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元—清)

  元
  概述。
  著名道士
     ——杰道(元·晋江人)
     ——陈义高(字秋岩、宜甫。元·长乐人,著名道士。行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陈秋岩诗集》。陈义高的弟子王寿衍。)
     ——吴济川[(名岩说,字辅德,道号济川。元·德化九漈(今盖德乡有济村)人。著名乡贤、医士。入道。修真金液洞。成仙。香火远播。]
     ——徐友山[名权行,号广应,元·德化县儒山人(今盖德乡凤山)。儒山人。修真证道。为吴济川建金液洞祀之。趺逝。]

  明
  泉州府设“道纪司”管理道教。
  概况。
  著名道人
     ——纪道士(明初寄寓泉州元妙观)
     ——吴云靖(明·晋江人,紫帽山道士,正统九年建古玄室于紫帽山南麓。)
     ——董伯华(明·成化间晋江乌屿人。得道术。尸解北山紫极宫。风雷云雨诸画像及雷石。)
     ——潘清泰(明·安溪人,晚年为道,居莲叶山麓老子法门。)
     ——李鼎(李仙公,明·江西人,净明道派道士。万寿宫弟子。万历间居泉。)
     ——陈甫一(明·德化尤中人,崇祯间全真派道士。)
     ——陈智篆(明·永春道士。)

  道教学者与著作。

  清
  上层道教的地位日益衰微。
  民间道教世俗化。
  较著道士
     ——江士元(清初·德化清泰里人,正一派道士。)
     ——何琦(字礼康,号弦斋,又号观吾、蒙泉居士,清·晋江人。)
     ——黄攀(字则华,道号从龙,清末泉州罗溪一带著名道士。)
     ——黄韬(字则略,道号从文,清末泉州晋北一带著名道士。)
     ——蔡玉树(生于清末,近代泉州著名道士,精正一派斋磁科仪,主泉州中岳宫。)
     ——杨道源(字悟善,清末·湖南衡阳人,来泉经营药店,后遁迹方外,修隐清源山南台岩。)
     ——焕彩(失其姓,近代南安丰州著名正一派道士。)

  道教著作。

  泉州道教传播台湾和南洋

  道教文化对泉州社会的影响
  道教对泉州民俗的影响。
  道教对泉州地方戏曲的影响很深。
  道教对泉州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影响。
  道教丰富了泉州的民间传说。
  泉州的地名也渗入不少道教神仙的名称。
  泉州的民间谚语与道教有关的很多。
  道教对泉州的医药、体育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道教与泉州古代的航海技术关系十分密切。
  道教对泉州社会经济的影响。

  概述

  元代,元太祖元武宗均尊崇道教,经常赐封著名道士,所以元代泉州的道教也很兴盛。《元典章》载,道士可免除差役,为元·泉州道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元典章·礼部》载,中央设宣政院、功德使司两个衙门,专门管理“和尚先生”(包括僧人和道士)等各门宗教僧人,且在地方各路、府、州、县设置下属机构,称僧录司、僧正、都纲等,具体管理地方各门宗教。

  皇庆二年(1313年),元廷又同意各处路、府、州、县的寺观,推举“有德行,知佛法”的长老,由“众和尚(包括道士)保举”,经有司批准而出任“僧官”,以处理寺庙宫观内外事务。

  至元十八年(1218年),著名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时膺任福建行省左丞,与受道学影响极深的兄长蒲寿宬,两人“协力捐财”,重建清源纯阳洞道、佛寺观。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蒲寿宬之孙蒲一卿与万户孙信斋,再次协力修缮清源山纯阳洞道、佛寺观,至今名留摩崖之上。(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蒲寿庚蒲寿宬》、《泉州山川·清源山》)

  元贞元年(1295年),改泉州天庆观为玄妙观。(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元妙观》)

  著名道士

  杰道

  杰道,元·晋江人,性颇清狂,出言无度,后皆有验。一日澣所垢衣,曰:“明日行矣。”至期,危坐而化。

  陈义高

  陈义高,字秋岩宜甫,元·长乐人,著名道士。泰定元年(1324年)任泉州路报恩光孝观住持提点。

  行状

  陈义高早年学习正一道,受学于龙虎山崇禧院李则阳

  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此期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输送至大都(燕京),由张留孙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宗支派——玄教,不下数十百人,陈义高是其中之一。陈义高“早得仙术,元世祖忽必烈,前至元卅一年[1294年]卒)召赐金币,归遇贫者悉分与之。”

  《龙虎山志》(《永乐大典·卷12043》录)载:

  “高士陈义高,闽人。至元丁丑(前至元十四年,1277年),与其师大宗师居大都。初侍裕皇元世祖·忽必烈,继徒晋王噶玛喇裕宗长子)镇北边。(元贞元年,1298年)成宗登极,王入朝,上赐义高卮酒劳曰:‘卿从王累年无劳乎?’对曰:‘得从亲王游,岂敢告劳。’”

  后来,玄教中人分散到江南个地区主领道教事务,陈义高随龙虎山39代天师至京入觐后,归领福州冲虚宫。

  武宗至大三年庚戌 (1310 年)四月,特增陈义高“粹文冲正明教真人”

  泰定元年(1324年),又随天师入觐,制授“灵悟玄宇文泰法师、泉州路报恩光孝住持提点。”

  至正三年(1343年),又制授“至正文泰法师、教门高士、龙虎山繁禧观提举知观事。”

  陈义高“又精兵机,晋王北征命从行。时方烦暑,王欲试其术,召令降雪,义高斋沐飞符麾之皂旗,雪纷纷下。后赐归,端坐而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陈秋岩诗集》

  陈义高能诗,著有诗文集《沙漠稿》、《秋岩稿》、《西游稿》、《朔方稿》。《四库全书》存其《陈秋岩诗集》二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8·集部19·陈秋岩诗集》:

  “《陈秋岩诗集》二卷(永乐大典本)。

  案:《陈秋岩集》散见《永乐大典》中,然不著其名,亦不著时代。考焦竑《国史经籍志》有陈宜甫《秋岩集》,当即其人,而爵里则终无可考。

  集中《接刘介臣书诗》云:‘几回梦里寻君去,三尺书来约我归。闽海浪肥春雨过,和林沙远晓云飞。’则当为闽人。

  又有《庚辰再随驾北行》二诗。庚辰为至元十七年(1280年),则元世祖时尝为侍从。

  又有《读元贞改元诏诗》、《丙申十月扈从晋王领降兵入京朝觐诗》。考之《元史》,丙申为元贞二年(1296年)晋王噶玛喇裕宗长子,天性仁厚,御下有恩。王府官属自内史以下,俱请命天子,不敢稍专。尝出镇北边,叛王永和尔等闻其至,望风请降。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封梁王。二十九年(1292年)改封晋王。所云领降兵者,应即此事。则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

  其诗多与卢挚姚燧赵孟頫程钜夫留梦炎等相唱和,而诸人诗乃罕及之。其始末遂不可复详矣。

  原集《焦志》作一卷。然篇什稍多,疑其字画偶误。今据《永乐大典》所存者编为二卷。

  其诗大抵源出元稹、白白居易,虽运意遣词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自不失为雅音也。”

  陈义高的弟子王寿衍

  陈义高的弟子王寿衍(1273—1353年),元·杭州人,字眉叟,号玄览溪月。至元廿五年(1288年)提举杭州开元宫事,元贞元年(1295年)提点住持杭州佑圣观;大德五年(1301年)嗣义高职,提点住持玉隆万寿宫;至大二年(1309),还居开元宫。延祐元年(1314),授弘文辅道粹德真人、领杭州路道教事。

  吴济川:

  吴济川(1310—l366年),名岩说,字辅德,以道号济川名世,元·德化九漈(今盖德乡有济村)人,元•至大三年(1310年)七月廿五日生(一般以此为仙诞辰),至正廿六年(1366年)羽化,是道家“正一派”在德化的开山祖师,也是闽南地区传统民间信仰的神祇之一。其弟隐山、长子景阳、5子凯阳,均是“正一派”道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有济氏祖祠》)

  著名乡贤医士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60•方外•永春州•明•吴济川》:吴济川,德化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释道·元·吴济川》:吴济川,九漈人,与徐友山相友善。”

  民国《福建通志·吴济川》:吴济川,德化县盖德有济村人。”

  岩说出生于有济村书香门第,曾祖父、祖父均曾出仕为官。他自幼勤读诗书,能诗善文。

  及长,吴岩说苦乡人疾病瘟疫,认真钻研医术,广集民间“验方灵药”,亲自采药配方,“立志行医救人”,凡有求医者,无论风雨寒暑,有请必到,且不计报酬,无偿救济。乡人感之,称“活菩萨”、“活神仙”

  岩说还是族人敬重的乡贤。他首订“孝悌为先,恭敬尽礼”等有济氏的宗规家训,后人演化为一套完整的规制,如宗规“崇祀以敦孝恩,孝悌以肃家风,睦邻以念同宗,耕读以务本业,赈济以救困乏,择配以选良家”,家规“敦孝、悌弟、精忠、守信、 崇礼、尚义、养廉、存耻”,庭训“勤生理,崇儒业,尚借鉴,睦宗族,和乡里,慎承继,严闺门,戒淫恶”,以及自省守则等,现仍存有济族谱中。

  【入道】

  元•至正十年(1350年),吴岩说往江西道教圣地“龙虎山”,拜正一天师张正言学道,道号济川;3年后尽得所学而归。“正一道”“天师道”,又称“符箓派”,其道术为画符念咒、驱鬼降妖、治病禳灾等崇拜鬼神的一套“法术”。其事《龙虎山志》有载。

  至今,德化民间还流传着吴济川回乡后为民除害、见义勇为的许多故事,如邀请河南道教高士萨守坚协助,衍道施法,驱除凶神恶煞,捣毁淫祠“蔡陈宫”;以及水淹火攻驱瘟神、救民众镇平群妖、吹龙角利剑插石、烧土纸智斗奸商、挥杖欲推白格岭等。

  【修真金液洞】

  至正廿五年乙已(1365年),吴济川与挚友徐友山结庵隐居德化雪山支脉金钟山“金液洞”修真1年。金钟山位于德化县盖德乡三福村,亦称“纯阳山”。(参见下文“徐友山”)

  元·至正廿八年戊申(1368年)知德化县事陈寿为撰立的《鼎建金液洞宇记》碑文有曰:“金液洞在县西二十里,山高,冬终积雪,列吾华彩色,盖龙浔(德化县)之西障也。乙已岁,友山济川结庵其中,修真一年。”(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金液洞》)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60•方外•永春州•明•吴济川》:“隐居雪山金液洞炼液养真,日惟饮水一盏。”

  民国《福建通志·吴济川》:“隐居金液洞一年,炼液养真,日惟饮一盏。”

  民国《德化县志》记载:吴济川“元末至正二十五年乙已,结庐于金钟山修真一年。”

  【成仙】

  元·至正廿六年丙午(1366年)十月初九日,吴济川坐化,时年57岁。是年,徐友山募缘为其塑像,将他的遗骸分为两半,装入2尊雕塑的仙像体内,1尊在金液洞建洞宇奉祀,另一尊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有济村建“圣天宫”奉祀,尊为公真仙”,俗称仙公”。(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金液洞、圣天宫》)

  元·至正廿八年戊申(1368年)知德化县事陈寿为撰立的《鼎建金液洞宇记》碑文有曰:“丙午(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十月九日济川蜕化,里民具状以闻。余惊异之,逐阶其巅,而见其事,济川坐大石下,遗像端凝,友山栖皇谋妆塑之。延念四日,又议拓其洞宇……求余捐俸,为首作乡民倡。十二月二日遂构宇,越明年三月告成。”

  民国《德化县志》据上碑载:吴济川“丙午十月九日蜕化。友山为塑像,构金液洞以安焉。”

  然而关于吴济川羽化时间,有些文献记述又有明·洪武元年戊申(1368年)和洪武六年癸丑(1373年)两说,如:

  明·嘉靖《德化县志》记:吴济川“洪武戊申沐浴端坐而逝。”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60•方外•永春州•明•吴济川》:“洪武戊申端坐而逝。明日,神往莆见塑匠曰:‘我泉之德化金液洞徐友山也,请塑吾师真人像,第先行,吾亦随至。’匠来,其徒问曰:‘谁相召?’匠以其名告,大惊异。经数十日肌体柔润如生,所塑真身至今犹存,旱疫祷之立应。”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释道·元·吴济川》:友山既逝,乃自隐金液洞中。蓬首垢面,炼液养真,日惟饮水一盏。洪武癸丑十月,沐浴端坐而逝。其徒将饰像,患无匠。经数十日,肌体如生。神往莆田见塑匠,曰:‘我德化金液洞徐友山也。请塑真人(指吴济川像。汝第先行,吾亦随至。’匠来,其徒问曰:‘谁相召?’匠以其名告,众大惊异。今真身犹存。驱蝗、逐疫,其应如响。所至降灵,必有风雨随之。弟隐山亦坐化。长子景阳寂于紫云洞,五子凯阳受符镇魅,陷于鬼硿。”

  民国《福建通志·吴济川》:“洪武中端坐而逝。”

  民国《德化县志》认为,此为先后倒置,今据济川蜕化时,县尹陈寿之《金液洞记》正之。”还应以陈寿《鼎建金液洞宇记》碑文为准。

  【香火远播】

  数百年间,“吴公真仙”的香火远播闽中各地,德化县除“金液洞”(真身)、有济“圣天宫”(真身)外,尚有浔中“龙翰宫”、坪埔“宗道宫”,以及永春县达埔“腾龙宫”、达埔“钟山岩”、达埔洪步“竹林室”、永春“鼠母宫”、蓬壶“仙坂宫”、蓬壶美中“昭显岩”、桂洋“文太宫”、留安山“石玉洞”等200多座;还传及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地。(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金液洞、圣天宫》)

  徐友山

  徐友山(1343—1373年),名权行,号广应,元·德化县儒山人(今盖德乡凤山)。

  【儒山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释道·元·徐友山》:徐友山,名权行,号广应,儒山人。生时异香满室。比长,自持戒行,父为纳室不受。一日瞌睡,遽呼曰:‘偶失足,延寿桥圮矣!’俄而挢坏,人咸异之。”

  【修真证道】

  元•至正十年(1350年),吴济川往江西道教圣地龙虎山,拜正一天师张正言学道,道号济川;3年后尽得所学而归。自此徐友山吴济川结庐于金钟山之黄村,修真证道28载。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释道·元·徐友山》:“与吴济川同结庐于金钟山之黄村,修真证道二十八载。”(参见上文《吴济川》)

  至正廿五年乙已(1365年),徐友山吴济川隐居金钟山金液洞中炼性1年。至正廿八年戊申(1368年)知德化县事陈寿为撰立的《鼎建金液洞宇记》碑文有曰:“金液洞在县西二十里,山高,冬终积雪,列吾华彩色,盖龙浔(德化县)之西障也。乙已岁,友山济川结庵其中(指金液洞),修真一年。”

  【为吴济川建金液洞祀之】

  至正廿六年丙午(l366年)吴济川趺化,徐友山即募缘为其塑像,建“金液洞”祀之。

  元·至正廿八年戊申(1368年)知德化县事陈寿为撰立的《鼎建金液洞宇记》碑文有曰:“丙午十月九日济川蜕化,里民具状以闻。余惊异之,逐阶其巅,而见其事,济川坐大石下,遗像端凝,友山栖皇谋妆塑之。延念四日,又议拓其洞宇……求余捐俸,为首作乡民倡。十二月二日遂构宇,越明年三月告成。”明确记载吴济川化于至正廿六年丙午(1366年),而徐友山死在吴济川之后,还为吴济川筹建金液洞宫宇奔波,至正廿七年(1367年)告成。

  【趺逝】

  明·洪武六年癸丑(1373年)正月初九日,徐友山趺逝,其徒李云台塑其像在金液洞吴济川左边奉祀,世称仙公。民国《德化县志》记载:徐友山“洪武癸丑正月九日飞升”

  然而又有记徐友山逝于元•至正廿六年丙午(1366年)和明•洪武元年戊申(1368年)者,均有误。如:

  明·嘉靖《德化县志》吴济川“洪武戊申沐浴端坐而逝。”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释道·元·徐友山》:“至正丙午正月,别济川至金液洞磐石上趺逝。济川欲与俱,友山曰:‘子有五男二女,□□毕也。’后果如其言。”

   民国《德化县志》认为,此为先后倒置,今据济川蜕化时,县尹陈寿之《金液洞记》正之。”

  泉州府设“道纪司”管理道教

  明初,正式成立道教领导机构。正一派成为民众信仰的道教。

  据《续通志·职官略》记,中央置“道录司”,府置“道纪司”,设都纪、副都纪各一个;州置“道正司”,设道正一人;县置“道会司”,设道会一人。明朝政府这种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史,一般由道士充任,只设官职,不给俸禄。

  如泉州府“道纪司”设在玄妙观。德化县“道会司”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在鹏都村崇道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泉州儒道释寺庙·元妙观、崇道宫》)

  概况

  明朝前半期,道教仍然盛行,泉州修建不少的宫观。如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修建紫帽山金粟真观;惠安人、惠安县道会司道会杨必禄张崇道主持重建惠安东岳行宫;永乐年间(1403—1424年)修建泉州清源山紫极宫(紫泽宫);景泰三年(1452年),重修德化崇道观;宣德年间(1426—1435年),李森建安溪清溪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紫帽山、清源山》、《泉州人名录·李森》、《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溪宫》)

  明朝中期,封建统治思想支柱是儒家思想,视道教为异端,但又强调“神道设教”以助教化,又吸收道教某些思想来充实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有效工具。故明朝中、后期,上层道教虽然逐渐衰微,然民间道教仍然十分盛行。如天顺(1457—1464年)、成化(1465—1487年)年间,又屡次修建泉州紫极宫;景泰三年(1452年),重修德化崇道观;景泰年间(1450—1457年),道士陈静怀重建惠安科山寺;天顺年间(1457—1464年),李森兴建龙津观。

  嘉靖(1522—1566年)间,泉州各地发生过1次甚烈的“毁淫祠”事件。 所谓“淫祠”,指不在祀典的祠庙,因迷信愚民、侈靡浪费,历来为理学家所不齿。清·乾隆《 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按》述及德化当时的情况时就直指:“夫趺化飞升,非所以为训。顾时俗所传,皆在唐、宋之世,毋亦以其荒远莫稽,而姑妄称之欤?不然,胡以近数百年来,概乎未之有闻也?若愚民倡为神佛生日之说,陈乐侑觞,每岁新春妆扮神像,称侯称公,沿途迎演,旗鼓喧哗,饮食侈靡;多者费百金,少亦不下数十金,此又诬神惑民之甚,所当亟加禁绝者也。”

  “毁淫祠”事件波及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寺庙宫观(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佛教·明代·佛教式微的趋势未能彻底扭转·毁淫祠》)。如:

  嘉靖五年(1526年),永春知县柴镳督毁淫祠,收庙产为官田、学田,全县寺庙(包括佛教、道教等)仅存16座 。

  嘉靖六年(1527年)任晋江县令的钱楩也毁庙多多(包括道教宫观),以建立书院、私塾。

  嘉靖九年(1530年),德化县令许仁请示提学副使高賁亨获准,令各里团“淫祠 ”改为社学,拆基、垦田作学租。清·乾隆《德化县志·卷7·学校志·社学(附)》载:“嘉靖九年,请于提学副使贲亨 公,斥各里团淫祠为之(指为社学),并处置其资用。”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按》曰:“嘉靖九年,竹厓 公请于提学副使贲亨 公尽斥各里团寺庙,改为社学。毁拆字基,听民垦种,充作学租,士民咸喜。邪正盛衰,于焉见矣。故《万历志》仅载十寺……四庙(宋代有9所):东岳、忠应、英显、小尤。按:东岳庙嘉靖九年亦改为阴阳医学惠民药局。”

  直至天启(1621~1627年)间,德化知县桂振宇在县城建祝圣寺,以西厅为道院,设置道会司,道教神烟复燎,宫庙又逐渐恢复和修建。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按》:“今兹所胪,视昔几倍,而各乡神宫佛坛,无虑数百,固未暇缕叙也。”清代沿袭明制,德化在程田寺后及崇道宫先后设置道会司,道教又得继续发展。

  著名道人

  道士:

  道士,明初寄寓泉州元妙观,其徒为著名道士董伯华。(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元妙观》)

  吴云靖

  吴云靖,明·晋江人,紫帽山道士。正统九年(1444年)建古玄室于紫帽山南麓,作为修炼之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紫帽山》)

  董伯华

  董伯华,明·成化(1465—1487年)间晋江乌屿人。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52卷·泉州府部杂录》有记。《晋江县志》、《泉州府志》、《福建通志》俱有传,内容大同小异。

  【得道术】

  董伯华原为屠者,先从“元妙观”道士,后又得道术于“紫帽山”道士吴云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元妙观》、《泉州山川·紫帽山》、《泉州宗教·明·著名道人·道士、吴云靖》)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52卷·泉州府部杂录》:

  伯华者,明·成化时人,屠者也。得道术。

  画雷儿童掌中,伸之有声。市中儿悉出钱与买。伯华得钱,鬻食自饱,散其余以给市人。

  姓者,为郡小吏,太守熊尚初喜之。汀贼至,太守出兵与战,吏当行。伯华告其父曰:‘亡往也,昨见太守领兵出城,皆丧元鬼矣。’父曰:‘府公欲之焉。’避害,伯华倏忽使其儿暴下,用是得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熊尚初》)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明·董伯华》:

  董伯华,性至孝,母嗜膏豚,因习屠。后得道术于吴云靖,遂弃去。

  谈征应辄验。儿童与一钱,为画雷掌中,拳而伸之,其声霹雳。日得钱自给,以其余施贫人。”

  伯华尝书‘勤俭’二字匾其宅。”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60•方外•泉州府•明•董伯华》:

  董伯华,晋江人。

  服气炼形,谈征辄应验;能于人手中作字,开拳有雷声震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元妙观“在县前……明初有道士寓其中,后白日飞升,董伯华其徒也。”

  《福建通志》载,晋江人董伯华,服气炼形,谈征应辄验,成化(1465—1487年)间常来往漳、泉。“能呼风雨立至。又常画雷符,一张卖钱一文,然必童子乃卖之。藏符于掌,旋傍耳开之,应声而震,人称为‘雷师’。”

  【尸解北山紫极宫】

  后,董伯华尸解于清源山(北山)下洞之麓谷地“紫泽宫”,人即其真身塑像祀焉,祈雨辄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紫泽洞与天湖》)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60•方外•泉州府•明•董伯华》:“后尸解北山紫极宫,人即其真身塑像祀焉,祈雨多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明·董伯华》:“后尸解北山紫极宫,人即其真身塑像祀焉。祈雨辄应。”

  明·何乔远《闽书》:清源山“紫泽宫,去‘纯阳洞’半里许,是名‘下洞’,菁深静杳,别为一区,唐·蔡尊师蔡如金谭紫霄修道于此,今祀董伯华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泉州人名录·何乔远》、《泉州宗教·道教·唐·著名道士·蔡如金,五代·谭紫霄》)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

  “‘蜕岩’下大石前为‘下洞’……稍右有仙人董伯华藏骸瓦棺,露存座上。

  僧称,旧有宫一座三间,即其瓦棺,塑仙人像………唐·蔡如金谭紫霄、明·董伯华俱修炼于此者,当在是。

  而与‘紫泽宫’混为一处则非,盖‘紫泽宫’又在前面山麓也。”

  【风雷云雨诸画像及雷石】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52卷·泉州府部杂录》:

  伯华善,遗之青石,曰:‘雷石,小儿有病,就雷石磨水饮之辄愈。’

  今郡中旱,则迎伯华祷之,以能雷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明·董伯华》:“赠所善姓风、雷、云、雨诸画像,及雷石一块,磨水可以愈疾,今皆存。”

  “风、雷、云、雨”4神画像,被称为“四顾眼”,即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画中诸神的2只眼睛,都与欣赏者的2只眼睛相对,堪称明代泉州地方图画之绝技。

  廿世纪50年代初,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林惠祥来泉州考古,据传泉州东街氏后裔仍然保存着祖传道教“雷公石”“云、风、雷、雨”神图,立即拜访家。其后裔表示“雷公石”可赠与厦门大学,但“四顾眼”图画则不知去向。

  廿世纪50年代末,厦门海关发现“四顾眼”图画,送还泉州。如今,这4幅画完好保存于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泉州的“雷公石”,其实是新石器时代的石锛,呈长方形而扁平,长14.3厘米,最阔处6.3厘米,最厚处2.2厘米。刃口一面斜削,另一端原应是平的,但已被磨水治病,磨成浑圆了。“雷公石”保存于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我国民间早有雷公的传说,以为雷公一手拿斧,会从天上打下来。汉代山东氏祠石室的石刻,便有雷神像。宋·沈括《梦溪笔谈》云:“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云雷神所坠,多于震雷之下得之。”这就是说,远古人类的石器埋于地下,雷雨后因流水冲刷,露出地面,被人发现,不知为何物,大惊小怪,于是便产生迷信,甚至要用雷公的威力来避邪治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把雷公石列为药物之一,并注明其功能是“主大惊失心,恍惚不识人”,用法是“并石淋,磨汁服,亦煮服”

  潘清泰

  潘清泰,明·安溪人。

  嘉靖(1522—1566年)间筑精舍于激林之龙潭,攻儒业。

  晚年遁迹于黄冠,隐居为道,居住在莲叶山麓老子法门,有吟“不厌清斋淡,应知道味鲜”

  其惠安亲戚李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恺》)来访,与潘清泰谈玄论道,并赠以诗,曰:“得道留山老岁寒,繁华富贵等闲看。随云采药超尘远,敲雪烹茶坐夜关。六甲风雷藏宝篆,一壶天地杂灵丹。纵然复出山阴客,第惜鹅经欲换难。”

  一日,沐浴更衣,召集亲人说:“鼎湖云暗处,华表月明中。了此平生事,优游上帝宫。”端坐而逝。

  李鼎

  李鼎,明·江西人,逍遥万寿宫弟子,著名的净明道派(又称净明忠孝神仙道教)道士,能导引辟谷。后云游至泉州,居法华庵,仙逝清源山。后人尊为仙公”

  万寿宫弟子

  李鼎《定宇天光记》(《逍遥万寿宫志·卷15》载)有曰:“时于也,方拥□操箕在弟子之末。”

  万历(1573年~1619年)间,有彭又朔修道于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李鼎添为弟子。

  居泉

  万历(1573年~1619年)间,李鼎自江西南昌云游至泉州传道,客于泉州城内三教铺宜春境(今后城旅游文化街东端)法华庵,传授弟子。法华庵建于南宋·绍兴(1131—1162年),自那时起即为泉州净明道派的中心。(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法华庵》)

  一日,登清源山龟岩(龟山),留下1只鞋,再入狮岩,端坐数日仙逝。弟子就其遗蜕塑像奉祀于狮岩,又另作栗主(神牌)供奉于法华庵,后人尊为仙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清源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明·李鼎李鼎,江右人,客于泉城。能导引辟谷。每晨东向吸一杯水,端坐凝神,有延与语者,作行草书于几上答之。旋即拭去,不令存也。一日忽辞所知,登龟山坐化。众因遗骨塑像祀之。”

  陈甫一

  陈甫一(1627~1644年),明·德化尤中人,崇祯(1628—1644年)间道士,属全真道。生不吃肉类,能在树梢鼾睡,将圆寂时告诉乡人,在其身体周围堆积柴禾,趺坐自焚,乡人收其骨塑像奉祀。

  陈智篆

  陈智篆,明·永春道士。有一年,泉州发生严重旱灾,知府令智篆祈雨有应,赠礼不受,只求调拨粮仓的大米赈济穷人,知府允之。

  道教学者与著作

  明代泉州也出现一些著名的道教学者,如进步思杨家李贽、官绅陈用宾、解元李光缙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贽陈用宾李光缙》)

  又如丁衍夏,号泰清丈人,晋江人,回族。万历间〈1573一1620〉隐居清源山,上自结绳乌篆,以至近事无不博综。对于道教方术,如阴阳五行、占卜、炼丹肘后医学,神话故事以及经典《南华经》、《参同契》无不熟悉研究,故志乘称衍夏能张合道家之用。(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丁衍夏》)

  据民国《福建通志》、乾隆《泉州府志》,泉州市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泉州人著作目录提要》,以及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编印的《道教文化研究通讯》等书辑录,明代泉州人的道教名著有:

  汪旦《道德经注》、《黄庭经注》。

  赵建郁《参同契释》。

  李贽《老子解》2卷、《庄子内篇解》2卷和《易因》2卷。李贽的《易因》,后被收入道德经籍总汇《道藏》。李贽的晚年,用七年时间研究《周易》。据李贽的学生汪本钶的《卓吾师先师告文》云,李贽读《周易》是“每卦自读千遍”,“忘食忘寝”李贽作《周易》的目的,是对历代注解《周易》之书的不满,认为孔子以后的《易》学,多悖《周易》大旨,多属臆测附会,使“《易》道大丧”,遂欲自著《易因》,阐发《周易》经传之本义,自命“夫子之所攸赖”。后李贽避祸入河南商县的黄檗山中,继续研究《周易》,修改《易因》,直到友人马经伦保护他到河北通州,乃继续修改《易因》。一直到他被捕入狱前,《九正易因》方告脱稿。所以《易因》是李贽的最后学术著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贽》)

  陈用宾《悟真篇注疏》、《还真大旨》、《大道指南》和《道德经契心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用宾》)

  郭宗磐《老子解》4卷、《庄子解》4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宗磐》)

  周茂中《黄庭经注释》、《参同契注释》、《悟真篇注释》和《感应篇注释》。

  苏希栻《庄子注抄》4卷。

  李光缙《南华肤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缙》)

  郑字明《阴符经注》1卷、《道德经注》2卷。

  黄乔栋《老子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乔栋》)

  韦际明《南华经注》1卷、《儒道释考》3卷。

  吴载鳌《阴符经运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载鳌》)

  戴亮策《老氏骊珠》、《南华知知解》。

  林欲揖《道德经注》2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欲揖》)

  陈洪壁《参同契解》。陈洪壁,号微庵,晋江人。隐居晋江涵江岸边,刻苦学《易》,而对于《太极图》、《周易参同契》等道教经典亦有很深的钻研。

  洪天馨《参同契解》、《悟真篇解》。洪天馨,自署棱陵洞通衢道人,晋江人。长大学易,攻举子业,傍及群书,是一位道德学问著于当时的名儒。因科场失利,中年丧妻,子女夭亡,灰心世路,正德间(1506—1521年)隐于晋江华表山草庵,创办龙泉书院授徒讲学,留下十八明贤读书草庵的佳话。洪天馨非常仰慕葛稚川许旌阳费长房等著名道士的修道成真,对道教经典《参同契》、《悟真篇》、易学八卦参悟洞彻。后游情于方外,往来于清源山、天心洞、(紫帽山)金粟洞、灵源庵,所到之处即景踏咏。也尝游杭州、南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天馨》、《泉州山川·清源山、紫帽山》、《泉州寺庙·天心洞、灵源寺》)

  陈荣选《道德经解》和《南华经解》。

  上层道教的地位日益衰微

  据《皇朝文献通考·职官考》载,清朝道教职官承袭明制。泉州“道纪司”仍设于元妙观(康熙间避讳改名)。

  清代,最高统治者重佛抑道。乾隆时,正一真人的官阶由二品降到五品,并禁止其差遣法员传度。又限制天师的的职权,只准许他统驭本山道众。但清袭明制,泉州正式道士必须到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受箓,方能取得道职。

  道光时,宫廷停止了传统的天师朝觐礼仪,上层道教的地位日益衰微。

  民间道教世俗化

  至清初,泉州民间道教已世俗化。如德化县,时全真道已没有传徒,后人将其塑像尊称为“圣君”、“相公”、“真人”奉祀。而正一道 (即天师道)衣钵相传不断,因其师祖不同,分为两派:

  ①吴济川派:分布德化县城关、雷峰、南埕、水口、霞碧、盖德、国宝、美湖、春美一 带。

  ②陈四姑派:根据《陈十四传》,此派由福州传入闽北,再由闽北传人大田,宋代由大田黄峰传入德化,由于方言不同传误,陈四姑应名为陈静,又名十四),分布于德化上涌、吉山、葛坑、溪洋、汤头一带;其弟陈海清(应为二哥陈法清)授徒分布于德化赤水、大铭、三班和县西北部地带。

  吴济川陈四姑均系江西龙虎山派下,只有道服、道帽、发髻有所区别,教义、经忏、符菉基本一致。

   正一道(天师道)带有相当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学徒学习经、符通晓后,根据规定日期,按明、清科举办法,经过被认定道行高深有过封赠的道士主持考核经忏、符菉和过火城、上刀梯等惊险科目,然后根据成绩封赠文林郎、某某大夫、统兵指挥使等职称,并发给印章、凭证、死后要做道事上缴印、凭(烧毁)。道士家中设坛供奉的偶像有关羽朱熹、圣君、真仙、观音、祖师三者兼备,其宗教活动,大都为社会上迷信者做各种大小道事,成为职业道士,父授子继,也吸收少量亲友为徒弟。

  清政府为“有助教化”,仍然继续利用民间道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补充。所以泉州的民间道教仍然流行。

  泉州官府对一些重要的宫观屡加修缮,因此一部分道教宫观得以保存,如元妙观、东岳行宫、府(县)城隍庙、北帝庙、法石真武庙。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编《德化县志》载,时德化全县主要有十大宫庙,即伏虎岩、石壶洞、金液洞、泰华洞、安土庙、大卿宫、崇道宫、道士宫、通兴宫、紫云洞。还有其他庙祠 ,如城隍庙、先农坛庙、关帝庙、天后庙、东岳庙、忠应庙、水府庙、统军庙、英显庙、小尤庙、福安庙、仙寨庙,后来还陆续增加。

  对一些重要道观,提高祭祀规格以利教化。如清初对府、县城隍庙进行春秋二祭,光绪十九年(1893年)对泉州城里三教铺龙宫庙的城隍神,敕加“昭威”封号。

  还以官府名义作法事,促进了道教的活跃。如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永春知州翁学 本召集永春、德化、大田三县道士,在永春溪洲马路头做3天水陆大醮;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廿五日,翁学本又召集三县道士在永春县城隍庙做7天大醮。

  较著道士

  由于上层道教衰微,道士罕见典籍。流传下来的较著道士有:

  江士元

  江士元,清初·德化清泰里(今雷峰乡)人,正一派道士。

  幼学元代吴济川派(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济川》)道法,精通正一道符篆。康熙卅五年(1696年)夏,德化干旱,知县严居敬命其祷雨。

  何琦

  何琦,字礼康,号弦斋,又号观吾蒙泉居士,清·晋江人,振奇拔俗,飘然有回方之志。

  《清源氏家集》载:

  “有道骨,能读奇书,好吃松心下酒,日可行数百里始休。遇幽岩怪石辄卧其上,不避风雨。

  后在刘仙岩与道士倾谈,夜半携手俱去,不知所终。

  著有《山阴集诗》,亦有逸概,不作近体。” 

  黄攀

  黄攀,字则华,道号从龙,清末泉州罗溪一带著名高功。光绪年间(1875—1908),曾徒步前往江西龙虎山学道受笔篆。

  黄韬

  黄韬,字则略,道号从文黄攀之弟,清末泉州晋北一带著名道士。

  蔡玉树

  蔡玉树,生于清末,为近代泉州著名道士。曾到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受过道篆,精正一派斋磁科仪,主泉州中岳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中岳宫》)

  杨道源

  杨道源,字悟善,湖南衡阳人,咸丰九年(1859年)生,精于岐黄和道家炼养之术。清末来泉经营“楚南药店”,后修隐清源山南台岩,遁迹方外,修建南台岩的三清殿、文昌阁、佛堂。1915年遇害于匪患。

  焕彩

  焕彩,失其姓,近代南安丰州镇著名正一派道士,曾往江西龙虎山受篆。

  道教著作

  清代,因为上层道教的衰微,地方世俗化的民间道教的盛行,所以泉州人研究道教的著作不多。但也出现一些著名的研究道教的学者,如康熙间宰相安溪人李光地

  较重要的道教著作有:

  陈年《阴符经解》2卷;

  王命岳《感应篇引经征事》2卷;(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命岳》)

  黄志美《金丹指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志美》)

  李光地《阴符经注》2卷、《参同契章句》和《鼎符》;(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蔡起《道德篇》;

  黄煜《修真要言》;

  李日升《读老牖规》等。

泉州道教传播台湾和南洋

  明、清时期,随着台湾的开发,许多泉州人渡海到台湾垦殖,道教也东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从泉州迁徙数万人到台湾垦殖,他的后代继续从泉州移民台湾。施琅统一台湾后,又迁移许多泉州人开发台湾。同时,西方殖民者东来,占据东南亚各地,为了掠夺当地资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时,苦于残酷封建掠夺和战乱的泉州人,迫于生计,大量移民东南亚各国。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有更多的泉州苦力被往东南亚、美洲和澳洲。

  这些泉州的移民带去了泉州的道教信仰。如石狮市永宁镇城隍庙分炉台湾鹿港等地,多达100多座;安溪县城隍庙分炉台北等地,多达200多座。据《泉州市华侨志》载,1841年至1875年,泉州地区出洋人数达164280人,年平均出洋人数4694人;1906年至1911年,泉州地区出洋人数达198377人,年平均出洋人数达33063人。泉州的道教文化亦随移民向世界各地传播。

  道光年间,有泉州籍人在新加坡建立道教天公坛、天福坛、天福宫。

道教文化对泉州社会的影响

  道教在泉州流传一千多年,宋代以后,儒、道、释为格局的文化思想形成,对泉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泉州的岁时、婚事、生育、寿庆、丧事、营建和避邪等民俗,无不打上道教的烙印。此外,泉州的地方戏曲、雕刻艺术、医药、体育民间文学等,都深受道教的影响。

  ㈠道教对泉州民俗的影响。

  泉州保留不少与道教有关的民俗。

  按旧俗,每年正月,泉州城区要举行盛大的众神大游行,自清早至深夜,盛况空前。

  乾隆《泉州府志》引《温陵旧事》详细记载清代泉州的游神活动的盛况。每年正月,各铺、境推举出德高望重。而且富于资财都为主事,集合资金,定期设醮,然后迎神,周巡其境。境内居民,家家户户置几案,焚香楮甚恭虔。如绅富之家事先有祈请,则负责妆神像,名叫“赛答”。饰假面具,高擎其座及于门楣、屋檐。正神入座后,其前行开道者为“某将军、某元帅”等道教杂神,皆由人妆饰入座,挺立抬中。游行时道路高低转折,挺立者“凝然不动,足称绝技者”。游行队伍中的乐器,有马上吹、步吹、五音铜鼓;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帅旗、三军司令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执事则戈、铤、矛、戟、剑、箭架、盾、刀;还有材官、骑士、奚奴、军校、苍头、旗手之类。神像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两类,视其神格而定。抬吴真人、天妃神像等采用缓步而行,而其他诸神像皆采用奔驰冲撞,其“疾如风,虽奔马弗及”。队伍中的“异饰面,极为丑态,鸣鼓助喊,以为神威。”而神行列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又前为巡逆,虎冠假面为厉鬼之形。”凡一日之会,大抵如此。

  入夜,其首事者鸣锣知各家“门首点灯,二更时呼出灯牌、火把”。于是,不论大小人家,各持一盏长柄方灯,或执香灯,上书写“风调雨顺”、“祈保平安”。每间隔十步,就有一个四人抬的钟、鼓架,四周饰以灯火、锦、缎、流苏。鼓鸣于内,钟声应于外。又有一种类似钟、鼓架的“香架鼓吹”,形如“吴下酒船,长河官座,四周纱屏,画山水人物,皆名笔也。灯火三层,爇沉檀其上,香闻数里矣。”而整个游神的行列中,“关大帝、吴真人灯牌,以数千万计,钟鼓架、香架同,以数百计,火炬亦千百计”。是夜,泉州城区的盛况是“长街一望,如星宿,如燎原”。最后,府志补记:“凡兹皆不招而至,不约而同,欣欣而来,满愿而归者。”

  以上记载,表明清代泉州民间道教的盛行,也表明清代泉州道教的某些仪式活动,已演变成为民间习俗,而逐渐成为泉州民俗的一部分,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今日泉州地区乡间民俗的“巡境”和台湾民间的“巡境”民俗活动,皆渊源于此。

  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引隆庆《泉州府志》云,这种盛大游神活动,居民负担颇巨,“多者费数百金,少者亦不下十金”。又引万历《泉州府志》云,游神之举,“妆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因起争端”。再引《闽书》云,“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天。”

  按泉州道教民俗,泉俗正月初九日叫“天公生”,即天诞,也称“天香”,为玉皇大帝的生日,要举行各种活动“祈年拜天”。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赐福,各家要祭祀祖先和吃元宵丸,夜张灯,举行迎神赛会,谓之“进香”。三月,清明节,俗称鬼节,各家要祭祀祖先和扫墓。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大门插松艾避邪,以纸扎大舟和五方瘟神,然后焚之。七月七日,为七娘夫人神诞,各家设神案敬七娘妈,并焚烧“七娘纸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据传是日地官赦罪,各家做“普度”祭祀祖先和无祀鬼神。八月仲秋日,以薯、芋和月饼祀神与祖先。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据传水官解厄,沿溪河居民做“水普”。十二月廿三日,要祀灶神,谓之“送神”。据传是日灶神上天,各家设酒菜佳肴送之,希望在天帝面前多讲好话。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各家隆重祭祀神和祖先,“烧过年金”,吃团圆饭。此外,每月的初一、十五日要敬天公,初二、十六日要祭土地公。晋江石狮市区城隍庙的“七大巡”神的生日,也成为民俗节日,其盛况罕见。还有许多铺、境的道教俗神的生日,也都演变成为地方民俗的节目。

  古代泉州还有雕刻石狮镇风、镇邪的道教风俗。泉州道教的堪舆家认为“甲卯风为风水之大忌”,故刻“石头风狮”以镇风。现在泉州随处可见单只的昂头朝前的“风狮爷”。此俗现在金门县仍然很流行。风狮往往置于村口大道旁,或置于自家大门口。而现在则发展为石狮镇邪,往往于大门口两旁各坚立石狮,昂首雄踞,既是作为镇邪之用,亦可作为艺术品点缀。

  泉州还有一种与道教风俗有关的风俗,即私家住宅朝巷口正中(即丁字街口),必须于朝巷(街)正中的墙面上刻上一个狮头——“石敢当”镇邪。据传“石敢当”是古代大力神,专司抓鬼、镇邪。据传《闽中金石志》载,宋·庆历五年(1045年),张纬知莆田,“再新县中堂,治地得石,铭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十日也”。可见,立“石敢当”的社会功能是避邪、镇鬼,为百姓和官吏造福,且为儒家的教化服务。这种民俗在今日的泉州、莆田、福州和闽西还很流行。如今,有的则于巷口的墙下,筑一座祀土地公的小庙或刻“四洲佛”像替代,道教信众认为可以避邪。

  此外,民间婚事的“拜天”、“谢地”庆典,以所谓“生辰八字”测算;民间的求子和其他妇幼问题,即找祈仕妈祈祷;寿庆要拜天、谢天;丧事要做功德,超度亡魂;破土建屋要举行“安土”、“上梁”、“镇宅”等仪式;造船航海,从开斧动工到造龙骨、安桅、落成下水,都要举行法事。避邪的形式,除前文说过的“石敢当”、土地公、四洲佛以外,有的在屋梁上、门楣上、厅堂中、照墙上等,悬挂八卦图案。还有,古代丧葬,下葬处要埋下“买地券”,标明墓地四至,写上道教咒语,并于墓地树石碑,上刻“土地神(即土地公)三个大字。今此葬俗已演变为树“后土”石碑。

  ㈡道教对泉州地方戏曲的影响很深。

  泉州的“法事戏”又称“打城戏”,原为僧、道法事后的余兴,以后逐渐由法事仪式而搬上舞台。最初,是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灵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头巾代表亡灵,一男子(由道士妆扮)代表道士对着说唱。这种仪式也叫“打桌头城”。

  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演员由原来的一男一女,发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剧目,在广场表演。后又发展为舞台戏剧。其表演艺术、科步、身段、曲调,有的吸取提线木偶的表演艺术,又吸收梨园戏技艺和京剧的武技,形成一个别具一格的地方戏曲形式,是为泉州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且驰名于台湾和东南亚各地。道教法事中的法乐和打城戏中的道情调乐典及打击乐,是泉州民间文化的艺术珍品。其武打的技艺,又与传统的南少林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为南少林拳术在泉州的活文物。

  ㈢道教对泉州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影响。

  神佛造像、庙宇的出现使泉州雕塑、建筑出现新的气象。

  清源山老君石雕坐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为北宋的巨型石刻,刀法柔和而有力,线条简练,衣褶分明,两眼深邃平视,耳大垂肩,左手按膝,右手靠石几,闲逸安祥,它既精致,又不失夸张,很有特色,堪称宋代石像雕刻艺术代表作,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妙观紫微殿的六角形石柱上的透雕石龙盘旋飞舞,昂首腾空。观中前殿两庑的28宿泥塑像,出自民间著名匠师之手,形态各异,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乾隆年间塑造的府城隍庙照墙上的大幅麒麟彩色琉璃浮雕,是泉州道教雕塑艺术品中之佼佼者。

  明·道士董伯华所绘的“风、云、雷、雨”4幅道教神像,即被称为“四顾眼”的珍品,是古代泉州道教艺术的代表作。

  此外,元妙观、东岳行宫的主殿建筑形式,都采用重檐歇山顶建筑,整体美观稳重,内部空间廓大。元妙观、东岳行宫、府城隍庙和法石真武庙的山门,都采用牌坊体建筑,且多为三开间庙门,气派恢宏,十分壮观,是闽南地区的典型古建筑群。

  ㈣道教丰富了泉州的民间传说。

  泉州流传着与道教有关的民间传说很多,著名的有蔡襄修建洛阳桥的故事。还有罗隐画马石、吴真人丝线诊脉、裴道人除蛇妖、吕洞宾与韭菜成、董伯华卖雷和飞阳庙与金鸡的故事。

  ㈤泉州的地名也渗入不少道教神仙的名称。

  如土地后、二郎巷、祈仕巷、裴巷、天后路、大城隍口、小城隍口(县城隍)、青龙巷、上帝宫巷和登仙桥巷等。这大约是该地历史上祀奉过有关道教神仙,或道教的民间传说与该地有关而得名。

  ㈥泉州的民间谚语与道教有关的很多。

  如“阿散仙”(喻游手好闲的人),“有烧金就有保庇”(鞭鞑贿赂之风),“仙人打鼓有时错”(喻犯错误难免),“通天教主专收无好徒弟”(喻别人的手下人不称职),“乞丐背葫芦-----假仙”(嘲笑伪装行为),“阎罗王嫁女儿----鬼抬鬼”(指物以类聚),“做天公也难中众人意”(喻办事难),“本地道士治本地鬼”(喻必须先知情,后方能解决问题)。这些有关道教民间谚语一定的哲理性,耐人寻味,丰富了民间的语言,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㈦道教对泉州的医药、体育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近代泉州地区有10多家专事生产、销售丹膏丸散的老字号店铺,它们大多创业于明清代,世代相传,且与道教单传秘方有关。如城隍庙种德堂徐镜心“万应神曲”、西街台魁巷内保和堂“白塔疔膏”、扶元堂疥药;柯世德消炎膏;炎尝 八(病字壳)丸(专治初生婴儿的破伤风)、保婴堂“保婴丹”(专治幼儿惊风病)、花桥慈济宫“金汁”(专治发高热病症)、东门的“秋石丹”(专治过度劳累)。

  泉州花桥慈济宫,设有义诊所,施医赠药,且辟有草药园圃,栽种中草药,设置“金汁”制作、储藏地窖,对民间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道教讲清心寡欲,修性养神,又讲按摩,还讲导引(武术),三者称炼气功。泉州现行的“八段锦”、“太极拳”,其源流皆与道教有关。

  ㈧道教与泉州古代的航海技术关系十分密切。

  16世纪,泉州的航海者写了一本航海针路的书,书名《顺风相送》(作者佚名),书中载15条航线,从泉州启航的占10条,太武山启航3条,福州启航2条。

  《顺风相送》的开篇《地罗经下针神文》,是一篇开航前举行祭祀祷祝的告文,文中罗列奉请的道教神仙从四值功曹使者、历代御制指南针祖师、通阴阳仙师,历代过洋知山、知沙、知浅、知深、知屿、知礁祖师、罗经二十四向位尊神、罗经坐向守护尊神、鲁班师父部下仙师神兵将使、天妃及千里眼、顺风耳部下神兵等等,数十种道教神仙。

  《顺风相送》开篇的祷告文曰:祝“扯起风帆遇顺风,海道平安往回大吉,金珠财宝满船盈荣”;“朝暮使船长应护,往复过洋行正路,人船安乐,过洋平善,暗礁而不遇,双篷高挂永无忧”。而其中航海线路“浯屿大泥吉兰丹”记载如下:浯屿(金门)开船碇内开。用丁未(113度)及单丁(105度)针七更船平南澳坪山外(广东饶平海上南澎列岛)。针路一直往西南方向,直至用坤申(142度)及庚西(172度)针三十更,船取吉兰丹(今马来西亚)港口。是泥地抛船。用单申针七更船六坤,坤身尾有浅,过西边入港是大泥(北大年,在泰国南部)。这说明古代泉州金门出了,经越南、马来半岛到泰国的航线,是借道教八卦方位来计算航程和航向的。

  《顺风相送》的作者是航海的行家,又精通道教八卦术,所以能够操作罗盘诸细节,且把航海技术

常识神化,这就不是一般道士所能做到的。

  ㈨道教对泉州社会经济的影响。

  伴随着泉州道教的祭祀和庆典活动,因此产生一个生产、销售宗教用品的市场。

  近代,有些店号驰名海内外,如西来意、西方国、西佛国、西明国、西藏国等。其中尤以西藏国最为著名,专门雕塑木、泥神像,作品造型优美,远销东南亚。生产香料以博山堂最著名;金传胪的纸扎闻名闽南。此外,还有蒸制名类糕点、 食品。据1952年泉州市工商业登记资料,是年泉州城区有生产、销售金楮居民35户、香料16户、鞭炮16户、糊纸7户、雕塑神像2户、制神灯 7户(兼营刺绣神袍、铸造神器、印刷经书)、彩亭店6户、木主店2户。形成一支数量不小的生产经销道教用品的职业队伍,也形成一个专门销售道教用品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