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祠堂(8划)

  卓氏:
  百源川池卓氏宗祠
氏入闽入泉。宗祠。)
  福全卓氏祖厅(肇基和外迁。规制。)
  单氏:
  清修堂(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内洋自然村)
  范氏:
  鳌江范氏家庙[晋江市金井镇岩峰村陈厝。肇基。衍传(概况。迁台。)。家谱(雍正三年范学洙重修。雍正十三年范学致补修。乾隆卅五年范古棠、范维罴重修。1949年、2002年两修。)家庙沿革与规制。]
  罗氏:
  安溪罗氏的衍传与宗祠[龙涓举溪罗氏。金谷美洋罗氏(明·成化罗秀九肇基美洋。《族谱》。林前堂。)。西坪柏叶罗氏(明·成化罗七哥肇基柏叶。《族谱》。宗祠。)]

百源川池卓氏宗祠

   位于泉州郡城百源川池南畔。

   入闽 入泉

  发源于中原的氏入闽,一般说法是因两晋永嘉之乱和唐末、五代战乱,由北方迁入闽地。比较明确的有晋·永兴二年(305年)卓宏任晋安(福州)刺史入闽;唐·光启二年(886年),氏裔孙卓禄美等25人随王审知入闽,居福州。

   后来,氏散居莆田、福州、长乐、泉州、同安、南安、晋江。又以福建为中心,迁居浙江温州、瑞安、奉化,江西丰城,湖南慈利,广东惠来、海丰、陆丰、潮州、揭阳等地。

   迄今泉南氏已达3万多人,以南安居多。

  宗祠

   明季,包括分布在同安蔡宅,南安云台、荖港,晋江紫帽湖盘、池店茂厝,郡城的泉南氏,在郡城百源川池旁购地,修建三开间二进砖木结构氏宗祠。

   泉州学者傅金星《泉山采璞》记:相传,明末百源川池南畔姓祠堂修建一新,欲树一匾,笔墨侍候名家赐字,忽有人穿着一条褴褛海青,挤进人群,不问情由,提笔乱涂一通,涂罢掷笔扬长而去。众人急忙追上,抓住其衣,人却不知去向,只剩那件海青。其余的人抬着匾到池边清洗,浮墨洗去,现出“流青翠屏”四字,落款吕纯阳,众人才知是八仙之一吕纯阳特来赐题,于是将匾悬于氏祠堂,并于百源川池北面建亭纪念,称海青亭。至今海青亭地名仍存。

   解放后,氏宗祠废,曾作食品学校等之用。廿世纪90年代,泉州城区改建,海内外氏宗亲重建。

   重建后的氏宗祠,改闽南皇宫起大厝式为4层楼宇式建筑。1至3层为休闲活动室,顶层为祀厅,设龛祀奉泉南氏先祖牌位,依次为同安氏始祖、南安云山氏始祖、南安荖港氏始祖、晋江湖盘、茂趣氏始祖。

福全卓氏祖厅

位于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肇基和外迁

   相传,氏于明·正统年间迁到晋江福全所城定居。因《族谱》散失,不可考。

   清初海禁开放时,福全许多族氏的青壮年遂纷纷渡台开垦或经商。乾隆(1736—1795年)年间,福全氏10世卓昌月亦迁居台湾,置有产业,因回乡谒祖省亲,拾其父克喜骨骸移葬台湾,并将本厅《谱牒》带往台湾抄录。不料渡海时突遭风浪,人虽幸免,行装及《谱牒》尽失,原记载谱系遂无以查考。昌月在台地,人丁蕃衍,于咸丰四年(1854年)再立《族谱》,以示后昆。迄今其在桃园的传衍已达数千。


福全衍台
氏《族谱》首页题有“留青翠屏”4个大字,并题小字为:“元(原)在唐山祖厝匾字,左记四字,乃是仙人李托拐惠赐作笔。”可证其与泉州百源川池“卓氏宗祠”的渊源关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百源川池卓氏宗祠》)

   《族谱》记载:“大清国福建原籍泉州府晋江县十五都福全所啸(眉)山境,开基自乾隆戊申年(1788年)吉月移来台湾北路上淡水桃涧堡大坪顶大湖尾下湖庄。昌月公置买埔园壹所吉宅居住。迨至道光七年(1827年)大球公再移来枫树坑庄置买田业数处吉宅居住,生财发福,子孙螽斯衍庆,麟趾呈祥矣。”

  因《族谱》散失,福全迁台湾氏仅记其祖辈字行,自9世起为“克昌大赐”。又再造新字行以续:“宗伯邦甫卿尔子,原来仲淑振云孙;孝悌友恭恢祖武,诗书奕世绍经纶。”

   而福全氏所记字行,自15世起续编为“正则泽源流,弘扬祖德,宗风昭世代,继振家声。”并按祖厅存留旧枋牌及神主为依据,整理抄录为《西河福全氏祖厅谱》。

  福全卓氏因历代迁徙台湾、南洋,本村中现氏族人只有 50余人。

  规制

  2005年,集资12 万余元,依原址重建祖厅。

   祖厅坐东朝西,是三开间两庑廊燕尾脊大厝。

   白色水磨石门墙,大门镌联:“灵秀山川锺福里,英奇俊彦出眉山。”横披“集瑞凝祥”

   中厅金柱镌联:“正则泽源流弘扬祖德,宗风昭世代继振家声。”氏自15世起的字行。厅堂内案桌上安放着记录清代列祖列宗的旧枋牌及神主。

   下厅东庑壁问碑刻,记载着族人献地捐资的数额。

高阳清修堂


清修堂位于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内洋自然村,是氏祖厝。

  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木质结构,占地面积6800多平方米;“皇宫起”式样,屋脊6翘,龙头秀4处。

  因明末族人单辅(号严泉)为官清廉,被明皇赐予死后御埋御祭。厝内安奉有1米高金木神主1樽,皇赐透脚香炉、烛古各1付、神木扇1个。天启丁卯年(天启七年,1627年)福建提学郑三俊题匾“清修远蹈”1块。 (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单辅》)

   厅堂中柱、壁上题有名人张宗贷撰写的楹联:“凤毛麟趾,鹤算龟龄。”“清史千秋名不朽,修身万古节犹传。”

鳌江范氏家庙

  鳌江氏家庙,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岩峰村陈厝南面。陈厝位于围头半岛南端,原属十四都,依傍雅号“鳌江”的围头海湾。

  肇基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范氏系帝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于杜邑(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时称杜伯杜伯隰叔,亦称杜隰,任晋国士师,掌禁令刑狱。曾孙士会为晋大夫,受封地范邑 (在今河南省范县),世称范武子,子孙遂有氏。《姓氏考略》云:氏望出高平郡(今山东巨野县一带)。

  陈厝《鳌江氏族谱》记载:明·洪武(1368—1398年)间,有范志道由苏州来晋江,初卜居于十一都杨梓坑,后赘居鳌江氏,遂居于此地,是为晋江氏1世祖。

  衍传

  概况

  明、清之交“迁界”氏一族或迁南安、泉州,或随郑成功往台。至康熙(1662—1722年)间复界,族人始回迁聚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今范志道传裔分布于陈厝、东营两村,人数600多人;还有一部分分支于台湾、南洋、缅甸等地,人数不详。

  迁台

  氏一族最初往台的是明末清初随郑成功入台的第10世范英范博梦。时氏据金、厦两岛及漳泉沿海抗清,围头半岛距金门仅5.6海里,是军的军事基地,当地百姓多有投奔军,随他入台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鳌江氏家谱》记:

  公生莫考,卒莫考[其弟范豪生万历辛丑 (万历廿九年,1601年),卒顺治甲午(顺治十一年,1654年)可供参照]。妣郑氏,生卒莫考。公性聪敏,博学能文,革命之时,山海鼎沸,公弃儒冠游海上,欲籍此成名,然刚愎自用,竟以恃才杀身。”

  博梦公,字开弼,号东宁,生天启乙丑年(天启五年,1625年)十一月,卒康熙庚申(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妣蔡氏,石兜女,生卒莫考……公生长晋江十四都,播迁荡析,浪迹江湖。氏踞台湾,公从而家焉。氏以公督舟运饷。军务倥偬,不获归视祖里。于某年舟次围头澳,念兄殁侄幼,恐先茔莫辨,乘夜泛小艇登岸回家,呼侄文贵仝族人,示以先茔处所即此。足见其孝思云。”

  范博梦居台湾生有3子:文质文宗光友,为11世。

  文质生于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年)。“康熙庚辰(康熙卅九年,1700年)以事往凤山南界,时风土初辟,岚烟侵人,公水土不服,抱病归,考终于家。”其弟文宗亦相继而殁。

  光友自小习儒,康熙廿九年(1690年)入县学,能书善画,设教课徒多年。其兄死后,为抚养诸侄,谢却生徒,专理庄园事务,建有园林池沼1所,是台南知名的绅士。虽然已是迁台第二代,却对故里族亲怀有深厚感情。“族戚游台者,虽未谋面,而胥为提挈”。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反,范光友“买舟而西,挈家避乱”,回到陈厝祖里。时“始祖坟以播迁故置之荒蔓,碑记无存。垒垒中无复能辩,后访其故老得知。康熙辛丑[辛丑为顺治十八年(1661年),是年顺治薨,康熙立],公自台避乱归,旁午中率族人祭扫,而坟茔始岿然在望也。里中天后庙为本宗福地,公念祖宗来久蒙神庥,自台制匾以献。手书‘世沐恩波’,并镌一联于楹。”其联文曰:“涉利大川,万里帆樯依觉路;灵分湄岛,千秋赫濯奠围江。”

  光友一支在台颇繁盛,其侄学海、子学山分别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乾隆三年(1738年)中武举。

  学海于雍正二年(1724年)特放山东登州府水师守备,后河南总督田文镜委为兖州府寿张营中军守备、署游击事。居官能握定“清、慎、勤”3字。卸任归家时,时以直谏黜职家居的侍郎张令璜赠诗赞其:“自古推名臣,仲淹第一人。闽中山水胜,钟灵在君身。虎榜表姓字,豹变耀星辰,操刀姑小试,来镇秋水津。余归田里后,与君称交醇。论剑森星芒,论道豁尘茵。君今辞官去,囊空仍似贫……”

  康熙(1662—1722年)间,海禁初开,与台湾一水之隔的晋江人纷纷东渡谋生。雍正三年(1725年)范学洙撰《鳌江氏家谱》记载氏族人往台开拓、游学、戍兵、行医者数十人。至乾隆卅五年(1770年),范古棠范维罴主持重修《鳌江氏家谱》时,记载氏自11至15世往台的有248人。

  按《鳌江氏家谱》看来,其时迁台者占族中比例十之四、五,其中多数是农民。闽南沿海土地瘠薄,人多地少,加以当时战争破坏,经济萧条,如《谱》中所言:“先业无半亩之遗,惟佃耕以食,妇织佐之”的贫户比比可见,所以有大批氏族人东渡台湾开发。

  虽说闽台一水之隔,但就当时的交通条件,渡台亦是一件难事。东渡台湾的氏族人回忆:“自大嶝放洋后,初渡红水沟,再渡黑水沟”,黑水沟“沟水独黑……广约百里,湍流迅驶,时觉腥秽袭人,又有红黑间道蛇及两头蛇绕船游泳,舟师时时以楮镪投之,屏息喘喘惧。”而且当复台之初,清政府禁百姓私渡,氏谱中就有古碘公,字坚若,生康熙己卯年(康熙卅八年,1699年)十月,卒雍正戊申年(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初八……公私渡溺殁。”的记载。

  往台的氏族人居住比较分散,分布在台湾中南部的彰化、嘉义、台南一带。从具体载明的?“台湾尖山仔”、“上新庄甲六铺”、“台阳内山”、“漳化半线”来看,当时都是逼近“生番处所”的新开垦之地。初期往台者(11世至13世)多数未带眷属,独身前往,由于劳动强度大,生活缺乏照顾,很少得享高龄。多数活不上50岁,寿短的只活20多岁,而且绝大多数死后无法归柩,就埋葬在台湾。其中一部分由族亲“捐赀拾骸归葬于本乡”

  陈厝氏渡台的族人中还有一些士人,其中有名儒范学洙范学洙(1689—1777年),字尔泓,号怡轩,鳌江氏12世,康熙廿八年(1689年)生于陈厝贫困农家。自幼习儒,二十岁往高州山一带教家塾。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范学洙东渡台湾,依其早年往台的族叔范光友处馆教学近20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范家洙寄籍参加台湾府试,雍正七年(1729年)乡试中式,分巡台湾道按察使司副使刘良璧延请担任台湾崇文书院山长。雍正八年(1730年),刘良璧主持重修《台湾府志》,聘请范学洙为幕宾,负责《重修台湾府志》分辑。在此期间,他3年一归,在迁台族人协助下纂修《鳌江氏家谱》。乾隆六年(1741年),范学洙以诸罗县岁贡考入国子监,肆业后选充武英殿校书。乾隆十七年(1752年),范学洙授职安溪儒学训导兼署教谕,3年后擢安溪教谕。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卒。(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范学洙》)

  家谱

  鳌江氏原有谱牒。明、清之交“迁界”氏一族四散;至康熙(1662—1722年)间复界,族人始回迁聚居,家谱则散佚无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雍正三年范学洙重修

  范学洙慨然以修谱为己任。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范学洙东渡台湾,教书之余始搜集两岸氏承传世系、婚娶、生卒、葬处等资料;康熙六十年(1721年),范学洙范光友自台避乱归陈厝,得13世范秀复支持,开始修谱;至雍正三年(1725年),《鳌江氏家谱》终于脱稿于台湾“台阳精舍”。前后6年,期间范学洙携带谱稿往返闽台之间数次,终于完成。

  范学洙自叙:自少始知书时即慨然有志斯谱……弱冠以来,佣舌为生,居外几二十年,衣食奔走,日无咎暇,而作谱之念未尝寝寐忘焉。岁辛丑(康熙六十年,1721年),随十一世孙光友自台避乱归,家居无事,因思乘暇以了夙怀,遂以谱事白,而十三世孙秀复为怂恿,是役爰兴。未几台平,仍复东渡,挟所纂稿与偕,以图卒事……始于乙己(雍正三年,1725年)冬十一月,脱稿于丙午(雍正四年,1726年)夏六月也。”

  修谱时,得到范光友的支持和帮助。范学洙“己亥(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游台,坐食于景淳叔家者一岁,叔多书,日无所事,惟与书为缘。”范光友还为范学洙提供在台氏族人的世系、生平、卒葬资料,参与制订修谱的《凡例》,“订列凡例,一以至公,无少偏护”。他们共同编定了自12世起的讳行为:“学辨古今,心期贤圣,毓立修齐,先存诚正,长厚传家,继承以敬,世德延绵,懋昭余庆。”字行为:“尔子若孙,一本同源,伯叔昆季,雍睦是敦,士思逊敏,农尚力勤,用宣斯训,庶其咸遵。”现已传至23世“齐”(季)字辈。

   巡察台湾并提督学政单德谟、巡视台湾兼理学政张湄、台南府学教授吴开业、分巡台湾道副使刘良璧均为《氏家谱》作序。

  雍正十三年范学致补修

  雍正十三年(1735年),台湾氏族人范学致,名,字尔远,曾往山东登州等地经商,回台湾后阅范学洙所纂谱本,予以补入自雍正三年乙巳(1725年)至(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的资料,使之更臻完备。

  《鳌江氏家谱》曰:“见其世系昭晰,笔墨精详”,然而 “谱牒已纂十年,以后生卒葬处未登者指不胜屈,乃多具纸笔重修,自乙巳(雍正三年,1725年)至乙卯(雍正十三年,1735年),各查详补入,又自十五世以后,预备三世纸张,已生者列名而空其行为葬卒地;未生者则以一生者两计之,各空帙数以便随年登载,分为四卷,合为六百余帙,装以缣衣,以木函,为长久计也。”范学致为重修族谱做了大量工作,“有功于族”

  乾隆卅五年范古棠范维罴重修

  乾隆卅五年(1770年),陈厝范古棠、台湾范维罴主持重修《鳌江氏家谱》,记录氏族人迁台的世系和事录甚详。

  据该谱14世古棠公”条下载:“己丑(乾隆卅四年,1769年)之春八月,阅台阳维罴侄来书议重修《谱》,事未修厥,有遗憾……越明春庚寅(乾隆卅五年,1770年),即举楮墨承旧谱递嬗按派登录,迨季夏稿就。携谱来台……足甫登岸而维罴侄斯时觌面,握手深欢,以为久积于衷,每怀靡久。明日遂同邀请诸叔弟辈按派录修,稿略完备。慨想之余,又有漂流靡稽者,俟后查补……”

  两岸族亲郑重、诚挚合作修谱后,互赠诗句,依依惜别。范维罴诗云:“久慕台颜意若何,难邀述事隔沧波,飘然一苇从东渡,贤媳慈孙别虑多。”范古棠和诗:“每怀东渡几时何,祗为宗亲远浪波,欲继先人修谱志,敢忘孙媳牵肠多。”

  1949年、2002年两修

  陈厝《鳌江氏家谱》于1949年、2002年又两次修谱。

  但是,自乾隆卅五年(1770年)重修后,因台地氏另建分谱抑或其他原因,加上后来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几十年,继之又国共内战,两岸隔绝,台湾氏支派再也未能载入《鳌江氏家谱》。

  家庙沿革与规制

  陈厝鳌江氏家庙始建于清,1999年于原址重建。

  家庙是一座砖石木结构、三开间硬山顶的仿古建筑。门前石埕广阔。

  石砌门墙,正中开大门,两侧边墙上安青石雕竹节圆窗,上下堵石悉以青石、白石雕刻各种花鸟、人物、麒麟图案。门匾刻氏家庙”,门楹镌联:“高望唐杜衍世胄,平章苏吴派宗支。”两侧墙柱镌联:“四海云霞开曙气,五湖烟水荡春光。”“祖德流芳远,宗功世德长。”

  入门是一个宽阔的铺石天井,两侧为庑廊。

  从天井登阶而上,是装饰一新的厅堂,厅内隔成奉祀神主的寝殿,槅扇皆雕花油漆,金碧辉煌。梁枋间高悬着红漆金字匾额,有 “龙图学士”、“经元外翰选武英殿校书”、“文魁”、“明经”、“副总府”等。两边厅壁刻着字径1米的“忠、孝、廉、节”4个大字,相传出于南宋·文天祥手笔。

  庑廊墙上刻着祠堂沿革及捐资建祠者芳名。

安溪氏的衍传与宗祠

  安溪氏,主要有“龙涓举溪氏”、“金谷美洋氏”、“西坪柏叶氏”3支。

  龙涓举溪

  元朝中期,罗伯宽由江西吉安入沙县,后经永定县移居泉州。

  明·建文四年(1402年),罗伯宽裔孙由泉州入龙涓里举魁(今龙涓乡举溪村内坑)开基,为“龙涓举溪氏”始祖,后裔聚居于内坑自然村。族人迁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现约繁衍2500人。

  “龙涓举溪氏”昭穆:“奇士廷献策,衣冠揖冕旒,春风恩广大,富贵绍箕裘。”

  金谷美洋

  明·成化罗秀九肇基美洋

  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江西南昌柏林人罗周文,字源达,授官沙县尉,子孙落籍沙县。

  明·成化(1465~1487年)间,罗周文的18世孙罗秀九自延平府永安县迁衍安溪县崇善里箕垵(今金谷镇美洋村),为“金谷美洋氏”

  后裔聚居于官岭自然村。族人迁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现繁衍2500多人。

  《族谱》

  《清溪官岭氏族谱》,为“金谷美洋氏”族谱。

  明·万历卅一年(1603年)始修,清·乾隆卅年(1765年)、嘉庆二年(1797年)、光绪三年(1877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4次续修,1999年第6次编修。

  昭穆:

  1世起名行:“秀崇显元,续玄国甫,尔仲廷乃,文人济美,奕世永昌。士有凌云志,春秋锡福遐。诗书欣继起,忠孝庆传家。”

  7世起讳行:“光法,榜煌培钟,源标举朝,端沿次及,英豪符宗代,瑞气应天廷,宝殿辉金玉,奎躔聚德星。”

  林前堂

  林前堂,系“金谷美洋氏”宗祠,位于美洋村官岭自然村中堀。

  约明·万历(1573—1619年)间始建,1994年重建。

  土木结构,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

  内有“弘扬法治”、“秉真办案”、“才华横溢”等牌匾。

  楹联:

  “林树欣荣,祖德功宗立;前程锦绣,芳兰馥桂培。”

  “林地卧牛灵岁月,前光世泽伴乾坤。”

  西坪柏叶

  明·成化罗七哥肇基柏叶

  明·成化(1465~1487年)间,罗七哥自龙岩万安镇墩头迁入安溪县崇信里西坪乡(今西坪镇柏叶村西洋格)肇基,后裔聚居西洋格自然村,为“西坪柏叶氏”罗七哥墓在西坪镇柏叶村西洋格,俗称“狮髻墓”,葬于明末。

  清·乾隆(1736~1795年)间,7世罗文景迁往崇安县,9世罗桂闻罗良坑罗佑生迁台湾,14世罗水返迁越南河内、胡志明市。

  《族谱》

  《万安氏族谱》,是“西坪柏叶氏”与龙岩市万安镇氏合修的族谱。

  始修不详,清·道光(1821—1850年)间在万安续修,2000年于万安重新编纂。

  昭穆:“伯仲元旻仁祖仕,泉瑛靖本克佳庭,仁成振起钜伦常,湘水琴山衍庆长,合族应怀同谱系,自能和气致祯祥。”

  宗祠

  西坪氏宗祠,位于西坪镇柏叶村西洋格。

  始建无考,民国廿七年(1938年)翻建,1995年重修。

  2进5开间。

  楹联:“西洋兴支源流远,豫章衍世史泽长。”(按:“西坪柏叶氏”灯号“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