”字样,样式甚古,不知何时物。

  沿石阶古道直上,从山脚到山顶共有石构简陋凉亭5座,供游人和香客歇脚。

  登上1个垭口,再往上走不远,有两块巨石头直立在台阶的左右两侧,似是山门。这样的山门共有2处,甚是威严。进了山门,就是笔架寺了。

  笔架寺依山凿峭壁建造而成。因山势陡峭,地方狭窄,规模并不大。寺有两殿一阁依次而立:穿过门庭步入回廊即可进入左边的“仙公阁”;出“仙公阁”沿阶而上,即“观音殿”;再靠右是“三宝殿”。在“仙公阁”的左侧有1间厨房,在“仙公阁”的前面,有2间住房和1个敞开式的客厅。面积都不大。

  楹联:“笔直气壮威震高山,架雾立云远望四海。”

  现存北宋·蔡襄的题刻“清晕”,摩岩石刻“灵山古刹”、“岩寺景胜”,以及许多明、清建筑构件等。如寺内中原有2根巨大的明朝青龙石柱,现已断成4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钱库宫

  钱库宫,位于石牛山南坡、德化县水口镇梨坑村。

  始建于宋代。

  坐南向北,杉木结构,建筑面积58平方米,内供三法师神像。

  左前方有一株桂花树葱郁茂盛,胸围1.8米,树冠直径15米以上,树龄300年以上。周围还有高20米以上的柳杉等名木古树。

浮山寺

  浮山寺,后俗称“后堂寺”,位于惠安县张坂镇浮山村。浮山,古称“獭窟”、“獭江”,因附近海域多獭而名;明、清时属惠安廿五都“獭窟铺”

  “浮山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光启肇建

  《獭江所知录》:

  “慧远,灵隐寺僧,善相地。

  先是,獭江四面皆水,洞深莫测,人未有问津者。唐·光启间,慧远以衣钵渡之,谓是上方真脉,乃鹫岭飞来,将于此建丛林焉。既而登东皋一望,慨然曰:‘非我缘也,后有居者,族姓其蕃衍乎?’竟拂袖归。

  或曰:‘别建寺于东山之麓。’今其寺,井泉独甘。”

  据上,有两说:一说光启(885—888年)间,浙江杭州灵隐寺僧慧远云游南下,衣钵渡海,到獭江岛。该岛 四面皆海,与陆隔绝,时还无人居住,慧远见风水极佳,拟于此处筹建丛林,未果而返。二说慧远即雇小船、募民工、运材料,在獭江岛东山之麓建寺。寺建成后,见此海岛四面波浪涌动,宛若浮悬海中,名“浮山寺 ”。民间和论者一般认可后者。

  南宋时,氏、氏等外地居民相继上岛开拓居住,村落逐渐形成,居所即依寺得名“浮山”

  明·洪武拆为“后堂寺”

  自南宋至元,浮山寺的规模不断拓展,形成三大院落,从前到后依序为佛堂、僧堂、经堂,宏大壮观。寺内奉祀三宝佛、观音菩萨、 十八罗汉、地藏王诸佛像,香客云集,香火鼎盛。

  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在惠安建城5座以御倭寇,獭窟城就建在浮山寺前面。为建城需要,拆掉浮山寺前面2座院落,仅留存后座,即原来的经堂,后人即俗称浮山寺为“后堂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巡检司城·獭窟巡检司》)

娲媓宫

  娲媓宫,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宝山社区生态路,列为福建省地方历史文化古迹研究单位。

  娲媓即娲皇、女娲,娲媓宫奉祀女娲,是福建省唯一供奉女娲神像的道观。

  娲皇宫祖庙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中皇山是远古神话中女娲“抟土造人 、炼石补天”的地方。娲皇宫始建于北齐(550—577年),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

  廿世纪80年代,庄银元率众从河北涉县娲皇宫祖庙请回女娲神像,于宝山社区后坑村内建娲媓宫祀之。廿世纪90年代末,另择现址重建。

  泉州娲媓宫建在山坡上,坐北朝南,从宫前平台可俯瞰整个后坑村。建筑富丽堂皇,重檐歇山 顶,五开间单进,砖石木结构;燕尾翘脊之中塑双凤、双龙和1座小宝塔。墙面全由木板石柱构建,雕刻金碧辉煌的吉祥图案。

  双檐之中悬挂香港人士、原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席施子清题写的“泉州娲媓宫”镏金字匾。

  道观正面立有4根由上向下的青石镂空雕刻蟠龙石柱。大门两旁镌联:“补天炼就五彩石,拓地培植七色花。”

  殿前有香客捐的铁铸香炉,上写“泉郡娲皇宫”,所署时间为“道历四七〇七年,公历二〇一〇年”

  宫内正中供奉女娲娘娘神像,两旁随侍着1对活泼可爱的男女孩童。女娲头戴琉冠,身披黄袍,端坐金銮宝座,双手拱护着1个大宝珠,眼神慈祥地注视着众生。

晋兴堂

  晋兴堂,古称庐岭庵,位于晋江龙湖鲁东村内。

  沿革

  据《鲁东晋兴堂重建碑记》载:

  晋兴堂始建于明·洪武十年丁已(1377年)仲春,应鲁东乡绅耆老之请,由龙山祖堂知寺盼安禅师命门徒倍怀贞姑倡建。

  隆庆三年(1569年),玄智贞姑鸠资重修;进士王任重题额“益汝道业”,礼科给事中黄才敏题联:“地接龙山声通南海,寺开卢塘人引西天。”

  天启七年(1627年)阳春,龙山祖堂33传知寺、儒僧虚怀于此讲经论道,边兴佛法边修学儒术,“四海淄徒,响风而靡。”

  崇祯四年(1631年)孟秋,监院肇喻贞姑再次对庵寺进行修葺,进士曾昌明题门额“声望日隆”,并撰联曰“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力罪生消除灾障”、“庐山分雨桑麻绿,岭翁含得雪意酣。”

  后历数次重修、重建。

  传说庵院早期常住僧尼近半百人。

  规制

  晋兴堂三间两进,重檐歇山顶,东西翼堂互对,环列为幛。

  庐岭庵与明末清初·陈鹄的“文晖书堂”近在咫尺,时在文晖书堂攻读的陈鹄门生也常到此庵中赏景、祈愿。至今庵院大门前的1座香炉上,刻有“炉岩岭下,十八贤士出鲁东;佛光普照,炉香袅袅百千载”的诗句。(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鹄》、《泉州学校·泉州书院·文晖书堂》)

  庵院内留有弘一法师圆瑛法师的题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弘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