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宋)

  概况。
  道教宫观。
  惠安崧山宋代露天道场遗址。
  吴夲
(字华基,号云冲,道号悟真;吴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帝君公、花桥公,北宋·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人[现属漳州市龙海县],原籍泉州府清溪县常乐里石门[今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
     ——原籍泉州府清溪县常乐里石门。
     ——生前。
     ——成神。
     ——敕封。
     ——影响与传播(概说。漳州。厦门。泉州。其他。台湾。东南亚。)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更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以阅、象甫、白叟,号海琼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缤庵、鹤奴,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南宋·广东琼州人,祖籍福建闽清,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紫帽山金粟洞题诗。
     ——行状。
     ——身通三教,学贯九流。
     ——传人。

  其他著名道士。
     ——詹道人(人称“鹪鹩仙”。北宋初隐居南安高镇山翠峰屏洞穴之中。)
     ——苏随(紫云先生,北宋·晋江人,隐居洋屿棲霞洞。)
     ——洪圣保(北宋·晋江人,初居莆田将军岩,后于惠安龙泉寺出家。)
     ——林道者(瑞像岩道人,北宋·泉州著名道士,修真清源山天柱峰。)
     ——黄惠胜(俗称黄公祖师,北宋末南宋初·河南人,或作永春迎福里人,宣和间道士。先后在永春县泰山、安溪县感化里小尖山、大尖山[翠屏山]栖禅静修)
     ——裴道人(不知何许人,南宋·绍兴中来泉,坐化于清源洞石嵌中。)
     ——苏绍成(南宋·绍兴间德化人,属全真道士,委业于泉郡天庆观[今元妙观],后隐泉山[清源山]。)
     ——赵永嘉(南宋·绍兴间人,隐晋江金鞍山,有道术。)
     ——张慈观(张自观、张公圣君、法主公,属全真道。南宋·永泰县蒿口镇和平乡感德里月洲村人。)

     ——陈朗(字子夷,人呼陈朗仙,南宋·绍兴间德化人,有道术。)
     ——崔道人(南宋·道人,乾道六年来安溪来苏里月峰岩集众修行。)
     ——崔法兴(南宋·全真道道人,熙宁四年修炼于龙峰岩。)
     ——陈大受(南宋·道人,庆元间居南安鹅眼山修行。)
     ——陈以文(字文中,号守素冲虚大师,南宋·同安人。清修道学,居天庆观。)
     ——张道源(惠应祖师,南宋·绍定学道德化九窦溪,后到安溪还一里择地修行。)
     ——碧桃道人(南宋末道士,隐于法石院。)
     ——如道人(名确,南宋·道士,修炼于惠安大乘庵。)
     ——李泗(南宋·德化县源头人,正一道道士。)

  道教著作。
  士大夫的崇奉。

  宋王朝极力提倡道教,故道教在宋代十分盛行,相应的民间信仰也十分活跃。

概况

  早在北宋·神宗时,即就神祗封号问题议立制度。《宋史·礼志·卷106》载:“熙宁(1068—1017年)复诏应祠庙祈祷灵验,而未有爵号,并以名闻,于是太常博士王古请:‘自今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庙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从其本封……欲更增神仙封号,初真人,次真君。’”这个意见得到批准,故宋代对民间神庙的赐封,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

  北宋,全真道(又称内丹练功派)首先传入德化。宋室南渡后,全真道虽有几位南宗高道,但无传徒;其派主张清静修行,不尚符箓,不练外丹,提倡内丹练功,实行道士出家制度。在南宋一代,道教信仰者基本倾向于邻省的江西龙虎山正一道(即天师道,又称符箓派);其道术为画符念咒,驱鬼降妖,治病禳灾等崇拜鬼神的一套“法术”

  宋代,泉州受北方战乱影响较少,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元祐二年(1087年)设置市舶司,海外贸易地位与广州、明州同列。宋室南渡后,竭东南之财以支天下之全费,福建尤其是泉州地区受到朝廷的空前重视,当时除了赵宋皇族一个分支——南外宗迁泉聚居外,泉州更是“天子南库”,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急速上升,集儒、道、释文化之大成的理学也十分盛行。(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沿革》、《海丝之路·兴盛篇》、《泉南著述》、《泉州史迹·南外宗正司》等)

  面临咄咄逼人的北方金兵的威胁,南宋政权迫切需要得到各种地方势力的拥护和支持,保持一个稳定的后方,因此,朝廷就大量赐封民间神,利用神权来支持政权,而是时的民间信仰由于迎合了朝廷迫切的现实需要,取得了合法地位,因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达到全盛。“历史上的神灵如果得不到封建统治者的允许或加封,这的存在和影响就成问题了。这又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惠安青山考•惠安青山王信仰考》

  泉州的道教经历唐、五代时期的发展,至宋代进入儒、道、释合一的新时期,一些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神,大都是南宋时才得到封号的,而且次数还相当多。

道教宫观

  宋代,泉州兴建或重修大批道教宫观,仅方志上记载的就有天庆观、广孝观、净真观、柏庭观、碧虚观、东岳行宫、城隍庙、法石真武行宫、清源山纯阳洞、北斗殿和真君殿。还有惠安的崇真观,安溪的通元观和南安的徐道庵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按》述及宋代德化道教宫观的情况,曰:“泉南古称佛国,华刹淫祠,山僧野觋,无处无之。宋《志》载:德化五乡 ……庙占九所:成惠庙、灵济庙在县西三十里(今国宝乡国宝村),忠应庙在归化里(今三班乡),英显庙在半林铺(今上涌乡桂林村),显应庙在嵩平里(今雷峰乡与霞碧乡一部分),囷山庙、小尤庙在县西小尤团,孔太尉庙在嵩平里,乔将庙在新化里(今浔中乡仙荣村及国宝乡一带)。”

惠安崧山宋代露天道场遗址

  宋代露天道场,位于惠安县张坂镇崧山村(今属台商投资区)官湖林场棋盘头孙厚斋墓往南500米,今无存,仅留遗址。2012年列为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

  遗迹面积1500平方米,面对山峦连绵的低落处,山外即为獭窟海。

  丘顶现存祭坛3座,锥形,是圆形块石角垒筑而成的石塔,底部直径3.32米,顶径2.2米,残高2.4米。另有遗迹7处。遗迹东南边有一石碑,正面竖刻“天宫赐福”,背面上端横刻“无亨利贞”,中部八卦图案,下端竖刻“神卦驱煞降祯祥”,均为楷书。西南面有分段石刻八卦,现存5段及一须弥座。

吴夲

  吴夲(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道号悟真,北宋人,闽台尊称吴真人大道公帝君公保生大帝,泉人俗称花桥公。太平兴国四年已卯(97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出生于泉州府同安县白礁村(现划归漳州市龙海县,属漳州台商投资区),原籍泉州府清溪县常乐里石门(今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卒。生前是名医,死后被尊为神。

  现存最早记载吴夲的可靠资料,一是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杨志撰立于青礁慈济宫的《慈济宫碑》(简称“碑”);一是南宋·嘉定十三年庚辰(1220年),庄夏撰立于白礁慈济宫的《慈济宫碑》(简称“碑”)。杨志,龙海人、进士,广州别驾。庄夏,永春人,嘉定六年(1213年)曾出任漳州知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夏》)

  此外,厦门高林村西村社氏10世孙瑀在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撰写的《西宫檀越记》(收入《族谱》)和龙海《白石氏古谱》,也留下一些有关吴夲生前的信息。

  原籍泉州府清溪县常乐里石门

  南宋·庄夏白礁《慈济宫碑》、南宋·杨志青礁《慈济宫碑》、《同安县志》、《海沧县志》、《龙海县志》均无关于吴夲祖籍的记载。但在安溪方面,却有许多资料证明吴夲原籍泉州府清溪县(今安溪县)常乐里石门,其父吴通、母黄月华由安溪入居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现属漳州市龙海县)。

  《延陵氏通谱·吴真人谱系纪略》吴夲远祖由河南迁入闽,定居于安溪。”“真人避乱居于银同(同安)之南、沧海之滨,择白礁结茅而居。”

  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的《石门氏族谱·石门家谱小引》“肇基祖公卜居石门乡……忆昔自唐而宋,于太平兴国四年已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诞生异人曰(?应为“夲”)者,幼不弄,长不娶……”“该族中奉有真像,其坟茔古迹,多之山有存焉。”根据《族谱》记载,吴夲之父吴通,母黄月华。少穷,父病寻医不得而卒,葬石门村山上,不知其所。

  近年,石门出土1方明吴泽泉墓志铭》(现存石门村吴真人纪念馆)。墓为“明祖妣勤慈孺人暨男泽泉公合葬墓”吴泽泉生于明·嘉靖丙午年(1540年)。《墓志铭》勒石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为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郑之玄撰文。《墓志铭》曰:“……泽泉君,讳,字源济泽泉其别号也。先世自光州固始择胜于清溪之常乐里家焉。传至宋为真人吴夲,从仓公啖上池,佐上帝渡活群生。吾曰:‘慈航下土,子孙应有食其报者。后受黄石公书,饵丹飞升,此又敛福遗后之意也。’宣和间封慈济真人,迄今香饵普庇……”

  清·康熙间文渊阁大学士、安溪湖头人李光地吴真人祠记》载:“吾邑清溪(今安溪县)之山,其最高者曰石门……吴真人者,石门人也……自真人飞升之后,乡里创庙立祀……子孙聚族山下,奉真人遗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清·乾隆《安溪县志·山川》“石门尖,高峰绝顶,其麓有宋·灵医吴真人祖迹在焉。”

  清·乾隆《安溪县志·仙释·吴真人》:“宋·灵医吴真人故迹,在石门尖麓。真人名,字华基,号云冲,生于宋太宗·兴国四年?(979年)。”

  清·乾隆《安溪县志·古迹》:“宋·灵医吴真人故迹,在石门尖麓。”

  在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现存有始建于宋代的玉湖殿,是当地族人奉祀吴夲的庙宇。(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玉湖殿》)

  生前

  吴夲不茹荤,不娶妻,有道术,17岁起即云游四方,拜师业医;主要活动地点在漳州和泉州。

  吴夲毕生“以医名天下,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人一钱”、“业医无贵贱,按病授药,如矢破的”远近人们皆奉为灵医。明道二年(1033年),泉、漳瘟疫,死亡踵藉。吴夲跋涉于漳州崇山峻岭,奔波于泉州村野,深入疫区,拯救无数。“按病投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是以病者、疡者、疸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虽极沉痼奇形,无不立效。”

  碑》云:“侯吴夲时被勅封为“慈济忠显英惠侯”)弱不喜弄,不茹荤,长不娶,而以医活人,《枕中》、《肘后》之方,未始不数数然也,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远近咸以为神医……谨按《谱牒》,侯姓,名,父名,母氏,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生,仁宗·景祐三年五月初二卒。”

  碑》云:“按:侯姓,名,生于太平兴国四年,不茹荤,不受室,尝业医,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如矢破镝。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恠叵晓之状,亦就痊愈。是以疠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侯无问贵贱,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远近咸以为神。”

  北宋·孙瑀《西宫檀越记》载:“里之有西宫,犹白礁之有祖宫也。盖白礁为公出生之乡,而西宫为公得道之始基耳。”

  孙瑀追忆道,天圣四年(1026年),孙天锡食河鱼得疾,调养于家居附近的旗山居士庵。一个多月后,有一姓的方士,自号养真老子,年已80有余,身着道袍,鹤发童颜,颇有神仙之概,周游到居士庵,与孙天锡相见之下,谈天说地,话语极为投机。不久,居住白礁、“素以神医名”吴悟真,闻周游于旗山居士庵的裴养真“妙契神灵秘旨,且深修炼之术”,即从白礁涉九龙江到厦门拜访求经。裴养真一见吴悟真“知为超世人”,相得甚欢,裴养真“悉以神秘授之”。二人相处之余,吴悟真孙天锡面带病容,即施妙手,“三日而见效,半月而平复,阅三月而肢体强壮,颜色如故”。愈后,孙天锡酬以百金,悟真不纳。于是两人也结为深交,在裴养真走后,两人还不断地互通音信。

  龙海《白石氏古谱》载:龙海氏3世丁迁过世前留有遗嘱,以诗歌形式劝勉后人力行善事、节费济人;其第4子丁祖并为遗嘱作叙。迨北宋·仁宗间,氏族裔复请吴夲录遗嘱及叙于祠堂:“迨宋仁宗朝,吴真君以通家善书为吾舍再录此颂及叙于祠堂,为世守芳规。其榜末题云:‘天圣五年腊月吉日,泉礁江濮阳布叟吴夲谨奉命拜书’”吴夲自署的“泉礁江”应指同安白礁,时同安为泉州所辖;“濮阳”应为籍贯。

  清·乾隆《安溪县志·仙释·吴真人“由贡举授御史。仁宗时,医帝后愈,炼丹救世。”

  清·同治《福建通志·卷263》吴夲,世所称吴真君也。少超悟,长得道术。不茹荤,不授室。”

  《石门氏族谱》吴夲“幼不弄,长不娶,修道于漳之礁山。行符济世,洞晰元机。”

  或说,景佑三年(1036年)吴真人因上山采药坠崖而卒,则他又是一个使用闽南一带的青草药治病的草药医生。著有《吴夲本草》(佚)。

  成神

  北宋·景祐三年丙子(1036年)五月初二,吴夲显化同安县白礁(后划归漳州龙海县,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终年58岁;死后继续显灵。景佑(1034—1038年)间,吴夲被泉州府同安县一带民众崇奉为地方性医神,“争肖像而敬事之”,白礁乡人并筹资在吴真人生前修炼处建庵,塑像祀之,私谥医灵真人。因庵前是“龙须湾”,取庵名“龙湫庵”(位今白礁慈济宫处)。以后,他的神通就发展到“护国庇民”

  南宋·绍兴廿年(1150年),诏在白礁“龙湫庵”肇立“医灵神祠”。绍兴廿一年辛未(1151年),扩为二进庙宇。乾道元年(1165年)名“慈济灵宫”,乾道二年(1166年)赐庙名曰“慈济”。乾道五年(1169年),经地方官申报,宰相梁克家(泉州人)推荐,皇帝认可,赐“慈济宫”庙额,乾道(1165—1173年)中称慈济真人,成为官封正神。嘉定十三年庚辰(1220年),白礁慈济宫重修,庄夏为撰立《慈济宫碑》(简称“碑”)。后世,白礁慈济宫屡有修葺扩建,成为宫殿式建筑,俗称“闽南故宫”、“西宫”;今存。(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梁克家庄夏》)

  南宋·绍兴廿一年辛未(1151年),海沧(今属厦门)氏望族、知州颜思鲁又在青礁(原属漳州府龙溪县,今属厦门同安)奏请立庙。嘉定二年(1209年),杨志为撰立青礁《慈济宫碑》(简称《碑》)。青礁在白礁之东,两宫直线距离2280米,故青礁慈济宫又称“东宫”;今存。(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颜思鲁》)

  碑》云:吴夲景祐六年卒于家,闻者追悼感泣,争肖像而敬事之。”

  碑》云:

  吴夲既没之后,灵异益著,民有疮疡疾疢,不谒诸医,惟侯吴真人是求。撮盐盂水,横剑其前,焚香默祝,而沈疴已脱矣。乡之父老私謚为医灵真人,偶其像于龙湫庵。”

  “岁在辛未,乡尚书颜定肃公奏请立庙。”

  清·乾隆《安溪县志·仙释·吴真人“景祐丙子五月初二,择地显化漳州白礁,乘鹤升天,其后神异,不可枚举。”

  《石门氏族谱》吴夲“至仁宗·景祐丙子,白日升天。”

  庄夏碑文及杨志碑文都说:“今枢密(泉州人、状元宰相曾从龙言,幼年苦风关,疡头几秃。就侯医,愈。嘉定九年(1216年)丙子岁,右股赤肿大如杯。惟祷于侯,不事刀匕之割,未几日而平复。因念头畴昔双蝉幼翳,积久浸深,百药俱试,如水投石,自分以废人。适有良医,自言能游针于五轮间,小有差,如触琉璃而倒沆。人皆危之,赖候之灵,以迄于济,今乃渐复旧明。”(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曾从龙》)

  据碑》说,白礁慈济宫是在“虔寇猖獗,居民鱼惊鸟窜,朝暮不相保,率请命于侯,未几贼酉丧死,民获奠居”的情况于,于绍兴辛未(1151年)建立祠宇的。再以后,法力更大,“水旱疾疫,一有款谒,如谷受响。”乾道五年(1169年),泉州人梁克家任宰相,“时梁郑公梁克家当国,知其事为详,适部使者以庙额请,于是有慈济宫之命。”

  敕封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绍定五年(1232年)两知泉州的真德秀吴真人诰碑》真西山文集·卷34·题跋》)云:“唯我圣朝,受天眷命,以作神主”,凡能风调雨顺,消除灾害,“有功于人者”,由朝廷“赐号名,秩祀典”。只要真人能使百姓“或农或贾,咸获堵安”,则可“显膺宠命,加进徽名”,而地方官也会按祀典,“谨率官僚,虔神奉安”。其后果是“则民之归仰自不能忘,朝廷褒封之典自不能已。”(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清·乾隆《安溪县志·仙释·吴真人“自宋迄明,勅封十五次,为‘无极保生大帝’。”

  《石门氏族谱》吴夲“宋、明二朝,徽号叠加,不可殚记,至尊为‘昊天帝君’,又称‘大道真人’,崇隆极矣!”

  厦门高林村西村社氏后裔重修《族谱》时,在收录的孙瑀《西宫檀越记》文后加上补注:吴真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己卯岁三月十五日辰时,卒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岁五月初二日,经今计封十六次。”

  而据加拿大汉学家丁荷生(Kenneth Dean)统计,自宋至明,吴夲竟28次受朝廷直接褒封(Kenneth ?Dean,Taoism ?and ?Popular ?Cults ?in ?Southeast ?China,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梳理杨志青礁《慈济宫碑》、杨浚《白礁志略》、庄夏白礁《慈济宫碑》、颜兰真君记》、黄化机《谱系纪略》、《漳州府志》、《龙溪县志》、《海澄县志》、《泉州府志》、《同安县志》、《福建通志》等资料,得知历代王朝对吴夲的封号如下: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赐号“大道真人”,赐庙额“慈济”

  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称“显佑真人”,或作“灵佑真人”

  南宋·庆元元年乙卯(1195年),封“忠显候”

  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封“英惠侯”,累封“普佑真君”

  碑》记:“开禧三年,会草窃跳梁,漫淫至境地上,忽有忠显侯簇帜之异,遂匈惧不敢入,一方赖以安全。邑人又以其绩转闻于朝,于是有英惠侯之命。”晋封为忠显英惠侯。

  上述“虔贼猖獗”、“草窃跳梁”等史实,乾隆《泉州府志·卷73》有载:“绍兴十三年(1143年)郡盗四起……十五年(1145年)山寇出没漳泉……十六年(1146年)詹铁叉复来寇……二十五年(1155年)同安有警,主簿朱熹曹沆守城西北,寇不能陷;二十六年(1156年)海寇奄至安平镇……乾道七年(1171年)岛寇毗舍邪掠海滨。八年(1172年)复以海舟之寇……淳熙七年(1180年)海舟贼沈师作乱,泉郡大震。开禧二年(1206年)剧贼号过海龙罗动天等攻掠临漳,迫泉郡,泉城昼闭。”在这么多的海寇骚扰中,人民对吴真人能保境安民,信仰就更加深化和广化了。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或说“宝庆三年”,1227年),加封“康佑侯”

  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封“灵护侯”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封“正祐公”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御史赵涯以神慈惠济世、不贪饰之荣,请将公侯爵号改封“冲应真人”(或说“妙道真君”),上从之。

  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封“孚惠真君”

  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封“守道真人”,加封“广德”

  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以“守道真人”加封“广惠侯”

  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封“福善真人”

  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封“孚惠真人”,或作“孚惠真君”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封“孚惠妙道真君”

  元代,封“普祐帝君”

  明·洪武五年(1372年),封“昊天御史医灵真君”

  明·永乐七年(1409年),封“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封“恩主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泉州府志·卷65》据《闽书》记:“明·永乐十七年,皇后患乳,百药不效。一夕,梦道人牵红线缠乳上灸之,顿瘥。问其居止,对以某所。明遣物色之,云有道人自言福建泉州白礁人,姓,昨出试药,今未返也。访者既不得道人所在,更入闽求而知之,归以报命,后大惊异,奏请敕封‘恩主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明·永乐廿二年(1424年),封“昊天医灵妙惠真君”,赐同等居殿。

  吴真人在明·永乐(1403—1424年)间进封为帝,和当时明成祖郑和下西洋之事有关。

  泛海远行必须祈求神明保佑海途风平浪静及船上人员身体健康。明·永乐间,泉州有两尊地方神祗受到朝廷的加封,一尊是海神妈祖《泉州府志·卷16》载泉州天妃宫:“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奉旨修茸。……永乐中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另一尊是吴真人封保生大帝。泉州还有一个外国神祗——即郡城东门外灵山的伊斯兰圣墓的谟罕默德弟子三贤和四贤,因是外国神,不便加封,郑和也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到此行香,立下碑记。(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和》、《泉州儒道释寺庙·天后宫》、《泉州民间信仰·妈祖》、《泉州山川·灵山·泉州灵山·圣墓》)

  3神之中,海神妈祖保航行平安,医神吴夲保船员无疾,三贤、四贤做向导神。联系宋代赐妈祖庙“顺济”吴真人庙额“慈济”,济者渡也,都隐含保佑海上交通之意。

  明·洪熙元年(1425年),封“昊天金阙御史慈济医灵冲应护国孚惠普佑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影响与传播

  概说

  信仰吴真人的地域不断扩大。据白礁慈济宫碑》记称:“惟忠显英惠侯宅于漳、泉之界,自绍兴辛未(1151)年,距今垂七十年,不但是邦(指同安)家其象,而北逮莆阳、长乐、建(建州)、剑南、汀(汀州)(潮州),以至二广,举知尊事。”

  《石门氏族谱》吴真人“香火遍乎宁区,声灵流于海外。”明、清闽南人东渡台湾,信仰地域更扩及整个台湾。

  吴真人的信仰地区与妈祖有点不同。凡信仰吴真人处皆同时信仰妈祖,但信仰妈祖的地区则远远超过信仰吴真人的地区。妈祖是海神,沿海之处甚至内陆濒水之处皆有人信奉。吴真人是南方沿海的医神,只能局限于南方沿海;闽、粤、桂、台等省都是南方沿海,所以都信奉之;过浙江以北各省,气候与南方异,病疾也与南方异,因此就没有他的庙宇了。

  现大陆和台港澳、东南亚有2000多座供奉吴夲保生大帝庙宇,信众近亿人。而今海峡两岸奉祀吴真人的庙宇,以龙海白礁慈济宫、海沧青礁慈济宫、泉州花桥宫最为知名。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主祀吴真人的宫庙如:

  漳州

  龙海白礁慈济宫(见上文)、秋坑济安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厦门

  海沧青礁慈济宫(见上文)、鼓浪屿兴贤宫、曾厝垵福海宫。

  泉州

  泉州人信奉吴真人,从南宋开始。绍兴(1131—1162年)年间,任太学士伏阙上书的同安人在泉州府城区吴夲生前行医施药故址花桥亭创建真人庙,供奉吴夲,因曾膺赐号“慈济”,故名“慈济宫”,俗称花桥慈济宫(位今泉州中山南路)。(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花桥宫》)

  宋、元两代除民众的祭祀外,地方官员在“或遇水旱”之时,也在此祀奉。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及绍定五年(1232年),理学家真德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真德秀》)两知泉州,多次到真人庙致祭,并“著为定例,一岁两祠于神。”他还宣扬说:“此邦之民,不幸有疾,求救于神者”,故“岁时当祀”《真西山文集·卷48·慈济庙祝文》)。

  明代泉州吴真人信仰已极深广,久盛不衰,其程度与妈祖相等,岁时必抬其神象踩街游行。据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引明末《温陵旧事》记当时泉州元宵节盛况说:“神皆四舁,惟通淮关大帝、花桥真人、南门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境玄坛元帅则八抬,真人、天妃步行耳,余皆驰脚步撵其疾如风,虽奔马弗及。”

  泉州郡城供奉吴真人的庙宇颇多,最著者民谚称之为“北、甲、桂、花”即北山宫、甲第宫、桂坛宫、花桥慈济宫四处。今桂坛宫已废。另原有的南门青龙宫、三堡宫则存。(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北山宫、甲第真人庙、桂坛宫、花桥宫、青龙宫、三堡宫》)

  此外,尚有安溪感德石门玉湖殿(始建于北宋)、官桥五里埔双鲤堂、湖头清溪宫、参内大厝龟峰堂(石堂宫)、长坑衡阳衡阳庵,晋江真人殿,惠安莲花宫,德化大卿宫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玉湖殿、大卿宫》)

  其他

  三明大田县济阳乡上丰村昭灵宫。清初有一香炉自白礁飞至上丰尾洋,上刻“保生大帝”字迹;族人于康熙卅四年乙亥年(1695年)择地造建昭灵宫,虔塑金身。

  台湾

  明、清时期,保生大帝信仰传播到隔海相望的台湾,建庙亦多。

  见诸文献记载的台湾最早建立的保生大帝祠祀,应是肇建于荷兰据台时期的台南县广储东里的大道公庙。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载:“荷兰据台,与漳、泉人贸易时,已建庙广储东里矣!”

  此后,郑成功入台,以及清朝统一台湾后带来的多次闽人移台高潮,都推动了保生大帝信仰在台湾的传播。

  《学甲慈济宫沿革》曰:保生大帝台湾开基祖庙学甲慈济宫,位于台南学甲之市区中心。主神保生大帝神像,乃八百年前宋化之开基祖神像(开基二大帝),于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护佑民族英雄郑成功之部分忠贞军民,自大陆渡海来台,在学甲西方四公里外之将军溪头前寮登陆。先民定居学甲后,先建简易奉祀,嗣因保生大帝神威显赫,香火益盛,乃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改建为堂皇庙宫。”

  又据台湾王人瑞于1986年所撰《台湾庙神榜》第16面称:“自国姓渡台时起,大帝即为漳、泉人士随迁景仰之神,流传至今,全省奉为主神的庙宇已超过二百七十多间。其中以学甲慈济宫、永和福天宫最负盛名。至于信仰民众为他所建辉煌庙宇,首推台北大龙峒保安宫最为宏伟。”

  时至今日,保生大帝信仰已发展为台湾的一种强势地方神信仰。据2001年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统计,台湾的保生大帝同祀宫庙共有264座(不包括未加入联谊会的宫庙)。

  全台的行政区划中,除基隆市外,全都或多或少分布有保生大帝的同祀宫庙。如:台北市五股乡合进府、大同区大龙峒保安宫,新北市芦洲保和宫、树林济安宫、芦洲真久宫、永和保福宫,台中市元保宫,南投县草屯龙德庙,彰化县庆安宫、大城咸安宫,云林县元长鳌峰宫,嘉义县仁武宫,台南市北区兴济宫、中西区下大道良皇宫、安南区海尾朝皇宫、龟子港保生庙、仁德保华宫、仁德车路墘保安宫、旧和顺慈安宫、佳里区青龙宫、番仔寮应元宫、南路寮保镇宫、陈卿寮保山宫、中洲寮保安宫、西港开仙真宫、归仁区仁寿宫、安平妙寿宫、学甲镇学甲慈济宫、下营区大屯保安宫,高雄市后劲圣云宫、前镇广济宫(戏狮甲庙)、湖内慈济宫、左营区慈济宫、左营区新庄仔青云宫、左营城邑慈济宫、鼓山区内惟青云宫、鼓山区慈济宫、鼓山区慈仁宫、大寮保福宫、前金区大港保安宫、苓雅区高雄鼓山亭、赤崁保生宫、湖内大湖长寿宫、林园兴济宫、新兴区鼓寿宫、大树区东照山关帝庙、盐埕区威灵宫,花莲县慈能宫,屏东县水底寮保安宫等。

  东南亚

  明、清时期,漳、泉商人在东南亚一带的活动,也促使保生大帝信仰传播到东南亚一带。如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新加坡天福宫落成时,保生大帝即为主祀神明之一;咸丰十年(1860年),三宝垄华人领袖陈宗淮还特地在大陆定制保生大帝神尊,迎返当地的大觉寺奉祀。新加坡还有真人宫、保生庙等。

  此外,东南亚其他国家奉祀保生大帝的宫庙也不在少数,如泰国沙墩府保济宫。

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原名葛长庚,出为氏继子,更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以阅象甫白叟,号海琼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缤庵鹤奴,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南宋·广东琼州人(今海南琼山),祖籍福建闽清(或说闽清人);生于绍熙五年(1194年)。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紫帽山金粟洞题诗

  白玉蟾曾云游至泉州,与泉州有所交集,详细情况不见记载,唯见在紫帽山金粟洞题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紫帽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收录有白玉蟾《紫帽山金粟洞》诗,曰:“白云乱山深复深,洞口枯树鸣幽琴。玉雪影梅春寂寞,琅风韵竹夜萧森。海流城外青萝带,岩耸天边碧玉簪。忆着仙人郑文叔,泪随夕照落平林。”

  行状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父早殁,母改嫁姓人家,因出生时母梦一蟾蜍白物,更名白玉蟾

  白玉蟾幼聪慧。开禧二年(1206年)春,12岁赴广州贡院应童子科,考官出题“织机”,白玉蟾现场作诗:“山河大地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

  白玉蟾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篆刻,但笃志玄学。自幼别家遍访名师,于惠州得遇泥丸真人·陈楠陈楠,字泥丸,南宗丹鼎派4祖),师事之,仍归罗浮山,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并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后居广东海丰莲花山得道,称“琼绾紫清真人”。嘉定五年(1212年),在罗浮山得陈楠临终付嘱。

  彭耜《海南玉蟾先生事实》载,祖在广东罗浮拜陈楠为师,学道九年,得其丹诀。祖博学多才,悟性甚高,深得陈楠器重,将其携往福建武夷山中,悉心传授其内丹术。陈楠羽化后,祖沿长江一带云游,西至巴蜀,东到广闽。蓬头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情清爽,与弱冠少年无异。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时人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喜饮酒,不见其醉。曾在杭州游西湖时堕入水中,同船的人绕湖寻觅不见,第二天早上,见白祖在湖上悠然自得,飘立水上,见者无不惊奇。曾作诗:“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

  白玉蟾成道后,在武夷山止止庵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并得到官府认可,从此南宗丹鼎派正式有了自己的正式教团、宫观,白玉蟾成为道教南宗第5代传人,即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是道教南宗内丹派的实际创始者。止止庵也由此成为道教南宗祖庭。丹鼎派到5祖白玉蟾时为最兴盛时期,人才辈出。彭耜曾语其徒林伯谦曰:“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靖”以为香火之地,内丹修炼、行诸法术、传道讲授之用。

  嘉定(1208—1224年)中,白玉蟾宋宁宗·赵扩之召,赴京都临安(今杭州)。宁宗向其请教养生之道,对御称旨,命建太乙宫,任主事,撰述丹道之作。未几,白玉蟾不辞而别,重返武夷,并浪游江南名山,拜谒道教圣地,往来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金华诸山间,所过之处,均题咏。

  嘉定十年(1217年),收彭耜留元长(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留元长》)为弟子。

  嘉定十一年(1218年),宋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白玉蟾“为国升座”;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

  嘉定十五年(1222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一日不知所终。

  飞升后,封号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身通三教,学贯九流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 玉蟾先生文集》)、《紫清指玄集》、谢显道编《海琼 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其论述引儒家理学入道,丹、法、道、儒结合。

  他融摄理学与佛家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为宇宙生成论和精、气、神的修为。掺揉易学、禅学的“知止”说,认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一块大无边。” 

  白玉蟾师承陈楠的内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箓,斋醮科仪,尤以神霄雷法著称。在雷法及符咒应用上,认为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内炼功夫高下而定。主张以内炼为基础,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而内炼功夫,全赖心之作用。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际上是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白玉蟾对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其对内丹的理解是:“身有一宝,隐在丹田,轻如密雾,淡似飞烟。”《道藏辑要》之《冬至小参文》)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融道教修命之术与佛教养神之方于丹道一炉。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

  跟白玉蟾同时代的宋代大儒朱熹当时也在武夷山讲学,两人师徒弟子间互有往来。朱熹曾数次向祖探问金丹道法的奥秘,均被婉言谢绝。后朱熹化名崆峒道人注解《周易参同契》,穷其一生,终不能解。后虽得白玉蟾的启示,但碍于一代儒学大师的身份,始终未能折节下问。白玉蟾对道学或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倾拜得五体投地,塑朱熹遗像。《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卷6·议朱文公赞》》并给予以极高的评价,曰:“皇极坠地,公归于天,武夷松竹,落日呜蝉。”他的《无极图说》,就是仿周敦颐《太极图说》而撰写的。其著作中不仅吸收了很多程颢陆九渊理学的思想和语汇,如海琼 真人语录·卷4》“万法从心生,心心即是法。”海琼 真人语录·卷3·东楼小参》“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内外,一般风光。”而且,吸收了大量理学家的思想资料和语汇,如“知止”、“道心”、“气”、“精气”等。

  白玉蟾是有名的仙家才子,平生无书不读,能诗善赋,《宋真人玉蟾全集》多至11卷,约80万字;其诗文自南宋至1969年的700多年间多次刻印。所著《道德经章句注》,学者评其“文简辞古,言奥绝伦,乃为千金之注!千古来唯此注堪与王弼本比纶!”

  白玉蟾还工书擅画,擅草书,兼篆隶,书法造诣尤深;其画精于梅竹和人物肖像。其狂饮而不醉,常乘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即源于此。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天朗气清诗贴》就是白玉蟾的传世之作,行笔气势不凡,情感淋漓尽致,显张旭、怀素之墨韵,深受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赞誉。

  传人

  白玉蟾的从学弟子很多,除彭耜留元长外,还有叶古熙赵汝渠詹继端陈守默潘常吉王金蟾等,打破张伯端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二传弟子有赵牧夫萧廷芝了真子)、李道纯等。其中萧廷之著有《金丹大成集》。而传人里以王金蟾一系尤为兴盛,其中尤以李道纯为重。

  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莹蟾子云仪真人盱眙人,都梁(今湖北武冈)人。常住扬州仪真长生观。其学得王金蟾授受,并兼取北宗,道成后精研道意,广授门人。《玄教大公案序》曰:清庵 君得玉蟾 真人弟子王金蟾真人授受,为玄门宗匠,继道统正传,以袭真明,亦多籍见行于世。”《中和集·卷5》亦有“密意参同白玉蟾句,可知李道纯为南宗丹鼎派之嫡系。其功法融汇三教,主张中和。谓丹道之玄关即“中”,能“致中和”“四大咸安,百骸俱理”,由此成为“中”派的开创者。在丹法上主张三教合一,大量吸收佛家思想,提出以性兼命的说法。指出最上一乘丹法即顿悟法,可直接修性而不用修命,就可自然了命。还采用禅宗打坐、参禅、参究、棒喝、圆相、看话头等手段进行修炼。这使他成为元初道教中融合三教最具特色的代表人物。由于李道纯作为南宗传人常兼修北宗丹法,融南北二宗丹法为一体,被称为中派丹法之祖。著有《护命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经注》、《清静经注》、《清庵 莹蟾子语录》、《中和集》、《周易尚占》等。

其他著名道士

  宋代泉州出现不少著名的道士。他们或善书法,或精于岐黄,或有种种灵异而名闻于世。

  詹道人

  詹道人,北宋初隐居南安高镇山翠峰屏洞穴之中。

  民国《南安县志·卷38·人物志13·宋仙释·詹道人“《名山记》”载:詹道人,居高镇山洞穴中,精针灸。有时不食,连日酣寝,人目曰‘鹪鹩仙’,呼其穴曰‘詹道岩’。”

  苏随

  苏随,自号紫云先生,北宋·晋江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任博罗令,后弃官归。崇奉道术,隐居府西南十里海中央的洋屿棲霞洞。著有《紫云诗集》。(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洋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7·人物志·隐逸·宋·苏随》有传,《泉南杂志·卷下》、乾隆《福建通志·卷33》等亦有记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7·人物志·隐逸·宋·苏随》:

  “苏随,嘉佑二年进士,任博罗令,弃官归。

  号紫云先生,隐洋屿栖霞洞,葆神炼气,不与俗接。

  一夕梦游异境,觉而赋诗曰:‘梦乘鸾凤到仙家,侍女风流魏月华。琥珀盏斟千岁酒,琉璃瓶种四时花。金函藏录文刊玉,石壁题名篆点砂。一枕北窗初睡觉,日移门外柳阴斜。’(上引诗名《东湖纪梦》,在东湖梦醒所作。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水利·东湖》)

  后数年,端坐而逝。”

  洪圣保

  洪圣保,北宋·晋江人,著名女道士。初居莆田将军岩,修真10余年。50岁后于惠安龙泉寺出家,辟谷服气。皇祐六年(1054年)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宋·氏女》:“宋·氏女,名圣保,居将军岩。年五十,于惠安龙泉出家,布衣,一食或绝粒逾年。皇祐(1049—1054年)间,乡人夜闻音乐声,次早结发更衣而卒。”

  道者

  道者,瑞像岩道人,北宋·泉州著名道士。

  元祐(1086—1094年)中修真清源山天柱峰,夜梦神人使镌释迦像于石。镌成,名瑞像岩道人,终隐于此。(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清源山·瑞像岩》)

  道人

  道人,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道士,修隱南安乌石山。殁,人塑真身祀之。

  黄惠胜

  黄惠胜,俗称黄公祖师, 北宋末南宋初·河南人(或作永春迎福里人),道士。

  北宋末南下,云游到永春县城东南郊3公里处泰山栖居,选住岩壁间一龛形石洞静修。清·乾隆《永春州志》载其“幼不茹荤,预知祸福”,“岁大旱,语人曰:吾能致雨。祷经罢,忽曰:‘众可急归。’未及半途,大雨滂沱。”百姓称黄惠胜黄水车

  宣和六年(1124年),黄惠胜自永春往安溪县感化里小尖山,在峰顶筑庵修行。后移居大尖山(即翠屏山,清代改称泰山)修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翠屏山》)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黄惠胜在安溪大尖山坐化。乡民陈娥等人筹资,在大尖山伐木架屋,依山建寺,立庙为神,供奉黄惠胜,俗称“老祖”;清代改庙名“泰山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泰山岩·安溪泰山岩》)

  永春乡人闻知黄惠胜“坐化成佛”,前往瞻仰,集议在永春泰山建岩庙,取名“泰山岩”,塑金身设龛供奉,称“黄公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泰山岩·永春泰山岩》)

  南宋·高宗敕封黄惠胜显应普济大师,又称“泰山显应天师”,民间简称显应祖师

  道人

  道人,不知何许人,语音似江东(江浙一带)。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来泉,后数载,坐化于清源洞石嵌中,郡人泥躯以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宋·道人》:

  “道人,不知何许人,语音似江东人。绍兴中来泉。

  头戴通草花,行歌于市,曰:‘好酒吃三杯,好花插一枝。思量今古事,安乐是便宜。’

  后数载,坐化于清源洞石嵌中,而通草花在前。郡人泥躯以祀,号蜕岩。”

  曾游憩安溪兴一里圣泉岩。清·康熙《安溪县志·舆域·岩》载:“圣泉岩,在驷马山左。岩最高,登巅远眺,可望郡中清源山。……宋·道人游憩石旁数月于此。”

  泉州自古遗留至今的一些地名与裴道人有关。

  清源石洞因道人在此修炼成仙,号“蜕岩”,又称“裴仙洞”。元·后至元四年(1338年),泉州万安禅寺释用平智泰《重建清源山纯阳洞记》,记载纯阳洞原为道人尸解处,“邦人即其骨肖像事之,并创屋以祀群仙,匾曰‘纯阳’。”

  道人坐化前,常在泉州郡城西街的一条巷口卖草药,人们如给他钱,则买酒喝醉,也不知他的住宿地方;后人将此巷称“裴巷”

  泉州民间还有道人驱除蛇妖、以虎为坐骑等传说故事。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清源山·纯阳洞·蜕岩、圣泉岩》)

  苏绍成

  苏绍成,南宋·绍兴间(1131—1162年)德化人,属全真道士。委业于泉郡天庆观(今元妙观),后隐泉山(清源山),精琴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宋·苏绍成》:

  “苏绍成,德化人。

  委业于泉郡天庆观,即今元妙观也;后隐泉山。

  朱文公朱熹尝造其庐,书‘廉静’二字与之,且铭其琴曰:‘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乾坤无言物有则,我独与子钩其深。’”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玄妙观》、《泉州山川·清源山》、《泉州人名录·朱熹》)

  赵永嘉

  赵永嘉,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人。少为同安簿,事同安主簿朱熹。后隐居晋江金鞍山,有道术。世传其为人诙谐不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宋·赵永嘉

  “赵永嘉,隐晋江金鞍山。

  有道术,尝唤虎守室。

  土人饷之,酬草一植。怪弃之,饲牛羊,酣睡连日,复遗草解之始醒,再求不得,乃祥芝也。今有祥芝澳以此。

  永嘉少为同安簿,从事朱文公朱熹,后行山下,遇同人致意文公文公就访之,与游览胜,曰:‘此地二百年后,当为车马之区。’今永宁卫是也。”

  赵永嘉隐居之处晋江金鞍山今属石狮市,俗称小辜山。山顶有石室,室长二丈余,名“永嘉室”,亦称“月庵”,即为赵永嘉隐居处。后人将“永嘉石室”列为永宁十八景之一。

  金鞍山旁有宝盖山,山南有名胜虎岫岩,据称此处“云石光润,林木青葱,濒海特胜”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载,虎岫岩上有赵永嘉石刻诗1首:“青山吐出白龙开,我是地仙秀才。嘉善无鱼餐得去,永嘉有虎唤能来。”嘉善乃虎岫庵道士,常与赵永嘉谈玄论道,过从甚密。

  赵永嘉采草之山后名芝山,出海口称祥芝澳。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泉州山川·金鞍山、宝盖山·石狮宝盖山、芝山》、《泉州儒道释寺庙·虎岫寺》、《泉州卫邑所司城·永宁卫城》)

  张慈观

  张慈观,又作张自观,南宋·永泰县蒿口镇和平乡感德里月洲村人(时属“闽清”),全真派道士。

  传说,宋室南渡后,张慈观炼性(或说“炼丹”)于德化蕉溪山石鼓岩。绍兴(1131~1162年)间某年春夜,遥见石牛山顶夜火闪烁,知有魈魅作崇,遂驾云以往,与由螃蟹精变化而成的“五通鬼”斗法。群魔力怯,徉败诱法师入鬼索阵,拘之于“石壶洞”,洞口用柴火粗糠燎烧7昼夜,致法师发散脸黑。张慈观法师念咒示知萧朗瑞)、章朗庆章敏)2道师前来助战。道人发力槌撞洞门,用力过猛,不仅撞碎石门,也碰坏师兄额头,羞愧脸红。道人见鬼怪逞凶,师弟蓬头散发,额头碰破,怒发冲冠,气得脸色发青。三法师合力,终于制服魈魔,夺得石壶洞,并用通天网尽收蛇精树怪。

  三法师伏魔后,见石牛山气势磅礴,悬崖摩云,山清水秀,遂将石牛山定为身后福地,相约日后功德圆满,当聚首石牛,显在石牛。淳熙九年(1182年)六月十三日丑时,章朗庆道人在石壶洞羽化;十年(1183年)三月初八,慈观45岁,在石牛山麓九龙潭羽化;十五年(1188年),朗瑞道人在南平濛荡山肖公洞羽化。

  淳熙十五年(1188年),榜上、承泽、昆山、梨坑、毛厝等5乡村民缅怀3道人恩泽,鸠工庀材,依洞建宇,称“石壶洞”,同时与张慈观生前好友仙游郑思通、蓬壶林药师、德化僧人陈正悟三道人金身,同祀“石壶洞”,分别尊称为张公圣君张公法主,俗称法主都天圣君、“萧公圣君”、“章公真人”。“张公圣君供像为披发仗剑,环眼怒目,赤足踏风火轮,颈腰间缠一大蛇,黑脸;萧公圣君为红脸;章公真人为青脸。

  自此“石壶洞”朝钟暮鼓,加上5乡信士虔诚,香火渐兴。

  明·正统(1436—1449年)间,洞宇遭火焚,洞顶前伸巨石断裂。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年),易址在石牛山麓金狮岩建石壶殿(石壶寺),成为张公法主·张慈观的祖殿。

  公法主香火传播至闽、台两省数千个宫、观、殿、岩及海外,在台湾颇有影响,台湾宜兴县再兴宫、苏澳镇晋安宫等均有奉祀。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石壶洞与石壶殿》)

  陈朗

  陈朗,字子夷,南宋·德化县杨梅人。有道术,尤精于地理风水,人呼陈朗仙”、“陈半仙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方技•宋•陈朗陈朗,字子彝,杨梅中人。遇仙,授以草履,受而著之,行疾如飞,百里立至。精察地理,择其家之当发积者,为之造葬,辄验。邑中称为陈朗仙,今葛坑山石上有仙迹。”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60•方外•永春州•宋•陈朗》:陈朗,字子彝,德化人。宋末遇仙,授以草履,受而著之,行疾如飞,百里立至,人谓其腾空。尤精于地理,邑中称为陈朗仙,今葛坑山上有仙迹。”

  相传,绍兴三年(1133年)有客商在德化赤水街北2里之牛棚格下建店铺,但生意萧条。陈朗赞此地钟灵毓秀,只嫌双髻山丙向属火,恐有火灾之虞,为制火邪,遂发动居民开“楼梯岭”、锲“石龟”,修“水巷”,砌“七星火”,建“德水殿”。

  淳熙十六年(1189年),德化大铭乡氏族人请风水师陈朗仙督建氏家庙“颍川堂”。(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系•泉州祠堂•赖氏颍川堂》)

  崔道人

  崔道人,南宋·道人,名字和生卒未详。乾道六年(1170年)来安溪来苏里月峰岩,集众修行,建庵棲止。

  清·康熙《安溪县志·舆域·岩·惠林岩》载:“惠林岩,宋·乾道(1165—1173年)崔道人修行之地。嘉定(1208—1224年)中,(邑令)陈宓(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宓》)匾额‘惠林’,又名‘月峰岩’。(来苏里)”

  崔法兴

  崔法兴,南宋·全真道道人,熙宁四年(1071年)修炼于龙峰岩。(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龙峰岩》)

  陈大受

  陈大受,南宋·道人。

  民国《南安县志·38·人物志13·宋仙释·道人陈大受“《闽书》”记:

  “道人陈大受,庆元(1195—1200年)间居邑鹅眼山(今溪美镇榕桥境内),刳石为洞,名‘开化’。前架一室,凿石佛长可一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化洞》)

  大受善琵琶,工草书,诸名公多与游。”

  陈以文

  陈以文,字文中,南宋·同安人。清修道学,居天庆观(今元妙观)30余年。郡守倪思(嘉泰元年[1201年]知泉州,谥文节)雅敬之。庆元间(1195一1200年)赐号守素冲虚大师。(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倪思》、《泉州儒道释寺庙·元妙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陈以文陈以文,清修道学,居天庆观三十余年。守倪文节公雅敬之。庆元间赐号‘守素冲虚大师’。”

  张道源

  张道源,南宋·绍定间(1228一1233年)在德化九窦溪学道,后寻到安溪县还一里(今长坑乡田中村),择地定居修行,并将该地称为太湖,开山修建太湖岩(泰湖岩)。邑人尊为惠应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泰湖岩》)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泰湖岩,“宋·张道源祖师居此。康熙辛卯岁(1711年)毁于火,古迹犹存。寺僧构屋数橼,奉祀祖师。”

  碧桃道人

  碧桃道人,南宋末道士,隐于法石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法石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宋·碧桃道人载:碧桃道人,隐于法石院。既殁,南外宗正赵必晔作诗怀之,有‘气概吞宇宙,忘形混樵苏’之句,词极悲壮。”

  法石山旧有白鹿洞,今已毁。《闽书》:宋时有碧桃道人隐居于此。及殁,南外宗正赵必晔作诗怀之,有句云:“精兰有西意,遗构空山隅。层巅极目字,结画清可模。”

  如道人

  如道人,名,南宋·道士。从王道询学道,修炼于惠安大乘庵。

  李泗

  李泗,南宋·德化县源头人,正一道道士。时适延平府(今南平市)干旱,李泗被召祷雨。

道教著作

  宋代,泉州道教学者都博览广采道家经书,著书立说,对后世影响较大。

  名宦吕惠卿(1032-1111年),泉州人,进士出身,累官参知政事,原为王安石新政的支持者,元丰元年(1078),向神宗皇帝上表章,并递上所撰《道德真经传》4卷(收入道教经籍总汇——《道藏》),希冀作为治国之道;另有《庄子解》10卷、《中太乙宫碑铭》等著作。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吕惠卿》)

  曾慥,泉州晋江县人。绍兴十一年(1141年),擢太府正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绍兴十七年(1147年),任虔州知州。他编纂巨著《道枢》42卷(收入道教经籍总汇——《道藏》),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曾慥的道教著述还有《至游子》2卷和《集仙传》等。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慥》)

  此外,宋代泉州人的道教著述还有留元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元刚》)撰的《云峰入药镜序》。刘骥撰的《老子通论》2卷。陈权撰《道德经注》。黄址撰的《南华真经解》等。

士大夫的崇奉

  宋代居住泉州的士大夫都很重视对道教诸神的崇奉,借对道教神仙的祀奉来宣传儒家思想,或为发展海外贸易服务。

  如嘉祐二年(1057年),侍郎赵涯创建忠烈庙(即以后的府城隍庙),以城隍庙与地方官阴阳互为表里,治理泉州。

  嘉定、绍定间两度知泉州的真德秀,多次写《真武殿祝文》,到法石真武行宫祀道教玄天上帝,以祈消弥水患,保证农时。

  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尚书张汝锡修建东岳行宫,以祀道教四方神之一的东方青帝。

  知州倪思很敬重天庆观道士陈以文

  理学家朱熹敬重道士苏绍成

  真武庙又成为宋代泉州“郡守望祭海神之所”,商人外出经商,企求神灵保佑,香火旺盛,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宋代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倪思朱熹苏绍成》、《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泉州府城隍庙、真武庙、东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