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陶瓷(唐—五代)


  概述。
  泉州府衙北唐初古墓。
  洛江河市唐墓
  晋江
磁灶青瓷窑址6处。
  南安古窑址
     ——坝头窑址(南安市洪濑镇前瑶村鹰沟山下)
     ——四甲墓边窑址(南安市洪濑镇前瑶村四甲墓道左侧)
     ——大尾洋窑址(南安市洪濑镇都心村大尾洋自然村)
  德化古窑址
     ——德化县美湖唐代古窑址。
     ——德化县出土的其他唐代青釉器物。

  惠安窑内窑址。
  泉港古窑址
     ——槐山古窑址(泉港区界山镇槐山村。概述。林厝尾一窑。林厝尾二窑。山仔头一窑。山仔头二窑。)
     ——宫后窑址(泉港区界山镇岭头村下窑自然村宫后山坡处)

     ——外销。
  九仙山古寺之灼台。

概述

  泉州在唐代已经步入对外贸易港行列,至中晚期,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陶瓷成为出口的重要商品。韩槐准《南洋遗留的中国古代外销陶瓷》中说,波罗洲之文莱发现的唐代两耳罐,与在安溪县出土的随葬品无异,马来半岛发现的唐代耳罐,也与在肖厝区(今泉港区)山腰镇唐墓出土的器物极为相似。苏玛拉·阿地雅门《印尼发现的古陶瓷》(印尼陶瓷学会,英文本,1990年)载,在往南洋的贸易国出土和贸易航线上沉船出水的青瓷器中,发现有唐、五代泉州窑青瓷特征的器物。这一航线器物的特征是器型矮小,装饰较简单,以日用器型为主。

  外贸的繁荣,刺激着泉州陶业向瓷业加快发展。

  南安县早在唐代便有人开始烧瓷。

  德化的陶瓷生产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至唐后期,德化制瓷业,特别是三班泗滨一带陶瓷的生产已具相当规模。

  唐末·归德场(今德化县)场长颜仁郁(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颜仁郁》)有诗曰:“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麦黄正满绿叶密,稻黄无际红云平”《全唐诗》、《新选唐诗三百首》诗中所言“地碓”即舂瓷土的工具;“东家西家”者,言其多也。

  《龙浔泗滨氏族谱》载:泗滨氏开基祖教先(生于贞元三年,卒咸通元年,即787—860年)由河南迁来德化,颜教先孙、颜仁郁之侄颜化綵(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颜化綵》)生于咸通五年(864年),卒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是迄今发现德化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陶瓷研究专家。颜化綵总结本地先辈制作陶瓷的经验,编纂德化第一部也是泉州第一部陶瓷工艺专著《陶业法》,并绘制《梅岭图》(梅岭即今泗滨村南岭),介绍泗滨梅岭制瓷工场和工艺技术。一直到明代正统、景泰年间,后人颜俊高(1425—1485年)得颜化綵《陶业法》善本,按图依法建梅岭窑,所产瓷器销售海外,“千余丁仰给裕如斯。”史载:“泗滨村颜俊高得祖先《梅岭图》,筑碓以舂,兴工创绩,其为子孙谋深矣。”

  德化美湖古来就是陶瓷生产地,形成了以美湖、春美、赤水、国宝等地为代表的美湖地带环形带,同浔中地带环形带和桂阳地带环形带并称为瓷都三大陶瓷生产基地。

  五代·留从效治泉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陶瓷铜铁,贩于蕃国。”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泉州生产的陶瓷器物已是外销的主要货物。青瓷的生产规模、制作技术、产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现已发现唐至五代的古窑址19处,其中 以沿海的晋江、惠安居多,南安境内也有4处。产品主要有丝系或双系罐 、缶本(“缶本”合一字)、碗、盘口壶、盆、缸,胎质坚细且较薄,呈灰白色,釉色有青、黄、褐、黑。与溪口山窑址相比,质量明显提高。

泉州府衙北唐初古墓

  1936年,厦大历史系庄为玑教授在泉州中山公园(古泉州府衙)北端,发现唐初古墓。墓砖文为贞观三年(629年)、岁次癸丑(永徽四年,653年)等。

  出土的冥器有灶、便壶、鐎斗、瓿、壶瓶、唾壶、灯台、洗、盆、盏、碗、盘、杯盘、杯、豆、甑等18大类173件。

  说明隋、唐时代,泉州的陶瓷业更加兴盛,生产品种物类已涉及日常用品的各个方面;技术更为进步。这一时期,陶瓷生产不仅着眼实用,也讲究美观,器皿上有刻划纹、曲线纹等装饰。釉层透明细净,色以青为主,亦有青绿、青黄、黄绿黑等色。器底多露胎,用单烧或叠烧法。釉料较前广泛,粒度更细,烧成温度亦较高。

洛江河市唐墓

  位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梧宅村,系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墓葬。2003年12月泉州考古工作者接到群众报告后,即前往实地进行调查,发现该墓已受到破坏,随之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随葬的青瓷器十几件,器型主要有盘口壶、虎子、五盅盘、鐎斗、炉、瓶、罐、托杯、陶灶、钵等,同时出土的还有1件铜带扣。

  该墓坐北朝南,长4.85米,宽1.74米,高2.33米,去除表土后,掘露甬道1个、耳室2个,墓室用泥质契形砖砌成,保存完好。契形砖长0.37米,宽0.16米,高0.05米,泥质,色呈青灰或青黄,除素面外,砖上模印有阳纹纪年“贞观二十二年”款及钱纹、双鱼纹、米字纹、寿字纹、麦穗纹等与生活有关的寄寓文字、图案。

  从该墓中发掘出土的器物主要有:

  1、罐2件:直口,圆唇,短颈,鼓腹,平底。胎灰质坚,釉呈青黄色。因烧成温度关系,釉呈黄,且已大部分脱落。口径3.5厘米,底径3厘米,高4厘米。

  2、五盅盘:敞口,浅折腹,内底平微凹,外底平微凹。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外釉不及底。内底平放5个小酒盅,小盅有手拉痕,盅中央一小旋涡。口径14厘米,底径5.4厘米,高3.5厘米。

  3、三足炉:敞口,浅折腹,内、外底平微凹,三乳钉足,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内底无釉,外釉不及底。口径9.5厘米,高3.2厘米。

  4、瓶:盘口,口沿微敛,长颈,流肩,鼓腹,实足,平底微凹。胎呈灰褐,质坚,釉呈青绿色,外釉不及底。口径3.5厘米,底径3.8厘米,高9.7厘米。

  5、双系罐2件:敞口,短束颈,丰肩,斜腹,平底微凹,肩腹部捏贴对称小耳。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内施满釉,外釉不及底。口径6.5厘米,底径3.8厘米,高6.5厘米。

  6、插器:敞口,直腹,盘座底,实足。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口径2.6厘米,底径4厘米,高4.9厘米。

  7、托杯:直口微敛,圆唇,口内一弦纹,鼓腹,矮实足。托座,斜腹,矮实足微凹。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满釉。口径7.5厘米,底径4厘米,高5.5厘米。

  8、鐎斗:敞口,圆唇,口沿外侈,鼓腹,平底,口腹部捏贴一小把,三乳钉足。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满釉。口径8.5厘米,高4.5厘米。

  9、钵:敛口,圆唇,鼓腹,口沿、肩部有两道弦纹,平底。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内满釉,外釉不及底。口径6.2厘米,底径6厘米,高5.3厘米。

  10、虎子:倒圆锥形,前大后小,上一提把,下底部捏贴四个小足。前立面平,饰以老虎形状,一个口,一对眉毛、眼睛,刻以胡须。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满釉。长7.5厘米,高7.5厘米。

  11、灯盏:实圆锥形柱,上部捏贴一对称圆环,盘座,平底微凹。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满釉。高10.8厘米,底径6厘米。

  12、壶2件:盘口,短颈,丰肩,鼓腹,肩部捏贴一对称双耳,平底。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外釉不及底,底露胎。口径12—14厘米,底径10—13厘米,高25—32.5厘米。

  13、陶灶:灶呈船形,中央置一釜形器,釜形器上置一桶形器,口呈马鞍形,尾部有出烟孔。灶为灰沙陶,桶形器为红沙陶。长21.4厘米,宽11厘米,高7.3厘米。

  14、铜带扣:扁平,前一可转动的带环,上一把扣钮。铜质。长5.5厘米,宽4.5厘米,厚0.5厘米。

  该墓出土的青瓷器尺寸小于日用器,说明是墓主专为随葬烧制的冥器。这些青瓷器与周边地区出土的青瓷随葬品比较,具有闽南泉州地区自己独特的风格,是研究泉州地区青瓷与周边地区关系的重要实物依据。

磁灶青瓷窑址6处

  在对晋江磁灶下官路村南朝溪口山窑址周边相关窑场的调查时,发现有唐至五代的青瓷窑址6处:下官路村的后壁山窑址、狗仔山窑址,岭畔村的童子山窑址,下灶村的虎仔山窑址、后山窑址、老鼠石窑址。

  这些窑址生产的青瓷器主要是一些日用器,在器型和生产工艺方面是在传承南朝溪口山窑工艺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器型有碗、盘、罐、缸、瓮、釜、钵等。胎质粗,厚重,呈灰白色,釉呈青色、青绿色、青黄色、褐色等。

南安古窑址

  坝头窑址

  坝头唐代窑址在东溪第三支流梅溪的分派四都溪上段、南安市洪濑镇前瑶村鹰沟山下,面积约200平方米。1971年发现。堆积层约三米。器型唯罐类,四系硕腹平底,胎色浅红、浅灰,部分器物有阴刻草书“市片”“片片”字样。遗址保存尚好。

  四甲墓边窑址

  四甲墓边唐代窑址南安市洪濑镇前瑶村四甲墓道左侧。面积约1000平方米,堆积层2米左右,1977年发现。器型仅罐、缸两类、部分器物施有青黄釉,其余为素面,造型粗糙厚重,窑具有垫托和圈垫。窑床已破坏。

  大尾洋窑址

  大尾洋唐代窑址在四都溪中段、南安市洪濑镇都心村大尾洋自然村。

  “大尾洋窟址(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10000平方,堆积层0.54米。1977年发现。器型有罐、壶、器盖等,以罐为多,质硬,造型粗糙厚重,部分器物施青黄釉。窑具有圈垫和垫托。保存较好。

德化古窑址

  德化县美湖唐代古窑址

  2002年,在德化县美湖镇洋田村,距美湖镇洋田村墓林片区唐代瓷器出土处2—3米远的地方,发现一处唐代古窑址。古窑址上面原有一古墓,村民迁墓铲土时发现,但该窑址已部分被破坏。

  该古窑址遗物散布面积约300平方米,残存窑基长约21米,宽1.9米至2.1 米。在窑址四周发现了20多根烧瓷用的隔层支柱,采集的器物标本有50多件,主要有壶、罐、碗、花口洗以及一些辨认不清的碎片,以及大量古窑砖,部分窑砖至今还坚硬无比。

  古窑址窑壁已部分风化,明显呈灰黑色,同外沿的红壤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窑内堆积着大量的灰黑色“熟土”。这些“熟土”可能是窑顶塌陷形成的堆积物。

  从遗物散布面积看,此处窑址的生产规模不是很大。从采集的器物分析,烧造时间下限为五代。进一步研究认为,由于当时开发山区的人口少,加上交通较不便,此处是一个生产产品以供自用及少量贸易的窑址。

  在该窑址采集的样本已在社会科学院等处进行科学鉴定,分析后的数据同在唐代古墓发现的唐代瓷基本一致。而且在该窑址发现的瓷器皆为青瓷,青瓷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过渡产品,这同唐代是德化陶器向瓷器转变的沿革时期的论断相吻合。经多方研究考证后,有关专家进一步确认该窑为唐末窑址。

  此前,德化出土了许多唐代瓷,但一直未能找到到唐窑;全县发现的窑址有200多处,但最早只能追溯到宋代。因此,《德化瓷史与德化窑》只能说:“关于德化窑的起源问题,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唐、五代的窑址,但是,从唐代和唐以前青釉器,以及从一些窑址中出土的具有唐、五代风格的器物看,德化窑起源于唐、五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美湖唐代古窑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德化县出土的其他唐代青釉器物

  1974年,在德化往盖德公路5公里处的路旁断崖上,发现唐土坑墓1处,采集3件青釉器。

  (1)青釉双系盘口壶:1件,可复原。口径15.2厘米,底径12厘米,通高25.2厘米。盘口,广肩,平底双系对称立于肩上。釉色略呈酱色和红褐色,仅口、腹施釉,腹下部及底部无釉,釉多脱落呈斑驳状。胎质灰白,松脆。

  (2)青釉双耳罐:1件,完整。口径9厘米,底径75厘米,通高12厘米。直口,唇微外撇,双耳,假圈足。釉呈灰黄色,器表下部及底部露胎,露胎部分呈黄褐色或红褐色。胎质灰白,松脆。

  (3)青釉碗:1件,稍残,可复原。口径19.7厘米,底部9.5厘米,通高6.5厘米。敞口,唇微外撇,假圈足。青釉泛黄,内外施釉,外底处及圈足露胎,釉多脱落。碗底留有5个支钉痕迹。灰白胎,质松脆。

  1974年,葛坑公社富地大队社员苏美塔盖房屋时,在距地表4米处发现一唐代土坑墓,出土青釉碗2件,发现时二碗对口相扣。

  (1)青釉大碗:1件,可复原。口径17厘米,底径6.5厘米,通高6.7厘米。敞口,唇微外撇,假圈足。碗内外上部施釉,碗外下部及底露胎,釉为深绿色,滋润光泽。碗壁有5道竖压弦纹。灰白胎。碗内底部留有6个支钉痕迹。

  (2)青釉小碗:1件,完整。口径12.7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4.5厘米。敞口,唇外卷,假圈足。碗内外上部施青釉,外下部及底无釉。灰白胎。碗内底部留有4个支钉痕迹。

  1976年,浔中公社浔中大队社员在尾舌墘开山造田时挖出两件青釉碗。在浔中公社土坂大队公路断崖中也发现1件青釉盘口壶。这些碗和壶的造型和上述出口器物一样。

  上述早期和唐墓出土的青釉器物,尽管无纪年可考,但与本省一些唐墓出土的青釉器相似,这为探讨德化窑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近几年来,在德化古窑址的普查中,在盖德碗坪仑,浔中墙坪山、太平宫和汤头的西墓丘等窑址中,曾采集到一些具有唐、五代作风的标本。

惠安窑内窑址

  位于惠安县黄塘乡松溪窑内村北50米坡地上,窑址年代初定为五代。1976年调查时发现。遗址被严重破坏。

  遗物分布面积约200平方米。窑址仅残存一小段的窑基,窑基宽3.4米,高1.4米。在地表及浅层土中采集有碗、罐、钵、釜、缸等器形和器座、垫托等残窑具40多件。釉色以黄褐釉为主,底部多露胎,质或坚细或粗松。

泉港古窑址

  槐山古窑址

 槐山古窑址,位于泉港区界山镇槐山村(原属惠安县南埔乡,古名“磁窑”),1976年调查时发现,系唐~五代古窑,是泉港区至今发现最早的古窑。

  “槐山古窑址(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概述

  历代相传,“磁窑”烧制陶瓷的历史上不止始于唐,而是起于南北朝,至唐时盛达99窑,此数应是虚数,但也说明当时此地陶瓷制作业之盛;最繁荣时,槐山村每家每户几乎都在烧窑。廿世纪90年代末,一村民在古窑遗址旁耕作时曾挖到一个五代时期瓷瓶,高约1尺,所塑花纹历历可见,惜迁居时遗失。

  槐山古窑址而今尚存暴露的古窑址5处,槐山村北400米处的林厝尾(碑文称“银厝尾”)2处(银厝尾一窑、二窑)、500米处的上庄山仔头2处(山仔头一窑、二窑)、许厝1处(山仔头三窑);主要为银厝尾的两窑。

  各窑相距在数十米至二百多米之间,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局部堆积层厚0.2~2.5米,有两处可见窑床断面。由于荒废年代已久,窑址因开荒造田或建造房屋而被破坏严重,地表残存瓷片甚少;只林厝尾一号窑遗址保存较好,范围近500平方米,深2至3米。

  槐山古窑的器形比较特别,以四系罐具居多,质量比较粗糙,且胎底比较厚重,有点陶的味道。

  1982年复查时,发现槐山古窑址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年代延伸至宋、元。

  林厝尾一窑

  1980年,晋江地区文管会、泉州市文管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调查组,对林厝尾一窑进行局部试掘。范围约42×11米,堆积层厚达1.5~3.5米;共采集标本100余件器物,以罐为多,另有壶、钵、冼、器盖及垫托(窑具)等,据鉴定系为唐~五代窑址。

   罐类(3式):Ⅰ式圆口、直颈、广肩、深腹、平底;肩部不匀称地附上手捏成的桥式耳4个;施半采釉,采釉色青中泛黄,有垂采釉;腹下露胎,火候较高;胎灰白,中呈黑灰色,四壁厚薄不均,制作粗糙;高24.5厘米、颈高2.5厘米、口径11.5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胎以轮制和模作兼用,制法较为原始。Ⅱ式直口外卷唇,广肩4系,深腹平底;施青黄采釉,胎呈灰色、浅灰色、浅黄色;质坚,器物厚重。Ⅲ式侈口、短颈、广肩、鼓腹、平底;无施采釉,胎呈灰白。

   壶(残)类(2式):Ⅰ式盘口、直颈、深腹、平底;施青黄绿采釉,胎灰白及浅灰色,质坚、器型粗糙厚;口径12厘米。Ⅱ式口及短颈施青黄采釉,颈近肩部划有二至三道弦纹,胎灰白,质坚。

  钵(残)类:敛口、浅腹、平底;未施采釉,胎浅灰色,质松;腹上部划有弦纹1周;口径16厘米、残高6厘米。

  冼类:敞口、沿外卷,深腹,平底,胎呈浅灰色。

  器盖(残):盖身伞状形,环形纽盖,面施黄褐色采釉;器内露胎,呈浅灰色;纽径约5厘米。

  垫托(残):圆锥状,有高矮瘦胖之别;斜壁、空心,近底部有镂孔,分穿孔和闭孔两种;胎呈浅灰色,质坚,系夹砂粗泥陶;外表阴刻1字或2字款识,如“五”、“郑”、“开”、“易”、“西”等字样,可能是窑工的姓氏或记号;口径6.5~9.5厘米、底径8~13厘米、高16~24厘米。

  林厝尾二窑

  位于林厝尾一窑东北250米处的山坡上,已被开荒破坏。在16×11米范围内的地面上散布有部分的瓷片、垫托。堆积层高达2.3米。采集标本十多件,类型有罐、钵、壶、垫托。

  罐(残):直口,外折沿,四耳溜肩,深腹,平底;器外施青黄色釉,器内及腹下部露胎,呈浅灰色、褐色、浅红色,质坚;有的残器内外粗糙,器型厚重;口径9.5厘米。

  钵(残):敛口,外卷沿,深腹,平底;未施釉,胎浅灰,质松;口径28厘米。

  壶(残):盘口,直颈,深腹,平底;施青黄绿釉;胎灰白及浅灰色,质坚,器型粗糙、厚重。

   垫托(残,2式):Ⅰ式形状短广,宽唇斜壁空心,粗泥夹砂质,胎浅灰;口径15厘米,高5厘米。Ⅱ式器形较高,直壁空心,粗泥夹砂质,胎灰褐;口径16厘米,高6.5厘米。

  山仔头一窑

  位于上庄东面100米处的山仔头南坡,已被开巟破坏。在约50×70米范围内有暴露于地表的瓷片及窑具,部分窑床裸露。堆积层厚0.2~1.5米。采集标本十多件,以罐为主,其次是壶、窑具等。

  1984年福建省考古队在此发掘窑基。窑床依坡而建,属斜坡式龙窑,南高北低。残长23.5米,宽2.2米。窑头部分基础保存较好,窑尾残,顶塌。出土文物数十件,以青釉四系罐为主,次为壶、碟、盆等。此外还伴出有白、青瓷蓖纹的碗、盏等。发掘后回填。

  罐(2式):Ⅰ式(残)直口,外折沿,斜肩,四耳,深腹,平底;器外施青黄色釉,胎质松,呈浅灰色、浅红色;器心微隆起,器内留有制件时的螺旋状纹;口径10厘米,底径7.5厘米,残高6.5厘米。Ⅱ式(残)直口,矮颈,溜肩,四耳,鼓腹,平底;无上釉,胎质松,呈浅灰色、浅黄色;器心突起;口径10厘米,底径10.5厘米,残高11厘米。

  壶(残):盘口,直颈,广腹;器外施黄绿色釉,器内露胎,质松,呈灰白色、浅灰色;口径10.2厘米。

  垫托(残):圆筒状,直壁平底,胎呈浅灰色,粗泥夹砂质;整个器体留有制作时的螺旋状纹;底径9~10.5厘米,残高6.5~12厘米。

  山仔头二窑

  位于距山仔头一窑70米处的山仔头坡地的西南面。窑址因开荒受破坏,在其30×25米范围内,地表散布有成堆的瓷片和窑具。采集标本十多件,产品以罐为主,其次是洗、窑具。

  罐(残):直口,短颈,溜肩,四耳,深腹,平底;胎松软,呈浅灰色、浅红色、浅黄色;颈部划两周细弦纹;口径8厘米,底径9厘米,残高16厘米。

  冼(残):敞口,沿外卷,深腹,平底;胎呈浅灰色;口径11厘米。

  垫托(2式):Ⅰ式(残)圆筒状,直壁空心,近底部有镂孔;胎为浅灰色或浅黄色,粗泥夹砂质;口径8厘米,残高14厘米。Ⅱ式(残)体型宽短,直壁空心;胎浅灰色,粗泥夹砂质;口径10厘米,高7厘米,底径11厘米。

  宫后窑址

  宫后窑址,位于界山镇岭头村下窑自然村宫后山坡处。距槐山村不足1里,南接下窑宫,北临百窑厂。

  197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窑址已遭破坏,地面暴露部分器皿碎片、窑砖、垫托等物堆积,范围约有 12×8.3平方米之广,当时采集到的罐、钵、盆、垫托计有十多件。经鉴定,这些标本的年代亦在唐代。

  外销

  其实,惠北区域的古窑址并非仅槐山村5处,1976年晋江地区文管会及惠安县文化部门在第1次普查时,还发现惠北区域内有不少带“窑”字的村名,在现在的泉港区域内共发现唐、五代至宋、元的古窑址8处,仅界山镇就有6处,即槐山村5处(均唐~五代遗留),岭头村宫后1处(俗名“百窑”)。

   根据泉港区文物部门考察,如今社会上几乎看不到历史上槐山窑瓷器遗存,那么槐山古窑盛产的瓷器去了哪里?唯一答案应是销往外地。

  泉港区位于泉州市北大门,槐山窑址东北方向不到2公里就是肖厝天然良港。唐、宋时期,泉州的对外贸易极其频繁,泉州最北部的肖厝港也有着繁荣的商贸。

   槐山村靠近龙马溪流域,有一大片平坦的名“埭子洋”的农田延伸至远处的山边。这片农田曾是海滩,当年瓷器出口的大码头就建在这里。50年前的端午节,海水还涨到这里的桥上这边来;以前这里有许多大碇,供船只靠岸时用;当时船家出海,都在这里举办祈风仪式。

  古码头早已破坏殆尽,但这片农田里偶尔还出土的各个时期的碎瓷和旧船板。廿世纪七、八十年代,槐山的制瓷工人从2米深的原“窑土”(制瓷原料土)层中挖掘出古船板,经鉴定,它和泉州港出土的宋船一样古老。由此或许可推,槐山古窑的陶瓷发展史与泉州的海交外贸史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当时的陶瓷产品也许正是借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内、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造船业·后渚港南宋末沉船》、《海丝之路》)

  时至廿世纪80年代,槐山村仍有人承袭传统制造经营陶瓷业,今保留有一个瓦窑,主要制作砖、瓦、炉、罐等产品,除本地外,还销往莆田、仙游等地。

  据福建省博物馆《福建惠安银厝尾古窑址发掘简报》记载:银厝尾古窑址位于惠安县东北的南埔乡槐山村上庄,其东面约3公里临湄洲湾,北面约1.5公里为滩涂,属沿海丘陵地带(泉港区原属惠安县管辖)。另记载,古窑址百米外是东张海湾;200年前,瓷窑半岛三面临海,当时繁盛的瓷器产品商业活动通过临湾港口销往海内外,而如今千古流传不变的地名,如“上仓”、“大店”、“坞边”,见证了当时辉煌的贸易足迹。

   因历史久远,肖厝港口海边未寻到唐、宋时期的瓷片,但明、清时期的瓷片还有许多,可见当时繁荣的商业。因此,古代“东方第一大港”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泉州后渚港区,泉港的槐山古窑址的存在,亦可证明当时宽阔的肖厝港区也是这个世界级大港的主要组成部分。

九仙山古寺之灼台

  徐曼亚《瓷史》提到:“德窑之源,以九仙山古寺之灼台有唐年号,似乎比建瓯为早一朝也。初之传入瓷窑,即尤溪边界廿九都与德毗邻之双溪口及葛坑、汤头、赤土寨等一带,至今虽成废墟无考,但其崩塌时,而有古瓷器之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