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桥梁(10—11划)

  10划:
  通济桥(石湖通济桥[石狮市蚶江镇石湖]、官桥通济桥[张坝桥。南安市官桥镇曙光村东村自然村] 、螺阳通济桥[溪边桥。惠安县东面今螺阳镇溪中]、通丁桥、通郭桥[三舍桥。古南安县卅都(榕桥乡),今南安市柳城街道三堡村三舍桥自然村南50米处,与下都村交界。元·大德僧道询建。传说。规制。]、通驷桥(德化县浔中乡龙翰村) 、通德桥[枣岭桥,永安桥。永春县吾峰镇枣岭村。沿革(南宋·绍兴始建。清·雍正重建。累修。)。规制。]
  宴林口桥
上林桥,暗林口桥,迎仙桥。德化县盖德乡林地村西。沿革。规制。海岸长桥(起自石狮市龟湖,至晋江陈埭。概述。沿革。明·陈琛《重修海岸记》。海岸长桥碑刻群。)康溪桥、涵口桥、桥亭下桥(南安市洪濑镇跃进村桥亭自然村)
  11划:
  铭新桥(大铭桥德化县大铭乡大铭村东盘光桥[乌屿桥,娘子桥。丰泽区城东街道金屿社区乌屿岛。南宋·宝祐始建(“金乌屿,银后渚”。僧道询始建。传说。与洛阳桥为姐妹桥。)。清末民初塌圮。现状(概说。盘光塔。桥头亭。)]蚶江桥(七星桥,曲桥,屈桥。石狮市蚶江镇蚶江村通海公路边。北宋·元符肇建。遗址。)梅溪桥、清风桥、梁桥(德化县上湧镇上湧村) 、营边大桥(隐龟桥。晋江市池店镇营边村南。沿革。始建传说。规制。)、富泽桥(邱家桥。德化县汤头乡格中村。)

十划

通济桥

  石湖通济桥

  石湖通济桥,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西南侧。这里有唐代古渡头林銮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通济桥》:“通济桥:在十九都石湖。宋·元祐10861094年)间侍禁傅琎建。”

   石湖通济桥以巨石砌成,引堤三十丈,宽九尺,高一丈五尺。

   官桥通济桥

  官桥通济桥,俗称“张坝桥”,在南安市官桥镇曙光村东村自然村南,横跨九溪之上。

  通济桥始建于南宋·淳熙(1190—1194年)初,为旧漳、泉驿道津梁。

  桥早废,现存《通济桥修建碑》,记当年修桥之事。碑长方圭首,高约2.4米,宽0.9米,厚0.15米,已严重浸蚀,字迹难辨。

  螺阳通济桥

  螺阳通济桥,又名溪边桥,位于惠安县东面今螺阳镇溪中。南宋·淳祐九年(1249年)三月惠安知县赵时铣建造,同年十月竣工。桥长20余丈(约60多米),共7孔。

通丁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通丁桥》:

  “通丁桥,在英山社。明·邑绅李云阶建。

  让:

  ‘是桥不知阅几百年。迩汤荡为灾,桥址倾颓。佥语予曰:‘葺之未坏易,新之既坏难。’乃募缘而重造之。

  向为堵者四,今联而为一。石用旧者十六,新者十四。费金二十五两有奇,族众及居民所捐与夫邻乡之乐施者。

  万历壬寅年(万历卅年,1602年)十一月兴工,次年二月竣事。主者予,而分董则继宗继明道容道光也。

  以水会于丁溪,乃命之曰通丁桥云。’”

通郭桥

  通郭桥,又名“三舍桥”,位于古南安县卅都(榕桥乡),具体在今南安市柳城街道三堡村三舍桥自然村南50米处,与下都村交界。除2个桥墩略有损坏外,其余保存完好。

  “通郭桥(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元·大德僧道询

  通郭桥,元·大德十年(1306年)僧道询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道询》)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南安·通郭桥》:

  “通郭桥(在三十都),大德十年僧道询建。

  国朝·成化五年(1469年),里人李尚德尚器建亭于桥左。”

  《泉州府志》亦如是载。

  古代,通郭桥位于泉郡通往南安、安溪的官道上,曾繁荣一时。据传当时桥边种植榕树,过客常在桥头两边树下歇息乘凉,乡民即因称其地域为“榕桥乡”(即卅都)。

  【按:

  道询,俗姓,南宋·惠安洛阳白沙村人,惠安县洛阳白沙真阳庵(真阳寺)僧人。

  史载,僧道询一生造桥200余座,见之史书的,“通郭桥”是其建造的最后1座桥梁。学者认为,道询亲建“通郭桥”不大可能。

  一是,尽管道询生卒年不详,但已知道询几个时间节点,如开禧(1205~1207年)间建白沙真阳庵、端平(1234—1236年)间募建南安弥寿桥,宝祐间(1253—1258年)间建晋江十九都登瀛桥、塘头清风桥等,景炎元年(1277年)赐号灵应大师。如《八闽通志》所记“通郭桥”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无误,以开禧(1205~1207年)间为30岁计,则道询已年过百岁。

  二是,古代造桥极其不易,所谓一生造桥200余座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当时道询造桥太有名望了,或许许多村子建造桥梁都乐意请他去主持工程,由他挂名牵头建桥。实际上,道询未必每座桥都亲自去指导或参与修建,“通郭桥”,极可能是道询的徒子徒孙以其名义来建造该桥。】

  传说

  相传柳城街道榕桥境内“黄龙溪”流段,历史上曾有“娘子桥”、“大舍桥”、“三舍桥”3座桥,分别在溪流的不同地段。

  “娘子桥”始建最早。当时有个富翁的千金小姐,名万珠,貌若天仙,16岁就有人来求婚。但富翁说,欲聘者,须以万颗金珠为礼。境内有个青年,胸怀大志,漂洋过海谋生,5年后归来,果然以万颗金珠聘其女为妻,并在今黄龙溪上造桥1座,好让万珠小姐往返此地不再涉水。其桥因称“娘子桥”。今废。地以桥名,今仍称“娘子桥街”

  到了元代,榕桥又出了个富翁,生个了聪明的儿子热心公益,颇有见识,愿意拿出一部分家资做件“流芳百世”的事业。他想起了往昔那个造“娘子桥”的先辈,无非是为了娇妻往来方便。他面对着村民过溪蹚水之苦,晴天尚能搭渡,逢到下雨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村民来往艰难,只能望水兴叹。于是慷慨解囊,分别在墩顶上、下方又建了2座石桥,标名“大舍桥”、“三舍桥”“大舍桥”几度重修,与“娘子桥”一样,今已不复存在,唯“三舍桥”仅存,即“通郭桥”

  规制

  “通郭桥”为石板梁桥,石墩石梁,5墩6孔(其中2个桥墩略有损坏),墩呈单边船形。桥长45.5米,宽2.7米,桥面由四五条大石板直铺而成,石板最长6.8米,最宽0.6米,最厚0.5米。榕桥四面石山环抱,当地村民除农耕外,亦有凿石为业,因此,通郭桥的石料就采自于榕桥山,工匠也是本地人。

  桥侧立有“通郭桥”石碑。

通驷桥

  通驷桥,位于德化县浔中乡龙翰村。保存完好。

  “通驷桥(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元·泰定元年(1324年)建,单拱干砌卵块石,长11.7米,高8米,宽3.22米。桥头竖有石碑。

通德桥

  通德桥,旧名“枣岭桥”,俗称“永安桥”,位于永春县城西北18里的吾峰镇枣岭村东向300米,与五里街镇高垅村过路仙角落交界处。因处于永春至德化古官道的枢纽,故名“通德桥”

  清·乾隆《永春州志》等有载。

  “通德桥(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南宋·绍兴始建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永春县尉徐安主持始建。

  古代从永春往德化的官路,是从县(州)城往西北,由官田市(今五里街镇),经龟龙桥、通德桥、剧头铺(今吾峰镇吾中村),越虎豹关(永春与德化交界处)。这条古道,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龟龙桥》)

  绍兴廿五年(1155年),即通德桥始建成后20年,朱熹游历永春,就曾走过这条路,并在虎豹关下的剧头铺留题《宿大剧铺》诗篇: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袭听子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清·雍正重建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永春知县杨太古重修,后毁于水。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升格为直隶州,德化、大田二县划归其管辖。时永、德古道年久失修,蓬壶汤城尤元会及其长子尤锡观(山东临清州知州)、次子尤锡兰(贡生)等捐巨资,先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原址下游10米处重建通德桥;又于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龟龙桥、剧头桥等;还在整修从永春州城西北至虎豹关道路,用一块块青石条砌成,宽约1米,路长约15公里。

  在吾中村剧头桥头有1方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镌立的《现任临清州君讳锡观胞弟贡生讳锡兰重建剧头铺桥碑记》,提到氏家族在重修剧头桥的同时“并修路至虎豹关,功何远也”

  清·乾隆《永春州志》也为尤元会立传,称他“好行其德”,“修州东南至五通格、西北至虎豹关孔道百余里”

  累修

  清·乾隆元年(1736年)又修。但过些时候又毁坏。

  道光十九年(1839年),里人林兴时陈联光重修,保存至今。时永德古道正趋于没落,永春和德化之间的通道改线,通德桥失去枢纽地位。

  1997年4月,永春迭遭百年一见的山洪袭击,桥北侧孔上石板全被冲走,南侧孔上也只剩3条石板,成为“断桥”

  近年重修,并以水泥硬化。

  规制

  通德桥南北走向,两台1墩双孔,石梁,长31米,宽3米,舟形墩。每孔以大青石5条铺面,每条石板长8.3米,宽0.63米,厚0.5米,重约10多吨。

  桥墩建于1?块巨石之上,即传说中的石龟石,其一端呈龟头形状,探入水中,有人工雕琢痕迹。

  桥中亭依例祀奉观音菩萨

  桥南尚存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碑记2方。桥头有民国旧碑“通德桥”;另一侧桥头建有凉亭,亭中碑记建桥及捐资情况。

宴林口桥

  宴林口桥,又称“上林桥”,讹称“暗林口桥”,因桥头北侧有座迎仙宫,又名“迎仙桥”,位于德化县盖德乡林地村西(又名宴林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迎仙宫》)

   “宴林口桥及革命遗址迎仙宫(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宴林口桥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光绪卅年(1904年)被洪水冲毁,后由乡民林仁礼重建。

  廊桥边有条曲尺形的百米老街,过去是德化通往永春的古道之一。老街有座民国时的土炮楼,三面有大小不一的黑黝黝的射击口兼观察口,墙壁累累弹痕犹存。

  1947年7月14日,中共闽中游击队戴云纵队100多人从永春呈祥进入德化县境内,向戴云山挺进,在宴林口桥受阻,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枪战。

  1959年,宴林口桥再次修建。

  因德化彭村水库的建设,林地村是蓄水区之一。2017年8月,宴林口桥和桥头迎仙宫以原构件按原貌,整体移址迁建于原址上游数十米处。

  规制

  宴林口桥石墩廊屋式木质结构,长27.3米,宽3.4米,高3.95米。通道宽2.15米,两侧有长板座椅。全桥由44根木柱(分成四列)撑架,桥外有两层重叠的雨披。

海岸长桥

  概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海岸长桥》:“海岸长桥,在二十六都。 ”

  海岸长桥虽称为桥,实际是一条从今石狮通往泉州城南的海滨通道。它在晋江海滨,起自石狮市龟湖,至晋江陈埭,曲折三十余里。在今石狮宝盖镇雪上村与晋江新塘街道办事处杏坂村交界处,有古海岸亭旧址,海岸长桥就从这里出石狮通往泉州。

  海岸长桥集堤、路、桥、亭为一体,路堤的横架多段石桥,“驾石以便行者,计七百七十余间(孔)”,全长1000余丈,故称海岸长桥。

  上世纪廿年代以后,随泉安公路、青阳至石狮公路的开通,海岸长桥渐次堙没。

  沿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海岸长桥 》:

  “宋时(南宋·乾道间,1165—1173 年)(建桥人为陈亢

  明·成化间(1465—1487年)圮。弘治、正德间,里人林孔彰等,与僧智镜协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海岸亭》:“嘉靖初年,海岸又坏,郡侯李缉张心再修,陈琛为记并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张心亦载:明·嘉靖四年(1525年),海岸长桥复毁, “大潦而舟无可渡,阴雨而马不敢行,人甚苦之,而难于修整。”陈琛恳请太守 高越修缮。高越正好满考赴京,便委托同知李缉、推官张心二人负责,花了八个月时间,重修了海岸长桥,“崎岖泥泞之地,顿成康庄。”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海岸长桥》:(清)道光辛卯(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月,蚶江通之续,亦将以为来者之规也。判华文瑛捐俸倡修。”

  明·正德二年蔡清《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海岸长桥》收录明·蔡清正德二年(1507年)《记》曰:

  “出泉城南里许,折而东,行二十里,曰陈江;由陈江复东,历玉澜渡至于龟湖,盖又十五六里,此海滨地也。

  海滨之地,咸流浸润,不可田。昔人因筑大堤以止其流,而内蓄涧水以溉田,殆千余顷。傍堤之边,驾石以便行者,计七百七十余间,通名‘海岸长桥 ’。中有亭,有庵,以为憩息祈赛之所。其工最钜,其利最溥矣。

  据故老遗文所传,桥成于宋·乾道间(1165—1173年)。主其事者,今亦未详何许人也。是后修治之功莫考。

  入本朝成化间(1465—1487年),桥有圮者,弘治乙卯(弘治八年,1495年)莲江林孔彰、仑后吴怀荆、桐城吴则敬、玉田詹勤立、承天寺僧智镜,各舍银两合而修之。督工者吴茂实蔡成端也。于是圮者以完。

  至弘治乙丑(弘治十八年,1505年),值洪水冲决之圮视前为甚,而前人之乐善事多已沦谢,久不克修,行者病焉。怀荆左顾无与共工者,而孔彰之子时学怀荆复倡捐。于是则敬某、某、某、某、某、灵源室僧体然 ,或助以力,或督以工,而某所助独厚。于是桥复完而功视昔为固矣。时正德丁卯(正德二年,1507年)也。

  诸里人无长少,咸壮其功。不可无纪载以示来者,遂相率诣予请记。

  惟古人有言: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此一事也,使有乾道之创,而无弘治之修,则先功将自成化而堕矣。有弘治之修,而无正德之续,则前功又将自今日而堕矣。今日之修者,岁久不能无圮,设当其时莫之修,则举今日之功并墮矣。且修之贵乎及时,或小圮不修,驯至于圮之甚,然后图之,则为害已多,而亦难乎其为功矣。此皆所谓莫为之后者也。此皆后人之所常念也。然则是记之作,岂但以既往。 ”

  明·陈琛《重修海岸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海岸亭》收录明·陈琛《重修海岸记》并诗云(《泉州历史网》站长分段按注)

  “海岸起自八里亭,历土岸、东山、棘巷、新亭、洋坂、涵江、陈埭海岸、龟湖、塘头,曲折四十余里。僻在海涯,非官府往来之冲,以故蓁塞泥滑,岸倾石坠,大潦而舟无可渡,阴雨而马不敢行。人甚苦之,而难于修整,而海岸之整为尤难。

  乙酉(嘉靖四年,1525年)秋,余以诗白于太守曰:
‘武侯治西蜀,道路皆整新。为政务精密,千载仰斯人。
江路怨泥滑,山路苦荆蓁。咨诹劳太守,欢喜动泉民。'

  侯答曰:‘吾将之矣,二守侯摄政于兴化,而节推侯掌府事,当代吾劳。'

  侯慨然以为己责,选召好义能事之民,喻之以善事好为,戒之以公事勿怠,趋事者必赏,梗事者有惩。随地起工,劝人助财。其费财少,而费工多,而海岸之费则甚多。阅八月余而事毕,行人欣便。

  侯羡曰:‘役民而民忘其劳,且不自有其劳而归劳于我,盛德君子也,何可以无颂?'

  余于是喜而为之歌曰:‘百里崎岖困马蹄,担夫未暮问鸡栖;春江一笑路如砥,多少鹧鸪不敢啼。'

  又歌曰:‘石岸迢迢入海低,东山棘巷草萋迷;砂平石稳江如练,应有行人说凤溪。'

  侯名,晚号春江,江西余干人。侯名,号凤溪,浙江余姚人。”

  海岸长桥碑刻群

  海岸长桥碑刻群,在晋江市新塘街道杏坂社区与石狮市宝盖镇雪上村交界处海汇庵内。

  海汇庵原称海会堂,俗呼海岸亭、海岸庵。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海岸亭》“海岸亭,在二十六都。匾曰‘海会堂’,俗呼海岸亭。”

  海汇庵原曾树放10多方历次修葺海岸长桥碑刻,廿世纪20年代后,随海岸长桥堙没,海岸亭也荡然无存。

  2001年,村民在海岸亭旧址重建为海岸庵,在两廊存放着重新收集到的7方明—民国时期所立水利碑刻:

  1.明·陈紫峰撰文碑记一方,字迹已风化,模糊不清。

  2.清·乾隆六年辛酉(1741年)碑记一方,已裂为四块。

  3.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重修海岸长桥碑记》。

  4.清·光绪廿四年(1844年)《杏田前堡王敬恩重筑海岸碑》。

  5.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修泉南海岸长桥碑记》。

  6.民国廿五年(1936年)《重修海江亭陡门碑记》。

  7.残碑一座。

  海岸长桥碑刻群对研究明清晋江水利建设具有一定意义,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康溪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康溪桥》:“ 康溪桥:在四十五六都。隆庆《府志》、《闽书》俱云,溪中巨石峻激,不容舟揖。宋·庆元二年(1196年),僧绍杰始建桥溪上,而万历《志》作大观(1107—1110年)间建,未知孰是。”

涵口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涵口桥》:“涵口桥:在二十九都。国朝·康熙(1662—1722年)施韬建。”

桥亭下桥

  桥亭下桥,位于南安市洪濑镇跃进村桥亭自然村。保存尚好。

  “桥亭下桥(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南宋·端平(1234—1236年)间,系单孔石板桥,桥面有5条石板直铺。

十一划

铭新桥(大铭桥)

  廊桥,位于德化县大铭乡大铭村东乡政府旁的溪流上。原名大铭桥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1938年复修时更名铭新桥。廊屋为木质结构,桥墩石砌,长30.76米,宽4米,是具有山区特色的古代廊桥。

盘光桥

  盘光桥,俗称“乌屿桥”,又名“娘子桥”,位洛阳江洛阳桥下游出海口江边,在丰泽区城东街道金屿社区乌屿岛,连接乌屿岛北与桥南之东陆地。乌屿雅称“凤屿”,古属晋江县卅八都,廿世纪二三十年代设金屿、凤屿两保,现改为两村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洛阳桥》)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盘光桥》:“凤屿盘光桥,在(府城东)三十八都。”

  明·陈懋仁《泉南杂志·盘光桥》载:“盘光桥,自洛阳桥东接凤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凤屿盘光桥》:“凤屿盘光桥,在府东北二十里。”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盘光桥》“盘光桥……(府城东)”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凤屿盘光桥》:“凤屿盘光桥,在三十八都,即乌屿桥。”

  现盘光桥仅留遗址。

  “乌屿码头遗址”,1998年3月列为第四批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宝祐始建

  “金乌屿,银后渚”

  南宋时,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繁荣,泉州港已成为东方第一贸易大港。乌屿位于洛阳港与后渚港的中间,是为内港,俗称“乌屿潭”。它港道深邃,可容大船停泊,且东北风猛吹时可避风,自古有“金乌屿,银后渚”的说法。清·乾隆《重修乌屿桥碑记》载:“乌屿大若弹丸,四面环海,宋、明间,洋船常停泊于此,商贾络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

  但是,乌屿与桥南一水之隔,原有砌石“沉桥”,为过水式石板桥,退潮时旧有石路可通鸟屿,但要“识水时”,否则半途遇上涨潮极其危险;涨潮时行人则无法通过。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盘光桥》:“旧为石路,潮至则不可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凤屿盘光桥》:“旧为石路,潮至不可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凤屿盘光桥》:“《方舆纪要》:旧有石路,潮至不可行。”

  清·乾隆卅二年《重修乌屿桥碑记》也很明确地记载,南宋时乌屿“商贾络绎,驾石成桥”

  因此,装卸货的码头成了当时海上贸易的瓶颈,急需扩大。

  僧道询始建

  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惠安县洛阳白沙寺住持、僧道询(或误作“道间”)在江海交汇处募建石桥,宝祐六年(1258年)成,名“盘光桥”。盘光桥均用花岗岩石砌筑,与洛阳桥同属石墩石梁桥,亦称“梁式平桥”,计桥墩159座,160坎(桥下疏水孔道,亦称酾水160道),长400余丈(1333米),广1丈5尺(5.3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道询》)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盘光桥》:“宋·宝祐中,僧道间募缘建桥,计一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广一丈五尺。”

  明·陈懋仁《泉南杂志·盘光桥》“宋·宝祐中,僧道询募资作桥,长四百余丈,宽一丈六尺,比蔡端明蔡襄端明所造石桥(指“洛阳桥”),长多四百余尺,阔多一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襄》、《泉州桥梁·洛阳桥》)

  明·何乔远《闽书》:“凤屿盘光桥,长四百余丈,广一丈六尺,比洛阳桥长加四百余尺,阔加一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凤屿盘光桥》:“宋·宝祐中,建桥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盘光桥》“盘光桥,宋宝佑中僧道询募建,凡一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凤屿盘光桥》:“宋·宝祐间,僧道询募建石桥,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广一丈六尺。”

  盘光桥之建,一直连接到泉州东门大道,既方便了海内外客商,解决了乌屿岛与陆地往来的困难,又使海外各地前来泉州通商贸易的番船多了1处水深流缓的停泊码头。此后数百年,对后渚、浔美、万安(洛阳)等地码头或转运渡口的交通运输和市易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乌屿也成为泉州港通商海外诸国的重要海岛码头。

  传说

  据传,某晚,僧道询正在为设计中的乌屿桥所存在的1个难题,想不出答案。一阵疲劳袭来,似睡非睡间,道询见1位同道僧人到访,自称是当年参与修建洛阳桥的义波义波曰:“你几年来建了不少桥,但欠缺能与洛阳桥比肩的石桥;今特来把我腹中尚未用完的建桥之心盘光给你,助你在洛阳桥外的乌屿,再建一座岛陆相连的大桥,使洛阳江边好事成双,你也名留青史。”

  义波话毕,即从胸中掏出1颗还在跳动的红心,塞进道询胸内。道询惊觉,思路忽开,还真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6年多的努力,乌屿跨海石桥建成。道询念及义波和尚示梦将他未用完的建桥之心“盘光”给自己,便名此桥为“盘光桥”

  与洛阳桥为姐妹桥

  道询所建盘光桥,在洛阳江下游江边,与上游的洛阳桥(即“万安桥”)毗邻,相距不足5里,在海中相望。洛阳桥为蔡襄所造,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竣工,其时间跨度与盘光桥相差近200年,但盘光桥比洛阳桥长多400余尺、宽多1尺;从坎数看,盘光桥有84坎,洛阳桥有73坎,故泉州有俗谚“七十三、八十四”、“洛阳好栏杆,乌屿好桥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泉州桥梁·洛阳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凤屿盘光桥》:“《闽书》:是桥与洛阳桥海中相望,如二虹然。”

  由于盘光桥与洛阳桥两桥相邻,中间仅隔不大的1片海面,如二虹然,故后人合称“双虹夹镜”,曾是“洛阳桥八景”之一。

  洛阳桥是当时连接南北官道的桥梁,地理位置比盘光桥重要,且蔡襄道询贵贱异等,故而盘光桥不如洛阳桥著名。明·陈懋仁《泉南杂志·盘光桥》曾慨曰:“世知‘洛阳’而不知‘盘光’者,盖以人重也。虽然贵贱异等,若道询,一行脚耳,无籍势位,而功力过之,则其名胡可泯?!‘洛阳’尚有百五十三字之纪,此独无之,意当时道询不欲居其功以垂后名耶?”

  清末民初塌圮

  盘光桥自建成后,兼作后渚港的备用码头,肯定经过多次重修,志书缺载,不得而知。

  入明后,泉州的海上对外贸易衰败,乌屿不再作码头用,盘光桥又因年久失修,暂次塌圯。

  清·乾隆卅二年(1767年)重修。1963年有人还曾拓得立于当时的1方《重修乌屿桥碑记》。
清末曾重修。

  清末民初,盘光桥失修,再次塌圮,桥废。

  现状

  概说

  廿世纪60年代,仍可见盘光桥的身姿,只是桥梁多处坍塌,沉入海中,只余10余桥墩留存。据当时所测,每个酾水道宽3.5米,每座桥墩高3.5米、宽1.6米。

  廿世纪70年代初,乌屿岛上的金屿、凤屿等人民,创“万亩海域围垦”工程,以2年半时间,先后就南宋盘光桥桥基遗址上修建了“城东海堤”的北堤、南堤,从此,乌屿岛与陆地相连,成了今天的半岛。

  时金屿自然村西北侧盘光桥头(盘光桥石塔下海边),有一白色中略带点青黑的巨岩,高约四五米,带有底盘。石上,凿有“盘光桥”3大字,字径3尺多,深1寸许,字体古朴雄劲,没有落款,应是盘光桥建成后所刻,但不知何人所题。在建堤热潮中,字刻连同巨岩被炸毁无存,或作基石,或作护坡。

  2012年,因道路拓建,城东海堤大部分被宽阔的水泥大道覆盖,盘光桥旧址已埋入路下。

  现海堤两头,尚存盘光桥一塔(盘光塔)一亭(桥头亭)原物。

  盘光塔

  盘光塔,位于南桥头(桥尾)东侧、乌屿岛金屿自然村东畔高处海滩边,始建于盘光桥建成后,耸立于一天然磐石上,为镇桥佛塔,也作航标。现尚完好。

  盘光塔呈方形,花岗岩石砌筑,通高约15米,方形3层,高6级,级级收敛;底有方形座,边长3米。塔顶装相轮刹,塔刹攒尖。

  第1层刻有铭文,已漫漶不清。第2层雕有花纹,尚依稀可见。第3层四面各浮雕佛像1尊,风化严重。

  清末修缮盘光桥时,塔顶镌有庄俊元诗曰:“凤江常见水消消,磐光昼夜去还潮。波江坪现鱼鸟动,浪里尚见拉舟摇。只恨源山生不接,那堪隔断筑商桥。于今亭塔风雨落,可怜僧公建此桥。”[按:庄俊元,清·晋江县人(今鲤城区西街甲第巷),嘉庆十三年(1808年)生,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咸丰三年(1853年)致仕返乡,光绪五年(1879年)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俊元》)

  塔下尚存1块断了的塔尖配件,是廿世纪70年代村里修路时从附近地下挖出的,不知是南宋建塔时的备用配件,或是明·万历(1573—1620年)间泉州大地震掉下来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灾异·地震》)

  桥头亭

  桥头亭,俗称“下马亭”,位于北桥头西侧,不知建于何时。现藏身公路旁参差的民房中,淤泥堆积到亭子的一半高,亭的背面已基本埋在土中。

  桥头亭全部用辉绿岩石砌筑,方形,高3米多,面积约8平方米,四角攒尖顶。立有石柱16根,外柱高2.1米,内柱高2.5米。亭顶石板铺砌,中部呈锥状。

  其中1根亭柱刻有楷书“下马过桥”4字。之所以须下马过桥,一说是对建桥者表示尊重;一说是由于盘光桥比洛阳桥低了近1米,涨潮时水漫桥面,马、轿都无法上渡船,此外,也当心马蹄陷入桥板缝中,是安全措施。
亭顶端部分已佚,亭檐四周原各有1个石刻狮头瓦筒,今只残存1个。

  亭内原立有清·乾隆卅二年(1767年)《重修乌屿桥碑记》石碑1方,已佚。

蚶江桥

  蚶江桥,别称“七星桥”、“曲桥”,俗称“屈桥”,位于石狮市蚶江镇蚶江村通海公路边。现仅存遗址。

  北宋·元符肇建

  史载,北宋时蚶江已是“居民稠密,蕃舶所经边海之地”,当时蚶江辟置码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泉州古港·泉州湾·蚶江港》)

  元符(1098—1100年)间,僧怀应自北向南跨海汊砌石为路20里,路中架前埭、高港、林湾3桥通水,桥上均建石凉亭,统称“蚶江桥”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蚶江桥》:“蚶江桥,地滨海。宋·元符间僧怀应甃石为路二十里许,中为巨桥三:曰前埭,曰林湾,曰高港;悉覆以亭。(府城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蚶江桥》:“蚶江桥,在二十三都。(北)宋·元符(1098—1100年)间,僧怀应彻石为路,自北而南二十里,中为桥三:曰前埭,曰林湾,曰高港。桥上架石为亭。”

  《泉州府志》亦有相同记载。

  蚶江桥后与南宋·绍兴间(1133—1162年)僧仁惠修筑的“玉澜桥”,以及乾道间(1165—1173年)修筑的“海岸长桥”,连成直达郡城泉州之商旅运输大道,全程40余里。

  时石狮沿海古桥连接到泉州府城的情况是:蚶江桥(蚶江镇蚶江村)——莲西虹桥———龙尾桥(蚶江镇水头村)——锦亭——玉澜桥(宝盖镇上浦村)——海雁亭(雪上)——海岸长桥(起自石狮市龟湖)———泉州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龙尾桥、玉澜桥、海岸长桥》)

  遗址

  廿世纪70年代以前,蚶江桥尚存。后因围海造田等原因,蚶江桥便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

  现蚶江桥掩埋在半米多深的泥土田埂之下边缘,一段裸露出来的石板有10余米长、10余厘米厚,外部风化严重,但还可清楚地看出一块块石头经过人工打磨后,再呈直线整齐排列的原貌。

梅溪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梅溪桥》:“梅溪桥:在一二都。万历《府志》:南北二溪流,自南安县弥陀、梅花二岭,合于此桥,抵清洋陂、出小桥。大桥长五十余丈。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里人苏展建。”

清风桥

  清风桥,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南塘社区洑田庙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洑田庙》)。五排桥板,四个桥墩。桥墩由条石纵横交错砌成,横截面呈倒梯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清风桥》:“清风桥:在二十五都,宋·道询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道询》)

梁桥

  梁桥,位于德化县上湧镇上湧村部西北侧,横跨黄井溪上,是连接上涌与刘坑村的石拱桥。

  北宋始建。明末毁于洪水,清·乾隆九年(1744年)德化知县鲁鼎梅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鲁鼎梅》)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梁桥》:

  “梁桥,在上涌洋,从路口右出,至此五里。

  乾隆九年知县鲁鼎梅建。”

营边大桥

  营边大桥,俗称“隐龟桥”,位于晋江市池店镇营边村南,是宋、元、明时期泉州通往同安、漳州、广东潮州古官道上的必经桥道。(按:泉州南门→池店下辇桥(即“御赐桥”)→池店狮山→池店冷水井村→池店营边大桥→ 磁灶小桥村→内坑→安海→水头→同安→漳州→潮州。)

  相传古时村子东面有1座军营,因而村名“营边”;而在此桥南面不远处还另有一桥,称“小桥”,故此桥称“大桥”,所谓“一南一北大小桥”

  营边大桥(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营边大桥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

  桥面石板屡有受损,代有修葺。

  2000年5月,桥板被1辆通过的货车碾压坍塌。肇事车主出资修复,供一般通行需要。时除少数掉入水中已无法打捞的石桥板外,绝大多数石桥板被打捞上来,加上订做的与损坏的石板一模一样的石板,“修复如旧”

  2008年,村民集资在古桥附近约20米处另建1座新桥,使古桥大大减轻了通行压力。

  始建传说

  营边大桥未建时,营边乡人住在桥北这一片,而赖以生存的农田则悉数在桥南;同时,此处为泉州往南官道所必经,过往人多。凡此,均须摆小渡船过河,诸多不便,况遇河水泛滥,无法横渡,只能望河兴叹。建桥成了乡人和旅客的强烈愿望。

  相传,在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年间,在户部为宦的陈国道(人称“户部”),奉旨到泉州府视察民情。时泉州遭受水灾,粮食歉收,房屋被冲毁倒塌,百姓缺衣少食,若按程序呈文将灾情上报朝廷而赈灾,来回须一两个月,远水救不了近火。陈国道便以户部名义,预先向晋江知县暂借仓粮赈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拟事后奏请朝廷再偿还。

  陈国道回京后,禀报泉州特大水灾的严重情况,奏请宋太宗拨粮赈灾。奈因朝中有人平时与陈国道政见不合,趁机从中作梗,说灾情并不严重,无需轻易动用官粮。因此,朝廷拨粮赈济灾民之事未能如愿。

  擅自动用库粮是犯了欺君之罪,陈国道回到府中,着急万分,无奈之下冥思苦想,终想出1个“移花接木”之策。

  次日早朝,陈国道上奏:“这次臣奉旨到泉州府视察民情,看到那里交通不便,溪流阻隔,官路不畅,影响往来,老百姓诸多怨言。乞望皇上能布泽天下,拨款修桥,造福民众,以利国家长治久安。臣愿不辞劳苦前往泉州,督造一座大桥,万望皇上恩准。”当时宋朝注重交通建设,朝廷支持各地建桥铺路,陈国道的请求得到批准。

  陈国道火速赶赴泉州,配合泉州知府和晋江知县,经过实地勘测,选择适宜的桥址,聘请造桥专家设计,招募著名石匠施工,挑选质地良好的花岗岩做材料,建成营边大桥。

  陈国道回朝覆旨。宋太宗询问:“多大的桥,为何造价如此之高?”陈国道曰:“南方雨水多,江面宽。这座大桥,桥头看不见桥尾!”

  宋太宗派员到泉州验收。到大桥现场,钦差却傻眼了,这座桥根本不是什么大桥,不过是1座普通的石桥,但又的确是“桥头看不到桥尾”,因为修成的桥是拱形石桥。这座桥也被泉人称为“隐龟桥”( 泉语“隐龟”,即“驼背”)。

  原来,陈国道把原先计划修建石桥所节省下来的大量钱财,拿去购买粮食,偿还晋江知县,弥补因救灾赈济暂借的全部库粮。钦差查实整个过程,鉴于陈国道的爱民之心,又顾及同僚友情,动了恻隐之念,让陈国道顺利地渡过验收大关。

  乡人感陈国道恩德,在其及夫人仙逝后,特为他俩塑造了两尊形象逼真的泥像,供奉在距大桥北边几十步的“福惠禅寺”(今观音庙)内,人们来给观音菩萨上香时,都会顺便在陈国道塑像前也点上3柱香奉敬,民间因此还流传着1句户部傍观音妈三条香”的俗语。

  陈国道之事,史无可稽,乡谈野语而言之灼灼,姑存之。

  规制

  原营边大桥南北走向,横跨九十九溪之上,是梁式石桥,全部用花岗岩石筑成。桥梁中间高而首尾低,远望似拱桥。原长45.6米,设13座方形桥墩,酾水12道。桥面宽4.5米,每间架巨大石板5— 6条不等;横跨桥墩之间的巨石板,长8—11米,宽0.6—1米,厚0.5—1米,每块约重达3吨;两侧立圆首望柱,并卧扣巨型大石板作护栏。北边桥头建有廊亭1座,旁有观音庙(福惠禅寺),祀观音佛祖。观音庙近旁建有石塔。

  现存营边大桥30米,方形石桥墩8座,基本保留原貌。桥边和桥上几株榕树,形成了浓密的大树冠,遮挡了 石桥的大半真容。北边桥头的廊亭已废圮,观音庙仍在,至今香火旺盛。庙内尚存维修碑记2方。

  桥头石塔隐没已久。2008年11月在拆除观音庙旁1座废弃的破烂瓦窑以建休息亭时,在墙壁中间重被发现。石塔地面部分高约3米,另有一部分被埋在地下。这座古塔的位置,便是大桥桥头所在的位置,其应是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营造营边大桥时一并建造的。古塔重现后遭窃,遗失了部分构件,塔顶尖石现存观音庙内。

富泽桥

  富泽桥,初名“邱家桥”,位于德化县汤头乡格中村南侧,与大铭乡琼英村交界处。

  元·皇庆二年(1313年)兴建,时号“邱家桥”,是“德邑通尤邑之要道”

  民国廿九年(1940年),桥右壁塌方危及桥身,氏族人筹资整修,更名“富泽桥”

  石拱桥型,跨距26米,拱高9米,长28米,桥面宽3.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