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分述(5划)

  “龙山启后”楼(山后土楼。安溪县龙涓乡山后村庵山自然村。沿革。规制。)、龙通土楼(崇墉永峙楼。安溪县感德镇龙通村。肇建。抗击匪寇。规制。)龙馨堂(俗称金步吉。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
  叶氏“四落大厝”
(安溪参内乡参山村。沿革。规制。)叶贻根洋楼(鲤城区镇抚巷)
  卢琦故居
(卢氏宗祠。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卢厝自然村。沿革。规制。)卢若腾故宅(金门县金城镇贤厝里大马路旁)
  东浦古民居群(鲤城区浮桥镇东浦村)、东石玉记商行建筑群(晋江市东石镇第四社区。沿革。规制。)
  玉树楼
(安溪县尚卿乡尤俊村。沿革。规制。)玉田厝(安溪县龙涓乡福都村上都山自然村)
  白头格古民居群
(安溪县蓬莱镇上智村白头格。沿革。规制。)、生本堂(进士第、旗杆厝。永春县五里街镇埔头村布政衙(晋江市梅岭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址蔡厝])、仙景林氏古厝(安溪县虎邱镇仙景村。玉辉居、玉西居、玉环居。)、四斗厝(黄氏祖厝、三落厝、福深堂。安溪县参内乡祜水村)、出氏翰林第(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洪厝坑)

“龙山启后”楼

  “龙山启后”楼,又名“山后土楼”,位于安溪县龙涓乡山后村(原称“山厚村”)庵山自然村,距龙涓乡政府驻地东0.4公里。

  沿革

  “龙山启后”楼由后山村氏族人捐资献力,众志兴建,历时18年,清·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建成。
据传,木工师傅承建土堡那年刚好生子,孩子长成,又与其父合力“龙山启后”土楼的门窗楼板刨凿。整个工程,光杉木就砍遍十几个山头,摆满后山整个村落。

  现无人居住,已倾塌一角,损害严重。

  规制

  “龙山启后”楼依山建筑,方形单圈的通廊式土楼,土石木结构,24米见方,占地面积1089平方米,规模宏大。

  外墙通高14.5米。一层墙基用块石砌成,厚2.5米;二、三层垒土夯土营筑,其中二层厚1.8米,三层以上厚1.3米。1—3层不设外窗,只设置102个防御射击用的狭窄枪眼窗。裸露出的墙体中,清晰可见起到钢筋作用的、编排有序的竹条。

  至今犹存的楼门石匾上,只有“龙山启后”4字,未落建造年月。进门右侧还开有一扇小门,未见匾、字。

  楼宇称分前、后楼,前楼4层,后楼5层,中有厅堂。实际是,龙山启后楼4层,建在一处逐层提升的山坡上,院内地面分为3层,每层高差5—7级台阶,缘此,龙山启后楼的后半部分,建在近3米高的台地上,后楼因此看起来仿佛比前楼高出1层。

  楼内采用木质斗拱木雕结构,每层6张木梯、27开间,4层共108间房,分为4个单元,各单元之间有1.2米宽的走廊,各单元内有厅堂,并设有通道。

  楼中有天井,院子已被辟为耕地种菜。

  “龙山启后”土楼现已无人居住,进门左侧的一面已完全倾塌;残存的三面中,楼板多已腐朽,且可见火烧过的痕迹。但椽桷柱梁,仍均呈褐红色,不朽不蛀;楼上楼下,光洁如新、蛛丝不挂;每块约3斤重的陶瓦,也不龟裂生苔,仍厚重沉实。大宗祖祠正堂,悬挂“文魁”、“武魁”匾额。

龙通土楼

  龙通土楼,亦称“崇墉永峙楼”,位于安溪与永春两县交界处的安溪县感德镇龙通村东面莲花山麓下的1个山坳内,是安溪县惟一的方形土楼。至今房架无倾斜、无破损,主体结构建筑保持完整。

  “永峙楼:安溪县感德镇龙通村崇墉”,2013 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肇建

  龙通土楼由许尔堦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历时8年,于康熙廿一年辛酉(1682年)告竣。

  龙通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这儿是丘陵地貌,红壤丰富,海拔适中,适宜种茶;加上森林资源丰富,可谓地肥人富。至今安溪还有“无空找龙通”的说法,说明历代龙通人比较富有,并且热情好客。龙通氏先人走南闯北,交游广阔,四处经商。

  龙通氏12世许崇贾,号敦渠,精心植茶制茶,日渐富有。传至14世许尔堦,其继承祖传事业,生意发达,遂成一方富贾。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许尔堦为防匪患,动议建设土楼。据《龙通氏家谱》载,经30年筹备,许尔堦终于斥巨资于清·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动工兴建土楼,历时8年,康熙廿一年辛酉(1682年)告竣,是全村及附近最庞大民居建筑。

  在土楼建造过程中,李氏的作用与许尔堦同等重要,后人尊称“土楼妈”李氏是龙通村莲山人,少年嫁入家。

  土楼建造的8年中,不仅耗资巨大,粮食不足也是一大难题。相传李氏之父也很富有,粮食就装了很多个仓库。李氏向其父求助,其父同意开一个粮仓供她使用,但这远远不够,李氏便瞒天过海,将所供的稻谷磨成米,再将谷壳投回原粮仓。然后告诉父亲,所开粮仓遭老鼠破坏,皆是谷壳,其父半信半疑,只好取出钥匙,再供一仓粮食给她。两仓库的粮食为土楼的建造提供了保证。后来的俗语“查某仔贼”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又传土楼建造时,李氏的父母从不曾探访。土楼落成时,其父看到土楼如此高大宏伟,担心姓子孙遭受氏后人欺负,唉声叹气。李氏见状,当场跪地向天发誓,子子孙孙不欺负莲山姓后人,不仅如此,土楼落成后李氏还送给了父母许多白银,时常陪伴二老左右尽孝,为他们养老送终。此后,两姓几百年来都是和和睦睦。

  据称,在建造土楼时,李氏夜以继日不曾停歇,3年才梳洗1次头发。建造如此大的土楼,得到邻里的帮助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当时全村上下不管男女老幼都自觉前去帮忙,为建设土楼出一份力。而只要搬一块小石头,李氏都会盛1碗米饭作为回报。

  抗击匪寇

  清代以来,氏历代先祖曾利用坚固的土楼与匪寇抗衡,使匪寇或惨败而逃或无功而返。

  清·乾隆(1736—1795年)间,听闻土楼附近帽顶寨土匪欲来抢劫,全村人躲进土楼避难,并利用土楼对抗。土楼易守难攻,双方相持不下,土匪毁了附近的房子后离开。次年,土匪再次攻打土楼,采取边攻打边围困的办法,想等土楼弹尽粮绝的时候再一举破楼。土楼被围困10多天,这时,土楼中鸟枪的火药用尽,打砸用的石头也用光了,连砌走廊的石头也派上了用场。没想到有天晚上,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土匪以为神兵天降,逃之夭夭。此后100余年没有匪患。

  清末,土匪头子吕振山欲将土楼占为己有,氏族长许贵及时组织青壮年以土楼为阵地,与之对抗,用鸟枪、石头等当武器,再次击退土匪。

  后来,邻乡苏成仁组织了1支土匪队伍,自封营长,到处烧杀抢掠。氏族人及时将财产转移进土楼,与土匪周旋,土匪最终无功而退。

  民国时,氏家族与邻村发生矛盾,邻村请来1连部队(连长陈国辉),运来土炮攻楼。连队到达后,土楼附近就下起了蒙蒙细雨,炮手看不清目标。数日如此,陈国辉无奈只好下令对土楼方向胡乱发射了13发炮弹,后匆匆离开。结果,13发炮弹中有11发射在土楼四周,只有2发射中土楼的右上角,其中1发射在三楼的墙体(现在还保留着被打穿的一个洞),另1发没有爆炸。

   1950年初夏,国民党残余部队与地方土匪勾结一起肆意破坏红色政权,白军吴增辉带领连队驻扎在邻村。此时龙通村已成立民兵营,有一天营长许长太听说白军要来洗劫,马上组织群众到土楼避难。白军来到,一边攻打土楼,一边恐吓民兵打开土楼缴械投降,否则要将土楼夷为平地。当时白军武器较为先进,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土楼内的群众岌岌可危。危急关头,中共地下党员汪成宗赶紧写信托人送给驻扎在福鼎乡的解放军。解放军派出1个排的部队连夜冒雨急行军赶到土楼,与白军展开战斗。双方激战1个多小时,白军死伤惨重,逃之夭夭,土楼躲过了最后一劫。

  规制

  龙通土楼坐东向西,如古堡,高11米,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29米,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气势雄伟,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屋顶砖瓦结构。

  土楼外墙灰白色,石基厚2.8米,夯土墙厚2米,高20米,大门框用石板条弯拱而成,大门用粗长、厚重的木条上门栓,十分坚固。右侧也有一个拱形门,外墙石基厚约2.3米,土墙厚近2米,青石砌成的侧门墙有1米厚。

  正大门门楣挂一匾额,题写“崇墉永峙”4个大字,落款“甲申年瓜月立”“崇墉”“高墙、高城”之意,见于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崇墉冈连以岭属,朱阙岩岩而双立。”

  进入土楼天井,东南角有1口古井,水源充足;还有1个陈旧的香炉。

  土楼为3层重木楼阁式土木结构,靠北一面的楼基有所抬高,其余三面则较低,在北面廊梯交汇之处就像是隼卯在了一起,建造技艺独特。

  三楼中间为正厅,供奉着氏祖先灵位。正厅两旁是厢房,厢房以大厅为中轴线,向两边延伸。三楼有一条1.6米宽的走马路绕土楼四周一圈,走马路下面便是宽大的墙体。四周土墙上设有26个瞭望口,可观察四面,并有许多用竹筒安放在墙中的射击孔,角度各异,不用时可关闭。

  二楼的格局与三楼大体相当。

  一楼建有粮仓、厨房等各式功能区。

  楼内共72间房,其中二、三层各有20个房间,下堂左、右两边都有木板梯可以上下,窗格子、板壁、屋檐等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内廊道间的木窗是双层的,每一层上面都有筛孔,拉开时筛孔能通风透光,合拢起来则严丝合缝,密不透风。至今在一些房门外还标着“二号10人”、“三号12人”等字样,据说在新中国成立后,土楼曾住过生产队,房门外标的就是当时每间房中所住生产队队员的数目。

  最多时,土楼内有3000多人居住。1988年最后1户居民搬走后,土楼再无人居住。

  在龙通土楼的右侧前方,还有一片闽南古大厝,名为“芹前厝”,是许尔堦之子所建。

龙馨堂

  龙馨堂,俗称金步吉,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浔东南路东面街后。

  清·光绪戌子年(1888年)苏德成始建。苏德成,字及玉、乳讳大盆、号美园,龙井氏21世;由武生加守备衔侯选中军府。

  龙馨堂三落土木结构平屋,坐东南朝西北,规模宏大,装修完美,雕刻雅致。上下堂厅门及前面廊柱,均有布底油漆楷、草字体楹联,部份文字虽已剥落毁损,但大部份仍保存完好。

  花心柱联:“龙之耀,凤之翔,际此文明气象;馨乃兰,馥乃桂,栽成良善根苗。”

  中柱联:“龙见肇文明乘,昌时破浪冲霄,为雨为霖符众望;馨流华天远卜,后嗣争芳竞秀,如兰如桂溢家门。”

  下堂前文柱联:“龙犹桂史堪宗老,馨溢桂山惟学颜。”

  下堂后文柱联:“龙虎榜中看桂宇,馨香室内晤芝兰。”

  下堂中柱联:“龙喜云从云程直上,馨由桂积蕊桂齐香。”

  后文柱联:“龙章锡自九重丝纶特春,馨香闻于一室兰桂齐芳。”

叶氏四落大厝

  “四落大厝”,位于安溪参内乡参山村(古属长泰里),保存较为完好,是典型闽南“皇宫起”建筑风格的清代古民居群。

  肇建

  大厝始建于清·道光卅年(1850年),耗时12年才最终落成。

  建造者叶双从,字光云,号龙岩,后裔称“四落公”“四落公”有七子,原来的生活并不富裕,最早靠喂猪卖猪仔、做小本生意起家,之后开办典当生意,终成富甲一方的商人。

  “四落公”重视教育,在建“四落大厝”时,同时建有“四落书房”,广聘名师,并置育才田出租,收入专供子孙后代读书。直至廿世纪60年代初,“四落书房”仍是安溪、南安乡邻学子求学的地方。

  “四落大厝”氏后裔至今传衍9代,有上千人,遍及海内外,远至美国、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由于久没人居住,疏于打扫与整修,如今“四落大厝”渐显荒芜迹象,不少墙体甚至已经陆续剥落,天井、石埕也长满荒草。“四落书房”也年久失修,破败不堪,部分已坍塌。

  规制

  “四落大厝”占地2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穿斗式结构,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四进双护厝布局,有近百间房屋,庭院深深,雕梁画栋,走廊、巷道迂回曲折。整个建筑的墙基几乎是由不规则的溪石垒建而成。附设有“四落书房”供子孙后代读书。

  顶厅铺砖,天井及门口石埕铺条石,称为“砖厅石埕”

  厅堂内各种木雕构件古朴精巧,窗棂镌花刻鸟,柱础石雕栩栩如生,部分隔墙用木板镶起。

  厅堂正中挂“大夫第”牌匾。据称,大厅曾挂过“中书”、“拔元”、“选魁”、“进士”、“武魁”等牌匾,“文革”期间大部分被清理销毁,“拔元”匾是幸存的一块,现存族人家中。

  “拔元”匾长117厘米、宽54厘米,中刻“拔元”二字,落款“宣统元年(1909年)“拔元”匾的主人是“四落公”之孙叶祖庭,中拔后录用为中书省中书,派任山西太原知府。因没凑齐前任知府负债的1万两官库白银,没能上任,弃官回乡后不久病逝。“拔元”“拔贡”,属清朝贡生,宣统三年后就没有这样的功匾了,因此叶祖庭可能是泉州、甚至是福建历史上最后的“拔元”

  第四进为两层木板楼,在右护厝天井边上,凿有一口水井,辅以光洁的内圆口外正八方的石井台。

  在护厝的天井中,还有一块造型奇特、重300余斤的长方形“练武石”,两侧都有可以用手抓住的凹处。据称“四落公”的第三子“三房公”是武举人。

叶贻根洋楼

  位于泉州市区镇抚巷38号,印尼华侨叶贻根自己设计,与其胞弟旅菲华侨叶贻住在1937年融资建置。由当时惠安建筑名师乌师建造。 所用墙砖和地砖,是叶贻根在南洋的华侨朋友专程赶回来烧制的。

  建筑结构主要采用西式洋楼的框架风格,分主楼和后楼两部分,两座楼房中间在二层和三层均有天桥连接。二楼天桥上还砌筑水泥长凳,凳子上又砌之以小桌,桌椅上均贴白瓷砖,可作为盛夏休闲乘凉之用。

  宅内布局采用中国式的建筑特点,设置有前后庭院,内有大庭、深井,左右有走廊,前后各有厅堂。二楼在结构上和一楼基本相似,整体上层次分明,卧室和大厅采光充足,克服了西方洋楼结构封闭的弱点。楼层之间安排室内和室外两座楼梯,可根据晴雨的特点方便上下。

  宅内装修和装饰有更多的中国传统特色。房内所有的台匾、门框和窗台等,均采用中国式石雕砌筑。房间内的诸多细节,也体现了建造者对中国建筑传统的理解和融合。比如门户,制作颇为精巧,用中国古典式榫头,开启灵活,而门扇为阴阳门扇,每个门的门闩里还有一个“小机关”,配备开启方法不一的门轨。门关上后,除了主人外其他人想开门都要费一番周折,起到防盗、防撬的作用。在木制的门槛表面,还专门精心钉上了一层竹子,以防门槛磨损。

  除了门框的设计外,窗户在设置上也别具一格。每一扇窗上都装有三层材质不同的窗门。外面一层是采光及防风雨用的木框玻璃窗,中间一层是防止蚊虫飞入的推拉式铜纱窗,最里面一层则是“平鼓式”的木制窗,拉上后可以防止阳光直射。三种不同窗门搭配使用,可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需要。

  另外,窗户和室内的楼梯上,都装有铁制钳花防护罩。楼梯上的防护罩用手工制成,在当时没有焊接技术的情况下,全部采用铆钉连接,十分灵活,采用滚轮卧式手推开启门,可开可锁,为防盗之用。

  叶宅主楼前面有四间店面,与正门并列。

  叶宅建设时,国内还没有先进的打桩机械和打桩技术,洋楼的建造是采纳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的人工打桩方式,用百根粗木桩人工沉降,作为整个洋楼的地基。经过近七十年的风风雨雨,叶宅至今仍保护完好。当年铺设的水泥花砖,至今仍保持着原来的质地和色泽。

  解放初期,叶宅曾被借用为解放军的军事联络处;1955年,这里又作为泉州市人民法院的办公地点。1965年,叶家的人重新搬回居住。

卢琦故居

  卢琦故居,近代又称氏宗祠”,位于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卢厝自然村,背依圭峰塔,面对大小乳山(又名“观音山”),南濒大圭澳,北临五里沙滩。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卢琦》)

  沿革

  卢琦故居”始建于元·至正(1341—1368年)间,乃至正二年(1342年)卢琦登科后,为缅怀先祖、荣耀门庭所建。

  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侵扰破坏,家子孙特地把故居改为氏宗祠”,并在故居大门上方悬挂草书氏宗祠”横匾1块,此匾今存。卢琦夫人陈氏的墓志铭(《恭人陈氏圹志》)尚保存在祠堂内。

  规制

  卢琦故居”坐东北朝西南,长60米,宽38米,3进7间张,2天井,硬山式屋顶,正厅中央上方悬挂楷书氏宗祠”横匾。

  四周筑有围墙。围墙门前铺设石板路,直通大圭海滨并延伸约3华里。

  原建筑门前有宽阔埕地,两边有柴房(厨房和贮藏室)各2间,北边有两层绣花楼(氏小姐居室)1座,南边有文、武馆(书馆)各1座;馆后有小花园,内设凉亭、石桌、石凳、假山等。因年久失修,失之保护,绝大部分建筑已荡然无存,前2进倒塌,书馆、绣楼无存,两侧厢房被作为草屋,花园、亭阁等景观不复存在,仅存外墙体。

  据刘荣和刘荣国《往事钩沉话家》(《圭峰文化研究4》)考证:“左右有书馆、绣楼、厨房、水井,前后有埕地、驿路、花园、轩榭,据其建筑规模形式和造型布局,无疑是家生活起居之府第(故居)。”

  故居北面有卢琦先祖建造的碑亭1座,四周有栏杆,中立石碑1块,上勒楷书七绝1首:“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系北宋名臣、书法家蔡襄出仕后特来圭峰诚平家拜谒外祖母时亲笔所题(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鉴赏辞典》有载),诗书两绝。“文革”期间,石碑被人迁运至厕所当壁石,险遭毁没。幸及时抢救并加以保护,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碑亭南面原有1口古井,井水清洌甘醇,常年不涸,可供全村饮用;现已被填为厝基。

卢若腾故宅

  卢若腾故宅,位于金门县金城镇贤厝里大马路旁。列为三级古迹。

  卢若腾,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留庵,明·泉州府同安县浯洲贤聚里人(今泉州市金门县金城镇贤厝里)。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年)进士,官至浙江参议;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南明•福王立于南京,改元弘光,擢为佥都御史、巡抚凤阳、提督操江;福王败,唐王称号福州,改元隆武,任卢若腾巡抚浙东,后加兵部尚书。唐王败,桂王立肇庆,改元永历,时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开府思明(厦门),招徕遗老,卢若腾依之。明•永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1664年)入台,至澎湖疾作,卒。(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卢若腾》)

  故宅座北朝南,大门额留庵故居”(又称“卢若腾故宅”)。正屋是马背式圆脊,左右边有二榉、尾榉各一;正屋、左右榉之間是深井,为进入大厅的过渡空间及与各房间的连络空间;平面形状像一个凹字形,属于一落四榉头格局之金门传统民居。大门上方为加两斜坡屋瓦带有燕尾的“墙街”。故宅装饰简单,只有明间镜面墙堵上彩绘“卍”图形。门埕前埕口于廿世纪50年代因军事需要辟建公路而被征收,为今日之金水公路。

东浦古民居群

  位于鲤城区浮桥镇东浦村,以黄氏古大厝为中心,形成一个古民居群。

  黄氏古大厝乃是旅菲华侨黄奕洗返梓建于清·光绪5年(1880年),从筹备到建成历时5载。该大厝占地面积约2亩,3间张二进,有上下护厝。整幢古厝雕梁画栋,飞檐彩壁,泥塑木刻,院内石板镂刻精美,是典型的闽南古民居建筑。经数次修缮,至今仍保存相当完好。

  在离黄氏古大厝不远之处,还有三、四座颇具闽南古民居风格的建筑。其中有一座建于明代的“翰林”祖祠,总面积近1200平方米。屋内布局为五开间双护厝,进深三进院落十天井,俗称“五梅花天井”

东石玉记商行建筑群

  东石玉记商行建筑群,位于晋江市东石镇第四社区,是清末闽台商贸密切往来的见证。

  “东石玉记商行建筑群(清):晋江市东石镇第四社区”,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历史上东石港对台贸易兴盛,各姓都有族人衍台。清代东石氏往台湾谋生的,占族人半数。早先,就有东石的氏在台湾开有“玉记商行”的。

  嘉庆(1796~1820年)间,东石玉井房蔡章旵蔡章湾蔡章叶3兄弟也在金井开创“玉记商行”,置船走南、北各港,同时,与台湾“玉记商行”相呼应,生意贸易的对象以台湾为主。他们凭借东石的港口优势,经营闽南的一些特色的产品,如香料、茶叶、陶瓷、杉木等,还有台湾的土特产。杉木主要是从三明、福州等地采购来销售的。产品卖到台湾,甚至远达东南亚。“玉记商行”有自己的船队,来自安海等地的商人也经常走“玉记”的船务。

  “玉记”3兄弟成为东石富户后,先后在东石海港附近建房。光绪(1875~1908年)间,“玉记”经营兴盛,又在东石港附近扩建商行,形成建筑群。

  规制

  现存玉记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括大厝8座和栈房2座。大厝中有3开间2落5座,5开间3落带护厝1座,3开间3落2座,排列前后有序,每一栋建筑都是皇宫起燕尾脊的闽南式古厝风格,气势恢宏又不失古朴。

  当年东石港十分开阔,满载台湾土特产的大商船,可以沿着石井江一直开到“玉记号”门前的码头卸货;大批即将运往台湾的杉木就堆放在这里,而货物就放置在“栈房”内。可惜,由于港口淤积和人工填海,如今的“玉记”建筑群已离海渐远。

玉树楼

  玉树楼,是座土堡,位于安溪县尚卿乡尤俊村。

  沿革

  土堡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是尤俊氏第12世谢文唐谢滨山等各房宗长为抵御盗匪,收集丁钱集资建造 的, 因门前有一株三、四百年历史的古榕树,故名“玉树楼”

  廿世纪40年代,曾任游击队长的厚安人谢高明,曾带领着革命地下党到土堡内制作硝药,族人也参与炼制。

  土堡曾遭火患,如今楼内房屋大都经过后人翻新、改造。原来古堡内住有20多户人家,也已陆续迁出,现只余5户。

  规制

  古堡坐东向西,面积近千平米,为方形3层建筑。整座堡只设1个门,门楣石刻额匾“玊树永贞”4字;其中“玊”字1点点在“王”字中画之旁。《康熙字典》注释:“玉、玊二字不同。点在下画之旁者,宝玉字也;点在中画之旁者,玊工也,朽玊也,又国名,又人姓。俗书玊、玉不辨。”

  墙基用方石块垒成,有2米多厚,墙上设有枪孔。院中有一较宽敞的四方天井。天井中有1口古井,可供全楼人丁使用。三楼设有3个瞭望口。

  楼内奉祀关圣大帝

玉田厝

  玉田厝,位于安溪县龙涓乡福都村上都山自然村,距离龙涓乡政府约1公里。

  建筑年代不详,从其内部略嫌繁复的建筑装饰风格(比如窗棂)看,似清·乾隆(1736—1795年)后的建筑。

  玉田厝是典型的闽南府第式古民居,平面呈中心对称,2进。

  可能是受土楼影响,外墙似四角抹圆的方形土楼,底层砌0.5米高石墙基,上筑夯土,2层;未按传统建筑两侧护厝,而是将护厝连成一体,建成四分之三方形、后角抹圆的2层夯土建筑,增加侧后方的保护,但从前方看,依然是护厝形态。

白头格古民居群

  白头格古民居群,位于位于安溪县蓬莱镇上智村白头格。白头格海拔400多米,原名白泥格,因山岭出产“白鳝土”而得名。白头格古民居群修建于山顶的深山老林中,这是闽南建筑少有的。2003年列入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评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

  沿革

  白头格古民居群 始建于清·光绪卅二年(1906年),是菲律宾华侨胡典成兄弟所建,12座楼房历时30年陆续竣工。最先建的是新安宅,最迟的是泰安楼。当初建房时,从江西请来的风水先生在家住了8年。用的工匠大都是外地请来的,而抬石、挖土的杂工大都是本村人。民谚云:“有白头格富,无白头格厝;有白头格厝,无白头格富。”

  虽然配套先进,但家却依然保留着同族聚居、“钟鸣鼎食”的生活方式:每到吃饭时间,娱山楼前厨房 的钟声响起,传到每座宅院,住在各座大厝的人都会赶到“饭间”一起吃饭。家一直保留着诗礼传家的传统 ,设有“梅村书屋”,专供小辈们攻读诗书;甚至族人婚娶也统一支付,设有账房统一管理,所需资金都来源于胡典成菲律宾经营所得。他们同一口锅吃饭,即使族人最多时达到100多人,也没有分家。其所属家族的生活形态,是清朝末年至廿世纪50年代前后华侨及侨亲家族的经典代表。

  因为出身贫苦,白头格家秉承赈灾救难传统。灾荒年间,路旁树下总要排上几桶饭菜,让饥民填饱肚子。一天供应两顿,第三餐便得靠自己去挣了糊口。这种情形持续了几十年。

  史上族人胡诸清胡诸龙兄弟同榜中举,成一时美谈。辛亥革命前,胡诸清曾在国外支持孙中山革命,清廷 被推翻后,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安溪第一任县长。

  白头格氏家族后裔大多数生活在安溪县城、厦门、海外,如今只剩下不到家族人口的10%还住在和安楼和联安楼,其他几乎都无人居住。

  由于多年来经历风霜雪雨的剥蚀和人为破坏, 白头格古民居有3座已颓然倒塌,其他9座仍保留原来的大致模样,较完整的有7座。

  规制

  白头格古民居群原共有12座楼房,今存9座,较完整的有7座。

  现有的9座古民居,呈“U”型分布在马蹄形山谷中,以新安宅为中心,向山谷两边修建,分别有和安居、德安楼、娱山楼、玉安宅、联安楼、泰安楼、美安宅等,各居一隅,高低起伏。

  每座房子风格迥异,有以石头、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也有以砖块、瓷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看似分散,却相互呼应。不管站在哪一栋房子靠近山谷的窗边往外望去,视野开阔,其他几座房子均能尽收眼底。沿着房子周边的石阶路,就可以到达任何一座古民居。

  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是联安楼。整座建筑体现闽南建筑以土、木、石为主的浓厚特色。狭长的走廊,左边是木制窗户,右边是一间间独立的房间。厅堂虽显陈旧,但镏金的顶檐、精雕细刻的清朝桌椅,还能感受到百年前的气息。

  和安居是传统建筑风格。其旁为娱山楼。  

  娱山楼为双层四方建筑,高3丈,占地近10亩。土楼后山曾有巨石,其形蜷踞如蟹;石旁有池,波光摇曳似珠,人称“石蟹抱珠”。外墙底部垒以山石,上层用砖叠砌。楼盖粗檐厚瓦,楼板盈寸杉板。有3道木梯可登二楼,现朽蚀几净。可楼上10个房间,保留尚且完好。木柱因基础垫有石珠,故仍坚挺如初。楼下10室,多被打通,用于堆放杂物。大厅及天井周侧,地面潮湿多长青苔,墙壁上的壁画依稀可辨。庭中一眼古井,清浅冰凉,无须桶汲,伸手可舀。娱山楼 墙面上贴的瓷砖是当时从意大利进口的,墙壁的石砖也是从菲律宾专门运送过来的。 

  100多年前,这些房子的配套就很先进了,座座都有自来水,每座楼屋前挂有气灯,还有书斋、碾米房、食堂、无声电影机、缝纫机等。

生本堂

  位于永春县五里街镇埔头村,谓之“桃谷恩荣第一家”。

  埔头为林姓聚居地,生本堂的建造者林春庆,为埔头林姓第十七世。其家族素有习武之风。与林春庆同时代的埔头人林俊,曾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林春庆的堂叔林占鳌,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乡试中武举人第七名。(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林春庆林俊》)

  林春庆祖孙三代,或军旅,或科考,荣获许多功名,且大多是“武”。尤其是其三子克彰、长孙国瑞,先后于光绪元年、光绪六年得中武进士,名望显赫一时,时称“叔侄进士”

  林春庆乐善好施,“乐捐以捍卫阖族,协建东关桥,续修考棚,倡议重修大宗祠、小宗祠暨诸祖宇”。在其事业风茂之时,又邀当时名师、名匠,用材考究,精心建造具有清代民间宫式建筑特色的宅第,名“生本堂”。因6年间两出进士,是以生本堂又名“进士第”。封建时代科考有功名,可立旗杆,故生本堂又俗称“旗杆厝”。生本堂计分三进落,前落、中落先建成,在克彰中武进士后再建后落,整座大厝于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由于分两次完成,后落之精美远胜过前落、中落。

  生本堂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四周山环水绕,地理位置俗称“狮子戏水”。大门内凹式,三级台阶,高门坎,两厢对称的游廊式平面布置,高低错落有致,厝前为一宽阔的石墁地,一个精致的半月形金鱼池,外围为有门闭式围墙,入口围墙原有一迎客亭,今不存。庭院中原有两根旗杆,分别是林克彰、林国瑞中进士后所竖,今杆身已毁,但圆桶形的旗杆基座仍存。

  生本堂具备了典型的完整的闽南古建筑的特征:红砖、青瓦、飞檐、大木构造、砖石墙体、游廊、庭院、石墁地、半月池、围墙,以及精雕细琢的细部构造:栩栩如生的彩色绘画、素画,古色古香的人物、典故、兽木、石、砖雕,精美绝伦。生本堂用工之深、用材之细,使人叹为观止,历百年风雨,较好地保存了当时的风貌,为现代观赏研究清代古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范本。

  整座大厝的细部处理颇为精巧。尤其是大门两侧边堵,各有一幅砖雕图,都雕有瑞树、凤鸟,不同的是右侧图中主体为麒麟,左侧图中则雕有一匹“龙马”和一只乌龟。在生本堂的这幅砖雕中,“龙马”龙首马身,龙首咧嘴而笑,马背上驮着太极图;乌龟背负“洛书”,扬首后望,似与龙马亲密交谈,显得趣味盎然。这种砖雕在闽南古建筑中甚为罕见。

  生本堂以其世受恩荣,所获赐、获赠、所作的牌匾甚多。堂内原藏有木制鎏金牌匾36块,因种种原因多有散失,现仅存三分之一。存匾有“生本堂”、“进士第”等,大部分仍清晰可辨。最为珍贵的是御赐圣旨牌匾,系光绪元年朝廷为褒彰林春庆家族的世代功绩而颁赐圣旨,刻于木匾。

  该匾曾被人抬去做成门扇,右侧被锯掉一截,匾面被凿出数处小孔,但其残存仍宽220厘米,高64厘米,厚5厘米。左右侧各雕两条张牙舞爪的金龙(右侧因锯掉一截而仅存一条),开头为“□(当为“奉”字,已被凿掉)天承运皇帝制曰”,落款“光绪元年拾贰月日”,并钤盖“皇帝”印玺。该匾黑底金字,虽有剥落,但洋洋洒洒600余字,字字可辨,蔚为大观。雕地表面光滑平整,是难得的书法、文字雕刻文物。

布政衙

  布政衙,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址蔡厝)。是典型的明代传统大厝,对研究明代官邸建筑具有一定历史与文物价值,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布政衙是明进士、浙江布政蔡立敬官邸,始建于万历(1573—1620年)间。

  大厝坐北朝南,由两座砖木石结构、三开间两落带双护厝的民居组成,两宅大小一致,并列布置,前有大石埕。墙壁出砖入石。

  布政衙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石埕巨大。谚云:“最大的厅是庄用彬宅的厅,最大的埕是布政衙的埕。”

  二是减柱法的应用。房子的下落减掉中柱和前金柱,空间显得格外宽敞。

仙景林氏古厝

  仙景氏古厝,位于安溪县虎邱镇仙景村,主体建筑由玉辉居、玉西居、玉环居3座闽南古厝构成。

  沿革

  仙景氏古厝为虎邱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林培彦所建。玉西居竣工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两侧玉辉居和玉环居都完工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

  林培彦出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16岁离家去马来西亚,奋斗多年后拥有了自己的橡胶园和锡矿,人称“橡胶大王”

  林培彦发达后,计划在家乡建3幢大厝和1座八角土楼(土楼最终未建成)。同治十二年(1873年),林培彦通过厦门汇丰银行往家乡寄钱盖厝,据说出动18位挑夫去银行挑白银回乡,总重1800多斤,轰动一时。

  古厝竣工后,活动在安溪及附近的匪寇垂涎林 家的富有,数次侵扰打劫,均被“枪楼”击退。后来,匪首郭子宗纠集大批人马前来欲绑架林培彦,这回家没能守住,大厝被攻入。林培彦情急之下从“枪楼”楼顶的小木窗跳下,借夜色逃出。林培彦跑到厦门藏身,劳累成疾,光绪八年(1882年)卒,年仅52岁。

  林培彦一生乐善好施,为家乡贡献颇多,据说,在泉州、厦门等地都有他投资兴建的学校、公路,光一条同安公路就出资5000两白银兴修。

  1942年,古厝又遭兵祸,国民党军队闯入厝中,四处抢掠放火,至今玉辉居的屋梁上,乌黑的焦痕依然显眼。

  规制

  玉辉居、玉西居、玉环居在青山前呈扇形展开,玉西居居中,玉辉居、玉环居分处两侧,均为“皇宫起”式,五开间 ,飞檐翘角,红砖大墙,青石墙裙。古厝内分上、下两落(俗称顶落、下落),中有天井,两边有厢房,正厅两侧有大房、边房,下厅两侧有下房、角间。

  玉西居的建筑较精致。出大门外,左、右两侧各开1个小门,用来彰显身份,地位高的走大门,地位低走小门。门槛两端安放着两块经过加工的青石墩,似小石凳,俗称“乞丐椅”,供乞丐坐等主人施舍。屋檐下“水车堵”宽约20多厘米,装饰山水风景、人物花鸟等1堆形象各异的泥塑艺术品,现颜色已淡化,有的泥塑已破损,人物面目模糊难以辨认。木制垂莲柱精致玲珑,但在岁月的侵蚀下,也显得苍老斑驳。厅墙上有名人题字,但墨渍渐逝,字句大多辞断难续。厝里面有许多“花窗”,镂空雕,富立体感,图案丰富多样,寓吉祥如意。厅柱下端都有一小段的衔接部分,柱子看上去被分成了两截,上长下短,寓意代代相接、绵延不断。

  玉辉居设有一座“枪楼”,用生土、砂石、木片(竹片)建成,楼的四角有射击孔,是对外的观察点,也是火力布局点,用于对付普通匪贼。

四斗厝

  四斗厝,又称氏祖厝、三落厝,现称“福深堂”,位于安溪县参内乡祜水村。

  明·黄维谷始建。

  清·嘉庆(1796—1820年)间重修。

  清·光绪戊寅(1878年)祖祠毁圯。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裔孙、台胞贻谦进益回乡谒祖,出银50元倡建。现祠中厅墙上尚嵌着1方砖质《重修四斗厝志》,曰:“……奈历年久远,风雨飘摇,中落忽竟崩坏,所存者仅迹耳。幸有长房七世孙进益,自祖迁居台湾深坑仔,身虽远离桑梓,心愈系祖宗,自带银物归家。谓咱众裔孙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吾子孙中殖其庭,觉其楹,处居者不可胜数,独此三落坐视其倾,忍乎……’”

  2002年12月,台胞黄文庆返安溪谒祖,见四斗厝祖祠破旧颓败,面目全非,亟待重修,即与其兄黄文裕捐资人民币50万元,促请族内宗亲组成修建委员会,经年之间,四斗厝按清代形制重修,仍将原祖祠尚存清·光绪间《重修四斗厝志》镶嵌厅壁上,并决定取祖地祜水(谐音“福水”)和台湾深坑仔各1字,以“福深堂”为堂号,刻匾挂于中龛。

  黄文庆是四斗厝第12世裔孙;其先祖世贤早年徙居台湾台北县深坑仔,到他是第8代。为不忘桑梓,黄文庆的先祖曾在深坑仔建祖祠曰“永安居”,形制、规模与故乡四斗厝祖厝几乎一模一样,门联“紫云锦世泽,参岭播家声”。深坑仔宅永安居,被编列为台湾三级古迹,为台湾十大古民宅之一。

出氏翰林第

  氏翰林第,位于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洪厝坑,是泉港区为数不多的一座翰林府邸2013年8月列为泉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小坝蒙古族12出科联,清乾隆四年(1739年)联捷进士,乾隆五年(1740年)选翰林院庶吉士,假养归乡,乾隆九年(1744年)返京;期间的乾隆八年(1743年),出科联及其宗系建成翰林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出科联》)

  府邸坐西朝东,占地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五开间,穿斗式土木石结构,硬山顶。大门上挂有“翰林第”牌匾,内挂有“进士”、“解元”、“文魁”等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