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帽山(对山)

  概述
    ——形势。
    ——山上胜迹提要。
    ——紫帽山很早就引起诗人墨客的注意。

  清·张云翼《紫帽山游记》
  紫帽山题咏
  金粟洞
(紫帽山左峰之南)
    ——南朝建佛教道场。
    ——唐代改建为道教“金粟崇真观”。
    ——宋题刻。诗词。
    ——元(龚丙《题金粟洞》诗。元末废。)
    ——明(洪武重建。明末转为佛教寺院。诗词。)
    ——清(道光废,宣统二年重建。诗词。)
    ——现代(重修。规制。)

  欧阳詹读书处
  古元室

    ——概述。
    ——古元室题咏。

  小丹邱
  凌霄塔

    ——隋·开皇九年始建为九级。
    ——南宋·绍兴间重修为七级。
    ——明·嘉靖九年
钱楩重建。
    ——清·乾隆五十一年
庄文进重建。
    ——清·咸丰六年
陈庆镛咏《紫帽山凌霄塔》诗。
    ——现代重建为五级。

  甘泉、龙井与潮汐井
  紫帽山崖刻

    ——概况。“心”字石刻的数量。
    ——“心”字的结构和题谒。
    ——儒、道、释三教对“心”的解释。

  紫阳真人遗迹
  金地院、金地桥
  普照寺
(观音院)
    ——沿革。
    ——规制。

  古墓葬

  附:秀林山(属紫帽山系,位于紫帽山南侧晋江市紫帽镇浯垵村。)
    ——铁灶山佛国(寺院。浮雕佛像。铁灶山摩崖石刻。石佛浮雕、刻经的雕刻年代。)
    ——陈琛墓(沿革。规制。)

  紫帽山,位于泉州古城西南约三公里处晋江西北部紫帽镇现在是鲤城区、晋江县及南安县的交界处,为戴云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是郡之前山。因斜对清源山(又称泉山),故俗称“对山”

概述

  形势

  紫帽山自南安大乌山蜿蜒而来,雄列为十二峰,呈北东走向,北麓属鲤城,南麓属晋江,西麓属南安。主峰海拔517.8米,为晋江境内最高山峰。

  紫帽山为泉州案山,与清源山南北对峙,故俗称“对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

  紫帽山主峰分两峰,山巅三岩并峙,西为定光岩,中为九州岩(又称泗州岩),东为灵水岩(又名“五塔岩”),形状象一顶古代的纱帽,常有紫云盖顶,故得此名。古人游紫帽山时用“山头绝顶舒眼望,万壑千邱一块青”和“顷刻云烟四起,浑浑沦沦太虚气”,来描写它的景色,可概其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五塔岩》)

  紫帽山南麓有两座山丘,一曰“铁灶”,一曰“炼峰”,中称“悟道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晋江县·紫帽山》:“紫帽山,在(府城西南)常泰里三十三都。为峰凡十有二,常有紫云覆其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

  “紫帽山,在(晋江)三十三都,距郡城西南五里。常有紫云覆顶,故名。此山自南安一片山、大乌石而来。

  《海录碎事》(南宋·泉州郡守叶廷珪著):‘泉案山也,与清源南北相峙。俗呼对山。’‘清源之奇以石,紫帽之秀以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叶廷珪》、《泉南著述·海录碎事》)

  万历府志:‘自南安大乌石山婉蜒而来,巃嵸雄耸为十二峰。’”

  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紫帽山》

  “紫帽山,府西南五里。山高峻,常有紫云覆其顶,因名。

  中有甘泉,味最胜。

  《志》云:环山凡十二峰,而二峰尤高。左峰之阴有金粟洞,右峰之顶有凌霄塔,与泉山(清源山)南北对峙,为郡之案山。”

  清·蔡永蒹《西山杂志》手抄本记载:

“紫帽山界于晋南接壤也,其山脉乃由南邑(南安)大乌石山而来,连绵十余里焉,有十二峰之胜,峰状若纱帽,常盖紫云,故曰紫帽山也。

  紫帽山与清源山对峙,因此泉南之人称曰‘对山’,与葵山、罗裳、清源合称晋邑四大名山矣。”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永蒹》、《泉南著述·西山杂志》、《泉州山川·葵山、罗裳山、清源山》)

  山上胜迹提要

  紫帽山历代的主要胜迹,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的记述有:

  “旁(在西南麓)有灵应岩,下为普照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普照寺》)

  (主峰)分二峰,左峰之阴金粟洞……右峰绝顶,有凌霄塔……(详见下文“金粟洞”、“凌霄塔”)

  西有石鼓、丹炉、试剑、棋局、仙迹、仙掌诸峰。

  北有天湖岩。

  南有古元室……又有盘古洞诸胜。古元室、盘古洞,地皆属南安。又上有小丹邱……(详见下文“古元室”、“小丹邱”)

  又半山有亭。明·庄一俊(《游半山亭》)‘半山亭上鸟未啼,半山亭下花满蹊。春风郎不相间,六月看花醉似泥。芳草举杯常近鹤,小桥过客已鸣鸡。逢人若说亭中事,依旧烂柯送日西。’(此亭俗称“半山亭”,已废,遗址位于紫帽山南麓,循金地院沿涧而上为龙池,龙池循山径再上即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

山中有泉,味极甘冽。《方舆胜览》:‘山椒泉眼,相传有龙蟠其中,名曰龙池。’宋·淳祐志:‘甘泉在紫帽山龙潭之侧。’意即此泉也。又有潮汐井。”(详见下文“甘泉、龙池与潮汐井”)

  山中还有数十方宋、元、明、清的摩崖石刻浮雕等,以及椐传山中藏有99方不同字体的“心”字石刻。(详见下文“铁灶山佛国”、“紫帽山崖刻”)

  紫帽山南麓有金地院、金地桥。(详见下文“金地院、金地桥”)

  北坡有夫人姑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夫人姑庙》)

  东北麓龙首岭唐代首建安福院(后称安福寺);有唐·欧阳詹读书处(妙峰堂)。妙峰堂隔一道山岗有五代·珠明院(四卿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安福寺》、《泉州人名录·欧阳詹。详见下文“欧阳詹读书处”)

  东南麓晋江北部池店镇龙首山麓原有始建于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八闽通志》作后汉·乾佑二年,949年)的保福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保福寺》

  西北麓有明·傅夏器李廷机设馆读书处;傅夏器、于嘉靖廿九年(1550年)中会元,李廷机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会元,有“一馆两会元”之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夏器李廷机》)

  紫帽山很早就引起诗人墨客的注意

  紫帽山很早就引起诗人墨客的注意。

  宋·朱熹《凤山诗》:“门前寒水青铜阙,林外睛峰紫帽孤。”

  宋·梁克家《廓然亭次韵陈知柔“紫帽峰前双鹭下,几多清兴满沧洲。”

  宋·王十朋《九日山》:“瑞气遥看腾紫帽,丰年所见割黄云。”

  人们历来将清源、紫帽作比较。

  元·亻契玉立《清源洞》:“洞府神仙去不还,清源紫帽耸高寒。”

  明·陈紫峰陈琛《清源山南台岩》:“清来源水寒生北,紫染帽峰秀出南。”

  明·季本《老君岩》:“洞门对金粟,紫气鸿濛中。”

  清·张远《闽中杂感》:“清源紫帽夹峥嵘,海国金汤第一城。”

  清·吴增《双江泛月》:“清源与紫帽,东西相对影。舟行两山巅,别夜无此景。”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梁克家陈知柔王十朋亻契玉立陈琛吴增

清·张云翼《紫帽山游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收录“国朝张云翼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云翼》)《紫帽山游记》,文曰:

  “紫帽与清源对峙,其秀以峰胜。巃嵸雄耸,尤可观海。庚午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之秋,择晴日以往。

  昧爽,出刺桐城,星疎月澹,江村在烟水中。遥看十二峰,犹螺黛浅画如初妆。然前行者燃炬陂塘间,与晓霞之光上下相接,独以冈阜四合,不即见日,心知阳乌已为羲和鞭出矣。

  至麓,减从散马于平林丰草之旁,拥肩舆自岭背凌仄磴而上,殊峻险。

  忽转一径,则诸峰朗豁,暄景满空。小憩梵殿,谓即金粟洞,洞不可见。所传宋宁宗书,亦磨灭莫辨。咏白玉蟾诗,颇忆郑文叔仙术既灵,何不使此方之粟常化精金,乃止以犒寓书羽流耶?

  傍岩而左,峰且屹屼,舆不可肩,偕游之客,惟标赤同陟其巅。是名凌霄,竦然独尊。俯见留麓之从,马寸、人豆,纷纷如蚁,居然两界。仰看苍穹,浑不难捧日月而拂星斗,因谓标赤曰:‘天听匪远,帝座所在,无不可通,惜君家青莲独未至此一问耳。’峰尖旧有塔,亦缘峰名。有龙起其中,塔遂秃。余又曰:‘神物为霖,长遍天下,宜不恋此岩穴也。’

  降而右,即紫帽峰,峰殊平,因敞幔亭与诸客踞坐。此时云物俱空,惟是日紫峰亦脱帽露顶,若示人以坦易。西北则大乌等山,蜿蜒而来,趋走惟谨,至此皆拱伏东南,则鳀壑鰌穴,明灭于沄洋之间。乾坤一气,万象空濛,又恨不乘长风即破巨浪其中。

  然天下有道,久晏海波,余无事为宗元干而守土此邦,惟游咏太平山水文章,喜诸客皆如枚叔。客亦曰:‘观止矣!’于是举觞属饮,各赋近体诗数章而去。”

紫帽山题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收录的紫帽山题咏有:

  (明)傅錀诗:

  ‘三春欲尽百花飞,郡郭溪桥度晓晖。地绝路难人迹少,山深坐久鸟声稀。’”

  (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亦以“《登紫帽山(七绝)》(傅钥)”为题收录。)

  (明)李源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源》)

  ‘秀林深处八仙者,闲散春游出郊野。一个山僧两小童,提壶挈榼负衣从。
  游游直到古元隈,道人熟菜劝山杯。借问金粟路何向?道人遥指山崔嵬。
  不管崔嵬也要登,杖藜踏上几千层。山头绝顶舒望眼,万壑千邱一块青。
  行行向去是金粟,关门重闭山寂寞。小童攀过古墙端,直入洞中开锁钥。
  开洞无人只七仙,诙谐酌酒仙炉前。酒余行出洞门外,海风骤至生云烟。
  顷刻云烟四山起,晖晖沦沦太虚氟。振衣飞羽上凌霄,头上无天足无地。
  步云蔼蔼下山来,日出云中山径开。停行转看出花笑,樵歌牧唱自徘徊。
  尘埃世虑都消逐,赢得当年曾点乐。悠然归去秀林中,鹧鸪已奏暮山曲。’”

  (明)周廷鑨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周廷鑨》)

  “元气浩无垠,流峙盈其幅。不拓万古胸,曷畅千里目?
  兹峰冠层霄,群岑失所族。壁立俯四虚,高深贡遐瞩。
  天海若交生,苍波吹平陆。烈风摇白日,百灵互奔属。
  云物避高秋,石林如始沭。窅然
(“窅然”:幽深遥远貌)万虑空,但觉心魂肃。
  疲策谢丹邱,息机媿樵牧。彳亍逢山精,洞口拾金粟。
  天地尚风尘,猿鸟逝安宿。江村动如烟,使我乱心曲。”

  (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亦以“《登紫帽山(五古)》(周廷鑨)”为题收录。)

金粟洞

  金粟洞,位于紫帽山左峰之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紫帽山)上分二峰,左峰之阴金粟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晋江县·紫帽山·金粟洞》:“金粟洞,在山之阴。其东有凌霄塔,西有石鼓、丹炉、试剑石、棋局、仙堂诸峰。”

  洞北有“天湖岩”,洞南有“古元室”

  南朝建佛教道场

  南朝时,“金粟洞”处有佛刹,是佛教道场。

  清·东石蔡永蒹《西山杂志》手抄本曰:“金粟洞古刹,在左峰之山阴,肇建于南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永蒹》、《泉南著述·西山杂志》)

  唐代改建为道教“金粟崇真观”

  唐代崇道,“金粟洞”成为道教场所,建“金粟崇真观”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金粟崇真观》:“金粟崇真观,在府城西南三十三都金粟洞,唐时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金粟崇真观》:“金粟崇真观:在府城西南三十三都金粟洞,唐时建。”

  唐·德宗(780—804年)时,道士郑文淑,号元德真人,修炼于“金粟洞”“金粟洞”的命名,与郑文淑有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道教·唐·著名道士·郑文淑》)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晋江县·紫帽山·金粟洞》:“相传唐·元德真人·郑文叔居之。时泉人有客洛阳者,邂逅一羽衣寄书与文叔,既归,授书,遗以粟米半升,还家视之金粟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仙·唐》郑文叔,有道术,号元德真人。修炼于晋江紫帽山。有羽士寄以书,文叔握粟犒使。归视,精金也。洞因以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唐·元德真人·郑文叔居此。相传客过洛阳,遇羽衣寄书文叔,既归授书,遗粟半升,还家视之,金粟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收录唐末五代·徐夤《紫帽山金粟洞》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徐夤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农罢树阴黄犊卧,斋时山下白衣来。
  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注:
  ①“释子”:和尚。
  ②“贝多”:树叶或棕榈之类, 可裁为纸,释子用于写佛经。〗

  宋

  宋代,“金粟洞”仍为道家修真之处,道士去华续居。

  题刻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晋江县·紫帽山·金粟洞》:宋宁宗御书‘金粟之洞’四字刻于石上。”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有石刻,宋宁宗书‘金粟之洞’四字。后有去华亦居此。”清·诸葛璐诗中也有“御书‘金粟’字仍存”,今不存。

  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泉州太守颜赜仲曾来游,赋诗勒石题名,今尚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赜仲》)

  在通往凌霄塔的山径边,又有3方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知晋江县事徐叔川和观察推官李方子等的题名石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方子》)

  诗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收录南宋·白玉蟾《紫帽山金粟洞》诗:

  “白云乱山深复深,洞口枯树鸣幽琴。玉雪影梅春寂寞,琅风韵竹夜萧森。
  海流城外青萝带,岩耸天边碧玉簪。忆着仙人郑文叔,泪随夕照落平林。”

  (按:白玉蟾:南宋·闽清人,封紫清真人,全国著名道士,隐居武夷山,曾云游至紫帽山金粟洞。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白玉蟾》)

  另:

  南宋末·胡仲弓《题金粟洞》: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拟帽峰犹未足。有人曾此坐丹炉,有人曾此安碁避。
  一朝悟道归去来,依旧紫云锁林屋。武荣贾客来洛阳,手携尺书叩岩谷。
  觌面亲逢吕洞宾,有眼不辨郑文叔。功成行满欲度人,酬之遗以半升粟。
  岂知粒粒皆金砂,一服可但能辟谷。先嗔后喜来重寻,痴心才动隔山谷。
  故老相传金粟仙,凌霄有塔苍标玉。乾坤外物号无尘,凡夫到此懒著脚。
  我来稽首问先生,若为乞得壶中药。刀圭分与医国人,却入深山抱幽独。
  先生道我亦不尘,且走千岩并万壑。它时相过岳阳楼,定把奇书与君读。”

  【按: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南宋末·晋江人。进士,初授会稽令,约宝祐六年(1258年)任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浪迹以终。胡仲弓是宋末著名江湖派诗人,与蒲寿晟友善。著有诗集《苇航漫游稿》。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胡仲弓蒲寿晟》、《泉南著述·苇航漫游稿》】

  南宋末元初·蒲寿晟诗:“天风吹绝顶,小立思生豪。遥海望无际,众峰疑避高。龙留神骨去,犀敛夜光韬。 惟爱瑶池水,寻云学种桃。”

  【蒲寿晟,字镜泉,号心泉,宋末元初阿拉伯人;蒲寿庚之兄,居泉州法石。蒲寿晟出身行伍,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知广东梅州;咸淳九年(1273年)任满,因平定海寇有功,诏为吉州知州,不赴,回泉。入元,至元廿三年(1286年),世祖遣御史程文海诏求江南才俊,蒲寿晟赴试,中第1甲第1名,然蒲寿晟“专情风月,不问世事”,始终隐居法石山,自称处士,未出仕。蒲寿晟工诗,属江湖派,有《心泉学诗稿》6卷存世。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晟》】

  

  龚丙《题金粟洞》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收录收录龚丙

  龚丙诗:

  ‘紫帽崚嶒天与齐,诸山似揖向人低。千年世界藏金粟,半夜星辰绕玉梯。
  石鼓声沉苍藓合,丹炉火冷白云栖。洛中羽士无消息,十二峰前日又西。’”

  【龚丙,元代诗人。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元诗》亦以“《题金粟洞(七律)》(龚丙)”为题收录。】

  元末废

  元末,金粟崇真观废。

  

  洪武重建

  明·洪武(1368—1398年)重建金粟崇真观。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金粟崇真观》:“国朝·洪武间重建……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金粟崇真观》:“明·洪武(1368—1398年)间重建。”

  明代“金粟洞”仍是道家之处。蔡纯斋何观曾寓居于此。蔡纯斋蔡清的高祖父,精于风水之学,晚年与道士寓居于“金粟洞”。何观,晋江人,景泰(1450—1456年)时任中书舍人,晚年隐居“金粟洞”,卒年89。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明·何观仕归隐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何观》)

  明·陈琛也有诗云:抱素真人曾此留,挤云排榻助岩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

  后金粟崇真观废。

  明末转为佛教寺院

  “金粟洞”一向是道家之处,不知何时起却变成了佛教寺院,但最迟不会迟于明末。

  明末僧人本然复兴金粟洞时,金粟洞已是佛教寺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明·本然载:本然,居金粟洞。夜梦一羽衣诉厄,晨经妙峰,乃弥陀像几废,隐隐如梦中所见。随白卫帅某,令吴渊复兴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明·其他名僧·本然》)

  诗词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题金粟洞(七律)》(郡人陈琛,进士,提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

  ‘拔地凌空失众丘,雄奇应得数南洲。白浮云谷真堪玩,青映吾庐若可收。
  沧海遥看深处浅,仙坛几见昔人留。亭亭老柏丹崖下,欲挽凭谁借万牛。’”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收录

  朱安期诗:[朱安期:嘉靖廿九庚戌(1550年)进士,官贵州参议]

  ‘深锁洞门去不逢,长空何处驾茅龙。斋前曲径青莎合,亭外穹碑碧藓封。
  仙殿无灯萤火代,客堂将爨鹊巢供。莫言道侣终稀少,老鹤声中一线通。’”

  黄河清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河清》)

  ‘披云迢递觅仙宫,老鹤声中一线通。文叔何心开罔象,去华有意续天工。
  辉煌碑刻千年字,幻化金成一粒功。就里寻真真末得,海天云树雨蒙蒙。’”

  【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亦以“《题金粟洞(七律)》(黄河清 莲峰)”为题收录。诗中尚注有文叔去华,二仙名”。】

  何乔远铭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

  ‘鸿蒙不遥,天路非赊,俯睇飞云,仰飧明霞。
  链颜方疎,采芝人遐,何由吐纳?餐日月华。’”

  张瑞图曾二云曾樱二云游诗:

  ‘浓着春山澹着官,笋兜轻度最高峦。三农似唤随车雨,豫洗山光一道看。’

  ‘绝顶笙歌蹋白云,洞中鸡犬几曾闻。道人骑得千年鹤,舞向儿童礼使君。’

  ‘衣参云霭树悬星,火树遥连塔月明。莫是山民灯代笔?千秋写出宰官清。’”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曾樱》)

  另:

  明·王渐逵《空山吟十咏有序·其八·金粟洞》:“帽峰原是小瀛洲,金粟相传玉洞留。逢着紫霄烦一问,化书何事属齐丘。”

  【按:

  ①王渐逵(1498—1559年),字用仪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明·广东番禺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3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卅七年(1558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②“紫霄”:谭紫霄,又名子雷,号洞玄天师金门羽客,五代·泉州人,著名道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五代·谭紫霄

  ③《化书》:谭峭著。谭峭(?—973年),字景升,五代·南唐·国子司业谭洙之子,为丹鼎派道士;唐·咸通(860—874年)末年生,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卒,享寿百余岁。谭峭所著《化书》一书,宋·齐丘夺为己有,改名《齐丘子》。】

  明·邓云霄《遍题朱惟四增置诸胜十二首·其三·金粟洞》:“谁将金粟种岩前?香色皆空不碍禅。试向如来问真谛,洞云深处是诸天。”

  【按:邓云霄,字玄度,明·广东东莞人。万历廿六年(1598年)进士,除长洲知县,累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著有《百花洲集》2卷、《解韬集》1卷,《冷邸小言》、《漱玉斋集》、《镜园集》等。】

  

  道光废,宣统二年重建

  至清·道光又废。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金粟崇真观》:“今废。”
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僧人重新修建。

  诗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金粟洞》收录清代诗词有:

  诸葛璐

  ‘紫峰虚洞云影昏,石塔、凌霄更出云。御书金粟字仍存,千载仙踪不复闻。
  天高地迥云根老,花落洞前潭
(“潭”:民国《南安县志作“浑”)不扫。夜深天宇绝纤埃,清风皓月披襟好。
  一枕洞中仙梦赊,洞天清晓鸦声早。文叔住山几多时?户外无人余芳草。
  神仙亦自有良朋,传说书来洛阳道。’”

  【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4·诗歌·清诗》亦以“《游金粟洞(七古)》(诸葛璐为题收录。】

  黄元骥诗:

  ‘凌霄直上倚天梯,俯瞰尘寰万象低。峰顶云开松柏翠,林间日暖鹧鸪啼。
  千村烟火连城郭,两岛桑麻靖鼓鼙。金粟仙迹何处觅?空余古洞草萋萋。’”

  【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4·诗歌·清诗》亦以“《游金粟洞(七律)》(黄元骥)”为题收录。】

  黄朝阳诗:

  ‘索异为名山,山深云阗(“阒”:静寂)寂。石径险难寻,往往扪绝壁。
  入洞窥
(“窥”:民国《南安县志作“穷”)道心,不觉中心惕。仙人不可见,犹有古诗迹。
  日晚归来时,还思再登历。’”

  【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4·诗歌·清诗》亦以“《游金粟洞(五古)》(黄朝阳)”为题收录。】

  陈庆镛也有诗云:“俯瞰指金粟,僧来最上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庆镛》)

  现代

  重修

  “文革”中,“金粟洞”寺宇荒芜,佛像圮毁,僧尼星散。

  1981年岁次辛酉,心月姑发起重修大雄宝殿、祖师墓、凌霄塔等,重塑佛像,法音又闻;住山释宗纯继之,2020年岁次庚子终大成。林汉宗为撰、书《碑记》,曰:

  “金粟洞碑记

  紫帽山,雄峙泉郡之西南,挹晋水东去,控晚霞西沉,因紫云盖顶如官帽,故得名。凌霄塔矗立其巅,乃进士及第之台湾彰化庄文进于清·乾隆丙午年(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重建,足见闽台缘之深焉,是道家修炼、佛子禅悟、儒士游踪之洞天福地。

  斯山胜迹多矣。唐·垂拱三年(687年)元德真人·郑文叔修道于此,始有金粟洞之传说,本是丹丘之所;现存寺宇,乃季清·宣统二年(1910年)所建,因山高路险林密,财力物力维艰,故殿堂简朴,但不失庄严,联匾均为近人乡绅名贤所书。十年浩劫,殿宇荒芜,佛像圮毁,僧尼星散,梵音既绝。

  四凶覆亡,阴霾消散,人心向善,正道复归,年逾古稀心月姑娘宏愿苦行,得晋南东石塘东塔头诸善信之鼎力襄助,于辛酉年将凌霄塔、大雄宝殿、祖师墓等相继修复,金身重塑,法音又闻,沙门释宗纯续慧命、明道心,得政府之支持,与诸大德之乐助,奋然前行,终见今日大雄宝殿鼎新,巍峨龙象,峥嵘垂法,雨沐佛光,庆盛世,祝太平,爰文记事以垂功德。

  里人佛弟子林汉宗敬撰并书

  住山释宗纯敬立

  公元二0二0年阳历岁次庚子红肥绿瘦仲夏时节吉旦”

  规制

  现寺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坐北向南。

  主殿“大雄宝殿”面阔、进深各3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两侧有厢房。

  现存尚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修建的观音殿、斋堂、功德堂等建筑。横额“金粟洞”3字为举人曾遒所书。石垛屏2块,刻上清人诸葛璐的诗,为进士黄抟扶书。庙中刻对联数对,皆为龚显鹤(字云史,举人,官主事)所撰,曾遒黄抟扶蔡谷仁(贡生)所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抟扶龚显鹤曾遒》)

  还保存有宋代石鼓1对,明代重修残碑1通。

  楹联:

  “地跨晋南间,俯临两界;境超仙佛外,早证上桑。”

  “即是洞天,到处有峰皆拱紫;倘逢羽士,此方无粟不成金。”

欧阳詹读书处

  ·大历(767779)间,欧阳昌建别业于紫帽山龙首岭,其子欧阳詹少时曾读书于此。

  贞元初,欧阳詹之父母、长官及朋友相约在此,劝说欧阳詹上京赴试。贞元八年(792欧阳詹举甲第第二名进士,荣登“龙虎榜”,舍别业为妙峰堂,后世称欧阳詹读书处。

  妙峰堂隔一道山岗有珠明院,建于五代,郡人蓝丞赵诚宋宜陈亻先读书于此。4人先后登科,官至列卿,乡人荣之,建“四卿堂”于上,故亦称珠明院为“四卿堂”

古元室

  古元室在紫帽山金粟洞南背东北面西南的山窝里。

  概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右峰绝顶,有凌霄塔……西有石鼓、丹炉、试剑、棋局、仙迹、仙掌诸峰。北有天湖岩,南有古元室,明·正统九年1444年)道人吴云静建。”

  吴云静建古元室,但修炼处却在小丹丘;脱骨座处在左峰,有2米左右的圆柱立于方形墓座上,这种独特的道教墓葬在泉州实属罕见。

  陈紫峰先生文集·卷5载,古元室为“泉之紫帽窝也。水抱山环,冬温夏冷,学修真者居之。”

  明·正德三年(1508年),陈琛返乡,结庐紫帽山山上,在“古元室”“小丹邱”授徒,“乐道著书”,“而授道理”,四方求学者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

  陈琛陈紫峰)是明代著名理学家蔡清的得意弟子,曾结庐于泉州紫帽峰下,因号紫峰,人称紫峰先生。另一位明代著名理学家苏浚,也取紫溪为别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苏浚》)

  陈琛自称:“余素有山水之好,凡吾闽中山水佳处,未尝无余迹也。”游遍闽中山水的陈琛偏爱紫帽山,则山之秀丽自有其独特之处。

  当年古元室的道士画了一幅《杏林春晓图》陈琛题了一首诗:“万古乾坤一片丹,神仙舍得在云间。可怜仙景分明甚,留与后人醉眼看。”

  古元室除了有小屋三间外,还盖有一座凉亭。陈琛晚年家居,这座凉亭倒塌,古元室的道士欲重盖凉亭,向他募款,他做了一首诗答道士:“古元不到几经年,云壑风泉梦宛然。游息凉亭都再造,辛勤道士亦堪怜。自惭仕官无余俸,更笑文章不值钱。待到秋来春稻熟,减餐送助洞中仙。”

  古元室题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收录的“古元室”题咏有:

  (明)陈琛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

  抱素真人曾此留,排云扫榻助岩幽。也知有雪偏能暖,尤讶无风亦作秋。
  石涧潺潺惊水逝,尘缨滚滚叹人游。半年待我西铭了,红绿描春定满邱。’”

  【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亦以“《题古玄室(七律)》(陈琛?思献紫峰)”为题收录。】

  (明)黄河清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河清》)

  ‘乐山随处为山留,白鸟青篁个个幽。醉里菊花应笑我,病余诗鬓却逢秋。
  百年难了江山债,终夜多为梦寐游。暂服刀圭飞来得,浮云犹隔小蓬邱。’”

  【此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亦以“《古玄室次考功思献(七律)》(黄河清,进士,通政)”?为题收录。】

  (明)苏濬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浚》)

  ‘山中闲日月,顿觉世情疎。苔径连云白,松风入夜虚。
  飘摇中散卧,寂寞子云居。一径通幽处,天花任卷舒。’”

  (明)黄克晦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同是梦中世,虚庭自觉幽。谁拚终日坐?每苦一身留。
  过午山移影,微凉树欲秋。何当还望气,长跪向青牛。’”

  (明)何乔远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

  ‘共作山中人,相看物外身。萧森经暮色,寥廓仰秋旻。
  历历星河夜,苍苍柏树春。狂歌非自恣,醉里见天真。’

  ‘野色乱轻晖,幽山满蕨薇。偶游须尽兴,累日未应归。
  迷路防苍耳,投岩指翠微。秋泉余伏热,步履尚沾衣。’”

  【此二诗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亦以“《题古玄室(五律)二首》(晋江人何乔远?镜山)”为题收录。】

小丹邱

  《楚辞》曰,丹邱乃海外神仙之地,昼夜长明。

  《陈紫峰先生文集·卷首》说:“小丹邱在金粟洞之下,古元室之顶,小屋三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

  “(古元室、盘古洞)又上有小丹邱,云静建为修炼处,后陈琛及弟读书其中。

  《紫峰年谱》:‘小丹邱在金粟洞下,古元室顶,小屋三间,先生顾而乐焉,因与弟借为读书之所。’”

  明·正德十年(1515年)秋七月,陈琛偕其族弟陈让(字见吾,嘉靖十年辛卯[1531]解元,十一年壬辰[1532]进士)、子敦履寓小丹邱读书。陈琛在小丹邱约一年后才上京赴试,中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进士。

  陈琛也曾写下《次韵题小丹邱》诗二首,概述小丹邱的景物。

凌霄塔

  凌霄塔,位于紫帽山右峰绝顶。1999年6月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隋·开皇九年始建为九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右峰绝顶,有凌霄塔,明·知县钱楩造。”《泉州府志·山川》亦作如是载。实际上,明·嘉靖初晋江知县的建造只是一次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凌霄塔的始建年代较早。根据清·东石蔡永蒹《西山杂志》手抄本等记载:凌霄塔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九级“为开发夷州远航的灯号焉。”“夷州”即今台湾。凌霄塔与家石塔遥遥相承于烟波之中,是泉州人渡船前往台湾的灯塔航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永蒹》、《泉南著述·西山杂志》)

  南宋·绍兴间重修为七级

  南宋·绍兴(11311162年)重修,为七级,东石氏、氏、氏、氏、氏五航家共修,僧明性募。

   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前后,南宋末著名江湖派诗人、晋江人胡仲弓登临紫帽山,作五律诗《凌霄塔》“浮图山尽处,八表浩无涯。脚踏雷轰石,眼生阳艳天。天围连海岱,云气杂烟霞。如此真孤绝,学仙能几家?”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咏凌霄塔的文字,证明此塔最迟在南宋就已经凌空耸立在紫帽山主山的右峰之巅。其《苇航漫游稿》中除《凌霄塔》外,还收录《金粟道人》、《游九日山》等。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胡仲弓》)

  明·嘉靖九年钱楩重建

   ·嘉靖八年(1529年),晋江陈埭人陈让与友人同游紫帽山,见凌霄峰上的古塔不再,败兴而归。回家后,陈让写了一封建议重修凌霄塔的信给晋江知县钱楩,称紫帽山和凌霄塔是“海上之鳌山,云间之雁塔。”云:“……峰之巅,旧有凌霄塔,殆好事者作此以增山之锐势,久且废……请知县复欲嘉惠于名山,期复百年废坠之基,以作多士飞腾之志……”凌霄塔被视作风水塔、文风塔。至今紫帽民间仍留传俗语“紫帽若凌霄,官宦就满朝”陈让是大理学家陈紫峰陈琛)的族弟,嘉靖十年(1531年)乡试解元,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陈让钱楩》)

   嘉靖九年(1530年),钱楩约请晋江县福全所(今属金井镇)留志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留志淑》)、留志及兄弟捐资,在原址重建凌霄塔。

  嘉靖十年(1531年)春塔成,钱楩登临,写下了一篇108字的《游记》,文曰:“晋江令立斋 为凌霄游,岁尝再至。嘉靖庚寅(嘉靖九年,1530年),朋山志淑与其弟榕峰志及建石塔,以为文峰,子实与议焉。辛卯(嘉靖十年,1531年)春,乃偕 勉斋 、后溪、三峰登塔而游,则见江山布置,造物有方,峰笔中奇,紫云护秀,泉南文物,精神其百倍矣。”这篇游记后刻录于石塔下的补陀岩一悬崖峭壁上,2001年被发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金粟洞在山之阴,其东有凌霄塔,西有石鼓、丹炉、试剑、棋局、仙堂诸峰。”《八闽通志》成书于弘治二年(1489年),再次证明凌霄塔并非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清·乾隆五十一年庄文进重建

  《泉州府志·祥异》载,清·康熙五年(1666年)七月,泉州发生雷震,紫帽山顶的凌霄塔崩。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庄文进重修。《西山杂志》手抄本还载青阳庠生庄文进有手书“凌霄塔”石刻镌于山岩石上。该题刻于1981年文物普查时,在位于凌霄塔下不远的石壁上被发现,字字可辨。除了大字横书的“凌霄塔”3字外,右边竖着一行字为“乾隆丙午年1786年)重建”,左边有“里人庄文进书”字样,字径0.26米

   查清·道光《晋江县志·职官志》记载泉州府儒学教授任职名单有:庄文进(台湾)凤山籍,开科进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三十八年(1773年)改归晋江原籍。”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说庄文进是福建彰化人(台湾彰化当时属福建管辖,故称福建彰化)。乾隆卅一年(1766年)……进士。

   原来,庄文进祖籍晋江县,后入籍福建省台湾府凤山县,成为凤山县的开科进士,也是台湾历史上的第二位进士。乾隆卅七年(1772年)派任泉州府儒学教授,次年寻根归籍,故自称“里人”庄文进石刻是一件泉州府与台湾关系的重要文物。

   庄文进重建后,塔顶又被雷击秃。

  清·咸丰六年陈庆镛咏《紫帽山凌霄塔》诗

  清·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七月十一日,陈庆镛陈祖培李葵南杨仪宾陈仲义等游凌霄塔(据诗前小序),写下《紫帽山凌霄塔》4首五言古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庆镛》)

  其中3首为:

  “秋色从西來,落帽与之俱。却付戴鳌去,头衔接斗枢。”

  “一蹑上凌霄,天踏万山小。山小亦朝趋,葵、萝青未了。”

  “游罢下长坡,雷驱雨亦随。回首云深处,已悬路九馗。”

  【注:
  ①“戴鳌”:古代神话,渤海东有大壑,其下无底,玉皇大帝使十五只巨鳌(大龟),举首戴之,海上五座山才兀峙不动。
  ②“斗枢”:北斗。枢,北斗第一星,即天枢。
  ③“蹑”:轻步行走。
  ④“葵、罗”:葵山和罗裳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葵山、罗裳山》)
  ⑤“九馗”:许多条四通八达的道路。】

  现代重建为五级

  廿世纪50年代,台海关系紧张,因担心凌霄塔成为军事目标,于1953年拆除。

   现存凌霄塔是廿世纪80年代华侨捐资再次重建的,并安装有避雷装置。凌霄塔仿清代的样式建造,是五层六角实心石塔,高6米,花岗岩砌筑,层层收分,葫芦塔刹,但嫌粗糙。

   附近有摩崖石刻“群山拱秀”“宇水朝宗”2处,均为楷书,字径0.26米。

甘泉、龙井与潮汐井

  龙池(龙潭)位于紫帽山南麓,循金地院沿涧而上即是。甘泉在龙潭之侧。另有潮汐井。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晋江县·紫帽山》:“甘泉,在山中,味甚甘。按《方舆胜览》:‘山椒有泉眼,相传有龙蟠其间,故名龙池。’疑即此泉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紫帽山》:“山中有泉,味极甘冽。《方舆胜览》:‘山椒泉眼,相传有龙蟠其中,名曰龙池。’宋·淳祐志:‘甘泉在紫帽山龙潭之侧。’意即此泉也。又有潮汐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甘泉》:“甘泉,在紫帽山龙潭之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潮汐井》:“潮汐井,在紫帽山麓。随潮盈缩,今湮。”

紫帽山崖刻

  “紫帽山摩崖石刻(紫帽山鲤城区界内)”: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紫帽山崖刻 (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概况

  金粟洞前刻行书“淳祐癸卯(淳祐三年,1243年)暮春之望,郡守颜颐仲约宗正赵师恕登紫帽峰,别驾卢同父、幕椽林希逸俱”,字径0.12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颐仲》)

  半山间一处刻“淳祐戊申(淳祐八年,1248年)重九,右汴赵师耕登高,莆田卓涣偕子希逸速传。”

  补陀岩下刻楷书施诚一 明仲章甫 冠叟,嘉定庚辰(嘉定十三年,1220年)中秋后五日重游。永嘉许绅 端叟,郡士林彬 彬之同至。”柯山徐叔川、临川曹钦、三山黄从、四明赵唯夫,嘉定辛巳(嘉定十四年,1221年)孟春中浣来游。叔川之子卿同侍行”。两处石刻字径皆0.12米。

  北面有“南无阿弥陀佛”1处和“心”3处。一“心”字点在下,并有谒语“提起万般生,放下全无事。”其他2个“心”字下方分别刻“三点如星现,一勾侣月斜,披衣从此出,作佛也由它。”“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南面山腰有“洞门”,字径 0.42 米;

  山涧中有“听泉”、“枕漱”、“化鲤潭”等,字径均0.2米左右。

  “心”字石刻的数量

  在登山沿路的岩石上,散布着许多笔划结构和写法不同的“心”字石刻,刻于何时无从稽考,有说共99方,又说100方;又说其实山中只有99个“心”字石刻,另有一个即在自己心中。

  吴志谦1981《泉州市文物普查札记》说:“紫帽山登山路上,沿路石上刻有很多‘心’字。据当地群众传说,‘心’字共有100字,系仙人所刻,如果有人能把100个心字全部找到,就能成仙。”

  陈泗东《紫帽山南麓访古十记》(《幸园笔耕录·上集》,鹭江出版社,20031月)云:“在紫帽山金粟洞,我询问住持僧心定师,这是一位别有风格的和尚。身材魁梧雄伟,能少林拳术,是山北底下的树兜村人。当过解放军的侦察连长,入过党,转业后当过县级副局长,最后遁入空门。他说在山上一共见过74块的心字石刻。”

  “心”字的结构和题谒

  汉字的“心”可以组成很多的词语,如虚心、实心、粗心、细心、放心及心理、心情、心胸等。紫帽山“心”字石刻,每个字的结构各异,并分别配有与字体相应的不同题谒,使人领悟出不同的意境和含义。

  紫帽山的心字石,是泉州文物奇观。一个心字可以衍化成多个形式,如:

  “心”字中间无一点,用最通俗的理解,其意义似是“虚心”“空心”

  “心”字中间的一点点得很高,为“提心”,提起万缘生,提心吊胆。

  “心”字中间的一点移到下面,为“放心”,放下全无事,心安理得。

  “心”字三点全集中放在上面。为“多心”,凡事多心则自寻烦恼。

  “心”字中间的一点移下,左边的点点得很细,右边的点点得很粗,为“偏心”,等。

  在结构各异的“心”字石刻下端,有些有相应题偈,有较深的含义。如“提起万缘生,放下全无事”、“三点如星现,一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出,作佛也由他”往凌霄塔路上有一块“心”字石,题偈曰:“三界挂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已。”署名紫阳真人

  儒、道、释三教对“心”的解释

  儒、道、释三大宗教对“心”各有不同解释。著名道士观复子说:“三教皆是心的发现。”“儒曰存心,仙曰修心,佛曰明心。”明代年间,泉州形成一种把儒、道、佛三教合为一的宗教思想,三教合一的寺庙很不少。

  陈泗东《紫帽山南麓访古十记》(《幸园笔耕录·上集》,鹭江出版社,20031月)云:

  “除紫帽山北麓外,我一共见过三处心字石:

  (一)泉州开元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开元寺》)西塔畔,民国二十几年,泉州开元慈儿院翻土种菜,发现了三块白花岗岩石刻,有三种形式,‘◇(‘心’字中间无一点)’、‘心’、‘◇(‘心’字中间中间的一点移到下面)’,叶青眼先生就把三块心字石装在石壁上。‘文革’后只剩一块‘◇(‘心’字中间无一点)’,嵌在西塔附近围栏中。无题款、铭文及时间。

  (二)安海大石佛寺(南天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南天寺》)三尊宋刻大石佛边的岩上,刻有‘◇(‘心’字中间中间的一点移到下面)’字,上有偈语,并有明朝中期的年号,但无落款人。

  (三)同安白礁慈济官(现划归漳州)山上一石,有大字‘◇(‘心’字中间中间的一点移到下面)’字石刻,亦无铭文、时间和题款。

  纵观众多的心字石,得出如下特点。从地域分布说,全都在古泉州府(白礁是解放后才划给漳州的)范围,百分之九十多集中刻在紫帽山北麓。从石刻本身来说,除安海石佛寺有明朝纪年外,其他均无时间,刻石绝大部分无铭文,个别有铭文的内容也似佛似道。大部分刻在道教宫庙附近,一部分刻在佛教寺院附近。”

  “有人说这是北宋初道教真人陈抟演述下来的东西,泉州在宋代的确道教很流行,清源山的一半是道教场所,北宋·老君石象被称为‘老子天下第一’。而紫帽山则大部分为道流所居之地。白礁宫吴真人吴夲亦为道教。又有人认为是佛教的东西,紫帽山有‘作佛也由他’之语,佛教称‘心即是佛’,与宋·朱熹说泉州古称佛国。明代纪年的心字石即刻在安海石佛寺。还有人认为儒家大讲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正心是平天下的本源。看来诸说纷纭,虽有其一定道理,但也未能概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老君岩》、《泉州人名录·吴夲朱熹》)

  明朝福建南部,慢慢形成一个‘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潮,泉州人李卓吾李贽的思想颇有这种倾向,明末莆田人林龙江更成为‘三教合一’的教主,影响很大。莆泉一带现尚存留不少三教合一的寺庙。心字石是否是以道教为主的三教合一的东西,非常值得深入探索研究,以开拓学术新局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贽》、《泉州寺庙·三教祠》)

紫阳真人遗迹

  紫帽山上,有两方署名紫阳真人的石刻。

  一方是“心”字石刻,旁边附上四句偈文:“三界挂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已。”

  另一方是诗刻,今已无处寻觅,据金粟洞住持释心定提供的诗文是:“五湖四海任君行,高挂船帆自在撑。若得顺风遂即止,满船宝贝喜层层。”

  金粟洞西的所谓仙掌、仙足迹等,也传说是紫阳真人留下的。

  紫阳真人俗名张伯端,北宋·天台人,是全真道所奉南五祖之一。张伯端一心向道,游历四方。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游至西蜀,遇刘海蟾,得授秘诀,从此称为紫阳真人紫阳真人是全真道师祖,他能到紫帽山,说明在北宋时,紫帽山已是全真道教的一处胜地。

  但陈泗东认为:紫阳真人不知何人,按阳为山南,紫阳真人或即紫帽山南麓的修道之人。”(《幸园笔耕录·上集·紫帽山南麓访古十记》,鹭江出版社,20031月) 

金地院 、金地桥

  位于紫帽山南麓。

  从紫帽山南面上山未及一里许,有涧水潺潺,奇石嶙嶙。涧侧有巨石,横刻楷书“洞门”二字,径方尺余,署款飏先书”三字。涧中有一石,仰天刻“化鲤潭”三字,直行,径五六寸。又二石各刻“听泉”、“枕漱”,径亦五六寸,未知何代何人所书。另山边有一岩石,刻“沙堤氏坟山”六字,乃界石也。

  书题“洞门”二字的飏先董飏先,系郑成功的元配董酋姑之父(《永宁乡土资料·第45期·国姓夫人董酋姑》)。董飏先是晋江县永宁乡沙堤人。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4载:“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刘同升榜进士董飏先,泰州知府,佥事。”《国子监历科进士题名碑》载,董飏先为福建人、民籍、二甲第二十名进士。“沙堤氏坟山”当为董飏先家族的坟山。

  溯涧而上数百步,有一石板桥,据说是通经南安的古道。桥板长丈余。宽约近三尺,劈为二半,厚尺余。桥原名“玉京桥”,南宋·嘉定四年(1211)道士黄去华建。因桥在金地院前,又名“金地桥”,俗称虎跳桥。

  金地院亦称荐福院、金地寺。始建于五代·梁·龙德(921—923年)间王审邽匾称荐福院,北宋·治平(1064—1067年)间改名金地寺。至明·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仍存,清·道光(1821—1850年)修《晋江县志》前已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金地寺》:“金地寺,在(府城东南)三十二都。五代·梁·龙德间建,王审邽匾曰‘荐福院’。宋·治平间改今名。……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金地寺》:“金地寺:在三十二都。五代·梁·龙德间建,王审邽匾曰‘荐福院’。宋·治平间改今名。后废。”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成功董友董酋姑)》、《泉州儒道释寺庙·金地院》)

普照寺(观音院)

  普照寺,初名观音院,位于紫帽山西南麓灵应岩前。

  沿革

  ·黄仲昭《八闽通志·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普照寺》:普照寺,在(府城南)二十八都虚应山下。南唐·保大间建。旧名观音院,宋·治平恩赐名普照。国朝·洪武二十四年改为寺。……存。”

  ·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普照寺》:普照寺:在三十三都紫帽山灵应岩下。唐·天佑中,僧善操建,初名观音院。宋·治平中,赐名‘普照。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为寺,后废。

  据上,普照寺始建于·天佑905—907年)中(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作南唐·保大(943—957年)间”),初名观音院。北宋·治平1064—1067年)中为普照院。明·洪武廿四年(1391年)改为普照寺。至明·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尚存,清·道光1821—1850年)修《晋江县志》前废。

  ·光绪卅三年(1907年),妙月禅师云游至此,隐居寺旁石室5年,禅拳双修,后募资重建普照寺。至1912年应聘任崇福寺主持后离开。

  1958年,普照寺用作耕山队住处。

  廿世纪90年代初,常觉法师出资,常驾法师重修。

  规制

  普照寺由主殿、西楼、东屋3幢组成。3幢前方有3面围墙,构成300平方米庭院。

  主殿屋脊燕尾式,正中竖1陶瓷小宝塔,在灵应岩“狮面鼻子”正下方,构成中轴线。

  殿门内收,2根花岗岩石柱上,镌联:“双拳铁罗汉,十亩老农禅。”这是当年厦门南普陀主持太虚大师过泉州时书赠妙月禅师的。殿门墙上嵌有原泉州市长(县级市)王今生题字:妙月法师参禅练功遗迹。

  殿内悬匾“圆通宝殿”。东厢房有妙月禅师造像,身披袈裟,手持方便铲,慈眉善目,威武端坐;与元镇福忍常秀3位禅师并列悬挂,备有香案供奉。

  主殿西边有2层石楼为僧寮,嵌“云水精舍”题匾。

  东边1幢,已废。

  寺旁原有亭,名归云亭,俗称十六脚亭,已废。

古墓葬

  在紫帽山麓,还散落着不少泉州先贤墓葬,如:

  俞大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大猷》、《泉州古墓·俞大猷墓》)

  何乔远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明·少司空何乔远墓在三十二都金地院。”何乔远有子名九云,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年)进士,官庶常,授编修。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入京,何九云因父死未葬,忍辱投降李自成,心情十分矛盾。后乃勉强南归。葬父毕,杜门不出。匾其轩曰“东湖闲史”,自附于生、子之后。未几卒。则何乔远的墓葬在金地院,时间应已清初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何九云》)

  何炯:明·何乔远之父,墓在紫帽山南麓竹乔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炯》)

  史于光:明·给事中,墓在紫帽山南麓狮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史于光》)

  林欲楫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明)尚书林欲楫墓在紫帽山,地册作在三十二都旗牌山古桃园。”紫帽山南麓的乡村古代多属晋江县卅二都,古桃园(或称古桃园坂)即属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欲楫

  王慎中:明·著名的古文学家,墓在南安三十四都竹洋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

  苏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浚

  黄宜人·李贽李卓吾)之妻。墓在紫帽山张园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贽》、《泉州古墓·黄宜人墓》)

附:秀林山

  秀林山,属紫帽山系,位于紫帽山南侧晋江市紫帽镇浯垵村,由数座小山组成;其中1座称“铁灶山”,高不过百米。

  “秀林山摩崖石刻造像(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铁灶山摩崖造像(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铁灶山佛国

  铁灶山有宋至清代的摩崖造像3处、刻经和摩崖石刻10方,分布在东西150米、南北250米范围内,充满宗教气氛,有“铁灶山佛国”之称。

  寺院

  传说,宋代时有一道士独自驾小船,从泉州湾行驶到梅溪,见一小山,丘陵起伏,青山碧湖,是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于是他弃船登山,择东南处建“悟道岩”道观,又在西北的山坡架灶炼丹。从此这里便被称为“铁灶炼丹”,此山即称“铁灶山”“悟道岩”后来年久失修,坍塌泯然。

  现今,铁灶山上有1座寺院曰“法藏禅寺”。据说该寺始建于南宋,原名“释雅寺”,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寺内本住着尼姑。民国年间变革,“释雅寺”庙宇破落。1997年,梧安村老人协会招集乡贤,在山上南面岩壁巨型圆石顶部重修新寺,仍旧名“法藏禅寺”

  浮雕佛像

  铁灶山有3尊立式浅浮雕佛像,身披佛衣,通高2.65米,佛像周围都雕成龛形。3尊佛像分别雕凿于3块独立的花岗岩石上,身披佛衣,通高2.65米,沿一处缓坡山道依次排列而下。

  中间一尊为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头顶作螺纹发结,身披通肩,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左手当胸,掌中似有金莲台,表示接引众生往极乐世界;右手下垂,掌心向前作“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佛像右下方似乎原有刻字,已被人涂刮不见。

  左边一尊为观世音菩萨,赤足立于朵云上,双手上下相迭放在小腹前,手握念珠1串,俗称“念珠观音”。石像左侧上方有石刻字,是《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一段:“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右边一尊为大势至菩萨,同样赤足立于莲台。左手下垂做“于愿印”;右手屈臂向上,掌心向前,手指向上,作“施无畏印”,表示能排除众生苦难。佛像的正上方有4个大字“旃檀瑞像”,两侧还有经偈。“旃檀瑞像”是佛像中一种非常特别的造像样式,其源头是“优填王旃檀瑞像”,即完全按照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时的形象雕刻的“真容像”。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尚永琪在其《优填王旃檀瑞像流布中国考》一文中称,梁武帝·天监十八年(519年)由扶南国进贡的“天竺旃檀瑞像”,是在中国传世的“优填王旃檀瑞像”。此像在北宋朝廷南渡之前流传脉络清晰,正史、僧史、笔记都有相同记载,得到梁武帝隋文帝宋太宗等历代帝王供奉。但在北宋灭亡时,此像已不知去向,换言之,在中国现在已经无法知晓“旃檀瑞像”的真实模样。铁灶山这尊佛像何以称“旃檀瑞像”,不可而知。

  这3尊佛像造型端庄,属于净土信仰,主尊阿弥陀佛、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是接引信众往西方净土的“接引佛”

  据《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的解释,释迦牟尼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比丘门讲,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极乐世界,这个世界的佛主叫阿弥陀阿弥陀原名法藏,是一位国王,他听佛说法后,抛弃王位,发愿修行,出家当了沙门,并发誓说:“如果我能成佛,那所有的人,只要他一心信奉我,念我的名字,愿意投生到我的国土,我都接引他们。”

  铁灶山摩崖石刻

  除上述浮雕佛像外,3尊佛像周围几块巨石有崖刻6方,分别刻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等佛经的经文,或《妙法莲花经》的诸佛号。这些佛经章句的崖刻,虽历经风雨侵蚀,但多数字句仍可辨认。这是泉州地面至今发现的唯一在摩崖上刻佛经文句。

  此外,还有崖刻4方,均为楷书:

  “佛国”在1块直立的石壁上,每字径二尺,笔力浑厚近体,无日期及署名,有人认为是朱熹所书。此石背后更有巨石,近被人开山凿石,刻字已毁。据说,该石本来刻有“无量寿佛”4字,比“佛国”的字径还要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攀龙鳞,附凤翼”在离释迦牟尼佛浮雕石造像不足百米的几块乱石之间的巨石上,每字径1尺余,分两行排列,字体甚佳,略带碑意,可称书法上乘,没有署名,不知何时何人所刻,有人推测或许是明·陈琛或其好友所题。

  “康熙已丑(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佛弟子黄志璋稽首题”位于“旃檀瑞像”释迦牟尼佛浮雕石造像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志璋》)

  县尉定大石三片。”

  另外,据说铁灶山原来还有“颜如玉,仪如芝,气如虹,浩如瀚”、“题秀林三笑图”等摩崖石刻,因年代久远,已湮没无踪。

  山上怪石林立,其中有因形似而被称为“飞狮石”、“听法龟石”的。

  石佛浮雕、刻经的雕刻年代

  这些石佛浮雕和刻经,不知是何时何人所雕,文史界仍在争论,有唐、宋说和宋、元说两种意见。

  【唐、宋说】

  唐、宋说认为,西方净土信仰产生于东晋时期,净土宗创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又叫净土教,有“凿石为庙”的风气,其传播大多依附天台宗和禅宗。紫帽山在唐·垂拱三年(687年)就建有佛寺名安福寺,天祐间(904-907年)又建有观音院(后赐名普照寺),说明至迟在唐代,佛教已在紫帽山区传播了。据此,铁灶山的浮雕佛像当是唐、宋间雕刻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安福寺》)

  【宋、元说】

  宋、元说以陈泗东为代表。他在《紫帽山南麓访古十记》(《幸园笔耕录·上集》,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中说:

  “铁灶山……石头有大有小,在一块大石下旁,刻有‘县尉定大石三片’的文字,字迹幼稚,另一块大石上也,刻有同样的字句。这些都是古代石匠随便刻上的标志。我知道明、清并不设县尉的官职,这两块文字粗鄙的刻石,使我判断它是宋、元遗物。说明宋、元时期,有一个姓的县尉,准备雕刻什么东西,遂先预购并刻上记号。”

  “以县尉之官名,可知其处在宋、元已开始有石刻。经查阅道光《晋江县志》卷廿八,载有宋、元晋江县尉的名单。宋代无姓的,元代只有一个姓的县尉叫王野,在至正末年(1361—1368年)任职的,未知是否即此人?

  泉州近郊的摩崖石刻佛像,几乎都雕刻于宋、元之时,刻于明代的只是个别,刻于清代的完全没有。因此这些浮雕极可能是宋、元遗物,类似清源山碧霄岩的三佛像。刻经恐也不迟于元代。

  至于那些‘佛国’、‘无量寿佛’、‘攀龙附凤’诸大字,则可能是明代刻上的。佛像旁边小字的铭刻,乃后代信徒逐步补刻的,出现疑属清·康熙年间的题名,是其时间下限。”

  陈琛

  陈琛墓,又称陈紫峰墓”,在秀林山铁灶山西望的小山,其山较铁灶山略低。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提学陈琛墓:在三十二都秀林山。”

  陈琛墓(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秀林山在明代已很出名,山上原有一座秀林庵(今无存),游紫帽南麓的都兼游秀林。如弘治乙丑(1505年)进士李源《游紫帽山》之七言长诗达数百字,写明由秀林而登山。以后陈琛隐居并葬墓于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源陈琛》)

   陈琛(1477—1545年),字思献,号紫峰,明·晋江县陈埭涵口人。受业于长史李聪。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举秀才,弘治十五年(1502年)又禀学于蔡清。正德元年(1506年),蔡清督学江西,请陈琛偕行教其两子。在江西时,陈琛认识秀才周天章,知其善看风水,便邀请周天章来泉勘山灵,寻墓地。秀林山这个墓地就是周天章所择定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聪蔡清》)

  正德四年(1509年)十二月,陈琛葬其祖母氏、父质斋于秀林山。

  正德十二年(1517年),陈琛举进士,先后任刑部山西司主事、南京户部主事、吏部考功郎。

  嘉靖元年(1522年),陈琛为母亲讨得封赠后即乞终养回家,从此居家不仕。晚年即居秀林山的秀林庵。《陈紫峰先生文集·卷3》有题秀林庵六言诗4首,又有《题秀林庵禅房》4首,诗中理学禅意兼而有之,道出陈紫峰垂老心态。

  嘉靖十三年(1534年),陈琛58岁,母氏卒,寿91岁;隔年冬天,又葬太安人于秀林山,据载:“中葬大母,右葬质斋公,左葬太安人。朴素浑坚,不效世俗作华饰。”其墓碑甚大,书“敕赠承德郎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质斋?公暨配安人氏墓”。原碑曾被劈为数块,今归涵口陈紫峰纪念馆收藏。

  嘉靖廿四年(1545年)闰正月廿一日,陈琛病殁于家,年69岁;嘉靖廿七年(1548年)十二月,祔葬于秀林山其父质斋、母吴氏墓旁。陈紫峰年谱》曰:“诸子从先生遗命,添筑于质斋公旧圹前,合为一坟而祔葬焉。盖骨肉团聚之思,溪山旧游之乐也。”同年张岳作志铭说:“涵江紫帽,流峙高深。英爽飞沉,千古来今。体魄所归,山曰秀林。父母在兹,式慰孝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隆庆六年(1572年),泉州府官方曾为陈琛在秀林山建墓祠,内塑有其遗像,今已毁废无迹。陈紫峰年谱》记:“秀林墓上有祠,中塑先生遗像。至是,同守一中手书紫峰先生墓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

  1960年,陈琛墓旧墓碑曾被当地群众移作门石,1988年发现后收藏于涵口陈紫峰纪念馆。

  2002年,墓茔及墓碑重新修葺完善。

  规制

  陈琛墓坐西向东。

  墓丘三合土构筑,方形封土堆,高1.65米,宽1.36米,平面呈“风”字形,占地750平方米。墓内分5室。
龟背形墓顶,前立花岗石墓碑,长方形,上刻楷书:“赠承德郎、南京吏部考司主事质斋?公,暨钦差提督学校、江西按司佥事陈紫峰先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