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乡镇村居区划及主要姓氏

  说明
  建县前:分属尤溪县和永泰县。
  五代·闽·龙启置德化县:属长乐府。
  南唐·保大改隶清源军。
  宋
    ——隶属泉州。
    ——编5乡10里11团。

  元属泉州路。
  明属泉州府。
  清
    ——里社之设。
    ——雍正十二年划属永春州。

  民国。
  现代

    ——浔中镇(德化县人民政府驻地。清属德化县在坊里)
    ——龙浔镇(德化县旧县治。明属德化县归德乡坊隅。清属在坊里城内、瑶市二社)
    ——三班乡(清属德化县在坊里)
    ——龙门滩镇(原霞碧镇)(清属德化县在坊里茅歧社[后改文兴社])
    ——雷峰镇(清分属德化县清泰里峰魁社、奎光社,及新化里李山社)
    ——南埕镇(清分属德化县清泰里南埕、登龙、奎光三社,以及在坊里茅歧[文兴]社)
    ——水口镇(清属德化县清泰里丘坂、南埕二社及梅中里淳湖社)
    ——赤水镇(清分属德化县汤泉里和新化里)
    ——葛坑镇(清分属德化县梅中里、梅下里)
    ——上涌镇(清分别隶属德化县东西里、梅上里)
    ——盖德乡(清属德化县在坊里)
    ——杨梅乡(清属德化县梅中里、梅上里)
    ——汤头乡(清分属德化县梅上、汤泉二里)
    ——国宝乡(清属德化县新化里后格社)
    ——美湖乡(清属德化县新化里上翰社、尊美社,一小部属尤中里)
    ——春美乡(清属德化县汤泉里)
    ——大铭乡(清分属德化县梅中里和汤泉里)
    ——桂阳乡(清分属德化县梅上、梅中里)

说明

  泉州乡镇,古称里、都、铺,因时代变迁、社会变故诸因素,屡有变动。

  本版主要根据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合编《泉州台胞回乡寻根指南》(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中之“地名变迁与姓氏分布”一章编制。

  编中之区划变动,仅截取明清时期、民国卅八年(1949年)前夕和当前三大段情况,简述其中变化。至于自然村落及片、村地名,则以1989年情况为准。姓氏分布,以1989年行政村为单位,以世居其地、聚族而居为原则,垵传统风俗,以男性血缘为脉络的宗族姓氏为标准进行采录;杂姓混居的地方,则取其当地大姓,兼收地方罕见小姓,其余从略。

  1989年7月后的区划变动(如鲤城区分为鲤城、丰泽、洛江三区,新设泉港区)和乡改镇、新设街道办事处、新析村、居等,站长根据《泉州市地图册》(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8)尽量予以体现。

建县前:分属尤溪县和永泰县

  德化县辖地建县前分属尤溪县和永泰县。唐·贞元间(785—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隶属永泰县,辖今浔中、三班、盖德、霞碧、雪峰、南埕、水口一带,场址设在今德化县治。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本唐·福州永泰县地。贞元中,析置归德场。”

五代·闽·龙启置德化县:属长乐府

  五代·闽·龙启元年(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或说是后唐·长兴二年(931年),闽王•王延钧升归德场置县,称德化县,寓“以德化民”之意,隶属长乐州(今福州);下辖归德、永宁、集贤3个乡。闽·天德三年(945年),德化县隶属闽国东都(今福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五代·唐·长兴二年闽升为德化县,属长乐府。”

南唐·保大改隶清源军

  五代·南唐·保大六年(948年),或说后汉·乾祐二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德化县改隶清源军(今泉州);同年析尤溪县南部的常平、进城二乡归德化县,辖区增为5个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汉·乾祐二年,南唐改隶清源军,又割尤溪县二乡益之。”

  隶属泉州

  宋初,清源军改称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复称泉州,德化均列为属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宋仍属泉州。”

  编5乡1011团

  宋代,德化县编设5乡10里11团;或说5乡11里9团。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德化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宋分五乡,统十一里、九团。”

  ·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里社》:

  “宋编五乡,辖十里十一团。

  集贤乡,县西北,辖里三:永丰里、新化里、云峰里(明·洪武间并入新化)。

  归德乡,县东南,辖里三:灵化里、归化里、惠民里。

  永宁乡,县东北,辖里三:嵩平里、清泰里、善均里。

  常平乡,县西北,辖里一、团七:贵湖里(明·洪武间裁);东团、西团、上壅团、下壅团(“壅”今改“涌”)、杨梅中团、上团、下团(明·洪武间并入中团)。

  进城乡,县西北,辖团四:小尤上团、中团,汤泉上团、下团。”

  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还在德化云峰里设巡检寨,驻兵防守。

元属泉州路

  元代,德化县属泉州路。

明属泉州府

  明初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德化仍属之。

  洪武十四年(1381年)编5乡,辖1隅(在坊隅)、8里、10团、1都(称十八都),直至嘉靖前期,所辖乡、里、团虽有变动,仅存1隅、2里、5团,但辖区范围不变。

  嘉靖十五年(1538年),划出县西南的进城乡黄认团归新置的大田县,辖区面积缩小十分之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6·地理·乡都·泉州府·德化县》[始刊于明·弘治庚戌(1490年)]

  “国朝以附县为坊隅,在乡为八里十团一都。后屡经裁省,今见辖坊隅一、里二、团六。

  坊隅,旧灵化、归化、惠民、永丰四里并乡。

  汤里泉上团,在县北九十里。

  清泰里,距县二百里,旧嵩平、善均二里并入。

  东西团,距县一百四十里。

  杨梅上团,距县八十里,旧汤泉下团及下涌团并入。

  杨梅中团,距县二百六十里,旧杨梅下团并入。

  上一里三团俱县东北。

  新化里,距县五十里,旧十八都及小尤上团并入。 

  黄认团,距县二百里。 

  小尤中团,距县一百八十里。

  上一里二团俱县西北。”

  ·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里社》:

  “洪武十四年(1381年)编五乡,辖一隅、八里、十团、一都,后存一隅、二里、五团。

   归德乡,辖隅一(坊隅)、里二(归化里、灵化里);后存隅一:坊隅。归化里永乐十年(1412年)并入坊隅。灵化里永乐十年(1412年)并入坊隅。

  集贤乡,辖里三(永丰里、新化里、嵩平里);后存一(永丰里)。永丰里天顺六年(1462年)并入坊隅。新化里、嵩平里永乐十年(1412年)并入新化、善均。

  永宁乡,辖里三(善均里、清泰里、惠民里);后存一(善均里)。善均里天顺六年(1462年)并入清泰。清泰里、惠民里永乐十年(1412年)并入永丰。

  常平乡,辖团五(杨梅上团、杨梅中团、下涌团、东团、西团),后存三(杨梅上团、下涌团、东西团)。杨梅上团、下涌团[天顺六年(1462年)并入杨梅上团]、杨梅中团、东团、西团[永乐十年(1412年)并入东团,为东西团。]

  进城乡,辖团五(汤泉上团、汤泉下团、小尤上团、小尤中团、黄认团)、都一(十八都);后存团二(小尤中团、黄认团)。汤泉上团、汤泉下团永乐十年(1412年)并入下涌。小尤上团天顺六年(1462年)并入新化。小尤中团、黄认团嘉靖十五年(1538年)割属大田县。十八都永乐十年(14128年)并入小尤上团。”

  里社之设

  清初沿袭明制,隶属关系不变,只把隅、团改称为里、社,全县编在坊、新化、清泰、梅中、梅上、东西、汤泉、尤中8里,辖48社。康熙十八年(1679年)后,裁并社,实存39社。

  ·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里社》:

  “国朝因明之旧,隅、团俱改称里,编八里,辖四十八社。

  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后,裁城内上市、下市二社,并城外上、下市等社,实存三十九社。

  在坊里,辖社八:高卿社(原城外上市、大卿、高洋三社并入)、瑶市社(原城外下市、瑶台二社并入)、英山社、良泰社、蔡径社、石杰社、茅岐社、上林社。

  新化里,辖社五:科荣社、后格社、李山社、上翰社、尊美社。

  清泰里,辖社六:峰魁社(原上峰魁、下峰魁二社併入)、南埕社、萧坑社、邱坂社、登龙社、不老社。

  梅中里,辖社五:葛坑社、梅峰社、横溪社、龙漈社、淳湖社。

   梅上里,辖社六:下涌社、曾坂社、桂阳社、田地社、汤头社、汤岭社。

  东西里,辖社一:东西社(原东社、西社并入)。

  汤泉里,辖社四:小铭社、大安社(原大铭、常安二社并入)、桂林社、丰厚社。

  尤中里,辖社四:实丰社(原实丰、罗坑二社并入)、彭溪社、路口社、山坪社。”

  雍正十二年划属永春州

  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永春州,德化县划归永春州管理。

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道”,德化县隶属厦门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各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德化县直隶福建省政府。

  民国廿二年(1933年),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为4省,德化县隶属“兴泉省”;同年“闽变”失败后,德化县仍直属福建省政府。

  民国廿三年(1935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区署先驻仙游县,后移驻永春县)。

  民国卅二年(1944年),改隶第六行政督察区(区署驻龙岩县)。

  民国卅五年(1947年),改隶第九行政督察区(区署驻永安县)。

  民国卅六年(1948年),调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区署在同安)。

现代

  1949年11月24日德化县解放,成立德化县人民政府,隶属于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永安);同年12月改隶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泉州)。

  1950年9月改属晋江区专员公署。

  1955年隶属晋江专区(1971年改称晋江地区;1985年“地改市”,改称泉州市)。

  现辖10镇、8乡。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主体部分,是中国瓷器主要产地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瓷都”

  浔中镇

  浔中镇位于德化县南部,地处德化县城关,是德化县人民政府驻地。南与龙浔镇以浐溪相隔,东南连三班镇,东与龙门滩镇接壤,北依国宝乡,东北紧挨雷峰镇,西边毗邻盖德乡。现辖2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主要姓氏有

  境内有龙浔山(又称驾云亭山)和观音岐(因明代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以这里的原料雕制观音而得名)、芹山、西天山、金鸡山等山。因龙浔山是德化环城诸山的主脉,浔中镇位于其中,故得名。(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何朝宗》)

  浔中镇曾称归德、浔中、龙浔等,自唐·贞元年间(785—795年)置归德场以来,就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挤、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宋属集贤乡永丰里,明属归德乡坊隅及集贤乡新化里,清代曾先后归属在坊里高卿社、瑶市社、英山社、隆泰社(科荣属新化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镇,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今域分属浔中镇、三高乡、锦福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浔中属德化县浔中区。1958年4月,全县撤区建乡,浔中镇改名为浔中乡。1958年10月撤乡成立人民公社,浔中乡改名为浔中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大队改村,浔中公社恢复为浔中乡,1990年改为浔中镇。

  德化县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浔中镇历来是德化县陶瓷生产的主要产地,很早就有了“瓷乡”的美称,古人谓为“德化瓷都,浔中瓷乡”。据史料记载,德化已发现的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2处就在浔中镇,已发现的宋至民国229处古瓷窑址和10处古陶窑址中,就分别有67处和4处在浔中镇境内,为全县之最。

  名胜古迹有唐天官侍郎兼侍讲陈汉墓(城关大旗山麓)、北宋·内省侍使曾宏墓(石山村)、始建于宋代的西天寺(祖厝村)、龙图宫、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建的驷高石塔(世科村)、始建于南宋的登龙桥(蒲坂村)、元·泰定元年(1324年)的通驷桥,还有许多的古寨堡,如蒲坂寨、唐寨、新寨、东埔寨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西天寺》、《泉州古墓·曾宏墓》、《泉州史迹·驷高石塔》、《泉州桥梁·登龙桥》)

  凤池居委会——〖徐、郑、周、花、佘、丛、裴、寇、查、毛、富、綦、全、土、季、危、安、窦、于等杂姓〗

  富东居委会——〖胡、盛、陈、郑、秦、梁、高、严、简、沙等杂姓〗

  浔中——城后、圳股、新寨、东头、风池、洋头、路郭坂、诗墩、蒋后——〖苏、林、郑、裴、甘、危、简、沙、查、万、冯、金等杂姓〗

  世科——世科、粪箕丘、大墘、世科桥——〖郭、许〗

  石山——石山、西门头、贵德洋、洋中、洋尾、鸡母庄、蔡宅、黄坑、坑内、芹厝墘、西垵、湖仔林、东林、西里、下西里、大山、陈坑——〖曾〗

  祖厝——祖厝、上西里、地坑里、岭兜、下路兜、火炉岐——〖曾〗

  龙翰——龙翰、彭洋、西漈、旺内、太坪垄、东坑、窑前、后龙、赤牌、大坂——〖甘、庄、郑、陈〗

  仙境——仙境、格仔后、大山、芹菜垄、窟仔、新楼、顶厝、仑尾、坑内、圳股岭——〖温、曾〗

  石鼓——乌石鼓、大厝、茶仔林、垵坑、相垵、外垄、外坂、廖坑尾、东湖、坂头仑、对面墘、九亩洋、尾坂、水尾——〖曾〗

  隆泰(现析为乐陶、后所、风洋三个村委会)——乐陶、下乐陶、格仔、上乐陶、三车洋、宏祠、六车、后所、堀仔、后山洋、格丘、风洋、杨厝、上过溪、下过溪、溪尾、虎跳港——〖孙、徐、杨、陈、江、颜、丁等杂姓〗

  土坂(现改称蒲坂)——崎垄、李厝、下岅、洋尾、后坑、上坂、蔡养——〖李、邓、林、刘、温、张、许、涂〗

  龙浔镇

  龙浔镇位于德化县城南部,坐落于戴云山南麓,戴云山由西北走向东南到龙浔。

  龙浔四周环山,观音岐拱于东,登高山揖于西,凤翥山南朝,绣屏山北拥,双鱼、薛萝、大洋、大旗诸山罗列。中部低平,状似河谷小盆地。浐溪自西经镇前,沿城区中部向东流,上流与丁溪汇合成“丁”字形。山不巍而秀,水不激而静。

  龙浔镇原属永泰县归德场,辖灵化里、归化里两里。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归德场升为德化县,以“归德场”、“灵化里”各取一字定名德化,后历代县治均设于龙浔(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沿革》)。

  北宋·乾德二年(961年)置龙浔驿,属于归德乡灵化里。明属于归德乡坊隅里。清属在坊里城内、瑶市二社。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浔中镇。现辖8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杂姓混居。

  明代有“云亭春望”、“宇水晴波”、“双鱼月色”、“凤翥朝岚”、“程田松涛”、“瑶台阍烟”、“绣屏织翠”等八佳景。

  龙浔镇是德化县旧县治、德化陶瓷发祥地。有屈斗宫、祖龙宫、程田寺等古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陶瓷·宋—元·德化屈斗宫古窑址》、《泉州寺庙·祖龙宫、程田寺》)

  德新居委会——〖曹、潘、查、熊、费、陆、单、蒲、任、梅、罗、宋、甘等杂姓〗

  龙鹏居委会——〖陈、林、郑、寇、金、鲍、辜、岩、权、丛、严、关、贺、于、鲁、任、孟、乔等杂姓〗

  兴南居委会——〖林、陈、甘、危、关、裴、宋、路、邹、官、蒲、毛、池、权等杂姓〗

  园丁居委会(新析出)——

  湖前居委会(新析出)——

  南门居委会(新析出)——

  浔东居委会(新析出)——

  金锁居委会(新析出)——

  英山——英山、大山、霞坂、英山格、洋田、畲柄、芹山——〖萧、苏、李〗

  丁墘——必石、下田、德备、双溪、后楼、大洋、埔尾洋、罗昌洋、庠柄、墨苑、岩头、济科、山湖脚、山辉垵——〖陈、刘、张、林、李、黄、许、郭、苏、曾〗

  大坂——黄坑桥、官田洋、上官田洋、下官田洋、乌石坂、横头格、爱门格——〖郑、苏、陈、何、王、黄〗

  高阳——外洋、吴坪洋、和厝坂、金厝烘、内洋、单厝、岭头、破寮垵、大坪格、后湖、长林、后田、铺仔、过鹿池、羊广岭——〖陈、易、单、危、池等杂姓〗

  宝美——后井、车队岭、岭兜、草埔尾、后埔林、程田寺、南门坂、路尾巷——〖苏、林、郑、陈、蔡、王〗

  丁溪——坪埔、坂头、流芳坑、许厝、圳仔口、官路下、小溪、湖前——〖张、许、蔡、权、郭、连、黄、施、李、陈、林〗

  三班镇

  清属德化县在坊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三高乡,民国三十三年(介元1944年)改三高示范乡。主要姓氏为郑、颜、陈。

  三班镇位于德化县南端,与永春县接壤。现辖10个村委会。

  三班镇是德化县开发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相传该地为河南温县姓和荥阳、南湖郡氏三族于唐、宋之际联合开发,组成泗滨、东山、硕杰三个大村落,故名为三班。

  名胜古迹有大兴堡、大观堡(桥内村)、圆山堡(岭头村)、奎斗村枫坑摩崖石刻、颜仁郁墓(三班村纱帽峰麓);镇区内现存众多的古窑址,有唐代泗滨梅岭窑,洞上月记窑、洞岭窑、内坂窑等宋明时期窑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桥内的脚疮岭窑、碗窑,奎斗的湖枫林窑、新窑、旧窑,东山的新乾寨窑,上寮的窑坂山窑,泗滨的尾林山窑等宋至清代的窑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居·三班大兴堡》、《泉州人名录·颜仁郁》、《泉州陶瓷》)

  三班——后房街、石杰、产份、草埔、大兴、虎仔山、蕉坂、上寮——〖郑、颜〗

  泗滨——泗滨、南岭、中仑、南岭头、三落厝——〖颜〗

  东山洋——东山、溪尾、下村洋、北宅、祖厝、寿里格、巷洋——〖郑、颜〗

  奎斗——徐厝、山园、光墓洋、百石、上云坂、美阳、围内、大墩、上垵、旺厝、溪口洞、黄狮坑、陈厝、车头、尾厝、万古桥、墓林、枫坑、含待、外洋——〖邹、徐、陈、李、温、邱、郑〗

  桥内——李厝洋、大垄、山斗、大观、尖山、田中洋、三落、石蛇、仙人骑鹤、丁厝洋、中仑坂、后所坂、区尺子——〖郑〗

  锦山——湖上、文上格、大路脚、席草洋、格仔、深丘头、金龟洞、内份仔、邱宅——〖庄〗

  龙阙——后厝格、肖田、北山、寨尾、山坂、水尾、九丘、桥下、湖岭、枫坑、新墓墘、后头厝、三丘——〖卢、赖、庄〗

  儒坑——儒坑、洞口坂、院内、南园堂、仲仁厝、叶厝——〖陈、叶〗

  岭头——岭头、半路供、状元港、秋尾洋、尖尾仑、土楼、新厝、石狮墘——〖郑〗

  蔡经——蔡经、下洋、上洋、洞上、过路屈、水尾、湾桥、大坂——〖徐、冯、陈、郑〗

  龙门滩镇(原霞碧镇)

  清属德化县在坊里茅歧社(后改文兴社)。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置碧霞乡。1953年改称霞碧乡。主要姓氏为彭、郑。

  龙门滩镇地处石牛山南麓,原名碧霞镇,1994年8月改为龙门滩镇。该镇位于德化县东南部,东邻仙游县,南界永春县,自北至西与南埕、雷峰、浔中、三班四镇接壤。现辖12个村委会。

  霞碧——霞碧、碧潭、陈坂尾、大坂、栳寮、草埔头、堵山——〖彭、黄、徐、温、苏、杨、袁、王、张〗

  苏洋——苏洋、内洋、格仔、长丘尾、虎尾垄、双寨、古洋、虎井、东漈、罗厝、大坑、新田、坑仔内、上亭、大路下、外洋、后边——〖彭、欧阳、周、庄、吴、曾、谢、陈、黄〗

  石室——石室、溪底、苏坂、扫帚形、西墘、石草垄、芹山——〖吴、林〗

  磻坑——磻坑、下苏——〖彭、刘、张、郑〗

  碧坑——碧坑、凤口、乌石墘、下田、岭脚、坂尾、蕉口——〖曾、林、张、王、廖、谢〗

  内洋——内洋、下洋、石梯岭、小春、上洋——〖江、方〗

  硕儒——十二岸、下十二岸、上十二岸、泉空洋、后寮、陈林坂、柳坑、横山、双港、碗坑——〖廖、彭、林、曾、温、许、陈、朱〗

  村兜——村兜、埔尾、上围、水头——〖陈、林、郑、彭、萧、江、温、卢〗

  朱地——朱地、内斗、水尾、洋头、石垄溪、岭下、屯尖、后格——〖吴、黄〗

  湖景——湖景、下湖、上湖、看牛山——〖郑〗

  大溪——下土庶(“土庶”合一字)、墓垵、湖坂、双坑、大地、同光、茶园、三房、大地尾、伍丘、岭下、上坪、黄洋、高漈、大坂、陈头岭——〖郑、蓝、雷、钟、方、胡等杂姓〗

  霞山——霞丰、上洋、上丰、上山屯、下山屯、冷水坑、白石、张山、水府——〖郑、余、刘、谢、廖、张〗

  雷峰镇

  清分属德化县清泰里峰魁社、奎光社,及新化里李山社。民国时期分属西南、瑞上二乡。主要姓氏为陈、周。

  雷峰镇地处德化县中南部,东连南埕镇,西接赤水镇、国宝乡,南与浔中、龙门滩镇毗邻,北与上涌镇、桂阳乡相接。现辖14个村委会。

  雷峰镇北部是戴云山南坡,南面是以温泉文明的蕉溪河谷,千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戴云山》)

  雷峰镇是德化县文化教育较早发展的地方,明设有梅峰、朱紫两所社学,清设有仰止斋、碧云楼书院和奎都斋等学馆。

  境内多名胜古迹,有宋末·苏十万苏一侯)陈兵抗元的石城和罗城寨,早期炼汞遗址星山洞,明·崇祯始建的虎賁岩,清·顺治年间的进士李道泰攻书的“清心洞”“有这亭”石刻,以及列县文物保护的乾隆年间建的蕉溪支涧石拱桥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苏一侯李道泰》)】

  雷峰——草埔坪、坑尾、林厝、西姑坪、内坑头、后垄仔、东洋、跳垄、科美、埔头、龟仔山、陈墓、丁墘、土楼脚——〖方、林、郭、叶、王〗

  朱紫——朱紫、阔格、水尾、岭脚、半山丘、内村、西坪、漈上、上坑尾、内洋、外洋、深垄——〖林、温、周、蔡、张〗

  蕉溪——下蕉溪、车头、溪坂、岭兜、南墩、龙坑园、坪圳、坂头、大洋、上蕉溪、溪州、龙山头、新厝、陈山后——〖陈、查、吴、林、张〗

  溪美——小溪尾、尾堀、半山尾、畲寨——〖张、王〗

  肖坑——顶洋、前墘、田垄垵、寨后、上空、土坑尾、仑头、官坑——〖邱、危、王〗

  长基——长基、基坪、洋尾、坪仔、湖尾、跳港、石城、上洋、漈仔头、大坋、池溪——〖刘、张、林、周、陈、方、郑〗

  双芹——前芹、洋中、岭头墘、山笋、石岩前、后芹、南坪——〖周、陈〗

  上寨——上寨、东古寨——〖周〗

  格后——格后、大坪、蕉坑、漈头、杉皮寮、车坂、蕉坑岭——〖林、危、罗、陈〗

  坂仔——坂仔、曲斗田——〖方〗

  瑞坂——新田、新丰、大埕、下洋、中洋、马仔寨、大坂、风炉格、大德、溪头、草洋、龙德、后血坛、义民、山尾、官洋、九岭、内山洋、大坪、移美溪——〖陈、钟〗

  李溪——下李溪、土楼、洋中、西墘、雄坑、上李溪、梅坂、太丘、寨头、寨中、溪头——〖林、陈〗

  荐解——内洋、外洋、西坂、溪南埕、产地洋、下地洋——〖周、张〗

  潘祠——潘祠、盖云岐、内洋、外洋、半岭、垄内、龙头贡、上湖——〖陈、罗、邓〗

  南埕镇

  清分属德化县清泰里南埕、登龙、奎光三社,以及在坊里茅歧(文兴)社。民国时期分属西南、瑞上、霞碧、水口四乡。主要姓氏有张、陈、林。

  南埕镇位于德化县东部,地处戴云山东面与石牛山西侧之间,东接水口镇,西连雷峰镇,南邻龙门滩镇,北抵桂阳乡。现辖12个村委会。有大洲宫、天平城古城址、苏十万苏一侯)抗元遗址等胜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戴云山、石牛山》、《泉州人名录·苏一侯》)

  南埕——小南埕、大南埕、均田洋、垄边、清鞍、湖内、苦坑、苦坑口、和枫垵——〖林、陈、黄、曾、王、朱、任、郭、刘、张、李〗

  西山——西山、尾丘、铜锣丘、草埔仔、深海格、蒿村、石符板——〖张、范、蔡〗

  高漈——高漈、内洋、外洋、大湖、小路格、官坑、香林院——〖罗、王〗

  半岭——半岭、双交林——〖章、陈〗

  蟠龙——蟠龙、格头、堀中、后垄仔、山后、南坂、漈兜、达水、白珩、笋林、后垵、面前垄、大垄、太阳、飞坪、龟洋、上龟洋、下龟洋、三坂洋、半山——〖梁、陈〗

  望洋——望斗洋、旺内、内洋、外洋、西垅、火烧稻——〖程、黄、王〗

  枣坑——枣坑、中林、上洋、真木寮、田致、旗兜、荇头、陈村坪——〖张〗

  连山——上连山、大楼脚、后垄、墩丘头、芹石、后格丘、碣仔头、下连山、鸭母碓、紫围、围山、后宅——〖陈、郑〗

  前锋——前锋、寺内——〖危、王〗

  许厝——新雷峰、许厝、凤坑、九面垵、深垄、寨格——〖周、陈、张〗

  塔兜——桌村、塔兜、盛林坂、内寮、举口、湖尾、漈兜、三房——〖张〗

  梓垵——梓垵、苦格、张岭脚、西山岭、上林、水柱——〖黄、阮、赖〗

  水口镇

  清属德化县清泰里丘坂、南埕二社及梅中里淳湖社。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水口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水口乡。主要姓氏有黄、林。

  水口镇位于德化县东北部,与莆田市的仙游、福州市的永泰、三明市的尤溪三县交界。现辖16个村委会。有石牛山、石壶寺、岱仙瀑布之胜。(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石牛山》、《泉州寺庙·石壶寺》)

  湖坂——水口、七里洋、溪头、池亭、科坑、谢地、涌口、竹锦、西岭格、九斗、湖顶、洪林、松柏林、赤石口——〖萧、黄、陈、苏、李、杨、张〗

  亭坑——洋中、七房——〖张、林、吴〗

  丘坂——院前、下楼、龟头寨、土墙坂、长下、甘潭、不老坂、长坂——〖林、黄、王、陈〗

  祥光——祥光、下光、郑长、大冬坑、湖村、顶洋、南洋、厝土庶(“土庶”合一字)、洋中、岭头——〖江、王、周、张、陈〗

  八逞——许厝、八逞、土庶(“土庶”合一字)宅、王厝、下厝埕、月坪洋、吾岭、湖仔顶、新永村、岐后、南坂洋——〖许、陈、翁、王、林、黄、蔡、廖、李、吕、郑〗

  承泽——承泽、半山——〖黄〗

  上湖——上湖、竹柄、留墘、白潭、施坑厝、看牛坪——〖王、林、单、张、方、吴〗

  久住——祖厝堀、后田堀、后垄、倒来山、年冬洋、陈山荇、溪口、洋仔坑、上长厅、下长厅、石古垄、成仁头、下炉洋、前坂、大墘、村前墘、过溪、割前洋、马头山、坪地洋、岐头、焦坑、看牛坪、半岭、格门——〖黄、尤、林、梁、杨、陈、周〗

  淳湖——淳湖、秘程、湖头湾、盖山、小传——〖郑、陈〗

  毛厝——毛厝、北山——〖毛、梁、黄、纪、叶〗

  榜上——榜上——〖黄〗

  凤坪——山坪、产地洋、前洋——〖黄、林、陈〗

  樟境——樟镜、草埔、肥靴丘、加四荇、岐坪、半岭——〖林、苏、吴、胡、刘〗

  梨坑——梨坑、下梨坑——〖黄、乐〗

  昆坂——昆山、后垄、格腰、南山、坂里、墘头、梅岭头——〖黄、陈、毛、焦〗

  村场——村场、白马埕、石柱、双坑、土边垄、石马——〖陈、萧、张、吴、叶、周、林、赖〗

  赤水镇

  清分属德化县汤泉里和新化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赤水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为赤水乡。主要姓氏为陈、许。

  赤水镇雅号锦水,位于德化县西北部。建制于宋,勃兴于明、清。现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境内有著名的戴云山、九仙山。戴云山位于赤水镇北面,是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有戴云寺等胜迹。九仙山位于赤水镇西北侧,有灵鹫寺、弥勒洞等胜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戴云山、九仙山》、《泉州寺庙·戴云寺、灵鹫寺》)

  赤水街居委会——赤水街、后庵——〖陈、涂、倪等杂姓〗

  锦洋——后格垄、锦洋、双凤、崎头山——〖黄、涂〗

  戴云——李山、新村、东埔、交滕垵、门西坑、赤竹墘、东坑岭——〖陈〗

  西洋——加湖、山母仔、半岭、梓岭墘——〖涂、苏〗

  猛虎——猛虎、马坑、赤竹坂、长垄、史都洋、凤虾、上安坂、堀仔洋、瓦窑垄——〖陈〗

  湖岭——湖岭、黄山寨、牛林岐、虎头山、横后洋——〖周、涂〗

  吉岭——田中、福龙堂、后溪坑、南洋、北洋、寨兜——〖许〗

  福全——福全内、阔格、尖山岭、花岩、半岭、葫芦丘、长岐、龙山洋、分地界、深垄、石屑仔、芳秀垵、后塘、大坑湖——〖许、陈〗

  永嘉——苏坂、火路、铁路墘、狗母仑、许公宫、珊坂洋、蜂腰厝、新丘格、金紫湖、南满畲、温内、水加洋、永嘉——〖许〗

  岭边——宫仔坂、宫前坂、横洋、碗碟坑、官路下、草村——〖陈〗

  苏岭——苏岭、土宅、翁爹山、路坪、大石古、后垵、尾厝、西湖、大垵厝、酒坂——〖陈〗

  铭爱——周厝、内洋、下路岭、坂面、虎山尾、罗里坑、寨尾、新田尾、乌上垄、香仔树——〖陈〗

  小铭——涂厝、后湖、新田仔、后坪厝、洋山仔——〖涂〗

  东里——东厝、东观洋、牛皮墘、松柏坂——〖陈〗

  苏坂——苏坂、草池、东溪、当洋、格丘头——〖陈〗

  葛坑镇

  清分属德化县梅中里、梅下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葛坑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葛岭乡。主要姓氏有陈、苏。

  葛坑镇位于德化县北部,东与杨梅乡接壤,西与汤头乡交界,南与上涌镇、桂阳乡相连,北与尤溪县坂面乡毗邻。现辖12个村委会。有仙亭、香林寺等胜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香林寺》)

  富地——太保格、大垵、岭头、格丘头、新寨格、大坑、大墘尾、卓地、深洋仔、美洋桥、田地、打石堀、楼梯岭——〖苏、陈、凌〗

  下玲——下村、下长丘、坚山、口年(“口年”合一字)坑格、下洋面、洋山、玲珑——〖黄〗

  邱村——大王格、邱村、后洋、前洋、铁岭——〖吴〗

  漈头——漈头、十字格、仑尾丘——〖李〗

  龙塔——下甸、黄坂洋、横头洋、前坪、上前坪、下前坪、斗曲、大厝前、龙塔、卓立崎、赤土洋——〖蓝、雷、苏、王、赖、孙〗

  蓝田——洪田、粪椆坑、二五岭、后洋、尤德格——〖苏〗

  葛坑——霞美、胡须、陈地洋、龟大坑、龙墘、长徐、寨头坪、宫仔仑、莲花、苍坑洋、梧桐坪、石壁仔、漈头坑、张墘尾——〖陈、黄〗

  大正——大正寨、美洋、下格尾、漈林、西坑——〖陈〗

  龙漈——美洋漈、坑口、下岭——〖苏、林、陈〗

  水门——水门、水门坑、湖仔崎、前垵、元亨堂、章功、屈斗坂、仙亭洋、尾洋、溪柄、湖村仑、葫芦墘、凤卦、垵兜、桃树仑、杉林坂、寨仔土扁(“土扁”合一字)、蜂仕洋、赤竹仑——〖陈、苏〗

  大岭——大官岭、洋格、岭边、土扁(“土扁”合一字)坑、上门、龟洋、松柏土扁(“土扁”合一字)、毛鹅、陈坑、垵归仑、长垵奇、山格、苏田、上村、浮洋格、浮洋、小岭、格丘仔、格柄、十字格——〖苏、陈、林、王、郑、杜〗

  湖头——李田、湖头——〖林、郑〗

  上涌镇

  清分别隶属德化县东西里、梅上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上涌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属桂涌乡。主要姓氏有赖、郑、蒋。

  上涌镇位于德化县西北部,东与桂阳乡相连,西与大铭乡接壤,南靠赤水镇,北依汤头、葛坑两乡镇,东南与雷峰镇毗邻。现辖18个村委会。

  上涌——陈厝坪、种龙、下楼、口年(“口年”合一字)墘、徐子坑、水尾、五洋寨——〖陈、林、郑、蒋〗

  刘坑——祖厝堀、宅垄仔、梁坑、寨脚、西埔、石牌、墩仔尾、官井——〖刘、林、陈、赖〗

  西溪——西溪、坑堀、半垄头、天湖格、岩前、牛温堀、卢智、祖厝堀、石门头、斜村、陈仔坂 ——〖张、林、卢〗

  黄井——屈斗、黄井洋、前坂、坪头格、陈坑、陂头、三本洋、佛仔岭——〖张、蒋、郭、连〗

  辉阳——东坑洋、光前、寨脚、东坑里、东坑溪、九町、后洋、吾洋、正墘、书亭、兔仔仑——〖张、余、郑、陈〗

  中洋——中洋、山柄、西公庵——〖赖、张、李〗

  后坂——后坂、道仕宫、丹田、新寨、黄漈里、和尚庄、白珩、牛椆垄——〖蒋、张、林、郑、连〗

  曾坂——洋面、溪南、山茶、党洋——〖曾、赖、苏、林、周〗

  下涌——下涌、店仔坂、东年坑、下堀、曾厝、梧秤、洋头、下楼、上楼坑、下楼坑、桌头坂、北洋、北山、鸭母垄、坑里垄、葛藤垵、口年(“口年”合一字)坑、侯伯卿、高坑——〖郭、赖、陈、曾〗

  东山——东山、堀乌垄、新坑垄、笔格墘——〖赖〗

  后宅——后宅、半祠、东溪、仁金畲、银坑、大仑、炉坪、黄上林、陈坂、前墘仔、南山坪、下坂——〖萧、蒋、陈〗

  桂格——桂林格、洋中、洋尾、洋头、虎头、鸡髻垵、硫磺、雄坑、亲仁、桂坑林、祖厝堀、墘头、后垵——〖郑〗

  桂林——横洋坂、竖岭、卦坑垄、马坪、勇岭脚、南山漈、桂花树下——〖赖、詹、郭〗

  下村——下村尾、石壁尾、后格、东坑坂、后田垄——〖赖〗

  传豪——坪洋、后坑、茶坑、茶林、高墘、水尾桥——〖郭、蒋〗

  门头——门头、东墘、吴洋、石牌——〖赖、张〗

  云路——下路、前洋、屈斗楼、浦沙坂、上深洋、山柄、后洋、路口坂、路口——〖蒋、林、郑、张〗

  盖德乡

  清属德化县在坊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分属英福、锦屏二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并为锦福乡。主要姓氏有林、徐。

  盖德乡位于德化县西南部,东南与浔中、龙浔镇相连,西南与永春县接壤,西北与美湖乡毗邻,东北与赤水镇、国宝乡相邻。现辖14个村委会。有德化县道教主要发源地——金液洞、盖德古窑址、吾华寺、文峰塔、宴林口桥等胜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金液洞》、《泉州陶瓷·宋—元·德化盖德古窑址》、《泉州桥梁·宴林口桥》)

  盖德——田当洋、下洋、碗坪仑、后坑仔、顶洋、梅塘、大湖、凤墓——〖郭、李、林、吴、徐〗

  山坪——大片、内格——〖林〗

  下寮——下寮、大水垵、内洋、茂园、柴坑格、大垵——〖寇、涂、卢〗

  上坑——上坑、上地后——〖涂〗

  有济——内洋、外洋、芹山脚、溪坂、荇头洋、科树格——〖吴、董、卢、徐、刘、萧〗

  福阳——长侯、寨头、洋尾、垄仔头、竹林脚、山湖——〖徐、寇、林〗

  凤山——石牌、仪林、三垵、格后——〖徐、寇〗

  三福——中洋、外洋、内洋、三漈、南山、山坑尾、溪头坂、三际、小上地、大岭、福安、格丘——〖徐、林〗

  上地——下洋、上坂——〖林〗

  下坑——下坑、书房垵——〖萧、李〗

  林地——洋中、溪头、下厝、岭头、山仔、格丘、土楼、花轿、苦坑仔、秋联、下宅、枣坪、溪尾、暗林口——〖林〗

  吾华——吾华口、吾华、吾华寺、玄村、格内、竹林仔、杉树格、踏碓坂、九户林——〖林、张〗

  大墘——苏长格、格仔下、仑盘、祖厝、科墘、洛坑坂、深仔、后格垄、石牌、南坑、苦垄——〖林〗

  仙岭——西洋坂、传格、上西坪、水笕格、仙岭、中仑、下尾路、大湖——〖林〗

  杨梅乡

  清属德化县梅中里、梅上里。民国时期为葛岭乡杨梅保、云溪保。主要姓氏有陈、林。

  杨梅乡位于德化县北部,与三明市尤溪、福州市永泰两县毗邻,是泉州市最北面的乡镇。现辖7个村委会。

  杨梅村有建于宋朝的青蒙寺和仙亭寺;美坑洋的摩崖石刻上的女真文字,乃金兵过境时遗留下来的。

  杨梅——杨梅、碑坑、后寮垄、占久、下占久、上占久、上宦、大蛇、空后、猫坑、南荣、雷潭、吉安——〖林、陈、连、苏〗

  白叶——曲本地、中央柄、鸭母垵、长坑、陈地、铜锣、稿溪、卓山、大格尾、下白叶、中白叶、上白叶、和尚庄、青湖、大坪仑、葛湖、垵丁坑——〖陈、林、寇、黄、苏〗

  上云——上云、小岭、富贵公、大坪、坑底——〖林〗

  安村——安村、老鼠坂、下寮、半岭、丁荣、王曲仑、小白叶、西洋坂、大传——〖陈、连、李、赖、周、黄、温、乐〗

  西墘——西墘、白洋山、红姑林、枫树林、虎头山、丘程山——〖方、林、温、涂、胡〗

  云溪——下云、后格垄、小坂、乌石后、溪坪、明头山、苦岭、刘前、尾屠、黄坑——〖林〗

  和顺——后坑、前洋——〖林、杨〗

  汤头乡

  清分属德化县梅上、汤泉二里。民国时期属葛岭乡。主要姓氏为赖、林、郑、郭、徐。

  汤头乡位于德化县西北部,与三明市大田、尤溪两县毗邻。现辖7个村委会。

  汤垵——汤坑、垵樟、饭桶垵——〖黄、赖〗

  汤头——垄头、下垄头、上垄头、彭园、山边园、后寨垄、汤头、洋中、洋头、洋尾、格头、赤土 寨——〖赖、郭、凌、张、徐、林、周〗

  格中——上富车、格丘仔、洋广垄、大张、乌鸦落洋、芹菜坑、树林口、后扎戈、下洋坂、桥亭、罗青坑、草坑垄、丘埕、湖仔、鸭墘、红山岭、后洋仔、下富车、东坑垄、芹菜垄、灰墓洋、水尾仔、坑坂、加洋、东厝——〖王、谢、赖、郑、苏、陈〗

  岭脚——沙脚、汤边洋、虎尾、溪坂尾、黄山岐、黄沙赖、约拿、路口、半岭、河空、町湖——〖郑、吴、赖、郭、吕等杂姓〗

  草村——草村、中村洋、漈头洋、黄坑、牛、下村洋——〖赖、谢〗

  吉山——寿格、南头垵、北壤、坑里、上洋、洋头、寨尾、麝狗垵——〖赖〗

  福山——福田、小垄仔、松柏墘、明大洋、格丘、洋尾、蒋山——〖赖、徐〗

  国宝乡

  清属德化县新化里后格社。民国时期属赤水乡。主要姓氏有陈,连、叶。

  国宝乡位于德化县中部,与浔中、盖德、雷峰、赤水等乡镇毗邻。现辖8个村委会。相传,国宝古时多为郭氏世居,故称“郭坂”,清代以谐音雅化为“国宝”

  国宝——草埔、大丘头、白石格、水流、望地洋、后溪、地望坂、后表、湖厝巷、楼兜、灶仔形、肖厝——〖叶、郑〗

  佛岭——郭坂洋、东溪、筊杯桥、竹林坂、土田垄、下坑炉、佛岭头、龙口洋、下苦、深田、土田岭——〖叶、连、黄、郑〗

  南斗——格口、南昌、溪口、美清桥、董坑洋、后坑——〖陈、林、童、范、余〗

  厚德——厚德洋、割竹仔、和尚垄、下厝、刘山、前湖、田坂、下垄、同坪头、卜壁垄、剧坑仔、亭瓦角、水堀仔、陈坑、石壁仔、内洋、顶新厝——〖郑、尤〗

  上洋——上洋、牛垄、大垄、犁舌仔、外洋——〖童〗

  内坂——内坂、李坂、大垄洋——〖陈、林〗

  格头——过溪洋、燕仔祖、格坪、格口、仑坪、冷水坑、儒都岐、溪坂洋、石磨岭、石草垄、溪头厝、山仔头、农坪、山后、洪内坂、回头虎、未力坂、施厝路、溪门、苦墘、罗城、上山湖、寨格、瓮口、大垵、尾墘、上山格、彭村、格外、深垄——〖连、黄〗

  祥云——上云、丁云、西坑坂、郭墘垄、东坑坂、前洋、后垄、下坂、大水丘、风口——〖陈〗

  美湖乡

  清属德化县新化里上翰社、尊美社,一小部属尤中里。民国时期属双阳乡。主要姓氏有陈、林、许。

  美湖乡位于德化县西南部,与永春、三明市大田两县毗邻。现辖8个村委会。有龙湖寺、东山岩、德化目前发现最早的古陶瓷窑址等胜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龙湖寺》、《泉州陶瓷·唐—五代·德化县美湖唐代古窑址》)

  美湖——后坪、自头洋、广安、山富、西坑垄、山斗、德坂洋、水尾、洋楼、曲尾墘、厚房、毕照楼、秋竹垄、过山后、苏园、小湖仔、看牛仑、格丘仔——〖李、许、林、张、陈、涂〗

  小湖——加堀坂、后头埔、溪仔坂、卿园坂、后里垄、石堀、东坑里、烘底、后洋——〖易、林、陈、刘、廖、郑、郭、章、许〗

  上岸——面前岭、吴厝垅、郭漈厝、梧林、必石、会龙桥、广洋——〖许、周、吴、宋〗

  洋坑——祖厝堀、洋坑坂、乌石垄、苦坑垄、上洋、双里、松柏林、上头洋、田仔头、盖德洋、赤土仑、水笋坂、苦坑仑——〖许〗

  斜山——中洋、宅里墘、由德格、西山、白石、大寨垄、坂面、坂尾厝、内厝仔、东山格、尾岐、西高坪、六斗、石壁兜、后山、墓仑、长漈垵、上仑仔、祖厝堀、大山——〖陈〗

  上漈——桥亭头、后坑仔、案齐、牛林口、狗栗坂、垵仔、下仔坂、佛墓墘、水井格、内播田、南钟坑、安照仔、畲林、后面墘、冷水格垄、西林——〖林〗

  洋田——桥兜、东坑坂、葫芦丘、陈宅、虎岫、崩山洋、草坂、草坂格、里垵、陈坑坂、公路坂、虎子墓、上楼仔、岩头、恒奕、东埔、上田、后山墘、门口垄、大坂、产坂、内炉、洋头——〖章、许、林、李、黄、吴、郭、苏、徐〗

  阳山——阳山、清明岐、鲁堂、灰炉、新田、破紫仑、天山寮、路垵、丁墘头、厝坂溪、小湖仔、湖坪、新溪头、坑园、大坑头、大岭、大仑、竹林湖、垵石坑、西垄垵、狮嘴、竹林头、传格、土垄坑、珩埔格、贵德垵、东坑格、松柏坑、长尾林、桶钩岭、前洋、东坪、鸭母份、金竹坑、火炉尾、前垄——〖陈、林〗

  春美乡

  清属德化县汤泉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双春乡,一部分属大田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属双阳乡。主要姓氏为苏。

  春美乡位于德化县西部、戴云山西麓;东与大铭、美湖两乡毗邻,西与三明市大田县华兴乡接壤,南与大田县济阳乡为邻,北与汤头乡相连。现辖7个村委会。有南宋·淳熙年间始建的狮子岩、明·嘉靖元年始建的广济桥、十八格官道等胜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桥梁·广济桥》)

  春美——上春洋、红坑、横虎格、美台墘、双德洋、车碓坂、米桶墓、横垄墘、松柏垄仔、广山墘、上水林、双丘脚、上坑——〖苏〗

  双翰——双翰、长垄仔、大山、上坪、下洋仔、正墘、桂地、杉树格、茶竹垵、后头岭、边竹垵、下金竹园、菽仔垵——〖苏〗

  古春——吉溪、昆林湖、北山岐、大坂洋、牛寮、土楼、湖仔垄、罗藤柏、吉垄、田致、茶者坑、蛇坑头、后温、前坑垄仔、温上、后尾山坪、前格、打石坑——〖苏〗

  新阁——新垄、格山、横长、大水坑、下阁台、下格、上阁台、寨土扁(“土扁”合一字)、垄米岐、赤水兜、祖厝、坪仑仔、上林、乌石坂、松柏坂——〖苏、陈〗

  尤床——尤床、芦潭、芥菜墘、大落、八町、丘埕、湖坪洋、岐仔垵、西坑、半山、格丘头、洋头、后头湖、雷石、曾村、柴克垄仔、梧村、吴厝垄、墓湖、营丛坪、坪光仔、书房仔——〖吴、涂、黄、卢、陈等杂姓〗

  上春——十八格、席草坂、冬瓜垄、草洋、石岭头、石半岭、炭山岐、嘉谷坂、州甲垄、三角坪、飞龙格、店坑、小吉垄、罗坑、长潭尾、柳坂、东坑坂、割竹尾、石坑坂——〖苏、李、涂、陈、许、梁、蒲、章、尤〗

  梁春——陈庄、井照、龙乾、漈头、乌石坂、古春洋、福仑、后宅、新墘、梁坑、下徐、陈大坂——〖苏、陈、涂、邱〗

  大铭乡

  清分属德化县梅中里和汤泉里。民国时期属双阳乡。主要姓氏有赖、苏、林。

  大铭乡位于德化县西部、九仙山西侧。现辖7个村委会。

  大铭——中洋、产洋、下村尾、来坑、油岭、良昌、丁地、大垄垵、洋头、堂坂——〖林、张、苏〗

  琼溪——祖厝、塘格、下洋、桶盘仑、竹格垄、黄山、柯树格、乌石公——〖赖〗

  联春——内春里,内洋仔、洋广坂、白山格、炉前坂、林口墘、白内坑、铜锣、白坑、睦联堂、堀仔——〖苏〗

  金黄——金竹园、黄连坑——〖苏〗

  上徐——外洋、不者、内洋——〖李、苏〗

  琼英——前格、东坛、山后、大岭、上坑、下山、小村仔、胡岐、大湖——〖赖、苏〗

  琼山——长山、山箱仔、百称尾、上六坑、青吉寨、石碑、杉树坑、娱蚣仑、下垄、梓格——〖赖〗

  桂阳乡

  清分属德化县梅上、梅中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桂溪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属桂涌乡,今域小部份属葛岭乡。主要姓氏有林、李。

  桂阳乡位于德化县北部。现辖9个村委会。

  桂阳——官厅洋、牛椆仑、后寨、南洋、下尾溪、岭头格、岭头——〖林、梁〗

  溪洋——溪头洋、陈塍、材栋尾、前厝洋、黄洋——〖林、张、黄〗

  王春——祖厝堀、上山、前坪、上山墘、后堀坑、后林、角丘石、黄村、格丘兜、下地洋、贝龙头、大岭边、打钟山、东山——〖黄、郑、蒋、赖〗

  彭坑——彭坑、长潭、永丘村、彭坑尾、湖尾仑、许厝、丘村庵、中坑、罗城、牛坪、园头——〖林、陈、邱、许、连、章〗

  安章——安章、后寮、大地、下不老、不老山——〖林、杨〗

  陈溪——陈后祠、黄村里、山景、广后——〖萧、周〗

  涌溪——涌溪、南山坑、龙泽坑、前坑、锄山、白珩、水尾仑、大湖——〖林、李、赖、江、邱〗

  梓溪——下洋、上洋、上村、下村尾、下洋坂、南山湖、斜岭脚、溪园——〖林、黄、周、陈、赖、吕、苏〗

  洪田——下格坪、牛车坪、黄地、牛畲、下洋、垄仔头、后洋、格丘、大厝、半岭格、石土垄、乌沙、歧坑——〖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