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祠堂(9划:洪)

  草埔尾洪氏大宗祠[泉州郡城东门草埔尾。三瑞传芳。肇基与衍传。建祠(清·咸丰倡建。清•同治建成。)规制。]
  田庵洪氏宗祠
[丰泽区田安路东涂社区田庵村(古晋江县涂门外三十六都福田)。肇基福田(田庵)。族谱。沿革与规制(旧宗祠。新宗祠。)]   
  英林洪氏大宗祠
[晋江市英林镇区。唐末•洪古淡肇基英林。衍传(概略。江西婺源黄荆墩《敦煌洪氏宗谱·古淡支系》等所载。金门县。迁台。)。昭穆。著名族人。大宗祠沿革(清•康熙始建大宗祠。重修。)。规制。]
  英围洪氏宗祠(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肇基。沿革与规制。)
  钱屿洪氏家庙[青阳屿头洪氏宗祠。晋江市西园街道屿头社区钱屿。肇基与衍传。族贤。规制。]
  梅屿洪氏祖厝(晋江市西园街道王厝社区梅屿。肇基与衍传。族贤。祖厝规制。)
  溪前洪氏祠堂[晋江市龙湖镇溪前村(明、清属晋江县十四都)。肇基与衍传。祠堂。]
  洪窟洪氏祠堂(龙窟洪氏祠堂。石狮市蚶江镇洪窟村。肇基。 祠堂 沿革。规制。)
  后厅洪氏宗祠[石狮市宝盖镇塘头村后厅(古为晋江县廿三都安仁乡江阴里后厅)。肇基与衍传。族贤。宗祠沿革。规制。]
  翁山洪氏家庙建筑群(南安市英都镇荣星村凤宫山东麓。肇基。族谱。族贤。沿革与规制。
  仙景洪氏宗祠[南安市石井镇仙景村(古属南安四十四都)。肇基。传衍。宗祠沿革与规制。]
  营前洪氏宗祠
(南安市石井镇营前村。源流。族贤。沿革与规制。)
  古山洪氏家庙[南安市石井镇古山村(宋属南安县太平乡福兴里四十四都)。六桂堂。肇基古山。衍传。族贤。“六桂”始祖圣帧。家庙沿革。规制。]

草埔尾洪氏大宗祠

   草埔尾氏大宗祠,位于泉州郡城东门草埔尾(今泉州市温陵北路与湖心街交叉路口,靠近东湖公园)。

  2010年列为入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瑞传芳

  洪皓,字光弼,谥忠宣,江西乐平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但一生仕途坎坷。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羁留15年,流放冷山(今黑龙江省东北),艰苦备尝,威武不屈,“节著冷山”,最后遇赦归宋。宋高宗·赵构赞曰:“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宋室南迁后,与秦桧不和,被放于英山、袁州,最后在南雄州(今海口)病卒,时年68岁,谥“忠宣”。

  洪皓有3子,绍兴十二年至十五年(1142—1145年)先后中进士,至极品:

  长洪适,官至“端明殿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次洪遵,官至“资政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季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号容斋,谥文敏。任“龙图阁学士、礼部员外郎”。隆兴元年(1163年)曾知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迈》)

  洪皓传裔一族以“三瑞传芳”为堂号,衍传至今。其来由有两说:一说洪皓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蠲免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当年县中荷、桃、竹皆成连理,故名其居曰“三瑞堂”;或说之3子俱为学士,时称“三瑞”

  肇基与衍传

  洪迈于隆兴元年(1163年)知泉州府时,率眷择居草埔尾,为肇基始祖。后裔播衍各地。

  长子洪梓,绍熙五年(1194年)授福州通判。洪梓长子洪偃、四子洪参随父居福州。洪偃之子洪籎曾任福州安抚,举家迁建阳。

  次子洪植(十九郎),宰武荣(南安县,县治丰州古称武荣),择吉同安翔风里十三都柏埔村(今新店洪厝村)。秩满后授江西信州通判,开禧元年(1205年)回闽服丁忧,时洪植已年逾花甲,遂定居晋江、同安。据钟山氏手抄谱,洪植卒葬晋江洪窟姑嫂塔附近,穴名“鹰扑兔”

  后十七郎洪石缨)移居晋江龙山(今石狮市蚶江镇洪窟村)传衍,后裔卜居烈屿青歧和石狮市后厅。
十八郎后裔定居晋江屿头。

  十六郎因孙洪天锡遇害事件,天凤天鸾天福天养诸孙避祸也各分道扬镳,分散定居于南安华美、凤山杏埔,安溪,永春,石狮蚶江、林边洪厝等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天锡》)

  另外,洪遵裔孙洪清溪从江西乐平金山乡(今红岩镇岩前村)迁同安民安里十一都市头村(今马巷)。

  氏在传世中又播衍各处,在闽南一带和台湾地区蔚为大族,据人口约40万左右。

  建祠

  清·咸丰倡建

  清·咸丰九年(1859年),洪皎后裔、草埔尾洪曜离中举;咸丰十年(1860年),洪曜离出任总办董事,倡建大宗祠。

  其时,草埔尾洪团老姓购得3进旧厝1座及护厝、旷地等,一进即由族人改建家祠,致后来形成“前堂后寝”格局。洪团老洪皎后裔,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

  洪曜离派其兄洪能畴带谱牒赴台湾,请洪毓琛撰写《劝捐建氏大宗祠序》。洪毓琛,山东临清人,道光二年(1822年)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时任台湾兵备道兼理学政、按察使衔。洪毓琛欣然命笔,并捐银300圆。

  宗祠落成时,宗人还勒黑页岩碑刻5方,镶嵌于正祠左侧壁间,其中《劝捐序》独占1方,题捐芳名碑刻3方,留空版1方,总长1.55米,高0.54米,今存。

  洪毓琛《劝捐建洪氏大宗祠序》文曰:

  “夫敬宗收族,虽孝子慈孙事,然家不立庙,祖于何亨,宗不建祠,族于何聚,此我氏大宗之建所由汲汲欤。”

  “今氏之宗,世不渺乎荒邈,系实出于名哲。忠宣洪皓大节炳如,保世慈大,以长有子孙也固宜。文敏洪迈学贯经史,擅词翰,迨其少子十九郎洪植宰泉武荣,以甘棠遗爱,挚族居于泉之五邑,迄今七百余年,渊源可考,名贤之裔,奕世也昌,其所由来者远矣。

  嘻!天运循环,无往不复,氏居泉,虑其族之散而不能聚也,于是构址建祠,义形于色,诚使富者输财而贫者均力……”

  《祠序碑》还把董事名单、盖宗祠的银圆筹集数量,以及“买祠地、建祀业并税契”、堪舆向阳礼仪、聘请石匠、木匠、泥水匠等的开销费用详细记载下来。

  当年执董的,有台湾、晋江、南安、同安等18名董事;除总办董事洪曜离、督办董事洪清鹏外,还有倡劝董事3人、劝捐董事11人、办料董事2人。

  各地氏宗亲闻风而动,积极响应。据《泉州洪氏大宗建祠碑志》镌刻的捐资明细,有:泉属的晋江英林、王厝、萧妃、澄塘、新库、福田、下河市、锦霞、圣茂、英杭、溪口、玉塘,石狮(时属晋江县)蚶江、龙山洪国珍洪玉映等38人和村社3812圆,惠安山前、南寨洪珍元洪世紫等3人180圆,南安英溪、华美、大演、仙景、后楼、下坂、凤山、营前、澳边、平溪洪以安洪以居等18人和村社2976圆,安溪洪金缕22圆,永春后溪寨派和城关洪在田168圆,同安柏埔、凤岗、窗东、桃林洪金声洪秉钧等11人和村社1431圆,厦门洪山柄28圆,金门洪世夏和青岐村210圆,漳州厦协德号20圆,尤溪县溪尾乡和延平洪球图130圆,台湾宗支和洪毓琛洪金升等5人662圆,合计9639圆。

  清•同治建成

  宗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动工,同治七年(1868年)告竣,历时7年建成。洪团老及其后裔就一直住在后界。

  廿世纪90年代,泉州市区扩建温陵路和湖心街时,宗祠后厅和西侧护厝先后被拆除。

  2000年泉州南建筑博物馆筹建初期,一度曾向洪团老的后裔租用氏大宗祠作为办公地点。

  自2002年起至2006年9月,海内外族人捐款修缮氏大宗祠的前厅、大殿等,2010年基本竣工。

  规制

  祠堂所在之地称“飞凤落坪”,庚山甲向兼酉卯,水倒右,巽巳水过堂,水口为艮寅,天井出水为丑,朝应峰正对卯,乙、乾等峰秀。

  祠堂燕尾翘脊,朝东北向。主建筑两边外墙采用“出砖入石”的方式混砌,块石与红砖搭配,石竖立,砖横置,上下间隔相砌。

  原占地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土石木结构,前堂后寝,沿中轴3进3间张,一进祠门,二进正祠,三进后界(住户),“前堂后寝”,为家祠风格;在祠门和正祠之间有天井和东西厢房,两翼双护厝(护龙)。后因筑路,左护厝和后界废,但主体建筑仍保持完整,现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

  山门匾额上书正楷“翁山”2个大字。山门两边分别镌刻着现代洪学智杨成武将军的“振兴英都”、“大展宏图”题字。祠前三面环墙,设一大边门,门额匾书氏庙门”

  祠门口原有宽敞的花岗岩大埕,有旗杆4座,现无存,改砌平面的花岗岩。

  祠门硬山式,筑于石台基上。中门楣上嵌氏大宗祠”匾。倒凹寿三川步口门边伫立石柱4根,各刻楹联。一是“驷马高车地,忠臣理学家”,清·咸丰己未(1859年)举人洪翟离撰书;一是“派别衍敦煌宗支百世,地灵钟衮绣庙貌千秋”,相传是翰林院编修龚显曾撰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龚显曾》)

  进门为花岗岩铺砌石埕,面积约165平方米。

  正祠面积169平方米,悬山式木构架筑于石台基上。祠门木构,楣悬“三瑞堂”匾;中间大门作几何棂窗,隔扇对称,两扇雕梅花,另两扇分别雕有鹿凤、龟鹤配翠竹。竹叶精心设计并雕刻联句:洪皓我祖,节著冷山;忠贞贯日,感动天颜。”“缵承绞绫,荐任赤泉;甘棠遗爱,聚族瓜绵。”

  厅堂原有众多匾额,毁于“文革”

  大厅附壁承脊点金大柱楹联:“节著冷山,十五年衔命抱符,忠贞志远逾苏武;派分晋水,廿余疏劾奸弭患,铁石心迈迹琼崖。”

  正祠4—5排柱心位设7层神龛,雕工精美。神龛筑在石台上,石台正面篆刻“福禄寿”3字。神龛前上方是“忠贯日月”匾。神龛内原祀奉洪皓洪皎洪适洪遵洪迈洪天锡洪天骥等及各宗支始祖神主牌,左昭右穆,清末春、秋两祭。民国初年,祭祖之仪已无法延续,而神主牌“文革”期间被毁。

田庵氏宗祠

  田庵氏宗祠,位于丰泽区田安路东涂社区田庵村(古晋江县涂门外三十六都福田)。

  肇基福田(田庵)

  田庵氏祖籍安徽徽州婺源(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称“敦煌衍派”福建省《泉州的木版镌刻与书坊》亦载:“泉州府涂门外田奄这村落,为姓聚族而居,祖先自宋代即从安徽省(徽州婺源)迁来,全族从事于刻版技术,至今田奄村仍有‘福田古地’庙和‘氏宗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南著述·泉版印刷》)

  【按:婺源地处皖、赣、浙三省交界处,有“吴头楚尾”之称。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安徽歙州改为徽州,婺源隶徽州管辖。1934年划归江西省,1947年复归安徽省,1949年5月1日又划隶江西省。】

  但氏肇基田庵有两说:

  1.据明·洪熙《泉晋福田敦煌氏家谱》等载:北宋,有江南徽歙任坑姓官宦,携家带眷赴官闽温陵(泉州别称),仕途迂阻,终未能归里,遂携弱冠子敦爱仕庵相依为命,没籍温陵东关城郊,垦田造里,以农为生,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甘肃省敦煌郡佛经有教义“福田”,因以名里,示不忘祖德。至5世孙洪荣山,名应第,字尔钦,乳名成舍,举家迁移郡城,磨墨刀耕印章,为田庵人刻书始祖。因水稻田地的周围有尼姑庵,“福田”近代改称“田庵”

  2.田奄氏尊洪荣山为1世祖。《泉州刻版印刷》据周海宇《泉州风物传说》(泉州海交研究会编)称,南宋时,洪荣山朱熹的祖籍同为婺源,因朱熹少年时回婺源扫墓,俩人自小友好,洪荣山即随朱熹学习金石镌刻手艺。后来朱熹官宦泉南,遂将洪荣山带出来,定居福田(今田庵),刻书为业,世代相承。此说在泉州广为流传。近代田庵氏宗祠“迁建碑”亦承此说:“南宋初年,荣山……授业于朱子门,刻书为业,世代相承。明中叶晋江奕仙公携眷徙居于此。子孙俱承其业,又善治印章, 刀工书法皆妙,名扬四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洪荣山生5子,分别成家立业,为一、二、三、四、五房谱,分住村落诸处,称北埕、西头、土埕、宫口、五房房谱,亦称东头、西头、南头、北头、中头房谱。后分枝散叶,分布各地。

  族谱

  《泉晋福田敦煌氏家谱》,约明·洪熙元年(1425年)初修,其中有包括一至五房(北埕、西头、土埕、宫口、五房)房谱。现存清·乾隆卅三年(1768年)长房8世洪秉三手抄本和光绪廿五年(1899年)五房13世洪绵书腾录手抄本。《谱》中订有昭穆:“文章绵世泽,诗礼大家声;贤哲子孙起,簮缨振立名。”

  1993年,田奄(新庵)氏重修氏族谱》,有洪顺正手抄本。修订辈份:“□□□□□,茂启天日示;文章绵世泽,诗礼传家声;贤哲子孙起,簮缨振立名。”

  沿革与规制

  旧宗祠

  旧氏宗祠”原在今泉州市区丰泽区田安路上,始建不详。

  清·咸丰十年(1860年),洪曜离出任总办董事,倡建草埔尾氏大宗祠;同治元年(1862年)动工,同治七年(1868年)竣工。其间,洪曜离派其兄洪能畴带谱牒赴台湾,请台湾兵备道兼理学政按察使衔洪毓琛撰写祠序,欣然命笔并捐银叁佰圆。宗祠落成时,宗人勒黑页岩碑刻5方镶嵌于正祠左侧壁间,其中《劝捐序》独占1方,题捐芳名碑刻3方。在碑刻捐资名录中,有“晋福田、章辉各捐银捌拾圆”,即指福田(田奄)氏宗祠和田奄氏西头二房谱洪章辉洪德辉,考明经)各捐80银元。则可见氏宗祠”在清代就已存在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草埔尾氏大宗祠》)

  旧宗祠坐北朝南,与同作为田庵氏宗族重要标志的“福田古地”、“氏宗祠”、“氏祖厝”,从西到东一字排开。

  旧宗祠镌有柱联:“派别衍敦煌,宗支百世;地灵钟衮绣,庙貌千秋。”

  廿世纪90 年代,氏宗祠”濒临倾颓,旅台宗亲洪建德独资重建。

  2003 年旧城改造,该地重新规划开发为市区街道、住宅时,氏祖厝和宗祠均拆毁。

  新宗祠

  新宗祠在今泉州市区丰泽区丰田街泰和酒店后面,2003 年旧城改造时迁建于此,立有迁建碑”。旧宗祠的原物仅存1对石狮子。

英林洪氏大宗祠

  英林氏大宗祠,位于晋江市英林镇区。

  唐末•十四朝奉肇基英林

  英林氏,是北方氏最早入闽、传裔众多的一支。

  《泗州洪宾家谱志》云:共普28代孙洪汉宗子三:古雅古愚古淡

  古淡,号十四郎,唐末•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曾官朝奉大夫,后裔称十四朝奉公”、“古淡公”。光启元年(885年),偕两子从王审知南下入闽;初居晋江十四都湖北洪厝(即符卿郭冠山墓前),后三迁,乾宁四年丁巳(897年)肇基晋江英林,为英林氏始祖,是北方氏最早入闽的一支。迨两子成立,十四郎思念故乡固始,乃以家事委两子,单骑而归。至惠安病卒,就地安葬惠安县南山前乡湖坑山(今泉州台商投资区张白鹤湾畔坂镇玉前村内),穴名“青草龙”,又名“白鹤现介”。后来有1支氏族人迁至山前乡守墓繁衍。

  《英林氏族谱》

  “一世始祖十四朝奉,妣郭氏恭人。

  公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缘黄巢王仙芝作乱,唐昭宗·乾宁三年丙辰(896年)钱缪克复越州,时王审知自称福建留后,因以将军扈闽。

  越四年丁巳(897年),公偕二子从王审知入闽来泉,初居晋邑十四都湖北洪厝。

  公幼习诗书,谙熟山水,曾悟东山胜水烟霞雅趣,旋而移居厝迹前,殊犹未遂所愿。因见英林地脉揽英山之胜概,揖虺水之奇观,故三迁而肇基英林,是为英林氏之始祖。

  迨二子成立,遥念光州固始,乃以家事委二子,遂单骑而归。途中染病,卒于惠安,就地安葬在惠安县南山前乡湖坑山,穴名‘青草龙’,又名‘白鹤现介’。妣葬在固始县。”

  江西婺源黄荆墩《敦煌氏宗谱·古淡(即十四朝奉)支系》载:十四朝奉,名古淡汉宗公之三子,辈行排列十四,号十四郎,生于唐·会昌乙丑(会昌五年,845年),妣郭氏,生四子;咸通甲午(咸通十五年,874年)奋迹光州固始,僖宗·广明庚子岁(广明元年,880年)授朝奉大夫;中和壬寅岁(中和二年,882年)为使军(王绪)参议,乙巳岁(中和五年,885年)偕二子(洪宣义洪评事)随部南下;光启丙午(光启二年,886年)从观察使(王潮)驻武荣泉山(今鲤城区),昭宗·景福癸丑岁(景福二年,893年)助威武将军节度使(王审知)克闽州(今福州);后三迁而肇居晋江英林。

  以上两项记述虽在时间上有所差异,但脉络基本一致。

  英林氏自十四郎之两子始开枝散叶,瓜瓞绵绵,英林及其周围的数十个村庄毗邻成片,聚居着氏族人,迄今传承35世,蔚为望族。仅本村就分南、北2社,7个房头,人口近万。

  英林位于晋江南部,俗称“寤篮”(泉音“乌篮”),乃“摇篮”之意,后雅称“英林”。其名称所由来,传说有二。

  其一:相传十四朝奉入泉时,用摇篮挑着两个孩子,正待择地定居,遇一风水先生说:“你挑孩子往前走,孩子到了哪里啼哭,就在那里定居。”十四朝奉出南门往前走,到了英林地界,孩子忽然哭了,于是便在该地定居,并以挑孩子的“寤篮”作为定居地名称。

  其二:英林东临龙湖、虺湖二湖,西屹小金、含武、豸角3峰,南耸雁塔,北依鹰哥山埔,四面地势高出,中部小盆地;同时,村庄四周有东山仔、西山仔、后山仔、鸡母石等4座小山丘,状似古式摇篮的四柱。纵观村落全貌,英林形同一个古式大摇篮,故得名“寤篮”,沿用至今。

  衍传

  概略

  英林洪古淡洪十四郎)传裔广播,现40世,支派、裔孙人口近百万:

  在本村,分南、北2社,7个房头,人口近万。

  在古晋江县(今晋江市、石狮市),氏分布68村,总人口6—7万人;主要聚居在青阳镇(现西园)钱屿、莲屿、梅屿,及英林镇、金井镇、龙湖镇一带,古称“五十三乡

  进而散居泉州鲤城、南安、惠安、安溪、德化、永春、金门和厦门同安诸邑。

  且传播闽、浙、赣、皖、两粤(广东吴川、遂溪、廉江、赤坎、高州、电白、信宜,广西合浦,海南雷州等处)、鄂、豫、桂、滇、琼、台、港、澳,以及欧、美、日、东南亚诸国,尤以旅居菲律宾者为多。

  江西婺源黄荆墩《敦煌氏宗谱·古淡支系》等所载

  江西婺源黄荆墩《敦煌氏宗谱·古淡(即十四朝奉)支系》载:

  (一)3世十八承事支分晋江英林南社、北社、金井围头等。

  6世三十贡元庚之,分居英林南社,为南社肇居祖。后其裔孙不断繁衍拓展。主要的有下列几支:7世三十七郎分居石狮西岑、大埔、林边,金井钞岱、埕边,台湾金门等。8世三十八致政分居英林上廊,四十上舍分居晋江青阳屿头、龙湖中堡。9世七十六管钩分居晋江金井围头、埕边、钞岱,内坑白垵,青阳莲塘,南安官桥;圆道分居晋江乌大门厝(青阳王厝)、澄塘(青阳陈塘),古塘,介寿分居石狮后厅。11世应瑜分居英林陈山、清内,石狮蚶江郭宅;曦叔分居晋江内坑白垵、金井围头;白玉分居南安白石路边、下坂、桥头、仙境、崛斗,晋江金井顶柯坑、洪园。12世嗣广分居英林南社后轩;嗣忠分居英林斗林、高湖,金井草湖、蔡岱(钞岱),泉州;嗣庸分居英林后架、路西、西塔、西塘、祠堂东、祠堂西、玉版、高湖厝头、清内、窑内,金井茂下、桑柄;嗣亨分居东石石菌,泉州田庵、新庵。

  6世三十一贡元应之,分居英林北社,为北社之肇居祖。后其裔孙不断繁衍拓展,主要有下列几支:11世僧偦分居龙湖中堡。13世宗远之长子大成分居晋江英林庵前,南安石井营前;次子大童分居晋江龙湖溪前;三子大舜分居晋江罗山浯垵,闽清甘蔗镇。13世宗进分居英林钞井、高湖,金井山头、新街、石亭、埕边。13世清溪分居龙湖萧妃(烧灰)。13世宗吉之长子一才分居英林长房火烧、巷内、顶厝、下厝、西兄、陈山、和尚窓、溪东、溪西,龙湖山边、后坑、烧灰埔,金井埕边,南安油园;二才分居龙湖仑上,金井石亭(湖仔厝);三才分居英林三房,龙湖曾厝、后坑、杭柄、溪后,金井草湖、桑柄,英林西埔、西湖、龙水寮、埔顶寮、陈山、顶典、下典、东垵、西垵,晋江安平(安海),福建福清,广东仁化;四才分居龙湖英仑等。

  6世兴嗣,分居晋江金井围头,为围头之肇居祖,后又析居内坑卜地安(白垵)等。

  (二)3世十七承务派下分居广东化州县长岐镇长岐村(古称“缙绅乡”)。

  据《岐阳洪氏族谱》记载,岐阳(即长岐)始祖洪昊,字景明,号康彝,系晋江英林洪氏十四朝奉古淡)之11世孙,属3世祖十七承务派下,公次子。世居晋江县,初分潮州府潮阳县。景炎年间(1276—1278年),以原籍领任高凉路判(通判),率押数百人开拓南疆,任满解组,择居化州岐阳。后裔不断向四方拓展:南至雷琼海峡,西进廉钦全境,北入玉林柳州,东临电白南海,再涉潮汕,进迁安南云贵台湾及海外各地。

  (三)4世二十宗湛传安徽、江西等

  英林氏5世洪文安,偕父二十宗湛经商,居安徽;再传4世洪皓洪皎(英林氏十四朝奉派下9世)。洪皓子8,洪皎子2,俱青紫簪缨,子孙不少居福建各地。故传衍自洪皓的同安氏(在同安县有109个村,人口3万多人)、晋江屿头氏也属英林派下宗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皓》)

  《英林氏族谱》(旧本)载:“传至四世二十宗湛宗湛文安,偕父经商江南,胥宇(建房)安徽定居焉。传至四世孙洪皓宋徽宗朝政和乙未科(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官徽猷阁直学士。纶音‘忠贯日月,三瑞流光’。”英林氏大宗“三瑞流光”匾额缘此。

  晋江英南谱注:“英林洪氏五世祖文安公偕父经商,胥宇安徽定居焉。传到四世孙洪皓,宋·政和乙未科状元及第,官至徽猷阁大学士,纶音‘忠贯日月,三瑞流光’。”

  《同安小嶝氏宗谱》也载:文安之孙宗翰,在哲宗朝举贤良方正。宗翰彦□(“進”字“隹”上加“四”),字天相,号吉人,官京湖招讨使,迁江西鄱阳,娶赵氏,生洪皓洪皎。”

  洪皓后裔以“三瑞堂”为堂号至今,其来源,一说洪皓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当年县中荷、桃、竹皆成连理,名其居曰“三瑞堂”;或说洪皓3子俱为学士,时人称为“三瑞”

  洪皓第3子洪迈,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知泉州,时率眷择居泉州郡城东门草埔尾(今泉州市温陵北路与湖心街交叉路口),为草埔尾氏肇基始祖。今草埔尾氏大宗祠尚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迈》、《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草埔尾氏大宗祠)

  洪迈次子洪植(十九郎)后宰泉州武荣(南安县,县治丰州古称武荣),挈族居泉州,后裔遂成泉州望族。武荣氏与洪窟洪氏均奉洪皓为祖。

  洪迈之子洪石缨十七郎),又于南宋·淳熙(1241—1252年)间从江西乐平徙居龙山,肇基晋江洪窟(今石狮市蚶江镇洪窟村)衍传。今洪窟氏祠堂仍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祠堂•洪窟氏祠堂》)

  金门县

  金门县姓:

  烈屿镇青岐宗支

  宋·洪适次子公楷,称十七郎,南宋·乾道(1165—1173年)进士,淳熙元年(1174年)被贬同安县尉。洪公楷裕庵于南宋末从泉州避居金门烈屿镇上岐村青岐,为青岐开基祖。

  洪裕庵子3:长维教分居漳浦深澳村;次维达留居青岐,今传24代,在村人口2000多人,以捕鱼晒盐为业;三维节迁铜山(今东山县)八尺门。

  洪维教裔孙洪坤载于明初游学金门,入赘烈屿镇水头社,6代孙洪光嗣分居后丰港,11代孙洪元填洪元怀洪元恒衍台湾红罗,又续衍台湾各地。后丰港为郑成功部将洪旭故里,其府第3进99窗,至今保存完好。洪旭军中军都督、忠振伯,赠太子太师。其子洪磊,还有村人洪曦洪恩洪暄洪就等,先后在台湾任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青岐氏昭穆13代起为:“钟润楷耀培,锡汝植辉塘。钊清梓熠埭,鉴泽桂坊。”今传至“钊”字辈。

  后丰港7代起昭穆:“得澄头钦,元应君廷。弘坤淳桓,继世丕承。瑞肇良会,大启文明。允昭吉庆,保邦垣守。”

  烈屿镇后井嶝山派宗支

  洪皎次子洪道,于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迁同安大嶝镇小嶝村(小嶝岛),其6代孙洪衮子4;长纯仁子5。纯仁五子阳佑于明时迁烈屿镇上井村后井社,传今20代,以盐为业。昭穆为“照兹来许,光复世德。永镇嘉允,绳其祖武”

  其他

  姓还有湖井头后埔林边各宗支,从同安或石狮分衍过来。

  迁台

  据族谱统计,康熙、乾隆年间,英林北社13至14世迁台者207人,南社11至16世迁台者347人。其中很多是“兄弟同往”、“父子同往”“祖孙四代同往”的。他们广泛分布于彰化县、诸罗、台北府、淡水港、东港、艋甲、竹堑、台北、鹿港、草尾店、台湾府城、凤山灵仔寮、笨港、凤山番仔寮、台南阿里港等地。
今台湾氏有28万人,按台湾人口比例排行第15位,其中大半与晋江英林有渊源关系。

  昭穆

  清·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年),南安县古山村洪应心中恩科进士,乾隆廿六年(1761年),授河南武阳县知县,任满擢陈州通判时,回祖籍英林氏大宗祠祭祖,其拜祖祭文28句,每句 4字,计112字,无一字雷同,且文句优美、内涵丰富,族人即议定以此为英林氏大家族的昭穆,自19世起启用至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应心》)

  曰:

  “亶兹孙子,尔玉汝球。溯源我祖,肇于光州。
  瞻斯英里,乃奠厥攸。诗书礼乐,燕翼贻谋。
  分支析派,近远一俦。掇科取第,文采风流。
  忠孝廉节,令闻长悠。谟烈昭垂,亿万春秋。
  后昆踵武,仪式作逑。日昌载炽,克绍箕裘。
  敬勖来许,交勉家修。名题麟阁,身登瀛州。
  为国桢干,德业炳彪。永似以续,弗愧前猷。”

  著名族人

  历代,英林氏家族(含各分支)仕宦蔚起,英贤辈出,如:

  洪皓(1088一1155年),字光弼,江西鄱阳人;英林始祖十四朝奉派下9世孙。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官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为大金通问使出使金国,兼任淮南、京东等路抚慰使。金人曾胁迫他和副使龚璃留作伪齐刘豫的官,誓死不从,被流放冷山牧马而不屈,得金人所敬,屡欲封其官爵,皆力辞。身囚金国,心不忘宋,时因秘使通于宋廷。被囚14年,至绍兴十二年(1142年) 始得还朝,“忠义之声闻于天下”高宗誉其“忠贯日月,虽苏武不能过”。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后为秦桧所忌,被贬出知饶州,旋除饶州通判,后被囚大理狱,流放岭南,至雄州卒。秦桧死后得以平反,复其官,谥忠宣洪皓有8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齐名。(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皓》)

  洪适,字景伯洪皓长子。中博学宏词科,孝宗时历迁司农少卿,权直学士院、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官至右丞相。传世著作有《隶释》、《隶韵》、《砚说》、《壶邮》、《盘州文集》等。其中前四部是研究金石和训诂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宋代金石学三大家”?

  洪遵,字景严洪皓次子。绍兴十二年(1242年)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授正字,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著有《泉志》、《订正〈史记〉真本凡例》、《翰苑群书》、《翰苑遗事》、《谱双》等。《泉志》是一部研究中国历代钱币的著作,考疑证信,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洪迈,字景卢洪皓第3子。绍兴(1131—1161年)间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左司员外郎,使金,知赣州、婺州,特遣敷文阁待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笔记《容斋随笔》等,并辑有《万首唐人绝句》,流传至今,颇有影响。(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迈》)

  洪天锡(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别号阳岩,谥文毅,南宋·晋江廿三都后厅人(现石狮市宝盖后厅);其祖从晋江英林迁居于廿三都。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潭州知州、监察御史、福建安抚使、显文阁直学士等职。居官耿介敢言,不畏强暴,人称“铁面御史”。(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天锡》)

  洪朝选(1516一1582年),字舜臣,号芳洲,明·同安翔风里十三都洪厝人。嘉靖廿年(1541年)进士,任至刑部侍郎、通议大夫。以廉洁秉公,执法严明著称。因办案不阿,忤时相张居正,被罗织罪名削职回原籍。居正牙爪劳堪为福建左布政时,更与同安知县金枝捏造罪名,逮讯洪朝选,杀害于狱中。万历廿二年(1594年)始为平反,神宗皇帝派员谕祭,赞其“抚雄镇而随任有声,握大狱而执法不挠”,祀乡贤、名宦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朝选》)

  洪富(1488—1560年),字国昌,明·晋江钱屿人;蔡清再传弟子。究心《易》学,嘉靖八年己丑(1529年)进士,官至四川参政,为官清廉爱民,人称佛”。晚年致仕,诗书自娱,诲乡人诚心笃行,人称长者。著《易经浅说》,与蔡清的《易经蒙引》并行于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富蔡清》)

  洪可弼(1538—1575年),字旭臣,明·晋江十四都蔡岱村人。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举人,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参加会试,时当倭寇作乱,他在策问中以“寓兵于农,山海防御”的擘画受赞识,授赣州定南知县。至则修学宫,凿通道,以利民生,得百姓拥戴。附近有贼寇据山称帝多年,欲攻定远,见可弼有备,遂请降。可弼与约降,不意宪台希图大功,以生擒贼首上报。可弼与之争,具疏诣阙。宪台忌之,设宴置酒毒杀可弼于赣州府堂。定南人立庙祀之。(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可弼》)

  洪澄源(1549—1608年),字子定,明·晋江钱屿人;洪富从孙。万历元年癸酉(1573年)举人,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年)进士。官至贵州按察副使,备兵毕节,率宣慰土司平杨应龙之叛。擢贵州按察使,转云南右布政。(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澄源》)

  洪洧鳌,字六生,明末·晋江十四都后厅(今属石狮市)人,崇祯十二年已卯(1639年)拔贡生。唐王入闽,洧鳌往迎,授衡州通判,抵楚督师,改授道州刺史,收编原闯王·李自成部下十三镇以抗清,功加总督两粤滇黔晋楚豫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佥都御史,据险出没荆湘间。清军分道进攻,南明部将李来亨等兵败,纵火自焚。洧鳌被执,劝降不从,戳于巫山,尸体被投入巫峰三峡中。(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洧鳌》)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明末清初·南安英都人;因南安英都氏系英林南社9世仙尉公传裔,故洪承畴亦为英林十四朝奉之裔孙。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间任陕西三边总督,多次挫败李自成起义军。崇祯十二年(1639年)授蓟辽总督,赴东北抗清,松山兵败被俘降清。顺治元年(1644年)随清兵入关,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督院右副都御史原衔人内院助理机务。顺治二年(1645年),受任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抚、剿并举,克平江南抗清势力。顺治十至十七年(1653—1660年),又奉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以清除南明抗清势力。卒谥文襄。(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畴》) 

  洪世泽(约1708—1791年),字叔时,号艮堂,又号艮圃,清·南安英都人;洪科捷长子。乾隆二年(1737年)以廪生推荐补试,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四年(1739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乾隆五年(1740年)冬,入直武英殿,校对国史馆,纂修《八旗通志》。乾隆七年(1742年)告归不出,后曾掌教福州鳌峰书院、厦门玉屏书院、南安丰州书院。著述颇丰,皆正学之传承。(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世泽》)

  洪秀全(1813—1864年),清末·广东花县人。据广东花县《氏宗谱》,洪秀全出自南宋·名宦洪皓之后,洪皓曾孙洪璞迁福建晋江,其后人洪贵生又从晋江迁潮州海阳布心,洪贵生曾孙洪贞禄于明·永乐(1403—1424年)间又迁至石埕县石坑堡;其后人洪沿三又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迁花县官禄埠村;算来洪秀全洪贵生的第16世孙。咸丰元年(1851年)1月,洪秀全在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由金田出发连克梧州、柳城、长沙、岳州,立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年)攻克武昌,继而攻克南京,定都南京,自号“天王”。后因清兵进攻及内部分裂而败亡。

  大宗祠沿革

  清•康熙始建大宗祠

  英林氏原建有祠堂,明季为兵燹所毁。

  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洪光弼倡建大宗祠。

  洪光弼(英林氏21世),讳束官,字公辅,或作光辅,谥翼轩,清•晋江县嵛上村人(今晋江市龙湖镇仑上村),为英林氏20世洪斗琛次子。洪光弼年少好学,善于交谊,工诗词,专经济,自幼出游暹罗国 (今泰国),是异域太学生;后创办实业,成大商巨贾,不数年积聚至数十万金,名闻异域,暹罗国王赐号“昭夸”(即国佐),可“状游暹宫”洪光弼“博施济众,恤孤怜寡,和乡睦族,敦善好义”,在氏族群中颇有声望。
康熙卅五年丙子(1696年),洪光弼归,客羁羊城(广州),遣侄辈鼎建维新崙山小宗祠。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归乡,为父母治穴,并捐金百余为倡,择本房小宗旧址筹建英林氏大宗祠。返暹后,获悉工程因故拖延,弗克告竣,便再捐700余金,命长子洪尚彬自海外归乡,协助族中耆老董理修祠事,于康熙五十六年乙酉(1717年)冬建成。

  1992年《英林氏大宗重建碑志》载:“吾英林氏大宗始建于清·康熙乙酉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洪光弼为作《英林氏大宗始建碑记》,曰:

  “吾始祖十四朝奉公自光州固始同武肃王入闽,著籍英林,历今二十余世矣,从未有大宗之建。

  余自幼出游暹国,概然念祠宇以为重,岁丙子赋归,客羁羊城,遣侄辈就崙山小宗祠宇鼎建而维新之,然每以大宗未建为憾。

  自甲午假归,为余亲治窀穸,兼为营建大宗,计时叔兄弟侄议欲以大宗之建付余独力仔肩。予念吾宗繁衍者终,报本何敢专为己任,爰于乙未孟春集众鸠工,择余本房三才公昔时之小宗旧址充为大宗,命儿尚彬同诸叔兄侄共襄厥事。逮于康熙乙酉冬始告成焉。

  自兹以还,庙貌聿新,前徽式廊,匪独慰于水源木本之思、尊祖敬宗之念,亦俾异日瞻仰遗规、报本追远时,切春秋俎豆之感,忾闻亻爱见之诚云尔。

  爰勒石而志于左。

  吏部候选州同知、二十一世孙。”

  重修

  1992年《英林洪氏大宗重建碑志》还记载:

  清•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英林氏大宗祠重修。

  1955 年被拆毁改建为英林粮站。

  廿世纪90年代,海内外族人共议重建,分别成立英林氏大宗菲律宾建委会、英林氏大宗香港建委会、英林氏大宗建委会等,筹集资金,主持重修事宜。1991年11月兴工,1992年12月告竣,举行落成暨升祧大典。

  规制

  氏大宗祠坐北向南,为大3开间2落硬山顶建筑,英山为屏,虺水如带,依坡带势,巍峨壮观。沿中轴线有顶下埕、门廊、下厅、东西櫸头、天井、东西厢、大厅、后轩等。

  大宗祠三川脊屋顶,石构面墙,砖石山墙。

  门口两级石埕(顶下埕),建有围墙,顶下埕内左右对开一侧门。左侧门柱联:“英里开皇唐,承先启大;林原发固始,耀祖光宗”,额批“燉煌衍派”;右侧门柱联:“五福萃华门,聿修厥德;三阳临吉地,长发其祥”,额批“宗基永固”

  开3通大门。门墙镜面石堵精工雕镂,有影雕、线雕、浮雕、透雕各种吉祥图案。门廊并列4柱,阶前耸立1对青石狮子。大门青石匾镌“燉煌衍派”,其上方又悬黑漆金字牌匾,上镌清·光绪状元、贵州人夏同和手书氏大宗”4个颜体大字。左门匾镌“六桂传芳”,右门匾镌“三瑞流光”。门柱和廊柱皆镌联对,如:“岩峰虎踞锺灵毓秀,湖泽龙蟠蔚瑞呈祥。”“英山胜概标名族,林海雄风蔚大宗。”“虺水波腾三尺浪,英山树发万年枝。”

  大厅比天井高出5级台阶,宽阔宏敞。厅内梁枋、笼扇、案桌皆朱漆鎏金。厅壁用红砖砌筑。

  梁枋间挂黑漆金字匾额数十方, 有“天王”、“第一丞相”、“大学士”、“都督都监”、“刑部侍郎”、“廷尉荣封”、“都宪”、“副总府”、“经文纬武”、“特简黄堂”、“祖孙进士”等。

  厅中石柱皆镌联文,称颂历代先祖功德,如:

  “劾三奸,正国持纲,大宋尚书第;敦五族,安邦制策,皇清将相家。”

  ??“冷硎山志报君恩,峻节昭昭临大节;道州府身殉国难,忠心耿耿格天心。”

  祠堂两庑墙壁嵌有《英林氏大宗始建碑记》(称“皇清·大宗碑记”)、《英林氏大宗重建碑志》,以及《英林氏大宗重建海外菲、港、台等裔孙捐资芳名录》碑刻。

英围洪氏宗祠

  英围氏宗祠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围头半岛围头村西面后城,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因氏始祖从英林村繁衍而来,故取英林村的“英”字和围头村的“围”字而得名。泉州市历史研究会列为“泉州名祠”

  肇基

  英围氏源自英林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英林氏大宗祠》)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英林氏2世宣义的后裔、6世洪兴嗣分支金井沿海围头村,为围头氏1世祖,至今已传至29代,为英林氏43世。

  不详何时,英围氏18世洪见烟,迁至晋江内坑白垵村分枝传衍,但《族谱》从约明朝初期到中期开始即有记载。

  现围头全村氏有2000多人;另迁居台湾、港澳1000多人,居菲律宾、新加坡、美国、缅甸、澳大利亚者众多。

  沿革与规制

  1958年“8·23”炮战中遭炮毁坍塌,成为废祠。

  1985年,氏裔孙溯灯由菲律菲返里,倡议建祠,旅菲族裔纷纷捐资,家乡族亲群起响应,耗资100多万元(捐资者292人,台胞和侨胞居绝大多数)重建宗祠,奉迎“六桂”始祖。1987年2月奠基,1988年仲冬竣工。

  英围宗祠由堂、楼、台、埕连成一体,雕梁画栋,光彩映人,木雕、石雕、磁图、彩画,熠熠生辉。

  正堂面积137.85平方米;堂前铺砌石埕,面积493.79平方米;东厢兴建办公楼,面积108.68平方米;西厢建筑戏台,面积158.96平方米。

钱屿氏家庙

  钱屿氏家庙,又名“青阳屿头氏宗祠”,位于晋江市西园街道屿头社区钱屿。

  肇基与衍传

  钱屿氏源自英林氏肇基始祖洪十四郎(名古淡,后裔称“十四朝奉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英林氏大宗祠》)。

  英林氏5世洪文安,偕父二十宗湛经商,居安徽;再传4世洪皓(英林十四朝奉派下9世),有子8。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洪皓第3子洪迈知泉州,时率眷择居泉州郡城东门草埔尾(今泉州市温陵北路与湖心街交叉路口),为草埔尾氏肇基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皓洪迈》、《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草埔尾洪氏大宗祠》)。

  洪皓次子洪遵,时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定居浙江杭州。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生子洪公模,号十八郎。隆兴元年(1163年),洪公模亦随叔父洪迈及诸堂兄弟来泉。洪迈喜闽南山水之灵秀,为诸侄在闽南一带择居,其中,洪公模择居晋江沙塘里卅一都屿头村钱屿(今晋江市西园街道屿头社区),被尊为钱屿氏肇基祖。

  南宋末,洪公模裔孙为逃避元兵之祸,移居南安石井镇石鼓山下。元·至元(1271—1294年)中,其裔孙洪元卿因思念祖上始创之业,率子返回钱屿居住,洪元卿被尊为钱屿氏1世祖。

  钱屿氏裔孙今在村3000人,还播衍台湾及海外。

  钱屿氏昭穆:“元仕恩廷谦世国文子孟景载肃恭宽信敏惠。”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再续字行20字:“孙曾承祖德,诗书裕后昆,缵绪传家宝,迪贤叙彝伦。”

  族贤

  钱屿氏历代名宦乡贤辈出,一度出现“五世六方伯、二代四将军”的盛况,从政裔孙多官声卓著、勤政爱民。

  5世洪自然。在氏古大厝的对看堵上,嵌有1方泉州最后1位状元吴鲁手书的《厚德》碑,碑文曰:“惟善为宝,按《族谱》载,自然公家甚贫,尝道拾金,侯其失主还之,厥后孙曾文武科第、名宦乡贤接踵而起,爰勒于石以光祖德而示后嗣。”

  6世洪贺洪自然子。以商贾为生,崇信重义,信誉颇佳,积累下较丰厚财富。洪贺最初与两个哥哥一起奉养父母,有一定积累后,便独自赡养父母,凡事一力承担,直至为双亲送终。为人严谨,即便再忙,写字也从不潦草,并以此精神严格要求儿子的治学、为人。为人简朴节俭,虽家底丰厚,仍本色不改,从不乘车马,全部步行,即便儿子洪富显达之后亦是。人多劝之:“你年纪大了,儿子也富贵了,怎么还在步行?”答:“吾敢以富贵加诸乡党族哉!”时郡太守屠倬[号东崖,嘉靖十一年(1532年)任]赞曰:“任真不饰,不以器用衣服饮食损德。终其身无不酬之德,无比报之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屠倬》)

  7世洪富(1488—1560年),字国昌洪贺子,蔡清再传弟子。究心《易》学,明·嘉靖八年己丑(1529年)进士,官至四川参政,为官清廉爱民,人称佛”。晚年致仕,诗书自娱,诲乡人诚心笃行,人称长者。故居今存,被改为家风纪念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富蔡清》)

  8世洪猷,任江西南安府孺学训导。

  9世洪澄源,(1549—1608年),字子定洪富从孙。明·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年)进士。官至贵州按察副使,备兵毕节,率宣慰土司平杨应龙之叛。擢贵州按察使,转云南右布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澄源》)

  9世洪启哲,字子愚洪猷子。明·万历廿五年丁酉(1597年)举人,历福安教谕、浙江按察司经历、浙江温州府平阳县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启哲》)

  9世洪际元,任南京左营运游击骠骑将军。

  10世洪仲升,明·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科武举人,授福建守备。

  11世洪先春,任福建都司、南京坐营,升授云南参将,转升镇国将军。

  规制

  现代,钱屿氏家庙和祖墓由台胞宗亲捐资修缮一新,并建有洪皓纪念亭。家庙内牌匾林立。

梅屿洪氏祖厝

  梅屿氏祖厝,位于晋江市西园街道王厝社区梅屿,西与屿头社区交界。

  肇基与衍传

  梅屿氏源自英林氏肇基始祖洪十四郎(名古淡,后裔称“十四朝奉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英林氏大宗祠》)。

  英林氏传至8世四十八郎,重归河南光州固始。至元末,其后裔洪员道(或作“洪圆道”),任花封县校尉,淡泊名利,性乐山水,弃官入闽,携子洪贵生定居泉州府南门外晋江卅都乌门厝(今王厝村)梅屿,为梅屿氏肇基始祖。

  现全村氏族人4000多人,并有移居梅岭街道许塘村、陈塘村,西园街道小桥村,及海南、广东,以及旅居台湾、香港、澳门,迁徙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繁衍发展族人后裔达上万人。

  王厝氏昭穆:“卿侯伯子男,孙曾承祖德;礼义传家宝,诗书启后昆。”

  族贤

  3世洪崖谷,笃厚敦勤,有“飞银入室”传奇。

  4世洪柏斋?克正,与宗弟绍文于明·永乐十五年丁酉(1417年)冬,筑沿江斗门以防岁旱,浚九十九溪以通水源,泽被后世。

  8世洪开?梅陵,精研经纶,嘉靖(1522—1566年)间明世宗敕封为京国师牧。

  14世洪世本敏而好学,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科会试二甲第四十四名,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历江西贵溪县及海南琼崖正堂。

  祖厝规制

  梅屿氏祖厝于现代择地重建,2018年6月3日(农历四月廿一)举行落成庆典。

  祖厝位于八仙山旁,主体为五间联排结构,门朝沿水,背倚仙山,气势雄壮,规模宏伟,其建筑集闽南木、泥、石、砖传统技艺于一体,是闽南地区少有的联排祖厝。

  大门额匾“敦煌衍派”,门楣镌“光前裕后”;门联:“克勤楷模锦世泽,正身典范振家风。”

  厅门楣镌“诗礼家声”;门联:“斯人大德承前世,轸驾英风励后昆。”

溪前洪氏祠堂

  溪前氏祠堂,位于晋江市龙湖镇西南侧溪前村(该村有山边、溪前2个自然村);因村落位于溪流前方,故名。明、清属晋江县十四都。

  肇基与衍传

  溪前氏源自英林氏。英林氏3世十八承事派下三十一贡元(讳应之,6世)分居英林北社。元代,13世洪宗远(居英林宅角),长子洪大成分居晋江英林庵前、南安石井营前;次子洪大童分居晋江龙湖溪前,为溪前氏肇基祖,奉洪宗远为1世;三子洪大舜分居晋江罗山浯垵、闽清甘蔗镇。(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英林氏大宗祠》)

  溪前氏又析居“三前”(晋江龙湖溪前、晋江英林庵前、南安石井营前),后又分支福州洪塘、广东电白县、台湾武林番鸭等地。

  今溪前氏已传至16~17代。在村人口800多人,分衍在台、港、澳及菲律宾、印尼、新加坡300多人。

  祠堂

  1954年,溪前氏祠堂曾由旅菲、旅台宗亲洪源那洪源雷等重修。

  廿世纪60年代受破坏。

  l999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推委会委员洪祖怀和在村洪祖行等带头解囊集资43万元重修。

洪窟洪氏祠堂

  洪窟氏祠堂,又名龙窟氏祠堂,位于石狮市蚶江镇洪窟村中央,是大宗祠堂。

  洪窟原称“龙窟”,因周围三面高地,中间地势低凹,故名;亦曰象峰(包括今水头村,尚存象峰寺),地号龙山。其地宋代杂姓聚居,有诸姓,如蔡京后裔、万历廿六年进士、布政 蔡情符(1564—1612年)即洪窟人;后氏人丁兴盛,遂改称“洪窟”。据1998年出土的《泉郡文学晋洪公墓志铭》,“洪窟”二字早在明·万历之前已出现。

  肇基

  洪窟氏奉洪十七郎洪石缨)为肇基始祖。洪十七郎,翰林学士洪迈之子,于南宋·淳熙(1241—1252年 )间从江西乐平徙居龙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迈》)

  一脉蕃衍,至清代,他姓陆续播迁外地发展,惟姓独留,蔚为泉州府南门外一大望族,号称北;而南洪 即英林氏。

  现洪窟氏总人口一万二千多,除本村居民外,族裔遍布海内外。

  洪窟氏昭穆:“兴仁朝明,耿伯可启,孟仲叔季,和能致祥,惟孝及友,奕世其昌。”

  祠堂沿革

  洪窟氏祠堂草创于南宋末,由肇基始祖设简陋祠宇供奉洪氏祖先。

  明·万历四年丙子(1576年)前屡有族人提议扩建,但因族众意见未尽一致,且涉及周围氏分支的上宅宗祠、上库宗祠、下库宗祠、庵内宗祠(以创建时间排列)的风水,各自重小宗而疏大宗,搁置多年未果。

  明·万历廿六年戊戌(1598年)重阳节石缨山墓祭时,洪星南洪愧斋子)之叔洪四泉再提此役,希望洪星南能继承乃父遗志将大宗宗祠建成。洪星南洪森楠(支分浙江泰顺之祖)等族人支持下,终于万历廿六年(1598年)开工,拆龙眼树房后厝厅前落,扩建大宗祠堂。

  明代进士、姻眷生秦钟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钟震》)纂修《龙山氏族谱·卷1》收录洪星南(塘头布政讳的亲家)《龙山氏大宗祠堂记》一文记载:“始祖十七郎公肇居龙山也,时在宋南渡之后,风尚质补,虽有祠崇祀,然逼仄简陋。迨于歉斋(三代明经)愧斋(贡士廷试第一名苏民孚岳父)龙峰(南唐书院董事洪宗矩孙)诸公有方中之议,万历丙子尚有阻未果,岁戊戌年逢重九墓祭,四泉叔翁谋继先志,呼小子星南而语之,曰:‘尔忘尔父遗嘱祠堂增建之乎?曩弗就今其时矣。’于是偕宗孙森楠令宗人得金三百两许,鸠工治料鼎建焉!”

  入清“辛丑播迁”,沿海地区的大小宗祠几乎毁尽,惟独洪窟氏祠堂幸免于难,传说赖十四世叔祖洪懋基之功。旧谱载,洪懋基相国连襟。相国疑是黄景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 ·清初迁界》、《泉州人名录·黄景昉》)

  清·康熙卅一年(1692年),修职郎洪捷基等九位首事主持重修。

  光绪卅四年(1908年),又进行一次翻建,完工后尚有余款,拟于南塘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南塘书院》)旧址兴建新式学堂。不料民国三年(1914年),英林氏俗呼“龙虾出港墓”“鹰扑兔墓(2007年迁葬于英林陈山)的二座祖墓遭他姓破坏,洪窟宗亲参与周旋数年,后得陆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同安市头洪英出面收场。加上民国九年(1920)当地军阀不断向洪窟勒索摊派钱粮,引起民变反抗殴打兵丁,最后赔钱了事。于此,公款挪用所剩无几,有人趁机购买祠堂埕南面的祠堂铺建私屋。

  拖延至民国十五年(1926),氏祠堂才举行重建落成典礼及升祧晋禄仪式;同年在祠堂兴办新式学校龙江小学,学校与祖宗神主牌同在一处,至1964年龙江小学才迁至新建的植英校舍。

  1966年“文革破四旧”,祠堂神主龛及列祖列宗神主牌被拆毁,设置供销合作社门市经营部。1976年,供销合作社搬迁新址,祠堂又被汽配螺丝工厂占用。

  1987年,旅菲洪窟同乡会组团回乡,商谈祠堂翻建事宜,即择日开工,沿用原来的大石岒等石头构件,至1989年竣工,规模结构依旧,整体持有明、清闽南“皇宫起”的韵味。翌年恰逢马年“龟湖大普”当值,于是提前择农历四月初八日借校庆之名晋主(斯时政策尚不允许),旅居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仰光、越南、美国,以及港澳台的400多位代表回乡参加祭祖典礼活动。

  规制

  洪窟氏祠堂是泉南建筑规模最大宗祠之一,素有“塘东斜,洪窟高”、“洪窟祠堂,水头大宫”之称。

  祠堂占地80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前拜埕,二进中天井,全封闭,砖木石结构。全宇宏敞古博,典雅精致。祠内外镶金挂彩,金碧辉煌,世石基座沉稳坚实,寓意洪窟氏基业坚固。高大的屋架,铺就出燕尾翘龙脊硬山顶,气势非凡。青石雕饰,白花岗岩板材,特制红砖,精美的木作,构筑出艺术宫殿般的祠堂主体。

  祠堂埕前角牌双爿保留原有的“虎头墙”,彰显代有贤达高士,为石狮市祠宇建筑中独一无二。

  祠堂内柱联甚多。入宇迎面的柱联:“敦煌诗礼家声旧,铙郡*缨世泽长。”祀殿神龛供奉先人牌位 ,龛上正中高悬南宋·高宗钦赐“忠贯日月”四个大字匾额,四面布立“翰林学士”、“邑宰”等众多匾额。

后厅氏宗祠

  后厅氏宗祠,位于石狮市宝盖镇塘头村后厅(古为晋江县廿三都安仁乡江阴里后厅)。

  肇基与衍传

  后厅氏源出晋江英林。

  南宋初,洪介寿迁洪岬,至4世洪碧山迁后厅(古称厚福),尊洪介寿为1世祖。

  后厅氏支派繁衍,或移晋江蚶江、泉州石头街(法石)、泉州城内;或迁顺昌,远及金门、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处。

  《族谱》记,清·康熙(1662—1722年)间,后厅洪联登就曾到台湾求学,“受知台湾道爷,补邑庠生。后依例归籍晋江,试辄最优。”乾隆(1736—1795年)间泉州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双方人员往来频繁,后厅氏族人相继入台拓业,至今繁衍生息,蔚为望族。

  族贤

  南宋自嘉定元年(1208年)至淳祐七年(1247年),后厅氏出了5名进士(含特奏名),即洪飞英洪天锡洪佐洪天骥洪濯(任司法参军)。

  洪天锡(1202—1267年),字君畴,号阳岩,谥文毅。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为监察御史期间,上疏弹劾宋理宗宠信的“三奸”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直声遍天下,时人赞其“近世敢言之士,始终一节,明目张胆,言人所难,惟温陵公一人”。官终福建安抚使兼福州知州。(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天锡》)

  洪天骥,字逸仲洪天锡之弟,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进士,历潮州知州。(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天骥》)

  洪聪,字谋甫,号海陬,别号邃斋,明·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以《易》夺乡试亚魁(举人第2名),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进士,历大理寺评事、江西南安知府。著《乾象无极论》等,是著名理学家,称“起于百越之间,接虚斋蔡清)之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聪蔡清》)

  洪赞,字子可,号性庵洪聪之玄孙。明·万历卅七年(1609年)己酉科亦以《易》取乡试亚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成进士,任溧水知县,赠承德郎。

  洪淯鳌(亦作“洪育鳌”),字六生,号介臣,明末清初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洪赞子。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拔贡。清·顺治二年(1645年)赴福州迎谒南明·隆武帝,授衡州(今湖南衡阳)通判,改道州(今湖南永州)知州。南明·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年)擢右佥都御史,监大顺军余部13镇兵,驻湖南。后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总督粤、滇、黔、晋、楚、豫军务,坚持抗清。清·康熙二年(1663年)兵败死难,清庭赐通谥“忠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淯鳌》)

  宗祠沿革

  宗祠系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由16世洪淯鳌始建,原规制不详。《晋邑厚福氏二房族谱》载:介臣府君,讳育鳌,字六生……年十八补郡弟子员,蜚声学序……族齿殷繁,星落乔寓。府君念予侄散处,何由知遵祖而敬宗,爰于崇祯甲戌冬建立大宗祠宇。”

  清、民国屡有修葺。

  1999年重建。

  规制

  后厅氏宗祠现存建筑硬山顶,2进3间张,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

  悬匾:

  “进士”、“廷尉荣封”、“理学忠谏”匾。为褒奖洪天锡立。

  “祖孙经元”、“祖孙进士”匾,为洪聪及其玄孙洪赞立。

  柱联:

  “清三奸,正国持纲,有宋尚书第;抗胡虏,运筹谋略,大明总制家。”前记洪天锡,后记洪淯鳌

翁山洪氏家庙建筑群

  翁山氏家庙建筑群,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荣星村凤宫山东麓,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祠宇建筑群,入选《福建名祠》。

  肇基

  翁山氏为晋江英林十四朝奉派衍、6世南社三十贡元公派下。传至9世七十五仙尉公(即乌山公),讳炎发,号英山,南宋·淳佑二年(1242年)授惠安县尉;生3子,长竹隐,次仲德,三仲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祠家庙·英林氏大宗祠》)

  竹隐支分晋江陈山、郭宅、清内、鸿山、草湖,同安驿路发、二科甲。

  仲德传11世白玉公,字元璋,生2子:长子嗣平,字公生,裔分晋江顶柯坑、洪园,南安堀斗、杏村;次子嗣心,字公正,出居下坂桥头村,明·洪武年间移徙南安四十四都石井仙景村,为仙景氏肇基祖。(参见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仙景氏宗祠》)

  仲举顺斋)于南宋·淳佑(1241—1252年)间从晋江英林分居南安英都英山肇基拓业。仲举勤垦耕植,家有巨积,生1男1女。不幸身亡子丧,母念无嗣,适有宋初清源郡王陈洪进之裔温斋随其父避难英山,举目无亲,遂入赘家。2世祖妣继承父业,其子良斋因从母姓改氏,自立堂号“翁山”,族人奉仲举顺斋)为翁山氏1世始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现翁山氏一脉已传衍18世,后裔逾15万人,其中常驻英都10个行政村5万人,驻全国各地经商并安家5万人,派衍港、澳、台族亲与东南亚各国侨亲5万人。

  翁山氏昭穆:

  原编:“庭有启承士,奕世昭文光,孝恭维敦本,诗礼永传芳。”

  续编:“振兴崇祖志,俊杰继华章,智勇树伟业,家国福泽长。”

  族谱

  《武荣翁山氏族谱》历5修。
①明·弘治版。洪阳道首编,载1~7世世系,修于弘治元年(1488年)。
②明·万历版。洪庭时洪有相父子主持续修,历时20年,万历廿三年(1595年)成,载1~12世世系。
③清·乾隆版。乾隆十七年(1752)年,致仕在家的老翰林洪科捷倡议续修。该《族谱》收录弘治版、万历版的全部内容,并续修第13~17世世系。东四房洪佑生、西长房洪世谦分别作序,博学鸿词进士洪世泽撰写部分行状录。该《族谱》工程浩繁,文风严谨,记载详实,公允直书,且极具文采,堪称谱牒中之精品。现存乾隆版手写本1套5册(共6册,佚1册),为海内外仅存孤本,藏西二房裔孙洪榕光处;又有民国年间手抄本1套,藏东四房裔孙洪春忠处。
④民国版(1944年)。泉州商会会长洪恭树主编,铅印本,泉州正平印刷所出版。主要收录翁山氏渊源历史文献、科第缙绅名录等。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纵队兴泉指挥部指挥官陈重题写书名,县长李天赐题词。该书现在所剩无几。
⑤1992版《翁山谱志》。洪瑞生主编,翁山学校教育基金会1992年出版,分上、下2册。上册分为氏宗谱志、古今人物志、文化风土志、山川经济志4卷;下册为翁山氏自1世祖起至1992年已传至25世“礼”字辈的宗支世系图。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封面、题签,《求是》杂志副总编苏双碧、泉州地方史专家陈泗东分别写序。该谱志特点是“谱”、“志”兼容,体例创新。其中,上册又于2003年由翁山氏家庙管理委员会校正后再版重印。

  族贤

  据《翁山谱志》记载,自明·永乐至清·光绪年间,英都氏族人出进士16人、举人65人、贡生63人,经府试、院试秀才570人;任朝廷官员21人、省司官员14人、州府官员37人、县邑官员44人。其中,洪有第祖孙3代进士,洪有声洪承畴洪科捷3家父子双进士,洪世泽父子双翰林,洪奕瑞父子10人全家中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有第洪有声》)

  洪启睿,明·万历进士,任浙江左布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启睿》)

  洪启初,明·万历进士,任兵部侍郎,被誉为洛闽功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启初》)

  洪启胤,明·万历进士,任户部侍郎、滇渝按察使、云南左布政,多次受朝廷诰封。

  洪承畴,明·万历进士,任三边总督、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归清后又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畴》)

  洪世泽(或作“洪世洋”),清·乾隆初“博学鸿词”科进士,有“天下有三博,英都得一博”之誉。

  洪宝基,武艺超群,受朝廷“皇恩三赐”,赠“奇谋匡国”匾。

  洪成琳(1886~1964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辞官经商,1917年募集巨资回乡,筹建“翁山侨立学校”,为当时南安四大新学堂之一。

  洪汝复(1880~1924年),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福建法政学堂毕业,1923年随张贞率兵讨伐陈炯明

  洪渊源(1894~1984年),清·光绪廿年(1894年)生于印尼,一生从事新闻出版事业,积极筹款支援祖国抗日,支持新中国成立,曾任华侨促进会主席。

  沿革与规制

  翁山氏家庙(五世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丁已(1617年),历几度维修、扩建。1994年春动工重建,按原基、原向、原式设计,1996年8月竣工。这次重建重修,使之成为一座园林式的宗祠家庙建筑群。

  该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2200平方米,坐西朝东,含:门坊1座,氏大宗祠1座(1世祖)、氏家庙(东轩家庙、西轩家庙各1座),东侧有供奉洪承畴高祖神位的“恒轩祠”1座,西侧建有1幢文化中心。并有池塘2口、亭榭4座(涵碧榭、蕴香榭、钟瑞亭、凝晖亭)。

  门坊高大,三重檐式叠就,顶部绿色琉璃瓦,硬山脊翅如奔腾状,与两侧波浪形围墙上琉璃顶和谐构成,犹如二龙会聚。门坊正上方楣匾“翁山”2字,黑底鎏金,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所题。门坊两侧,洪学智将军的“振兴英都”石刻和杨成武将军的“大展宏图”石刻分立左右。还有被誉为“中国军乐之父”的洪潘“我族之光”等题刻。门前还立着两尊气势威武的辉绿岩石狮。

  门坊内,大道两旁是各据一边的两潭波光鳞鳞的池水,沿道过池潭便可见3座巍峨肃穆的祠宇,呈品字状分布在园林区中。3座祠宇前都铺设宽阔的细磨石板大拜埕,以精致的白色花岗岩为基座,上等红砖为墙主体,屋面是碧绿的琉璃瓦铺就,硬山脊翅,屋脊上剪瓷青龙粘贴,上落双龙向塔,下落双龙戏珠,是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建筑。

  拾级而上的远处小山坡正中是氏大宗祠,建筑面积260平方米,面阔三开间,进深二落,供奉翁山1、2、3、4世考妣神主。

  近处通道两旁是氏东轩家庙和氏西轩家庙,均五开间三进式。因两家庙分别供奉翁山氏5世两位考妣神主,俗称“五世祠”,明·万历间起即称家庙。两座家庙中,柱联布列,丹梁横空。在众多匾额中,有“光禄大夫”、“通奉大夫”、“武英殿大学士”、“尚书”、“侍郎”、“监察御史”、“布政”、“博学”、“奇谋匡国”、“见义勇为”等。

  东轩家庙建筑面积510平方米,供奉翁山氏5世洪谨独考妣神主。东轩家庙大门处有1对明代大石狮,别具形态。大门联云:“解元傅胪鸿博第,将相公侯郡马家。”

  西轩家庙建筑面积620平方米,供奉翁山氏5世洪居易考妣神主。大门联:“宪台方伯大夫第,布政司徒侯爵家。”

仙景洪氏宗祠

  仙景氏宗祠,位于南安市石井镇仙景村(古属南安四十四都)。

  肇基

  仙景氏肇基1世祖洪嗣心,字公正,号庭角埕角),洪白玉(字元璋)次子。卒葬本村东都尾下埕角,后裔因以为号。

  仙景氏系晋江英林十四朝奉公派衍、6世南社三十贡元公派下。传至9世七十五仙尉公(即乌山公),讳炎发,号英山,南宋·淳佑二年(1242年)授惠安县尉;生3子,长竹隐,次仲德,三仲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英林氏大宗祠》)

  竹隐支分晋江陈山、郭宅、清内、鸿山、草湖,同安驿路发、二科甲。仲举于宋·淳祐(1241—1252年)间分居南安英都。而仲德传11世白玉,字元璋,生2子:长嗣平,字公生,裔分晋江顶柯坑、洪园,南安堀斗、杏村;次嗣心,字公正,出居下坂桥头村,明·洪武(1368—1398年)间移徙南安四十四都石井仙景村,为仙景氏肇基祖。

  传衍

  洪嗣心生1子(2世),传3孙(3世)衍麟,字开起,传大份、东份二派。次衍绍,字开汾,传竹林、中内店二派。衍绍生4子,长子名启相,字心国,明中叶出仕,官吏部候选,赴任广东,举家在广州西门8里处竹林围繁衍。三衍熊,字开军,传西份。

  至7、8世,时明末清初,郑成功举义师反清复明,顺治十八年(1661年)九月清廷对沿海施行“迁界”,祖祠居厝尽焚,仙景氏至此星散,四方播迁,宗亲随军往台者亦不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迨至康熙廿二年(1683年)始复界,返梓者十仅其一,聚族而居,重建家园。

  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廿五年(1760年)两开海禁,仙景氏族人乘此良机东渡台湾,舟楫往来,开展贸易。在台湾繁衍的宗亲聚成一里,定居台湾东港,沿用故乡“仙景”村名,今人丁数千。

  11世崇厚崇邦昆仲,与古山洪应心系同窗好友,就读杨山书院。乾隆十七年(1752年)洪应心举进士,后恩赐奉政大夫判河南陈州府事,奉旨督造黄河堤。崇邦崇厚奉旨应召规划根治黄河工程,深受乾隆帝器重,双双恩赐修职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应心》)

  迄今,仙景氏传23世,海内外族裔5000余人,是南安四洪(营前、古山、岑兜、仙景)之一大族。

  宗祠沿革与规制

  仙景氏宗祠始建不详。

  明末清初,郑成功举义师反清复明,顺治十八年(1661年)九月清廷对沿海施行“迁界”,宗祠焚毁。嘉庆元年(1796年)重建。

  日久颓败。1994年8月海内外族人通力重建,1996年12月举行落成暨晋主大典。

  宗祠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60余平方米,三进宫廷式木结构,硬山顶,巍峨壮观。

营前洪氏宗祠

  营前氏宗祠,位于南安市石井镇营前村。营前地处南安石井湾,前临瀛江,背靠鳌峰。

  源流

  营前氏家族出自晋江英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英林氏大宗祠》)

  英林氏传至14世洪宗远,于元代由英林宅角分居溪前村。再传至17世洪嗣明,约于明初由溪前徙居南安四十四都营前村,是为营前氏肇基祖。自此洪宗远裔孙支分“三前”:溪前、庵前、营前。

  清·康熙(1662—1722年)间,营前氏1支迁往广东惠州府海丰县,为洪醇仁支派;1支迁往江西吉安府万安县,为洪应怀支派;这两派与祖籍地中断联系300余年。1993年,营前氏重修宗祠和族谱时,特派人到岭南等地觅亲,终使此两个支派的宗亲与祖籍重得联系。

  清·乾隆(1836—1795年)间起,营前氏使用南安县古山村洪应心撰写的英林氏大家族自19世起的昭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应心》、《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英林氏大宗祠》)

  自19世起的昭穆曰:“亶兹孙子,尔玉汝球。溯源我祖,肇于光州。瞻斯英里,乃奠厥攸。诗书礼乐,燕翼贻谋。分支析派,近远一俦。掇科取第,文采风流。忠孝廉节,令闻长悠。谟烈昭垂,亿万春秋。后昆踵武,仪式作逑。日昌载炽,克绍箕裘。敬勖来许,交勉家修。名题麟阁,身登瀛州。为国桢干,德业炳彪。永似以续,弗愧前猷。”

  营前氏现已传至39世“乃”字辈,是英林氏族中发展最快的支派。住乡人口2000余人,另有上千族裔分布于福州、厦门、江西、广东、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

  族贤

  科举时代,特别明末清初,营前曾出了十几位名宦绅士。

  8世洪熙宗,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光禄大夫、都督同知,妣陈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熙孟,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诰赠参将正品;洪心江,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中宪大夫,妣曾氏诰赠一品夫人。

  9世洪秀荣,崇祯四年辛未(1631年)钦授镇国将军;洪秀宗,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一品光禄大大、左都督,妣王氏诰赠一品夫人。

  10世洪应怀,康熙七年(1668年)钦授副总兵官;洪渭叟,康熙八年(1669年)钦授威略将军;洪翼如,康熙十二年(1673年)钦授都司;洪章河,康熙廿四年乙丑(1685年)承德郎、庐州府知府;洪朝端,康熙廿六年丁卯(1687年)一品光禄大夫,左都督盖印将军;洪翼如,康熙十二年(1673年)钦授都司。

  康熙年间,还曾出现“父子科第、兄魁弟解、科甲蝉联”:即10世洪守辟(海丰支派)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举人,其子洪宸拂洪宸孚于康熙卅八年(1699年)同科中经魁和解元,次子洪宸孚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再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三朝国史馆纂修、户部清吏司主事,目前海丰县还有“翰林”的遗址、遗墨。

  11世洪士达,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入国子监太学生,选州司马;洪以居,咸丰十年(1860年)中选魁。
另有多名太学生、府庠生、邑庠生。

  清代还出了1位闻名厦门的大商贾——洪古伯,厦门有一条街道叫“洪本部”(现第五码头附近),即洪古伯当年开发、经营的集市。

  沿革与规制

  营前氏宗祠始建年代不可稽。

  据《大营前氏族谱》推断,清·雍正三年乙巳(1725年)曾重修。

  嘉庆(1796—1820年)间,营前某船长因受蔡骞“海盗”案株连,致使宗祠遭清军焚毁,大厅口石石今(“石今”合一字)火烧痕迹可作历史见证。

  道光(1821—1850年)间,按男丁人数集丁钱修复。

  明、清时期,厅堂中挂满“进士”、“知府”、“中宪”、“光禄大夫”、“镇国将军”、“威略将军”、“都督”、“总兵”等牌匾。

  此后历经风雨虫蚁侵蚀,久年失修,加上“文革”期间祖宗神主被焚烧,宗祠长期无人管理,致屋盖破漏,中脊处下塌之危。

  1993年春,旅菲侨亲洪金榴回国探亲时倡议重建,旅港宗亲洪凯展洪启锐洪瑞意洪君令洪安顿等带头乐捐,海内外宗亲也踊跃捐资。当年农历六月中旬动工,以原方位(癸丁兼丑未)、原尺寸、原风貌为原则,在结构上加以改革,原木柱、木栋一律改为石柱、石栋,并增设门路亭和围墙等。农历十二月中旬告竣,造价人民币50万元。重建后的宗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花草人物栩栩如生。1994年2月4日(农历癸酉年十二月廿四日)举行隆重的“营前氏宗祠重建落成暨升祧庆典”,1200多名来自闽南地区各县市、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地的贵宾和宗亲欢聚一堂,畅叙亲情,盛况空前。

古山氏家庙

  古山氏家庙,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区以西2.2公里处古山村,宋时属南安县太平乡福兴里四十四都。

  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赐进士、古山氏25世裔孙洪应心氏族谱·序》曾描述其地理形势曰:“吾乡地脉,自鸿渐杨子诸山迤逦逶折而来,岗峦起伏,峭拔宠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应心》)

  六桂堂

  古山氏为“六桂堂”宗亲。

  《六桂堂族志》等载:

  唐代,京兆氏34世翁何随父翁轩入闽,卜居莆田福兴里竹啸庄。

  5传之后,至39世翁乾度“官至郎中(闽国补阙郎中),娶夫人陈氏,生六子”。五代·后晋·天福(936—943年)间,闽国被南唐和吴越瓜分而亡,翁乾度携眷归隐莆田竹啸庄,并将6子分别改姓:长子处厚,字伯起,分姓;次子处恭,字伯虔,分姓;三处易,字伯简,留本姓;四处朴,字伯悖,分姓;五处廉,字伯约,分姓;六处休,字伯容,分姓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宋天下鼎定,翁乾度的6子在宋初3次科举中先后高中进士(世称“三科六进士”),一同跻身仕途。6兄弟同在一朝,显赫一时,人称“六桂联芳”,祖庙即称“六桂堂”“六桂堂”分姓()的堂号,也均沿用“六桂堂”,以示六姓联宗。

  肇基古山

  北宋·太平兴国(976—983年)间,洪菊轩从仙游迁入古山,为古山氏肇基始祖;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卒。古山尚存氏始祖真处”古墓。

  ·洪应心为《氏族谱·序》云:“始祖菊轩公爰始度地古山而卜宅焉。其所出自世远莫详。考旧《谱》有云,明·正统九年(1444年),八世祖朴山公墓被倭挖开,见志铭云:‘祖仙游人也。’又万历(1573—1620年)间,李南黎先生作肖石公《墓志铭》亦云:‘其先世光州固始,迁闽兴化之仙游,至始祖菊轩公迁南安之古山。’合是二者观之,则公之来自仙游宜为可据。吾祖之家于古山,约其年代当在太平兴国之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应心》)

  衍传

  古山含古山、后山2个自然村,衍传至今35世,全村500余户,皆姓,人口2000余。

  分居外地者,如:

  12世大宣教分居同安西门外岗头、古山等36个村,人口7000余。 12世三宣教分居晋江龙窟(洪窟),人口数千。

  15世洪南圃为父报仇,发配广东赤坎,繁衍不少。

  16世洪忠衍分居安海西河境,人口数百;二房分居安海土地公巷。

  17世洪新山分居南安溪尾镇山(后楼),人口数千。

  18世洪隐斋洪成斋分居同安马巷街、上元街朱王公宫边,人口数百;二房分居水头后房,人口百人。

  此外,还分布于台、港、澳地区,以及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人口数百。

  古山氏昭穆自始祖洪菊轩至25世启用完,由25世裔孙洪应心续编昭穆20字,自26世起启用:“翼燕承祖泽,锡光浚其源,文章兼茂实,思孝惟求全。” 

  古山硶兜氏昭穆:“武周甫国寅,昭景集贤宾,慈孝宜伯仲。诗书奕世新,忠信责弘重,谦和睦里仁。德让为根本,长上必嘉亲,佐朝英杰起。致君又泽民,箕裘传万祀,积善是家珍,延绵羡永久,芳耀贯古今。”

  族贤

  宋代:洪东斋(11世),苏州府教授,有“江苏儒型”之称。

  明代:洪笃履洪虎臣洪梅性洪尧望等,邑庠生;洪洲居,贡生。

  清代:洪天机“文魁”洪应心,赐进士,奉政大夫;洪鹏,训导;洪圆南,敬士大夫;洪文肃,举人;洪宜斋,南澳总兵;洪七公,千总;洪谦让,武举人;洪器斋洪肇祥,岁进士;洪关观,百总;洪周鸣,大学士;聚园、钦明、钦崇、行善、克亮、懋德、香圃、斯阅等,邑庠生。

  近代,尚有重兴日光岩的清智上人“菲律宾佛教之开山初祖”性愿法师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清》)等。

  “六桂”始祖圣帧

  “六桂堂”是6姓联宗的堂号,也是世界“六桂”宗亲社团的“总堂号”“六桂”根植唐山,而“六桂”社团则源起菲律宾。1930年,旅菲的“六桂”族人首创第1个“六桂”社团——菲律宾“六桂”宗亲总会。至廿世纪40年代,东南亚及港澳台、闽南各地相继成立了“六桂堂”社团组织。1990年年初,菲律宾“六桂堂”社团率先倡议并带头举办首届世界“六桂堂”恳亲大会。之后,两年一度的“六桂堂”国际恳亲大会相继在世界各地举办。

  1936年,旅居菲律宾的古山村人洪光连加入“六桂”宗亲总会。1939年初,他从菲律宾带回一张收藏于宗亲总会、创作于明代的“六桂”始祖画像,不过像帧较小也较模糊,遂萌发摹绘圣帧的愿望。与诸乡贤相商后,由洪光连的岳父黄邦更聘请行伴好友、画师伍如若到古山村,摹画一幅更大更清晰的画像,称“‘六桂’始祖圣帧”。摹画历经3个月完成,供古山氏家庙内。

  “圣帧”入祠后,还请来岑兜村供奉的钦王爷的乩童为圣像点眼开光。当时南安“四洪”(营前、仙景、古山、岑兜4个姓村庄)的族长会聚古山,倡议由“四洪”轮敬“‘六桂’始祖圣帧”,并确定每年农历正月十八为“迎祖日”。后来,更多的“六桂”宗亲要求参与轮敬活动,经磋商,决定一年一次采用“信杯迎祖”方式,决定该年由哪一村迎回“圣帧”。此民间活动经过70多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如今热闹非凡的“恭迎‘六桂’始祖圣帧信杯”习俗。

  在2012年英塘村主办的“信杯迎祖”盛典上,古山村宗长以“11杯”破历史纪录,取得2013年迎祖权,使古山宗亲在73年后再圆迎祖梦。

  家庙沿革

  古山氏家庙始建于元末明初。

  清初“迁界”毁。康熙廿一年壬戌(1682年)“复界”后修复。康熙卅九年庚辰(1700年)乃旧基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清·洪应心《洪氏族谱·序三》云:

  “大清国初之时,海氛讧扰,居民迁徙,兵燹之余,室庐残破。迨康熙壬戌年(康熙廿一年,1682年),东宁平定,人得复界,虽数十年休养牛息,民气物力尚不能如当日全盛,故此神祠第约而完之,以俟将来有力者为之充振焉。

   惟祠宇自康熙庚辰之岁(康熙卅九年,1700年),即仍旧基重建。当其时,人初旋里,披荆斩棘,户少且贫,而合族拮据竭力营构,以岁时祭祀,子姓聚拜会食,奉先报本急先务也。前后两进,深八丈零八寸,高二丈一尺五寸,阔三丈九尺五寸,规模雄壮,瓴瓦轩翔,前堂后寝,粢梲楹栋,丹漆船垩,不陋不华,最为合度。”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年)重修,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再重修。

  1980年简修。

  1998年,由老协会倡议,组织筹建委员会,按旧貌拆旧建新。木柱改石柱,原石块墙改双层条石墙,增添雕刻花草、人物。耗资68万元,于2000年农历正月初八举行落成暨升祧庆典。

  规制

  古山氏家庙坐向甲庚兼卯酉,深八丈零八寸,高二丈一尺五寸,阔三丈九尺六寸八分。石木结构,琉璃砖瓦,两进,前堂后寝,飞檐列栋,丹垩分明,古色古香,庄严大方。前后两落屋脊都是檐卷棚式弧形燕尾式飞檐,脊龙占魁。

  祠前石埕平坦宽舒,埕前竖立6对石旗杆夹座。

  大门横额氏家庙”4个鎏金大字,门前两边有竖石螺型的石鼓屹立。大门塌寿两边各开1个侧门,与正门构成“三通门”。立面上的石雕内枝外叶,龙虎玄窗。

  大门内天井宽阔,四边石砛环切,中分堵埔砖石,排水合理流畅。天井正中大板石,相传露水不侵,放置柴禾隔夜不湿。天井左墙青石影雕古山村景,右墙青石影雕大宗全景,两边各配联对。

  厅口长石阶端正尺白,三砛把丁。拾阶入厅,石柱上有鎏金对联,屋架木通、木椽、木档、木斗拱、木吊筒全部上漆擂金。大厅正中上方悬挂“江苏儒型”匾额;各柱上方悬有“进士”、“文魁”、“明经”等匾额。厅口左侧墙上用磨光青石勒叙家庙史志和古山昭穆。厅后设“思孝堂”神龛,分阶排列列祖列宗神主和历代进禄位木主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