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袋 戏

【掌中傀儡戏,掌中木偶戏,手套式木偶戏,掌中班。】

  释名。
  端倪。
  起于明代“隔帘表古”。
  清代兴盛

    ——完成成为真正意义上戏剧的转型。
    ——遍布城乡。
    ——传入台湾。
    ——传入苍南。

  民国时期
    ——概说。
    ——惠安叶妈宝。
    ——惠安“邱家班”的创立。

  现代
    ——概说。
    ——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
    ——惠安县掌中木偶剧团。
    ——洛江黄德模。

  剧目
    ——传统剧目。
    ——新编剧目。

  戏台。
  行当角色 。
  操弄。
  语言艺术

    ——千斤道白四两曲。
    ——“念四句”。

  音乐唱腔
    ——泉腔系统。
    ——乐器。

  服装道具。

  布袋戏,即“掌中傀儡戏”、“掌中木偶戏”、“手套式木偶戏”,其班社称“掌中班”

  在闽南,由于历史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形成南、北两个不同艺术特色的流派,其表演技巧、音乐锣鼓、唱腔道白等方面有着不同风格。一般说,泉州“布袋戏”属南派,音乐采用“南管”,以泉腔“南曲”演唱戏文,擅长文戏,表演上采“梨园戏”做派,称“南派布袋戏”;漳州“布袋戏”以北调演唱戏文,音乐使用“北管”乐,擅长武戏,称“北派布袋戏”。实际上,1980年代后,随着布袋戏不断发展和文化不断融合,南、北两派的界限已不甚明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南音、梨园戏》)

  “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市)”,2005年10月 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安南派布袋戏(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晋江布袋木偶戏(福建省晋江市)”,作为“木偶戏”项目(共12项)之一, 2006年5月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释名

  “掌中傀儡戏”之所以称为“布袋戏”, 主要基于4点:

  1、掌中偶人的头部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偶身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因此,掌中偶人的形象构造必有个“布内套”,极像“用布料做成的袋子”, 俗称“人仔腹”,再以“布内套 ”连缀头部及四肢,外加套戏服;演出时,演员的手掌即活动在布内套中,巧妙地在布内套为偶人做各种身段动作。

  2、掌中戏班的全部行头,用1口袋子就能装下,不用戏箱,利于流动演出。这与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以五指耍三寸傀儡,金鼓喧嗔,词白则用叫颡子,均一人为之,谓之肩担戏”记述基本相符。

  3.掌中偶人的衣服,四四方方如布袋。

  4.“布袋戏”演出时,舞台的布帷下通常置有布袋,上搁竹杠放置木偶。

端倪

  我国南方“布袋戏”历史悠久。

  晋·王嘉《拾遗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机巧变化……或于掌中备百戏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倏忽,玄丽于时……”

  敦煌莫高窟31窟中也发现1幅画于盛唐的壁画《弄雏》,画的是1个妇女举起手臂,运用指掌给孩子们作表演的情形。

  这种“指掌技艺”,与后世所谓“指头傀儡”、“布袋戏”有相似之处,若为同一形态,那么,“布袋戏”或者可以说布袋木偶的出现,应在唐或晋之前,但至今未见更明确记载,难以作为“布袋戏”始见于唐代之前的确证。

  闽南“布袋戏”始于何时,也尚无文献可证,但至迟在五代时,泉州已有“傀儡戏”演出。五代·晋江道人谭峭《化书·海鱼》载:“观傀儡之暇而不自疑。”是泉州傀儡源流最早的文献记载。但这个“傀儡戏”“提线傀儡”、“布袋傀儡”还是别的什么“傀儡”,并不明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文艺·嘉礼戏》、《泉州宗教·道教·五代》)

  北宋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宋朝宫廷宴会的礼单上,就有掌中木偶戏。

  明确提供泉郡地域曾有“布袋傀儡”信息的,是南宋·兴化人刘克庄(1187—1269)《已末元日》诗句:“久向优场脱戏衫,亦无布袋杖头担。”“布袋”即指“布袋傀儡”。【按:兴化原属泉州郡,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析泉州莆田县、仙游县归兴化军,即今莆田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宋》、《泉州人名录·刘克庄》)

起于明代“隔帘表古”

  泉州“布袋戏”起于何时不甚明了,但一般认为,其发端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晋江县落第秀才梁炳麟从街头说书 “隔帘表古”发展而来, 即以手掌操作偶人表演的形式说书。

  民间相传,梁炳麟屡试不第,流落街头说书,然碍于面子,不愿抛头露面,便在布袋小舞台上挂帘遮挡,隐身其后 ,“隔帘表古”

  1次,梁炳麟再赴省城福州会试,曾偕友人祈梦问卜于仙游九鲤湖仙公庙,梦仙公执其手,题曰:“功名在掌上。”梦醒,悟为“易如反掌”之意,以为是科必中,欣然而归,不料仍然落第。梁炳麟认为神明戏弄自己,从此断绝仕意,以其满腹文史知识为材料,仍在乡里说书以维生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仙公山》)

  某日,梁炳麟正依旧隔帘说书,1位“嘉礼戏”(提线木偶)艺人于帘外听之,感其语言生动,劝其手托偶人,兼说书并表演故事,增强形象效果。梁炳麟便自雕木偶,以手代线弄之,更见灵活,乃籍稗史野乘编造戏文 ,演于里中。自此,泉州便有了以手掌操作的偶人戏。此番令梁炳麟声名大振,到处争相聘演,乡里誉为“掌中状元”

  后来,梁炳麟感觉单靠他1个人已不能胜任剧情发展的需要,于是带了1个助手,2个人同台演出,分顶手与下手,每个人左右手各操弄1尊偶人,这样,台上可同时出现 4 尊偶像。这个传统建制一直传承到解放前夕。

  这个传说,也记于清《台湾通志》。

  连横《台湾通志·卷13·风俗志》还载:“掌中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这一史料印证了布袋戏源于说书的痕迹。

  泉州民谚云:老戏(指“梨园戏”)弄破鼓,布袋戏重讲古。”一语道出泉州“布袋戏”鲜明的艺术个性,即“隔帘表古”的传统意蕴。

  泉州“布袋戏”起从此走上舞台。如新编《永春县志·文化志》载:天启(1621—1627年)年间,永春太平村李顺父子创办1台布袋木偶。但这时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形式。

清代兴盛

  至清·乾嘉盛世(1736—1820年),泉州戏曲大振,诸戏咸备,“布袋戏”也进入兴盛时期。

  完成成为真正意义上戏剧的转型

  至乾隆、嘉庆期间(1736—1820年),泉州“布袋戏”不但“掌中弄巧”,还加进音乐,配以锣鼓管弦,逐步发展为脚色分行,“演唱一场,合成音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戏剧类型,盛行民间。

  清·嘉庆刊本《晋江县志 ·卷 72 ·风俗 ·歌谣 》 “晋江人之习于风骚者不少,其发于性情者复多。有习洞箫、琵琶,而节以拍者,盖得天地中声,前人不以乐操土音,而以为‘御前清客’,今俗所谓‘弦管调’是也。又如‘七子班’,俗名‘土班’;‘木头戏’ ,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演唱一场,合成音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南音、梨园戏、嘉礼戏》)

  这是晋江地方文献对“布袋戏”的最早记载,说明当时晋江一带已经相当流行“布袋戏”演出。但此阶段泉州“布袋戏”的戏偶、戏箱、身段、唱做,仍不脱傀儡戏戏曲模式,演出也多再谢神、迎送神、祝寿喜庆宴会、破土兴建等场合 。

  遍布城乡

  《中国木偶艺术》载,至清代中、末叶,泉属各县如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同安等地的布袋戏,演出非常活跃,并出现许多著名的布袋戏班社和艺人。

  乾隆 (1736—1795年)间,“掌中班”兴盛,南安艺人炉内潘煨、埔头黄献谋、东蔗黄剑亦来永春定居。永春演艺以占奇最著名。(《永春文史资料》)

  嘉庆三年(179 年),晋江县东石镇潘径村穷秀才李克茶(“破涧茶”)创立“金永成偶戏团”(俗称“家班”),是全国首个职业布袋戏团。咸丰三年(1853年)起,李克茶潜心研习木偶艺术,与同安梭黄琴黄华等5位艺人被观众誉为“六才子”。布袋戏就此分离于“嘉礼戏”(提线木偶)自行发展,成为南派“布袋戏”的发源地和突出代表。(参见下文“现代·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

  嘉庆(1796—1820年)间,晋江金井福全村“玉成轩”布袋戏班创立,曾一度遐迩闻名。只是到第5代传人旅澳改行经商而后继乏人,但祖传的道具“玉成轩”木质精雕细刻油漆鎏金的牌楼及偶人至今保存完好。

  嘉庆(1796—1820年)年间,惠安出现第1代布袋戏名师骆智(又名“运头智”),到厦门与当地名班“金泉安布袋戏”对棚(演对台戏),引起轰动。

  同治至光绪(1862—1908 年)年间,闽南出现“五虎班”

  咸丰(1851—1861年)间,惠安涂寨印石吴肃创办“焕新成”班、净峰山后邱国创办“新玉兴”班,涂寨宣妙叶铜创办“玉春楼”班(“家班”),这些都是家族型布袋戏班,传承有自,在闽南及周边地区影响较 大。光绪廿年(1896年),惠安著名布袋戏演员叶妈宝出生于涂寨掌中木偶戏世家,祖父叶铜、父叶炎生均为 “布袋戏”艺人。估计家班”在咸丰六年(1856年)以前就存在了。

  传入台湾

  清·乾隆(1736—1795年)中叶,随着大量移民进入台湾,泉州“布袋戏”(掌中班)也传入台湾。根据《台湾省通志》“学艺艺术篇”,南管 “布袋戏”是台湾最早的布袋戏,其剧本以古书、演义小说等为主,俗称“古册戏”,口白较文雅多诗词,讲求动作的细致性,伴奏音乐以南管音乐(南音)为主。

  《中国木偶艺术·台湾省木偶艺术》记:“清代乾隆中叶,台湾布袋戏由福建泉州传入。”

  连横 《台湾通史·卷13·风俗志·演剧》云:“台湾之剧……曰‘七子班’,则古梨园之制,唱词道白,皆用泉音。而所演者则男女悲欢离合也。又有傀儡班、掌中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夫台湾演剧,多以荐神,坊里之间,醵资合奏。村桥野店,日夜喧闹,男女聚欢,履舄交错,颇有欢虞之象。 ”

  后来,随着漳州北派“布袋戏”的传入,南管“布袋戏”不再是主流,但仍存在于台北地区的少数剧团中,如“小西园”、“亦宛然”等。

  传入苍南

  苍南县属浙江温州市。经普查,在苍南现还能查清从清·道光1821—1850年)年间至今50多位有姓有名的“布袋戏”艺人。这些艺人主要分“灵溪派”、“五凤派”两个流派,各有表演特色。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载:“……以五指运三寸傀儡,金鼓喧嗔,词白则用叫颡子,均一人为之,谓之肩担戏。”所记的“肩担戏”,表演形式与“布袋戏”基本相同。

  苍南单档“布袋戏”的来历有北入说和南入说2种,但从其称谓和以演文戏为主的表演风格、用闽南方言道白、在闽南方言区域行演等方面看,应源于闽南布袋戏的南派 之一的“安溪派”,在清代中、后期随福建移民引入。

  据传,苍南五凤乡人鲁洪是苍南单档“布袋戏”主要流派之一“五凤派”最早学艺于泉州的艺人。但由于历史久远,“布袋戏”在闽南已演变为多档形式,找不到古老的单档“布袋戏”。在苍南得以保存的单档“ 布袋戏”的源流也只能追溯至清·道光年间。

民国时期

  概说

  入民国,惠安、安溪等地的“布袋戏”班社几乎遍及全县。惠安的“布袋戏”以涂寨为中心,逐渐流播,遍及全县,计有60多班。《安溪县志》载:全县提线木偶和掌中布袋戏两个剧种共63台,从艺人员达360多人。

  但至建国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泉属诸县的“布袋戏”班社处境维艰,如惠安县只剩20多台。

  惠安叶妈宝

  叶妈宝(1896~1943年),清末民国·惠安县涂寨镇立新村宣妙 (原名杉料)人。光绪廿年(1896年)二月初七生,兄弟3人,妈宝排行第二;祖父叶铜,父叶炎生。咸丰六年(1856年)前,叶铜创办“玉春楼”班(“家班”),叶妈宝家班”第3代传人。(参见上文)

  叶妈宝七、八岁时,就能仿效生、旦、净、丑等角色唱做。13岁时负笈泉州,拜陈侨资为师,演技大进。在演《冷房会》中,他主演玉真娘子千里晋京,以13个不同的姿态和动作表演她撑伞艰难行进的情景,当即为泉州著名木偶戏“少春掌中班”所赏识,聘为副主演,名噪泉郡。

  民国三年 (1914年),叶妈宝返乡与长兄天宝合演1台,妈宝主演,班名“玉春楼”妈宝不识字,由兄长口传脚本。他听后不但能掌握情节,对白,诗词、歌曲、名文、书柬等也都能流利背出。在《舌战群儒》一出戏中他演孔明,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对答如流。曹子建的《铜雀台赋》、孔明的前、后《出师表》、三气周瑜中的书柬、孔明柴桑口吊丧的祭文,他都能一一背出,且情真意切,使观众听后恻然动容。有一次,他到惠东演出,有一前清秀才蓄意考他,对他说:“久闻你能口传成诵,本村今晚演《关公汝南投曹操》,请你在 关公秉烛读《春秋》前加一段白文。”随即引《史记》1节口授。当晚演出,引白一字不差,秀才叹服,与妈宝成为莫逆之交。

  叶妈宝以灵活的双掌,精湛的技艺,演出千百个形形色色的古代人物,个个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他演武戏的单刀相拼、双剑劈刺、刀枪对打、藤牌挡杀,动作甚合武打章法。如演关云长回马拖刀,俨然当年神威。表演喽罗下山舞弄三叉耙,能随锣鼓节奏挥舞10个动作,有声有势。演赤膊对打,在急剧的追逐厮打中,转瞬间一方已以闪电般的手法脱掉对手的外衣,台下不禁连声叫绝。演侠客夜行,飞檐走壁,神出鬼没,动作惊险,扣人心弦。

  他表演文戏也有绝招,如县官坐堂审案,能磨墨握笔,提印盖章,尤其是随着一声断喝,拿起惊堂木猛然一拍,声势俱厉,全场肃然。

  他还善于摹拟各色人物的声音语调,又能恰切地运用本地的典故、谚语、口语。如演女丑角,只听后台一声:“我来啊!”声如破锣。观众闻其声未见其人就知道要出“魈家婆”了。旋见一老妪涂脂抹粉,穿红着绿,手摇薄扇,步履踉跄出场。在说白时,拍手蹬足,搔首弄姿,丑态百出,令人作呕 !他演魈公子、大头、阿臭时,都能突出个性,语言诙谐,动作滑稽,令观众捧腹。

  民国廿七年(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全国,也激起叶妈宝的爱国热忱。他在涂寨等地演出《东北一角》、《最后一计》等抗战剧目,揭露日寇推行“三光政策”的罪行,演出东北千万同胞家破人亡的惨状,表现义勇军、大刀队奋勇杀敌,前仆后继的英雄事迹,激发观众同仇敌忾的爱国义愤,得到好评。

  叶妈宝较拿手的文戏有《三气周瑜》、《误斩郑恩》、《蒋干偷书》、《梅良玉思钗》、《祁巧云替死》、《审朱后》、《海瑞严嵩 》、《云艺闯堂》(现改编为《春草闯堂》)、《严安割舌》、《孟丽君脱靴》、《高奎假王》、《大红袍》、《包拯审乌盆》、《公案》等;武戏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射雁》、《柯木寨》、《杨令公磕碑》、《瓦岗寨》、《罗通扫北》、《岳飞大战朱仙镇》、《八锤救驾》、《陆文龙》、《吕后》、《三门街》、《四平山劫驾》、《百岁挂帅》、《李逵劫法场》、《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单刀赴会》、《五马破》、《火烧赤壁》、《官渡战役》、《赵子龙单骑救主》、《粉妆楼》、《万花楼》、《七侠五义》、《小五义》等。

  叶妈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惠安县涂寨、东岭、小岞、内外东周、崇武、大岞、东下坑、东园、百崎、辋川等地。

  民国卅二年(1943年)8月19日,叶妈宝因染霍乱病逝,终年48岁。

  惠安“家班”的创立

  民国时期,惠安县净峰镇净南村邱国创立“新玉兴木偶剧团”,成为家班”创始人。家班”“布袋戏”世家,以武打戏出名。

现代

  概说

  新中国建立后,“布袋戏”艺人获得新生,生活有了保障,社会地位相应提高。泉州地区的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安溪等县,陆续组建布袋戏(掌中木偶)剧团。

  1951年7月,晋江专员公署将泉州“布袋戏”正式定名为“掌中木偶戏”

  1953年,晋江县成立“潘径布袋戏剧团”,其前身为创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的“金永成”班,即肇基于晋江东石镇潘径村的家班”。1978年改名“晋江县掌中木偶剧团”,后定名“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 成为南派布袋戏的突出代表。

  1951—1954年,惠安县文教科组织“戏改”,以涂寨“焕新成”班、净峰“新玉兴”班、涂寨“玉春楼”木偶世家为主,先后组建“惠新”、“惠艺”布袋戏剧团。1958年两团合并为“惠安县布袋戏剧团”,1978 年定名为“惠安县掌中木偶剧团”。(参见上文”)

  1980年代后南派“布袋戏”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泉州市所属晋江市、惠安县有专业“布袋戏”(掌中木偶戏)各1个,以及民间部分业余布袋戏剧团。

  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

   “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是1个比较系统全面沿袭南派“布袋戏”艺术的专业剧团,其前身,是东石镇潘径村李克茶(“破涧茶”)创立于清·嘉庆三年(1798)的“金永成偶戏团 ”(俗称“家班”),1953年为“晋江县潘径布袋戏剧团”,1978年改制为“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后定名“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参见上文“清代兴盛·遍布城乡”)

  1949年后,李荣宗李伯芬李玉仁李武发李武安李文炳“李家班”艺师堪占南派布袋戏之半壁江山;其中以李荣宗李伯芬父子最为著名。李伯芬表演的《大名府》等剧曾轰动国内外偶坛。

  1953年成立“晋江县潘径布袋戏剧团”后,收黄秀莲颜酒容等人入盟,开创家班”授艺于女演员的历史。

  廿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期间,“晋江县潘径布袋戏剧团”曾参加全国慰问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演出,到福建前线慰问三军将士。

  1958年开始创演现代戏《怒海归舟》、《奇袭白虎团》、《梅林春晓》、《金沙江畔》等剧目;并积极开展幼儿木偶的艺术活动,先后创演《小花鹿历险记》、《森林中的故事》、《小公鸡》等寓言剧和童话剧,为“布袋戏 ”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积累了可贵的艺术经验。

  196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前来拍摄李荣宗的指掌艺术,录制《钱芳兰替嫁》的折戏以及《大名府》的杂耍和打斗场面。

  1978年“潘径布袋戏剧团”改制为“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后,对舞台、灯光、布景、音乐、表演技巧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狠抓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曾招收3批青年演员,不断充实演出队伍。现在的蔡美娜林静如陈代宫尤天相曾金亮 等已是该团台柱,是为晋江“布袋戏”的第6、7代传人。经几代人的不间断传承,晋江“布袋戏”技艺超绝,为“布袋戏”剧坛之首,名重闽南侨乡。

  他们先后创演了《白龙公主》、《大闹越州》、《五里长虹》、《清源仙女》等大型木偶剧、童话剧以及传统折子戏,多次参加省市级的戏剧赛事、省际交流、晋京演出和国际木偶节。其中《五里长虹》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节目奖,《清源仙女》获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银奖,并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52集的木偶电视连续剧《白玉堂》。该团还曾赴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法国、德国、荷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塞舌尔、毛里求斯、菲律宾、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访问演出。先后有20多个剧(节)目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片),在国内外发行放映。

  2013年12月,“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晋江掌中木偶是保护传承单位之一。

  2014年4月,福建省政府对有关工作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名列其中,成为唯一入选的县级剧团。

  惠安县掌中木偶剧团

  1958年,“惠新”、“惠艺”两个布袋戏剧团合并,组建为“惠安县布袋戏剧团”,1978年定名为“惠安县掌中木偶剧团”,其骨干即原涂寨“焕新成”班、净峰“新玉兴”班(“家班”)、涂寨“玉春楼”班木偶世家子弟为主。

  有邱培清“新玉兴”(“邱家班”)第5代传人。第1代邱国,第3代邱启宗,至今已传6代。至第4代邱培清之父执掌剧团时,打破传统清规,始招收外姓人进团学艺,如今弟子们成为许多“布袋戏”剧团的台柱。

  邱培清,14岁初中毕业后 即 在 祖父 邱启宗 授意下,开始习演“布袋戏”。1991年3月,邱培清开始人生第1场演出,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惠安东岭镇,为回乡探亲的台胞表演《李渊回太原》。

  邱培清对各行角色都顺手应心,表演细腻逼真,动作准确传神。在传统武打戏基础上加入杂技元素,能操演小木偶甩棍顶碗、交杯斟酒、翻身跳墙、拔剑射箭、马战脱衣等高难度动作,还自制“布袋戏”道具、军械刀枪、马匹等。

  邱培清还有两手绝技,一是可1人分饰多角,随意“切换”男女声,掌握各行当多角色各不相同的语气和声音,可1个人演1台戏,角色最多时达25个;二是既能手演人物,下台又是样样皆能的乐手,经常可见他双手执木偶,双脚踩击大、小锣,右手打击鼓、钹、板等乐器,1个人自问自答、说拉弹唱。

  主要代表作品有《李太白和番书》、《李渊回太原》、《金廷玉进京》、《三探金山寺》、《闹花灯》等,在惠安净峰、东岭、东桥一带备受欢迎。

  洛江黄德模

  黄德模,洛江区罗溪镇人,是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1980年,黄德模高中毕业即从泉州木偶剧团学艺,创作有《宝珠记》、《弓鞋记》等戏目。演出“布袋戏”是其谋生技艺,足迹遍布永春、德化及周边地区,而今过着边演出边靠养蜂增加收入的生活模式。

剧目

  泉州“布袋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有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两大类。

  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是一代代承袭下来的,其中有些如《玉真行》、《小闷》、《逼父归家》、《裁衣》、《士久弄》等,是从“梨园戏”移植过来的;有些是“嘉礼戏”(提线木偶)戏文。(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艺术·梨园戏、嘉礼戏》)

  泉州“布袋戏”特别擅长表演抒情性“文戏”,尤其是公子、小姐、男女丑角的表演更是丝丝入扣,点点带情,是观众、行家公认的看家本领。

  传统剧目分为6种:

  一、生旦戏:如《弓鞋记》、《锦裙记》等。这类剧目的来源是早期“讲古”戏文的遗存,表演上充分反映出深受“梨园戏”的影响。布袋戏在剧目上的特点是表演性强于、优于、先于其文学性,欣赏布袋戏不能草看案头剧本,而重在欣赏舞台表演,方能品尝其艺术韵味。

  二、宫廷戏:如《哭人彘》、《杨广篡位》等。来源于早期“讲古”戏文,具有重说不重唱的特点。表演上深受“嘉礼戏”的影响。

  三、公案戏:如《审三如》、《林文生告御状》等。 属于“嘴白戏”范畴,来源于早期的“讲古”戏文,向来有“千斤道白四两曲”的戏谚。

  四、武打戏:如《闹花灯》、《闹淮安》等。布袋戏以“讲古”为曲艺形式发展成戏剧后,因偶人是虚构躯体,经得了三番五次翻滚,就是真刀真枪、真来真去、拳打脚踢,也不会出现舞台工伤事故,故而表演的武打动作火爆,特别是在“短兵相见”场合,具有快捷、勇猛的表演特点。

  五、连台本戏:有《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等。

  六、小出戏(折子戏):有《田贵春》、《许仙说谢》等。

  廿世纪50年代,泉州晋江等县的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挖掘了200多个(据《福建戏曲传统剧目清单》)布袋戏传统剧目,以及记录了大量的音乐唱腔曲牌等 。

  其中:

  晋江掌中木偶剧团现保存李伯芬于晚年回忆记录的43个剧目和李荣宗整理保存下来的15个剧目,其中《女中魁》、《宝塔记》、《梅良玉思钗》、《水源海》、《金魁星》等称“落笼戏”,是南派布袋戏的经典剧目。

  晋江布袋戏老师傅蔡用笔曾记下90多个剧目(是家班2倍),约70万字,用宣纸毛笔书写,分成5卷,布面装订,翼其留世。这里好些剧目是孤本,如唐寅磨镜”、“唐寅答诗”、“四才子”、“月台梦” 等。  

 新编剧目

  解放后,组建了布袋戏剧团,创作产生不少新编剧目,可分为4种:

  一、童话剧:《三个和尚》、《狐狸建筑师》、《中山狼》、《龟兔赛跑》、《狼来了》、《拔萝卜》等。

  二、现代剧:《智取威虎山》、《东山战斗》、《惠女新传》、《 张高谦 》、《焦裕禄》等。

  三、神话剧:《大闹天宫》、《洛阳桥》、《白蛇传》、《田螺姑娘》等。

  四、历史剧:《邱二娘》、《银链礁》、《燕青救主》等。

戏台

  泉州“布袋戏”的演出场所,分前、后场两部分,把操偶者和后台区隔开来。后场包括操偶师、乐团和口白师傅;前场即戏台部分,观众可见到操偶师傅操作人偶于戏台上的表演, 也提供演出所需要的戏剧布景。

  初期,沿袭“隔帘表古”习惯,“布袋戏”戏台十分简陋,出现了类似“肩担戏”的模式。艺人肩担戏箱与布廉等物事,到演出地点后,仅用扁担、布廉架起简易戏台 ,操纵者躲在布帏下即行演出。

  清代中期,随着“布袋戏”的发展兴盛,戏台也变得较为复杂,诞生了牌楼式“四角棚”“四角棚”以优质木材雕制而成,形制为宽3.5尺、高4尺、深1.5尺,由上盖、底座、4根柱子及后屏3个部件组成,最前面有1对精雕细刻的龙柱,类似1座小型土地庙。戏台中间是大厅,为戏偶活动的舞台。

  “四角棚”4面之中,3面皆空,仅大厅中有1层“交关屏”,用来遮掩演艺人之用。“交关屏”面朝观众的一面,有左、中、右3个门洞,表演区就在门洞外及台口的天、地之间。顶篷有楼座,与堂座的3门相对称,拟作仙界或山岭。

  组装时,先用12根竹竿搭设一个台架,舞台面(走马板)适合坐式演员的坐高,然后把整座彩楼依序固定搭设在台架上。

  有的为了增强视觉效果,还在戏台左右前方各加1个斜面,俗称“六角棚”

  “全开放式”舞台上几乎空空如也,全凭艺人运用手上功夫操纵木偶,塑造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舞台艺术形象。

  早期无论“四角棚”“六角棚”,装饰和雕刻都较为简单,到后期逐渐发展得更为复杂精致,成为配合木雕技术及闽南传统庙宇造型相似的戏台,称“彩楼”“彩楼”装饰美观而丰富,本身即为木雕艺术品,造价昂贵且搬运不易,并非所有“布袋戏”班社所能负担。

 1930年后,台湾出现了1种看板式的彩绘戏棚。这类戏台的装饰图案全数以平面彩绘的方式制作,其造价便宜也易于搬运,舞台效果也不输给传统戏台,很快便为闽南“布袋戏”班社所采用,成为主要戏台选择。

  1953年改用立式表演,台宽加大到1.2丈至1.6丈,台高4.8尺,台深6尺。

  2003年对舞台又进行改革,以拼板式代替“走马板”,舞台前区2尺也纳入表演区范围,后区可置布景。  

行当角色

  泉州“布袋戏”的行当角色体制,属于“嘉礼戏”、“梨园戏”的混合体。

  泉州“布袋戏”的行当角色,仿照“嘉礼戏”(提线木偶戏)的体制,分为“生、旦、北(净)、杂”4个,即布袋戏舞台表演上的“四大柱”

  “生”:指有男子阳性风格的角色,其中“小生”通常即所谓“主角”,“文生”是智慧型男角,“武生”是动作派男角。

  “旦”:指有着阴柔气质的女性角色,如“花面旦”、“观音旦”、“老旦”、“小旦”等。

  “北”即戏剧行当中的“净”

  在“布袋戏”音乐体制中,有来自“嘉礼调”(傀儡调)的曲子,其中1类属“北”的曲调,即属于“净”的唱腔。

  在角色行当上,“布袋戏”存在着“南北合套”的情况。“布袋戏”“北”,分黑、红“北”, 多数是“竖眉戏”、“审场戏”的角色。

  “花脸”亦属“北”行,主要指“豪气、勇猛型”有着非常强烈男子气概和阳刚气质的男角,如“红大花”、“青花仔”、“文木黑大花”等。

  另外还有其专门主角类别的关公”、“徐良戏偶等。

  “杂”行表现相当杂,包括丑、末、仙道、神怪及动物形象等。

  “杂”行主要是“丑”“布袋戏”“丑”“大头”、“臭头”、“浮肿”、“缺嘴”,即“丑”“四大柱”

  “末”一般指跑龙套角色,如老和尚、小沙弥、“缺嘴”等。

  “仙道”“财神”、“三仙”等 ,另外还有其专门主角类别的“东海龙王”、“太师”等神明道士等。

  “神怪”如牛头马面等。

  但是由于泉州“布袋戏”传统剧目有一部分来源于“梨园戏”,这类剧目的角色行当,却主要依“梨园戏”的体制划分,即按“七子班”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

  泉州“布袋戏”的行当角色品种齐全,分工细致。传统的角色多达230余种,每种各有其名称,无一雷同,这有别于其他木偶戏剧种。多数角色具有特定的人物形象特征,有的是专用的角色形象,如包公” 、“郑恩”、“程咬金”、“关公等,角色有名有姓,不能互相串用。

  就传统“布袋戏”而言,一个布袋戏班形成,最少要备有包含上述各类的戏偶共80个,连同演出的舞台、鼓锣乐器等,可1人用肩担挑上,这就是一般“布袋戏”艺人俗称的“一担笼”

操弄

  就传统“布袋戏”而言,戏偶高约30cm,基本结构由身架、服饰、盔帽(头饰)组合而成。身架包含偶头(木制)、布身、手(文手或武手,木制)以及实心的布腿、鞋(靴子,木制)。

  戏偶的躯干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因此操偶表演者将单手手掌放入中空戏偶的“人仔腹”,将食指套入偶头,拇指放入戏偶右手,中指(或中指、无名指、小指一起)放入左手,利用手掌与五指的摇摆或晃动,控制戏偶头、身体、手来操偶表演。但由于木制戏偶面部表情不会变化,仅借由偶人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剧中人物情感, 具有相当大的表演难度。

  泉州“布袋戏”模仿性强,善于模仿生活动作,如饮酒、吐水、抽烟、喷火等,成为欣赏性较高的特技 ,“真戏假做”、“假戏真做”交替使用 。

  为达到 舞台效果与剧场效果,“布袋戏”的操纵(“戏弄”)特别注重表演的动作性和技巧性所谓“掌中弄巧”,显现出各类角色的手势、步伐和动作。其对表演艺术有严谨的规范要求,每个行当的基本功都非常精细。

  如“生”角,基本动作24步;“旦”角,基本指法40步;同是一把扇,“生”角玉骨扇11步,“丑”角鼓扇21步。

  又如1个缝衣程式,就有外手裁衣裳、髻上拔针、针插襟前、抽线、咬线、线尾搓尖、对针穿线、打结、口齿弹线、发上滑线、缝衣抽线等11个动作。

  再如表演修书盖章,从取印开始,再看印、去印脏、盖印油、呼印、下印,最后叠手压印,细致入微,一丝不拘。

  另外,因为“布袋戏”可单手操偶,基本功要求演员必须1人演两偶,互做对谈动作的文场表演;更甚者,两手均可做偶人之跑、跳、抛接、武打等武场表演。实际操演上,除了武场大堆头场面,或龙套角色出现串场外,“布袋戏”戏剧进行中,通常以两偶两角色之间的互相对话与肢体互动为最多。

  还有“反套”“飞套”的操纵技巧。“反套”即艺人将手掌反向置入戏偶的“人仔腹”,表现偶人的“背手”动作。“飞套”即将1手的偶人飞出,或腾空,或跃墙,或套入另1只手。

语言艺术

  千斤道白四两曲

  就一般言,“布袋戏”的演出除 戏台上“掌中弄巧”和音乐外,几乎都以口白对话为主,唱腔歌曲甚少,历来有“千斤道白四两曲”之说。 这点与其他传统戏剧有相当大的不同。

  由于操偶者常须1人双手同时操演2个角色,1出戏往往要操演多个角色,要兼顾各个角色的道白和演唱甚难,因此,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布袋戏”的演出,“后场”都配有“口白师傅”,或由乐师兼职,配合“前场”(戏台)的操偶者作道白、“口技”和演唱,其形式如“双簧”。当然,技艺高超的艺人能够1人将“掌中弄巧” 和道白、演唱一起完成的,也不在少数。

  “口白师傅”可谓是“布袋戏”的灵魂人物,包办了戏中所有人物的“对白”“念白”,必须具备有模仿男女老幼不同人物音质、不同讲话风格甚至不同的地方口音的技巧。优秀的“口白师傅” 还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音乐素养,必须能做到各种不同性格的角色五音分明,加上情绪表达的“八声七情”,及其余基本角色“口白”等等。“布袋戏 ”行话有曰:“三分前场,七分后场。”说明了后场的“口白”和音乐“前场”演出的重要性。

  “布袋戏”的语言艺术着重2个方面的修养:

  一是强调剧情变化。

  1个布袋戏艺人,要兼演多种角色,最难的是如何表达不同人物的声情变化,尤其是双手同时操作两个偶人,要表现两个身份不同、性格迥异、动作悬殊的人物,语言要达到性格化的要求,如文生的雅气、武生的凝重、老生的沉着、笑生的轻浮等,以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

  如晋江掌中木偶剧团的前身潘径“布袋戏”,早在李克茶主班之时,就根据演出实践中语言“轻、重、缓、急、吞、吐、浮、沉”等变化,创造了8音调;在李荣宗主班时,又以“生、旦、丑、净”4个行当为基础,从每个行当的不同形象中各分出7个类别,创造了28个定型音,如生角分“文生”、“武生”、“黑须生”、“白须生”、“渗须生”、“关头 ”、“斜目”等,旦角也分“女间(“女间”合一字)旦”、“齐眉旦”、“开脸旦”、“老妇”、“丑容旦”、“彩旦”、“狠心旦”等。

  二是恰如其分的运用口语化的群众语言。

  “布袋戏”“念四句”(出场诗 )外,语调多以说书式的口白为主。

  群众中生动的语言,通过艺术化处理,变成了人物语言的性格化,特别是丑角之类人物的插科打诨语言交锋, 俗称“打嘴鼓”, 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入情入理。

  “念四句”

  通常,“布袋戏”每位要角出场时,都会有自己的4句泉音“念白”,这4句“念白”一般由五言、或六言、或七言古诗组成,即“出场诗”“定场诗”,俗称“念四句”

  “念四句”“布袋戏”演出的极大特色,用于自报身份,其文言式的用字遣词更常常代表了戏偶的角色、身份与性格。

  如:

  观音菩萨的经典“念四句”为:“南海普陀自在,说法三千世界;佛法无边无量,凡人难到莲台。”

  老生“念四句”可为:“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老汉姓,名……”

  店家小二的龙套“念四句”则可为:“茶(酒,菜)迎三岛客,汤送五湖宾,不将可口味,难近使钱人。小二是卖茶(酒,菜)的……”

  一般而言,“布袋戏”“念四句”使用拉长语音、介于口白与唱腔的“念白”式表演,注重语调旋律。

音乐唱腔

  泉腔系统

  泉州“ 布袋戏”的音乐唱腔,属以泉州方言为标准音演唱的泉腔系统,即泉州“弦管”(南曲)音乐系统,吸收了“梨园戏”“南音”的部分曲牌,有传统唱腔曲牌近百首。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南音、梨园戏》)

  由于泉州“布袋戏”是由“讲古”曲艺形式发展而来的剧种,历史上接受过“嘉礼戏”(提线木偶)艺人的指导,音乐唱腔以“嘉礼调”为主;还接受“梨园戏”艺的艺术指导,移植了一些“梨园戏”剧目(特别是生旦戏),更多的将“梨园戏”的音乐唱腔引进“布袋戏”中。“弦管”、“梨园戏”音乐、“嘉礼调”3者在艺术血脉上是相通的。它们在“管门系属、旋律特性、节奏特点、曲牌名称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论泉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嘉礼戏》)

  此外,还融入本地的歌谣、民间小调等。

  场景音乐用“什音”谱伴奏居多,也融入小笼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民间音乐·什音》)

  泉州“布袋戏”的音乐属于曲牌体,其唱腔词格,居多为长短句形式。曲调演唱时“行腔”讲究“起、落、煞”的节奏关系,与“嘉礼戏”、“梨园戏”的演唱风格同出一辙。

  乐器

  泉州“布袋戏”音乐的基调,清脆幽雅,悦耳动听。

  旧班制的乐队由3人组成,一为司鼓(南鼓,俗称“压脚鼓”),二为嗳仔(小唢呐),三为下手(兼钲锣、锣仔、拍板),处于“锣鼓吹”阶段。

  后来乐队不断扩大,增加了琵琶、二弦、三弦、洞箫、笛子、扬琴、二胡等,打击乐则有南钹、响盏、小叫等,演奏时充分展现优雅、古朴的南戏音乐味。

  同“嘉礼戏”一样,“南鼓”是乐队总指挥。鼓师将脚后跟压于鼓面上移动,随压力变化和鼓槌打击的位置、力度不同,轻、重、缓、急表现得淋漓尽致。“ 压脚鼓”打击套路称“鼓邦”(锣鼓经),主要采用“嘉礼戏”“傀儡点”,兼容“梨园戏”“七邦锣仔鼓”“八邦马锣鼓”,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为泉南戏曲之精髓。

服装道具

  泉州“布袋戏”的木偶头、服装、道具也有特定的风格。

  早年“布袋戏”所使用的行头都有固定的加工点,最受人称道的如:

  环山乡花园头村江加走的木偶头,俗称“花园头”, 以生、旦等素面粉彩见长,易戴盔帽。涂门街“周冕号”黄良司黄才司兄弟的木偶头,俗称“涂门头”,以花脸见长,不易戴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嘉礼戏·制作》)

  还有安鲍的服装,“凤冕斋”的金魁头戴,阿林的刀枪剑戟等。

  1台演出时,1个艺人往往要操演若干个角色。为便于演出时偶人的交替更换、快速调度和操纵需要,演出前必须对参与演出的所有偶人形象进行预制,根据需要造型待用。

  此外,偶人形象众多,预制的假定性强,可塑性大,只要根据人物需要,选取适宜的木偶头和各种行头等配套组合即可,这样,可随时塑造各种形象的偶人以供演出。这是人戏所无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