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江桥

【石笋桥,履坦桥,济民桥,通济桥,浮桥。
泉州郡城临漳门外晋江下游笋江之上。】

  北宋·皇祐始建浮桥。
  南宋·绍兴改作石桥

    ——绍兴~乾道改作石桥。
    ——规制。
    ——泉州知州王十朋记以诗 。

  南宋·庆元造小石桥续之以达临漳门。
  明代修治

    ——宣德至正德间屡经修治。
    ——嘉靖末断桥梁以拒倭,后复修筑。

  清代修治
    ——康熙修。
    ——雍正修。
    ——嘉庆、光绪重修。

  近、现代
    ——笋江桥。
    ——另建新笋江大桥。

  笋江桥,因徬“石笋”,又名“石笋桥”;早期为浮桥,名“履坦桥”、“济民桥”、“通济桥”,俗称“浮桥”。位于泉州郡城西门临漳门(俗称“新门”)外晋江下游笋江(俗称“浮桥溪”)之上此地古属晋江县兴贤里,元代改为晋江县“三十四都”,现为鲤城区所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石笋·浮桥石笋》、《泉州府城·泉州罗城·泉州旧罗城·五代重加版筑正名罗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石笋桥,在临漳门外(府治西南)。”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石笋桥,在府西临漳门外,跨笋江上。”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石笋桥(府治西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石笋桥》:“石笋桥,在临漳门外笋江。”

  笋江桥南岸有天后宫、观音寺、浮桥古街,北端连接黄甲街、接官亭、山川坛,曾是泉州古城通往西南方向的乡村和同安、厦门、南安、安溪等地的交通要道。(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泉郡接官亭、观音亭·黄甲街观音大士亭》)

  “石笋桥”,1998年8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皇祐始建浮桥

  笋江旧以舟渡。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泉州郡守陆广始造舟为梁,建浮桥以渡行人,名“履坦”,俗称“浮桥”。嘉祐六~八年(1061—1063年),泉州知州卢革及僧本观重修,又于两岸作亭以翼卫,改名“济民桥”。元丰七年(1084年),转运通判谢仲规复修,断舟以续梁道,改名“通济桥”。后来尽管改为石桥,但民间一直称之为“浮桥”至今,桥南地域也以“ 浮桥”称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

  “宋 ·皇祐元年,郡守陆广为浮桥,名‘履坦’。

  嘉祐间,郡守卢革重修,改名‘济民’。

  元丰初,通判谢仲规复修,改名‘通济’。”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

  “宋·皇祐初创浮桥,名‘履坦’。

  嘉祐间重修,改曰‘济民’。

  元丰初修饰,曰‘通济’。”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宋·皇佑元年,郡守陆广为浮桥,名‘履坦’。”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石笋桥》:

  “宋·皇祐初,郡守陆广造舟为梁,名曰‘履坦’,一名‘浮桥’。

  元丰七年,转运判官谢仲规再修,断舟以续梁道,改名‘通济’。”

南宋·绍兴改作石桥

  绍兴—乾道改作石桥

  南宋·绍兴卅年(1160年),提刑陈革陈孝则,浮桥人)及其弟陈知柔(贺州知州)同谋募建,僧文会(或作“文绘”)、签书枢密院事梁克家助之,将浮桥改建为梁石桥。工程从绍兴卅年(1160年)动工,乾道五年(1169年)完工,历时近10年始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知柔梁克家》)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绍兴间,僧文绘始作石桥。”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绍兴间,改作石桥。”

  钦定四库全书《 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绍兴间僧文会始作石桥,长八十余丈,改今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石笋桥》:“绍兴三十年,提刑公与弟贺州同谋,枢密公及僧文会助之,作石桥,长八十余丈,翼以扶栏。”

  规制

  笋江桥为石质平板桥,有2台15墩,流水16道。桥长80余丈(约266米),实长75丈5尺(235米),桥面宽1丈7尺(5.7米),两侧翼扶栏。

  15座桥墩除两头2墩外,余13座均为船型墩,设双向分水尖,以利上游山区下泄来水分流及下游海潮涨漫时分涌。

  桥面由94块14米长、1米多厚的巨大条石铺成。为解决两桥墩间的跨度过长问题,笋江桥采用“伸臂式”的砌筑方法,这是宋代泉州僧人的创造。

  桥上南、北两端桥墩上分别建有4座婆罗门金涂式石塔,塔上刻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两端桥头还分布4尊护桥石将军、4尊石狮(双仰两伏)。

  桥中央有一石质“中亭宫”,亭中原来配有1尊观音大士像,后改为坐身石将军。相间桥墩上安置有8座塔、8尊护神、12只石狮;每个桥墩都长着1棵龙树。

  另:嘉祐六~八年(1061—1063年),泉州知州卢革及僧本观重修浮桥时,曾于两岸作亭以翼卫,至淳熙(1174—1189年)间尚存桥北一亭,为放生处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石笋桥》:“淳熙间,桥北有亭,以为放生处。”

  泉州知州王十朋记以诗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笋江桥竣工后,乾道六年(1170年)泉州知州王十朋应邀视察,记以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石笋桥》收录王十朋诗曰

  “记清源郡城之西,有渡名笋溪,与江会,险而深,涉者病之。初,浮木为梁,屡修屡坏,议更以石,费重而役艰。时提刑君慨然为之倡,弟贺州叶其谋,今枢密公力助之。经始于绍兴庚辰(绍兴 卅年,1160年),讫工于乾道己丑(乾道五年,1169年)。提刑屡约予观,未果。明年春三月庚寅(乾道六年,1170年),迓客出郊,过而观之,因记以诗:

  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黄龙窟宅占江头,呼吸风涛势湍紧。
  怒潮拍岸鸣霹雳,淫潦滔天没畦畛。行人欲渡无翼飞,鱼腹蛟涎吁可悯!
  二三大士为时出,目睹狂澜心不忍。小试闲居济川手,远水孤舟寇忠愍。
  亦有山僧愿力深,解使邦人捐仓囷。五丁挽石投浩渺,万指硺山登峋嶙。
  辛勤填海效精卫,突兀横空飞海蜃。趾于千尺鲛人室,护以两旁狮子楯。
  南通百粤北三吴,担负舆肩走□牝。论功不减商舟楫,遗利宜书汉平准。
  莫将风月比扬州,二十四桥真蠢蠢。我昨出郊春雨后,鹭点沙汀扬鹰隼。
  江亭矫首独遐观,有客南来杯共引。欲咏河梁拟,颇类鑑湖逢元稹
  江山不逢贤太守,袖手沈吟觉才窘。况无铁笔拟端明,徒使时人笑蚯蚓。
  绣衣屡约吾来游,未遂堪嗟德星陨。向来尝以记属我,固避牢辞惭不敏。
  传闻江欲飞栋初,异论纷纷互矛盾。世无刚者桥岂成?名与万安同不泯。 ”

  【注】刺桐:泉州古称刺桐。万安:万安桥,即洛阳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洛阳桥》)

南宋·庆元造小石桥续之以达临漳门

  南宋·庆元(1195—1200年)中,僧了性在笋江桥北低洼处又造2小石桥相续之,后来又加修1座,以达于临漳门(新门),即山川坛(讹称“三千坛”)棠阴桥、甘裳桥、龟山桥。这3 座小石桥在廿世纪50—60年代或经改建,或已湮没,仅留残迹,现已修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了性》、《泉州桥梁· 棠阴桥、甘裳桥、龟山桥》)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庆元中,僧了性又造二小桥相续之,以达于临漳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庆元中,又造二小石桥相续,以达临漳门。”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庆元间,僧了性又造二小桥相续,以达于临漳门。”

明代修治

  宣德至正德间屡经修治

  明·宣德(1426—1435年)中,笋江桥石梁断其二,里人张实父子等暂以木梁修补。景泰间(1450—1456年),泉州府同知谢琛倡修。成化(1465—1487年)间,运判张庸修山川坛2小石桥之坏者。弘治间(1488—1505年)南梁断,泉州知府李哲修。正德间(1506—1521年)北梁断,泉州知府葛恒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国朝·宣德中,大桥石梁断其二,里人张实父子及同知谢琛、道士愍默相继修补。成化间,运判张庸又修二小石桥之坏建(“建”疑“者”之误)。”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明· 宣德、成化以后,屡经修治。”

  清·道光《晋江县志· 卷 11·津梁志·石笋桥》:“明·景泰间,同知谢琛倡修。弘治间南梁断,知府李哲修。正德间北梁断,知府葛恒修。”

  关于景泰年间的修治,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石笋桥》收录时人朱鑑的1篇《记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鑑》),文曰:

  “通济桥者,泉郡晋江之名桥也。

  宋·皇祐元年,太守陆广守是邦,始造舟为梁于石笋之江,民得履坦,因名‘浮桥’。嘉祐间,守卢革及僧本观重修,又于两岸作亭以翼卫之,名曰‘济民’。至元丰七年,转运判官谢仲规再修,断舟以续梁道,改名‘通济’。

  绍兴三十年,提刑、枢密、僧文会作石桥一十六间,长七十丈五尺,广一丈七尺,翼以扶栏,镇以浮屠,如桥之长,两夹之。越乾道五年,始克落成。后至庆元间,有僧了性者,复修三小石桥。于是桥之北相贯联络,以达于临漳之门。

  逮永乐十有一年,桥中石断一梁。洪熙间,复断一梁,往来险之。里人张实以木梁暂葺,以通人行。

  皇上御极之四年(景泰四年,1453年),郡之别驾四明,由进士来佐是邦。一日公余,经是桥而目击之,愁然谓曰:‘惠民莫先于为政,作善莫大于修桥。’遂命张实之子领其事。复命禅师愍默董其工。虽不能如僧文会之取大石成功于前,亦能捐赀募匠,复取木石收功于后。至于三小石桥,亦皆修葺,焕然一新,俾往过来续之人无病涉之虞者,皆辈之力也。”

  嘉靖末断桥梁以拒倭,后复修筑

  明·嘉靖卅七~卅八年(1558、1559年)倭寇屡犯郡,往往啸聚于浮桥;四十年(1561年),佥事万民英断桥梁以拒倭,久之复修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泉州人名录·万民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笋桥》:“嘉靖三十七、八年,倭贼犯郡,往往啸聚于此。四十年,官兵断桥拒倭,久之复修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石笋桥》:“嘉靖三十八年,倭寇至,佥事万民英断桥梁以御寇。”  

清代修治  

  康熙修

  清·康熙十六至十七年(1677—1678年),郑经部队在攻击清军时,曾2次炸断笋江桥。康熙廿二年( 1683年)施琅平定台湾旋师,康熙廿六年(1687年)四月捐俸修复,康熙廿七年(1688年)八月竣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经施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石笋桥》:“国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邑人施琅修。”

  桥头现存康熙廿七年(1688年)重修碑,碑文曰:“康熙癸亥(康熙廿二年,1683年),少保将军、靖海侯公平定台湾旋师,捐俸修造安平西桥、郡城南桥,以次告竣,西隅士庶以浮桥倾圮为请,遂蒙将军捐俸千两并集绅士共成盛举,工兴于丁卯年(康熙廿六年,1687年)四月,成于戊辰年(康熙廿七年,1688年)八月,用志功德,永垂不朽。”

  雍正修

  雍正四年(1726年)桥崩,晋江知县叶祖烈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 11·津梁志·石笋桥》:“雍正四年桥崩,知县叶祖烈修。”

  嘉庆、光绪重修

  笋江桥南岸,现存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和光绪卅一年(1905年)《重修大浮桥碑》2方。

近、现代

  笋江桥

  1938—1939年,日军侵华时,日机曾炸断笋江桥,后修复。

  1950年,在原桥墩上架设钢梁,桥面平铺木板。

  1956年,泉州遭遇大水灾,改建桥梁,将桥上石刻、石建筑、塔幢等拆除,大部分推入江中。

  1962年改建,采用钢筋混凝土铺设桥面,原桥架加高3米,桥宽增至5.7米,全长235米,15个桥墩基本保留原状,桥上有扶栏。

  1998年列为危桥。

  2000年,南桥头第1截断塌。2002年,洪水又冲掉3个桥墩。如今,笋江桥两端桥头已不见踪影,仅存中间1截残段面对新建的笋江大桥,交通运输功能不再。

  现存的附属文物:北岸桥头仅存护桥石将军坐像1尊、石狮1只;石将军当地人俗称“石军公”,是南宋·建石桥时遗物,逢过年过节,虔诚的信众会为它配戴斗笠、披肩,不时更新,使其不致沐风浴雨,成为民俗。南岸有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和光绪卅一年(1905年)重修碑记2方,以及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霞州矶”(矶,为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石碑、现代重新修建的“石笋古渡”牌坊。

  古代有“泉州八景”,其一即“笋江夜色”。每年中秋夜乘船泛江,能看到清源山、紫帽山相连在一起的倒影;而由笋江桥上向下观看,16个桥孔都倒映着1轮皓月。但伴随着笋江桥的断塌,此景已无存。

  另建新笋江大桥

  1997年,在笋江桥上游60米处新建笋江大桥,桥长245.39米,两侧接线30米;桥面全宽15米,其中机动车道宽仅7.5米,2车道,1998年通车。

  2004年10月,笋江大桥开展拓宽改造工程,2006年5月1日竣工。桥面拓宽至32米,由2车道增至4车道,日通行能力达10万辆车次;另两边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