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管

【北曲、北音、小曲、小调、曲仔、泉州北管】

  源流
    ——传入(明末清初说。清代“南下盐兵”说。清末“海商”说。清末“淮河缺堤难民”说。)
    ——流传。
    ——鼎盛。
    ——沉寂。
    ——复兴。

  艺术风格
    ——音乐风格。
    ——分类(曲。谱。)
    ——流派(南派。北派)
    ——曲牌来源(《四大景》歌词 。曲牌相似或相同。)

  音乐特色
    ——谱式。
    ——乐器。
    ——乐队队形。
    ——表演特点(演唱组。演奏组。)

  祀神。
  附一:台湾北管

    ——概说。
    ——细曲。
    ——弦谱。
    ——牌子。
    ——戏曲。
    ——没落与保存。

  附二:泉、台北管比较
    —— 主要相同处。
    ——主要相异处特色。
    ——“工尺谱”谱式比较
[谱字。板撩(眼)。节奏特 色记号。调高。]
    ——乐器比较(常见拉弦乐器。常见弹拨乐器。常见吹管乐器。常见打击乐器。特色乐器。常见丝弦乐器定弦。)

  附三:琉球乐

  北管,又名“北曲”、“北音”、“小曲”、“小调”、“曲仔”,因现今北管在国内仅存于泉州,又统称“泉州北管”。北管是一种民间丝竹音乐,源自江淮一带,又在泉州东北部地区——泉港区(原属惠安县辖,习称“惠北”,2000年析置泉港区)和惠安县城关、辋川等地广泛流传,为有别于南管(南音、南弦),取名“北管”,并称“南弦北管”,素有“天子传音” 美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南音》、《泉州沿革》)

  2004年4月,“泉港北管”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之一。

  2005年10 月,“泉州北管(泉港区)”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泉州北管(福建省泉州市)”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泉港区荣获国家 “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

源流  

  王耀华《福建传统音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曰:“北管这一流行于福建南音腹地——惠安县的一个乐种,能与当地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乐种南音相抗衡,并得以长期存在,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艺术感染力的巨大。”

  传入

  北管,原是明、清时期盛行于江淮一带的江淮小调,其传入惠北地区的时间和渠道史无明载,民间流传多种说法。总之,北管的传入,应不单在1个时间段,也不只1个渠道,且在流传中不断得到强化。

  明末清初说

  明末,泉州北部已有北管,并随难民传入台湾。据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音乐系教授王振义《台湾的北管》考证,明末荷、时期,北管即随泉州移民传入台湾。明·天启四年(1625年)、崇祯元年(1628年)至永历十六年(1661年),福建连年饥荒,难民潮水般涌向台湾。其间郑芝龙出任福建沿海防御提督要职时,有计划地大批移民台湾。郑成功将荷兰人逐出台湾,泉州一带有无数军民移居台湾,泉州北部地区移居者甚多。至此大陆往台湾的移民超过十多万人,故北管亦随难民的移居及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而传入台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 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芝龙郑成功》)

  泉州开元寺甘露戒坛立柱斗拱和四周衍梁之上,雕饰有24尊木雕的飞天乐伎中,每尊执奏1件乐器。其中,有9件北管使用的乐器;6件为北管专用:壳仔弦(板胡,台湾亦称提弦)、提弦(京胡,台湾称吊鬼子)、琵琶(比南音琵琶狭长无凤眼)、双清(两条弦弹拨乐器)、单皮鼓(打击乐器)、手锣(打击乐器);3件北管与南音共有:品箫(笛子)、三弦、嗳仔(小唢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 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元寺·甘露戒坛》)

  开元寺甘露戒坛始建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重建,现存是清·康熙五年(1666年)再次重建的仿宋建筑。学者认为,虽然不知早期戒坛是否有此飞天乐伎,但至迟在康熙五年(1666年)之前,泉州地域就已有北管音乐存在了。

  一些传闻和遗迹,也说明清初泉州北部已有北管。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皇帝60大寿,相传泉州知府曾推荐泉州南音、北管晋京献艺。乾隆卅年乙酉(1765年)以后(准确年份不详),泉港峰尾镇诚平村 即建有东郊馆,至光绪(1875—1908年)间,北管名师刘阿九刘永赖)曾在此办馆授徒。黄嘉辉《闽台北管比较研究》称,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梨春园北管建馆,至今还留下大量北管乐谱。

  清代“南下盐兵”说

  清代,山腰盐场有不少来自江淮的南下盐兵,他们就会吹奏北管音乐,因此传播至惠北民间。山腰盐场现尚有部分江淮籍人氏后裔。

  清末“海商”说

  清·光绪(1875—1908年)初年,峰尾诚平村城外人刘永赖和奎璧庄小,随父因船运盐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交易,空闲时师从当地艺人学得曲仔,擅长演奏所有北管乐器,精于笙、扬琴、洞箫。

  光绪八年(1882年)刘永赖阿九)、庄小两人把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带到泉港,受聘在坝头、安兜等地授徒、传习,并经常参加新郎新娘“闹洞房”等民俗活动。

  刘永赖(1852—1926年),别名阿九, 艺名舞庭,泉港区峰尾诚平村城外人,是目前已知的泉港北管最早传入者。

  清末“淮河缺堤难民”说

  清末,江淮一带连年洪灾,不少难民南下,涌入惠北,其中也有被称为“凤阳婆”的江湖艺人,这也为泉港北管的传入提供了另一渠道。

  流传

  北管传入后,同“兴化曲”(莆仙音乐)一样开始在惠北广泛流传。后经号称“峰尾三九”的北管名 师刘阿九刘永赖)、刘进九刘扣九等的努力,北管盛行于惠北山腰、坝头、安兜等地。

  清·光绪八年(1882年),刘永赖受邀参加泉州府“送孔子出游活动, 其演奏笙声震撼听众,泉州府台申报上宪,赐“佾生”,送府学就学,并为取艺名舞庭,受邀参加一年一度的“送孔子活动。从此,北管受到地方官吏、文人学士欣赏和推崇,为与“南管”相区别,即将这种源于外地的乐种称为“北管”。从此北管作为泉州辖区内另一种民间音乐,每逢节庆,都要参加化妆游行、迎神、装阁等各种活动,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旗号,与“御前清曲”的南音相辉映。

   光绪中,刘永赖运盐路过浙江甲场,在甲场盐局停靠之际,自娱北管乐器京胡,盐局负责人称赞不已,当场下跪拜他为师。授徒期满,甲场弟子用船运载丰盛礼物来峰尾城外叩谢师恩。

  之后,刘永赖又先后在泉州石头街剑麻行、上海天瞻等地受邀演奏(唱),倍受当地群众赞赏。晚年,刘永赖在峰尾城外东交馆开馆授徒,有一位73岁的江苏艺人路过该馆,听了他的演奏(唱),甚是佩服,赠以长期随身的乐器“七笙”。然“七笙”刘永赖的另1把扬琴在“文革”期间都被红卫兵毁掉了。

  鼎盛

  廿世纪2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期,北管在惠北鼎盛流行。

  抗战时期,北管名艺人刘阿梅刘牛壮郭顺花郭阿梅等受邀到峰尾镇的奎壁、前亭、西华、郭厝、后亭、峰尾城边、后街道、中街和南埔镇的南埔、林柄、田头、沙格等地授徒。最多时, 泉港的峰尾、后龙有30多个教习馆,山腰有20多个北管教习馆,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北管乐队;同时,惠安城关有“升平社”、“清平社”、“金兴社”、“丽泽社”、“金兰明义社”等北管乐社。北管乐队参加农村的庆典、普度、迎神、装阁、出游、朝拜、物资交流等活动。在抗日战争时期, 北管艺人也创作排练了不少文艺节目宣传支持抗战。

  北管还伴随华侨、港澳台同胞远渡重洋。

  台湾有北管乐社,泉港峰尾镇西华村郭顺华陈锦元等曾于抗日战争时期一同赴台湾3年,在祖籍泉州东北部语系人氏中传授北管。

  北管音乐也传进南洋各埠,尤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多。新加坡北管 乐社存在于“福建会馆”、“惠安会馆”等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载,1941 年北管名师郭宗兴在新加坡的定加窑岛曾当过客席乐手;由祖籍山腰镇后沟村庄日春执教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惠安公会螺阳北管音乐队和“装搁”,1948年曾参加英国女皇加冕庆典的踩街活动,被拍成电影新闻,在英伦三岛和英属南洋各殖民地放映(该庆典的剧照现存于泉惠北管研究室)。

  北管的盛行,一直持续到50年代。

  沉寂

  “文革”期间,旋法似京剧音乐的“兴化曲”(莆仙音乐)在惠北等地进入全盛,北管被视为“黑曲”,众多北管资料被没收焚烧,乐队被迫全部学习“兴化曲”,从此北管一蹶不振,频临绝境。

  但是,也有不少北管艺人和爱好者凭借着对北管的感情,私藏北管乐器,藏抄北管谱册,私下学习北管。如今已进入老年,但仍活跃在泉港区的北管“骨干”,大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习北管的。

  复兴

  1977年后,泉港各地陆续复办北管乐队,艺人凭借记忆传教。

  廿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艺活动蓬勃发展,北管得到了广泛的注意和流传。新编北管曲《绣春光》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荣获优秀节目奖(最高奖)。1986年6月,惠安县成立北管音乐研究室,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民间采集整理北管的有关资料,文化部门共编印《北管选编》13集,《中国民间器乐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北管乐种资料本》1册,曲谱220多首,文字材料3万多字,其中部分曲、谱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

  1995年后,泉港区政府批准成立研究机构和社团,组织音乐工作者抢救、挖掘、整理北管音乐,使北管走向复兴创新阶段。

  经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 , 先后成立圭峰北管乐社、山腰北管乐团,编印《优秀北管曲选编》,举办北管音乐培训班。山腰凤声芗剧团团长庄清凤独资试验创建北管戏剧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2003年12月,泉港区文体旅游局在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设立了北管训练基地。2010年4月,泉港区政府和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确定在泉州艺术学校开设“全国第一个北管班”首届音乐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大专班,学员15名。

  至今,泉港区峰尾、后龙、山腰、南埔4镇有30多支北管乐队,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北管乐社。北管被编入《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 ·泉州市分卷》,后又编入《中国民间乐曲集成·福建卷》。

  在挖掘、整编的基础上,先后创作了合唱、合奏、表演唱、歌舞表演等一批北管新作品,其中有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的《绣春光》、《采桑》;1994年、1995年赴国际艺术节和闽台艺术交流的歌舞《天子传音》;福建省第九届音乐舞蹈节器乐合奏《海峡情思》、小组唱《春风吹拂媚洲湾》、二胡齐奏《欢乐的北管之乡》,创新剧种曲仔戏《草桥结拜》,新编北管表演唱《胜赞圭峰十二景》,新创的北管说唱《逛新港》、合奏《油港欢歌》、唱曲《春夏天》、《名花篇》等。

  北管乐团、乐队先后30多次赴国际级、全国性、省市级艺术节演出获奖。其中有: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最佳奖,泉州市民间歌吹漫步邀请赛一等奖,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二等奖,福建省第九届音乐舞蹈节三等奖,泉州市首届海丝文化节一等奖等。1988年8月北管论文《北管韵腔初析》获海峡之声电台优秀作品三等奖。

艺术风格

  音乐风格

  泉港区地处泉州北大门湄洲湾南岸,毗邻莆田(古称“兴化”)的仙游、秀屿,是闽南语与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地带,也是福建民间音乐闽南色彩区和莆仙色彩区的过渡地带,既有南音、高甲戏、芗剧、木偶戏,又有莆仙戏、“兴化曲”(莆仙音乐)等民间音乐形式。北管正是成长在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和艺术氛围中的一朵民间音乐奇葩,它源于省外,繁衍于惠北(今泉港区),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和、渗透,演化而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南音、高甲戏、木偶戏》)

  北管在长期的演唱和演变中,既保留有发源地——江淮一带民间音乐的明朗幽雅风格,又柔进了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特色,兼有泉港遒劲朴实的地方特色。

  刘春曙王耀华《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曰:“它(北管)恰如一块调色板,把各种色彩(外来曲调、莆仙和闽南的唱奏风格)渗和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分类

  北管分为曲、谱两大类。

  曲

  曲,即声乐曲,大多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代表性曲牌有《四大景》、《红绣鞋》、《采桑》、《采莲》、《采茶》、《玉美人》、《纱窗外》、《层剪花》、《出汉关》、《打花鼓》等。

  演唱采用“官话”(土腔湖广话),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其中有一些古曲。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发源地江淮一带民歌的某些特色。在曲的前奏和乐句、乐段结束处常有演唱者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之伴奏,给曲子增添生气。

  谱

  谱,即器乐曲,大多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京剧曲牌。代表性曲目有《六串》、《草琴》、《广东串》、《苏州串》、《行板》、《平板》、《下山虎》、《拾相思》、《三板》、《四板》、《大八板》、《八板头》、《江南大八板》、《花六板》、《将军令》、《太平歌》等。

  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的形式较为常见,如《五串》、《六串》、《七串》、《十二串》等。民间艺人以几个曲牌联缀,称“几串”,如《六串》中就有1/4、 2/4、4/4三种节拍;即使是由许多曲牌联缀,它们却只用1个调,便于各曲之间的调性统一。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

  流派

  从北管唱奏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看,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流派。

  南派

  南派,指今泉港区山腰镇、前黄镇、涂岭镇、山腰盐场的北管乐队。

  这里方言偏重于闽南语腔,人们比较习惯欣赏、演唱南音、芗剧,不太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因此南派艺人唱奏北管时,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融入南音、芗剧的唱奏方法和风格。但这已是经过精筛升华的珍品,给人们以适度自然、融洽声美的享受。

  南派以山腰北管乐团最具代表性,其乐队中常配有小唢呐、琵琶等闽南什音常用的乐器。音乐高亢、有力,色彩较为明亮。

  北派

  北派,指今泉港区峰尾镇、后龙镇、南埔镇、界山镇的北管乐队。

  这里方言大多是本地人所称的“头北话”(闽南语系与莆仙语系过渡地带的一种方言),另有少数地域已属莆仙语系,这里大部分区域的人们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因此,北派艺人唱奏中融有莆仙风格特点是在所难免的,但它同样也是经过精筛升华的珍品。

  北派以圭峰北管乐社最具代表性,其乐队中常配有伬胡、双清等莆仙十音常用的乐器,唱奏中融有莆仙音乐风格特点,音乐纯朴、柔和,色彩较为暗淡。

  曲牌来源

  目前整编的220多首北管曲、谱,北管曲中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北管谱中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京剧曲牌。如:

  《四大景》 歌词

  泉港北管曲《四大景》歌词:“春色艳,日融和,暖气喧,景物的飘飘美霄新,花开三月天,娇娇嫩蕊鲜,草萌芽,桃似火,柳如烟,士女的王孙戏耍秋迁,暗伤残,春闺两泪涟,愁稍两眉尖,蝴蝶儿,对对的穿儿,两呀扇翅清明偿明园,和风吹牡丹,玉楼人,沉醉倒在杏啊花天。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1995.)

  清·兴盛歌曲《四大景》歌词:“春色娇丽融和,艳阳天,景物飘飘美增妍。玉兰花儿天,迎风多娇艳。草萌芽,桃似火,柳如烟。红男绿女,戏耍秋迁,嗳哟,花开三月天,娇娇嫩蕊鲜。蝴蝶穿花,两翅儿扇,清明赏锦园,和风透体仙,小牧童,沉醉在杏花天。”王迪张淑珍修良编《中国古代歌曲七十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

  二者无论是在词格上还是内容上都极为相似。

  曲牌相似或相同

  《老六板》

  泉港北管谱《老六板》[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北管编写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惠安北管乐种资料本》(油印本).1989.]与江南丝竹乐《老六板》(耿生廉《民族民间音乐(八》.中国函授音乐学院教材.)曲名相似。

  《湘江浪》

  泉港北管谱《湘江浪》[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北管编写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惠安北管乐种资料本》(油印本).1989.]与江苏小调同名曲《湘江浪》(耿生廉《民族民间音乐(二)》.中国函授音乐学院教材.)相似。  

  《梅花三弄》等

  泉港北管谱《梅花三弄》、《卖杂货》、《八板头》、《陈世美不认妻》、《姑娘算命》(或算命)等[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北管编写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惠安北管乐种资料本》(油印本).1989.]与广东音乐同名曲谱(李凌《广东音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曲牌相似。

  《上小楼》等

  泉港北管谱《上小楼》、《贵子图》、《拾鞋串》等[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北管编写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惠安北管乐种资料本》(油印本).1989.]与闽南十音《北上小楼》、《贵子图》、《拾鞋串》(又曰四翻串)等相似(刘春曙王耀华《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其他

  泉港北管谱中,还有与京剧曲牌名同曲的《西皮慢板》、《西皮快板》、《西皮原板》、《西皮串》、《二黄》、《流水》、《接板》,以及来自广东民歌、潮洲串子的《寄生草》、《水底鱼》、《京都板》、《大石榴》等。

音乐特色

  谱式

  北管的记谱方式采用北谱,即“工尺谱”,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为基本音符,但它又不完全像工尺谱。比如“工尺谱”如果高8度或低8度在字未常用一笔往上挑或往下挑来表示。北管记谱则受演奏的影响,特别是弦乐器,如果需要演奏第一把位以下的音,常用比它低8度的同名音来代替。记谱上只有“六五”两音低8度用“合士”代表,而其它的“上尺工凡乙”5个音,不管高、低8度都是这几个字。艺人们把谱念熟后,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在演奏(唱)时自由处理。

  也有发现简谱、工尺谱结合记谱和只有板没有其它记号的记谱方式。

  北管谱的板眼(节拍、节奏),用“×”(强)和“·”(弱)表示,次强拍则用眼“。”表示,休止符用“┗”表示,同音反复用“匕”表示,乐句、乐段反复统称“云”,过门称“过点”,全音符用 “×…”表示(即板后三撩)。艺人在念谱时,常用手掌和手指拍按来表示强弱。以手掌拍下为“×”(强),中指按下为“。”(次强拍),食指、无名指按下分别是“·”(弱)。北管板式只有有板无眼的“×”(1/4 拍)、一板一眼的“× · ”(2/4拍)、一板三眼的“×.。.”( 4/4 拍)。

  有据可查的北管音乐尚有160余首, 内容丰富多彩。有江淮小调《四大景》、《凤阳花鼓》等,有江南丝竹的《梅花三弄》、《老六板》等,有广东音乐的《行板》、《八板头》等,有闽南十音的《贵子图》、《拾鞋串》等,也有北管艺人编创的《二锦板》等。

  随时间的推移,北管艺人们认识到工尺谱记谱的局限性,如附点、切分等很难用书面表现出来;时间长了,凭记忆也不能记得准确。为把北管乐曲很好地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艺人们在记谱时吸收了简谱的某些记谱方法。但至今发现的北管谱中,也有一种只有板而没有其它记号的。

  在过去,乐队之间经常“拼馆”,即乐队之间比赛谁演唱(奏)的乐曲多,比比谁能演奏(唱)其他乐队没办法演奏(唱)的乐曲,而且显示技艺高超的一种比赛形式。这种记谱方式,只有乐队负责人全部知道乐曲该怎样演奏(唱),而其他的人无从知道,或仅略知一、二,以免乐曲被其它乐队的人“偷学”去。这种“简化”了的北管谱,显然带有某种防范意识,以自身乐社的利益而言是一种保护措施,但从艺术的传承与交流而言,则带有典型的文化封闭性。  

  乐器

  当地人们称北管乐队为“弦管”队或“弦箫管”队,在受邀参加演奏(唱)时,叫“出馆”“出乐”

  乐队主要沿用江南丝竹的乐器,参用莆仙、闽南乐器,如笙、扬琴、洞箫、品箫(笛子)、月琴(短杆)、 琵琶、双清、小三弦、提弦(京胡)、吗胡(高胡或二胡)、瓢胡(椰胡)、钢胡、伬胡、大胡、板胡、嗳仔(唢呐)、大钹、小钹、大锣、小锣、板鼓、木鱼、小堂鼓、板等。

  民国后,乐队中少用笙、扬琴、洞箫等乐器。

  目前,它的主奏乐器是提弦(京胡)、品箫(笛子)等江南丝竹乐器,特色乐器是闽南的琵琶、嗳仔,和莆仙音乐的伬胡、小三弦、双清、瓢胡(椰胡)等 。

  乐队队形

  乐队队形以“走式”为主,“坐式”为辅。

  “走式”用于参加化妆造型游行、迎神等活动,以鼓担(鼓担里有板鼓、小堂鼓、板、木鱼等打击乐器)居中领先,紧接是钹、锣、品箫,依次成对分居左右;之后,右侧是提弦、吗胡、月琴,左侧是瓢胡、双清、小三弦。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蔚为壮观。

  “坐式”仅用于闹洞房及平时屋里闲奏,对乐器的排列没有什么明显的要求。

  一般而言,乐队编制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五、六人,如果人多,月琴、双清、品箫各用1对,其他乐器随意。

  由于各乐队的人数、乐器不同,在搭配上不强求统一,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以1对品箫“押”(“紧随”之意)锣鼓,1支小三弦“押”乐队(此为由小三弦为乐队压阵之意),其他乐器根据需要自由搭配。

  表演特点

  北管乐队由演唱组和演奏组组成。

  演唱组

  演唱组负责演唱曲子,演唱时都配之以伴奏。一般有13—14岁的男、女孩5—6个,每人手执打击乐器,边唱边打,给曲子增添了很多生气。

  在北管曲中,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发源地江淮一带民歌的某些特色。

  演唱时,常采用提高8度的演唱方法,使歌声高亢、有力;并借鉴了莆仙音乐的波音奏法和南音演唱中将某些特殊字的“声母”“韵母”适当间隔的读音,使歌声更为悠扬、柔婉和秀丽。

  演奏组

  演奏组编制少则7—8人,多者15—16人。

  因历史原因,北管音乐演奏法颇受外地音乐的影响,如具有江南丝竹色彩,又如弦乐类多仿效京弦一弓一音的拉奏法,目的显然是追求音响、风格及色彩。其曲调幽雅、古朴、明快,具有江淮一带民间音乐特色,且与莆仙“十音八乐”、泉州“十音”多有相似。

  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敲打强拍。

  演奏主要运用民间常见的“支声复调”手法,即“上马”乐器(指提弦、品箫)演奏主旋律,不能加花;“下马”乐器(指吗胡、瓢胡、亻尺胡、钢胡等拉弦乐器),有时在主要骨干音的基础上略作变奏,加以“变徵”、“变宫”音,进行润饰,与闽南十音相似;弹拨乐器月琴、双清三弦,也以演奏主旋律为主,适当加花。总之,“上马”、“下马”、弹拨乐器演奏时,在曲调和节奏上都相互照应、相互扩充,依据一定的规律相互对比、烘托,运用旋律上简繁相让,不同的音域以及不同乐器的演奏技法,使音乐在对比中展开,迂回反复,浑然一体。

  其中,颇具个性的是,“演奏时,拉弦轻快热烈,多用短弓,常用一弓一音,类似顿音奏法,与莆仙十音演奏风格相近”刘春曙王耀华《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并多采用第一把位演奏,需奏第一把位以下的任何一音,常用比它低8度的同名音来替代;月琴多用弹挑交替的手法,使音乐遒劲朴实;双清、三弦常只配一条弦来弹奏。这些演奏方法在莆仙音乐或其他戏曲音乐中可以见到。

   还有的艺人在拉弦、弹拨乐器的按弦上,显然受到了自己对闽南音乐听觉定势的影响,原谱中的“凡”( 清角,唱名“fa”)大多演奏成“升凡”(变徵,唱名“#fa”) ,不知不觉地把乐曲的七声调式清乐音阶,转变成七声调式雅乐音阶。由于调式音阶的变化,绐予原乐曲以新的色彩。而真正的七声雅乐调式音阶,在闽南音乐中是很常见的。

  北管弦乐器的定弦也很特别。它们以各调品箫筒音“sol”“标准音”来定弦(品箫常是E、F、G调)。定弦后,空弦命名借用莆仙乐器的空弦命名方法(三弦乐器的空弦,民间定弦常用第1、2弦音来命名,第3弦则是第1弦高8度同名音)。

  常用北管弦乐器定弦:①提弦:工士调(6—3),合尺调(5—2)。 ②瓢胡:工士调(6—3),合尺调(5—2)。③吗胡:六上调(1—5),士尺调(2—6)。④钢胡:合尺调(5—2)。⑤月琴:合上调(5—1),合尺调(5—2)。⑥双清:合上调(5—1),合尺调(5—2)。⑦小三弦:合上调(5—1—2),合尺调(5—2—5)。(注:除“吗胡”外。其他各种乐器的各调中第1个音符下均加“·”)

  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的形式为常见,其中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代表性乐曲有《五串》、《六串》、《七串》、《十二串》等。民间艺人以几个曲牌联缀,称“几串”,如《六串》中就有1/4 、2/4、4/4三种节拍。即使是由许多曲牌联缀,它们却只用一个调,便于各曲之间的调性统一。

祀神

  北管乐团和艺人主祀田公元帅。神位对联:“天上风流三太子,人间慷慨大丈夫。”

  传说,玉皇大帝派3位太子到人间点拨北管乐队练艺:一太子武神田公元帅,二太子文神老农圣君,三太子龙和将军。故人称北管音乐为“天子传音”

附一:台湾北管

  概说

  台湾北管的音乐形式,分为“细曲”、“弦谱”、“牌子”、“戏曲”四大类。细曲为声乐曲,弦谱即丝竹乐器合奏曲,牌子是吹打乐器合奏乐,戏曲指戏剧中的唱腔。

  北管何时传入台湾古文献未见记载,学者认为应在明时期。

  台湾吕锤宽《北管音乐概论》(彰化县文化局,2000年7月)考证说:北管中的古路戏曲传入台湾比较早,别于稍晚传入的新路戏曲。

  台湾王振義《台湾的北管》(百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9月)曰:北管音乐并非一次传来台湾,而是300多年间陆续传来的。

  台湾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乐、东南亚北管,与泉州北管同属一个乐种。闽、台北管同树异枝,相同或共通的地方很多。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都有北管社团。

  细曲

  台湾北管的细曲,堪称艺术歌曲,以丝竹乐队伴奏,有时用作剧中背景音乐。其曲调绵长娓婉,演唱技巧要求较高,韵味顿挫有致,仍保留清代官话(普通话)执节演唱。

  细曲本多见词簿、少见谱词本,属于半口授传承艺术。曲牌有《寄生草》、《朝天子》、《醉月登楼》(《水月登楼》)等。

  台湾北管细曲《昭君和番》与泉港北管《昭君出塞》曲词相同,其中第5段曲词又相同于明·胡文焕编《群音类选》中的《王昭君和番》戏剧第2支曲牌,曲牌名《点绛唇》,物证了闽、台北管同期存在于明朝。

  弦谱

  弦谱,简称“谱”,是纯粹的丝竹乐器合奏曲,常见于北管固有谱和广东串两种风格,采用“工尺谱”记谱法。

  牌子

  牌子,亦称“吹牌”、“吹排”、“排止”,为唢呐牌子曲。使用“工尺谱”记谱法。

  “吹”,指唢呐;依尺寸分为“大吹”、“小吹”。台湾北管的唢呐如同潮州唢呐,都是没有半音阶的 7律制。

  唢呐是吹牌的领奏乐器,通常由头手弦兼。常见于吹打乐器合奏乐,常用于吉庆戏、锣鼓乐、军阵戏、各种排场和仪仗演奏,也作北管戏之过场乐,古老的馆阁有见带词歌唱者,称为“牌子挂词”

  曲牌有《番竹马》、《一江风》、《大甘州》、《普天乐》等多种,分为“西路”(“新路”)和“福路”(“旧路”、“古路”),在曲名上加一“新”“旧”字做区别。

  此外,昆腔以昆笛(曲笛)领奏,类似京剧的吹腔。

  戏曲

  台湾北管戏曲,指北管戏剧中的唱腔。

  十七至十九 世纪,北管音乐或借重音乐伴奏、或借重衍生的人声戏曲在台湾大为流行。并延伸出“四平”“乱弹”两种剧种。不过,前者濒临失传,因此廿世纪后之北管戏,于台湾皆称为“乱弹戏”;影响及于台湾本有的歌仔戏、布袋戏等地方戏剧。

  自古北管来源主要是大陆北方,乱弹戏是梆黄剧种,唱念用中原音韵(中州韵,业内称“官话”,极类似京剧韵白使用的湖广话),至今唱腔仍保留清代官话(普通话)演唱,以丝竹乐队伴奏、使用“工尺谱”

  乱弹戏又分成梆子体系的“福路”(又称“古路”、“旧路”、“福禄”)和皮黄体系的“西路”(又称“新路”、“西皮”)。

  “福路”的戏曲唱腔包括板腔、曲牌、小曲三类,领奏胡琴(台语称 “头手”、“头手弦”、“主弦”)是业内称为提弦(即提琴)的壳子弦(壳仔弦)。曲调有“二凡”(或称“二番”、“二逢”、“二王”、“二黄”)、“平板”(类似“二凡”的曲调,间奏是主要差异)、“梆子腔”、“十二丈”、“紧板”、“紧中慢”、“慢中紧”、“四空门”等。

  “西路”戏曲唱腔包括西皮、二黄两类,领奏胡琴是京胡,业内称“吊规仔”(吊规子)。曲调有“西皮”、“二黄”、“二黄平”、“拨子”(常写为“婆士”)等。“西皮”“二黄”分为正管(正调)和反管(反调),反管(反调)是正管(正调)的移调转调。“西皮”正管领奏胡琴空弦是la—mi(6—3),反管是re—la(2—6);“二黄”正管领奏胡琴空弦是sol—re(5—2),反管是dol—sol(1—5)。“二黄”平领奏胡琴的空弦是sol—re(5—2)。“拨子”领奏胡琴的空弦是dol—sol(1—5)。

  “西路”“福路”都称胡琴的第2把手为和弦(台语音同“鹤弦”),民乐二胡、大广弦、大椰胡(冇弦)都有人使用。其他乐器还有北管月琴(北月琴,类似京剧月琴)、扬琴、秦琴、三弦、北管琵琶、低胡等。

  没落与保存

  台湾政府部门曾给王金凤(北管)、邱火荣等艺员出版生命史专书,曾给潘玉娇刘玉莺邱火荣林阿春赖木松等艺员录制音乐专辑。

  台中新美园是最后1个专唱北管戏、乱弹戏的职业戏班,在班主王金凤(北管)过世后解散。

  宜兰县汉阳北管剧团,亦称汉阳歌剧团,能演北管戏、乱弹戏,也兼歌仔戏,是台湾仅存的能演北管戏的职业剧团。

  2009年3月3日,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指定汉阳北管剧团为重要传统艺术北管戏曲类保存团体,梨春园北管乐团为重要传统艺术北管音乐类保存团体。

  廿世纪中期后,台湾老梆子腔、皮黄腔、吹拨腔等北管戏和北管音乐已较少有完整性的表演,不复流行,但在迎春、迎神、庙会、阵头、新居落成、婚礼、寿庆,甚至丧礼时,仍会听到唢呐、壳子弦、锣、鼓等北管乐器演奏的“正八音”、“风入松”、“醉扶登楼”、“醉八仙”、“游将令”等北管曲牌。

  台湾现尚存有灵安社、平溪北管乐团等几支北管乐社。

附二:泉、台北管比较

  据李寄萍黄嘉辉《泉、台北管比较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泉州北管与台湾北管虽各具地方特色,但同类同宗、同根同系,是北方传统丝竹音乐母树上开出的两朵姊妹花。

  主要相同处

  泉州北管“曲”与台湾北管“细曲”主要相同处:源于大陆近沿海北方各省;保留清代官话(普通话)演唱 ;边唱边敲打击乐器;北管丝竹乐器伴奏;多见词簿,少见谱词本。

  泉港北管“谱”与台湾北管“弦谱”主要相同处:源于大陆近沿海北方与广东;北管丝竹乐器合奏;使用北管工尺谱。

  泉州“十音”与台湾北管“牌子”主要相同处:源于大陆近沿海北方各省;北管吹打乐器合奏;使用北管工尺谱。

  泉州北管“曲”与台湾北管“戏曲”主要相同处:源于北方;部分曲牌官话演唱;丝竹伴奏。

  主要相异处特色

  泉州北管“曲”由几名13、14岁小孩齐唱击乐,融合闽南、莆仙音调。而台湾北管“细曲”演唱技巧高、多装饰音,融合台湾各民间音调。

  泉港北管“谱”融合闽南、莆仙音调,使用尺胡、吗胡、古双清。而台湾北管“弦谱”则融合台湾各民间音调,使用筝、箎、七音、喇叭弦。

  泉州“十音”融合泉州各民间音调,而台湾北管“牌子”则融合台湾各民间音调。

  泉州北管“曲”融合南音、莆仙曲唱法,而台湾北管“戏曲”则应用古路(福路)、新路(西路)唱腔。

  “工尺谱”谱式比较

  泉、台北管谱式主要源自大陆北方“工尺谱”记谱法,但随着历史、地域、民俗的融合与流播,“工尺谱”记谱法在各自的传承中产生了一些变化。

  谱字

  北方传统工尺谱(简称“北谱”):“合四一上尺工 凢 六五乙 亻上 亻尺 亻工 ”,“太太变 清变 少  少   少 ”,“ 徵羽宫宫商角角徵 徵羽宫宫商   角 ”

  泉州北管工尺谱(简称“泉谱”):“合士上尺工 凢 六五乙 亻上 ”,“太太 清变 变少”,“徵羽宫商角角徵 徵羽宫宫”

  台湾北管工尺谱(简称“台谱”):“合士上乂工 凢 六五乙 亻上 亻乂 亻工 ”,“太太 清变 变 少少少 ”,“徵羽宫商角角徵徵羽宫 宫商角 ”

  按:

  “谱字” 中,“泉、台谱”基本保留了“北谱”,小区别是“士”谐音地代替了“四”,特色区别是 “台谱”“乂、亻乂”代替了“北谱”“尺、 亻尺 ” “乂、亻乂” 明显来源于南管(南音) 。

  另,“北谱”低8度记号“ノ”标注在谱字右下角,“泉、台谱”没有传承此记号;“泉谱”只有“ 亻上”,而无其它谱字高8度加“亻”

  板撩 (眼)

  北方传统工尺谱(简称“北谱”):板:“×”眼:“·”;中眼:“o”

  泉州北管工尺谱(简称“泉谱”):板:“×”撩:“丶”;中撩:“o”

  台湾北管工尺谱(简称“台谱”):板:“o”;撩: “·”;中撩:“丶”

  按:“板撩”中,“泉谱”记号“×”、“丶”、“o”“北谱”记号“×”、“·”、“o”相近,而“台谱”记号“o”、“·”、“丶”明显受南音“拍撩”影响。

  节奏特色记号

  相同的是附点音、半拍音、1/4拍音的节奏,以谱字间距大小表示。不同的是:

  北方传统工尺谱(简称“北谱”):四拍音:×·o·;三拍音:×·o;两拍音:×·或o·;一拍音:×或·或o;延长音:―――;休止符:―└勺。

  泉州北管工尺谱(简称“泉谱”):四拍音:×丶丶丶(不用○);三拍音:×丶丶;两拍音:×丶或丶丶;一拍音:×或丶;重复音:匕比云;延留音:×下;休止:止。

  台湾北管工尺谱(简称“台谱”):四拍音:o·丶·;三拍音:o·丶;两拍音:o·或丶·;一拍音:o 或·或丶;切分音:╚ 或└或△;自由音:§;休止:破弄。

  按:“节奏特色记号”中,3谱的四拍音、三拍音、两拍音、一拍音、半拍音、1/4拍音、附点音相似;而“泉谱”“匕、比、云、×下、止”,比较“台谱”“╚、└、△、§、破、弄”“北谱”“―――、勺、―、└”,3者区别太大,形成各地方特色符号。

  调高

  北方传统工尺谱:上=D小工调、上=bE凢字调(b置E左上)、上=F六字调、上=G五字调、上=A乙字调、上=bB(b置B左上)上字调、上=C尺字调。

  泉州北管工尺谱:品箫筒音为“合”,常见调:上=E、上=F、上=G、上=bE(b置E左上)、上=bG(b置G左上),弦乐器校之定弦。

  台湾北管工尺谱: 横品筒音“合”,弦乐器校之定音,现常见1=F、C、bB(b置B左上)。牌子管门:合管、士管、上管、乂管、工管、凢管、乙管。

  按:3谱虽各具地域特色,但都传承“北谱”首调唱法而区别于南音的固定调唱法。

  乐器比较

  泉、台北管基本沿用传入的大陆北方乐器,又各自发展融入了地方性特色(乐器俗称、定弦、编制、特色乐器造型与音质、兼用地方它乐种乐器等)。

  常见拉弦乐器

  泉州北管:提弦(京胡)、亻尺 胡(两条弦)、壳仔弦(板胡)、瓢胡(椰胡)、吗胡(高胡或二胡)、低胡、二弦。

  台湾北管:吊鬼子(京胡)、提弦(壳仔弦)、和弦(中音板胡)、喇叭弦(琴箱喇叭状置杆上方配两弦)。

  按:

  “常见拉弦乐器”中,泉、台北管乐器各有同异,同者为北管传统乐器,如京胡、板胡;异者为北管融入地方及它乐种乐器,如泉州北管融入亻尺 胡(地方)、二弦(南管)等,台湾北管融入喇叭弦(客家)。

  北管拉弦乐器,无论数量或种类,泉州总体多于台湾。

  两地相同的北管拉弦乐器也各具地方称谓。如京胡,泉州称“提弦”,台湾称“吊鬼子”;板胡,泉州称“壳仔弦”,台湾称“提弦”;椰胡,泉州称“瓢胡”,台湾称“和弦”

  常见弹拨乐器

  泉州北管:月琴(短杆两条弦 )、双清(两条弦)、北三弦(小三弦三条弦)、北琵琶、扬琴。

  台湾北管:月琴、双清、三弦、秦琴、琵琶、洋琴、十六弦筝。

  按:“常见弹拨乐器”中,台湾北管多保留了秦琴、十六弦筝2件乐器。两地在早期都使用北管琵琶(窄长形无凤眼),现泉港北管乐队已不用,其它地方北管乐队有见兼用南音琵琶(梨形有凤眼)。

  常见吹管乐器

  泉州北管:品箫(笛子)、嗳仔(小唢呐)、笙、洞箫。

  台湾北管:大吹(唢呐)、叭子(最小唢呐)、鸭母叭(管子)、品(笛子)、箎(横吹管)、籥(直吹管)、龙头笛、埙、笙。

  按:“常见吹管乐器”中,台湾比泉州多保留了北方乐器,如鸭母叭(管子)、箎(横吹管)、籥(直吹管)、埙;但目前两岸北管的笙、洞箫已不用。

  常见打击乐器

  泉州北管:小鼓、通鼓、小堂鼓、逼鼓(单皮鼓)、板鼓、拍板、大钹、小钹、大锣、小锣、手锣、云锣、木鱼、双音(铜制双铃)、小叫(微型铜锣)。

  台湾北管:小鼓(单皮鼓)、扁鼓、通鼓、搏拊(似小通鼓)、大鼓、板、叩子(板类)、柷(板类)、大锣、锣、七音锣、铜钟(锣类)、叫锣、钞(钹)、双音、噹锣。

  按:“常见打击乐器”中,泉州和台湾几乎相同,只是泉州北管的云锣,台湾称“七音锣”,泉州北管已没用了。

  特色乐器

  泉州北管:亻尺胡(两条弦大竹筒制琴箱)、双清(两条弦八边形扁木琴箱)。

  台湾北管:龙头笛、双清、七音锣、喇叭弦。

  按:在“特色乐器”中,双清是两岸北管共同的典型乐器,其它为各自的特色乐器,乐器的造型与音质都十分有特色。

  常见丝弦乐器定弦

  泉州北管:提弦(合尺、士工)、壳仔弦(合尺)、亻尺胡(士工)、瓢胡(合尺、士工)、吗胡(上六、尺五)、月琴(合上、合尺)、双清(合上、合尺)、三弦(合上六、合尺六)、 琵琶(士尺工五、合上尺六)。

  台湾北管:吊鬼子(合乂,士工)、提弦(合乂,上六 )、和弦(上六,乂士)、喇叭弦(上六,乂士)、月琴(合乂,上六,士工)、三弦(上六 亻上)、琵琶(合上乂六)。

  按:“常见丝弦乐器定弦”中,两岸定弦各有同异,说明北管乐器的传承已适应地方需要各作定弦调整了。

附三:琉球乐

  研究古音乐的湖北艺术学院杨匡民教授(祖籍厦门市)认为,泉州北管不仅流传到台湾,还经台湾流传到日本琉球群岛(泉惠北管研究室《北管音讯》)。1997年1月9日,日本冲绳县音乐考察团前来泉港考察北管,证实了这一结论。

  2001年4月27日,日本音乐考察团、日本NHK电视台前来泉港区考察北管音乐,拍摄《琉球乐的艺座源》专题片,同时探究了泉港北管《四大景》的“工尺谱”和词,认为日本的《四大景》与泉港的《四大景》几乎相似,日本有词无调的《相思病》和泉港有旋律无词的《银纽丝》是同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