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10划—上)

目 录

  铁炉庙[升文铺庙,铁炉铺庙,铁炉寺。旧址位于泉州城西龙头山下西向铁炉铺(旧名“升文铺”),现址象峰巷。因五代·留从效铸冶所 建铁炉庙。南宋·嘉泰重建(曾从龙梦验。重建铁炉庙。)。明·永乐修。明·成化重修。明·崇祯何承都梦验。现代异地迁建为铁炉寺。]铁山宫铁峰岩(慈济岩,安溪县官桥镇铁峰山[古属依仁里])
  海光堂海印寺
(丰泽区东海法石村宝觉山上。沿革。规制。天风海涛楼。)海潮庵(海韵堂、海潮寺。沿革。规制。福佑帝君宫。滩上救迷人。白犬通灵。宫前竞走佛。助十八公。)
  通天宫(通天巷通天宫。东边巷通天宫。)、通灵庙通源宫、通元道院、通济宫[道仕宫,道台宫。德化县上涌乡后坂村。沿革(元·延祐始建“境主庙”。明·景泰建“通济宫”。近现代重建。)规制。龙虎旗。]、通津宫(三堡宫)、通兴岩(德化县桂阳乡陈溪村山坳中)
  真武庙[玄武庙,法石真武庙,上帝宫。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石头街头的石头山麓。沿革(始建于宋。郡守望祭海神之所。代有修葺。传播。)。规制(山门。石阶。露庭。真武圣殿。)附:玄天上帝(道教尊神。本地玄武。)]真宝殿[仙洞山真宝殿(显应庙。永春县蓬壶镇蓬山右峰仙洞山山腰。始建于唐初。规制。)。金峰真宝殿(永春县五里街镇康山)]真济宫[真济亭。鲤城区花巷(古称梦粿巷)中段濠沟墘路中。鄞仙姑(南安丰州后井人。南安后井村遗迹。)。南宋•嘉定真德秀并建“真济亭”与“仙姑亭”。鄞仙姑信仰的传播。清·康熙张云翼题诗。清·康熙后“真济亭”扩建为“真济宫”。现代。规制。]真君宫
  泰山岩[永春泰山岩(永春县城东南花石村泰山。肇建与显应祖师•黄惠胜。规制。)、安溪泰山岩(显应普济大祖师岩泰山寺。安溪县感化里西南隅前山村南部的大尖山,现安溪县湖头镇前溪村泰山。沿革。分炉。规制——概说。山门。中殿。后殿。)]泰湖岩(安溪县长坑乡田中村。沿革。规制。楹联。诗词。)、  泰嘉寺(泉州郡城北清源山之阿)

铁炉庙(升文铺庙)

  铁炉庙,旧址位于泉州城西龙头山下西向铁炉铺(旧名“升文铺”),亦称“升文铺庙”、“铁炉铺庙”;1958年其地建麻袋厂,铁炉庙异地迁建象峰巷西段,为“铁炉寺”

  “铁炉庙记碑”,1998年3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因五代·留从效铸冶所建铁炉庙

  泉州城西龙头山下铁炉庙址,为五代·南唐·保大中留从效铸冶所遗址。早年就地建有“铁炉庙”小庙;后设铺境,即先后称“升文铺庙”、“铁炉铺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铁炉庙》“铁炉庙,在城西铁炉铺,旧名‘升文铺庙’,为五代·留从效铸冶所。”

  相传,铁炉庙当年供奉的香炉,是留从效冶炼泉州第1炉铁所用的冶铁炉。后冶铁炉虽无存,庙名却一直不变。

  南宋·嘉泰重建

  曾从龙梦验

  自唐·光启二年(886年)曾延世王潮王审知入闽,驻军泉州城西最高的龙头山一带而定居焉,后裔蔚为望族。曾公亮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拜相后,建龙山氏家庙,铁炉庙即近其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曾公亮》、《泉州民系·泉州祠堂·龙山氏大宗祠 》 )

  铁炉庙祀有应魁圣王。南宋·庆元四年戊午(1198年),晋江教谕曾从龙及其友谢次山将应举,谒梦有验,两人并领乡荐(举人);次年,曾从龙又连捷进士、高中状元,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从龙》)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引明·崇祯间的“《闽书抄》”曰:

  “郡城升文铁炉庙,其神曰‘应魁圣王’,为文章之司命,盖天神也,其灵可梦云。

  宋·庆元戊午春,从龙时为晋江教谕,将应举,谒梦。神书幅纸示之云:‘两爵并耀于今秋,一荐独横于天下。’既寤,笔之牗间。越夕,友人谢次山亦祷于庙,梦神告之曰:‘吾已语子明矣,请视其牖。’亟谒。及秋,二人果并领乡荐。

  明年己未,公遂举进士第一,历官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

  重建铁炉庙

  南宋·嘉泰(1201-1204年)间,曾从龙重建铁炉庙。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铁炉庙》“宋·嘉泰(1201-1204年)间,郡人曾从龙重建。相传神号应魁圣王,为文章司命。”

  明·永乐修

  明·永乐四年(1406年),泉州通判洪葆修,并在右侧按原规制复建观音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铁炉庙》 “明·永乐四年(1406年),通判洪葆修,杨曜宗记。”

  永乐四年(1406年)的《铁炉庙记》,由泉州知府胡器篆额、杨曜宗撰文,但当时不知何故并没刻立。一直到成化八年(1472年)重修铁炉庙时,才由泉州知府徐源、指挥同知秦琨刻立于庙廊西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胡器徐源》 )

  《铁炉庙记》现存。碑为黑页岩,长0.98米,宽0.55米,现存,是该庙保存的1件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全部碑文除碑额为篆书大字外,以下皆楷书,凡20行,满行40字。但因年代久远,部分字迹模糊不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铁炉庙》收录有《铁炉庙记》正文。 现据旧碑,参道光《晋江县志》录文核校如下:

  “铁炉庙记

  中宪大夫、知泉州府事、清江胡器篆额

  韩府右长史、奉议大夫、清源杨曜宗撰文

  余观《清源郡志》,铁炉庙在城西宣明坊直南,传留鄂公留从效封鄂国公)造兵器之地,士之应科名者祷焉,时未之识也。

  永乐四年(1406年)春,余归自藩府,展省先茔,尝经其所。见其栋宇翚飞,丹垩辉映,骇而异之。父老进曰: ‘此铁炉庙也。’乃趋谒祠下,致敬尽礼而去。

  翌日,里之士民曾廷诲等跻门请曰:

  ‘吾邦素称文献,异时登甲科而跻显位者不少,然皆有神以司之,而兆其应。

  若宋·从龙未第时,尝祷于所谓铁炉庙者,梦有书幅纸,视之,云:两爝并辉于今秋,一荐独横于天下。既寤,笔之牖间。越夕,有次山亦祷于庙。神告之曰:吾已语子明矣,请视其牖。亟谒,以告。明年,果擢进士第一。此庆元四年(1198年)事也。

  嘉泰(1201—1204年)间,公重建是庙,载诸郡志,昭然可考。

  多历年所,风雨震凌,上沱旁穿,栖神无所。吾侪视之,欿然诫为欠事。

  岁已卯(明·建文元年,1399年)春,东安 洪 公 子厚 由胄监来 倅 是邦,治民事神,举当其可。尝谒是祠,间有问焉,吉凶祸福,应之如响,遂慨然以起废为已任。

  乃捐岁俸,命其祠旁敏于事者,曰曾老民,曰陈志高,以掌其役。鸠工庀材,课佣售直,始于甲申(永乐二年, 1404年)之仲春,至秋七月而祠以成。显敞邃深,有加于昔,邦人瞻仰,莫不有怿。作堂于右,以奉 观音大士 ,存旧规也。

  顾未有记之者,敢以请。’

  按《祭法》曰:‘圣人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御灾捍患则祀之。’

  今神庙食一方,其法施于民欤?其以劳定国欤?抑以死勤事、御大灾、捍大患而有功于民欤?皆未有究其实者。然郡志载其预知科第,有祷即应,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其有功于文教也甚大,祀之固宜。

  郡倅公以文学致身,出膺师帅之贰,莅事未几,政通民和,而汲汲于事神为先务,其知为治之要欤!是皆可书也。

  愧余荒陋,纪事不文,姑序大慨,以塞其请。后之来者,尚有考于斯焉。

  成化八年(1472年)龙集五展孟冬朔日甲子

  赐进士第、中顺大夫、泉州府知府、金台徐源

  怀远将军、 泉州府指挥同知、沔阳秦琨

  立石”

  明·成化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铁炉庙》 “成化八年(1472 年)◇◇◇重修。”

  明·崇祯何承都梦验

  何承都,字玉水,晋江人。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明代最末一科乡试解元,清·顺治六年己丑(1649年)进士,官刑部主事、陝西巡按御史。(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承都》 )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铁炉庙》记载1则何承都的梦验,曰:

  “又何承都,于(明)崇祯壬午(崇祯十五年,1642年)笠七月晦日,尚艰应试,心神不定,祷于庙曰:‘此科不中则已,如得有名,祈神一助。’少顷睡去,梦神榜一联云:‘身分七十二代,名占第一流人。’以掌遮出句‘七十’二字,教之读曰:‘身分二代’;又遮对句‘流人’二字,教之读曰:‘名占第一。’

 觉,以为可得元,急走南阙,觅往省商船,列十四号。到,米船适将开棹,急登之,越早即到。

  才傍(福州)南台桥,即起大风,后十三船皆失利,惟此幸无恙。舟子以为异。鸠渡钱,问曰:‘无有也,只三十余铜耳。’舟子曰:‘既欲乡试,何以无有?’曰:‘以贫故缓,缘得异梦,姑且来耳,冀相谅,中则来酬。’舟子曰:‘试费应若干?’曰:‘白镪三两可矣。’舟子指渡钱与之,适符其数。

  果中元(解元),再登(清)顺治己(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亦分二代。

  今此联尚揭庙中。”

  现代异地迁建为铁炉寺

  1958年,铁炉庙旧址建设麻袋厂,铁炉庙整体异地迁建西街开元寺正对面紫云屏后象峰巷(西段)65号吕仙祖庙中(今址),碑刻、匾额原物同时移迁。时仅一小殿,面积65平方米,增祀观音吕祖吕洞宾)、三夫人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元寺·紫云屏》)

  2005年重建,主祀西方三圣,配祀观音吕祖吕洞宾)、三夫人妈,融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于一炉。

  赵朴初题写寺门匾额“铁炉寺”

  大门口立柱镌联:“铁冶龙山,首铸黄鹤,偶乘沧海月;炉熏晋水,长流青莲,香溢紫云屏。”

铁山宫

  位于洛江区河市镇梧宅下堡村铁屎山南坡下。

  小庙内塑奉宋·陈三陈麟,字必卿的二兄运使陈必贤夫妇。运使、陈三家住梧宅,传因保宋抗元,被元军残酷镇压,人们怜之而建宫塑像纪念。

  铁山宫分为前后两殿,面三开间,宽6.28米,进深10.83米。对联为“铁马金戈驰使节,山长水远村英史”

  下殿内墙上尚存两方古代水利碑,一方题“朱公陂”,正文漶漫不清。另一方隐约可见的有“晋江县,爱育里四十一都,有陂三,……阔六尺,长三丈,陂南至留陂有空地,积水深四尺,灌田亩五十馀倾。……二年四月日迪功郎县丞……”

  1963年,厦大南洋研究所派人铁山宫所在的铁渣山(当地称铁屎山),堆积的铁渣高达数米,含铁量达54%。铁层中有宋代青瓷片,为宋时炼铁之处。

铁峰岩

  铁峰岩,又名慈济岩,位于安溪县官桥镇铁峰山(古属依仁里)。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岩·铁峰岩》:

  “铁峰岩(在依仁里),一名慈济岩,在铁峰山之阿。

  建自宋,祀清水祖师

  今康熙庚戌(康熙九年,1670年)仲春,岩左片石高大数丈,忽有声而坠,诸佛像竟无毁。咸咤神力,因募化重建。”

  铁峰岩门口左侧有宋代的舍利塔,形制与泰山岩舍利塔大同小异:石构,平面六角形,须弥座,仰覆莲,塔身为二节圆筒石叠砌,上覆以圆饼石。

  明·庄际昌《和范卿左史铁峰岩诗》:“一泓法水浴龙蛇,岱岳嵩高堪与期。石鼓无声天籁寂。云钟轻响月光迟。铁崖面壁瞿僧阴,碧水澄清仙吏垂。真是高山多仰止,昔贤早已到仙池。”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铁峰山》、《泉州儒道释寺庙·泰山岩》、《泉州人名录·庄际昌

海光堂

  海光堂位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宋。

  《泉州府志》载:南唐·观察使陈洪进围海造田,名曰“陈埭”,留眷属、建宅舍、命部属与民共垦殖。入宋住民日增,成村庄。相传大潮漂来一木,夜发毫光,众奇之,相约将木抬回雕成观音菩萨,就岸兜建寺尊奉,寺小故名“海光堂”。历元、明、清,三朝均有修建扩大。

  庙虽不大,有古佛百尊,更有名士题匾,如:相国张瑞图亲笔“持世全轮”、进士庄俊元书赠楹联:“雪造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云堆罗汉风吹移步往西天”。还有近代名书法家丰子恺妙绘释迦牟尼佛,银毫七划,佛颜如生,诸此稀世珍宝,可惜文革浩劫荡尽,仅存古佛一尊,古钟一口,千人帐一面而已!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洪进张瑞图庄俊元》、《泉州水利·陈埭》)

海印寺

  海印寺,位于丰泽区东海法石村宝觉山上,距城约10里;山下是石头街。

  “海印寺”:1992年9月列为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始建于宋代,初名海印室,几经兴废,清代重修。

  民国初,介净法师从广州来寺主持,扩建寺宇,重兴海印寺,卒葬寺西。

  1985年重建。

  规制

  入门则见梵宇金碧,间架纵横。循东走,通后院,西廊有宝觉院,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讲学处。东厢有朱子祠,为后人奉祀之所。还有极高明一匾,亦为朱子墨迹,废于文革。

  寺前原有一立石,上刻清·书法家庄俊元所书“佛”字,后毁。

  清·宣统二年(1910年)大旱,寺主持僧建坛求雨不得,受人讥讽,即筑柴为塔,自焚其中。里人感其德,以其骨灰塑像奉祀,谓之醒世佛。

  有联:“海日三山观自在,印潭一月色皆空。”“江中舟楫频来往,海上云山半有无。”

  海印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寺中构筑有假山园林,是泉州古园林的标本之一。假山石小巧玲珑,全山为清一色铁沙钟乳堆砌而成,难得一见,且还能分辨出古老的贝壳类存物附在其间。这种假山石生于海水与沙滩的交界处,须高处流下之泉含有腐蚀酸,流过沙滩时将沙面的氧化铁还原为氧化亚铁,然后遇海水变为高铁,其粘性甚大,能将水旁的散沙胶合成铁沙钟乳,而且多为小块。

  天风海涛楼

  天风海涛楼,又作“天风海云楼”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宫室·泉州府·晋江县·天风海云楼》:“天风海云楼,在府城东北三十六都海岸。宋季蒲寿庚建以望海舶,后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天风海涛楼》

  “天风海涛楼,在三十六都石头山。《通志》作在府城东北,误。盖在东南也。

宋末蒲寿庚建以望海舶,或云即海印室。

‘天风海涛’匾额本朱文公书福州鼓山者,今匾已遗失,里人新之,不复作楼。”

  据上,天风海涛楼为南宋末蒲寿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建于宝觉山高处以望海舶,仿朱熹题福州鼓山字天风海涛为匾,故称。至明·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已废。清·道光(1821—1850年)修《晋江县志》前,南宋的天风海涛匾已失,里人虽不复建楼,但新作匾额之,以保留朱熹手迹。1985年重建海印寺,将天风海涛楼移建在寺内,所用之匾额清代仿制的。

海潮庵

  海潮庵原名海韵堂,又名海潮寺,位于晋江市英林镇伍堡村,地处晋江围头湾畔,面朝大海,与金门太武山遥遥相对,是泉南四大名庵之一。

  沿革

  海潮庵原来是伍堡村南海边的一座小庙。明·嘉靖三年(1524年),僧慧基简单重建,奉观音菩萨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仲秋,乡民集资扩大修筑,成歇山式顶三楹三进院落。

  清初毁于兵火。乾隆九年(1744年)重兴,嗣后几度修葺。

  1958年初冬因大炼钢铁引发火灾,烧毁殆尽。1990年又重建,历经8年竣工。

  规制

  重建后的海潮庵占地约50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寺院系悬山式双檐抬梁结构,砖瓦木石建筑。寺匾“海潮寺”为当代书法家梁披云亲题。建筑群由海潮庵主寺大雄宝殿与福佑帝君宫、福德堂楼、山门、三潭碧水、四王府、菩提井、宝献法师舍利塔、云水堂组成。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坐东朝西,面宽五间,奉三世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福佑帝君宫和四王府在大雄宝殿两侧,均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祀奉福佑帝君仁福尊王等神祇。

  楹联:

  “滩上救迷人,三盏佛灯照佛海;宫前竞走佛,一乡人众涌人潮。”

  “金鸡谒祖开道鸣锣登九日,白犬通灵驮轿跃步越三砖。”

  “闽海台海是同海,去潮来潮非别潮水。”

  姚公秉书:“眼界放开观海日,耳根洗净听潮音。”“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

  福佑帝君宫楹联:“宫建庵中自古分门别户,街兴村外如今接道边乡。”

  福佑帝君

  福佑帝君楹联中有云:“宫建庵中自古分门别户。”海潮庵中另建有宫观供奉福佑帝君仁福王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海潮庵扩建时,因木材供应不足,面临停工待料的处境。住持正在发愁之际,一位船工来到庵中,请工人到船上搬运杉木。住持又是高兴又是奇怪:“并无乡人外出购买杉木,此杉木是谁送来的呢?”船工回答是红帝伯采购送来的。寺院完工后,住持与乡耆四下打听,才知所谓的红帝伯其实是九日山海神红帝公——福佑帝君

  自此,海潮庵增奉福佑帝君与其从神仁福王,并在庵中建起一座红帝公宫,即后来的福佑帝君宫,并奉仁福王为乡里“当境主”

  滩上救迷人

  楹联中所谓“滩上救迷人,三盏佛灯照佛海”,典出明末。

  据传,当时有艘满载台湾货物的船舶驶入围头湾内的伍堡海域,值月黑风高之夜,且风暴来袭,四处漆黑,不见山屿形迹。船上艄公一时窘迫,不知将船驶向何方。不久,在惊涛骇浪的冲击下,近乎樯倾舟覆,情势岌岌可危。船主焚香祷告,祈求保佑人、船平安脱险,许下日后酬谢的诺言。须臾之间,忽见不远处豪光灿烂,旋有三盏灯火照亮海面。艄公即驾船朝灯火行驶,不足半个时辰,竟安然靠岸停泊。船主又惊又喜,遂登岸跟踪探究,疾走数十步,始见灯火霎时消失于滨海小庙门外。

  翌日天明,船主率众察访其庙,叩拜庙里祀奉的观音佛祖。嗣后,船主会同货主商人特来酬谢,依诺言捐献巨资,襄助乡人建庙宇。

  白犬通灵

  庵中供奉着一只泥塑的白犬,称“白犬公”。楹联“金鸡谒祖开道鸣锣登九日,白犬通灵驮轿跃步越三砖”即述其故事。

  据海潮庵《庵志》记载,清朝年间,仁福王代表福佑帝君诣南安九日山下的金鸡桥畔祖庙谒祖,回驾经过泉州,因谒祖队伍鸣锣开道时惊动知府。知府一怒之下,将谒祖人员及仁福王神轿扣留下来,放言如果仁福王神轿不用人抬、自行越过3块方砖才能放行。此时,一只白犬闯入厅堂,钻进仁福王神轿下,驮起神轿,稳稳当当地越过3块方砖,知府看得目瞪口呆,提笔在仁福王头旗的“仁福王”中加了一个“尊”字以示尊崇与钦服,次晨列队恭送仁福王神轿及谒祖队伍出城。自此,仁福王尊称为“仁福尊王”

  原来,这白犬是海潮庵僧人所养,随进香的人辗转而来,机灵且熟知人性。它不知是受了什么惊吓,突然窜入了屋内。而仁福王神轿底座的木制方框,四角各有个小滑轮,一旦受其外力碰撞,便向前滑动。这诸多巧合,便有了“白犬护主”的一幕。

  之后,海潮庵内便塑了一只白犬奉祀。

  宫前竞走佛

  楹联中所谓“宫前竞走佛,一乡人众涌人潮”仁福王圣诞的迎神赛会活动,乡人视为传统习俗和隆重盛事。

  每逢正月初九仁福王圣诞,伍堡五社诸姓轮值举行迎神赛会活动。是日,乡人抬出仁福王为神主,迎请村东三义庙关帝爷作陪,让少年儿童抬着特制的“白犬公”轻便彩轿,率先进行竞走(跑)活动。是时,参加者相互配合,步调一致,情绪激昂,异口同声,一齐竞跑,往返于约二百米长的大道上。

  助十八公

  庵中石柱勒有“助十八公庵聚国殇”联语。

  据曾华衡收藏的《毅轩杂志》“记闻录”,所谓“助十八公”“吾邑少林襄助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十八位名僧”。即:“龙山寺肇善、竺云寺玄理、紫云庵玄原、海潮庵玄发、院林寺玄华、紫溪庵玄明、石佛寺玄平、澄碧庵玄祥、延庆寺玄赏、钱篮庵玄福、不二庵玄达、嘉惠寺玄泰、灵鹫寺若守、永坚庵常弘、慧明寺肇森、灵源寺常一、青莲寺观如、丰山寺素崇等。”

  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十二月间,郑成功率师在安海备战,驻旅于十一都伍堡乡海潮庵一带。十八僧人跟随郑成功师广东揭阳、潮阳、惠来、普宁等地抗清。第二年六月包围潮州府城,清军败北,民间称“少林十八僧助之捷”。而后这18位武僧随军到台,并在战争中殉难。

  为感念“助十八公”的英勇事迹及献身精神,伍堡乡间曾塑造18名僧泥像祀奉,俗称“十八王公”;后来在“文革”“破四旧”中遭毁灭迹。

  伍堡海岸边原有军遗留下来的生锈的铁炮,1958年大炼钢铁后才不见其行迹,估计是拿去炼铁了。

通天宫

  通天巷通天宫

  通天巷通天宫又称义泉宫,位于泉州北门街北段西侧通天巷,为清源铺通天境境庙。

  始建于宋,现存为清代洪承畴之弟洪承畯重建,1999年在原基础上翻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洪承畴洪承畯》)

  宫庙通体红色装饰,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205平方米,由山门、拜亭、前殿、后殿组成。三开间,硬山式屋顶,翘脊雕双龙抢珠。

  山门悬挂“义泉古地”横匾,壁堵有砖雕、石雕的花草图案。山门前原有雕麒麟堵石1对,现荒置。

  前殿祀通天公真君(唐·张巡,武安王),龛上悬挂“万古精忠”巨匾。

  后殿配祀夫人、夫人。

  宫中对联多为颂扬张巡义勇。如:

  清·进士庄俊元(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庄俊元》)撰:“义不与贼俱生,中唐一柱;泉颂我王之烈,北庙千秋。”

  “耀武睢阳,义勇千秋颂;扬威唐室,忠贞万世传。”

  “精忠取义,贞烈贯日月;矢志成仁,气节参乾坤。”

  “真君济世三阳开泰,保仪祐民四海同春。”

  “誓守睢阳,保江淮一带;凛冽牺牲,名流传千古。”

  “义冠三军,威震乾坤;泉涌千河,展转天地。”

  宫北侧有六孔井1口,旁有“义泉”碑1方,系明·万历卅九年辛亥(1611年)里人重立。

  宫中原有陀罗尼石经幢,通高约7米,作13层;八角形底座,转角浮雕侏儒,其余各层浮雕莲瓣、云纹、佛像、云龙灯;中心经幢作八角形,高1.5米,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字多剥蚀,漫漶不清,幢顶配葫芦形塔刹。其造型同丰州桃源宫石经幢,但造型较小,应是北宋所创。1961年6月列为泉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后经幢被围入泉州机电厂,为保护起见,1989年移至承天寺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 承天寺·北宋陀罗尼石经幢》)

  右侧“戊子元魁坊”石匾额,系明·嘉靖七年戊子(1528年)泉州府同安县刘汝南乡试夺魁原坊旧物。

  东边巷通天宫

  位于泉州东街东边巷内。西向,面对洪衙埕。

  相传建于清初,祀唐·张巡许远,为衮绣铺通天境境庙。

  解放后废祀,辟为居委会办公场所,后为工厂。

通灵庙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11·坛庙寺观》载:“凤山通灵庙,在县东南之西湖铺凤山。三国·吴有将军及妻氏葬此。山常有云霞复盖其上,居民祈禳多应,因立庙江滨。”

通源宫

  通源宫,在府城通源巷东端。始建未详。祀赵天君,为衮绣铺通源境境庙。后改建为泉州农校校舍,遂废。

通元道院

  通元道院,在府治东南。始建未详。明初已废。《八闽通志》有载。

通济宫

  通济宫,又称“道仕宫”、“道台宫”,位于德化县上涌乡后坂村。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道士宫》:“道士宫,在东西里上涌乡。一名‘通济宫’。”

  “通济宫(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元·延祐始建“境主庙”

  “通济宫”前身为“境主庙”,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原址在上涌乡上涌村稿垅口。

  公太尉,名道义,德化桂阳王春上山人,生于北宋·元丰四年辛酉(1081年)三月初一,卒于南宋·隆兴元年癸未(1163年),寿82岁。其兄道徽徙居梓溪,于“香林寺”成佛,为郑公祖师道仁为上涌“法林寺”真慧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香林寺、法林寺》)

  郑道义从小好武,长大应试得中武职,赋性侠义,喜打不平,忠心报国,济困扶危。乡人感其忠义爱民,奉立为境主,在稿垅口塑像奉祀,定名郑公太尉

  明·景泰建“通济宫”

  明·景泰四年(1453年),郑公太尉被追封为护国大将军,并敕建道仕“通济宫”,即在现址重建,塑受过宋仁宗晋封的太尉福民侯王德民侯王3位功臣神像,供乡人奉祀,称“三圣”

  近现代重建

  清·光绪廿年(1895年)毁于火,后依旧制复建。

  1966年(文革时期)被拆毁。1988年由台胞和“10班”群众以及溪阳王春、陈头徐、后宅等捐资,按古式重建,重塑各佛像安奉。

  每年,正月十五日出佛游乡、庆赞元宵,八月初一举行庙会,十月初一出旗恭迎“三圣”。解放前,每年庙会盛况与桂林王宫庙会齐名,当日成为民间秋季的物资大交流。

  规制

  通济宫坐北向南,总面积1582平方米。

  宫宇砖木结构,四点金式,屋架穿斗抬梁式,屋顶悬山式。有上、下两堂,深24米,宽15.5米。

  下堂厅左边供奉郑公太尉,右边供奉伽蓝,以及任公马公达公;靠门口两边还有千里眼、顺耳风、大爷、马夫和马的塑像。

  上堂厅(主殿)供奉福民侯王德民侯王、圣父、圣母;左边供奉判官,右边供奉吉使。

  龙虎旗

  通济宫虽建在后坂村,但系后坂、黄井、上涌、刘坑、云路、桂格、西溪、传豪等村的等氏共建、共管。诸姓氏按历史贯例分为“10班”,又称为“10甲”

  上涌龙虎旗源于北宋。当时,每年正月出佛游乡、庆赞元宵,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有呼风唤雨的龙虎旗的出现。

  后来,由于上涌民众每年要挑粮食到城关纳税十分艰苦,又要受到官府的种种刁难,有苦难言。只好祈求通济宫“三圣”庇佑。于是,桂格、传豪、云路、西溪、黄井、刘坑、上涌、后坂民众便集资在城关建座小庙,并再塑3尊佛像安奉。自此,每年交钱粮十分顺利。为了答谢“三圣暗助”之功,众人商议按当年集资的10股(称为“10班”),每班每10年轮值1次,定每年十月初一恭迎“三圣”(又称“里长”),答谢庇佑。当地流传着的一句“割三年山芒,不够迎一次里长”民间俗语,道出筹备的不易和活动的隆重。

  活动时,要求每户有1支户旗,秀才以上出仕人员按文武官职位,有资格拥有1面分别绣着龙、虎图案的仿古锯齿边彩旗打头阵。龙旗代表文职,虎旗代表武职。龙虎旗队成为活动的主要队伍,后面紧跟着舞龙、舞狮、三通鼓、南音、大钹等多种民间文艺表演队伍,蜿蜒行进在乡间田野里。

  沿袭至今,演变成按大学生多少、对社会贡献大小和社会知名度以及在农民心目中的威望等新的标准,来认定拥有多少面龙旗或虎旗,要求有资格的人一定要参与出旗,把龙虎旗作为该村、该姓氏人才辈出的标志和荣耀,激励人们发愤图强,立志成才。

  十月初一龙虎旗活动队伍排序很讲究:最前面是“小鬼”开路,扮演“小鬼”的艺人化装上阵,高举“进香”牌,沿途表演幽默滑稽动作;紧接着是领队,领队是经慎重推选出的族中最有名望的人担任,指挥着各自村落的队伍;领队的后面紧接着龙虎旗队,依次排列,龙旗在前,虎旗在后;龙虎旗后面是户旗(每户1面)和五颜六色的彩旗;旗队之后是狮队、三通鼓、南音队、花鼓队、大钹队、西乐队。

通津宫

  通津宫,俗称三堡宫,位于泉州郡城三堡街。

  前身是水尾宫,始建未详,祀水仙崔府君等。

  后改为通津宫,面积40平方米。祀文武尊王张巡许远)。

通兴岩

  通兴岩,位于德化县桂阳乡陈溪村海拔近千米的山坳中。

  始建不详。1989年重建。

  “通兴岩”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平方米。穿斗抬梁式屋架,悬山式屋顶,翘脊。屋高约6米。
门埕有一半月池,长5.5米,半径3.2米。

  殿内供奉清水祖师朱公祖师,并祀道教的玄天上帝五谷帝仙陈氏皇君萧公太祖

  岩宇右侧有2株树龄约400年的柳杉(椿树),其中:1株高30米,胸围5.1米,主干空心,离地面10米处寄生1株高10米的红豆杉;另一株高35米,胸围5.5米。

  柳杉旁还有1株古老的桂花树。

  岩宇四周为竹林、阔叶林,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和福建柏。

真武庙

  真武庙,亦称“法石真武庙”,始称“玄武庙”,俗称“上帝宫”,主祀“北极玄天上帝”(即“玄武大帝”,俗称“上帝公”),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石头街 头的石头山麓(宝觉山,今东云路,处晋江北岸),是泉郡道教圣地。“北极玄天上帝”是从湖北武当山分炉而来的,因之“法石真武庙 ”被誉为“八闽玄天上帝第一行宫”,有“小武当”之称。同时,真武庙也是泉州宋、元时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史迹之一。

   “真武庙”,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庙(宋):丰泽区东海石头街 ”,1991年3月列为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港古建筑(宋至元):泉州市、石狮市”,2006年5月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港古建筑”的组成为:真武庙(丰泽区法石社区),关锁塔(万寿塔、姑嫂塔,石狮市深沪湾畔宝盖山上),六胜塔(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滨海的金钗山上),江口码头(含文兴码头、美山码头,丰泽区法石社区),石湖码头(又称林銮渡,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塔·关锁塔、六胜塔》、《泉州古港·泉州湾·法石港·文兴码头、美山码头》、《泉州古港·泉州湾·蚶江港·林銮渡》、《海丝之路·五代之前·唐·林銮》)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真武庙”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沿革

  始建于北宋初

  真武庙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年)至开宝六年(973年)间。其主体格局形成于南宋初。

  宋代,真武庙前面 还是汪洋一片,石头边沿至今仍留有经海水长期冲刷的印记。时泉州海外交通昌盛,真武庙山下古有法石港(处今石头街东北街尾),位于晋江出海口,是江海交汇的港口,航海业和造船业发达,沿江码头众多,中外商人荟萃。至今留存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遗址,合称“江口码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泉州湾·法石港·文兴码头、美山码头》)

  真武大帝原为中原地区道教神灵系统中的“北方”守护神,其信仰传入泉州后,因“北方”在五行学说中对应“水”,其文化属性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明交融,泉人认为真武大帝具有镇海驱邪能力,尊为“海神”,建庙奉祀。

  郡守望祭海神之所

  因真武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具有的神性,在泉州备受认可,成为宋代一处祭拜海神的重要场所。泉州郡守每年要两次率官员到这里举行祭海仪式,端午前后“回舶祭海”,秋冬“遣舶祭海”,列为官方定制,祈求玄武大帝庇佑。

  明·万历《泉州府志》“玄武庙,在郡城东南石头山,庙枕山漱海,人烟辏集其下,宋时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

  明《闽书》“石头山,与赤城山相连,山尽处有三石杰出,山阴叠石数筍,危如欲坠,寔不可动 , 目为天石。上有真武殿,宋时望祭海神之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真武庙》:“真武庙,在三十六都郡城东南石头山上。庙枕山漱海,人烟辏集其下。宋时建,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

  南宋·泉州太守真德秀(号西山)亲自撰写的《真武殿祝文》尚存,便是这段历史最好的佐证。钦定四库全书《西山文集·卷53·真武殿祝文》曰:“于皇上圣威,神在天诞,降福泽于民,俾有宁宇。某之祗事,为日久矣。叨恩分阃,而灵宫在焉。涖事之初,敬伸谒欵。江湖之间,沴气易作,尚惟慈悯,弭于未然。区区之诚,仰蕲昭鉴。”

  一直到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在泉州城南“笋江、巽水二流之汇,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建起顺济宫(后称天后宫),祭海的主祭对象才被海神妈祖所代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泉州儒道释寺庙·天后宫》、《泉州 民间信仰·妈祖》)

  在真武大殿真武大帝塑像基座下,2017年5月发现刻有“承信郎◇光觉奉舍”字样的石刻。“承信郎”是北宋·政和元年至七年(1111年—1117年)设置的授予武臣的1个官阶,沿用至南宋·咸淳元年至祥兴二年(1265—1279年),一般授予对招徕外国商人作出巨大经济贡献的人员。

  代有修葺

  明、清至今,真武庙屡经修葺,庙里还保存着多方明、清石碑。现存建筑为清·道光(1821— 1850年)年间所建。

  廿世纪30—40年代,紧邻真武庙的西北边有法江小学,真武庙的部分厢房也为学校所用。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子芳(石狮永宁人)受组织指派,来到法江小学,以教书作掩护,开展地下活动,就住在真武庙的厢房内。他指导学生成立自治会,还创办了《萌芽》刊物,对当时的学生和进步青年产生了积极的思想影响。

  传播

  台湾有500多个祀奉玄天上帝的相关寺庙,大都是清代以来从法石“真武庙”分炉出去的。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每年都有100~200个台湾地区的香客旅游团来泉寻根谒祖。

  随着闽南华侨移居南洋,众多泉州民间信仰也随之传播到了东南亚,这其中就包括玄天上帝信仰。印尼雅加达丹绒玄天上帝庙,就是清代侨居印尼的泉州人修建的。庙中有楹联:“尺剑除邪魔,特表奇勋振泉郡;寸志护民物,宜兴禋祀昭吧邦。”

  规制

  真武庙依山面江,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0余亩,现存建筑为明、清规制,沿中轴线由山门、石阶、露庭、大殿(真武圣殿)组成,依石头山高阜而建,整组建筑顺应山形逐步抬升分布。

  山门

  山门在石头山路边,砖石建筑,4柱3间牌楼式,重檐歇山顶,檐下施如意斗拱。

  山门正中悬黑底镏金行书“武当山”竖匾。木柱联:“大道至易至简,只在心上勤修炼;玄机不难不烦,唯于意中细悟参。”

  大门两边石柱镌清·庄俊元手书楹联:“仰之弥坚大观自在,过此以往联步而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庄俊元》)

  山门两边墙壁上分别嵌着砖刻人物画,如太上老君瑶池王母以及八仙等。

  山门外一侧红砖墙上嵌有1块石碑,上镌“三蟹龙泉井”字样;其前有1口古井,水质清澈甘洌,相传是明·万历(1573—1620年)间泉州后城1位李氏妇人得梦后捐建,供玄武上帝磨七星剑之用。(见下文“露庭”)

  石阶

  山门至前殿 之间 依原山坡筑砌24级石阶,两旁置有石扶栏,扶栏柱头皆雕石狮。因朝拜者长时间地踩踏,石阶表面已经变得光滑,十分古朴。

  山门内古榕参天,树下有天然巨石数块堆叠。

  刚过山门的台阶两侧,还有两头宋代遗存的石雕小狮子,憨态可掬。

  石阶尽头有1块巨石拱出地面,宛如“龟背”“龟背”上面立1方石碑,高1.5米,宽0.5米,厚0.2米。碑面镌阴刻楷书3行:正中“吞海”2大字,字迹遒劲;前款赐进士第、知晋江县事□□子韩岳 ,落款“大明·嘉靖十二年岁次癸巳(1533年) 腊月之吉”。古代真武庙前曾是一片汪洋,至今巨石边缘,留有被海水冲刷出来的道道痕迹。登临此处远眺,可见晋江东流入海,波浪兼天,风帆如织,可惜如今已被高楼遮蔽,看不到“吞海”的雄伟景观了。(按:韩岳,字鲁淙,明·余姚人。进士,嘉靖十一年(1532年 )知晋江县。详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岳》)

  “龟背”左侧 ,有石似“龟首”,连同那块山石,刚好形如巨龟。“龟背”右侧有一椭圆形巨石,状如“蛇首”,连同石头砌成的围墙,又形成了巨蛇的身姿,正探头探脑跟着“龟背”向前移动。据说,龟、蛇原是真武帝君玄武)手下的两员猛将。

  “龟背”左后侧建有4柱八角凉亭1座,呈八卦形。亭重修于清 ·同治九年(1870年),重檐攒尖顶,下檐4角,上檐8角,内饰藻井,造型结构象征玄武上帝钤用的印章,象征其“威”。石柱镌联:“潮送孤帆隐现间,烟浮下界阴阳事。”

  露庭

  大殿前有4000平方米露庭,亦称“拜庭”

  露庭前端立有1把石雕巨剑,高约3米,宽0.4米,厚0.15米,剑锋直指青天,剑身雕缀7 颗连线、青光熠熠的北斗星,名“七星剑”。传说这是玉皇大帝摄北斗七星之魂铸制而成,赐给玄武上帝斩妖,象征其“武”

  真武圣殿

  真武圣殿即“大殿”,在露庭后端,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红瓦翘脊,面阔3间,3进深。分前殿和后殿, 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左旁原建有观音堂,今圯。

  

  大殿外屹立着1方清·同治四年(1865年)十一月的“钦加道衔泉州府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 示禁碑,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严禁入山开采山石,砍伐树木。

  大殿正门悬挂“真武圣殿”匾额,由现代著名书法家虞愚题书。

  大殿立面墙壁上有镂空石窗,雕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四方之神灵光普照,佑护民众平安。大殿门口左右两侧,为“龙吟虎啸”壁。

  前殿门廊石柱上原镌有 清·道光(1821—1850年)间翰林庄俊元手书的1副名联:“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海角,亦跣足以莅北朝。”庄俊元的墨迹已孑然无存,现在的楹联乃后人补书,悬挂于大殿门口。联中的“紫帽”、“罗裳”即泉州4大名山中的紫帽山、罗裳山。真武庙面对紫帽山,罗裳山则在庙的左侧前方,相去甚远,故上联之“帽”“脱”,下联之“裳”“抛”。另,南宋末,宋端宗·赵昰与弟赵昺两个幼主南下逃难到泉州时,曾到石头山驻跸此殿。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蒲寿庚闭城不纳,故这副对联表面上描状玄武上帝披头散发、赤足的形象,也暗喻南宋幼主逃难至此时一行人的狼狈情景,立意双关。(参见 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俊元蒲寿庚》、《泉州山川·紫帽山、罗裳山》)

  后殿亦称“紫金殿”,殿前檐所悬“紫金殿”匾额,为现代泉籍爱国华侨、书法家、教育家梁披云所书。

  神龛内奉祀3尊玄天上帝玄武)塑像:中为“大帝”,是从湖北武当山分炉而来的;左为“二帝”,是本地玄武;右为“三帝”,1997年曾赴台湾巡境。3尊神像造型一致,披发、著黑衣、仗剑、铣足踏龟蛇、执黑旗,但与别地不同的,真武庙的玄武塑像还戴了1顶帽子,应是后人重塑时给戴上的。玄武威而不怒,神龛下位两旁侍立持戟握剑的马光华赵光明温峤关羽4大元帅的塑像。

  神龛上方悬有“掌握玄机” 4 个 鎏金大字匾额,原系清·乾隆(1736—1795年)间提督马负书所书,后毁,后人依旧镌刻成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负书》)

  大殿内正方,悬有1块“闽台祖庭”的牌匾。

  庙中壁上的彩绘,雕缀八卦、仙鹤、麒麟、瑞草等图案,具体浓厚的道教特色。

  殿内有众多自古流传下来的签诗。

  附:玄天上帝

  道教尊神

  玄天上帝玄武帝君

  汉代之前,传说玄武是北方之神,龟、蛇合体,而龟、蛇又生于水中,故兼有水神的功能。最早的记载是《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的说法。《后汉书·王梁传》云: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随着道教的发展,玄武被纳入道教神系,既是天宫28宿中的北方神,又是水神、海神兼冥王(死神),后被道教所崇祀,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之神”

  道教还编造了玄天上帝的身世和成仙神话。称玄天上帝原是净乐国王之子,其母善胜皇后梦见吞日而孕,王子在母亲怀中14个月才降生。既长,竟离家弃国,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后从武当山学道。净乐国王思念王子,派500武士入山探寻,众武士竟亦随之学道。经42年修行,王子功德圆满,白日飞升,被玉帝封为玄武真人 ,威镇北方,武当山被公认为玄天上帝修真得道的祖庭;500武士也随之登仙,为“五百灵官”

  据说,唐初玄武真人显灵助战有功,贞观二年(628年)被唐太宗封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

  宋朝建立后,跟唐朝皇帝氏家族认老子·李耳为先祖并追尊为帝一样,宋太祖·赵匡胤赵玄朗氏先祖,追封圣祖皇帝,后称“圣祖大天尊”。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追尊赵玄朗“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庙号“圣祖”,其妻为元天大圣后。 按道教说法,赵玄朗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姜子牙封他为“龙虎玄坛真君”“玄坛”指道教的斋坛,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赵玄朗还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元、明后又演化为财神。

  据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为避宋圣祖·赵玄朗讳,始改玄武真武宋真宗曾尊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玄武庙改称“真武庙”玄武大帝亦改称真武大帝

  本地玄武

  法石真武庙供奉的3尊玄天上帝玄武)塑像中,其“二帝”为本地玄武。(见上文)

  清·施鸿保《闽杂录》(《闽杂记》)载:“上帝公,五代时泉州人,姓,杀猪为业,事母至孝。母嗜猪肾,虽高价亦不售,留归奉母。母死后一日,顿悔杀生过多,罪恶深重,乃走至洛阳桥畔,以屠刀剖腹,投肠肚于江中,遂成佛。后其肠化为蛇,胃化为龟,每兴风作浪,又显灵收之。故民间庙祀所塑金身,都穿盔甲,手执剑,一脚踏龟,一脚踏蛇,其状降伏二妖也。”

  [按:施鸿保,清·浙江钱塘人,道光至咸丰(1821—1861 年)间在福建为幕僚,著《闽杂记》。]

真宝殿

  仙洞山真宝殿

  仙洞山真宝殿,初为“显应庙”,位于永春县蓬壶镇蓬山右峰仙洞山山腰,是供奉炎帝神农氏)的道教宫殿。

  始建于唐初?

  据《蓬壶氏族谱》载,隋灭南陈,南陈·后主·陈叔宝之子陈镜台带领家室逃难到永春蓬壶定居。入唐,陈镜台建陈岩“显应庙”,供奉神农大帝。后裔增祀陈镜台

  南宋重建,邑人、理学家陈知柔曾参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知柔》)

  明初,美山长老林长茂“显应庙”拓建为“真宝殿”

  后“真宝殿”几经重修。

  现代,许多蓬壶籍的台湾乡亲,如台胞林玉书等,捐资修葺“真宝殿”,以及山顶的“无极殿”、“妈祖庙”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是神农大帝诞辰,有时当晚还举行隆重的神农大帝出巡和踩街活动。

  规制

  入山门不远,有一块“心”字石:在一个圆圈内刻着一个变形的“心”字,“心”字的两点上下位移,上面的一点是圆形,下面一点是方形,有天圆地方之说。两侧刻有“提起万千般,放下全无事”格言。据说,这是南宋·进士陈知柔题刻。他当过几任知府,后辞官归隐此地,在真宝殿旁建别墅“休斋”,研究学问,修心养性。

  真宝殿外有神农洞府”。左前方为闻鼓亭,亭柱有副古联:“土鼓有声凭雨打,藤门不键任风敲。”

  真宝殿供奉神农大帝雕像。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称五谷真仙;又是中国医药的始祖。其塑像圆目黑脸,额上有对牛角,肩披树叶,身着龙袍;赤脚端坐,左手插腰,右手上举伸出两指。其黑脸,寓意神农尝百草,遇毒草时在体内的反应;伸出两指,表示告诫后人服用砒霜和断肠草2种东西时须当心。雕像背后有一个铁板封住的洞口,相传神农帝像为沉香木雕刻而成,作为一味中药材,许多买不起沉香的普通百姓都来此求药,就在雕塑背后你一勺我一勺,最后就挖出了一个洞。

  殿前楹联:“百草备尝甘苦,躬身荼毒无限;四时亲事耘锄,率民稼穑有功。”

  殿中有清·林以仁(举人)撰书楹联:“农可称神,继伏羲而为帝;稼原兼穑,先后稷以教民。”

  偏殿祀奉有1尊佛教密宗所尊奉的最高神明毗庐遮那佛大日如来),法相金身,慈悲肃穆。佛像的衣襟、袖口饰着精美的漆线雕。相传,此古佛是隋末陈镜台南逃至永春蓬壶后所塑,原供奉在仙洞山的1座小庙里,唐初肇建“显应庙”时,被移到大殿,安放在神农炎帝神像左侧。

  真宝殿周围聚集了方竹、空心树、刺桐、枇杷、山草花、桃金娘等奇花异草,还有石象、通灵石。

  仙洞山上石奇树秀,至今还保留“神农洞府”、“来鹤台”、“仙人指”、“鸟道”、“藤门悬鳄”、“古鼋负经”、“灵龟朝圣”、“虎关崖刻”、“蝠地洞天”、“静林听蝉”“十八景”。以上都大部附会有神农的传说。

  山顶有“无极殿”,是供奉神农氏的另一所在,居此可鸟瞰蓬壶胜境,南宋理学家朱熹旅行后曾写下“千浔瀑布如飞涟,一簇人烟似画图”诗句。与“无极殿”相连的是供奉妈祖“天后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金峰真宝殿

  金峰真宝殿,位于永春县城西的五里街镇康山(又名“金峰山”)万春寨之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寨隘·万春寨》)

  金峰真宝殿源于永春县蓬壶仙洞山真宝殿。宋末元兵侵入永春,蓬壶氏举族抗击,惨遭屠戮。明初,蓬壶氏有1支系即迁至万春寨落户,又营建“真宝殿”,以山名冠以“金峰”2字,也奉祀神农大帝,以念先人。(参见上文“仙洞山真宝殿”)

  明末权宦魏忠贤势力倾轧天下,各地均造生祠,“金峰真宝殿”也被改为魏忠贤生祠;魏忠贤伏诛后,官军欲废生祠,乡人移真武公玄武大帝)入祀,该殿幸免一难。

  民国初,金峰真宝殿曾被民军司令王荣光据为司令部。

  抗战时,福建第四区专员公署从泉州内迁永春,驻真宝殿内。

  现存殿宇为1936年里人陈泗亭倡议,店前姓族重建,1985年重修。

真济宫

  真济宫,原称“真济亭”,位于鲤城区花巷(古称梦粿巷)中段濠沟墘路中,跨濠上;祀仙姑。

  仙姑

  南安丰州后井人

  仙姑确有其人。

  仙姑俗名阿乙,南安市霞美镇覆船山下山美村后井自然村(宋为南安三十二都后井,原属丰州镇)人;诞辰农历十二月十二,升天日三月十二。仙姑之父鄞平山,育有4男1女。

  相传,仙姑平时沉默寡言,农活家务之余,上山采药,在泉郡一带行医,是远近闻名的民间医生,擅长妇幼科。十余岁坐化,郡人神之,塑其像祀于“真济宫”。后太后患痛疽,仙姑神化药而愈之,敕封太乙仙姑。后人称仙姑妈

  民国《南安县志·39·人物志14·女仙附·鄞仙姑》:

  “鄞仙姑,三十二都后井氏女。

  幼有神术。年十余岁,坐机织布,伏睡机上,脱魂到郡城(泉州)真济铺,漂纱于河沟。乡人入城者见而异之,归告其父母。父到地呼其名,拍其肩,仙姑在机脱化(“脱化”:尸解羽化)。郡人神之,塑其像,祀于‘真济宫’。

  宋太后患痈疽,仙姑神化药而愈之,敕封‘太乙仙姑’。”

  南安后井村遗迹

  后井村仙姑故居(祖厝)尚存,又名氏祖庙”,另名“孝思堂”,2013年重建。故居内雕梁画栋,石雕遍布,红、白、青石相间,还保留多处当年的古旧石座、石柱,上有雕花;石柱上刻有众多孩童,象征仙姑护佑妇幼之伟绩。

  后井村西原有1座古墓,占地2亩有余,墓柱为莲花朵,墓壁、墓围由于年久风化,花纹字迹都已经不清楚,惟有墓手花纹是鱼头纹。墓碑上有横幅“孝思堂”三字,竖写世祖泽长”,相传其为仙姑之父母主神位,供奉于内;2007年11月,“孝思堂”被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福建省地方文化丛书编委会列为地方历史文化古迹研究保护单位。后井氏以鄞平山为始祖。

  南宋•嘉定真德秀并建“真济亭”与“仙姑亭”

  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泉州太守真德秀并建“真济亭”“仙姑亭”,还亲自为“真济亭”书匾,为“仙姑亭”撰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真济亭”坐北朝南。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晋江县·真济亭》:“真济亭,在府治西南。亦真德秀建,自书匾。”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真济亭》:

  “真济亭,在晋江县。

  旧《志》:在府治西南。宋守真徳秀自书匾。”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载:“真济亭,在府治西南,守真德秀建,自书匾。”

  “仙姑亭”亦称“太乙仙姑宫”,简称“仙姑宫”,邻“真济亭”之右、濠沟墘西畔,东向,祀鄞仙姑

  民国《南安县志·卷39·人物志14·女仙附·鄞仙姑》:“时真西山真德秀西山为泉守,赠联云:‘愈母后痈疽,帝申简命;悯婴儿苦厄,天乙授经。’并为筑‘仙姑亭’以志之。”

  真德秀“真济亭”书写匾额和为“仙姑亭”所撰联,字迹清奇古朴,似朱熹。后人评曰:西山先生书略似草草作,谛视之,乃非草草者,岂胸次高,故落笔便自不同。”“真济”两字,后来即成为花巷铺境的名称。

  真德秀两知泉州,是泉州历史上的3个名太守之一。后来泉州人民和蕃商为纪念真德秀治泉功德,在“真济亭”塑像祀之。

  仙姑信仰的传播

  随着闽南对吴真人吴夲)信仰的发展,吴真人的侍神也多了起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宋·吴夲》)

  民间传说,仙姑生前曾行医泉州郡城梦粿巷(今花巷),脱化后被吴真人收为女弟子。宋·杨浚《白礁志略》中列出大量神谱,仙姑已正式纳入吴真人旗帜下,成为吴真人的身传女弟子。经书上称她为上界仙女、“太乙仙姑”,被元始天尊封为女医仙姑,协助吴真人行医救人,善治妇人妊娠及小儿诸疾。

  泉州“花桥宫”旁自古有“仙姑亭”,祀仙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花桥宫》)

  成书于明初的《太上慈济仙姑救产妙经》,清·泉州道士有木刻本。

  民国《南安县志·卷39·人物志14·女仙附·鄞仙姑》:“咸(咸丰,1851—1861年)、同(同治,1862—1874年)间,郡苦旱,绅士祷告祈雨,辄效。又多救产难。迎驾至,闻钟声,胎立下。”

  1997年春,在鄞仙姑故里南安后井村主干道一旁新建仙姑宫”,1998年十二月竣工,硬山式建筑,近处配有假山、鱼池;宫内流传有“药签”传承。

  漳州龙海白水镇、晋江英林镇、安溪湖头镇,广东潮州、海南,以及马来西亚等地,皆有仙姑分炉。

  清·张云翼题诗

  清·康熙(1662—1722年)间,提督张云翼《真济亭怀真文忠一首,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收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云翼》):

  “国朝张云翼有《真济亭怀真文忠》诗云:

  西山之出正学明,立朝十年何铮铮。党锢既开鲠言进,一麾外守清源城。
  城外江潮通岛屿,前时海舶皆畏征。公来顿增三十六,梯航衔尾鲛人行。
  谁驾飓风歕蜃雾,洪波犹扬刁斗惊。立马酹浆祭死士,指挥一定斩长鲸。
  更为增屯置要害,齐云山下角不鸣。再来欢声彻幽僻,百岁之叟扶杖迎。
  二税复严预借禁,一时雕弊皆宁盈。公自有真经济,遗构千秋符令名。’”

  清·康熙后“真济亭”扩建为“真济宫”

  清·康熙后,“真济亭”扩建为“真济宫”。2进间建筑,砖木结构;屋脊建筑别有风格,两边各雕龙凤,中间塑日月星辰;二进祀仙姑,坐凤辇.

  “真济宫”亦混称“仙姑宫”;配祀赵天君,是育才铺真济境境庙。

  现代

  廿世纪50年代初,“仙姑亭”改为通政街居民委员会,“真济亭”也成为印刷工人工会会址,仅在后进间奉祀仙姑;继而为通政街义务消防队部。

  1958年,西街至金鱼巷的子城壕沟改造为阴沟,整条壕沟变成道路,路名称“壕沟墘”。原沟上的建筑被拆除,占地120平方米的真济宫只剩一半。

  “文革”后,通政居委会又迁于此宫。

  廿世纪80年代开始落实宗教政策,“真济亭”虽废,但遗址尚存。1995年通政居委会让出原“仙姑亭”旧址的15平方米,暂作宗教活动场所;2004年再赎回15平方米,加上原“真济亭”遗址,将“真济亭”“仙姑亭”合并,予以复建,恢复旧名“真济宫”

  规制

  “真济宫”跨濠上,为现代重建,由原“真济亭”、“仙姑亭”合并而成。宫前有一小桥曰“放生桥”

  现“真济宫”坐西朝东,恢复清代规制,2进单开间的歇山式建筑,燕尾式屋脊的两边各雕龙凤,中塑星辰日月,并祀鄞仙姑赵天君

真君宫

  真君宫,在府城昼锦坊(在甲第巷偏东一带)内。旧在坊畔,宋时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移坊内。后废。

泰山岩

  永春泰山岩

  永春泰山岩,位于永春县城东南郊3里花石村南侧泰山。

  肇建与显应祖师•黄惠胜

  北宋年间,有河南昔威镇道士黄惠胜,出生于元符二年(1099年)。南下云游,到永春泰山,栖留于此,选住岩壁间一龛形石洞静修。清•乾隆《永春州志》记载:黄惠胜“幼不茹荤,预知祸福”“岁大旱,语人曰:‘吾能致雨。’祷经罢,忽曰:‘众可急归。’未及半途,大雨滂沱。”因求雨甚验,人称水车”

  宣和六年(1124年),黄惠胜从永春转到安溪感化里小尖山继续筑庵修行,后又移居大尖山(又名翠屏山,今属湖头镇前溪村)。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圆寂于大尖山。

  永春百姓听说黄惠胜“坐化成佛”,集众前往瞻仰,并集议在泰山建岩庙,取名“泰山岩”,为黄惠胜塑佛像金身,设龛供奉,称黄公祖师

  绍卅二年(1162年),朝廷敕封黄公祖师“显应普济大师”又称“泰山显应天师”,民间称其显应祖师,俗称老祖。

   由于黄惠胜晚年在安溪弘法并圆寂,安溪民众也感念他的恩德,立寺祭拜,取名泰山寺

  代有重修,千年不衰。

  “文革”中拆毁,廿世纪80年代稍加修缮,1993年重建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泰山岩·安溪泰山岩》)

  规制

  永春泰山岩依山而建,坐南朝北,有土地庙、山门、弥勒大佛、主殿、凉亭等。由于山势险峻,显得较为逼仄。

  山门位于岩之西侧。隘门楹联:“泰然清净传千秋,山中神仙佑万民。”

  山门外石壁上有题为“小天下”的诗:“心无烦恼最清静,人生之路不平静。地下石多路不平,天上无石日月明。”虽俚俗,却也暗藏深意。

  山门内一片空地,巨石磊磊,矗成峭壁危崖。面前一方平整石壁,摩崖刻一“静”字;旁边是纵向的三个小石孔,只比一个指头稍宽,约三四十厘米深,传为出米石

  正门有匾曰“佛地洞天”,联曰:“泰峰胜境神仙地,山间秀气伴人明。”

  西侧门上有石匾额“小天下”据说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来永春讲学,游泰山岩时所题。门联:“不是眼空天下小,只因位置泰山高。”

  主祀黄公祖师显应祖师),兼祀张公圣君通天圣侯等。

  岩后,比檐尖稍高的石壁处有一凹入的龛状洞穴,是当年显应祖师修行的栖身之所。吴秉衡《泰山记》说:“传闻祖师公坐禅此处,时闻虎啸,且听龙吟。”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安溪泰山岩

  安溪泰山岩,全称为“显应普济大祖师岩泰山寺”,位于安溪县感化里西南隅前山村南部的大尖山(又名翠屏山,清代改称泰山,今属湖头镇前溪村)。据载该岩曾与辽宁义县奉国寺、山西文城县玄中寺齐名;明代,泰山岩与蓬莱清水岩、长坑泰湖岩(太湖岩)并称安溪“三岩之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翠屏山》、《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泰湖岩》)

  “泰山岩(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始建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

  明·嘉靖《安溪县志》载:(泰山岩)“在感化里,即翠屏山岩也,道人黄惠胜居此,乡人为堂以祀。隆兴间,主簿叶延寿题云:‘自昔吾泉出异僧,清溪今又两岩兴。’两岩,谓太山、清水二岩也。”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泰山岩)“宋·绍兴四年,显应祖师坐化,建寺于此。”

  显应祖师,俗名黄惠胜,永春桃源人。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自永春到安溪感化里小尖山,在峰顶筑庵修行。传说时感化里大旱,黄惠胜曝身求雨,顷刻间大雨滂沱,乡人感之,尊称水车”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黄惠胜在大尖山坐化,由乡人陈娥等筹资伐木架屋,依山建寺,立庙为神供奉,因显应祖师来自永春泰山,取名泰山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永春泰山岩》)

  绍兴卅二年(1162年),朝廷敕封黄惠胜“显应”、“普济”封号,民间称显应祖师,俗称“老祖”

  元代,名僧如照曾出主泰山岩,至大德八年(1304年)还领开元后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如照》)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巡宰李森耗巨资建中殿、东西畔藏堂、斋堂,形成规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森》)

  嘉靖(1522—1566年)间,泰山岩寺内僧尼人数曾达百人之多,田产也有数百亩。泰山岩现存一方明·嘉靖年间的碑刻《屏山公修岩垦田记》,上载:“东鲁有泰山,吾乡亦有泰山……今余经略泰山岩,虽未必如仙都上寺,然世世得清修善行,如今之僧善林者付掌之,籍其地之所入修其庙宇其礼祀,端有轻财好施者,乐为资助,庶凡岩终不坠,而吾乡之泰山,可与东鲁之泰山并传欤……”

  清·顺治(1644—1661年)间,名僧德林居泰山岩。德林有雄略,知兵法。大寇某动劫李光地家,德林画策,使其徒晦潭为响导,出之。耿精忠郑经之乱,料成败多奇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德林李光地郑经》)

  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乡人、大学士李光地返乡重建庙宇,因清改大尖山为泰山,定名泰山岩。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太学士李培岳重新修葺。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住僧瑞登再次募緣修繕。

  “文革”中,山上建筑被毁殆尽。2004年复建。

  分炉

  泰山岩分炉岩寺遍布海内外。

  安溪虎邱洪恩岩,就是从泰山岩分炉兴建的。安溪长坑衡阳庵里,同时供奉清水岩昭应清水祖师)、泰湖岩惠应、泰山岩显应三位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洪恩岩》)

  台湾也有众多供奉显应祖师的宫庙,至今已知有21座,如台北县泰山乡应化街的顶泰山岩、台北县泰山乡同荣村的下泰山岩、新庄市西南角的西安岩、桃园县龟山乡邦陂村显安岩等,它们都是从安溪泰山岩分炉而来。

  台北财团法人泰山岩编写的《建岩二百六十年之特辑》等介绍,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安溪感化里(湖头)福寿村李序彦李序原兄弟往台湾创业,并将黄公显应祖师神像立炉奉祀于台北泰山乡顶崎子脚,初额“福山岩”,咸丰三年(1853年)建造庙宇,改额“泰山岩”。光绪(1975—1908年)年间,泰山岩分灵于泰山乡明志路,自此泰山岩有顶、下之分,泰山乡亦由泰山岩得名。1977年复分香桃园县龟山乡乐善村,建显安岩。每年农历九月十八显应祖师诞日,顶、下泰山岩和显安岩都会举办盛大的祭典活动。顶泰山岩有联曰:“泰岳钟灵,显着祖谟朝北阙;山峰挺秀,应知师德被东瀛。”该联将“泰山显应祖师”包含在内,并点出了显应祖师信仰源于海峡西岸。

  规制

  【概说】

  泰山岩由众多高大森严的殿堂组成,3进院式结构,主要建筑依山就势,层叠而建,前低后高;在南北中轴线上,主要建筑依此有照壁、山门、中殿、后殿。整个建筑构造符合《营造法式》的宫式手法,又有独特民间手法,是安溪古代宗教建筑中比较能反映明清时期佛教、道教岩寺配套的典型。

  此外,还建有藏经堂、斋堂、放生池、一字排4座灵塔。其中有黄惠胜埋藏骨灰之舍利塔。绍兴四年(1134年)开山道人黄惠胜坐化,建塔埋藏骨灰于此。塔为石构,平面六角形,须弥座,仰覆莲,塔身为2节圆筒石叠砌,上覆以圆饼石。

  寺庙正面青石浮雕,青石龙柱;屋盖雕梁画栋,神龛精雕细刻;琉璃瓦屋顶,翔凤腾龙,宝塔祥光。屋角飞檐用色碗拼贴成花卉鸟兽。

  寺庙主体建筑西北部依次有香火铺、侧门、小门,以围墙连接,连绵有序,形成一个围合的序列空间,藏风聚气,主次分明。

  岩寺外东边林立舍利塔,有临济正宗1世、2世、3世、36世、37世等塔林。

  【山门】

  山门3座,分别称“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佛教“三解脱”

  “空门”、“无作门”为牌坊式重檐歇山结构。

  “无相门”为殿堂式单檐歇山式结构,亦称“三门殿”、“前殿”、“天王殿”

  “天王殿”前大埕中,有1个四方形的放生池。

  “天王殿”门边有2个手执金刚杵、姿态各异的金刚力士

  殿中正面供奉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像,两侧塑立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象征“风调雨顺”。殿中背面奉祀韦驮菩萨

  天王殿左侧建有钟楼,右方鼓楼,均为重檐六角攒顶结构,放置晨钟暮鼓。

  【中殿】

  “天王殿”后面有大埕,两旁建有东西走廊,中为庭院,庭中设放生池。

  过大埕后为“中殿”,又称“祖师殿”,重檐歇山式,主祀显应祖师。南北两侧配祀伽蓝大王和十八罗汉,同时供奉大将军、守护神“打蚊爷”、魁星和碧霞元君等神像。

  【后殿】

  过中殿(“祖师殿”)后即到后殿。

  后殿有2层:

  下面一层建在2米高的台基上,单檐歇山式,宽37米,进深12米,内祀海岛观音,又称“观音殿”。与其他庙殿不同的是,其他庙殿之内正中位的佛像一般均正面朝向大殿门,而泰山岩海岛观音像却是侧身而立,与殿门形成45度角,面向东南,甚至连观音像前面的供桌也是摆成斜向的。

  登上6米台阶,上面一层为“大雄宝殿”,殿中央奉祀“过去七佛”,即释迦牟尼佛和他的6位“佛前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伽叶佛),外形、动作各异,但神态却相似,俗称“七佛殿”。中国现有供奉“过去七佛”的寺庙已经不多,仅剩辽宁义县奉国寺和山西交城县玄中寺等几座,泰山岩“七佛殿”也是福建省仅有的。“过去七佛”两侧奉祀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湖头过去有“十景”,其中“七佛春云”即指泰山岩殿堂上空香火烟云凝聚,像浮云绕殿。

泰湖岩

  泰湖岩,位于安溪县长坑乡田中村境内。

  “泰湖岩(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泰湖岩始建于南宋,为道人张道源所建。

  清·乾隆《安溪县志》“宋·张道源祖师居此。康熙五十年(1711年),毁于火,古迹犹存。寺僧构屋数椽,奉祀祖师。”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8杂志类·仙释·宋·张道源

  张道源,又名克勤,遇异人于(德化)九窦溪,使负之渡,乃曰:‘我泰山佛,传汝心印。'自是灵异。

  又一夕,梦神人道往险境。山中有地曰‘泰湖',古木流泉,石岩可居。与乡人至山巅,宛如梦中所见,时绍定庚寅岁(绍定三年,1230年)也。后寂于泰湖。”

  民间相传:当张道源着手修筑泰湖岩时,该地有个非常富有的财主,他家的山林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杉木。道源前往布施,财主说:“如果发现有树梢折断的,就奉送给您。”不久,居然狂风大作,树梢多数被折断了。道源依约得到杉木后,正发愁如何运送时,突然发现杉木竟自己从山顶的湖中冒出来。直至工匠大喊道:“木材已经足够用了!”杉木才停止冒出。如今尚有1根冒出水面一半的杉木挺立在湖中。

  南宋时,泰湖岩与清水岩、泰山岩齐名,俗称“三岩”。世人称3岩之奇为普足构清水自出米,惠胜构泰山自出瓦,道源构太湖自出木”,并尊称普足“昭应祖师”道源“惠应祖师”惠胜“显应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儒道释寺庙·泰湖岩、清水岩、泰山岩》)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泰湖岩毁于火,寺僧仅构屋数椽,奉祀惠应祖师·张道源

  1971年间又遭毁,仅存三座舍利塔和数处遗迹而已。

  至廿世纪90年代,当地组建泰湖岩重建委员会,根据现存旧基和有关资料,整理绘出岩寺复原图,依旧貌重建岩寺,构建风景、朝圣旅游区。

  规制

  泰湖岩依山而建,分为顶岩、下岩两大部分。

  从田中村沿着山路而上约3公里处,是泰湖岩的格子厝。

  步入“百丈山”山门,便到下岩。下岩边原有古木三株,古木边是“圆明法界”山门,山门边是双层门楼,浮杉池就在门楼边。浮杉池边有一舍利塔,平面六角形,为元代形制。

  过浮杉池,便是顶岩。顶岩前殿为如来殿,殿边是香积厨和版屋。从前殿两侧步上30级台阶后,就来到主殿。顶岩东侧从下而上是地藏阁、大士庵和祖师殿。祖师殿后山坡又有两座舍利塔,宋代形制,为开山惠应大师·张道源真静大师·刘应等埋骨灰之地,都比浮松池边的舍利塔大,分别为须弥座、仰履莲,塔身雕光坐态佛像,塔高2.16米。

  泰湖岩尚存不少文物。

  “祝圣放生池”碑刻一通,高1.1米,宽0.52米,字径0.28×0.23米,弧顶。

  有六角石柱四支,高3.2米,上镌明·詹仰庇题联:“圆明两曜齐光,看色相金茎百态;惠应千年不爽,问肝肠铁石一腔。”“湖开百丈,面同发,曳碧岩,地联太华称名岳;惠济十方,伏群魔,安众庶,派传照显作大师。”这些均为清代遗物,柱础也保留完整。

  楹联

  泰湖岩寺中镌有诸多楹联,仅录数副:

  “不尽水云三昧地,无穷风月一湖天。”

  “钟鸣处燃灯说法,客至时煮石烹茶。”

  “古树参天佛嘻啸,苍苔满地侩去来。”

  “倚阁拭菱花,鱼游镜里;擎邑浮竹叶,月落杯中。”

  “湖里泉声,泒自曹溪流出;岩中山色,秀从鹫岭分来。”

  “泰山秀,湖水清,化身自在;惠无穷,应不爽,成佛如来。”

  “一湖风景,松竹间慈云法雨;万丈石岩,登临处缩地云天。”

  “一湖构景,俯仰间烟霞旦暮;百丈凌霄,登临际气象万千。”

  “云汉昭回,泼茶化雨传真异;龙光锡奖,挥石浮杉仰大师。”

  “泰岱云腾,浮杉建庙真机显;湖江龙见,化雨生民异泽深。”

  “真异传人间,飞瓦浮杉兴庙宇;大师当帝座,泼茶化雨济黎民。”

  “椿桧秀岗陵,法石杉池遗化迹;岩楼长日月,湖云洞水总闲心。”

  “冰轮澈湖转,看来水天原一色;御墨并泰峙,悟到生灭却是空。”

  诗词

  明·安溪杨贞克正,曾任知县)题《春杪憇泰湖岩镜园,次少司寇咫亭 詹仰庇,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仰庇》)韵》诗(清· 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诗》收录),曰:“一镜园开倚石关,参天万木向人闲。临池鲤向偈中跃,洗钵泉余空外潺。桧老自灵龙象度,茶新能幻雨云还。只今选佛真如界,百丈圆明方寸间。”

  明·安溪知县汪瑀《题三岩》(三岩即泰湖岩、清水岩、泰山岩):“院静天花落,泉流地脉分。停杯僧话永,飞雨过松云。”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监察御史、邑人詹源(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源》)游览泰湖岩,赋咏:“泰湖名特重,腊月更跻攀。好鸟深藏竹,幽僧少出山。骤来如晤道,坐久不知还。童冠讴歌起,遥听夕照间。”

  明·嘉靖卅八年(1559年)进士、户部员外郎邑人詹彬汝宜,户部主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彬》)题《初登泰湖岩》诗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诗》),曰:“发源自佛耳,名刹难称俦。不雨山长润,无风气亦秋。衔杯僧共坐,穿径月同游。寄语长安客,何如此地幽。 ”

  李澜(举人)题《和韵》诗(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诗》收录),曰:“登眺舒望眼,有僧卧石云。林深迷故迹,池漾涣真文。树影高低见,琴声左右分。君亲愿未慰,愧宿太湖村。”

  清·安溪县知县谢宸荃(清·康熙十年(1671年)任,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谢宸荃》)题《赠太湖岩自来木犹存》诗(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诗》收录),曰:“殿阁功成有自来,连连续续不曾灰。至今遗木仍然在,万古千秋世世推。”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曾任武强知县的官朝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官朝京》)游历泰湖岩作诗四首,《安溪县志》录其二:

  “谁家参透此禅关?历尽崎岖意自闲。月色常悬天地阔,泉声不变古今潺。山中花雨连阶积,殿上香风惹袖还。最是奇人多胜事,锡飞高出在云间。”

  “纷纷尘劫枉相关,占得清高却自闲。地耸千家岩色曙,源通万谷水流潺。岂知一佛今犹在,谁道真人去不还?夜静钟声云际发,上方月碧照林间。”

泰嘉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泰嘉寺》:“泰嘉寺,在府城北三十九都。宋·绍兴中始建庵,号‘泰嘉’。国朝·洪武二十四年重修,改为寺。……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泰嘉寺》“泰嘉寺:在北山之阿。宋·绍兴中僧灵源建庵于此。元·至正间圮,明·永乐间(《八闽通志》作洪武二十四年)僧自得重建,改为寺。今废。”

  据上,泰嘉寺位于泉州郡城北清源山(亦称北山,古属晋江县三十九都)之阿,始建于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为泰嘉庵。元·至正(1341—1368年)间圮,明·永乐(1408—1424年)间重建(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作“洪武二十四年”),改为泰嘉寺。至明·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仍存,清·道光(1821—1850年)修《晋江县志》前已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