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山川(11—12划)

目 录

  11划:
  黄巢山黄崎山宁崎山,扬旗山。惠安县净峰镇。黄龙山[安溪黄龙山(南山、登高山、龙津山安溪县城龙津大桥旁[属城厢镇]附:三公山。德化黄龙山。附:大龙山]、黄石林山、黄檗山(南山、午山,安溪县治西南永安里。山之半有五峰岩,又名头陀岩。)
  梅花山梅峰山
  梁相山、梁山
  雪山(永春、德化雪山
(德化县在坊里英山社,永春县、德化县的接界山)。安溪雪山[安溪县感化里]。)、
  盘龙山鸿渐山
渐山银瓶山、壶公山(太平山)、康山、清水岩、峰崎山、盖辅山 、悬钟山

  12划:
  琼山〖南安琼山(龙潭山、南仙公山;天心洞、天香寺)。德化琼山[囷山,芹山。德化县城西南龙浔镇英山村(古在坊里英山社)与盖德镇有济村交界处。形势。秦、汉间有隐士居此。明·嘉靖李繁涉琼山二事(为求子祷“道德仙”祠。陷绿林被礼而归之。)。明·隆庆间李廷机《游琼山》诗二首。明·李云阶《游琼山》诗。清·康熙鲁鼎梅《琼山吟》诗。清·乾隆李献馥《题琼山隐士》诗。清·光绪李乔钟挺身就“琼山”贼赎父柩。]
  湖岭湖山
  象山(晋江象山。安溪象山
[象运山。安溪县治南永安里,界南安]。)象陷山[晋江象陷山(位今晋江市,在“华表山”北数里、“行辇山”南20里。)。南安象陷山。]象运山
  登高山
(德化县治西南大卿社)、登龙峰、
  紫帽山、紫云山(云山。安溪县芦田镇。)
  犀山(安溪县东部官桥镇益林村境内)雄山(大雄山)雁塔山葵山[南安县三都[今南安市丰州镇环山村杏田自然村和洪濑镇葵山村域内。形势。“夹烧寨”、“鹅冠寨”。]、御看山、翔云山(龙须岩)、鹅眼山、谢墓山、塔口山(大姑山)、御兰山、朝拜山(应龙山)、曾师岭

十一划

黄巢山

  位于南安市西南部与同安交界的东田镇芹山。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冲天大将军黄巢曾于乾符六年(879年)率大军挺进福建,来此安营扎寨休整,故称黄巢山,后为避官府追查,改名凤巢山。  山有一条十公里长的狭长而陡峭的幽深峡谷,叫陈营溪,是晋江支流兰溪的一条小支流,因当年黄巢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据传山上有个栖隐寺,唐末泉州八贤之一陈黯(参见《泉州人名录·陈黯》),曾在寺里读书著述,《新唐书》收录他的文集多卷;明末清初施琅曾到此避难,山上还有古寨、将军洞;民国初年,秦望山等十三人到此聚众反清起义。

  两岸峰峦上寨墙、和尚岩、尼姑石、夫妻村历历在目;溪床见底见沙,狮子岩、鬼啄壁、鲨鱼礁、神鬼石、鳄鱼石、蛤蟆石、仙人骑鹤石到处可见。  陈营又称藤萤。唐宋时佛教盛行,溪南有座陈营岩,和尚99人;溪北有座尼姑庵,尼姑 100人,隔溪相望。岩庵四周遍生扁藤,其中有一条丈余宽的扁藤,架通南北。藤上有一种特大萤火虫,每到夜晚,熠熠闪光,蔚为奇观,故称藤萤

  进入水区,有乌龙坑、鲈鳗屈(土字旁)、客婆潭、飞人坑、仙女池、相公坝等。

  越往高处越幽深,过石门,登猴见愁,爬穿空石,突见石洞下有一潭深水,长年不见太阳,水冷彻骨。  绕过深潭,岸上南有猛虎岩,北有骆驼崖。峡谷两岸奇峰,还有石仙拐、百丈崖、五将排班、马头鞍、飞天蜈蚣、鬼洞、牛鼻崆、观音叠座抱孩儿、虎橱等。

  黄巢罗山水尾有瀑布。南有陈营山头,北有龙光山头,两山对峡,瀑布源头长潭屈(土字旁),海拔480多米,宽30 多米,分三层瀑布,飞流直泻250 多米至山下深潭。其中一爆100多米,二爆80多米,三爆60多米。丰水期爆声如雷,十里可闻,爆区雾蒸云腾,飞珠溅玉。在丽日映照下,七彩长虹凌空南北,叹为观止。

  过瀑布区是黄巢水库。山上有黄巢村,还有石棺、蘑菇石、仙脚迹、黄巢试剑石等十八景观黄巢试剑石长25米,宽15米,高5米,中间剑劈一线。据说有个本地铁匠前来投军,献上祖传青龙古剑。黄巢举剑试用,青龙所及,巨石遂剖。之后,黄巢登上海拔1095米的南安第一高峰芹山,见东方莒溪两畔,田园阡陌纵横,西南层峦叠嶂,峰如剑戟,赞曰:东方良田美如画,西方陡峭如利刃,此乃兵家必争之地也!后人遂称这片土地名东田

黄崎山

  黄崎山,旧名“宁崎山”,又名“扬旗山”,位于惠安县城东南东周铺(莲城)卅二都(今属净峰镇),其南面的莲花山小山上有明初建的黄崎巡检司城(莲城卫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巡检司城·黄崎巡检司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黄崎山在(县东南)三十二都,旧名宁崎山。三面濒海,风涛卤气之所浸蚀,草木不茂,土色微黄,因呼今名。”

  明·嘉靖《惠安县志·卷2·山川》载:“黄崎山,在香山北十里,环三面皆海,卤气吹荡,不生草木。宋时产铁,尝置炉于此煮炼,今废。又名扬旗山,为其势似之。”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志》云:黄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三面环海,卤气吹荡,不生草木。宋时产铁矿,置炉煮炼于此。今废。亦名扬旗山,以远望势如立旗也。”

  《泉州府志·山川》载,黄崎山,土色微黄,势如立旗。

黄龙山

  安溪黄龙山(附:三公山 )

  位于安溪县城龙津大桥旁(属城厢镇)。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

  “黄龙山,在(县南) □□里。又名登高山。上有石如帽、如床几,下为黄龙渡。

  其东又有三公山,中峰差低如公字,故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治南曰黄龙山,与凤山对峙,一名南山,亦曰登高山。下有黄龙津,龙津桥跨其上,亦名龙津山。”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黄龙山》:

  “黄龙山,凤山对山也,下有黄龙津,又名登高山。

  宋令陈宓修禊古时农历三月初三日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于此,而登凤池桥抵流惠亭,有《序》。

  按:

  流惠亭,在县西陈塘上,旧名水花亭,有氏子于此遇尉不避,尉谯呵之,命为赋。赋立就,乃释之。故以‘流惠’名亭,后以塘生双莲改曰‘瑞莲’。嘉定(1208—1224年)间,以塘为放生池,复名‘流惠’。”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凤山》、《泉州古桥梁·龙津桥、凤池桥》、《泉州人名录·陈宓》)

  德化黄龙山(附:大龙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黄龙、大龙二山》:“黄龙、大龙二山在县北。高耸对峙。邑未筑城时,民结寨避兵于此。”

黄石林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黄石林山》:“黄石林山,在戴云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东北。”

黄檗山

  黄檗山,又名南山、午山,在安溪县治西南永安里。山之半有五峰岩,又名头陀岩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

  “黄檗山,在(县西南)□□里。一名南山,一名午山,堪舆家目为廉贞山。”

  “五峰岩,在黄檗山之半。五峰尖秀,因名。”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黄檗山》:

  “黄檗山(在永安里),一名南山,又名午山。深林邃谷,有笋蕨、棱稻之饶,神仙之迹。旧传有入山遇仙者,从之而往,越旬方归。

  山腹有五峰岩,又名头陀岩。”

梅花山

  位于今南安市区西40里,旧以漫山皆梅得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梅花山(在原县治丰州西三十都),山多产梅。”   清·扬州八怪之一的福建宁化人黄慎,曾应巡台御史杨玉波之邀赴台湾,因故未果。返宁化前,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顺道游南安等地。

  黄慎《蛟湖诗抄》有五律《过南安买舟止宿梅花山》
   “高盖梅花顶,行行且息肩。悔为牛马走,负却故山缘。
    残月栖烟断,寒香偎雪眠。狂呼茅店酒,不问雇船钱。”

  [注]高盖:即高盖山,又名诗山。

梅峰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梅峰山》:“梅峰山,在梅中里之北。上有梅峰寺,下有梅峰隘。”

梁相山

  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梁相山(府城东北鸾歌里三十七都) ,宋·梁克家墓在其麓,故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梁克家》、《泉州古墓·梁克家墓》)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黄积山……一名皇蹟山……其向东一面,即梁相山,宋·梁克家墓在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 山川·皇蹟山》)

梁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梁山(在县西北十三都),昔有姓者种松于其上,阴森可爱,因以为名。”

雪山

  永春、德化雪山

  雪山为永春县、德化县的接界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永春县·雪山》:“雪山,在(县西)四都,界德化县。岭极险峻,穷冬积雪,连月不消。”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琼山(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琼山·德化琼山》)……相近者曰雪山,峰峦峻拔,高耸云际,冬时积雪,数日不消。”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雪山》

  “雪山,在邑西南(在坊里英山社)。山势博衍数十里,南为永春,北为德化,高插云汉。冬月积雪其上,曦阳数日不消。产茶绝佳,树多唐时旧植。秋晴登眺,可见泉城北山(清源山)、紫帽诸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清源山、紫帽山》)

  国朝·贡生黄宪文(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宪文》)诗:‘彤云密布六花飘,翘首层峦积态饶。看到诸峰新霁后,宛然天半晒琼瑶。’”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邑廪生王夏声《冒雪游雪山》诗曰:“雪山积雪景尤加,拨兴寻僧岂厌遐?收拾冻松添旅草,扶持行李度梅花。寒崖暂没霜前句,香积偏饶雨后茶。三宿重缘真不一负,上方碧月问天赊!”

  安溪雪山

  安溪雪山,在安溪县北感化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雪山(在县北感化里)。”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雪山》:“雪山(在感化里),古有庙,山上有积雪。岁旱祷之,若岩溜滴沥,即雨。”

盘龙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盘龙山,在(县西南)一都东北。七峰相属而来,其势蜿蜒,若龙之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志》云:县西数里有盘龙山,七峰耸起,盘曲重叠,因名。”

鸿渐山

  位于安平桥一侧的南安水头、石井一带,与同安县交界。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鸿渐山(在县南四十五都),界于同安、南安二县间。山土脉枯瘠,草木不甚荣茂。其麓多产黄菊,又名黄菊山。”

  鸿渐山历来是晋江安海的“天然借景”。  

  《安海志》载,鸿渐山“三尖列耸如笔架,为安海南面案山,高耸秀丽,苍翠可挹。又如鸿欲飞之势.故名鸿渐山”。  “鸿渐”的取名出典于《易经》。《易经》“渐”卦有“鸿渐于干”、“鸿渐于盘”、“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阿”的卦文。鸿指鸿雁,渐是渐进之意。“鸿渐”本义即鸿雁渐进于高位,引申义则含进取之义。特别是喻仕进,即进身为官或仕宦升迁。  

  由于鸿渐山卓然秀出,古时堪舆家便以鸿渐山为“贵山”。又因鸿渐山离安海较近,所以虽然隔着茫茫的安平桥水面,古代的安海人还是乐于把鸿渐山视为自己的山,并将山下靠近安海一带的港湾即安平桥下的海面称作“鸿江”

渐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渐山》:“渐山,在梅上里。层冈叠嶂,广袤逶迤。”

银瓶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银瓶山》:“银瓶山,在清泰里北。双峰并峙,其一稍低小若瓶。”

壶公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壶公山,在(县西南)三十六都。形如倒壶,又名太平山。”

康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康山(在县北二十四、五都),顿伏而起,为县之障卫。”

清水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清水岩,在县南二十二都。有泉一泓,澄澈不涸。”

  明·嘉靖《惠安县志·山川》“在二十一都”

峰崎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峰崎山,在(县东南)三十四都。以地名。”

盖辅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盖辅山(在府城东南永宁里二十都永宁卫城内),缭绕永宁卫治之后。”

悬钟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悬钟山(在县北二十一二都),界德化县。峭峻如悬钟,人有声则谷应。”

十二划

琼山

  南安琼山

  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呈美,中有龙潭,又名龙潭山。上有始建于隋代的天心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天心洞》)。山上有摩崖石刻多处,如“洗心”等。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琼山在(县西南)二十一都。中有龙潭,祷雨多应。又名龙潭山。”

  明·黄开泰有诗云:
       “江岭崎岖碧翠,萧萧红叶滴苍苔。
        仙人远乘白鹤去,游客西从碧涧来。
        万壑泉声天外落,千山树色雾中开。
        洞猿野鹤归何处?夜月疏钟锁石台。”

  德化琼山

  德化琼山,又名“囷山”、“芹山”,位于德化县城西南龙浔镇英山村(古在坊里英山社)与盖德镇有济村交界处,又与永春县相邻。

  【按:

  ①“囷”:古代圆形的粮仓。许慎《说文解字》:“囷,廪之圆者。”方形的粮仓则称“鹿”《国风·吴语》:“而囷鹿空虚。”

  ②“芹”:菜名,常种在学宫的泮池,生童入学后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后来学宫(文庙)有别称“芹宫”。同时,“芹”“勤”谐音,祭礼仪供品亦有芹菜,寓意激励学子勤奋读书,以期功成名就。】

  形势

  “琼山”“雪山”发脉,为县之前山,是德化城南最高峰,也是盖德镇第2高峰,海拔1158米。山形矗大圆秀如高廪,故又名“囷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雪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琼山》:“琼山(在县南永丰里),一名‘囷山’,为县之前山也。”

  明《寰宇通志·卷46·泉州府·琼山》:“在德化县西南,一名‘囷山’。”

  明·嘉靖《德化县志·山·囷山》:“囷山,在县西永丰里。峰峦矗大而秀,状如高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琼山》“琼山,在县治西南。一名‘囷山’,以圆秀如高廪也。”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山川·琼山》:
“琼山,在德化县西南。峰峦圆秀,状如髙廪。”
“一名‘囷山’,又名‘芹山’。
新《志》:山自雪山发脉,髙与之埓。”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囷山(琼山)》
“囷山,在(在坊里)英山社。峰峦矗大而秀,状如高廪……亦名‘琼山’。”

  秦、汉间有隐士居此

  “琼山”上有石堂、石灶、石鼎。相传秦、汉间有隐君子居此修炼,仙去,后人建祠祀之,号道德仙,还立石碣大书“秦、汉隐君子”。今祠和书碣无存,石砌小路、墙基还依稀可见。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琼山》:“上有石堂、石灶焉。”

  明《寰宇通志·卷46·泉州府·琼山》:“上有石堂、石灶、石鼎。相传秦、汉间有隐士居此修炼。”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山川·琼山》:“上有石鼎石床。”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囷山(琼山)》“上有石堂、石灶、石鼎。相传秦、汉隐君子居此……见《大明一统志》。”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8·摭佚志》:

  “琼山上有石堂、石灶、石鼎。

   相传秦、汉时,隐士居此练液养形,仙去,后人建祠祀之,号‘道德仙’。立石碣大书‘秦、汉隐君子’。”

  明·嘉靖李繁涉琼山二事

  【为求子祷“道德仙”祠】

  李繁,德化英山人。明·嘉靖(1522—1566年)间,因艰于嗣,往道德仙祠祷之,“隐君子”示梦,得子李云阶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8·摭佚志》:

  “明·嘉靖间,里人李繁艰于嗣,往(“道德仙”祠)祷之,梦与隐君子会。衣带上书云‘泰阶平旋’。得男,因名云阶,字膺平,号泰堂。万历丁酉(万历廿五年,1597年)顺天中式,任吉安同知,九摄邑篆,皆著声绩。”

  【陷绿林被礼而归之】

  民国《德化县志》载:

  李繁,英山人,性仁厚,富而能施……

  嘉靖间绿林窃发,被获,礼而归之。

  好善不倦,淡视功名,李文节李廷机谥“文节”)尝目为羲皇上人,为作《公传》。”

  明·隆庆间李廷机《游琼山》诗二首

  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谥文节,泉州鲤城区浮桥人(时属晋江县)人。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

  隆庆(1567—1572年)初,李廷机被泉州府学选为贡生入太学,隆庆四年(1570年)举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解元。

  李廷机中举后,回到泉州,到永春县游学和教书数年,又曾到德化授馆,并娶永春锦斗林铎(字“鸣盛”,号“石泉”)之女为妻。德化士子单辅[后任广东合浦(今属广西)知县]、林际春(后任广东德庆知州)、李云阶(后任江西吉安代理知府)、王雍(后任浙江云和知县)等皆从其学。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侨寓·明·李廷机》: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晋江人。微时游学至高洋乡,单辅礼款之,相得甚欢。复至英山,李繁命子云阶从之游。”

  期间,李廷机曾与友朋相约游历德化山水,留下《游琼山》2首、《游雪山岩》、《金液洞》2首等诗篇。
其《游琼山二首》,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明)》收录曰:

  “游琼山二首(大学士李廷机,晋江人):

  ‘今日往琼山,山朋过我扳。朝来犹厌渑,水去自潺湲。
  伐木丁丁响,悬崖转转湾。只缘山有约,故爱野藤攀。’

  ‘亦既至琼山,凳移为榻巧。园芋僧始蒸,堂粥人皆饱。
  此地耸然高,诸山环更姣。胡为细雨来?只使我心搅。’”

  明·李云阶《游琼山》诗

  李云阶,字太堂,德化英山人,李繁子。明·万历廿五年(1597年)登顺天榜举人,历华容令、吉安同知。李云阶李廷机的高足,从小拜在李廷机和永春苏坑进士王天策门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云阶王天策》)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囷山(琼山)》收录李云阶游琼山诗曰:

  “明·举人李云阶诗:

  ‘踏来秋草径,青霭落层阴。涧水浮萝壁,山花笑竹林。
  云间霞半树,天际寺千寻。何代隐居者,苍苔石室深?’”

  清·康熙鲁鼎梅《琼山吟》诗

  鲁鼎梅,字调元,号燮堂,江西新城县人(今黎川)。清·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乾隆八~十四年(1743~1749年)任德化知县,官终台湾府台湾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鲁鼎梅》)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鲁鼎梅《琼山吟》曰:

  “琼山傲兀接云天,上有碧霞锁涧泉。幽咽猿狖啾啾泣,古洞扪苔自年年。
  昔有隐者爱其静,结茅人号‘道德仙’。仙人避秦不知汉,石藟藟兮山之半。
  至今岭上白云多,谁欤隐者无从按。当年入山别有由,功业姓名甘云散。
  谷城石,商山芝,老人绮李尚可知,君不见琼山雨雨风风历年久,只余秦、汉君子碑。”

  【注:
  ①谷城石:谷城山下黄石,借指黄石公,秦汉五大隐士之一。《史记.留侯世家》载其授与张良《太公兵法》,张良据以助刘邦夺取天下。
  ②商山芝:商山上隐者疗饥的紫芝(蕨菜)。
  ③绮李绮里季,秦、汉间著名隐士,与夏黄公”、“东园公”、“甪里先生不满秦始皇“焚书坑儒”暴行,不愿做官,隐居商山,并称“商山四皓”。】

  清·乾隆李献馥《题琼山隐士》诗

  李献馥,清·乾隆(1736—1795年)间英山人,岁贡。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8·摭佚志》收录其“题琼山隐士”诗曰:

  “国朝岁贡李献馥诗:

  ‘谁来结屋碧云问?秦、汉遗踪邈莫攀。高士声名三尺碣,幽人风气几丛兰。
  相传有字酬清梦,不尽逢仙醒世顽。欲解当年归隐故,苔青石迹任斑斑。’”

  清·光绪李乔钟挺身就“琼山”贼赎父柩

  李乔钟,岁贡生;李云阶子。“丁戊之乱”,贼屯“琼山”,夜取其父柩索取赎金,李乔钟中宵就贼,以死求赎,贼义之,护其柩令归。

  【按:“丁戊之乱”:指光绪三年丁丑(1877年)至四年戊寅(1878年),华夏大地发生“二百余年未有”曾国荃语)的特大旱饥灾荒,民不聊生,盗匪频发。】

  民国《德化县志》载:“丁戊之乱,贼屯‘琼山’,夜取其父柩质金,中宵挺身就贼,以死求赎,贼义之,护其柩令归,一时郡邑名士皆乐与游,后贵者,处之若素。”

湖岭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湖岭,《志》云:县西五十里有湖岭,最高峻,其水分西南二流,皆入于浐溪。”

湖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湖山》:“湖山,在飞仙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飞仙山》)之东。”

象山

  晋江象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象山,在永宁卫(今石狮市永宁镇)。形如伏象,故名。”

  安溪象山

  安溪象山,又名象运山,在县南永安里,界南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象山,在(县南)永安里,界南安县。又名象运山,盖山形如象,故名。”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象山》:“象山(在永安里),又名象运山,界南安。”

象陷山

  晋江象陷山

  象陷山,位于今晋江市,在“华表山”北数里、“行辇山”南20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华表山·晋江华表山、行辇山)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狮山》:“又(行辇山)南二十里有‘象陷山’,山势雄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象陷山

   “象陷山,在‘华表山’北数里。其势雄大。旧传有象害人。唐末南安姓者坎地陷之,故名。

  山有‘灵泉庵’、‘石资岩’。

  蔡如金尊师尝藏符印于山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唐·著名道士·蔡如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灵泉》:“灵泉,在象陷山。”

  南安象陷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象陷山(在县南四十五都),山势如象之隐伏,因名。”

象运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象运山(在县西二十六都),以形似名。按同安县亦有此山,盖二县接界山也。”

登高山

  登高山,在德化县治西南大卿社。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登高山》:“登高山,在县治西南大卿社。旧有亭有塔,今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楼亭·登高亭》:“登高亭,在登高山。宋时建,为邑人九日登高处。明时起送科举宴于此,亦名‘登科’。今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塔·西塔》:“西塔,在登高山顶。塔下有亭,今废。宋·县尉孙应凤诗:‘口忆昨慈恩登绝顶,今朝眼界更分明。飞檐高泻银河水,隔岸遥传宝铎声;翥凤呈辉看欲下,浔龙露角望尤勋。凌风好向蓬莱去,一片香云绕足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宋]》收录“县尉黄麟《游登高山》诗曰:“直上登高眼界宽,蜜陀僧舍富琅玕。天雄峻塔凌穹漠,泽泻巍阶护铁栏。虎脑已回仙枕梦,鸡头宁愧国香兰?登高岂止黄花日,川练常随夜月寒。”

登龙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登龙峰,在县北十六都。宋·崔拱偕二子正则丽则读书于此,后父子相继登第,因名。”

紫帽山

  参见泉州历史网《紫帽山》专题。

紫云山

  紫云山,又称云山,位于安溪县芦田镇,海拔1349.7米,是福建省第二高峰。山上常年云蒸霞蔚,紫云缭绕 ,故名 。

  在紫云山半山麓约1000米处,左右四周有余姓的云山村、西山村、半岭村和杨姓的三洋村、朝阳村等村落。三洋村中有圆通堂,奉祀家将五郎六郎七郎,又称五使公(大德禅师)、六使公、七使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圆通堂》)

  山顶有两面夹壁,背后有山泉,前面是悬崖;还有一“天池”,为旧火山口,而今积水成了一方小湖泊;其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小鲵”。 湖泊周边呈赤褐色,应是所谓的火山岩、火山灰。

犀山

  犀山,位于安溪县东部官桥镇益林村境内,处蓝溪之阳,龙潭之阴。其奇峰突起,以“峰尖犀利、岩如笔削、状如犀牛 ”得名。

  主峰“鹅角髻”,海拔1047.5米,是安溪县东部最高的山峰;右峰“白岩峰”,与“鹅角髻”相对,壁立千仞,极具天险。站立峰巅,可远眺 厦门、金门岛全景。

  2000年后,犀山辟为自然生态风景旅游新区,含主门景区、乡村旅游休闲区、宗教朝圣区、将军岩洞石文化区、仰圣土楼文化区、原始森林探险区、五房水库休闲度假区和溪洲风景区等。

  犀山之麓有犀山岩,为宋代闽南建筑样式,始建无考,廿一世纪初重建,奉祀石府将军等神邸。(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 •犀山岩》)

  益林村委会位于犀山半山腰花湖,海拔630米,辖12个自然村,村民多为姓,其祖乃“未有清溪县,先有长官”廖俨。(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廖俨》)

  有春坑自然村,本称“深坑”,坑深可蔽,后察犀山之脉两侧展开如“春”字,遂雅名“春坑”。村中有“春坑祖祠”,大门右侧悬挂“红军活动遗址”金色牌匾。下堂壁悬挂彭德清将军回忆录,记1935年7月,彭德清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从犀山兵分两路突袭龙门“反围剿”,击毙“围剿”首领陈少标,迫降民团,卒获闽南游击战争大捷。

  益林村址向东行百余步,是“仰圣土楼”。土楼为清·乾隆廿八年(1763年)益林村土楼角落廖新宝所建,分上、下两落,占地约3亩;总高10米许,其中石墙高7.5米,厚约3.5米,设3门。大门古朴大方,门额题刻“仰圣楼”3个大字。门口有株古松,植于明末清初,树干挺拔,枝枝皆朝东南方向伸出,名曰“枝枝朝南”

  半山石洞累累,幽深莫测。“仰圣土楼”往上行约2里,至山间一坳,一巨石拔地而起,巨石之下,曲径通幽。四方巨石,宛如人设,成方形,中有1米高洞口,是为“蝙蝠洞”,传有99房,是山中蝙蝠宿地。匍行而入约二三米,豁然开朗,可直立行走,偶有光亮从洞外折射而入,可观洞内一隅,时而宽畅,时而狭窄,空间变化多端,有比通常民居还大、可容三五十人的大厅,也有只容侧身而过的“一线天”。七弯八拐,抵一约10 来见方的石室,洞顶千只蝙蝠聚集,体硕嘴红,相互偎依,倒悬成阵,煞为壮观。传说北宋年间,杨文广奉命南下平闽,在官桥铁锋山大战不愿归降的蝙蝠洞主林清林清借山中蝙蝠,2次大败杨文广。后杨文广再战,用火攻将林清及其率领的蝙蝠队打得落荒而逃。洞中蝙蝠受此重创,惧怕杨文广再次征剿,便大摆“八卦阵”,天天演练,此即犀山“蝙蝠洞”内蝙蝠善于倒挂、攀附岩顶的原因。

  犀山怪石嶙峋。出“蝙蝠洞”左行,有一天然巨石巍然屹立于陡坡上,高约3丈余,自然分裂成5块,状如花瓣,相依相偎,称“五朵花瓣石”,又称“五姐妹石”。拾级而下,有一巨石上镌刻一巨大的“佛”,乡人所“袈裟石”,高5丈余,宽约4丈,巍然耸立于山脊上,巨石前之平地摆有香案,香火不绝。沿山道下行,还有形似獒鳖昂首遥望西天、聆听佛主教诲的“金元龟石”,有传说能稳坐1个时辰即能官运亨通、连升三级的“石交椅”,以及鲨鱼石、通天柱、鸡冠石、双乳石、鼓面石等奇石景观。

  出“蝙蝠洞”,右有一山道,沿山道而上,约百余步,有一巨石向前方伸出,石下有一宽阔的场地,名“红军洞”,乃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开会的场所。

  沿山道向上续行约七八百级石阶,即“将军石”,方形,似人形,顶天立地,高15米,上敛下丰,顶端3米酷似带盔头像,整座岩石宛如身披战袍的将军,昂首东望,巍然耸立于悬崖峭壁之上,在云雾里若隐若现,乡民 尊奉为石府将军。传说,石府将军系北宋中叶狄青麾下五虎将之一、鬼谷禅师高徒、笑面虎石玉坐化而成。犀山一带广泛流传着石府将军除妖镇邪、保境安民的传说。每年农历八月十四,附近乡民家家户户均设香案,祭祀将军岩。

  自石阶续行,道少半,越中岭,有双道见于眼前,左行二三百步,即至犀山之巅“鹅角髻”。   

  山中还有构筑于清代的用于诱捕老虎的虎橱等古迹。

  犀峰下是连绵不断的原始森林,植被茂密,有野生植物32科113种。福建青冈、香樟、梧桐漫山遍野,还有贵重药材金毛狗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石菇、石苇等。在犀山白岩峰下的“将军岩”北侧,长有几十棵野生茶树,当中1棵“山茶王”,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株高5.2米,胸围0.4米,树冠5.3米,叶长12厘米,单季可采茶青5—6公斤。因其味苦,号称“苦茶”,炒制后可供泻火清毒、消食去腻等药用。

  原始森林里,还有苏门羚、华南兔、穿山甲、猫头鹰、棘胸蛙、野鹿、山猪、锦鸡、鹧鸪等动物。

  犀山下小溪涧边茶园中(现乌石角落),一巨石上刻有“中流砥柱”4字,据《氏族谱》记为南宋•朱熹 所题,字迹依稀可辨。(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雄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雄山(在县南三十八都),山甚高,邑诸山皆出其下;一名大雄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雄山,在县(县治在丰州)南。山势高大,诸峰皆出其下,故名。”

雁塔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雁塔山,在(晋江)二十九都新店(今晋江市北部池店镇新店村),距城南十里。平地起高冈,秀耸而圆,其状如塔。

  上有圆石,约五丈许,叩之如鼓,号灵鼓石。

  元季李于磐避乱于此山之阳,至今为氏世居。”

葵山

  葵山,位于南安县三都[今南安市丰州镇环山村杏田自然村和洪濑镇葵山村(以域内最高山名村)]域内,南距泉州市区约20公里。(按:古南安县治在丰州。)

  形势

  葵山海拔524米,是丰州境内的最高峰,也是古南安县的主山。因山有叠石形似葵花而得名。古人曾将“清源山”、“罗裳山”、“葵山”、“紫帽山”并称泉州“四大名山”,称“清、罗、葵、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山川·清源山,罗裳山,紫帽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葵山》:“葵山,在(县北)三都。山有叠石如葵,号‘叠经石’。”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葵山》:“葵山,在南安县北六七里,为县主山。”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葵山》:

  “葵山,在县北六七里,属三都。自双阳山东北来。山有叠石如荚,号叠经石,又 似葵花然。

  宋时上有‘法华院’,下有‘三华院’。

  唐·翰林承旨韩偓、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傅实、宋·左丞王安中、邕州守苏缄,皆葬在此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人名录·韩偓傅实苏缄》)

  山西南行数里为‘九峰’,为‘莲花峰’,为‘狮子山’, 中落转入武荣(即“丰州”),而县治在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山川·九峰山·南安九峰山、莲花峰、狮子山·南安狮子山》)

  “夹烧寨”、“鹅冠寨”

  “葵山”上有2处明代军事防御工程遗址,民间俗称“夹烧寨”、“鹅冠寨”,史无记载,或疑为乡人自建以防寇。

  两寨分立两个不同峰头,“夹烧寨”在东,“鹅冠寨”在西,互为掎角,相互呼应。两寨所处位置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葵山下至少要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其中之一。与其连接的古道曾为泉州通往永春、德化的驿道。

  山寨占地数千平方米,现残存石头寨门、由大小不一的青石有规律砌成的墙体、数方大石出齐平整的凹槽蓄水池。山寨中有多处山石,疑被人为用火长期烧过至今残留焦炭、烧石的痕迹,应为古人传递报警信息所用的“烽火台”。“烽火台”传递信息时,其东南边的“清源山”、正南方的“紫帽山”皆能清晰可见;而距“葵山”直线距离约7公里的康美镇兰田村,其山巅之上,在明末清初也有1座山寨——“宝兴寨”。山寨周边有数处人为叠石,形似一处处“瞭望台”,兼具避风之功效。

  “夹烧寨”人迹罕至,通往山寨的道路也几近荒废。该寨整体规模大,可供数百人居住、生活。寨的东北边即为今洛江区马甲镇。“夹烧寨”正大门今已坍塌,但基本构造依稀可见。其内有着旧时房屋的墙体,以及当时在峭壁上开辟出来的小道。山中有着一处山洞,可深入百米,洞内深处被数块大石横堵。阳光灿烂时,有缕缕阳光从侧面射入其中。文史工作者曾在其处发现一些明代青花瓷碗的碎片,推测“夹烧寨”应是在明朝中晚期或更早之前修筑的。

  “鹅冠寨”“夹烧寨”瘦小,面积仅约为“夹烧寨”的四分之一。大门受损较小,现今依旧挺立。寨内同样有一山洞,似为人工挖建,初步推测它曾经应起着民住、避险、避难、储藏作用。

  廿世纪20—30年代,“葵山”的古山寨曾一度被土匪与国民党兵占据。

  抗战时期,2处山寨内土匪、难民混杂居住,人数最多时甚至达上千人。

御看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御看山,在 (县西) 二十四都。其山高下环拱,林木苍翠可爱。”

翔云山(龙须岩)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龙须岩,在二十八都翔云山下,石罅有泉。”

鹅眼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鹅眼山(在县西三十都),其麓有阜,如累石而成者。宋·庆元春,道人陈大受刳其下为洞,名曰开化。”

谢墓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谢墓山(在县西南三十四都),有氏墓,因名。”

塔口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塔口山(在县南十三都),界南安县。旧名大姑山。”

御兰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御兰山(县北二十一二都),其山产兰,或一茎三十花,异于常植,故名。”

朝拜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朝拜山(在县南十三都),县治前山也。峰峦苍翠,若人之朝拜然。又名应龙山。”

曾师岭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曾师岭,在县东北四都。五代时有巫师姓者居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