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史迹(8—10划)

目 录

  8划:
  官井关、官栳(官定石斗。安溪县参内乡罗内村铺口。)
  虎跳石、虎屿岩观音石雕像(惠安县辋川镇钱埔村虎屿岩)
  金龟石石刻(德化县水口乡承泽村)
  码头、试剑石
(惠安县城北8公里辋川镇试剑村。形状。传说。)画船浦、松洋洞、英溪石刻(南安市英都镇龙山村英溪)、枫坑摩崖石刻(德化县三班乡奎斗枫坑)
  河泊所[晋江县河泊所
(位晋江县东南3里法石寺,后移城内蕚辉铺。)、惠安县河泊所(位惠安县东30里辋川澳)。]
  环翠亭
[永春县大鹏山南麓环翠社区、华侨中学背后的环翠山顶。始建于宋。南宋·朱熹与陈知柔曾游憩其间。宋末倾废。清·乾隆五十一年永春知州郑一崧重建。民国重建(民国三年修葺。民国廿年重建。抗战期间报警处。)。廿世纪末重建。“环翠亭”与“翠环亭”辩。]

  9划:
  泉州十景、泉州八景、泉州十八景、泉州四大名山、泉州十大古石桥、泉州府录立海防记、
  适南亭
(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沿革。规制。、洞内摩崖造像(晋江市金井镇溜江村洞内角落、“独立千古”摩崖石刻(南安市丰州镇铺顶村)、美坑洋摩崖石刻(德化县杨梅乡杨梅村美坑洋)、“重表前功”碑刻(德化县水口乡榜上村)

  10划:
  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
  
涂岭古街、铁峰塔、盐场(概说。浔美场。)、洛阳亭泰华洞摩崖石刻(德化县水口乡淳湖村与尤溪交界的太华山顶峰)、“海上视师”石刻(南安市石井镇西安禅寺山脚下。“海上视师”石刻。“石井”地名牌。)

八 划

官井关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官井关,县东北二百六十里。”

官栳(官定石斗)

  2002 年,在安溪县参内乡罗内村铺口的氏宗祠发现1个明·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年)官定“官栳”(石斗)。这个官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尚属首次发现,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石斗由辉绿岩凿制,高46厘米,上口径29厘米,下直径62厘米,石斗下还有一个直径5厘米的出口。石斗上面 阴刻5行楷书:“安溪爷奉按院爷、爷校定官栳,崇祯己卯十二年立。”“爷”即当时安溪县令周鸣傥

  罗内村埔口在明、清时期是一个繁华的小集镇,曾有文洋街和埔口街2个集市,船只通往湖头与泉州,有南安、安溪两县四乡十八里云集于此贸易,盐、米、谷等生意兴隆。为此,当时官府特在此地设置“官栳”,防止短斤缺两等欺诈行为,维护公平交易。

虎跳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虎跳石,在县北崇善里蓬溪中。有石四,俱高丈余,一石有巨人迹及虎迹,俗名仙人跳。”

虎屿岩观音石雕像

  虎屿岩观音石雕像,位于惠安县辋川镇钱埔村虎屿岩的石洞(名知府洞,讹称猪母洞)中。2001年12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石雕像雕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高1.15米、宽1米。石雕观音头饰毗庐冠,端坐凝眸,周边浮雕有善财、龙女、鹦鹉及柳枝净瓶,雕工精致。

金龟石石刻

  金龟石石刻,位于德化县水口乡承泽村。上刻“芳石台”及残缺诗刻,并有“至正辛丑”(元·至正廿一年,1361年)、“弘治壬戍”(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年款。

码头

  属南安市,位于南安北部。宋代,此处诗溪流域即为晋江东溪流域的货物集散地之一。

  诗溪上游源于永春小姑塔口与南安逢华两条支流汇合,流经码头境内大庭村澳头渡、惠书桥古铜喉,合刘林、坑内等涧流,过码头渡诗口溪,注入晋江东溪,汇归大海。由于船只是当时主要交通运输工具,运往永春、德化等地的货物大多自泉州沿晋江东溪入码头渡诗口溪,然后在码头境内的中游地段停泊起卸,而内地山货也由此下船装运至泉州各地,成为泉州北部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故称之“码头”。

  由于结市贸易,诗溪两岸便形成商品街,即“码头街”

试剑石

  试剑石,位于惠安县城北8公里辋川镇试剑村北侧古官道(现仍为乡间通道)旁,试剑村因此得名。

  “试剑石崖刻(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形状

  试剑石是两块天然花岗岩巨石,周围一片平畴,孤石依傍田埂,呈椭圆形,两石面光滑平细,犹如打开的书本状劈成两半(但二石大小不同,痕迹也不能吻合)。一半斜卧田埂,高约3.2米,底长4.2米;一半倾倒路中,断面朝天,成为路面石,平面长5.7米,宽4.5米。

  斜卧田埂片石的平面,刻有“试剑”两字,字径50×50厘米,楷书,未落款。

  “试剑”其下为明·嘉靖二年(1523年)中冬兴化知府朱衮诗刻二首:“半生磨一剑,牛斗避霜坚。裂石腾龙翬,观胜应宝章。”“靖平三千里,遂也倚天长。何自妖氛净,戎勋纪太常。”朱衮,字朝章,号三康,明·浙江上虞人。宏治十五年壬戍(1502年)进士,嘉靖初任兴化府(今莆田)知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衮》】

  “试剑”右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惠安知县叶春及诗刻:“片石春风里,苍苔覆绿云。莲花山下吏,何日不逢君。宝剑千金重,提携幽燕客。谓言非莫邪,视此山下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叶春及》)

  传说

  试剑石留下两种传说:

  一说是明代惠安人陈童起义造反,带兵从这里经过,劈石试剑。《闽书》:“石四剖(实为两剖)如莲花,外有石环之如承盘然。明代惠安人陈童起事,在此经过,试剑击石,随手裂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童》)

  二说是唐末黄巢率军入闽经此,大队人马被此大石挡道不得通行。时值六月酷暑,长途行军的将士早已口干舌燥、精疲力竭,不堪跋山涉水绕道而行。黄巢得知此事,也想借此一试剑锋,立刻策马飞驰过来,解下所佩“莫邪”宝剑振臂挥下,刹那间“轰隆”一声,大石被劈成两半,一半倒向路边,一半斜依山坡……

画船浦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画船浦》:“画船浦:在许婆庄南浦。皆沙地,有痕如船,樯帆毕具,虽掘地扫除之,明日沙平,其迹复见。南风则帆樯向北,北风则帆樯向南。”

松洋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松洋洞,在县东南□□都。洞有石门,仅容一人,侧身而入,中极宽广,唐、宋间里人多避寇于此。洞门石缝自有藤根,直三丈许,入洞时执以缒下。故老相传云:自古有之,不枯亦不萌。”

英溪石刻

  南安市英都镇龙山村英溪中岩石之上,有阴刻楷书竖写“素月孤舟”四字,长0.82米,宽0.18米,字径10×15厘米。

  右面溪岸崖石上另刻“长天秋水”四字,大小相仿,系清初隐士洪承畯所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畯》)

  附近溪岸还嵌有“仙灵名山”、“清净法身”、“大乘莲心”石匾3方。

枫坑摩崖石刻

  枫坑摩崖石刻,位于德化县三班乡奎斗枫坑。楷书“太平年”三字,年代不详。

河泊所

  晋江县河泊所

  晋江县河泊所,位晋江县(县治在泉州府城内)东南3里法石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嘉靖(1522—1566年)间移于晋江县城内蕚辉铺。(按:“法石寺”:位今丰泽区东海法石万岁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法石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

  (晋江县)河泊所,洪武十四年置于城南门外。

  嘉靖间移置城内。”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河泊所》:

  “又有河泊所,在(晋江)县东南三里法石寺,明·洪武十四年建。

  嘉靖间移于县之蕚辉铺。”

  惠安县河泊所

  惠安县河泊所,位惠安县东30里辋川澳,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后为海潮漂圮,正德(1506—1521年)中重设。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河泊所,在县东三十里辋川澳,洪武十六年设,后为海潮漂圮,正德中重设。”

环翠亭

  环翠亭,位于永春县大鹏山南麓环翠社区、华侨中学背后的环翠山顶,是靠近永春县城的1处制高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大鹏山》)

  历代地方志有载。清·乾隆(1736—1795年)间,林景和赋有《环翠亭记》,雷元运著有《重建环翠亭记》,均有较详细记述。

  【按:
  ①林景和(1741—1778年),永春五里街埔头人,秀才。
  ②雷元运,永春人,永春州儒学训导,著有《昆陵诗集》。】

  始建于宋

  “环翠亭”的始建时间史志疏于记载,但不会迟于南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永春县·环翠亭》:

   “环翠亭,在县治东太平寺之侧。宋时建。邑人以重九日登高于此。

  又有‘万寿亭’(又名“翠环亭”,见下文“‘环翠亭’与‘翠环亭辩’”)。”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古迹·环翠亭》:“环翠亭,在州治东。州人以九日登髙于此,又名‘万寿亭’(?)。”

  清·乾隆林景和《环翠亭记》

  “距州治里许,有山兀然矗起,曰北山,削玉排青,千重树绕,凝岚散霭,万叠峰攒,美哉斯境,厥观伟矣,闻此地有亭曰‘环翠’,彼其命名之义,是即因斯境而取乎?”

  “第经始何年,落成何日,作亭者何人,遐哉弗可考,大约建自有宋时也。”

  清·乾隆雷元运《重建环翠亭记》“亭不知始何代。”

  南宋·朱熹陈知柔曾游憩其间

  清·乾隆林景和《环翠亭记》

  “州人相传,绍兴间朱子簿同安,往往与邑之缙绅先生蔡光烈陈体仁辈偕游于此焉。”

  “环翠之亭,遂藉以称道弗衰。”

  清·乾隆雷元运《重建环翠亭记》:

  “宋·淳熙(1174—1189年)中,朱子休斋游憩其间,把臂谈心,流连唱和。”

  “永之有环翠也,由朱紫阳陈休斋两贤传也。”

  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山川·附古迹》:“环翠亭,在州治北,宋·朱文公尝与陈知柔讲学于此,知柔有赠朱子诗。”

  朱熹(后世尊为“朱子”)与永春因緣很深,其恩師蔡茲(字光烈)、摯友陈知柔(字体仁,号休斋)、陈光苏升等都是永春人,其弟子中也有不少是永春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蔡茲陈知柔陈光》)

  陈知柔,永春蓬壶人,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曾任台州判官、循州知州、賀州知州,后因厌恶官场污浊,壮年即辞官回乡隐居。

  朱熹陈知柔曾两遊环翠亭。

  一是绍兴廿三年至廿六年(1153—1156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曾来永春游历,应邀与陈知柔在北郊环翠亭为诸生讲学。

  许多资料提到当时朱熹在亭内留下《环翠亭》诗1首:

  “闲将岁月老湮汀,更遣诗情到杳冥。游子故应悲旧国,壮怀那肯泣新亭。
  一官避世今头白,万卷收功久汗青。但见潮生与潮落,不知沉醉又还醒。”

  此诗最早收录于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艺文》,但題目却是《次韵寄题万顷寒光奉呈休斋先生》,并不称《环翠亭》。

  或认为,此诗描绘的景物与“环翠亭”所見之殊不吻合,更像是描绘南安九日山(宋代海潮可至九日山麓)或泉州洛阳桥的。诗中“泣新亭”,用的是“新亭泣泪”典故,并非实指某亭,更非指“环翠亭”。因此,此诗非为环翠亭而作,应是抄录旧诗。

  二是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复至永春,陈知柔与他酌酒赋诗,谈经论义,遨游南安莲花、九日、涼峰、凤凰、云台之间,并再次游览“环翠亭”;临别复置酒饯行于泉州洛阳桥畔。次年陈知柔病逝,朱熹写文祭之,深致惋惜。

  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卷14·环翠亭》收录陈知柔《环翠亭》诗曰:

  “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
  茅簷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欲问太平真气象,夜來风月到松关。”

  【注:“龙山”:典用晋代征西大将军温桓与幕僚宾客在重阳节登游龙山聚会饮乐。】

  此诗在明·嘉靖五年《永春县志》亦有收录,但诗中“把臂”“播菊

  宋末倾废

  宋末,环翠亭倾废;历经元、明、清初,“蔓萆荒烟中,故址仅存。”

  “环翠亭”尚未重建时,清·郑梦馨曾游览故址,缅怀先哲,作《环翠亭》诗:

  “重重翠黛锁云屏,罨画风光属此亭。雉堞半衔斜照落,佛头无数好山青。
  诗瓢榻上分清润,树色空中入杳冥。每问登高怀曩哲,年年萸佩扣林扃。”

  【注:
  ①郑梦馨(1689—1772年),清·康熙、雍正间永春人,举人,曾任湖北咸宁知县,著《昆陵诗集》。
  ②“翠黛”:“黛”为青黑色,“翠黛”在这里作翠绿解。
  ③“罨画”:“罨”为覆盖,“罨画”疑喻环翠亭被如画的大鹏山覆盖着。
  ④“雉堞”:城上的女墙。
  ⑤“佛头”:永春盛产佛手茶,疑喻此茶刚抽芽。
  ⑥“诗瓢”:盛诗稿的瓢。《唐诗纪事》:“唐球居蜀之味江山,为诗捻稿为圆,纳大瓢中,临没,投瓢于江曰:斯文果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此唐山人瓢也。”
  ⑦“曩哲”:从前的贤哲之人。
  ⑧“萸佩”:茱萸所做的佩饰。】

  清·乾隆林景和《环翠亭记》载,其曾来此凭吊:“环翠荒亭,经五百有余载而父老子弟犹一一能谈其事,语所谓地以人传,洵不诬云。继自今台榭就墟,残烟缥缈矣,茅茨已芜,寒树荒凉矣,后之履其地、陟其巅、想其言论笑语者,知又当何如景仰耶?”

  清·乾隆五十一年永春知州郑一崧重建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即林景和去世8年之后,江苏英山人郑一崧出任永春知州。

  清·乾隆雷元运《重建环翠亭记》载,郑一崧“斯亭为二公旧游觞咏之地,忍令芳踪胜景长委丘墟欤”,发动永春州乡绅士子共寻旧址,并倡议重建。

  “时博士汝霖庀材鸠工,迅速葳事,中耸层楼,东西翼室,周以垣墙,培以竹木,不一月而亭巍然”。

  “亭外两廊,结屋各三椽。”

  “亭上有楼,祀朱子陈知柔。”

  “直欲使永之人士游息其间,奋然追怀古之芳徽,以继瓣香于先哲。”

  “开八窗之绣阁,挹四面之青山,千家城郭,万叶帆樯,云林画图,纷披满目。”

  落成之日,郑一崧遍邀永春士绅同登斯亭,畅怀吟咏,后又将州训导雷元运的《重建环翠亭记》镌立于亭內。

  郑一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一崧》)在任内主持编撰《永春州志》,其中绘有1副《重建环翠亭图》,并附有雷元诗1首:

  “地揽诸峰秀,人同百世师。苍茫云树里,仿佛讲书帷。”

  清末陈佩韦(恩贡生,曾任梅峰书院山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梅峰书院》)有《游环翠亭咏》:

  “旧爱名山住此间,楼前四面即开颜。近来触目伤心事,不敢登楼望此山。”

  民国重建

  民国三年修葺

  清末民初,环翠亭旷日既久,圮废不堪。

  约民国三年(1914年),环翠亭作过1次小规模修葺。福州永德会馆內,有1方立于民国廿年(1931年)的《桃源翁李立斋先生传赞》碑刻,提到旅居马来亚华侨李继如“岁时返国,则解囊葺环翠亭书院、治大羽道、修通仙桥”李继如,五里街镇仰贤社区董埔人,著名侨领李俊承之父。其重修通仙桥(东关桥)是在民国三年(1914年),不久之后即去世,可推断他修葺环翠亭也应在同时。

  1931年 9月19日《崇道报》报道,永春县政府将当时近城的环翠亭与魁星岩2处古迹的照片寄往南京古物保存所收存。

  时莆田人徐士俊任永春县政府秘书兼第一科科长,《崇道报》1931年10月 3日刊登其《登环翠亭(朱文公陈休斋讲学处)》:

  “鹏麓北山环翠亭,讲学重麟经。登高九日供凭眺,过化千秋想典型。
  万叠云峰青拥黛,一湾桃谷碧浮冷。画图城郭苍莅被,挈榼题词笔不停。”

  1932年10月29日又刊登其《別永春诸友》,提到“长游桥过交通路,晚步亭登环翠梯”

  民国廿年重建

  民国廿年(1932年),“环翠亭”启动重建。

  1932年4月16日《崇道报》报道:

  “环翠亭为近城古迹之一,风景甚美,中有一书院,为朱熹陈休斋读书之处,奈因年久失修,颇形破损。

  日昨县府督同建设当局筹划修葺,拟费三千五百元,除旅长陈国辉捐助外,县长陈维垣捐三百元,小岵姓捐五百元。又将由北较场开辟车路环登该亭,四周拟植风景树,以壮观瞻而倡种植。想不日当可兴工云。”

  当时永春的统治者是地方军阀陈国辉,他先后搞了很多工程建设,包括云龙桥、八角亭、蓬壶三角街等,重建“环翠亭”亦在情理之中。1932年 9月陈国辉即调防莆田。

  重建后的“环翠亭”规模较前为大,占地80平方米。平面六角,2层阁楼式砖石土木结构,攒尖顶,中有葫芦顶剎。屋面覆以本地产的青瓦,阶以石条,地铺方砖。亭內有回廊,四窗一门,楼梯在背面。外周围以矮墙,墙內种植荔枝、芒果,旷地围常住者辟為菜圃。

  1934年9月,时国民党“闽南剿匪司令”萧敬到永春,曾登“环翠亭”,赋诗云:

  “开拓江山眼,涤清块磊胸。秋风吹缓带,指点数青峰。”
  “秋老亭犹翠,战痕认古营。齐云凌近郭,分水拍孤城。”
  “万山清响发,高调出天然。菊影移凉月,松漆抹冷烟。”

  1936年2月1日《崇道报》刊登曾詠《环翠亭即景》:

  “人杰原由是地灵,昔贤因以翠名亭。眼前马岫苍盈几,背上鹏峰秀映庭。
  东望泰山无边碧,西环桃谷有余青。描来好景堪迎目,聊写新诗入画屏。”

  或说“环翠亭”重建于民国廿五年(1936年),但相关佐证缺乏。且共產党领导的安南永德苏区革命斗争在1935年10月剛遭镇压,时又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前夕,地方残破不堪,经济萎靡不振,此时重建“环翠亭”的条件并不具备。姑存一说。

  抗战期间报警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环翠亭”于1938年7月更名“七七纪念亭”,并将设在县衙的警报器移放亭上,专人司职。当时没有水电,报警时用人工摇动,每次用4个人8只手使劲摇动使其发声,声闻十里外。每日5点固定摇1次,称“晨报”,催人早起。其他時間一摇是防空警报。

  由于日机曾多次轰炸县城,人人抱有戒心,一听警报,全城騷动,官民人等赶忙离开居地、店屋,就近躲进防空洞、壕沟、管道或大树下。

  1939年 4月15日,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在其弟子李芳远陪同下,曾游览“环翠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1941年7月9日《永春日报》还报道,永春县政府和地方乡绅筹建“忠烈祠”,曾择址环“环翠亭”的旷地。但此事后来未成,“忠烈祠”改定址于五里街金峰殿。

   廿世纪末重建

  1957年,由于“环翠亭”之木构件有脱榫和倾斜迹象,即予以拆除,成为荒丘。平整后,這里成为农地,种植木薯等作物。

  廿世纪末,依旧规制重建“环翠亭”

  “环翠亭”与“翠环亭”辩

  古人或将“环翠亭”“翠环亭”(又称“万寿亭”)混淆为一。实际上,“环翠亭”在永春县城之北;而“翠环亭”在永春县城东面的东平镇太平寺后,现寺、亭皆废,早无遗迹。

  明·嘉靖五年《永春县志》收录“游亭”18个,无“环翠亭”,却有“翠环亭”,曰:“翠环亭,在县东太平寺后,宋时建,邑人重九于是登高,后改‘万寿’。”

  清·乾隆廿二年《永春州志》虽摒弃“翠环亭”而收录“环翠亭”,但却完全照抄明·嘉靖五年《永春县志》“翠环亭”条的内容,连方位也无改动,曰:“环翠亭,在州治东,州人以九日登于此,又名‘万寿亭’。”直到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才修正为“环翠亭,在州治北”

  由此,清·乾隆两版《永春州志》、民国《永春县志》、1990年新編《永春县志》皆称“环翠亭”一名“万寿亭”,以讹传讹。

九 划

泉州十景

   “泉州十景”的说法,主要依据来源于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所藏的清初漆雕屏风《泉州十景图》。此屏风是文物工作人员从市区镇抚巷一黄氏家族处发现的,是目前为止我市发现的有关泉州代表性景点提法的最早史料。1982年6月,《泉州文史》(六、七合辑)刊登了《泉州十景图》的拓片,为“泉州十景”的说法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这十景是:清源鼎峙(清源山)、紫帽凌霄(紫帽山)、笋江月色(笋江、浮桥)、洛阳潮声(洛阳江、洛阳桥)、紫云双塔(开元寺东西塔)、关锁烟霞(关锁塔—姑嫂塔)、三洲芳草(桥尾)、朋岭留云(朋山—双阳山)、凤麓春晓(凤山—东岳山)、星湖荷香(东湖)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紫帽山、朋山、凤山》、《泉州水利·笋江、洛阳江、东湖》、《泉州桥梁·浮桥、洛阳桥》、《泉州寺庙·开元寺》、《泉州史迹·关锁塔》)

  与李硕卿所画《泉州八景》不同的是,这十景不仅包括了含旧鲤城区内的几处代表景点,还包括晋江、石狮等地的名胜,因此也有“泉州大十景”的说法。

泉州八景

  所谓“泉州八景”,主要集中于旧鲤城内,又称“泉州小八景”

  此种说法的流行,离不开已故泉籍著名国画家李硕卿创作的《泉州八景》。据其后人回忆,李硕卿青少年时期就知道有泉州十景、八景,后来到全国各地参观,发现各地的八景、十景、十二景的相关出版物全部是摄影作品,于是,他决定独辟蹊径,用笔墨描绘泉州八景

  1957年初,他创作的国画作品《泉州八景》出版20万套,不久就被抢购一空;1960年至1965年,《泉州八景》3次再版,共60万套。这80万套《泉州八景》的发行,使得李硕卿自己筛选的“泉州八景”一下子变成约定俗成的说法。

  这八景包括:双塔凌空(开元寺东西塔),玉球风动(灵山风动石),清真夕照(清真寺),东湖荷香(东湖),笋江月色(笋江、浮桥),小山丛竹(小山丛竹书院),凤山春晓(凤山),崇福晚钟(崇福寺)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开元寺、清真寺、崇福寺》、《泉州山川·灵山、凤山》、《泉州水利·东湖、笋江》、《泉州桥梁·浮桥》、《泉州书院·小山丛竹书院》)

泉州十八景

  2003年,泉州市委、市政府组织评选“泉州十八景”,并于9月27日命名授牌。

  “泉州十八景”为:双塔凌空(开元寺),崇武听涛(惠安县崇武古城),洛阳潮声(洛阳江、惠安县洛阳桥),文庙生辉(府文庙),牛姆探幽(永春县牛姆林),清水仙景(安溪县清水岩),清源鼎峙(清源山),西湖烟霞(西湖公园),深沪海韵(晋江市深沪湾),天后流芳(天后宫),黄金海岸(石狮市黄金海岸),仙公观日(洛江区马甲仙公山),岱仙飞瀑(德化县岱仙瀑布)成功丰碑(南安市石井郑成功史迹),古厝大观(南安市蔡氏古民居),安平飞虹(晋江市安海安平桥),东湖荷香(东湖公园),清真夕照(清真寺)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开元寺、文庙、清水岩、天后宫、清真寺》、《泉州“邑、卫、所”城·崇武所城》、《泉州水利·洛阳江、东湖》、《泉州桥梁·洛阳桥、安平桥》、《泉州山川·清源山、双髻山、石牛山》、《泉州人名录·郑成功》、《泉州民居·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泉州四大名山

  据文献记载,泉州四大名山,乃东北的清源山,西南的紫帽山,西北的朋山(一说葵山)和南边的罗裳山。清源居首,紫帽山次之,而后朋山、罗裳山。

泉州十大古石桥

  泉州众多古桥中,最著名的有十座:洛阳桥、安平桥、 顺济桥、石笋桥、金鸡桥、盘光桥、下辇桥、玉栏桥、海岸长桥、东洋桥。

泉州十大古石桥

  泉州众多古桥中,最著名的有十座:洛阳桥、安平桥、 顺济桥、石笋桥、金鸡桥、盘光桥、下辇桥、玉栏桥、海岸长桥、东洋桥。

泉州府录立海防记

  近年,南安石井发现一方明代抗倭大型石碑《泉州府录立海防记》,花岗岩石质,高280厘米,宽112厘米,厚16.5厘米。石碑原立于石井三乡村岭亭寺前古道旁,廿世纪50年代开凿石壁水库南渠时,与另外两方石碑同时被迁深埋于土里。 2002年,因一家企业在建厂房期间无意中被掘出,现暂存于石井古山村委会的院子里。

  因年代久远,碑刻字迹模糊难认,碑文虽于2003年12月编入《南安碑刻》,但讹误遗漏甚多。

  《泉州府录立海防记》系郑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普》)等人邀张经撰写。

  张经,抗倭名将,明·正德十二年进士。1554年,倭寇在我东南沿海攻城占邑,大肆杀掠,朝廷让张经任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后来他每日选将练兵,翌年,率军攻倭于浙西,擒俘五千,获大胜,被誉为“东南战功第一”。后遭诬劾含冤被斩,隆庆初冤情昭雪,赐祭葬。

  参与立此碑石者共有62人,碑文详述嘉靖二十八年戊申(1548年年)程秀民率部属在南安四澳(石井、营前、膡浔、莲河)设防御倭寇始末,还提到“世宿重臣”朱纨嗣后因抗倭事含冤遭削职为民,未几愤而自杀,而撰稿人张经立碑后6年也因抗倭事被屈杀,再加上碑文有众多官宦乡彦题名,还有僧人名号出现,使得这方碑刻益显珍贵。

  《泉州府录立海防记》与过去发现的同样位于石井的《平寇碑记》是两方互为关联的碑刻。《平寇碑记》详述嘉靖丙午年泉郡守程秀民率部属歼平倭寇的功绩。《海防记》里的“戡乱之勋”,就是《平寇碑记》中所记述之“战功”;《海防记》里的“剽贼阮其宝,就是《平寇碑记》里的“海巨寇阮其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石井港·平寇碑记》)

浯里裕后铭碑

  位于晋江市西园街道霞浯社区。1999年6月列为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明·崇祯(1628—1644年)年间进士吴震交书并立。

  碑花岗岩质,高2.36米,宽0.61米。正面竖刻楷书“浯里裕后铭”;背面竖刻行书“浯冈西下,浯水东屯。无树则寒,有树则温。戕树者如戕其手足,培树者如培其子孙。”反映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认识。

适南亭

  适南亭,位于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亭前有“双化桥”(适南桥),东侧有“净慧寺”。保存完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净慧寺》)

  “适南亭(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适南亭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俗称“蜘蛛亭”。明代确定正名“适南亭”

  据2012年《适南亭净慧寺重建碑志》:

  “畴昔,苏厝、沟头,河阻塘隔,来往假于舟楫。宋·绍兴十四年(1144),司户王元架桥于河。桥于夜间常幻化为二,故名‘双化桥’。河右黑泉涌冒,乃建‘蜘蛛亭’镇之。亭八角重檐,叠斗为檩,层层缩小,如蜘蛛网。又倚亭置寺(净慧寺),供观音。”

  “明·大学士张瑞图于金陵(南京)得木质观音立像,崇奉返乡,途中稍憩于亭。欲行,观音扛抬不动,咸谓卜安焉。亭遂名‘适南’,盖谓金陵观音缘适泉南福祉。张瑞图为书联曰:‘一树桃花红锦雨,满堤杨柳绿丝烟。’”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净慧寺》)

  规制

  适南亭坐北朝南,4柱单间,木构架,亭中置八角藻井,系斗拱叠层。

洞内摩崖造像

  洞内摩崖造像,位于晋江市金井镇溜江村南边洞内角落。掩藏于层层民居中。

  “洞内摩崖造像(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外围是两块天然巨石构成的大石洞,洞宽4.2米,洞内有宋代依崖壁直接凿造的佛像1尊。

   佛像螺髻,垂耳,身披佛衣,胸有佛号“卍”,双手隐于袖中,结跏趺坐莲台上,形象古朴,具明显宋代风格。?

  相传此洞是杨文广平南“三十六洞”之一,也因此洞,溜江村的这个角落即称“洞内”

“独立千古”摩崖石刻

  “独立千古”摩崖石刻,在南安市丰州镇铺顶村金溪北岸石料厂公路边巨岩之上。

  石刻“独立千古”四字,高约4米,宽1米,阴刻隶书,竖写,字径约86×80厘米。右边刻“嘉庆已亥十月上浣”,左刻“前知南安县事高密单可垂书”。 按:“嘉庆已亥”有误,嘉庆无已亥,似应为乙亥,即嘉庆廿年,1815年。

美坑洋摩崖石刻

  美坑洋摩崖石刻,位于德化县杨梅乡杨梅村美坑洋,共8字,狀如符箓。

  据福建师大刘蕙孙教授鉴定,系女真文字,金兵过境之遗留。

“重表前功”碑刻

  “重表前功”碑刻,位于德化县水口乡榜上村通往石牛山的石路旁。清·乾隆三年(1738年)立。

十 划

唐·氏故夫人墓志

  这是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泉州参军许元简为其亡妻陈氏撰写的墓志。墓志高54、宽41.5、厚4.5厘米。圆顶,有云纹图案,篆额横书《唐·氏故夫人墓志》。阴刻,正书二十行。

  陈氏,唐·中州颖川人氏,出身仕宦豪族家庭,系陈僖之后,元达之女。陈僖是最早开发厦门的人。

  刘志诚《最早记厦门历史的文物——<唐氏故夫人墓志>》(《福建论坛》,1986年第二期)收录铭文全文,曰:

  “唐故颖川夫人墓志

  夫、给事郎前行泉州参军许元简

  室人其先颖川人也,汉丞相之后。

  高祖任福州长乐县令,秩满家于福唐,亦长乐之邻邑也。

  曾祖,爱仁好义,博施虚襟,俊义归之。鳞萃辐辏,故门有敢死之士,遂为闽之豪族。时闽侯有问鼎之意,欲引为谋。乃刳舟剡楫,罄家浮海,遁于清源之南界,海之中洲,曰新城,即今之嘉禾里是也。屹然云岫,四向沧波,非涉利之舟,人所罕到。于是度地形势,察物优宜,曰:‘可以永世避时。’贻厥孙谋,发川为田,垦原为园,郡给券焉。家丰业厚,为清源(清源郡,今泉州)之最。终身不仕,以遂高志。

  祖仲禹,幼资经术,弱冠游于京师,既而授广州番禺县丞。

  伯元通,任歙州婺源县令。

  父元达,任虔州虔化县丞。

  夫人幼独承颜,终鲜兄弟,闱仪壶则,有若生知,宛顺柔和,实资天性。年十七归嫔于我,韵谐琴瑟,气合芝兰,誓愿同心,始终偕老。何图产后六日,痢疾所婴,时大中十一年龙集丁丑八月十四日,终于晋仁县南俊仿之私第,春秋廿三。有子二人,长曰骥儿,方兹六岁,次曰小骥,生未浹旬,而夫人谢世。

  呜呼!日月逝矣,窀穸有期,丹旆启途,青乌用事。以其年十月十三日丁丑,定晋江县鸾歌里石井村张境之东原。礼也,古者墓有志,志有铭。志,记也;铭,名也。惧陵谷之迁变,所以记其墓焉。

  铭曰:

  坤向山,巽流水,申未朝,寅卯起。哀哉!室人葬于此。

  惟我室人,秾华桃李;惟其令德,采苹于沚。天与淑姿,不与年祀。十七归我,九族咸美;廿三亡口,谁不痛矣。况仆之哀,岂易言耳。

  呜乎!予百年之后兮,亦当归附于止。”

    《唐·氏故夫人墓志》的发现,解决了史实上的几大问题。

  一是陈僖举家避难厦门的原因。墓主陈氏逝于大中十一年(857年),时年廿三。如果按一代二十五年计算,其曾祖陈僖大约生活于安史之乱时。因为安史之乱,唐朝由强盛走向衰弱,所以出现“闽侯有问鼎之意”,即闽中统治者欲联合“闽之豪族”陈僖的势力,密谋反叛唐中央政权。因陈僖不愿意反叛唐朝,于是造船制揖,“宵遁于清源之南界,海之中洲。”此洲在陈僖时(八世纪中期)称“新城”,即大中年间(847-859年)称之“嘉禾里”。由此可见,今厦门在八世纪中期称“新城”,九世纪中期称“嘉禾里”,隶属泉州管辖。《闽书》、《厦门志》云:厦门称嘉禾,始于“宋·太平兴国间(976-984年),岛上长嘉禾,一茎多穗,遂名嘉禾。”墓志的发现,纠正了地方志书的谬误。嘉禾里,唐时隶属泉州南安县,五代时隶属泉州同安县。

    二是八世纪中期氏家族开发厦门的贡献。据墓志载,陈僖避乱新城时,其环境是“屹然云姻,四向沧波,非利涉之舟,人所罕到”。可见那时的厦门刚刚开发不久。于是, 陈僖举族“度地形势,察物优宜”,“发川为田,垦原为园”,还由泉州地方政府发给开发凭券。终于,“家丰业厚,又为清源之最。”墓志所记陈僖开发新城的情况,与《颖川氏族谱集成·南实录》、《颖川氏开漳族谱》和《颖川氏开漳族谱南世系》所记开发嘉禾里情况,大体相同。《颖川氏族谱集成·南实录》记,氏举家三百余口迁入嘉禾岛;《颖川氏开漳族谱南世系》“光州固始之人未来,惟吾先来,后以钞三百万贯请官,得全岛为吾家恒业。”这些族谱的记载,与墓志所载 “罄家浮海”、“郡给券焉”多么相近。但是,细读陈氏墓志,发现墓志记载语句平实可信,而族谱则失之夸张,应以墓志为准。

  三是陈氏墓志所载唐朝泉州地名问题。墓志记陈氏“终于晋江县南俊坊之私第”。宋时仍保存南俊坊地名,明、清时改称南俊巷,今仍称南俊巷。又墓志称陈氏“晋江鸾歌里石井村”,查乾隆《晋江县志·卷1·舆地志5·都里》,在晋江县三十七都有石井乡地名。而今日因人口增加,石井村已发展为顶石井村与下石井村。

    四是陈氏墓志纠正了氏族谱许多谬误。如陈氏墓志里的曾祖陈僖,南族谱误作“喜”。族谱记陈僖官职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然墓志记陈僖“终身不仕,以遂高志”。墓志的记载是可信的。此外,墓志记陈氏仲禹,族谱作“仲寓”;墓志记番禺县丞,族谱记番禺县令。陈氏墓志记其父元达,任虔州虔化县丞,族谱误记 元达陈征任虔化县丞,又误记元达为闽县主簿。

  五是陈僖是取海道避难新城(嘉禾里)的。按墓志记,陈氏高祖“任福州长乐县令,秩满家于福唐(即今之福清),曾祖陈僖是在福唐“爱仁好义,博施虚襟,俊义归之。鳞萃辐辏,故门有敢死之士,遂为闽之豪族。”可见,陈僖是八世纪中期福唐的一个大地主,并且拥有相当大的武装为量,所以“闽侯”企图联合他叛唐。陈僖为了逃避没有把握的冒险,被迫“刳舟剡楫,罄家浮海,遁于清源之南界,海之中洲,曰新城,即今之嘉禾里是也。”陈僖的举家从福唐浮海到新城之举,反映了唐中期福建沿海的造船业和航海事业的发达。

涂门街

  涂门街是通向古泉州城七城门之一的通淮门的街道,俗称涂门,故得名,又称通淮街。涂门街地处中山路中段,西接新门街,向东延伸至涂门城脚。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半蒲街”。

  “半蒲街”有兩种意思,其一是北宋期间,涂门街上建起一座宏伟的回教寺院———清凈寺,以便于回民的宗教活动,当时很多阿拉伯人聚集在寺院的周围,其中不少是姓蒲的,该街也就被称为“半蒲街”;其二是宋元之际,阿拉伯后裔、泉州著名历史人物蒲寿庚府第的范围占有大半条门街,因而该街历史上有“半蒲街”之称。

  涂门街路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府文庙、清凈寺及通淮关岳庙。

  1996年,涂门街经历了旧城区的改造建设,成为一条寬敞的水泥路,道路兩旁建有嶄新的、极富闽南特色的建筑楼群,与中山路、百源路、新门街、溫陵路等构成了一个泉州市区中心繁荣地带,是旅游观光和购物采风的理想去处。

涂岭古街

  在“北通省会,南抵泉漳”的古“官马大道”上的泉港区涂岭,如今依然保存着一条横贯南北的明清古街。古街中段一座“陈公修路功德碑语”载,曾独资修缮泉州谯楼、惠安文庙等公益事业的惠安乡贤陈文辉,于清·乾隆初年重修涂岭古街。

  古街南起涂岭中心小学门口,北至涂岭乡政府旧址,长约1000多米,曲直有序,两边房屋均为民房建筑。街道宽约2.5米,保存完整的排水沟和街道全部用鹅卵石铺砌,五颜六色、圆圆滑滑,别具特色。在这里,鹅卵石成为古街构筑的主角,连同古井、街道边的民房以及厕所,一应为鹅卵石砌筑,构成一道古建筑风景。

盐场

  概说

  古代,泉州府有浔美场(石狮永宁)、氵丙洲场(晋江金井氵丙州)、惠安场、浯州场(靠近同安)4个盐场,分别设有管勾司、司令司、盐课司等。后氵丙洲场并入浔美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

  “浔美场,在县(晋江县)东南六十里。产盐。元置管勾司,后改司令司。洪武(1368—1398年)初,改为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改设盐课司。

  相近又有氵丙洲场,亦元置,明改。”

  “惠安场盐课司,在县(惠安县)东南三十八里。元设管勾司,寻为司令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转运分司署。(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置今司。辖广运等仓埕凡八所,属盐运分司。”

  庄为玑《晋江新志·海产海盐》(1985年):

  “晋江自唐建县开始,人民就懂得制盐,唐代盐场一个,元代有浔美场、浯州场(靠近同安)、氵丙州场三个,明清继之。

  其中最主要的是永宁岑兜的浔美盐场,范围沿海五十里,东至港边乡、西至安海乡、南至浯州场、北至海。有衙口、埭头、前港、后宅、埔头、岑兜、沙美、西岑、杆柄、林蒲、金埭、港边十二团……

  后来,浔美场合并氵丙州场,共有14529坎。生产的盐分为三等,净白、次白、青花,净白约占五成。”

  浔美场

  浔尾盐场,位于石狮市永宁镇,属岑兜乡管辖,今仅留遗址。

  “岑兜古盐场遗址(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西山杂志》记载,隋代,蚶江、永宁、石狮、祥芝等地,均有中原移民南迁定居。《永宁镇志》载,从唐代开始,永宁岑兜一带建有盐场,先民从事海盐生产已成规模,是晋江县海盐主要产地。

  古时,东南沿海海盐生产,一般有“晒灰取卤”、“淋卤”、“试卤”、“煎(晒)成卤”4道工序,其中前3道是获取盐卤的必备工序,而第4道就是通过“煎”“晒”成盐。“煎盐法”是宋代的主要制盐法,把盐卤放入锅里煎煮,使之蒸发后结晶成盐。而在宋末,福建大部分盐场都改为“晒盐法”,利用阳光暴晒,使盐卤蒸发结晶为盐;当时浔美盐场、浯洲盐场是最早从“煎盐法”“晒盐法”转变的盐场。

  “晒盐法”大大地节省了柴火,提升盐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岑兜浔美盐场生产的盐历来都以“优质、净、白”驰名。

  岑兜最初使用“埕漏法”晒盐。“埕漏法”是从“煎盐法”演变而来的,与“煎盐法”一样,挑海水放在“漏池或溜池”(储藏卤水的池,泉语称“盐埕”)晒制卤水。“漏法”翻晒的制盐技术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制盐技术,所产海盐以优质洁白驰名,并形成了以岑兜为中心的“浔尾场”。岑兜也是当时泉州府盐业管理的总部所在地。在全省盐业中,岑兜乡的浔美盐场规模最大。今天港边北侧湾内、虎空口等地和岑兜、永宁沿海周边,皆有浔美盐场的古遗址(见上引文)。

  清代中期,“晒盐法”部分工艺又得到改进,改为“埕坎法”,直接把海水引入卤池,分层暴晒取卤,减少了好几道工序。

  民国时期,泉州盐局仍在永宁埠设分局,盐务管理所同样设在岑兜乡。

  廿世纪50年代,岑兜村民仍以晒盐为副业。1958年,人民公社召集各大队民工在港边和岑兜村临海交界处围筑海堤,建设大型盐场。1960年投产,由晋江县盐务局永宁盐管所监管,其面积近有30万多平方米,全场工人约100人。1965年,年产量达6000吨,并附设盐业化工,主要生产氯化钾。

  当时岑兜盐场的制盐工艺仍沿用“晒盐法”中的“埕坎法”。首先建2个大水库,涨潮时引入海水,退潮时用机械抽入海水,每个水库可储存海水3千吨;沿着大水库做7个坎,让大水库里的海水流出时经过这些坎逐层暴晒,增加蒸发浓度,直至结晶成盐(太阳越大,越要搅拌大水库里的海水,让海水均匀蒸发);另建4个小土炕(最后卤水流进土炕),土炕里头放沙子,沙上面放缸片或瓦片。盐就这样形成于缸片或瓦片上。盐形成后,由竹竿和车胎制作而成的“刮盐杆”刮盐。

  2003年,福建省盐务主管部门决定关停永宁镇盐场。

洛阳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洛阳亭》:“洛阳亭:在三十八都江浒,亦士大夫饯别处。亭柱有宋人修禊篆记。唐·欧阳詹有《亭中留别》诗云:‘天长地阔多歧路,身即飞蓬共水萍。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

泰华洞摩崖石刻

  泰华洞,位于德化县水口乡淳湖村与尤溪交界的太华山顶峰,海拔1107米。洞顶有摩崖石刻,仅“佛、法、僧”3字可辨,余皆蝌蚪文,相传是宋•石壶寺章朗庆道人所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石壶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泰华洞》:

  “泰华洞,在梅中里淳湖乡泰华山巅。

   旧传石壶道人将往金沙经此,见石下藏怪,乃以指书石镇之,深入寸许,有‘佛、法、僧’三字可辨,余皆蝌蚪文。

  庠生郑振纶诗:‘仙篆昭然在石台,纵横蝌蚪印苍苔。道人访道今何处?洞口闲云自去来。’”

海上视师石刻

  “海上视师”石刻,位于南安市石井镇西安禅寺山脚下;左旁是“井亭宫”,俗称“境主宫”,供奉南宋·石井监税处镇监朱松朱熹之父)神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朱松·朱熹》)

  “海上视师'石刻(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上视师”石刻

  “海上视师”石刻,虽然现在早已远离海边,但古时却原处石井海边,前有围头湾开阔海域,后有螯头山天然屏障,隔海的东石沙滩又与石井海岸构成犄角。

  石刻是1块突起的巨石,从中分为并排两半,右半镌“海上”两大字,左半镌“视师”两大字,均楷书,字径约1米见方。

  明·嘉靖(1522—1566)间,海寇猖獗,泉州郡守程秀民率兵民破贼于此,镌此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程秀民》)

  相传,明末清初,郑成功曾屯兵石井、白沙一带,曾于此督视水师演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石井”地名牌

  “海上视师”石刻所在巨石上方,竖立着1块刻有“石井”2字的小地名牌,是南宋末·吕大奎手迹。

  《南安县志》载,石井乡系四十三都,有“石井宫”,匾曰“石井”,系吕大奎书,景定五年岁次甲子(1264年)诏立。

  后乡人即仿吕大奎“石井宫”所书“石井”匾手迹,刻石为地名牌,竖立于海边此巨石上。

  吕大奎(1226—1279年),字圭叔,号朴乡,南宋·南安市水头镇朴兜村人,淳祐七年(1247年)进士,累官至知兴化军(今莆田市)。德佑元年(1275年)调漳州知府,未行,德祐二年(1276年)遇蒲寿庚献泉州城降元,捕吕大奎至泉州,令署降表,吕大奎不从,将杀之;适有门人在元军总管内办事,才得以解脱。祥兴二年(1279年),吕大奎避入海岛,蒲寿庚遣兵追捕,终被杀,年49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吕大奎》)