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茶品

  (3划)大叶乌龙(大叶乌、大叶苏龙)大红
  (4划)水仙(永春水仙。安溪水仙)毛蟹(毛外)凤圆春(圆叶观音)乌龙(慢乌龙。软枝乌龙、竖乌、早乌龙等)
  (5划)石亭绿(沿革。品质。)白毛猴(发源于安溪金谷石竹岩。特点。)白牡丹(白牡丹乌龙。西坪白牡丹。苦味白牡丹)白茶本山(圆醒种)
  (6划)肉桂
  (7划)佛手[香橼种,雪梨。清·康熙廿九年发源于安溪骑虎岩(发源地。《骑虎岩佛手茶发源地 》碑文。)。传入永春(清·康熙四十三年自安溪传入狮峰岩寺。发展)。植株特点。永春佛手茶制作技艺(做青。炒青。揉烘。烘焙。精制。)]杏仁茶
  (8划)奇兰(一般性状。品种:竹叶奇兰、 慢奇兰、金面奇兰、 白奇兰等)
  (9划)竖种(崎种)厚叶
  (10划)铁观音植株。鲜叶的采摘。制作工艺。成品特征。铁观音发源地——安溪西坪尧阳。清·光绪张乃妙引种台湾。附:永春铁观音。铁罗汉武夷铁罗汉。惠安铁罗汉。龙雀商标。制茶技艺。桃仁(附:白桃仁)皱面吉
  (11划)黄旦[黄棪,黄金桂。发源于安溪县罗岩乡(今属虎邱镇)。原产地(王淡说。魏珍说。民国命商品名“黄金桂”。)特点。]梅占(沿革。植株。茶品。)菜葱(太葱)雪梨(俗称毛猴)
  (12划)黑旦
  (14划)酸茶。

三划

大叶乌龙

  又称大叶乌、大叶苏龙,原产安溪长坑珊屏。

  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长坑人苏龙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民国年间,为纪念该品种的发现者苏龙氏亦称大叶苏龙。

  外形:条索肥壮,圆结沉重,叶蒂稍粗,梗壮枝长,梗身细红,枝皮绿微紫色砂绿粗燥。

  内质:香气高浓,带焦糖香味或栀子花香,滋味醇厚,稍鲜爽,叶底肥厚,叶面光滑,叶长椭圆形,部分倒卵形。

  该茶品系较多,有软技乌、小叶乌龙和尖叶乌龙等。当前,在安溪还可细分为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竖乌龙、早乌龙等品系。

大红

  原产安溪县虎邱镇罗岩,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条索结实稍瘦,色泽褐黄绿色,香气清纯欠高,略似兰花香,滋味醇和,水色清黄、浅黄,叶底软薄,椭圆形,少量倒卵形。

四划

水仙

  永春水仙

  又名水仙茶、闽南水仙,发源地在永春县湖洋镇仙溪鼎仙岩。

  传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武夷山一带在乾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

  后由海外华侨广为传誉,扬名东南亚。鼎仙岩附近茶圃年年扩大,仙溪几乎户户种茶制茶。20 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解放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遂称“闽南水仙”

  永春水仙在制法上吸取了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主要特点是晒青和发酵程度介于两者之间,使茶叶更为耐泡,香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乌龙茶种。

  品饮永春水仙茶,具有“三节色”特征,即沸水冲泡时,茶汤飘逸缕缕似天然兰花独有的清香,令人未饮先畅;品尝几口,则韵香醇甘,味美浓爽,津生喉润;几经冲泡,汤色明亮,韵味尚存,余香绵绵。再观叶底,典型的绿叶红边,三红七绿,叫人流连忘返。

 

  安溪水仙

  条肥壮长大,叶梗长,枝梗长而稍肥,有棱角,略四方形,枝皮黄褐色,色泽乌绿带黄、砂绿粗亮,带三节色,香气清高细长,稍似水仙花味或棕叶味,滋味清醇略鲜爽,叶底肥厚尚软亮,叶长稍波状,叶面光亮,叶蒂阔,叶齿稀深。

毛蟹

  民国时亦称“毛外”,原产于安溪县福美大丘仑。与铁观音、黄金桂、本山并称安溪四大名茶。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志》载:“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极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顺便带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园'。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传开”。

  外形:条索结实、弯曲、螺状,头大尾小,枝头皮少量不整齐,芽部白毫显露,称为“白心尾”,色泽乌绿,稍有光泽。

  内质:香气高面清爽,称“清花味”,或仿似茉莉花香,滋味清纯略厚,叶底叶张椭圆形,叶齿深密锐,如锯齿向下钩,叶底叶脉主根稍浮,叶略薄,红边尚明。

凤圆春

  曾名圆叶观音,系安溪县茶科所1985~1998年从铁观音有性后代中单株选择而育成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

  外形:肥壮结实、沉重,色泽乌润,砂绿明。

  内质:香气高长,持久,带兰花香,滋味醇厚较甘鲜,仿似观音韵,汤色金黄、橙黄色,叶底肥厚柔软有光泽。

乌龙

  新《安溪县志》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

  同治元年(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同治五年(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慢乌龙

  慢乌龙原产安溪县兰田乡,栽培史较长。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外形:条索细瘦,头尾尖,梭角身,体态轻,色泽一般为赤褐色,暗燥不油润。

  内质:香气细幼清飘,似焦糖香味,部分带兰花香,滋味醇和稍鲜爽,汤色橙黄、清黄、橙红,叶底椭圆形,薄软,叶脉浮现,叶齿细钝。

  软枝乌龙、竖乌、早乌龙等

  乌龙茶品种繁多,各种类成茶特征也有所差异。

  (1) 软枝乌龙:条索细小,轻飘,色泽乌黄绿,砂绿细小,香气清纯稍高,琏兰花香,焦糖香。

  (2) 竖乌:条索结实、略沉重,香气清纯,叶底尚肥厚欠光亮。

  (3) 早乌龙:条索细小,色泽黄绿,萌芽早,滋味清醇。

  此外,还有红心乌龙、抽藤乌、竹叶乌、蛤壳乌、小叶乌龙、尖叶乌龙、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等。

五划

石亭绿

  石亭绿,又称石亭茶,产南安市丰州九日山 和 莲花峰 一带。明·正德元年( 1506 年),莲花岩寺用石筑亭,因此得名“石亭绿”“石亭绿”属炒青绿茶,品质超群,风格别具,是福建著名特种茶之一,是宋 、 元时代泉州港出口货物之大宗。

  沿革

  早在晋代,该茶就被发现和赞赏,石亭寺后有摩崖题刻“莲花荼襟,太元丙子”为证。“太元丙子”即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元年(376年)。

  晚唐,诗人韩偓隐居莲花峰,写有“石崖觅之叟,乡俗采茶歌”诗句。

  南宋,延福寺僧净业梦中获观音指点,在莲花峰石瓣间发现新茶丛,采摘冲泡,味道馨香,便和胜因等寺僧悉心培育新苗,细心采制,开始常于寺院供奉僧尼及香客饮用。

  清·道光廿一年(1841年),延福寺主持僧复本“石亭绿”上京,赠与福建住京大臣,同时进献皇帝,颇受赞赏。道光帝召见复本,御书“上品莲花”美号,从此声誉显赫,名闻中外。

  清·光绪(1875—1908年)间,“石亭绿”由僧家名茶及至周围莲花峰一带的村民都广泛种植,并都以石亭冠名,远销南洋群岛。

  1952年,农业部评为历史名茶。

  1954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曾以石亭茶招待亚非各国记者和友人。

  1960年,中国土特产进出口公司将石亭茶列为出口名茶。

  品质

  “石亭绿”气味浓郁,余韵清甜,极度提神 。

  莲花峰春夏多雾,气候温润,最适合上品茶生长。“石亭绿”是福建省出茶最早的品种,清明节前即可尝到“初次火前茶”,通常在谷雨前上市,石亭又别称“不老亭”,故有诗云:“不老亭首春名茶。”

  “石亭绿”茶芽满布细毛,幼叶鸡舌形,成叶卵形,细毛消失,叶面光滑,叶沿有锯齿。

  “石亭绿”原无分品种,至清末寺僧明宗管理茶林时,才根据叶形和季节分出数种:“石观音”(叶长狭尖,边有锯齿状)、“红梅占”(心叶有红色)、“瓜子叶”(叶呈瓜子形)、 “白石莲”、“春分早”(春分尾可采)、“不知春”(到谷雨才萌芽)。但一般人只统称 “石亭绿”

  “石亭绿”本以地名为茶名,茶形也有石头的气韵,骨沉肉实;还以“三绿”、“三香”闻名于世,堪称色、香、韵“三绝”“三绿”:未泡前 原茶叶呈银灰带绿,但绿得既不轻浅,也不幽深,带有明朗的明灰;冲泡时汤色碧绿,清可鉴人;泡后叶底明翠嫩绿,色彩温和。“三香”:随采制季节变化,含有“绿豆香、杏仁香、兰花香”三种芳香。

白毛猴

  白毛猴,是安溪乌龙茶的1个优良品种,发源地在安溪县金谷镇金东村石竹岩。

  发源于安溪金谷石竹岩

  石竹岩,又称“石竹山”,位于安溪县金谷镇金东村溪东角落,与金山村石佛宫隔溪相望。此山不仅悬崖峭壁,而且石竹翠绿,密立其间,故名。

  清末,金山村谢驾谢冰两兄弟最早在石竹山开垦茶园,发现一异于“铁观音”的茶树,叶背表面有1层白色茸毛,便精心培育,发酵窨制。因茶叶条索粗壮卷曲、披覆白毫,形似毛猴,取名“白毛猴”

  清·光绪(1875—1908年)间,“白毛猴”曾远销台湾、日本、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家,谢冰因此成巨富。(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长福厝》)

  “白毛猴”茶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台湾省有引种。

  特点

  石竹岩“白毛猴”茶树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叶形椭圆,叶背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石竹山海拔700多米,其土质俱是碎石和砂壤,岩下山泉汨汨,茶根吸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质,所种出的茶叶具有特殊韵味,加上严格的制作工艺,发酵窨制,其品质别具一格。

  “白毛猴”茶条圆结细,白心尾不很明显,色乌绿或青绿,稍油润,香气高长,带青辛味,滋味清醇尚鲜欠甘,叶底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茶寮制作的“白毛猴”茶外形呈灰白色,蚝干状,带有极细的白毛。民间历来流传,此茶可治疗各种疾病,连青叶茶也有药用功效。喝第一口有1种“地瓜干味”,或说“臭风咸芥菜味”;第2口舌根生津,喉头打嗝;第3口顿觉精神振奋。连喝3杯,就有点消食饥饿感。常喝,五脏六腑及皮肤很少生病。

白牡丹

  白牡丹乌龙

  原产安溪县湖坑。又云于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但较安溪水仙种迟了很久。

  外形:枝壮光亮,色泽黄绿润,带砂绿。

  内质:香气高长,带牡丹花香,滋味清纯鲜爽回甘,水味长,叶底肥厚软亮,叶椭圆,叶脉主根浮现。

  西坪白牡丹

  原产安溪县西坪镇福岭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

  苦味白牡丹

  原产安溪县西坪镇赤水村,已有180多年栽培史。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年引种,1991年以来进行扩大繁殖。

白茶

  原产安溪县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顶阆苑岩,其貌不扬,萎黄孱弱,长在庙外峭壁石笋夹缝之间,生育力和持嫩性强,今尚残存数株,惟有夏至正午、冬至子刻,才有日月之光映射得到,是研究茶叶品种的重要例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

  白茶叶呈白色,奇香扑鼻,质高无价。

  白茶在南宋已有。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起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五年,为查察有关案件,数次来到安溪。他在阆苑岩题门柱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点出此地白茶的珍稀宝贵。(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寺庙·阆苑岩》、《泉州人名录·朱熹》)

  白茶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底4月初。产量较低,每亩产乌龙茶可达7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7%、茶多酚29.4%、咖啡碱3.4%。制乌龙茶,香气高爽,滋味浓苦,民间常作药用。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本山

  又名圆醒种,安溪乌龙茶名种,与铁观音、黄金桂、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原产安溪县西坪尧阳,主要分布在安溪境内,近来已陆续向闽南、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发展。

  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年庄灿彰撰《安溪茶业调查》称:“此种茶发现于60年前(约18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所产者”。

  外形:条索稍肥壮、结实、略沉重,枝尾部稍大,枝骨细红亮,称“竹子枝”,色泽乌润,具青蒂绿腹红边的三节色,砂绿细。

  内质:香气高长,带兰花香、桂花香,滋味醇厚鲜爽,有回甘,轻微酸甜味,叶张略小,叶尾稍尖,主脉略细,稍浮白。

六划

肉桂

  产地安溪县。

  条索细小紧结,色泽乌绿润,香气清长,微带生姜味或桂皮香,滋味醇和细长鲜爽,叶底小,椭圆形,略有波状,叶脉浮,叶齿浅。

七划

佛手

  佛手茶,又名“香橼种”,台湾多称“雪梨”;其叶片宽大肥厚似佛手柑(香橼)叶片,且加工后具有天然佛手柑果香,或说经轻中发酵 的会有雪梨水果切开的香气,中重发酵的会出现熬制秋梨膏的清凉药香感,故名。1996年评为福建省茶树良种。

  “佛手茶”是闽南乌龙茶 名贵品种之一,发源于安溪,后广植于永春县一带,成为永春茶的当家品种,声誉压过安溪。“永春佛手茶”的制作技艺列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康熙廿九年发源于安溪骑虎岩

  发源地

  骑虎岩,因地形结穴“飞凤朝天”,原名“飞凤岩”,始建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位于安溪县虎邱镇仙景村飞凤山麓,处金榜村北侧2公里。相传, 明末清初,大道和尚云游四方,爱飞凤山形胜,驻锡骑虎岩,任住持。骑虎岩古庙周围原栽有大量佛手柑(香橼),大道和尚每天用清茶和佛手柑(香橼果)供佛。

  相传,一日,大道和尚突发奇想,如茶有佛手柑香味则更佳。清·康熙廿九年(1690年),他下山向茶农请教,剪了几枝茶穗嫁接在佛手柑树上,终于成活,叶形酷似香橼叶,加工成的茶叶也散发出佛手柑的香气,专供寺院僧人和求医问药的香客信士饮用,人称“佛手茶”、“香橼种”。今两株祖本仍存,山门内至今种有六七株。

  或认为“嫁接”一说大有可疑,因一般茶树的嫁接只能是同科嫁接,香橼属芸香科,茶树属山茶科,能成活有点不可思议。但“佛手茶”发源于骑虎岩则并无异议。现山脚下“佛手”的石面上,镌有“佛手茶发源地”

  《安溪县志》记载,清·道光廿四年(1844年)泉州发生瘟疫,有人指点饮用骑虎岩的两株“佛手茶”的茶叶能解除瘟疫之苦。一时间,“佛手茶”在泉州声名大振,被茶农广泛移植栽培,渐成茶中极品。

  《骑虎岩佛手茶发源地》碑文

  2006年1月1日,金榜文物保护管理组在安溪骑虎岩前立有《骑虎岩佛手茶发源地》碑,简述“佛手茶”源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骑虎岩》)

  《骑虎岩佛手茶发源地》碑文曰:

  “骑虎岩佛手茶发源地

  清朝康熙(1662年)年间,有高僧大道和尚云游四方,遍访名刹,独钟骑虎岩山水圣境,驻锡于此。感乡民缺医少药,求治心切,遂潜心研究‘佛药',将大叶乌龙茶树嫁接于香橼(佛手)果木之上,经多次实验,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育成‘禅药'——佛手茶。其茶消积 祛郁,功效极佳,治愈无数善男信女。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经永春藉和尚传回达埔、狮峰,并广植于全县。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泉州瘟疫流行,传说涂门关帝扶乩明示后城氏族馆——‘芹圃馆',安溪金榜茶商囤积之骑虎岩佛手茶,化汤为药,灾情顿解,佛手茶名声大噪。

  佛手茶又名‘香橼'、‘雪梨',灌木形,中叶类,中芽种。民国时期又分大叶香橼和小叶香橼。一九九六年佛手茶被定为茶树良种。

  乙酉年(2005年)腊月,金榜(广州)林东海先生捐资重修佛手茶发源地,并增建凤尾花园,一并记载。

  金榜文物保护管理组

  二零零六年一月一日”

  传入永春

  清·康熙四十三年自安溪传入狮峰岩寺

  狮峰岩,位于永春县达埔镇狮峰村狮峰山半山腰。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始倡建,值耿精忠乱而停工。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又陆续修建,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方全部竣工;是年七月,贡士李射策作《狮峰记》。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狮峰岩寺甫建成,安溪骑虎岩1位僧人把“佛手茶”种传给狮峰岩寺的师弟,附近茶农竞相引种,得以普及;逢年过节或者佛诞,人们模仿寺僧用佛手茶礼佛,称之“禅茶”。永春最早栽种佛手茶的狮峰村,也成为永春佛手茶的发源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狮峰岩》)

  据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李射策修编的永春县达埔镇狮峰村《官林氏七修族谱·卷1》记载:“狮峰岩初建成,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时届清明、谷雨采摘,一枪一族或一枪二族,童稚变与役,有利焉,焙炒之后,多者以数百片,少者不下数十斤,其为族利,岂不溥哉。故附于谱牌之首,以见斯岩之有裨于我族也。”

  该《族谱》 还收录有当时的诗词数十首,如:

  李射策《狮峰茶诗》“活水还须活火煎,清泉安得佛山颠。品茗未敢云居一,雀舌尝来忽羡仙。”

  族人李玉鸾唱和诗曰:“松风习习水潺潺,新得茗茶手自煎。啜罢仙灵通五椀,棪香对客品山泉。”

  李玉琳李玉川同和诗曰:“酒渴思茶凉月天,呼童门外取新泉,自煎天柱垂云叶,啜罢风生禅榻边。”

  狮峰岩寺近处一山岗上,现存1片佛手老枞茶园,89株据测定树龄300年以上的佛手老枞茶树散立在这片老茶园之中。老茶园面向路口立有显眼的金色佛手雕塑,下方树有“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告示牌。茶园边道旁立有1块石碑,记述2008年台湾圣轮法师出资近29万元保护佛手老枞茶树之事。

  传说,清·康熙(1662—1722年)朝名相、安溪李光地曾出游永春蓬壶山水,过访蓬山普济寺高僧,品到“佛手茶”后赞不绝口。普济寺释善苇李光地题字留念。李光地曰:“僧种茗茶以健筋骨,茗扬佛性而利众生,其功德岂微哉!”随即题诗:“茗香通佛性,善志达天聪。处世知民瘼,僧勤不记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泉州儒道释寺庙·普济寺·蓬山普济寺》)

  发展

  至清·光绪(1875—1908年)间,“永春佛手茶”即闻名遐迩。闽南一带的华侨不仅将其作为好茶品饮,还经年贮藏,以作清热解毒、帮助消化之药。时永春县城桃东就有“峰圃茶庄”,在百齿山上开辟成片茶园种植“佛手”

  1919年永春华兴种植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林灌庆曾说,1917年安溪西坪老茶农林子生赠与15株佛手茶苗,林灌庆亲手栽于虎卷山后垅仔垵(在今永春华侨茶果场北硿管理区),以压条法繁殖,数年后发展到8亩。

  1920年后,有一些农民在岱山、龙旗山、伏狮山、虎巷、鼎仙岩、福鼎山、玳瑁山、雪山、乐山、白珩山、皇古山、天湖岩等地垦荒种茶。(《永春县志》1990年版)

  民国廿年(1931年),狮峰村旅居印尼的宗亲李原尊和在乡的李原滩创办官林垦植公司,在狮峰岩垦复茶山,种植大面积“佛手茶”,经精心制作,名“狮峰佛手”,用特制多型样的铁盒包装,通过厦门诸茶栈,源源不断转销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地。

  1936年前后,又有农民在高山奄、龙旗寨、石峰岩、金峰寨、蔡垄、乌石虎、牛心垵、张山、格头等地开辟茶园。(《永春县志》1990年版)

  廿世纪30年代初,少量“佛手茶”经由永春华兴公司南洋办事处转销马来西亚麻坡。

  廿世纪50年代初,狮峰一带的“佛手茶”仅存百余亩,现尚有300余亩。

  1985年、1989年,“永春佛手茶”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1987年获“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授予的“佛手奖”,1995年10月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原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周谷城还为题赠“永春名茶”条幅。2000年,中国茶界泰斗、90岁高龄的张天福到永春担任茶王赛评委,为题“佛茶飘香”。祖籍永春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题词:“桃源山水秀,永春佛手香。”

  “佛手茶”还传到台湾。2008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台湾茶协会理事长、佛法山开山住持圣轮法师听闻永春佛手茶之名,会后专程到“永春佛手茶 ”发源地狮峰岩参观探源。当圣轮法师看到89株300多年前的老茶树勃发生机、枝叶盎然时,无比高兴,当场题字“佛手佑天下,名茶冠古今”赠与当地茶农。次日回台湾前,圣轮法师再次登上狮峰岩,剪下佛手茶苗带回台湾繁殖。2009年5月17日(厦门)首届海峡论坛上,圣轮法师与永春代表团签订协议,决定自筹资金用于保护狮峰岩近50亩的老佛手茶园,并再种植50亩有机佛手茶;是年,海峡两岸佛手禅茶永春高峰会在狮峰岩景区举行。

  据2016年10月统计,全永春县茶园面积近14万亩,茶叶年总产量1.4万吨;其中“永春佛手”4.7万亩,年产4500吨,半数出口日本、东南亚各国。

  目前,“永春佛手”主产于永春县苏坑、玉斗、锦斗、桂洋等乡镇海拔600—900 米高山处。玉斗镇是目前 全国最大的佛手茶生产基地镇,是福建农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教学基地镇,全镇有1300多家茶叶加工厂,茶园2.3万多亩,其中“佛手茶”1.3万多亩。

  闽中、闽东也有少量引种。

  植株特点

  “佛手茶”植株属灌木中叶类、中芽种,常年不开花、不结果,属典型的无性繁殖茶种。其树势开展,树冠高大,披张枝条节间大,软而稀疏,如藤蔓披拂到地。“佛手茶”区分为“大叶香橼种”“小叶香橼种”两种,又以春芽颜色区分为“红芽佛手”“绿芽佛手”两个品系,“红芽佛手”树姿较披张,嫩芽紫红色;“绿芽佛手”树姿稍直立,嫩芽淡绿色。两个品系中以“红芽佛手”为主,品质亦较“绿芽佛手”略佳。

  “佛手茶”青茶三月下旬萌芽,四月中旬开采,分四季采摘,春茶占四成;常在晴天午后采摘,使鲜叶嫩度适中,匀度一致,鲜度好。鲜叶大者如掌(在所有乌龙茶品类之中堪称为最,故或作“大叶茶种”),椭圆形,尖端较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地柔软,叶色多黄绿油光,叶缘略向背,叶齿疏明而纯。

  民国•庄灿彰《安溪茶叶之调查》:

  “大叶香橼种(大叶佛手种)

  树势略披张,枝条软,有似柑橘类之香橼,叶大为其特征,最易分辨,叶近长圆形,先端与基部略钝圆,通常大10.6×6.2cm(圆叶),较大者亦多,叶常屈曲,不易平展,月瓜( “月瓜”合一字)间叶肉隆起特甚,锯齿细而疏,叶厚,黄绿色,花多果少,压条不易生根。

  此茶含焦酸香味,入口重,水色浓,冲水次数四五次,助消化之力强,为其特点。

  相传二十年(?)前,安溪第四区骑马岩(“骑虎岩”之误)上一和尚,取柑橘类之香(香橼)作砧木,接茶穗于砧上,而得此种,是否可靠,极是疑问。

  大叶香杨(“橼”之误)种尚可细别为两种即:

  红芽大叶香杨(“橼”之讹)种——春芽带红赤色,质高,味香。

  白芽大叶香杨(“橼”之讹)种 ——春芽带白色,质味皆次。”

  “小叶香橼种

  树势与大叶香橼种同,枝亦柔软,叶长椭圆形,先端枝部略梭小,锯齿细略疏,叶亦厚,色黄绿,梗褐赤色,大8.2×3.4cm(长叶),小于大叶香橼种,是其分别,幼芽概为白色。茶味与上同,唯质次于红芽者。”

  永春佛手茶制作技艺

  “佛手茶”成品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条索外形紧结卷曲、肥壮重实如珠,形似蚝干,色泽砂绿乌润或乌绿润,稍带光泽,香气浓锐,味甘厚,耐冲泡。汤色橙黄、深黄或清红色,清澈;冲泡时馥郁幽芳,略带香橼所特有的奇香或有似雪梨香,滋味醇厚甘鲜,回味甘爽,称“佛手韵”。叶底软亮黄绿,叶张圆阔大,略薄,红边显,主脉大,带褐红色,枝梗细小光滑,色泽褐绿、乌绿,稍有光泽。

  “佛手茶”的制作,跟“铁观音”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其流程可概括为:

  做青

  包括晒青、静置摊凉、摇青、凉青。做青工艺繁复细致,要“看品种,看天气,看茶青,看销区”灵活掌握。

  晒青宜轻不宜重,制青用时宜短不宜长,掌握失水率4—10%。

  摇青、凉青多次交替进行。 摇青和摊凉一般经三摇三凉或四摇四凉,才进入杀青阶段。摊凉与发酵等关键的工艺上,时间控制会比“铁观音”更短一些。摇青要根据季节、气候、茶青质量等因素灵活掌握先轻后重,采取或“轻筛勤摇”“慢筛重摇”,摇青一般3—4次,历时8—16小时,减重率为茶青重的6—14%。

  “佛手茶”从晒青开始,到杀青结束,一般为12个小时左右;而“铁观音”一般要超过12个小时。“佛手茶” 的发酵程度,一般是20—25%的发酵,现在有的是70%。

  炒青

  即初焙。先利用高温迅速杀死叶内酶的活性,后在热的作用下,蒸发部分水分和青气味,使叶子变软,减重率为做青叶重量的18—22%。

  揉烘

  含包揉和烘烤。

  ① 包揉:包括速包、平板球压、解包打散的过程。包揉是闽南乌龙茶初制特有的工序,炒青叶经揉捻工序,初步卷曲成形后,继续塑造闽南乌龙茶特有圆整、紧结、重实外形的过程,一般需经2~3道布巾包揉。近年来,永春佛手普遍采用速包机、平板球茶机、松包筛末机配合进行包揉作业。

  ②烘烤:目的是去除一定的水分。

  ③揉烘须反复进行,次数视茶叶含水量而定,因佛手叶片较大,一般须经 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复烘6道工序,比“铁观音”多两三次,以更好定型,直至手握半成品茶有一定的湿度,茶叶紧结成为蜻蜓头状。 初烘时温度用70—80℃,足火用50—60℃的火温慢焙直至足干。

  烘焙

  高温烘焙是初制最后1道工序,目的是散发茶叶水分,达到干燥要求,利于贮藏;同时促进热化学作用,发展和完善茶叶的形、色、香、味的品质特征。

  浓香型佛手茶须经过50—60多小时的烘焙、多道火候的调变。如果烘焙工艺不当,则会造成茶叶炭化。焙火后成为粗制茶,即可泡饮。

  精制

  主要有投料、筛分、风选、拣剔(去除茶梗和黄片)、烘焙、匀堆、摊凉、拼配包装等工序。

杏仁茶

  杏仁茶原种在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的千里眼佛庙前山坡上。(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寺庙·清水岩》)

  始修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重修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清水岩志》载:“杏仁茶产岩前及林中,嫩叶赤碧色,形比黄梔较大,若似山茶叶,其质脆。采而揉之,汁沾手掌,绝似杏仁气味,蚁喜食之。岩僧采制为茶,泡时一杯只用一叶,或一叶杂他茶泡之亦可,多则味太浓。”

  外形:稍肥壮,色泽乌绿。

  内质:香气高长,带杏仁味,滋味醇和,叶底长椭圆,绿黄色。

八划

奇兰

  原产安溪县,适制乌龙茶。

  一般性状

  外形:条索细瘦,稍沉重,叶蒂小,叶肩窄,枝身较细,少量枝头皮不整齐,色泽黄绿、乌绿,尚乌润,砂绿细沉不明显。

  内质:香气清高,似兰花香、线麦香,有的仿似杏仁茶、桃仁味,滋味清醇,稍甘鲜,水色清黄、橙黄,叶底叶脉浮白,稍带白龙骨,叶身头尾尖如梭,叶面清秀。

  品种

  (1) 竹叶奇兰:香气高长带线香味或兰花香,条索细长,叶底长椭圆形。

  (2) 慢奇兰:条索稍结实,叶圆小,香气稍长,似枣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栽培历史较长。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和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3) 金面奇兰:仿似杏仁味,叶底乌绿油润有。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栽培史较长。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4) 白奇兰:色泽黄绿色,香气似官兰花味,滋味醇和,叶底柔薄黄绿。

  此外,还有青心奇兰、黄奇兰、早奇兰、小叶奇兰等品种。

九划

竖种(崎种)

  原产安溪县西坪镇梨山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中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条索肥壮结实,枝节较长,色泽褐绿、褐黄绿、砂绿粗欠油润,香气清高,带香线味或青香味,滋味醇和略厚,鲜爽度差些,叶底椭圆。

厚叶

  产地安溪县。

  条索尚肥壮结实,叶厚枝壮,香气高强稍粗,带兰花香,滋味醇和尚鲜爽,叶椭圆,叶面平滑,叶蒂阔,叶脉肥稍浮。

十划

铁观音

  铁观音是安溪乌龙茶名种,与黄金桂、本山、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1982年6月评为中国名茶。

  安溪铁观音与西湖龙井(杭州西湖)、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并称中国十大名茶。

  清末民初·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诗人连横《剑花室诗集》中,曾以“茶”为题作诗二十二首,其七曰:“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禅同证木樨心。”

  植株

  铁观音茶树的植株为灌木型,叶色浓绿,叶质厚脆,其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根系欠发达,分枝性能低,因此有“好喝不好栽”之谓。只有良地、良种、良法才能培育出优良的品质。

  鲜叶的采摘

  铁观音鲜叶的采摘也很独特,芽、叶不同于绿、红茶那么嫩,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

  安溪茶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虽近海,却有崇山峻岭相隔,不受海风侵扰,茶区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很少有污染,无霜期260多天。因此,茶树生长期,一年可采四至五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冬片,以春、秋茶品质最佳,曾有“春水秋香”之说。

  制作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建省安溪县”,2008年6月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在六大茶类中是最为复杂的,综合了红茶、绿茶制法的优点。

  其工艺流程为:摊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共10道工序。

  成品特征

  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条索肥壮,圆整,体沉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蜻蜓头、“田婴头”)、牡蛎干状、螺旋状,色泽乌黑鲜润,砂绿明显,红点鲜艳(红镶边),叶表带白霜。 枝身圆,梗皮红亮,枝心硬,枝头皮整齐(腰鼓筷),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铜锣埂)。 叶底肥厚软亮,叶面波状,称“绸缎面”,叶椭圆形,叶脉肥化,少量叶子上部叶脉向左,称“歪尾桃”

  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察色:茶条砂绿、光嫩、绿蒂;汤色金黄、橙黄,或乌润为“明胶色”,或翠黄绿为“香蕉色”,或咖啡碱升华后粉白色滞留叶表面为“芙蓉色”,浓艳清澈,有天然兰花香;耐冲泡,茶叶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为叶背外曲),青绿红边,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纯正鲜溢,启盖端杯轻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其香或 带有生花生仁味、椰香味,或带兰花香。

  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入口微苦,舌根轻转,立即转甜,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蜜,韵味无穷。上品有“天生韵”。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说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断。

  真正的铁观音茶王,香气高强、奇特,具有浓郁持久的兰花香,还稍有一种白桂花香,滋味浓郁醇厚,稍带有天然人参酒味,品饮之后,齿颊留香,喉底回甘,“香中有味,味中有香”,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冲至十遍仍有原茶真味白桂花香,这才是人世间上等的好茶。

  铁观音发源地——安溪西坪尧阳

  西坪铁观音色泽乌润,富有光泽,条索肥壮,卷曲紧结,砂绿明显,质感沉甸。用沸水冲泡,水色橙黄微绿,明净清澈。茶水入口平滑、甘鲜、醇正,齿颊留香,喉底生津,回味无穷。“形、色、香、味”俱备。西坪铁观音还特耐冲泡,几遍之后,仍浓郁甘鲜,不腻不涩,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誉。

  据《安溪县志》记载,清·雍正(1662—1722年)年间,铁观音发源于古老茶乡安溪的西坪尧阳。其起源民间有“魏说”(即“观音托梦说”)“王说”(即“皇帝赐名说”)。2003年12月,在安溪西坪松岩村召开的纪念魏荫诞辰300周年暨 铁观音茶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对“魏说”取得学术共识。

  ⑴ “魏说”(观音托梦说)

  魏荫(1702-1774年),是安溪西坪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的茶农,制茶技艺数十里闻名。

  魏荫笃信观音菩萨,每天必以敬奉香茶三杯于观音菩萨像前。雍正三年(1725年)某夜,23岁的魏荫得观音托梦,示他到观音仑打石坑找一茶树,并嘱其得此茶树要遍植推广,造福苍生。

  次日,魏荫到打石坑,果然见到一株奇异的茶树破石而出,葱绿可人,其叶片呈红蕊歪尾状,异于他种。魏荫遂在茶树上包土压条,悉心培植,待生根发芽后,把茶苗移植到家中,分种在几个破铁锅内,百般呵护培植。

  时经三年,该茶树株株茁壮,叶叶吐翠,魏荫便适时采摘焙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所得茶品分赠乡邻,并言观音托梦一事,一时传遍遐尔。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称为茶王。由于此茶香、韵、色、形俱佳,三村五里争相切枝培植,广为蔓延,蔚成大族。

  一天,有位私塾先生饮了此茶,惊奇地询问来历。魏荫详告塾师,并说此茶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种在铁锅中,又此茶叶较其他茶叶为重,且暗绿似铁,常被作供佛之用,想称为“铁罗汉”。塾师摇头说:“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能取此俗称。此茶仍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铁观音”从此成名。

  ⑵ “王说”(皇帝赐名说)

  “南岩铁观音”则与清·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今西坪乡南岩村)士子王士让有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士让》)

  《嶢阳乡王氏族谱·王士让附录有王士让《嶢阳乡南岩小引》”一文,作于“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该文述及其进京事和“南岩铁观音”始源。有曰:

  于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之春,与诸友会文于南山之麓。每于夕阳西坠,徘徊‘南轩’之旁,窥山容如画。见层石荒园间,有茶树一株,异于其它茶种。故移植于南轩之圃,朝夕灌溉,年年繁植。春初之后,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如锯有齿,黑洁柔光,堪称无匹。摘制成品,其气味芬香超凡。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

  辛酉是年(乾隆六年,1741年)赴京师,晋谒方望溪方苞望溪相国,携此茶品以赠。相国转进内廷,蒙皇上召见,垂询嶢阳茶史,恩赐此茶曰‘南岩铁观音’。”

  按:①“南轩”位安溪西坪南岩山麓定恩坪,系王仕让未入仕时所建书轩,现修复。②此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置于掌心沉重似铁;外形美如观音合掌。

  此后,铁观音广为繁殖,饮誉海内外。

  清·光绪张乃妙引种台湾

   张乃妙(1875—1954年),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生,为“萍州氏”25世(据《族谱》)。张乃妙在萍州田地角落的2处祖厝遗址尚存:早期回乡居住的祖厝现已倒塌,地面建筑几乎被毁,只遗留1间矮小没有四壁的小屋和1段残墙与地基在野草中隐约可辨。后来盖的第2处房子正面还较完整,墙体由石头垒砌而成,仅存的1间正房是当地房亲后来翻修过的。

  张乃妙幼年失怙,过继给1位“茶师”。光绪(1975—1908年)间,张乃妙的这位养父听说台湾茶园多,但制茶技艺不怎么样,于是从厦门购买船票,只身闯台湾。经一番考察,选定台湾新店大崎脚鸡心尖山麓开拓茶园,经过十多年拓展,终于制作出好茶,人称“唐山茶师”。后来,这位“唐山茶师”思乡,收拾起多年打拼挣到的2000银元返回安溪,安享晚年。而张乃妙跟随继父学习十多年,有了一定技术,在养父返乡后,到台湾的樟湖山独立开发茶园,栽植茶树,创立自己的一番事业。

  据说,当时这里往台湾谋生的人很多,张乃妙的18个兄弟(包括表亲、堂亲),除1人留在萍州村外,其他人都“过台湾”到了海峡对岸。

  清·光绪廿二年(1896年),张乃妙兄弟回安溪故土买去12株“铁观音”茶苗,在木栅种植发展,从此开创了台湾“木栅铁观音”的辉煌。

  《安溪县志》(新版)载:安溪人到台湾除了开垦水田外,也开垦大量坡地,并从故乡带去茶苗栽植。

  清·光绪廿二年(1896年),由“木栅茶叶公司”提倡,本地一些乡民凑出路费和购买“铁观音”茶苗钱,推派大坪人张乃妙兄弟回安溪故土买去12株铁观音茶苗,在木栅种植发展……

  吴振铎著《中国茶道》(台湾出版)也载称,台湾的“铁观音”由茶师张乃妙兄弟于百年前自安溪引进,在木栅种植,并采用“铁观音”的茶青及安溪制茶法制造,所以一般都称此茶为“木栅铁观音”

  后来,张乃妙受聘为台北巡回茶师,又一次赴福建武夷山、安溪,购买1000株“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张乃妙此次到安溪,同行的还有1位返乡探亲的张乃乾(或说两人是兄弟关系),但是,当时张乃乾不幸患病,张乃妙即带着茶苗先通关,然后再找人将张乃乾背出来,才免去因为传染病嫌疑,连带这些茶苗也遭焚毁的可能。不幸的是,张乃乾亡故在返回台湾的途中。回到台湾后,张乃妙将带回的一部分“铁观音”茶苗分给其他茶农栽种。

  民国五年(1916年),台湾劝业共进会组织“初制包种茶品评”张乃妙以其制作的包种茶参加品评,以质优味佳荣获特等“金牌赏”

  1937年冬天,张乃妙再次单独返回安溪祖籍地,与当地父老乡亲品茗闲话茶道、茶趣以及如何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等话题,还多次与一些制茶师傅切磋交流,从而捕捉到了“铁观音”的制作精髓。

  附:永春铁观音

  永春县近代从邻县安溪引种铁观音,1981年开始建设铁观音基地,1983年首批出口特级铁观音,厦门口岸的评价是:“内质香味别有风韵,与正地道铁观音竞相媲美”。 

  永春铁观音香高韵长,醇厚甘鲜。诗曰:“烹来勺水浅杯斟,尽不余香舌本寻。七碗漫夸能畅饮,可曾品过铁观音?”

铁罗汉

  铁罗汉,是原惠安县“施集泉茶庄”采用武夷山慧苑岩茶叶加工而成的独特乌龙茶品种,始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武夷铁罗汉

  清·郭柏苍曰:“铁罗汉为武夷宋树名,叶长。”一般认为,铁罗汉是武夷山最早的名丛。

  一说铁罗汉树在慧苑岩的鬼洞(即蜂窠坑),高3米余,叶阔而长,色褐绿,幼叶绵软嫩绿,花期较迟。

  另一说铁罗汉树在竹窠岩的长窠两端最后一梯园的北角外面,位于三仰峰下。树品高于鬼洞那株,且有特殊香味,甚至比大红袍更胜。

  清·胡朴安评铁罗汉为“功夫茶之最上者。”

  1914年,铁罗汉市价达8个银圆,最高时曾卖到1两10个银圆,即1斤160个银圆。

  民国·郁达夫说:“闽茶半出武夷,就不是武夷之产,也往往借这名山为号召。铁罗汉、铁观音的两种,为茶中的柳下惠,非红非绿,略带赭色,酒醉之后,喝它三杯两盏,头脑倒真能清醒一下。”

  惠安铁罗汉

  在清初以后,最为人所知的却是惠安出产的“铁罗汉”,它实际上是武夷陈茶经制作而成。

  清·乾隆(1736—1795年)间,晋江衙口人施文友贩运武夷茶叶到惠安兜销。

  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施文友之子施大成于惠安县城关霞梧街开设“集泉茶圃”。时“集泉茶圃”专事选购武夷岩毛茶,并向慧苑岩东家师商购一些单枞奇种及老枞水仙,从赤石渡口起运,沿崇阳溪,建溪、闽江顺流而下,经建阳,建欧、南平直至福州,寄栈“福良茶行”(惠安城关氏经营),后转海运至惠安辋川港或仙游枫亭内港,上陆运至惠安,全程需数十天,再经茶师清心研索,精拣细选,异法焙制销售。因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石崖上有名枞“铁罗汉”《闽产录异》),故名之。

  尔后,施大成之孙施济候亲自到祟安选购武夷茶,并在武夷山以1000元之数典买武夷岩茶产地之一的刘宫寨岩茶厂,产销“雪花”、“雪梨”,为后代奠定了经销茶叶的基础。

  “铁罗汉”茶还具有提神醒脑、祛火消食、解呕止泻等独特药效。光绪廿二年丙申(1896年),惠安鼠疫流行,群医束手,死者无数,据说初有些病人因热渴购买集泉“铁罗汉”茶聊作润喉止渴之用,不料竞因此病情减轻,部分人赖以治愈。一些老中医广为宣传提倡,铁罗汉从此更加驰名,民众视为良药,自此家喻户晓,凡伤风发热、小儿麻疹、中风积食必泡,亦多见效,于是成为居家必备良药和馈赠华侨的礼品,“集泉茶圃”牌号驰名中外。

  施谦见销路畅开,对慧苑岩所产之茶由承销继而包销。“集泉茶圃”下设“集义典铺”、“集丰典铺”,“寿春茶庄”也在此时设立,专营武夷山及闽北茶。

  宣统二年(1910年),隶属厦门道总商会的惠安商会成立,以“集泉茶圃”经理施伯丕等10人任义董。

  民国十年(1921年),菲律宾泰记汇兑信局、神农药房及厦门的芳茂、诗论、乔农等茶行相继大批订购“集泉铁罗汉”。“于泉茶庄”、“泉元茶庄”也相继开业。

  民国十六年(1927年),施伯丕从岩主和尚阿三手中购得武夷山三条坑内著名的岩茶厂——慧苑岩西厂。施伯丕即重新改组茶圃,改“集泉茶圃”“集泉者圃”;建崇安“赤石分圃”,专事栽培,初制及收购;设“晋江分圃”、“石狮分圃”,专事销售,形成一个产、供,销结合的茶圃,此后大批生产焙制“铁罗汉”、“白鸡冠”、“大红袍”、“水仙种”“雪花”、“雪梨”等名枞品种,主销南洋诸岛国及港澳市场,近销潮、汕及闽南。此时,内销市场亦趋大众化、多样化,开始产销“流香”(取名于武夷山流香涧)、“奇茗”(名源于宋·范仲淹斗茶歌“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等价廉适销的花色。

  民国十六年(1927年),惠安县商会改为惠安商民协会,组织13途公会,其中就有药茶途。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恢复为惠安县商会,由集泉茶圃经理施植萍等3人负责。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洋交通断绝,销路受阻,惠安茶叶商贸日见衰落。1943年间,“集泉茶圃”王颂平及乔农茶行的鲍思图投资合股经营,改为“四六公司”,原订10年,试行1年又亏损,集泉决定将“集义典铺”的房屋及施大成的交轮业变卖,清还股金,于1945年收归自营,但“石狮分铺”则归王颂平,改号“颂平茶庄”也在泉州另设“明芳茶庄”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南洋交通恢复,集泉生意逐日好转,国内外纷纷电信采购。1946年为便于侨商购买,“集泉老圃”又筹设“厦门分圃”,“明芳茶庄”也于惠安城关分设“天泉茶庄”

  解放前夕,施集泉铁罗汉茶在菲律宾等地打开销售渠道,并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开拓新的销售点。后来,由于经营不善,茶叶品质下降,施集泉铁罗汉茶店竟濒临倒闭。

  解放初,政府成立惠安城关工商业联合会,设立的二十二途同业公会中亦有药茶公会。1954年惠安县政府工商科、工商联与惠安十多家茶圃、茶庄联营成立惠安县茶广,实行职工民主管理,定制度、定工资、定人员(即“三定”);1956年公私合营,其生产的铁罗汉茶恢复名牌信誉。其时每年都有大量“铁罗汉”销往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深受欢迎。我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庄晚芳也对铁罗汉推崇备至。

  龙雀商标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施大成开设“集泉茶圃”后,即使用“龙雀商标”

  民国十四年(1925年),有假冒“铁罗汉”茶抛售市场,“集泉茶圃”随即以“龙雀”商标向当时国民政府申请注册。

  1986年,茶庄重新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龙雀商标”

  “龙雀商标”是目前泉州发现最早注册,又继续使用至今的商标。

  制茶技艺

  武夷岩茶“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以陈为贵。清·周京工《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故而铁罗汉原茶亦经久贮藏,一般采用久藏5—10年(现多为3年以上)的武夷山慧苑岩茶,然后拼配少量新茶,新陈掺和,加以传统秘方精制而成。其秘诀拼制技术,堪称青茶加工之独创。

  铁罗汉茶的烘焙技术尤为考究,正如《武夷茶歌》所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烘焙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红,心专手敏工夫细。”这一工序集泉历代严守。

  铁罗汉茶不仅具岩茶之韵,还蕴兰桂之芳,其汤色深澄鲜丽,香郁隽永,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有人以“臻山川清英秀气所锤,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形容之,民国南京国府主席林森也题其品为“骏驰珍品”

桃仁

  原产安溪县西坪镇龙地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外形:条索结实,略沉重,色泽乌绿润,砂绿细稀欠明。

  内质:香气高稍强,仿似桃仁味,滋味醇和稍厚,叶底椭圆形,叶面有波状,叶脉明,叶蒂阔。

  附:白桃仁

  色泽稍黄绿,叶张略薄,其他特征相似。

皱面吉

  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

  条索肥壮长大,枝梗粗长、砂绿粗稀,香气高长、粗浓,带青辛味,滋味浓厚、稍鲜欠甘,叶底粗壮,叶面光滑,波状不明显,主脉肥而稍浮。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十一划

黄旦

  黄旦,又名“黄棪”,茶叶商品名称“黄金桂”,发源于安溪县罗岩乡(今属虎邱镇),是安溪乌龙茶名种,与“铁观音”、“本山”、“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

  1982年3月,安溪茶厂生产的“特级黄金桂”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评审会认定为“全国良种”

  1985年,“黄金桂”被农牧渔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评为“中国名茶”

  1986年,商业部授予“全国名茶”称号。

  1988年,“凤山”牌特级“黄金桂”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

  今黄旦主要分布于安溪罗岩、大坪、金谷、剑斗、城厢等地,1990年栽培面积1万多亩,居全县第5位,为安溪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并先后传到惠安县、永安、三明等县、市。

  原产地

  清·咸丰 (1850—1860年)间,罗岩就出现了黄旦茶。

  其由来流传2种传说:

  王淡

  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罗岩灶坑村(今虎邱美庄村)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王淡为妻。安溪乡村婚俗,女子结婚1个月,新娘要回娘家,称为“对月”“对月”后再回夫家时,娘家在给新娘子带回的礼物中,须有1项系上红线的“带青”植物苗,如菜苗、薯苗、芋苗、蔗苗等,寓意祝新娘回夫家后“落地生根,子孙兴旺、代代相传”王淡“带青”2 株连根带土、又绿又壮的小茶苗。

  回到夫家后,小夫妻将其种于祖祠旁茶园内,精心照料。两年后的清明节,这两株茶树已长成,抽芽长叶,比当地别的茶树大约早1个节气。夫妻俩也早早动手,对这两株茶树的茶叶单独采摘和炒制。炒制时,房间里腾起一阵阵不同以往的清香,王淡林梓琴都很欢喜,赶紧试行冲泡,只见汤色如金,奇香如桂,异于凡响。邻居闻讯亦来品赏,齐声赞好。林梓琴王淡夫妇即大量繁衍栽培,邻人也争相移植,声誉日隆。后来,人们为纪念王淡发现引植之功,将此茶取名王淡茶”,谐音“黄旦茶”

  魏珍

  清·咸丰(1850—1860年)间,安溪罗岩村茶农魏珍外出,路过北溪天边岭,偶见1株茶树呈金黄色,因好奇心驱使便将它移植家中盆里。后经压枝繁殖,精心培育,茁壮成长;采制成茶,邀邻人共品。其冲泡时茶汤带黄,未揭杯盖即香馥扑鼻,揭开杯盖更芬芳迷人,大异常茶,因而传扬。后人根据其叶色、汤色特征,取名“黄旦”

  民国命商品名“黄金桂”

  清·同治十年(1871年),罗岩茶商、“金泰茶庄”创始人林宏德“黄旦茶”主销漳州再运销香港、新加坡等地,一时供不应求。

  民国廿九年(1940年),“金泰茶庄”为提高“黄旦茶”身价,根据此茶色如“黄金”、奇香似“桂”的特征,又改称商品名“黄金桂”

  特点

  黄旦是小乔木、中叶类茶树,茶树树姿一般为半开状态,叶片较为稀薄。

  黄旦茶是乌龙茶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其特点是“一早二奇”

  “一早”是萌芽、采制、上市早。黄旦一般为4月中旬采制,比一般色种茶早10余天,比“铁观音”早近20多天。一年中有8个月是生长期,产茶量高。

  “二奇”是外形奇和内质奇。

  黄旦茶叶外形细长尖梭长披针形,少量倒卵形, 叶齿较密,叶缘微波浪形,叶面略隆起,叶张中片较薄,叶底中间黄绿色,边缘棕红,梗细小,叶脉浮现,称“黄、匀、细”

  其内质“香、奇、鲜”。成品茶条索紧细,汤色润亮,清黄或浅黄,香气高而芬香优雅,略带栀子花香、桂花香,浓烈持久,口感清醇鲜爽,没有苦涩,带梨香味或水蜜桃味,素以“一闻香气而知黄旦”著称,自古有“未尝天真味,先闻透天香”之誉。

  黄旦制作工艺考究,早、中、晚茶青要分开,晒青、摇青的程度比“铁观音”都要轻,因它的叶质比“铁观音”柔嫩,制茶的香气要求清纯,不能有焦味。茶成品颗粒状,但不如“铁观音”紧结。

梅占

  “梅占?发源于安溪芦田镇三洋村银瓶山(海拔1411米。其适应性强、香气独特,198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

  沿革

  传说,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前后,三洋村农民杨奕糖正在银瓶山下田里挖泥做岸,见一位肩挑茶苗的老人又饥又渴,气喘吁吁地在他身边停下,想舀田水喝。杨奕糖连忙倒了1碗稀粥递给老人,老人二话不说,狼吞虎咽起来,吃完后精神大振。老人非常感激,便从担子里挑出3株茶苗赠给杨奕糖,由于走得急,忘了告诉茶苗的名字。杨奕糖1株茶苗种在“玉树厝”旁,另外两株种在村里圆通堂寺庙后。经精心培育,不到两三年茶苗便长得十分茂盛。到了采茶季节,杨奕糖另行采制成茶,请左邻右舍一起品尝。茶叶冲泡后韵味特别,甘香可口。消息传开,乡亲们争相登门品评,赞不绝口,可谁也叫不出茶的名字来,便请村里举人杨辉文为此茶命名。举人见这茶的茶花形似腊梅,味道也像腊梅开花那样香,便引用“梅占百花魁”的诗句,将其命名为“梅占”

  大约在道光元年(1821年),三村五里便广植扩种,梅占茶逐渐驰名各地。

  晚清福建八大诗人之一、安溪芦田人林鹤年茶诗《田家述》中最后一句有云:“种梅三万株,终老吾何悔。”诗中的“梅”,即指发源于芦田三洋的茶树良种“梅占”

  1923年春节,三洋村杨汉烈曾赠孙中山5箱梅占茶,孙中山回信致谢称:汉烈吾兄惠鉴:惠书暨茶叶五箱,已一一领悉……尚未为国报功,厚赠愧曷敢当……”现三洋村杨汉烈故居尚存,杨汉烈后人将孙中山书信镌于木板,高悬故居中堂。

  作为安溪乌龙茶的六大名种之一,梅占在安溪曾广为种植和出口。在梅占发源地安溪芦田的三洋和朝阳两村,廿世纪90年代之前家家户户都有成片的梅占茶园,后来因铁观音在市场热销,当地茶农开始把梅占茶园大量改种铁观音,梅占在他的故乡逐渐变得稀有甚至被遗忘。

  现在留存下来的茶枞,平均树龄达到五六十年,有的已经一百多年的历史,零零落落分布在各个山头自然生长。相对于铁观音和其它茶树品种,梅占的生命力非常强大旺盛。这些幸运留下来的老枞梅占,虽疏于打理,但都长得枝粗叶茂,在寒冬里也显生机勃勃。

  梅山岩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梅占老茶树群受到保护,树立标志牌,并绘制完整的卫星地图,边保护边利用。

  植株

  梅占为无性系品种,植株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根部健硕粗大。树姿直立,主干明显,分枝较稀,节间甚长;叶长椭圆形,叶色浓绿油光,叶面平滑内折,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开花多,茶花形似腊梅,结实少。育芽能力强,嫩芽较翠绿,芽梢生长迅速,但易于硬化,一年生长期7个月左右。

  梅占的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较高,可制成白茶、红茶、绿茶与岩茶,香气独特,品质较佳,因此在全国各产茶区也有引种栽培。

  茶品

  梅占茶按乌龙茶传统技艺制作,有清香型、浓香型两款。

  浓香型安溪老枞梅占半外形条索肥壮圆紧,叶形长大,枝壮节长,稍褐红色,色泽乌绿,砂绿粗带燥。内质香气浓郁高扬带橘子花香,而后逐渐转为花果蜜混合香,稍醇和;汤色金黄透亮连泡十几道余韵犹存;叶底粗条稍硬挺,叶柄长,叶蒂宽,叶脉肥,叶长椭圆顺尖,叶齿浅锐。

  老枞梅占也有创新品种:

  ①单芽红茶(暂名金芽梅):单芽茶青,借鉴金骏眉工艺并创新制作。成茶外形俊秀,呈黑、银与金黄相间颜色,开泡花果蜜香浓郁,汤色深金黄油亮,入口清爽甘醇有层次感。与桐木关金骏眉相比,无高低之分,各具韵味。

  一芽两叶创新工艺茶(暂名梅贵人):采自老枞梅占一芽两叶,自然萎凋做青,不炒青,手工揉捻,发酵60%左右,最后自然晒干。初看成茶外形一般,但经水冲泡后,芽叶舒展开来,变得红润丰满,汤色金黄澄亮,闻之有淡淡的花果香,入口甘甜柔顺,口味类似于东方美人与红茶之间。

菜葱

  又叫“太葱”,产地安溪县。

  条索结实稍沉重,叶扁阔,砂绿明显,香气清纯,如菜花叶,发酵不足带青辛味,叶底叶面尚光亮,波纹不大,叶齿粗。

雪梨

  俗称毛猴,产地安溪县。“佛手”也有称“雪梨”的。

  条索结实稍瘦,芽毫显露(白心尾),枝圆、头大、尾尖,色泽乌绿,香气高长,带雪梨香味,滋味清醇鲜爽,叶底椭圆,略厚,叶齿粗深锐。

十二划

黑旦

  原产安溪县大坪乡双美村盘山,已有60多年栽培史。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50kg以上。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浓郁,滋味浓厚甘鲜。

十四划

酸茶

  酸茶制成品具有天然的苔味、岩味,和特殊的微酸、回甘、回甜、无涩的品质。

  酸茶源于野生酸茶树种,分布于洛江区罗溪、虹山、马甲一带。如今已突破酸茶树种无法繁育的情况,可运用组培、嫁接、种子繁育等技术人工培育。

  据说,宋代晋北地区(现洛江区罗溪、虹山、马甲、河市)已产茶,并将茶叶作为礼品相互赠送,并出售给各地茶商。南宋·绍兴(1131—1162年)年间,因仙公山(双髻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双髻山》)上庙宇重新修建,规模更甚从前,先人纷纷迁徙至仙公山脉四周安居,开垦山地,种茶为生。元、明、清茶叶生产有较大发展。居住在山上的先人们,吸取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再结合酸茶树种,发明了酸茶制作技艺,在清末便传遍晋北地区各乡镇,以及莆田仙游、三明清流等地。

  酸茶传统制作技艺具有较高的独特性,起初是比较简单,纯粹用“脚揉手捻”。廿世纪90年代后,加以改进,从单一“炒青、手捻、烘焙”三道简单工序,发展到“采摘、初制、精制”三部分工艺,大幅度降低了原有酸茶的酸度和涩度。

  采摘:包括采摘期、采摘标准和采摘技术的要求。

  初制:

  包括晒青、凉青、一炒青、一揉捻、二炒青、二揉捻、三炒青、三揉捻、四炒青、四揉捻、发酵、烘干12道工序。

  各工序要求:

  晒青:把茶青放在笳篱里日晒,每笳篱摊叶量0.5—1.2公斤,其间翻拌1—2次,日晒时间一般在下午4—5时,因为这时阳光较柔。

  凉青:把整篱晒青叶移入凉青架上,茶青两笳篱拼合一笳篱,稍加摇动“做手”,使茶青呈蓬松状态。

  炒青:一般在当日傍晚6—8时下鼎炒青。用木柴把鼎烧热,当鼎温升至摄氏200°左右,立即把叶子倒入鼎中,用木扒手不断翻炒,投叶量1次3公斤左右。

  揉捻:炒青叶出鼎后倒置于低脚结实木桌上,乘热双手握紧茶叶由内向外用力揉出,运用揉、搓、压、抓等技术反复数次。

  揉捻到温度降低到手已基本上不烫时,把茶青放入鼎中再次炒青,反复4次,此时塑形已基本完成。

  发酵:将已揉捻塑形好的茶坯包以布巾,放置于竹篓内,使其发酵。该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色与温度、湿度及氧气量,形成酸茶的色、香、味品质特征,这是关键性工序。

  烘干:把茶叶放在焙笼里,用炭火进行“低温慢焙”。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称“走水焙”,温度70度左右,每焙笼放两个茶团,约八九成干下烘,散热摊凉1—2小时,使茶叶内部水分向外渗透;第二次称“烤焙”,温度60度左右,投茶量大约2.5公斤,历时1—2小时,其间翻拌2—3次,烘至茶梗手折断脆、气味酸纯,即可下烘,稍经摊凉后装入陶瓷大缸里,即为毛茶,可以泡饮。

  精制:包括筛分、拣剔、拼堆、包装4道工序。

  从这一制作流程不难看出,酸茶的整套制作工艺相当独特,这一道一道地晒、凉、炒、揉、烘反复进行,像制作艺术品一样。时至今日,全部工序还不能用机械代替。尤其是在整个制茶工艺中,还要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掌握“看天季节、气候做青”,因时因地因茶青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