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分述(7划)

  李贽故居泉州市区南门万寿路123号李光地故居[安溪县湖头镇。贤良祠(湖四村。沿革。规制)。旧衙(湖三村)。新衙(昌佑堂、相府。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沿革。规制。)。成云洞(美溪村龙贵山麓。五代•释宏道闭关成云洞三年。李光地建为书轩。诗词。现代重建。现规制。)。相地府衙群(安溪县湖头镇老城区。问房大厝。宗城土楼。)]李昭璜故居(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沿革。规制。、李廷机故居(有两处:一在江南浮桥街,一在郡城西门五塔巷内。)、李文会府宅(沙堤李氏宗祠。惠安县小岞镇后内村。)、李崇恪进士府宅(“三落”祖祠。惠安县小岞镇前内村。)李崇法民居[惠安县小岞镇前峰村(古“前内”)下街自然村。民国李崇法建。规制。]李开藻宅(聚绿堂,于野堂,东衙大厝。永春东平镇太山村溪口。沿革。规制。明·张瑞图手书《功德碑文》。)
  杨阿苗故居(
亭店杨氏民居。鲤城区江南街道办事处亭店社区。肇建。规制。)、杨家大楼(石狮市永宁镇后杆柄村。后杆柄九十九间古大厝。杨家祖厝。六也楼)
  吴世镜洋楼(鲤城区浮桥坂头社区)、吴树第宅(双连埕。鲤城区新步村。)、吴鲁故居(钱头状元第。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沿革。规制。)
  
陈碧峰故居(丰泽区北峰
塔后79号。沿革。规制。陈清机陈清机故居。晋江市安海镇石狮巷45号。沿革。规制。 、陈金城故居(惠安县洛阳镇梅岭村岭头自然村)、陈庆镛故居(丰泽区北峰街道塔后村。沿革。规制。民国·曾遒《访给谏故宅》诗。)、陈玉辉故居(忠孝积庆陈氏宗祠。惠安县辋川镇后坑村烧厝自然村)、陈春三故居(泉港区涂岭镇涂岭村下街)
  张瑞图故居
[相府。晋江市青阳街道霞行社区相府巷19与21号之间的胡同内。肇建(明·崇祯三年 始建。规制。)。沿革(变动。现存。)]张氏大夫第下张大厝。惠安县洛阳镇万安村。肇建。规制。附:张氏家庙、裕记大厝。张岳故居[惠安净峰镇张坑狮头村故居(惠安县净峰镇张坑狮头村?西头村?旗杆下)。惠安辋川小山村故居(惠安县辋川镇小山村)]
  苏廷玉府第
(鲤城区通政巷)
、苏虎臣故居(南安市康美镇梅元村大宅自然村)
芦田古民居群
七星太极村。安溪县芦田镇芦田村。肇建。规制。芹案寨(安溪县祥华乡美西村)贡纪堂(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阿罗嫂大厝(泉港区山腰镇顶埭村)、何琼玖故居(惠安县崇武镇海门村)沈厝古厝群(惠安县螺阳镇东风村沈厝)、“利通南海”楼(惠安县辋川镇峰崎村内。沿革。规制。)、进士第(晋江市梅岭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属蔡厝])、妥福楼(安溪县龙门镇榜头村。沿革。规制。)、杜中士故居(洛江区马甲镇新建村。进士第。太史第。)坂埔古大厝(坂埔古民居群,良山氏民居。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坂埔自然村。肇建。概述。顶点金。棋盘厝。在中堂。若莲居。思源居。康美居。存善堂。顺兴居。含章堂。封君祠。近贤堂。德美居。箭楼居。)、岐山堂(德化县水口镇毛厝村)

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现辟为李贽纪念堂,位于泉州市区南门万寿路123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贽》)

  李贽故居”,1961年6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故居(明):鲤城区万寿路”,1985年10月列为第二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置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李贽先祖迁居于此。李贽青少年时代在此度过。

  嘉靖卅八年(1559年)被倭寇焚毁,后重建。万历卅七年(1609年)改为氏宗祠。

  清·康熙廿一年(1682年)易称小宗祠。乾隆(1736—1795年)间翻建为瀛洲宗祠。

  清·同治(1862—1874年)间修葺。时从地下掘到石印章两枚,一阴刻李贽,一阳刻卓吾,现北京历史博物馆和泉州文管会各存1枚。

  2004年整治修葺,庭院中增塑李贽2米高的半身铜像,左、右两边有3方石碑。

  故居面街,原有二进深三开间,现仅存正面一间和正厅堂,前有天井。

  正厅堂宽6公尺,深9公尺。厅中展出李贽年谱、著作及其在北京通县、湖北麻城、河南辉县、云南姚安等地活动的有关史料、图片,以及仿制的两枚李贽石刻印章。

李光地故居

  李光地故居,含贤良祠、新衙、旧衙,位于安溪县湖头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贤良祠(清):安溪县湖头镇”,1991年3月列为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头氏宅、祠建筑(清):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湖三村”,2018 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光地宅和祠(清):安溪县”,2013年5月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贤良祠

  贤良祠座落在安溪县 湖头镇街西湖四村、安溪第三中学(俊民中学)校园内。

 

  沿革

  原名“榕村书屋”,是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 李光地命长子李钟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钟伦》)建造的,因其地榕树数亩成荫,故名。“榕村书屋”李光地读书处,李光地曾在此“讲授性理之学,诵读圣贤之书”李光地因此别号榕村,所著名《榕村全集》。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表彰李光地“冰霜之节操、辅政之忠勤、学问之博洽”,易今名“贤良祠”

  1995年侨亲李陆大捐资修葺。

  规制

  整座建筑坐西向东, 四合院式,原有三进:第一进于1971年间被拆毁,改建教师宿舍楼;第三进为藏书楼,珍藏图书与木刻印刷板,早已毁弃殆尽;现仅存第二进(祠堂),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宽深各三间,古朴典雅。

  祠堂厅堂内外环墙嵌大理石,原镌刻有不少诗文碑刻 ,但“文革”中遭局部琢毁。

  ① 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全文,嵌在贤良祠厅堂墙上。大理石质地。碑刻横披式,纵高0.48米,横6米。“文革”遭琢毁十之八九。

  ②康熙视察永定河御书二块,每块1.18×0.4米,破坏严重,仅见“察永定河”等四字,下钤盖“康熙宸翰”、“敕畿清宴”等2方篆印。

  ③ 康熙《巡子牙河建坝诗》碑刻:在贤良祠内,大理石质地,嵌在墙壁上。共6方,每方阴刻行书10字,每行2字。碑纵0.34米,总宽5.30米。碑上阴篆“康熙 御笔之宝”一方印,印径6.5厘米见方。此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李光地任直隶巡抚时,奉命治子牙河等河患,工竣,扈从康熙视察,康熙亲撰律诗一首赐 ,以示褒奖。全文录下:“暂别宫槐幸子牙,近村处处少人家。清和微暑浮畦麦,绿树初阴接岸沙。堤外草荒艰籽粒,淀中水浅捕鱼虾。黄童白叟望霖雨,霖雨先施莫自赊。巡子牙河建坝诗。”

  ④ “夙志澄清”碑刻二方,各阴镌行书2字。每方0.6×1米,尚完好。

  ⑤ 《恭临唐太宗书劝农诏》:阴篆印章二方,分别为“康熙宸翰”、“敕畿清宴”。破坏严重。

  ⑥ “教忠堂”碑刻二方:每方0.88×0.63米、“忠”字上头篆印“康熙御笔之宝”,印径6.7厘米。

  ⑦ “榕村”石匾一方,行书,匾面积1.18×0.6米。署款“元辅公命书,云间王鸿绪等字。

  ⑧ 李光地手书《朱文公家训》。

  祠堂中原悬挂的匾额与木刻联对,皆出自名宦、大家之手,已荡然无遗。

  贤良祠右前侧有座歇山重檐碑亭,亭原毁弃,碑幸存,已重修。碑亭中竖一方雍正帝颁下的《谕祭文》石碑,碑额浮雕双龙托须弥座匾,匾中阴篆“谕祭文”三字。碑边饰云龙戏珠。碑座1.12×1.11×0.30米;碑身2.55×1.03×0.17米。铭文阴楷187字,计9行,第一行24字,最后一行9字,其余7行均为22字,字径6×5.5厘米。祭文追恤李光地生平之风概节操、学问优长,崇誉为“卓然一代之完人”

  贤良祠原藏书楼后面有小桥流水、假山花园,已夷为平地;南面为临水轩、荷池等,1990年重修。

  旧衙

  “旧衙”李光地在安溪湖头的故居之一,位于湖头街左侧街后(现属湖三村),建于清初。

  “旧衙”进深五进,两边护厝,是典型的泉州传统宫殿式建筑,原住着李光地长子李钟伦的后裔。

  据说,“旧衙”是满州人、宁海将军拉哈达建赠李光地的。

  李光地在家为父守孝期间,郑成功部将刘国轩率兵围攻泉州,断江东、万安二桥以绝援军之路。时拉哈达在漳州,束手无策,李光地派从弟李光斗带领拉哈达大军取道漳平,解了泉州之围,同时又为拉哈达报功,使他不但无过而且受奖。

  拉哈达李光地的大恩,图报无方,夫妻定计,对李光地说要在湖头定居,建了这座旧衙。建成后,拉哈达 夫人迁来居住,后又借口随夫赴任,把房屋转赠给李光地夫人。夫人不肯接受,拉哈达夫人又央求李光地母亲,终使家接受赠予。

  后人曾为旧衙撰联:“绮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即说“旧衙”本是将军府,后为宰相家。

  新衙

  “新衙”,又名昌佑堂、相府,位于湖头街中部右侧(属湖二村),与“旧衙”相距不足百米,也是李光地在湖头的府第。

  沿革

  始建于清·康熙卅七年(1698年),相传为李光地夫人所建。李光地夫人原住“旧衙”,房屋虽好,但不是自家所建,总感不自在,发愿要自建房屋。可是,李光地一生俭朴,两袖清风,家中余财不多。有一年,夫人晋京,返乡时将李光地出巡时省下的3000两银子私下带回,用这些钱盖起新衙大厝。后来,库官发现银子不见,上奏康熙皇帝。康熙心中有数,料定银子是夫人取去,有意恩赐清官,叫库官不必声张。后来李光地回安溪老家,轿夫把轿子抬到新衙,他才知道真相,便狠狠责备夫人,后回朝还面圣请罪。康熙不怪罪,反而慰之。后来为与原先的府第区别,先盖的那座称“旧衙”,新建的这一座称“新衙”

  1986年,一、二进厅堂因用火不慎烧毁,1989 年侨亲李尚大李陆大出资重修。

  近几年,县、镇两级政府投资450多万元,把住在新衙里的李光地后裔60多户300多人口进行集体搬迁,对新衙进行修复,整改及扩建外围的道路等基础设施,使新衙焕然一新,再现当时相府的气派和风光。

  规制

  新衙东巷北端进口处建有接官亭,称“报亭”。巷口石门上镌联:“赞元重万国,高志广八区。”往内是一条宽阔大巷,从边门可走进新衙任意一进。

  “新衙”在大巷的尽头,坐北面南,悬山式屋顶,穿斗式建筑,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呈长方形,门庭广阔,五进庭院,双护厝,东西各一巷道,门庭四周环砌围墙,构成一个封闭规整独立的泉州传统宫殿式建筑群。大门有联:“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二进厅堂悬挂明、清职官像片。

  新衙大厅里悬挂康熙雍正两代皇帝褒扬李光地的5块御赐匾额:康熙“夙志澄清”、“谟明弼谐”、“夹辅高风”雍正“清虚怡简”、“昌时柱石”。大厅里还挂着李光地手书4幅(复制品)。

  南围墙外一个半月池。

  成云洞

  成云洞,又称李光地读书处”,位于安溪县湖头镇美溪村(古属感化里)龙贵山麓、李光地故居近旁。

  成云洞左邻东甲尖,右望碧翠岩、五阆山,背负巉岩,与大壁港隔溪相望。因四季雨水充沛,山中云雾缥缈,加上山西北处有石穿土而起,在绝岩下天然形成一处石门,故得名“成云洞”

  “成云洞(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代•释宏道闭关成云洞三年

  五代时,宁化有诸生姓(号介庵),赴考未能中举,负气之下赴黄檗寺为僧,号释宏道。后入清溪县(今“清溪县”),隐成云洞闭关静修3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五代·其他名僧·宏道》)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释宏道姓。初为宁化诸生,负气不偶。入清溪,爱湖山之胜,闭关成云洞三年。”

  李光地建为书轩

  清·康熙廿四年乙丑(1685年),时任兵部右侍郎的李光地首次开拓成云洞并修筑草堂。

  成云洞真正声名远播,是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之后。时74岁高龄的李光地疏乞致休,给假返乡。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年),李光地无意再次出山,便大举修筑成云洞为书轩,纳凉读书,会友论道,准备颐养林泉。

  成云洞中有1方重修碑载其事,曰:

  “康熙乙丑,先祖文贞公自京归里,异此地钟灵,遂购山筑舍,以作治学之所,并以‘成云’名之……

  丙申间,公欲归隐湖山,重葺斯院,聚徒论道,自此湖山之名愈重,文人愈兴焉!”

  岂料书轩刚落成不久,康熙帝一道圣旨便下来催他回京。时年李光地已76岁,题南宋·裘万顷诗作《归来》于斋壁,表示垂老倦游、颇悔为官之意:“新筑书堂壁未干,马蹄催我上长安。儿时只道为官好,老去方知行路难。千里关山千里念,一番风雨一番寒。何如静坐茅斋下,翠竹苍梧子细看!”

  诗词

  清·李光地《游成云洞(用朱子登芦峰韵)》“溪深樵路微,峰回面势尽。涉乱渡杂沓,探崖穷攀引。村火蔽烟树,居然成异畛。寒筱钓沙黄,奇石剥山磷。霁色限霜飚,清声绝虫蝇,昔我营兹村,高天风息紧。修途节又弭,直径步方窘。白日照归鸟,和风罢征隼。况是日边书,取次浮名泯。有愿属刂 金芝,无心联玉笋。一诺在山灵,皇肯为微允?八风正鸣条,四节时在蠢。童冠真五六,日暮命归軫。”

  【按:畛:界限。筱:小竹子。隼:又称鹘,一种凶猛的鸟,上嘴钩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帮助打猎。属刂:斫。金芝:《汉书》:“元庆四年,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这里疑指“朝内宫”,“属刂金芝”近似“蟾宫折桂”之意。玉笋:即玉笋班;“唐末朝士风貌秀异有才华者,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此指居官。鸣条:古地名,今山西安邑县鸣条冈,成汤之处。这里似不作此解,似可作“吹指柳条”解,因“八风正鸣条”与“四节时在蠢”对。蠢:《礼·乡饮酒》:“春之为言蠢也。”此处作“春”解。轸:车后的横木,这里指车。】

  清·乾隆进士、司经局洗马官献瑶《重构成云洞书院落成步韵》“扶桑万里海天红,道在清溪日正中。曲曲名山应比斗,棱棱瘦石总凌空。传经鹿洞心相印,选韵芦峰调亦同。更爱榕村村对出,隔溪堆起一屏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官献瑶》)

  【按:扶桑:亦称朱槿、佛桑,灌木,全年开花,花红色。清溪:即晋江西溪。鹿洞:即白鹿洞,在庐山五老峰下,唐·李渤与兄读书处,常畜一白鹿相随,故名。宋初建书院,朱熹曾在此讲学。芦峰:在福建建阳西北70里,朱熹更名云谷,筑草堂读书于此。】

  清·李光地之孙、大名广平知府李清馥于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携友同游成云洞,作《成云洞记》,并题咏《丁卯初秋同游成云洞》“步陟岩窝石径幽,草堂尽日为淹留。盘桓往事询宗老,契阔多年忆旧游。几度梦遥千嶂碧,朅來朝起众山秋。昭回壁上遗诗在,零落云烟句自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清馥》)

  潘浚《壬申梅月雨后偕龙山和尚游成云洞》“绕屋山花绿间红,招游屐齿入云中。堂虚每纳千峰秀,兴浅将吟半句空。自适情非顽石类,相过月与虎溪同。醉心何必多杯酒,一枕松风太古风。”

  现代重建

  历经数百年的风云变幻和兴衰沉浮,李光地当年所修书堂早已了无踪迹,成云洞胜迹渐隐。

  为恢复往日盛景,重现历史文化,湖头镇筹资百万元,按原建筑风格进行重建,2013年11月落成。

  现规制

  成云洞的主要建筑为2进“成云书轩”,前为悬山式平屋,后为阁楼式,南北构架,徽派建筑风格;原为土木结构,现改为砖木结构的。院埕内还附筑有凉亭及生活区。

  轩堂门开向西,庭地开阔,三面加筑围墙。南墙嵌一石匾,为福建巡抚潘思渠所书的阴刻行楷李文贞公读书处”7字。

  屋后与西侧构有园林,残存假山、假石,植竹、榕、月季等,多数为李光地手栽。园林后方一水成渠,泄洪成瀑。

  古时,成云洞左上方幽谷涧水,走壁穿云泻入小三潭,浪花飞溅,潺湲绕道,蜿蜒注入湖头溪,古人标题“成云观瀑”,是湖头十景之一。现无存,致今人有“成云溅玉不再有,白濑溪声几度闻”之叹。

   相地府衙群

  在安溪湖头老城区,李光地的家族所建的明、清古民居随处可见,除贤良祠、新衙、旧衙外,还有问房大厝 、氏家庙、世家祖厝、宗城土楼及二衙、三衙、四衙等60多座,形成以李光地文化为主题的“相地府衙群”,是全省独特罕见的明、清建筑群。

  这一系列明、清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来布局,建筑内部,上落、下落、天井、厢房、厅堂、护厝、悬山式曲线燕尾脊、硬山式屋顶或马头式山墙等一应俱全,呈现出明、清时期民间的宫殿式建筑风格、古建筑文化和典型的闽南传统民居特色。因此,湖头镇在1999年被福建省评定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问房大厝

  问房大厝在 “旧衙”前,系李光地二伯父李日暻于明末始建,亦称李日暻故居;因族亲内外事务由李日暻管辖,又称问房,后雅称文房。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 李日暻 》)

  问房大厝规模宏大,是湖头镇最大的一座古民居。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五进、五开间、双重护厝,附属建筑有盘屿2座。房子一间连着一间,门窗对称,所有大门规格约略一致;房子与房子之间有天井,用来排水、通光;厅堂后壁用可启折合的木门隔成,打开后可增大活动空间,木工操作严格规范。

  李日燝李光地有救命之恩,李光地对其相当尊重。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 年),李光地入奏,蒙赐“在原至谊”四字以颜其家。

  宗城土楼

  宗城土楼,是李光地三弟李光坡的住所,位于湖二村,是1座造型独特的方形土楼,由屋主为其12个儿子各建1套带独立楼梯的楼房衔接而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坡》)

  土楼墙面白色,高8米。2排的木屋依楼墙而建,衔接有序,像两只手臂圈起土楼中1个长10多米、宽3—4米的大天井。天井两边的人家,还拥有2个小天井,每个天井都可独立成户。后人誉称为“土楼中的古代套房”

  土楼初建时外围还有一堵实心墙,四面包裹着整个楼群。围墙足有8尺宽,可上面跑马观察地形,防御外敌。

  湖头古厝的数量和建筑规模令人叹为观止,自廿世纪80年代以来,李光地后裔就开始对新衙、旧衙等多处古民居进行整修。

李昭璜故居

  李昭璜故居,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九十九溪边泉安古大道旁。1999年6月列为晋江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古厝旁立有李昭璜故居”石碑

  在《泉州名人故居》一书中,李清波李昭璜故居”节有介绍。

  沿革

  李昭璜,清•光绪(1875—1908年)前期生。早年旅居菲律宾,经营酒厂,兼营金融、房地产等。事业有成后,积极到国内投资办厂,捐款建校兴学。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汇款回国支持抗战,还在菲律宾为菲抗日义勇军等抗日团体捐献大量资金。

  李昭璜故居建于1945年,1948年竣工。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池店乡、公社、镇政府借用。后无人居住近20年,疏于管护,曾遭破坏,几成废墟,但基本架构尚存。因该故居产权属私人所有,而李昭璜后人均在海外,文管部门难以修缮,正在联系中。

  规制

  故居占地面积约1981平方米,坐东向西,主体建筑五间张双落双护厝,三进深,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形屋脊,是典型的闽南“宫殿式大厝”

  厝前有精打细磨条石板铺砌的石埕,埕外右侧有1座两层五边形枪楼,用于站岗防御。周以砖石围墙,外墙下部选用洁白精打的石砻条石,上部用特制的红砖砌就。

  大门额匾“龙凤传芳”,有门联:“九九溪涵千顷绿,重重山衬五峰青。”“狮拱堂前山挺秀,凤游池畔水迎光。”均为弘一法师所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大门墙上,每一边各有6幅“二十四孝”人物图,共24幅。图幅以上等红砖雕砌,古色古香,每个人物图案用精雕细磨、大小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的小砖块拼砌而成。

  厅堂上悬挂的李昭璜画像。内墙木结构,地板铺上等红砖。

  厝后有花园(已废)。

  整座故居的内外墙、壁间、柱头、檐下、屋脊上和门窗等,都装饰着精美木雕、石雕、砖雕、瓷雕、泥雕,采用浮雕和影雕等手法。大门匾额、柱联多为名家所书,字体有真、草、隶、篆等。

  现李昭璜故居门板有的已不见,有的掉落,随意堆放在角落里;古厝内杂草丛生,屋顶多处长出小榕树;多个房间已坍塌,有的只剩下残垣断壁;大门、边门两边的木雕、石雕、砖雕、瓷雕等构件已不见;不少匾额、对联也不见踪影;不少石刻构件被盗。

李廷机故居

  李廷机故居有两处:一在江南浮桥街,一在郡城西门五塔巷内。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李文节公故居》(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一在浮桥街,门前一匾书‘大学士旧宅’。民国时筑车路,门面改为商店,匾则不复竖矣。

一在西门五塔巷内,初入巷南边列五石塔。北壁间悬两匾:一‘贤相里’,不知何人书;一‘西来小筑’, 白毫庵居士 ( 张瑞图 ) 笔。 陈泽山 孝廉以木质易坏,欲双钩刊石垂久,因移下。后为其乡人取去。

  堂容旋马是渊源,
  环堵萧然近市垣。
(原注:宅迫仄异常,上下落二进,一厅两房而已。)
  百代清风飏相业,
  一溪绿水沐皇恩。
  后园可有梅花在?
(原注:公除夕诗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老妻问我明朝事,叉手后园看梅花。”)
  旧宅都无画栋存。
  若道文章钱不值,
(原注:公送神诗有:“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书生何以跃龙门!

  有明史策著勋猷,
  科第蝉联第一流。
  屋负西城临鲤尾,
(原注:屋为西城门后鲤鱼尾。)
  里名贤相近龙头。(原注:五塔巷在龙头山西畔。)
  劳生息我非无处,(原注: 公墓在亭店乡对面山顶,墓牌公自书“息我处”三字,书约二尺。)
  萧寺栖身若预谋。(原注:公在京师独寓佛寺。)
  祠傍黉宫沾圣化,
  煌煌俎豆足千秋!
(原注:公祠在府学东畔第一间。)

  【泗东按】

  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谥文节。浮桥人,进第一名秀才,中隆庆庚午(1570年)顺天解元,(这一科泉州府同安县林奇石中福建解元,全府出了两个解元。五十八个举人,内晋江占了三十九人。从前明伦堂曾挂有“一榜两元五十八士”木匾,以示泉州文风之盛。)万历癸未(1583年)会元,殿试中榜眼,差一点连中四元。后官居东阁大学士,很有气节。

  现五塔巷全部划为工厂,五个宋代石塔由文管会移入开元寺,立于水陆寺庭前。张瑞图之匾不知去向? 李廷机的故宅全废。

  墓亦已毁,‘息我处’三字被碎为四块,铺为渠道之石。如有条件,可修复。”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泉州古墓·李廷机墓》、《泉州专祠·李文节祠》、《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元寺、水陆寺》)

李文会府宅

  李文会府宅,即今“沙堤氏宗祠”,位于惠安县小岞镇后内村。(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沙堤氏宗祠》)

李崇恪进士府宅

  李崇恪进士府宅,俗称“三落”祖祠,位于惠安县小乍镇前内村。

  李崇恪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南宋副相李文会后裔。其学问渊博,进泉州府学,五县联考1等1名。41岁进学院岁考,42岁科考补膳生,至道光元年(1821年)为府学岁贡生,赐进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文会》)

   李崇恪进士府宅始建于明末,后为李崇恪故居。当时为3开间3进门大九架院宅,经历次维修,1958年“大跃进”年间被拆。后裔在2000年春重建。

  现为古式2进门大9架院宅,面积120平方米,门前埕230平方米。府宅内尚存道光元年(1821年)“岁进士”名匾、旗杆“石夹板”4块、祖传家谱1本。

李崇法民居

  李崇法民居,位于惠安县小岞镇前峰村(古“前内”)下街自然村海边,四周皆为民居,西面为下街小巷,东南面村道及县水产公司厂房。

  民国李崇法

  该民居由李崇法始建于民国廿五年(1936年)。

  李崇法,清末民国·惠安县小岞前内人(今小岞镇前峰村),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生。商人,青年时与其母亲即是社会有名的慈善人物,修造有3座桥梁(东沟桥、黄塘桥、东园桥)。民国卅二年(1943年),还船运粮食救济本县张坂镇浮山村民。

  规制

  李崇法民居坐西向东,面海依山,2进5开间,硬山式屋顶,燕尾式屋脊,双倒水出檐,串梁式土木混合结构。

  民居面阔16.8米,进深22.5米,埕深4.6米,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90平方米。整体由门厅、天井、两旁游廊、大厅、南北两厢房(护厝)组成,共有房20间。古大厝各部位木雕,有圆雕、线雕、浮雕等形式,今局部构件虽有损坏,但基本保存完好,较好体现了闽南典型的传统工艺和雕刻艺术水平。

  大门凹寿式。斗门前额两旁各有精美的辉绿岩、花岗岩石雕,屋前上额两旁下长方框格有“八仙”造型。大门两旁的2个青石透雕花窗最为别致,由整块青石手工雕刻而成。镜面墙嵌有从台湾购进的4幅釉面瓷砖彩画,上有“丁丑年(民国廿六年,1937年)冬月”、“同营商会”、“特约店”字样。

  大门额镌“道德传家”4字。门联为清末惠邑举人李慕韩所题,曰:“岞江承基谋贻燕翼,沙堤衍派望著龙图。”

  大厅(祀厅)进深6间,穿斗式木构架。各部位以传统手工艺,博古木、石花格浮雕。

  厅两侧有扶梯,各建角楼3间。

李开藻宅

  李开藻宅,又名“聚绿堂”、“于野堂”开藻自云:“吾不家于官。”),俗称“东衙大厝”,位于永春东平镇太山村溪口。因太平氏有两座大厝与太平氏家庙比肩而立,故有“东衙”、“西衙”之名。

  沿革

  东衙大厝,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开藻所建(墙砖有刻字)。

  李开藻,字叔铉,人称鹏岳先生,太平李肇永7世孙,与从兄李开芳同登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授户曹榷关,后曾出任云南主考官,历任山西、四川、山东、江西提学,五秉文衡。父病危时,携眷回乡服侍;父卒,服满后授南京尚宝司少卿,晋南京太常卿,不赴,在家乡致力公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开藻李开芳》)

  后来,大厝的一些木石雕件先后被人盗走,大厝残破不堪。

  廿个世纪末,族人重新整修东衙大厝,并对剩余的一些雕刻物件做了保护;时还发现有李开藻《性余堂草》诗集的木刻版数块。

  规制

  东衙大厝坐向乾巽兼亥巳,占地3.24亩,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为汉宫殿式民宅。

  厝前有荷花池和铺砌细琢石板的露埕。

  大厝悬山式、柱网穿斗式土木结构,3进(3落)2天井双护厝,前堂后室;面阔7间,进深10间,左翼护厝,右畔与祠堂接靠,整座32间。屋顶以平脊为主体,二进正脊配有脊兽、正吻,属双坡两注重合,屋面铺设板瓦装修,局部尚存原饰墨画。

  大门檐廓阔3间,设大门、两仪门。大门上方的门簪菱形并绘花边图案,为古建筑门上特有的装饰。

  一进“兀埜堂”,内设照墙、扇面墙木屏风(影壁),跨负廊,通至二进露中埕。具礼仪陈设、传达看守、驻马停辇等功能。

  “兀埜堂”右侧是氏宗祠,故右侧建有1列房屋3个埕,与宗祠之间留下1米多宽的排水沟。左侧有两列护厝6个埕,左侧两列护厝用途很多,现遗有石磨、土垅、石曰、踏对、风鼓(农村木制鼓风机)。2个大埕各有1口水井,水井旁边有大石槽,护厝之外是一行树冠高大的荔枝、龙眼树。

  二进“聿修堂”(“聿”:执笔;“修”:著述。),原为木柱穿斗式,后重修改砌砖柱,土木屏垛、穿枋构件结构。设前后厅,前厅设神龛、佛座;后厅设扇面墙,木屏风垛(影壁)作门堂朝观三进,跨负廊通至三进露天中埕。据说厅顶原悬有“四省文宗”匾额,今佚。

  三进“性余堂”,殿堂与一进大体相似。从后厅可以出后门,后门的花岗岩石门框高2.5米,平时是不开的。出后门,有1个长约32米、高约3米的弧形“秀土”保护着这座规模宏大的大厝,因岁月已久,现保护墙受到部分损坏。

  明·张瑞图手书《功德碑文》

  在“聿修堂”前厅左龛口地面,原竖有明·张瑞图手书《永春二有道先生合祠功德碑文》1方。

  碑黑灰青石质,高约127厘米,宽约68厘米,顶部有篆书“明”“永春二有道先生合祠功德碑”字样并搭配祥云。碑文由李学曾撰文,张瑞图书丹,楷书千余字,颂李开芳李开藻功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开芳李开藻张瑞图李学曾》)

  该碑最早立于“二卿祠”“二卿祠”为兄弟进士、“两西布政”太仆寺卿李开芳“四省文宗”太常寺卿李开藻两人而建;再加上其弟李开芬,弃仕途而侍养,获御题“一庭孝友”,亦称“三槐堂”

  该碑后移立“聿修堂”。现收藏于永春博物馆内。

  相传,明代书画家张瑞图(号二水)和文学家罗屺(号一峰)曾一起到这里访问李开芳李开藻兄弟。他们信步户外,见山高奇秀,张瑞图遂即兴作楹句戏之曰:“户外一峰卓笔。”恰不远处两溪交汇东去,罗屺略加思索答曰:“门前二水交襟。”两人均以对方之号入联成句,状眼前景色,不觉相与鼓掌大笑,留下了联坛佳话。

杨阿苗故居

  杨阿苗故居,又称亭店氏民居,坐落于鲤城区江南街道亭店社区、福厦公路西北侧。

  杨阿苗故居(清):鲤城区江南亭店”,1991年3月列为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氏民居(清):鲤城区亭店”, 2013年5月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评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2008年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8月被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厅列为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肇建

  杨阿苗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廿年(1894年),至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全部完工,历时18年。宅主杨阿苗原名杨佳奖

  清末,杨阿苗的父亲少年时被迫离开家乡到厦门谋生,因聪明勤快被一位华侨带到菲律宾礼智省的加黎牙那小市镇开垦种植园。积累了四百菲币的资金后,改业经营菜仔店(菲律宾的零售商),兼收购当地土产苎麻、椰干等,逐渐致富。

  后来,杨阿苗旅菲继承父业,并大力发展经营。亭店乡通过杨阿苗的引导,以及其他宗亲的相互扶持,旅菲宗亲已达600多人。在礼智省的独鲁万市,是杨阿苗家庭的发迹地,又是地方的出入港口,姓宗亲聚居最多,磁灶乡吴姓屈居第二,因而有地”之称。亭店华侨以杨阿苗总行为主,它的触角伸展到各分支行店,形成以杨阿苗总行为中心的“业缘”关系;加上“地缘”、“亲缘”的联系,成就其独霸一方的气势。

  杨阿苗发达后,这座豪宅应运而生。

  规制

  杨阿苗故居为闽南传统“雕梁画栋皇宫式”民居之典型杰作,至今保存完好,仍由氏后裔居住使用。

  该建筑物本身的轮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在文化内涵上,既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氛围,又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墙面的红砖拼贴和镶嵌等建筑风格,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类似。

  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49平方米。门前建有宽大石埕,围以三面矮墙,规格庞大。外墙采用清水砖、砻石、辉绿石三种材料,形成红、白、绿相间的色彩效果,让人觉得充满富贵气的同时略显几分书卷气。

  整座建筑3进5开间,带东西厢房;沿中轴线北进有斗门、门厅、天井、大厅、后轩,每落大小厅和后轩的东西翼各有房间2间,天井两侧有榉头、通廊;设6个边门通东西厢房;东西厢房各有独立通外斗门,门内有花厅、厅后为卧房,并配有天井,各自成一独立小庭院。

  全部建筑有大小厅堂(包括后轩)7间、大小房间(含榉头)26间、大小天井9个,以中轴主体建筑为中心,两翼布置小巧玲珑的5个小庭院,这种独具匠心的布局当地称为“五梅花井”

  整座建筑为木石结构,布局严谨,工艺精巧。构架穿斗式,硬山顶,屋脊微凹,脊端燕尾吻;石门楣、石柱础、石裙堵、马柜台等均用白石或青石,浮雕戏文、花鸟、珍禽异兽;屋檐下有青石雕水车堵;墙体上部由红花砖封面、青石沉雕框边饰,下部白石裙堵素面;石构窗框沉雕,窗条浮雕。内装修对柱头斗与梁通下的圆光、雀替、吊筒以及门窗,浮雕或透雕山水人物、花草虫鱼等,刀法圆熟,工艺精巧。

  厅堂壁垛摹刻唐·颜真卿、宋·苏轼、明·张瑞图、清·吴鲁等古代书画家的书法艺术作品,在闽南民间建筑中并不多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吴鲁》)

杨家大楼

   俗称“后杆柄九十九间古大厝”,坐落于石狮市永宁镇后杆柄村。

  后杆柄杨家大楼规模宏大,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由前半部的杨家祖厝和后半部的“六也楼”两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却和谐自然,被誉为当年泉州规模最大的华侨民居之一。据说,杨家大楼在鼎盛时期四代同堂,全族人口200多人,每逢进膳,击钟鸣之。


 清·乾隆年间,杨家十一世杨士宝杨士用兄弟移居台湾,另立支派。1910年,杨邦梭带着5个兄弟到菲律宾谋生。杨邦梭初时举步维艰,后因创办香烟厂,开始发迹,成为菲律宾十大富商之一,回家建“六也楼”。现杨家子孙在台湾及东南亚一带繁衍生息,人数众多,均把杨家大楼视为家乡的象征。

  杨家祖厝

  杨家祖厝位于杨家大楼的前半部,始建于清代,是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建筑。2003年按“五间张”、“两进”、“双护龙”的重修,保留原貌。

  六也楼

  “六也楼”俗称“九十九间”,位于杨家大楼的后半部。整个建筑中西结合风格,规模宏大,精致美观,设计合理,造型独特。

  “六也楼”杨邦梭始建于1929年,1933年建成。历经近百年,如今已显沧桑。不少楼梯的扶手坍塌,台阶生满苍苔,有的天花板开始剥落。由于长久无人居住、管理,不少房间窗棂断掉,蛛丝斜织。

  “六也楼”由主厝、正对面的护厝、左侧的护厝和中间的天井组成。建筑物由钢筋混凝土的构造与闽南砖石结构相结合。大楼四周拱门众多,每个拱门各有特色,样式丰富。

  主厝三层,以前、后厅为中轴线,房间均向楼内天井开门。大门两侧是石刻的对联,对联周围还有雕工细腻的花纹修饰。主厝两旁是对称的八角楼,楼顶最高处矗立着名为“六也亭”的凉亭,靠外一个是欧式风格的,里面一座却是中国式凉亭,四个屋脊凌空飞起。大楼后还隐约露出几座骑楼的屋角。

  主厝天台上还有钟楼。抗战期间,日寇于1940年7月16日登陆永宁,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永宁“7·16惨案”。当年,日军战机四处轰炸,“六也楼”也未能幸免,护厝、钟楼均中弹,现仍保留钟楼上镌刻着“六也清音”的铜钟。

  主厝从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有7处,二楼也有4个楼梯通往3楼。主厝一至三楼皆连廊相通。主厝三层,每层有房间23个。主厝正对面的护厝有11个房间,左侧的护厝有27个房间。总数有房间107间。

  雕塑种类几乎齐全,有木雕、石雕、砖雕、浮雕等,中西风格互相交融,互相衬托,相映成趣。浮雕保存得较完整,浮雕图案精雅别致。尤其是八角楼墙壁上的浮雕,小巧细腻,纹理缝隙结合得完美无缺,图案更是栩栩如生:两翼插着翅膀的西方天使,舞着彩绸,腾云驾雾飞向远方的天堂;天使的两侧是两对威风凛凛的狮子,仰天长啸。 这两对狮子风格各异,兼收并蓄中国风格和南洋风格。还有雕刻着松树、梅花鹿的。浮雕两端是雅致的花瓶,瓶子上的花纹清秀风雅。整个浮雕搭配和谐自然,雅韵之味浓郁。

吴世镜)洋楼

  位于鲤城区浮桥坂头社区后山顶路1号,南洋建筑风格的二层小洋楼,印尼华侨吴世镜)建于民国廿二年(1933年),耗资约当时5万包白糖的价值。

  洋楼的雏形,在廿世纪二十年代就已存在,当时吴氏家人用吴世镜)寄回的侨汇先建起一层小洋楼,包括主厝和两边的护厝。因为只有一层,看起来有点象“棺”,遂又在主厝上建起第二层楼,样子也仿造南洋建筑风格。这样,主厝加上两边护厝,共有32间房。

吴树第宅

  俗称双连埕,位于泉州新门外新步村,是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乾隆初年,两座大厝各为砖木结构,大五开间双护厝,占地面积2240平方米。现存有拴马柱一根、练武石一个等物。  

  吴树第之父吴冠世以农商起家,富甲全邑,好义乐施,清·乾隆年间修丰州文庙。当年通厦门、同安、晋江的大盈路崎岖不平,行人苦之,冠世独捐巨资铺路,而利于行人。后又独资修建草亭、新亭二桥。  

  吴树第吴冠世次子。《南安县志》记载:“新步村监生吴树第妻王氏,惠安武举王之女,二十余岁守寡,事舅姑旨甘无缺,延师课儿读书……乾隆间学使恩普旌表。”清·嘉庆赐旌表监生吴树第王氏节孝匾及圣旨牌。

吴鲁故居

  吴鲁故居,亦称“钱头状元第”,位于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

  “钱头状元第: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吴鲁(1845—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钱头村人,清末著名爱国诗人、教育家。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殿试第一名,是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位状元。(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吴鲁》)

  吴鲁故居是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鲁高中状元后所构筑。

  解放后,吴鲁故居一度曾作为合作社、生产队等的办公地方,“文革”期间遭到破坏,许多遗物流失。1980年,吴鲁海内外族裔集资对故居进行修缮。

  因年久毁损,又局部火灾,2019年重修书房的门厅、天井、学堂厅、左右厢房,包括大木构架维修、墙体维修及屋面揭瓦等。

  规制

  吴鲁故居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0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由正屋、宅院、书房3座“大五间”并排呈一字形建筑组成。3座大厝均硬山式屋顶,红色瓦片、筒瓦,两端燕尾脊高高翘起;砖木混构,红砖面墙,细雕白石墙裙,墙上开着小小的长方形石枳窗;厝与厝之间隔有防火巷。

  屋前有一大石埕,石埕右前方尚存当年竖立的花岗岩石旗杆夹。

  居中为正屋,原为吴鲁5个儿子的居所,后来成为家祭祀的地方。正屋由前落、两侧厢房、正落、后落等组成。正落面阔5间,进深7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正大门楣上悬挂“状元第”朱漆金字木匾。上 、下厅铺设特制的尺四大方砖,条石铺砌的天井分外宽敞。上厅厅前横楣高悬“光绪庚辰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学政”、“历任安徽云南学政、陕西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丞参、翰林院修撰”等匾额。厅堂中挂着吴鲁画像。

  左为宅院,为吴鲁居所,也是他接待访客的客厅 ,习称“客厅”; 因为吴鲁在此读书, 称“书房”。由前落、两侧厢房、正落等组成。正落面阔5间,进深7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房间前面,特地设计了疏朗的雕花木枳笼扇和可以上下开启的疏枳窗户,便于通风透光,系采自北方的建筑形式,为闽南所鲜见 。

  右为学堂,供后辈读书用。由前落、左右厢房、学堂厅、后落等组成。学堂厅居中,砖木结构,面阔1间,进深3柱,抬梁式,单檐歇山顶,供塾师讲学。后落、左右厢房和前落的房间是供学生使用的学舍和住所,周围环护学堂厅,整体格局如一“回”字。

  另外,距数米处还有吴鲁祖上所建的大厝(祖厝),吴鲁年轻时与兄弟在此同住,门前悬挂1方木匾,镌有“状元第”镏金大字。吴鲁在其木柱上也刻有楹联立意:“天赋清高绝流俗,老垂著作贻子孙。”

陈碧峰故居

   陈碧峰故居,位于丰泽区北峰塔后79号,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被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厅列为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沿革

  陈碧峰(1887年—1953年)是缅甸仰光华侨,10多岁的时靠替人扛包为生,后经商,产业慢慢做大,办了两家碾米厂,最后还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也开了店铺。

  发达后,陈碧峰拟在家乡建房。第一、二次先后选址鼓浪屿和泉州后城,均遭其母反对;第三次选址北峰,才得母认可。房子于1932年开建,历时3年竣工,耗资18万大洋。

  房子建成后,由于当时泉州没有高级宾馆和大酒店,成为很多名人到泉州后的驻足憩息之所,土匪、地痞也多次侵扰。廿世纪30年代末,19路军抗击日寇后转战福建,蔡廷锴将军率军路过泉州时,陈碧峰曾在家里接待他,并在大厝前合影留念。

  1952年,泉州创办师范学校,时校舍基建尚未完成,学校借用陈碧峰故居作为校址,在这里招生、上课和住宿,当时有学生两三百人。家除小部分自住外,大部分房舍都腾给了学校。一年多后泉州规范师范学校校舍建成,学校方搬出。

  如今,陈碧峰故居久未修葺,伤痕累累,东厅一间房已部分坍塌;不少房梁都已腐朽,用木头暂时支撑着。

  规制

  陈碧峰故居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二进五开间,悬山式屋顶,燕尾形屋脊,红砖绿瓦琉璃顶;东西两侧各有护厝一组,西护厝带有阁楼,共54间。

  陈碧峰故居富丽堂皇,错落有致,结构严谨,具有典型的闽南大厝风格。其出砖入石,有精致的砖雕、木雕、石雕,窗棂上的雕饰也精雕细琢。这些和杨阿苗故居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陈碧峰故居后部分有传统的二层小楼,天花板等处的雕饰又有一些南洋风格。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居·杨阿苗故居》)

  门上有辉绿岩匾额阴刻“锦亭远秀”四个大字,落款为曾遒书”曾遒振仲,清末民初泉州新门人,光绪廿八年(1902年)举人,其颜体笔迹流传闽南、台湾、南洋,颇有名气。廊柱、厅门等处,也留下当时书家的许多笔触。(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曾遒》)

陈清机宅

  陈清机宅,亦称陈清机故居”,位于晋江市安海镇石狮巷45号(旧属西河境)。

  陈清机宅:晋江市安海镇石狮巷”,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陈清机宅肇建于1929年,1932年落成。

  陈清机(1881—1940年),号穆亭,晋江安海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侨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实业家、慈善家,福建公路交通的创始人。

  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陈清机前往日本经商, 同年 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11月7日组织发动“安海暴动”,是福建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成立后,先后任晋江县知事、安海区区长,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安海泉安汽车路股份公司、安海电灯电力公司等多项实业。

  规制

  宅第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58平方米,建筑面积574平方米,硬山顶,是“皇宫起”闽南红砖建筑,外观朴素。面阔3开间,前后2进,左侧带两层枪楼。石、木、砖等雕刻装饰精美。

  宅前有石埕。石埕即闽南古厝中常见的“五脚架”,由几根石柱撑起,一条走廊就此形成,平整明亮。

  厅堂与后轩均以闽南大厝的方式营造。其中的水刷石、百叶窗、灰色雕刻等构造,尤为引人注目。

  越天井而过,经右侧1条狭窄的陋巷,就到了宅第的后花园,四周筑着两人高的围墙。园中原有1个凉亭,现已夷为平地,只有那些桂花、茶花、薄荷、夜来香、栀子花依然苍翠欲滴,霭霭秋日下,隐约有暗香浮动。

  故居还留下很多国民党元老的墨宝,雕工精细,典雅古朴。大门楹联出自章太炎亲笔。大门两边的墙上镶嵌着4方雕花青石板,上面题刻林森于右任杨树庄丹初等名人撰写的诗文;于右任诗曰:“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在人间。”下厅门额悬挂的“天下为公”匾额,是时任孙中山机要秘书戴季陶的手笔。

陈金城故居

  陈金城故居,位于惠安县洛阳镇梅岭村岭头自然村,与洛江区的双阳、河市隔山相邻。2001年2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陈金城(1802一1852年)殿臣,号念庭,清·岭头村人;生于嘉庆七年(1802 年),卒于咸丰二年(1852年)。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官至刑部云南司主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金城》)。

  陈金城出生在岭头村大乡氏聚居的祖宅,他的青少年时代,也是在大乡度过的。现在人们通常所称的陈金城故居实指陈金城当年的官邸,它坐落在岭头村祖公山下的小乡,与虎头山下大乡祖宅咫尺相看。故居前面是晋京古驿道(官路)。

  陈金城故居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现代修复。

  故居坐西朝东,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为五开间三落,抬梁式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南边有勉斋学馆,北边护厝间。

  门楣上写着陈金城陈伯达故居”。

  走进院落,为中堂,案几供奉陈金城的灵位,龛门上有“恩荣”二字。 

  现代中共历史上的理论家、文革领导小组组长陈伯达(1904—1989年),是陈金城的曾孙;陈金城是十四世,陈伯达是十七世。陈金城故居也是陈伯达的故居。在泉州和惠安之间的国道上,有一个指示牌,写着“历史名人陈金城陈伯达故居”的字样。故居一个不大的堂屋的墙壁上,挂着四个字板,列书陈伯达1922年至1970年著作目录”

陈庆镛故居

  陈庆镛故居,位于丰泽区北峰街道北峰社区塔后村(泉州西门外)。

  沿革

  陈庆镛(1795—1858年),字乾翔,号颂南,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初选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再迁监察御史,改任工科给事中,贬光禄寺署正,道光廿六年(1846年)解印归; 道光卅年(1850年)复任江南、江西、陕西道监察御史,咸丰三年 (1853年)以在职御史回原籍办理团练,咸丰八年(1858年)卒于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陈庆镛》)

  陈庆镛故居始建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 相传建于他赴任京官之后。

  廿世纪90年代末,主体建筑部分倒塌,其间仅存1口废弃的古井,后来扩建的“黄门”书房架构尚在,墙体基本完好。陈庆镛4世孙陈家让提议重修。2011年秋进行了1次较大规模翻修(主要是大厝的前半部分),12月落成,保留原格局不变。

  规制

  故居坐北朝南,是传统的3开间2进深闽南风格古大厝,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室内外均没雕梁画栋,整座建筑简朴平常,与周围普通民居没有太大区别。

  外墙裙用花岗石砌筑,墙壁系“土葛封砖”,内隔墙用苇秆抹泥。中间窗户是整块的辉绿岩雕刻而成的窗石,3根竹状似的柱体,盘着花鸟,内圆外方,4个方角上各有4只展翼的蝙蝠,寓“四方来福”

  由正门而进,石大门上的横批上 镌有颂南风韵”,应是后人翻修时刻上去的,并非原有。

  石门之上,还有1块木制匾额,楷书“黄门”2字。据传,在陈庆镛府第落成时,一同僚名士为题“芡门”2字相赠,故当时陈庆镛的府第,或称之为“芡门居”、“芡门府第”“芡”者,睡莲科植物也,与荷花、莲花相类,寓出污泥而不染。后来,匾额年久失修毁坏,后人重修此居时,想当然地修改为“黄门”

  入得正门走过天井,便是厅堂。厅堂有陈庆镛自题门联:“六经宗,百行学。”故居还有柱联:“谱谏世情皆学问,笃修家政是经纶。”

  厅堂立有4柱,正中梁上挂有“进士翰林”4字牌匾,往后正大梁悬挂1块“圣旨”金牌,正中梁上则有“监察御史”4字牌匾,均深棕色主体,烫上金字。大厅悬挂着“抗言敢直”、“直声振天下”牌匾。这些都是后人翻修时加上去的,并非故居原物。

  堂中正坐颂南公大人像”但所着并非清朝官服,似乎有点形似古代的财神爷,不知何意。

  左后侧的书房保持完好。

  左边护厝门额,嵌“实事求是”石匾,署“咸丰丙辰(咸丰六年,1856年)颂南书”。此匾原为西护厝门额,扩建书房时移此。

  故居前面是氏祖厝,2进3开间双护厝。陈庆镛晚年居住在西护厝撰写《籀经堂文稿》。护厝西门原嵌1块写有“留耕小筑” 匾额,左上角有小字“乙丑凉月立”,右下角落款“大霁囗书”,翻建时毁。

  民国·曾遒《访给谏故宅》 诗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访给谏故宅》(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 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 年出版):

  “公讳庆镛,号颂南。居翠屏山前,属晋江辖。公生时,天降紫雨,当屋之中十三瓴。登第时亦然。公居谏垣,直声满天下。其故宅翠屏山后缀合双阳山,望之如纱帽之象。

  翠屏山下有紫气, [ 原注:蔡虚斋蔡清)先生登西城远眺,谓门人副使云:“紫屏山下有紫气,子往居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蔡清》]
  先儒所言岂虚伪。
  郁郁苍苍三百年,
  紫雨山前又应瑞。
  孝感动天家必昌,
(原注:公父旌表孝子,事见吕西邨传。)
  光大门闾在后嗣。
  诞生之始祥肇征,
  登第之时喜再至。
  词林接武居谏垣,
  骨鲠真为庙堂器。
  冒死叩阍上弹章,
  ‘抗直敢言’帝嘉慰。
(原注:陈泽山孝廉将此四字为刊在清源山碧霄岩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山川·清源山》)
  丛丛文著籀经堂,
  渠渠屋负福清寺。
(寺在翠屏山麓,公屋适在其前。)
  我曾屡次‘黄门’过,(屋前竖“黄门”二大字。)
  拜瞻遗象企风义。

  【泗东按】

  陈庆镛乾翔,道光壬辰 (1832年)翰林,官御史。鸦片战争时,曾一疏弹劾三‘贵人’——奕山奕经琦善的丧师辱国,抗直之声满天下。

  其故宅文革前仍保持原貌,挂有‘清书翰林’一匾,知亦通晓满文。文革时恐已破四旧了。

  墓在塔后村路边,与夫人宋氏合葬,近年已迁他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墓·陈庆镛墓》)

  清源山上‘抗直敢言’石刻仍存。”

陈玉辉故居

  陈玉辉故居,后裔改作“忠孝积庆氏宗祠”,位于惠安县辋川镇后坑村烧厝自然村塔山(鼓山支脉)之东。

  陈玉辉,字达卿,号荆碧,明·惠安县 辋川镇后坑村人,万历廿九年(1601年)联第进士,官终南京监察御史。其始祖来自莆田涵江,基肇辋川,后托处螺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玉辉》)

  陈玉辉故居始建于明·天启(1621—1627年)间, 久经风雨仍保存完好。改革开放前长期作为国家储粮库,近年修缮,昔日风貌仍存,现 辟为青少年假日活动室。 

  故居坐北面南,建筑面积190平方米,由门厅、天井、两廊和主厅组成。两进三开间,抬梁穿斗结构,硬山式屋顶,显明、清古建筑风貌。

  大门前有300多平方米的大埕,面前开阔。

  大门凹寿式,其墙壁不少石构件为原件,原材料取之当地鼓山石。门联:“辋水北洄绵世泽,鼓山西峙固宗基”

  大厅内堂上匾额“忠孝积庆氏宗祠”仍保存完好,粉刷一新。

  部口柱联:“南国驰名称卓绩,中流砥柱见丹心。”

  神龛对联:“源溯涵江,徽流积庆;基肇鼓山,辋水传家。”

  点金柱联:“源溯莆涵,家乘积庆;祠兴烧厝,世袭留馨。”“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史。”

陈春三故居

  陈春三故居,位于泉港区涂岭镇涂岭村下街。2013年8月以中共地下党“火花”支部旧址”列为泉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房屋系陈春三的父母于廿世纪30代年始建,40年代中期落成。

  房屋座东朝西,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占地558.3平方米。俗称“三间张”,闽南传统建筑,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砖、石、木结构,正面为红砖墙,两侧山墙及后墙均为花岗岩石砌墙体。

  1949年6月,成立了以陈三春为负责人的中共地下党“火花”支部,开展地下革命斗争。

张瑞图故居

  张瑞图故居,后人俗称“相府”,位于晋江市青阳街道霞行社区相府巷19与21号之间的胡同里(古为晋江县廿七都霞行乡,俗称下行),与宗祠、白毫庵一字排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白毫庵》)

  肇建

  明·崇祯三年始建

  张瑞图(1570—1641年),字长公,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白毫庵主,明·晋江青阳下行(霞行)人。早时从事儒业,家贫,靠执教谋生。万历卅五年(1607年),张瑞图举进士,官至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内阁次辅(相当于“副相”)。(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万历卅八年( 1610年),张瑞图告假还乡两年,在泉州府城东湖畔建有1处居室,作为与郡中士绅交游之所(今无存),而霞行旧居一直未加修葺。

  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张瑞图魏忠贤“逆案”,屡告归未果。崇祯二年(1629年)被罢免,崇祯三年(1630年)遣归。张瑞图居官廉介,霞行旧居多年一直未加修葺,“颓塌无四壁”

  张瑞图历来思慕隐居生活,期望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发飘然,安分知足,外无求焉。”至时始用皇帝历来赏赐的银两,在霞行村营建宅院,作为栖隐之所。

  自此,张瑞图夫人王氏与子张潜夫居住泉州城内,而张瑞图偕如夫人贺氏居住在霞行故里,以诗文翰墨自娱、优游田园,直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72岁卒。

  规制

  张瑞图营建的宅院坐西南朝东北,颇具规模,墙堵“出砖入石”,燕尾脊,5 开间2落,硬山顶,由门厅、正厅、后厅组成,两边有护厝,是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大厝。

  张瑞图曾为宅院作诗:“筑室清溪曲,为园古道旁。苔痕侵户牖,云色上衣裳。牧笛依青草,渔舫隐绿杨。偶然幽意惬,搔首放歌长。”

  宅院前面有1口“拙巢池”,连接村边的清溪。池上架着木桥,出入需从桥上经过,具“才过危桥便隔人,稠花接叶复迷津”的意境。

  宅院东面建有花园,名“近圃”。园中垒砌乱石假山,莳花种菊,还养有1对白鹤。张瑞图每每对鹤抚琴,排遣情怀。花园里双树之间又建了1座小楼,可登高望远。张瑞图曾有诗咏小楼曰:“宠枞双树枝相缪,为傍沾阴架小楼。百尺敢言疏俗客,胡床聊可坐中秋。割将老圃无多地,揽取南溟不尽流。莫怪闲来频徙倚,心安容膝即沧洲。”

  宅院西面是一片青草茸茸的宽广草埔,俗称“狗屎埔”。相传崇祯皇帝派来的缇骑赶到青阳下行村,要抓退休在家的张瑞图进京问罪,张瑞图早巳得了信息,为了躲避刑罚,伪装疯癫,事先用乌糖、花生做了一些看上去像狗屎的麻糍,放在草埔上。缇骑来到,见张瑞图正披头散发,在草埔上拾“狗屎”吃食,即回朝覆命了。

  沿革

  变动

  张瑞图曾在故居旁边建造1座3开间2进的祖祠 ,并亲书“鉴湖古直 公一派宗祠”门额。明、清交替时,宗祠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年(1673年),霞行氏重建,张瑞图张潜夫与庶母贺氏商量,将故居护厝缩退3尺为祖祠加宽。至今,宗祠中尚有碑刻记述此事。

  张瑞图故居至今保存,居住着氏后裔。

  因年久失修,故居残损,2018年下半年对后堂主厝、榉头、西护厝等进行保护性修缮,主要涉及墙体修补、屋顶翻修等。

  现存

  现存张瑞图故居仅余最后一进的后堂1所,占地面积744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3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建筑,旁带护厝。

  中间厅堂,两侧明间、次间各与厢房相对,石天井外立1道砖砲的门墙。

  砖砌大门额粉底蓝字“明·大学士公第”已经漫漶。 但从厅堂中现存的0.67米见方的铺地大方砖,精雕细镂的祖宗神龛和其他木构件,乃可想象出张瑞图故宅往日的风采。

张氏大夫第

  氏大夫第,又名下张大厝,位于洛阳桥东北侧的惠安县洛阳镇万安村。始建于·道光二年1822年),为中宪大夫张斐斋(字步璋的府第。与2002年11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肇建

  翀霄氏的肇基祖张乌,生于元顺帝(即元惠宗1333—1370年在位)末叶,自清溪(安溪)入泉,迁泉州西街设业居住。

  传至张宽,业儒,文行高洁,所至与诸生讲《易》,娓娓皆性命真宗。明•永乐1403—1424年)间贡生,正统十二年丁卯(1447年)举人。传说张宽中举后,入朝为官,虽年龄渐长,复望进取登科。帝笑曰:“尔乃老鸦,思入霄云。”张宽立即谢恩。氏族人便立“翀霄”为堂号,改氏宗祠氏家庙。后来,泉州城内还为张宽“翀霄坊”,据《泉州古城踏勘》记述,此坊原在“西街头旧省魁坊一带”,“万历尚存”,今已荡然无踪。

  洛阳翀霄氏奉张应科1世祖。张应科,号西桥,明•天启1621—1627年)间生,敕赠承德郎。崇祯(1628—1644年)末年乱世,为苟安计,张应科先从泉州迁入惠西大坝内,再迁至洛阳桥头定居,繁衍至今。张应科墓尚在庄兜村妈祖宫后山,俗称“四水朝堂”穴。

  《重修翀霄氏家庙记》载,洛阳翀霄“始祖西桥公,于明末自泉州郡西迁居洛阳桥北,卜宅棋盘埕,是处巨石环抱,昔称七星坠地,江山灵秀……”

  •道光二年(1822年),洛阳翀霄8世、中宪大夫张斐斋棋盘埕肇建大夫第,俗称氏大夫第

  张斐斋1801—1862年),字步璋,嘉庆六年辛酉(1801年)生,同治元年壬戌(1862年)卒。举人出身,例授修职郎,敕赠文林郎;有宗韩宗澍宗仪宗瀛宗浩5子。

  张宗仪一生辛勤俭朴,努力创业经商,在世时主持了大夫第1家杉行、船运业(有3艘载重数十吨的大商船,通航台湾)、“太和春”行(包括2家药行、1家典当行、1家百货商行)等生意,是创建大夫第家业的核心人物。后两艘商船在台湾海峡遭遇大风浪沉没,无人生还,张宗仪因此发疯,没几年去世(墓在土厝仔村山),大夫第即没落下来。至廿个世纪中叶,“太和春”行也没了,只留下1间小店面。

  规制

  《洛阳张氏大夫第》一书中,收藏着当年张斐斋建造大夫第时所设计的两张平面图,5房子孙的住所在平面图上一一标注;后楼的闺房、书房也安排得妥妥当当。

  当初氏大夫第填海而筑,坐北朝南,是典型的闽南古民居,占地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石埕、大门、祀厅(顶大厅)、东西厢、西护龙、后书楼构成,东、西各设门楼1座;大夫第中“深井”(天井)多达7个

  大石埕带埕墙,埕墙高达2米。石埕东、西内侧竖有木质旗杆两根,旗杆石夹板两对,旗杆高达16米。

  祀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木抬梁砖石结构,硬山屋顶,燕尾屋脊,石雕柱础,工艺细致;墙砖上方刻有木浮雕,窗棂雕刻装饰巧妙华丽,墙壁以书画点缀祀厅上高悬“明府”、“文魁”、“优元”、“拔元”等牌匾。

  后书楼2层,楼下室内有1块原始巨石“灵应石”。这块“灵应石”古已有之,浑然天成,是“七星坠地”传说里的7块大巨石之一,也是如今仅存的一块。大夫第初具规模时,氏族人曾为巨石的去留颇费思量,终不忍舍弃,就地屹立于宅内,遂成今天宅第内的一道奇观。

  “灵应石”外是厨房与后院,那里凿有1口井。大夫第内人口多时达到150人,加上佣工人员30多人,全靠这口井用水、煮饭。后房处还设有两条石板桥,直通宅后的“太和春”药行,方便随时前去察看。

  在一间榉头房中,墙上尚挂有清末文科状元吴鲁(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鲁》)宗瀛(曾任广东西宁县令)的题字:“清犹临水竹,惠若当风兰

  附张氏家庙、裕记大厝

  洛阳古街上,还有氏家庙和裕记大厝。这2幢古建筑与氏大夫第相距不远,呈“品”字状分布。

  氏家庙又名氏古大厝,洛阳翀霄3张呈九始建于乾隆(1736—1795年)间,原由前石埕(旧时有木质旗杆两对)、前厅、大厅、棋盘厝、后石埕组建而成,木石结构。道光1821—1850年)间和以后均有重修。由于氏古大厝和氏大夫第同属一脉,建筑样式惊人相似,连房间结构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1932年拓宽洛阳古街时,石埕和厝身前厅堂被拆除,旗杆被毁,旗杆夹石被砌入墙中。现主体保存完好,但右侧护厝已坍塌。

  裕记大厝是洛阳翀霄氏的祖厝,建造年代早于氏家庙。

张岳故居

  张岳(1492—1552年),字维乔,号净峰,谥襄惠,明·惠安县张坑村延寿人(今净峰镇西头村)。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湖广、贵州、四川3省总督。(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张岳在惠安的故居有两处:

  惠安净峰镇张坑狮头村故居

  张岳故居,位于今惠安县净峰镇张坑狮头村(西头村)旗杆下。

  清·《重纂福建通志·卷42·古迹》“明·张岳宅,在张坑。”《重纂福建通志》是陈寿祺(1771—1834年)著并任总纂,道光九年(1829年)志馆开局。推测当时张岳故居尚存。

  狮头村北面现存1座已倒塌1半的闽南古建筑,原是张坑张氏族人中进士和举人后竖旗杆之处,应即张岳故居”。现仅残存大门及左右2间房。

  张岳故居原5间张,分上、下2落。

  【面前堂】

  故居大门楣上方,原有十分讲究的雕梁画栋,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木工工艺架梁结构“梭筒当斗”

  在“面前堂”看埕处,亦称“看埕堵”,大约50年前尚存。“看埕堵”采用髙难度的木工制作工艺,全用榫头拼接,没有使用1颗铁钉。这无论在旗杆下还是狮头村,都是绝无仅有的一家,只有特殊家庭才有可能采用这种特殊构造。这种工艺目前可能已经失传。

  【下落】

  下落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左、右各有2间房。

  下落原有2口井,称“阴阳井”,又称“日月井”,这在本村所有民居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两口井实际上并不是井,并无深挖,无汲水功能,只是一种传统建筑特色,应与“阴阳八卦”理论有关。
地上还有两个圆鼓形柱础。

  【上落】

  上落大厅,两边各有2间房;再下来是1条走廊,接着是双边各有1间房(称“榉头”),与上落房门对向。

  两旁榉头中为露天深井”(即“天井”,铺石的露天埕地),开1个排水口。

  【附近水塘】

  故居旁原有1个水塘,族中子弟经常跳入塘中游泳嬉戏。张岳祖父总是放心不下,严禁张岳下水塘。
张岳从小以祖父为师,亲眼看到祖父勤于学习通宵达旦的身影,长大后也“端凝不为群儿戏,好学不倦,遂博群书”

  惠安辋川小山村故居

  张岳另一故居,位于今惠安县辋川镇小山村。

  明·嘉靖八年(1529年),张岳任礼部郎中时因回乡守丧,从张坑狮头村迁居于此。

  《惠安县志》载,小山,“明·少保张襄惠居第在焉。即山上大石刻云:‘小山在五公北麓,前抱平芜,后负列嶂;大帽盘舒于其左,辋海湾环于其右。嘉靖己丑(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冬,余始迁自香山下,结庐居焉……屋成,歌‘小山丛桂’之章以落之。遂书其所以勒于山石,以稔来者。’公时官祠部郎,服阙人京,未之镌也。后天启(1621—1627年)间,曾孙圣听乃请晋(晋江)阁老张二水?瑞图磨石书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相传张岳还计划在小山建“都堂府”,后因倭寇为患而罢。

  张岳在小山的故居今无存,他当年所凿的两口井尚在。

苏廷玉府第

   清·光绪年间,四川总督苏廷玉(参见《泉州人名录·苏廷玉》)卸任后,卸任后,在泉州市区通政巷熙春宫以东建一府第,屋宇连绵,范围甚大,后门直出奎章巷,东临南大街的一列店屋皆其产业。苏廷玉仅利用通政巷东北畔临街处两间店面,当做典当行,取名“元祥”,有人便称这一带的整片苏廷玉府第为“元祥苏”

  府第朝南,为五开间五进的燕尾脊结构,东西各有6个侧门,官厅东边有20开间的长廊。西边为姓所居,相传其先人为家总管。两户中间一道隔火巷。   

  府第中有梳妆楼,是苏廷玉之女的闺阁,也是泉州地区现存惟一的梳妆楼。  

  府第建有后花园,占地一亩余,叠山浚池,是城内最完整的园林。假山之石皆采自太湖,又从四川带来叠山能手。当园林工程告竣时,有携石求售者,主人视之,龟背而鳌头,充当鳌石颇为

象,便购之放在水池之湄,又觅似老翁态的石,横一竿于胸臂间,竖于池边。立意老翁钓鳌,以示清闲。主人号鳌石,此园遂名鳌园。   

  氏享用不久而终,钓翁与鳌石让丁厝埕蒋以麟。民国八年(1919年)华侨陈光纯购其书房、梳妆楼、花山及其附属圹地建楼。

  1945年群生织布厂迁址于此府第,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文革”后期,鳌园里的假山花石及憩亭全被移迁入开元寺重建假山。如今大门紧堵,五开间的前两进虽保存完好,作为“起点”画室,后三进也被“瓜分”完毕。

  梳妆楼因住户不同而被隔成了两半,上楼的梯子也增建了不少。对此,泉州旧城区遗址遗迹踏勘考察项目小组已着手开始对梳妆楼进行保护工作。

苏虎臣故居

  苏虎臣故居,位于南安市康美镇梅元村大宅自然村、石塔山前。

  苏虎臣,清•康熙间武生,官至左都督、兴化协镇、荣禄大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苏虎臣》)
苏虎臣在康熙廿二年(1683年)随施琅进军台湾前,已任都司,后来在家乡选址兴建住宅。由于住宅规模宏大,乡人称这一段地名为“大宅”苏虎臣施琅复台后,带去自己一部分氏宗亲,那些人就在台湾居住,即在台湾台南也把一个姓聚居地称“大宅”

  氏大宅有左、中、右3座。中间和右边的大厝是苏虎臣建的,护厝天井边的房间门楣上,有1处字刻“寻梅”;左边祖厝是苏虎臣之孙所建,有应景佳联:“石塔钟灵招雁塔,梅山毓秀继眉山”。但祖厝却没有建完整,据传当时苏虎臣孙在建这厝时,牵涉到1起人命官司,建房工程不得不停下来。

  氏大厝高峰期曾住过100多人,目前仍有十几人。

芦田古民居群

  芦田古民居群,位于安溪县芦田镇芦田村、莲花山下的平坦田野间。

  肇建

  芦田古民居建于清代,林远芳的父辈及其族人始建,林远芳及其子林鹤年后来不断修缮,直至完工。

  林远芳,安溪县胪传乡(芦田镇)人,清·道光(1821—1850年)间在厦门、广东及东南亚一带经商,家业兴旺,富甲一方。

  林鹤年(1846—1901年),字氅云,又字谦章铁林,晚号怡园老人,清末·安溪县崇信里胪传乡(今芦田镇芦田村)人,林远芳之子;是著名诗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光绪九年(1883年)应礼部试,历国史馆誊录官、知县、工部虞衡司郎中。光绪十八年(1892年)渡台,光绪廿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败绩,光绪廿一年(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林鹤年退居厦门,在鼓浪屿筑“怡园”以居。光绪廿四年(1898年)到工部就职,旋告归。光绪廿七年(1901年)卒。(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林鹤年》)

  规制

  从附近山头观望,芦田古民居群散布于莲花山下的平坦田野间,总体呈“太极”“北斗七星”布局,与周围的山势、河流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古民居群由7座楼房组成,按闺房、当铺、书屋、宗祠、仓库、住房、祖祠的功能分布,功能齐全。7座建筑按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的方位排列,呈环抱之势,俗称“七星坠地”

  一条“S”形小溪穿梭7座建筑物其间,溪水两侧各有一井一池相应,全村宛如阴阳太极图,故芦田村又俗称“七星太极村”

  天枢位置是“梳妆楼”,原为3层阁楼式建筑,第1层到第2层没有固定的楼梯,若要上去,必须有人把梯子从上面放下来。梳妆楼后面原还筑有桃源洞,里面饲养宠物供小姐们娱乐。现梳妆楼旧址处已建上民房。

  天璇位置在梳妆楼的对面,隔着一条小河,是一家“典当行”遗迹。典当行通体用石块砌筑,十分坚固。

  天玑位置是书屋,距典当铺几步之遥。“天伦书屋”4个石刻字赫然印于门上,里面雕梁画栋,一些泥塑彩绘仍十分精美。

  天权位置是宗祠“龙美居”,距书屋不远。“龙美居”是最早建筑的,现受损尤为严重,整座房子破烂不堪,两边的护厝只剩残垣断壁,厅堂的屋顶还塌了个大洞。外墙虽只剩下一个门框,但大门上仍有一幅“龙门跃鲤云腾瑞,美景临江月涌波”对联。宗祠大厅墙壁上还有朱柏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玉衡位置原为“珍田祖祠”现仅有禽舍1个,已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开阳位置是1个“四合院”,现作仓库之用。相传曾用来作学堂,是安溪最早的学校之一,旧称兰圃学校。

  摇光位置是用来居住的“麟漉居”“麟漉居”为二进式土木建筑,有左右护厝,为典型的闽南古建筑大厝风格。现氏后人还居住在这里。

  建筑群虽历经岁月洗礼,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但沉墙暗瓦、飞檐彩壁、雕梁画栋、泥塑彩绘、名家书画等仍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精雕细琢、十分精美,建筑物上的书法、绘画、石刻、木雕都还清晰可见。

芹案寨  

  位于安溪县祥华乡美西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詹经力(人称詹百万),因冶铁起家,成为巨富。在百余米高的突兀山头,建一座芹案寨。后因寇乱,子孙星散,房屋颓废或夷为平地,仅留遗址。

  基石叠砌过门楣,混凝土筑墙,寨墙厚3米,平面呈长方形,东向,占地约千余平方米,墙已倾颓,基石也局部倒坍。

  寨内依山建三列廊屋式房舍。东、南、北三面辟拱门,南门楣额石刻“芹案寨”三字。门前山涧旁建生活区。寨前山脚及南、北夹峙山麓建四座颇精致的房屋拱卫。寨后街道一列残基。

贡纪堂

  位于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坐落于八峰山下,黄赞恩(同治年间武进士)黄寿礼两兄弟建于清·同治年间(1889年年),是泉州地区晚清时期的典型民居样式。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及军阀混战派系纠纷,部分建筑遭不同程度破坏。

  贡纪堂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前庭较为宽敞。府第由并列的建法、面积、结构都一致的二座五开间三进双龙双护厝的四合院组成,硬歇山式燕宅绕眷,南北同向中轴尺寸一致,大小房间共95间。

  大厝为砖、石、木结构,前门全是砖头结构,其他两侧及背后都是鹅卵石结构。

  贡纪堂的前前后后都透着雕梁画栋的古典韵味,有雌虎窗、莲花座、雌虎脚……建筑角间的窗棂雕刻堪称一绝,浮雕、空雕的花鸟,姿态不一,栩栩如生。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在房屋内外的墙上、屋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上随处可见,雕刻内容主要是山水人物、三国故事、古文诗赋。

  大厝大门两侧,左右对称的长方形石墙上雕刻着装饰、点缀房屋用的图案、诗文,字迹仍清晰可见。左侧刻“清白家风骨节坚,积了梢头雪花时”;右侧是“最爱亭亭夸玉立,琅玕镇日报平安”。门的两侧还刻有《三国》故事及各类诗文节选。

  贡纪堂两座大厝之间,有一条“腰带水”环绕整座老宅。“腰带水”形似腰带,水是从后溪引过来的,水质清澈,饮之甘甜,主要用于防火,还可以供应洗衣服、煮饭等。

  贡纪堂的右侧是书房,内置讲学厅、演武厅、花厅。

阿罗嫂大厝

  阿罗嫂大厝,位于泉港区山腰镇顶埭村。

  始建于1947年7月,原计划建108间,1949年农历10月建至99间时,远在新加坡的厝主人阿罗嫂的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无力顾及而停建。虽如此,也已花费了90多斤黄金。 

  阿罗嫂大厝坐东朝西,系三进三间张双护驾楼的皇宫式建筑,紧接后院环楼花园,总长38.4米,宽33.3米,占地1278.7平方米。

  大厝硬山式屋顶,燕尾式屋脊,屋檐下用白灰雕塑着各种山水人物图形,墙裙上用红砖与白瓷砖镶嵌成斜格几何图案。

  凹入的石大门顶端是一排排斗拱梁雕,镂刻着多种花鸟卉树等精美图案;大门两侧是精美的辉绿岩浮雕,上面则是用红砖绿瓷等组成的图案。

  穿过天井步上厅堂,可见一堵屏风,顶上也是一排镂刻着人物花卉等图案的斗拱梁雕,雕工精湛雅美。

  从屏风两侧边门进去可通往后厅。后厅中竖立着一座分别通往南、北后房阁楼的楼梯。这二间后房阁楼小巧玲珑,墙体与门窗等均是红砖砌成,像两颗璀璨的玛瑙,镶嵌在高翘欲飞的燕尾式屋脊旁边。

  从北护厝大门进去,可见一溜白石红砖墙体的厢房,走廊高大宽敞明亮;由走廊经过二道门后,就是后院环楼花园。

  北护厝及后院环楼的北面,除分别设门、窗外,还铺筑五个面临小河的台阶。

  南护厝下层与北护厝基本相同,一样可通后院环楼花园。上层最东面是一个钢筋混凝土梁柱支架平面的凉亭;间隔一间平屋之后,则是典雅秀丽的梳妆楼;楼前北侧有一座凌空飞架的楼梯,直通楼上屋埕。

  南护厝及后院环楼的南面,因是交通要道,所以一楼设有3个凹入的大门、2个小门供行人出入。尽管阿罗嫂大厝未能建完整,后院环楼的东面与北面的几间楼房仅建墙体或架设钢筋混凝土梁柱而已,但仍不失绮丽壮观。

  阿罗嫂大厝素以“三奇”闻名遐迩:第一奇是古大厝以一个女人的称谓来命名而流传,这在闽南各地极为罕见;第二奇是古大厝建筑特色绝无仅有;第三奇是建筑选址奇特,整座大厝有意建在一条小河转弯的两面临水之处,底基不惜代价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桩。

何琼玖故居

  何琼玖故居,位于惠安县崇武镇海门村。始建于清,2002年11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何琼玖监生《崇武所城志》收录嘉庆廿四年(1819)董事何琼玖等人所作的《重修崇武天后宫序》

  故居坐西朝东,面阔5间,进深4间,抬梁结构,硬山屋顶。据传故居原有99个门槛,可见规模之大。

沈厝古厝群

  沈厝古厝群,位于惠安县螺阳镇东风村沈厝。

  古厝群坐东朝西,南北走向,占地约6000平方米,由黄氏家庙、文辉旧厝、东厝、大厝、乌门一排五幢古厝组成,燕尾脊顶。建筑群与刘望海故居有很多相似之处。保存较完整,但个别厅堂已坍塌。(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系·沈厝黄氏家庙》、《泉州民居·刘望海故居》)

  古厝群中的黄氏家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8年)到嘉靖乙丑年(1565年)间,1940年大修,当时前落和中亭已废,只修后落。而大厝前后落、乌门前落,分别于1998年、1999年复修。

  古厝群从明代、清代直至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均有,体现了文物遗存在建筑和人的两条线延续,相当完整。

  院前一堵斑驳老围墙,是闽南典型的“出砖入石”风格。“出砖入石”建筑风格,一般认为是明·万历卅二年(1604年)大地震后重建时,泉州城百姓对碎石头加以利用,修筑屋墙,从而造就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这处古厝群最早修建于嘉靖十六年(1538年),意味着“出砖入石”的建筑历史要往前推几十年。

  其中一座大厝正院梁柱采用“简柱造”技艺,房子中央放置巨大的横梁,让庭院视野更加开阔,减少竖柱数量,这种工艺在泉州开元寺也运用过。

“利通南海”楼

  “利通南海”楼,位于惠安县辋川镇峰崎村内。

  沿革

  “利通南海”楼建于1956年。

  楼主何土生(1912—2001年),惠安辋川峰崎村下新厝人。

  1935年,何土生远赴新加坡谋生,在矿山扛过石头,也当过石匠,后来攒了点钱便开始经商,投资建筑业,于 廿 世纪60年代初创办亚洲联合建筑有限公司,逐渐成为新加坡政府大型工程指定承建商之一。从廿世纪60 至70年代,新加坡绝大多数游泳池均为亚洲联合建筑公司承建,如大巴窑游泳池等,该公司一度占有新加坡泳池建造80%的市场份额,人称“泳池大王”

  何土生爱国爱乡,热心公益,是新加坡庐江氏宗亲会创始人之一、名誉会长,也是新加坡惠华公会名誉会长,曾捐资给惠安麟山小学。

  1973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新加坡受到剧烈的冲击。亚洲联合建筑公司由于业务扩张过急,公司资金无法回笼,最后被迫清盘结束经营,连用作新加坡惠安公会会址的1幢私楼也被拍卖出去。

  规制

  “利通南海”楼是一座红白相间、 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小洋楼,居中屹立,整体立面有点类似欧洲的古堡形状,砖雕、瓷雕、影雕、木雕等闽南传统建造技艺在楼中都有体现;其左侧,有一座何土生为族里兄弟们 建的“游鳞垂趾”闽南红砖古厝,右侧是一排护厝。这3座建筑前,有一片红砖大埕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利通南海”楼最顶上,既有欧洲巴洛克山墙装饰,又有南洋式的露台围栏和雨漏。山墙墙头有圆球饰物,中间有一个镂空的圆洞,据说之前在这里放有一面镜子,但后来这面镜碎掉不见了。“利通南海”四字就在山墙之间,是用红瓷片粘贴上去的,两旁还有剪瓷拼接的两道彩色花纹图案。

  洋楼上、下两层各由12根立柱撑起层高和游廊。底下一层的窗户是石栅栏式的,在中间的窗棂上还有求吉避凶的吉祥物——宝葫芦、麒麟和凤凰的石雕。而在偏门的门楣上,到处可见彩绘和瓷片雕,这些图案大多取材古代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

  楼内,在上、下两层的红砖墙上,有吉祥符物双喜、寿、福、禄祥云、回纹,以及吉祥器物如意、古钱、银锭等的图案。一座布满雕花的木楼梯连通两层楼 。

  二楼游廊上都是古罗马式的小拱门,透过它们,可看到四周的闽南红砖古厝。由于廊柱高大,整个游廊显得深阔敞亮。在廊门上方,还刻有“萃华居”三字。

  在二楼内厅地板上,还嵌着一口用栅木封盖的天井,用来采风、通光、悬吊东西和供楼上的人观察楼下情况。

进士第

  进士第,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属蔡厝)。该建筑为晋江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具有较高的人文内涵,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代中后期,相传为嘉靖卅八年(1559年)进士蔡万所建。历代均有修缮。

  座东南朝西北,三开间三落,砖木石结构,两侧为护厝。西南侧的护厝为民国时期增建的二层建筑。

妥福楼

  妥福楼,位于安溪县龙门镇榜头村福海院附近。

  沿革

  妥福楼建于清末,楼主白仕朝

  据龙门《氏族谱》记载,白仕朝,字钦宗,号睦轩,是龙门白氏13世,清代进士(?),其子白奇聪也中进士(?)。

  相传,有一痞子,因生变故,丧尽家财,落魄流浪到榜头村。一次吃饭付不起钱,逃走时被逮,遭众人唾骂,并施予拳脚。正遇白仕朝路过,对众人好言相劝,并帮这痞子付了饭钱,还给他一些银子作路费,让他自谋生计。后来,白仕朝到厦门做红糖生意,常出海运货,不料遇上一群 海盗,眼看性命难保,人财两空。海盗头目却认出白仕朝,原来他就是昔日的那位痞子。此后,白仕朝的商船只要插上他的旗号,就没有人敢来劫货,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这位海盗头目还为他引来台湾的红糖生意,白仕朝因此致富。 后来,花巨资建起妥福楼。

  现在,白仕朝后裔已繁衍到龙门氏22世,从妥福楼走出去的有几百号人,仅余几户住在里面。

  规制

  妥福楼是一座两层的方形民居,建筑面积上千平方米,由方石垒砌而成。筑墙基石有5米多宽,外墙和内壁分别以条石和溪石垒筑,成马蹄状,由下而上逐渐递减。

  大门面南偏东,门外有1方池塘,池塘后方曾建有书房,是书塾先生家教的地方;如今成一片绿竹林,只 留下隐约可见的地基。右侧有边门,门梁上刻有“迎薰”二字,取自白居易“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2楼的外墙四面均设有7~8个 60×70厘米大小窗口,远看似长城的垛口。2楼的墙体横截面宽度,除了墙路,还可摆下1张八仙桌和4条长椅,非常牢固,具有防震、防御功能。

  妥福楼除了外墙,大部分是木制的,共有30多个房间,分前、后、左、右四大单元。每单元设有1部楼梯 , 单元之间屋顶上的椽木、杉桷不相关联,并筑红砖隔火墙分开。过道有拱门相通,关起门来便自成院落,开门则全楼贯通。二楼的楼板据说是在木板加上1层棕叶,盖上三合土再铺上四角红砖筑就的,防潮防湿又防虫防蚁,从没发生过蚁患。

  登上后落的木梯,绕过走廊,便到厅堂。神龛里供奉着历代先祖牌位。原来厅堂的木雕最多,金碧辉煌,图案各不相同,但大部份被盗挖,只剩下一些空架子,仅余厅橱上镂空屏门和窗门上幸存几幅,镀金镶边,精致典雅。

  不久前一场大火,把前落烧毁,大门内房屋、前落、厅堂几成废墟,幸好各单元间设有隔火墙,才没殃及全楼。

  天井宽阔,用长石条平铺而成。天井四角建有8个厨房,所有的厨房都独立在每个单元楼之外,可能出于防火的缘故;据说妥福楼主人生有七子,加上自己便成8户。天井中还有1口水井,深1.8丈,井底宽有5、6平方米,泉水源源不断。解放安溪和厦门时,曾有1支500人的骑兵部队在妥福楼安灶就餐,井水依旧充裕。

杜中士故居

  杜中士故居位于洛江区马甲镇新建村,“进士第”“太史第”两座并列组成。2010年9月3日列为泉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杜中士,改名杜彦士以字蕉林行,清·洛江区马甲镇新建村人(古属晋江县凤栖里;嘉庆六年(1801年)生。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举进士,官御史。(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杜中士》)

  进士第

  进士第,位太史第之右,杜中士出生之所

  始建于康熙(1662—1722年)间,近期经修饰一新

  二进五开间,硬山式建筑,抬梁穿斗式构架。由砖埕、门厅、天井、正厅、厢房等组成,保存有清代楹联和旗杆石等。厅中悬清代杜中士画象和进士等牌匾

  太史第

  太史第,位进士之左,杜中士任官后回乡办公会客居住之所

  建于道光(1821—1850年)间,规制同“进士第”现已破烂不堪。保存有清代牌匾、楹联和灰雕狮等物。

坂埔古大厝

  坂埔古大厝,亦称“坂埔古民居群”、“良山氏民居”,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坂埔自然村,集中体现南安西部山区清代民居建筑艺术大成。英都有谚云:“有人坂埔富,无人坂埔厝。”

  2017年8月,良山村列为福建省第二批传统文化村落。2019年6月获评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良山氏民居 (清): 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坂埔自然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坂埔古厝(清):南安市”,2019年10月列为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肇建

  坂埔古大厝始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末年,直至乾隆(1736—1795年)中竣工。

  时有氏族人洪承雅在此地拓荒垦地,历十余年而家道渐起。洪承雅毓秀光乘2子。毓秀早逝,光乘子承父业。洪光乘头脑精明,善经营,为家族积攒下大量财富。光乘生4子:第3子洪开泰中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举人,后授嘉应州知州;其余3兄弟在家以农桑为业。

  某年泉州大旱,赤地千里,洪光乘开仓济民。灾民获救后感恩戴德,表示愿以工代酬来答谢。推辞不过,洪光乘便在家乡大兴土木,同时建造13幢闽南式大厝。

  期间,在外任官的洪开泰回家探亲,见建厝工程浩大,便取出自己历年积蓄的钱财来助父亲修厝。

  概述

  坂埔古大厝群(良山氏民居)占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5515平方米,由顶点金、棋盘厝、在中堂、若莲居、思源居、康美居、存善堂、顺兴居、含章堂、封君祠、近贤堂、德美居、箭楼居13幢建筑组成,呈“L”型排列,连成一片;有“弓箭”、“曲尺”、“龙舟”3种造型,整体格局保存完好。建筑类型包括民居、祠堂等,具有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内部装饰的精细程度各有不同,质朴与精致并存。还存有两口清代水井。

  13幢古厝各具特色,以“顶点金”“封君祠”最为精美,保存也较好,均砖石木构筑,为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砖厅石埕,光厅暗房,体现了南安西部山区清代民居建筑艺术之大成。

  主体建筑为规模不等的3开间、5开间1进或2进大厝,院落带有单边或双边护厝,屋面为燕尾硬山、悬山式;花岗岩墙裙,木质门窗;屋架以穿斗式为主,局部有抬梁结构。

  2017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拨出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专项资金105万元,用于规划编制、保护性修缮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环境改善等;后良山村游获得福建省“十镇百村”补助资金350万元。2018年,良山村委托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编制了《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坂埔保护与发展规划》。

  顶点金

  “顶点金”是坂埔古大厝中的代表性建筑,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顶点金”坐东朝西,单进2落5开间带双护厝,占地面积3亩多,建筑面积577平方米。主建筑(主厝)“皇宫起”形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硬山顶;布局工整,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前落)、天井、大厅。墙体“出砖入石”,砖厅石埕。细节最为精致考究,砖雕、石雕、木雕样样都有,体现了清代中叶泉州古建筑工艺特点,具巧、美、秀、雅风格。

  厝前有长方形埕,以条石为砛,中铺石,两旁铺红砖。埕前有长方形水池。

  前厅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5檩带前廊。建筑雕刻精美,题材多样。柜台脚、地牛作兽蹄形,对看墙砖雕饰瓶、鼎纹饰,槛墙上方中垛饰八仙人物图案,大门两侧中垛饰螭虎团炉纹木雕,檐下吊筒、雀替雕刻手法精湛、线条流畅。

  前厅后为天井,长方形,花岗岩条石铺设。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间,穿斗式木构架,进深6檩带前廊。

  过天井为大厅,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9檩,前廊后轩。大厅有对称的内12扇红窗,看似一样,花纹却尽是不同。“光厅暗房”设计,顶厅堂和下厅堂都很光亮,适合祭祖、会客和举行重要活动;房间则比较隐私,有的还要隔1道门进去才能看到。柱珠刻有各种吉祥物,柱子上尚留存清代对联。

  主建筑左右两侧为南北双护厝。护厝卷棚硬山顶,5开间,进深7檩,采用硬山搁檩做法。

  棋盘厝

  棋盘厝,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是清代教书育人的地方。

  2进3落带后书房,建筑面积303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

  前、后落之间为竖长方形天井,犹如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天井两侧的厢房以此为轴线,对称排列。

  在中堂

  在中堂,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2进3落5开间单侧带护厝,建筑面积742平方米。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下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

  下厅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7檩。

  下厅后为前天井,长方形,花岗岩条石铺设。前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间,穿斗式木构架,进深7檩。

  前天井后为中厅,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面阔5间,进深9檩,雕饰精美。

  中厅后为后天井,花岗岩条石铺设。后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间,穿斗式木构架,进深6檩。

  后天井后为后厅,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7檩。

  护厝位于北侧,由院墙分为前、后两院,前院3间,后院5间,卷棚硬山顶,进深7檩,采用硬山搁檩式。

  若莲居

  若莲居,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坐西北朝东南,2进3落5开间带单护厝,建筑面积568 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红砖白石,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灰瓦屋面,燕尾屋脊,脊角上翘;沿中轴线依次为下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装饰比较质朴。

  厝前有长方形砖埕。

  下厅(下落)面阔5间,进深7檩,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外墙立面以规则六边形石板和红砖砌筑,中设花格窗和直棂窗。大门内凹作“凹寿”式,石质门槛,木质门框。

  前天井呈长方形,条石铺设。前天井左、右两侧各有厢房1间,进深7檩。

  中厅(中落)面阔5间,进深10檩,前廊后轩,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中落明间为大厅,两侧为次间、稍间。

  中、后落之间为后天井。

  过后天井即为后厅(后落),现面阔3间,进深5檩,檩搁置于实体墙上。

  主建筑东侧连护厝,共有4间,进深7檩,采用硬山搁檩式,卷棚硬山顶。

  思源居

  思源居,始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早年曾被烧毁,后按原规制重建,装饰比较质朴。

  坐西南朝东北,单进2落5开间带单护厝,建筑面积252 平方米。主建筑为土木结构,红砖白墙,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灰瓦屋面,脊角上翘,曲势优美;中轴线上自东北朝西南依次为砖埕、门厅、天井暨两廊、正厅。

  前落(门厅)面阔5间,进深5檩,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内凹作“凹寿”式。

  前落、后落之间为天井,长方形,以红砖人字砌铺设。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间,进深6檩,檩搁置于实体墙上。
后落(正厅)面阔5间,进深7檩带前廊,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

  主建筑东侧连护厝。护厝,乱石砌筑墙裙,红砖墙面,共4间,进深5檩,卷棚硬山顶。

  屋内的清代古井、石盂,百年来未曾挪过位置。

  康美居

  康美居,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单进2落5开间带双护厝,建筑面积514 平方米。主建筑为土木结构,红砖白墙,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灰瓦屋面;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

  前落(门厅)面阔5间,进深7檩,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内凹作“凹寿”式。

  前落、后落之间为天井。天井呈长方形,以红砖铺设。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间,进深7檩,硬山搁檩式。

  后落(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八檩,前廊后轩,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

  主建筑两侧连有护厝。两侧护厝各有5间,进深8檩,卷棚硬山顶。

  存善堂

  存善堂,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单进2落5开间,建筑面积191 平方米。主建筑为土木结构,红砖白墙,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灰瓦屋面;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

  前落(门厅)面阔5间,进深5檩,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内凹作“凹寿”式。

  前落、后落之间为天井,长方形,以红砖人字砌铺设。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间,进深6檩,硬山搁檩式。

  踏上条石铺设的台明即为后落(正厅),面阔5间,进深7檩,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

  顺兴居

  顺兴居,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单进2落5开间带单护厝,建筑面积339平方米。主建筑为土木结构,红砖白墙,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灰瓦屋面;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

  前落(门厅),面阔5间,进深5檩,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内凹作“凹寿”式。

  前落、后落之间为天井,长方形,以红砖人字砌铺设。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间,进深7檩,硬山搁檩式。

  踏上条石铺设的台明即为后落(正厅),面阔5间,进深7檩,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

  主建筑西北侧连有护厝。护厝由乱石砌筑墙裙,土坯墙面,共5间,进深7檩,卷棚硬山顶。

  含章堂

  含章堂,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单进2落5开间,建筑面积268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红砖白墙,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灰瓦屋面;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

  前落(门厅)面阔5间,进深7檩,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内凹作“凹寿”式。

  前落、后落之间为天井,长方形,以红砖人字砌铺设。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间,进深7檩,檩搁置于实体墙上。

  踏上条石铺设的台明即为后落(正厅),面阔5间,进深9檩,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


  封君祠

  封君祠,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坐东南朝西北,单进2落5开间,建筑面积254 平方米。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砖埕、门厅、天井暨两廊、大厅。

  踏上石台阶即为步口廊,斗拱承托出檐,吊筒、雀替雕刻精美。大门门槛、门框、门簪为石质。

  进石框大门即为门厅,面阔5间,进深6檩带前廊,抬梁式木构架,悬山式屋顶,燕尾脊。

  门厅、大厅之间为天井,长方形,中间铺设条石,两旁铺设红砖。天井两侧为回廊,进深4檩,抬梁式木构架。

  踏上条石铺设的台明即为大厅,面阔5间,进深9檩,前廊后轩,抬梁式木结构,悬山顶,燕尾脊。

  封君祠燕尾脊,白墙红砖,特别是石块、红砖混砌形成的“出砖入石”墙面,独具闽南传统建筑风格。


  近贤堂

  近贤堂,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单进2落5开间,建筑面积216平方米。主建筑为土木结构,红砖白墙,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灰瓦屋面;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

  前落(门厅)面阔5间,进深5檩,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内凹作“凹寿”式。

  前落、后落之间为天井,长方形,以青砖铺设。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间,进深6檩,采用硬山搁檩式。

  后落(正厅)面阔5间,进深7檩,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


  德美居

  德美居,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2进3落5开间带双护厝,建筑面积806平方米。主建筑为土木结构,红砖白石,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灰瓦屋面,燕尾屋脊,脊角上翘;中轴线上依次为下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

  前落(下厅)面阔5间,进深7檩,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外墙立面以规则六边形石板和红砖砌筑,中设花格窗和直棂窗。大门内凹作“凹寿”式,石质门槛,木质门框。

  前、中落之间为前天井,长方形,条石铺设。前天井左、右两侧为厢房,进深6檩。

  中落(中厅)面阔5间,进深9檩,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

  中、后落之间为后天井。后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间,进深6檩。

  后落(后厅)面阔5间,进深7檩,檩搁置于实体墙上。

  主建筑两侧连护厝,每侧9间,进深6檩,卷棚硬山顶。


  箭楼居

  箭楼居,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2进3落5开间,建筑面积482平方米。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下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

  下厅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7檩。

  下厅后为前天井,长方形,花岗岩条石铺设。前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间,穿斗式木构架,进深7檩。

  前天井后为中厅,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面阔5间,进深9檩,雕饰精美。

  中厅后为后天井,花岗岩条石铺设。后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间,穿斗式木构架,进深6檩。

  后天井后为后厅,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7檩。

岐山堂

  岐山堂,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北部的石牛山北麓毛厝村。毛厝村是福建省老区基点村之一。

  “歧山堂革命遗址(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年间,氏先祖从莆田涵江迁入毛厝定居。

  “岐山堂”为土木结构,双层,始建无考,民国时为毛票居所。

  1941年,中共福建省委拟在戴云山区建立隐蔽根据地,以应付突然事变,并发展革命力量。于是闽南特委特派员林士带隐姓埋名,在德化诸山村,特别是雷峰长基、南埕枣坑等地访贫问苦、观察地形、了解情况。

  当年10月,林士带发现了毛厝保(今“毛厝村”)。毛厝地处德化、永泰、仙游3县交界点,是德化的边远山区,山高林密,四周村落稀少;且农民深受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反动势力的统治力量较为单薄。于是林士带马上开始个别串连,进行共产主义和抗日救亡的宣传,并在短时间内发现毛票等一批思想觉悟提高较快的热血青年。

  1942年,闽南特委特派员吴天亮带着已牺牲的林士带留下的亲笔信,化妆为卖故衣的商贩,前往毛厝,就居住在“岐山堂”楼上的后堂屋里。吴天亮重点培养了毛票毛声足毛美桥等3人为共产党员,在距“岐山堂”数十米的毛美桥家小土楼上,成立毛厝支部,毛才兄弟及毛保定等也参加了游击队组织;而“岐山堂”即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办公之处。许多毛厝村民还自动充当地下交通员、接头户,受到国民党的刑讯摧残,毛票的母亲、兄弟就惨遭重刑致残而早年去世。

  至当年底,毛厝保基本群众就有30多人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开展抗日反顽斗争,成为新四军在戴云山区的优秀后备力量。从此,毛厝保成为中共地下党和游击队活动的重要根据地,也是中共闽中沟通闽江、闽东、闽北、闽南的交通联络站。中共闽西北特委林大藩率领的队伍经常在此出入、修整、补充供给。

  1944年3月,福建省委机关迁至毛厝保坂里自然村,共有4支队伍在此会师,群众自发上山帮助搭盖竹棚居住。数百人的队伍和机关人员的生活、军需供给全靠毛厝党支部负责,由毛厝、昆坂、梨坑等地群众,从几十上百里外或挑或扛,夜行昼宿,避开敌人搜索,一步步送上去的。群众十分警觉防患,省委机关在坂里活动半年多,竟未损一兵一弹。

  1945年5至12月,中共闽中特委和司令部领导人率领游击队驻毛厝隐蔽,其供给全靠毛厝党支部筹措供应;同年7月1 日还在“岐山堂”召开纪念建党24周年群众大会,9月又在此召开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群众大会。后来国民党重兵围剿几个月,连游击队的影子都没看到。

  1949年3月,中共仙德工委在“岐山堂”设立指挥中心,“搞枪筹款,武装队伍”。嗣后,永德仙人民游击队总指挥部建立,曾在“岐山堂”设立指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