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驿站

  泉州古驿道概述
    ——基本设置[驿道。驿站(驿馆)。腰站。驿递铺舍。]
    ——唐—五代。
    ——宋。
    ——明。
    ——清。

  3划:
  上壅驿[上瓮驿。今德化县上涌镇上涌村亭厝坪(古属德化县东西团)。]
  大洋驿
(安溪县治西20里)、大轮驿[大同驿,同安驿。泉州府同安县治西(今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后炉街果子园一带)。今无存。]

  4划:
  双济驿[安溪县崇善里(今蓬莱镇)双济桥北]

  5划:
  旧馆驿、
  龙浔驿[德化县城西门、今德化城关龙浔镇]、龙门驿[安溪县龙门镇龙门村(古属依仁里龙门山)]

  7划:
  来远驿[泉州南门车桥头附近。北宋·政和始设泉州来远驿。明初重设来远驿于泉州南门车桥头附近(永乐重设。馆舍规制。)。明·成化废止。遗址(馆舍故址。进贡厂故址。)]、汰口驿[或讹作“沃口驿”。南安县十六都(今属南安市码头镇)]

  8划:
  罗渡驿[安溪县参内乡罗内村罗渡东(时属长泰里罗洋乡)]

  10划:
  晋安驿(古泉州府城内,后迁城外。宋始置“晋安驿”于义成门内。元·至正在南宋·南外宗正司旧址改建为“清源站”。明·洪武在驿内巷原宋贡院旧址改建,复称“晋安驿”。明·天启迁城外。清袭明制。五陵腰站。)、桃源驿(永春县衙隔溪对面古渡头)

  11划:
  清源驿(泉州府治西南忠孝坊内)清军驿(鲤城区新街联墀宫正对面清军驿巷)
  康店驿
[大盈驿。南安县康店村(今南安市水头镇南面康店)。地理位置。南宋·嘉定十四年肇建。明·嘉靖卅八年毁于倭,四十三—四十五年重建(重建。诗词。)。清·顺治毁于战火,康熙八年重建。近现代。]
  
深青驿[鱼孚驿。泉州府同安县灌口深青乡(今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宋置“鱼浮驿”。元移深青乡更名“深青驿”。人员配置和供给待遇。遗址(驿楼。深青桥。周边。)]

  13划:
  锦田驿
[皇华驿,龙山驿。惠安县城南门驿口。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始建“皇华驿”。元·元贞迁县治西南更名“龙山驿”。明·洪武八年改名“锦田驿”(改名。清沿明制。)]蓝溪驿(凤山馆。古安溪县署东。)

泉州古驿道概述

  基本设置

  驿道

  驿道,是古代用于传递公文、官吏和各色人员往来、运输物资的通路,部分驿道还是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
驿道有官道、民道之分。

  【官道】

  官方修筑的重要通衢即为官道。明、清时代,从京都通往各省省会及各省会互通的路线,名“官马大路”,省会通县城及领县县城互通的路线称“官马支路”。如南安官桥社庄至水头小盈岭为“官马大路”,南安县城(县治丰州)至泉州、晋江、安溪、永春及澳头巡检司等为“官马支路”

  据清·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32·邮驿》载,清代,福建有主要“官马支路”的邮驿线路5条,其中4条都有1段共同的线路,即自福州三山驿至南平剑浦驿之间的驿路。以南平剑浦驿为支点,这4条线路分别向闽北、闽西北及闽西方向延伸;此外,还有1条重要线路,以福州三山驿为起点,至漳州府诏安县南诏驿,终与广东交界,全程“一千零三十里”(约合593公里),将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及漳州府贯穿起来,联成一气。

  这条自福州至广东交界处的驿道,其具体走向为:

  自福州“三山驿”起,南行“七十里至大田驿”(故址位今闽侯县祥谦乡宏屿村附近);自“大田驿”南行“五十里至福清县宏路驿”(故址位今福清市宏路镇);自“宏路驿”南行“四十里至蒜岭驿”(故址位今福清市新厝乡蒜岭村)。

  此后即进入兴化府域:自“蒜岭驿”往西南方向行“五十里至兴化府莆田县莆阳驿”(故址位今莆田市区);自“莆阳驿”前行“六十里至仙游县枫亭驿”(故址位今仙游县枫亭镇)。

  此后即进入泉州府域:自“枫亭驿”前行“五十里至泉州府惠安县锦田驿”(故址位今惠安县城内);自“锦田驿”前行“五十里至晋江县晋安驿”(故址位今鲤城区内驿内巷);自“晋安驿”前行“六十里至南安县康店驿”(故址位今南安县水头镇);自“康店驿”前行“七十里至同安县大轮驿”(故址位今厦门市同安区);自“大轮驿”前行“六十里至深青驿”(故址位今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

  此后即进入漳州府域:自“深青驿”前行“五十里至漳州府龙溪县江东驿”(故址位今龙海县角美镇);自“江东驿”西行“四十里至丹霞驿”(故址位今漳州市内);自“丹霞驿南行“四十里至甘棠驿”(故址位今龙海县程溪镇);自“甘棠驿”南行“五十里至漳浦县临漳驿”(故址位今漳浦县城);自“临漳驿”前行“七十里至云霄驿”(故址位今云霄县城);自“云霄驿”前行“八十里至诏安县南诏驿”(故址位今诏安县城)。

  具体如惠安县“官马支路”驿道,自福州三山驿入境,经白水岭,过陈同关,入白水铺(今涂岭乡白水村)、涂岭铺(今涂岭乡涂岭村)、驿坂铺(今涂岭乡驿坂村)、居仁铺(今辋川乡玉围村居仁)至县城驿站总铺县前铺,再南经盘龙铺(今螺阳乡盘龙村)、上田铺(今洛阳镇上田村)、通津铺(今洛阳镇),过洛阳桥,抵晋江晋安驿,转南安、龙溪、漳浦,直抵广东饶平。县境内的县际驿道全长50公里,共设8个铺递。

  【民道】

  民道,则是在官道的基础上,多数由民间自发建造的通往乡、铺、里、村等的道路,并使之连接官道,方便各地百姓交流往来。

  驿站(驿馆)

  在官道上,在交通便捷、位置冲要的主要节点设有“驿站”或“驿馆”,建置馆舍,供往来人员和坐骑歇息,承担接待功能。清·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32·邮驿》称:“宋承唐制,三十里有‘驿’,非通途大道则曰‘馆’。”“驿站”“驿馆”由府、县官府管理,其工役夫费官府承担。

  自唐朝始,福建道上即设置有“驿站”、“驿馆”

  至清代,福建辖10个府、2个直隶州、58个县。据清·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32·邮驿》记载,全省除福宁府、台湾府、永春州未设驿站外,其余各府、州共设水陆驿站59个(其中泉州府5个),每站配置的赡夫一般从5—115人,递夫2—14人,兜夫3—44人不等。

  随着清末光绪(1875—1908年)间新式邮政机构的出现,延亘了数千年的驿递制度开始瓦解,驿站设置日渐废弃。

  腰站

  驿站之下,或在两驿之间设置“腰站”,或称“腰驿”,隶驿站管辖,是官道上的换马处。

  清代,据清·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32·邮驿》载,福建全省设有腰站9个;其中泉州2个:“晋安驿”“五陵腰站”,“锦田驿”“盘龙腰站”,各设兜夫15名。

  驿递铺舍

  驿递铺舍,简称“铺递”,又称“铺站”,是比较小的单位,职责主要是递送公文。顾炎武《日知录·驿传》“今时十里一铺,以传公文。”据清·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32·邮驿》载,清代福建全省设有铺站784个。

  在泉州,铺舍则晋江有19个、南安16个、惠安7个(在其中两铺又“另设二铺专递盐场海汛小路文书”,所以铺也可能指1个建制单位,如是,则惠安有9个铺)、安溪3个,同安13个(另设6铺专递盐场海汛小路文书,其中5个是单设的,所以也可以说有19个铺)。

  地方志均未述及铺舍的人力配备,参考其他材料,每个铺舍的铺兵应不会超过10人。

  唐—五代

  入唐,泉州港逐渐兴起,是蕃客往来之地。对外交往和经贸的发展,横跨泉州全境的驿道也是必备条件之一。要将内陆商品输运至港口,驿道运输是最便捷的输送方式。因此,在泉州境内曾遍布官修驿道。天宝(742—756年)间,中唐诗人包何《送泉州使君之任》(《全唐诗·卷208》)诗咏泉州时有云:“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揭示了当时陆路交通与泉州港城发展之间的联系。

  至王审知割据福建,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使东南一隅之地相对比较安宁;同时, 把开展海外贸易作为增加收入、扩大实力的手段,积极“招徕海上蛮夷商贾”, 经济因此有所发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五代之前》、《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如惠安县,唐代浙江衢州经福州至漳州的驿道,自惠安境内的白水岭而入,过洛阳江,直贯而出。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境内始建驿站。

  

  宋时,泉州贸易兴盛,港口逐渐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对外商贸大港。与此相对应的是,陆路、水路交通也得到了大的发展,路、桥、亭等公共设施被大量开辟。泉州与漳州、兴化等地之间“驿骑通途,楼船涨海,农士工商之会,东西南北之人”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惠安置县,即于县治左设置皇华驿。

  北宋时,泉州城有清源驿,驿站设在城内。洛阳桥未建成之时,行人欲上福州,只能从城北朝天门出,翻山越岭,由朋山至白虹山,再从白虹山左至仙游,以达福州。而在洛阳桥落成后,行人便可改道出东门(仁风门),经跨海大桥——洛阳桥至惠安,再北上前往福州。《泉州鲤城军事志》称:“洛阳桥建成后,改道从东出仁风门,过该桥至惠安县锦田驿,经涂岭驿,仙游枫亭驿、莆田莆阳驿、福清宏路驿至福州三山驿。”少走了许多山路,运送货物更加便捷。当然,经朋山前往仙游的道路依然被保留着,只是走的人少了。所以,有学者认为,古驿道不应简单地视为1条道路或几条道路,而是1个完整的路网系统,它可能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变化。

  南宋时,泉州曾出现过一段“造桥热”,仅绍兴(1131—1162年)年间这大约30年,泉州共造出了30多里长的石桥,平均每年造桥1里以上,按江南地区一般小桥的长度来算,相当于每年建造了二三十座石桥。桥的大量兴建,促进泉州的路网系统更加完善和发达。

  

  明代,据明代官修地理总志《寰宇通志》、清朝官修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记载,泉州府境内有5条最主要的“官道”,每条驿道上都有1个驿站作为关节点进行串接:①锦田驿,属惠安县,改“龙山驿”而置;②晋安驿,位于泉州府城内(亦晋江县治所在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元“清源站”设置的;③康店驿,在南安县;④大轮驿,位于同安县内,洪武九年改“同安驿”而置(古同安县属泉州);⑤深青驿,位于同安县内,元代置站,明代改为驿。如从泉州府的西南端往东北方向前往福州的话,最主要的通行路线即:同安深青驿—同安大轮驿—南安康店驿—晋江晋安驿—惠安锦田驿—兴化府仙游县枫亭驿,再从北上以到省城。

  不过,这不代表历史上泉州境内仅有这5条古驿道。

  如明·曹学佺《名胜志》(《舆地名胜志》、《大明一统名胜志》)曰:“宋自西北取剑州,路出城西义成门,至南安汰口驿、永春桃源驿、德化龙浔驿、上壅驿,抵尤溪县,迤逦经西芹至延平,避福州大义江之险,后废。宋·清源驿,洛阳未桥时,路出城北朝天门,由白虹山左至仙游以达福州,后亦废……元·清源驿即宋南外宗正司地,后废为织染局。另裴巷内有清军驿,西街有旧馆驿,不知设自何时,故志失传矣,亦废。明·来远驿在府城南三十五都车桥村,永乐三年建以馆,海提举司移置福州,驿废。”

  又如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载:“晋安驿,在县治西驿内巷,本宋贡院地,元为清源站,明·洪武间,知府张灏改建其东为递运所,驿兼领之。正统十一年(1446年),佥事陈祚重修,上至锦田驿即惠安县治五十里,下至康店驿即南安大盈六十里……”实际上就是打造以府治和县治(那时泉州府治与晋江县治同在今泉州市区)为中心的驿道网路。

  

  入清后,泉州驿站承袭明制。有晋安驿(晋江)、康店驿(南安)、锦田驿(惠安)、大轮驿(同安)、深青驿(同安)5个正式驿站,各驿站相距在50至70里之间。安溪以不在交通孔道,不设驿站。

  驿站配备的人夫不少,泉州这5个驿站的定额,有赡夫(在《周礼》中也有赡夫一职,是管理饮食供应的官员,但在此处,似乎应当是指担夫,这是仅在福建使用的对驿站员役的一种特殊称呼)60名、走递公文等夫6名、兜夫(当指轿夫)15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晋安驿》记载的更加详细“晋安驿额设赡夫六十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二分。晋安驿额设兜夫三十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二分。晋安驿额设抄单夫二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一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晋安驿额设走递夫二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一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晋安驿额设解徒夫二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一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共额设各夫九十名,如逢大建,共支给工食银五十七两正,小建共支给工食银五十五两一钱正,通共全年计给工食银七百三十一两五钱正。遵奉宪行,就于征收地丁内驿站项下支给,造册报销。”

  到清·道光(1821—1850年)年间,泉州的驿道仍被频繁使用。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曰:“山川之险,道路之遥,必有驿以传之。虽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驿传自不可缺。”

三划

上壅驿

  上壅驿,讹音“上瓮驿”,遗址位于今德化县上涌镇上涌村亭厝坪(古属德化县东西团),在上涌古街(“杏仁古街”)之末。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元代仍存,后废。

  上涌,古称“上壅”,最早属尤溪县。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0年)划归德化县;因境内石门头“筑垣以遮壅城门”,故称“上壅”。后因其地处涌溪上游,水势湍急,遂改“上壅”为“上涌”,别称“涌邦”。

   《名胜志》载:(泉州)宋自西北取剑州,路出城西义成门,至南安汰口驿、永春桃源驿、德化龙浔驿、上壅驿,抵尤溪县,迤逦经西芹至延平,避福州大义江之险。”

  上涌距德化县城27公里,是德化西北部交通要冲,是德化县葛坑、汤头、杨梅、桂阳等地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也是宋代以来德化县城通往尤溪县的惟一“官道”。建置“上壅驿”后,驿站前逐渐形成集市,元代以后,驿站虽然无存,但集市仍在,且民国初期更形成1条繁华古街,200余米长,店面数十家,布行、棺材店,甚至银行一应俱全。今古街仍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上瓮驿》:

  “上瓮驿,在县北,宋置。

  《志》云:自宋以前,郡城西北取延建路,道南安澄口驿、永春桃源驿、德化龙浔驿、上瓮驿,抵尤溪县,逶迤经西芹,至延平。盖以避大义江之险,然山岭高峻,卒不可行。自宋以来,西北之驿道遂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上壅驿,在县西北东西团,距县六十里。宋时设,元因之。后废。”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德化县》:“宋·太平兴国三年置上壅驿(今上涌)。元袭之,后废。”

  现代《德化县志·邮驿》

  “宋乾德二年(964年),德化建龙浔驿(今县城西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上壅(今上涌)驿。宋嘉定六年(1213年),重建龙浔驿。

  宋还设石山铺、邱店(今国宝)铺、赤水铺、半林(今上涌桂林)铺、汤头铺、汤尾(今岭脚)铺,通尤溪县。每铺设铺兵5人,由士兵充役,传递官方文书。元朝驿铺沿袭宋制。明代驿废,增设县前(今县城)和高洋(今浔中高阳)铺,通永春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设绮阳(今美湖阳山)铺、苦菁洋(今春美梁春)铺。每铺设铺司1人,铺兵2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铺废。”

大洋驿

  大洋驿,位于安溪县治西20里,南宋·绍兴卅一年(1161年)安溪县令黄朴建,通同安县。具体地址不详。(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朴》)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8杂志类·古迹·大洋驿》

  “大洋驿,在县西二十里。绍兴三十一年县令黄朴建。

  通同安县,朱晦翁朱熹所谓‘泉石奇甚’(清·康熙《安溪县志》作“泉石奇郁”),即此也。”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收录“《过安溪道中,泉石奇甚,绝类建剑间山水佳处,因吟》(朱文公)”,曰:“驱车陟连冈,振辔出林莽。雾霞晓方除,日照川如掌。行行遵曲岸,水石穷游赏。地偏寒筱多,涧激淙流响。祗役未忘倦,精神渐萧爽。感兹怀故山,何日脱征鞅?”(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朱熹与安溪》)

大轮驿

  大轮驿,位于泉州府同安县治西(今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后炉街果子园一带),是古代泉州经同安通往漳州的1个大驿站。

  “大轮驿”的前身是“大同驿”,宋代设于同安县城东朝天门外。元代移至于县治西今所,名“同安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名“大轮驿”

  今无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

  “大轮驿,在县治西。

  宋时为‘大同驿’,在城东朝天门外。

  元移今所,更名‘同安’。

  明·洪武九年改今名。”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大轮驿》:“大轮驿,在同安县治西,宋曰‘大同’,元曰‘同安’,明·洪武九年改名。”

  清·乾隆《同安县志》亦载:大轮驿设在大轮山寺左边。宋代所建,初名“大同驿”;元代移至县城西门,称“同安驿”;明·洪武九年重建,改称“大轮驿”

  据载,古同安县仅有2个驿站,县东为“大轮驿”,县西为“深青驿”“大轮驿”与“深青驿”的人员配置、供给待遇相同,都有严格规定。(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驿站·深青驿·人员配置和供给待遇》)

  现留存1枚石质“同安县大轮驿印章,经专家鉴定,应是清代后期大轮驿站所用的专用印记之一。

四划

双济驿

  双济驿,位于安溪县崇善里(今蓬莱镇)双济桥北。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安溪县令林澈建。无存。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8杂志类·古迹·双济驿》“双济驿,在崇善里双济桥北。淳熙十五年县令林澈建。陈木斋(按:应为“陈休斋”之误)有诗,见《文章志》。”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题双济驿》陈休斋:‘村南村北放黄犊,东坞西坞闻鹧鸪。麦熟田家饭自快,梅残野店酒相呼。’”

  【按:陈知柔,名晋叔,字体仁,号休斋,永春人,卒于淳熙十一年(1184年)三月。而史载双济驿建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时陈知柔已卒。或许在林澈建驿馆前双济驿就已设置,林澈新建而已。

五划

旧馆驿

  旧馆驿巷在旧泉州肃清门外,今西街中段南侧、东塔脚斜对面,南端为东西走向的古榕巷横断,巷长约200米,是泉州闻名的古街巷,时人讹称“牛仔驿”。清代,此巷属万厚铺古榕里。南宋·宝庆初年(1225~1227年),巷西侧为泉州行衙所在地。 旧馆驿西侧、古榕巷西北隅一带是宋·南外宗正司。

  旧馆驿是泉州古代一驿站。宋代,原泉州大路驿站——晋安驿,设县治西(今中山北路驿内巷)。元代,晋安驿迁至宋·南外宗正司故址(即今旧馆驿内),易名清源驿。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知府沈翘楚更迁于城外。驿站废了,此处便演变成为地名和巷名。

  巷中历史积淀丰富,文物史迹众多,有水陆寺、天室池、南外宗正司、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有明·嘉靖间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有清·道光间翰林龚维琳胞弟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清·嘉庆间进士杨滨海故居、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有氏宗祠以及一些近代著名的民居。

龙浔驿

  龙浔驿,位于德化县城西门、今德化城关龙浔镇,旧址约在今县府大院西侧。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南宋·嘉定嘉定六年(1213年),德化县令端谊重建。元因之。后废,改为儒学教谕署址。

  明·嘉靖《德化县志》记:龙浔驿在县西坊隅。嘉定间(1208—1224年)县令端谊重建。

  《名胜志》载:(泉州)宋自西北取剑州,路出城西义成门,至南安汰口驿、永春桃源驿、德化龙浔驿、上壅驿,抵尤溪县,迤逦经西芹至延平,避福州大义江之险。”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龙浔驿、上壅驿。后俱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5·建置志》:“龙浔驿,在县治西。宋·嘉定六年,知县季端谊重建。元因之。后废,即今儒学教谕署址。”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德化县》:“德化县于宋·乾德二年(964年)在县治西建龙浔驿。”

  现代《德化县志·邮驿》

  “宋·乾德二年(964年),德化建龙浔驿(今县城西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上壅(今上涌)驿。宋·嘉定六年(1213年),重建龙浔驿。

  宋还设石山铺、邱店(今国宝)铺、赤水铺、半林(今上涌桂林)铺、汤头铺、汤尾(今岭脚)铺,通尤溪县。每铺设铺兵5人,由士兵充役,传递官方文书。元朝驿铺沿袭宋制。明代驿废,增设县前(今县城)和高洋(今浔中高阳)铺,通永春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设绮阳(今美湖阳山)铺、苦菁洋(今春美梁春)铺。每铺设铺司1人,铺兵2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铺废。”

龙门驿

  龙门驿,位于安溪县南部龙门镇龙门村(古属依仁里龙门山)。南宋·绍兴廿六年(1156年)安溪县令李著始建。后废。

  龙门村距龙门镇政府驻地东南1.6公里处东岭峰,与同安县交界,是安溪通往同安、厦门的交通要道。自古因“龙门驿”置此,即以名村。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8杂志类·古迹·龙门驿》

  “龙门驿,在依仁里龙门山,驿前有石名‘“驿口石’。见《山川志》。

  绍兴二十六年县令李著建,通同安县。”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1地舆类·山川·山》:“龙门山,在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原处龙门圩尾,今毁),古‘龙门驿’以此得名。”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1地舆类·山川·岭》:“龙门岭 在依仁里,路通同安。”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安溪县》:“绍兴二十六年在县西30里依仁里设龙门驿……至清代,因非南北主要通道,不再设驿。”

七划

来远驿

  来远驿,原为朝廷官署名。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置,属鸿胪寺,掌接待少数族与外国来客。后来在泉州等海交口岸又有分设,属市舶司管辖。

  北宋·政和始设泉州来远驿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至于始设“来远驿”的时间,史无明载。但据《宋会要辑稿》中的政和五年(1115年)七月八日礼部奏疏可知,泉州已置建有“来远驿”,同时广州设“怀远驿”、明州(宁波)设“安远驿”,以接待前来贸易交往的外国官员、贡使、商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北宋》)

  《宋会要辑稿·蕃夷4》还记录了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廿八日程佑之的一段话:“本司元劝发占城番兴拜纲首陈应等船已回舶,分载正、副使杨卜萨达麻等并随行人计一十二名,于昭应入贡体例,差官引伴,于‘来远驿’安泊……”

  时程佑之“福建提举舶事”,而福建市舶司驻地泉州,习称“泉州市舶司”。证之九日山的祈风石刻,又有“河南程佑之?吉老,提举舶事以深最闻,得秘阁移宪广东,金华王流?季流,帅永嘉薛伯室?士昭,天台鹿何?伯可,浚仪赵庠夫?元序,莆阳陈谠?正仲蒋雝?元肃,饮饯于延福寺,实乾道四年九月二十九日”的记载。

  或说当时“来远驿”驿址在今旧馆驿,后废,事已不可考。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附》:“另……西街有旧馆驿,不知设自何时,故《志》失传矣,亦废。”

  明初重设来远驿于泉州南门车桥头附近

  永乐重设

  朱元璋立国之初,为增进对海外各国的了解,同时抑制奸商,于吴元年(1367年)十二月在江苏太仓黄渡镇设立市舶司。后鉴于此处与国都南京接近,恐不利于国家安全,遂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撤销太仓黄渡市舶司,然随即复设市舶司于宁波、泉州、广州。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朝廷又突然下令“罢福建之泉州、浙江之明州(宁波)、广东之广州三市舶司。”洪武(1368—1398年)中期,朝廷为控制和垄断海外贸易,采用招徕海外各国到明王朝进行朝贡的贸易制度,即有朝贡即有互市,非朝贡不许互市,同时对贡期、船数、人数及贡品都有所限制。这一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洪武十六年(1383年)。该年,朱元璋正式赐颁“勘合”(证书)给海外国家,此后,凡没有持有“勘合”前来的使团便不是前来朝贡的国家使团而不予接待。

  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明成祖为招徕外国商使,更为了加强对“附至番货”的外国使团之的管理,再次设置浙江、福建、广东三市舶司。福建市舶提举司仍旧设在泉州,设官如洪武初制,管理官方的朝贡贸易,即“勘合贸易”。泉州主要只是接待来进行“勘合贸易”的琉球贡使。

  永乐三年(1405年),以诸蕃贡使益多,仍因宋制,在福建市舶司(址泉州)设“来远驿”(时全称“进贡厂来远驿”)、浙江市舶司(址宁波)设“安远驿”,广东市舶司(址广州)设“怀远驿”,以接待外国的客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明》)

  《明史·食货志·市舶》载:“永乐三年,以诸蕃贡使益多,乃置驿于福建、浙江、广东三市舶司以馆之。福建曰‘来远’、浙江曰‘安远’,广东曰‘怀远’。”

  据近代日本·桑原隲藏蒲寿庚考》载,明洪武、永乐间,广州仍设“怀远驿”,暹罗、占城及“西洋”(南洋)诸国贡使,在驿中安置;泉州设“来远驿”,朝鲜、日本、琉球等国贡使,在这里安置;宁波设“安远驿”,日本贡使在那里安置。诸驿皆隶各市舶提举使,其制盖沿宋代之旧。

  泉州来远驿位于泉州郡城南门聚宝街车桥附近(属晋江县卅五都车桥村),是专门接待来明朝进行“勘合贸易”的琉球贡使、商人和留学生,泉人习称“琉球馆”

  在“来远驿”附近,还设立储备贡品的“进贡厂”。当时,琉球入贡的物品有玛瑙、象牙、锡、降香、檀香、乌木、胡椒、硫磺等物品,明朝则赐给他们以瓷器、铁釜、文绮、纱罗等为主的货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来远驿》:“明·来远驿,在府城南三十五都车桥村,永乐三年建以馆。”

  《泉州市志·驿站》:“明·永乐三年,在泉州城南车桥村设来远驿,为招待海外各国贡使馆舍。”

  明代,琉球国是中国的附属国。中国对琉球有几年一贡的限制,琉球使节入明,必须持有礼部颁发的勘合文书,方可在福建市舶司所在地泉州上岸,在“来远驿”内的“嘉宾堂”歇脚,等候朝廷的入京许可。这样,一住可能要数月,一旦得到入京许可,使节一行便携带国书、贡物以及挟带货物,在明朝官员的护送下,前往北京会同馆,等待接见。在向朝廷提交国书、贡献方物、领取赏赐后,挟带的货物方可出售,先尽政府有关部门购买,然后才可有商人购买,并买入非违禁货物。虽说几年一贡,但接贡和送蕃的过程很久,加之每年都会有琉球留学生前来中国留学,因此,泉州“来远驿”并不闲着。

   来中国留学的琉球生分为“唐监生”“勤学人”两种。“唐监生”为官费留学生,多为琉球王室、贵族子弟,被安排在北京、南京的国子监学习,其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勤学人”是自费留学生,人数多于“唐监生”,通过“来远驿”进入各地学习。

  据载:明前期,琉球朝贡使团在中国期间,官府对所有人员每天都供应固定的廪米和菜金。明中期则规定为每次按150人的标准供应,官员每人每天供应米5升、菜银5分、柴火银1厘;人伴、水手的供应标准相应有所降低。

  馆舍规制

  泉州“来远驿”的馆舍规制,于史无载,但可以从成化八年(1472年)福建市舶司移置福州时设立的“柔远驿”规制略见一斑,可以合理推测福州“柔远驿”是泉州“来远驿”的复制品,也可能经营了近60年的泉州“来远驿”规模应不比福州“柔远驿”小。

  福州“柔远驿”,官方全称为“进贡厂柔远驿”,总建筑面积数千平方米。有:大门1间;前厅3间,两边卧房6间;后厅5间,两边夷梢卧房27间;贰门3间,两边夷梢卧房6间;守把千户房两边10间,军士房2间;还有附设1座天妃宫用于祭祀妈祖女神,1所进贡厂用于存储、检查和加工贡品和商品,另外还有控海楼和尚公桥等。

  明·成化废止

  明代,自复设市舶司始,朝廷就往每个市舶司派遣1名宦官专任提督市舶太监职务,主持参与市舶工作。市舶太监往往驻于省城,可是市舶司所在的港口却未必尽为省城。如福建市舶提举司设在泉州,而同期的福建市舶太监却驻于省城福州乌石山北“地平瑜伽教寺”庙宇,后来又在福州府治西南法光寺东营建起了提督市舶衙门。同时,福建市舶司隶属于布政司管辖,而福建布政司也设于福州。

  由于主管市舶司的官员与市舶太监都常住福州,造成了市舶司与主管领导分居两地的局面。故前来福建的贡船必须先到泉州停靠,将贡品交给市舶司检验后送到“进贡厂”存放,再到福州办理相关手续,然后等待进京。
由于琉球至中国间交通以直航福州港最为便捷,加之从事中、琉贸易的人员很多是明初移民到琉球的福州河口人,他们为了乘朝贡之机回乡探亲访友,往往将前来中国的琉球贡船先在福州停靠,再前往福建市舶司所在地泉州。
另外,由于当时泉州港被限定为仅通琉球,而琉球国小贫弱,所贡之物多转贩自日本、吕宋等国。南洋诸国海商为获得免征舶税的优惠,大多假琉球之名来泉互市。在这种情势下,明代泉州港的官办海外贸易就远远不如前代。

  后来,由于福建市舶司负责的琉球贡船多数停泊在福州府城南河口,市舶司在泉州实难管理和控制,所以成化二年(1466年)开始,福建地方官员们便屡有将福建市舶司移置福州之议,虽历尽波折,终在成化八年(1472年)由泉州迁司福州,并设立“怀远驿”,后改名“柔远驿”,以接待琉球人。泉州“来远驿”随之废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来远驿》:“海提举司移置福州,驿废。”

  《泉州市志·驿站》:“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迁往福州,后(来远驿)废。”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明》)

  遗址

  馆舍故址

  “来远驿”自成化八年(1472年)废止后,历经倭患和明末清初战火,早已湮没无存,唯志书载有“来远驿,在府城南三十五都车桥村”,但连车桥村的具体位置都无人知晓。

  1952年,厦门大学庄为玑教授根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进行遗址调查时,才在泉州市区南门聚宝街车桥头附近发现2方《重修来远驿碑记》石刻碑记,确定此处是“来远驿”故址。

  1984年,泉州市文管会在发现《重修来远驿碑记》之处立碑为记。碑文曰:“明来远驿遗址?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公元一九八四年六月 日立。”

  进贡厂故址

  在泉州南门聚宝街之南,尚存1条“厂口街”地名。街之下即是后山,有1座古码头,是泉州湾最接近泉州郡城的码头。

  “厂口”在古泉州很有名气,有相当标志性。仅从清·道光《晋江县志》就可以找到多处记载,如:“厂口街,在德济门外,有市。”“宝海庵,在南门外厂口街后。”“泉郡神宫凡三处:一在南门外厂口……”“总督郝玉麟檄令将盐归县,始于厂口、法石。”还有,在现在聚宝街南端近江之处,原有1座天妃宫称“厂口妈祖庙”,江边有1处码头称“厂口渡头”。而赫赫有名的聚宝街,在《县志》中却仅出现过1次:“聚津铺:领浯普、聚宝、富美、后山,隶三十五都。”

  古代泉人习惯在标志性建筑的门外加上1个“口”字来作为地名。如:开元寺大门外称“开元口”;泉州府衙门外称“府口”;玄妙观门外称“观口”;兴泉道衙门外称“道口”,衙门前的大街称“道口街”。因此可以确定,“厂口”就是“厂”的大门口,“厂口街”就是“厂”前面的那条街。

  问题是“厂”字,有两说:

  一说是“造船厂”。是宋、元时代1处修造船舶的地方。现船厂已无任何遗迹可寻,仅存一埔,犹称“厂埔”,该处已建成民居及商店,故以街名。“厂口街”中段东侧有“打铁巷”,相传是当时专为造船打制船钉、船锚等铁器的工场。

  一说是“进贡厂”,是市舶司用于存储、检查和加工贡品和商品的仓库。“来远驿”就在“进贡厂”的旁边,“厂口妈祖庙”“来远驿”的配套建筑,“厂口渡头”是供外来船只停靠的专用码头。于是,“来远驿”“进贡厂”这一大片建筑的前面,就形成“厂口”地名,后来又因番商在此交易而渐渐成市,此街即叫“厂口街”

汰口驿(沃口驿)

  汰口驿,或讹作“沃口驿”,位于南安县十六都(今属南安市码头镇),在古南安县治丰州之北的刘店、郑山(今前峰)之间。宋初设,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南安知县宋钧重建。后废无存。

  码头因诗溪航道而得名。诗溪为南安北部的1条内河水道,以前有舟楫通往丰州、泉州。位于码头镇诗溪口的土皮芸是南安北部最大的内河深水港,宋代汰口驿即建于此处。

  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从南安县治丰州出发,有2条进京大路,史称“官路”,其一即从丰州经郑山(今洪濑前峰),过汰口驿,入永春、德化、尤溪,至南平北上入京。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南安县·沃口驿》:“沃口驿,在县北十六都郑山,宋初设。后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

  “汰口驿,在县(县治在丰州)北,有汰口山。两山并峙,溪流其间。宋时有僧建桥于此,曰‘汰口桥’;以近卧龙山,亦名‘卧龙桥’;寻置驿。

  《志》云:驿在刘店、郑山之间,盖道出尤溪,以避义江之险也,后废。”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南安县》:“宋·汰口驿,在刘店、郑山之间,后废。”

八划

罗渡驿

  罗渡驿,位于安溪县治东25里参内乡罗内村罗渡东(时属长泰里罗洋乡)。南宋·绍兴卅一年(1161年)设置。嘉定三年(1210年)秋,陈宓(字师复,号复斋)出知安溪县,新建官驿馆舍。入清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宓》)

  罗内,在参内乡政府驻地东南7公里处,东与坑头村相邻,南与南安大宇村、园美村接壤,北至田底村岩前村,西临晋江上游西溪,连接泉州港,交通繁忙。

  清·乾隆(1736—1795年)前,安溪通往泉州、同安、永春3条线路,共设蓝溪驿、大洋驿、双济驿、罗渡驿、龙门驿等5个驿站。可见,罗渡驿在古代承担着传递文书、接待官吏、及、转运物资等繁忙任务。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8杂志类·古迹·罗渡驿》“罗渡驿,在县东二十五里罗渡东。县令陈复斋建。”

  清·乾隆《安溪县志》:“罗渡驿,在县东二十里。宋令陈宓建。今废。”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安溪县》:“绍兴三十一年在县东25里设罗渡驿(今罗内)……至清代,因非南北主要通道,不再设驿。”

  罗渡驿的设置,与罗渡相关。古时,罗渡繁忙季节,溪面舟楫云集,永春、漳平、大田等县客商到此贸易经商,形成集市,称“罗渡铺”清·康熙《安溪县志·卷之二·山川形势之二》:“罗渡铺,长泰里,以在罗汉山下名。正德十五年(1520年),令龚颖重建。嘉靖(1522—1566年)中令汪瑀、万历(1573—1620年)中令贺详重建。”·顺治(1644—1661年)福建陆路提督还在此设立江防河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龚颖汪瑀》)

  明初,罗渡即发展为官渡。据载,至清·乾隆(1736—1795年)间,安溪共有18个渡口,而只有县城的常沿渡、黄龙渡和罗洋乡的罗渡这3个渡才有人员编制:“编渡夫一人,渡银三两”,享受官渡待遇。

十划

晋安驿

  晋安驿,位于古泉州府城内,后迁城外。

  宋始置“晋安驿”于义成门内

  宋代,原泉州大路驿站为“晋安驿”,在古泉州罗城义成门内贡院地。因唐·天宝元年·泉州曾名清源郡、五代·南唐·保大七年曾升泉州为清源军,“晋安驿”又习称“清源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罗城·五代·重加版筑》、《泉州沿革》)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晋安驿》:“宋代,泉州于城西义成门内设‘晋安驿’,后废。”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泉州郡守王十朋(1112年—1171年)离任后,在清源驿过夜,赋寓清源驿诗(《王十朋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两年缪作清源守,不到清源洞里游。天恐孤予远来意,驿中聊许少迟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元·至正在南宋·南外宗正司旧址改建为“清源站”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在南宋·府治左忠厚坊内被废的南外宗正司故址的一半改建为驿站,“晋安驿”迁此,易名“清源站”,习称“清源驿”。故址尚存,位今鲤城区旧馆驿25号、董杨大宗祠斜对面。时巷内置有1座专供过往官员或信使住宿和更换马匹的馆舍,故名巷“馆驿”;入明,驿站移建驿内巷后,即称“旧馆驿”。清代,此巷属晋江县万厚铺古榕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董杨大宗祠》)

  “清源站”不久即废。明·正统三年(1438年),泉州守尹罗宏“染织局”,址即原“清源站”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南外宗正司》、《泉州织造·明》)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安驿》:“元曰‘清源站’。《志》云:府治西南有‘清源驿’,元置,寻废。”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晋安驿》:“元置清源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3·公署志》“光华坊、嘉宾亭、弥封誊录所、状元井,元·至正十七年,改为‘清源站’。”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晋安驿》:“元为‘清源站’。”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晋安驿》:“元代,在宋南外宗正司旧址建‘清源站(驿)’。后废,改为‘染织局’。”

  明·洪武在驿内巷原宋贡院旧址改建,复称“晋安驿”

  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古泉州子城肃清门内、晋江县治西驿内巷复改宋贡院地为“晋安驿”,并设递运所于其东,以驿兼领。(遗址在现西街裴巷口的街道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子城·肃清门》)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晋安驿》:

  “晋安驿,在晋江县西肃清门。”

  “明·洪武九年改为驿。”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安驿》:

  “晋安驿,府治西肃清门内。

  明·洪武九年改置驿,并设递运所于其东,以驿兼领。”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3·公署志》“明·洪武九年,改为晋安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晋安驿》:

  “晋安驿,在县治西驿内巷,本宋贡院地。明·洪武(1368—1398年)间,知府张灏改建其东为递运所,驿兼领之。

  正统十一年(1446年),佥事陈祚重修。

  上至锦田驿即惠安县治(锦田,《府志》作“锦里”,误)五十里,下至康店驿即南安大盈六十里。

  额设赡夫六十名,走递公文等夫六名,兜夫十五名。”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晋安驿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府治西驿内巷原宋贡院旧址改建,复称‘晋安驿’(驿东建递运所归晋安驿管领),设赡夫60名、走递公文等夫6名、兜夫15名。”

  “由于泉州城居晋江平原地带,与邻县驿距均在60里左右。‘晋安驿’北至惠安‘锦田驿’50里,西至南安‘汰口驿’(今码头诗口)60里,南至南安‘康店驿’60里。”

  明·天启迁城外

  明·天启(1621—1627年)间,泉州知府沈翘楚“晋安驿”于城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沈翘楚》)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晋安驿》:“天启间,知府沈翘楚更迁城外。”

  清袭明制

  清初,城外的晋安驿馆舍废,但制如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晋安驿》:

  “今驿舍废,制如故。”

  “晋安驿额设赡夫六十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二分。

  晋安驿额设兜夫三十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二分。

  晋安驿额设抄单夫二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一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

  晋安驿额设走递夫二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一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

  晋安驿额设解徒夫二名,每名每日给工食银一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

  共额设各夫九十名,如逢大建,共支给工食银五十七两正,小建共支给工食银五十五两一钱正,通共全年计给工食银七百三十一两五钱正。遵奉宪行,就于征收地丁内驿站项下支给,造册报销。”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晋安驿》:“清代沿续明制,‘晋安驿’设赡夫60名、兜夫30名,抄单夫、走递夫和解徒夫各2名,全驿各夫共96名。”

  五陵腰站

  在泉州府城与南安“康店驿”之间30里处,明代设有“五陵腰站”,为供应夫、马和过往官员歇息的站馆,清初划归“晋安驿”管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0·驿传志·晋安驿》:“五陵腰站今归‘晋安驿’,留设兜夫十五名。”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晋安驿》:“在府城与‘康店驿’之间30里处,设‘五陵腰站’,为供应夫、马和过往官员歇息的站馆,属‘晋安驿’管理,常设兜夫15名。”

桃源驿

  唐·长庆二年(822年),析南安县西北两乡置桃林场。闽·龙启元年(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国升南安县桃林场为桃源县,县衙设在魁星岩下的上场城;后晋·天福三年(938),以境内“四时多燠”、“山之草木四时不变”、“永如春天”,改名永春县。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永春知县林滂始移建县署于大鹏山南,即今永春县府所在地。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在县衙隔溪对面古渡头设置桃源驿。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永春县》:“永春县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设桃源驿。”

十一划

清源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晋江县·清源驿》:

   “清源驿,在府治西南忠孝坊内。

  元时以宋·宗正司改建;至正九年(1349年)监郡偰玉立重修。

  后废,仅存惩劝所、自新斋,改为织染局。”

清军驿

  清军驿,巷名,位于鲤城区新街联墀宫正对面路口。该巷长180米,路宽3米,与西街平行,串起台魁巷、裴巷与新街,与明代的军事机构“泉州卫”(位今威远楼、中山公园,晋江县城隍庙一带)相距仅约80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卫城》)

  元代,泉州即设有清军驿,在南宋·南外宗正司旧址后半。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宋·诸司附置泉州者·南外宗正司》“元以其地之后半置清军驿,俗呼旧馆驿。”

  明代,除江西外,各省皆设有“清军道”“清”“清点”之意,“清军道”是各省按察使(又称“理刑按察司”)的佐官,由按察副使或佥事中的1名兼任,负责清点本省军役。浙江、山东、福建等地,“清军道”还兼管驿传(邮驿)。

  泉州旧有“清军馆”,为“清军道”驻地。明·万历《泉州府志·卷4》有载:“清军馆,在集贤铺文庙北,后改为兴泉道,馆徙察院西。”(按:集贤铺:今鲤城区打锡街与桂坛巷一带。察院:都察院的简称。)

  今清军驿巷即在旧“察院西”。时巷内还有“督粮馆”、“理刑馆”等按察司机构。因“清军道”兼管驿传,“清军馆”又习称“清军驿”,巷因此得名。

康店驿

  康店驿,原名“大盈驿”,位于南安县康店村(今南安市水头镇南面康店)。

  清·康熙壬子《南安县志》、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康店驿》、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康店驿》、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铺驿·康店驿》、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南安县》等有载。

  地理位置

  康店驿距水头镇西侧3公里,在古南安县县治丰州西南60里,距晋安驿亦60里。境内复船山有郑成功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墓·郑成功墓》)

  古驿道从康店村中穿过,北通泉州、福州,南延伸到漳州、潮州、广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康店驿》:“康店驿,县(古南安县治丰州)西南六十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康店驿》:“康店驿,在南安县西南六十里,北至府城晋安驿六十里。”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铺驿·康店驿》:“康店驿,在大盈铺前。”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南安县》:“南安县康店驿,在县西南三十六都(今水头康龙)。”

  南宋·嘉定十四年肇建

  清·康熙壬子《南安县志》载: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改“大盈驿”“康店驿”宋钧建康店驿馆。驿馆建在康店村南的俗称“寨头”的小山头上。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康店驿》:“旧为‘大荣驿’(?“大盈驿”),宋·嘉宋中改名。”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铺驿·康店驿》:“宋·嘉定十四年,建。”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南安县》:“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建,原名‘大盈驿’。”

  明·嘉靖卅八年毁于倭,四十三四十五年重建

  重建

  明·嘉靖卅八年(1559年)毁于倭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建公馆2所;四十五年(1566年)建公馆1所,并重建馆驿,规制倍前。设赡夫60名,走递公文等夫6名,兜夫15名。

  清·陈寿祺等撰《福建通志·卷32·邮驿》载:“南安县康店驿,原设赡夫六十名,递夫六名,兜夫十五名。”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铺驿·康店驿》:

  “明·嘉靖中毁于倭。

   四十三年,推官钟崇文建公馆二所。

  四十五年,知县甘宫建公馆一所,知府万庆重建馆驿,规制倍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庆》)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南安县》:“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毁于倭,嘉靖四十五年重修。设赡夫60名,走递公文等夫6名,兜夫15名。”

  诗词

  明·黄克晦(字吾野,1524—1590年)《宿康店驿》诗曰:“离筵暮散古词阴,处处春江水气沉。半夜驿亭浮客梦,一灯风雨别家心。穷来好友偏相似,老去名山尚可寻。天地翩翩向所着,却怜孤鹤在空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明·詹仰庇(1534—1605年)《初发康店驿别黄吾野诗曰:“巢云回首北山隈,客路风尘晓骑催。万里离情依碧草,一天愁思满高台。逃名久学谢安卧,报国应惭贾谊才。入夜乡关烟雨外,停骖且醉故人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

  明·林希元(1481—1565年)《夜宿康店驿》诗曰:“肩輿凌晓指归程,山岭烟埋雨气横。绿草连阡迷客路,青苗遍野喜农耕。每闻桴鼓伤时事,贯见炎凉识世情。远望乡关东岭外,邮亭高柳且停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希元》)

  清·顺治毁于战火,康熙八年重建

  据清·康熙壬子《南安县志》载:清·顺治(1644—1661年)间再次毁于战火。康熙八年(1669年)南安知县刘佑再重建驿馆。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康店巡检于此,并兼理驿事。

  清·陈寿祺等撰《福建通志·卷32·邮驿》“现定赡夫五十三名,递夫六名,兜夫二十二名。”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铺驿·康店驿》:

  “清·顺治间毁于寇。

  康熙八年,知县刘佑重建。”

  近现代

  民国《南安县志·卷4·营建志1·铺驿·康店驿》:

  “按:

   铺驿皆前朝规,久经裁撤。今则电报、铁路、邮政诸新法便捷异常,非复旧时途径,固不必拘守成规,亦无俟参稽往制。

  姑照录旧志,以示存古云尔。”

  2010年发展工业区时,“寨头”小山被铲平,“康店驿”的痕迹也就此消失了。

深青驿

  深青驿,位于泉州府同安县灌口深青乡(今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是我国目前仅存为数不多的古代邮驿遗址之一,也是福建省内唯一完好无损的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驿站。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深青驿》:“深青驿,在县西五十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深青驿》:“深青驿,在同安县治西六十里。”

  清·嘉庆《同安县志·深青驿》:“深青驿,在县西六十里。”

  古代的灌口依山面海,陆路古道横跨漳、泉2府。据载,古同安县仅有2个驿站,县东为“大轮驿”,县西为“深青驿”。(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驿站·大轮驿》)

  宋置“鱼浮驿”

  深青驿,始建于宋,原址在灌口街东面2公里的鱼孚,称“鱼孚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宋名‘鱼孚驿’,在安民铺侧。”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深青驿》:“宋置‘鱼浮驿’。”

  清·嘉庆《同安县志·深青驿》:“宋名‘鱼孚’,在安民铺之侧。”

  元移深青乡更名“深青驿”

  元代移置灌口之西、距鱼孚约2公里的的深青乡址,更名“深青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

  “元移今所,更名‘深青’。

  明因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深青驿》:“元改今名。”

  ·嘉庆《同安县志·深青驿》:

  “元移今所。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知县方子张重建。

  景泰元年(1450年),尚书薛琏令主簿重建,上至‘大轮驿’六十里,下至漳州府龙溪县江东驿六十里。

  原系驿丞专理。国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裁汰,归县管理。”

  人员配置和供给待遇

  “深青驿”“大轮驿”作为古代同安仅有的两驿,人员配置和供给待遇有严格的规定。

  ·嘉庆《同安县志》

  “大轮、深青二驿初设之时,每驿上马三匹,每匹编米五百石;中马三匹,每编米四百石;下马三匹,每编米三百石。驴五头,每头编米五十石。夫首六十五名,每名编米三十石。防夫二十五名,每名编米二十八石五斗。

  正德十四年(1519年)以前,俱同安、安溪二县民米粮户亲当。十五年(1520年),御史沈灼改将粮户减征,解官给发。未几,仍复亲当。

  嘉靖十六年(1537年),御史李元阳尽革马、驴,议复官当,每米一石征银一钱六分八厘,有闰加银一分;铺陈马价,每石征银一分,俱解府给驿官当。二十九年(1550年),每驿议设夫保十名,每名另编工食银一十二两,领银应役。四十三年(1564年),议革夫马,照前官当,仍议每石上量加银八分,共征银二钱五分。

  至万历十二年(1584年),赋役书册照米编银一千九十二两三钱二厘。二十一年(1593年),加编银二百四十四两六钱五分五厘,又加闰月银九十六两九钱八厘四毫。三十年(1602年),加编内监夫廪银八十两二钱一分七厘三毫,协助黄田驿银一十三两三钱六分九厘五毫,共实编银一千五百二十七两四钱五分二厘二毫。内解府给驿银一千二百五十四两六钱一分九毫三丝七忽;解福州府协站银三十八两六钱八分九厘六毫三忽;协助黄田银一十三两零;又解府转解福州府总府衣资供应银八两二钱五分七厘;内监夫廪银八十两零;存县给轿、伞夫三十五两四钱,无闰之年扣解布政司充饷。

  至康熙癸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志》,已云前项俱经革去,只存留给赡夫六十名,每名额设日给工食银二分,大建月该银三十六两,小建月该银三十四两八钱。抄单、走递、解徒、防夫等六名,每名额设日给工食银一分六厘六毫零,大建月该银三两,小建月该银二两九钱。兜夫十五名,每名额设日给工食银二分,大建月该银九两,小建月该银七两八钱,俱对县给领。膳夫在驿伺候应差。勘合火牌内有填马匹者,一马准夫三名;有用车辆者,一车准夫十六名;有廪给者每分或二钱、或钱八、钱六不等,俱照上驿之例;有填口粮者每分给银五分。

  历已成例,向驿官给领。今又越数十年,其制更不相符,姑附上,俾后之览者知所考云。”

  清·嘉庆《同安县志》:“现在额设赡夫六十名,抄单、走递、防夫等六名,兜夫十五名。”

  遗址

  驿楼

  深青驿遗址现存驿楼(门楼),横跨深青村口古驿道上,俗称“过街楼”,是深青村东边的门户。

  驿楼始建于元,清·嘉庆九年(1804年)、1988年2次重修。

  驿楼小两层,穿斗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基柱石结构,上部砖木结构,通高6米,面宽4.4米,进深3米。楼门前铺有台阶17级。

  门楼南面石额上镌刻行书“驿楼古地”4字。楼下为凉亭,还有1对圆石柱支撑着门楼,石柱刻有对联。楼上祀奉关帝

  深青桥

  “深青桥”在驿楼前有,是邮驿桥。横跨深青溪上,连接着对岸路亭,与风景湖公园里的塔仔塘桥并称“姐妹桥”

  “深青桥”始建于南宋,初为木板桥,后改石桥,是厦门四大古石桥之一。

  明、清两代,由于邮驿的发展,4次对驿前的“深青桥”石桥进行了整修,留下碑记4通: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1通,记知县公等人重建;清·康熙卅八年(1699年)再次大修,留碑记2通;嘉庆九年(1804年)再次重修,仍有碑记。

  现代又整修

  “深青桥”为平梁式桥,东北至西南走向。全长25米,面宽2.99米,桥高4米,4墩5孔,船形桥墩,桥面以10条石板铺就,基础采用“睡木沉基”法建成。

  周边

  驿楼西北面,紧邻有“茂林庵”,供奉明末深青驿站驿丞从四川灌县都江堰灌口庙带来的清元真君香火,和泉州安溪清水岩清水祖师及4位官将。

  驿楼另一边是历代重修深青桥、深青驿以及深青社的社碑等碑刻。

  “深青驿”前有1条由条石铺就的驿口街连通“泽深宫”

  驿楼西面有1里长的驿口街,东南面有氏七柱学堂。

十三划

锦田驿

  锦田驿,故址位于惠安县治西南1里、县城南门驿口。前身“皇华驿”、“龙山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锦田驿,县治西南一里。”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锦田驿》:“锦田驿,在恵安县西南一里。”

  清·道光《续增惠安县志·卷8·衙署》:“锦田驿,在县治南。”

  今无存,唯留“驿口”地名。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始建“皇华驿”

  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惠安县境内始建驿站。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惠安置县,即于县治东设置“皇华驿”

  明·弘治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古迹·泉州府·惠安县·皇华驿》:“皇华驿,在县治东。宋时设。”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锦田驿》:“旧名‘皇华驿’,在城东。宋·太平兴国中建。”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锦田驿》:“宋曰‘皇华’。”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惠安县·锦田驿》:“惠安县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在县治东设‘皇华驿’。”

  元·元贞迁县治西南更名“龙山驿”

  元·元贞(1295—1297年)间迁县治西南1里,更名“龙山驿”

  明·弘治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古迹·泉州府·惠安县·皇华驿》:“元·元贞中徙于县南名贤坊之内,故址尚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锦田驿》:“元·元贞间迁今所,更名‘龙山驿’,兼置龙山站。”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锦田驿》:“元曰‘龙山’。”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惠安县·锦田驿》:“元代迁县治西,改称‘龙山驿’。”

  明·洪武八年改名“锦田驿”

  改名

  明·洪武八年(1375年),“龙山驿”改名“锦田驿”

  明·永乐五年(1407年)至宣德八年(1407—1433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1次回国途中到过惠安县。明·何乔远《闽书·卷33·建置志》:“惠安县,在螺山之阳……锦田驿,驿堂后花台有三石,苍翠可玩,绝胜太湖。相传国朝·永乐(1403—1424年)间中贵人郑和得之外国,以重大劳费,故置于此。今亡其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锦田驿》:

  “洪武八年改今名。

  又西为递运所,以驿兼领。”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锦田驿》:“明·洪武八年改今名。”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惠安县·锦田驿》:“明·洪武八年(1375年),称为‘锦田驿’。”

  清沿明制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1050·泉州府·驿递考·惠安县·锦田驿》:

  “锦田驿,在县治,留设赡夫六十名,走递公文等夫六名。”

  “锦田驿夫二名,每名银七两二钱,另各加浆洗修补银三两六钱。”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惠安县·锦田驿

  “设赡夫60名、走递公文等夫6名、兜夫15名。

  锦田驿与晋安驿之间设盘龙腰站,有兜夫15名。”

蓝溪驿

  蓝溪驿,位于宋代安溪县署东。南宋·绍兴廿二年(1152年),县令韦能惠始建。嘉定(1208—1224年)间,县令陈宓(字师复,号复斋)改名“凤山馆”;后令颜振仲改为行衙。咸淳四年(1268年),县令钟国秀重建。明·嘉靖(1522—1566年)时已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宓颜振仲》)

  ·嘉靖《安溪县志·8杂志类·古迹·蓝溪驿

  “蓝溪驿,在县门左。

  宋绍兴二十二年,县令韦能惠建,尉罗时用有诗,见《文章志》。

  嘉定间,复斋改名为‘凤山馆’。

  后令颜振仲改为行衙。

  咸淳四年,县令钟国秀重建堂屋三间,庚午腊月始作厅事。门庑仍曰蓝溪驿,匾‘凤山馆’。今废。”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收录“《留蓝溪驿》罗时用(宋县尉)”“寂寥孤馆白日静,酣睡有魔那得降。扣户故人风动竹,龁萁羸马浪翻江。飞残蝙蝠灯留壁,啼尽栖鸦日到窗。堪笑浪游成住此,一秋赢得鬓丝霜。”

  按:

  ①明·嘉靖《安溪县志·卷3官制类·职官·历官·宋·尉》:罗时用,绍兴二十二年任。”

  ②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47》收录罗时用此诗,但题为《凤山馆》。“蓝溪驿”改名“凤山馆”乃嘉定间事,罗时用不及知,仍后人想当然耳。

  现代《泉州市志·驿站·安溪县

  “安溪县于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在县署东建蓝溪驿(后改为行衙)……

  至清代,因非南北主要通道,不再设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